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5 17:36:19
序論:在您撰寫課堂教學概述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1合理運用講練和任務驅動結合的方式
對于初中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來說,其本身存有技術性比較強以及實踐性比較明顯的特征,這樣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教學和學生的操作進行良好的結合。在課堂上對知識進行講解的時候應當進行舉例論證,并且要對這些例子進行解釋,之后再要求學生依據教材上的習題進行相應的練習,同時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在學生遇到相應問題的時候,教師應當對其進行及時的糾正,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操作,只有這樣才會使得學生通過自身的思考對知識產生更加深切的認識。所謂的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主要就是將教學中的知識點融進教師的教學任務之中,讓學生通過任務完成過程來進行自主的分析,對其中的教學內容進行細致的討論,繼而掌握好新的知識。對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來說,為學生安排一些學習上的任務是應當的,只有讓學生進行實際的操作才會使得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有切身的感受。比如,學生在學習幻燈片相應的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安排相應的任務讓學生進行完成,首先是要設置相應的新文檔,之后在文檔中引導學生添加相應的文本內容以及圖片,對文本的字號、字體以及相應的顏色進行相應的設置,同時要注意對文檔內容的突出。通過這樣的一種實際操作,學生能夠對教師傳授的知識進行良好的掌握,同時還能通過切身的體驗加深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1.2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分層教學
對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來說,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始終將學生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要意識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同時要給予學生相應的尊重。一方面,教師應當對學生的整體學習狀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另一方面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索,并思考相應的解決對策。對于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來說,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由重點,有突出的內容,只有這樣才會使得信息技術的教學更加有針對性。所謂的分層教學的方式主要是指,用較短的時間通過觀察等多種方式來了解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同時還應當對其進行能力上的劃分,教師在進行上機操作課的時候,可以讓那些能力比較強或者是基礎比較好的學生提前完成作業,同時還應當對其進行并不斷地鼓勵,引導其完成更加艱難的任務,對于信息技術的教學來說,不能僅僅靠教師一個人的力量去完成,要配合那些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實行一個幫一個的學習方式,這樣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了解和溝通,同時還能夠使得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1.3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
對于信息技術教學來說,教育工作者還應當注重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通過課堂請將教學方式等引導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自己進行發展以及對知識的學習進行體會。比如說快到母親節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使用word文檔的相應形式為自己的媽媽制作感恩卡片,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同時還應當提升學生的道德情操;在對Photoshop進行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和引導學生收集一些生活中比較有意義或者是有比較搞笑的圖片,然后通過動手操作向學生進行展示,繼而和同學之間進行交流,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被尊重感,同時還會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拉近學生與學生以及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使得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得到提升。
2結束語
(1)先進的教學手段以及豐富的教學資源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遠程教育提供了多樣的教學手段,例如,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多媒體教學、利用幻燈機對知識進行重點提示、利用視頻會議形式組織學員之間相互交流等。隨著網絡知識的不斷普及,與遠程教育資源相關的信息量呈幾何級增長,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下,遠程教育資源的深度、廣度都發生著根本變化,無論是遠程教育的媒體素材,還是網絡課件、網絡課程等遠程教育資源都是無比豐富的。
(2)更加開放的教學環境與針對性的遠程教學資源
遠程教育教學活動面向網絡,教學形式更加開放,面向的教學對象也是多種多樣,他們求學的目的不盡相同,有些是為了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充電,有些可能是為了自己的愛好,有些也是為了豐富自己的退休生活……他們可以不需要很高的專業基礎就可以自主進行專業學習,如果學習目的不是為了獲得社會承認的學歷,他們甚至可以隨時退出遠程教育課程的學習。每一個想接受再教育的都可以在遠程教育中找到自己的學習途徑,也都可以在浩瀚的遠程教育資源中找到適合自己實際的學習資料。
(3)個性化的教學平臺和多類交互教學手段
遠程教育非常注重學習者之間的溝通交流,現代化的即時通信手段使得這類交流更加頻繁、更加方便,學習者之間的相互交流促進了學習的效率,也使得教育者可以不用照顧部分學習者的需要而犧牲另一部分學習者的利益,也更利于因材施教。同時,遠程教育的方式更適合使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電子板書完全取代了教科書,這既利于學習者對重點知識點的把握,也使得教學者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自我提升,便于更好的服務學習者。
2現代遠程教育對課堂教學的促進
(1)在教學理念上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
遠程教育的進入和退出非常方便,完全服從學習者需要,這充分體現了“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的新型教學理念,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在進行教學安排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教師要認識到,學生不愿學習,那是因為課堂教學活動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積極提升自身素養,對課堂教學的內容、方法以及評價進行改變,適應學生的自主需要。
(2)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充實課堂教學內容
傳統的課堂教學內容嚴格遵循教科書指導,內容過于單一,更新比較緩慢,而遠程教育資源則具有多樣性、廣泛性以及針對性的特點,同時,遠程教育資源的形式多樣,大量的圖表、視頻、新聞都可以導入課堂教學活動,使得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更加容易理解。通過將大量學生喜聞樂見的多媒體教學資料引入課堂教學,不但活躍了教學氣氛,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大有裨益。
(3)利用多層次的遠程教學資源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新課改不但要求學生對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的掌握,也對學生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方面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要求。傳統的課堂教學往往注重知識、方法的灌輸,相對的對學生思想情感、價值觀的培養并不夠。一是因為教學者與學習者之間存在思維差距;二是因為兩者之間還存在行為習慣的差異,例如,現在學生往往癡迷網絡,出現了心理問題、生理問題經常求助于網絡,教學者就可以利用遠程教育資源的豐富性,建立起課堂教學的“第二通道”,加強與學生們在網絡上的溝通,創建一個比課堂更加寬松的教學以及溝通環境,利用遠程教育宣傳視頻教育學生,避免課堂教學在這一方面教學渠道的缺失,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4)利用遠程教育的開放性進行更加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評價
數學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在培養和提高思維能力方面,發揮著特有的作用;其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已成為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信息技術運用于數學教學,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信息技術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融合,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功能。
激發學習興趣 培養參與意識
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近半個世紀來,中國的教育受凱洛夫教育思想的影響極深,注重認知,忽略情感,學校成為單一傳授知識的場所。這就導致了教育的狹隘性、封閉性,影響了人才素質的全面提高,尤其是影響了情感意志及創造性的培養和發展。情境教育反映在數學教學中,就是要求教師注重數學的文化價值,創設有利于當今素質教育的問題情境。
例如,在學習函數基本性質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時,可以先播放一段壯觀的煙花片段?!啊笔⒎?,制造時,一般期望它達到最高點時爆炸。那么,煙花距地面的高度h與時間t之間的關系如何確定?如果煙花距地面的高度h與時間t之間的關系就為h(t)=-4.9t2+14.7t+18。煙花沖出,什么時候是它爆裂的最佳時刻?這時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感受數學是非常有趣的,數學不只存在于課堂上、高考中,數學的價值是無處不在的。情境教學能促進教學過程變成一種不斷引起學生極大興趣的,向知識領域不斷探索的活動。借助多媒體強大的圖形處理功能,新異的教學手段,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使學生固有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以滿足,同時給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環境。
拓展教與學的資源
信息時代,網絡為師生提供了新的學習資源。新的課程資源除課本外,還有網絡資源,地方課程資源,社區課程資源和校本課程資源。新課程中,學生的學習也離不開網絡,網絡課程資源是對課本的重要補充。許多研究性學習課題,探究課題,都需要學生自主查找資料。目前,查找資料最方便、快捷的方法無疑是網絡。
例如,在學完《導數》一章后,有一個研究性學習課題——“走進微積分”,讓學生自愿組成學習小組,上網查找下列資料:①我國古代有哪些微積分思想的例子;②微積分產生的時代背景;③牛頓、萊布尼茨的生平;④微積分對人類科學和社會的影響。大多數同學利用網絡資源完成了這個課題,對微積分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信息技術與數學的整合也要求教師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方法,學習信息技術。這些學習,除參加各級教研活動,參加各種培訓外,最適合教師的,也是最方便、快捷的,就是網絡學習。高中數學是抽象性和靈活性較強的學科。成功的數學課,不僅要看到教學素材的合理選取,教學方式的變化,更需要體現的是老師與學生的思維、語言以及情感的交流。所以,在運用信息技術時,也要注意以下幾點。 不宜過分追求大容量、高密度
不少教師對信息的大容量、高密度,津津樂道。教學中不給學生思考、討論的時間,甚至一節課完成過去兩節或三節課才能學完的內容,“人灌”變為更高效的“機灌”。失去了學生的思考,看似充實的內容,也失去了它的意義。
不應忽視師生情感交流
有些教師將預先設計好的或網上下載的課件輸入電腦,然后不加選擇地按程序將教學內容一點不漏地逐一展現;或片面追求多媒體課件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從組織教學到新課講授,從鞏固練習到課堂作業,每一個細節都有詳盡的與畫面相配套的解說和分析。至于這些內容是否適合學生,是否具有針對性,則無暇顧及。忽視教學中最為重要的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就無從談起,數學的教育性就大打折扣。
繼承傳統教學中的合理成分
雖然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具有傳統教學手段所不具有的很多優勢,但傳統教學手段,無論是物質形態,還是智能形態,之所以可以延續至今,是因為它有巨大的教育功能。信息技術不可能簡單、完全地取代傳統教學手段。何況,目前很多課件的設計,也來源于一些教師在傳統環境下的教學經驗。因此,數學教學在使用信息技術的同時,要吸收傳統教學手段中合理的東西,做到優勢互補,協同發揮其教育教學功能。
整合需要好的教學設計
數學教學如何與信息技術整合,這是最值得討論的一個問題。其他的史、地、政、生等學科在利用信息技術時,可以利用豐富的視、聽等多媒體效果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數學學科有它自身的特點,如果一味利用視聽刺激,久而久之,學生必然產生厭倦情緒,反而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我的思考是,數學有它自身的魅力,就在于探索學習者未知的知識領域。因此,信息技術利用得好,還需要教師不斷改進教學設計,利用“問題”吸引學生,達到激發興趣的目的。
總之,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改變了我們傳統的數學教育思想與教學模式。它能讓教學永遠充滿改革與創新色彩,讓教學永遠處于一種科學合理狀態;它是教師“學會教學”,學生“學會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過教學反思,回顧近年來的教學,留自己之長,取他人之長,擴大自己的專業和理論視野,促成自身專業化發展和個人教學風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斷成長,盡快從經驗的迷宮走向智慧的殿堂。以下是我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方法的幾點反思:
第一,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兩頭。班級授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能照顧到絕大多數同學的因“班”施教,課后還要因人施教,對學習能力強的同學要提優,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加強課后輔導。
記得有人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教師對好學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養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有意無意地將太多的精力和榮譽給予成績好的學生,教學的重心向成績好的學生傾斜,將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視為差生,對他們關注的太少,教師缺乏對他們的鼓勵和幫助,好像他們就是來“陪讀”的,從而使得好的學生昂首闊步,越學越好;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信心不足,越來越差,直接導致整體成績兩級分化,對學困生也是一種損失,所以教師要特別注意不要讓學困生成為被“遺忘的角落”。
對學困生要講清楚化學的學科特點,告訴學困生一個具體的可操作的學習方法。同時指導他先把最關鍵的知識在短期內補上,使他能夠大致跟上現在的進度。我們不能只講一些什么復習呀、聽講呀、做作業呀、問老師呀……等大道理。面對化學沒有學好的學困生我們要特別指出的是他這一科成績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是常用的幾個公式、概念沒記住,還是很重要的幾個基本解題方法不能熟練應用,或者是初中的一些重點知識沒有理解透徹等等。像摩爾、物質的量濃度、氧化還原反應,以及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守恒法、離子方程式、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及其相關計算等,是高中階段出題的核心內容,有一個地方弄不清楚,就有可能造成學習上的困難,有幾個弄不清楚,就可能淪為學困生的行列。找準之后,先把關鍵的知識補上,補的時候要一對一地輔導學生學會自學,即自己找到相應的知識,自己鉆研,不明白的多問老師。
第二,學生的參與意識強,有充分的動手、動口、動腦的時間。中學階段的化學,一是在大量的的化學實驗基礎上歸納、總結出來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規律的基礎上通過演繹推理得到的。
學生只有在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給他們以充分的動手、動口、動腦的時間,充分經歷觀察、分析、推理、綜合等過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內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規律的實質,與此同時學生的思維才能得到真正的鍛煉,體現其學習的主體角色。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以往那種講解知識為主的傳授者的角色,應努力成為一個善于傾聽學生想法的聆聽者。
講解高一化學《硫酸》時,傳統教學設計大多為以物理性質―結構―化學性質為主線,以觀察實驗得出結論為學習方法。這樣設計,重難點突出,層次明確,有助于學生應試。但過于程序化,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能被充分調動。我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采用傳統教學的主線,貫穿新教學理念,在層次突出的前提下,著重對學生進行多種能力培養。
本節課以鑒別濃硫酸、濃鹽酸引入,讓學生自由發言,提出設想。再根據學生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總結濃硫酸的物理性質。最終教師再投影出物理性質的板書,強調其中關鍵詞。根據物理性質,再引出硫酸的稀釋,告訴學生若稀釋方法不當會造成的危害。此時,做模擬燒傷實驗,引出脫水、吸水性。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判斷吸水、脫水的方法。教師再做幾個小實驗,讓學生聯系判斷,鞏固知識。此時已經體現出濃硫酸不同于稀硫酸,讓學生分析為什么會有差異。講述化學性質時強調強氧化性,通過實驗讓學生自己寫出方程式,進行氧化還原分析,自由討論濃硫酸的氧化性為什么比稀硫酸強。最后,教師進行本課總結,對學生進行習題檢測,再次強調本課重點。
第三,教學方式形式多樣,恰當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萍嫉陌l展,為新時代的教育提供了現代化的教學平臺,為“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加墨水”的傳統教學模式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老師除了采用對學生提問,分組討論,要求學生查資料,寫小論文等等傳統的教學方式之外,還可以適當的運用電化教學手段,如網絡、投影儀、錄音錄像、制作多媒體課件。
特別是制作復雜化學過程的演示動畫,它除了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視覺上的沖擊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現客觀事物和各種化學現象,能在短時間內展示事物的運動和發展的全過程,為學生提供大量而豐富的感性材料,突破傳統教學手段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能將傳統教學手段不能表現的許多現象和過程進行形象而生動的模擬表現,它是傳統教學手段的補充和延伸,兩者協調配合,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學生學習分子、原子、分子的極性、原電池原理等概念時,實驗很少,內容又較抽象,學生理解往往比較困難,如原電池原理,課堂演示實驗結束后,學生仍然對于原電池放電過程中正、負兩極電子得失順序和電子、電流的運動方向等內容不甚了解,這時可利用計算機模擬其放電過程,整個過程相當直觀有趣,學生易于接受。再如分子的極性判斷,一直是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難點,內容抽象,教師不易教,學生不易學,此時也可用軟件模擬。
關鍵詞:中醫內科學;課堂教學;教學方法;改革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2-0098-02
一、PBL教學法
PBL也稱問題式教學法,是一種提倡與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為目前國內外醫學教學領域最流行的教學方法之一。在中醫內科學理論教學中,由教師預先根據所要講授的章節內容進行臨床問題(病例)設計,依據具體病例設計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分組討論,小組成員要從既有的知識與問題情境出發,去分析問題,表達自己對該問題的知曉程度、想了解的程度,再針對老師所提出的問題提出假設,查閱資料,在既定的時間內學習研究,返回小組、報告研究結論并重新反思問題,最終給出明確診斷和診療方案。采用PBL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拓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近年來,PBL教學法被廣泛應用到《中醫內科學》課程的理論教學及臨床見習、實習帶教、小講課中,一改以往“填鴨式”、“灌輸式”的課堂講授法的枯燥無味,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圍繞老師給出的PBL案例情景,發揮團隊合作精神,集思廣益,對給出的案例情景進行分析、推導,最終總結出該案例情景所對應的《中醫內科學》具體章節的病證,以及該病癥的概念、病變臟腑、病因病機、診斷要點、鑒別診斷、治療大法、各個具體證型的治法方藥、疾病的預防調攝以及該病證的西醫學對應的相關疾病、鑒別等相關知識,還涉及到該病證的源流、范圍及診療進展等。這種以問題為導向的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方法能讓學生在對給出的問題進行認識、分析、討論、解決的整個過程中始終精力集中,這樣的學習效率事半功倍。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充分理解教師給出的案例情景所對應的《中醫內科學》病證的病因病機及證治規律等,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要比教師單純課堂講授,學生靠單純聽課去進行記憶要穩固、持久得多。在整個從給出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擔任的角色只是“引導員”和“記錄員”的角色,為學生圍繞所給出的案例情景而進行的分析及討論指明方向,并把學生分析和討論問題的成果分階段進行記錄。這樣反復訓練,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獨立、自主、有效學習的能力,為學生日后成為合格的臨床中醫師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CBL教學法
CBL(Case-based learning,基于案例的學習)教學法也稱案例教學法,該教學方法最早由哈佛大學提出,近年來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中醫院校接受并廣泛運用于中醫內科學的教學中。中醫內科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中醫內科臨床上的大量經驗和知識,必須由學生積極主動地在臨床實踐及經典案例中接觸與學習。因此,有必要在《中醫內科學》具體章節病證的理論教學后,及時安排學生到相應臨床科室去進行臨床實踐,以加強學生對中醫內科病證的感性認識,鞏固課堂教學的效果。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吨嗅t內科學》理論課程所涉及的病證較多,內容復雜,連慣性、邏輯性不強,講授起來內容枯燥乏味,加上《中醫內科學》的課時少、內容多、難記憶等問題,學生普遍反映《中醫內科學》難學,并因此對這門課程的學習產生畏難情緒。通過病案教學法,引導學生在臨床實習或生活中進行現場病案討論,讓學生通過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小組討論,分析所遇到的案例的病因病機、證型,確定理法方藥,同時把臨床治療過程及效果展示給學生。通過案例教學能大大增強學生學習《中醫內科學》的熱情和信心,能使學生體會到知識的實踐意義、感受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對《中醫內科學》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臨床見習過程中,可以循序漸進地從病史采集、體格檢查、中醫四診查體訓練入手,再進一步指導學生根據所獲得的臨床資料去查閱文獻、充分準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派代表總結發言,指導學生引經據典,闡述該病案的中醫病機及證候特點;鼓勵組內其他學生時時進行質疑和補充,通過學生之間及師生之間的討論交流,提高學生口頭表達和交流的能力及分析病例和綜合歸納的能力,加深學生對該案例所涉及的中醫理論的理解與掌握,引導學生用中醫思維進行辨證分析,制定治則、治法及診療方案,在解決具體病案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中醫臨床思維;最后教師分析點評,通過具體病案的分析,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提高學生的中醫臨床能力。
三、多媒體教學
《中醫內科學》的教學內容既豐富又龐雜,包括臨床各個內科病種的病因病機、證候特征、辨證論治及預防、康復、調攝規律等內容,是一個復雜的知識體系。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是無可比擬的。在中醫內科學教學過程中,根據具體章節內容和教學目標,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結合文字、圖片、有聲讀物、動畫、視頻資料等多種媒介來展示教學內容,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以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形象生動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多媒體教學通過緊密聯系的圖、文、聲、像來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把抽象、單調的課程內容轉化為形象的多媒體材料,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講授具體章節病證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與板書相結合的教學手段,通過板書與PPT結合,通過PPT的圖表形式和分級顯示的特點,使學生把握所學病癥的病因病機、證候特征、辨證論治及預防、康復、調攝規律等,配合講解逐步明確所學病證的概念、源流、病因病機等,講解完病因病機后把所有病因放在一張幻燈片上歸納總結,以加深學生對該病證的病因病機印象;并對病證的分型論治進行重點、詳細的講述,分析各證型的主要表現、治法、代表方藥的選擇,將關鍵詞使用紅色或黃色標注,以吸引學生注意力。通過多媒體展示,將該病證所涉及的重點內容標注并投影出來,最后利用PPT將本章的重點進行總結、強化,使學生把握所學病證的定義、源流、范圍、病因病機、證候特征、辨證論治及預防、康復、調攝規律等。
四、結語
綜上所述,除了上述教學方法外,中醫內科學教學常用的教學方法另還有TBL(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LBL(以講座為基礎的學習)、討論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演示式教學法等?!吨嗅t內科學》教學內容單調,病證較多,又與學生已學的中醫基礎課程多有交叉重復,從而易使學生認為本課程只是這些基礎課程的簡單組合,而不加以重。目前國內大部分中醫院校仍主要采用教師講授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一味地單向灌輸,不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有必要根據具體情況以及授課章節的特點進行教學模式方法的創新,結合授課的具體章節內容以及學生對相關知識掌握的情況來靈活地運用上述各種教學方法,將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結合應用中在《中醫內科學》教學中,使其更快、更好地適應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其由醫學生向臨床醫生的角色轉換。
參考文獻: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全體意識,即必須著眼于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讓每位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缎抡n程標準》提出“課堂教學要力求滿足不同類型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由于每個學生在學習上所表現出來的興趣、天分和能力以及學習方法都是不同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搭配數個不同類型、不同難度的任務。只有課堂活動多樣化,才能使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獲得積極主動參與的機會,體會到成功的愉悅。這樣才能在數學教學中做到因人而異、有的放矢,抓住每位學生的興趣點,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使其真正成為數學課堂學習的主人。
一是對學生分層,并進行優差搭配,充分體現“以幫帶學”。學生由于受到數學基礎知識、智力因素、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非智力因素影響,產生了數學成績、能力上的差別。因此可把學生分成A、B、C三類,教師對各類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使教學目標層次化。具體來說就是:對成績較差的C類學生只要求學會最基本的知識,基本能完成課堂教學的學習任務即可,同時要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轉變學習態度,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穩步發展為B類學生成績中等的B類學生要在“熟”上下功夫,使他們牢固掌握課程標準,教材所規定的知識技能,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努力爭取成為A類學生;而對成績優秀的A類學生要求深刻理解,靈活運用,培養并提高他們的知識綜合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二是是對教學內容分層。例如在初二代數因式分解的教學目標中,對C類學生要求掌握基本方法分解因式,對B類學生要求熟練并綜合運用基本方法,對A類學生要求補充:配方法和待定系數法等,使成績較差的學生不會因太難而厭學、怕學,也使成績優秀的學生“吃得好”、“吃得飽”。教師應多鼓勵和表揚學生在學習上的點滴成功,使之得到積極的情緒體驗,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所在。三是在反思、發現中不斷把課堂教育引向深入。四是我們在教學中要做的并不是把數學知識拋給學生,讓學生照搬照套,而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必須讓學生自己研究數學,或者和學生們一起做數學;我們應該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并接受每個學生做數學的不同想法;我們應積極為學生創設情境、解決問題,只有當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構建起自己的數學理解力,才能真正學好數學。在教學中,筆者常用下面兩種課型,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五是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筆者常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總結規律,成為知識的發現者。這種教學盡管可能會耗時較多,但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它對于學生形成數學的整體能力,思維的創新等都有極大的好處。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開始變得更自由、更靈活,學生也始終在愉快的狀態下積極地學習數學,這的確是我們數學教學改革的一個可喜變化。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使我們在重新審視我們自己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數學學習應作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一種數學奇境的探索與渴望,讓學生在奇妙的數學情境中成為具有“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探索者、體驗者,用自己的策略探索解決數學問題,體驗數學的神奇與價值。讓學生徜徉于生活數學、活動數學、探索數學的快樂生活之中。
根據費賴登塔爾的觀點,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學生年齡小,抽象思維能力弱,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和創造各種圖形或物體,調動各種感觀參與實踐,同時教給學生操作方法,讓學生通過觀察、測量、拼擺、畫圖、實驗等操作實踐,激發思維去思考,從中自我發現數學知識,掌握數學知識。讓學生動手實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數的排列”中的衣服搭配時,我給出兩件不同的上衣三條不同的褲子,讓學生把自己認為能搭配的放在一起,看看有多少種搭配方法,這樣激起了學生進行探究的興趣,開始自發討論、研究、尋求規律。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主動探索、發現和解決數學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學的輕松,學的快樂。規律在輕松愉快的過程中輕松地掌握了。數學概念是抽象的,而小學生的思維卻處于具體的形象思維占優勢的階段。因此,教學中應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具體實例聯系起來,以生活中的顯淺例子來說明,使抽象的概念變得形象生動,讓學生在現實的情景中體驗和理解數學,這樣既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啟發學生思考。所以我們在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直觀教具、投影儀等生動形象的教學手段,使靜態的數學知識動態化。這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學到的知識也能印象深刻,不易遺忘。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時,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平行四邊形面積,怎么求,而是利用了學生自己準備的學具,并讓學生自己動手剪、拼,通過這樣的現實操作,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逐步體會平行四邊形能拼成什么圖形,它的面積與什么圖形的面積有關。這樣,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數學活動使學生感覺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消除了對數學的厭倦感,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總之,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構造快樂課堂,讓學生享受數學生活,這是潛能的開發、精神的喚醒、內心的敞亮、獨特性的彰顯和主體性的弘揚;從師生共同生命歷程的角度來說,是經驗的共享、視野的融合和靈魂的感召。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把準學生脈搏,進入學生內心,和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撞擊和生發。教學中采用這種發散式教學,能使學生逐漸變得敢于聯想,敢于突破條條框框去標新立異。由于發散思維具有多端性、獨特性、變通性等特點,因此教學中適時創設問題情境教學,有目的、有計劃地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法去解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只要教師精心設計,加強對課本上例題、習題和數學命題的變換、延伸和拓展,既可豐富學生的表象貯備,擴大思維的流暢性,又能促使學生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閔永權推薦)
【關鍵詞】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課堂沉默
引言:作為一名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會經常注意到這樣的現象:學生坐在那目視前方聚精會神得聽老師講課,但是當老師提問或者要求學生討論時,絕大多數學生便迅速地低下頭,無論教師如何呼吁都“三緘其口”。這種現象就是課堂沉默。學生課堂沉默與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式課堂背道而馳,嚴重阻礙了學生語言水平的提高。
1. 沉默定義
沉默,作為一種語言行為,反映著一個特定群體的文化意識和性格特點。通常沉默被定義為當談話被感知聲音的缺乏和不情愿的交流。
Jaworski (1993:95) 從語用學的角度對沉默進行分析,他認為沉默和其他形式的非語言交流如手勢、姿勢、面部表情有本質上的區別。沉默在語用學中是有價值的交流形式。與Jaworski 的理解類似,White (1996:37) 認為沉默是缺乏言語并不是缺乏思考。在課堂教學中,沉默指在課堂互動中有限制的參與或者是缺乏課堂參與。它并不意味著在交流過程中的停頓或者是猶豫。
課堂中持續的沉默現象不僅僅暗示著學生知識的缺乏,因此McCroskey (1977: 78) 從心理語言學的角度對將沉默解釋為:交流憂懼(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也就是在與他人進行交流時伴隨著真實的或者預期的交流而產生的恐懼和焦慮。 McCroskey還認為家庭環境、自我意識和性格都是造成“交流憂懼”的原因。
最近,人們又給了沉默新的定義。Keaten and Kelly (2000: 168) 指出,沉默是人們因為堅信保持沉默比愚蠢的發言更好而避免交流的行為。這一解釋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面子”問題不謀而合。
2. 沉默分類與功能
作為非語言交流的一中形式,在交際中沉默有不同的類型。Bruneau (1973)舉出了沉默的三種類型:1)心里語言學上的沉默——心理語言學過程中的參與者,作為說話者他需要花費時間進行推理和組織或者作為聽眾他需要花費時間進行評價和回應。2)交互中的沉默,指的是在對話、交談談論或者是辯論中的停頓。3)社會文化中的沉默指的是整個社會和文化秩序所抑制的言語和操縱的心里語言學和交互沉默中的典型方式。
Levinson (1983) 根據沉默出現的不同位置將沉默分為三種:第一種是話輪中的沉默( within-turn silence),這種沉默出現在談話的同一個話輪中,也可以被看作是停頓。第二種是不同話輪間的沉默( inter-turn silence), 它出現在兩個話輪之間,可以被看作是間隔或者是失誤。第三種是話輪沉默,這種沉默本身作為一個話輪具有一定的意義。
和話語一樣,沉默有著廣泛的功能。從交際角度來看,沉默具有強大的交際功能。Levinson (1983)指出沉默有五種交際功能。1) 連接功能 (linking function),沉默將人們聯系在一起并形成親密的關系。2) 情感功能 (affective function),它包括了一系列的感情。3) 揭示功能(revelation function),沉默能夠隱瞞一些信息。4) 評價功能 (judgment function),沉默能夠表達一中贊成的或者是反對的意見。5) 喚醒功能 (activating function),沉默能夠和人們的思想有一些聯系。
3. 國內外研究
國內外不同領域的學者都對沉默進行了研究,而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對造成課堂沉默的原因進行分析、研究。
3.1 國外研究
國外學者將課堂沉默的主要原因歸結為三個方面:文化背景、課堂情境以及學生的個人心理素質。Hall(1959)指出造成亞洲學生課堂沉默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個體心理發育差別和社會文化背景不同之間的沖突。此外,Chan 和 Jackson (1995&1996) 一致認為中國學生課堂沉默主要是受到中國古代傳統儒家思想——尊師重教的影響。
Petress (2001)提出學生課堂沉默的四點原因。首先是學生的自我意識差,他們認為在課堂上不能過于積極;其次是語言焦慮,學生擔心因為語言表達不夠流利和表述不夠有效而被同伴嘲笑;再次是文化碰撞,在中國學生被“服從教師的教導而不是說出自己的意見”這種思想所左右;最后是交流恐懼,學生擔心通過交流和別人產生聯系。
3.2 國內研究
國內學者也對造成學生課堂沉默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國內學者認為造成學生沉默的原因主要是:文化背景因素、教師自身因素、學生因素和綜合因素四個方面。
國內學者認為中國學生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多聽少言”,教師的“權威”不容侵犯,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到了大學即使學習環境相對輕松,學生也難以積極加入互動性的英語課堂中。其次是教師因素,教師的自身專業素質和教學理念都會影響課堂教學。學生的語言功底不足、缺乏自信等心理因素都會造成課堂沉默。最后,課堂沉默的原因來自多個方面,我們必須進行綜合因素的分析。
4.結束語
課堂沉默作為一個消極因素嚴重影響著學生的語言習得和教師的課堂教學安排。作為一線英語教師要對課堂沉默現象有一個系統的認識才能夠全面認識自身課堂中出現的沉默現象,正確歸因,找到適合的解決策略。
參考文獻
[1]龐小峰. 大學英語課堂沉默探究[D].山東大學,2010.
[2]談瑤. 大學英語課堂沉默現象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