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6 16:44:21
序論:在您撰寫在線課堂的優勢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翻轉課堂;優勢;局限性 2007年春天,學校的化學教師喬納森?伯爾曼(Jon Bergmann)和亞倫?薩姆斯(Aaron Sims)開始使用屏幕捕捉軟件錄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講解。他們把結合實時講解的PPT演示視頻上傳到網絡,以此幫助課堂缺席的學生補課。學生在家以看視頻聽講解為基礎,教師節省出課堂時間來為在完成作業或做實驗過程中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這就是在美國日漸流行的被稱為“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的創新教學模式。
2011年薩爾曼?罕和他的可汗學院紅遍全球。原因是他的教學視頻受到無數人的喜愛。與此同時,一些老師也把可汗學院的視頻加入自己的教室里的翻轉教學中,告訴學生教學視頻鏈接地址。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普及,特別是互聯網的廣泛使用和在線視頻的普及,翻轉課堂在學校落地生根,快速生長。
今天,網絡教育技術正逐漸成為教師和教學研究人員學習研究的首要任務。
在我們這個日益數字化的世界中,我們大多數人都同意,教育必須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氛圍。總的來說,網上學習和掌握一定的網絡教育技術是有必要的。然而,作為教師,面對喧鬧的“翻轉課堂”,應該冷靜地思考它給我們教學帶來哪些優勢,又會產生哪些不足。
一、翻轉課堂帶來的改變
1.“翻轉”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翻轉課堂后,利用教學視頻,并能根據自己的狀態來調整安排學習。通過在家或一個基于在線視頻平臺觀看教師的視頻講解,完全可以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這使他們能夠在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課堂知識點而不用顧忌全班的學習進度快或慢。學生可以停止、暫停、快退、快進視頻內容,觀看視頻的節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甚至還可以通過聊天軟件向老師和同伴尋求幫助,使他們能夠以自己的方式完成學習。
2.“翻轉”增加了課堂的互動。實施翻轉課堂最大的好處是改變了教師與學生相處的時間。通過課下觀看知識點講解視頻,學生能夠更好地利用老師在課堂上“一對一”的交流,也可以把有相當疑惑的學生聚集在一起給予講授。教師的角色已經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學習的輔導者,我們參與學生的討論,回答學生的問題,對每個學生的學習進行個別指導。通過看視頻上的知識點的劃分,學生能夠更好地利用教師1對1“在線課堂溝通”,也可以把有疑問的學生聚集在一起相互討論學習。教師的角色已經不再是知識的傳輸者了,我們參與學生討論,對每個學生的學習個別指導。當教師在與一些學生交流時,學生利用自己的合作小組展開學習。
3.翻轉課堂可以讓學生更容易適應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比以前更多了不同的教學風格,對個別學生可能是非常有幫助的。一個知識點的講解,學生可以通過聽和觀看視頻來反復學習。你想要學習一個知識,可以借鑒不同類型(可汗學院)影像和圖片。
4.翻轉課堂改變了教師關注的內容。學生在課堂的行為表現,將不再是我們主要關注的內容。在翻轉課堂中,真正值得我們關注的方面是,學生是否掌握了學習的方法,當他們出現疑惑時,我們應該用什么方式來幫助他們完成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如何利用手中的資料提出問題,并能與同學和老師在課堂討論中得出結論。
二、翻轉課堂的局限性
當然,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有其局限性。翻轉課堂教學方法并不適用于每位學生,并非所有的學生和學校都具備了使用的技術水平和條件,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的使用對象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1.低收入地區和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可能沒有翻轉課堂教學需要的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訪問條件。真正的關鍵在于并非每一個學生具備訪問所需要的個人設備和技術水平。這根本就不是某個學生或某個地區的個別現象。部分沒有計算機設備或家中未接入互聯網的學生,他們將被迫去網吧或在學校完成學習資料的下載和學習。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他們學習的自由度。翻轉課堂的魅力在于學生選擇用自己的方式完成課堂知識的理解,同時針對疑問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課堂上參與師生討論,得出正確的答案。而在網吧或學校使用計算機的時間都會受到限制,無法滿足學習的需求,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2.翻轉課堂給學生帶來了一些不適應,并非如大家所吹捧的那樣。首先,翻轉課堂的教學對象是小學生,通過5~10分鐘的視頻來講解課堂知識點。但是小學生的學習專注力差,很難持續性觀看和認真學習,老師不能要求小學生像成人那樣學習。所以,如果教學設計沒有趣味性,將不會吸引小學生來學習。其次,因為小學生的專注力差,自我約束能力不足,所以不能像成人那樣在家獨自學習,需要家長或者老師對其學習的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引導他們正確使用。
3.在計算機上觀看學習資料和完成課堂討論所需要的問題,這將意味著會增加他們的學習時間,而當前學生課后需要花大量時間去應付家庭作業和各種各樣的輔導班,那么翻轉課堂的實際意義便失去了。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以教育理念創新為先導,以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
國家正在倡導建設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而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將具有廣闊的教育應用前景。但在現階段它還不夠成熟,還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們不斷地變革和實踐,讓其真正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式。
參考文獻
[1]張躍國,張渝江.透視“翻轉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03).
[2]熊炯.“翻轉”語文課堂之教師手記[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03).
關鍵詞:科學繪本 幼兒園 呈現方式
中圖分類號:G613.2
一、 引言
繪本是一種文字與圖片相結合的讀本,表達特定的情感與主體。而科學繪本則是科普知識與小故事結合起來,相輔相成地、有趣生動地向幼兒展示其中的科學元素。由于科學的范圍很廣泛,設計自然生物科技、科技技術科學、物理科學等領域,因此在幼兒園的課堂教學上,科學繪本就不能以單一的形式來呈現。
二、 科學繪本對幼兒的作用
科學繪本是一種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的讀本,包含著科學元素,天文氣象化學物理生物等,運用形象有趣的故事與圖片展示在幼兒們的面前??茖W繪本教學在幼兒園中是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是啟蒙教育的有效途徑。幼師們通過挖掘相關的科學元素來開展幼兒的學前科學教育,及早地普及科學知識,讓幼兒們對相關的事物留有印象,有助于促進提升幼兒自然科學的素養。
科學繪本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有助于為培養幼兒們的科學態度定下基礎,有助于培養良好的科學情感,激發幼兒們的求知欲與好奇心,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態度。二是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學習能力、包括自主能動性、探究探索能力、基本認知能力、讀寫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幼兒們的健康有益的成長定下基礎。
三、 科學繪本的主要呈現方式
根據繪本中科學元素所涉及的范圍不同,內容的不同,科學繪本在幼兒園課堂上的呈現方式范圍以下三種:點帶面的方式、面呈現式和趣味貫穿式。
1. 點帶面的方式
有些科學繪本故事長,文字多圖片少,信息量多,那么教師就需要從某一個畫面或者某個內容為切入口,再引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從該知識點切入,帶領幼兒們參與其中的動手小實驗,讓幼兒發現其中實驗的現象,探究其中的緣由。不斷地重復實驗,對比實驗,積極地培養幼兒對科學的積極的態度,不怕做不好,不怕實驗失敗。整個課堂實驗的過程中,科學繪本知識作為一個切入點、引子出現在課堂的最初,而中后段的實踐則不再出現,因為該類繪本信息量大,能在課堂上每一個細節都講解的效率太低,導致執行力度也低。若等活動結束后,可以把該類繪本放置在讀書角,讓幼兒們利用空閑的時間閱讀。
比如《十萬個為什么》中,物理科學的版本,它涵蓋著許多混合物分析的方法,有著黃豆小米緩和唔、鐵屑面粉混合物、水油混合物、鹽與泥的混合物,混合物的組合林林總總,其中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倘若靠幼旱乃嘉,讓其單獨地理解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以分離混合物來作為切合點,把混合物的類型分類,把每一種類型都設計實驗,這樣就會起到言簡意賅的效果。比如黑豆小米則用篩子就可以分離,這效果明顯易懂。然后做一個對比實驗,面粉與鐵屑的混合物,利用磁鐵便容易地將兩個物品分開。原因是這兩種混合類型比較貼合幼兒的生活,實驗材料也容易尋找,大班的幼兒的學習能力與操作能力對實驗也有一定的保證,其余幾種混合物可以作為課后延伸。這樣的方式技能保證課堂的有效性,讓幼兒真正地學會東西,感受科學繪本中的樂趣。
2. 趣味貫穿式
生命科學版本的科學繪本是主要講述動物的生理現象以及人體的機理,知識集中,畫面少,文字也簡單,非常適合小班的幼兒。幼兒的年齡以及群體的特征決定了科學繪本在課堂上呈現的方式,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要有趣味性。對于字少圖少的繪本,老師可以直接以繪本為載體,帶領幼兒觀察畫面,閱讀文字,體會當中的主旨。想要充分調動幼兒的感觀,可以采取游戲的形式,讓好動的幼兒充分調動身體部位,親身感受與體驗,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對生物個體有所認知,激發幼兒對探究活動的興趣。這樣活動的形式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對身邊周圍的事物感興趣。
如生物科學版的《十萬個為什么》中講解到動物進食的習性,動物因其進食習性分為三類:素食動物、肉食動物和雜食動物?;顒拥淖畛?,幼師讓學生辨別什么是餓肚子的聲音,在引出動物是時候要吃東西了。通過繪本,以說故事的形式,加上手腳的表演,生動形象地向幼兒傳授兔子、牛、羊、馬等喜歡吃草,是植食動物;而狗、老虎、獅子喜歡吃肉啃骨頭便是肉食動物;熊、烏龜、猩猩等便是雜食動物。為了加深幼兒的印象,可以采取做游戲的形式,比如動物乘火車,有三列火車,分別以上述的分類命名,讓幼兒們扮演動物,想要坐上喜歡的列車,就必須學會一個句式“我是XX,我喜歡吃XX”,還要動物與食物匹配正確才能坐上喜歡列車。在這樣的寓教于樂的情景中,孩子們才會有興趣學習,才能學得快樂。
四、 結束語
科學繪本在課堂上呈現是一種新穎的課堂教學方式,符合現時幼兒的性格特點以及講學的趨勢??茖W繪本的呈現方面并不像公式那樣,有個固定的模式,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茖W繪本教學和引導孩子們閱讀繪本的過程幾乎一樣,只是內容更為深奧,可是流程依然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索問題和尋找答案,最后總結??评L教學的方式同樣也是一個值得不斷探索的過程。
參考文獻:
[1] 冷杰. 幼兒園知識類繪本閱讀教學研究――以濟南市為例[D].山東師范大學 2014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努力探討有效的課堂,即教師如何激發學生的思考。但隨著教師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的提高,教師開始想盡一切辦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這是一種好的趨勢和現象。但是隨之而來的一些問題,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本文將探討一下如何在這種趨勢中,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關鍵詞:學生興趣;活動;有效性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努力探討有效的課堂,也就是說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思考的興趣。如果學生在課堂上體會不到思維的快樂,學生慢慢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但我們發現,隨著教師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的提高,教師開始想盡一切辦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這是一種好的趨勢和現象。但同時我也發現,在我們的課堂上,有時學生似乎很有學習的積極性,師生之間提問、回答頻率很高,同座之間、小組之間討論熱烈,結果卻是“問之不切,則其所聽之不專,聽之不專,則其所取之不同”。課堂熱熱鬧鬧,但課后學生老師都失望:學生覺得自己好象什么都沒學到,老師也認為沒有達到自己預期教學目標。這就涉及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那么,如何才能使課堂教學更有效呢?
一、充分考慮學情,制訂教學目標
我們許多老師都喜歡參考甚至照搬教參上的教學目標,而一些老師則是努力結合自身的個體知識結構,將教學內容進行內化整理,然后再以課件多媒體等方式呈現給學生。但往往忽視了自己所教學生的實際,有些老師一個學案或課件用幾個班甚至好幾屆的學生就是這一做法的典型體現??紤]學情首先應該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即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這樣才能對所學內容有所取舍,才能讓所教內容真正有價值;如《法不可違》一課,從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針對這一內容,一些學生喜歡問的是“某一行為是否違法”;而另外一部分的學生則會問“某一行為違什么法?一般違法還是犯罪?”因此,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就該對這兩部分的學生分別提出不同的目標和要求,針對第一層次的學會,我們應該努力讓其學會區分不同的違法,而針對后一種學生我們則可以讓其比較一般違法與犯罪的聯系或者區別。再次,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方式,揚長避短。教學實踐中我們會發現,有的學生善于邏輯思維,有的學生善于形象思維,針對這樣不同的特點,教學目標應該也有所差別。二、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及心理特點,準備教學素材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發展,思想品德課教學素材也日益豐富,但在實踐中我們有時候可能會發現,我們覺得很有趣的視頻或材料往往學生并不感興趣,我們覺得很值得一看的東西學生往往提不起興趣,其原因在哪?這往往是由于我們老師總是以自己的視角去看待一個問題,而學生由于其成長背景以及身心特點與我們的差別,興趣和價值觀念往往有很大不同,從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出現。因此,我們在備課準備教學素材時,最好能盡量考慮學生的興趣及特點。如在《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的教學中,以歌曲《北京歡迎你》結束。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舒緩了學生之前緊張熱烈的辯論心境,也升華了學生樹立開放的意識和熱愛祖國的情感。三、在教學活動的開展上,要做到讓學生樂于活動,善于活動
科學課綜合實踐主動探究意識種子《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學習要以學生自主探究為核心。自主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有效方式,又是科學學習的最終目標。只有讓學生親歷實驗過程,組織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才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經?!惫P者結合小學科學《種子的萌芽》一課,談談如何在科學課堂上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在這次綜合實踐活動中,我根據三年級小學生的特點,吸引他們主動參與科學活動。我說明活動的背景及具體目標,讓學生培育一顆種子寶寶,悉心呵護他們,觀察種子的萌芽,了解種子的習性。學生一聽自己動手培育種子,充當園丁角色養護種子,都對這次活動產生濃厚興趣,探究欲望被激發,并且都躍躍欲試地積極主動參與研究活動,這就是成功的開始。
二、設計富有情趣的活動,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興趣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币虼?,我努力設計接近生活的、富有情趣的活動,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究未知科學。組織學生分小組開展不同種子種植方法的研究,明確種植時的注意事項及時開展“幫扶會”,對種子成長的印痕擇優在學校墻報里展出等等。通過這些富有情趣的活動,讓學生體驗到探索科學的樂趣,形成內驅力主動探究,持續探究下去,從而完成這個復雜的綜合實踐活動。
三、加強實驗跟蹤指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在實驗探究過程中,教師要按新課程標準要求,發揮引導者和鼓勵者的作用,引導學生自己尋找解決疑難問題的方法,高效指導學生觀察的方法,帶領學生按實驗步驟進行探究,逐步實現本節課的實驗探究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我在這次實踐活動中,將活動實施的過程和步驟分四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一)查閱資料,確定小課題
活動的主題確定以后,先組織學生們查閱資料。讓學生了解種子的習性,怎么識別,它們都有什么不同,等等。
隨后,我和學生們針對活動主題“種子的萌芽”又一次展開了認真的討論。最后,我們確定以6個小課題作為研究的內容:(1)觀察植物的種;(2)種植植物時必須注意的事項;(3)觀察植物的根;(4)植物的光合作用;(5)植物的莖的作用;(6)花和果實。
(二)確定組員,制定活動計劃
在學生自愿結合的基礎上,紛紛推選出了綜合素質較高的同學作為領頭羊,很快成立了6個小課題研究小組。為了保證課題實施操作有序,方法科學,我要求各個課題組都根據自己的小課題內容制訂了相應的活動方案。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一)收集植物的種子
讓學生回家收集各種植物的種子,老師也收集各種植物的種子,讓學生觀察種子的外形有什么不同?從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上進行區分。
(二)種植的方法
老師每人發一粒玉米的種子,講清楚要求:每名學生自備透明的玻璃杯子,或把礦泉水瓶子上半截裁剪掉,把種植容器的內壁墊上幾層紙巾,放進適量的帶有營養液的土壤,盡可能讓紙巾貼住容器杯壁。把玉米等植物種子放在容器中間,可以多放一些數量的種子,增加種子發芽率,然后培上足夠的土壤把種子覆蓋上。再往土壤中澆適量的水,不要讓種子浸在水里。學生回家獨立完成種植任務,并總結出播種時的注意事項。
(三)觀察植物的根
我們種植的是玉米,所以我們統一觀察玉米的根,可舉行照片展示會、評比出哪顆種子長勢最好。有的同學還種植了豌豆、黃豆、花生、蒜等等,所以我們還可以觀察各種植物的根。讓同學扮演教師角色給全班同學講解植物的根。
(四)植物的光合作用
有學生提出疑問:植物怎么呼吸,呼出的是什么?帶著這樣的疑問,教師引導學習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通過一番自主觀察探究,最后明白了,家里為什么都愛養花,不僅帶來芬芳,也帶來空氣的凈化,主要原因就是在光合作用下,植物吸收二氧化炭,釋放氧氣。
(五)植物的莖的作用
通過學生自主獨立探究實驗:將芹菜放在紅色鋼筆水中,過一段時間進行觀察得出結論――水和無機鹽的輸導是由莖的導管完成的。讓學生把向日葵、核桃的莖切斷,就看到液體從傷口處流出的現象,這就是根壓的作用。根壓使溶液進入導管,并在導管里沿管壁上升。有機物的輸導是由莖的篩管來完成的。
(六)花和果實
花兒的“三寶”就是:鮮艷的色彩、濃郁的氣味、香甜的蜜汁。如果是玉米種子結的果實是玉米。
(七)進行養護、觀察和記錄
學生們對各自種植的種子每兩天澆一次水,做好養護工作。同時做好觀察和記錄,每日每周將每盆的長勢拍攝下來,隨時記錄在冊。例如,學生觀察后記錄:當種子萌發時,首先要吸水脹破種皮,同時將子葉或胚乳中的營養物質轉給胚根、胚芽和胚軸,隨后,胚根發育,突出種皮,形成根,從而固定植物體,并從土壤中吸取水分。胚芽發育成莖和葉,隨著胚軸的伸長露出地面。
第三階段:匯報交流階段
(一)準備階段
指導學生填寫記錄單。種植植物觀察植物成長,觀察期間需要做好看護、觀察和記錄等多項日常工作。除在種子萌發的過程中,每天記錄一次根的長度之外,從芽出土開始,每周還應測量一次植株的高度,觀察葉的形狀和數量,并記在觀察記錄表上。
1.指導學生填寫植株生長的記錄單;2.指導學生填寫觀察莖的記錄單;3.指導學生填寫觀察根的記錄單;4.指導學生進行繪畫,從種子種到土里到出土到長成幼苗的過程。
(二)匯報交流
各小組匯報研究取得的成果所填寫的記錄單。
第四階段:成果展示階段
1.植物照片展覽。將各小組拍攝的植物生長過程的照片在班級進行展示。
2.研究報告和玉米資料展。將各小課題組撰寫的研究報告和收集的有關玉米的資料在班級展出。
3.將長高的玉米擺放在班級的窗臺上等地方供老師和同學們觀賞。有條件的學??蓪⒂衩酌缫浦驳叫@的種植園內,讓它們長高,開花結果。
四、通過科學實驗,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小學科學實驗需要學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觀察交流才會更具體、更全面、更細致。因此,在勞動實踐活動中,對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分配小組長,分工不同,相互幫助,相互督促,共同完成種子種植、觀察、記錄、分享。在實驗中,小組內學生團結合作,動手實驗,共同感受科學的力量,增強了學生合作交流意識,也使實驗過程更順暢,達到實驗最終結果。
綜上所述,通過這次學生獨立種植,觀察種子的成長過程――即《種子的萌芽》的綜合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增強動手能力,提升學生生活體驗度,收獲獲取知識的樂趣,使學生真正感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讓學生真正的做到在做中學、學中樂。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中數學 高效課堂 教學設計 學習方式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教育思想的滲透引導、教學過程的科學展開、教學任務的圓滿實現,大多是在課堂教學這一特定的時空中完成的,而在課堂教學規定的時間中,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提高的程度,直接反映了課堂教學效率。構建高效課堂,是每一個老師不斷追求的目標,它是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率的最大化,是師生完美配合的結果。如何構建數學高效課堂,是每一個數學教師應深思的問題。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堅持課前預習和師生互動
做作業的效果和效率如何,取決于課堂學習效果,而課堂學習的效果取決于課前預習。經常預習的學生數學成績往往較好,因為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對老師將要講解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學習和理解,了解自己在什么地方存在疑問,了解新課程的重點和難點,以便在合作交流時更有針對性,從而把被動接受過程轉化成主動的求知過程,會學習的學生應該是有準備的、有疑問的、有目的的,是注意力“很會”集中的人。教師對數學的預習要求要有明確性、可行性,預習問題要有點撥性、層次性,預習作業要有差異性、反饋性。教師要把學習內容以導學提綱的形式呈現出來,設計的問題難度不宜太大,要深入淺出,體現點撥性,通過點撥使學生能順利地完成預習任務,收到預期的自學效果。要將預習題與課時教案設計緊密結合起來,將預習題作為教案設計的一部分,通盤考慮預習應達到什么目的,預習要初步解決哪些問題。經驗證明:預習過的學生,其疑問更有針對性和適切性,其注意力更集中,能更主動地獲取問題的答案,學習的質量也明顯高于其他人。現代教育學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因此課堂活動應樹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積極營造活潑生動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主動地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信息的傳輸不是雙向,只有老師一個人在唱獨角戲,師生、生生缺乏互動。結果整堂課死氣沉沉,教學效率低下。要改變這種狀況,教師在采用以講授為主的教W方式時,也要關注學生的主體參與,采取策略,實現師生互動。要注重課堂教學方式創新,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與空間。教師在問題情境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展開、練習的安排等過程中,盡可能要讓所有學生主動參與,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形成寬松和諧的教育環境。然后有意識地開展合作教學,使教師、學生的角色處于隨時互換的動態變化中,通過設計集體討論、查缺互補、分組操作等內容,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特別對一些不易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在班集體中開展討論;學生在這樣的輕松環境下,暢所欲言,敢于發表獨立的見解,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想象的能力。
二、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時間的利用率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每一種教學的方式本身沒有優劣之分,關鍵是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應用中是否合理、恰當,能否充分地體現其教學效果。因此,教師不能一成不變地沿用一種方法。這就要求教師要精心備課,深入的研究、理解教材,揣摩教學重點、難點,同時還要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知識情況、認知規律等等,設計科學、合理、準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保證學生人人有任務,人人在參與。此外,新課程的改革,呼喚教育的與時俱進。傳統“一張嘴,一本書”的教學狀態已逐漸被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所取代,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善于利用多媒體這個教學平臺的優勢,結合傳統教學,優勢互補,共同為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服務。?數學課堂教學一般分為復習、引入、傳授、反饋、深化、小結、作業布置等環節,如何恰當地把各部分進行搭配與排列,設計合理的課堂教學層次,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是上好一節數學課最重要的因素。
設計課堂層次時,必須重視認知過程的完整性。由于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學層次的展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兩方面的活動協調和諧。在組織課堂教學時,當學生初步獲取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后,應安排動腦動手獨立思考與練習,教師及時捕捉反饋信息,并有意識地讓它們產生“撞擊”與“交流”。這樣,同學們對某一概念的理解,對某一例題的推演,就會有一個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并由認識到實踐的過程,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也得到發展。
設計課堂教學層次還必須注意緊扣教學目的與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點、難點、基本要求與能力要求,從多方面圍繞教學目的組織課堂教學。當課堂容量較大時,要保證講清重點、解決難點,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關鍵,有的甚至可以點而不講,但要指導學生自學完成;當課堂容量不大時,可安排學生分析評論,并進一些深化練習,進行比較、提高。這樣,課堂結構緊湊,時間能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實現課堂教學目標。
三、組織有效的探究活動
課改的靈魂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組織學生有效地參與教學活動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措施。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最好方法就是探究性學習。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提高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性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探究性學習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和課堂集體教學的環境中進行的,是學生自己探索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是主體,要在課堂有限的時間與空間里有效地開展探究性學習,教師的組織和引導尤其重要。
一、翻轉課堂被帶進中學歷史課堂當中的益處
翻轉課堂這種新的教育模式帶進中學歷史教學中具有可行性。
1.翻轉課堂能夠提高學生課堂效率,增加有限時間內的學習內容
老師可以結合PPT的內容與書本上的知識點,然后通過手的劃動模擬在黑板上的講解制作成一個視頻,可以讓學生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或在家進行知識點的學習。能夠把授課的環節在課外完成,課內的時間就完全可以拿來討論學生們感興趣的歷史事跡或者崇拜的歷史人物,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各抒己見,比如說課上可以就項羽和劉邦兩個人的政治遠見和性格特征結合史實展開一場辯論。老師也同樣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歷史知識的拓展,開闊學生們的眼界。
2.翻轉課堂便于促進學生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健康成長
中學時期正是學生身體發育的時期,當然也是心理成長的重要時期。我們在歷史課堂上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和游戲的方式,上課之前進行學前預習,對班上的學生進行分組,然后條件允許可以準備角色扮演,讓歷史情境在課堂上重現。這種形式使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其中,充分鍛煉每一個人的能力。中學歷史本來就是豐富學生課外知識,拓寬學生知識面的一門課程,再加入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可以讓同學們在學習中更能自主的掌控自己的學習,提高自己的自主決斷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小組在參與游戲活動時,學生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翻轉課堂的理念與歷史教學結合之后,完全可以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能夠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3.翻轉課堂不僅重視知識的掌握,也兼顧了能力的培養
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充分結合了布魯納的發現教學法和奧蘇貝爾的接受學習法,二者看似矛盾,實際上卻是相輔相成、相互補充的。翻轉課堂這一新形式剛好解決了二者的缺陷,并將其完美結合。在學習中學歷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加入個性化的元素,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去發現問題,并且積極地去解決問題,充分張揚學生的個性。在課前預習階段,歷史老師為學生準備的知識點視頻一定要是經過仔細考慮的、有組織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中學階段已經不再是小學,他們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所以他們有能力將新知識進行同化,也有那個能力對新知識進行消化,并且能夠有自己的思考,聯系自己學過的知識進行聯想。然后在課堂上通過交流討論又有助于學生發現學習,而老師只起一個引導作用,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傊D課堂的教育模式是在學習中促進能力的提升,在能力提升的同時又促進了高效的學習。
4.翻轉課堂有利于保持班級學生個體學習水平的均衡性
以往的教學模式,上課時老師兼顧不了所有的學生,課堂效率高的學生學的東西多,而學生課堂效率低的學生自然學到的知識就相對較少。老師又有自己的教學任務,只能根據班上的平均水平來決定上課的進度,這也就難免有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對知識的掌握并不夠,然后導致考試成績不理想,結果就喪失對學習的信心,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越來越差,到最后只能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在學習中學歷史過程中,學生完全可以提前觀看視頻做好相應的預習工作,將要學習的重點提前掌握,一遍不懂還可以再學一遍。而且這些視頻還可以保存,方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隨時查看。在一次歷史課結束之前,還應當適當地對學生加以練習,下發自主學習單,以此檢驗學生當堂的學習效果,以便學生能及時做好查漏補缺的工作??鬃釉缇驼f過:“有教無類”,翻轉課堂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得到有效運用,便倒是可以真正實現這一教育理想,自然而然,每位學生都將擁有更大的進步空間。
二、中學歷史教學穿插翻轉課堂教育模式的局限性
要想直接把從國外引進來的新模式直接運用到本土教育當中還是有些難度的,畢竟我們自身對教育體制的改革就在不斷地摸索嘗試,具體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我國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教育大國,傳統的教育觀念依然根深蒂固
上至《學記》、孔子,下到新課程改革,形式上在不斷地嘗試新奇,但是換湯不換藥內容基本上沒有做什么大的改變。
(1)傳統的教育觀念認為老師是課堂中的主體,所以通常還是遵循老師上課講授,然后學生跟著老師的思維進行課堂學習。學生從小到大在學習過程中也養成了這種學習習慣,總是去被動地接受,而不是在課堂上發揮主體作用,這種固定的教育模式很難在短時間內發生質的改變。
(2)當今在教學中擔任主要教學的歷史老師大多接受的都是傳統教育,他們就是傳統教育模式下的產物,一種模式影響了自己幾十年,沒有接受過更多新思想的洗禮,所以他們也正在用影響他們的模式在影響著下一代人,要想一時間改變這一代老師的結構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也就決定了我國教育模式的相對穩定性。
(3)學生的自主意識仍然很欠缺,不足以自己掌握學習進度和節奏。我們國家的教育長期都是實行的老師講授為主,學生習慣了接受老師的安排。如果不是書面作業的話大多都只是走形式,并沒有嚴格落實。如果讓他們突然轉變為自主學習的方式,恐怕他們一時間難以把控好這個度。
2.歷史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有限掌握是一個很大的限制性因素
通過不完全調查統計,我國的歷史教師水平良莠不齊,優秀教師的比例相對偏低。現在的歷史老師大多數都是文科生出身,他們沒有經歷過比較系統的信息化技術的學習,對信息技術手段掌握的不多,所以讓他們每次上課之前獨自制作出學習視頻比較困難,尤其是課程較多的話,時間也安排不過來,這的確嚴重影響到翻轉課堂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實踐。
3.中學生的心智發展還尚未完全成熟,他們更多的是需要引導和監督
一、趣味性活動
注重課堂的趣味性,能夠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于開口、敢于演練。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筆者在課堂上與學生交流互動的時候。經常采用較為簡單而有趣的英語口語、俗語,同時配以豐富、夸張的表情和肢體語言與學生交流。實踐證明。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比如,筆者使用的猜謎語就受到了學生的歡迎。教學中,筆者經常編一些有趣的謎語讓學生猜,這既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如:(1)Which better is an animal? (2)Which letter is a part of your face? (3)Teachers write on me with chalk I can’t talk.
二、表演性活動
多年來,許多教師一直實踐著“教師當導演,學生當演員”的教學方式。教師只是舞臺活動的導演,學生才是臺上演戲的演員。例如,筆者在教學Unit 1 Topic 2 Section C的數詞時,在利用課件教授數詞后,先讓全班學生齊讀。后讓個別學生讀、其他學生聽,并給予糾正;再讓某個學生上臺點擊屏幕上的單詞,讓一些學生讀,另一些學生聽。一旦聽到有學生讀錯,就及時把讀錯的單詞改正過來。然后。筆者列舉“What’s one and two? It’s three.”的數學算式與幾位學生操練后,再由學生自己與同伴練習,最后由幾位學生到講臺上指著屏幕上的算式題讓個別學生或小組學生或全班學生練習,這樣學生就完全掌握了數詞。這樣的活動與發問。能讓學生都開動腦筋思考、開口講英語。有利于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反教學”活動
創設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至關重要。因此,教師也可以嘗試“反教學”。這里說的“反教學”是指將“教師”和“學生”的身份進行互換,以期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師生互動,讓教師與學生完全平等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實現平等交流,讓學生更容易接近教師。例如:大部分教師在讓學生讀短文或對話后,往往是向學生提問題。而筆者則采用相反的做法,由學生向教師提問題。當學生提問題時,由教師回答或師生一起回答。雙方共同促進。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陶冶性活動
初中生處于求知欲旺盛的時期,易于接受情感的熏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若能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教學,并加入合理的情感導入、恰當的語言表達和相應的身體動作,與學生平等探討,對學生循循善誘,定會讓學生不自覺地受到感染,覺得有一種外界的力量在引導他們接受教育,從而使學生保持信息接受系統的開放狀態,對教學內容保持一種親和、積極和興奮的情緒,樂于學習。例如:筆者在每19上課時都會利用課件播放一則諺語,如:A good book is a good friend (好書如摯友。)‘After you’is good manners.(說“您先請”是一種禮貌。) Think before you speak.(三思而后言。)這些精辟的名言,能夠讓學生從中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豐富自己的人生內涵,理解人生意義和價值。從學生響亮的朗讀聲中,筆者看到他們對光明的期盼。對知識的渴望,并真正領悟到學好知識的重要陛。
五、激勵性活動
鼓勵式教學被認為是比較優秀的教學法。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同時還要及時抓住學生的興奮點。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或找出的答案很有可能是教師開始沒有預想到的。那么教師要利用這些資源來生成新的教學材料。使學生有一種要解決這些問題的迫切感。教師還要善于挖掘學生在問答問題時出現的新思想、新語言,維護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尊重他們獨到創新的想法,對學生的任何進步眭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都要及時、合理地進行評價,以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教學Unit 2 Topic 2 Section C時,筆者通過屏幕展示圖片,教學What color is this/that? What color are these/those?的句型時,先與學生互動操練以后,再由學生根據自己擁有的物品或圖片搭對子進行對話訓練,再由學生之間進行自由對話練習,這樣,學生就牢固地掌握了詢問物品顏色的句型。并能夠靈活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