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5 17:36:38
序論:在您撰寫城市建設與規劃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統籌兼顧;城市規劃設計;可持續發展;生態和諧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 (2010)19-0179-02
1我國城市發展現狀
我國新世紀之初的城市發展,正經歷著一個由膨脹的城市到健康的城市、由文化的失落到文化的弘揚、由困擾的環境到宜人的環境、由交通的發達到發達的交通,由設施的健全到健全的設施、由突出的共性到突出的個性的成長過程,與此相適應,城市建設管理也經歷著一個由資料的積累到資料的雄厚、由經驗的手段到法律的手段、由被動的綜合到能動的綜合、由程序的法定到法定的程序、由科學的決策到決策的科學、由簡單的復雜到復雜的簡單的提高過程,城市建設管理發展面臨著一個量變到質變與跨上新臺階的挑戰和機遇。
21世紀,作為世界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量,經濟全球化不僅極大的影響著國家的發展,而且為城市發展也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城市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得到了進一步強化,在國際經濟競爭中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在我國,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建制鎮和縣級市(小城市)的數量急劇增加。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如長三角地區,城市發展的重點已經由小城鎮轉向大中城市。在空間布局上,城市的發展方式也由分散走向了集中。決策者已經意識到,隨著交通網絡的完善,城市之間的聯系將更加方便,畫地為牢,就城市論城市,已經沒有出路,一體化乃是大勢所趨。城市在經濟發展中扮演的角色由于相互間聯系的廣泛而更加重要,城市間的經濟網絡開始主宰經濟命脈,以城市帶和城市群為特征的城市體系新格局正在形成,以城市為中心的區域經濟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凸顯。我國城市的這種“大集中小分散”的地域發展格局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期內或許都不會發生大的變動,從而有可能導致“鄉村城市化”和“城市郊區化”兩個過程的合二為一,使城市發展向具有良好地區結構的方向演進。
由于城市之間聯系的廣泛性和便捷性,越來越多的城市被納入到全球生產、區域貿易和服務的網絡中,城市的利益不再僅僅表現為本國、本地資源的傳統的“民族企業”和“本地經濟”,而是越來越多的體現為有境外資本、人才、技術參與的國際區域經濟。城市經濟的發展潛力和發展速度,越來越取決于城市的綜合競爭能力,也就是一個城市在競爭和發展過程中與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吸引、競爭、控制和轉化資源,爭奪、占領和控制市場,通過價值創造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城市的綜合競爭能力將由城市的總體布局、基礎設施、人口素質、工業化水平、技術發展水平、管理水平、生態環境、服務體系和開放程度等各方面共同決定,而上述因素的水平與發展速度則與城市的建設水平和建設速度緊密相關。
2當前面臨的問題
當前我國城市建設面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2.1規劃設計方面
城市規劃不夠超前的問題在前幾年就已充分暴露,專項規劃、詳規、控規相對滯后的問題仍比較突出,對總規的深化細化顯得不足,對形態控制不力的現狀未得到有效改善。由于長期以來重平面設計輕立面規劃,重微觀管理輕宏觀控制,對城市空間、地下規劃重視不夠,致使地下管線管理比較混亂。
2.2建設施工方面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檔次還不夠高,設施配套不夠齊全,景觀建設力度還不夠大,舊城改造回建速度不夠快,“城中村”改造問題還未引起足夠重視等問題,也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2.3城市管理方面
當前城市管理應著重解決的問題是亂挖城市道路和城市牛皮癬。建筑工地尤其是市政工程建設工地管理不規范問題,群眾呼聲也很高。
3解決辦法
3.1管理原則
(1)抓好規劃設計環節管理是建設現代城市,加快城市化的需要。首先要塑造城市形象,鑄造城市靈魂,充分體現現代城市建設、管理與發展的一般規律和趨勢,注重其整體風貌特色和前瞻性。在規劃設計中,要堅持歷史、現實和未來相結合的原則,謀求歷史傳統、地域文化、民族特色與現代化前景的延續和融和,注重城市文脈的延續,挖掘城市內在魅力。注重環境、功能與理念相統一,把城市建設、經濟建設、環境建設、思想文化建設統盤考慮和運作。
(2)抓好城市建設環節管理是實現城市發展目標的需要。作為城市建設中的主要環節,工程的設計水平和施工管理水平至關重要,每一項工程的設計水平都影響著整個城市的整體風貌,每一項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高低都能反映出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必須針對薄弱環節,采取有效措施在工程實施中注重文明管理,科學實施。
(3)正視問題,加強綜合管理,是改變城市現狀的需要。
3.2在具體落實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1)正確處理城市現代化建設與保護歷史遺產的關系。城市是一個不斷發展、更新的有機整體,城市的現代化建設是建立在城市歷史發展基礎之上的。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許多城市擁有大量的、極其寶貴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來自天賦和歷史積淀,一旦受到破壞,就不可能復得。在城市現代化建設中,必須高度重視和切實保護好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保護好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使之流傳后世,永續利用,是城市領導者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
(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城市現代化建設具有一般共同的發展規律,但由于歷史傳統、自然環境、人文景觀和經濟條件不同,從而使每個城市建設又具有各自鮮明的特點。特色是城市的魅力所在。世界上許多城市往往因特色鮮明、別具一格而名揚天下。因此,必須在遵循城市發展普遍規律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確立城市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模式,以形成獨具特色的城市風格。塑造城市特色,城市領導者首先必須深刻了解市情,充分考慮城市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同時要善于學習和借鑒古今中外城市建設的經驗和建筑風格,但絕不能盲目模仿和照搬。各城市都應根據自己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和民族風情等,明確發展方向和特色定位。城市特色是一種文化的積累和發展,需要一個較長過程,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形成和完善。
(3)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城市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統籌安排,兼顧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以及人口資源、環境各個方面,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要著重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充分考慮水資源對城市發展的承受能力,高度重視水資源的保護和節約使用。一方面,城市發展規模要考慮水資源的承受能力,不能盲目擴大。制定城市規劃時一定要從水資源的狀況出發,合理確定城市人口規模、產業結構。另一方面,必須堅持開源與節流并重,節流優先,治污為本,科學開源,綜合利用。要統籌考慮城市供水、節水、防洪排澇、水污染治理等問題,切實做好水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規劃,優先保證人民生活用水,兼顧工農業和其他用水。
其次,努力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切實加強城市綠化建設。因此,必須切實加強城市環境保護工作,努力改善環境質量。城市環境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同時依法加強城市環境保護的監督管理。
再次,處理好城市建設與區域發展的關系。城市工作必須正確處理城市與區域的關系,促進城鄉協調發展。一方面,要不斷增強和完善區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充分發揮中心城市對發展區域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另一方面,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必須立足于區域資源條件和環境條件,服從于整個地區發展的需要。要做好區域規劃,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要統籌安排基礎設施,避免重復建設,實現基礎設施區域共享和有效利用;嚴格限制不符合區域整體和長遠利益的開發活動。同時,城市規劃也要打破就城市論城市的狹隘觀念,增強區域意識。城市不僅要從自身條件和發展要求出發,還必須充分考慮區域整體狀況,安排好生態環境保護、資源開發利用和基礎設施建設。
參考文獻
[1] 謝文惠,鄧衛.城市經濟學[M].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
[2] 王春光,孫暉.中國城市化之路[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3] 馬傳棟.論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J].理論學刊,2002,(5).
[4] 李其榮.城市建設與可持續發展[J].城市建設,2000,(20).
[5] 李夢白.城市建設經濟學研究[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3.
關鍵詞: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觀;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小城鎮建設對策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 A
一、可持續發展觀在城市規劃設計建設中的體現
1.1 城市規劃設計建設的內容
城市規劃是建設城市和管理城市的重要原則和依據,與此同時城市規劃也是保障城市合理建設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是有效實現城市經濟與社會綜合發展的重要手段。在實際的工作過程當中發現,城市規劃設計建設主要包括的內容具體可以總結如下,第一,城市規劃設計建設的目標是:結合城市的具體情況,性質規模等特點尋找到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的規劃發展之路,朝著規?;托姆较虬l展。第二,土地利用:要對城市內各種土地利用類型進行深入的調查分析和總結,結合不同土地類型,性質,功能特點進行區分,針對具體的情況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規劃和開發,在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之上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第三,空間布局:指的是城市在規劃和建設過程中一切空間結構與組合的總稱,具體而言包括了城市空間的合理利用情況,地下空間的具體開發利用效率,以及沿城市輪廓線的空間結構特點,還有就是城市的景觀以及風貌建設等方面的總和。第四,建設部署:這是圍繞著城市規劃設計建設中長期目標所開展的具體策略,通過統一的規劃部署,階段化的步驟實施,有效的實現遠期和近期目標。
綜上所述,城市規劃設計建設的具體內容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城市政策的設計和實施策略,城市交通運輸網絡結構的部署和規劃,城市空間的有效性組合和部署,城市土地資源和自然環境的有效利用,與城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配套的基礎設施設備配置問題。
1.2 可持續發展觀在城市規劃中的體現
城市規劃設計建設是一項具有極強發展意義和戰略意義的公共策略,與此同時也是政府科學合理利用政治,經濟,法律,管理,經濟等等手段對城市發展所開展的一次具有前瞻性的引導行為。新時代的背景下,城市設計規劃建設已經成為了政府部門為人民服務的一項基本職責和義務,與此同時也是政府意志和有效執行力的重要體現和進一步延伸方式,是科學發展與群眾智慧結晶有效結合的一項重要工作。城市規劃以及與之相對應的城市建設需要進一步的滿足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要求:首先是城市規劃設計建設必須要建立在保護生態系統和自然環境的前提和基礎之上,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進行經濟建設,在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過程當中不能夠對環境造成絲毫損害,尤其要加大力度保護好城市的優秀文化遺產,比如說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等等。
其次,城市規劃設計建設要從整體性的角度對環境的承載能力進行科學有效的分析和預測,預先做好應急準備策略。盡管在城市發展的過程當中會受到諸多方面條件的限制,比如說基礎設施設備,科學技術環境,城市自身性質和規模等等方面的影響,都會影響城市的建設與發展,但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卻有足夠的能力將這些方面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再次,在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進程當中,當受到外界無法預估和抵抗的因素干擾的時候,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能夠擁有足夠的能力來對抗這些干擾要素,并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自身旺盛的生命力,而不是從此一蹶不振,不堪一擊。
二、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是我國城市建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選擇
國家需要建立完善的、統一的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才能確保在公平、合理、高效的原則下,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投入的制度化、規范化、市場化?!?/p>
2.1 加強宣傳教育 ,普及和提高公眾的生態意識
實現城市生態化發展,首先必須宣傳、普及生態意識,倡導生態價值觀,使公眾特別是領導決策層觀念轉變過來,樹立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價值觀。
2.2 制定園林城市環境保護規劃,實施符合城市生態化發展的政策
園林城市環境保護應作為我國城市今后發展的重要目標和內容,把這種思想貫徹到政策、計劃中去。改變以前不符合生態要求的政策、計劃,制定城市各領域、各行業生態化發展的戰略、步驟、目標等,并確定優先發展領域,制定一系列鼓勵政策,加快城市生態化發展步伐,使城市逐步走上生態化發展道路。
2.3 加強環境生態立法
建立適應城市生態化發展的法規綜合體系,使城市生態化發展法律化、制度化,是保證其戰略、政策順利實施的有效途徑。這樣城市生態化發展得到法律保證,有法可依,對不符合生態化發展的行為采取必要的行政和經濟手段,保證計劃的順利實施。
三、對于加快小城鎮建設的建議
3.1 注重引導,加快人氣集聚
加快集鎮人口的集聚是提高城鎮化水平的必由之路。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良好的人居環境,是推動城鎮化的物質支撐,才能有效吸納農村人口。為此,要加快城鎮水、電、氣、通信等基礎設施,重點抓好道路、污水和垃圾處理、城鎮綠化和小街小巷提質改造,建立和完善文化教育、體育衛生、商業服務、休閑娛樂等社會服務網絡建設, 搞好凈化、綠化、美化、亮化工程,進一步完善城鎮功能,改善城鎮人居環境,提升城鎮品位,營造整潔優美的小城鎮生活環境,讓農民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提高生活質量。同時,根據小城鎮特色和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盡快建立起涵蓋面廣,不同城鎮居民者能受益的失業保障、養老保險和合作醫療保障等社會保障制度,解除進鎮農民及其相關人員的后顧之憂,加快農村人口向小城鎮轉移和集中的過程。
3.2 著眼長遠,實施配套改革
破解城鎮化進程的各項政策制約,還必須輔之綜合配套的改革。改革城鎮戶籍制度,全面實行按屬地和職業劃分戶口類別,鼓勵吸引農民進鎮落戶、務工經商,其子女入托、入學、就業等方面,享受與城鎮居民同等待遇,為農民進入小城鎮消除戶籍障礙。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對小城鎮規劃范圍內的土地利用應由政府統一征用、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一出讓(出租)、統一管理;小城鎮建設用地,除法律規定可以劃撥外,一律實行有償使用,以地生財,流動造城;穩定農民對土地承包期30年不變的政策,保留進鎮落戶的農民對承包地的承包權利不變,解決入鎮農民后顧之憂。改革農村宅基地制度,在保持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不變的情況下,應擴大宅基地使用權流轉范圍,除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外,宅基地可以進入市場流通、抵押等,解決農民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適時改革行政區劃,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按照有利于區域經濟發展的原則,積極創造條件,加快小城鎮區劃調整工作,促進城鎮合理布局。
參考文獻
【關鍵詞】城市化建設 城市建設規劃
中圖分類號: TU9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城市化建設的發展
1.1 城市建設的經濟性
經濟在城市中產生,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經濟,要實現城市經濟的發展,重要的方面就是通過城市建設來實現。城市建設既為城市經濟布局打下基礎,又為政府管理和經濟調整指明方向。
(一)建設城市首先要轉變對城市建設的認識,表面看是工程建設,實際是城市的投資,具有很強的預期性,是具有風險的,但是它的長期性的特點把它階段性的回報給掩蓋住了。
(二)城市建設需要工程建設平臺,更需要經濟分析和經濟專業人員。城市建設為城市服務,它的工作需要在一個統一規劃中,步調一致。在建設速度上,是不是更應考慮它的經濟性,用最合理的速度,達到最適當的效果;在“好”與“快”間,我認為“正好”最好。
(三)城市建設中的基礎設施(包括公交、公共開放公園、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等)為城市經濟發揮著潛在的能動力。表面上看這些都花費了大量的資金,但它對于周邊的土地和整個環境的作用潛力是非常巨大的。
(四)城市經濟或者具體地說就是城市人員結構(再具體到勞動力市場)是城市發展中關注的要點和可行性分析的重點。比如:城市中人口在干什么,他們分布在那些行業,住房、交通、消費、醫療、教育、文化、體育等方面的利用情況,都是需要政府實時進行動態分析和掌握的,這對城市建設的方向意義重大。
1.2 城市建設的預先謀劃性
(一)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建設調查的許多統計口徑須調整,不然會影響規劃,進而誤導城建。比如:就人口密度而言,一直延用的是戶籍統計居住人口,或者叫晚上的居住人口。這個數據的偏差會使我們在區域通設置、教育配套、商業網點、醫療設施等方面顯得不足。
(二)建筑的容積率跟建筑高度有關,更與投資密度有關。常規上建筑高度越高它的容積率就高,容積率高它的樓面地價就低,通過市場競爭它的土地價格就高。但是,這里面忽視了城市空間的整體性和所處物業的投資定位。如果很好地處理好建筑高度和容積率的關系,把一次性的土地高回報,改成合理的土地回報和加上持久的經濟回報,將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劑良藥。
(三)盡量利用好土地,是城市建設在新時期要攻克的難題。城市拓展的方向一般有兩種:往周邊延伸和往高處建設。這些都會受制于土地。能不能在市區范圍統一規劃投資管理,盡可能地往高處建設(特別是土地緊缺的城市),同時向周邊戰略性發展。比如,城市建高有利公共交通的利用,對城市改造的成本會降低,更容易規劃建設大面積的城市集中綠地和形成大的城市空間。
1.3 城市建設促社會和諧性
(一)城市要升級會遇到大量的拆遷,以實物安置可能更適合當前的城建前期工作。對地塊改造性項目可采取回遷安置,對公共設施建設項目可采取外遷安置。拆遷時可許可投資者進入來分散城建資金,同時在改造中積極解決低收人家庭的住房問題等,都會緩解拆遷中的矛盾。
(二)是否可考慮在房地產開發中配建部分公租房和廉租房,以更好地節約土地和合理利用其周邊的公共資源和配套設施。
(三)一個城市土地中約有60%以上的土地是用于住宅建設,須進一步加強房屋的產權、地籍管理,理清它的用途,對各種不同性質的房屋普查到位,為城市建設決策提供依據。
1.4 城市就是一個經濟體,城市管理是城建的延續
(一)城市建設過程中一開始就須考慮建成后的細節問題,為城市管理創造硬件條件。
(二)城市管理的后期管理成本要列入城建成本,通過公共財政和經營陛收人解決。
(三)城市管理近階段可通過倡導城市精神來規范市民的行為(包括樹立榜樣的作用)。
(四)通過加大城市基礎設施的利用率和加快人口的集聚速度來促進城市管理的步伐,同時反而降低了城市管理的成本。
1.5 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性
現在國內外很多專家提出了改變以規模為依據的城市發展戰略。無論如何,或許每個城市的發展路徑不同,或許其本身的基礎也不一,但總是說明了一些問題。比如:改變“小而全”“處處開花”的發展模式的論題,“局部最優、全局次優”轉向“局部次優、全部最優”的論題,城市空間的“集聚、集聚、再集聚”的論題等等。但實踐表明――不同的區域尺度側重于不同的發展目標,區域側重于環境、生態、社會,城市側重于經濟。也許這就是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之處,留有余地不是說停止建設,而是為更好發展。
2 我國城市規劃的發展趨勢
城市規劃的發展應該是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的。實踐的發展必然帶動理論高度的提升,而理論的提升必然指導實踐向更高處邁進。
2.1 規劃實踐的發展
規劃的實施就是將藍圖變為現實的過程,不可逆轉是這個過程最鮮明的特點。規劃的實施過程決定城市的最終面貌。我國目前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各項制度都處于摸索階段。社會環境的任何變化都會影響到規劃的實施過程。
(一)城市規劃要有嚴肅性
城市的建設是一個市場化的過程,而城市的規劃是一個法制化的過程。一項完善的法律制度才能有效的指導社會的發展。因此,提高城市規劃的嚴肅性是城市發展的重要保證。
(二)城市規劃要有科學性
在城市的規劃建設中,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從本地方的實際狀況出發。從百姓最關注的問題人手,摸索出一套適合本城市的規劃建設模式。而在規劃的實施過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本地方的經濟實力,城市建設的各項指標都要在自身的能力范圍以內。遇到百姓關心。影響深遠的問題,更要綜合考慮。嚴格把關。切忌盲目上馬。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三)城市規劃要以人為本
城市規劃涉及到了多方面的利益主體,包括政府部門,建設投資方,以及普通市民。因此,城市規劃中有關信息一定要透明,堅持群眾監督的制度,公開公平公正,讓老百姓真正的參與進來。實施過程中,能充分考慮到有關利益主體的呼聲。
(四)城市規劃要以生態環境為基礎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人與環境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人類不僅要發展,更要注意保護自身賴以生存的環境。合理有效的開發利用有限的自然資源。在建設和保護發生沖突時,一定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暫時的發展,和諧長久才是根本。保護環境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城市的傳統風貌。不能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以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為代價,確保城市經濟發展與規劃建設同步進行。
2.2 城市規劃理論的發展
城市規劃要注重務實,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及時調整思路,加強理論的研究,以動態地解決城市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偟膩碚f,城市規劃中實施是關鍵,技術是保證,研究是基礎。
(一)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實現經濟社會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是未來城市發展的主流,也是必然選擇。城市的建設與生態環境的破壞是一對矛盾的主體,但要科學的規劃可以把負面作用降到最低,要將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付諸于整個規劃過程中。
(二)堅持人性化的理念。城市規劃涉及到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人與人的關系。是一項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主觀行為。因此,規劃首先應該以人性化為出發點。否則,再完美的規劃一旦脫離了人性的范疇,一切都無從談起。城市規劃要讓城市的發展體現出入文關懷。
(三)以和諧發展為目標。和諧發展是當今社會的主題。國家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是符合我國國情的、科學的論斷。
3 結束語
我國城市的發展正經歷著由量變到質變的轉折期。城市規劃也必然面臨著一個從量到質的新跨越。隨著社會的進步,新科技、新文化、新思想的出現必將對我國城市的發展帶來更強烈的沖擊我們應該抓住機遇,以更和諧、更人性的規劃,為城市的建設、發展提供服務。
參考文獻:
關鍵詞:生態城市;城市建設;城市規劃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建設生態城市的原則
堅持“規劃高起點,建設高標準,管理高水平”的原則,突出規劃的龍頭地位,科學規劃工業區、生活居住區、文化區、商業區和休閑娛樂區,并且嚴格按功能分區設置項目。抓好城市綠化,采用開敞通透的手法,以草坪為基調、以植物造景為主導、以種植鄉土樹種為主體,大力推進公共綠地和庭院綠化,提高城市綠化覆蓋率。大力開展生活垃圾、特種廢物和城市中水的回收利用,提高社會資源再生利用率;加強用水計劃和用水定額管理,積極推進工業、農業和城市節水技術開發和新產品推廣,著力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在城區逐步取消小鍋爐,增加集中供熱覆蓋面;強力推進“禁實”工作,推廣新型墻體材料和綠色節能建筑。
在生態城市的規劃與建設過程當中應該要結合城市的具體情況,所處的區域特征,運用宏觀系統性的觀點進行科學的部署和規劃,最終后果讓城市人口規模與城市的用地面積相適應發展,與此同時在生態學原理的指導和幫助下最大限度的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不能片面的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而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在實際的工作過程當中發現,一個優秀的城市建設規劃和決策人員,應該具備“德藝雙馨”的素質,也就是說能夠將城市的軟環境與硬環境都列入城市規劃與建設的工作過程當中,最終達到標本兼治的目標。實際上中國的城市建設缺少的不是專業技術人員,也不是資金,歸根結底是因為人們的思想意識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缺乏對大自然的愛惜和尊重。
2.城市生態規劃的內涵
聯合國人與生物圈計劃(MAB,1984)報告指出:“生態城(鄉)規劃就是要從自然生態和社會心理兩方面去創造一種能充分融合技術和自然人類活動的最佳環境,誘發人創造精神和生產力,提供高得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具體來講,城市生態規劃就是對一定時期內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的對策、目標和措施所作的規劃,其目的在于提高環境質量,維持生態平衡,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它遵循生態學與城市規劃學有關理論與方法,應用系統科學、環境科學等多學科的手段,辯識、模擬、設計人工復合生態系統內的各種生態關系,掌握城幣生態系統的演變規律及其影響因素,通過對城市生態系統中各子系統的綜合布局與安排,提出切實可行的生態規劃方案,調整城市人類與城市環境的關系,以維護城市生態系統的平衡,實現城市的和諧、高效、持續發展。
城市生態規劃是與可持續發展概念相適應的一種規劃方法,它將生態學的原理和城市總體規劃、環境規劃相結合,從自然要素的規律出發,分析其發展演變規律,在此基礎上確定人類如何進行社會經濟生產和生活,有效地開發、利用、保護這些自然資源要素,促進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最終使得整個區域和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
因此,城市生態規劃不同于傳統的環境規劃和經濟規劃,它是聯系城市總體規劃和環境規劃及社會經濟規劃的橋梁,其科學內涵強調規劃的能動性、協調性、整體性和層次性,其目標是追求社會的文明、經濟的高效,生態環境的和諧。
3.我們在城市規劃與建設中應對不斷惡化的生態環境的措施
3.1加強城市的生態規劃確保城市生態系統持續發展
城市生態系統的特點與自然生態系統相比,城市生態系統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城市生態系統是人類起主導作用的生態系統。城市中的一切設施都是人制造的,人類活動對城市生態系統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支配作用。與自然生態系統相比,城市生態系統的生產者――綠色植物的量很少;消費者主要是人類,而不是野生動物;分解者微生物的活動受到抑制,自然的分解功能不強。第二,城市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的流通量大、運轉快, 是高度開放的生態系統。城市中人口密集,城市居民所需要的絕大部分食物要從其他生態系統人為地輸入;城市中的工業、建筑業、交通等都需要大量的物質和能量,這些也必須從外界輸入,并且迅速地轉化成各種產品。城市居民的生產和生活產生大量的廢棄物,其中的有害氣體必然會飄散到城市以外的空間,污水和固體廢棄物絕大部分不能靠城市中自然系統的凈化能力自然凈化和分解,如果不及時進行人工處理,就會造成環境污染。由此可見,城市生態系統不論在能量上還是在物質上,都是一個高度開放的生態系統。這種高度的開放性又導致它對其他生態系統具有高度的依賴性,同時會對其他生態系統產生強烈的干擾。
要想建設好生態城市,必須加強城市規劃,其規劃不僅僅局限于將生態學原理應用于城市規劃過程中,而是將其思想滲透于各個方面和部分,使城市規劃生態化,也就是既考慮到現今的生態關系和生態質量,又要考慮到城市未來的生態關系和質量,以使城市和城市生態系統持續發展。
3.2加強城市規劃確保城市生態環境的保護
城市化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避免的趨勢。在城市化進程中,人類將大多數野生生物限制在越來越狹小的范圍內,同時也將自己圈在鋼筋水泥和各種污染構成的人工環境中,遠離了人類祖先所擁有的野趣盎然的生活環境,產生了種種文明病。因此,改善和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是我們在城市規劃和城市發展過程中應當高度重視的重要課題。城市規劃中對城市生態環境越重視, 城市生態環境就會朝著人們理想的方向發展,我們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環境就會不斷改善。
3.3城市規劃工作中生態建設應該遵循的原則、內容和目標
3.3.1城市規劃工作中生態建設應該遵循的原則
a.生態優先,體現以人為本
鑒于城市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矛盾,城市生態應該把凈化大氣、保護水源、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維持碳氧平衡、防風防災、調節城市小氣候環境等生態功能放在首位;并應從滿足人體尺度,為人類提供方便,增加生活情趣含量以及觀賞休閑等需求作為建設重點;從偏重于視覺效果轉向注重人體身心健康角度綜合考慮,強調人居環境,體現以人為本、人與自然相互協調。
b.師法自然,注重生物多樣性
通過建立穩定和多樣化的植物群落,達到傳承文明,師法自然,景觀多樣,應接不暇的效果。充分利用樹種資源和生態位資源,形成不同類型的城市生態系統,既滿足人們不同的文化和生活需求,又為不同生物提供生存繁衍的生態環境,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
c.系統優先,強調整體效果
科學配置,完善城市生態的類型和布局,最大限度提高系統生態總量,發揮城市生態環境的最優效益,實現生態系統各子系統的相互協調,充分提高整個城市的總體功能。
4.結束語
總之,人類不斷改造自然,在改造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調整,以便更好的適應自然,這是一個不變的主題。當前,隨著人口的增長,環境的惡化,能源短缺等系列問題的出現,如何進行調整又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城市是人們生活的中心,是人類物質文明的體現,生態城市是人類理想的棲息地,科學、合理的生態城市建設指標體系的設計,使人們在生態城市建設過程中,能更好地對生態城市建設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確保城市發展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戚仁海,由文輝,王祥榮,祝龍彪;生態城市的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1999年05期.
[2] 黃光宇,陳勇;論城市生態化與生態城市[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1999年06期.
【關鍵詞】城市規劃;城市建設;管理
引 言
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依據,城市規劃不僅關系到城市的建設與管理水平,而且關系到城市未來的發展。因此必須要做好城市規劃,從而為城市的建設與發展提供有力的依據。然而目前我國在城市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就需要相關部門與人員加強城市規劃與城市建設管理,采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從而有效促進城市的長遠發展。
一、中國城市規劃建設現狀
1、管理力度有待加強
各級管理部門對城市的規劃建設的管理力度有待提高。目前,各級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人員魚龍混雜,在有些城市中甚至出現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者身兼數職,這樣如何能夠將城市規劃建設的監督工作落到實處,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又如何保證城市規劃建設工作順利開展。
2、城市規劃的隨意性
城市的規劃在城市的建設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廣義上講,城市規劃的概念極其的廣泛,包括:城市公園廣場的建設,社區街道的布置,城市綠化景觀的位置、面積,市政基礎設施。但是,現階段在我國的城市建設中城市規劃常常由于種種原因被改變,隨意性很強。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地方領導的更換可能使得原來領導的規劃方案流產。其次,某些地方政府為當地的發展尋求財力支持選擇出讓土地,土地的出讓勢必會對城市的原本規劃造成影響。第三,城市規劃管理者中難免會出現一些者,這些人利用職務之便暗中誘導城市規劃進行調整,從而為自己謀求私利。上訴問題的存在使得目前我國很多城市的規劃工作隨意性極強。
3、規劃缺乏前瞻性
擁擠的交通如今已成為困擾城市居民的主要問題之一,究其原因固然和中國快速發展的汽車制造業息息相關,但缺乏超前意識的城市規劃建設亦難辭其咎。由于城市的建設缺乏前瞻性,使得中國很多城市的道路數量和道路寬度已不能滿足需求。在中國的大部分城市中你都有機會看到不寬的街道上充斥著數量龐大的汽車這樣一幅畫面。行路難沒有出現在陡峭巍峨的山路上卻常見于大城市中人口密集的老城區中。如此擁擠的交通環境將會給城市居民的出行造成不便,降低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大量的拆遷現象也都是由于城市的規劃缺乏前瞻性導致。
4、缺乏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
每一座城市發展到現在都是時間的沉淀和歷史的積累的結果。因此,每座城市都有其相應的文化底蘊和這種文化下所孕育出的大量名勝古跡。但是,目前的很多城市在建設中竟然忽視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使得大量歷史遺跡遭到毀滅性破壞,讓人感到惋惜。
5、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城市的生態環境的好壞是衡量居民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是衡量城市規劃建設是否人性化的標準?,F階段,國內很多城市的規劃建設雖然給城市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益,但是也給這些城市的生態環境造成不小的沖擊。國內針對這種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早已制定出相關的法律,比如說:水土保持法、環境保護法,但是企業對此不夠重視,相關的責任部門對此監督也不到位使得這些法律變成一紙空文,落實不到實處。
二、完善我國城市規劃與城市建筑管理的對策
1、健全和完善規劃法規體系
當前,要切實做好城市規劃與管理,就應該積極運用法律手段,進一步強化城市規劃管理的綜合協調職能,將城市土地利用各項活動都納入統一的城市規劃管理中。要確保法律手段的有效發揮,各級城市規劃管理主管部門就應該依照實際情況科學制定完善的規劃法規體系,使城市規劃與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保證城市規劃方案的有效實施。在法律手段應用過程中,應注重節制規劃許可自由裁量權,使遵守法定程序,嚴守合理性原則,逐步推行城市規劃審批法制化、城市規劃技術標準化,城市規劃管理工作科學化建設。
2、設計合理的規劃許可審批程序和管理體制
要確保城市規劃管理的合理與科學,就必須依照城鄉規劃法規定的必要的環節來進行,嚴格遵循科學的審批管理程序,從而有效地防止審批工作隨意性,避免、隨意干預的情況發生。為此,管理部門應設計合理的規劃許可審批程序,采取各種手段確保程序的嚴格執行,對違背城市規劃管理法規的行為要追究當事人法律責任。同時,還應該加強管理體制的改革,建立健全城市規劃行政許可和審批制度,在城市規劃管理工作中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建立規劃委員會制度,健全城市規劃管理決策機制,保證城市規劃與管理的有序進行。
3、加強城市規劃與管理的監督
城市發展建設的長期性決定了城市規劃與管理工作的長期性。要保證城市規劃的長遠發展,各級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就必須將規劃實施的監督檢查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抓。為此,應建立有效的城市規劃監督機制,實現上級對下級的有效監督,依據法律法規對項目實施事前、事中監督,強化層級監督,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同時,還應該建立規劃管理行政責任追究制度,使城市規劃管理的各項工作任務都有明確具體的責任主體,對實際工作中的各種違法行為要追究直接責任人責任,切實保護行政管理的法律秩序,保障國家和人民權益。
4、重視城市生態環境規劃
生態環境的保護是規劃建筑中的重要內容,要做好科學規劃,就應該以城市建設規劃的基本要求為基礎,以城市的自然資源承載力和環境容量為依據,以保護城市生態環境,實現城市社會、經濟和環境三個方面的協調發展為目的來進行。具體來說,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當地的特色與優勢來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的建設,為保護和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要堅持“誰污染誰付費、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督、評價和激勵機制,有效控制對生態環境進行的行為,加大各項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及政策的執行力度,從而形成保護城市生態環境的合力。此外,還應該充分利用教育、法制、宣傳等手段,向民眾普及環保知識,使人們正確認識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要性,并能夠投身于改善生態環境、防止環境污染的行列中去。
5、加強城市建設的區域協調
由于目前我國城市發展規劃區域協調性比較差,這就造成我國一些發達地區的城市發展較快,而落后偏遠地區城市發展較差,這影響了我國城市的整體發展。因此,我國要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根據不同區域城市的發展狀況,制定不同的城市發展規劃,從而有效協調不同區域的城市發展水平,進而提高我國城市的總體發展水平,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結束語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日益加快,大力改善城市規劃與管理工作也變得迫在眉睫。當前,在城市規劃與建設中,管理法制、管理體制、監督與管理方式等方面還存在問題,遵循有關的城市規劃原則,處理好城市規劃管理與法律法規、監督體制各方面的關系,進行合理的規劃和決策,從而實現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國慶.淺析城市規劃與城市建設管理[J].黑龍江科學,2014,03(08):57-58.
[2]尉雪.淺談城市規劃與城市建設管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25(06):34-35.
【關鍵詞】:城市規劃;城市建設;管理
前 言:城市規劃是在一段時期內的城市經濟發展、土地利用以及空間使用能能源和資源與人口之間的關系進行平衡協調的過程。城市規劃是具有一定的綜合性、獨立性及專業性的工作,其出發點是建設綠色生態、節約環保及可持續發展型城市,目的在于促進城市繁榮穩定和長足發展。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發展的藍圖,涉及到整個城市資源和空間的利用,關系整座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方向,關系到整個城市的經濟命脈。目前,我國城市發展中國仍存在一些問題,值得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部門進行分析和探討,采取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促進經濟、社會、資源、環境與人口之間的協調發展。
1.城市規劃應當遵循的原則
1.1城市規劃應具有前瞻性
城市發展規劃應制定高起點,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才能促進城市健康有序發展。城市規劃編制要立足長遠,積極探索創新,不能被眼前的空間和資源條件所束縛,堅持高起點,可持續發展戰略,階梯式實施過程。要合理的利用土地資源,堅持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型城市。明確城市規劃對土地利用的監管作用,保證城市土地的到合理的開局,符合城市未來發展特點,城市項目的審批和建設都要嚴格按照城市發展規劃來執行。
1.2城市規劃應該統籌兼顧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日益加快,城際之間、城鄉之間的聯系愈發密切,區域間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是城市規劃的重要內容。城市規劃堅持統籌兼顧就要與區域發展相結合,做好城市區域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對城市功能布局以及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合理安排,這樣有助于城市內部實行文明和諧的發展局面,同時有助于打破城鄉二元體制,實現區域經濟繁榮穩定。從區域整體出發,結合城鄉發展特點和需要,明確各城鎮的職能分工,對城鎮功能布局及基礎設施建設進行規劃和協調指導,避免重復建設和空間資源浪費,實行區域間基礎設施共享和有效管理策略,對不符合整體利益及長遠利益的開局進行限制,保護環境資源。
1.3城市規劃與產業布局和經濟發展相結合
城市發展規劃和建設管理應該符合經濟結構調整的要求,進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體現產業聚集和規?;?,城市規劃不單是建設規劃,更要顧及經濟空間布局的協調發展,平衡個階層的經濟利益,促進經濟發展。利用法律和稅收強化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政府管理職能,引導城市建設發展方向和規模,使之與國家政策、經濟趨勢相符合。城市項目的布局和選址應該符合城市規劃建設,新增建設用地要經過嚴格的城市規劃部門審批程序方可實施。城市規劃的管理應該促進和推動城市經濟發展建設,保證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2.當前城市規劃與城市建設存在的問題分析
2.1城市規劃管理粗放
在城市規劃建設中,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功能區建設以及產業結構布局,比如公園廣場建設、街道綠化布置以及市政基礎設施等。然而,當前,我國城市建設規劃經常由于各種原因被改變,具有很強的隨意性,造成這種結果可能由于城市領導更換導致原規劃被打亂;政府部門為了追求經濟發展而出讓土地,影響了原有城市土地規劃;城市管理部門利用職權調整城市規劃,從中漁利。
2.2城市規劃沒有適當超前
城市發展建設缺乏超前意識,很多城市利用環境資源作為代價來換取經濟建設成果,雖然只是眼前的繁榮,同時也為今后的規劃和治理留下了難題和隱患。由于城市建設缺乏前瞻性,許多城市的道路的數量和道路的寬度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車輛的需要,擁擠的交通必然與盲目擴大和發展的汽車產業相關;被嚴重污染的城市河水與重工業產業的不合理布局脫不了干系;嚴重的霧霾及惡劣的空氣質量是各種廢氣的排放帶來的后果,這些現象雖然與社會經濟發展密切相關,但是缺乏前瞻性的城市規劃管理也難辭其咎。
2.3城市規劃中的土地資源利用不合理
一些城市建設的規劃缺乏科學性,布局明顯不合理。許多地區沒有根據當地的具體特點來進行規劃布局,主要表現為對公共基礎設施、工業產業、生活區以及商業區沒有進行合理規劃,例如一些古城為了修建市區主干道,盲目拆除了具有上千年文化的古建筑,這些建筑是無法復制和保留的,因此“古城文化遺產”的申請也未通過,而由于規劃不善,原有的代表性建筑被一群沒有文化根據的“火柴盒”式建筑和爛尾樓所包圍;許多地區不顧城市一體化趨勢,大搞諸侯割據規劃,坐井觀天、畫地為牢,瞄準信息產業和高科技產業,從競爭角度出發,導致產業結構相似雷同,單個城市缺乏支持,變得后勁不足,嚴重影響了城市經濟發展建設。
2.4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配合缺乏默契度
城市規劃是對經濟、環境、資源及社會的綜合規劃,是一項全局性、戰略性的工程型工作。城市規劃不是一某個部門單打獨斗,而是需要各個相關部門的密切支持與配合,使城市規劃與土地資源管理、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業產業結構布局、環境保護、人口發展以及經濟建設緊密聯系在一起。這些因素互為因果,相互促進、相互制約。而在現實的城市發展規劃中,許多城市往往不能正確處理好城市規劃建設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各部門之間各自為戰,缺乏溝通和配合,使土地資源的利用和環境的保護之間充滿了矛盾。事實上,國民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合理的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平衡經濟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而當前許多城市在處理二者關系之間缺乏平衡和協調,影響了整個城市規劃管理水平,阻礙了城市的發展進步。
3.完善城市規劃與城市建設管理的措施探討
3.1堅持人本思想
城市規劃建設就是為了讓生活更美好,歸根結底是服務城市居民。在城市規劃中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使城市規劃管理工作具有前瞻性,符合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滿足人民群眾切實關心的實際問題。為了保證規劃的科學合理,應堅持循序漸進、階梯式發展原則,對相應的工作制定統一標準,不能急功近利、盲目追求經經濟利益而付出環境和資源的代價,多搞一些民生工程,切勿實行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要體現出人們的利益,堅持以人為本。
3.2建立健全法律法規監管體系
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要想取得成效,政府部門應該發揮職能,積極運用法律手段加強城市規劃總會讓協調職能,將城市土地資源利用活動納入統一發展規劃之中。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在城市規劃方面的內容,指導和監管各級城市在城市規劃的內容和方向,保證各級職能部門能夠依照實際情況踐行法律規定,抱著該法律有效發揮。完善法律管理體系,使城市規劃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3.3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
在城市規劃管理中,針對當前城市規劃中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大量污染而導致的污染和浪費的現象,應該堅持節約的原則,完善城市功能和布局結構,妥善解決規劃發展中遇到的矛盾。為了實現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型城市,應該改變粗放型規劃模式,堅持節約和集約,以低消耗和環保的生產生活方式,主動構建城市生態系統和社會系統的良性循環,實現整體優化的、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形態,形成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模式,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3.4實行嚴格的規劃審批程序,
要確保城市規劃管理的科學合理,就要執照既定程序執行。因此要科學謀劃,建立健全城市規劃行政許可和審批制度,對違背程序的當事人追糾法律責任,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督、評價和激勵機制,保證城市規劃與管理的有序進行。
結 語:總之,良好的城市規劃有利于創造更多的發展空間,提高城市建設水平。城市規劃的效果對城市各功能區功能的發揮以及市管理工作的質量有著直接影響。城市規劃的涉及范圍廣,技術性強,因此,,城市既要符合城市建設的總體要求,又要遵循城市建設的客觀規律,要做到立足長遠,頭籌兼顧,綜合布局,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永福.關于城市規劃與城市建設管理探究[J].才智,2014,33:353.
關鍵詞:城市規劃;城市建設;管理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s the study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urban future the reasonable layout and overall arran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engineering comprehensive deployment. A period of city development blueprint, is the basis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day by day, the status and role of the city, the more outstanding. How to face the upcoming 21 st century, how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city development, how to manage city,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ity development so as to fully realize the city in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and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leading rol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question is to ensure that the city construction and urban management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Better adapt to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rend,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existence, become the an urgent task.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Urba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 言: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搞好城市規劃。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藍圖,是建設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據。城市規劃搞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城市總體功能是否有效發揮,關系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環境能否協調發展。無論從國外還是國內看,在設計、建設、管理方面受到普遍贊譽的城市,都有一個科學合理的總體規劃。那些布局混亂、環境惡化、不能發揮整體功能的城市,除了其他原因外,往往都與沒有一個好的發展規劃有關。因此,在城市現代化建設中,必須下功夫搞好城市規劃。
1城市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
1)水污染問題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劇增長和工業的飛速發展,大量污水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而直接排掉,致使水環境嚴重污染。全國有監測資料的1200多條河流中,850多條受到污染,在七大水系中,遼河、海河、淮河污染嚴重,全國78%的河段不適宜作飲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
2)城市大氣質量嚴重惡化
工業和交通運輸業逐步發展以及石化燃料的大量使用,將粉塵、硫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質排入大氣層,使大氣層嚴重惡化,導致全國絕大多數城市出現酸雨,給工農業帶來巨大的損失,直接地威脅到人類的生存 。
3)垃圾泛濫成災
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產生了大量的廢物,全國有2/3的城市處于垃圾的包圍之中,不僅有礙雅觀、侵占土地、傳染疾病,而且在自身嚴重污染環境的同時加強了水體、大氣土壤的污染。
4)噪聲擾民現象普遍存在
隨著我國城市工業、交通運輸和文化娛樂事業的快速發展,噪聲擾民的現象也很突出。
2 合理對城市規劃與建設的對策
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借鑒發達國家城市建設的成功經驗,總結我國城市建設中出現的一些弊端,結合平時的工作實際,我對城市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認為重點應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1)要以人為本
堅持以社區居民為重點,以不斷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求為宗旨,以社區居民廣泛參與為根本,使社區建設事業充滿內在活力。
2)重視規劃管理
各地都堅持“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使城市建設有章可循、方向明確。陜西省寶雞注重規劃體系建設,大小規劃功能不一,但互相銜接、互為補充,為城市建設提供了有效保障。四川省廣元市實行規劃公示制度,建立了規劃分級審批制度,保證了規劃制定的科學性。成都、西安等地制作了城市規劃立體模型,免費向市民開放,讓群眾了解規劃、監督規劃的實施,同時也減少了規劃實施的阻力。
3)要處理好城市經濟發展和環境建設的辯證關系
注意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強城市綠化建設和市容環境衛生建設,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城市傳統風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觀;不能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以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影響城市發展為代價,避免重復“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使城市的經濟發展與環境建設同步進行。人與環境是相互依存的有機整體,保持人與自然相互協調,既是當代人類的共同責任,也是城市規劃建設工作的基本原則。
4)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
堅持從實際和需要出發,制定科學合理的社區建設發展規劃,從居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項目由少到多,標準由低到高,逐步探索適合本地區實際的社會建設發展模式。也要量力而行,科學合理地確定城市各項建設用地和定額指標,對一些重大問題和決策進行經濟綜合論證,切忌倉促拍板,造成不良后果。我國城市在發展過程中,資源占用與能源消耗過大,建設行為過于分散,浪費了大量寶貴的土地資源。
5)要突出地方特色
各地根據歷史、人文、自然條件,從城市的功能定位、產業發展、空間布局、文化載體、標志性建筑等方面充分展現獨特的城市個性,精心塑造一個城市的形象。四川省廣元市結合生態系統完整、森林覆蓋率高、城區三山兩水的獨特自然地理形態,依水構景凸顯城市之韻,依山造園凸顯城市之靈,依勢造綠凸顯城市之魂,生態園林城市的特色十分明顯。陜西省安康市突出一縣一品,在縣城建設上大做特色文章,新亮點、新舉措不斷涌現。成都、西安市把舊城改造同文化傳承相結合,充分展現作為古都的歷史文化底蘊。正是在城市特色上大做文章,這些城市擁有諸多名片,成為優環境、聚人氣、促發展的無形招牌。
3 城市規劃和建設要改善生態環境
城市建設還需要維護地區生態安全,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要求。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生態環境問題的日趨嚴重化,城市生態問題也日益成為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國內外城市的發展表明,城市化具有正、負兩個方面的效應。一方面,城市化可以促進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進步。 另一方面,城市化在為人們帶來許多益處的同時,又產生一系列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對自然生態系統和人民健康產生影響。
1)城市環境污染嚴重,環境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隨著城市燃氣的普及,城市大氣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大氣總懸浮顆粒物年日平均值呈逐年下降趨勢。其污染源主要來自以燃油為燃料的機動車尾氣和燃燒散煤排放的煙塵。隨著機動車需求的不斷增加,汽車尾氣成為市區居民生命健康的大敵;為提高大氣環境質量,大氣污染治理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2)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是直接影響市民生活質量、損害城市形象的大問題
目前,城市污水幾乎全部向江河直接排放,嚴重污染水體和環境。其中生活污水基本上是不經任何處理的直接排放,并且各個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和城市建設很不相稱。此外垃圾處理是城市又一個令人頭疼的環境問題。
3)工業污染嚴重,清潔化生產程度低
城市中心地帶往往是工業企業的城市環境污染源,現代一些城市工業企業科技含量低,工藝設備、技術落后,傳統的先污染、后治理阻礙了城市生態環境建設進程。近些年,各地市采取措施治理工業對現代城市生態環境的影響,但力度不夠,不能徹底的改變“三廢”對城市發展的影響。但又不能讓污染源離開城區又去污染郊區,無論是城區還是郊區的工業企業都應推行清潔生產,重抓技術改造。
4注重創新,把新理論、新技術廣泛運用在城市建設的各個方面。
1)不斷更新城市規劃理念和理論。西方國家在推進城市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城市規劃理論不斷更新進步。我國在吸收傳統規劃理論的同時,學習借鑒西方現代城市規劃理論,在城市建設中注重“以人為本”、“天人合一”的理念,把西方理論的城市空間結構、功能劃分、城市設計等與中國城市實際緊密結合,出現了上海浦東新區等城市建設的成功范例。
2)先進工程技術在城市建設的運用,既為歷史建筑的保護提供了更新的技術,也為大型項目的推進破除了技術瓶頸。
3)綜合管理的運用,數字化城市管理的引入,為城市管理提供了嶄新的理念、方法和技術。
4)經營城市為城市建設籌集了必需的資金。各地通過搞好土地經營,搞活無形資產經營等,為城市建設提供了大量資金,加快了推進城市建設與發展的步伐。
結束語:
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要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以科學的態度規劃城市,以嚴謹的態度建設城市,以人性化的措施管理城市,就一定能建成適宜人類居住的和諧城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