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6 16:44:22
序論:在您撰寫教育學管理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課堂是教學的基本陣地,只有做好這一環節,才能有更多的發展和新的嘗試。就目前車工課堂教學而言,有種現象十分常見,即教師教學很辛苦,學生學習很累,最終教師費盡唇舌精力,但學生并沒有真正地掌握所教知識,更不會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方面:
1.教與學。教學是師生交流的過程,要與每一個學生都有良好的溝通。這就要求必須了解全體的學習能力,確定平均可接受度,然后合理設計教學方案和教學內容。部分教師個人能力和專業水平都沒問題,但教學方法不合理,在課堂上只是將自身所學盡情傳授,也不考慮是否超出了學生的承受能力。如此,即便課程質量再高,若多半學生都沒聽懂,只有少數人能理解,本節課也是失敗的。按照新課改要求,教師應以學促教,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理解能力進行教學。
2.講與練。高職院校課堂教學過程中,純粹的講解過程很是枯燥,學生往往難以掌握。這就要與練習相結合,通過舉例或其他方式,降低理解難度。學生要多動腦、勤動手,動腦說的是怎么樣將知識消化,動手則是強調如何提高應用能力。學生要想熟練掌握,提高反應能力,就必須多加練習。而且在練習過程中,會逐漸總結出規律,形成自己的方法,這樣才算是把知識消化了。但很多教師在這方面都做得不到位,練習未能和講課有效結合。
3.新與舊。人的記憶力并不長久,對于教過的理論內容,應該時常鞏固復習,才不至于忘記。很多教師在課堂上只顧著講新知識,把課程教完就算完成任務了。其實并非如此,高職院校教學是一個從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前后知識是有聯系的??梢赃@么說,高職院校教學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各部分都是相連的。由于對復習的忽略,常導致學習新知識時忘記舊知識的情況,而且也不利于學生從整體把握。
4.理論與實踐。課本中的理論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最終也要用于實踐。當前教育的目的也是要學以致用,培養實用型人才。但有些教師存在認識上的錯誤,認為課堂就是在教室里剖析教材。其實不然,高職院校教學應在課堂的基礎上,走出課堂,以實踐為一個新課堂,與實際相結合傳授知識,通常會起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二、賞識教育概述賞識教育
簡單的說就是要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及學習結果進行確定,并對學生日常的行為進行強化,以保證學生自身興趣、動機及心理體驗等的增強,上述整個過程就稱之為賞識教育。在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中,不論任何人對于需求來說都分為很多層次,其中,需求中就有需要被人賞識的需求?,F代對于學生的教育來說,賞識教學的應用顯得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進行賞識教育能夠有效的滿足學生自身渴望被認可的需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對于賞識教育的有效應用,能夠有效的發現各個學生的優點,并及時的進行贊揚,這是保證學生自身學習興趣、情感、價值觀及道德情操都得到良性發展的基礎。
三、高職學生管理中賞識教育的有效應用方法
1.對教師的綜合素質進行培養和提高。在進行賞識教學過程中,需要保證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夠達到教學要求,要保證教師能夠時刻保持清晰的頭腦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教師能夠根據實際教學中各個學生的不同情況真正的走到學生的內心中,進而發現學生的優點,并進行有效的挖掘。
2.要加強教師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對每一個學生都進行深入的了解,要及時的注意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內心活動特點,并根據各個學生不同的愛好、優缺點等進行全面的了解,進而進行不同社團活動的有效舉行,這樣才能夠使每個學生都能夠感覺到自己受到了賞識,進而為以后的學生管理工作提供幫助。
3.教師要在課余時間積極的與學生進行溝通。影響對高職學生管理的因素還與教學環境、心理活動有關。如果教師明顯地偏袒某些學生,而對其他人不管不問,必然會引發學生不滿,也就無心去學習了。所以,教師在課余實踐需要重視和每一個學生的交流。要經常和學生溝通,幫他們解決生活上、情感上遇到的問題,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四、結束語
(一)讓學生學習傳統文化,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讓同學們去學習傳統文化中的精髓,使其受到古人優秀傳統道德的熏陶,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可以在學校組建傳統道德文化的學習小組或者是開設傳統道德文化選修課程,讓學生去了解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同時學生可以學習傳統文化中優秀的學習方法、孝悌理論和道德修養等等,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在喧鬧繁華的現代,通過與古代圣人的對話,沉淀自己的思想、凈化學生的心靈世界。以此對我國傳統文化知識有一個概況的了解,使學生明白“以史為鑒”的道理。教師教授傳統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最終達到實現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的。
(二)通過思政教育的途徑,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體制
學校要想實現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效果,就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在開展教育教學的工作之前,首先了解當代學生的基本思想政治觀,然后根據實際的學情,制定適合學生健康發展的教育方案。而這也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提升學生管理水平的關鍵所在,要想不斷地完善思想教育模式,也需要教師充分發揮“為人師表”的作用,不斷提高教師的個人素質,選取其中表現較好的作為其他教師學習的榜樣,樹立模范意識。組織其中的部分教育工作者去先進的教育院校進行實地考察與經驗學習,為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供優秀的教師資源,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逐漸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利用正確的思政教育模式,不斷地提高學生的管理水平。
二、創新思政教育模式,不斷提升學生管理水平的原因
(一)學生群體在不斷地變化發展
如今,大部分學校都從傳統的教育模式中解脫出來,實現了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突破以往教育教學制度中存在的弊端以及傳統教學中不適合現代教學管理的部分。我國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對教育的投入也在逐年的增加,當今世界各種競爭日益激烈,但究其根本,實質就是人才的競爭。國家也越來越重視人才的培養,如何為祖國明天的發展培養出綜合能力強和綜合素質高的優秀人才,更好地完善人才培養的管理模式,是目前學校教育工作的初衷,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探索與研究的一個全新的課題。所以,當今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工作,就是找出一個適合當今思想政治發展的有效機制。
(二)社會政治環境的不斷變化
目前,我國社會正處在一個關鍵的轉折時期,當今的學生處在社會發展多元化的大環境中,會受到許多外來因素的影響,一旦學生自控能力較低,就存在著會被錯誤的文化思想所誤導的危險,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全面考慮到學生可能會遇到的各種社會化思政導向、思想問題,及時對學生做出正確的引導,并使他們懂得該如何去正確判斷和選擇,以免受到復雜的社會環境弊端的影響。
三、當代學生思政教育模式不斷提升學生管理水平的措施
首先,提升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目前學校普遍使用的教育模式是以班集體為主要形式的,一個班集體一般只有一個班主任老師或者是輔導員,實行一對多的管理體制。但是又由于班主任工作任務比較繁重,沒有辦法時時刻刻對所屬班級的每一個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日常學習管理,所以難免會有疏漏的地方。能夠解決這一問題的最有效且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從而將學校整個學生的思政教育模式變得逐漸完善,不斷地創新學生的管理方式。其次,加強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里度過,所以說學校在學生的成長和學習過程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學校教育的整體理念也會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人生理念產生很大的影響。除此以外,家庭教育也是對學生教育管理的關鍵組成部分,要想實現學生的科學發展,就必須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緊密聯系在一起,為學生的成長之路搭建一個溝通的橋梁,給學生創造出一個優雅舒適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做好引導,這樣更加有益于學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進行,利于對學生的管理。最后,提高學生的自我服務能力。在倡導和平發展的當今世界,施善于人,助人為樂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擔負著這樣的教育責任。加強學生社會主人翁的意識,提高學生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的思政觀念,將學生從“小我”的精神層次提升到“大我”的精神層面。比如,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公益活動,如去敬老院幫助老人打掃衛生或者是為他們帶去自編自導的精彩節目等,多讓學生參加這種積極向上的活動,有益于學生建立正確的思政觀。通過這種思政教育的方式,來實現學生自我服務能力的提高,使學校的管理體制充分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四、結束語
真情
這是教學工作的出發點。無論是課上的知識情感交流,還是課下的思想交流,教師都必須對學生充滿一腔真情。情真才能感人,情真才能動人,任何虛情假意都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只有情真,才會贏得學生的信賴。一句貼心話,一個會意的眼神,一句真誠地贊美,一個安撫的動作,都可以是教師表達真情的方式。
教師對學生的關心不能僅僅停留于生活物質方面,而應該是精神的、心理的,這樣學生才會感到教師的心是誠的,情是真的,交流才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對所有學生都應一視同仁,讓每個學生感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愛,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價值。
2、熱情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一個人只有對工作充滿了熱情,才能對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一個教師也只有對教育工作充滿了熱情,才能把教學工作做好。而教師對工作、對生活的熱情,勢必會感染學生,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產生積極的影響。
3、激情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對生活對工作充滿激情,時時刻刻保持一種健康向上,積極樂觀的心態。他能夠挖掘出蘊藏在每篇課文中情感,并引導大家去體會。這種激情不是形式上的,而是內在的充滿張力的,即應保持含蓄的有節制的奔放,決不能濫用,更不能夸張,張狂或囂張。它應該象中國的太極拳一樣,剛柔并濟,陰陽協調,既能收的攏,又能放得開。教師應該是一副熱心腸,一片冷靜心。他的熱心腸會感染學生,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花,進而師生交流達到默契和諧;他的冷靜心會讓他理智地對待自己的工作,無論遇到什么不順心的事,他都會及時地調整自己的心態,確保上課時充滿激情,以求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具備了真情、熱情和激情,才可以保證教學工作是從學生出發,為學生著想的,才可以在教學中適時、適當的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導引學生向往健康向上的情感
人之初,性本善。先天的東西,如果后天不加以培養,也會慢慢泯滅。情感也是如此。培養健康的情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貫穿一個人的生死全過程。青年階段,人的心理生理未完全成熟,人生觀正在形成,社會風氣對他們的影響很大,因此,這個時期教師的引導尤為重要。教師可以利用課堂、社會等場所,憑借教材、報刊、文學、影視、新聞等手段,來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教師可利用描寫祖國優美山川和敘述祖國悠久文明的文字,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帶領學生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培養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衫梦膶W中描寫親情和友情的文字,引導學生體會、感悟并珍惜親情和友情??衫糜捌?,引導學生進入角色,與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培養他們或喜或悲,或愛或憎的情感。利用“名人”的經歷,培養他們熱愛生活,珍愛生命,勇于探索,勤奮學習,超越自我等積極向上的情感。凡一切有情有感之文、之事都可為我所用。
2、煽情讓學生產生向上的欲望
所謂“煽情”是指教師采用種種手段調動學生的情緒。人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當外界事物作用于人時,他會根據主觀需要采取不同的態度。肯定態度時會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否定時會產生消極的情感體驗。教師就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煽動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情緒低落時,要調動學生的情緒,激感,產生學習的熱情;情緒過于高漲時,要適當壓制,不要使之囂張。
教師在課堂上,主要是點燃學生學習的欲望,學習的熱情。其次才是利用教材中的有情有感之文,去煽動學生向往那些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一切情感情操,摒棄那些消極頹廢、消磨意志的思想觀念。教師還可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節日、時事、身邊要事煽動學生處于休眠期的情感,或強化某種情感?!熬乓话恕薄耙欢拧苯柚貞洑v史,煽起愛國之情;利用社會進步、時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煽起學生投身生活,勇于競爭的豪情,利用身邊的先進人物的實際,煽起學生勤奮上進的熱情。
3、幫助學生調節好情感
“對口協議教育”就是輔導員與自己所帶班級的學生“一對一”、“面對面”的平等的相互尊重的談話、交流、溝通,在對學生基本情況全面掌握的基礎上,針對學生的特長、興趣、優勢、弱勢,按照專業人才培養計劃規定的培養目標和規格要求,對大學生涯做出切合實際、富有個性的規劃和措施,雙方形成共識,作出承諾,形成書面協議。然后分學年、分學期執行。它集中體現了“六個一”的特征:“一個”依據———學生所學專業的教學計劃規定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要求;“一個”轉變———輔導員要轉變思想觀念,改變傳統的工作方法;“一個”基礎———全面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長、愛好、家庭情況、學生成績等個性信息;“一個”原則———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輔導員與學生要平等交流、達成共識,雙方共同履約;“一個”特色———體現教學改革精神,因材施教,因人施管;“一個”目標———使學生逐步實現兩個轉變:一是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為主動;二是有明確的成人成才目標?!澳繕顺删臀磥怼?,有了努力方向,就有了前進的動力,學生在大學期間就不會感到茫然。
二、實施辦法與措施針對西京學院學生自身的特點
設計了統一的“對口協議書”。同時,鼓勵輔導員從實際出發,靈活執行,大膽創新。其中,以任水旺主任為組長的“對口協議教育”課題研究組,經過認真交流與討論,制定了供本系學生使用的協議書。較好地體現了對口協議教育的總體思路。輔導員的協議書主要是圍繞落實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提高培養質量,督促學生成人成才這個中心問題,設計了六項內容:第一項是學生個人基本情況登記表。第二項是學生大學生涯規劃表,包括總體目標規劃,分學年目標規劃,分學期目標與實施情況表等。第三項是就業輔導談話表。第四項是輔導員與家長談話記錄登記表。第五項是學生成長進步及受獎勵登記表。第六項是學生違紀處分登記表。其中,第一項在新生入學開課兩周內,由輔導員統一組織學生填寫;第二項在新生入學的第一學期完成,輔導員應結合學生的特點,采取“一對一”的原則,指導學生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大學總體生涯規劃,然后分學期實施填寫;第三項應在學生畢業該年度的第一學期有專人指導學生填寫;第四、五、六項應根據工作情況如實填寫。
三“、對口協議教育”在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1.建立對口協議長效機制。學生的思想工作必須抓反復,反復抓?!皩趨f議教育”作為一項育人工程必須堅持下去。
2.簽訂對口協議應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教育。根據不同的教育對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簽訂不同的協議內容。
3“.對口協議教育”必須與經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因為,“僅憑一紙協議”,就想改變學生長期養成的習慣和觀念是不實現的。但是每位學生簽訂協議后,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進步。需要輔導員們細心觀察,正確引導,不斷地加以肯定,在增加協議執行效果的長久性上下功夫。
4.各院系對口協議教育發展不夠平衡,工作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認識有待進一步在實踐中深化。
5.對口協議教育的具體做法有待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統一規范,逐步形成制度。
6.對口協議教育工作主要靠輔導員來做,輔導員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逐步優化,提高質量。
7.對口協議教育是一項深入細致、持之以恒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做好的工作。要優化管理環境,使院系學生管理部門和輔導員有足夠時間和精力來做好這項工作。為此,擬從學校宏觀管理層面上進一步理清管理工作思路,從制度協調配套上處理好教學工作與學生管理、對口協議教育與其他學生管理工作的關系。
四、對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建議
我國民辦高校的起步較晚,相關制度法規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無論在制度安排上還是在社會認同度上都存在有礙民辦高校在高等教育系統內公平發展的因素,并引發了民辦高校發展過程中的諸多不均衡問題。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民辦高校學生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與經驗,其中學生管理工作理念創新、內容創新、體制與機制創新、方法創新等需要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們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1.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工作價值目標觀
這是解決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出發點。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傳統的做法就是從學校的條條框框出發,要求學生去適應各種各樣的規章制度和教育管理方式,這就容易脫離學生實際,造成學生的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
2.樹立突出主體、開發潛能、激發創造的工作方法觀
這是解決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怎樣培養人的問題。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常常是管而不導,堵而不疏。這種治標不治本、浮在面上的學生工作方法已不能適應當代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需要和現代高等教育發展形勢。新形勢下的學生工作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個性的張揚與優化。創新“對口協議教育”體系,就是要根據民辦學校學生的自身特點,因材施教,因人施管。
3.樹立體現互動性、層次性、整合性的工作體制觀
(一)學籍管理制度的制定缺少法律規范
隨著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發展,成人高校學籍過程管理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相比之下,對成人高校的角色定位、學籍管理制度效力、責任等問題卻很少有人論及。目前,高校與學生法律關系模糊,高校學生管理制度中的法律性質不明確。由于缺少有效的立法協調機制,學籍管理制度制定過程缺乏法律支撐與指導,導致制定制度不嚴格、不民主,執行制度缺乏效力。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發展不均衡
成人教育學籍管理制度一直借鑒《普通高校學生管理規定》和《高校學生行為準則》的規定。雖然從管理模塊上看,成人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相同點較多,但普通高校是培養全日制學生,而成人教育的教學不僅局限在校內進行,還在函授站進行,成人教育的學習形式多樣,教學方式、學籍管理、學生管理都與普通高校有很大的差異。此外,成人學籍管理制度基本是以省(市、自治區)為單位制定的,在入學報到期限、成績考核、轉專業與轉學、學制、休學、退學等要求方面,各省之間有很大區別。例如,廣東省教育廳會對成人學生部分科目進行統考、抽考,而在許多省,統考和抽考一般由高校統一安排。這些制度的差異,折射出成人高等教育發展的不規范。
(三)政府權限集中,執行制度手續繁瑣
轉專業、轉學是學籍異動的兩個主要方面。隨著成人教育的發展和改革,多數?。ㄊ校τ谵D專業和轉學的要求都逐漸降低,辦理手續簡化,學籍異動的管理更加人性化,除體育、藝術類等專業外,理工學科范疇、文史學科范疇內部都可以互轉。從政策執行的角度上看,因為成人高校學籍管理部門熟知本校學生情況,了解學生動態,許多省份成人高校都有轉專業的審批權,再報送省教育廳備案即可。個別省份對于轉專業的學生要求較為嚴格,各高校的管理權限小,學生入校后發現報考專業不適合自己長遠發展,因轉專業手續繁瑣,學生學習積極性降低,甚至退學。雖然學籍管理制度對轉學進行了規定,但是如果細化轉學手續,轉學手續難度高。即使轉學不轉專業,各高校的專業目標、專業定位不同,教學計劃、課程設置都有很大區別,甚至課程成績、學分相互得不到認可,給轉學者造成困難。
(四)剛性學制束縛學習積極性
經本文調研,成人學生中許多是在職工作人員,參加成人高等教育學習的主要目的,有18%是為了取得文憑,有68%是為了提升專業知識水平,學生不僅看重學習時間的長短,還很看重教學水平的高低。目前,高中起點??坪蛯?破瘘c本科的成人教育學制為3年或者2年半,高中起點本科教育學制為4年或5年。在剛性學制的時間限制下,一些學生只能按教學計劃要求按部就班完成學業,降低了學有余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許多成人高校學制仍舊以剛性學制為主,教學模式單一,照搬普通高校課程大綱,缺乏對學生個性化指導,公共課較多,專業課程理論教學和實踐工作脫節。
(五)制度執行程序不夠嚴格,缺少法律規范
學籍管理制度不健全,程序規定不規范,必然導致執行程序不嚴格,從而引發高校學籍自主管理權與學生受教育權的沖突,發生了一些不該發生的制度執行問題。例如,個別成人學生因未被授予學位而狀告母校,主要是由于高校形成處分決議后,沒有將處分決定告知學生,也未告知其應有的相關權利和申訴渠道,制度執行不規范。有些學生或者家長法律意識淡漠,常為解決某一問題擁堵學校大門,甚至采用更激進的措施。沒有科學合理的學籍管理制度和正當程序,無論是學校的“執法均等”還是學生合理合法的請求、選擇、知情權益就難以得到保障和維護。缺乏法律依據的行為不僅損害了成人高等教育各方權益,還嚴重影響了成人高等教育制度的約束力和執行力。從長遠分析,則可能對成人高等教育事業持續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二、改革策略
(一)學籍管理制度納入法治化軌道
為順應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成人高校應以國家制度規定為依托,依法治校,從法律視角分析現階段成人學籍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性,逐步規范、細化各種制度,構建適合成人學籍管理的管理制度,做到學校要有管理自,學生要有受教育權。尤其是對學生轉專業、轉學、休學、復學、退學、畢業、結業等要求堅持以生為本,既保證學生受教育權、申訴權,又要從學校自主管理角度出發管理和約束學生。因此,完善健全的學籍管理制度是開展各項工作的前提。
(二)健全學籍管理制度,簡化執行程序
目前,各省制定的成人學籍管理制度差異性大,有的省份由教育廳制定并出臺了成人高等學校學籍管理規定等一系列制度,也有的省份沒有出臺具體的成人高等學校學籍管理規定。為保障成人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各省應逐步健全成人高等學校學籍管理制度,使各成人高等院校及其函授站“有法可依”。同時,省級主管部門在細化、落實教育部規定,制定本省學籍管理制度時,不僅要考慮到省內成人高等院校的實際情況,還要從成人函授站分布、制度執行性的角度出發,考慮到省級學籍管理制度的貫通性。這不僅能促進各省成人高等教育的均衡發展,還能保證各成人高校學籍管理工作的良好銜接。
(三)細化學籍管理制度,完善學籍管理體系
健全學籍管理制度體系,應重點加強以下制度建設。
1.成績考核要求
成人學生基本上按照學校的教學計劃統一上課,但各高校對于考試和考查課程的比例要求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在制定學籍管理制度時,應該以條款的形式對課程分類、考試和考查課程比例做必要說明,對考核形式、成績評定依據、標準要有明確的規范和闡述。同時,還要保證制度的規范性和可執行性。
2.轉專業制度
在轉專業要求方面,根據教育部“學生可以按學校的規定申請轉專業”的規定,省級主管部門在批準學生是否可以轉專業方面,應該給予學校自主管理權限。從教學管理的角度考慮,學校了解學生實際情況,可以結合學生培養效果、學習需求進行轉專業,這也是保證正常教學管理的重要手段;從學生管理角度考慮,公平、有效轉專業是維護學生權益的重要體現。同時,高校在制定轉專業細則方面,既要緊密依據教育部的規章制度行文,又要結合專業特點、專業定位制定條款,細化學生申請轉專業的范圍、申請條件和流程,明確轉專業在學科門類、學歷層次、學籍狀態界限以及課程補休與免修要求。
(四)強化教學改革,落實、實行彈性學制
彈性學制是指學生有一定選擇性的學習,由學生結合自身情況和學校培養方案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其學習年限也有一定伸縮性。彈性學制的落實應用,需要有一系列完善的制度規章作保障。目前,許多成人高校在試行彈性學制,但教學安排、考試安排、學籍管理制度都沒有緊密契合彈性學制的安排,造成了學制只延長不縮短。因此,真正落實應用彈性學制,把“彈”字作為學籍制度建設、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是現階段成人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制度的發展方向。
(五)嚴格執行學籍制度,正確行使高校權限
(一)學生數量驟增,硬件設施增長速度明顯與其不匹配
自1999年擴招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逐漸轉型,廣大群眾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得到滿足。在這種愿望的影響下,我國高校連年出臺擴招政策,成千上萬的高中畢業生走進大學校園。但是,這種變化的存在和產生卻沒有建立在配套措施和政策同步發展的基礎上。如學生的宿舍、食堂、實驗室、教室等沒有發生明顯變化,最終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和不便。眾所周知,學生管理工作是需要一定的物質保障的,而且學校管理水平的提升也需要雄厚的物質基礎。然而隨著近幾年學生數量的增長,高校將主要精力都用在場所的擴大和設施設備的增加上了,真正用于學生管理工作的資金支持越來越小,限制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理念落后
傳統的學生管理思維將學生置于被管理者地位,對學生采取的是高人一等的行政說教,完全是依靠硬性文件規范約束學生。這種管理方式雖然容易形成整齊劃一的效果,但是卻不能最大限度地照顧到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教育的最終根本是以學生為中心,各種制度的創設應當圍繞學生的主體地位,本著便于學生成長的宗旨,制定符合學生實際的管理措施。但是當前的管理理念卻不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實現。在管理者的思想中,學生管理工作任務的完成就是將學生管好,而不是向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以促其健康成長。
(三)學生心理問題日益突出
心理問題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成人成才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孕育健全的人格,使其成長為國家和社會的有用之才。而當前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影響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質量的首要因素。造成當前的狀況,一是由于學生自身的原因,二是由于學校方面的心理教育和心理指導不足,三是受社會因素影響和制約??偠灾?,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根據教育部高教司新聞辦的數據,“十一五”期間我國高校的心理指導教師數量雖然實現了大幅增長,但是與學生數量的增長速度相比卻嚴重失調。在校學生數量的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心理指導教師的增長速度,這種學生數量變化大、教師數量變化小的趨勢和特點使得本就不被重視的高校學生心理輔導工作更加嚴峻。
(四)管理體制尚不完善,管理者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
當前高校學生管理者基本為相關專業的普通高校畢業生,他們以輔導員的身份從事學生管理工作。高校沒有關于學生管理的專業,實際工作中也沒有該領域的相關人才。而且在學生管理隊伍中存在素質不高、數量不足、職責不清的現象,管理工作沒有規范性和科學性,管理者的素質亟待提升。此外,系統完善的學生管理體制尚沒有建立,這對學生管理者來說沒有具體可操作的抓手,只能在工作中憑感覺做事,大大降低了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系統的管理體制對于學生管理工作來說是必要的保障,按章做事、循規管理才能使得學生管理工作減少隨意性,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而且當前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著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支持力度較小的弊端,這對學生的成長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來說極為不利。
二、新形勢下解決學生管理工作問題的策略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是高等教育發展中必然要經歷的階段性矛盾,同時這些矛盾的解決也是高校實現下一步發展的契機。為此應當著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轉變思想,建立新的學生管理理念
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應當以學生為中心,制定的教育政策和策略最終要有利于人才的培育和成長。為此,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應當樹立服務意識,高校應當解放思想,大膽創新,轉變傳統觀念,建立新的學生管理理念,加大服務力度,通過服務和引導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修養得以提高,人格得以健全。同時還應當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保證高等教育始終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保證學生對一些不良思想的“免疫力”,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將他們培養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二)加大對學生管理工作的物質保障力度
加大物質保障力度的現實途徑就是通過后勤社會化改革分擔一部分高校的壓力,使他們能夠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專門提升學生管理工作水平。后勤社會化是指師生員工的教學生活保障體系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和要求來運作和發展,使他們按照市場的規律,配置資源,提供服務。高校擴招應當建立在雄厚的后勤保障的基礎上,住宿、吃飯問題是教師和學生安心工作和學習的最基本保障,只有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才能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有序運作,既可以為高校擴招提供可靠的物質保障,同時又可以為學生管理工作分擔一部分壓力。
(三)管理應把以學生為中心作為指導思想
學生的主體地位應當在各種政策條文和具體執行中得以體現。學生管理人員應當在工作中樹立管理即服務的意識。學校關心和服務的對象首先是學生,學生在高校各項工作中是最重要的因素。用制度對學生采取硬約束的思想和理念是不全面的,為此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應當引導學生管理人員建立完善的情感交流和溝通機制,使管理人性化。強烈的愛心是學生管理人員對學生開展工作的最有力保障,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此外,學生發展至上觀應當在學生管理觀念中樹立起來。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應當致力于學生才干的增長、能力的提升以及自我管理模式的建立,學生管理工作應當創造條件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
(四)學生管理工作中加強心理健康指導工作
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壓力正在隨著日益激烈的競爭而加劇,而且由于家庭、社會等復雜原因,學生的心理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他們人生成長的關鍵階段需要科學的心理健康指導和教育工作幫助。為此,學生管理人員有必要對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指導。如可舉辦心理咨詢講座、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建立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通過積極健康的學風和校風影響他們的心理成長。同時還應當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培養他們積極接觸外界,培養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從而形成樂觀、大方的精神面貌。這也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三、結語
在新社會環境和時代背景下,高職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決定了學生管理工作并沒有現成的章法可循,各院校形勢各異的內部環境也成為學生管理工作建設道路上的重要影響因素。如此,便要求從事學生管理工作各個戰線上的人員綜合考量,自主創新,在學生管理工作的建設進程中,通過實踐探索符合高職教育發展要求和時代特色的學生管理工作新模式。
二、轉變學生管理工作模式,培養學生成長成才
1.由局部管理轉為全局管理。充分利用學生會和班級學生干部,引導學生的創新能力,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干部與學生之間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機制。由輔導員老師進行宏觀指導和方向把控,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建立老師和學生干部常態化聯系,了解學生思想狀況和生活動態,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利用好學生會成員的學生和干部雙重身份,在與學生干部的接觸和工作過程中,老師要通過自身的態度和行動,以溝通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師生情和團結協作氛圍,培養工作中的默契和信任,對其形成潛移默化的高職教育,從而培養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和踏實負責的態度,進而形成對學生形成“抓兩頭,帶中間”宏觀全局管理機制,使學生相互影響,相互約束。
2.由統一管理轉變為因材施教?,F在大學在校生進入“90后”時代,當代大學生的朝氣在他們身上盡展無疑,每個人有獨特的個性,思維敏捷,靈活多變,然而如今的大學生,他們在長輩和父母的寵愛甚至溺愛中長大,叛逆心理較重,缺乏獨立面對困難和自我管理能力。對此,要針對不同性格、不同成長環境,采取針對性教育管理方式。對大學充滿好奇卻不勇于嘗試挑戰的學生,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及時肯定成績,不斷鼓勵其繼續努力;對于封閉自我的學生,多于他們溝通和相處,在自己的經歷中尋求與他們的契合點,走進他們心理,體會學生感受,換位思考,解決問題,使他們敞開心扉,信任老師,團結同學;對于消極、應付度日的學生,要適時對其敲響警鐘,提醒他們這種心態和狀態的危險性,同時仔細觀察,側面了解,尋找他們的興趣點,從其感興趣的方向加以引導,使其在大學生活中尋求自己的價值和鍛煉升值空間。
3.強制性管理與引導式教育相結合?!皼]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學生工作和管理過程中,要加大各項校紀校規的執行力度,嚴格按照學生手冊相關規定考量學生日常行為,使自律與他律相結合,內在約束與外在規范相輔助,使學生時刻注意,身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要在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約束下成長成才,才是對自身、對社會有益的。在規章制度的實施過程中,還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通過實踐檢驗制度的科學性、適用性、可行性,不斷進行完善,建立適合自身管理,適應發展特色的規章制度體系,實現量身定做,使規章制度真正為學生管理工作保駕護航。將引導式教育融入到常規管理中,明晰獎懲辦法,加大對評先選優結果的宣傳和鼓勵力度,擴大其影響范圍和程度,以召開表彰大會、張貼評優結果等形式,樹立榜樣,恰當并有效“利用”學生的虛榮心,讓當選學生感受到作為榜樣的自豪感和責任感,同時也讓其他同學以此為奮斗目標,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協助學生樹立每學期的短期目標。而對于違反校紀校規的學生,絕不姑息,讓其意識到行為的嚴重性,并且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承擔后果,樹立責任意識。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