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2 16:38:32
序論:在您撰寫室內設計行情分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情感解析
情感是人對一定事物或一定的現象形成的情緒態度。隨著室內設計方式的日益繁雜,在設計的過程中各種精神要求不斷的增加和提高,情感作為人們對精神追求的一部分,其在設計的過程中逐步的受到各個設計師的重視,成為當前建筑裝潢設計中的主要方式和基礎前提依據。在社會發展中,室內藝術設計已經成為一種表達思想的方式與手段,它是通過先進的技術理念和心理學知識為綜合進行總結和施工的,反應當前人們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主要依據和衡量標準。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或者客觀環境的態度和體驗,是人的一種直接反映狀態,折射著人的價值觀。情感的發生過程是生理活動(感覺及情緒反應)與心理活動(感情)交織在一起的。它是人類精神活動的重要方面,是伴隨著人類的認識、實踐、日?;顒佣a生的主觀體驗,是貫穿人類生理、心理與思想活動的精神力量,情感體驗是人類精神活動的起點。情感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作為人的存在或者人性的本質,情感是統一了生理和心理、感性和理性、具體和抽象、手段和目的,可以說人是情感的存在物,所以做室內藝術設計不能不研究人,研究人就必然要研究人的情感。情感是相對靈活、平和、盲目、內在的、它指向表現,情感所反映的主客體的關系最典型的形式就是審美關系,情感表現的最典型形式則是藝術。既然如此,那么在我們的室內藝術設計工作中,信息的傳遞與溝通自然離不開情感的創造與交流。
2情感的重要性
首先,情感是關于社會生活中所發生的對人具有意義的事物的信息系統。由于情感的產生是把各種作用于感官、效能、理解層面的反映結果相互融合在一起,產生影響并以情感色彩的記憶映像保存下來。其次,情感及其多種多樣的體驗形式執行著信息功能和調節功能,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的行為,還可以作為人的活動和各種動作產生的動機,從而產生追求某種需求目的的意向和欲望。因此通過藝術設計手段提高人在室內空間中的情感體驗對提高生活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
3室內藝術設計中的情感表達
本文以我國老齡化現狀為背景,分析老年人室內助行產品的需求及設計現狀,運用情境分析法進行產品設計研究,構建產品、用戶、環境及其關聯模塊的設計模型,探究相應的產品設計策略。
關鍵詞:
老齡化 室內助行產品 情境分析法
引言
情境分析法(scenario-based design)是以可視化的情境故事對所設計產品的使用過程和使用方式進行分析和設想的一種設計方法,其作用是通過視覺化的故事描述來分析用戶、產品與環境之間的關聯因素,對設計問題進行詳細表征,通過產品使用情境的分析探討產品的未來發展前景,然后將相應的產品構想和設計突破點進行表達。
在傳統產品設計過程中,脫離用戶及其使用環境對產品的表達,產品很難達到預期效果。情境分析法通過描述和設定具體的故事情境來幫助設計師實現設計系統的可視化研究,其核心是“以用戶為中心”,這種設計方法可以情景化地展現產品使用過程和發展方向,從而能夠具體解釋和修改設計方案,提高產品開發方向的準確度,得到真正讓用戶滿意的設計方案。
本文以老年人室內助行產品為例,探討情境分析法在產品設計過程中的應用研究,幫助發現新的用戶需求,開拓老年人室內助行產品的設計思路,得出真正符合用戶需求的設計策略。
1.老年人室內助行產品的需求及設計現狀
老齡化社會的來臨使得傳統養老方式逐漸改變,居家養老是老年人最為樂意的養老方式,這也使得老年人面臨著如何獨立自理的居家生活。如果老年人不良于行,會降低自主生活的能力,這不僅損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同時也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負擔。關注老年人助行產品設計,一方面,能夠幫助應對老齡化挑戰,老年人能夠獨立自主的進行居家養老,不僅能夠保證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更能幫助社會平衡穩定發展。另一方面,老年人市場需求的擴大能夠帶來新的經濟增長。
從助行產品的設計現狀來看,日本和歐美的一些發達國家處于先進水平。其中日本在產品設計上,較為注重老年人的情感需求,這使得日本助行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占據較大份額。歐美一些國家由于步入老齡化社會的時間較早,對老年人產品設計的關注度較高,在產品的穩定性、協調性方面專業化程度高。
相對于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來講,我國老年人助行產品的設計開發遠不能滿足老年人的生理與心理需求,各方面尚有待于完善,產品多還是停留在仿制國外同類產品的階段,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還比較少。目前,我國老年人助行產品的設計,特別是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產品的設計與制造,無疑是今后發展的目標。設計者需要明確老年人的切實需求,從產品設計、制造工藝以及新材料運用等方面進行研究,幫助老年人獨立生活、健康養老。
2.情境分析法在老年人室內助行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情境分析法以情境設定為基礎,研究用戶在具體環境中的產品使用過程,也就是將“用戶-產品-環境”關聯到一起來分析問題。
2.1情境分析模塊
情境分析包含四個模塊,即“人”的模塊,“產品”模塊,“環境”模塊和人-產品-環境三者關聯模塊。每一個模塊包含著對設計定位起著限定和指導作用的要素(比如“人”的模塊包含人的生理特征、行為習慣等,“產品”模塊包含材料、工藝等……),從而更加真實和形象的描述用戶和產品之間的各種關系,并幫助設計師在用戶和產品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發現新的問題并提出設計方案。
在老年人室內助行產品設計研究中,即“老年人”模塊、“助行產品”模塊、“室內環境”模塊以及三者關聯模塊。
通過對“老年人”模塊、“助行產品”模塊、“室內環境”模塊的分析,能夠得到很多具體的限定條件,比如老年人的身高、體重、行走能力、購買能力等的不同造成對助行產品需求不同。在情境分析過程中,老年人、助行產品與室內環境三者相互交融――分析老年人與室內環境的關系,了解老年人在室內的行為活動、行走路線及其時間地點分布,將特定環境下的行為過程分解成若干細節,能夠注意到一些以前被忽略的問題,更深層次地挖掘老年人的需求,找到設計機遇;分析老年人與產品的關系,通過老年人的行走方式、日?;顒?、操作習慣、心理偏好等確定助行產品的結構功能、部件連接、材料工藝以及指示符號等,以及通過人機工學知識來確定產品的形狀、尺寸、使用方式等;分析助行產品與室內環境的關系,通過室內布局、地面情況等確定產品的尺寸、操作方式及安全標準。
通過不同情景模塊的分析,能發現不同的用戶需求以及限定條件,在此基礎上,通過情境設想以形成新的設計概念,再通過方案評價和篩選以得到最終方案。
2.2情境分析法應用過程
情境分析法的應用過程分別為需求分析階段、設計階段、原型制作及評價階段。
需求分析階段
針對老年人室內助行產品的情境分析,需要調查使用助行產品的過程中老年人和產品分別呈現的狀態,分析老年人的生活環境與產品之間存在的沖突,從中獲取有效信息和經驗,得出需求分析情境。需求分析情境是為了描述用戶和產品狀況而產生的,強調的不僅是問題點,還是設計師對調研信息進行視覺化描述,以便于有效討論并交換彼此想法和建議,也是為了完善后續設計所必須經歷的一個重要過程。
設計階段
以用戶研究為基礎,分析老年人的行為活動和對助行產品的具體要求,將獲取到的信息進行結構化及視覺化,得到情境分析圖;然后進行情景設想,模擬未來老年人使用助行產品全過程。情境分析必須反映老年人對室內助行產品的要求,能夠充分描述老年人在產品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進一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通過這個階段,設計師能夠預測到將來老年人和助行產品分別會呈現怎樣的形態,從而產生設計概念。
原型制作及評價階段
在原型制作過程中可以生成形式多樣的模型,并借助這些模型來進行產品性能測試及適用性評價,從而詳細了解用戶與產品之間的其他關系。設計師可以在原有的情景分析圖上進行具體的解釋和修改,逐步完善產品設計方案。
針對老年人室內助行產品,通過需求分析、設計以及原型制作及評價3個階段研究,設計師可以根據情境分析過程清晰地觀察室內助行產品的功能和特征,并表述出老年人、助行產品以及室內環境三者之間的復雜關系,在此基礎之上設計的產品的功能及特性可以很容易地被老年人所接受,最終贏得市場。
3.基于情境分析法的產品設計策略
通過對老年人室內助行產品進行情境分析,了解到現有產品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老年人對助行產品的切實需求,得出以下產品設計策略:
3.1時間漸變性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生理機能逐步衰退,下肢骨骼和肌肉的衰退是導致老年人不良于行的重要原因,這種衰退并不是突發性的,而是隨著時間逐漸變化的,因此,在助行產品的設計上,要考慮到老年人在生理上的時間漸變性,這種時間漸變性導致老年人在不同階段對助行產品的需求不同,設想其在產品上的體現可能是產品需要階段性地進行尺寸上的調整,或者是產品可以進行不同功能部件的替換……從而滿足老年人這種時間漸變性需求。
3.2空間系統性
對于老年人室內助行產品的設計,應該將老年人生活的室內空間當作一個整體進行系統性的研究,使得最終設計的產品能夠貼合生活環境。老年人在室內的活動包括起坐、行走、做飯、清潔、洗澡、上廁所等,需要綜合考慮老年人在不同狀態和地點下對助行產品的要求。比如,老年人在室內很多地方都會有坐的行為,包括沙發、床、餐桌、馬桶等,在坐姿向站姿轉換或站姿向坐姿的轉換過程中,由于這些位置存在高低尺寸差,現有的助行產品無法保證老年人在任何位置都能順暢安全地進行姿態轉換。
3.3產品易調性
老年人群數目龐大,不同的身體尺寸以及健康情況導致老年人對助行產品需求不盡相同,因此產品的可調整性在實際應用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針對不同人群的產品易調性體現在兩個方面:―方面助行器的尺寸及一些結構可以根據每個老年人的自身因素進行調試,使得產品盡可能地貼合老年人的需求;另一方面,助行產品具有詳細的使用規范,但是根據我國現有情況來看,大部分人在使用助行產品時并不能得到專業人士的指導,因此產品本身對于準確調整的指示性會對產品作用的發揮產生影響。
3.4多功能性
助行產品的基本功能是幫助老年人支撐體重、保持平衡以及增強肌力,但是老年人在室內的行走特點是具有目的性、行走距離短、行走時間短,因此老年人對室內助行產品設計有很多不同的需求。意大利設計公司提出了“walking aids for living,not just mobility”的設計理念,也就是說室內助行產品應該滿足老年人生活上的不同需求。例如,老年人想要端一杯水或者拿取食物,在使用助行器的過程中無法騰出雙手,也就需要助行器上有一個可以放置物品的裝置:或者在發生一些意外時的緊急呼叫功能等。多功能性―方面能夠全方位地輔助老年人生活,另―方面也符合老年^-物多用的消費觀念。
3.5安全性
安全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老年人行走的安全保障。老年^行走或站立不穩定容易導致跌倒,尤其在空巢老人數量迅速增長的情況下,在室內跌倒后不易被人發現,其對身體和心理危害很大。因此,降低老年人發生跌倒的概率,提高老年人行動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是保證老年人健康養老的前提。另一方面是產品操作上的安全性,體現在助行產品的易操作性、整體結構的穩定性、材料的舒適性等方面,同時要關注與室內環境相關的防滑處理、產品調整的簡便性,避免老年人在使用過程中受到傷害。
3.6配件標準化
目前,老年人室內助行產品市場仍處于發展階段,基于老年人的消費觀念,助行產品配件標準化有利于消費者的購買、使用、更換。配件標準化需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是損耗配件的標準化,便于及時更換以確保產品的安全使用;二是功能配件的標準化,在一段時間后,現有的功能配件不再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可以購買新的功能配件進行更換。
高職院校在課程設置方面無法適應時展的需要,設計專業課程的設置存在著某些不合理的地方,對于學生專業設計能力的成長非常不利。所以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改革要切實使素描設計、構成藝術和色彩設計成為真正的基礎課程,要結合市場的需求對專業課程進行有效的改革,使之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
高職;藝術;設計;改革
目前國內很多高職學校都開設了藝術設計專業。不同的院校,其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也有所不同。從培養的目的來說,是想提高學生藝術設計素質,增強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新意識,提高他們的“實戰”能力,為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奠定理論。但是高職學校在此專業方面的教學情況不太理想,特別是課程設置方面無法適應時展的需要,設計專業課程的設置存在著某些不合理的地方,對于學生專業設計能力的成長非常不利。所以筆者在研究此課題時根據研究的成果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改革提出探討性的意見。
一、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在近幾年中雖然也對課程進行改革,但是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并沒有結合市場對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而設置教學課程,所以其課程改革的效果并不明顯。存在的問題如下:
(一)基礎課程改革力度不夠藝術專業的基礎課程和其它學科的基礎課程一樣,其主要作用就是為專業課程打下牢固的基礎,學生在后期學習藝術專業知識和藝術專業技能的過程中,能夠“如魚得水”,順利地攻克知識和技能上的各種難關。高職院校在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課以素描、色彩和構成為主,在課程改革時,雖然把它們改成了素描設計、構成藝術和色彩設計等基礎課程,但是在課程內容方面,并沒有作很大的改革,只是在這些課程上添加了“設計”或“藝術”兩個字,實際教學的內容仍然是“換湯不換藥”,并沒有起著實質性的效果。另外,課程改革也沒有根據專業與專業的差異、學生與學生的差異進行課程改革,學生在接觸課程時,只能停留在寫生、臨摹方面,對藝術設計的理解也只能從繪畫和寫生方面理解,根本沒有切合“設計”和“藝術”這兩個方面的內容,無法把知識點和技能的學習上升到藝術的層面上。在這樣的課程改革基礎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沒有得以體現,學生感悟美好事物中藝術的能力和自我藝術創新的能力并沒有得以培養。所以說,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在基礎課程改革上的力度不夠,與藝術專業設計提高學生設計能力的理念相違背。
(二)專業課程改革專業性不強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所涉及的專業類型比較廣。例如有動漫設計、園林藝術設計、室內設計、服裝設計、發型設計、廣告設計、建筑設計、造型設計、舞臺設計、動畫設計、數字媒體設計以及汽車內飾設計等。所設置的具體專業具有交叉性和兼容性。例如在汽車內飾設計專業中,就包含了數字媒體設計專業的部分內容,在課程設置上就會存在著重復性。高職院校在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改革方面,沒有緊密聯系不同專業的特點來設置課程,所以導致課程改革存在著專業性不強的缺點。例如在汽車內飾設計專業課程的設置上,很多院校因為沒有對市場進行有效的調查,所以在課程設置上沒有具體有效的參照標準,只能簡單地參照汽車裝飾和美容專業的課程來對本專業的課程設置進行改革。在某些高職院校中所設置的課程有:汽車美容用材識別、汽車漆面柏油清洗、汽車儀表臺清洗、汽車座椅清洗等。從這些課程的設置來看,根本沒有考慮內飾設計這個方面,只能算作汽車清洗專業的課程。
(三)教師自身專業素質不強課程和教材的具體操作者是高職院校的教師。當課程改革結束和教材編寫定稿之后,具體的實施過程就要由教師來完成。由此可見,教師自身專業素質對整個課程改革進程也有著深刻的影響??墒枪P者在研究此課題的過程中發現,有些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不強,無法理解新課程以及新教材中所滲透的教學理念。目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方面的教師在基礎課程教學方面的基本功比較深厚,他們的造型能力和色彩感覺能力自然沒得說,但是在執教具體的專業課時,由于他們對專業知識的了解度不夠,所以對專業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的認識也不夠,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就會限制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學生專業審美能力也不能充分發揮。所以說,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改革不能僅考慮學生的情況、市場對專業的需求,還應該考慮學校教師的自身素質的情況。
二、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改革的措施
鑒于上面所提出的問題,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改革在考慮上述問題的前提下,對課程設置等諸多方面的內容進行有效的改革。
(一)有效整合基礎課程,突出基礎課程的重要性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基礎課程的教學效果不太明顯。例如教學目標不太明確,教師和學生不知此課的學習內容能產生什么樣的教學效果。所以這樣的課程沒有一點教學新意,教學成效也非常低下。筆者認為:如果要想真正發揮基礎課程的作用,就應該調整基礎課程的一些教學內容,從教學的具體內容、教學設計以及教學的實施上,對課程內容進行具體的改革,把素描設計、構成藝術以及色彩設計等基礎課程整合成一個綜合課程模式。綜合課程的模式具有以下特點:細化性———教學課程因為得以整合,所以教學內容綜合了素描設計、構成藝術以及色彩設計三個方面的特點,更加細化了;預設性———課程進行整合之后,綜合課程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提前了解所要學生的專業知識,實現其創新思維方式的轉變,可以預設自己的專業定位和職業定位,提前進入學習設計知識階段。
(二)依據市場的需求,強化專業課程的設置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在設計專業課程時,不能離開市場對其的需求。不是建立在市場需求行情分析上的課程改革,就會成為空中樓閣,無法具有實效性。例如在汽車內飾設計專業方面,如果要進行課程改革,就必須就汽車內飾行業的發展情況進行分析,才能確定汽車內飾行業需要哪些方面的人才,從而才能確定課程改革的方向。從近幾年的發展趨勢來看,汽車內飾設計趨向于數字化和高科技化,所以數字產品的應用(例如數字通訊產品、視頻音像品等)就會引導汽車內飾設計的趨勢,其設計風格會越來越傾向于家居方向。從產品的角度來說,客戶對產品的外觀設計也比較重視,例如內飾品的顏色、光澤度、結構樣式等。所以汽車內飾設計專業的課程設置必須要考慮市場上產品的特性、必須考慮這些產品在設計和使用時對人才的需要,唯有如此,才不會偏離市場的發展的方向,所設置出來的課程、所編寫的教材才能產生實際的效果,否則就會成為無用功,成為一堆廢紙,毫無任何作用。
(三)對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管理高職教學和九年義務教學有著很大的區別。高職教學除了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量之外,還要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技能,把他們培養成適用型的人才,這是高職教學的主要目標。所以針對不同的專業,教師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專業設計能力。例如在“產品設計”課程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做好本分工作,在設計課堂教學時,使之具有實用性、合理性和層次性。能夠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讓學生自由地構思,發揮自己的想法,看誰設計的產品能夠得到大多數同學的認可和贊同。當所有的同學把產品設計好之后,要引導同學們進行評價,在激烈的討論中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讓他們設計出更多、更好的產品來。
(四)采用實踐性教學模式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體系和實踐技能,應該采取不同的教學形式,使理論教學與實際教學有效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培訓模式。①、外派學生實地實習。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之后,在學生畢業前夕,外派學生校企進行為期半年的實地實習,讓學生以員工身份走進公司,在不同的設計崗位上實習,把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工作當中去,使校內學習和校外的實習工作形成統一體。②實現“雙線”教學。雙線教學是指“學校教學院系教研室專業教師班組學生”和“企業生產部門實習指導教師項目小組學生”兩條不同的教學。雙線教學的目的為:在學校管理上可以形成動態管理的模式,既可以滿足教學的需求,同時又和生產的規律性相統一。③、比賽和學習互相結合。職高藝術設計專業在教學時,應該結合藝術專業設計的特點,組織各種比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突出藝術設計類專業教與學、學與用的特點。理論學習和實踐比賽相結合的目的就是想把教學目標落實到位,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識技能之后,可以要求學生模仿某個企業的實際操作項目設計一項真實作品展覽或技能設計,在比賽的過程中檢驗自己學到的知識能否適應企業崗位的需求。
三、結語
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改革中,要切實使素描設計、構成藝術和色彩設計成為真正的基礎課程,要結合市場的需求對專業課程進行有效的改革,使之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同時還要對學校的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的管理,使之能夠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求。為高職院校培養出更多、更好的藝術設計師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宋壽劍.高職高專藝術設計類課程考核模式改革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09,12.
[2]翟曉男.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