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7 16:11:31
序論:在您撰寫國際經濟動態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國際金融與經濟危機的原因
我國經濟學界在研究和探索本次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的原因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進展。不過對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的原因見解不一。有的學者重在研究和探索危機的制度性原因;有的學者既研究制度性原因,也研究非制度性原因;還有的學者在研究和論述體制層等方面的原因。
不少學者探究了導致金融危機發生的制度層面的原因。部分學者認為,當前的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雖然呈現出與以往危機不同的特點,但從根本上來說,這次危機并未超出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理論的判斷和分析。資本主義內在矛盾是形成危機的深層次原因,而金融資本貪婪和逐利性則是引發危機的直接原因。另有部分學者認為,本次國際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是隨著新自由主義的興起和泛濫一步一步發展的結果,其實質就是由新自由主義私有化的發展所必然產生的生產過剩,而且是跨國移動生產過剩。還有部分學者認為,每一次危機的具體形式各不相同,但危機的根源卻是一樣的,即危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在矛盾的產物。新自由主義確實是當前危機的一個重要因素,它使得危機更加深了,但新自由主義不是危機的根源,拋棄新自由主義不能解決危機問題。
有的學者既從制度方面又從經濟運行體制等方面論述本次危機的原因。部分學者認為,雖然經濟因素確實在金融危機的發生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諸如政治、制度和監管等非經濟因素同樣是非常重要而不能忽略的。另有部分學者認為,信息機制在金融危機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簡單易于理解的金融工具更有利于信息傳遞和金融穩定,而過于復雜的金融創新則可能在投資者之間形成新的信息不完全,導致投資者的風險識別狀態發生系統性改變,最終誘發金融危機。還有部分學者認為,導致經濟周期和危機的直接變量是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勞動者收入的增長速度跟不上資本積累的速度消費需求降低利潤率下降投資劇降經濟危機。
有的學者從經濟周期、收入分配視角等其他視角對本次危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部分學者認為,本次危機是資本主義發達階段虛擬經濟周期運動的內生產物,深層原因在于強勢美元格局形成過度消費和虛擬資本膨脹間相互加強的循環,導致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過度偏離。而美國經濟危機最終轉化為世界經濟危機,則是因為各主要國家之間的經濟周期出現了高度的同步性,是它們之間相互疊加共振的結果。另有部分學者認為,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根源于美國經濟中軟預算約束現象的普遍存在。美國金融危機的生成和傳導機制可以描述為:軟預算約束道德風險金融創新激勵金融創新過度信貸膨脹大量呆壞賬加劇金融脆弱性利率提高和房價下跌時的風險集聚金融危機。還有部分學者從收入分配的視角對本次危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他們認為,第三波全球化深刻地影響了全球收入分配的格局。在各國之間與各個國家內部,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在加深。發達國家收入不平等導致了宏觀經濟的金融化和消費者的債務積累。而新興工業化國家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加大壓制了國內需求。這些國家或主動或被動地間接地為發達國家的消費者提供債務融資。這種局面本質上就是一種無法持續的全球化。伴隨著美國等發達國家房地產泡沫的破滅,美國次貸危機傳導到全世界,演變成全球金融危機。
后危機時代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總體分析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國際經濟環境出現了一系列新的變化。學者們對此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部分學者認為,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缺乏強勁動力。美國和歐洲處于金融危機后的緩慢復蘇階段;其復蘇到危機前的快速發展軌道可能性較小。在國際貿易環境方面,發達經濟體增長放緩將極大壓縮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空間。貿易保護主義正在抬頭,低碳經濟可能成為發達經濟體新型貿易壁壘。
部分學者認為,金融危機將促進國際力量格局發生重大變化,新興經濟體成為全球化的重要驅動力;新興大國經濟群體崛起,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而中國經濟迅速崛起,是引發世界經濟增長態勢、國際力量格局變遷、國際經濟關系調整,以及全球治理架構形成的關鍵因素。
另有部分學者認為,現有的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經濟體系特別是國際金融體系,與世界經濟發展形勢不相適應,并且無力應對全球范圍的金融危機。對此,國際社會共同要求改革金融體系,建立新的經濟秩序。
還有部分學者指出了后危機時代的另一些新特點,一是新自由主義的思想與改革方案逐漸式微,經濟穩定和收入公平分配會得到更多的重視。二是大政府取代大市場,在經濟治理上再次占上風,但美國市場經濟模式難以發生實質性變化。三是世界經濟增長模式面臨調整,全球經濟失衡將有所緩解。四是經濟全球化將繼續深入發展,產業調整轉移將出現新變化。
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和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問題
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有的學者探討了現有國際貨幣體系的缺陷,并指出了未來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方向。
部分學者認為,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最根本屬性在于無約束的純信用本位貨幣特質,當前全球經濟失衡問題正是在這種信用貨幣本位下的儲備國道德風險作用集中表現。另有部分學者認為,金融危機后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可能有兩種方向:一是各國通力合作創造出超主權的國際貨幣;二是歐元和人民幣不斷崛起,與美元形成三足鼎立的多基準貨幣的新國際貨幣體系,而第二種的可能性更大。還有部分學者認為,國際貨幣體系的核心問題是本位貨幣的選擇,一個公平而有效的國際貨幣體系應該擺脫對單一主權貨幣的過度依賴,由所有參與國共同管理。
國際金融動態
希臘議會通過財政縮減計劃。2011年6月29日,希臘議會通過了中期經濟緊縮計劃, 該計劃包括要在2015年之前再削減284億歐元的開支,并且要完成一個500億歐元私有化改造。根據希臘政府與歐盟和IMF達成的協議,希臘需要在2011年平衡收支280億歐元, 具體措施主要是出售一批國有資產,以及一系列增稅措施,針對對象為公務員薪金、 酒吧和餐館, 以及用于供暖的燃油消費; 同時還將個稅起征點從1.2萬歐元降低至8000歐元。
信用評級加重歐債危機。國際信評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7月13日宣布, 將愛爾蘭政府外幣和本幣債券評級由 “Baa3”下調一檔至 “Ba1”的垃圾級, 評級前景為“負面”?;葑u在7月13日宣布將希臘信用評級從B+下調至CCC。7月5日, 穆迪將葡萄牙評級下調至垃圾級。這樣, 歐元區已經擁有三個 “垃圾級” 的債務國家了。大公國際將美國國家信用。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7月14日, 中國信用評級機構大公國際將美國國家信用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大公國際預測,美國政府債務2011年和2012年的增長速度都將高于8%,大幅度高于同期經濟增長率,2011年至2015年美國政府債務上限至少還需要上調5.5萬億美元, 才能滿足政府的融資需要,用以彌補美國赤字及償還利息等各項資金缺口。美國公共債務占GDP比重目前約為112%,美國的戰爭費用、福利支出從不會因經濟增速下降、財政收入縮減而減少,相反是不斷增加。
透過現象看國際金融新變化
1、傳統金融中心地位在下降
金融中心一般要有強大的經濟腹地,如果這個區域經濟能長期穩定增長,靠近經濟中心的金融中心也將受益。2007年爆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美國經濟一直在復蘇邊緣,歐洲深受債務危機困擾,日本經濟雖曾一度有所好轉,但在大地震沖擊下,又陷入衰退。與此對應的是,新興市場經濟體卻與發達經濟體處在不同經濟周期,國際資本大量涌入新興市場經濟體。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和歐洲的金融中心受到一定沖擊,在各個市場的份額有所下降,但仍占據了主導地位。從銀行業來看,全球2/3的銀行資產還是集中在美國和歐洲,它們獲得了全球投資銀行收入的3/4。從股票市場看,全球股票市場市值的2/3仍集中在美國、歐洲、日本、香港和新加坡。從債券市場看,超過70%的公募和私募債券以及80%左右的未到期的利率衍生產品在美國和歐洲的金融中心交易。外匯交易中,96%的貨幣對中包括美國或者歐洲貨幣,美歐占據了全球70%的外匯衍生品市場份額。然而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崛起也讓美歐感受到了威脅。
2、新興經濟體的金融中心地位在上升
全球多中心的格局將更加明顯。在倫敦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數(GFIC)中可以發現這個現象。倫敦、紐約、香港仍排前三。亞洲的金融中心進步很快,上海、孟買、首爾等金融中心排名在上升。全球金融中心前20中有8個是亞洲的金融中心,相比而言,北美有6個,歐洲有5個。而在2007年3月的GFIC1中,前20名中只有3個是亞洲的金融中心。未來,亞洲等新興經濟體將在經濟發展、財富管理、資金融通等方面創造出巨大的金融需求,這些國家的金融中心將獲得發展良機。從經濟增長情況看,1990年美國和歐盟的GDP占全球的2/3,但到2009年,只占全球的50%左右。根據IMF 《世界經濟展望》預測,到2012年,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平均增長率在6.4%,先進經濟體將只有2%左右。未來,新興經濟體仍需要大量的金融活動支持,在股票籌資額等金融市場指標上將增長十分迅速。中國的上海、深圳和香港證券交易所以及印度證券交易所全進入2010年全球股票融資的前十名。
3、國際合作減緩了金融監管上的競爭
監管環境是決定金融中心競爭力的主要因素。穩定而有效率的監管不但可以推動金融中心保持創新動力,而且是維護金融穩定的重要條件。具體來說,政府制訂的監管規則和程序是市場參與者選擇經營地址的重要考慮因素。監管環境同樣也會影響市場效率和市場創新動力。好的監管環境不但有利于消費者,而且有利于金融市場發展,幫助減少由于市場無效和監管套利帶來的市場扭曲風險。自從里根和撒切爾在上世紀80年代掀起放松管制運動以來,監管者一直力推金融自由化。但是這次金融危機給全球金融業很大教訓,金融政策制訂者更加重視金融監管,對未受監管的產品和市場的風險容忍度在下降。同時,全球監管者也逐步認識到監管必須是全球性的,因為如果不是全球性的,就會出現監管套利。二十國峰會責成金融穩定理事會會同國際標準制定機構,制訂金融改革政策建議,修改金融部門標準。可見,未來各金融中心在金融監管的要求上將趨于一致,金融中心之間的監管差距和套利也將逐步減少。過去依靠輕監管和低稅收發展起來的金融中心將在國際政治壓力下艱難生存,要么維持現狀,要么遵守國際準則。
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動態的對策分析
對于在未來 國際金融秩序如何去做 ,我國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應對國際金融動態:
1、經濟發展模式需要調整。雖然我國的經濟體制與政治基礎已決定了此次全球化的金融危機不可能對我國產生致命性的打擊,但是危機也說明我國經濟發展缺乏必要后勁的事實,出口發展型經濟模式具有強烈的外部性與易受外在經濟環境的感染性,而且,在危機自保意識的驅動下,這一受制于人的模式也恰好給進口國創造了一個有利的危機輸出通道 " 作為美國最大的貿易性債權國,我國不得不言不由衷地與美國同臺共舞的事實就是這一問題的寫照。我國政府需要在優化社會保障制度及其功能最大釋放的基礎上,以擴大內需為手段來平衡我國的內外經濟循環系統,從而擺脫受外部經濟環境的掣肘是當下我國進一步融入國際金融秩序, 并贏得足夠話語權先決性條件。
2、堅持人民幣國際化道路。盡管人民幣國際化是對一個國家貨幣政策及金融監管能力的系統性檢驗與評估,具有很大的風險性,但是其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亦具有強大的戰略意義,如它可以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 能夠使我國在一定程度上擴大對世界其他國家資源的利用,促進我國的對外貿易,轉移國內的經濟壓力,形成對美元的相對抗衡等。我國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確保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性, 因為缺乏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就不可能單純憑借政策的推進而獲得人民幣持續國際化的成功;二是必須不斷地完善多層次的金融市場,提高市場流動性,從而為非居民交易鋪設便利條件;三是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法律制度;四是加速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從而帶動人民幣的國際化;五是提高我國對宏觀經濟的調控能力, 以應對人民幣國際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結束語
一、中國企業只有不斷提高動態能力才能獲取競爭優勢
競爭優勢是企業可持續性發展的關鍵條件。隨著市場環境不確定性的加劇和企業成長對環境依賴性的增強,企業很難依靠傳統經營方法獲取競爭優勢,只有不斷增強動態能力才能創造競爭優勢。
動態能力理論強調企業在面對變化的市場環境時,必須能夠迅速整合、建立和重構其內外部資源和能力,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它是對企業目前擁有的知識存量和新知識的開發,逐步整合和改進現有的能力和提高效率,使企業在不確定的環境下獲得持續競爭優勢。其中,“動態”是指為了與不斷變化的經營環境相協調,不斷更新各種功能性競爭力的能力;而“能力”強調的是為了適應動態環境的要求而進行的整合、重構內外部資源等來應對不斷變化的需求。動態能力是一種培養能力的能力,企業能夠利用其能力從事組織活動。
動態能力理論從內部、外部兩個角度人手研究動態環境下企業成長問題,十分關注外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特別強調內外部資源和能力的整合,認為決定企業競爭優勢的動態能力就是企業的學習能力。動態能力理論的思維邏輯是:外部環境分析――尋求新機遇和威脅――響應新機遇的戰略及內部能力的調整――尋求完成新機遇和規避風險的合作伙伴――合作競爭――新的競爭優勢并結束現有合作――再根據內外環境的變化調整戰略。實踐證明,全球競爭中的優秀企業,往往能夠不斷創造出新的產品或服務以維持和更新企業的競爭優勢,適應動態環境,促進企業不斷成長。
動態能力理論源于20世紀90年代市場環境的變化。當時,市場環境日益動態化,技術創新速度加快,經濟的國際化、市場的全球化和顧客需求的多樣化造成了競爭內容越來越多,競爭優勢的可保持性越來越低,惟有不斷創新,才能持續成功。動態能力理論建立在資源觀與核心能力觀基礎之上,是為了在動態環境下獲得持續的競爭優勢、領先競爭對手而發展起來的。在當今的社會經濟條件下,企業要獲得持續的競爭優勢,就必須放棄以往的靜態競爭優勢的獲取模式,而以一種動態的眼光來看待競爭優勢的獲取,不斷更新自身的動態能力。從本質上講,動態能力理論表現為一種動態的非均衡性,能力持續不斷地被肯定和否定,是培養能力的能力。企業只有通過不斷學習,不斷提升本身的競爭力,從而在整體上體現出企業的持續競爭優勢。
企業的經營活動具有連續性,難免會受到慣例抉擇或者技術沿革影響,動態能力管理能夠幫助企業更新經營理念和管理方法,打破這種路徑依賴性和“技術軌道”,抓住新科技突破所帶來的技術創新或者應用機會,提高企業的環境適應力。面對環境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動態能力轉化為競爭優勢的路徑主要有:一是企業通過組織學習,增強對環境變化的預判能力,不斷更新與強化應對能力;二是企業面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必須使其經營戰略保持足夠的柔性化,保持足夠的靈活應變能力,更好地協調自身資源或能力與外部環境之間的匹配性,確立更為科學的發展方向和戰略定位,保證較之于競爭者有更強的戰略穩定性和動態適應性;三是企業要把創新視為創造競爭優勢最為有效的方式,視為獲取持續競爭優勢的根本之道,強調創新平臺化、創新全方位化(其中包括結構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商業創新等);四是企業要把顧客視為競爭優勢的新源泉,優先發現或徹底創造、滿足顧客需求,在與供應商、購買者、替代者、潛在競爭者、現有競爭者等“行業競爭力量”的競爭中獲得“先行優勢”,從而保持競爭中的主動地位。
二、中國企業實施國際化經營是增強動態能力的必然要求
國際化經營是中國企業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的重要戰略選擇,是由國內市場向海外市場擴張,不斷通過國際化行為獲得海外市場知識,然后再把知識通過組織學習在組織內部傳播和共享的良性循環過程。這一過程不僅體現在對新知識的獲取和積累上,也體現在對既有知識和經驗國際經濟合作2009年第8期的利用上。企業國際化經營的路徑選擇依賴于企業知識存量的積累,而知識積累的過程又決定了企業的國際化經營是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知識存量是國際化經營的驅動力,國際化經營是知識存量積累的平臺,組織學習為知識存量增加和國際化經營漸進的交互作用提供了可能,從而不斷優化企業的知識結構并擴大知識存量,在知識存量和國際化經營之間形成動態良性循環,促進企業競爭力的提高和國際化過程的深入。
動態能力理論認為,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市場環境中,建立在既有知識存量基礎之上的競爭優勢經常會受到削弱,這就要求企業在國際化經營過程中對其能力體系進行動態管理,汲取新的知識,從而獲得持續動態的而非靜態的競爭優勢。
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的驅動力,一方面在于中國企業在本國開發出獨特能力并建立起競爭優勢時,一般傾向于把這些知識存量進行跨國界轉移,以便在更廣的范圍內獲得更多收益;另一方面在于中國企業為了抵消異域性劣勢并保證全球競爭的成功,還必須構建出新的能力。在國際化經營過程中,中國企業不僅可以從本國獲得新的能力,而且還可以把它們與既有的知識存量相結合,建立起更好的支撐其全球競爭優勢的能力體系。
作為后來者,盡管中國已是世界級工廠,但中國企業參與全球競爭的最大障礙就是缺乏基于知識的戰略資源,即社會經濟資源和技術資源,如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人才和品牌等,而這些資源在國內并不豐富,從尋求資源的角度來看,國際化經營是從國外市場獲得戰略資源的有效方法。因為相對落后的中國企業由于大環境的影響,存在著諸多抑制企業國際競爭力提升的因素,這些因素在單純的國內競爭中并未顯現出落后的一面,只有進行國際化經營之后,落后的因素才完全暴露出來。此外,由于知識外溢性與距離有關,越接近知識密集地區的企業就越容易享有知識外溢性帶來的好處。比如,目前研發全球化的目標地區主要是北美、日本和歐洲,因為這些地區有著固有的特定產業優勢,處于尖端的高科技領域,引導技術發展的潮流。視為后進企業的中國企業的成長,一般認為“OEM―ODM―OIM/OBM"是其發展的共同路徑。中國企業最開始從事
OEM,即簡單的零部件組裝,采購方提供詳細產品設計,這樣企業就有機會學習上游的產品設計能力,成長為ODM制造商,此時發包方只需提供簡單的產品需求,將產品細節設計留給ODM企業。在此基礎上,少數ODM企業開始生產自主想法的產品(OIM)或者自創品牌和銷售渠道。實際上,這一過程中,技術能力的發展是從獲取制造能力開始的,然后擴展到產品設計能力,最后是新產品創造能力和品牌營銷能力。通過國際化經營,再通過知識的內部擴散而學習、轉移并應用這些資源,是中國企業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因此,中國企業對發達國家的逆向投資除了獲取自然資源之外,主要是為了獲取先進技術或管理技能,加速技術累積的速度和動態效果,彌補技術與管理差距,提升自身實力,之后便可以同發達國家企業展開競爭,進而最終實現其投資收益。
中國企業僅依賴自己的能力往往不能保持優勢地位,而國際化經營的產生正是為了補充和強化企業的知識和能力基礎,即把國際化經營看作是企業向合作伙伴學習并獲取知識的一種制度安排。
三、中國企業應在國際化經營中不斷提高動態能力
縱觀各國企業國際化經營可以看出,相對于落后國家企業,發達國家企業之所以可以迅速提升市場競爭力,在于它們能夠不斷提升企業動態能力。中國企業在國際化經營中,只有不斷提高動態能力,即只有具備吸收能力、轉移能力、整合能力和創新能力,并實現企業能力不斷的螺旋進化,改革落后因素,完成相對創新,才能獲取持續的競爭優勢。
(一)吸收能力。吸收能力是指企業識別新的內、外部信息價值,并通過消化將之用于生產和服務輸出的能力,即把它們轉化為商業結果的能力。這里強調采用外部知識的重要性,并將其與內在知識相結合最終吸收并內在使用。
(二)轉移能力。轉移能力是企業通過收集、消化、綜合、再配置內部現有知識架構起來的能力,將分布在不同“位置”的知識聯系起來,以實現知識在企業內的流動和共享,幫助企業擴展現有競爭優勢,以創造新的更有效率的生產和生產工序。
(三)整合能力。整合能力是企業能力深度演化的最重要的階段,一方面是指獲取和消化企業外部的知識,另一方面是指企業內外學習、整合知識的能力。
(四)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是能力深度演化的邏輯終點,是知識得以應用而創造出相應的產品,實現知識創新和知識增量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上重新與外界相互作用,尋求新的知識聯系。
吸收能力是識別獲取內外部信息,并應用于商業模式中;轉移能力與整合能力是協調內在的組織因素和外在的環境因素,二者共同促進企業知識和技術轉移,從而提高企業的創新績效;創新能力能識別外部知識的價值,結合市場優勢,消化并將之最終應用于商業目的。
對中國企業而言,動態能力是指通過更多的資源和更廣泛的外部聯系獲取更復雜和更先進的技術知識,通過吸收、轉移和整合知識,最終實現知識創造和創新的能力,從而追趕甚至超越領先企業。比如,中興通訊重視動態能力的培育和有效整合,增強對環境的敏感度和捕捉戰略機會的能力,在全球范圍內尋求為己所用的技術和資源,通過內部R&D、戰略聯盟、合資、并購等各種形式吸收和轉移伙伴的知識,快速進入二次開發重組階段,實現動態能力從模仿到創新,從吸收能力、轉移能力、整合能力到創新能力的協同演化,形成自主品牌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產品,把自主創新作為企業的內在需求以驅動企業成長,通過能力積累最終實現原創性技術創新。
中國企業應從動態能力的應用與構建的角度來思考其國際化經營,國際化的目標應是在全球范圍內構筑企業自身動態的能力體系,以此來支撐其持續的競爭優勢,而不是純粹瓜分市場和分享利潤。對大多數還處于國際擴張階段的中國企業來說,既要充分利用現有能力,又要關注在世界范圍內構建新能力的機會。
【關鍵詞】進出口額;匯率波動;協整檢驗;格蘭杰檢驗
一、引言
自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特別是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貿易實現了連續的雙順差,經濟也呈現出較快的發展態勢。但伴隨而來的是美、日、歐等主要貿易國對我國的強烈不滿。由此即引起了中國與其貿易國“貿易摩擦”的不斷升級。為改變這種不利局面,順應國際國內經濟發展形勢的需要,我國即在2005年7月21日啟動了第二次匯改,人民幣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實行了“以市場為基礎的,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進行調整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特別是近兩年,我國的國際經濟地位不斷提高,2010年國民生產總值曾一度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因此研究我國的市場貿易,匯率波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就變得十分必要。故本文以進出口額、匯率波動和國民生產總值GDP等變量為依托,對各變量間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總結出匯率波動與進出口、進出口與經濟增長、匯率波動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的關系及其影響。并希望研究結果能加強我國進出口廠商的匯率風險控制意識,加強政府對匯率波動的調節和控制,從而對調節我國進出口結構,促進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文獻綜述
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后,各國實際匯率波動增大,全球的國際貿易增長速度也明顯放緩,這引起了諸多專家學家的關注。但是對匯率的波動、進出口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的關系,國內外學術界并沒有一致定論。有的學者認為名義匯率對出口有顯著的負面影響(ChoudhCry,2005)。有的學者通過研究并沒有發現它們之間存在的必然聯系,他們認為“匯率波動對貿易的影響要視不同的國家和產業具體情況而定?!保–hristine,1987、Chou,2000),而有些學者給出了更具體的結論:匯率波動對發展中國家出口產生負面影響(Sauer、Bohara,2001)。
隨著國際上對中國人名幣匯率改革壓力的增大,近年來國內對人民幣匯率波動對進出口貿易、經濟增長的影響的研究也越來越多。部分學者采用CARCH模型、協整理論和向量誤差修正模型就匯率波動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進行了實證分析,實證研究結果表明:長期中,持續的匯率波動對中國的進口具有積極作用,而且對出口有顯著的負面影響;短期內,進出口貿易流量受匯率波動的影響則較小(賀剛,2006)。也有部分學者對人民幣匯率變動對義烏出口貿易影響進行了實證分析,研究表明人民幣匯率變動與義烏出口貿易呈正向變化,但義烏出口貿易的長期發展并不是匯率波動本身造成的(李春麗,2010)。同時也有部分學者通過運用CARCH模型、協整模型、誤差修正模型對中國匯率改革之間的長短期關系和人民幣實際匯率波動對中歐進出口貿易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出口在長期內會隨匯率波動而增加,而進口(亦即歐元區對中國出口)卻隨匯率波動而減少(李天鋒,2012)。
雖然,關于匯率波動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的研究越來越多,但是綜合衡量中國市場貿易、匯率波動與經濟增長間關系的研究卻并不多見。本文即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綜合分析了匯率波動、進出口與經濟增長間的相關性。
三、實證分析
本文在總結相關學者關于影響經濟增長各因素的基礎上,嘗試著通過單位根分析、協整檢驗、格蘭杰因果檢驗及誤差修正檢驗等實證分析方法,從對外貿易、人民幣匯率波動等角度研究各相關變量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一)變量說明及數據來源
考慮到進出口是市場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用進出口額來表示中國的市場貿易。變量和數據說明如下:1、國內生產總值:由于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一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指標,本文用國內生產總值來描述經濟增長,以表示;2、商品進出口額: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本文以商品的進出口額來描述市場貿易,分別以表示我國對外貿易進程中的進口額與出口額;3、匯率: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大多用美元結算,本文選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進行分析,以表示。
為了消除數據存在的異方差性和自相關性,故本文對各變量作了對數處理,分別以表示,并建立回歸方程如下:
(二)相關分析
1、單位根檢驗
本文運用Eview3.1軟件,采用ADF檢驗法對變量的二階差分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知,原序列均為非平穩序列,而其二階差分序列則為平穩序列,故序列二階單整,可進一步檢驗變量間的協整關系。
2、協整檢驗
為了進一步分析進出口額,匯率波動與國民生產總值之間是否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我們需要對進行協整分析。本文采用Engle-Granger兩步法進行協整檢驗,即先使用最小二乘法對進行回歸,再通過對回歸得到的殘差進行單位根檢驗來判定變量之間是否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如果殘差序列是平穩的,就說明回歸方程中各變量之間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否則,它們之間不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
首先,以1995-2011年近20年的樣本數據為研究依托,對各變量進行最小二乘法估計,其結果為:
其中:R2表明模型的擬合優度較高,DW基本排除了模型自相關問題。
其次,檢驗殘差序列是否是平穩序列,對(2)式的殘差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ADF檢驗采用不包括常數項和趨勢項的檢驗方程進行檢驗,其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
3、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通常而言,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主要檢驗一個變量被另一個變量解釋的程度,是一種分析變量間因果關系的檢驗方法。本文根據AIC準則,通過對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方法的分析,最終得出如表3所示的各種檢驗結果。
故由表3不難看出,對外貿易過程中的的進口額與出口額均是經濟增長的Granger成因,而經濟增長則不是進口額與出口額的Granger成因;同時,人民幣匯率不是經濟增長的Granger成因,而經濟增長則是人民幣匯率的Granger成因。并且,通過研究也發現:貿易過程中的進出口額之間也具有單向的Granger成因,即:進口額是出口額的Granger成因,而出口額則不是進口額的Granger成因;進口額、出口額等變量均是人民幣匯率的Granger成因,而人民幣匯率則不是進口額與出口額的Granger成因。
4、短期動態的誤差修正模型
協整檢驗證實了之間存在長期的協整關系,但短期內各變量是否存在關系,需要用誤差修正模型進行檢驗,通過分析可得出如下式(3)所示的誤差修正回歸方程:
(3)
其中:R2表明模型的擬合優度較高,DW的值基本排除了模型自相關的問題,而變量的符號與長期均衡關系的符號一致,誤差修正項的系數為負,符合反向修正機制。表明短期波動偏離長期均衡時,將以51.2%的調整力度將非均衡狀態拉回均衡狀態。
四、結論與建議
本文運用實證分析方法,采用單位根檢驗、協整檢驗、格蘭杰因果檢驗對進出口額、匯率波動和國內生產總值等變量間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通過分析不難發現:第一,進出口的變動對我國經濟增長具有較明顯的正向影響。從短期動態誤差修正模型中我們可以得出,短期內出口每增加1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將增加0.16個單位,進口每增加1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將增加0.16個單位;從協整檢驗的方程式(2)中,可以得出:長期內出口每增加1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將增加0.34個單位,進口每增加1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將增加0.23個單位。因此,進出口的變動對我國經濟增長有正向的影響,并且它們之間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第二,無論在長期還是在短期內,匯率波動與我國經濟增長均呈負向關系。在短期內人民幣匯率每上升1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將下降1.09個單位;在長期內人民幣匯率每上升1個單位,國民生產總值將下降2.73 個單位,可見長期內人民幣匯率的上升對我國經濟的增長會產生較深的負面影響。第三,進出口的變動會對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產生較直接的影響。格蘭杰因果檢驗結果表明進出口是國內生產總值增加的Granger原因。因此企業、政府在做出相關的決策時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影響因素,不可顧此失彼。另外,人民幣升值已是大勢所趨,出口企業只有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化被動為主動、提高自己的定價話語權,才能應對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各種壓力。
1、調整貿易政策,積極實行進出口并重的貿易政策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實行的是出口導向型的對外貿易政策,采取出口退稅等政策,鼓勵出口,限制進口。但是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國的對外貿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國際貿易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融合,中國憑借著勞動力優勢使越來越多的中國產品進入了外國市場,并受到了外國顧客的歡迎,這無疑引起了所在國政府和企業的恐慌,由此引起了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尤其是隨著美國經濟的下滑,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不斷加劇,對我國的對外貿易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其次,貿易順差使我國的外匯儲備不斷提高,人民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升值壓力,長期的貿易順差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我國人民幣的匯率走勢。
長期以來,我國的“鼓勵多出口、少出口”的貿易政策導向導致了出口商品供給的急劇增加,進而致使出口品價格不斷下降、利潤空間持續壓縮,企業面臨的出口環境日益惡劣。因此,我國應進一步調整國際貿易的產業結構,鼓勵高新技術產品、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同時也應積極實行進出口并重的貿易政策,在擴大出口的同時,也應充分利用出口外匯來進口本國所需的各種資源和技術,以期實現進出口貿易的國際收支平衡,進而促進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2、采取有效措施,盡力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
一定程度上,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經濟增長速度的進一步提升、進出口貿易產業結構的升級等均產生了較大影響,故相關管理部門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以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首先,相關管理部門應采取有效措施促進產品出口退稅率的適當降低。因為高額出口退稅率制度的存在使得我國部分企業為了獲得這部分出口退稅率而相互之間惡性競爭,實際上高額出口退稅率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等于我國在向國外出口時做的是賠本買賣,故在目前人民幣匯率不斷升值的情況下,政府可以本著“適度、穩妥、可行”的原則,根據產品結構的不同適當調整出口退稅率。其次,應適當放寬對外匯的管制。適當減少國內居民對外匯需求的限制、適當消化外匯儲備,并適當增加企業和個人所持外匯比例,同時適當減少國家的外匯儲備。再者,應積極完善現行的結匯制度,進而從根本上降低人民幣升值壓力。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足以保障對外貿易活動中的外匯資金需求,也為選擇更加寬松的外匯管理制度創造了條件。故我國相關管理部門可進一步放寬出口企業的留匯額度,并逐步變一些項目的強制結匯為意愿結匯,進而完善我國現行的結匯制度。
注釋:
①表示變量的二階差分;檢驗形式中的c表示帶有常數項,t表示帶有趨勢項,k表示帶有滯后階數。
參考文獻:
[1]李天峰.人民幣實際匯率波動對中歐進出口貿易影響的實證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12(1).
[2]李春麗.人民幣匯率波動對出口貿易影響的實證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10(12).
[3]徐禮志.江西省外商直接投資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J].中國商界,2010(11).
[4]賀剛.匯率波動與貿易流量:來自中國的經驗數據[J].國民經濟管理,2006(10).
[5]高鐵梅.人民幣匯率波動性對中國進出口影響的分析[J].世界經濟,2007(10).
[6]王帥林.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貨幣供給影響的市政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2(2).
[7]丁攀,王守貞.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與東亞地區雙邊貿易影響的實證研究[J].海南金融,2010(1).
[8]馬君潞,王博,楊新銘.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出口貿易結構的影響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10(12).
作者簡介:
關鍵詞:經濟轉型;財政轉型;稅收型財政;公共型財政
在歐洲債務危機爆發時,索羅斯指出:"歐債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是歐元區有統一的貨幣政策,但無統一的財政政策。"可以看出,財政政策對于一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現在中國經濟的狀況深受我國財政政策的影響。同時,我國的財政狀況也與我國經濟狀況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眾所周知,現在社會上熱議已久的是:中國經濟轉型。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及社會的進步,我國稅制改革的進程不斷推進,如在今年二月份在上海對稅制改革進行初步試點--將部分企業的營業稅取消劃入到消費稅中。因此,中國財政轉型也成為人們所關注的話題。那么,什么叫做經濟轉型和財政轉型?我認為:經濟轉型可分為經濟體制的轉型和經濟結構的轉型,經濟體制轉型是由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經濟結構轉型則是產業結構、技術結構、供求結構、區域經濟布局結構等的轉變;財政轉型包括財政收入的轉型和財政支出的轉型,財政收入轉型是指財政收入來源的轉型,財政支出轉型是指財政支出對象的轉型。
那么中國經濟轉型與中國財政轉型存在著什么關系?我將先對中國原經濟類型與財政類型的關系進行分析論述。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的經濟制度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經濟結構以農業為主體,由農業向工業轉變。而我國當時的財政類型屬于自產國家財政類型。自產國家主要是指那些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在這些國家,廣泛的國家所有制使得國家的財政收入主要來源于國有企業上繳的利潤。我國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于集體或國有企業所上繳的利潤,而我國財政支出則由國家統一支出進行產品的供給和公共設施的建設。也就是說,如果把政府看做是一個家庭,那么當時的財政狀況就屬于"家財政",因為政府財政收入增長的來源主要是農業產品的剪刀差,工人的低工資,國有企業的利潤。
從這些收入來源來看,國家的財政收入與公民存在的是間接關系,也就是說國家的財政收入全部是政府所有,并由政府統一支配。在財政支出方面,政府將大部分財政投入于國防建設,工業建設以及基礎設施建設并沒有用于投入到民生的改進。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并不平等,形成了社會依賴于政府的關系。政府在獲取財政收方面是通過行政命令等手段取得的。在這種"家財政"的狀況下,政府為人民所提供的福利待遇不能得到有效的的保證,難免會影響到公眾的生產積極性,造成資源的浪費,生產效率低下等。從這一點上來看"家財政"是比較危險的。而形成這種財政類型的根本原因就是當時我國實行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使得所有的生產資料,所有的自然資源均歸公有(其實就是政府所有)。進而形成的"家財政"的局面。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中國經濟轉型與財政轉型在無形中同步進行,那么現在經濟類型與財政類型的關系也呈現新的一面。
中國經濟類型由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經濟結構由以工農業為主的第一,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型;技術結構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型;區域經濟的分布則由東南沿海向內陸轉型。而財政類型則由改革開放前的"家財政"向"公共財政"轉型。首先,改革開放以后,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轉型,我國開始逐步實行市場經濟體制,在市場經濟中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不再壟斷"市場"。私營企業如雨后春筍,成為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財政收入的來源也由以國有企業的利潤向財政稅收轉型。在這一時期里我國開設了多個稅種,目前我國的稅種體系基本健全。
中國財政收入開始由自產國家向稅收國家轉型。目前,我國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這說明現在政府的財政收入與公眾存在著直接的關系,而且政府對社會的依賴程度明顯加大,公眾作為納稅人有權利監督政府對財政的支配。而且,私有部門所繳納的稅占國家財政收入的比重越高中國想稅收國家轉型就越徹底,國家對社會的依賴程度就會越大,公眾對民主化的要求就會越強烈。而政府的財政支出對象也應該更多的考慮的公眾的福利等內容。我認為,我國目前的財政轉型的狀況正在向"公共財政"轉型。
從我國的宏觀經濟層面來看,我國經濟的轉型決定了我國財政的轉型基,正是由于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對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等。使得我國財政收入來源擴大,財政支出內容復雜化,迫使財政轉型。改革開放后,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入,國有企業的活力明顯不足,經常虧損。同時,中小私營企業發展迅速。政府財政收入由以國有企業的利潤為主轉為依靠中小企業及公眾所繳納的稅費為主。在財政支出方面,政府更應該考慮到公眾的利益。
中國經濟的成功轉型離不開中國財政轉型的支持。當前中國經濟轉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產業結構的轉型,技術的轉型,地區經濟分布的轉型。而產業結構的調整,技術的轉型,地區經濟分布的轉型需要政府給予財政上的大力支持,同時政府財政支出的轉型,使得政府對社會的責任更加明確化,我在這里想說的是:政府拿社會的錢,應該為社會辦事。至于如何辦事,取決于中國整個經濟發展的需要以及納稅人的共同意愿。
就目前來看,我國經濟發勢頭基本良好,但是我國財政轉型對中國經濟轉型以及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所起的作用是大打折扣的。政府財政的轉型就是由"家財政"向"公共財政"轉化,當今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大搞"經濟建設--面子工程。我認為正就是中國財政轉型過程中的不足,這就是政府財政職能的越位。然而,我們回望中國的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科技的方面的投入占財政支出比重很小。中國在偏遠的山區使用原始的耕種方式,仍然有10%左右的人生活的在貧困線以下。這是為什么?這就是政府服務職能的缺位。
談及中國財政轉型,我認為中國財政轉型應當服務于中國經濟的轉型,但不能盲目跟進。中國財政轉型對經濟轉型的作用要切實的運用好財政政策,稅收政策。中國不同于北歐,加拿大等發達國家,這主要是由于我國的風俗傳統所決定的,中國的稅收以及福利水平在短時期內不會達到以上國家的水平。因此,國有企業對于政府的財政收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我國財政轉型的方向是向稅收型財政轉型,這有助于我國公民對政府財政的監督,使政府財政公眾化。
綜上所述,我國財政轉型與經濟轉型的關系就是財政收支的轉型與經濟體制及經濟結構轉型的關系。我認為,中國經濟要想成功轉型,財政支出上不能過求所謂的"經濟建設"--面子工程。應當將財政收支切實的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保證納稅主體的利益,激發其積極性,我想這更有助于我國經濟的成功轉型。
參考文獻:
[1]馬駿.中國財政國家轉型:走向稅收國家[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1).
[2]劉守剛,劉雪梅.從家財型財政到公財型財政--中國財政轉型的案例分析[J].山東經濟,2009,(4).
教授在美容行業口碑營銷方面提到了“跨界平臺”。在以前,時尚領域或是時尚潮流經常能使美容行業產生許多靈感和啟發,但是現在美容行業反過來對時尚領域又有哪些影響?請教授談談這方面的看法。
在我看來,美容行業將破天荒地反過來影響時尚領域。我想,我們的美容行業面臨著許多機遇,我們可以研制新的產品,針對新的顧客反應做出相應的調整,并且在目前這種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根據消費者的需要,研制出價格更低的產品,我覺得這一點是時尚領域應該學習的。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可持續性發展。我們看到,美容行業成功地抓住了這些機會,將可持續性發展與強有力的信息與品牌、產品包裝以及消費者溝通結合起來。在時尚行業,新建立的品牌可能對可持續性發展的理解更加看重,但是對于老品牌來說,由于其經營理念已經相對固定,所以調整起來相對困難些。
教授演講提到品牌需要回到人的根本。可以說,大眾品牌主要是滿足人的需要,而奢侈品牌除了滿足人的需要之外,還要滿足人的夢想。那么,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在經濟危機的時候,真正的奢侈品牌是不是要比一般的大眾品牌面臨更大的危機?教授能否給一些建議?
談到奢侈品牌,我想它們需要堅持自己品牌的傳統,充分挖掘自己品牌的故事,以及品牌自身或者品牌的設計師能為消費者帶來什么樣的靈感,還有就是如何通過這種關系來吸引消費者。不管是服裝的顏色,或是某種特別的剪裁方式,再或者是品牌所為人熟知的某種經典產品,它們需要將注意力放在這些方面。不僅對于時尚行業,對于其他領域,如美容行業也是如此。一定要將品牌所要傳達的信息清晰地傳達給消費者。比如消費者購買某件服裝也許是因為其特殊的顏色,還有對于某款手提包或者是某款其他特定產品,消費者決定購買行為都是因為其具有某種與眾不同的特點。因此,品牌需要專注的是消費者眼中該品牌最吸引他們的地方。不管對于什么品牌,他們都需要將這種信息在其廣告,其品牌故事或是其他宣傳活動中清晰地體現出來。
很多品牌歷史很悠久,目前又很強調品牌故事,尤其是一些很經典的故事,但是如何在強調品牌故事的同時又有創新,抓住時下的消費者。請教授談談應該如何平衡品牌傳統與創新之間的關系。
從我們都熟悉的芭比娃娃這個品牌來看,這個品牌很悠久,也很會講自己的品牌故事。芭比娃娃目前在上海的旗艦店剛剛開張,它在中國的業務開始起步了。我舉這個例子主要是想證明即便是像芭比這樣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品牌也要采取一些全新的策略,來吸引年輕的女性消費者,通過這種概念店的形式,讓這個孩子般大小的娃娃與年輕女性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但是僅僅通過經營專賣店還遠遠不夠,美泰公司還在其中加入了社會網絡和數字通信系統等,以此來吸引年輕的女性消費者。其中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是,據我所知,在上海旗艦店,顧客可以自己動手設計芭比娃娃,在其中融入他們非常個人的體驗。我覺得憑借以上這些有趣的措施,像芭比這樣具有悠久歷史的品牌也能夠以嶄新的面目展現在消費者面前。很顯然,當你想到芭比娃娃這樣一個形象時,你很難將它與亞洲消費者的面孔聯系起來,因此,要想讓亞洲年輕女性消費者在芭比娃娃身上找到一種代入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上海芭比娃娃專賣店,我印象最深的一點就是芭比品牌是如何將各種策略整合起來,不僅僅是專賣店,還有個性化的設計、社會網絡以及網站等策略,以此創造出一種亞洲年輕女性易于接受的風格。雖然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是對我來說,我覺得這是一種全新的嘗試。最后,為了更加明確地回答問題,我想說說我在芭比上海專賣店發現的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芭比是如何體現其悠久傳統的。我這次在上海芭比娃娃專賣店看到了一面滿是芭比娃娃圖像的墻,這些娃娃都是品牌以前的作品,它們代表了不同的職業,有芭比宇航員,芭比CEO,通過這種方式,芭比試圖激勵年輕的女性消費者找準自己的定位。我想這個有趣的例子可以回到剛才的問題,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芭比品牌是如何從其傳統中尋找策略,讓品牌更易于今天的消費者接受。
目前新媒體發展很快,特別是一些評論性網站,還有一些提供網友試用產品的網站也受到關注。那對于紙質媒體來說,除了拓展現有的網絡平臺之外,在頁面上進行一些實用活動,對于紙質媒體來說,在今天豐富而多樣的傳媒市場上,應該以一個什么樣的角色更好地吸引消費者關注?
這個問題在美國也是一個極受關注的問題。就這個問題我想說幾點。首先,將平面雜志的印刷版、網絡版和手機版結合起來這一點非常重要。時尚和美容雜志的重要性和權威性是不可替代的,特別是在中國這樣一個市場,因為消費者對這些東西的認識還處在起步階段。平面媒體具有最高的權威性,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但是,技術的發展為消費者帶了更多選擇。你可以更新并重新包裝同樣的內容,并將其通過不同的方式發給不同的客戶群。你也可以增加這些內容的互動性,這樣可以使得你的顧客能和你進行交流。這樣就能把平面媒體與客戶之間的關系拉近。你可以突破以往那種平面媒體定期的限制,比如說一個月一期的雜志,將產品信息或者說最新的市場流行趨勢傳達給你的客戶。在美國,實踐證明這種將各種傳播形式結合起來的方式非常有效,能很大程度上節約成本,提升你的廣告服務品質。這體現了一種更全面地將廣告客戶信息傳遞給讀者的趨勢。在美國,一些雜志已經開始通過這種方法來開發他們自己的產品,如價格低廉的購物袋和T恤。這些方法都有助于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教授在演講中指出,在經濟危機之下,大眾精品是新的奢侈品,這個提法非常好,非常新鮮。請問,在美國是不是有這種成功的例子?
當然,在很多行業中都有成功的例子。比如說時尚領域,設計師與規模巨大的折扣零售店合作,如ETM,將高品質、高價值的限量版精品呈現給消費者,此舉不僅能擴大設計師的客戶群,同時又能給品牌自身帶來一些新的東西。在汽車行業也有這方面的例子,比如說像梅賽德斯這樣非常高端的品牌。開發出了C系列產品,讓那些受價格影響較大的消費者也能買得起名車。在美容行業我們也有很多例子,我在前面已經提到了兩個,比如一些價格合理,但是價值很高的產品,寶潔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像玉蘭油新生系列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對這些產品在美國市場或是其他市場的表現都有影響。
非常感謝Kanlian教授能接受我刊的采訪,希望您的這次北京之行愉快!
謝謝!非常喜歡北京!
Professor Stephan Kanlian
(史蒂夫?康蓮)教授
關鍵詞:創新驅動;保護生態環境;經濟健康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1-023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1.145
經濟發展的歷史,事實上就是人類和環境相互作用、相互限制、相互促進的歷史。從使用自然的棍棒到自己制造石器,從發明使用火、弓箭、陶器到馴養家畜,從單純的農業生產到手工業、商品及城市經濟的出現,直到后來的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工業革命,經濟發展到今天,體現了人類高度的智慧,彰顯了科學技術對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影響。
但是,生態環境問題也日益嚴重,不但影響甚至已經阻礙了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對經濟發展亮出了紅牌。一個自然環境惡劣、空氣污染嚴重、交通擁堵的城市或地區,經濟的發展必然會受到牽制和壓抑,因為這樣的自然經濟環境,不可能吸引投資商和大量的消費群體??梢哉f,自然用它必然的規律和鐵的事實,在提醒人類,瘋狂發展經濟的結局將會使人類與自然玉石俱焚。
要使經濟呈現出新常態,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梢哉f,通過創新驅動保護生態環境,是經濟健康發展的唯一出路。
一、只有創新驅動才能從根本上降低資源能源的消耗,減輕經濟發展對自然的破壞
(一)新能源是經濟發展低碳環保節能減排的根本保證
縱觀2016年新能源領域十大創新關注點,歸納起來,新能源有四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新的能源管理觀念,像能源互聯網智能技術,就是新觀念新技術背景下的能源管理,就是通過互聯網這一電子新技術,實現能源分布使用等信息的及時反饋和科學的選擇控制;二是新的能源利用系統,像智能戶用分布式光伏系統、光伏應用終端、大規模風電消納技術和電動汽車的動態無線充電技術,這些新的利用系統將促進能源的科學利用;三是新的能源來源,像自主第三代核電技術、太陽能薄膜電池、氫燃料電池汽車、鋰―氧電池等,這些環保性能高的新能源將逐漸取代舊能源;四是新的能源回收系統,像動力電池的系統管理技術,能源回收將從另一端實現能源的節約利用。不難看出,新能源中的這些創新熱點對環保的重視。
(二)新材料將更加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和與自然相協調
新材料被稱為“發明之母”和“產業糧食”,可見新材料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新材料在保護生態環境中的重要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生態環境材料”是新經濟形勢下產生的新提法,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優良的環境協調性的材料,它主要是針對舊的材料使用過程提出的。舊的材料使用過程,就是“將大量的資源提取出來,又將大量的廢棄物排回到自然環境”,這種過程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人類已經吃到了苦頭。
(三)新工藝將節省能源并減少污染
提倡綠色新工藝,從根本上消除污染。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設備,不但可以改善生產過程中產生廢氣廢水的狀況,還可以節省能源,降低能源的消耗。所以說,新工藝對保護生態環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需要國家相關的部門和單位花大力氣進行改造。
二、只有創新驅動才能從根本上徹底解放生產力,有條件和精力正視和解決生態環境問題
(一)創新能夠提高勞動效率,提高勞動者的素質
只有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藝下的勞動生產,才能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徹底解放勞動者,為勞動者創造培訓、提高的環境和條件。如果勞動者總是疲于奔命,根本不會有時間和精力去提高素質,而素質低下的勞動者,不可能關注生態環境。
(二)改進和創新生產工具,能夠促進生態環境保護
從保護生態環境的角度,對生產工具進行新一輪的創新改造,是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必須完成的新課題。那些嚴重破壞和污染環境的舊生產工具,必須從生產活動中退出,新一輪生產工具的變革,必須以保護生態環境為主題。
(三)重新認識勞動對象,能夠使勞動者與自然和諧相處
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充分表現在勞動對象的擴展程度上。社會發展到今天,人類的勞動對象從陸地、海洋、天空一直擴展到了外太空,這是人類對自然的勝利,也是人類盲目擴張的結果。人類必須重新科學地認識勞動對象,強化人與自然共存共生的思想觀念,才能進一步提高保護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三、只有創新驅動才能在國際競爭中形成經濟長遠可持續發展的新優勢,引導世界經濟在保護生態環境的情況下健康發展
(一)創新強國,可以在國際競爭中倡導保護生態環境的新經濟常態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只有創新才能在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的地位,才能在經濟發展中引導新的方向。要想在國際經濟生活中有發言權,就要創新發展自己的經濟實力。
(二)在“一帶一路”的國際產能合作中,把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推向全球。
“一帶一路”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國家級頂層戰略”,它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尋求共同發展的國際經濟的新模式。在這種“和平、發展、互信、融合、包容”的經濟合作和政治發展中,必然會把這種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推向世界范圍。同一個地球,同一個夢想,在保護生態環境這一點上,在經濟合作中更容易達成共識。
(三)創新觀念,以人為本取代以物為本,和諧人與自然的關系,引領世界經濟的新潮流。
舊的經濟發展觀念過度重視經濟的發展,片面強調GDP的高速增長,忽視了人的需要和利益,甚至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損害,這種損害直接表現在破壞環境給人類的正常生活帶來的威脅。因此,要想實現經濟的健康發展,就必須回到以人為本的軌道上來。保護生態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是健康經濟的新常態,也是世界經濟的新潮流。
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到科技日報社考察時強調,要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的時代主旋律,全面推動形成創新驅動發展的良好局面。生態環境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解決這個問題,是發展“以人為本”的經濟新常態的首要問題。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將從根本上清除阻礙生產力發展的束縛和桎梏,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社會經濟的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