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5 17:09:33
序論:在您撰寫節能減排的建議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十一五”期間,全國節能減排的約束性指標是: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我們__市確定的目標是:到20__年,單位gdp能耗較20__年降低22%左右,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26%左右,化學需氧量(cod)降低18%左右,所面臨的攻堅任務同樣很重。
節能減排,沒有退路,難在出路。打開出路,企業是主體,科技創新是支撐。現以我市的“白泥”雙向治理為例,提出以技術改造和區域循環助推__節能減排的建議。
5月17日,__堿業、黃島發電廠、華電__發電3家企業聯手啟動了白泥與二氧化硫雙向治理項目。項目的實施,不僅可“消化”掉__堿業每年產生的14萬噸“白泥山”,還使發電廠鍋爐煙道氣的脫硫成本大幅降低,據測算,3家企業年可節約能耗支出和減少治污費用近3000萬元,膠州灣也將不復受“白泥之患”。此外,通過資源化途徑和循環經濟模式,我市21萬噸的“鉻渣山”已提前半年處置完成,“電石泥”也正加快處置。
曾是污染源“白泥”、“鉻渣”,一經循環模式下的資源化處置,則變成了經濟效益巨大的“金山”,且換回了“綠水青山”。由此看來,我市搬掉的不單單是幾座“泥山”、“渣山”,更為下步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力行節能減排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徑。
一、轉換思路視角,通過循環經濟模式“變廢為寶”,可實現“節能”、“減排”的雙贏。
在循環經濟理念下,所謂廢物,不過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白泥”,在人們慣常印象里不過是導致環境污染和生態災害的“廢物”,而通過資源化處置的途徑,卻可點“泥”成金實現無害利用和產業開發,變為創造效益的寶貴資源。企業得到了切身實惠,由此產生的“減排”熱情必然更加持久,“減排”成果也將更為鞏固。
二、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研發推廣和設施改造,讓企業有“泥山”變“金山”的前景預期及利益回報,是節能減排的關鍵。
應當看到,盡管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都對節能減排給予了高度重視,且包括問責制、區域限批等政策措施紛紛出臺實施,但實際的“減排”成效卻差強人意。這其中的一個根本癥結是部分企業的畏于“減排”成本過高,不是不想“減”,而是不敢“減”或者無力“減”。要從根本上激發企業節能減排的積極性和動力,重要的是依靠科技,通過先進適用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使企業在加大環境投入的同時,也如__堿業等企業一樣實實在在地嘗到“節”和“減”所帶來的“甜頭”,有“泥山”變“金山”的前景預期及利益回報。否則,一些企業的排污設施仍將是“聾子的耳朵”, 諸如環境執法部門與違法企業間“貓鼠游戲”的尷尬也很難從根本上消除。
三、協調引導企業變只靠自身“單打獨斗”式的內部節能減排,走多企業、跨行業、區域間循環經濟之路,有利于廣領域、大幅度提升節能減排的成效。
曾培炎副總理在去年12月21日國務院發展循環經濟電視電話會上,指出“__把白泥用于發電廠脫硫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典型”。我市資源化處置鉻渣也引起廣泛關注,很多城市前來學習。實踐證明,通過統籌區域產業結構布局,整合拉長產業鏈條,引導、協調相關企業走跨行業循環、區域間循環的路子,可實現參與企業多方得利、區域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共贏。
以技術改造和區域循環助推節能減排,是實現環境友好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為讓“泥(渣)山”加快向“金山”和“青山”轉變,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堅持“結構節能”和“技術節能”兩手抓,當前尤其要突出抓好“技術節能”。盡管根據發達國家經驗,調整產業結構帶來的節能潛力高于技術進步。但從__的實際情況看,短時間內第二產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的比重難以大幅下降,因此靠調整產業結構來實現能耗指標短期內的快速下降不太現實。針對于此,必須把“技術節能”提到突出位置上來抓緊抓好。
二、推行“白泥”雙向治理模式,密切校(院)企、企企合作,加快節能減排先進技術研發推廣和重點項目實施。白泥與二氧化硫雙向治理項目的實施,是__堿業與中國海洋大學、黃島發電廠、華電__發電聯合科技攻關的結果。節能減排單靠單個企業自身往往力量不足、收效不大。針對于此,政府有關部門應整合區域內的企業技術中心、高校院所等資源,為企業與院校、企業與企業間牽線搭橋,支持其開展科研合作與項目共營,統籌推動企業間、行業間、區域間的循環經濟發展。當前,應重點組織實施一批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行業共性、關鍵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示范項目,在重點行業中選擇一批節能潛力大、應用面廣的重大技術,加大推廣力度。
三、合理布局循環經濟項目,拉長產業鏈條,降低企業節能減排成本。堅持資源化、無害化并重的治理思路,改變單一為治污而治污的局限,探索跨行業、區域性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建立全市循環經濟重點企業、項目庫,促進關聯企業、項目適度向專業園區集中,實現集群發展,使節能減排的產業鏈條環環相扣、首尾相連、良性循環,并使企業開展項目合作的成本盡量降低。重點要在化工、電力、啤酒、釀造、家電、畜禽養殖等行業,推進企業之間消化工業廢物的“循環鏈”,通過行業成員之間副產品和廢物的交換、能量和廢水的逐級利用、基礎設施的共享,達到工業廢物全面得到循環利用的目的。
近幾年來,中央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5月23日,國務院又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對節能減排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
“十一五”期間,全國節能減排的約束性指標是: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我們市確定的目標是:到,單位gdp能耗較降低22%左右,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26%左右,化學需氧量(cod)降低18%左右,所面臨的攻堅任務同樣很重。
節能減排,沒有退路,難在出路。打開出路,企業是主體,科技創新是支撐?,F以我市的“白泥”雙向治理為例,提出以技術改造和區域循環助推節能減排的建議。
5月17日,堿業、發電廠、華電發電3家企業聯手啟動了白泥與二氧化硫雙向治理項目。項目的實施,不僅可“消化”掉堿業每年產生的14萬噸“白泥山”,還使發電廠鍋爐煙道氣的脫硫成本大幅降低,據測算,3家企業年可節約能耗支出和減少治污費用近3000萬元,膠州灣也將不復受“白泥之患”。此外,通過資源化途徑和循環經濟模式,我市21萬噸的“鉻渣山”已提前半年處置完成,“電石泥”也正加快處置。
曾是污染源“白泥”、“鉻渣”,一經循環模式下的資源化處置,則變成了經濟效益巨大的“金山”,且換回了“綠水青山”。由此看來,我市搬掉的不單單是幾座“泥山”、“渣山”,更為下步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力行節能減排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徑。
一、轉換思路視角,通過循環經濟模式“變廢為寶”,可實現“節能”、“減排”的雙贏。
在循環經濟理念下,所謂廢物,不過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鞍啄唷保谌藗儜T常印象里不過是導致環境污染和生態災害的“廢物”,而通過資源化處置的途徑,卻可點“泥(來源:文秘站 )”成金實現無害利用和產業開發,變為創造效益的寶貴資源。企業得到了切身實惠,由此產生的“減排”熱情必然更加持久,“減排”成果也將更為鞏固。
二、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研發推廣和設施改造,讓企業有“泥山”變“金山”的前景預期及利益回報,是節能減排的關鍵。
應當看到,盡管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都對節能減排給予了高度重視,且包括問責制、區域限批等政策措施紛紛出臺實施,但實際的“減排”成效卻差強人意。這其中的一個根本癥結是部分企業的畏于“減排”成本過高,不是不想“減”,而是不敢“減”或者無力“減”。要從根本上激發企業節能減排的積極性和動力,重要的是依靠科技,通過先進適用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使企業在加大環境投入的同時,也如堿業等企業一樣實實在在地嘗到“節”和“減”所帶來的“甜頭”,有“泥山”變“金山”的前景預期及利益回報。否則,一些企業的排污設施仍將是“聾子的耳朵”,
諸如環境執法部門與違法企業間“貓鼠游戲”的尷尬也很難從根本上消除。
三、協調引導企業變只靠自身“單打獨斗”式的內部節能減排,走多企業、跨行業、區域間循環經濟之路,有利于廣領域、大幅度提升節能減排的成效。
曾培炎副總理在去年12月21日國務院發展循環經濟電視電話會上,指出“把白泥用于發電廠脫硫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典型”。我市資源化處置鉻渣也引起廣泛關注,很多城市前來學習。實踐證明,通過統籌區域產業結構布局,整合拉長產業鏈條,引導、協調相關企業走跨行業循環、區域間循環的路子,可實現參與企業多方得利、區域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共贏。
以技術改造和區域循環助推節能減排,是實現環境友好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為讓“泥(渣)山”加快向“金山”和“青山”轉變,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堅持“結構節能”和“技術節能”兩手抓,當前尤其要突出抓好“技術節能”。盡管根據發達國家經驗,調整產業結構帶來的節能潛力高于技術進步。但從的實際情況看,短時間內第二產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的比重難以大幅下降,因此靠調整產業結構來實現能耗指標短期內的快速下降不太現實。針對于此,必須把“技術節能”提到突出位置上來抓緊抓好。
二、推行“白泥”雙向治理模式,密切校(院)企、企企合作,加快節能減排先進技術研發推廣和重點項目實施。白泥與二氧化硫雙向治理項目的實施,是堿業與中國海洋大學、發電廠、華電發電聯合科技攻關的結果。節能減排單靠單個企業自身往往力量
不足、收效不大。針對于此,政府有關部門應整合區域內的企業技術中心、高校院所等資源,為企業與院校、企業與企業間牽線搭橋,支持其開展科研合作與項目共營,統籌推動企業間、行業間、區域間的循環經濟發展。當前,應重點組織實施一批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行業共性、關鍵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示范項目,在重點行業中選擇一批節能潛力大、應用面廣的重大技術,加大推廣力度。
“十一五”期間,全國節能減排的約束性指標是: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我們**市確定的目標是:到2010年,單位GDP能耗較2005年降低22%左右,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26%左右,化學需氧量(COD)降低18%左右,所面臨的攻堅任務同樣很重。
節能減排,沒有退路,難在出路。打開出路,企業是主體,科技創新是支撐。現以我市的“白泥”雙向治理為例,提出以技術改造和區域循環助推**節能減排的建議。
5月17日,**堿業、黃島發電廠、華電**發電3家企業聯手啟動了白泥與二氧化硫雙向治理項目。項目的實施,不僅可“消化”掉**堿業每年產生的14萬噸“白泥山”,還使發電廠鍋爐煙道氣的脫硫成本大幅降低,據測算,3家企業年可節約能耗支出和減少治污費用近3000萬元,膠州灣也將不復受“白泥之患”。此外,通過資源化途徑和循環經濟模式,我市21萬噸的“鉻渣山”已提前半年處置完成,“電石泥”也正加快處置。
曾是污染源“白泥”、“鉻渣”,一經循環模式下的資源化處置,則變成了經濟效益巨大的“金山”,且換回了“綠水青山”。由此看來,我市搬掉的不單單是幾座“泥山”、“渣山”,更為下步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力行節能減排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徑。
一、轉換思路視角,通過循環經濟模式“變廢為寶”,可實現“節能”、“減排”的雙贏。
在循環經濟理念下,所謂廢物,不過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鞍啄唷?在人們慣常印象里不過是導致環境污染和生態災害的“廢物”,而通過資源化處置的途徑,卻可點“泥”成金實現無害利用和產業開發,變為創造效益的寶貴資源。企業得到了切身實惠,由此產生的“減排”熱情必然更加持久,“減排”成果也將更為鞏固。
二、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研發推廣和設施改造,讓企業有“泥山”變“金山”的前景預期及利益回報,是節能減排的關鍵。
應當看到,盡管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都對節能減排給予了高度重視,且包括問責制、區域限批等政策措施紛紛出臺實施,但實際的“減排”成效卻差強人意。這其中的一個根本癥結是部分企業的畏于“減排”成本過高,不是不想“減”,而是不敢“減”或者無力“減”。要從根本上激發企業節能減排的積極性和動力,重要的是依靠科技,通過先進適用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使企業在加大環境投入的同時,也如**堿業等企業一樣實實在在地嘗到“節”和“減”所帶來的“甜頭”,有“泥山”變“金山”的前景預期及利益回報。否則,一些企業的排污設施仍將是“聾子的耳朵”,諸如環境執法部門與違法企業間“貓鼠游戲”的尷尬也很難從根本上消除。
三、協調引導企業變只靠自身“單打獨斗”式的內部節能減排,走多企業、跨行業、區域間循環經濟之路,有利于廣領域、大幅度提升節能減排的成效。
曾培炎副總理在去年12月21日國務院發展循環經濟電視電話會上,指出“**把白泥用于發電廠脫硫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典型”。我市資源化處置鉻渣也引起廣泛關注,很多城市前來學習。實踐證明,通過統籌區域產業結構布局,整合拉長產業鏈條,引導、協調相關企業走跨行業循環、區域間循環的路子,可實現參與企業多方得利、區域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共贏。
以技術改造和區域循環助推節能減排,是實現環境友好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為讓“泥(渣)山”加快向“金山”和“青山”轉變,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堅持“結構節能”和“技術節能”兩手抓,當前尤其要突出抓好“技術節能”。盡管根據發達國家經驗,調整產業結構帶來的節能潛力高于技術進步。但從**的實際情況看,短時間內第二產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的比重難以大幅下降,因此靠調整產業結構來實現能耗指標短期內的快速下降不太現實。針對于此,必須把“技術節能”提到突出位置上來抓緊抓好。
二、推行“白泥”雙向治理模式,密切校(院)企、企企合作,加快節能減排先進技術研發推廣和重點項目實施。白泥與二氧化硫雙向治理項目的實施,是**堿業與中國海洋大學、黃島發電廠、華電**發電聯合科技攻關的結果。節能減排單靠單個企業自身往往力量不足、收效不大。針對于此,政府有關部門應整合區域內的企業技術中心、高校院所等資源,為企業與院校、企業與企業間牽線搭橋,支持其開展科研合作與項目共營,統籌推動企業間、行業間、區域間的循環經濟發展。當前,應重點組織實施一批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行業共性、關鍵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示范項目,在重點行業中選擇一批節能潛力大、應用面廣的重大技術,加大推廣力度。
關鍵詞:節能減排;稅收制度;稅收政策
中圖分類號:F810.42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20-0069-02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也付出了巨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趨尖銳,節能減排這個關系國計民生的問題已經受到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笆晃濉币巹澗V要把節能減排和結構調整作為重要任務,提出了“十一五”期間單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的約束性指標。目前,我國節能減排目標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導致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急劇變化,也給節能減排任務的完成提出了巨大挑戰。
一、稅收促進節能減排的理論依據
(一)外部性與稅收
外部性是指私人成本或收益與社會成本或收益的不一致,從而導致資源不能有效配置。簡而言之,某些個人或企業的經濟行為影響了其他人或企業,卻沒有承擔與之相應的成本或取得相應的報酬,就產生了外部性問題。外部性分為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由于市場機制存在外部性的時候失靈,此時可以通過稅收手段對市場缺陷進行彌補,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一方面,可以通過財政補貼或稅式支出的方式鼓勵有正外部效應的生產或行為,如節能減排項目投資、節能減排技術研究開發、資源綜合利用等;另一方面,對于資源浪費、環境破壞等具有負外部效應的生產或行為,可以通過征收“庇古稅”,使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趨于一致,從而有效抑制具有負外部效應的生產或行為。
(二)個人、企業行為與稅收
稅收政策引導微觀經濟主體行為主要是通過價格機制實現的。從需求角度來看,稅收政策通過改變不同資源能源、環保產品的相對價格,影響企業中間投入以及個人消費的需求結構。例如,通過提高資源使用成本,促使企業使用可再生資源、加大科研投入或是尋找替代資源。通過稅收優惠政策改變生產設備的購買使用成本,鼓勵企業加大對節能環保設備的投資。另外,通過使不同的消費品承擔不同的稅負,改變不同消費品的比較價格,引導綠色消費,進而影響消費品的供給。從供給角度來看,通過加速折舊、投資抵免等多種稅收優惠方式降低投資者以及生產投資者的資本使用成本,影響不同產業、不同產品的比較收益率,從而影響資本對不同產業及產品的偏好,引導投資流向節能減排產業和項目。此外,也可以通過制定一些限制、約束型的稅收政策,利用稅收收入效應,限制個人以及企業行為。
二、我國現行節能減排稅收政策基本分析
(一)稅收調節面過窄,力度不夠
首先,資源稅征稅范圍較窄,稅率偏低。資源稅是以自然資源為課稅對象征收的一種稅。目前,我國僅對包括原油、天然氣、煤炭、其他非金屬礦原礦、黑色金屬礦原礦、有色金屬礦原礦在內的6種礦產品以及鹽征收資源稅,而水資源、森林資源、草場資源等嚴重破壞或短缺的資源還沒有納入資源稅的征稅范圍。征稅范圍較窄以及較低的稅率使得很多資源被廉價甚至是無償使用,導致資源的過度浪費以及使用的低效。其次,現行消費稅沒有將不符合節能減排技術標準的高能耗產品、高污染產品全部納入征稅范圍,如對環境有害的鎳鎘電池、煤炭等。再次,增值稅、所得稅在促進資源綜合利用上的優惠力度不夠。目前,僅對可再生能源中的垃圾發電、風力發電、水力發電、變性乙醇燃料等予以支持,對國家鼓勵發展的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和節能、環保技術設備的開發推廣缺乏必要的稅收政策支持。
(二)促進節能減排的稅收優惠政策形式單一
目前,我國促進節能減排的稅收優惠大多采取低稅率、減免稅等直接優惠方式,而對投資抵免、加速折舊、延期納稅等間接優惠方式采用較少。雖然直接優惠方式簡單明了,但與納稅人經營活動關聯度小,容易使納稅人借虛假名義騙取稅收優惠,引導企業節能減排的效果有限。另外,我國現行的稅收政策主要采取“正向激勵”方式,即對采用先進技術、符合投資導向的企業予以稅收支持,但對技術水平低、污染量大的企業沒有進行有效的約束。因此,稅收優惠應堅持以直接減免為主轉向以間接引導為主的原則,著重增加投資抵免、再投資退稅等方面的規定,針對具體的科技開發活動或高新技術項目來適用優惠政策,而不是針對某一個企業或某一類產業。同時,堅持稅收激勵支持與約束限制相結合,對能耗高、污染大的行業企業和產品實行懲罰性的稅收政策。
(三)鼓勵節能減排的稅收優惠政策過于零散,缺乏系統化
當前,稅收政策促進節能減排的支持重點主要在以下四個方面: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能源節約、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環境保護[1],稅種主要集中在增值稅、消費稅、資源稅、企業所得稅等幾個稅種。我國現行促進節能減排的稅收政策過于零散,相互之間的協調配合作用難以充分發揮,且缺乏環保稅、碳稅等專門針對節能減排的稅種,綠色稅制亟待完善。目前,我國在廢棄物處置階段還沒有相應的稅收,而是采取征收排污費的方式對排污者進行約束。另外,對節能減排技術創新與科技進步的優惠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制約了我國節能減排技術和設備的研發和推廣,不利于節能減排稅收政策的實施效果。
三、促進節能減排的稅收政策建議
(一)完善現行稅收制度
1.完善資源稅制度。第一,擴大資源稅的征稅范圍,將那些亟需保護開發和利用的資源納入資源稅的征稅范圍。比如,不可再生資源或再生周期長、難度大的資源,包括耕地資源、灘涂資源、地熱資源等;我國較為稀缺或是供給不足、不宜大量消耗的資源,如水資源、森林資源、草場資源等[2]。第二,改進資源稅的計征方式,將現行的以銷售量或自用數量為計稅依據改為按產量計稅,促進資源利用率的提高。第三,提高資源稅的稅率水平。依據不同的資源類型和現行的稅收征管水平,采取不同的稅率。對于原油、天然氣、煤炭等較為稀缺,且開采、使用過程中污染較大的資源應大幅度提高其稅率;對于鹽應將其劃分為工業用鹽和普通食用鹽,工業用鹽從高適用稅率,普通食用鹽則應該適當調低其稅率;對于新增的資源應稅品中,耕地資源、灘涂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草場資源等再生周期長或是稀缺的資源應適用較高稅率;而對于可再生資源和國家鼓勵的新型綠色資源則可以實行低稅率,如地熱資源。最后,稅率高低與回采率以及該地區環境質量指標相結合,促進資源合理開采。從長遠看,可考慮將現行其他資源性稅收如耕地占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并入資源稅,同時,將各類資源性收費也并入資源稅,如礦產資源管理費、林業補償費、水資源費等。
2.完善消費稅制度。第一,進一步擴大消費稅的征稅范圍,將資源消耗量大、環境污染嚴重的消費品或消費行為納入消費稅的征收范圍,如煤炭、天然氣、電力等能源產品以及鎳鎘電池等。第二,發揮消費稅的雙向調節作用,一方面對高污染、高能耗消費品以及不可再生或稀缺的資源性消費品適用高稅率,另一方面,對低污染產品或符合一定節能減排標準的產品實行減稅或者免稅優惠,如混合動力型車輛等。
3.調整車輛購置稅和車船使用稅政策?,F行車輛購置稅和車船使用稅側重于數量噸位和固定稅額征收,而與其使用強度無關,不利于引導節能減排??梢詮囊韵聨讉€方面進行調整:一是改革車船使用稅的計稅標準,對于不同能耗水平的車船規定不同的征稅額度,實行差別征收;二是調整車輛購置稅的稅率結構,引導消費者購買低能耗、低污染汽車。對于以清潔能源為動力、符合節能減排標準的車輛,可實行按適當比例減征車輛購置稅的優惠。
(二)完善其他稅收優惠政策
1.增值稅。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稅轉型改革全面推行,對于鼓勵企業購置清潔生產設備、加大環保設備的投資力度有著積極的作用。增值稅作為一種中性稅收,其環環相扣的特點決定其不宜采用過多的稅收優惠政策,促進節能減排的政策效果有限。借鑒國外支持資源綜合利用的稅收政策,對關鍵性的、節能效果異常顯著且價格等因素制約其推廣的重大節能設備和產品,國家在一定期限內實行一定的增值稅減免優惠;對個別節能效果非常顯著的產品,在一定期限內,可以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措施[3]。如對企業生產包括太陽能產品在內的節能、環保產品實行增值稅減免優惠等。
2.企業所得稅。一是對于如太陽能、風能、氫氧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能源開發活動以及節能減排產品的研發費用,可以提高其稅前列支比例;二是對于企業用于節能減排、高科技研發等方面的固定資產、機器設備,允許實行加速折舊;三是對于利用上年利潤進行節能減排再投資的企業,允許退還或部分退還這部分利潤所繳納的所得稅;四是對為生產節能減排產品服務的技術轉讓承包、技術咨詢等技術收入給予所得稅減免優惠。
(三)適時開征新稅
目前,我國治理環境污染主要是采取對水污染收費,對超標排放污染物的企業征收排污費和生態環境污染費等。由于排污費的征收標準過低,且缺乏稅收的剛性和穩定性,對企業排污行為的約束不足?,F階段我國開征獨立環境稅種的條件尚未成熟,可以先從現有的排污費征收范圍入手,將排污費中的污水、廢氣以及工業固體廢物收費改為征收水污染稅、空氣污染稅以及垃圾稅,之后再逐步擴大征收范圍,提高征收標準。通過排污費改稅,增強企業污染付費的剛性,提高征收效率和管理的規范性,有利于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從長遠來看,應建立起控制污染物排放的稅收制度,開征一些新的稅種,如環境保護稅、碳稅等。
稅收政策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經濟杠桿,對于促進節能減排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僅靠稅收政策顯然是不夠的,還需要其他經濟手段以及法律、行政手段相配合。比如,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和政府采購制度,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給予適當的補助;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盡快出臺《節約能源法》(修訂)和《循環經濟法》;建立并實施科學統一的節能減排統計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等。
參考文獻:
[1]史耀斌.鼓勵節能減排的稅政改革大思路[J].中國投資,2007,(7).
一、國家出臺政策法規是落實節能減排工作的關鍵。
據介紹,國資委已與央企、地方企業簽訂了節能減排的目標責任,對超額完成目標的第二任期央企負責人,總體減排達到或者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的,或者在國內同行中處于領先地位的企業及企業負責人,結合任期考核,給予特殊獎勵,對完不成任務的企業,要根據情節嚴重程度實行扣分處理。對于弄虛作假的企業,除有關部門依照規定給予處理以外,國資委將在業績考核中給予降級降分的處理。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明確了節能減排的主要目標任務和總體要求。今后,國家將出臺相關政策,九大措施重拳出擊,以解決目前在節能減排問題上遇到的認識不到位、責任不明確、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實、協調不得力等問題。
首先控制增量,調整和優化結構。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完善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措施,積極推進能源結構調整,促進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加快發展。
加大投入,全面實施重點工程。加快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水資源節約項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設。推動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治理。多渠道籌措節能減排資金。
創新模式,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深化循環經濟試點,推進資源綜合利用,推進垃圾資源化利用,全面推進清潔生產。
依靠科技,加快技術開發和推廣。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研發,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示范和推廣,加快建立節能減排技術服務體系,推進環保產業健康發展,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夯實基礎,強化節能減排管理。建立政府節能減排工作問責制,建立和完善節能減排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
健全法制,加大監督檢查執法力度。完善節能和環保標準,開展節能減排專項執法檢查。
完善政策,形成激勵和約束機制。積極穩妥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完善有利于節能減排的財政政策,實行有利于節能減排的稅收政策。
加強宣傳,提高全民節約意識。組織好每年一度的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及世界環境日、地球日、水宣傳日活動。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理念滲透在各級各類的學校教育教學中,從小培養兒童的節約意識。
政府帶頭,發揮節能表率作用。在節能減排工作中,中央政府將率先垂范。今年全國要推廣高效節能產品5000萬支,中央國家機關將率先更換節能燈。
在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科技部副部長尚勇說,當前,以低能耗、低排放為特征的“低碳經濟”成為國際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的焦點,抓住當前技術突破和低碳經濟發展的機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走出一條具有西部特色的節能減排道路,對于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他指出,加強節能減排、促進發展方式的轉變,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模式的一場深刻變革。這不僅需要科技創新的強有力支撐,更需要在體制、機制和政策等方面系統推進。他強調,第一要增強共識,把節能減排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舉措;第二要把資源工業和制造業作為節能減排重點;第三要把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作為節能減排的主要舉措;第四要把創新驅動作為節能減排的根本動力。
二、各大企業、行業要身體例行當好節能減排的排頭兵
國務院總理在日前的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任務,關鍵在于加強領導,狠抓落實。各地區、各部門、各企業一定要真正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關于節能減排的決策和部署上來。
眾所周知,石油和化工行業不僅是耗能大戶,也是排污大戶。因此節能減排對行業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形式嚴峻,國家已經將節能減排工作擺上到了突出地位。在推廣節能減排工作當中,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目前仍面臨較大的困難。
首先,高耗能、高污染產品產能增長過快,抑制難度大。近幾年來,氮肥、純堿、燒堿、電石、黃磷等行業的投資增長均以30%左右的速度遞增,致使這些行業產能過剩,同時由于調控機制不力和地方保護等原因,致使國家產業政策不能得到貫徹落實,扭轉高耗能、高污染產品產能增長過快的勢頭難度很大。其次,節能減排的基礎工作嚴重滯后。目前,行業的能耗和產排污統計辦法很不健全。有的是十多年前制訂的,已不適應當前行業的需要;有的根本沒有標準,需要立即研究制訂。另外,節能減排的統計和管理隊伍十分薄弱,許多企業沒有專職的能源和環保管理人員,即使是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也有很多需要各行業協會幫助核實。為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這就要求我們的各大企業、行業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以專業化分工和提高社會效率為重點,積極發展生產
業;以滿足人們需求和方便群眾生活為中心,提升發展生活業;要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傳統產業升級,提高高技術產業在工業中的比重。要積極實施“騰籠換鳥”戰略,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藝、技術和設備;對不按期淘汰的企業,要依法責令其停產或予以關閉。二、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要按照循環經濟理念,加快園區生態化改造,推進生態農業園區建設,構建跨產業生態鏈,推進行業間廢物循環。要推進企業清潔生產,從源頭減少廢物的產生,實現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預防和生產全過程控制轉變,促進企業能源消費、工業固體廢棄物、包裝廢棄物的減量化與資源化利用,控制和減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三、要強化技術創新。要組織培育科技創新型企業,提高區域自主創新能力。加強與科研院校合作,構建技術研發服務平臺,著力抓好技術標準示范企業建設。要圍繞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積極開展替代技術、減量技術、再利用技術、資源化技術、系統化技術等關鍵技術研究,突破制約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瓶頸。
四、要加強組織領導,健全考核機制。要成立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工作機構,研究制定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各項政策措施。要設立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專項資金,重點扶持循環經濟發展項目、節能降耗活動、>!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要建立健全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保障機制,將降耗減排指標納入政府目標責任和干部考核體系。
三、落實節能減排需要全民參與,全民行動
節能減排不僅是企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等對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問題。社會的主體是人,節能減排的主體也必須是人,節能減排必須從每一個來抓起。由于個體的認識不足或者忽視,致使一個水、電等白白的浪費掉、汽車無情地冒著黑煙……。不是沒有人注意到環境的惡化,已經所帶來的危害,而是多數人認為環境污染問題離自己很遙遠,不是自己的事情,也不是浪費自己的錢財,甚至有一些人認為自己有錢,無所謂浪費。殊不知,水、電、氣這些都是人類共同的資源,現在的浪費,就給子孫后代帶來無窮隱患。因此,節能減排人人有責,需要人人參與。
【關鍵詞】鄂爾多斯 節能減排 建議
一、引言
近幾年來,我國在經濟的發展歷程中取得了較為輝煌的成就。但是,我們特別應當注重的是,輝煌的經濟成就背后是環境與資源所承載的巨大壓力。目前,我國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正在逐漸接近極限,經濟社會發展也正在經受著能源資源供給不足、利用效率低下和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的嚴重困擾??梢哉f,在傳統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影響下的資源環境已經無法有效保證發展的可持續性。
對于一個典型的資源型城市一鄂爾多斯來說.由于資源型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較為重要的主導地位.因此節能減排的任務十分艱巨、繁重。近些年來,鄂爾多斯在相關政策的引導下、在各級部門的高度重視下.采取了一些列節能減排舉措.并且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但是卻依然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因此,對鄂爾多斯的節能減排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二、鄂爾多斯節能減排的現狀分析
鄂爾多斯是一個極為典型的能源型城市。近幾年來,一直保持著較為良好的經濟發展石頭。到2010年,鄂爾多斯地區的生產總值達到了2925.7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1.66%。與此同時,財政收入的總量和增長速度均位居全區的首位。但是,由于鄂爾多斯是一個能源消費和廢物排放較多的地區之一,因此,就目前的情況來說,該地區正面臨著嚴峻的節能減排形勢。
伴隨著人們對環境、能源與資源三者關系認識的深入,鄂爾多斯在最近幾年的時間里,以科學發展觀作為知道思想,在立足自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積極借鑒其它省市和地區的發展經驗,制定了一系列得發展戰略和政策.并采取多項舉措保證能夠切實將節能減排落到實處。在當前情況下,鄂爾多斯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強化思想認識,充分認識節能減排的重要性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動的先導。近幾年來,鄂爾多斯政府逐漸認識到了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性。為了進一步推進節能減排工作進程,鄂爾多斯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負責節能減排工作的研究與相關部署工作。可以說,在這樣的宏觀領導機制下,鄂爾多斯逐漸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一體化領導機制.這樣的機制為節能減排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有力的基礎。
(二)強化監督管理,科學推動節能減排
節能減排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有力的監督與管理。為此,鄂爾多斯市政府充分發揮自身的監管職能.采取多種手段加強對相關企業(尤其是重點企業)的檢查與督導,逐漸形成了由市政府牽頭,環保局負責落實的監管制度。在這樣的監督制度下,對減排項目采取不定期的,確保能夠切實完成每一階段的減排目標。
(三)突出重點領域,推進工程節能減排
隨著社會的發展,節能減排工作已經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為此,鄂爾多斯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發展特點,進行了領域劃分,并將工作的中心放在部分重點領域上。例如,鄂爾多斯市政府以燃煤電廠脫硫和污水處理廠建設為重點.努力削減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通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環?;A設施,全市的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四)嚴格環境準入,依法促進節能減排
要想真正保證節能減排工作的效果.就必須有效控制新增污染源。為此,鄂爾多斯市重點強化了三種機制,嚴把環境影響評價審批關,進而確保對污染源頭的有效控制。
第一,堅持規劃環評、項目環評的聯動機制,即不受理那些未經規劃環評工業園區及國家明令控制行業的項目環評:對一些建設項目與園區規劃環不相符的,不予批準。
第二,嚴格落實新、擴、改建項目排放總量控制機制:繼續把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作為新、改、擴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的前置條件:嚴格主要污染物替代排放量審查,組織開展增減平衡項目專項檢查,督促等量置換措施落實到位,對存在較大差距的區縣給予通報批評,情況嚴重的,將實施“區域限批”。
第三,積極探索創新項目環保管理機制。嚴格涉及重金屬等環境敏感項目的準入門檻,探索適合本市重點行業產業發展的環境保護指導意見.出臺環境影響輕微項目豁免目錄.進一步推進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清潔生產審核工作。
事實上,鄂爾多斯正是憑借多方面的努力,成功實現了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削減;與此同時,鄂爾多斯中心城區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也基本達到了345天以上.單位GDP能耗也由2005年的3.18萬噸標準煤下降到1.47萬噸標準煤。也就是說,鄂爾多斯經過不懈的努力,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但是,基于鄂爾多斯特殊的性質,要想進一步加快節能減排進程,還需要付諸于更多的努力。
三、對鄂爾多斯加快節能減排進程的途徑
鄂爾多斯是一個典型的能源型城市.要想進一步推進節能減排進程,必須打破傳統的工作模式,盡快摸索出一條適合自身實際的新型節能減排模式。
(一)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與引領作用
事實上.政府的主導和引領作用主要是針對政府的職能特征而言的。在加快節能減排的進程中,鄂爾多斯政府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訂具體的節能減排政策和監管細則,尤其是對于那些惡意耗能和惡意排污的行為一定要給予嚴厲的懲罰,將政府的主導、引領和監管作用切實落到實處。
(二)調整產業結構,進一步加快節能減排進程
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告訴我們,調整產業結構,限制資源損耗大、污染嚴重產業的發展,是加快節能減排進程的重要舉措。為此,鄂爾多斯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嘗試努力:
首先,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尤其是要大力發展那些能耗低、污染少的具有現代意義的服務產業;第二,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如果能夠大力發展那些能耗低、技術含量高的產業,不僅能夠加快節能減排的進程,同時也能夠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與此同時,應該加快發展環保產業和新能源產業,大力推進燃料電池、太陽能等能源的開發和利用。
(三)發展生態工業,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與此同時,環境、資源和能源之間的關系卻越來越為緊張。要想有效改善這種緊張的狀況,最為快捷、有效的方式就是發展生態工業,盡快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
對于鄂爾多斯來說,要想加快其節能減排的進程,要堅決杜絕“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不能等到全面實現工業化后再進行生態化改造,應該力求實現工業發展和經濟生態化的有機結合。也就是說,在對傳統工業進行生態化改造的同時,加快發展以循環利用和綜合
利用為主要特征的生態化工業。
但是,要想在鄂爾多斯這樣一個典型的能源型城市來說,要想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并非一件易事。為此,筆者認為,鄂爾多斯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努力:
一是以多種形式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包括回收循環、互利循環、反饋循環、鏈接循環、分解循環等;二是以多種方法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包括對一種資源的多種用途同時加以利用、對一種資源的多種有用成分分別加以利用、對利用各種資源產生的排放物連續加以利用、將幾種相關資源的利用過程結合起來,使之相互促進,提高利用效率;三是積極發展綠色建筑業。把生態理念融入建筑規劃、設計和施工以及建筑材料生產之中,使各種建筑物能夠充分適應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的物質能量的循環運動.滿足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資源的要求。
(四)進一步提高科技對節能減排的貢獻率
對于鄂爾多斯來說,還應該特別注意的是,如何借助科學技術的力量推動節能減排的進程是其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要想真正在節能減排工作中充分發揮科技的效用.首先要充分認識到科技對于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作用和積極意義:進而在此基礎上適當加大對科技的投入,并進一步加強對于節能減排科技手段的研發工作。
與此同時,鄂爾多斯應當加強與其它省市、地區的交流與合作,實現節能減排技術的共享,進而形成互利互惠、合作雙贏的局面。
(五)加大宣傳力度,全面提升節能減排意識
節能減排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事情。因此,對于鄂爾多斯來所,加大宣傳力度,全面提高全民節能減排意識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對于政府層面而言.不要因為當前已經取得的成績與突破而驕傲、自滿,相反,應該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對于鄂爾多斯這樣一個典型的能源型城市來說,節能減排工作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的特點。只有具備了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進而付諸于有效的措施,才有可能加快推進節能減排的工作進程。
其次,對于新聞媒體而言,應該繼續加大宣傳的力度,充分發揮媒體的引導和監督作用.使民眾能夠充分認識到節能減排工作已經刻不容緩;與此同時,新聞媒體應該通過自身的宣傳工作,增加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節能減排意識到.使其明確即便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細小舉動也可以對節能減排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只有這樣,才能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將民眾充分動員起來,形成全民共同參與的節能減排格局,加快節能減排進程。
一、部分節能減排指標未完成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對節能減排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尚未真正到位
一些地方沒有真正從科學發展觀的角度看待節能減排,仍然追求GDP的快速增長。“十二五”規劃綱要確定全國經濟年均增長7%左右,但多數地方確定的預期增長目標仍然是兩位數。2011年,全國單位GDP能耗計劃下降3.5%,但各省的節能目標加權僅為3%左右。
(二)產業結構調整進展緩慢,高耗能行業仍然增長較快
2011年,第二、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46.8%和43.1%,第二產業比重比上年上升0.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與“十二五”時期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提高4個百分點的目標要求差距很大。在工業結構中,規模以上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3%,增速快于輕工業1.3個百分點。2011年,6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3%,其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8.4%,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4.7%,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13.6%。高耗能的重化工業發展過快,帶動了能源消耗的強勁增長。2011年,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1.9%,其中,重工業用電量增長12.4%,增速高于輕工業3.1個百分點;鋼鐵、石化、建材等重工業耗電占全社會用電量的60%以上;電力、鋼鐵、建材和化工行業耗煤占煤炭消費量的80%以上。
(三)投資增長過快、結構不合理,增加了節能減排的難度
2011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23.8%,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速6.7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對全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4.2%,比最終消費高2.6個百分點;全國31個?。▍^、市)中有11個投資增幅達30%以上,有15個增幅達20―30%。投資增長過快必然拉動能源消費需求的剛性增長。
投資結構趨重。2011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中,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7.3%,同比加快5.3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6.9%,同比加快5.3個百分點;而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1.1%,同比回落5.2個百分點。2011年1―11月,6大高耗能行業投資同比增長18.6%,較上年同期加快3.9個百分點,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和非金屬礦物質制品業投資分別增長34.6%和29.8%。由于投資結構趨重,既增加了當前節能減排的難度,又因加劇了產業結構的不合理,而加大了以后節能減排的壓力。
(四)節能標準不健全,技術支撐比較薄弱
目前,節能標準體系建設仍然滯后,節能標準的制定對現有技術水平遷就多,一些高耗能行業的準入門檻過低。特別是高耗能產品能耗限額強制性標準和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標準覆蓋面較窄,大部分工業用能設備沒有能效標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和產品還沒有完善的行業節能標準,大型公共建筑和國家機關辦公建筑的能耗限額標準缺失,適合農村地區的建筑節能標準基本是空白。
同時,我國節能減排技術水平跟不上形勢的需要。具有自主品牌的節能減排技術和產品不多,特別是在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受制于人。一些行業能效水平不高,鋼鐵、煉油、乙烯、合成氨、電石等單位產品能耗較國際先進水平高出10―20%。節能減排技術和產品推廣應用不夠,一些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如太陽能光伏電池制造等,產品多數用于出口。由于缺少政策鼓勵措施,節能環保建材因生產或使用成本相比傳統建材要高出很多,在市場價格方面沒有競爭優勢。
二、幾點建議
(一)提高對經濟增速放緩的容忍度,堅持不懈地抓好節能減排工作
能源是經濟增長的“血液”,GDP增速越高,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也就越大。推進節能減排,必須適當控制GDP的增速。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趨勢已經確立的情況下,如果過于關注經濟增速的下滑而強調保增長,就會轉移節能減排的注意力,必須處理好“穩增長”與節能減排的關系,堅持節能減排工作不放松,力度不減弱。要認真吸取“十一五”節能減排工作的經驗教訓,嚴格目標責任管理,切實落實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企業的責任,把落實五年目標與切實完成年度目標相結合,防止再次出現“前松后緊”的情況。
(二)加大經濟結構調整的力度,抑制“兩高”行業過快增長
要充分利用經濟增速放緩這一實行優勝劣汰的時機,加快推進結構調整,提升結構優化對節能減排的貢獻率。有研究測算,我國第三產業比重每提高1個百分點,同時第二產業比重降低1個百分點,單位GDP能耗可降低1個百分點。加快發展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逐步提高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加強對投資項目的節能評估審查,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提高“兩高”行業準入門檻,嚴格控制高耗能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固定資產投入,遏制盲目發展重化工業的傾向。高能耗產品生產應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應制定限制生產主要供出口的“兩高”產品的措施,嚴格控制“兩高一資”產品出口。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嚴格控制落后產能和高耗能產能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盡快制定出臺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實施方案,實行能耗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倒逼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
“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到2015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要從2010年的8.3%提高到11.4%。但據行業統計,2011年,這一比重僅為8%左右,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左右。煤炭在我國占一次能源消費的70%左右,而美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煤炭僅占22%左右。要加快調整優化能源結構,逐步改變目前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增加優質化石能源的比重,顯著提高天然氣、核能、可再生能源的供給能力,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城市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排放量的67%、煙塵排放量的70%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都來自煤炭。要從勘探、開采、洗選、加工、運輸、轉化到使用的全過程,大力推進煤炭的清潔生產和高效利用。
(三)加快建立技術支撐體系,促進節能減排技術、產品的研發推廣和產業化應用
要更加重視節能減排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開發,集中力量攻堅一批關鍵領域和關鍵環節的高新技術、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定期并及時更新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編制重點行業低碳技術推廣應用目錄,建立節能減排技術遴選、評定及推廣機制。落實和完善財稅、信貸政策,使重視節能減排技術研發的企業切實得到好處,使研發和推廣節能環保技術、產品的企業能夠有利可圖。加快推進以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為核心的企業技術改造,通過增量投入帶動存量調整,深入挖掘節能減排潛力。
(四)加強政策引導,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推進節能減排中的作用
適當的經濟政策有助于緩解企業能源和資源使用過程中的外部效應,降低節能減排成本,增加能源使用和污染排放成本。要防止簡單地用行政手段和計劃行為來抓節能減排工作,更多采用經濟政策和市場手段,來鼓勵和推進節能減排。加大政府預算內投資和財政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的投入力度。認真落實和完善支持節能減排的所得稅、增值稅等優惠政策。將更多的不符合節能標準的高能耗產品和資源消耗品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提高能源消耗量較大產品的消費稅稅率。開征環境保護稅,將一些高能耗產品納入征稅范圍。將水、森林、草場資源等納入資源稅征稅范圍,提高需重點保護或限制開采的能源資源的資源稅稅額。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加快推進銷售電價改革,試行居民用電階梯價格制度;對能源消耗超過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的企業,實行懲罰性電價。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和按熱值計價工作,逐步理順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的比價關系。深化環境收費改革,適當提高排污費和垃圾處理收費標準。加強節能發電調度,加快推行電力需求側管理、合同能源管理、節能自愿協議等節能新機制。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建立健全排污權交易市場;鼓勵、規范自愿減排交易活動,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推進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
(五)高度重視建筑領域的節能減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