時間:2023-05-26 16:44:25
序論:在您撰寫公司所得稅管理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施工成本控制的實施步驟
(1)制定施工成本控制的標準根據施工承包合同的類型和施工企業的管理水平,采取合適的施工成本控制措施,制定可行的控制標準。這個過程是整個施工成本控制的關鍵,其工作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施工成本控制的效果,甚至影響整個工作的成敗。
(2)對施工過程進行記錄。對施工過程的記錄應建立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記錄的內容要求詳細、完整,這一過程是施工成本控制的基礎。記錄涉及到人工、材料和施工機械的消耗量、施工工藝、現場管理、工作面情況、場地布置和施工準備等項目,還包括資源的數量、類別,人工和施工機械進退工作面的時間、休息或閑置時間,以及設備的保養、維護時間等內容。
(3)對記錄的內容進行整理和分析。用科學的統計方法對記錄的內容進行加工處理,使之系統化、條理化、并對原始資料仔細審核,對整理的資料進行事后的結構性、及時性、計算和邏輯檢查,使成果成為能反映施工和管理水平特征的資料。根據適當的控制標準,結合實際施工和管理中的情況,撰寫出施工成本統計分析報告,對經驗和教訓進行總細。
(4)落實報告中的措施。對報告中成功的經驗進行廣泛地推廣,并落實報告中的措施,對存在問題的環節及時地監督改正。
2施工成本的控制標準
2.1主合同施工成本控制標準
合同施工成本控制標準是以施工承包合同中的施工成本作為項目實際施工成本的控制標準。由于這套標準以合同為基礎,適用性較強,在很多項目管理體制中被使用。合同價作為限制成本價,經常被切塊或按工序進行分解,以切塊價和工序單價作為各施工隊和部門的承包指標。這種倒逼的方法將施工成本控制在一個“封閉”的范圍內,迫使各枋算主體都自覺地采取適當的手段降低單位施工成本。但由于市場惡性競爭或施工企業投標時熟練使用一些技巧(如不平衡報價),使整個合同中或某些單價的施工成本低于施工企業相應的實際施工成本,造成核算主體在施工和管理方面雖然付出極大的努力,但承包指標卻是一個無法降低的目標。這種情況下合同施工成本作為標準發揮的作用將極其有限。為此,一些施工企業在中標后即對施工承包合同進行綜合評價和單價平衡,以調整后的可行價作為實際施工成本控制的標準(這種做法有時會造成較大的工作量)。
2.2簽訂合理周密的分包合同
工程成本的確定,最終是通過合同形式來實現。簽訂分包合同時,必須嚴格執行工程局下發的《工程分包管理辦法》,簽訂合同時要考慮全面、細致。對進度、質量、安全、文明施工都要有相應的經濟制約手段;工作范圍及價格要封閉;一些大宗主材(模板、方木、鋼筋等)、易耗材料(鐵絲、鐵釘、扣件、回形銷、螺桿等)經測算后均要有量化指標并列入合同。單項合同簽訂后,要對有關管理人員進行合同交底和會簽,建立考核制度,將合同細化,責任成本目標落實到每1個崗位,每1個人,做到層層把關,人人控制,以確保成本指標的完全實現。
2.3預算定額控制標準
預算定額控制標準是以水利水電工程造價主管部門代表國家或地方政府頒布實施的統一預算定額作為項目實際施工成本的控制標準。由于它反映的是本行業的平均水平,即使施工企業在投標和管理項目時對其作出一定調整,也不能準確地反映具體單位的施工技術和管理水平。一般來講,當前的市場競爭價大大低于預算定額編制價,純粹按照預算定額水平作為標準進行施工成本控制實際意義并不大。但是,我國當前的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仍是以國家投資為主,工程的建設管理體制不夠健全,專業的咨詢市場還不夠發達,在這種情況下,預算定額是國家對工程造價合理與否判斷的重要依據,建設單位也必然以此來控制工程造價;同時,對一些施工了承包合同價低于成本價或大大高于市場價,而施工企業又沒有可參照的企業定額的工程,將不得不選擇預算定額作為施工成本控制標準。所以,一些施工企業在預算定額的基礎上予以調整,以調整后的實物消耗量作為控制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水利水電工程造價管理體制變革時期的客觀情況,但隨著我國水利水電工程造價管理體制的不斷發展,在大型施工企業中這套控制標準正逐步被企業定額所代替。
2.4企業實物消耗控制標準
企業實物消耗控制標準是以施工企業自身的施工技術和管理水平編制出的實物量消耗定額作為項目實際施工成本的控制標準。企業中標后,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和企業實物量定額對合同價進行調整,并以此標準對項目總的盈虧情況和單價盈虧情況予以評價,將其作為各施工隊和部門盈利或減虧的承包依據。企業實物量消耗定額在項目管理和投標中的應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利水電建筑承包市場由壟斷競爭向自由競爭的邁進,也說明了項目管理和企業決策正由經驗型向科學型過渡。但是,企業實物量消耗定額的編制是一項工作量大、持續時間長、涉及范圍廣、技術條件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要有一定數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技術和較高的管理水平來作保障。
3施工成本與控制費用的關系
施工成本的控制措施越多越嚴,控制費用的支出也就越多;措施越多越嚴,措施的制定、實施、監督和修改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控制費用的支出也就越多。另外,施工成本控制標準不同,對控制費用的支出有著不同的影響。前述的3種施工成本控制標準從制定到根據分析報告所采取的措施,每一步都會花費一定的費用。在同一施工措施同一控制程度情況下,就施工成本控制的實際步驟第1步而言,預算定額標準的制定費用最低(因為施工企業一般在預算定額的基礎上,對定額中人工和施工機械的效率按一定的經驗值進行調整),而企業實物量消耗定額最高(因為它包括了編制定額的成本攤銷費、定額調整發生費、定額維護、管理和改進攤銷費等);從第2步到第4步,不論何種標準,都是對整個工程項目施工和管理活動的記錄、整理和分析,費用支出相差不大。那么,是不是施工成本措施越多越嚴就越好呢?在控制措施不斷地增多和加嚴的過程中,開始時施工成本的減少遠遠大于控制費用的支出,項目總成本在不斷下降;當控制到一定程度后,施工成本的減少將小于控制費用支出,項目總成本開始上升。工程總成本的最低點為收支平衡點,也是施工成本控制的最優點。當然,工程項目一般并不能夠提供準確而又可靠的控制措施與成本的關系,也就無法確定實施的措施。但是,對每個項目而言,項目經理可根據經驗和數據進行分析判斷,合理地掌握施工成本的控制度,使其盡量接近收支平衡點。
4做好施工成本控制的基礎工作
4.1編制適用的企業定額
以企業定額來進行成本控制,是水利水電工程造價管理體制和投標市場競爭對施工企業的客觀要求。企業實物量消耗定額是企業定額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企業在自身水平上充分考慮了人的積極因素,在施工強度、質量以及人工、材料、施工機械等方面規定所能達到的標準。編制先進而又可行的工時(工日)、材料單位耗量、臺時(臺班)等項消耗定額,是成本計劃,考核、分析施工消耗水平的重要依據。有了定額,才能據以審核各項消耗是否合理,是否節約,借以控制不必要的施工消耗,因此,企業必須建立、健全定額管理制度。隨著新的施工技術、新的建筑材料、新的施工工藝和新的施工設備在施工中的應用,施工企業的施工技術和管理水平必將不斷提高。為了準確掌握企業的競爭實力,施工企業必須及時地對內部定額進行修訂,使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處于有利的位置。
4.2加強材料管理
材料費(含配件)是施工成本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對材料費的控制是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內容。凡材料物資的收發、領退以及不同核算主體間的內部轉移,都要經過清點和填制必要的憑證,并經一定的審批手續,以防止亂領、亂用。施工現場的材料物資要按規定及時地盤點、清查,防止積壓浪費、變質和貪污盜竊;嚴格按施工工藝流程的要求進行施工,盡量避免由于施工不當造成工程質量缺陷,從而減少返工的材料費損失;另外,材料的質量管理也直接決定著施工成本,材料在使用前必須嚴格按施工承包合同的要求進行檢查,合格的才能進入工地,堅決杜絕因使用不合格材料而造成返工和增加補求措施費用。如思林水電站項目部在加強物資、設備的管理上就采取了如下方法:
(1)在采購方面,要做到貨比三家,堅持質量第一,擇優購貨,價格合理的原則,嚴格按計劃進行采購。對于大宗物資、設備的采購,由物資設備采購領導小組采取議標的方法,擇優選取,最終確定行產廠家或供應商,簽訂供貨合同,進行采購。
(2)在驗收方面,按照計劃,會同質檢部門,根據供貨合同,國家標準以及相關規范,對其質量和數量進行認真細致的驗收,對不合格或假冒偽劣產品禁止入庫,并按合同中有關款項,生產廠或供應商要求賠償,退貨、退換等。
(3)在發放方面,根據進度情況和施工要求以及使用部位,按規格、數量進行發放,嚴禁超量領用。需交舊的物資、配件堅持交舊換新的原則。需上卡登記的材料、工具、配件等實行上卡登記制度。通過發放程序的管理,滿足了工程進度的要求,減少了浪費,防止了亂領、亂用材料現象的發生。
5提高索賠意識
5.1加強索賠管理工作
工程項目的索賠管理工作,不是哪一部門的專有工作,它是整個項目施工過程中,項目經理部的重要工作之一。只是在工和過程中必須有一個專門負責牽頭的部門,在日常的操作中需要其他部門配合和緊密協作,各部門間不得相互推諉,影響索賠工作的進展。否則,將對影響工作的責任人進行經濟、行政上的處罰。項目施工過程中,索賠的歸口管理工作是經營管理部門,其經營管理人員就要相對穩定,不得隨意變更或替換。資料的整理、立卷、歸檔、保管工作要細致、準確,不得遺漏,以防給索賠工作帶來不便和損失。經營管理人員,要加強自身素質提高的學習,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日常工作認真負責,對與索賠相關的材料,要嚴格保密,不得泄露索賠的意圖、方案和相關材料的內容。經營管理人員,必須熟悉和掌握有關的國家法規、地方規章;了解基層區、縣、鄉政府及當地有關規定;實習和掌握條款與有關合同文件。加強索賠管理是施工企業獲得經濟效益的主要途徑之一。搜集施工中保存的各種與合同有關資料,如施工日記、來往信函、氣象資料、會議紀要、備忘錄、工程聲像資料等,為索賠提供詳盡的證明材料。利用變更設計圖紙、增減工作量等時機,在補充合同中爭取主動,必要時可進行索賠,以拓寬利益空間。
【關鍵詞】水電工程 趕工索賠 工程管理
水電工程的建設往往具有大規模、高投入、周期長等特點。而水電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會由于不同的原因導致建設初期窩工以及建設后期趕工的情況,這其中的影響因素包括自然條件限制、施工方案調整、其他標段影響等。同時窩工和趕工的情況不像變更項目一樣是顯性因素,這就給趕工索賠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因而,水電工程施工單位在進行趕工索賠時應當嚴格按照索賠程序以及原則進行,認真完成資料整理和索賠計算的工作,從而提高水電工程趕工索賠的管理水平。
一、水電工程趕工索賠的處理原則
(一)趕工索賠應當以訂立的合同為基礎
水電工程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如果遇到了趕工索賠事件,應當認真研究訂立的合同條款,以合同的內容為基礎來進行趕工索賠事件的處理。
(二)趕工索賠管理應當注意資料的整理
在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施工單位應當注意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趕工索賠事件的資料一般包括索賠論證、承包人及發包人等提供的技術資料以及與進度問題相關的資料。對于施工建設開展的會議,施工單位應當認真完成會議記錄工作,并且在會議結束后,應取得與會者的簽字或蓋章,以此作為正規文檔憑證。在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建設單位應當及時的記錄施工日志,日志內容主要包括發包人或工程師在施工過程中的相關指令以及施工人員的施工情況,同時還需要對每天的驗收工作進行記錄,確保施工中的業務往來文件能夠完整準確的保存下來。一旦在施工現場出現突發事件,也需要認真的登記事件發生的時間以及事件的處理結果。而施工中聘用的施工人員及租用的設備應當列入清單,妥善保存。施工資料同時還應當涵蓋在施工過程中耽誤的工期,以及由于操作失誤導致的工程損失,這些導致施工成本增加的事項都應當認真登記,作為日后處理水電工程趕工索賠事件的有效依據。
(三)趕工索賠管理應當及時的進行索賠處理
一旦出現趕工索賠事件,施工單位需要根據合同內容及時的進行處理。如果趕工索賠事件得不到妥善的處理,就會直接耽誤承包人的資金周轉,從而對水電工程施工進度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通常將趕工索賠事件拖延到后期處理,都會造成索賠矛盾惡化的現象,這是因為趕工索賠事件較為復雜,往往與施工結算、責任承擔、質量驗收以及工程利息都有著密切的關系。趕工索賠的延誤到后期處理常常會牽涉到大量的索賠文件以及說明資料,這些資料由于數量較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趕工索賠事件的處理難度。因而,對于趕工索賠事件的處理工作應當盡量及早處理,防止增加不必要的麻煩。
二、水電工程趕工索賠的處理程序
如果發包人無法按照合同條款來履行個人的義務,那么造成的施工損失及承包人的損失應當由發包人承擔。承包人進行趕工索賠的處理程序主要分為七個步驟:
第一,承包人應當在損失產生后的28天之內告知工程師自己的索賠意向。
第二,承包人在告知工程師自己的索賠意向后,應當在28天之內提交自己的索賠報告,索賠報告應當詳細記載趕工索賠的原由以及計算出的索賠經濟損失,同時還應當提交相應的施工記錄以及文件說明,證明趕工索賠的合理性。
第三,工程師被告知索賠意向后或者索賠報告送達后,應當在28天之內進行回復,如果工程師對索賠報告有不同的意見,應當提出讓承包人提供更詳細索賠證據的請求。
第四,如果工程師收到了索賠報告以及相關的證據文件,但未能在28天之內做出回復或者未提出讓承包人提供更詳細索賠證據的請求,那么就默認為工程師已經認可該索賠事件。
第五,如果索賠事件未能被及時處理,導致索賠事件對后續施工產生了影響,那么承包人應當進行階段性索賠處理,階段性索賠處理的時間間隔一般是由工程師決定的,在進行階段性索賠處理時,承包人應當提供相關資料,包括索賠累計金額以及中期索賠的申請書,同時,在該索賠事件處理結束后28天之內,承包人應當及時的向工程師提供最終索賠報告,最終索賠報告主要包括最終計算的索賠金額、索賠事件的延續記錄以及索賠事件相關的資料文件。
第六,當索賠申請報告以及最終索賠申請報告被送達至工程師后,工程師應當在42天之內完成審核工作,同時工程師需要和發包人以及承包人進行溝通,達成協調一致的決定,并在42天之內將索賠處理決定告知承包人。
第七,當索賠處理決定被送達至發包人以及承包人時,雙方應當在14天之內將處理意見回復給工程師。如果發包人以及承包人能夠認可工程師的決定,那么,賠償的金額應當按照雙方協議在付款證書中進行支付,而如果發包人或者承包人中的一方對工程師的決定有異議,那么,任意一方都可以將索賠事件提交給爭議調解組進行處理。
三、水電工程趕工索賠的資料整理以及費用計算
(一)趕工索賠的資料整理工作
在水電工程趕工索賠事件的處理過程中,資料的收集以及整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趕工索賠事件的資料相當于法律程序中證據。施工承包方一定要認真閱讀招標文件,明確了解招標文件中的各項條款,完成文件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二)趕工索賠費用的計算工作
水電工程趕工索賠費用的計算工作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窩工費用計算,另一方面是趕工費用計算。窩工費用的計算方法通常會在招標文件中有詳細的描述,同時窩工費用相比較于趕工費用,金額較少。例如:在施工過程中耽誤的人工成本每24個小時計算為1個工作日,機械設備的窩工費用計算也和人工成本的計算相似,每24個小時計算為1個工作日,同時窩工費用的計算只記錄在一類費用中。計算窩工費用時應當以簽訂的合同條款為基礎,通常施工單位會按照合同中記錄好的計算方法和工程監理確認實際窩工時間,以此求出窩工費用。
而趕工費用通常會高出窩工費用,同時趕工費用的計算方法相比較于窩工費用的計算方法也更為復雜,因為趕工費用的計算方法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趕工費用的計算主要包括五個部分。
第一,趕工過程中增加人工費用的計算。為了加快工程進度,水電工程在趕工過程中勢必會延長施工時間、提高勞動強度,這就會導致人工費用上升。人工趕工費用一般包括多種工人的加班費用。在法定節假日要求工人加班應當補償工人3倍的工資,而在公休日加班則應當補償工人2倍的工資,正常工作日的加班則應當補償工人1.5倍的工資。
第二,趕工過程中增加設備費用的計算。在趕工過程中,承包人在加大人力投入的同時也會增加設備的投入。設備投入的增加必然會導致設備的磨損,從而會增加建筑設備修理費用,減少設備的使用壽命,這在無形中提高了水電工程的建設成本。通常設備費用包括投入設備需要向企業上繳的多種費用、建筑設備超負荷運轉導致的設備損耗費用、與設備進退場相關的各項費用。相比于設備超負荷運轉導致設備耗損的費用,進退場費用和購置設備的費用存在的爭議較小。設備的耗損費用由于計算難度較大,因此往往存在爭議。在實際計算中,建筑單位可以將實際投入設備的費用和中標時設備預計費用進行比較,從而對設備磨損程度進行分析,計算得出設備的磨損費用。
第三,趕工過程中增加材料費用的計算。由于發包人會提出在原有工期前完成施工任務的要求,因而,工程師往往會改變施工計劃,提高施工進度。由于施工計劃的改變,材料費用的投入也會增加。在計算材料費用的金額時,需要認真計算新增各種材料的數量,并調查現階段的材料市場價格,同時也需要考慮相關的稅率,保證材料費用計算結果準確科學。
第四,趕工過程中增加臨建設施費用的計算。在趕工過程中,施工計劃的變動必然會增加臨建設施的數量,因而,建筑單位需要比對實際臨建設施的費用與中標時臨建設施的費用,從而得出趕工過程中增加的臨建設施的費用。
第五,趕工過程中增加財務費用的計算。趕工需要加大資源的耗用,這必然會增加資金流量。但是在計算財務費用時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難,因為建設單位難以界定哪些資金投入是投標文件所規定的,而哪些財務費用又是在趕工過程中增加的。因此,建設單位一般會按照中標文件中規定的資金流量計算出相應的財務費用,再用計算結果與實際財務費用相比較,從而求出財務費用的增加量。
四、總結
水電工程常常會由于趕工導致施工成本增加,為了妥善的解決趕工索賠事件,相關部門應當明確職責,提高水電工程趕工索賠管理水平,從而保證施工工程能夠順利的完工。建設單位還應當有效的控制外在因素,使施工的工期安排能夠更加合理。
參考文獻
[1]何洋.關于水利水電工程中趕工費用處理方式的探討[C].中國水電顧問成都院2010青年管理論壇.2010.
[2]劉向松.水利水電工程趕工索賠闡述[J].湖南水利水電,2014(1):89-91.
成本管理的基本目標是提供信息、參與管理,在不同層面又可分為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兩個方面:①成本管理的總體目標是為企業的整體經營目標服務的。②成本管理的具體目標可分為成本計算的目標和成本控制的目標。成本計算的目標是為企業管理人員提供成本信息,主要是用于經營管理;成本控制的目標則是降低成本水平。在保證一定產品質量和服務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企業內部成本,實現持續性的成本節省。
2現狀分析
中國水電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有:
2.1理論研究滯后
中國水電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理論研究與改革前相比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在成本管理研究方面的系統性較差。傳統成本管理方法的研究都是針對單個成本管理方法的,局限于企業內部,缺乏戰略管理的思維。傳統方法只注意生產過程的成本管理,忽視供應過程的成本管理;只注意投標后的成本管理,忽視投標前的投標施工組織設計以及生產要素合理組織的成本管理。
2.2觀念落后
我國水電施工企業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觀念落后的現象,表現在對成本管理的范圍、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認識存在偏差。很多企業將成本管理的范圍局限于企業內部甚至是生產過程;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于降低成本,較少從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節約方式,沒有應用成本效益原則。顯然這些落后的觀念已不能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經濟環境。
2.3方法陳舊
雖然我國一些水電施工企業實行了先進成本管理方法,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整體上成本管理方法還是陳舊,已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標準成本、計劃成本和目標成本是目前成本與成本管理中較為流行的管理方法內容,但是先進的作業成本法、成本企劃法在水電施工企業尚未得到推廣。
2.4主體確立失誤
長期以來,水電施工企業存在一種觀念偏差,一說起成本管理,大家都認為那是經營管理部門或財務部門的事,把各車間、班組的職工只看作生產者,導致廣大職工的成本意識淡漠。其實,成本管理與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息息相關,大到整個施工組織方案的制定和決策,小到一個部件的加工工藝和工序的完成,無不存在著成本控制問題。無論是企業的決策者、部門領導、廠隊領導還是處于生產第一線的普通員工,都應該樹立成本管理意識,在實際工作中加強成本管理。
綜上所述,我國水電施工企業現有的成本管理已不能滿足企業市場競爭的需要。這就必須改革、完善現有的成本管理系統。
3成本管理改革對策
3.1樹立企業成本管理的系統觀念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水電施工企業應首先樹立成本的系統管理觀念,將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視為一項系統工程,強調整體與全局,對企業成本管理的對象、內容、方法進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通過研究每種成本管理方法的本質及其適應的經濟環境的特色,構建出本企業系統的成本管理方法體系。
3.2引入戰略成本管理思想
在今天,水電施工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水電施工企業的生產模式從過去的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化;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企業開始重視制定競爭戰略,并隨時根據顧客需求與競爭者情況的變動,做出相應調整。這樣就進入了戰略成本管理階段。戰略成本管理應以企業的全局為對象,根據企業總體發展戰略而制定。戰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務是關注成本戰略空間、過程、業績,也可表述為“不同戰略選擇下如何組織成本管理”。將成本信息貫穿于戰略管理整個循環過程之中,通過對企業成本結構、成本行為的全面了解、控制與改善,尋求長久的競爭優勢。
3.3引入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
3.3.1作業成本計算法
作業成本法是一種真正具有創新意義的成本計算方法,是適應當代高新科學技術的需要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作業成本法對成本的看法是“不同目的下有不同成本”,它以顧客鏈為導向,以價值鏈為中心,對企業的“作業流程”進行根本、徹底的改造,強調協調企業內外部的關系,從企業整體出發,協調各部門、各環節的關系,要求企業物資供應、生產等環節的各項作業形成連續、同步的“作業流程”,消除一切不能增加價值的作業,使企業處于持續改善狀態。作業成本計算法更加符合現實,其計算結果以更加精確的成本分解替代了成本分配。
3.3.2合理安排生產計劃
對于水電施工企業成本控制來說,生產計劃是關鍵。工程技術部門要根據合同總工期和節點工期的要求,合理安排年度計劃和月計劃,按月平均生產強度合理配備各種生產資源,力求在數量、結構上趨于合理。只有做到在長期計劃、年度計劃和月計劃的基礎上均衡生產,科學配置資源,才可以避免由于資源配置過大,造成勞動力、施工機械設備、工程材料等資源的窩工浪費;避免由于資源配置不足,造成整個計劃工期和節點工期拖后,為實施趕工所增加人員、設備等方面的投入而引起的生產成本增加。因此,要節約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必須保證計劃的嚴密性、科學性,合理配置生產資源。生產部門是月計劃的執行者。生產部門首先將月計劃分解成周計劃,根據各施工單位性質下達施工任務;各施工單位再將周計劃進一步細化分解成日計劃、班計劃,將計劃落實到每一個人和班組。這樣可以使每個作業人員清楚自己在計劃時間內需要完成的作業內容、工作量,清楚單機進尺、加工量和單車出渣運輸量,以保證計劃按時完成。
3.3.3加強物資采購管理
工程材料是構成成本的主要因素,其價格高低對生產成本的影響很大。加強物資管理,對節約成本非常重要。物資采購管理應從以下主要方面考慮:
(1)計劃采購。根據年計劃、月計劃和周計劃品種、數量要求進行采購,減少資金的占用量。
(2)物資采購采用貨比三家,在保證材料質量和供貨時間的前提下,選擇最低報價。
(3)選擇供應商時,直接找生產廠家,可以節約由于中間商、批發商、零售商等中間供貨渠道而增加的費用。
(4)采購管理關鍵是價格管理。一般情況下,鋼材、水泥、柴油等構成工程成本的主要材料通常由甲方提供;二、三類材料,如電料、周轉性材料、機械配件等,由施工單位自己采購。采購時隨意性大,很難把握真正的材料價格,因此應每月、每季、每年進行物資采購情況進行公開,嚴格控制材料領用數量,實行限額領料,嚴禁浪費。
3.3.4加強機械設備使用管理
機械使用費是構成工程成本的第二大因素,節約工程成本,必須加強機械設備使用管理,設備管理應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1)按年計劃、月計劃配備施工設備,分期、分批進場。因施工任務完成或施工任務不足而不再使用的機械設備,應及時退租,減少設備的租賃費;
(2)加強設備平時的維護保養,嚴禁帶病作業,提高設備的完好率。
(3)按計劃配置施工設備,提高設備利用率。勞動力的使用是構成工程成本的第三大因素,雖然其比重相對工程材料和機械設備較低,但工程材料和機械設備的管理使用是通過勞動力來實現的。勞動力資源具有能動作用,只有管理好勞動力資源,才能提高勞動力、工程材料和施工機械的合理利用,降低工程成本。因此,勞動力的管理尤為重要,它是管理效果好壞的決定性因素,是成本管理的保證。
3.3.5加強合同管理
加強合同意識、合同管理,是壓縮成本的另一重要途徑。合同管理分內部合同管理和對外合同管理。內部合同管理指對施工單位的資格審查和選擇、合同單價的制訂、合同會簽及簽訂等的嚴格管理,合同簽訂后,生產部門根據合同規定安排施工,及時檢查合同的執行情況,對不按合同施工的施工隊要及時整改,使其保證按合同工期,保質、保量地完成合同規定的任務;對外合同管理圍繞招標文件施工合同及施工圖紙進行,主要內容為加強索賠資料的搜集、整理工作。應在合同規定的有效時間內及時編報索賠意向書和索賠報告,及時編制合同外新增項目預算,報監理審定,對于現場地質變化大、成本增加的項目,深入了解現場,編報單價變更報告。
3.3.6做好工程結算工作
工程結算是對已完工程量進行預算成本貨幣轉化的過程,是定額人、材、機等預算消耗的綜合體現。經營結算人員應在結算之前通過經濟分析指出生產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供企業領導對以后的生產經營進行調整。
3.4選擇適當的成本控制方法
由于成本控制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既有傳統的能過差異分析進行的價值控制方法,也有利用技術革新、組織結構的協作制約功能的非價值控制方法。根據成本管理戰略選擇成本控制方法沒有固定的模式,完全要依據企業的現實基礎,考慮組織結構、企業文化、生產方式等而定。
3.5增強成本觀念,實行全員成本管理
由于目前有不少的企業管理人員不考慮成本,因而他們對進行的設計、擬定的工藝、制訂的計劃、采取的措施及它們對成本的作用和影響心中無數。因此,加強成本管理,首要的工作在于提高廣大員工對成本管理的認識,增強成本觀念,貫徹“技術與經濟結合、生產與管理并重”的原則,向全體員工進行成本意識的宣傳教育,培養全員成本意識,變少數人的成本管理為全員的參與管理,努力在員工行為規范中引入一種內在的約束與激勵機制。
3.6建立健全成本控制制度
水電施工企業應該建立健全成本控制制度,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F代企業制度下的內部控制已不是傳統的查弊和糾錯,其內容涉及到企業治理機構的各個方面和各個層次。作為企業管理者以及為管理者提供信息服務、參與經營決策的人員,要在實現愿望的同時盡到自己的責任:一方面是增強法制意識;另一方面是增強道德自律意識,保持職業良知,實現企業經濟目標和人的道德水準的雙重提升。
3.7制定成本管理保障措施
目前國內水電施工企業成本管理保障措施是為了保證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有效性和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順利實施而制定的各種規范。制定成本管理保障措施主要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業務處理與報告應遵循的程序和規范,以及通過對組織結構的設定、職能的劃分與分工等,來保證組織內的各項活動按照有利于降低成本及有利于按成本管理的方式進行。
3.8優化整合作業層
國內水電施工企業原有的工作流程中既有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部分,也有不適應其發展的部分。企業必須對此進行認真的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分析自身的競爭優勢,確定企業的核心任務,撤銷與此不相關的環節,減少不必要的層級。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機械化施工的程度愈來愈高;同時業主為了盡可能早地產生效益,一個工程的施工工期越來越短,參與施工的隊伍越來越多。因此一個施工項目部不必“小而全”地設立組織機構,作業隊可不必按照專業設立組織機構,能合則合,能兼則兼。對于施工企業的一個項目部來說內部的分工越精細,要求企業進行越高的協作管理,由此導致企業管理的協調成本過高。另外,過細的分工導致企業管理復雜化,不利于企業管理效率的提高,從而為企業帶來一定的低效率成本,這也是企業管理費用增加的一個原因。由于分工層次及協作環節的增加,信息在企業中傳遞時間延長,不必要的停留環節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信息的損耗和失真;同時也增加了信息反饋的難度。這就可能使企業決策失誤的可能性增加,導致企業管理的失誤成本增加。
就針對于我國的基本國情來看,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并且,在國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農業的發展起著非常深遠的影響作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是保障我國農業持續穩產高產的基礎,是國家惠及農業、農民最直接的手段。目前,我國農田水利工程事業不僅發展滯后,現有設施損毀也非常嚴重,工程效益難以發揮。通過對農田水利工程管理與維護問題的分析,提出了加強維護管理的有效措施。
1. 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問題
(1)資源浪費問題較嚴重。當前,由于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期間,工作人員沒有給予工程建設后維護管理工作實施高度重視,加之沒有足額征收農業用水費,導致在建成水利工程以后,維護管理經費不足,并且缺少監管機制,最終導致工程使用的過程中受到了破損,嚴重的影響水利工程利用效率,同時也影響了農業的發展速度[1]。
(2)工程維護與管理脫節。從項目建設管理工作的角度,建設部門和運行部門屬于不同的部門,兩者進行不同的工作,兩者之間的合作也很困難。眾所周知,對于一個的農田水利工程項目而言,從建設到管理、直至投入使用都需要各個部門的統一協作,一起負責管理與維護工作??墒窃趯嶋H工作中,維護與管理工作通常都是分給多個部門去執行,導致部門之間無法形成有效的監管系統,最終使得水利工程在建設后維護管理工作無法得到有效的實施,使得農業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3)資金的投入相對短缺?,F階段,受到了農村稅費改革的影響,使得水利工程建設維護管理制度無法被有效的落實。由于農田水利工程在運行維護管理方面缺乏足夠的資金做支撐,加之缺少新的投入機制,最終使得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維護工作的實施受到了限制,管理工作也無法正常的實施,嚴重的影響目前農業的發展[2]。
(4)管理體系責任不夠明確。目前,農村集體所有制的土地已經承包給個體經營,在農田水利工程使用過程中,鄉鎮水利站本應負責建設、管理和維護責職,但實際的情形是農民在使用的過程中只有需求卻沒有維護管理的積極性。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在產權不明確,個人和集體的權責不確定,資金投入相對比較小,維修費用比較大的情況下,無法配置專業維修管理人員。
2. 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重要性
(1)是工程效益發揮的基礎。在良好的運行維護管理制度下,水利工程建筑能夠將工程建設的目標充分的體現出來。在我國擁有較多數量的農田水利工程,這些農田水利工程規模比較小,投資也比較少,但是在效益的發揮方面卻比較明顯,水利工程的發展不僅能夠為農業的收入提供保障,還能夠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提升我國的水資源利用效率,使得農業發展更符合我國國情。實際上,在建設農田水利工程過程中,不僅僅能夠樹立我國政府的形象,還能夠使得我國民生工程發展的更好,這也是我國節省能源的一個重要戰略性工程[3]。
(2)是工程運行的重要保障。在水利工程發展方面,投入運行是其中重要同時也是關鍵性的環節,而維護管理也是保證工程能夠正常運行的保障所在。眾所周知,農田的水利工程在使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和階段性,如農田的灌溉主要是一年對半使用,在防洪減澇方面甚至只使用幾天,也有的幾年才能夠使用一次,這要求水利工程在暫停使用期間必須進行相應的維護管理工作。在農田水利工程方面,僅僅規劃建設是遠遠不夠的,如果那些已經建設好的水利工程還沒有得到有效的維護與管理,那么一旦投入使用后極有可能在半年的時間內出現被損壞的現象。因此,只有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在維護管理方面加大監督與檢查力度,才能夠確保水利工程在長期使用中保持著良好的狀態。
(3)是工程可持續發展的支撐。管理與維護關系到農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續發展。農田水利工程的使用季節性強,比如農田水稻的灌溉一般是半年在使用,半年在閑置的狀態,防澇防洪設施可能只使用幾天,有的幾年都不會使用一次。根據農田水利工程這些使用的特點,我們必須做好管理與維護的工作,否則建設好的農田水利工程就會因為使用少,平時無人管理和維護導致損壞,不僅浪費國家資源,更會影響農田水利工程事業的良性發展。
3. 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策略
(1)加大工程管理經費的投入。在農田水利工程建成以后,需要充分的落實管理資金,并且將工程質量和效果作為維護管理分類的依據,同時政府要給予相應的資金支持。另外也可以通過市場投入機制,保證工程建設后能夠有充足的資金作支撐。這樣一來,能夠有效的避免由于工程建設管理資金不充足出現嚴重的資源浪費現象。
(2)強化運行管理主體的作用。在水利工程建成以后,相關工作人員應該為農田水利工程的運行和維護管理主體的落實創建良好的條件。管護主體得到落實以后,需要健全管理體制,并做好工程移交工作,建立相應的檔案臺賬,明確管理維護范圍,同時將維護管理責任充分的落實到每一位工作人員的身上,以確保水利工程能夠更好的運行與發展。一般情況下,農田水利工程都是公益性的,因此,首先要明確產權,然后政府要保障集體和鄉鎮小工程的資金投入,更要明確責任,對于管理不善導致水利工程不能正常運行的要進行懲處。
(3)拓寬管護經費的籌措渠道。由于當前農田水利工程在運行維護管理方面沒有充足的經費作支撐,因此需要我國政府多渠道籌措管護經費,依靠受益群眾的力量充分的落實工程維護管理工作。由于我國一些地區還有很多貧困的縣存在,這就導致當地的水利工程建設與維護中缺少資金保障,這導致維護管理工作不能有效的實施,因此多渠道籌措資金極為重要。另外,還需要健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當前我國很多地區的農田水利工程在管理方面工作還不到位,很多地區也沒有重視運行維護管理工作的實施,這引發了一系列問題的出現。因此,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夠保障水利工程正常的運行。
(4)全面調動農民參與積極性。農田水利工程與農民利益密不可分,所以,有關部門要發動農民也參與到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與維護中來,拿出一定的資金給予補助,以激勵他們參與管理與維護的積極性。國家應重視水利工程運行管理人才的培養,建設一支具有專業化管護水平的團隊,使他們能夠承擔起新時期農村水利管理與維護的重任。
4. 結語
總而言之,因為我國的水源分布相對來說不夠均衡,治水和節約用水已成為農業用水頭等大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維護與工程效益緊密相連,管理單位應提高服務意識和責任心,多做一些研究調查,確保農田水利工程可以正常運行,發揮其應有的效益。同時,管理人員還應不斷提高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和維護的水平,確保耕地灌溉可以順利進行,避免重復建設和浪費資金的現象出現。
質量控制是一項為保證施工質量達到設汁和技術標準要求而進行的監督、檢查、試驗和糾正的工作。施工質量管理是為了經濟高效地生產出符合標準并滿足用戶需求的工程產品,而對工程產品形成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各個階段所進行的凋查、汁劃、組織、協調、控制、系統管理等一系列活動的總稱。
二、質量控制的模式
動態控制模式。此模式主要用于建沒周期長、建設環境影響兇素復雜的工程項目。通過動態的控制及時糾偏、調整措施,達到工程質量控制的目標。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相結合模式。主動控制是一種事先預控,被動控制是一種事后控制。工程建設過程中隨時可能會出現目標偏離的情況,對此采取被動控制及時制定預防措施,而此措施將成為主動控制的指導汁劃。項目綜合管理模式。項目綜合控制的目的是:一方面控制各項建設目標的實現程度,另一方面又要協調各項建設目標之間的各種關系,并通過目標協調來保證建設目標的組中實現。在展開項目綜合依據時首先要開展單目標控制和階段目標控制,才能為開展項目綜合控制提供依據。
三、質量控制的原則
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的規模雖然不大,但是項目內容與大型工程相比基本一樣,施工的要求與標準并不會因此而降低。本著對國家、人民、社會負責的態度,必須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工程的建設要將隱患盡量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兇此必須加強事前控制,嚴格過程監控。事先預控要貫穿工程的始終,從項目的審批、項、沒汁、招投標、承包人的選擇及施工質量控制等方面,都要充分考慮多種因素的影響,對項目的每個環節加強全過程監控。堅持以人為控制核心。人是質量的創造者,質量控制必須“以人為核心”,把人作為質量控制的動力,發揮人的積極性、創造性。要以人的工作質量保工序質量、保工程質量。
四、質量控制存在的問題
項目管理水平、項目管理科學化、技術化存在差異,隨意性較大。特別是中小型水利工程主要由地方籌資,采用地方單價都較低,加上資金到位情況比較差,是工程往往不能夠按照汁劃進行,而一些地方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工程的施工進度。
1.工程前期勘測設計不規范
個別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項目規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文件,由于前期工作經費不足,規劃只停留在已有資料的分析上,缺乏對環境、經濟、社會水資源配置等方面的綜合分析,特別是缺乏較系統全面地滿足設計要求的地址勘測資料,致使方案比選不力,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嚴重滯后,整個前期工作做的不夠扎實,直接影Ⅱ向到工程建設項目的評估、立項、進度和質量等。
2.監理單位之間無序競爭問題
我國監理單位的人員來自不同部門,監理人員專業水準與職業道德由于存在差異,也導致監理單位工作質量下降,市場上無法形成有力的競爭優勢。
五、質量控制的內容
1.人員控制
加強人員資質審查要求,明確必須持征上崗。工程建設一般要求領導者應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一定的文化素質,豐富的實踐經驗。項目經理應從事工程建設多年有一定的經驗,且具備相應工程要求的項目經理證書。各專業技術工種,應具有本專業的資質證書,有較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監理工程師應具備水利水電工程監理工程師執業資格。加強對技術骨干及一線工人的技術培訓。在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隊伍的構成基本是以農民工加包工頭的形式,絕大多數人沒有經歷正規的專業技術教育,主要從事比較單一的施工內容。
2.材料控制
對于工程中使用的材料、構配件,承包人應按有關規定和施工合同約定進行檢驗,并應查驗材質證明和產品合格征。材料、構配件未經檢驗,不得使用;經檢驗不合格的材料、構配件和工程設備,承包人應及時運離工地或做出相應處理。明確質量標準。合格的材料是工程質量保證的基礎,對于施工L}l采用的原材料與半成品,必須明確其質量標準及檢測要求。國家及部頒標準對中小型水利工程全部適,在質量控制過程中不能降低要求與標準。
3.機械設備控制
設備的選擇應本著因地制宜,因工程而宜的原則,按照技術先進、經濟合理、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維修方便的原則,使其具有工程的適應性。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機械設備要考慮要現實情況,切合實際的配置機械設備。舊施工設備進入工地前,承包人應提供該設備的使用和檢修記錄,以及具有設備鑒定資格的機構出具的檢修合格證。經監理單位認可,方可進場。機械設備的使用操作應貫徹“人機固定”原則,實行定機定人定崗定位責任制的制度。
4.工序質量控制
工序質量即工序活動條件的質量和工序活動效果的質量。工序質量的控制就是對工序活動條件的質量控制和工序活動效果的控制,從而達到對整個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工序質量控制是施工技術質量職能的重要內容,也是事中控制的重點。因此控制要點有:工序質量控制目標及計劃。確立每道工序合格的標準,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執行每道工序驗收檢查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進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對不合格工序堅決返工處理。關鍵工序。關鍵工序是指在工序控制中起主導地位的關鍵工序或根據歷史經驗資料認為經常發生質量問題的工序。
5.檢測控制
一般的單元工程檢驗由承包人的質檢部門進行,報監理工程師簽證確認。重要部位的隱蔽工程、關鍵部位和關鍵工序的單元工程,承包人在自檢合格的基礎上報監理單位,由項目法人組織施工、設汁、監理、地質等部門聯合檢查。承包人與監理單位都必須加強對施工過程中的材料工藝、混凝土配合比等檢查,建立相應的實驗室,并配備試驗設備、有資質的試驗人員,對于小型水利工程考慮到工程成本,建議考慮由三方共同確定一個有資質的試驗室作為工程檢測機構,執行與工程質量有關的相關材料及半成品檢測。
6.環境兇素控制
6.1工程技術環境工程地質的處理是水工建筑物施工的質量控制要點,不同的地質狀況會對工程的施工方案及質量的保證造成不吲影響。如氣候的突變可能會對工程的施工進度計劃造成影響,有的甚至會嚴重威脅到工程質量。
1掌握工程信息,做好工程投標工作
工程項目投標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前期工作。也是企業控制工程成本關鍵環節,工程要想中標,必須做好以下3項工作:①要掌握準確的工程信息,了解工程項目業主的機構職責、隊伍狀況、資質信譽等基本情況;②要掌握工程項目性質,弄清工程投資渠道和融資情況;③要掌握工程項目的主要內容。施工企業一旦決定參加工程招投標,必須根據有關信息,采取實事求是的作法,來編制項目標書,一旦項目中標,工程項目成本可控,企業有利可得。如果做出工程項目標價過低,會造成企業虧損;如果做出工程項目標價過高,項目難以中標。因此,在編制標書時,根據掌握的信息和根據招標文件的規定及業主要求,準確計算工程量,了解當地所有材料價格、設備價格,分析在正常情況下完成該工程所需人力、材料、設備、水、電、安裝、機械費、管理費、稅金等所有的成本。在此基礎上。根據企業自身所得利潤,考慮創優良工程還是合格工程及工程獎懲等綜合因素,做出合理報價、編出標書,做好投標工作。
2做好工程項目成本預測,確定成本控制目標
工程項目成本預測是成本計劃的基礎,為編制科學、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標提供依據。因此,成本預測對提高成本計劃的科學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成本預測主要采取科學方法,結合中標價,根據各項目的施工條件、機械設備、人員素質等對項目進行預測,項目包括:①是測算所需用工,確定人工費用單價。②是測算所需材料及費用,重點對主要材料、地方材料、輔助材料、其他材料費進行測算。③是測算使用機械費用。根據投標中的施工機械設備的型號、數量和采用的定額測算費用。有的機械是租賃的,可按臺班計算費用。④測算間接費用。通過這些主要費用進行測算,初步確定工、料、機等費用的控制標準。確定工期,完成管理費的目標控制。所以說,成本預測是成本控制的基礎。
3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降低工程項目成本的方法有多種,概括起來有以下3種:
3•1采取組織措施控制工程項目成本
水利施工企業工程項目中標后,成立項目經理部機構,配置人員,明確管理單位、項目經理部、公司或施工隊之間職權關系的劃分。項目經理部是施工企業法人指定的項目經理,做他的代表人管理工程項目施工的班子,是臨時機構,不是一個經濟實體,工程項目建成后即解體,他是對施工企業整體利益負責的。因此,項目經理部各成員,除了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嚴格執行施工圖預算,確保在正常情況成本支出不超支出。如果遇到不可預見的情況需要支出的費用,應查明原因,如屬工程量追加,應協調業主、監理、設計部門簽字追加;如屬概算漏項,應協調原勘察設計部門和監理到現場勘測后,報業主追加漏項項目投資。
3•2采取技術措施控制工程項目成本
施工單位要充分發揮技術人員主觀能動性,對標書中的主要技術方案作必要的技術經濟論證,以尋求較為經濟技術可靠的方案,如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節約能耗,提高機械化操作等方法,來降低工程項目成本。
3•3采取經濟措施控制工程項目成本
3•3•1人工費成本控制
人工費一般占全部工程費用的10%左右,施工企業,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勞動定額。要從用工數量加以控制,有針對性地減少或縮短某些工序的日消耗。力爭做到實際結賬不突破定額單價的同時,提高工效和勞動生產率。還要加強工資的計劃管理、提高出勤率和工時利用率,尤其要減少非生產用工和輔助用工,確保人工費不突破。
3•3•2材料費的控制
材料費一般占全部工程費的65%~70%。要對材料用量、材料價格加以控制。要掌握材料的規格型號,嚴格計算材料的使用計劃。嚴格制定材料進場驗收保管制度,實行量方、點數、過磅,保證材料質量合格,不虧方短缺,不缺斤少兩,保證材料數量。在施工過程中,要建立材料出入庫制度,實行限額領料,在工程項目竣工時,要盤點庫存,清點物資,做到完工場清。
3•3•3機械費的控制
根據細化后施工組織設計和調整后的單價分析,編制機械利用計劃。在施工中,對自有機械應加強保養維修,充分發揮自有機械的使用率,是控制機械費成本的關鍵。如果施工單位機械設備不足,需外租機械設備,對外租機械要合理安排,充分利用,減少停滯,保證機械設備高效運轉。同時,要嚴格執行概算的標價,不得突破。
3•3•4加強質量管理
要嚴格把工程質量關,質檢人員要定時、定點、定崗、定責,加強施工工序的質量監管,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避免工程質量不合格,造成不必要的人、財、物等費用浪費而加大工程成本。
3•3•5加強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施工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項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時間范圍應從項目合同談判開始,至保修日結束止,特別是要加強施工過程中的合同管理,對工程施工中,遇到項目合同之外的工程項目或意外工程項目,如概算漏項的項目、遇到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等項目。施工單位應與業主溝通,經設計部門和監理勘察后,與業主簽訂補充合同。
4加強成本核算,實現成本控制目標
4•1集中統一核算
集中統一核算是施工企業搞好成本控制的關鍵;如果成本核算分散,成本控制無法保證。施工企業成本核算,主要由企業財務中心和項目經理部組織實施,對每一個項目的每一個階段根據成本清單認真進行匯總,對項目每筆資金的使用情況與施工圖預算成本比較,對項目成本每一步都要進行細致控制。
4•2建立嚴密的審批制度
施工企業要權責劃分清晰,企業法人代表負全責。在項目資金運作上,要加大成本核算力度,控制成本費用的支出,實行一只筆批錢的管理辦法,杜絕了多只筆批錢的混亂局面。但是,施工企業為加強成本控制力度,企業法人將部分審批權授權給項目經理,并實施項目成本控制的獎懲制。
4•3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的控制制度
工程項目成本由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設備費和其他費用組成。在成本核算時,首先,要規模成本核算。嚴格遵守成本開支范圍,劃清成本費用支出和非成本費用的界限,劃清工程項目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其次,要建立嚴格地材料出入庫制度,成本控制制度等制度,為搞好項目成本核算奠定基礎;再次,加強資金的籌集和調配。施工企業不僅組織施工隊進行項目施工和控制工程項目成本,還要籌集資金,合理調度資金的使用,讓施工企業的所有資金合理使用,保證各項項目正常進行。如果施工隊資金籌集不到位,會影響工程如期完成,造成企業利潤下降或虧損。
此外,施工企業成本控制除了上述談到之外,還要考慮以下3個方面因素:
1)是人工成本??萍紕撛焐a力,人才是最寶貴的財富,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因此,施工企業應重視人才,利用好人才,給與人才豐厚的待遇,防止人才的流失是控制成本的關鍵一環。
國家稅務總局在《“十二五”時期稅收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將“以加強稅收風險管理為導向”作為當前和今后稅收征管工作的重要任務和努力方向之一。同時在實現首都稅收現代化中,明確將“建立以風險為導向的稅收征管體系”作為分項目標之一。
1 加強企業所得稅風險管理背景和意義
近年來,伴隨著征管模式改革,大力減少行政審批和不必要的調查、認定等事項,還權還責于納稅人,使納稅人成為自主遵從稅法的主體。加之全職能辦稅服務廳全面推行,涉稅事項的受理、審核等環節前移至辦稅窗口,執法風險更多轉移到事后管理的環節。以風險管理為導向的管理模式,是加強企業所得稅后續管理的重要方法。從企業所得稅稅種特點來看,政策性過強,核算形式多樣,計算過程復雜,政策更新較快,優惠政策涉及面廣,適用政策復雜,特別是稅收制度與會計制度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涉稅風險點數量多,易造成納稅人主觀或者客觀的納稅不遵從,導致稅款流失。以風險管理為導向的管理模式,是提高納稅遵從度減少稅款流失的重要手段。
2 北京市地方稅務局企業所得稅風險管理現狀
2.1 企業所得稅風險管理的指導思想
當前,北京市地方稅務局企業所得稅風險管理,主要堅持以分級分類管理為基礎,以信息管稅為依托,以部門聯動協作為保障,突出跨年度事項、重大事項、高風險事項和重點行業管理,著力構建企業所得稅管理的長效機制,實現企業所得稅的動態化管理。
2.2 企業所得稅主要風險管理對象
2.2.1 優惠項目風險管理方面。由于年報表中稅收優惠表單的內容不斷復雜,優惠備案方式由事前向事后轉變,加上國家稅務總局不斷加強對小微企業優惠政策落實等的督導,在優惠項目管理中,存在著“納稅人錯誤享受優惠項目、不滿足優惠條件而享受優惠項目、享受優惠但未履行備案程序、應享受而未享受政策”等一系列的風險。面對這些風險,目前北京市地方稅務局主要采取如下應對措施:一是根據優惠項目特點建立風險識別庫;二是采集減免稅備案系統以及納稅人年報表信息;三是運用風險指標對采集的內部信息以及第三方信息運用比對等方式,識別優惠中的風險;四是將識別出的風險移交給稅務所開展風險應對。
2.2.2 稅基項目風險管理方面。重點推進彌補虧損、不征稅收入、業務招待費三個項目的風險管理工作。在匯算清繳期后,針對三個項目的特點,分年度查詢年報相關數據,進行疑點分析,確定風險企業,與評估部門配合開展風險應對工作。
2.2.3 在重大事項方面。重點開展資產損失專項申報聯合會審工作,采用內部審計流程,由各區縣局對資料進行交叉互審,探索重大事項的風險管理和內部審計融合工作方法。
2.3 企業所得稅風險管理各環節情況
2.3.1 數據采集環節。數據采集的主要渠道是我局信息系統,包括稅務登記數據、預繳申報數據、年度申報表數據、繳款記錄、備案系統數據;其次是納稅人報送的財務報表、各大重點項目的手工臺賬數據以及其他政府部門交換來的外部信息。
2.3.2 風險識別環節。主要采取風險識別指標以及專家團隊人工識別兩種方法。對于數據質量較高、通過風險識別指標易識別風險的項目,如稅收優惠、不征收收入、業務招待費等項目,采取風險指標識別方法。對于業務復雜事項以及無法整合數據等原因無法開展指標識別的事項,如房地產實際毛利額與預計毛利額差異、資產損失專項申報等事項,采取專家團隊進行識別。
2.3.3 風險排序及應對環節。主要根據涉稅風險點的等級排序結果,采用納稅提醒、納稅評估、稅務稽查等差異化和遞進式的策略進行風險點核查和處理。目前,北京市地方稅務局識別出的風險,大部分屬于中等規則的風險,主要采取稅務約談、納稅評估兩種方式進行處理,實施風險應對的主體為存在風險企業的主管稅務所。
2.4 企業所得稅風險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情況
近年來,北京市地方稅務局不斷以風險管理為導向,加強信息系統建設。
2.4.1 加強年報申報系統建設。在納稅人進行匯算清繳年報時,一是通過入口端加強對納稅人的分類,自動定制納稅人所適用的表單,封閉相關行次,防止納稅人適用表單錯誤;二是增加年報表必填項、默認項,強制采集納稅人信息,引導納稅人享受優惠政策;三是加強年報表的表間數據和表內數據邏輯審核。主動幫助納稅人防范納稅申報風險,促進提高納稅人申報數據質量,進一步提高風險識別準確度。
2.4.2 新增信息模塊。一是開發完成稅源鑒定系統,匯總納稅備案系統,企業所得稅清算備案系統;二是進一步加強稅源戶的管理,提高對匯總納稅企業的管理與監控,使清算作為系統注銷的前置條件,并實現對清算數據的采集,查詢、比對功能。
2.5 企業所得稅風險管理專業化團隊建設情況
風險管理需要通過專家評審對重大事項和重點行業實施團隊管理。為此,北京市地方稅務局充分挖掘系統內部力量,通過以干帶訓、定期組織集中培訓的方式,培養熟悉相關業務流程、所得稅政策管理和行業運營特點的專門人才,組建專業化團隊。
3 企業所得稅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1 稅源分級分類基礎作用尚不明顯
從目前的情況看,在企業所得稅稅源管理上,分級分類仍不夠細化,為風險管理的各環節帶來困難。例如在數據采集環節,大戶小戶的申報質量差距較大,一些小戶的不真實數據被數據采集,出現低風險數據識別成高風險數據以及識別風險數量遠遠超過實際風險數量的情況,使低等級風險大量侵占數據采集、風險識別及風險應對等各環節的資源,擾亂了征管資源配置,導致風險管理的效率降低。
3.2 信息化支撐不夠
風險識別的準確與否必須建立在充足及高質量的數據信息基礎上,以目前的信息利用來看,對企業所得稅風險管理的信息化支撐明顯不夠。一是信息化程度不夠,未將風險管理相關的重要信息采集到信息系統;二是對已采集到信息系統的數據信息開發利用不夠,信息系統中信息模塊分散;三是由于征管基礎數據的錄入、修改等環節較開放,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難以得到保證;四是信息不對稱的現象依舊存在,與第三方獲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如果納稅人不主動申報,容易造成稅款的流失;五是信息系統中數據邏輯缺乏管理,在系統開發時忽視信息數據的整合使用,無法將數據進行二次歸集,導致無法跟蹤管理。
3.3 風險特征指標還需進一步完善
一是部分項目風險特征指標的指導性不強。由于企業所得稅稅基涉及的環節眾多,信息量較大,很多風險點無法數據化、公式化,無法真正將風險進行量化;二是基礎風險特征指標覆蓋廣度不夠。目前,僅在稅收優惠、不征稅收入、彌補虧損、業務招待費等方面建立了相關風險識別指標,一些重點行業、重大事項的風險特征指標尚未建立,風險特征指標數量離實際需求有較大差距;三是基礎風險特征指標的深度不夠。從現有的風險識別來看,指標設置簡單、識別風險等級較單一。
3.4 風險管理的人員的能力素質亟待提高
企業所得稅政策密集、變化頻繁,與企業財務核算聯系緊密,這些特點要求企業所得稅人才應是具備一定會計、法律、稅收知識的復合型人才。但從北京市地方稅務局市、區、稅務所三個管理層級的職責分工來看,稅務所是直接從事風險應對工作的主體,人員的專業化素質無法滿足風險管理要求,增加了基層執法風險。在市、區兩級培訓層面,培養人才仍然缺乏專能性和針對性,激勵機制不夠健全,對所得稅人才的團隊管理、專業化分工培養還需加強,干部的基礎素質還待進一步提高。
3.5 風險管理工作部門協調不順暢
按照風險管理的要求,分為數據采集、風險分析識別、等級排序、風險應對處理和績效評價等環節,不同環節需不同的部門參與與實施,因此企業所得稅風險管理工作是一項部門協同配合共同完成的一項工作。在實際工作中,一方面在各部門配合開展工作,多采取一事一議的工作方法,尚沒有制定部門相互配合的工作制度,工作整體推進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由于各部門的職責不同,目標考核存在差異,與整體的風險管理工作目標亦存在差異,導致風險管理工作無法順暢開展,一定程度影響了風險管理效率與工作成效。
3.6 風險管理的范圍還需進一步擴大
受限于獲取信息化支撐不足、風險指標不足、風險應對質量等影響,風險管理的覆蓋范圍比較窄,目前主要集中在稅收優惠、資產損失及跨年度事項等方面,在一些高風險、低遵從度的重點行業、重大事項還未推進風險管理。
4 企業所得稅風險管理的國際借鑒
4.1 歐美國家企業所得稅風險管理的主要做法
歐美等經合組織(OECD)國家在實施稅收風險管理方面主要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強化稅源的分類管理。美國聯邦稅務局將納稅人劃分為大企業、小企業或個體戶、免稅單位和政府等類別,相應的內設七個稅收業務部門進行管理。其中被劃入大企業管理范圍的納稅人有四類:第一類是年終資產達到或超過1000萬美元的商業實體(公司和合伙企業)及其子公司;第二類是所有與大型企業有關聯的國內企業和國外企業(無論是否并入該大型企業);第三類是為另一家大型企業所控制或經營收入超過3500萬美元的“過手”報稅戶;第四類是擁有巨額財富的個人及其全球企業(10億美元以上資產的個人)。二是不斷優化納稅服務。荷蘭稅務與海關管理局在國內圍繞提高納稅遵從度,積極幫助納稅人了解和履行納稅義務,充分了解納稅人狀況和識別其遵從風險,根據遵從風險等級確定對納稅人的檢查頻率。三是加強涉稅信息管理。美國聯邦稅務局通過普遍推行納稅人登記編碼制度,稅務代碼與社會保障號碼一致。四是制定科學的風險管理策略。美國聯邦稅務局采取行業問題遵從管理策略,通過技術與經驗相結合,識別遵從問題,并根據這些問題在整個行業的普遍程度和其蘊含的遵從風險對問題進行排序,然后將稅收征管資源集中在風險最大的領域。
4.2 歐美國家企業所得稅風險管理對我們工作的借鑒和啟示
一是建立稅源的分級分類管理機制。將稅源分為“大中小”三種類型,以“管細大稅源、管深中稅源、管住小稅源”為目標,對不同類型稅源實施有效的專業化管理;二是不斷提升納稅服務水平。以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為契機,不斷優化納稅服務,提升服務水平,提高納稅人的稅法遵從度;三是加強部門協作和第三方數據比對,提高信息應用水平。在逐步實現國地稅之間,稅務部門與銀行、海關、邊防、工商、公安等部門之間信息共享的基礎上,從立法層面推動第三方信息報告制度;四是完善風險監測管理機制。通過對各項涉稅數據的采集、加工、比對、測算,不斷建立和完善風險指標體系和監測模型,自動識別和評估納稅遵從風險發生的概率及風險程度,對稅收流失能夠及時進行科學的量化和預警。
5 推進企業所得稅風險管理的對策建議
5.1 細化分級分類辦法,提高風險管理效率
需要進一步確定分類分級標準,明確如何開展分類分級管理。分類即以什么標準確定企業類型(大企業、中小企業、社團),分級即如何確定企業稅務風險的高低(高、較高、中、較低)及對應的管理層級。建議分類的標準可以考慮“規模+行業”,分級標準可以考慮“申報數據質量+風險指標”。設定大企業標準可以按營業額、資產規模、注冊資本、應納稅額、特定行業、上市公司諸因素確定。分級標準可以按照財務信息質量、申報數據完整真實程度、有無中介出具匯算清繳報告等,將企業劃分為高、中、低若干信息質量層級,再通過風險管理指標進行評估,進行實行分級管理。建立風險管理為導向的分類分級辦法,把有限的征管資源優先配置到最需要的領域,提高稅收的征管效率和納稅人的稅法遵從度。
5.2 加強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發揮信息化支撐作用
在豐富數據方面:進一步完善信息系統體系建設,按照風險管理項目的特點、梳理數據需求,重點梳理依靠目前系統無法獲取的數據,在全面梳理的基礎上,缺什么補什么,開發相應的信息系統,豐富信息系統采集渠道。充分拓展第三方信息的獲取渠道,建立與各行業主管部門建立信息交換機制。在數據整合方面:重點建立以風險管理項目為對象的信息化支撐體系,明確臺賬為風險管理的重要載體,不斷完善各風險管理項目臺賬,并在各臺賬中對企業申報、稅務登記、企業備案等數據進行二次歸集,生成直觀的包括微觀項目以及風險指標分析等模塊的風險管理平臺,供風險管理部門使用。
5.3 完善風險指標特征體系,提高風險識別能力
一是完善風險管理各項目的指標體系,優化風險特征庫。從行業分析、政策分析、管理分析、案例分析、經驗分析等多個層面把握風險發生規律,尋找風險源頭,總結風險特征,提煉風險指標,完善反映稅源客觀狀況的風險特征指標體系。對于難以公式化、數據化的事項,特別是對于高風險政策和事項,可以考慮針對關鍵因素涉及風險指標,再輔以相應的文字工作底稿;二是堅持人機結合。對屬于重大事項和重點行業的特殊風險,堅持人機結合,發揮團隊管理優勢,依托專家團隊實施專業化風險識別,提高風險識別的準確度;三是多層次發揮風險識別。積極對各級稅務干部灌輸風險管理理念,鼓勵基層干部自發尋找和發現日常管理的風險點,積累提煉風險管理案例,通過工作實踐不斷豐富風險識別方法,提高風險識別能力。
5.4 加強部門協作機制建設,加強部門協作配合
一是充分研究企業所得稅風險管理工作流程,明確數據、稅種、征科、稽查、評估各部門的工作職責,確定不同部門間工作移交方法及信息交換渠道;二是進一步建立企業所得稅風險管理協調機制,以多種形式,暢通與各部門之間的溝通渠道;三是提高進一步提高風險識別及風險排序水平,在與各風險應對部門充分溝通的基礎上,考慮各部門實際情況,合理分配風險應對工作抵押;四是提高企業所得稅風險管理層次,吸引領導重視,納入全局性工作安排。
5.5 完善人才培養機制,深入推進風險管理專業隊伍建設
一是建立政策及時培訓制度。對于新下發的稅收政策,在市區兩級層面及時開展政策培訓,通過“讀原文、劃重點、看變化、講操作”四個方面強化學習;二是完善教育培訓機制,組織深層次的專門培訓,有針對性地培訓稅務人員,使培訓方式由大而全轉變為小而精。依托專業院校的教育資源優勢,集中培訓塑造所得稅管理的專家式人才;三是積極探索建立所得稅專業人才管理團隊,擴大專家團隊選材范圍,不限于稅種管理部門,擴充專業化人才數量。加強專業化人才退出管理,防止出現人員因崗位調動脫離專家團隊隊伍,保持專家團隊隊伍的長期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