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6 15:31:32
序論:在您撰寫課堂教學優化策略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1-028-01
在二十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一堂課中的語言及表情、“三主”原則、輔助教具和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三維目標的統籌考慮、板書設計等方面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健環節,必須要在這些方面下功夫,以達到課堂教學優化的目的。
一、優化好教師的課堂語言
教師的課堂語言很重要。從走進教室開始一堂課起,教師就要面帶微笑,語言和表情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這種親切感是一堂課“教”與“學”有機結合的感情基調,能有效地形成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師生自覺與不自覺地進入課堂角色。對學生回答問題出現的錯誤和違犯課堂紀律的現象,教師的指正方法及方式要恰當,要在既能糾正、又能使學生愉快的原則內進行;對回答問題正確、教學配合較好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對其他同學也有鼓舞作用。這些既能使一堂課輕松愉快,又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要多用“學生語言”。所謂“學生語言”,就是適合學生年齡段腔調的語言。教師的語言過于成人化,過于深奧的哲理化、書面化,過份地嚴肅化、個性化,難免教師和學生的興趣脫節,不能產生共鳴。我們在從事課堂教學時,一定要掌握學生的語言特征,用學生語言教學。教師語言盡量學生化、貼切化,從而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正確把握“三主”原則
所謂“三主”原則,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練習為主線”。這個“三主”原則是很早以前就提出的,我們有很大一部教師也知道,然而還有一大部分教師沒有真正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
以教師為主導中的“導”,是引導、指導的意思。教師的“導”,是教師要“導”好一堂課的整個過程,包括各環切的銜接、學生的學習活動狀況、整堂課的紀律,等等。上一節課是為了在一節課之內完成一項教學任務。可有的教師為了講完教學內容,唯恐時間不夠、學生聽不懂而滿堂灌,把教師自己當成是這堂課的主體,忘記了教師自己“導”的身份和作用,這是錯誤的。
“以學生為主體”,就是指在一堂課的過程中,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來消化整堂課的教學內容。學生是一堂課的主體,上一堂課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而主要是為了使學生如何掌握一定的知識,也就是教學生任何學的問題。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根握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識水平,精心設計,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口來完成教學任務。
“以練習為主線”是指教師在言簡意賅地把一堂課的教學任務講授完后,要安排習題來鞏固、檢查學生是否掌握了當堂課的所學內容。“練習”是一堂課的重要內容之一,不能忽視,更不能沒有?!熬毩暋笨梢园才旁谥v授完知識之后,也可以貫串在知識講授之中?!熬毩暋币蓄},要難易適中。
三、著力處理三維目標
所謂“三維目標”,一是知識的傳授與技能的培養,二是教學過程安排與教學方法的運用,三是對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培養。
1、關于知識的傳授與技能的培養問題中的“知識的傳授”,包括一堂課教學內容的質與量,“質”是指教學內容對學生的積極作用和積極意義,有的教學內容對學生的作用和意義很凸顯,有的教學內容對學生的作用和意義不凸顯,甚至沒有積極作用和積極意義。不凸顯的,教師要給學生挖掘;沒有積極作用和積極意義的,就略講或不講。所謂“技能培養”,是指教學生會學習,怎樣學習。所以,教師要精心設計,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來完成教學任務,不能是只讓學生知道、掌握這些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如何掌握這些知識,知道解決問題的關鍵點。
2、關于教學過程的安排與教學方法的運用,就是要統籌安排好整堂課的全過程。重點是要把握好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練習為主線的“三主”原則。
3、關于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培養問題,不能讓學生的思想情操只停留在所講內容的知識點上,而是要著力點撥,使主題得以升華,使學生的思想感情遷移、升華,有所教益。如講授《田忌賽馬》一課,田忌賽馬的經過講得非常清楚,但沒有點撥和強調,在以后生活中遇到類似的問題,要想到“田忌賽馬”取勝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從事的活動得以取勝。
四、適當利用輔助教具和現代教學手段
首先要考慮到教具的“新、奇”。這里所指的“教具”不只是象三角板、直尺等一些常規教具,而是指一些自制的輔助教具。所制的輔助教具要從“新、奇”上下功夫。新奇教具的濃厚趣味性,能激發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趣味,從而予教與樂,予教于游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度過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在游戲中完成一堂課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玩樂中掌握所應掌握的知識。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課堂氛圍;問題情景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21-091-01
新課改的實行,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讓學生學以自用,不讀死書,能夠靈活的運用到如今的社會生活中去,這已成為當前課堂教學全力關注的熱點。因此,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應該結合學生所具有的年齡特征、思想狀況以及數學特點等綜合因素,認真貫徹執行素質教育,研究出一套高效的課堂教學策略,使得學生想學、愿學、活學,真正實現數學教學的目標和教育意義。下面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淺要談談一下觀點。
一、營造以學生為主體的嚴謹但不失活潑的課堂氛圍
教師必須相信學生有潛在的嘗試能力,對學生的探索活動要充滿信心,循循善誘,創設師生心理相融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感到老師既是師長,又是最可親近、可以與之交心的朋友。反之,教師如果板著一副生冷的面孔,擺著師道尊嚴的架子,去擺布、指使學生,怎能使他們對該門功課感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利用有趣的笑話、數學故事、趣味推理、數學樂園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誘發其創造性思維。如教學“乘方”一節知識點時,可先講述“棋盤上的學問”這一小故事,以激發學生對于問題的好奇心以及主動學習的愿望,然后再引出問題:國王到底有那么多米嗎?此時學生會感到非常地好奇,注意力也會特別集中,課堂氣氛也跟著活躍起來。這樣,通過這樣的故事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感受的到了數學的無限神奇和樂趣。因此,教師應當努力營造一個民主平等的課堂教學環境,給學生創造一個低負擔的心理學習氛圍,這是提高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的基本條件。
二、充分把握教材,優化課堂教學
如今課堂教學已不再停留于傳統“教師教”“學生學”的單一模式,更多的是需要師生的共同參與互動。教師作為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設計者、引導者,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想要做到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提高數學課堂的學習效率,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把握教材的基礎上,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培養為出發點,對課堂教學各個環節進行科學巧妙設計。以“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的教學為例,教師先不急著把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歸納出來,而是首先給每位學生發放一張長方形紙,讓學生自己裁剪出平行四邊形,之后分組互相展開討論。討論完畢后各組到黑板上寫出各自的討論結果。這時候老師再對每個小組的結論進行修改補充。最后驗證出正確的平行四邊形性質。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充分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也讓學生有了主動思考的機會。分組討論可使學生之間更好地交流溝通,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通過實踐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樣,教師也在這個過程中掌握了教的主動權,順利完成了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
三、充分發揮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
新課標指出,在教學中應當充分運用現代的多媒體信息技術以及其他學科的資源,注重現代化教育技術應用于數學的教學當中,以向學生提供更多更豐富的學習資源?,F代化技術領域當中有著許許多多、形形的教育教學產品,如幻燈、課件、多媒體技術等等。由于初中學生的年齡以及心理等特點,他們對于這些形象直觀形象的展示更感興趣。把枯燥、抽象的數學概念利用多媒體變得直觀形象,學生上課充滿積極性,當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傊嗝襟w、投影、幻燈片等多媒體的運用使數學知識得以直觀、形象、生動的展示出來,互聯網則更為數學教育提供了無限廣闊的學習資源和簡捷的學習工具。信息技術的應用,大大的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對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也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往往還會有些學生會主動問老師這些多媒體如何制作,如果能適時培養他們制作多媒體,這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應用具有更大的透徹性。
四、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現狀;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8
作為高中階段理科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化學學科的學習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歷來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教師應當認真分析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立足于新課程改革的新標準,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導向,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優化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化學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
一、優化原因分析
1.化學課程自身的特點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
高中化學由于其“繁、難、亂“的特點,是許多高中學生感覺較難學習的科目,同時也是教學效果較為不理想的課程。一方面,高中化學引入了大量的學科語言,如基本的元素概念和其他各種各樣的化學定律及相關理論,這些引入的學科專業語言方便了化學專業的研究和交流,但同時有比較艱澀難于理解,容易令學生望而生畏,阻礙了學生學習化學興趣的提高;此外,高中化學研究的內容,比如有機化合物分子結構這方面的知識,大部分是學生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事物,對于偏向于接受形象思維的學生,抽象的事物往往容易造成學生認知上的障礙,使得課程內容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2.傳統教學方式阻礙了學生全面發展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教學方式依然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法。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參與為主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注重的是雙基知識的教學,教學形式單一、思維陳舊。重理論輕實踐能力培養的方式,學生只學會了理論上的知識,實際動手能力無法得到進一步提升。此外,教學考核無法突破應試教育的弊端,以分數衡量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效果的評價方式無法體現學生綜合能力水平,依照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只是技能的勝者而非是人才的強者。由此又導致了學生對傳統教學方式的抵制和反感。
二、高中化學課堂優化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要求,“高中化學教學應當從傳統的講授方式轉變為以采用講授、討論、合作、探究性、網絡多媒體等各種各樣的適合于高中生成長學習特點的教學方式?!痹谶@一背景下,當前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應當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積極探索出與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的、能夠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模式。高中化學課堂優化教學的目的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學會與他人、團體合作,掌握運用網絡信息技術自主學習的能力。具體地說,應當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1.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高中化學課程的學習是一個貫穿整個高中時期的長期過程,化學課程枯燥、抽象、繁雜的學習內容極大影響到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因此,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應當注意做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課堂優化,根據高中化學學科的特點,結合該年齡段學生思想、心理特征,探尋解決的方式方法。一般認為,高中化學課程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學習化學課程的興趣是其中的難點,也是重點,只有把這個重難點解決,才是抓住了化學教學的關鍵。
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首先要做好課堂導入,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注意。這就要求高中化學教師能夠根據化學課堂教學內容實際和學生的思想心理特點,聯系實際生活,創設出合適的課堂導入情境。情境的選擇可以通過科普書籍、新聞、雜志、電視、網絡等信息傳播渠道,選取新奇的、有意義的事件與課堂講授的內容相結合,引出課程需要探討的問題,然后切入課程內容。
2.創新高中化學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高中化學作為一門理論相較強的學科,必不可少地具有各種概念和理論。新課改對此并未否定傳統教學方式,而是對這些概念和理論的教學要求更為生動,力求能把枯燥的理形象化、通俗化、生活化。由此延伸,整個高中化學課程的教學應當整合學校教學資源,結合高中化學課程的教學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心理、思想、個體的特點,探索出一個新的教學模式?;瘜W教學應當以實施素質教育文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把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作為化學教學的主要目標,尊重和滿足不同學生對化學學習的需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提高其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為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好牢固的基礎。
3、創造有效的學生思維、提倡學生積極參與。
教學過程好不好的標準,筆者認為主要是:一看課堂師生互動是否有效、學生是否人人參與、教學流程是否有創意、學生的思維是否產生碰撞和智力是否得到挑戰、師生的個性是否張揚等;二看學生的智力是否集中在教學重心相關的重要觀點上。吸引的關鍵是教師啟發得當,學生活動積極有效。三看精彩的回答是否從學生嘴里表達出來,動人的場面是否在學生身上表現出來,學生是否是生動活潑的學習的主人和學習過程向前發展的動力。因此,教師要善于重組教學內容,尋找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與思維規律的相應的教學序,使知識與能力的發生、發展、提升的過程有序進行,使教學內容真正成為一條螺旋上升的知能鏈,使學生的思維有序的展開、發展、收斂。這樣的教學過程就具有層次性、遞進性、明確性、可操作性、可測量性。教學過程中,還要隨時反思教學活動是否與目標和諧一致,通過與學生的雙向信息交流,協調教與學的矛盾關系,矯正與目標的偏差,以確保課堂教學生成的有序進行,促使學生學會建構、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因為,“給”,永遠只能給“死”的知識,而“導”才是“活”知識的源泉。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優化策略
化學是屬于自然科學范疇的一門學科,與人類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高中化學教學既要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又要不斷加強學生的科學素養,滲透化學知識,應實行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打好知識基礎。所以,新時期國家實行的教育制度改革,對優化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一、我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現狀
(一)傳統的單一化教學模式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高中教師和學生背負著十分沉重的升學壓力,現實壓力迫使高中教師不得不遵循傳統教學模式,即保持教師的主體地位,學生被動學習。傳統教學形式限制了學生潛力的開發,禁錮了學生的思維,不能實現化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無法在課堂教學上取得進展。
(二)教學方案沒有照顧到學生的心理
面對近期的升學考試壓力和以后的就業壓力,許多教師與家長的關注點在考試成績上。因此,雙方都讓學生死記硬背課本上的化學知識。這會造成學生對高中化學的學習失去興趣,甚至會導致學生厭學。在這樣的情況下高中化學教師的課堂教學工作很有可能事倍功半,既不能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也不能在學習成績上取得明顯進步,更無法提升高中生的科學素養。
二、優化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方法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化學教師應該結合課堂上要講的知識,以教學經驗和教學風格為參考要素,對化學課程進行合理的設計與整合。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引入化學教學問題,讓學生自主思考,既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能起到鞏固所學知識的作用。所以教師應該不斷采用引導的辦法,讓學生進行自我思考,促進高中化學教學工作順利進行。
(二)引導學生進行興趣學習,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趣味性教學與實用性教學相統一,既可以促使學生對化學課產生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對化學學科產生清晰的認識。例如,氫氧燃料電池,具有高能、輕便、無污染等多方面優勢,在航天技術上被廣泛使用,為航天事業的發展起到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在“原電池原理及其應用”中就能找到相應內容。與此同時,要積極營造一個快樂、和諧的課堂環境。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聯系學習問題,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除此之外,在教學工作當中,化學教師應該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盡量表揚學生,指出缺點時也要盡量含蓄、委婉。
(三)在課堂教學結束后進行成果檢驗,并適時作出教學調整
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要及時檢驗教學成果,了解學生對教授知識的掌握情況,結合實際情況,找到不足之處,不斷對教學內容和授課形式進行合理調整,進一步完善課程設計環節,明確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尋找可行性辦法幫助學生有效克服學習困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效率,使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得到優化。
(四)對課堂教學進行合理設計,推進課堂教學的優化
課堂教學設計即備課,對課堂教學質量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做好備課工作是教師順利開展教學工作的重要前提。對此,教師可以整合信息資源,通力合作完善教學設計,高中化學組可以集體備課,這樣能夠深入領悟課標,對教材理解透徹。大家集思廣益,可以制定與實際情況契合的教學目標,對課堂教學進行合理把握,從而找到優化化學課堂教學的策略和方法。這種方法是教師合作共贏實現促進教學水平提高的一種有效途徑,有利于教師完善教學設計,進而優化課堂教學。
一、一次音樂教學引出的思考
青年教師張老師設計并組織了大班韻律活動《下雪天》,一磨課中,她為活動制定了以下目標:
1、學習參與性歌唱,感受旋律的上行,用模唱的方式學習下行旋律。
2、聆聽音樂,感受樂曲的樂段
3、學習合作創編動作,用動作表現身體從頭頂開始的全身放松。
教學過程中,老師設計了如下教學片段:參與性歌唱(10分鐘)——結合圖譜進行律動音樂欣賞(10分鐘)——在老師引導下創編音樂動作(10分鐘)——完整表演(3分鐘)。僅看教學現狀,整個教學過程比較順利,參與性歌唱時童聲好聽、音樂欣賞時圖譜形象生動、動作創編時幼兒掌握很快……,但反思活動過程,整個音樂活動更多的是幼兒在老師的高控制下進行的模式化表演,究竟何為韻律活動、在韻律活動教學中我們應該給予孩子什么樣的能力和情感?幼兒的自主性何以體現?……
問題的出現,不由引起我們思考: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涵蓋幾個版塊——歌唱教學、打擊樂教學、音樂欣賞和韻律活動等,而很多青年教師在音樂活動的組織與實施中,對音樂活動的性質不能很好把握,需要幫助其轉變音樂教育觀,以提高其音樂課堂教學能力。
二、深入理論,解答關鍵詞
針對問題,我園組織了不同能力層次的教師作為團隊展開了磨課研討會,首先拋出問題:如何理解幼兒“韻律活動”?以下為研討實況:
解答(青年教師):我理解的韻律活動就是通過動作,把自己對音樂的感受,比如:音樂的節奏、音樂對情緒的感染……表現出來:(新教師):韻律活動就是讓孩子聽著音樂,有節奏地做動作:(高級教師1):用“有節奏地”做動作來解釋“韻律活動”不太準確,韻律活動應該在音樂背景下,有節律的進行動作的表現,這里的“節律”和“節奏”是有區別的,有節奏指必須區分二拍子、四拍子節奏,而“節律”是指配合音樂旋律進行合適的動作表演,是“韻律活動”。(高級教師2):幼兒園的韻律活動面比較寬泛,比如像律動、舞蹈、音樂游戲和歌表演這些內容都屬于韻律活動的范疇,他們都是在音樂伴奏下,讓幼兒根據音樂性質,以動作姿態和表情來表達音樂形象的。
通過“關鍵詞”答疑,不同梯隊的老師根據自己的認識和理解暢談“韻律活動”,并在思維碰撞、觀念更新的基礎上提高了對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理論認識。所謂韻律活動,是指幼兒在音樂伴隨下做相應的動作,也即幼兒用身體動作這種語匯來表達和表現他所聽到和理解的音樂。它包含律動、舞蹈、音樂游戲和歌表演。
三、答疑解惑,分析選材
研討過程中,有教師對此次韻律活動的音樂選材提出疑問:執教老師為韻律活動選擇的曲目是《水族館》,而教學主題是《下雪天》。水族館作為一首名曲,老師在教學中讓幼兒改變了對它音樂原著意義的理解,這樣的做法是否可行?
解答(執教者):我選用的曲子是圣-桑(Saint-Saens)在《動物狂歡節》中的曲目《水族館》,一方面,我覺得這首曲子特別能表現出冬天的感覺;另一方面,我查閱了許卓婭老師的《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叢書》,它明確指出:在大班階段,那些具有明顯地域、民族個性的異國風格的音樂,以及情緒健康向上、刺激適度的某些成人音樂都可以成為韻律活動的音樂選材對象。
解答(高級教師):韻律活動的音樂選材包括三種類型:①中外民間舞蹈音樂、②中外作曲家以各國民間音樂為基礎創作的舞蹈音樂和輕音樂作品的片段、③少兒或成人歌曲[4]。今天選用的音樂就屬于第二種類型:中外作曲家創作的音樂片段。從孩子的反映來看,他們在欣賞音樂后,完全沉浸在冬天的想象中,能感受到“很凍、很冷”、“打雪仗”、“溜冰”、“推雪人”……的情景,這個是孩子對音樂的主動感受和理解,我覺得比較適合選用。
對音樂選材的分析,讓大家認識到:在音樂欣賞教學中,老師必須遵從音樂作品原著中所表達的訊息和含義;而在韻律活動教學中,只要是適合幼兒接收、表現的曲目我們都可以選用。這是音樂欣賞教學和韻律活動教學之間的一個差別所在。此次活動選用的原曲在音樂表現上流動的、幽冷的感覺也能遷移到冬天下雪的場景中,作為韻律活動讓孩子盡情聯想,盡情表現。
四、發現問題,重組目標
1、目標太多,太雜。要學習參與性歌唱,又要學習區分樂段,還要合作創編……在僅僅30分鐘的教學時間里,落實的目標就太多了,所以首先要精簡目標。
2、目標的陳述不明確。根據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理論,目標陳述分認知領域目標、情感領域目標和動作技能領域目標。那么,一磨課的目標在這三大版塊的分配不明確,所以要精確陳述目標。
3、重點不突出。我們在討論后,根據大班幼兒的特點,把重點定位在“自由創編動作”、“嘗試用動作的組合表達對樂曲的感受”。
通過二磨課的實踐說明,由于目標定位重點、難點突出,執教老師心中有了明確的目標,課堂教學的組織也顯得流暢了很多,孩子的情緒也很高漲,熱情很高。
五、優化教法,調整方案
根據修訂后的目標,大家圍繞課題開始以下幾個問題的討論;
1、教學模式是否恰當?分析(高級教師):從今天的教學模式來看,這個活動不單純是一個韻律活動,前半段的重心是教孩子們唱歌,后半段又像在進行音樂欣賞教學,前后部分有些割裂,韻律活動的定位并不是很清晰。
分析(青年教師):張老師的教學手段比較豐富,首先用了一首比較好聽的歌曲導入,后面還結合圖譜讓幼兒理解音樂。但我認為,在韻律活動的教學中,應該以孩子的動作表現為主。短短30分鐘的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取”和“舍”,應該明確整個活動的重點是韻律活動,而不是音樂欣賞,因此后面一部分的環節也值得我們仔細斟酌,如何更好地引導孩子充分地用動作來表現出他們所理解的、所感受到的音樂。
達成共識:在韻律活動的組織上,我們要避免課堂教學中盲目無效活動占據了太多的時間。因此第一個環節歌曲《冬眠的小熊》只需要用作簡單的導引,可以作為進場熱身活動。而過早出現圖譜,恐怕會局限了幼兒的思考空間,在最初讓孩子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時,不妨插播一段清涼的雪花紛飛的簡單畫面,有音樂伴隨的畫面,更能讓孩子浸入到對音樂的聯想中來。
2、教師支持是否有效?通過活動孩子們獲得了什么?分析(高級教師1):張老師用了圖譜教學作為支持手段,圖譜的設計能比較清晰地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的段落,感受音樂的變化,但是對后面的韻律活動并沒有起到相應的輔助作用。幼兒在進行動作表現時幾乎是在老師的高控制下進行,而不是孩子由內而發的表現。其實當孩子們在第一次欣賞音樂后,就說出了“冬天里和媽媽一起堆雪人、去踩雪、打雪仗……”多豐富的聯想啊,為什么不讓孩子們立刻試著用動作表現出來呢?(高級教師2):韻律活動的選材并不是一個固定模式的成品舞蹈教學,而應該是幼兒自己用動作對外界事物進行模仿、象征性表現的一個律動模仿活動,那么圍繞目標,就應該給幼兒更多想象和創造的空間。我們可以讓孩子在第一遍音樂欣賞后,說說自己的感受,當孩子充分表述了自己的經驗后,就可以立即讓孩子用自己的動作來表示,為他們配上音樂。而老師的作用就是觀察孩子的動作、表現,并幫助他們進行動作提升。(高級教師3):這段音樂從頭到尾性質落差不是很大,在動作表現中幼兒會逐漸加深自身對音樂的理解,這時,再適當出現圖譜就能幫助幼兒對動作表現做進一步的提升,因為圖譜可以幫助幼兒作音樂視覺上的提示,我們可以試試把整首音樂按照段落編成一個小故事,把孩子自己創造的動作都編進故事里,這樣就等于把孩子很零散的、隨意的動作進行了組合、提升,可以讓孩子更好地配合音樂來進行韻律表演。
達成共識:支持、鼓勵幼兒參加各種藝術活動并大膽表達、表現的同時,要幫助幼兒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所以,技能、技巧和表現、創造是和諧統一的,老師在不同類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孩子獲得技能與創造兩方面的共同提高。
六、方案定稿,有效教研
在整個磨課過程中,全體參研者互動對話,集結智慧,修改教學方案、改良教學方法、調整教學策略,提高了我園教師的音樂課堂教學能力,以實現幼兒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調整方案如下:
幼兒園“磨課”研討記錄表
活動課題:大班音樂韻律活動“下雪天” 時間2010年12月25日
教案初稿:教案修改稿
活動目標:1、學習參與性歌唱,感受旋律的上行,用模唱的方式學習下行旋律。2、聆聽音樂,感受樂曲的樂段。3、學習合作創編動作,用動作表現身體從頭頂開始的全身放松。
活動準備:CD,白紙、筆
活動過程:
一是參與性歌唱
1、老師講解“冬眠”2、老師演唱歌曲《冬眠的小熊》,請孩子們仔細聆聽,聽聽是誰在冬眠?3、再次演唱,請孩子仔細聽內容:小熊在哪里冬眠?小熊冬眠需要多久?小熊冬眠時發出什么聲音?4、老師請孩子模唱“呼嚕嚕嚕嚕”的旋律部分(下行音階,老師以手勢表示)5、老師和孩子一起進行參與性歌唱,孩子們唱“呼嚕嚕嚕?!?/p>
二是音樂欣賞
1、純音樂:今天我還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也是講著冬天里發生的一些事,我們一起來仔細的聽聽看,聽著這段音樂,讓你想到了冬天里的哪些事?2、你聽到音樂好,像是看到了什么?想到了冬天里的哪些事?3、邊聽音樂,邊畫圖譜,幫助幼兒分清樂段ABABA'C4、你最喜歡哪段音樂?讓你想到了什么?你可以用動作來表演嗎?
三是創編動作“雪花飄”“堆雪人”“雪人融化”等動作
1、討論、示范堆雪人的動兩人一組合作堆雪人的造型。2、學做雪人是如何融化的。請孩子們站在教室的任何一個位置,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小雪人,并做出一個雪人的造型,保持不動,根據老師的提示語,孩子們和老師一起做雪人的融化過程。
四是律動《下雪了》
1、A段音樂,孩子們可做堆雪人,也可做下雪。2、B段音樂,雪人開始融化。3、C段音樂,雪人和雪花交流,游戲
活動目標:
1、聆聽音樂,能根據音樂想象下雪天的情景并自由創編動作。
2、嘗試用動作的組合表達對樂曲的感受,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CD,簡單圖標
活動過程:
一是熱身活動:歌表演《冬眠的小熊》
二是音樂欣賞并創編動作
1、純音樂欣賞并展開想象(配合雪景的畫面)引導語:“仔細聽一聽,這段音樂,讓你想到了下雪天里的哪些事?仿佛看到了什么?”2、幼兒嘗試自由的用動作表現音樂。3、幼兒自創動作的交流、分享,老師幫助其進行動作提升。
三是嘗試動作組合進行韻律表演
1、欣賞音樂故事并觀察圖標:(整合幼兒的創編動作)。引導語:“你們會用動作表演音樂,我要把你們表演的事情都編進我的音樂故事里,這會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 ”
例——音樂故事《下雪天》:“一天清晨,雪花紛紛揚揚的到處飛舞;一群可愛的孩子們在雪地上玩著踩腳印的游戲;雪花到處飄呀~轉呀~,真美呀~;孩子們在雪地里滑雪啦;大家在一起堆著雪人,真高興呀;太陽出來了,美麗的冰雪世界開始慢慢的~慢慢的融化了~~~~”。
2、欣賞后討論:故事里說了些什么事情?你們會用動作把故事表現出來嗎?
3、配合音樂進行完整動作表演。引導語:“原來,音樂就和故事一樣,一直發生著變化,讓我們聽著音樂,一起來用動作把下雪天的故事講述給大家聽吧!”
4、根據幼兒的表演幫助幼兒適當提升動作。
5、完整表演韻律活動“下雪天”。引導語:“讓我們跟著音樂的變化,用優美的動作來表演下雪天的故事吧!”
策略一 創設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
小學生思維活躍,創設一定的現實問題情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數學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在課中創設現實生活情境,不僅能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符合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點。
例如:教學三年級《千米的認識》,課前、(教師在教室門口有意識的向前走步到講臺)
師:老師從教室門口到講臺,走了幾步?
生:三步。
師:用哪個長度單位?大概有多少?
生:米。有三米。
老師:今天,我上班,從高橋出發,經過南京路后再經過成都路到學校,路很遠,你們說這么長的路程,該用哪個長度單位來表示?
生:千米。
教師:真聰明,長的路程用千米作單位,千米是長度單位,是比米長的多,也是用來表示物體的長短的單位。
教師與學生平等聊天式的對話,很快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被深深吸引到學習活動中來,讓學生觀察走步,感受情境,再感受教師的言行,激發學生的對新知的好奇心,學生在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里,變的不拘束,愿想,愿做,愿說。每一位學生都經歷了不同的探索過程,有不同的體驗和發現,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啟發學生用數學思想審視生活。課堂成為了他們展示自己智慧的寬闊舞臺。
策略二 造就民主氣氛,通過比較優化解題方法
在數學中,一個問題有多種解法是十分普遍的,傳統的做法通常是將那些教者認為最佳的方法介紹給學生,害怕學生走彎路浪費時間。然而這些最佳的方法往往不是唾手可得的,學生有時很難想到,甚至無法想到。學生在贊嘆教師“妙筆生輝”的同時又感到一絲無奈。探索式教學則要求盡量改變這種狀況,一方面要打破權威,造就民主的課堂氣氛,充分傾聽學生的意見,哪怕走點“彎路”,吃點“苦頭”;另一方面,則引導學生各抒己見,評判各方面之優劣,最后選出大家公認的最佳解決問題的方法。
策略三 注意知識回顧反思,總結提煉數學思想
一、學生自主學習是課堂教學得到優化的前提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內在的,學習目標是自覺的,學習的過程是自我監控的。要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就得想方設法使學生想學、會學、能學。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教師應設計真實、具有趣味性、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從真實的情境中發現問題,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例如:在教學求平均數這類應用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事先設計好一些與生活有關的應用題,如調查自家的年總收入、月平均收入、一家人的平均年齡等,并提出相應的問題。大部分學生都對自家的收入、平均年齡感興趣,所以都會有目的地找方法與答案。
要讓學生自主學習就得讓學生有所思、有所做,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讓學生習慣動腦子想問題,體會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體驗,建立自信心,形成獨立思考能力,以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質疑。
二、要讓課堂教學得到優化,學生課外合作學習必不可少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之間的配合與協調學習。陶行知先生說過:“教師不是教書,也不是在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痹诠ぷ髦?,筆者把陶行知老先生的這一觀點進行了擴展,也就是讓學生在知道學的同時還要和別人分享。用這樣的方法需要知人善任,選出“小助手”扮演“老師”的角色,扶苗就得先整土。美國的威廉?詹姆士說過:“一個人最殷切的希望就是得到別人的認可?!弊寣W生當教師的小助手,學生也樂意。讓他們都有苗可扶,讓扶苗活動(與教學有關的活動)走進他們的生活。例如:“小助手”把自己的“苗”叫到室外,以做游戲的方式對他們進行輔導,當然這些方法開始時教師還得親臨指導,以后就可放手讓他們自行去組織。其中有一個游戲,它的規則是:“小助手”讓自己的“苗”帶著提出的問題輕盈地、慢步地走完一段距離,當然問題是當天書本上所探究的問題。就在這段時間里思考解決一個問題,誰在規定的時間里能正確完成就是哪一對搭檔勝利,接下來是“小助手”根據回答情況對問題答案作必要的補充。看著他們開展得有聲有色、各具特色,筆者心里如蜜一樣甜。他們團結奮進、共同進步、取長補短,在做中學,學中做。這樣的合作和交流,讓學困生日有所進,“小助手”們有所鞏固,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更加豐富和全面了,培養了學生合作、協調、團結互助等方面的能力。
三、課堂要得到優化,也要依靠家長在生活中引導學生體驗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