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6 15:31:31
序論:在您撰寫教師的創新精神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得有一桶水”。隨著時代的發展,素質教育的實施,這一桶水的內涵應有新的發展、新的要求。僅就寫作教學方面來說,語文教師不僅要擁有系統的文體寫作知識、寫作方法與技巧,更為重要的是要能夠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學習,不斷汲取,把創新思維的方式與途徑傳授給學生。
應試教育下,教師一直被學生當作活的教科書,是知識的擁有者和傳授者。學生學習往往被動地依賴于教師的傳授。教學方法大都是“滿堂灌”,而當知識經濟到來時,學生可以借助諸如因特網之類的多種形式的信息媒體,了解到大量在課堂上無法學到知識,甚至是足不出戶就可以直接獲得最好的老師的指導。因此,“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職能外,他將越來越多地成為一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這就要求語文老師應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及時做出調整,轉變自己的職能,在指導學生的寫作時,開發學生的智力,激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教師要做好學生作文創新的階梯,教師自己先得有創新精神。那如何使自己的“一桶水”活水不斷呢?首先,教師要不斷努力,堅持自學進修,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吸收更新的知識、理論。語文老師與其他學科教師相對而論,更應該是閱讀面最廣泛,知識最淵博,思維最具創新性。在作文指導時能夠旁征博引,揮灑自如,就應多讀多看,從專業的到其他方面廣泛涉獵。我們除了向前輩、同輩、書本學習之外,還要向網絡學,向社會學,特別還要向學生學,學習他們敢于想象的勇氣和膽識,學習他們創造性的想法和做法。其次,要強化“授已以漁”的意識,我們在作文的備課、講課、批改時,在吸收原有方法合理內核時,要不斷打破一些常規,運用一些最新教育理論、教育手段來教學??傊瑫r刻要有“創新精神”的意識。
二、教師的寬容與尊重是學生作文創新的土壤
有人曾作過一個有趣的實驗調查,讓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對一個圓形展開想象,結果發現,年齡越小的學生,想象內容越豐富而形象,大膽而奇特,年齡越大的學生卻相反。這個結果表明每個智力正常的人都有想象力,且年齡越小,所受的束縛越小,他的想象就越大而奇特。這就要求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對學生習作中產生的奇特想象,迸發出的創新思維火花,采取寬容、尊重的態度,多加呵護,多加扶持,盡管它還很幼稚,甚至荒唐不可思議。否則學生在寫作時剛剛展開的想象翅膀將會被折斷,所迸發出來的創新思維的火花將會無情地澆滅,少年兒童那晶瑩剔透、天真無邪的童心將會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
陶行知曾諄諄告誡我們:在你的教鞭下有牛頓,在你的譏笑中有愛因斯坦,在你的輕視中有愛迪生。讓我們真正從“育人”的高度出發,對學生的作畫面發展、終身發展負責,容納學生的奇思異想,尊重學生的創新思維,并且小心翼翼扶持這些幼鳥展開想象和創新的雙翅,在成長的天空中自由地飛翔!
三、教師創新的理念和教法是學生作文創新的翅膀
[關鍵詞]創新精神;教學方式創新;教育方式創新
教師的創新精神是指教師要能跟上時展的步伐,不墨守成規,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育方式上有所創新。為實現這一目的,教師要不斷學習,提高認識,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稱職的新時期教師。
一、教師創新精神的表現
1.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方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為實現一定教學目的,完成一定教學任務而采取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稱。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整體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的基本要素之一。教學方法直接關系到教學工作的成敗、教學效率的高低和教學目的的實現。因此,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成為能否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
所謂教學方法的創新,就是教學要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主。傳統的教學方法制約了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并直接影響到他們創造力的發展。我們的學生基礎知識背得很牢,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卻不高。那么如何進行教學創新呢?首先,要把教學重心放在學生身上,而不是全放在教材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生創造性學習的積極性。注重學生內在需要的培養與激發,引導學生對學習本身產生興趣,對科學和事物充滿好奇心,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其次,隨著教育技術手段的現代化,學生對教師的期待和要求更高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必定會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手段,這也是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想象力的需要。
2.教學內容的創新。教學內容的創新就是教師的教學要順應時代的要求,跟上時代的腳步。教學除了教給學生基礎知識,也要注重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教學內容改革是時展的需要,教學內容要滿足社會的需要。學校培養學生的目的是要向社會輸送有用人才,如果學生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已落后于社會和時代的發展,那么這個學生如何能在社會上立足呢?教師應在教材使用上、教學內容改革上發揮作用,清楚地認識什么樣的知識是社會需要的。
3.教育方式的創新。新時期的教育方式也要創新,要培養新時期的師生關系,教書育人,以人為本。傳統的教育方式強調教師的尊嚴,但現在的教育對象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教師只有改變教育方式才能更好地實施教育。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也就是一種以民主、平等、理解和尊重為基礎的積極合作的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為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提供了保證。其次,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維護學生的自尊,賞識學生。教師要有一定的尊嚴,但不等于學生就沒有尊嚴。某些老師認為自己是老師就高學生一等,對自己的錯誤不能正確面對,這樣只能降低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
二、教師創新精神是事業成功的保證
1.提高認識,與時代同步。教師對教學要富有激情,“敬業”是教師對自己所從事的專業工作發自內心的熱愛和崇敬。高度的敬業精神,體現為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學生的熱愛,對所教學科的熱愛??梢哉f,對教育事業愛得越深,為之獻身的動力就越強,從而表現的創造才能也就越充分。選擇教師職業意味著奉獻,高度的敬業精神,是教師發揮創新性的前提。教師還要提高自身的素質。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基礎,是完成跨世紀宏偉大業的保證。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認為:教師本人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最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教師要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崇高的威信,就要具有淵博的知識和嚴謹的治學態度,要千方百計地組織好教學,學生只有佩服你,才能尊重你,信服你。
2. 完善自我,不斷學習。教師要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教師的創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受自身知識、經驗、智力和個性心理品質等因素的影響,如果不學習就很難使自己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教師當務之急必須充實自己,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有更開闊的教學視野。首先,教師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教師必須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特別是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和基礎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論,轉變傳統的教育思想和觀念。其次,教師要注重專業知識的提高,不斷學習。在任何科目教學中,牢記“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觀念,對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要有所準備,并幫助、指導學生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
教師是一個光榮的職業。作為教師,一定要有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更好地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不能停止創新,只要教師對教學用心,就一定會有創新!
參考文獻:
[1] 扈中平,李方,張俊洪.《現代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關鍵詞】 幼兒;教師;創新精神
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主題,它以發掘人的創新潛能、弘揚人的主體精神、促進人的個性和諧發展為宗旨。
幼兒園教育階段,培養和保護幼兒的創新精神成為幼兒園創新教育的重心,幼兒期對兒童的創新精神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培養是科學而又有必要的。實施創造性教育,有利于滿足創造型學生的需要可以使創造型學生如魚得水;教師多偏愛與自己心理類型相同或相似的學生,并且極力用自己的心理類型塑造學生,創造型教師理所當然的欣賞學生的創造性,并極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所以創造型的學生不但不會受到壓抑,反而會有機會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因此,幼兒教師在活動中所表現出的創造素養對幼兒的創新意識具有顯著的啟迪作用,對培養創造型人才產生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首先,開放式的教學設計形式,在喚起幼兒創新意識中起到暗示和啟發的作用。
在各項活動中,教師經常設計一些開放的教學片段,通過同一問題的不同解決方案及同種材料的多種使用方法,都能有效喚醒幼兒的創新意識,啟發幼兒的創新精神。楊振寧教授指出:“中國的小孩在動手的興趣和能力方面明顯不如歐洲國家和美國的小孩,主要是沒有動手機會?!庇變涸趧邮謱嵺`中,由于處在特定的問題情境中,會激發起創新的動機和意識。同時,通過動手實踐,幼兒的思維和想象變成了現實,從而使幼兒看到了自己的創新成果,體驗到了創新的樂趣。如:在語言的續編活動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大膽的續編出與別人不同的情節或結果,有意識的引導幼兒去尋求多種答案,展開多元思維。幼兒經歷了這種不斷標新立異的過程,在他的意識形態中就有了初步的變化、革新、求異的萌芽,并且也逐步學會把自己的創造活動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和靈活利用廢舊物聯系起來。同時孩子們也能理解到老師對此類活動的支持和贊許,以后遇到類似的情況,就會自然、自信的主動去“重塑”、“變革”、甚至“創新”,這也在幼兒的意識中初步埋下了創新精神的種子。
其次,有創意的教學環節設計,是幼兒創新精神得以成長的基地。
幼兒有了朦朧的創新意識,還必須要有適當的機會使幼兒的創新精神得到成長與促進。這就需要教師創造性的設計一些教學環節,有意識的給幼兒提供鍛煉的“場地”,讓幼兒通過實踐感知、證實自己的創造能力。初步樹立起敢于大膽創新的自信心。例如在一首練習曲中,教師設計了師生對唱的情節(師)公雞唱歌(幼)喔喔喔(師)公雞唱歌(幼)喔喔喔,待幼兒熟練掌握后,教師就可以問幼兒你還喜歡哪些小動物的叫聲?(幼兒答小羊、小牛等)教師順勢引導:“好,我們把小羊請到我們的歌聲中吧!”于是歌詞的主人公變成了小羊,小朋友們過渡自然的用“咩咩”的唱詞跟教師對唱起來。同樣孩子們還會爭先恐后地例舉其他小動物的叫聲,并邀請大家一起唱出來。在語言創編活動中,要求幼兒創編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句子,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在創編舞蹈動作中,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做出與眾不同的動作,讓其他幼兒跟著學,久而久之,孩子們理解了這種既有“繼承”又有“發展”的方法,就知道怎樣去創編了。同時他的創造自信心就會更強,在今后的創造性活動中會顯得更有勇氣。
第三,營造自由、安全的活動氛圍是幼兒創新精神茁壯成長的必要心理條件。
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促進兒童創造能力發展的兩個主要條件。因為在心理安全、自由的環境中,幼兒的心情愉快、思想高度放松、能與環境主動積極地交互作用,產生創新意識。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允許幼兒有自己的想象,允許他們產生與自己、與同伴、與成人不相一致的想法,并鼓勵他們努力將其表達出來。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以科學的方法開發幼兒的早期智力是重要的,而促使幼兒養成健康的心理因素應該說更重要。
為使幼兒的創新精神能在我們廣大教師所組織的各項活動中得以茁壯成長,教師必須注意處里好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淡化教師的權威意識,盡可能的減少對幼兒的直接評價。教師要多創造機會,啟發幼兒參加民主對話與民主討論,使幼兒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見解、愿望,鼓勵他們做出與眾不同的言行。二是活動中對幼兒評價客觀公平,以激勵為主,教師應有意識的避免對幼兒進行消極或有譴責性的評價,以免使孩子產生情緒與心理壓力,導致不良心理反應。
第四、教師的兒童創造理念是兒童創新精神得以持續有效培養的導航。
一、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梢哉f,沒有創新型的教師,就難以有創新型的學生。那么,創新型的教師應具備哪些素質呢?
1、教師應有高尚的師德情操
教師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的品質必不可少。試想,一個沒有事業心、不熱愛學生的教師,怎么能夠了解學生想什么、需要什么,又怎么能談得上培養他們創新精神?不熱愛學生就無所謂理解學生、關心學生、引導和幫助學生,更談不上重視學生的個性和能力培養。
2、教師要有優良的個性品質
它包括不滿足于現狀的進取心、不迷信權威的自信心、與眾不同的獨立性、尋根究底的好奇心、頑強的意志力與勇于冒險的精神。進取心是創新的動力,自信是創新的開端,獨立性能排除創新思維活動中往常的干擾,冒險是創新的嘗試,意志力是創新成功的保證――以上是一個創造者必備的心理品質,實施創新教育的教師更應具備。
3、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E?L?泰勒說過:“具有豐富知識和經驗的人,比只有一種知識和經驗的人更容易產生新的聯想和獨到見解?!彼ㄋ椎卣f明了知識和經驗對于創新活動的作用。所謂廣博的知識,就是既具備堅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方法理論知識和基本的文化知識,并在此基礎上涉獵多門學科知識。同時,創新本身也有它的理論、規律、方法和原則,創造者需要掌握這些知識,實施創新教育的教師更要掌握。另外,創新活動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因此,教師除了要有廣博的知識外,還要有比較豐富的實踐經驗。
4、教師要有很強的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能力
創新理論、創新教育、創新活動等都是非常年輕的問題。因此,創新本身就存在著需要不斷完善的內容,不斷完善就意味著研究、探索、實踐,特別是承擔實施創新教育的廣大教育工作者,對創新的理論、原則、規律、方法就更要深入研究??梢韵胂螅绻處熢诮虒W與科研能力兩個方面都很薄弱的話,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就是一句空話。
5、教師要有較強的求知欲與自學能力
創新教育是教育科學中一門相對獨立的分支科學,它具有跨多門學科并與教育教學實踐密切聯系的邊緣科學性質,是一門具有完善的理論基礎、直接為教育服務的新興綜合性學科。所以,求知欲與自學能力不是很強的話,對于這門學科的系統知識就不可能作較詳細的了解,沒有創新的理論知識,沒有掌握創新的原則、方法和規律,何談創新教育?
二、影響教師素質提高的主要因素
近年來,我國教師通過各種途徑的培訓,整體橫向比較具有很大的提高,但個體縱向比較,教師素質提高得并不理想,仍跟不上教育發展的要求。實施創新教育對相當一部分教師來說是一片空白,這一點我們的教育主管部門是很清楚的。那么,影響教師素質提高的因素有哪些呢?筆者通過了解發現:
1、領導和教師自身的觀念陳舊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和大部分教師的觀念沒有更新,以升學率的高低來衡量學校的辦學質量,以考試分數的多少來衡量教師工作,導致教師的教學工作重知識傳授而輕能力培養,重基礎知識學習而輕實踐活動。教師以教材和課堂講授為中心,學生以讀、背、作練習為學習活動。結果,創新教育對于領導來說是口號,對教師來說只是時髦的名詞而已。
2、教學管理僵化,教學評價存在片面性
在教學管理的問題上,目前有很多學校是不利于教師創新素質的培養和實施創新教育的,教學常規管理框得過死,過于僵化,每個環節都有明確的規定,有的還細到作業批改打“√”要對齊等;有的管理只在個別環節上下功夫,看備課規范與否,規定頁數、格式等,至于備課中是否有創新手段與方法從不過問,或只看考試成績高低,而把最重要、最關鍵的環節――課堂教學過程管理忽略了。這樣就導致教師備課機械重復,講課照本宣科,沒有處理課堂中出現新問題、新情況的心理準備。于是,教師為了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不知扼殺了多少學生的創新愿望,熄滅了多少創新的火花。
3、教師繼續教育缺乏計劃性、針對性和系統性
開展教師繼續教育是提高教師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對于我國教師繼續教育體系,國家做了較詳細的具體規劃,但基層落實偏差較大,有的甚至借機謀取利益。同時,教師的本職工作與培訓學習存在著一些矛盾,“兩不誤”很難做到。因此,教師培訓是培訓單位搞形式,參訓教師搞應付,結果是既耽誤了工作,又浪費了人力與物力,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再者,培訓單位目標不明確,沒有仔細研究參訓教師需要什么,弄本教材照本宣科了事;或者請一個所謂的專家搞幾堂講座,沒有深入教學一線,沒有把理論與實踐很好地結合,或只講理論不搞實踐……這樣的培訓能提高教師素質嗎?
三、有效提高教師素質的措施
1、更新觀念,提高認識
教育觀念的陳舊是認識上的偏差,不懂得創新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對于創新教育要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不僅培訓教師,而且要培訓有關領導,不僅要讓他們了解創新的意義,還要讓他們知道怎樣創新、怎樣實施創新教育,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2、加大教學管理改革力度,為創新開創和諧的環境
要培養教師教學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就必須改革學校舊的教學管理方式。不要規定太多的條條框框,而要為教師的創新要留有空間。例如:課堂教學管理就不要規定“常規多少條”,否則,課堂教學就框死了――遵守常規,有些課就無法開放,更談不上創新。又如:課堂教學評估標準直接影響到課的進行;教育科研獎勵政策影響教職工積極性……這些都要進行改革,都要傾向于有利于教師創新活動的開展。其次,建立有利于教師創新教育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引導教師勇于創新、積極參與創新。
3、大面積開展教育科研實驗,提高科研能力
組織教師投入教育科學研究與實驗,是提高教師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增強教育技能、改革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過程,也是鍛煉教師的有效途徑。因此,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根據教育發展的需要,結合地方教育現狀,大面積地組織動員教師積極投入教育科研。開展這項工作時,要實行“兩條腿”走路的方法,既抓骨干力量,又廣泛發動,把重點和一般有機地結合起來,逐步培訓教師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以達到培養教師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的目的。
4、系統組織,扎實搞好教師繼續教育
論文摘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觀點,迎接時代的挑戰,要求教師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形成自己個性鮮明的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賦予學生學習的主人角色,回歸學生的主體地位。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給我們教師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新的課程標準,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和善于創新的教學理念,實現學生從被動學習到研究性學習的轉變,喚醒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我們教師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直接組織者和實施者,必須跟上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要求,否則,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就不可能真正實現,教育改革將要面臨失敗的危險,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教師如果跟不上新形勢下教育改革的要求,不盡快適應課程改革的標準,肯定將會被無情的淘汰。
因此,教師應自覺地轉變觀念,提升自己的素質,切實地把應試教育轉變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要很好地貫徹這一點,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一、教師創新精神的培養
教育名家有言:“……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動、喚醒和鼓舞”。不能想象,“一言堂”、“灌輸式”的教學法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能讓學生激動,從而能自覺地投入到探究知識的活動中去。我們現在一直在強調,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其實,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又何嘗不需要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創新應該是一種思想,一種理念,是一種新的教學觀,以教學的創新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如果我們教師認識不到這一點,那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將會是一句空話。我們教師一定要投身到課改的實踐中去,要有接受時代挑戰和與進俱進的勇氣。因此,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是何其的重要。筆者認為,這種觀念的轉變應該是一種觀念的創新,必須要打破“教師中心”的陳舊教學觀念,千萬不要錯誤地認為,教師是知識的唯一擁有者,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學生必須要在教師的控制和監督下學習。試問:若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沒有學生積極地探究,你教師的一切勞動能轉化為學生的學習成果嗎?肯定不能。
如筆者在講授初三《思想政治》第九課第五框“發揚創業精神,投身創業實踐”的內容之前,預先布置了一個社會調查,去調查我們當地的一個全國著名的專門生產兒童用品的民營企業“好孩子集團”,去了解為什么“好孩子集團”從一個瀕臨破產的小校辦企業發展到現在擁有幾千名員工、固定資產幾個億、年銷售收入幾十個億的大型企業集團?它迅速成長的內在動力是什么?通過調查,“好孩子成長十幾年,國家專利幾千件”、“全員追求卓越”、“自己打倒自己”的艱苦創業精神和創新能力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而更好地認識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筆者認為這樣的一種教學活動,既是一種教學觀念的創新,又是一種教學方法的創新,這種教學活動,對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書本知識,培養自己主動學習的能力,將會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而這肯定是傳統教學方法無法企及的。
現代教學,要求教師樹立特色意識,形成自己的個性化教學,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墨守成規,而是要富于創新、積累、總結和提高。做不到這一點,就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體現不了課程改革的精神,就不利于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書本知識只是一種定論,是一種思維結果,它不體現思維活動的過程。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有意識地針對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對書本知識進行科學和藝術的處理,以形成自己的教學思路。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形成自己個性鮮明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
作為教師,一定要站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到課程改革對于取得素質教育突破性進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和關鍵作用,從而增強課程改革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更好地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二、學生主體地位的回歸
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是一種能力的建構過程,應積極培養學生本身能力的自信感,使教學過程中學生成為一個積極的探索者?!边@一思想,正是主體參與性的教育思想,它要求學生要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
曾幾何時,學生那雙渴望知識的眼睛給我們帶上了厚厚的墨鏡,那對展翅欲飛的翅膀給我們帶上了重重的桎梏,想要自己去暢游知識的海洋是多么地艱難啊,他們完全成了教師教鞭指揮下的一個個木偶,他們還是學習的主人嗎?不是。該是到了還學生主人地位的時候了!“把課堂 還給學生”的呼聲,是多么地振聾發聵。學生是主體,是課堂的主人,絕不允許教師獨霸和主宰課堂。
我們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教師在教學中只是一個協調人,其作用是為學生的學習盡可能多地提供資源,營造一個積極學習的環境,讓學生自己健康和諧地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大膽地放手,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給學生更多自己學習、體會、交流和評價的機會,讓學生自主地探究,去創新。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師之教,不在全部授予,而在于相機誘導?!苯處煹囊磺薪虒W活動都應以將來學生自己能學習為出發點和歸宿。當然,教師大膽放手絕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求教師應有更高超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藝術,當學生對學習內容有困難時,教師應給予必要的指點。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呼喚和鼓勵,把課堂當成是師生情感交流的場所,教師要給予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時間和權利,鼓勵學生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形成師生間的能動交流。這個過程,師生雙方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經驗,交流彼此的思想和觀念,從而達到共識、共進。如果沒有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這將會扼殺學生的靈感,泯滅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何談課堂效益的優化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聽力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而聽力是許多學生的英語學習難點,請問:學生應怎樣提高英語聽力水平,開展英語聽力復習?
■聽力是一個不斷實踐的學習過程,對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學生須本著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的訓練原則,在語法、詞匯、聽力技巧、心理素質等各個方面進行操練。聽力復習中一定要提高三種能力:一是聽懂英語的能力,二是短時記憶能力,三是正確理解的能力。聽力訓練要注意四個結合:精聽與泛聽結合、聽與說結合、聽與讀結合、聽與寫結合。
請您談談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怎樣發揮主導作用,指導學生掌握學習策略。
■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在把握課堂教學活動的目的,啟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幫助學生總結學習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在英語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教育智慧的體現,更是教學藝術的表現,主導作用的發揮體現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教師必須在教學中創新地設計活動,幫助學生有效地使用學習策略,引導他們運用適當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對學生學習策略的使用進行監督和調控以及對學生學習策略訓練時的組織、評價。
請您介紹承擔的“十二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的一些研究成果。
■本文是我承擔的天津市“十二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高中生英語學習策略的使用現狀、成因及對策研究》(課題批準號BE4104)的研究成果。該課題研究的關鍵是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習策略的指導,以對學生學習策略使用現狀的分析作為切入點,研究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進和教學中對學習策略的滲透和指導,不斷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題吸納了市、區重點校教師參加,充分發揮了基層教師的影響力,既有名師,也有骨干教師,教學科研相結合,分層推進,經歷了兩年多的實踐研究,探索并總結了學習策略指導的原則和方法、規律、模式等,提出了英語學習策略在聽說、讀寫、詞匯、語法、綜合等不同課型中的指導對策。課題組成員共完成和課題相關的論文20余篇,其中4篇發表,多篇在市、區級論文評審中獲獎,多節研討課在全國或市級活動中展示。
參加天津市“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的培訓對您開展教研工作有哪些指導和幫助?
■參加天津市“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的培訓,聆聽了很多學術界的頂級專家的報告,學到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最前沿的教學研究動態,對我啟發很大,讓我開闊了視野,更新了觀念,也讓我深知,教師職業作為一種以人育人的職業,對其勞動質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無止境的。所以,教師要不斷更新觀念、調整策略,才能成為教育的主動者。要做一名主動發展的教師,就必須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注重自身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在教研中,我始終堅持為教師服務的理念,把教師的發展和需要放在第一位,以引領、服務、指導為準則,發現并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青年教師,并把自己的所學、所思通過教研活動傳遞給一線的教師們,讓教師在研討的教研氛圍中掌握適合時代需要的教學策略,并在實踐中靈活運用、科學組合,實現“有效教學”,適應時代的需要,走在教學的前沿。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創新精神;培養
教育部實行新的課程改革以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將課本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因此,在初中歷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將學生創新精神培養放在第一位,只有這樣,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時候才不會覺的乏味無聊,才會提出自己的觀點,繼而為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打下基礎。
一、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要性
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分支便是創新教育,歷史課程教學也是初中素質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歷史課程的特殊性,歷史課程教學一般都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育部的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出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要性,歷史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另外,創新精神的培養已經成為培養新時代人才的重要方向。
二、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方法
1.進行創新性教學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人才的前提是教師在進行歷史課程教學時要進行創造性教學,教師進行歷史課程創新性教學要做到以下幾點:
(1)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將素質教育放在初中教學的第一位,將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作為歷史課程教育的重點內容。
(2)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創新精神的培養,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后,要保證學生在吸收歷史課程的基礎知識,并且可以提出自己的間接以及建議。
(3)引進國外知名學習的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采用以指導為主的歷史教學方法,如引導發現法等等。
2.開展豐富的課外教學活動
新的課改對素質教育有新的要求,初中歷史課程教學可以進行課上傳授以及課下教學等形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歷史知識基礎及其愛好,定期安排學生進行課外活動教學。課外活動教學一方面是歷史課堂教學的補充,另一方面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課下學習能力,對培養學生獨立創新能力有非常好的幫助。
3.營造輕松的學習環境
眾所周知,一個人只有在輕松的學習或者工作環境中,才有可能將自己的潛在能力發揮出來。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努力地營造出輕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不再受到傳統課堂規矩的束縛,如果學生對某個歷史問題非常感興趣,可以讓學生即時地說出自己的看法,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下學習,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學生加深歷史知識的印象,繼而為創新精神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了創造出輕松的學習環境,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1)教學方式要以啟發式教學為主,調動起學習思考的積極性,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下進行思考與學習。
(2)采用民主教學制度,讓學生在學習和討論時可以大膽的發揮,例如:學生對教師講述的歷史問題有疑問,可以當堂與教師進行討論,這樣學生本身可以對該歷史問題有更深的理解,其它學生也會對該問題加深印象。
(3)教師要與學生拉近距離,保證師生關系一直處于非常和諧的狀態,因為只有在這種狀態下,學生才會保持輕松的心情來進行歷史課程學習,學生的創新精神在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培養。
4.創設相應歷史情景
采用情景教學模式已經在較多學校的歷史課程教學應用開來,學生在歷史情景下學習歷史知識,會對歷史問題產生非常多的聯想,繼而領悟學習的歷史內容。教師在歷史課程教學過程中要巧妙地設計出相應的歷史情景,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該情景之中,努力地讓學生之間產生共鳴。
5.加強創新課程體系建設
初中歷史課程是初中課程體系之中不可缺少的一門課,也是進行學生創新精神培養的一門重要課程。學校應該加強歷史課程中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即加強創新課程體系的建設,這樣才可以起到提高學生整體素質以及培養出社會所需要創新性人才的目標。教師在進行歷史課程教學時,要與思想道德課程相結合,為培養思想道德良好的學生打下基礎。另外,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順利地完成自身的教學任務,還要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培養出道德良好的創新精神,即學生在創新的過程中要具有良好的團隊意識,無私奉獻的精神以及神圣的責任感等等。其次,教師在歷史課程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將歷史課程與其它學科進行結合,通過學科之間知識的交叉灌輸,培養學生的綜合創新精神,還可以為創新策略的提出打下夯實的基礎。
三、結論
由以上內容可知,教師在進行初中歷史課程教學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對學生的創新精神進行培養,這些措施包括:進行創新性教學、開展豐富的課外教學活動、營造輕松的學習環境、創設相應歷史情景、加強創新課程體系建設等等。另外,教師在歷史課程教學過程中,也要不斷的學習與總結,只有這樣,才可以為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初中學生打下基礎,國家及教育部的素質教育計劃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恒新.構建學生主體:新的課堂教學價值觀[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08)
[2]馬衛東.試析歷史教學改革理論與實踐的一個誤區——兼論歷史基礎知識教學與能力培養的關系[J].歷史教學.2000(03)
[3]諸靈康.關于加強歷史課程創新教育的思考[J].學科教育.2000(02)
[4]何成剛.我的教育觀 李曉風老師的實踐與探索[J].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0(02)
[5]趙亞夫.個性創造性:新世紀中學歷史教育的核心(續三)[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1999(12)
[6]岳曉東,龔放.創新思維的形成與創新人才的培養[J].教育研究.1999(10)
[7]林崇德.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