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6 16:44:21
序論:在您撰寫婦產科護理病例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自2007年以來,我們在學校中職護理專業、助產專業和高級護理專業的婦產科護理學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多種教學方法的探索,選擇并貫穿使用了病例教學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培養了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分析和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了婦產科護理學的教學質量。
1、病例教學法的應用
1.1 課前運用病例導入法
在講授教學內容之前,首先介紹一病例。每個人都有尋根問底、解決問題的欲望。運用病例導入法可以造成一種深刻的印象,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啟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使學生易于理解和記憶所授知識。例如在講授“前置胎盤”時,我們舉例,一天早晨,剛剛步入病房,就見120救護車抬下一位孕婦,在他們的身后留下一路血跡。檢查病人時發現孕婦面色蒼白,掀開被子一看,只見孕婦躺在血泊之中,同時她的丈夫在一旁反復說:“離預產期還有一個多月呢,怎么會這樣?怎么出了這么多的血?她怎么也不告訴我一聲?”再問她丈夫是如何發現的,他說:“昨晚還好好的,今天早晨我一覺醒來,感覺床上濕漉漉的,掀開被子一看,才發現床上有一大攤血,她躺在血泊之中。問她怎么回事,她說她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出血的?!碑斨v到這里時,我們突然設問:“這究竟是什么疾病呢?這就是我們下面要講授的‘前置胎盤’的臨床表現:妊娠晚期無痛性、無誘因的陰道出血。”一下子就導入到要講授的正題,這樣使學生容易記住“前置胎盤”的臨床表現特征——妊娠晚期反復無痛性、無誘因的陰道出血,同時激發起學生尋根探底的欲望——為什么前置胎盤會在妊娠晚期才出血?為什么出血又是無痛性的、無誘因的?為什么出了這么多的血,都快休克了,孕婦一無所知?經過這樣一導入,學生就會跟隨老師的思維一起去探討“前置胎盤”的臨床表現,從而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的。
1.2 課中運用病例討論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自己在臨床親身經歷的病例,或者到醫院收集到的病例,或者某些書籍中編寫的病例,具體而生動地介紹給學生,以強化學生記憶,使他們將所學的知識深深地烙印在腦海里。例如:講到“胎盤早剝”這一章節時,列舉了某孕婦踏空樓梯摔跤,當即引起小腹劇烈疼痛而致胎盤早剝、死胎、子宮胎盤卒中、重度休克,最終導致子宮全切的例子。該病例使學生加深了對胎盤早剝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及防治措施的理解和記憶。另外,教師還可以將2個有鑒別診斷意義的典型病例一起介紹。例如:當講授完晚期妊娠陰道出血性疾病時,即舉“前置胎盤”和“胎盤早剝”2個典型病例,先由學生在課堂上各自準備,比較它們二者之間從病因到治療措施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再由一名學生作中心發言,然后由教師加以歸納、總結、糾正錯誤、肯定正確。這樣既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又可使學生對容易混淆的疾病有更明確的認識,從中學會對疾病的鑒別診斷與治療等方法。教師在授課時既要重視系統性,又要重視實踐性,將自己的臨床實踐經驗融會于教學中,使學生身臨其境,并能隨著教師的思路理解和接受所學內容。在一個章節結束后,選擇幾個典型的、綜合性的病例介紹給學生并提出問題,讓學生在課前各自準備,課中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并選派代表發言。在課堂討論過程中,教師要控制學生討論的范圍及時間,有分歧意見時可展開辯論,最后經教師的總結、歸納,糾正錯誤,指明重點。這種以學生為主的病例討論教學法,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可以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對不同疾病的病因、病理變化、臨床表現、鑒別診斷、治療等方面的內在聯系有明確的認識,建立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
1.3 課后運用病例練習法
在講授完某個單元后,教師選擇某些典型病例,讓學生課后單獨思考完成作業,然后教師批改打分,當作平時成績,或教師可在課堂上集體分析參考答案,讓學生各自進行修正。例如:女性的陰道炎癥問題,讓學生根據病例的病史、主要癥狀和體征,寫出完整的診斷、鑒別診斷、輔助檢查、治療原則及防治措施。這樣可促使學生全面溫習書本中的相關內容,進一步鞏固和掌握理論知識,同時也可使學生加強對臨床醫學知識的整體認識,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對錯綜復雜的臨床表現進行綜合分析、推理、鑒別,并提出防治措施,從而提高處理疾病的綜合能力,為將來畢業實習和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 病例教學法;婦產科護理學
[中圖分類號] R473.72 [中圖分類號] A[文章編號] 1673-9701(2009)24-181-02
隨著教學方法的改進,運用臨床病例進行輔助教學已成為眾多醫學院校臨床教學的手段之一。該教學模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記憶能力[1,2],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認為,此模式在婦產科護理學教學中具有可行性和優越性。本文以婦產科護理學教學為例,介紹病例教學法的應用體會。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校2006年中職三年制護理專業學生,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180人,對照組176人,兩組學生年齡、性別、學習成績無顯著性差異,授課教師、教材、時間相同,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傳統講授法對照組學生采用傳統講授法,即對每個章節的疾病及護理按教材內容的順序進行講解。大部分內容都以教師講授為主,講授過程中強調重點,做到條理清晰。
1.2.2病例教學法實驗組學生采用病例教學法。
(1)講授前的準備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并結合教學內容特點和教學目的準備適當的病例(一般為1~2個典型病例),并提出有關問題如:該病例有關的醫療診斷;診斷依據;處理原則;護理診斷;護理措施。在上課前把病例和問題打印出來,分發給每一位學生預習。
(2)課堂講授課堂上教師先系統講解有關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再對典型病例的相關內容及問題作啟發式講解,然后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由學生代表發言回答上述問題,最后由教師點評、總結。在點評、總結過程中,教師一邊與學生充分交流、一邊講解,師生互動,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想法及原因,適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同時指出存在的缺陷,并給予點撥、補充。
2結果
2.1課程效果的評價
期末考試采用閉卷考試方式。試題中設計病例分析題,避免單純死記硬背題目的出現,整套試卷分為6部分,分別為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病例分析題。考試結束后對兩組學生的平均成績進行比較,運用SPSS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t=1.65,P
2.2學生對此教學法的評價
對實驗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放問卷180份,回收有效問卷175份。86%的學生認為病例教學法能激發學習興趣,90%的學生認為能鍛煉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81%的學生認為能培養邏輯思維能力,75%的學生認為能提高協調應變、合作學習能力,說明病例教學法能提高教學效果,施行病例教學法后學生整體對教學內容掌握比較牢固,并能靈活應用。病例教學法教學效果反饋見表2。
3討論
如何培養實用型人才是中職教育需要研究的課題。中職護理教育培養出的學生應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的臨床課教學模式,總是從以講授疾病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等一套固定的模式向學生灌輸,這樣教學雖然注重了知識的貫通性、強調了教師的主導性,卻沒有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始終處于教學活動的被動地位,缺乏求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根本上制約著醫學生求知模式的科學化,而且導致醫學生求知欲望不強、厭學情緒嚴重,直接影響了教育目標的實現。病例教學法則是以疾病為線索提出問題,通過學生自學和討論來學習相關的知識,這種教學模式將復雜的醫學知識以“疾病”連接起來,將相關學科的基礎與臨床知識進行重新整合,打破了學科界限,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3-6]。通過我們的實踐也能證明,這種教學法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掌握知識能力方面有其獨到的長處。以病例為引導的教學法也是教學相長的過程,老師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如病例的選擇、討論題的擬定,要求深度和范圍恰當并能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要求老師對本專業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而且還需要寬厚的知識面,這些都促進了其在業務上不斷提高。但是,在采用新的教學模式的同時,也不應完全放棄傳統教學方法中穩定、系統的優點,這要求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合理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醫學教育能更好地進行下去,并為培養優秀的醫學專門人才服務。
[參考文獻]
[1] 祁冰,楊琳,侯麗輝,等. 七年制中醫婦科學病例導入式教學法效果評價[J]. 中醫教育,2008,27(1):54.
[2] 楊建麗,趙劍華,饒學軍,等. 案例教學法在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檢測[J]. 衛生職業教育,2008,26(5):79.
[3] 黃麗芳. 以病例為中心的教學法在中職兒科護理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讀與寫雜志,2008,5(4):63.
[4] 張莉芳,蔡逸民. 病例導入式問題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理論教學中的應用[J]. 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08,30(1):151.
[5] 劉紅. 在婦產科護理學教學中應用病例教學法初探[J]. 衛生職業教育,2007,25(22):81.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學;多媒體教學;病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R71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7-0240-01
婦產科護理學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的臨床學科,教學內容抽象、內容繁雜和凌亂,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大困難,特別是對于基礎和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學生往往感到枯燥,缺乏興趣,掌握知識單靠死記硬背,起不到很好的承前啟后的作用。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本人在教學工作中采用病例分析結合多媒體教學,學生普遍反映學習興趣明顯提高,對書本知識的理解明顯加深?,F將本人的教學心得體會報告如下。
一、病例的選擇
平時注意收集病例,可取材于臨床出院病歷,或到圖書館以及上網查詢資料,并對所收集的病例進行篩選和加工,將具有典型性、適用性、現實性的病例作為基本素材,以備課堂教學使用。選擇病例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1)針對明確的教學目標;(2)病例簡潔,但包含豐富的信息:考慮到學生尚未接觸到臨床,沒有實際工作經驗,應收集有代表性、扣緊教學大綱的案例;(3)圍繞病例提出的問題恰當而且有教學意義。
二、病例分析結合多媒體教學的應用
(一)課前展示病例。每次課開始,展示一份完整的典型病例,并提出相應的問題,以問題為基礎啟發學生主動思考。如講前置胎盤時,先給學生展示一個病例:孕婦,30歲,孕2產0,孕28+5周,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躺在血泊中急送醫院。面色蒼白,無痛苦表情,Bp 80/50mmHg,P 120次/分,呼吸22次/分,胎心118次/分。提出問題:她為什么大出血?為什么無疼痛呢?從而造成一種深刻的印象或懸念,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易于學生理解記憶理論知識。
(二)課中插入病例婦產科護理學是一門較特殊的臨床專業課,產科部分幾個主要妊娠并發癥的癥狀都是以陰道出血為主,婦科疾病主要有四大癥狀:陰道流血、異常白帶、下腹痛、下腹包塊。不同疾病的臨床表現容易混淆,不易理解,講課中應用病例分析有利于解決這個問題,特別是當病例分析通過多媒體進行時,可以隨時展示,使這一過程更方便。例如葡萄胎的臨床表現和流產很相似,講課前先展示出典型的葡萄胎病例,讓學生分析病人是不是流產,和流產相比有哪些明顯的不同點,以加深印象。講到臨床表現時,再展示出病人的資料,讓學生總結病人主要的癥狀體征有哪些,從而避免了學習中的死記硬背,使學生在理解的同時加深對知識的記憶。疾病概要部分講完后,再通過典型的病例,模擬真實的場景,讓學生討論,按照護理程序,用自己學習到的有關疾病的知識對病人進行評估,作出護理診斷,針對病人的問題,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學生自己解答完畢后,再對問題進行總結,讓學生懂得具體病例具體分析的道理,講述從特殊病例到該類病例的一般原則,并查漏補缺,使之成為最佳的知識結構層次,以減輕學生記憶負擔。這整個過程提高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和分析、推理、判斷能力,也激活了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思考問題和歸納問題的能力,使教學和臨床應用緊密聯系起來。
(三)多媒體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婦產科護理學特別是產科部分內容較抽象、繁雜和凌亂,尤其對于初學者更不易理解,且操作性較強,傳統的“講稿+黑板 粉筆”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帶來一定難度。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則可使靜態(文字、圖表、圖形等)與動態(錄像、動畫)相結合,使許多復雜抽象的內容轉化為生動形象、易學易記的信息,從而解釋深奧的理論,補充課堂單純講授的不足,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消化與吸收。例如對分娩機制的理解需要學生有立體的空間想象能力,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學習中的一個難點,以往用骨盆模型講解演示,一個個動作是割裂的。通過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可以把胎兒通過產道的整個過程清楚、連續地展示出來,配以文字和解說,學生印象非常深刻,過目不忘,容易理解接受。
三、病例分析結合多媒體教學需注意的問題
在授課的不同時期、不同階段選擇與教學內容相符的病例,并且有效地將各種有特色的教學手段整合起來使用,找到最佳的比例,共同發揮作用,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使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更能使教學內容變得易感知、易體會,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但選擇病例時要有針對性、代表性,要能突出所要講授內容的特點,給學生以深刻的印象。要避免內容的相關性不大,使學生不清楚要說明什么問題。同時病例分析也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理論講授教學,教師應針對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對于理論性較強的內容,仍需要進行系統講授,給學生一個系統的知識框架。
應用多媒體教學,教師需注意講課的速度和節奏,因為多媒體呈現信息速度快,信息在課堂上的停留時間較短,而人腦在單位時間內接收的信息量是有限的,速度過快將使學生跟不上節奏而喪失興趣。同時要注意講課過程中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避免學生的注意力大部分時間集中在投影屏幕上而使其感到授課方式單調,因為教育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情感交流的過程。
參考文獻
[1]周靜.《婦產科護理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的體會[J].當代護士:綜合版,2007,5:26~27.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大學生創新實踐;典型病例;試題庫;病例討論;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51-0272-02
婦產科護理學是一門專業性、實踐性很強的臨床學科,課程內容涉及婦產科疾病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治療及整體護理等諸多方面,依靠傳統的課堂講授法學生們很難全面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將臨床護理知識與早期學過的基礎護理知識有機結合起來,一直是教師和學生們面臨的難題。
來自11級三年制、09級五年一貫制高職和2010級本科護理專業(含助產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組成了跨學校、跨專業、跨年級的創新團隊,在老師指導下,以2012年高校大學生創新實踐訓練項目計劃為契機,選擇了指導老師科研課題中的子項目“高職護理專業婦產科護理典型病例分析試題庫的構建”進行創新實踐訓練,旨在促進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大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和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提高創新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1],現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準備階段。指導老師對參與實踐活動的學生,進行相關專業知識與科研能力的培訓,樹立科研理念。根據學生特長進行分工,反復修改我們設計的問卷調查表。調研對象是已經學完了婦產科護理學課程的在校學生和進入頂崗實習階段的學生,對建立婦產科護理典型病例分析試題庫(簡稱試題庫)的必要性和認知情況、課程學習中的重難點內容、學生喜愛的教學方法、上網課程的使用情況等內容進行調查。另外,不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以及專家咨詢、訪談等方式,總結完成調研報告三份,供指導老師參考。
2.調研分析。對近3年我校三年制和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婦產科護理校內實訓、臨床見習報告和期末考試卷進行分析,尤其對涉及臨床病例分析題的難易度、答題情況進行整理、分析和匯總。調查顯示:100%的同學認為建立婦產科護理臨床病例分析試題庫非常有必要,且病例討論式教學理論結合實際,更貼近于臨床,更加真實,分小組相互討論增強了團隊合作精神,加深了印象,便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這種教學方法提高了同學們的應變能力、臨床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總結能力,有利于今后護理工作。97%的同學認為課程教學的重難點是每個疾病的護理措施和治療要點,95%的同學理想的上課模式是師生互動型的,15%的同學認為老師上課進度稍快,信息量大,不易掌握。從題庫中選取典型病例進行教學,促進了師生互動適合小組討論,所以題庫建立可滿足同學們對上課的期待。同時,大部分同學關注校園網的課程建設,題庫逐步上網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我評價。
二、建立題庫的過程
1.指導思想。以高職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2009—2013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由國家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用書專家委員會編寫的考試大綱為依據,確立試題庫編寫大綱。按知識點組織或確立符合考試大綱要求,適合高職護理學生認知規律的病例分析標準化考試試題庫;知識點應覆蓋整門課程,試題考點明確、語意清晰。每道試題均附標準答案,答案要點清晰、分值明確。
2.整理、編寫題庫。初步收集的臨床病例數目大、涉及內容面廣,整理難度大。指導老師將內容劃分為若干部分,分派學生協助整理、編制,這樣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老師的工作強度,同時也增加了我們獨立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機會,避免了重復勞動,提高了效率??紤]到學生尚未接觸臨床,沒有實際工作經驗,應全面分析教材和不同層次學生特點,選擇有代表性的、扣緊教學大綱的典型病例,難易適中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我們還聘請由院學術委員會、護理專業專家委員會成員和專兼職教師,組成專家組對題庫進行審核優化。題庫作為學科建設共享資料用于教學,并提供給學院教務部門隨機抽取,可用于各類考試考核中。
三、討論
1.題庫建立的必要性。婦產科護理典型臨床病例分析試題庫內容以臨床護理活動為導向,體現工學結合,提問方式也盡量貼近護理臨床,所選內容均按執業護士資格考試的知識點和題型進行設計。建立題庫是標準化考試需要、教考分離的需要,有助于形成良好教風與學風。題庫有利于教師出題、考試及判斷教學效果,方便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評價,提高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穩定我院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通過率。從題庫中隨機選題能有效地評價護生的專業知識、溝通技巧、實際操作能力等綜合素質,也是現代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2.加強形成性考核評價。課程考核方法的改革,目的在于加強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試的整體設計,把考核與教學過程緊密結合起來。婦產科護理課程學習期間,老師從試題庫中隨機抽取病例進行測驗,學生可以在任意時間和地點完成測試,測試結束即可查看成績。這種測試形式深受學生的歡迎,絕大部分學生表示該測試方式可以促進自主學習,發現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提升學習興趣。近年來婦產科護理教學開展以病例分析為中心的綜合護理實訓,以小組為單位,多元化、多角度的評價學生,其優點是進一步促進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于臨床實踐,并增強了團隊合作精神。
3.體會與收獲。課程組全體教師與大學生創新實踐活動小組通力合作,大大增強了團隊凝聚力。收集、整理、建立典型病例分析試題庫,并應用于病例討論式教學中,增強了教學的知識性、趣味性和實踐性,有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較早地形成正確的臨床思維模式。實現了由以教師為主向以學生為主的轉變,實現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利用題庫自測自評,及時了解自己對知識掌握情況,以便及時復習、鞏固。通過建庫,我們閱讀了大量病例、早期接觸了臨床,培養了科研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從指導老師身上學到了許多優秀的品質,對于即將從事護理工作的大學生,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指導老師評價本實踐創新活動以學生為主體,尋找適合高職護理學生的學習方法,促進教學方法的創新。此項研究難度適中,選題新穎,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展現自我、注重實踐、提高溝通技巧及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為他們今后的護理工作奠定了基礎。本項目立足高素質、技術技能型護理人才的培養,以課程改革引領科研方向,以教學科研促進專業建設,得到全校師生的充分肯定,對我校的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起到了推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立項項目的通知[Z].蘇教辦高[2012]3號.
[2]侯同秀,王自然.多形式教學方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4,19(22):58-59.
[3]甘西西,竺靜,陳衛平.婦產科護理學教學方法選擇策略探討[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9,6(7):641-643.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2012JSSPITP4395)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手術室共收治婦產科失血性休克病人53例,其中,宮外孕破裂所致休克13例,產后出血9例,子宮內翻出血3例,前置胎盤2例,剖宮產手術中子宮收縮乏力17例,卵巢黃體破裂所致休克2例,胎盤早剝4例,腹腔妊娠所致出血3例。本組失血性休克病人在手術室手術期間的出血量均≥900ml,且≤40000ml。
1.2急救護理措施
當醫院接到婦產科失血性休克的病人時,一邊要迅速地向患者家屬或者是120急救人員了解一下病人的基本病情和發病的全過程,另一邊護士要立刻向護士長報告,護士長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搶救方法決策,并迅速成立緊急搶救小組,搶救人員要沉著冷靜,使得各項搶救工作能有條不紊地進行,并要對其做出詳細的記錄。[1]在搶救室中,病人的下肢要抬高加20-30度左右,頭部要抬高10-20度左右。給病人及時給氧,流量在3-4L/min,增加氧濃度,改善缺氧昏迷狀態,若病人的舌頭后墜,要用舌鉗夾出,以便保持呼吸暢通。并立刻抽血送驗血科,注意準確抽取病人血樣本的同時要對其進行快速的檢測。對病人的血壓、呼吸、體溫、心跳、意識等生命特征進行測量和評定。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正常循環血量都會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減少,造成供血不足、缺氧的現象。所以,迅速建立靜脈通道,及時擴充血容量是搶救失血性病人的重中之重。對失血性休克病人建立兩條靜脈通路,選擇一條靜脈通過生理鹽水,5%葡萄糖溶液等各種方法來擴容;另一條靜脈給與止血,同時用于各種急救藥液的輸入。與此同時,還需要注意觀察失血性休克病人的尿量變化,失血性休克將會影響腎部血液流量的減少以及腎部血液的異常,這都是非常危險的信號。有研究資料表明,休克病人的尿量少于25mL/h,說明腎血容量不足或者是收縮壓降低,腎血管痙攣。對此,我們要及時進行血液灌注,在正常情況下,當失血性休克癥狀好轉時,尿量也會隨之恢復的,當尿量在30~40mL/h,表明以上情況已經改善,尿液循環開始好轉。對休克病人的尿量動態觀察中,要給患者停留尿管,準確記錄每一個小時的尿量。在休克病人的臨床觀察中,對休克病人除了要嚴格按照醫生開出了一系列的醫囑去執行外,還要有較強的責任感。因為隨著休克病人的病情變化,會伴隨著各種危險現象的發生。如果失血性休克病人出現臉色蒼白,血壓降低、皮膚濕冷等現象的時候,不能視而不見,要考慮病人的病情是否會加重,對于出現的這些情況,要迅速向主治醫師報告,以便醫生能夠積極采取措施,有效控制病情。護理人員要注意藥物、液體的使用順序,并掌握好輸液的速度。但病人的血壓很低時,要適當地加快輸液速度,由剛開始的20~30min注射500~1000ml,到現在1hour可加至1000~2000ml。當血壓、尿量均恢復正常后,適當降低輸液速度,保證每小時500ml即可;當生命的體征表現正常時,可以在24小時內輸液在3000~3500就已經足夠了。[2]
1.3搶救有效的診斷標準
經過搶救治療后,休克病人能夠恢復意識,由煩躁不安轉為平和安靜,由反應遲鈍到說話自如,皮膚由蒼白無色到紅潤,四肢由冰冷到溫暖,口干舌燥感減輕,血壓回升正常,脈搏跳動有力,尿量恢復正常。這些現象均表明搶救是有效的。如果休克病人所表現出來的現象不是這樣的,要針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癥下藥,同時要加強護理工作。[3]
2結果
在53例婦產科失血性休克病人中,經過搶救人員的迅速、準確搶救護理,無論是臨床癥狀環節之后再送入手術室進行手術的,還是在特護室里就地急救的病人,休克癥狀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順利成功完成手術,及時挽救了病人的寶貴生命,全部的失血性休克病人均以痊愈,順利出院。婦產科失血性休克病人的住院天數最短的是4天,最長的是87天,平均23.6天,搶救成功率達到了100%,沒有出現死亡病例。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河南鄭州450000)
【摘要】
目的:分析婦產科病房護理工作中常見的風險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對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婦產科出現的32例護理風險事件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出現護理風險事件的原因及防范措施。結果:在32例護理風險事件中,14例(43.8%)為護理差錯,為發生護理風險的主要原因;25例(78.1%)發生在節假日期間;護齡2年護理人員出現護理風險事件為29例(90.6%)。結論:婦產科病房的護理工作任務繁重,護理內容較多,容易出現護理風險。只有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提高其技術水平和職業素養,強化其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才能真正提高婦產科病房的護理質量。
關鍵詞 婦產科; 護理風險; 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4-9561(2015)07-0095-01
婦產科病房不僅病種多和用藥多,而且患者病情復雜且隱瞞性強,存在著很多的危險因素。如果在護理過程中出現問題,很容易引起護患糾紛。因此,分析婦產科病房護理工作中常見的風險因素及防范措施,對營造良好和諧的就醫環境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對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婦產科出現的32例護理風險事件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婦產科出現的32例護理風險事件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年齡為20~54歲,平均年齡為27.5歲;手術患者為27例,其中術前護理風險事件為3例,術后護理風險事件為24例,非手術患者為7例。
1.2 方法: 依據護理風險發生的原因,將其分為護理差錯、患者意外、護理投訴和護理紀律等四類;依據護理風險發生的時間,將其分為節假日期間和非節假日期間;依據導致護理風險人員的工作時間,將期分為2年工齡內護理人員和2年工齡上護理人員。結合這些因素,分析婦產科病房常見護理風險發生的原因,探討預防風險發生的措施。
2結果
在32例婦產科病房護理風險事件中,依據護理風險發生原因:護理差錯為14例(43.8%),患者意外為8例(25.0%),護理投訴為6例(18.8%),護理紀律為4例(12.5%);依據護理風險發生時間:25例(78.1%)護理風險事件發生在節假日期間,7例(21.9%)發生在非節假日期間;依據導致護理風險人員的工作時間,2年工齡內的護理人員為29例(90.6%),2年工齡上的護理人員為3例(9.4%)。
3 討論
3.1 護理風險發生的原因分析:①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薄弱。在對婦產科病房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淡薄,對護理風險事件嚴重程度的評估和患者對護理風險的心理承受力之間差距顯著,從而引發護理風險;②護理資源較為匱乏。在32例護理風險事件中,29例護理風險事件是由2年工齡內的護理人員所導致,其所占比例高達90.6%,由此可見護理人員較少,年輕護士在護理技術和護理經驗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同時,25例護理風險事件發生在節假日期間,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婦產科病房的護理人員較少,在崗位設置與人員安排上捉襟見肘;③社會因素的不利影響。由于受到社會輿論和偏見的不利影響,部分婦產科患者對護理工作抱有成見,沒有積極配合護理人員開展工作,不信任護理人員的職業素養和護理水平,增加了護理風險發生的幾率。8例因患者意外而發生的護理風險事件多為此原因導致。
3.2 護理風險的防范措施。
3.2.1 增強風險意識,保證醫療質量。隨著患者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醫患雙方涉及到權益、責任與道德等方面的問題將會越來越多。因此,護理人員在工作中需要增強風險意識,將護理工作細化分工,確保各項工作嚴格按照標準落實到位,保證醫療質量,避免與患者出現矛盾糾紛。例如文書書寫工作需要由責任護士與質檢員共同負責,形成管床護士完成病歷,責任護士負責把關,質檢員進行質控的工作模式,防止病例出現書寫不規范與書寫錯誤等問題。在出現矛盾糾紛后,護理人員需要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協商合理有效的解決途徑,爭取醫患雙方都滿意矛盾處理結果。如果醫患雙方無法達成和解,必要時可以選擇走法律途徑維護各自的正當權益,這樣既可以保證醫院正常的工作秩序,又有利于矛盾糾紛的妥善解決。
3.2.2 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考慮到婦產科護理人員的年輕化趨勢,醫院需要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對各項基礎操作進行日??己?,并在考核過程中對基礎護理項目的操作流程進行完善。同時,醫院婦產科需要選送部分護理人員進行外出觀摩和學習,充實其專業知識和理念,規范護理中的操作行為,提高其專業護理技術,為加強護理隊伍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醫院婦產科需要對隔離待產室、隔離產房和待產室等進行合理的布局,確保其符合標準的要求,并規范婦產科急癥的搶救流程,以及貫徹落實產房的交接流程,要求護理人員認真學習,注重操作過程中的規范性,避免出現因護理差錯而導致的護理風險。
3.2.3 注重做好基礎護理工作。婦產科病房的護理工作任務繁重,與患者溝通交流的時間短,容易與患者及其家屬產生誤會。因此,醫院婦產科需要注重做好基礎護理工作,堅持以患者為中心,實施崗位責任制,做到責任明確到人。在患者就診、檢查、入院、治療和出院等各個環節中,護理人員需要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認真遵守查房程序與交接班制度,耐心細致開展健康宣教,消除患者對護理工作的偏見和錯誤認識,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理解與支持,降低護理風險發生的幾率。
總之,在婦產科病房的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需要認識到護理風險發生的原因,在護理工作中做到規范操作,增強護理過程中的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真正提高護理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芳. 婦產科病房護理工作中常見風險因素及對策探析[J]. 河南醫學研究,2015,02:148-149.
[2]李秀珍,陶小明,刁秀蓮. 婦產科病房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 全科護理,2011,19:1755-1756.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學;標準化病人;實踐教學;應用;效果
引言
護理學是以基礎理論為基石、臨床病人為實習對象的一門實踐性極強的科學,其特殊性要求臨床護理教學既要尊重病人的權利,不加重其身心負擔,又要保證護理學生掌握臨床實踐技能。近年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高校的不斷擴招,以及患者維權意識的不斷加強,醫學教育與教育資源之間的矛盾日益加重,我國的醫學教育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問題,護理學教育也是如此。為了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教育工作者開始參照美國的醫學教育模式,把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P)投入到醫學教學工作中。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中職護理專業學生120名為本次研究的樣本,男女比例為25:95,平均年齡(17.2±0.2)歲。以隨機的方式將研究樣本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男女比例為12:48,平均年齡(17.2±0.2)歲,巾職護理專業二年級學生,觀察組男女比例為13:47,平均年齡(17.2±0.2)歲,中職護理專業二年級學生。兩組學習的課程及課時相同,相關資料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教學方法
1.2.1編寫病例
臨床教師根據《婦產科學》第八版的教學大綱和授課要求,結合豐富的臨床及教學經驗,編寫標準化的病人培訓案例腳本。以描述病例的主要癥狀為出發點,提出問題并結合大量鑒別診斷信息,編寫了臨床常見婦產科的典型病例。如異位妊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胎膜早破、前置胎盤、子宮破裂、子宮肌瘤、卵巢腫瘤、異常子宮出血。所有病例腳本主要描述疾病的癥狀,包括詳細的個人資料、一些模擬體征或主要陽性體征和檢測結果。所選病例都可用于問診和體檢。通過教學研究室的集體討論,使得案例更具真實性、可信性和邏輯性。所有病例的研究過程均符合醫學倫理學要求。
1.2.2SSP培訓
為確保SSP的穩定性和評價準確性,依據劇本要求對SSP進行嚴格培訓,培訓工作由課題組成員承擔,包括SSP的作用、職責、工作要求,案例相關知識,角色扮演要求,護患溝通基本方法和技巧,操作技能與護患溝通評價標準等。為了更好地進行角色扮演,要求SSP利用周末時間定期去臨床見習,對與劇本描述相似的臨床病人進行詳細問診、查體,通過有效的溝通,深人體會該疾病,從而更好地充當SSP。
1.2.3教學過程
實驗組教學方法:每名學生利用TSP進行強化訓練。TSP模擬不同的病例,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對TSP進行相關問診和體格檢查、制定輔助檢查項目、同可能得疾病之問進行鑒別診斷,并制定出治療方案。TSP根據預先設計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提問和監督。根據每個學生問診中遺漏的內容,TSP結合個人體驗,依據教學大綱,總結歸納出該疾病問診和體格檢查的重點內容。還應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強化不足之處,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習慣。同時,TSP應教受學生問診和體格檢查時的醫患溝通知識和技巧,指導學生如何觀察病人,如何消除病人的顧慮,從而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對照組教學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實踐帶教方法,實習同學進入婦產科進行實踐學習,分配到各個臨床治療小組,教師以講授為主,包括問診、體格檢查、診斷治療原則和溝通技巧。
1.2.4SSP案例教學及技能操作過程
①課前準備案例:在授深前一周,教師將上課需要的教學案例及表演劇本發給SSP,要求SSP思考針對該案例學生在問診時可能提出的各種問題,并想出適合病人回答的通俗易懂的答案,并且能針對該案例扮演標準化病人。②課前集體備課:授課前,授課教師與SSP進行集體備課,SSP將思考結果反饋給教師,與教師共同討論案例可能涉及的問題,并對角色扮演進行討論及演練。③教學過程:教師先將實驗組分為6個小組,每個小組沒1位SSP,學生進行問診及體格檢查,詢問SSP,然后小組成員討論分析,小組代表陳述小組結論,最后教師總結點評。
2結果
2.1兩組護生的學習情況評價表比較通過不同教學模式后,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生學習情況評價明顯提高,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護生成績合格率對比課程結束后,觀察組護生成績合格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