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0 03:42:17
序論:在您撰寫音樂鑒賞教學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課程內容體現了時代性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音樂教育——這不是培養音樂家,這首先是培養人。”隨著現代化經濟、科技的發展,社會需要更多具有正確人生觀和適應現代社會生活所必備的音樂文化素養的全面發展人才。新課程“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強調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讓學生在聆聽、思考、感受、想象和聯想中,快樂學習、自主學習,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這對于現在的高中生來說,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前瞻性。
2.教學內容體現了基礎性
高中音樂鑒賞教學考慮到了與初中音樂新課程的銜接和教學內容的連續性。初中音樂新課程教學內容包含感受、欣賞、表現、創造、音樂及其相關文化,其中以欣賞為主;高中音樂新課程教學內容有六大模塊:高中鑒賞、歌唱、演奏、創作、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表演,其中音樂鑒賞是基礎模塊。
從欣賞到鑒賞是一大跨越。欣賞是聆聽音樂,獲得心理愉快;鑒賞是通過對照、比較、評價、判斷等,對作品進行知識性理解賞析。欣賞多為以感官出發的感性、直觀的賞析;鑒賞則兼顧感性和理論,多為一種含主觀成分的審判態度。學生進入高中后,對音樂的學習應該遵循從欣賞到鑒賞,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
3.教學內容的選擇體現了漸進性
音樂的價值是由感受、表現、創造等途徑來實現的。只有聆聽、感受的音樂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會遏制學生的表現和創造力。而高中音樂新課程讓學生通過鑒賞音樂來判斷音樂的美與丑,理解音樂的旋律美、節奏美,認識各種器樂在不同題材作品中的風格,同時,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促進學生在音樂感悟中找準音樂形象思維活動的定位,形成音樂情感活動的定勢。這是一個遞進式的教學程序,體現了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教學過程。有利于高中音樂教育目標的完整性實施。
二、目前高中生學習音樂的現狀
(1)應試教育擠壓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由于高考科目中沒有音樂學科,整個社會層面或多或少的把音樂課放在可有可無或較次要的位置。這種負面影響帶給學生的表現是:把音樂課當做娛樂課、休閑課。在音樂課上,有學生做主科作業,有的學生閉目養神,有的學生被動欣賞且不往心里去,更談不上創造思維。
(2)經濟地位上來了,學術地位下去了。當今物欲橫流,經濟價值超過藝術價值。一些紅歌星出場費高得驚人,引起學生內心對藝術價值的參照。個別流行歌手膚淺的表演弱化了高雅藝術的尊嚴,有些孩子羨慕歌星,甚至成為癡迷的粉絲,但他們看中的不是歌星的藝術魅力,而多被歌手的外貌、個性、包裝等表面文章所迷惑……
(3)師資和教材設備的欠缺限制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致使課堂教學索然無味,出現學生愛音樂但不愛音樂課的狀況。
(4)由于初、高中音樂教學的鏈接尚存在一定問題,造成學生對音樂語言把握不準,相關音樂知識積累不足和音樂學習經驗短缺的情況。
總之,高中學生對音樂課的學習興趣不足、認識不足、知識不足,整體呈弱勢。
三、上好高中音樂鑒賞課的策略
1.培養興趣
孔子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蔽以诮虒W實踐中,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從激發學生興趣出發,進行了一些嘗試:
[創設情境]
情境教學是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典型的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把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煞譃楫嬂惹榫?、語言情境、音響錄像情境三種。
A.畫廊情境
為了幫助學生加深對音樂名人的了解、感悟和敬佩,從而激發其學習音樂的興趣,我在音樂室墻面上懸掛了德國的貝多芬、巴赫,奧地利的施特勞斯、舒伯特,維也納的海頓、莫扎特,中國的孔子、聶耳等音樂大家的照片并附言,讓學生一看到照片畫廊,腦海中就浮現出孔子“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的美育人生;領略《義勇軍進行曲》的高亢,《畢業歌》的激越;想象肖邦那“藏于花叢中的一尊大炮”的鋼鐵個性和從畫面中走出來的波壯節奏……音樂家們偉大形象的蒙太奇效應,時刻喚起學生上好音樂課的興趣和熱情,使凝固的畫面變成流動的音樂。
B.語言情境
我在教學小提琴協奏曲《梁?!窌r,設計了如下提問:①奏鳴曲“引子”部分運用什么樂器?腦海中出現什么樣的畫面?②呈示部主題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樂器,它們分別代表什么人物?③銅管樂的特點是什么?銅管樂代表什么形象?④“哭靈”“投墳”采用了什么演奏技巧?⑤再現部分的出現又能給你怎樣的感覺?⑥梁祝的故事是否真實存在?歷史中梁祝二人是否是真實的?
通過提出問題,創設了語言情境,改變了老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局面,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親身進入音樂的意境,展開想象和聯想,然后又從音樂的意境中走出來,領悟音樂意境的精妙絕倫。
C.音響錄像情境
我在教學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時,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法,充分發揮了音響錄像的作用。我在播放《命運交響曲》視頻的同時,還播放了我國民間藝人華彥鈞的《二泉映月》《千手觀音》《大地震后的唐山》等錄像和電影,通過直觀形象的畫面、豐富多彩的音響效果,幫助學生體驗人們與命運抗爭的主題。
通過創設一系列教學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積極投入情境當中體驗,打破了傳統課程教學老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局面,在多姿多彩的直覺畫面和精美絕倫的音響效果中,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他們音樂鑒賞的源動力。
2.體驗情感
關鍵詞:音樂鑒賞文明素質 情感形象思維
音樂以其獨特的表現方式激發人的情感,在培養人的高尚情操和審美情趣方面,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功能。它能對學生的品德、智力、情感、興趣等方面產生深刻的影響。中職生年齡在15至18歲之間,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處于人生關鍵而又特殊的時期。一方面在心理上,他們處于青春發育時期,這一時期最大特點是生理的蓬勃成長、急劇變化。特別是處于外形劇變、機能增強和性成熟的“三大巨變”中。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進入高中后,理解能力和想象力大大得到發展,社會經驗和感知音樂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另一方面,青少年的心理發展也頗具特色,他們的智力迅速發展,突出表現在邏輯思維的發展上。他們的情緒情感比較強烈,常有明顯的兩極性,易沖動,很容易“動感情”;他們的自我意識迅速增強,從青少年身心變化所集中表現出的過渡性(從幼稚過渡到成熟)、閉鎖性、社會性和動蕩性的四個特點中,不難了解在現實中反映―聽流行樂、做追星族、抗拒傳統的自我表現。所以實施音樂教育應該順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審美需求尋找他們能接納、不抗拒的事物,并從共同的話題入手,多尋找音樂、藝術和其他事物之間的聯系,最終使我們的學生能接受藝術的熏陶,從而提高個人的素質和修養。因此,音樂欣賞是中職學校音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下,就我個人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的體會與大家交流。
一、正視學生的音樂基礎,激發中職學生的音樂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對事物或活動所表現出來的熱情和肯定態度,并由此產生去認識、掌握和參與的心理傾向。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是推動學校音樂活動的動力,也是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的前提。一年級新生入學后,我和幾位同事對學生們的音樂興趣、音樂基本知識以及學習樂器等情況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在興趣愛好一項中,百分之百的學生喜愛通俗音樂、流行歌曲。在音樂基本知識一項中,我選了七首大家較為熟悉的中國歌(樂)曲進行聽辨測試,讓學生辨別曲名及作者,結果5個專業七個班的學生竟無一人全部答對。其中答對三首曲目的僅占學生總人數的8%;學生中學過樂器的人數占總人數的l%。興趣調查告訴我們,當今中職學生對通俗音樂、流行歌曲情有獨鐘。對此我沒有采取禁止、遏制等簡單做法,而是因勢利導,讓學生們利用每堂音樂鑒賞課最后的五至十分鐘,推薦一首他們喜愛的、內容健康、積極向上的通俗歌曲播放給大家聽,并讓學生對歌曲進行簡要的介紹,說出喜歡這首歌曲的原因。我和學生們一起聽,一起分析。隨后,又讓學生把通俗歌曲與課本中的經典名曲進行對比分析,通過分析使學生們進一步理解經典名曲的經典所在,引導學生把握音樂審美的尺度,對音樂作品中的良莠現象、通俗與庸俗品格具有鑒別能力。此外,還注重在音樂教學實踐中,讓學生發現美,感受美,并充分利用各種感知通道,對音樂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認識、探究、理解和體驗,使他們在音樂實踐中,積極主動地參與聽、看、想、唱、念、寫、畫、評的立體化音樂特色教學,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結合專業特點,從感性體驗入手,認識音樂要素
中職學生處于自我意識迅速增強的時期,情緒情感比較強烈,常有明顯的兩極性,很容易“動感情”。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它不僅具有音樂、音響的外部形式,而且還有人類社會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豐富內涵。欣賞者通過聽覺從音樂中直接接觸到的是音樂的表層,還必須透過這個表層深入到音樂的里層,進一步感受與理解音樂的感情內容和思想意境,這才是音樂欣賞的正確途徑。因此,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充分發揮中職學生年齡特點,引導學生通過對音樂的表層的感知,進入對音樂里層的情感體驗,發揮他們形象思維的想象與聯想優勢,從而引導他們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與認識。
在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有效地感知音樂,我讓學生從音樂欣賞入手,經過情感體驗,認識、了解音樂要素在音樂作品中的存在和作用,讓學生去感受音響中的節奏、旋律、和聲、調式、調性等諸多要素,培養他們對音響的感受能力。例如,我在引導美術專業的學生欣賞我國古曲《春江花月夜》時,改變傳統教學中先講后聽的欣賞教學模式,讓他們在欣賞與感受音樂美的同時,充分發揮想象與聯想,把對作品的感受與理解用繪畫形式表達出來。我把作品的十個段落標題用電腦課件展示出來后,讓學生們邊欣賞樂曲,邊繪畫。當作業收上來之后,我發現學生們對音樂的感受程度及形象思維的能力,令我驚嘆。他們從不同視覺角度,再現了美麗動人的月夜:那一葉葉小舟,滿載而歸的漁翁,以及那月夜下的鐘鼓樓,靜謐的漁家村落都躍然紙上。而文秘專業的同一堂課,我針對他們文筆較好的特點,要求在欣賞與感受音樂美的同時,用文章(不限文體),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我統計了一下,優秀作業占學生總人數的一半以上,這種效果在中職學校教學中是較少見的。這些音樂欣賞中的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和發展了中職學生的專業特點,給學生們帶來的是音樂審美的廣闊天空,它使學生們在音樂學習的興趣上得到了激發,情感上得到了陶冶,個性上得到發展,素質上得到了提高。
三、注意情境渲染,發展音樂感受與情感體驗,提高音樂鑒賞能力。
感情,是伴隨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活動和意志行為而出現的心理體驗。音樂是一種善于表現和激感的藝術。在音樂欣賞中,情感體驗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因為音樂欣賞的過程就是情感體驗的過程。它既是欣賞者對音樂情感的內涵進行體驗的過程,同時也是欣賞者自己的情感和音樂中表現的感情相互交融,發生共鳴的過程。中職學生由于學業上多數不太成功,在情感方面則比普高學生更為敏感,體驗入微。而作為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對于真摯感情的需要更為強烈,而音樂欣賞正是要求欣賞者通過音樂的外部形式與內部情感的溝通,達到情感的共鳴與升華,音樂鑒賞恰恰可以滿足提高他們的審美需要。因此,培養學生高層次的鑒賞能力,關鍵是要使學生具有鑒別音樂格調高低好壞的能力,使學生具有劃清真善美與假惡丑的界限的能力,掌握分辨是非的標準,使學生有能力判斷音樂作品的社會價值及藝術價值。
音樂教學中,欣賞藝術歌曲《我住江之頭》時,我先從課件中播出李之儀《卜算子》的配樂朗誦。質樸而近乎口語化的詞句在古韻悠揚的古箏伴奏下愈發顯得清新雋永。其中,“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的深情道白,使學生對古人忠貞的愛情觀有進一步的了解,對于導入歌曲的欣賞大有裨益。欣賞《十面埋伏》時,我在情境氛圍的塑造上強化了陽剛之氣的渲染,提示“垓下之戰”中涉及的“四面楚歌”、“霸王別姬”、“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等成語和名句,又結合項羽的“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和劉邦的“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等氣吞山河的詩句,使學生能在第一聲“銀瓶乍破”的琵琶掃拂聲中帶著豐厚凝重的歷史聯想進入楚漢兩軍驚天動地的廝殺戰場……。在引導學生欣賞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時,首先介紹作者與時代背景,通過多媒體播放《》、《八路軍》、《亮劍》等著名電影、電視劇名片的片斷之后再讓學生們復聽全曲,并在課堂上布置了作品段落分析及聽后感。由于學生們在感受的基礎上理解了音樂,因此他們均能用音樂要素準確分析作品的八個段落,同時又能結合音樂欣賞的心理要素,從音響感知、感情體驗、想象聯想,到對作品的理性認識,對作品感情的深刻抒發和音樂形象的邏輯發展,表達深刻的哲理思想,同時對作品進行評價性的理解和認識。結果全班同學無不心潮澎湃,熱血沸騰!特別是到了后人加入的一段《東方紅》時,不少女生淚流滿面,有的男生抑制不住地站起身,在教室里走動,甚至發出吼叫。是啊,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國人民不屈不撓永遠壓不跨打不倒的象征?!饵S河大合唱》是中國人民的勇氣與頑強的一聲怒吼!聽《黃河大合唱》不僅對學生進行了一次音樂技能與內涵的洗禮,真切地激蕩著中職學生們的愛國熱情,更激發起他們面對現實的自尊與勇氣。
四、結論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音樂教育,不是培養音樂家,而是培養人。對中職學生們進行藝術鑒賞課的音樂學習,引導他們從感性的音樂欣賞逐步過渡到音樂語言要素的情緒與意境的分析判斷,并逐漸走向理性欣賞的音樂之門。在欣賞、演唱、演奏音樂作品的同時,讓學生們得到學習、參與、理解音樂的快樂和心理滿足,從音樂中既能得到美的享受,又能認識到音樂美的由來,在鑒賞能力提高的同時,獲得心靈的凈化,不僅能最大限度地開發中職學生的潛能,更可以提高他們的文明素養,培養全面發展,學有所長的現代社會需要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小云.音樂情感教學的途徑和方法.中小學音樂教育,2005(6).
[2]布克(P.C.Buck).音樂家心理學.
[3]李澤厚.美學三書――美的歷程.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關鍵詞:中師;音樂鑒賞;人文精神;教學
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同樣也有著豐富的藝術創造和審美鑒賞理論。儒家學派創始人,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強調文藝要“文質彬彬”,“移風易俗”提出來,“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泰伯》)的觀點,認為人格的最后完成是在音樂的活動之中。他把“樂”列為學生六門必修課之一,并且把“音樂修養”當做必備的素質??梢?,音樂自古以來就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對人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而中師音樂教育對于學生的音樂興趣,提高音樂文化素養,使學生養成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師的音樂課程體現了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的總要求,豐富了課程的內容。其內容結構基本有幾個模塊組成,分別是:音樂鑒賞(器樂,聲樂,戲曲),歌唱,歌唱指揮,基本樂理,視唱(簡譜,五線譜)其中“音樂鑒賞”模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增進學生音樂文化素養的主要渠道。
音樂鑒賞是以具體的音樂作品為審美對象,主要通過聆聽和感受及對音樂歷史文化的學習,來體驗和領悟音樂,獲得美的享受,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評價和判斷能力,是學生能夠用健康積極向上的審美觀點對音樂作品進行鑒賞。追求真,善,美,逐步培養正確的審美感和良好高尚的審美情趣,增進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一、重視音樂鑒賞模塊的特點
音樂鑒賞在中師課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內容豐富,呈現出許多的特點:
(一)內容選擇廣泛性
中師課程中音樂鑒賞選取了大量優秀的中外音樂精品,將器樂,聲樂,戲曲音樂都吸取了進來。通過學習了解這些優秀的音樂作品所蘊含的豐富的思想內涵和音樂美學的一般常識,來更好地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形成健康積極向上的審美觀。
(二)音樂鑒賞層次與程度的深入性
音樂鑒賞加深了鑒賞的層次與程度,除了要能夠對音樂的風格與流派及文化特征進行比較學習之外,還要能夠對音樂作品或現象作出評論和選擇。
(三)音樂課程目標的多維性
目標分為三層,即: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積極健康向上的情感態度與價值是形成人的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源泉。音樂教育的核心是審美教育,音樂鑒賞通過對音樂作品風格,題材,內容等的體驗,感受和理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在音樂鑒賞的學習中,聽出人生的真諦,世界的美善。
2.過程與方法。過程與方法對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音樂鑒賞中,通過學生參與音樂體驗,來比較不同音樂的風格,文化特征等,從而來培養學生分析、討論、交流等能力。
總之,音樂鑒賞對于培養學生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具有重要的意義,使學生在聆聽中感悟真、善、美,追求美好未來,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中師音樂鑒賞教學的重要性
普通中師音樂課不是為了培養音樂家,而是要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每一位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在社會生活中,不可能要求人人都會唱歌,人人都會演奏樂器,但都應該具有基本的音樂文化素養,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音樂欣賞是由聽覺而實現的審美活動。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發達的“聽的哲學”,如果一個人能夠超越聲音作品的本身去領悟到宇宙人生的大道理,是最高級的聽。在聽的過程中,去完成審美,去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音樂鑒賞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主要通過聆聽來體驗,感悟音樂,培養學生音樂評價和判斷力,是增進學生音樂文化素養的主要渠道。因此,音樂鑒賞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音樂鑒賞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對音樂的聆聽,使學生體驗到蘊含在音響中的美及所表達的豐富的情感,來實現對音樂的感受和鑒賞,具有最直接,最具體的審美教育價值。
中等師范學校,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已初步形成,生理與心理方面均趨向成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他們在充分感受美和欣賞美的基礎上,每個人都會通過自己的想象構想出美的事物,并有可能通過各種形式將它表達出來,主動的創造美。但同時,由于學生的內心情感逐漸豐富,喜歡追求一些新異的藝術,追求形象美,而他們又缺乏一定的社會經驗,還沒有具備完善的鑒賞能力,加之受到外來音樂文化和市場商品的影響,社會上的音樂出現了良莠不齊的狀況,因此,他們不能夠很好的分辨良莠,只是僅僅憑著喜好去接受一些流行音樂,有的學生甚至對流行音樂已經達到了狂熱的程度。在這種時候,就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地對待流行音樂,并通過對流行音樂的學習比較來培養學生良好的欣賞習慣,提高學生的審美判斷力。
(二)通過鑒賞的學習和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聽覺和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使學生在聆聽中不斷把握音樂,從而取得藝術的體驗。
(三)音樂鑒賞可以是學生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加深和了解中華民族的優秀音樂文化及世界的優秀音樂文化,并熱愛它們。通過對這些優秀音樂文化的學習,是學生更好地了解歷史,認識社會,并從中獲取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力量。
三、音樂鑒賞教學與人文精神的培養
音樂課程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和必修課,同時也是人文科學的重要領域,其目標之一就是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羅曼羅蘭說:“音樂最大的意義不就在于他的純粹的表現出人的靈魂,表現出那種在流露出來以前長久地在心中積累和動蕩的內心生活秘密嗎?”音樂作為一種人的藝術,首先是為了人的聽覺而存在的,為了滿足我們的欣賞欲,并且豐富我們的感受。音樂家們進行的創作是一種表達時代精神和思想的社會實踐,它是一項高尚而富有深刻社會意義的活動。應當從一種民族文化現象的角度,來了解一些有關民族的哲學,宗教,歷史文化等,這樣才更有利于對音樂作品的深入理解,從音樂鑒賞中獲得對生活和人生的感悟。因此,在音樂鑒賞教學中,加強人文精神的培養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強:
(一)引導學生關注音樂作品的不同歷史,不同民族審美情趣
音樂創作者比普通人更迫切地趨向于時代精神,他們的創作情緒和靈感往往也是對時代生活的一種感受和反映,創作者所要表達的內容,形式都受到當時社會的制約,絕對不變的審美標準是不存在的。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有著豐富的藝術創造和健康審美觀念,推崇思想道德高尚的作品,追求平淡。在講授諸如《高山流水》,《百鳥朝鳳》等等這些古典音樂時可從儒家,道家的審美理念入手并結合一些文學詩句或典故來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引導學生更好地體驗音樂,感悟音樂,是學生充分感受到我們中華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獨特魅力,讓他們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引導學生關注音樂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環境,由于地理、氣候的差異就會形成不同地域,各自相異的文化形態。新疆民歌直抒胸臆,旋律優美動聽,節奏活潑鮮明,情緒熱烈歡快,給人一種豪邁,熱情,奮發向上的力量,這與新疆遠離海洋,四周群山環抱,遼闊的草原和浩瀚的沙漠的地理環境是分不開的。陜北的民歌音調高亢,粗獷,給人一種勇敢,堅韌,永不服輸的精神力量。這與陜北那片無邊無際廣闊而荒涼的黃土地是分不開的。南方民歌音調平穩,舒緩,風格委婉,清新優雅,這同樣與南方的充沛的雨水,碧綠的良田分不開。在講授諸如《吐魯番的葡萄熟了》《茉莉花》等等這些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民歌時可從自然條件,地域環境的角度讓學生領悟到不同地域民歌所展現的不同人文精神內涵。
(三)鼓勵學生寫音樂鑒賞短文
鼓勵學生用寫聽后感,散文等方式來表達鑒賞后的感受,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音樂文化素養,同時也有益于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更好地走進音樂的世界,提高學生整體藝術修養。
結語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聽,是音樂藝術的最基本特征。音樂鑒賞主要通過聆聽,來實現對音樂美的感受。音樂鑒賞是中師音樂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是獲得基本音樂文化素養的主要渠道。同時對培養學生音樂興趣,擴大音樂視野,發展學生想象力,豐富情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世界里陶冶情操,提到審美素質,讓學生在聆聽中聽出音樂的美,聽出世界的美善,聽出時代的和諧。
參考文獻:
[1]王次.音樂美學新論[M].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3. 12
[2]胡向陽,周學石.音樂欣賞教程(修訂版)[M].武漢大學
出版社,2005.9
[3][美] 羅杰?凱密恩.聽音樂――音樂欣賞教程[M].世界圖
書出版社,2008.6
音樂形象是通過音響來表現作曲家的藝術構思,塑造藝術形象,從而使欣賞者產生聯想的。在鑒賞教學中,學生可以直接感受到所播放樂曲強、弱、快、慢以及音樂的喜、怒、哀、樂,并能夠想象出音樂表現的情景。若再經過教師的講解,就更能夠正確的體會與理解樂曲所表達的情緒、意境。例如:在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時,我首先向學生講述了這個幾乎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中的凄美愛情故事,并充分運用大量的圖片資料使學生對整個故事情節充滿好奇,之后欣賞了大型交響樂現場演奏版《梁山伯與祝英臺》c小提琴優美的聲音時而深情,時而歡快,時而激烈,時而如泣如訴,引人入勝。我在教學中又加入了動畫《梁山伯與祝英臺》、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故事情節的影片片段,學生被精彩的故事情節所感染,有的隨著音樂小聲哼起了化蝶的主旋律,有的輕聲吹著口哨隨著音樂走,有的同學做拉提琴狀……充分了解了作品表達的內容后,通過對直觀的音樂形象的感受再引導到對樂曲的感受上,能帶給學生各種不同的感受,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啟發學生想象,同時有利于創造性思維。由于每個人的著眼點與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區別,聯想出的內容也不會相同,加之想象本身又是一種再創造,對音樂的感受就會千變萬化。這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道理。教師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正確鼓勵和引導學生,盡可能地發揮他們的想象能力來進行創造,利用直觀的音樂形象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音樂鑒賞中的靈感思維是豐富的,有時通過聆聽音樂還會萌發和獲得超越音樂范疇的靈感,給審美主體帶來頓悟。
二、采取創設情境,激發想象的方法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課堂教學中,情境主要是運用語言、畫面、音樂等手段,根據音樂作品的風格情緒和具體內容創設相應的情境,通過藝術的直觀感知與教師生動的語言描繪。創設一種為教學需求服務、為學生審美服務的生動情境。例如在古曲《春江花月夜》的鑒賞中,我首先讓學生聆聽了古詩《春江花月夜》的配樂詩朗誦。大屏幕上出現的是中國古典的山水畫面,使學生在欣賞音樂之前先感受到了一種如詩如畫的優美意境。之后再讓學生仔細聆聽樂曲,仔細感悟音樂的情感、意境,努力揣摩音樂的內涵。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能感到親切、輕松、愉快,并能用最大的激情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變靜態的音樂吸收活動為情感動態的音樂表現行為,有利于他們更好地感知、理解音樂,從而實現音樂教學的情境審美化。
格里格的《培爾,金特》第一組曲中的《晨景》是充分運用配器手法描繪地中海岸的自然風光的。在欣賞之前我做了個嘗試,選擇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大管、小號演奏的音樂片段讓學生聽辨樂器色彩及形象,充分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最后小組討論匯報:小號——金黃色——嘹亮又有貴族氣質或英雄形象:雙簧管——幽雅甜美的淑女形象:大提琴——深沉醇厚的紳士形象:長笛——淡蘭色輕柔透明的:單簧管——清澈輕盈。從而知道不同樂器的音色所塑造出的不同音樂形象。既從理性方面認識了樂器,又從感性方面豐富了對音樂形象的想象。
三、結合藝術實踐的形式引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為學生創設和開辟適合于教學內容的參與途徑,設計有利于學生全身心地參與的積極、主動的參與過程。同時又把教學目標巧妙地融入其中,采用必要的手段啟發和幫助學生順利打開求知的通道,為學生的實踐參與提供更多的機會,使學生產生實踐參與的沖動,并能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
在聲樂作品的鑒賞教學中,應重視對作品的演唱實踐。聲樂作品的表現是通過詞曲作者譜曲,再由歌唱者投入情感演唱再創造的過程。對作品的理解本身就是一種再創造。歌唱是一種創造,因為每個人發出的聲音都是獨特的。尤其是在合唱作品的練習中,要達到聲部的和諧、統一是不容易的。學生往往為不受對方的干擾要大聲演唱自己的旋律部分,造成聲音不統一,聲部不和諧,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給他創設思維的空間。讓他們真正體會作品的意境,感受聲音的和諧之美。例如在合唱作品《黃河大合唱》的鑒賞中,選取學生最熟悉的《黃水謠》、《保衛黃河》等樂章實踐演唱,并根據學生情況分聲部練習,待兩個聲部基本唱會后,選個別音樂基礎好的學生擔任領唱或學唱第三個聲部,使學生陶醉在自己營造的藝術氛圍里,他們的心在他們自己創造的美中滋養、散步、飛揚。學生在演唱的過程中,必然融入自己的想象,注入自己的情感,這使學生在演唱的過程中進入了創造性的精神狀態,對作品的整體理解更加深刻,同時進一步的增強了學生的愛國情感。
學生的音樂鑒賞活動是積極參與創造性思維的過程,最重要的是教師要給學生以積極參與的機會,給學生一個積極思維、積極創造的空間。這樣的師生互動活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并提高了音樂鑒賞教學的效果。教學實踐證明,當學生真正聽懂了音樂后,他們會自覺地在音樂中展開自由的、充分的、豐富的、美妙的聯想畫面,從而真正使音樂鑒賞活動成為創造性思維運動的過程。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音樂鑒賞是一個由淺入深的學習、理解過程,也是一個以聽覺的感知和想象相結合的特殊認知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依靠學生主動的聽、主動的想象來實現。讓學生在鑒賞中多聽、多想、多思維、多創造,引導他們準確的體驗音樂情感。
四、通過即興創編和表演的途徑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音樂鑒賞中,可以讓學生采用節奏、律動、線條、色彩、繪畫等方式表達對音樂的理解。通過自填歌詞、創編故事、自勾畫面、自編律動等豐富多采的創造實踐,引導學生有意識的進行創造性嘗試。即興創作和表演是音樂鑒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缺一不可,不能偏廢。即興創作和表演的好處在于:首先不必依照事先設計的樂譜和事先的排練,減少技術負擔:其次即興活動比較能夠靈活自如、自由地表達情感:再者即興活動有利于發展學生敏捷的思維、快速反應的能力。由于即興活動屬于即時臨場發揮,因此即興創作的成果顯得粗糙。但正是這種不成熟的創造,蘊含著豐富的創造精神。音樂訓練可賦予我們一種積極想象與創造的方式,提高我們的創造能力。所以課堂練習培養學生的音樂即興創作與表演能力是創造性教學的新舉措。例如在《影視音樂》的鑒賞中,我給學生準備了幾部影視中的場景:1、激烈的戰斗場面,2、和諧溫馨的生活場面。3、幽默滑稽的動畫場面,4、熱烈歡騰的節日場面。讓學生從提供的十個音樂片段中為他們選擇合適的音樂。學生們努力用音樂來烘托情緒,塑造形象。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意識,每個場景會因學生的想象、聯想和個性化認知的不同,對藝術作品內涵的理解和感受不同而產生多種結果,為學生今后的創造發展奠定基礎。
嘗試音樂創作是激發想象力、培養創造力的有效途徑,是發掘創造性思維潛能的過程和手段。即興為熟悉的旋律填新詞,為熟悉的歌詞新編節奏和旋律,音樂常識的選擇、連線等都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為熟悉的旋律填新詞降低了創作的難度,也提高了音樂鑒賞課的時效。在教學中以此發掘學生創造潛能,浸透創作音樂的意識,進而更深刻地理解和體驗音樂的創作特點,享受創作的過程,品嘗成功的甜蜜。在為熟悉的旋律填新詞的練習中,有的學生為《茉莉花》填新詞,有的為《明天會更好》填新詞,有的為《吉祥三寶》填新詞,還有的為《北風吹》、《臺》、《東方紅》、《歡樂頌》、《心愿》、《隱形的翅膀》、《梔子花開》……太多了!學生在臨時的“音樂會”上演唱自己的作品,并簡單講述創作過程。演唱結束后教師簡單點評。他們專注的表情,熱烈的掌聲,以及各具特色的演唱情景相信一定會深深地扎根在同學們的記憶土壤里并且會生根發芽。
五、運用學科整合的優勢引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音樂是心靈的語言,它雖然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但它給人的回味是無窮的,音樂與科學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一個是浪漫的形象思維,一個是嚴謹的邏輯思維,但它們的思維過程是相通的,全都離不開想象。音樂的想象能使科學的幻想插上翅膀,使科學家得以發揮聰明才智,把幻想變成現實。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的科學成就很多是從音樂啟發而來的?!彼釔垡魳凡⑹艿搅藛l,發表了著名的相對論,創造出世界的奇跡。
音樂是一門藝術,也是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與其它學科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在課堂教學中應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科整合這一特點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如在欣賞琵琶獨奏曲《十面埋伏》時,學生剛開始不知道樂曲所表現的意境,并表現出不喜歡聽古曲的意向。通過我用媒體的渲染,用“垓下之戰”的歷史故事來導入,并結合古詩《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引導學生對琵琶音色的認識。學生馬上來了興趣,并在聆聽音樂后,感受到一面琵琶竟能表現出這樣一個雄壯的戰斗故事,就自然地把音樂中的強、弱、快、慢聯想成了戰斗、埋伏、追擊、戰敗等相關的音樂形象,戰場在音樂中得到了再現,再細聽后就更能想像出那激烈悲壯的戰斗場面了。
音樂與美術也是相關學科。學生在欣賞音樂作品時能看到“畫外之景”,同樣在欣賞美術作品時也能聽到“弦外之音”。即從畫中聽到音樂,從曲中看到畫面。如歌曲《彎彎的月亮》“遙遠的夜空有一個彎彎的月亮,彎彎的月亮下面是那彎彎的小橋,小橋的旁邊是那彎彎的小船……”就刻畫了一個美麗夜景的畫面。這種視覺與感覺的聯想,能夠啟發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領悟音樂作品。在音樂鑒賞教學中。要注重與其它學科的整合,從學生自身出發,以學生發展為根本,促使學生將各科知識綜合起來理解,運用學科多元化的特點,引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一步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綜合能力。
一、聆聽音樂作品是音樂鑒賞教學的基本前提
音樂鑒賞是人們感知、體驗和理解音樂藝術的一項實踐活動,是以音樂作品為媒介開展的,學生參與的重要形式是聆聽。我們既要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感官得到愉悅,更要使他們的精神得到升華。感性和理性完美結合是我們“聽”的根本意義所在。學生在聆聽音樂作品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聆聽前教師對作品的歷史背景、作者生平、相關音樂知識等不進行過多的介紹,以免限制學生思維的發展,形成思維定勢,影響他們對音樂作品創造性的理解,音樂作品的不確定性能給他們帶來很大的藝術想象空間;(2)學生在聽音樂的過程中不隨意插話或終止播放音樂,以免干擾學生的注意力和正在獲取的感受;(3)聆聽結束后,老師有目的地加以引導,讓學生盡可能地說出自己的不同體驗,把個性化的東西及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感受通過語言行為或非語言行為表現出來。
二、關注音樂中所蘊含的情感
在浩如煙海的音樂作品中,有些作品的情感是單一的,有些作品的情感是對比的,有些作品的情感則是復雜而多變的。這就要求人們關注音樂作品的整體,關注音樂作品的整體情感。在關注音樂作品情感內涵的同時,關注學生對音樂情感的反應,因為這種反應乃是培養、發展學生音樂審美能力最本質的內容、過程與方法。所以,要促進學生感受、體驗、理解音樂作品的情感內涵,并做出積極的判斷和反應。當人們的感情不能用歌唱表達時,則借用種種不同樂器的音色、音域、演奏手法等,超脫人聲的限制,運用獨奏、合奏、協奏等形式,這就是一切器樂曲產生的緣由。以上實例說明,生活中不僅需要音樂的陪伴,而且音樂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調劑品,是人們寄托思想情感的藝術品,更是人類精神文明的組成部分之一。所以,“哪里有人類的足跡,哪里就有音樂”。它既可以自娛,又可以娛人,更可以通過音樂,傳達交流人與人之間的思想感情,古今中外無不如此,特別是人類越進化、越發展,音樂的復雜性、細致性、多樣性越明顯。并且大部分音樂已超越國家民族、人種的界限,以人類共同的感情語言特性,進行相互間的感情交流。音樂對人們的道德、意志、品格、情操,會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情況下產生影響。雖然不能完全像我國古代儒家那樣,把音樂藝術對道德的作用提升到相當重要的地位,但多聽高尚的音樂,多聽鏗鏘雄壯的聲音,會使人們意志堅強起來,情緒高昂起來。
三、喚醒學生的參與意識
中專學生一般都比較重視主課,往往將音樂鑒賞課視為放松課,只聽聽流行音樂而已。要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只有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學,讓他們經常體驗成功的喜悅,才能逐漸讓他們對音樂鑒賞課感興趣。沒有興趣,被迫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在教學中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好奇心,這是一種技巧。例如,每次課前十分鐘,讓學生介紹一部音樂作品,體裁不限,只要內容健康向上都可以,也可以幾個學生一起合作完成一部作品。這樣能促使學生尋找自己喜歡的音樂作品,并在尋找的過程中獲得一定的音樂知識,這種形式可以吸引學生留意音樂作品,并從中獲得知識?;蛘?,讓學生創編音樂,利用學校的打擊樂器,啟發學生將生活中各種不同的場景,用打擊樂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學生留意生活中的不同節奏,通過表演,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團結合作精神。對于學生的表演,教師要給予鼓勵和表揚,教師簡短的點評足以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另外,一堂課,如果沒有學生的參與,那將是一堂失敗的課,如果一個班級中大部分學生上課都比較積極,那么其他學生的積極性也會被調動起來,這就需要教師營造課堂氛圍。教學中教師應該放下架子,努力創造民主開放的師生關系,不要刻板的欣賞,要讓學生感到愉悅、自由、坦然,給他們自由想象、探究的空間,無所顧忌地發表自己的意見,為學生營造有個性地欣賞、自由表演、自主表現的教學環境。音樂教師更要學會包容學生,看到每一位學生的長處,挖掘每一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關注學生的每一點進步,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被欣賞的,從而更有興趣投入到音樂學習中。
影視音樂融入高校公共藝術課的特殊優勢
影視藝術是一門視、聽相結合的綜合藝術形式,影視音樂作為影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升華影視藝術作品的主題思想、宣泄主人公內心情感、營造主題意境等基本功能,在不同的影視作品中均有體現。當前,國內多數高校均開設了音樂鑒賞類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主選擇。事實證明,大學生對這類課程比較喜歡,尤其是一些經典影視作品中的經典音樂。優秀的影視音樂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大學生高尚的人格,修正其偏執、不正確的價值觀念,對真、善、美有更深刻的領悟。影視音樂欣賞讓學生對影視音樂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也拉近了學生與音樂的距離。在教學中再增加一些樂理知識、音樂常識,學生學起來也更有興趣。盡管影視音樂欣賞是以電影和電視的視頻片段作為載體,但必須以音樂素材為主要內容,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將注意力從影視劇轉移到影視作品中的音樂上來,從而激發他們對音樂嘗試和樂理知識學習的熱情和渴望。從大量的課程實踐中筆者發現,學生多數都有自己喜愛的電影類型,女生較喜歡文藝和清新風格的影片,男生則喜歡題材比較宏大的電影,不同風格的電影豐富了大學生的課余生活。新一代大學生都比較有個性,為他們提供一個開放的平臺去探尋影視音樂的奧秘是非常有必要的。作為教師,筆者經常布置作業,讓學生在課下尋找同一主題下的影視音樂,并分別對他們進行評論,或者直接讓學生在講臺上發表個人對影視音樂的不同看法,鍛煉他們的創造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為大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影視音樂《家園》欣賞教學設計
電視劇《闖關東》作為2008年中央電視臺的開年大戲,在央視創下了收視神話,全國多數觀眾在同一時間觀看了《闖關東》的大結局。長達52集的鴻篇巨制,生動再現了從到“九•一八”時期,在動蕩中的人口遷徙和奮斗歷史。一曲旋律舒展、風格多變、氣勢恢宏的片尾曲《家園》則成功地塑造了山東“闖民”的高大形象。此曲由劉歡作曲,王敏、張宏森作詞。全曲由三部分組成,第一段由劉歡演唱,曲調跌宕,充滿浪漫情懷;第二部分由宋祖英和劉歡共同演唱,甜美動人的東北民謠《搖籃曲》結合富有律動的Rap說唱,“土洋”結合,形式新穎;第三部分再由劉歡演唱,此曲高亢、激昂的高音部分將音樂迅速推向。筆者結合個人教學實踐,以歌曲《家園》欣賞為主要內容進行如下教學設計:1.走近“家園”(1)欣賞默片《家園》。首先教師在課前將片尾曲的音樂關掉,課上播放無聲的《家園》視頻;然后讓學生圍繞音樂與影視作品的關系,談談看完這段無聲視頻后的感受;最后教師概括總結音樂在影視作品的重要作用,啟發學生關注影視音樂。(2)聯想《家園》音樂。教師先簡單介紹電視劇《闖關東》的故事情節;再讓學生根據故事情節及所看視頻聯想片尾曲的音樂風格。2.走進“家園”(1)聆聽《家園》。教師先播放完整的片尾曲《家園》;再讓學生將聽到的音樂與之前設想出的音樂做比較分析;最后教師總結歌曲《家園》的音樂風格特點。(2)剖析《家園》(譜例1)。教師將分段處理的《家園》分4段播放,每放完一段,讓學生說出該段音樂的演唱者;再用PPT課件顯示樂曲歌詞;總結出第一段、第二段的Rap和第三段都是由劉歡演唱,第二段女聲部分由宋祖英演唱,曲調選自東北民歌《搖籃曲》。然后讓學生結合《闖關東》的主題,思考歌曲為什么加入東北民歌的片段;最后教師總結影視音樂具有的地域性特點,并具體做出分析。(3)學唱《家園》。教師用PPT課件顯示樂曲簡譜;然后教師彈鋼琴,學生分段學唱歌曲簡譜;待基本掌握旋律后,學生跟隨鋼琴伴奏演唱歌詞;接著請學生談談對Rap的認識;讓一位學生演奏架子鼓,一位學生朗讀Rap部分的說唱;教師再概述Rap的由來、特點和國內外代表性說唱歌手;再請學生模仿歌曲中劉歡說唱的內容,節奏律動可以自由發揮;最后教師彈伴奏,學生分三組演唱;一部分男生齊唱劉歡片段,全體女生齊唱宋祖英的《搖籃曲》;一部分男生配合女生演唱Rap片段。譜例13.走出“家園”(1)比較劉歡、宋祖英的演唱風格教師可以提問學生是否喜歡這兩位歌唱家,再讓學生列舉劉歡和宋祖英的其他代表性歌曲;接著讓學生進一步談談兩位歌手的唱法和音樂風格有哪些不同;最后教師總結:劉歡和宋祖英分別屬于通俗唱法和民族唱法,前者演唱流行音樂居多,后者擅長演唱民歌。(2)“民族風”與“流行風”的相互融合先讓學生列舉“民族風”歌手與“流行風”歌手搭檔演唱的歌曲;接著教師補充:玖月奇跡的《中國美》,宋祖英和周杰倫的《本草綱目》,譚晶和陳奕迅的《龍文》等;然后播放玖月奇跡演唱的《中國美》視頻;請學生分組討論“民族風”與“流行風”相互融合的優缺點;最后將持不同觀點的學生代表分成兩組,進行5分鐘辯論會研討。4.重返“家園”(1)了解影視音樂的種類。先讓學生欣賞電視劇《闖關東》的片頭曲;再讓他們分組討論影視音樂中的其他類型;然后教師總結:除了片頭曲、片尾曲之外,影視作品中經常出現的還有插曲、背景音樂等音樂類型,講解它們在影視作品中發揮的不同的重要作用。(2)3位學生代表演唱《家園》。先由教師播放《家園》的伴奏音樂,接著讓一位男生演唱劉歡所唱的片段,一位女生演唱宋祖英所唱的片段,一位學生演唱Rap部分。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歌聲中結束這一課程的教學。
教學設計理念
在這節課中,以電視劇《闖關東》的片尾曲《家園》為載體,以走近“家園”、走進“家園”、走出“家園”和重返“家園”為主線,通過看、聽、析、唱、辯等環節展開教學。具體教學理念體現如下:
1.多媒體視聽教學提高音樂審美能力多媒體輔助教學既可以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又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效果。在影視音樂欣賞教學中,多媒體視聽結合的教學優勢表現得就更加優越。多媒體設備可以將音樂分片段進行欣賞,也可借助一些音樂軟件,如Cakewalk軟件可以將音樂作品的各個聲部分成若干音軌輸入電腦,欣賞時可播放其中任意一音軌或多個音軌。這節課,在欣賞片尾曲《家園》時,教師可運用Cakewalk軟件將這首歌曲的女聲、男聲及Rap分成三個音軌輸入電腦中,課堂上分段播放,讓學生清晰地欣賞各段,充分領略每一段的音樂特色。
音樂樂感以及音樂鑒賞教學是音樂教育的重要因素,音樂鑒賞教學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為了做好教學,就要從學生的樂感基礎以及音樂鑒賞的實際水平出發,優化教學策略,提升教學質量。
一、培養學生樂感及音樂鑒賞力的原則
相比于其他科目,音樂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個人基礎與個人興趣,因此在學生的樂感與音樂鑒賞力的教學中,要遵循以下原則:(1)音樂是一種通過音樂器材、歌曲對個人情感進行表達的藝術,因此,音樂教學中,可以通過創設情境,深化學生對音樂情感的理解,提升對音樂的感知能力。(2)音樂課程是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教學,需要用理論知識對曲目進行探討,并且以實踐完成對音樂的感知與重塑,從而提升學生感受音樂美的能力,并促使學生深刻體會音樂情感。
二、培養學生音樂樂感的教學
對于初中生而言,采用合適的方式提升樂感,能夠提升學生對音樂感知的敏感度與準確度,促進自身音樂素養的提升。傳統的音樂樂感的培養,主要是給予大量的音樂進行教學實踐,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利于學生音樂能力的培養。因此,在音樂樂感的教學中,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安排教學,不斷深化教學內容,逐步培養學生的樂感。
1.強化學生基礎
音樂所包含的技巧、情感是極其復雜的,因此需要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以培養學生的樂感,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比如在民族樂器的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對民族樂器的歷史淵源、發展以及樂器的造型等知識進行講解,讓學生在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將所思所感應用于音樂實踐。
2.加強聽音訓練
音樂是一門聽覺與聲腔共同構成的藝術形式,因此在日常的音樂訓練中,教師除了要督促學生加強音樂聲腔的訓練之外,還要多進行聽音的訓練,為了適應不同學生的需求,可以采用不同音調、不同樂器演奏的音樂,加強學生的辨音能力,培養學生的樂感。
3.開展音樂欣賞
在理論基礎以及辨音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完整的音樂與樂章的欣賞,提升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提升音樂學習的興趣,從而增強樂感。比如在流行音樂的欣賞中,筆者采用了《怒放的生命》作為欣賞曲目,在欣賞的過程中,筆者采用了逐漸深入的引導方式,在完整地欣賞了一遍音樂之后,讓學生自主地感受音樂的旋律與歌詞所表達的情感,并且讓學生進行討論,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樂感。
4.進行演唱訓練
在音樂教學中,除了音樂欣賞之外,還可以進行音樂演唱方面的教學示范,通過音樂表演的實踐,加強學生的音樂演唱能力培養,提升學生對音樂的認識以及對音樂的理解能力。
三、關于音樂鑒賞教學策略
音樂鑒賞能力是指學生能夠在感悟音樂情感的基礎上,提升對音樂作品的認知能力,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轉換課堂角色
傳統的音樂教學主要是以教師的示范教學為主要教學方式,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對于音樂鑒賞的興趣不高。要加強音樂鑒賞教學,就要改變教學模式,轉換課堂角色,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教師引導,促進學生鑒賞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對小提琴協奏曲《梁?!返慕虒W中,筆者在教學前,讓學生搜集了關于梁祝的資料,對該曲目的內涵與歷史背景進行了解,然后采用欣賞的方式,讓學生結合對該曲目的認知,表達自己的意見,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除此外,筆者還可以采用比較教學的方式,對同類型的音樂進行鑒賞,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2.營造課堂氛圍
音樂是一門能夠舒緩人心的藝術,因此,構建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能夠有效地塑造音樂鑒賞的環境,放松學生的心情,利用多媒體,創造與音樂相適應的氛圍與場景,也能夠提升音樂鑒賞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