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5 17:36:20
序論:在您撰寫評估價值的方法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Abstract: Asset appraisal is a market and value social economy activity.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t transferring of property rights, corporate restructuring and asset liquidity.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results of asset appraisal quality to discuss how to choose and use appraisal method. The paper holds that asset value type is determined by appraisal method choice and usage. Different appraisal method embody different value types or value properties which will inevitable lead to different results. So value type or value property is correlated and consistent with appraisal methods.
關鍵詞:資產評估;價值類型;評估方法;方法選擇
Key words: asset appraisal; value type; appraisal method; choice of method
中圖分類號:F2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03-0167-01
1資產評估價值類型、作用
關于價值類型的種類,我國現行評估準則采用了國際評估準則的觀點。即將價值類型分為市場價值和市場價值以外價值類型。市場價值是指自愿買方和自愿賣方在各自理性行事且未受任何強迫的情況下,評估對象在評估基準日進行正常公平交易的價值估計數額。市場價值以外的價值類型包括投資價值、在用價值、清算價值、殘余價值等。
由于價值類型是價值質的規定,因此在資產評估中起著重要作用,具體表現在:①價值類型是影響和決定資產評估價值的重要因素。資產評估價值是某項資產在特定條件下的價值表現,其價值屬性不同,評估結果也就不同。因此,資產評估中的資產價值與其本身的內在價值或者特定價值存在差異,也就是說,同一資產在不同價值屬性情況下,由于屬性不同表現在價值量上存在很大差異性,理所當然地產生不同的評估結果。②資產價值類型決定評估方法的選擇和使用。價值類型實際上是資產評估價值的一個具體標準和取向,某種標準的評估價值取得,必然通過具體評估方法進行科學估算獲得。事實上,評估方法只是估算評估價值的一種思路,價值類型確定必然決定了評估方法選擇和使用,例如:評估師在評估資產的現行市場價值,只能采用市場比較方法估價,不能采用收益現值法或者重置成本法替代,當估算資產未來價值即在用價值時,應當使用收益現值法而不能用重置成本或者市場價值進行替代。③明確資產評估價值類型,可以避免報告使用者誤用評估報告。資產評估結果是在特定的假設條件為前提,不同的評估目的,市場條件下決定了價值屬性不同,因而評估價值存在很大差異性,資產評估師在評估報告當中明確評估資產價值類型,可以使委托方更清楚了解評估資產在不同價值屬性下的價值,從而不產生誤解,同時也規避了評估師的執業風險和責任。
2影響資產價值類型的因素
實踐中,決定價值類型是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包括:①評估目的或者特定行為;②市場條件;③資產功能及其狀態。以上因素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從而影響或者決定資產價值類型,其中最核心因素是特定的評估目的。這主要是由于資產特定評估目的直接影響市場條件,因而最終影響資產功能和狀態。例如:資產在出售情況下,直接決定了市場需求方的范圍,從而會影響資產功能和狀態。一般情況下,由于委托方資產評估特定目的不同,評估價值存在很大差異,這種差異是因為資產特定目的不同引起的資產價值屬性不同產生的。在具體評估實際當中,如果委托方明確了資產價值類型,評估師應當在評估報告對資產在某一價值類型下價值做出結論。如果委托方未明示委估資產的價值類型,評估師應當盡可能的在特定評估目的下對資產不同價值類型下價值進行評估,根據特定評估目的確定最恰當的價值類型,選擇最合理方法對委托評估的資產進行評估,并做出最終結論。不同評估方法體現資產不同價值類型或者價值屬性,體現在價值量必然存在很大差異性,因此不同評估方法使用,自然得出不同結果。在具體評估實踐中,評估師可以根據委托方要求選擇評估類型和評估方法。通常情況下,企業破產、資產拍賣,評估師一般選擇清算價格,如果委托方要求采用市場價格類型,那么評估師將對市場價值進行分析,選擇參照物進行類似比較,從而得出近似理想化的市場價值。
3資產評估方法的選擇
3.1 資產評估方法的選擇必須與資產評估價值類型適應。資產價值類型是由資產的特定的評估目的決定。一般認為,在某一特定的評估目的必然有其相適應的價值類型或者價值屬性,資產價值類型決定評估方法選擇和使用,也就是說,不同評估方法其實體現了資產不同價值屬性或者價值類型。
3.2 資產評估方法必須與評估對象相適應。評估對象是單項資產還是整體資產,是有形資產還是無形資產,往往要求不同的評估方法與之適應。例如:在持續經營條件下,對于企業整體資產一般情況下要求采用收益現值法,非持續經營時,才考慮成本加和法,以此體現企業資產價值最大化原則,對于無形資產一般情況下交易案例較少,可比性較差,因此評估實踐中一般采用收益現值法,對于有形資產特別房地產、機器設備由于交易性案例較多,因此應首先考慮市場法,以真實反映其市場價格,只有在交易案例較少或者沒有可比性的情況下,評估師才使用重置成本法,反映其現行成本價值。
3.3 評估方法的選擇還要受可搜集數據和信息資料的制約。每種評估方法的運用所涉及到的經濟技術參數的選擇,都需要有充分的數據資料作為基礎和依據。在評估時點,以及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某種評估方法所需的數據資料的收集可能會遇到困難,當然也就會限制某種評估方法的選擇和運用。
3.4 在選擇和運用某一方法評估資產的價值時,應充分考慮該種方法在具體評估項目中的適用性、效率性和安全性,并注意滿足該種評估方法的條件要求和程序要求。
4結語
總之,在評估方法的選擇過程中,首先,必須確保評估方法與價值類型一致性;其次考慮與評估對象的適用性;最后應考慮各種假設和條件與評估所使用的各種參數數據,及其評估結果在性質和邏輯上的一致。
參考文獻:
[1]全國注冊資產評估師考試用書編寫組.資產評估[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
論文關鍵詞:資產評估,價值類型,評估方法,方法選擇
資產評估是指通過對資產某一時點價值的估算,從而確定其價值的經濟活動。資產評估方法有三種,市場法、成本法、收益法。各種方法各有其特點,因此在資產評估中如何運用、選擇評估方法就顯得至關重要,它不僅關系評估質量,而且還決定評估結果和風險。本文認為,價值類型是資產價值的具體表現形式,體現資產價值屬性,不同價值類型因為屬性不同,表現在價值量上存在很大差異性,評估方法是實現資產價值屬性或者價值類型具體途徑和方式,因此價值屬性或者價值類型必然決定于評估方法選擇和使用,換言之,資產價值屬性或者價值類型存在相關性、一致性。
一、資產評估價值類型、作用
關于價值類型的種類,目前有二種觀點,一種國內傳統的價值類型包括:現行市價、重置成本、收益現值、清算價格;另一種是根據《國際評估準則》規定,將價值類型分為市場價值和市場價值以外價值類型,我國現行評估準則采用了國際評估準則的觀點。
(一)、市場價值是指自愿買方和自愿賣方在各自理性行事且未受任何強迫的情況下,評估對象在評估基準日進行正常公平交易的價值估計數額。(二)、市場價值以外的價值類型包括投資價值、在用價值、清算價值、殘余價值等。1、投資價值是指評估對象對于具有明確投資目標的特定投資者或者某一類投資者所具有的價值估計數額,亦稱特定投資者價值;2、在用價值是指將評估對象作為企業組成部分或者要素資產按其正在使用方式和程度及其對所屬企業的貢獻的價值估計數額;3、清算價值是指在評估對象處于被迫出售、快速變現等非正常市場條件下的價值估計數額;4、殘余價值是指機器設備、房屋建筑物或者其他有形資產等的拆零變現價值估計數額;5、課稅價值是指根據稅法規定的與征納稅收相關的價值定義所確定的價值;6、保險價值是指因可能的危險造成損失的實體項目的重建或者重置成本,保險價值是保險單條款中記載或者認可的某一項資產損失或者資產組的某一部分損失。由于價值類型是價值質的規定,因此在資產評估中起著重要作用,具體表現在:(一)、價值類型是影響和決定資產評估價值的重要因素。資產評估價值是某項資產在特定條件下的價值表現,其價值屬性不同,評估結果也就不同。因此資產評估中的資產價值與其本身的內在價值或者特定價值存在差異,也就是說,同一資產在不同價值屬性情況下,由于屬性不同表現在價值量上存在很大差異性,理所當然地產生不同的評估結果。因此現行評估準則要求評估師在評估報告只能是一種評估結果是不科學,這主要是1.評估師不能替代報告使用者做出資產價值的最終價值判斷與決策。換言之,評估報告作用畢竟是一種評估咨詢報告,并不是價值決策報告,2.在委托方未明確價值類型的情況下,評估師之所以對資產采用多種方法評估資產,從資產不同價值屬性視角來估算資產價值,使報告使用者更清楚地了解資產在不同價值屬性下的價值,以便報告使用者投資、決策,如果委托方限定價值類型的話,那么評估師應就某項資產在某一價值屬性下的價值做出評估結論,3.評估報告采用多種方法估算資產在不同價值類型下的價值,必然得出多種評估結果,現行評估準則要求評估報告只能一種評估結果面臨的困惑:資產在不同價值類型或者價值屬性價值下,如果得出一種評估價結果的話,存在邏輯上矛盾;(二)、資產價值類型決定評估方法的選擇和使用。價值類型實際上是資產評估價值的一個具體標準和取向,某種標準的評估價值取得,必然通過具體評估方法進行科學估算獲得。事實上,評估方法只是估算評估價值的一種思路,價值類型確定必然決定了評估方法選擇和使用,例如:評估師在評估資產的現行市場價值,只能采用市場比較方法估價,不能采用收益現值法或者重置成本法替代,當估算資產未來價值即在用價值時,應當使用收益現值法而不能用重置成本或者市場價值進行替代。毫無疑問,不同價值類型決定了評估方法選擇使用,不同評估方法應體現不同價值屬性,不同價值屬性、不同評估方法不具有替代性、可比性,這本應該是資產評估一個基本原則性的問題。然而,恰恰相反現行評估準則對這一基本原則問題尚未形成共識,認為各種評估方法存在替代性,各種評估方法運用都是對資產真實價值近似反映等錯誤認識,應盡快予以修正、完善;(三)、明確資產評估價值類型,可以避免報告使用者誤用評估報告。資產評估結果是在特定的假設條件為前提,不同的評估目的,市場條件下決定了價值屬性不同,因而評估價值存在很大差異性,資產評估師在評估報告當中明確評估資產價值類型,可以使委托方更清楚了解評估資產在不同價值屬性下的價值,從而不產生誤解,同時也規避了評估師的執業風險和責任。
二、影響資產價值類型的因素
價值類型是評估界的難點和爭議焦點,但在以下方面已達成共識。一、是資產價值類型是必需的;二、資產評估過程中必須確定價值類型,價值類型指導資產評估過程始終;三、每項價值類型必須有定義。實踐中,決定價值類型是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包括:1、評估目的或者特定行為;2、市場條件;3、資產功能及其狀態。
以上因素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從而影響或者決定資產價值類型,其中最核心因素是特定的評估目的。這主要是由于資產特定評估目的直接影響市場條件,因而最終影響資產功能和狀態。例如:資產在出售情況下,直接決定了市場需求方的范圍,從而會影響資產功能和狀態。一般情況下,由于委托方資產評估特定目的不同,評估價值存在很大差異,這種差異是因為資產特定目的不同引起的資產價值屬性不同產生的。在具體評估實際當中,如果委托方明確了資產價值類型,評估師應當在評估報告對資產在某一價值類型下價值做出結論。如果委托方未明示委估資產的價值類型,評估師應當盡可能的在特定評估目的下對資產不同價值類型下價值進行評估,并將不同價值類型價值結果在評估報告予以揭示,或者評估師根據特定評估目的確定最恰當的價值類型,選擇最合理方法對委托評估的資產進行評估,并做出最終結論。筆者認為,1、既然資產有不同價值類型或者價值屬性,那么表現在價值量上應該存在很大差異,因此,評估師義務應將資產在不同價值屬性或者價值類型下資產價值予以反映,而不是替代評估報告使用者對資產價值做出價值判斷或者決策;2、由于資產價值類型不同決定評估方法的不同,因此評估方法之間不存在替代性、可比性,換言之,不同資產評估方法體現資產不同價值類型或者價值屬性;3、不同評估方法體現資產不同價值類型或者價值屬性,體現在價值量必然存在很大差異性,因此不同評估方法使用,自然得出不同結果。顯然,現行評估準則要求評估師在評估報告得出一種評估結果是錯誤的。當然,在具體評估實踐中,評估師可以根據委托方要求選擇評估類型和評估方法。通常情況下,企業破產、資產拍賣,評估師一般選擇清算價格,如果委托方要求采用市場價格類型,那么評估師將對市場價值進行分析,選擇參照物進行類似比較,從而得出近似理想化的市場價值??梢?,在同一特定目的下,由于資產價值類型不同,評估價值也存在很大差異,因此,評估師根據特定評估目的確定評估價值類型尤為關鍵,它不僅決定了評估方法使用,而且還最終決定了評估結果。
三、資產評估方法的選擇
1、資產評估方法的選擇必須與資產評估價值類型適應。資產價值類型是由資產的特定的評估目的決定。一般認為,在某一特定的評估目的必然有其相適應的價值類型或者價值屬性,資產價值類型決定評估方法選擇和使用,也就是說,不同評估方法其實體現了資產不同價值屬性或者價值類型。
2、資產評估方法必須與評估對象相適應。評估對象是單項資產還是整體資產,是有形資產還是無形資產,往往要求不同的評估方法與之適應。例如:在持續經營條件下,對于企業整體資產一般情況下要求采用收益現值法,非持續經營時,才考慮成本加和法,以此體現企業資產價值最大化原則,對于無形資產一般情況下交易案例較少,可比性較差,因此評估實踐中一般采用收益現值法,對于有形資產特別房地產、機器設備由于交易性案例較多,因此應首先考慮市場法,以真實反映其市場價格,只有在交易案例較少或者沒有可比性的情況下,評估師才使用重置成本法,反映其現行成本價值。
3、評估方法的選擇還要受可搜集數據和信息資料的制約。每種評估方法的運用所涉及到的經濟技術參數的選擇,都需要有充分的數據資料作為基礎和依據。在評估時點,以及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某種評估方法所需的數據資料的收集可能會遇到困難,當然也就會限制某種評估方法的選擇和運用。
4、在選擇和運用某一方法評估資產的價值時,應充分考慮該種方法在具體評估項目中的適用性、效率性和安全性,并注意滿足該種評估方法的條件要求和程序要求。
四、結語:
總之,在評估方法的選擇過程中,首先,必須確保評估方法與價值類型一致性;其次考慮與評估對象的適用性;最后應考慮各種假設和條件與評估所使用的各種參數數據,及其評估結果在性質和邏輯上的一致。由于不同評估方法體現資產不同價值類型,因此對同一資產在不同價值類型下,資產價值量必然存在很大差異,從而形成不同的評估結果,這與現行評估理論有著本質不同,因此有助于我們對評估基礎理論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 全國注冊資產評估師考試用書編寫組.資產評估[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
2 資產評估準則. 中國資產評估協會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
3 朱柯.資產評估[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論文關鍵詞:資產評估,價值類型,評估方法,方法選擇
資產評估是指通過對資產某一時點價值的估算,從而確定其價值的經濟活動。資產評估方法有三種,市場法、成本法、收益法。各種方法各有其特點,因此在資產評估中如何運用、選擇評估方法就顯得至關重要,它不僅關系評估質量,而且還決定評估結果和風險。本文認為,價值類型是資產價值的具體表現形式,體現資產價值屬性,不同價值類型因為屬性不同,表現在價值量上存在很大差異性,評估方法是實現資產價值屬性或者價值類型具體途徑和方式,因此價值屬性或者價值類型必然決定于評估方法選擇和使用,換言之,資產價值屬性或者價值類型存在相關性、一致性。
一、資產評估價值類型、作用
關于價值類型的種類,目前有二種觀點,一種國內傳統的價值類型包括:現行市價、重置成本、收益現值、清算價格;另一種是根據《國際評估準則》規定,將價值類型分為市場價值和市場價值以外價值類型,我國現行評估準則采用了國際評估準則的觀點。
(一)、市場價值是指自愿買方和自愿賣方在各自理性行事且未受任何強迫的情況下,評估對象在評估基準日進行正常公平交易的價值估計數額。(二)、市場價值以外的價值類型包括投資價值、在用價值、清算價值、殘余價值等。1、投資價值是指評估對象對于具有明確投資目標的特定投資者或者某一類投資者所具有的價值估計數額,亦稱特定投資者價值;2、在用價值是指將評估對象作為企業組成部分或者要素資產按其正在使用方式和程度及其對所屬企業的貢獻的價值估計數額;3、清算價值是指在評估對象處于被迫出售、快速變現等非正常市場條件下的價值估計數額;4、殘余價值是指機器設備、房屋建筑物或者其他有形資產等的拆零變現價值估計數額;5、課稅價值是指根據稅法規定的與征納稅收相關的價值定義所確定的價值;6、保險價值是指因可能的危險造成損失的實體項目的重建或者重置成本,保險價值是保險單條款中記載或者認可的某一項資產損失或者資產組的某一部分損失。由于價值類型是價值質的規定,因此在資產評估中起著重要作用,具體表現在:(一)、價值類型是影響和決定資產評估價值的重要因素。資產評估價值是某項資產在特定條件下的價值表現,其價值屬性不同,評估結果也就不同。因此資產評估中的資產價值與其本身的內在價值或者特定價值存在差異,也就是說,同一資產在不同價值屬性情況下,由于屬性不同表現在價值量上存在很大差異性,理所當然地產生不同的評估結果。因此現行評估準則要求評估師在評估報告只能是一種評估結果是不科學,這主要是1.評估師不能替代報告使用者做出資產價值的最終價值判斷與決策。換言之,評估報告作用畢竟是一種評估咨詢報告,并不是價值決策報告,2.在委托方未明確價值類型的情況下,評估師之所以對資產采用多種方法評估資產,從資產不同價值屬性視角來估算資產價值,使報告使用者更清楚地了解資產在不同價值屬性下的價值,以便報告使用者投資、決策,如果委托方限定價值類型的話,那么評估師應就某項資產在某一價值屬性下的價值做出評估結論,3.評估報告采用多種方法估算資產在不同價值類型下的價值,必然得出多種評估結果,現行評估準則要求評估報告只能一種評估結果面臨的困惑:資產在不同價值類型或者價值屬性價值下,如果得出一種評估價結果的話,存在邏輯上矛盾;(二)、資產價值類型決定評估方法的選擇和使用。價值類型實際上是資產評估價值的一個具體標準和取向,某種標準的評估價值取得,必然通過具體評估方法進行科學估算獲得。事實上,評估方法只是估算評估價值的一種思路,價值類型確定必然決定了評估方法選擇和使用,例如:評估師在評估資產的現行市場價值,只能采用市場比較方法估價,不能采用收益現值法或者重置成本法替代,當估算資產未來價值即在用價值時,應當使用收益現值法而不能用重置成本或者市場價值進行替代。毫無疑問,不同價值類型決定了評估方法選擇使用,不同評估方法應體現不同價值屬性,不同價值屬性、不同評估方法不具有替代性、可比性,這本應該是資產評估一個基本原則性的問題。然而,恰恰相反現行評估準則對這一基本原則問題尚未形成共識,認為各種評估方法存在替代性,各種評估方法運用都是對資產真實價值近似反映等錯誤認識,應盡快予以修正、完善;(三)、明確資產評估價值類型,可以避免報告使用者誤用評估報告。資產評估結果是在特定的假設條件為前提,不同的評估目的,市場條件下決定了價值屬性不同,因而評估價值存在很大差異性,資產評估師在評估報告當中明確評估資產價值類型,可以使委托方更清楚了解評估資產在不同價值屬性下的價值,從而不產生誤解,同時也規避了評估師的執業風險和責任。
二、影響資產價值類型的因素
價值類型是評估界的難點和爭議焦點,但在以下方面已達成共識。一、是資產價值類型是必需的;二、資產評估過程中必須確定價值類型,價值類型指導資產評估過程始終;三、每項價值類型必須有定義。實踐中,決定價值類型是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包括:1、評估目的或者特定行為;2、市場條件;3、資產功能及其狀態。以上因素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從而影響或者決定資產價值類型,其中最核心因素是特定的評估目的。這主要是由于資產特定評估目的直接影響市場條件,因而最終影響資產功能和狀態。例如:資產在出售情況下,直接決定了市場需求方的范圍,從而會影響資產功能和狀態。一般情況下,由于委托方資產評估特定目的不同,評估價值存在很大差異,這種差異是因為資產特定目的不同引起的資產價值屬性不同產生的。在具體評估實際當中,如果委托方明確了資產價值類型,評估師應當在評估報告對資產在某一價值類型下價值做出結論。如果委托方未明示委估資產的價值類型,評估師應當盡可能的在特定評估目的下對資產不同價值類型下價值進行評估,并將不同價值類型價值結果在評估報告予以揭示,或者評估師根據特定評估目的確定最恰當的價值類型,選擇最合理方法對委托評估的資產進行評估,并做出最終結論。筆者認為,1、既然資產有不同價值類型或者價值屬性,那么表現在價值量上應該存在很大差異,因此,評估師義務應將資產在不同價值屬性或者價值類型下資產價值予以反映,而不是替代評估報告使用者對資產價值做出價值判斷或者決策;2、由于資產價值類型不同決定評估方法的不同,因此評估方法之間不存在替代性、可比性,換言之,不同資產評估方法體現資產不同價值類型或者價值屬性;3、不同評估方法體現資產不同價值類型或者價值屬性,體現在價值量必然存在很大差異性,因此不同評估方法使用,自然得出不同結果。顯然,現行評估準則要求評估師在評估報告得出一種評估結果是錯誤的。當然,在具體評估實踐中,評估師可以根據委托方要求選擇評估類型和評估方法。通常情況下,企業破產、資產拍賣,評估師一般選擇清算價格,如果委托方要求采用市場價格類型,那么評估師將對市場價值進行分析,選擇參照物進行類似比較,從而得出近似理想化的市場價值??梢姡谕惶囟康南?,由于資產價值類型不同,評估價值也存在很大差異,因此,評估師根據特定評估目的確定評估價值類型尤為關鍵,它不僅決定了評估方法使用,而且還最終決定了評估結果。
三、資產評估方法的選擇
1、資產評估方法的選擇必須與資產評估價值類型適應。資產價值類型是由資產的特定的評估目的決定。一般認為,在某一特定的評估目的必然有其相適應的價值類型或者價值屬性,資產價值類型決定評估方法選擇和使用,也就是說,不同評估方法其實體現了資產不同價值屬性或者價值類型。
2、資產評估方法必須與評估對象相適應。評估對象是單項資產還是整體資產,是有形資產還是無形資產,往往要求不同的評估方法與之適應。例如:在持續經營條件下,對于企業整體資產一般情況下要求采用收益現值法,非持續經營時,才考慮成本加和法,以此體現企業資產價值最大化原則,對于無形資產一般情況下交易案例較少,可比性較差,因此評估實踐中一般采用收益現值法,對于有形資產特別房地產、機器設備由于交易性案例較多,因此應首先考慮市場法,以真實反映其市場價格,只有在交易案例較少或者沒有可比性的情況下,評估師才使用重置成本法,反映其現行成本價值。
3、評估方法的選擇還要受可搜集數據和信息資料的制約。每種評估方法的運用所涉及到的經濟技術參數的選擇,都需要有充分的數據資料作為基礎和依據。在評估時點,以及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某種評估方法所需的數據資料的收集可能會遇到困難,當然也就會限制某種評估方法的選擇和運用。
4、在選擇和運用某一方法評估資產的價值時,應充分考慮該種方法在具體評估項目中的適用性、效率性和安全性,并注意滿足該種評估方法的條件要求和程序要求。
四、結語:
總之,在評估方法的選擇過程中,首先,必須確保評估方法與價值類型一致性;其次考慮與評估對象的適用性;最后應考慮各種假設和條件與評估所使用的各種參數數據,及其評估結果在性質和邏輯上的一致。由于不同評估方法體現資產不同價值類型,因此對同一資產在不同價值類型下,資產價值量必然存在很大差異,從而形成不同的評估結果,這與現行評估理論有著本質不同,因此有助于我們對評估基礎理論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1 全國注冊資產評估師考試用書編寫組.資產評估[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
2 資產評估準則. 中國資產評估協會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
3 朱柯.資產評估[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關鍵詞】無形資產 影響因素 評估方法
一、無形資產的內涵
在《國際會計準則》中無形資產是指為用于商品或勞務的生產或供應、出租給其他單位,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將無形資產定義為:“企業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無形資產課分為可辨認無形資產和不可辨認無形資產。”《國際評估準則》對無形資產的定義是:無形資產不具有實物形態;但為其擁有者獲取了權益和特權,而且通常為其擁有者帶來收益。我國《資產評估準則――無形資產》將無形資產定義為:“本準則所稱無形資產,是指特定主體所控制的,不具備實物形態,對生產經營長期發揮作用且能帶來經濟收益的資源?!本C上定義,將無形資產表述為“被特定權利主體擁有者或控制的,不具有獨立物質實體,對生產經營或服務能持續發揮作用,并能為其擁有者或控制者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可能更能反映無形資產的
本質。
二、無形資產評估考慮的因素
1、成本
無形資產的成本是指為獲取無形資產所付出的費用,主要包括研究開發費、設計費、購置費、加工費、測試費、鑒定費、注冊費、公證費、律師費等。同一類無形資產,不同經濟主體間由于管理水平高低、研發能力強弱等諸多因素影響,致使其價值和成本之間的對應關系差,面臨的不確定性風險很大。
2、獲利能力
無形資產的價值高低同其為經濟主體未來產生的經濟效益的多少直接相關。如果無形資產的獲利能力強,其經濟價值就高,否則就低。對無形資產進行評估時,應預測其應用后的經濟效益,一項無形資產的獲利能力主要取決于該項無形資產受法律保護期限的長短、該項無形資產的技術先進和成熟程度、未來涉及到該無形資產的技術發展趨勢等。
3、使用期限
無形資產的有效使用期限是影響無形資產價值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相同獲利能力的前提下,無形資產的有效使用期限越長,其價值就越多,反之價值越低。在確定無形資產的有效使用期限時,要考慮無形資產的法定使用期限及其經濟使用期限。
4、市場供求狀況
市場對一項無形資產的需求量是由該項無形資產對市場的適用程度決定的,該項無形資產的適用程度越高,市場的需求量就越大,該項無形資產的獲利能力就越強,其價值就會越高;一項無形資產的市場供應量大小主要依賴于開發該項無形資產技術水平的高低和難度的大小,以及有無替代產品或替代技術等因素,如果該項無形資產要求的技術水平很高、難度很大,同時市場又沒有替代產品或替代技術,則該項無形資產的價值就會很高。
5、價格水平
如果所評估的無形資產存在同行業同類無形資產的市場價格或評估價值,由于同行業同類無形資產的價值之間具有可比性,評估過程中必須認真考慮同行業的平均投資報酬率和行業投資風險等因素,因為這些指標的運用將直接影響無形資產的評估價值。
三、企業無形資產評估的基本方法及應用情況
從理論上講,無形資產評估所運用的方法與有形資產評估是一樣的,即成本法、收益折現法、市場法。根據無形資產自身的特點,選擇恰當的評估方法評估無形資產,在無形資產評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成本法
通過成本法評估無形資產需要把握兩大基本要素:其一是無形資產的重置成本,即在當年的條件下,重新取得該無形資產需支出的全部費用;其二是無形資產的功效損失,主要是無形資產的功能性和經濟性貶值所形成的損失。除此之外,對于某些無形資產,由于特許他人使用,使原產權主體蒙受諸如市場份額減少、競爭加劇等損失,這種損失要求在其轉讓價格中得到補償,這便形成了無形資產的轉讓機會成本。經過對無形資產重置成本、功效損失、轉讓成本分攤率及轉讓機成本的討論和測算。運用成本法評估無形資產的基本要素便基本齊全,將這些要素按一定方式組合起來,便可以求得無形資產的評估價值。用數學式表達如下:
無形資產評估價值=無形資產重置成本×1-×+無形資產轉讓的機會成本
由于無形資產自身的特點,其價值主要不是取決于它的“物化”的量,而是按帶來的經濟利益的量。因此,只有確信被估對象確有超額獲利能力,運用成本法評估其價值才不至于出現重大失誤。成本法是資產評估具體操作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的優點式評估出來的價值更接近實際、能夠較真實、準確的反映資產的時間價值。但它的缺點式計算繁雜,而且常常遇到尋找同樣或類似可比參照物困難的情況。此外,在判斷資產貶值時,有很大程度依賴于評估專業人員的經驗和判斷力。由于成本法的技術思路和角度的因素,運用成本法評估無形資產并不一定是最快捷、最有效和最安全的技術方法。這并不是說成本法不好,只是說運用成本法評估無形資產可能會有一些困難。
2、市場法
市場法就是通過市場調查,選擇一個或幾個與評估對象相同或類似的資產作為比較對象,分析比較對象的成交價格和交易條件,進行對比調整,估算出資產價值的方法。
(1)直接法。如果在市面上找到的參照物與被評估對象在結構、功能、新舊程度等方面相同,且參照物的成交時間與評估基準日接近,則參照物的市場價格可直接作為評估對象的評估值。另外,若被評估資產是全新的或接近全新的資產,也可參照新資產的市場價格評估。
(2)市價折余法。市價折余法是以被評估資產在全新情況下的市場價格為基礎,扣除其實際的損耗貶值(主要是實體性貶值),來估算被評估資產價值的一種計算方法。這種方法基本思路是,被評估資產是已用若干年的資產,如果市場上仍有相同型號的資產出售,那么市場參考物價格就有引用的可能。此時類似于重置成本法只需將被評估資產的損耗貶值從全新價格中扣除即可得出評估值。其數學表達式為:
無形資產評估價值=全新資產現行市價-實體性貶值=全新資產現行市價× (3)類比法。又稱為市場成交價格比較法。它是指一項被評估資產在公開市場上找不到與之完全相同的參照物資產,但在市場上能夠找到相類似的資產,以此作為參照物,依其成交價格,作為必要的差異調整,確定被評估資產的價格。運用類比法的關鍵是通過嚴格篩選,找出最適合的參照物。參照物的主要差異因素為:時間因素(指參照物成交時間與評估基準日時間差異對價格的影響);地區因素(指資產所在地區或地段條件對資產價格的影響);功能因素(指資產實體功能過?;虿蛔銓r格的影響)。市場法的優點是:它通過銷售價格比較來評估資產的價值,充分考慮了市場變化的因素,可以比較真實的反映評估對象的市場價值。其缺點是:資料的收集和積累困難,特別是在資產市場發育不成熟的情況下,很難找到適當的參照物;在尋找參照物時,主觀判斷的成份較高。從理論上講,市場法應該時無形資產評估中的首選方法。在西方國家其使用頻率比較高,這是因為西方國家市場經濟比較發達,各項資產一般都存在著一個發育比較完善的市場,參照物及各項比較指標能夠比較容易獲得。但是由于我國無形資產市場不發達,交易不頻繁,參照物及各項比較指標不容易獲得,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很難保證評估結果的客觀、公正和科學、合理,因此,市場法的適用范圍受到很大的限制。
3、收益折現法
由于無形資產的存在主要是通過其超額獲利能力體現出來的,運用收益折現法來衡量它的價值高低是適合于大多數無形資產評估項目的。收益折現法是從無形資產的收益入手的,在無形資產的評估中,收益被界定為無形資產帶來的超額收益,將無形資產帶來的超額收益資本化或折成現值,作為無形資產評估價值是收益折現法的基本技術思路。收益折現法涉及到三大基本參數,即超額收益、折線率和收益期限。其一,無形資產的超額收益是指因使用了無形資產,并由無形資產所增加的收益額。它的形成過程無非是由于無形資產作用的發揮,進一步挖掘了存量有形資產的作用并體現在產量、銷量、售價的提高上,或成本費用的降低等方面。其來源渠道主要是:由于無形資產的存在使企業相關產品的產量、銷量增加或產品價格提高,或者兩者兼而有之;由于無形資產的存在降低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形成了生產經營費用的節約額;自創無形資產的存在和運用,節約了無形資產特許使用權費用。其二,折線率是將無形資產帶來的超額收益換算成現值的比率。它本質上是從無形資產受讓方的角度,作為受讓方投資無形資產的投資報酬率。它的高低取決于無形資產投資的風險和社會正常的投資收益率。因此,從理論上講,無形資產評估中的折現率是社會正常投資報酬率與無形資產的投資風險報酬率之和。其三,無形資產的收益時間也是影響其評估值的一大因素。無形資產能帶來收益持續時間通常取決于無形資產的剩余經濟壽命。但是在無形資產轉讓或其他形式的產權變動過程中,由于轉讓的期限,無形資產受法律保護的年限等諸多因素都將影響某一具體無形資產的收益持續時間。當然,無形資產的種類不同,就要根據無形資產的具體特點采取恰當的方式加以判斷。在確定了無形資產的超額收益、折線率和收益期限后,便可按照將利求本的思路,運用收益折現法將無形資產在其發揮效用的年限內的超額收益折現累加取得評估值。其數學式表達為:
無形資產價值=(預計年超額收益額×相應的現值系數)
或:P=R×
式中:P為評估值;R為第i年的預期超額收益額;r折現率;n為收益持續的年限數;i為序號。
收益折現法的優點是:實和較準確地反映資產本金化地價格;與投資決策相結合,應用此法評估地資產價格易為買賣雙方接受。其缺點是:預期收益額預測難度大,受較強地主觀判斷和未來收益不可預見因素的影響;在評估中一般適用與企業整體資產和可預測未來收益的單項資產的評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收益能力是市場價值的集中體現,最符合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理論的要求。無形資產的收益能力是無形資產市場價值的集中體現。根據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理論,資本性資產的價值是該項資產所引起的未來現金凈流量的貼現值之和。貼現的過程中,既要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又要考慮收益的不確定性即風險價值因素。所以,收益能力法最符合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理論的要求。
總而言之,評估方法一般包括成本法、市場法以及收益折現法,而收益折現法應該成為無形資產評估的主要方法。希望我國的無形資產評估水平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完善,隨著無形資產評估實踐的不斷發展完善,無形資產的評估水平將會越來越高。并希望通過無形資產評估水平的提高,促進企業財務管理在無形資產投資管理方面的水平提高,充分發揮無形資產的作用,使企業創造出更多的價值,獲得盡可能多的超額收益。
【參考文獻】
[1] 劉京城:無形資產價格形成及評估方法[M].北京:中國審計出版社,1998.
一、礦業企業的特殊性――從企業價值評估角度理解
相對于一般的制造加工企業,礦業企業生產經營具有特殊性,這些特殊性使得采用常規評估方法對礦業企業價值進行評估面臨問題。
(一)作為生產勞動對象的礦產具有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使得礦山壽命有限
一般工業企業所需原材料可以通過外購來滿足,而且通過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可以永葆企業青春。礦山企業生產利用的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的可耗竭性資源。礦山的壽命取決于其開采范圍內所擁有的礦產資源儲量。儲量多,服務年限就長一點;儲量少,服務年限就短一些。但不管擁有資源量是多少,礦山企業終因可采儲量耗竭而停產、閉坑。
一般類型企業價值評估中,在采用折現現金流量法評估時,都假設企業可持續經營,因而在評估實務中假定企業未來處于穩定收益期,利用永續年金現值法估算其未來穩定期的價值。而礦業企業的礦山壽命是有限的,不符合持續經營假設,一般會根據它的礦山壽命來決定收益時間的長短。因此,利用收益法對礦業企業進行評估不同于一般企業。
(二)礦業行業具有高風險性,折現率難以選取
礦產賦存于地下,即使通過詳細勘探亦不能完全了解其品質和規模。尋找、勘探以至開發利用礦產資源就是一個對未知不斷探索的過程,找礦難度大、成本高、勘探、開發的風險多,是一般工業企業不可比擬的。
在對礦業企業進行價值評估時,如何考慮其高風險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尤其是在采用收益法時,如何選擇適當的折現率來反映礦業企業的高風險狀況,面臨著困難。
(三)礦業具有周期性特點,礦產品價格波動較大
礦業是比較典型的周期性行業。礦業發展周期與經濟發展周期基本是一致的,一般十年一個周期。基本金屬的價格及礦業公司市場價值(股價)的波動幅度大于工業增加值的波動幅度。以中國股市為例,2005―2007年有色金屬股價上漲了32倍,而股市只漲了5倍。2008年股市下跌,有色股跌到只剩1/6,而股市還剩1/3,差一倍。同期全球有色金屬的價格上漲了2~10倍。
大型礦山壽命期限都遠超過10年的礦業周期,一般都跨3~6個礦業周期,期間,礦產品價格將經歷較大的波動。因此,在評估礦業企業價值時,應考慮礦業周期的影響。然而,評估實務中,收益法對一般企業的價值評估都假定未來產品價格不變,這與礦業行業具有周期性是不符的。
(四)礦山企業建筑物價值具有特殊性
礦業企業建筑物包括地面建筑物和礦井建筑物。
1.地面建筑物價值
大部分礦山地理位置偏僻,當地經濟依靠礦業。一旦礦產資源開采枯竭,礦業企業擁有的土地使用權及地面建筑物的價值將降到一般山區的水平,價值大幅縮水,雖然很多地面建筑物在礦井閉坑結束后仍能正常使用。
實際工作中,必須充分結合礦山壽命期限和當地經濟情況確定礦山企業地面建筑物的價值。若礦山附近有其他經濟實體的發展,一般地面建筑價值會高一些。
2.礦井建筑物價值
礦山的生產中,必須掘進建造大量的構筑物。如地下開采的井筒、井底車場、運輸大巷等大量井巷工程。
由于礦井建筑物生產用途的專業性、不可移動性、服務期間的特定性,其價值既依賴于歷史成本,又與巷道周圍的礦產資源開采密切相關。
如為某個階段服務的大巷會隨著該階段資源開采完畢而喪失其全部價值;而為整個礦山服務的主要開拓井巷則會在整個礦山的生產期間內都將具有價值。而有的生產勘探井巷則形成以后就不具有價值,因為其所在位置經勘探沒有礦藏可供開采。
可見,礦井建筑物不同于一般企業普通固定資產,其價值轉移的方式顯然也不同于一般的固定資產,其價值的變化不在于折舊金額的多少而在于其服務范圍內可供開采儲量的多少或開采年限的長短。
另外,我國會計制度對井巷礦井建筑物等資產不提“折舊”,而是提取“維簡費”。
礦業企業建筑物價值變動與一般企業建筑物價值變動存在差異,因此,采用成本法對其進行價值評估時,貶值額的確定面臨困難。
(五)礦業權資產的評估價值可能超過礦業企業整體評估價值
目前,很多評估師很困惑為什么礦業企業擁有的礦業權資產的評估值會超過礦業企業整體評估價值。原因在于,收益法的評估實務中,礦業企業價值評估和礦業權資產評估所采用的未來收益是一樣的,但折現率選取不同。礦業權價款評估按目前礦業權評估準則的規定,一般在8%~10%之間選取,而礦業企業價值評估時,考慮到礦業的高風險性,一般都在10%以上選取,取值一般比前者高。
因此,采用資產基礎法和收益法評估礦業企業價值時,兩種評估方法的結果會出現較大差異。
二、乘數估值指標選擇原則
在市場法評估企業價值的過程中,乘數估值法主要通過擬評估公司的某一變量乘以估值乘數來進行評估。選取適當的估值乘數是應用乘數估值法的關鍵。估值乘數既可以基于資產負債表,也可以基于利潤表,甚至企業經營的其他變量。事實上,Kamstra(2001)的研究結果證明:企業價值評估可以建立在任何相關變量與企業價值之間穩定長期的關系基礎上。因此,除了每股盈余、每股凈資產等傳統的估值變量外,諸如銷售收入、總資產、甚至互聯網公司的網頁點擊率、通訊公司的客戶數量等變量都可以用來作擬評估公司的基本面。換句話說,只要估值變量與公司價值保持相對長期穩定的關系,就可以作為估值乘數的備選變量。Kamstra(2001)的研究成果為選取估值乘數指標提供了理論上指導原則。
研究表明,特定的乘數適用于評估特定類型的企業,如對于工業企業應使用市盈率,對于房地產公司和旅店業應使用股價與現金收益比,對于金融企業,如銀行和保險公司,應使用股價與賬面價值比。那么對于礦業企業而言,什么樣的乘數最適合呢?
對于礦業企業來說,礦產資源的量和質是公司盈利、發展和壯大的基礎,企業礦石儲量表和資產負債表的互動是一切的基礎。
與下游制造類企業的評估方法不同,對資源開采企業的價值評估有其獨特性。由于資源型企業的自身特點,在經濟指標的選取上,一般的價格/收益(P/E)、價格/凈資產(P/B)指標不適合用來推斷目標礦業企業的價值。
三、構建礦業特色的乘數估值指標,滿足礦業企業價值評估的需要
以企業控制礦產資源的數量和價值所反映出來的企業價值作為對比分析依據,采用企業價值/資源量、企業價值/可采儲量價值等指標進行比較,因為這些指標更直觀地反映了市場對礦產資源本身的評價,從而直接影響礦業企業價值。本文構建了如下新的礦業特色乘數估值指標用于評估礦業企業價值。
(一)市價/剩余可采儲量(P/R)
對于礦業企業而言,礦產資源占有量越多,生產能力和礦山服務年限越長,其持續經營能力越強,公司價值就越大。
采用股票市值除以公司擁有的剩余可采儲量或每股市價除以每股剩余可采儲量作為乘數指標,用參考礦業公司該乘數指標值乘以待評估礦業公司的剩余可采儲量或每股剩余可采儲量,可相應得到待評估礦業公司的市值或每股股價的相對價值。該乘數指標適用于擁有相同種礦產資源的礦業企業價值評估。
(二)市價/剩余可采儲量經濟價值(P/RV)
礦產資源種類較多,不同礦種的礦產品價格不同,因此,相同儲量的不同礦種其經濟價值是不相同的。因此,剩余可采儲量在不同種類礦產資源之間缺乏可比性。
以剩余可采儲量乘以單位礦產品價格,得到以市價計算的礦產資源經濟價值,再除礦業公司的股票市值,得到P/RV乘數指標。用參考礦業公司該乘數指標值乘以待評估礦業公司的剩余可采儲量經濟價值,可相應得到待評估礦業公司的市值。該乘數指標在形式上解決了不同礦種間的比較。該值越高表明在資源稀缺的情況下,其內在價值就越高。雖然這一方法不如通常的PE、PB等方法具有理論基礎的支持,但是從地租的角度卻反映出一個簡單的道理:只要擁有土地,何必擔心它沒有產出。
(三)市價/剩余可采儲量利潤(P/RP)
不同礦產資源的成礦條件、礦藏賦存條件、開采和冶煉加工技術不同,導致單位礦產品的開采成本不同,因此,相同經濟價值的礦產資源其利潤是不同的。因此,剩余可采儲量經濟價值在不同礦產資源之間缺乏可比性。
以剩余可采儲量乘以單位礦產品利潤,得到剩余可采儲量利潤總額,然后再除礦業公司的股票市值,得到P/RP乘數指標。用參考礦業公司該乘數指標值乘以待評估礦業公司的剩余可采儲量利潤,可相應得到待評估礦業公司的市值。該乘數指標在形式上解決了由于礦產品價格和開采冶煉成本不同的礦業企業之間企業價值的比較。
(四)市價/礦業權價值(P/MR)
資源類上市公司財富的最大源泉在于其礦業權,資源類上市公司實際是一個將礦業權逐步變現的組織。礦業企業價值主要受其擁有礦業權價值的影響。
以每股礦業權價值除礦業公司的股票市值,得到P/MR乘數指標。用參考礦業公司該乘數指標值乘以待評估礦業公司的每股礦業權資產價值,可相應得到待評估礦業公司股票市值。該乘數指標在形式上解決了不同礦種的礦業企業之間的企業價值比較。
(五)市價/剩余服務年限利潤(P/YP)
市盈率(P/E)乘數估值指標僅僅考慮了當期的公司盈利對股票價值的影響,并沒有考慮將來的盈利情況;而市價/剩余服務年限利潤(P/YP)乘數估值指標則將公司礦產資源剩余服務年限內全部盈利納入估價考慮范圍。
以礦產資源剩余開采年限乘以每股盈利,得到剩余開采年限盈利總額,然后再除礦業公司的股票市值,得到P/YP乘數指標。用參考礦業公司該乘數指標值乘以待評估礦業公司的剩余服務年限利潤,可相應得到待評估礦業公司的市值。該乘數指標在形式上解決了礦業企業與非礦業企業之間企業價值的比較。
四、礦業特色乘數估值指標的運用案例
參考礦業企業資料:國內一上市礦業公司某年末擁有剩余可采儲量18 722萬噸,總股本81 000萬股。按該公司當年平均噸礦產品銷售價格194.42元計算的剩余可采儲量經濟價值約為3 639 931萬元,每股剩余可采儲量經濟價值約為45元,按該公司當年噸礦產品利潤27元計算的剩余可采儲量利潤約為505 494萬元,每股剩余可采儲量利潤為6.24元,當年年末該公司股票收盤價為每股5.23元。
關鍵詞:高新科技;高新科技企業;價值評估;期權定價法
一、高新科技企業價值評估的意義
在高新科技企業產權轉讓及兼并收購中,企業的購買方和轉讓方都需要估計企業公平合理的價值,以便雙方在各自對同一企業的不同估計結果基礎上進行協商談判,從而達成最終的產權轉讓或兼并收購要約。對于一家高新科技企業而言,能夠公開上市意味著企業能夠獲取更多的資金、企業的發展前景被市場認可而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公開上市前必須對企業價值進行評估,從而合理的制定股票發行價格。
二、高新科技企業與傳統企業的不同特點
由于新技術、新產業不斷涌現,知識更新速度加快,產品的生命周期縮短,高新科技產品的生命周期中伴隨著多代產品的更新換代過程,在產品、技術更迭頻繁的情況下,企業前期的大量投入往往由于技術發展或創新上的時滯而失敗,企業的失敗率比較高。在收益方面,由于高新科技企業一般具有較強的壟斷力,產品在得到市場的認可之后,將產生很強的擴張能力。因此,“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成為高新科技企業一個顯著特點。
高新科技企業發展階段性明顯、決策具有動態序列性。高新科技企業的創新活動一般要經過研究開發、中間試驗、商品化等階段,每一階段的風險水平、特征差別都 很大。高新科技企業的研究開發是一個動態決策的過程,科研成果研究開發成功后,如果市場有利,追加科技成果商品化所需的后續投資;如果市場前景不看好,則暫時不追加后續投資,而是等待投資時機的到來,這樣就可以把風險鎖定在研究開發費用的范圍內。投資者可以根據前一階段的研究成果和對最新市場信息的把握,不斷地調整預期現金流,重新對科研成果的經濟價值進行評估并做出新的決策。
三、高新科技企業價值評估方法選擇及調整
采用期權定價法對初創期企業進行價值評估。創立階段的高新科技企業由于其產品的獨創性,難以找到類似的企業進行比較,因而不適宜運用市場法。同時創立階段的高新科技企業不一定具有成型的產品,而往往只是具有某一方面的技術,有時甚至只是基于一種理念。創立階段的企業往往沒有取得銷售收入或銷售收入數量很小,凈現金流為負,以單一的技術或產品為主,用普通的現金流貼現模型無法得出客觀的結果。因此,科學技術人員的知識和能力成為該階段高新技術企業價值的主要驅動因素。
期權定價法和折現現金流量法相結合,對成長期企業進行價值評估。創意期的技術轉化為產業發展和具體的產品形態,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建造廠房、購買設備、開拓銷售渠道等,因此,資金需求便成為創業成長前期最主要的問題。如果高新技術企業采用恰當的融資渠道解決了資金的需求問題,企業接踵而來面臨的就是經營風險,特別是顧客市場的風險。企業已經投入大量無法收回的資金,但產品的市場前景并不清楚。創業成長期的融資需求和經營風險便成為影響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而融資需求能否恰當地解決,經營風險能否很好地化解取決于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企業整體的財務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成為該階段高新技術企業價值的主要驅動因素。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表現在企業現有的獲利能力,企業的創新能力表現在其未來成長的期權價值。所以,此階段的高新技術企業價值要從企業現有獲利能力和未來投資機會兩方面來評估。相對于初創期,高新技術企業在此階段已有一定的獲利能力并迅速提升,現有的獲利能力價值逐步增大,但現金流仍很不穩定,未來的投資機會成長期權價值仍然占據高新技術企業價值的主要部分。因此,此階段仍然要利用期權定價模型來評估高新技術企業的未來成長價值,同時適當考慮利用折現現金流量法評估現有的獲利能力價值。
期權定價法和折現現金流量法相結合,對成熟蛻變期企業進行價值評估。在成熟階段,高新技術企業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市場基礎,企業的經營現金流也趨于正值并且穩定。但這一美好景象的背后卻隱含著高新技術企業最大的危機:阻礙創新。創新是高新技術企業不斷發展的動力,但很多高新技術企業卻往往被成熟期的企業盛況所誤導。其實,企業成熟期是企業蛻變轉型的前提,正是在成熟期大量穩定的現金流前提下,企業才有可能成功地進行二次創業轉型。所以,成熟蛻變期是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關鍵階段,它直接決定著企業壽命的長短。從發展的眼光看,此階段的高新技術企業價值很明顯的由兩部分組成:企業現有的獲利能力價值和未來的轉型機會價值。一方面,高新技術企業在此階段具有穩定的收入和現金流,現有資產的獲利能力價值進一步增大;另一方面,二次創業發展轉型的機會價值構成了未來的期權轉換價值。而現有的獲利能力價值和未來的期權轉換價值又分別取決于企業的持續經營管理能力和企業是否具有戰略眼光抓住轉型機會的能力。根據這兩個關鍵驅動因素,在此階段高新技術企業價值評估可以采用綜合評估的方法,用折現現金流量法評估出高新技術企業現有經營業務的價值。
綜上所述,由于高新科技企業在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發展階段性等方面與傳統型企業有較大差異,選擇企業價值評估方法時要針對不同成長時期的高新科技企業以及價值驅動因素,靈活運用。期權定價法的運用,能夠比較充分地反映有抉擇權產品/技術的企業價值,從而減少對擁有這類資產的企業價值低估的可能性。折現現金流量法比較適合有穩定現金流的業務階段。靈活運用兩種方法,以使高新科技企業的評估價值與實際價值相接近。
參考文獻:
1、湯姆?科普蘭,價值評估一公司價值的衡量與管理[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
2、章雁.高新技術企業價值評估探討[J].商業研究,2005(12).
關鍵詞:市盈率 市凈率 現金流量 企業價值
一、引言
我國《企業價值評估指導意見(試行)》指出:“注冊資產評估師執行企業價值評估業務,應當根據評估對象、價值類型、資料收集情況等相關條件,分析收益法、市場法和成本法三種資產評估基本方法的適用性。恰當選擇一種或多種資產評估基本方法?!睂@三種評估方法的估值效果,國內文獻多以理論性的對比分析方法進行規范性研究,但進行全面比較分析的實證結果并不多見。張建中等(2004)進行了股權自由現金流量估價模型評估值與各企業市場價值的比較,驗證了現金流量折現(DCF)模型在我國資本市場上的適用性。顧銀寬等(2004)分析了公司價值評估的一種方法――EVA貼現估價法的理論模型,探討了其在我國上市公司價值評估中的應用。但這些研究都沒有提供常用企業價值評估方法優劣比較的實證研究成果,本文試圖以我國資本市場為對象檢驗常用企業價值評估方法在實際應用中的評估效果。
二、研究設計
(一)價值評估方法的選取 由于成本法不能單獨作為對持續經營企業進行價值評估的方法,所以,本文僅對收益法和市場法進行了比較。收益法中收益形式選定為理論上公認并為我國《企業價值評估指導意見(試行)》提倡的股權自由現金流量和現金股利;市場法中的價值比率選定為最常用的市盈率和市凈率。利用股利現值模型和現金流量模型需要對未來變量進行預測。由于缺乏我國股票市場中對未來股利和未來現金流量的權威預測數據,類似于Pnman和Sougiarmis(1998)所使用的方法,本文采用的替代方法是以未來三年的實際數據作為預測數據的替代值,以未來三年的年金化數值作為三年以后的估計值(假設三年后為常數)。
(二)樣本數據選取 研究樣本選自1996年至2005年在上海和深圳上市交易的A股股票(非金融企業),樣本數據來自深圳國泰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CSMAR系列研究數據庫系統。包括計算資本成本的B系數也是來自于該系統的“中國股票市場股票收益預測研究數據庫”。然而由于我國股票市場歷史較短,初期的上市公司數量太少,而β系數的估計以及以實際數據替代預測數據,都需要多年的歷史數據,必然造成用于檢驗的樣本太少,所以本文采用彌補方法是:如果上市不足四年,當年沒有B系數,則令B系數為1。本文使用的統計工具為SAS軟件。在截止到2005年的數據庫中,利用四種評估方法評估出1999年至2002年上市公司的企業價值,2003年至2005年的實際數據作為預測數據的替代值用于計算股利現值模型和股權自由現金流量模型的在2002年估計值,其余年份的評估值依次向前推算。2000年至2003年的股票回報率依次用于檢驗1999年至2002年按評估價值進行投資的投資效果。
(三)變量的估算和檢驗方法 本文采用的變量估算和檢驗方法如下:(1)資本成本。本文對普通股的資本成本采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的簡化形式來估算,即r=βrm,其中,rm為市場報酬率。這相當于將CAPM模型:r=(1-β)r1+Brm中的無風險項(1-β)r1省略掉。這是由于對于如何確定無風險利率沒有定論,而且我國的國庫券利率及銀行存款利率變動幅度太大(特別是在20世紀90年代);同時由于β接近于1,取消該項影響不大。在市場報酬率的計算中,由于我國資本市場歷史較短且大起大落,無法利用歷史數據正確估計市場報酬,因此也采用一個簡單的替代變量――市場普通股股權收益率(ROE)中位值。之所以采用中位值代替均值,其理由是在樣本數量不多的情況下盡量減少異常值的影響。從理論上看,這種資本成本的簡單方法并非沒有道理:在自由競爭、資本自由轉移的條件下,超常收益將逐漸消失,企業的股權收益率具有向資本成本逼近的趨勢,而另一方面全體企業的股權收益率具有平均回歸的總體趨勢,所以,資本成本與平均股權收益率具有一定的近似性,再考慮到企業固有的風險,則r=βrm大致代表了投資者對企業收益的必然要求。(2)利用市盈率的估值方法。t年同行業其他上市公司市盈率的平均值的計算公式為:v1=eps1×e1其中eps1為每股收益,e1為同行業其他上市公司平均的市盈率。(3)利用市凈率的估值方法。t年同行業其他上市公司市凈率的平均值的計算公式為V1=naps1×h1,其中napst為每股凈資產,h1為同行業其他上市公司平均的市凈率。(4)股權自由現金流量估值方法。其計算公式為:股權自由現金流量=凈利潤+折舊和攤銷一資本性支出一非現金營運資本的增加。
三、實證結果分析
(一)時同期股票價格的解釋能力 如果資本市場是有效的,一般認為股票價格接近于企業的內在價值,所以,通常以評估價值與股價的誤差率來評價評估模型的精確性。許多研究認為,我國股票市場還不是準強式有效市場,僅達到了弱式有效市場(如陳小悅,1997),因此,股票價格不一定代表企業價值。盡管如此,本文認為,股票價格代表的是企業在當前資本市場的可行交易價值。如果評估價值接近股票價格,說明這樣的評估值是目前資本市場上最可能接受的交易價值。
(1)誤差率分析。(表1)提供了各種企業價值評估值與股價的相對誤差率。其計算公式為:相對誤差率=1(股價一評估值)口股價1。可以看出:第一,不論是均值還是中位值,市凈率法評估值都具有最小的誤差率。這個結果出人意料,因為在資本市場上一般更看重的價值比率是市盈率。市凈率的優異表現也許說明我國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已對利潤的虛假感到失望,轉而依據相對可靠的凈資產信息來評估股票價值。換句話說,資產負債表信息的重要性超過了利潤表。第二,從中位值來看,市場法的兩種評估值都優于收益法。本文認為,由于我國股票市場的并非強式有效市場,股價經常處于劇烈的波動之中,因此,基于市價的評估值一般會比基于理論模型(收益模型)的評估值更接近于股票價格。但無法因此斷言市場法評估值比理論模型的評估值更接近于股票的內在價值。第三,股利現值模型評估值的誤差率比股權自由現金流量模型更差,這可能是因為我國上市公司普遍不發或少發現金股利而代之以股票股利的行為所造成的。而且我國股票投資者也已經習慣上市公司的這種做法。并不重視現金股利對企業價值的影響。
(2)相關性分析。為了進一步驗證各種評估值對股價的解釋能力,本文對各種方法的評估值關于股價進行了回歸分析。其中股票價格關于每股企業價值評估值的回歸方程為:Pi=a+bvi+εio。其中Pi
為股票價格,vi為每股企業價值評估值。εi為誤差項,a為常數項,b為系數。從(表2)的回歸分析結果來看,兩個市場法評估值的解釋能力(調整的R2分別為5.8%和12%)都優于所有收益法評估值(調整的R2都不足4%),從這一點來看,回歸分析的結果與(表1)中誤差率比較的結果基本是一致的,進一步說明了市場法。特別是市凈率法,在我國資本市場上可以給出更接近市場交易價格的評估值。同時還注意到,股權自由現金流量模型的評估值在各年度都沒有意義,t值普遍小于2。其他值都基本有意義。在收益法中,股利現值模型對股價解釋能力優于股權現金流量模型,這個順序恰與(表1)的誤差率相反。從統計學上看誤差率與相關性并沒有必然的聯系,但現金流量與股價較差的相關性也許正說明了我國股市的非有效性,即股票價格已嚴重偏離了價值。
(二)對下期股票回報率預測能力的比較 本文采用股價向價值回歸規律,通過分析價格偏離誤差率來研究對下期股票回報率預測能力的比較。
(1)股價向價值回歸規律。盡管市場法可以給出更接近于市場交易價格的評估值,但其并不一定代表真實的企業內在價值。本文認為,不管股票價格如何動蕩不安,其始終是以價值為中心上下波動的,換句話說,以較長遠的觀點來看,股票價格應該是向股票內在價值回歸的。股票價格偏離股票價值越遠,向價值回歸的可能性也越大。如果能夠較準確地估計股票的價值,可以根據股價向價值回歸的規律制定下列投資策略進行投資以獲得理想的投資效果:當股票價格高于內在價值時;賣出股票;當股票價格低于內在價值時,買入股票;當二者相同時,繼續持有股票或將資金進行其他投資。由于股票價格具有向股票價值回歸的趨勢,所以,內在價值越是高于其價格,該股票就應在下一年獲得更高的股票回報率;同樣,內在價值越是低于其價格,賣出該股票越可以避免更大的損失,或以賣空的形式越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顯然,如果價值估計不正確,上述投資策略可能無法獲利。價值估計越是精確,利用上述策略獲得的投資回報越高。
(2)具體分析過程和方法。根據上述原理,可以考察依據各種方法評估值進行投資在下一年的獲利情況,以此作為判斷價值估計精確度的間接依據。為了比較各種投資策略的投資效果,首先計算股票價格偏離評估值的程度,稱為價格偏離誤差率,其計算公式為:價格偏離誤差率=1(股價一評估值)/股價1。將每年的樣本按價格偏離誤差率大小順序分為10樣本組合,對每0個組合計算下一年的股票投資平均回報率(考慮現金股利再投資的年個股回報率)。由于價格偏離誤差率越高,該組合股價越是高于價值,則下年的股票收益率應越??;反之,如果價格偏離誤差率越低,則該組合股價越是低于價值,從而下年的股票收益率應越大。對于每種投資策略.計算對沖組合回報率(最高組合平均回報率一最低組合平均回報率)和超額組合回報率(最高組合平均回報率一所有樣本平均回報率)。前者表示在允許買空賣空的情況下利用該價值估計進行組合投資所能獲得的回報,后者表示利用該價值估計按最大回報率組合進行投資所獲得的超過平均回報率的回報。這兩個指標越大,說明價值估計越準確。
(3)結果分析。(表3)報告了各年度樣本各組合的對沖組合回報率和超額組合回報率以及二者各年度的平均值。其中1999年至2002為企業價值評估年度,回報率的年度為價值評估年度的下一年,即2000年至2003年。從市場平均回報率來看,2000年股價劇烈增加,2001年至2003年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回落。檢驗期間股票價格經過了由上升到下降的波動過程。分析這些檢驗結果,可以得出如下結論:第一,收益法的投資效果優于市場法。這個結果明顯與前面的結果矛盾。本文認為根據市價信息評估企業價值自然接近于市價,但如果市價偏離了價值(特別是在非有效市場),用市場法評估的企業價值就不是真正的內在價值了,以此為投資依據自然也無法獲得好的效益。相反,利用收益法進行價值評估,由于引入了更多的關于未來的信息,使價值評估更精確,以這樣的評估值進行投資應該能夠獲得更好的投資效果。這一檢驗結果也說明利用股權自由現金流量模型等理論模型對企業價值進行評估應成為我國資本市場進行投資的主要手段。另外,本文的檢驗結果也為我國股票市場的非有效性提供了間接證據。第二,依據股權自由現金流量模型評估值進行股票投資可以獲得最大的投資收益,特別是在允許買空賣空的情況下,對沖組合回報率達14%,是其他評估值投資效益的近2倍。股權自由現金流量模型的優異表現再次說明了現金流量才是投資決策不可動搖的基礎,投資者最相信的還是現金。相比之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現金股利政策并沒有足夠的信心,主要是因為我國上市公司每年都有近半數不發現金股利,其余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也不穩定,造成投資者逐漸不再關心現金股利的發放。第三,依據市盈率法評估值與依據市凈率法評估值進行投資的效果沒有多大差異,即使在允許買空賣空的情況下,二者的投資效果幾乎接近于市場平均股票收益率(約5%)。這一結果也說明無論是依據利潤還是凈資產,市場法都無法揭示企業真正的內在價值。
四、結論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