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4 17:04:55
序論:在您撰寫教師的經濟地位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 弱勢地位矯正;實體權利與程序權利;利益考量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24-0004-04
0 引言
1802年的英國《學徒健康和道德法》,被譽為現代勞動立法的開端,原因在于之前的勞動關系立法是對勞動者義務的強化,而它第一次注重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勞動者從現代勞動法開始就被打上了弱者色彩,此后勞動法制的發展都可以視為如何更好保護勞動者權益所做的努力。對勞動者弱勢地位的矯正學界提出了許多理論,形塑著勞動法制,為勞動者權益保護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制度。然后反觀我國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現狀,卻不太令人滿意。本文試對勞動者弱勢地位矯正的幾種理論進行破析,以期得出如何矯正勞動者的弱勢地位更能保障勞動者的權益。
1 三個理論的破析與問題的導入
勞動者弱勢地位矯正理論主要有三種,傾斜保護與利益平衡理論、企業社會責任理論、職工參與理論。本文從三種理論的破析中引入筆者需要探討的三個問題:勞動者的角色定位、勞動者實體權利和程序性權利的關系、對用人單位利益的考量。
1.1 傾斜保護與利益平衡理論
隨著《勞動合同法》出臺,學界圍繞勞動者傾斜保護作了許多論述,筆者以傾斜保護與利益平衡理論概括之。對于勞動者的弱勢地位,傾斜保護與利益平衡理論認為應保護勞動的權益,但同時應當注重傾斜保護的限度。國家有責任保護勞動者的利益,但國家的保護并非多多益善,如果保護水平過高,工人的工資高于勞動力市場均衡水平,就業需求就會減少,從而造成失業的增加①?!秳趧雍贤ā吩诰唧w制度設計中均體現了對勞動者傾斜保護,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訂立及勞動者單方預告解除權等。但傾斜保護并非沒有限度,傾斜保護的目的是改善勞動者的弱勢地位,最終實現二者之間的利益平衡。失去了利益平衡的目標,傾斜保護就不符合正義的要求,不具正當性。傾斜保護與利益平衡理論矯正勞動者弱勢地位的模式為:勞動者弱勢地位法律傾斜保護增加勞動者權利和用人單位的義務和責任強制性的提高勞動者的權益。
傾斜保護與利益平衡理論不僅認識到了勞動者權益需要保護,同時該理論還注意到了在傾斜保護當中的利益平衡,兼顧用人單位的經營自。具有相當的實踐意義。但是依然存在著下述的不足。
①基于個別勞動關系考量傾斜保護勞動者的實體權利。這種理論側重對個別勞動關系中勞動者實體權益的保護,如無固定期限合同制,用人單位解雇經濟補償金和賠償金,勞務派遣制中對勞動者權利的保護。而輕視了對于集體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一些程序性權利的落實,如職工參與權。
②國家干預勞動關系,傾斜保護勞動者權利的合法性不足。該理論主要依靠國家通過立法加大對勞動者權益保護,雖然注意到了利益平衡,但還是造成對用人單位權益的損害。這種強制性地分配利益造成了其本身合法性不足的局面。用人單位嚴格守法的過程中會損失很多經濟利益,這種與用人單位利潤最大化目標相抵觸的模式造成了用人單位守法的動力不足。
③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關系定位為斗爭對抗范式。傾斜保護與利益平衡理論認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利益存在沖突,法律側重對勞動者利益的保護,而犧牲用人單位的利益。這種斗爭對抗范式加劇了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緊張關系。
1.2 企業社會責任理論
隨著企業社會責任研究的熱潮,很多學者開始將企業社會責任與勞動者權利保障相結合。該理論認為資本是財富之母,勞動是財富之父,勞動者與資本所有者共同被視為現代企業的主人。勞動者是公司最直接、最重要的利益相關者,在確立企業社會責任的國家,都將對勞動者的責任列入其中②。企業社會責任理論對勞動者弱勢地位的矯正模式為:企業是社會人企業社會責任法律義務法律責任倒逼企業履行法定義務保護弱者③。
企業社會責任理論以企業作為社會人,根據利益相關者等理論賦予企業社會責任,讓企業主動提高和改善勞動者的弱勢地位。企業社會責任理論修正了傾斜保護與利益平衡理論所造成的立法技術的矯枉過正,促使勞動法的一元目標向二元目標轉變,使勞動立法的研究范式從“斗爭范式”逐漸轉向了“合作范式”④。然而企業社會責任理論同樣存在著三個不足之處:
①法律賦予企業社會責任保障勞動者權益,存在合法性不足及對勞動者權益保障的不確定性。雖然轉變法律基于勞動者弱勢地位的角色考量,轉而以企業作為社會人應當履行利益相關者的責任,但還是通過法律強制規定用人單位的義務和責任,存在合法性不足的弊端?;蛘咄ㄟ^企業自覺履行道義責任來保障勞動者的權益,造成勞動者權益完全依賴用人單位的道義自覺,會造成不確定性。
②賦予企業對勞動者權益保護更多的社會責任,同樣造成企業守法成本高,而守法動力不足的弊端。這一點同傾斜保護與利益平衡理論一樣,由此造成制定法得到不到社會的普遍遵守。
③將企業視為投資者的所有物,勞動者權益視為被給付之物。企業社會責任理論的實質是企業被迫以主人翁的態度保障勞動者的權益,企業被看作是投資者的所有物?,F在企業所有權理論將企業看成是資方財產資本和生產者人力資本的結合體⑤,德國公決制更是將企業的所有權分配給全體雇員⑥。而企業社會責任理論依然將企業視為資方的所有物,使勞動者處于被動的局面。
1.3 職工參與理論
19世紀末期,一些工業化比較發達國家的工會組織開始把參與管理作為改善工人勞動條件和生活條件的一個途徑。對于職工參與存在著多個層次的理解,但是不管何種理解,都涉及到企業組織管理中的決策問題,即由下屬人員實際上分享上級的決策權⑦。所謂參與管理,是指在不同程度上讓職工和下級參加企業決策的研究和討論,實行共同管理⑧。最具代表性的是聯邦德國的勞資公決制,其包括企業層次上的企業代表會制,以及企業層次上的監事會勞資共決制和勞工經理制。企業代表會在本企業中享有廣泛的共決權。在企業社會事務方面,企業代表會享有共同決定權。這意味著在勞動及休息時間、休假、工傷事故防范、福利政策、職業培訓等方面,不經企業代表會同意,企業不能作出決定。該理論對勞動弱勢地位的矯正模式為勞動者弱勢地位勞動者參與企業管理勞動者與企業共決勞動者權益保護勞動者的權益。
職工參與理論認識到了資方利益、企業利益和勞動者權益之間具有同一性,將勞動者權益的保護作為資方與勞方民主決策的一項內容。有效的只是所有可能的相關者作為合理商談的參與者有可能同意的那些行動規范⑨。由于是主體之間作為合理商談的主體所達成的協議,因此具有合法性。職工參與理論將勞動者權益的保護轉向更注重勞動者程序性權利的保護,通過程序性的權利落實從而保障實體權利。也將勞動者權益從個別勞動關系轉向集體勞動關系當中解決。應當說職工參與理論作為西方現代比較前沿的理論就理論本身而言更具合理性。但是職工參與在中國卻存在著幾點憂慮。
①參與管理影響決策的程度 我國也賦予了職工參與權,包括集體合同的簽訂、工資集體協商等。德國的勞資共決制能夠很好地保障職工在參與管理過程中的對企業決策的影響力,而我國職工參與通常是企業在制定決策中的參考因素。同時作為職工參與的一種重要形式工會,運作經費由用人單位負責,主席由用人單位利益代表者擔任,實質是用人單位意志的執行者,獨立性的缺失導致根本不能真正代表勞動者的利益⑩。
②民主參與的意識 中國職工參與存在的最大問題,主要體現在民主意識和民主傳統相對薄弱,對企業民主參與并不構成強力支持{11},使得職工參與淪為空殼,流于走過場。
筆者認為勞動者弱勢地位的矯正涉及到這三個問題:一對勞動者角色定位;二側重對勞動者實體權利還是程序權利的賦予更能保障勞動者的權益;三賦予勞動者權益如何兼顧企業權益。本文將從這三個層面進行闡述,以期得出如何矯正勞動者的弱勢地位更能保障勞動者的權益。
2 三個問題的解構
2.1 勞動者的角色定位
傳統勞動法學都將勞動者定位為弱者地位。用人單位作為生產資料的所有者,具有規模不等的經濟力。而國家又是政治主體,擁有龐大的政治力。政治力與經濟力在缺乏法律規制的自然關系中,極易左右支配勞動力,迫使勞動力成為其附庸或犧牲品{12}。另外就業機會的稀缺導致勞動力市場中買方市場,使得勞動者之間處于競爭狀態及勞動者處于被選擇的弱者地位。
近年來對勞動者地位的相關研究表明,勞動者的地位與勞動者分層、勞動關系類型以及企業產權制度相關。勞動者內部本身存在分層,對于精英群體,人力資本強度和人力資本產權保護強度決定了他們在勞資關系中處于強勢地位{13}。勞動關系的類型化指出在雇員主導型勞動關系中,管理人才同樣處于強勢地位{14}。企業產權制度如果賦予勞動者對企業擁有一定的產權,那么勞動者與資方同樣屬于企業產權的所有者,勞動者的弱勢地位就不一定是個確定無疑的事實。另外單個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往往會由于勞動力的買方市場而陷入弱勢地位,但這只是勞動者準入企業時的弱勢地位。對于已經就業的勞動者,由于勞動基準法保障勞動者的基本生存權,勞動者通過團結權、集體談判權、集體爭議權等,完全可以取得同用人單位相抗衡的權力。勞動者權益的提高完全取決于法律對勞資關系的考量、企業產權制度等決定。因此勞動者弱勢地位并非毋庸置疑。
盡管對于勞動者弱勢地位這一認識越來越受到理論界的反思。然而筆者認為勞動者的弱勢地位在現階段是一個客觀的事實。勞動者事實上的弱勢地位決定了勞動法需要對勞動者權利進行保護。但法律保護如果著眼點僅僅停留在勞動者弱勢地位,賦予其更多的權益時,可能造成用人單位人力成本的增大,從而抑制企業的發展。雖然傾斜保護與利益平衡理論注意到了需要兼顧用人單位的利益,然而如何兼顧卻沒有提出一個有效的方案,勞動者利益與用人單位利益怎樣達致平衡的狀態,才能更好的兼顧兩者的利益沒有得到解決。
因此,利益平衡只能放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去檢驗,如果社會經濟發展呈現良性狀態則推斷達致利益平衡,如果社會經濟發展呈現惡性,勞動沖突惡化則推斷不平衡。這種利益平衡完全是一種事后推斷,無法發揮法律的預測性、指導性作用。
2.2 勞動者實體權利與程序權利的關系
勞動者權利的類型化,傳統勞動法學主要有以下分類:
①個別勞權與集體勞權,個別勞權包括勞動就業權、勞動報酬權、休息休假權、社會保險權、勞動安全衛生權、職業培訓權等,而集體勞權包括團結權、集體談判權、集體爭議權{15};②政治權利、社會權利、經濟權利。政治權利主要包括遷徙權和結社權,社會權利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教育、社會保障內容,而經濟權利指從事經濟活動的權利{16};③休息權、勞動權、就業權、結社行動權(不含救濟權){17}。
這些分類中沒有將勞動者權利按照實體權利與程序性權利進行分類。筆者認為將勞動者的權利按照實體權利與程序權利的分類有著重要的意義。勞動者的實體權利主要指勞動者通過勞動最終獲取的物質性和經濟性的利益。這部分包括勞動報酬權、休息休假權、社會保險權、勞動安全衛生權、職業培訓權,與個別勞權比較相類似。勞動權作為人的基本權利,國家通過法律強制規定最低的基本保障具有合理性。當然對于何種程度的基本保障衡量有待于對一國經濟社會狀態的考察。同時這部分基本實體權利以外再提高則應當通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博弈來獲取,國家強制干預則不具合理性。而勞動者的程序性權利則是指勞動者通過參與企業管理,與資方進行博弈過程中應當享有的權利。這部分程序性權利是作為勞動者與資方進行博弈從而在勞動基準法以外提高勞動者實體權利而賦予勞動者的權利。
從這一分類考察,勞動者的權利至少包含以下三個意義。①國家保障勞動者的基本實體權利,這部分通過勞動基準法賦予勞動者生存以及體面勞動必備的權利。②國家應當賦予勞動者程序性權利,使得勞動者有權通過與資方博弈來提高勞動者基本實體權利以外的權益。③程序性權利的存在以提高勞動者實體性權利為目的,是勞動者民主參與得以運行的源動力{18}?;镜膶嶓w權利屬于人權保障的內容,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干預具有合法性;程序性權利是國家通過立法賦予勞動者與資方博弈為提高勞動者權利標準提供可能。
2.3 對用人單位利益的考量
現代勞動法之前的“勞動法規”主要是基于用人單位利益的保護,而加重勞動者的義務。而現代意義的勞動法則主要是體現勞動者權利的保護,被稱為真正意義上的勞動法。傾斜保護與利益平衡理論注意到了對用人單位利益的平衡,然而平衡的檢驗完全置于法律之外,由社會勞資關系發展狀況去檢驗,不具有實用性。企業社會責任理論則站在企業責任的角度,賦予企業義務和責任。法律的義務無法保障是否能做到平衡用人單位利益,而道義上的責任,則將勞動者權益保護置于不確定性的狀態。
對用人單位利益的考量應當首先在勞動基準法中確定勞動者基本的權利中,勞動者實體權利的保障的標準本身涉及到對用人單位的利益考量,如果設置過高的保障標準,則是對企業利益的強制性剝奪。如果設置過低的勞動保障標準,則是對勞動者利益的剝削。因此勞動基準法確定勞動保障的基本標準其實就是勞動者利益與用人單位利益的一次權衡。另外勞動者程序性權利對企業管理決策的影響程度也是對用人單位利益的考量,如果賦予勞動者的程序性權利,在決定勞動者勞動及休息時間、休假、工傷事故防范、福利政策、職業培訓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影響程度,無疑也是變相的剝奪企業的利益。而影響較低,或無實質性影響,則無疑是給勞動者一個空頭支票。因此,在對勞動者弱勢地位矯正過程中,對用人單位的利益的考量,平衡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利益,應當在勞動者基本權利的標準和程序性權利對企業管理決策的影響程度上考量。
3 我國勞動者弱勢地位矯正的不足及應然路徑
我國勞動者的弱勢地位是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產生的。在計劃經濟時代,受意識形態影響,勞動者多作為工人階級地位超過之前所有社會。市場經濟改革中,勞動者弱勢地位同資本主義社會一樣逐漸凸顯出來。應當說帶有強烈法律家長主義的我國對工人階級弱勢地位的考量是符合我國轉型社會的國情。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弱勢勞動者地位的界定顯然超出了其應有的范圍。
對勞動者地位的考量,應當堅持勞動者弱勢地位這一認識,從而確立保障勞動者權益這一法律目的,在我國勞動合同法中已成為一個原則。而這一點我國勞動合同法就帶有明顯的牽制社會關系的特點。過多側重對勞動者實體權利的提高,而忽略對用人單位利益的考量,造成大量企業裁員等不良影響。這種傾斜保護勞動者利益的制度,在現實中卻遭到用人單位千方百計的規避。如為規避無固定期限合同,華為公司采取“買斷工齡”行動,某小學解雇工作15年的代課教師,LG中國公司與工作期限在5年至9年的員工,一律不再續約等{19}。
因此法律不能基于這一弱勢地位的考量強制性簡單增加勞動者的實體權利。這里涉及勞動者實體權利與程序權利的關系,我國勞動合同法偏重對勞動者實體權益的提高,而對于程序性權益則規定比較原則,同時由于我國工會半官方性質,以及工會較大程度受制于用人單位,造成勞動者程序權利對用人單位管理決策的影響力遠遠不夠,往往流于形式。
筆者認為我國勞動者實體權利與程序權利的關系應當是基本實體權利保障勞動者行使程序權利,程序權利的行使通過參與用人單位的管理決策逐步提高實體權利的標準。只有基本的實體權利能夠保障勞動者的基本生存以及體面勞動,勞動者才有積極性行使程序權利,而參與用人單位管理決策的積極性與程序性權利對用人單位的管理決策的影響力直接關聯。應當逐步提高我國勞動者程序權利對用人單位經營管理決策的影響力。至于職工參與理論暴露出我國勞動者民主意識的缺乏問題,應當通過改革我國工會等相關制度,通過賦予經濟利益激發勞動者民主意識,逐步引導社會的發展。而不應當消極的等待社會發展來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
對于用人單位的利益考量,由于我國過去勞動法制對勞動者弱勢地位矯正主要是基于勞動者弱勢地位的角色定位從而不斷提高勞動者實體權利,在提高勞動者實體權利中兼顧用人單位的利益,賦予用人單位相應的權利。但是這一做法的實質還是在逐步提高勞動者實體權利,因此遭受合法性質疑以及現實中用人單位的規避。通過對勞動者實體權利與程序權利關系的論證,筆者認為我國勞動法對勞動者弱勢地位的矯正中兼顧用人單位的利益應當置于勞動基準法對勞動者基本實體權利的認定標準以及程序性權利對用人單位管理決策的影響程度上。同時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態可以逐步提高甚至降低勞動者基本上實體權益以及程序權利。關于這一點已超出本文研討范圍,在此不做論述。
注釋:
①錢葉芳:《保護不足與保護過度:試論勞動合同法傾斜保護的度》,載《法商研究》2007年第3期.
②扈春海:《鄭尚元.公司社會責任與勞動權保障》,載《企業社會責任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第48頁.
③高麗麗:《勞動法學理論的新發展―以企業社會責任理論的引入為視角》,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④馮彥君:《深化勞動法學研究的新的理論資源─從弱者理論到企業社會責任理論》,第42頁.
⑤亨利?漢斯曼:《企業所有權論》(于靜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
⑥馬建兵:《職工民主管理的治理條件分析》,載《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
⑦常凱:《勞動關系學》,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2年版,第297頁.
⑧田明,徐建川:《工會大辭典》,經濟管理出版社,1989年版,第371頁.
⑨哈貝馬斯:《在事實與規范之間》(童世駿譯),三聯書店,2011年版,第132頁.
⑩肖中澤:《論我國勞動法利益平衡的實現路徑》,載《法制與社會》,2013年5月.
{11}常凱:《勞動關系學》,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2年版,第319頁.
{12}馮彥君:《論勞動法是保障人權之法》,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1995年第1期.
{13}姚先國:《人力資本與勞動者地位》,載《學術月刊》,2006年2月.
{14}賴普清,姚先國:《再議勞動者地位問題:勞動力產權強度的視角》,載《學術月刊》,2011年3月.
{15}常凱:《勞動關系學》,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2年版,第160-163頁.
{16}振華,蔡旭昶:《勞動者的選擇空間與勞動者地位》,載《社會科學戰線》,2011年第3期.
{17}李磊:《勞動者權利的基本范疇研究――以法律解釋學為視角》,載《政治與法律》,2008年第4期.
{18}常凱:《勞動關系學》,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2年版,第321頁.
{19}同⑨.
參考文獻:
[1]常凱.勞動關系學[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2.
[2]錢葉芳.保護不足與保護過度―試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傾斜保護的度[J].法商研究,2007(3).
[3]董文軍.我國勞動合同法中的傾斜保護與利益平衡[J].當代法學,2008(3).
[4]蘇振華,蔡旭昶.勞動者的選擇空間與勞動者地位[J].社會科學戰線,2011(3).
[5]扈春海,鄭尚元.公司社會責任與勞動權保障[A].企業社會責任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
「關鍵詞市場經濟地位;判定標準;反傾銷
一、研究資料:從“入世”到“入市”:中國考過四級之后又考六級
中國經濟要走向國際化 , 就像參加一場又一場的英語考試 , 加入世貿組織只不過是表明中國已經通過了“四級考試”, 而要進一步提升自己 , 還必須再參加“六級考試”——取得“市場經濟地位”。
6 月 3 日 , 美國商務部就是否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舉行了第一場聽證會。在此以前 , 新西蘭、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已先后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此外 , 中國還加緊了對歐盟、澳大利亞、日本等的游說工作。中國在通往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之路上 , 突然把“市場經濟地位”作為一個重要的外交目標 , 展開了一場為爭取“市場經濟地位”而進行的外交活動。
按理說 ,WTO 是一個由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組織 , 加入 WTO 本身就意味著成員國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但中國為了打破中美入世談判僵局 , 在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做了重大讓步 , 在中美入世協議第 15 條的反傾銷和補貼方法條款中 , 明確規定“美國和中國同意美方將來碰到反傾銷個案時可以維持美方現時的反傾銷方法 ( 把中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 ), 而毋須遭遇法律挑戰。這個條款在中國進入世貿之后 15 年內維持有效?!倍凇吨腥A人民共和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第 15 條確定補貼和傾銷時的價格可比性時 , 也做了內容大致相同的規定。這使中國從入世一開始便處于應付他國反傾銷的不利地位。
這種不利地位使中國使用仍然被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 由此給中國外貿的正常發展帶來了一系列負面影響:
其一 , 中國的非市場經濟地位使中國企業在應訴他國反傾銷時往往使用“替代國”提供的價格數據 , 從而容易導致較高的敗訴率 , 被迫退出或者大大減少在該國的市場份額。2003 年以來 , 美國對中國的家具、彩電、紡織品等一系列產品加征高額反傾銷稅 , 其判定依據就是中國的非市場經濟地位。
其二 , 惡化了中國外貿企業出口面臨的國際環境 , 使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商品出口遭到眾多國家的“圍追堵截”, 成為中國外貿由大額順差開始走向逆差的重要原因 , 給中國開拓國際市場帶來了極為嚴重的阻礙。根據商務部公平貿易局的統計 ,2003 年 , 國際上針對中國的反傾銷和保障措施立案就有 59 起 , 涉案金額約 22 億美元 , 創歷年最高。而到了 2004 年一季度 , 國外又對中國發起了 11 起反傾銷和保障措施調查 , 同比增幅高達 83.8%, 涉案金額 3.3 億美元 , 同比增長 15.6 倍。
其三 , 市場化程度實際上已經很深的中國仍被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 , 不僅與客觀事實不符 , 而且使中國在對美經濟關系中處于受歧視地位 , 造成中美雙邊經濟關系中對中國的不公正。
二、制度分析:為何一定要讓別國承認?
為什么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需要別國的承認?其背后的經濟、政治涵義是什么?這種承認會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造成什么影響?
上文已經提及 , 中國今天的“市場經濟地位”之爭實際上是當年中國“入世”的遺留問題 , 即為盡快加入世貿組織 , 中國同意簽署了四個附加的條款 , 包括:反傾銷案件中非市場經濟地位規定 , 期限 15 年;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 , 期限 12 年;紡織品限制措施 , 期限 8 年;還有一個就是過渡性報告審議機制。這些條款的基本思想就是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 , 別國“有權”對中國采用歧視性手段。
這種歧視性手段最直接的表現方式 , 就是在傾銷案中核定成本時 , 以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定價受政府干預為理由 , 不拿該產品的國內價來衡定 , 而是選取一個他們認為與中國類似的市場經濟國家為替代。比如在最近的中國彩電傾銷案中 , 美國選取印度為替代國 , 結果最高征稅幅度達到 78.45% .而且 , 所有的 WTO 成員國都可能以此為“合法理由”來扼制“中國制造”的浪潮。與中國有著巨額商貿往來的歐盟、日本、澳大利亞也頻頻動用此條款 , 一些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巴西 , 也開始運用這個武器對付中國。據商務部提供的數字 , 中國成為遭受反傾銷訴訟最多的 WTO 成員 , 國外反傾銷已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
這四個“不平等條款”為何強加給中國 ? 回溯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中國并非甘愿自縛手腳 , 而是箭在弦上 , 不得不發——當時 ,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到了一個全新的攻堅階段 , 內部動力比較弱了 , 急需引入外來機制增加改革動力;另一方面 , 中國入世談判一拖十數年懸而不決 , 美國始終堅持在一般保障條款、特殊保障條款和反傾銷條款等三方面卡緊中國入世的“咽喉”, 所以 , 從大局考慮 , 中國采取的策略是“先付點代價 , 多爭取時間促進發展”。再者 , 中國當時還處在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 , 要讓西方國家一下子全部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 也是不現實的。從這一點上看 , 中國在當時做出一定程度的讓步是有必要的。
實際上 , 早在今年的 4 月份 , 美國國會就開了一個小型論證會 , 不少保守派強烈反對給中國“松綁”, 理由很簡單 , 他們認為這是中國應該履行的 WTO 承諾。但中國有理由對此提出異議 , 因為自從入世之后中國已經大大加快了開放改革的步伐 , 市場經濟框架已全面建立 , 不該再受到“非市場經濟”的歧視性對待。
三、理論探討: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學術問題
中國的“非市場經濟地位”問題很復雜 , 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學術問題 , 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 , 對它的判定不是按照幾個指標的衡量就能完成的。
美國認為中國不是一個市場經濟國家 , 其判斷依據是美國《 1930 年關稅法》規定的六條標準 , 即該國貨幣與其他國家貨幣的可兌換程度;雇員與雇主談判工資的自由程度;該國對合資企業或其他外國投資的準入程度;政府所有權或對生產資料的控制程度;政府對資源分配的控制程度與決定價格和產量的程度;以及行政當局認為合適的其他因素。
而中國則認為自己于 2001 年底已正式成為“發展中的市場經濟國家”。中國社科院的《美國貿易政策評估報告》對中國市場經濟建設的進程進行了充分論證 , 該報告指出:中國經過了 20 多年改革開放 , 經濟和貿易體制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早在 1999 年 , 中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 , 由市場調節和實行國家指導價的比重已達到 95% 左右;在生產資料的銷售總額中 , 市場調節和國家指導價部分占約 85%;在農產品收購總額中 , 市場調節和國家指導價的比重約占 90% .到了 2001 年底的時候 , 由中央政府控制的價格 ( 包括服務價 格 ) 只剩下約 15 種。據此 , 我國著名經濟法專家劉大洪教授指出 , 有充分證據和理由認為中國經濟的市場化程度已經遠高于許多世界貿易組織成員 , 決非“全部或大體上全部由國家壟斷貿易并由政府規定國內價格的國家”。
實際上 , 美國并不是不知道中國的市場化程度己經遠高于世貿組織里的許多其它發展中國家 , 他們擔心的是如果輕易就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會有損美國的所謂“國家利益”, 不利于再找合法的借口來扼制中國強勁增長的出口量。所以 , 這場關于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博弈更是一個政治問題 , 而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問題 , 更不是一個純粹的學術問題。我們不能因此而認為我國還不是市場經濟。
而對于中國來說 , 讓美國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 除了是基于反傾銷等經濟考慮外 , 還蘊涵了豐富的政治訴求;這是對我們改革開放多年成績的認可 , 有利于樹立良好的大國形象。
四、對策前瞻:決不能使這場“六級考試”一拖 15 年
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前 , 中美經貿關系中一個最棘手的問題就是美國國會每年都要討論是否給予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而現在中國加入 WTO 以后 , 這個“老問題”消失了 , 但“新問題”又出現了:美國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中美兩國在入世談判中 , 中國為了大局考慮 , 曾做出一定的讓步 , 同意在中國入世后 15 年內 , 美國可以繼續把中國當作非市場經濟國家對待。美國正是抓住了這一點 , 作為它對中國提起反傾銷訴訟的國際法借口。在歷史上 , 中國、越南以及一些前蘇聯國家都被美國裁定為非市場經濟國家 , 而根據國際商法 , 當美國公司要求對“非市場經濟國家”征收傾銷稅時 , 美國商務部往往是根據“第三國”的類似生產標準和價格制定反傾銷稅率。這種通過參考第三國價格而制定的反傾銷稅率往往畸高 , 對中國出口企業是不公平的。
美國認為 , 中國在幾乎所有市場經濟體系標準方面都存在很多問題 , 離市場經濟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 , 他們堅持有關 15 年的過渡規定是“合理的”, 中國經濟在入世后還需要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努力才能達到“完全市場經濟標準”。
——如果按照美國的觀點 , 中國的這場“六級考試”就至少還要再拖 15 年。這是明顯不符合中國利益的 , 也是無視中國市場經濟建設成就的。
但是 , 關鍵在于:美國對 15 年過渡期的解釋是不準確的 , 因為 WTO 協定所規定的是最長期限 , 而不是起碼的期限。協定有具體規定 , 要求美國等國家在中國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后不再把中國看作非市場經濟國家 , 而不是一定要等到 15 年結束的時候。15 年期限是“極限”, 而不是“必須經過的期限”。
原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孟奇指出,自從中國通過了入世那場“四級考試”之后 , 改革速度就一直在加快 , 在完善法律、保護知識產權、降低國有經濟比重、保護私有經濟、進一步開放市場、改善投資環境等許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進展。早在 1992 年 , 中國就確定了市場經濟的目標 , 到 2002 年 , 中國已經初步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的生產和物價基本上已經完全受到市場的調節。世界銀行最近在其對中國經濟的評估報告中指出 , 中國經濟已經從對國有和集體經濟的完全依賴轉移為一種混合經濟模式 , 私營經濟已經在中國經濟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美國改變對中國的歧視 , 把中國看作是市場經濟國家 , 受益的不僅僅是中國 , 還會有美國 , 美國的經濟、消費者和工人也將因此而獲得更多的增長空間、更多物美價廉的商品和更多的就業機會。
五、解決路徑:先“小考”, 再“中考”, 最后“大考”
據悉 , 美國商務部高級官員表示 , 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要獲得美國承認還需要再等幾年 , 美國不會輕易就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F在 , 美國只是處在考慮是否縮短這個“15 年期限”的初期階段。
也就是說 , 中國要想得到美國的正式承認 , 必須在外匯政策、勞工權利、國有化程度等方面進行“一系列基礎性改革”。在 2004 年 6 月 3 日的聽證會上 , 美國稱:美國商務部用于確定市場經濟地位的六項指標中 , 中國沒有一項達標。更有人認為“中國甚至還沒有邁入門檻 , 更不要說已經進入 , 以便獲得市場經濟地位”!
可見 , 中國要想通過美國的這場“六級大考”, 在短時間內似乎是難以做到的。這種情況下 , 中國應積極進行一些“小考”和“中考”, 先練練兵。
實際上 , 中國的“六級小考”在一些國家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04年4月14日 , 新西蘭正式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 從而使“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在發達國家中實現了“零的突破”。 5 月 14 日 , 新加坡也正式宣布 , 成為東盟第一個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在新加坡的示范下 ,5 月 29 日 , 馬來西亞也承認了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預計在今后的三年內 , 將有更多的小國家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除了在這些“小型考試”中順利過關外 , 中國還加緊了“中型考試”, 即催促歐盟、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尤其是歐盟有可能成為中國“中型考試”的最早突破口。歐盟在 2003 年就曾應中國的要求 , 向中方索要“中國市場經濟狀況的基礎文件”, 以進行相關的評估。歐盟在對該材料進行審議評估之后 , 再次向中方提出了“一長串”問題清單 , 要求中國對此做出陳述??梢韵胍?, 歐盟作為世界重要的經濟巨頭之一 , 其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對美國等其他國家有非常重要的帶頭和示范作用。它意味著歐盟對中國商品的成本計算更加準確 , 對中國企業的“傾銷”調查更加透明、可操作和公平。中國企業的自衛能力將得到相應的加強 , 并由此帶動中歐貿易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經濟法》課程 學生 主體地位
高職院校的《經濟法》課程的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是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也是一項教學改革。教師傳統的“滿堂灌”教學剝奪了學生的活動時間、空間和權利,遏制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違背了職業教育規律。本文從三個方面談《經濟法》課程的課堂教學中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轉變教師的傳統觀念是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
我國職業教育起步晚且發展速度快,人們對職業教育的認識程度低,教學改革跟不上,教師在教學中往往把應試教育遺留下來的傳統教學模式“滿堂灌”照搬硬套,導致教學質量下降。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不可能在教師的“滿堂灌”教學中能培養出來,因為教師在整堂課中只是向學生灌輸知識,不注重調動學生的思維和學習自覺性,學生只能被動地、機械地接受知識,不利于學生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更不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適合生產力要求的應用型、技能型生產一線人才和具有綜合能力的高素質勞動者。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技能、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的核心是課程體系,課程體系的構建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目標?!督洕ā氛n程是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的基礎課之一,在課程體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改變課堂教學傳統觀念的方法很多,參與式教學模式是其中的有效途徑之一?!督洕ā氛n程中實施參與式教學模式進行課堂實驗和課堂教學改革是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嘗試,因為教學是教與學兩個方面的有機結合,而不是教師的獨自表演,所以教師要適應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的要求,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努力具備優良的教學素質、淵博的法律知識、出色的語言表現力和溝通技巧、高超的組織能力和策劃能力。
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行政干預創造了良好的客觀條件,但是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如果不改變傳統的、不合理的教學模式,要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是無稽之談。因此,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心,深刻領會教學改革意圖,努力學習國內外的先進理念和理論,積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適應職業教育的發展,給予學生活動的空間、時間和環境,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教學過程的優化是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核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習?!庇纱丝梢姡虒W過程是教師“教”學生怎樣去“學”的過程,而不應是教師以“教”代替學生“學”的過程。教學過程的優化就是按照教學規律、教學原則來制定和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案,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編寫教案。教師編寫教案時應充分考慮以下幾個環節:一是教師督導作用的優化。教師設計或編寫教案時必須考慮摒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注重教師的督導作用;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活動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有機會說、有機會做,達到大多數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真正做到教與學的有機結合,進而完成教學任務。二是選擇教學內容的合理化。參與式教學模式不一定適合每個專業的所有內容,所以教師編寫教案過程中必須選擇可以進行參與式教學的內容。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的具體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發揮教師的教學個性和特點編排教案內容,這樣會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能圓滿完成參與式教學的任務。三是考核標準的實效性。課堂教學中采用單一的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能力的做法很難讓學生接受,最起碼考核標準有一定的缺陷,忽略了學生能力的表現。對學生進行考核時應將學生能力的表現納入其成績的一部分,這樣才能體現考核標準的公平性,才能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四是教學輔助設施的合理利用。現代先進教學設備的直觀性和美觀性能抒發學生的好奇心,其簡單明了的板書語言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克服將教材內容不假思索的、原原本本的和盤托出的錯誤做法;要抓好“雙基”教學的同時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要強調傳統的板書魅力,克服“無塵”論;要提高課件制作的技術含量。否則,很難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優選教學方法是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關鍵
教學方法的正確性、針對性關系到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教學任務的完成。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是教師教學的難點之一,也是教師進行參與式教學時必須考慮的問題。實際上沒有萬能的教學方法,“教無定法,重在優選”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取正確的教學方法,就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進而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遵循“三個必須”,即必須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必須以學生實際為依據,必須從教師的教學個性和特點出發。
根據《經濟法》課程的特點,我在教學實踐和課題研究過程中總結出多種教學方法,即理論聯系實際、案例教學、閱讀領會、模擬法庭、小組討論、模擬新聞會、實地考察、搜集資料、法律講座等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針對學生實際,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選用最佳的教學方法,做到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課堂內與外的結合、講課與講座的互補、案例與理論的結合,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也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總之,《經濟法》課程中運用參與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教學改革,目的是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局面,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季靜.淺談“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作用[J].科技信息,2007,(7)
「關鍵詞中國造,市場經濟地位,WTO,反傾銷,判斷標準,行業入市
“十面埋伏”圍堵“中國造”
2004年6月3日,美國商務部就是否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舉行了第一場聽證會。除了美國之外,中國還同時正在與歐盟、日本、澳大利亞等多達100多個國家進行艱苦的談判。中國開始了新一輪的從“入世”(加入世貿組織)再到“入市”(成為擁有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
為什么中國要同時與這么多國家進行“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之談判?我國經濟法專家劉大洪說,背后的深層原因是“中國造”一再遭遇各國不公平的反傾銷的圍追堵截,中國的出口經濟處于“十面埋伏”之中。
根據商務部公平貿易局的統計,中國自1996年以來已成為世界上出口產品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截至2004年2月,中國企業遭受的外國反傾銷超過了600起,涉及4000多種商品,影響中國出口貿易額近200多億美元,為全球之最。僅僅在2003一年內,國際上針對中國的反傾銷立案就有59起,涉案金額約22億美元,創歷年最高。2004年一季度,國外又對中國發起了11起反傾銷調查,同比增幅高達83.8%,涉案金額3.3億美元,同比增長15.6倍。
美國是以反傾銷為名而對中國企業進行“伏擊”最多的國家。以2003年為例,美國就曾多次對中國的家電、家具、紡織品等一系列產品加征高額反傾銷稅,根源就在于美國以“中國仍是非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為由,對“中國造”進行肆意的圍追堵截。
歐盟自1979年至今,對中國企業共提起近百起反傾銷調查,對華產品立案總數位列第二,僅次于美國,影響到中國出口金額約40多億美元,涉案產品涵蓋中國對歐出口的各個領域,其中以電器、紡織品等行業受到的反傾銷調查最多。
除了美國、歐盟之外,日本、澳大利亞等30多個主要的經濟強國也都經常對中國發起反傾銷調查。連印度、巴西等已經取得市場經濟地位的發展中國家也對中國提起反傾銷之訴。
用“十面埋伏”來形容“中國造”的遭遇,一點也不為過。
根源在于中國的“非市場經濟地位”
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1988年之前,歐盟把前蘇聯等國列為非市場經濟國家,而只是將中國列為轉型經濟國家。美國也采納了與歐盟類似的做法。但在1988年針對中國公司的一起反傾銷案中,中國也被歐盟列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從法律的角度看,由于歐美是判例法系,判例也具有法律效力,所以,自從這第一起判例之后,歐盟和美國此后就一直把中國列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并以此為法律依據而肆意對中國提起反傾銷之訴。
反傾銷已成為“中國造”開拓國際市場的主要壁壘,而“非市場經濟地位”往往是我們敗訴的關鍵。
非市場經濟地位已經給中國帶來了三個方面的負面影響:一是導致“中國造”在反傾銷應訴中處于極為不利的地位,成為中國企業敗訴的主要原因;二是中國企業難以勝訴,客觀上又進一步刺激某些國家對中國的產品提起更多的反傾銷之訴,形成惡性循環;三是嚴重影響了中國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的國際形象。
2001年底,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的最后階段,美國提出了非市場經濟地位的問題。當時中國同意其他成員國可以在中國加入WTO后15年內,將中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中國入世議定書中第15條就是“中國的非市場經濟地位條款”,受此束縛,中國作為一個整體,在15年內可能無法獲得其它成員國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之承認。這實際上是一種歧視性待遇。這就使得在所有的世貿組織成員中,只有中國是這種歧視性待遇的適用對象。
為什么當時中國會接受這樣一個歧視性條款?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個原因是中國加入世貿時,自己的市場向外國開放并不是一攬子式、一下子式的,而是考慮到中國的國情,在汽車、金融、電信等許多領域,都作了相關保留。這實質上也就是中國對自己相關產業的一種“特別保護”權。那么,其它國家肯定不會讓中國只享受這個“特權”而不付出相應的代價,于是,作為對價交換,“非市場經濟地位”之條款也就出現了。也就是說,這二者之間是一種“利益互換”,中國在接受這一歧視性條款時也得到了其它方面的特殊權利。
第二個原因就是,中國入世談判一拖十數年懸而不決,美國始終堅持在一般保障條款、特殊保障條款和反傾銷條款等三方面卡緊中國入世的“咽喉”,所以,從大局考慮,中國采取的策略是“先付點代價,多爭取時間促進發展”。
第三個原因是,中國當時還處在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要讓西方國家一下子全部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也是不現實的。從這一點上看,中國在當時作出一定程度的讓步是有必要的。
中國因受“埋伏”而致的損失有多大
WTO對傾銷的定義是:一國產品以低于“正常價值”的價格出口到另一國,并對進口國相關工業造成了損害。對被裁定為傾銷的企業,進口國可以對其懲罰性地征收高關稅。中國企業因此而遭受了多少損失,恐怕很難算清楚,因為,各個企業、各個產業之間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鏈條,一個企業和產業受到了不公正的反傾銷敗訴之罰,會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連帶殃及其它的企業和產業。直接損失易于計算,但間接損失卻是無法測算的。
中國作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在應對反傾銷時不能以中國的生產成本作為依據,而只能找一個“第三國(替代國)”作為參照。我國著名經濟法專家劉大洪指出,問題的關鍵就出在這個“第三國”上,它的同類產品的成本可能遠遠高于中國,這樣,在反傾銷案中,十有八九會使中國的出口產品本來不是傾銷的卻被裁定為“傾銷”,本來傾銷幅度輕微的卻被裁定為高度傾銷,從而給中國出口造成人為的壁壘。一些國家頻繁以中國是“非市場經濟國家”為由,把反傾銷變成了進行貿易保護或對中國進行經濟歧視的工具。
我們只要以兩次彩電反傾銷案為例,就能直觀地看到中國為此遭受了多大損失。最近的一次是2004年5月剛剛塵埃落定的“美國企業訴中國企業彩電傾銷案”,選擇的替代國是印度,而印度的平均原材料價格是中國的6倍,這直接導致中國彩電的生產成本被高估,致使中國在應訴中處于極端不利地位。美國對中國彩電征收最高可達78.45%的關稅,使中國向美國出口彩電變成了“倒貼錢”,這導致中國2004上半年對美彩電貿易額不足2003年同期的1/3,甚至有可能使一些中國彩電企業失去全球三大彩電市場之一的美國。而且,中國彩電整機制造業所遭受的損失還蔓延到整個彩電產業鏈,如半導體、顯像管、元器件、塑料、配套等多個產業環節。
時光倒流到1988年的另一個案例-歐盟訴中國彩電傾銷案,在該案中,歐盟選擇的是人力成本20倍于中國的新加坡作為替代國,據此裁定中國彩電企業傾銷,曾導致中國彩電被歐洲市場拒之門外長達15年,大大阻礙了中國彩電國際化的進程!
反傾銷并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情,還和每個人的利益相關,最直接的是就業問題。中國頻頻遭遇反傾銷直接影響到國內企業的出口,出口減少又直接影響到我國的GDP,而眾所周知,GDP與就業有著密切的關系。比如,僅2001年一年,我國就因出口企業遭受反傾銷而令這些企業直接減少4萬個就業機會,而如果把上下游產業鏈的間接損失也算上,當年實際損失的就業機會可能高達4萬的N倍!
中國離“突出伏圍”還有多遠
在“中國造”急需走向世界的今天,這種“十面埋伏”已經成為明顯的桎梏。15年的期限太長、道路太遠,我們不能就此束手無策,中國必須“沖出伏圍”。為了這個目標,中國政府已經打響了一場又一場激烈的“突圍戰”。
美國是中國突圍之戰中最難打的一場仗。2004年6月3日,美國商務部應中國政府的要求,就是否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舉行了第一場聽證會。在此之前的5月7日,美國商務部曾專門發出聽證會公告。美國認為中國不是一個市場經濟國家,其判斷依據是美國《1930年關稅法》規定的六條標準,即該國貨幣與其他國家貨幣的可兌換程度;雇員與雇主談判工資的自由程度;該國對合資企業或其他外國投資的準入程度;政府所有權或對生產資料的控制程度;政府對資源分配的控制程度與決定價格和產量的程度;以及行政當局認為合適的其他因素。
從目前各方反映來看,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要得到美方的承認,恐怕還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反傾銷一直是美國政府對華經貿政策施壓的重要手段,決不會輕易放棄這一“對中國出口進行扼制的重磅武器”。
歐盟是中國沖出重圍另一場難打的大仗。隨著歐盟成員國的擴大,歐盟共同貿易政策的適用范圍也將自動延伸到新成員國,這將造成中國部分出口產品的關稅升高,無疑會影響中國對這些國家的出口。在歐盟眼里,盡管中國經濟發展成就突出,但他們仍覺得“中國經濟的味道有些怪異”。英國《經濟學家》3月20日上的《一個無序的天堂》文章指稱,外國人在中國遇到的許多問題,反映出中國商業環境沒有理性的特點,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官僚主義和地方保護主義。他們對中國僅用了20年時間里就躋身世界經濟大國行列感到不知所措。歐盟委員會認為,如果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將使歐盟今后對中國采取反傾銷措施時,變得更加困難。因此,雖然歐盟有可能比美國提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但在可以預見的短期內也是不會輕易松動的。
日本是中國沖出十面埋伏的另外一個主攻陣地。5月18日,商務部部長在會見日中經濟協會會長渡里杉一郎時表示,去年中日貿易額超過1300億美元,日本已連續多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方希望日本政府盡早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這對中日經濟的良性互動將是重要的條件。但日本歷來就以美國的馬首是瞻,在美國沒有點頭之前,估計日本也不會承認。
澳大利亞是近年來與中國經貿往來比較熱的另一個國家。在6月初的APEC貿易部長會議期間,與澳大利亞貿易部長馬克?維爾會見時表示,對于澳方提出的建立雙邊自貿區的建議,中方十分重視并正在積極推進,但根據中澳兩國簽署的貿易與經濟合作框架,應在澳方正式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之后,雙方才能共同做出開始自貿區正式談判的決定。維爾表示,澳方會按照雙方簽署的框架,解決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據悉,澳大利亞有可能比較早地承認。
實際上,澳大利亞的鄰國、同為發達國家的新西蘭已經在2004年4月14日第一個宣布承認,從而使“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在發達國家中實現了零的突破。5月14日,新加坡也正式宣布,成為東盟第一個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在新加坡的示范下,5月29日,馬來西亞也承認了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綜合各方面的因素,東盟各國有可能在不遠的將來率先宣布全部承認,并由此帶動其它的一些國家,形成“羊群效應”,從而為中國向美國、歐盟、日本等重點陣地突圍掃清障礙。
但不論路有多遠,正在崛起的“中國造”必須想方設法盡快取得“市場經濟地位”,才能真正打破這種十面埋伏的困局,實現全面的突出重圍。
企業更要積極進行“反伏擊”
別國以“傾銷”為由對中國進行“十面伏擊”,那么,中國則要進行“反伏擊”。但令人奇怪的是,在中國政府、媒體、學界對“反伏擊”的熱情空前高漲的時候,中國企業界對“反伏擊”卻并沒有表現出應有的熱心。
以最近的美國對中國彩電出口的反傾銷案為例,某家企業的新聞發言人說的話很有代表性,他說:“我們認為,此次聽證會對我國而言涉及更多的是商務部和行業協會,好像與企業關系不大。”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美國方面共有21個單位或個人報名參加公眾聽證會,包括律師所、相關協會和企業。美方參加者表現出很大的關注度,其中一家美國鋼鐵企業提交的證明材料長達154頁。
中國參加應訴的主要還只是政府,點綴一兩個專家和新聞工作者,行業協會的身影也不多見,企業更不積極。據說,此次反伏擊失敗的直接原因之一竟是中方彩電業個別廠家與美國的起訴方進行了幕后交易,致使原本把中國彩電出口美國市場稅率減低到零稅率的希望化為泡影。劉孟奇認為,這充分曝露了中國企業的不積極態度。未能步調一致通過強有力的共同行動,以至于在這場博弈中沒有爭取到中國彩電業盡可能最大化的集體效益。
申請“行業入市”:現實的戰術選擇
由于中國在短時間內作為一個國家整體獲得美、歐、日等的市場經濟地位承認還是不太可能的,因此,中國的對外出口企業必須單獨證明自己是完全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不受政府的任何補貼與劃撥。否則,企業報單上的成本計算將不被進口國接受,進口國將以第三國的生產要素作為參照來核算中國產品的成本,判斷中國企業是否傾銷。
這種情況下,中國的有關企業聯合起來申請本行業的“市場經濟地位”就成了我們進行反伏擊的現實戰術選擇。在2004年6月份的全國進出口公平貿易工作會議上,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表示,商務部將繼續支持企業申請行業市場經濟地位,在個案應訴中進一步加大對企業爭取市場經濟地位的指導力度。
[關鍵詞]房地產業 經濟法 途徑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29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4)09-0144-01
面對當前房地產經濟所遇到的困境,以經濟法為視覺,分析房地產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促進房地產業的發展,進而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
一、房地產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概述
在20世紀80年代,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就提出了可持續發展這一觀念,其主要是指既滿足現代人的實際需求,又對后代人的利益不造成損壞的發展,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對人類社會經濟發展模式的科學概述。而房地產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指房地產企業的經濟發展既要滿足現代人對房屋產品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對房屋產品需求造成損害的發展,其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既要確保我國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房地產的穩定發展,又要保護人們的居住環境和房地產的市場開發等;另一方面,既要確保房地產業的持續發展,又要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如土地資源的開發、建材資源的合理采購等。因此,對于房地產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只有通過法律的規范與制約,才能促進房地產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以經濟法為視角來分析房地產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
在經濟法視角下,其主要是通過法律手段來規范房地產經濟的發展,充分發揮經濟法在房地產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通過成立獨立的法律部門來調整房地產的經濟關系,這樣不僅可以調整房地產業整個市場經濟的社會結構,也可以降低房地產的金融風險。由于房地產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若房地產經濟發展出現失衡,將會存在股市大跌、經濟不景氣的現象,這就導致社會居民對房地產經濟的發展持有懷疑態度,社會居民個人消費下降,致使房地產業陷入困境。因此,在我國房地產經濟運轉中,必須將經濟法作為調整房地產經濟活動的法律,以確保房地產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促進居民社會利益與環境利益的協調發展,通過法律來指導和規劃房地產的經濟活動,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平衡和統一,以保證房地產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在經濟法視角下促進房地產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在經濟法中,主要包括資源優化配置、經濟公平、經濟效益及可持續發展等基本原則,由此可知,經濟法的主要目標是追求經濟利益,然而,這種經濟利益主要是通過法律手段來實現的。因此,在房地產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實踐中,應以經濟法的原則來加強房地產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實踐工作,其中,經濟法的三個重要價值則是效益、公平和安全。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追求自身的利益是合乎情理的,但是,在可持續發展的情況下,房地產企業要想獲得更長遠的發展,則不能以獲得自身利益為目標,而是統籌兼顧個體利益與整體利益,若以房地產個體的經濟利益為目標,將會破壞社會的整體發展。所以,為了實現房地產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國家在經濟法基礎上應推出宏觀政策,由于不同地區的房地產經濟有所調整,這就需要根據當地房地產經濟的實際情況來有針對性地實施不同的房地產政策,通過一定的法律手段來調整房地產活動,實現社會的公平發展,最終實現房地產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另外,由于我國的所有法律中都倡導社會公平性的理念,其是一種主觀性的概念,具有主導性的特點,這就說明我國社會居民的利益都受到法律的保護。從上面的敘述可知,經濟法主要體現在社會的整體利益方面,因此,在房地產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中,為了充分體現出經濟法中的公平性,應將公平性覆蓋在全社會范圍中,這就要求在開發樓盤中房地產企業應充分考慮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情況,堅持公平性的原則,構建不同需求的住房結構,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實際需求。
總的來說,在房地產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實踐中,為了使房地產業的經濟活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應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體系,如土地產權保護制度、金融法律體系、多層次住房供給體系及房地產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等,綜合考慮社會、環境與經濟的效益,以促進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
四、結束語
房地產業的經濟發展有效推動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了實現房地產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應在經濟法基礎上來實現房地產經濟所帶來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通過法律手段來調節房地產活動,以促進房地產經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夏婷.房地產經濟可持續發展探討――以經濟法為視角[J].學理論,2010(18):120-121.
關鍵詞:區域經濟地方高校定位
一、地方高校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一方面使經濟逐步全球化,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區域的崛起及其經濟的個性化。發展區域經濟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我國“十一五”綱要也做出了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積極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進一步支持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把區域經濟的均衡、協調發展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目標。
區域經濟作為一個相對完整的有機體系,其內部各要素之間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系,具體表現為各區域內部的經濟、教育、科技、文化等的有機結合與協調發展。不同的區域經濟在發展并形成各自的經濟特色時,迫切需要高等教育與其配合,為其服務,形成一個與區域經濟發展相適應的高等教育系統。地方高校在區域經濟的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地方高校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人才保證。地方高校之所以能夠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是由其基本屬性所決定的。從教育的角度看,由于地方高校培養對象是未來知識和信息的創造者,因此,地方高校就擔負著為這些未來知識和信息創造者奠定基礎、提供創造知識和智能方面的儲備能量。愛因斯坦認為:通過學校教育,“如果一個人掌握了他的學科的基礎理論,并且學會了獨立地思考工作,他必定會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種主要以獲得細節知識為其培訓內容的人來說,他一定會更好地適應進步的變化”。所以,現代大學通過教育思想、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的不斷改革,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觀念,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強他們的創新熱情,為學生未來的獨立判斷和創造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地方高校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地方高校所進行的科學研究本身就是對知識信息的創造與加工,教學過程既是對知識信息的傳播,也是通過教學激發科研靈感與科研能力和動力,地方高校利用其科學技術方面的優勢所創辦的高科技產業和為企業提供多種多樣的技術咨詢與服務,則是知識信息的共享與應用。特別是地方高校通過知識的創新,將創新成果落實到生產領域,實現產品更新以后,將從深層次意義帶動區域經濟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成為現代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支撐點。而這些作用能夠得以發揮的關鍵是地方高校的發展定位。
二、地方高校在發展定位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地方高校發展定位存在以下問題:第一是在戰略發展目標上好高騖遠。近年來,我國地方高校的發展突飛猛進,一些地方大學,將學校建設與發展目標定位在追求“世界一流”“全國一流”“全省一流”上,這種定位是否科學合理,有多大的可能性,不得而知。并且目標難于分解,操作性差。第二是在規模上求大。隨著高等教育宏觀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并困惑我們多年的高等教育“條塊關系”得到基本解決,高等教育與市場經濟體制、政府職能轉換以及區域經濟發展的適應性得到明顯增強,但也帶來一些負面效應,地方萬人大學隨處可見,對一所地方高校來說,規模不宜過大,規模與效益不總是成正比。第三在辦學層次上一味求高。許多地方高校在辦學層次上具有盲目性,不顧自身的條件,???、本科、研究生教育,越高越好。第四是追求經濟利益。隨著知識經濟社會的發展,地方高校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高科技支持,科學技術成果越來越多地轉化為生產力,不少高校誤導了這種轉化,在地方高校產業化的掩蓋下,片面追求經濟利益,使自身的優勢難以發揮,甚至喪失。第五是地方高校在定位中的類型同質性和學科上的同構性。地方高校在定位中的類型同質性和學科上的同構性現象比較普遍,幾乎每個學校都是“教學型”“研究型”或“教學研究型”“綜合型”“開放型”“國際化”等等,學科越全越新越好,使得地方大學千校一面,缺乏特色。第六是地方院校的發展定位缺乏傳承性和連續性。每所地方高校都有自身發展歷史,而很多高校在制定戰略發展定位時,往往更多注重的是未來的發展,忽略原有的辦學理念、辦學經驗、文化底蘊、歷史積淀,缺乏應有的傳承性和連續性。第七是學校類別定位不明確。我國的高等教育就學校的類別分為綜合大學、理工院校、農業院校、農林院校、醫藥院校、師范院校、語言院校、財經院校、政法院校、體育院校、藝術院校、民族院校等。在國家制定的評估標準、普通高等學校建筑規劃面積指標、普通高等學?;巨k學條件指標中,不同類別的學校在一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要求學校對其類別做出選擇,這一定位對于學校的辦學規模、學科專業結構等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第八是缺乏政府有效的政策引導。我國雖然有五年、十年的中長期教育發展綱要,但缺乏對高等院校類型、層次的明確定位,很少提供與大學層次、類型有關的、未來社會發展對不同人才需要的政策信息;不能體現政府對高等教育類型結構、層次結構、區域布局及行業布局的要求;更缺乏相應的評價體系來指導發展定位。
三、地方高校發展定位的策略
地方高校發展定位要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入手。宏觀方面指政府應該根據國家高等教育的發展狀況、發展規律,借鑒高等教育成功的經驗,考慮區域經濟發展的平衡性,制定相應的政策。如對各經濟區域未來發展狀況、產業結構、人才需求、高校分類、高校評價指標體系等出臺一系列政策,建立起網絡信息平臺,對地方高校發展給予政策性指導。在這方面,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成功的經驗,如英國政府的《高等教育的未來》白皮書,就為大學的定位提供了科學指南,通過立法引導大學定位,建立起科學、公平、發展的環境。對地方高校的發展定位,其主體是高校本身,而政府則是定位的客體,所以說地方高校的發展定位要在國家宏觀政策指導下自主進行。地方高校發展定位在微觀上應考慮以下幾方面:第一,戰略目標的定位。地方高校戰略目標定位應以國家宏觀政策為指導,以所處經濟區域的特定狀況為立足點,戰略目標要適當,便于分解、便于執行。在戰略目標的制定過程中,要征求全體教職員工的意見,使目標具有深厚的群體基礎,更重要的是要使目標層層分解,細化到每個人的工作中。這樣的目標才能實現。第二,辦學規模的定位。地方高校在辦學規模上,要量力而行,考慮學校的服務區域,學校的發展,學校的現有條件等。第三,地方高校辦學層次的定位。我國的高等教育在學歷教育中有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職高專教育三個層次,在學位教育中有博士、碩士、學士三個層次。這個定位是指學校要在學歷或學位的三個層次中選擇發展方向,同時選擇多個學歷學位層次時一般也應確定占主導地位的辦學層次。地方高校辦學層次的定位也是要研究本區域對人才需要的情況及自身辦學能力等做出選擇。第四,地方高校分類定位。地方高校應當面向本區域的產業結構及其他需求設置專業,主要為地方培養各行各業的應用性高級專門人才。第五,地方高校歷史傳承性和連續性的定位。地方高校在發展定位中要尊重歷史,要充分挖掘歷史傳統資源進行合理定位。辦學理念是學校辦學工作的基本指導思想,是學校辦學的靈魂,包括學校的價值理想、辦學目標和管理的基本原則等,而大學的辦學定位應是對傳統辦學理念的繼承與重塑,歷史傳統潛移默化地影響學校的辦學方向和辦學理念。挖掘學校歷史傳統對地方高校進行定位,能夠使地方高校更加明確自身的目標、價值和追求。
[參考資料]
[1]劉獻軍 .論高等學校定位[J]新華文摘,2003.(6).
[2]童澤芳.高等教育分流問題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3,(9).
[3]睢依凡.大學校長的教育理念與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03-211-02
一、地方經濟發展與高校英語教學的關系
語言是用于溝通交流的工具,如果脫離了經濟而獨立存在,則不具備任何價值。語言是用來服務地方經濟的,只有在實際應用當中才能實現它本身的價值。而經濟結構決定著高校英語教學的人才培養計劃和專業設置,地方經濟發展可有效推進高校英語教學的發展。高校英語教育的發展能夠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并為其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及價值。同時,服務地方經濟的高校教學也可促進地方對外貿易發展,在文化建設等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隨著經濟結構的變遷,產業結構的升級和新興產業的出現,企業對高等英語人才的需求不斷變化,要求不斷提高,需要大量具有專業理論知識,能閱讀英文材料并能用英語進行交流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當前大學英語教育在重新定位人才培養目標的時候應該以滿足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為目標,改革更新人才培養模式,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導向,培養專業性強的實用型人才?,F代的高校英語教育應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導向,合理配置各類教育資源,積極研究新的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努力培養具有中西方文化素養,英語語言基本技能佳,并且具備專業知識的優秀人才。此外,地方高校還應立足于本地區的經濟特色,以提高人才綜合素質為本,以“全人”理念為指導,培養優秀的外語人才,更好地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和建設提供服務。
二、大學畢業生能力與外貿企業對人才需求的矛盾
目前高校英語教學面臨著一種令人深思的尷尬局面:一直以來,英語教學主要在課堂上進行,主要的教學方式是學生聽、老師講,學生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低。此外,課堂上所使用的教材內容主要是英語語言文學和英美國家文化,實用性不夠強,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低,學習語言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不強。大學生畢業后,雖然部分學生通過了四、六級英語考試,卻說不出一句流利的英語,無法與外國客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甚至畢業時的英文求職簡歷也得求助于他人,更不用說看懂專業性強的材料了。
而當今社會對外貿人才的需求已不像改革開放初期,只要英語語言技能好,就能滿足企業的需求?,F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不僅體現在數量和具備基本語言技能方面,更多的體現在人才的綜合素質是否滿足要求、專業性強不強等方面。這是因為我國的對外經濟貿易行業發展迅速,已不再是改革初期的起步階段,對人才的要求也不僅限于懂英語,還需要熟悉行業的操作流程。對于外貿企業來講,他們希望招聘來的新員工能夠很快地適應工作環境,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能夠很快地給公司帶來利潤,縮短企業的人才培養周期。而實際情況卻不盡人意,很多本科畢業生在理論知識方面掌握的不如研究生好,在操作技能方面不如高職生和??粕鷱姡Z言的運用能力差,需要很長的一段培養期才能給企業帶來利潤,難以滿足外貿企業對實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外貿企業對英語人才的期望與基本要求
首先,一個好的外貿人才不一定精通英語,但要具備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英語的聽、說、讀、寫、譯能力是外貿人才最基本的能力,在技術引進、對外勞務承包、對外貿易、海外投資、跨國經營、國際旅游等方面,沒有基本的英語能力是無法勝任工作的。
其次,外貿人才應掌握最基本的國際貿易理論知識,能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對當前國際貿易的態勢和貿易規則有個大概了解,能幫助企業把握國家的相關政策及法規并能應對處理買賣雙方間簡單的貿易糾紛;此外,還應了解國際貿易實務知識,如運輸與保險、商檢、索賠、仲裁、外貿函電、國際結算、海關實務等具體操作流程,具備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最后,一個好的外貿人才必須要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技能。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都想方設法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例如,福建省的外貿企業大多是中小企業,尤其是鞋服類外貿企業,這些企業一般不愿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培養自己的人才,更傾向于“拿來主義”。因此,外貿企業在招聘時希望招聘有相關工作經驗、熟悉外貿流程、動手操作能力強的外貿人才。因為這類人才一方面能很快的適應工作強度,融入企業團隊,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企業可以節約培訓時間,大大縮短了人才培養周期,降低企業的培訓成本。因此,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只掌握外語知識而不具備任何專業知識的純外語人才已無法滿足企業、事業單位對人才的需要,企業真正需要的是很好地掌握外語加專業知識的實用型人才。
四、當前高校英語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
第一,教師的教學理念沒有與時俱進,忽視了對學生進行行業英語教學,甚至不進行行業英語教學。把課堂英語教學時間都花在英語語言基礎教學上了,側重于書面語言的教學而忽視對學生進行英語語言綜合應用技能的訓練與培養。相當部分大學生只習慣“聾子啞巴式的英語”學習法,奉行的也是記憶式的學習,熱衷于對詞匯、語法等書面語言知識的記憶。注重的是英語基礎知識(如單詞和語法等)的積累而未能充分認識到運用這些知識進行交流的重要性,這種只求知識獲得的積累,而忽視語言運用的傳統的教育思想給大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帶來極大的困難。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培養出來的人才不符合國家創新型人才的標準,無法滿足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第二,教學所使用的教材缺乏針對性,教材內容存在一定的缺陷,教材內容與實際工作生活需要相差甚遠,尤其是與工作密切相關的專業英語幾乎不曾涉及。專業英語教育不同于其它類英語教育,特別強調專業實用能力,而能充分體現這種專業能力的實用性的精品教材市面上卻很少?,F在能看到的大多是五花八門、內容空洞、東拼西湊、品質低下,或者是理論性太強,難度太大,實用性不強的教材。
第三,當前各地高校英語能力測試方法不夠科學,測試內容和形式主要圍繞所學的課本知識,考查的是學生記憶語言知識的能力,并不能反映出學生對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測試的信度和效度不高。測試似乎有點流于形式,學生對待測試的態度不夠端正,覺得輕輕松松就可以通過測試,從而學習動機減弱,學習的熱情不高,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的不扎實,實際運用能力差。
五、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幾點措施
第一,教師教學理念的改革至關重要。傳統性課程已經跟不上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應適當壓縮,減少課時與內容,開設既符合素質教育要求又適應地方經濟文化發展需要的課程。高校應積極響應國家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號召,轉變和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思想觀念,提高教師在新型教學模式下的教育教學技能。高等學校的外語教學要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的要求,針對不同地方特色,不同專業,改革教學模式,創設新的課程體系,著重強調外語教學的“實用性”和“具體性”,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打破課堂教學僅局限于課內教學的傳統觀念,使得課內教學向課外教學進一步延伸,構建“產、學、研”密切結合的外語培養體系和教學模式。
第二,引進實用的行業專業教材,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其中,最好的方式就是校企合作,以某一行業某一訂單為主線,通過講解訂單操作的整個過程,讓學校掌握該行業的英語術語以及行業知識。這樣,學生既可以學習英語又掌握專業知識,畢業后可以更快的勝任工作。以筆者調查了解的泉州服裝外貿行業為例,企業希望員工不但懂得基礎英語,還要熟悉服裝面料種類,服裝工藝,印繡花工藝等英語,以及尺寸部位,商標吊牌,驗貨,訂艙等專業術語。對于這些專業性較強的課程,可聘請企業專業人士到學校進行授課,傳授給學生第一手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也可以讓學生到生產第一線去學習,增長見聞,了解專業知識。同時,根據國家提出的培養“雙師型”教師的理念,可委派沒有企業工作經驗的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保持知識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并鍛煉自身理論結合實際的能力。另外,做科研課題的教師,一定要參與實際授課,做到“產、學、研”緊密結合,并合理分配時間和精力。在企業和高校聯合改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同時,學校也要在思想上讓學生有合理的自身定位和對今后職業生涯的規劃,要為學生多開辟社會學習和實踐的途徑,例如每年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可以讓學生盡早接觸社會,以增強見識和積累社會經驗,并修正自己的學習觀念。
第三,設置新的課程體系。教育是為社會發展服務的,尤其是語言教學,因為語言的本質特征決定了語言教育必須緊跟時代要求。隨著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外界人士紛紛前來或投資經商、或觀光旅游,這就需要很多應用型英語人才。各地區應因地制宜,加強實用型行業型外語人才的培養。開設旅游英語、酒店英語、服裝英語、單證英語等等專業性強的課程,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提前與社會接軌。以培養能力為核心,以行業為依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廣度和深度相協調的原則,讓基礎英語與行業實用英語相輔相成,層層遞進,著重培養學生的行業核心英語能力,以滿足行業對實用型人才英語能力的要求。
第四,英語水平測試方式有待改進。我們目前推行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過于強調普通英語水平的測試,即側重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因為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只有公共英語基礎打好了,才能談到行業英語教學,這是一種認識誤區。這種注重基礎英語教學而忽視專業英語教學的思想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我國高校英語的發展。我們應該汲取新的教學理念,盡快改革目前的這種教學模式,提高行業英語教學的比重,用專業學科知識的學習帶動英語學習,以英語學習提升專業水平,借此探索并建立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新模式――以行業為導向的英語學習,以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人才為目標的外語教學。
六、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