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24 17:12:17
序論:在您撰寫大學化學課程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微課程是相對常規課程而言時間短(數十秒到二十分鐘短課程),知識點單一、針對性強、表現生動活潑的一種傳授知識的方法。微課程自1993年初見雛形,經十幾年的發展,于2008年正式提出。目前該授課方式已經得到了國外廣泛的應用,在國內也有所發展。微課程主要特點在于靈活生動,有別于常規的老師講授或ppt授課的刻板和枯燥。微課程用多媒體手段將視、音頻用于教學。它生動的表現方式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其靈活性也是主要優勢之一,它不僅可用于課堂授課,還可以通過網絡共享平臺為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提供學習資源。其次由于學生可提前了解課堂所學知識,課堂上可減輕老師的教學負擔,還能解放學生禁錮在課堂上的思維,極大地增強課堂上師生互動。這對知識點的掌握和知識的拓展有很大的幫助。介于以上微課程的優勢,它可改變學生的學習形式,將傳統學生機械接受式向研究型、合作研究型轉變(特別是是研究生階段的應用),從而使學生的創造性和社會性有較大的提高。盡管微課程與常規課程比有很多優勢,但由于微課課時短,知識點單一,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高等教育上的應用。其次微課程對學生自覺主動性要求頗高。盡管微課程相比傳統的授課方式更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但是數分鐘的課時只能讓接受能力較快的學生掌握或理解某一個單純的知識點,而對于接受能力較慢的學生甚至不能及時消化吸收,這就要求他們在課下花更多的時間自主學習,否則其教學結果可能還不如常規授課有效。從國外微課程應用結果來看,它的有效性還是顯而易見的。國內如何普及和揚長避短,我認為有三個方面的工作需要學校、老師和學生共同完成。一是公共平臺的建設。微課資源平臺建設離不開數字校園或智慧校園的建設,它不只是要提供可上傳下載的微課程資源。未來的發展更需要一個師生互動的平臺,除了學,還能有配套的習題,建立探討互動結構單元,建設合理的評估系統??傊⒄n程教學的發展和普及離不開公共網絡平臺的支撐。第二建立跨專業成員合作團隊。傳統板書授課到多媒體ppt的應用,老師除了具備專業知識以外,還需掌握計算機常用的一些辦公軟件。而微課程是集專業知識、動畫、視頻、甚至計算機語言等為一體的工程,對老師要求越來越高。教授某一門課程的老師,很難獨立完成具備高水平、又精煉精美的微課程的制作。這就要求一個跨專業的團隊共同完成這樣一項任務。當然由此制作出的微課程它不僅能夠滿足某一階段的教學任務,還可以根據領域發展,對微課程實時更新。第三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這是微課程能否普及最主要的因素。微課程靈活多樣,給學生聽覺視覺上的新鮮感,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這都是相對傳統教學方法而言。當微課程普及如常規教學課程一樣時,久而久之學生依然會產生“疲勞”,進而對該種方法失去興趣。正如多媒體ppt引入教學初期時,很多學生也是極為新鮮好奇,而接觸時間長了似乎教學效果還不如傳統的板書。從長遠來看,微課程更大的優點在于它的開放自由以及靈活性。學生利用微課程學習時,不僅局限于課堂上,可以根據學生自己的時間、精力、興趣等隨時隨地學習。當學習不受課堂老師約束時,那么學生學習自覺性就變得尤為重要。此時只有培養學生專業興趣,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微課程的優勢。
2微課程在大學化學中的應用
目前微課程已成功用于中小學和研究生階段教學。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小學課堂知識點單一、明確,利用微課程特征既能調動學生興趣和積極性,老師還能在短時間完成教學任務。而微課程成功用于研究生教學,主要跟研究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分不開。研究生課程課時少,每課時知識容量卻非常大,若單憑微課程單一的知識點完全不能滿足教與學。以微課程為核心內容的更多知識需要學生自覺主動學習,只有很強的自主學習能力的人,才能通過微課程涉及知識點不斷放大拓展,從而完整的理解掌握整個課程的知識體系。大學專業基礎課課堂知識量與中小學不同,知識點多,信息量大,數分鐘的微課程很難覆蓋教學內容。而與研究生相比,大學生自學能力還處于培養階段,學習過程更依賴于老師的引導。然而傳統的授課方式枯燥乏味,讓更多地學生處于“被學習”的境地。如何利用靈活生動的微課程改善大學化學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從“被學習”到“主動學習”,將是促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新途徑。我認為將微課程用于大學化學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將授課內容凝練成數分鐘微課程。盡管一節常規課的內容或者一個章節的知識點多爾繁雜,但通常我們都可以將其凝練成1~5張動畫ppt或者幾分鐘的音頻錄音。我們不能依賴于它替代正常授課,可以將其作為授課內容的一部分。這種微課程最大優點可以用于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由于這種形式的微課程涵蓋的知識點全面,如果學生能在課前做些預習,那么正常上課時師生有更多的時間互動,對知識點深入拓展,達到良好的授課目的。(2)將與理論知識相關領域的應用制作成微課程。有機化學理論或機理相關知識多與微觀結構相關,學生初次接觸時總是很難理解,更有甚者認為這些看不見摸不著,又缺乏邏輯思維的理論學習有何用處。殊不知對有機物的認識都是從微觀結構開始,而有機化學產品的合成也是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得以實現。大學有機化學理論學習是有機化學重要內容之一。例如親和取代反應機理(SN2/SN1)涉及構型問題。很多同學不理解構型為什么會發生變化,而理解反應產生的構型變化也沒有實際意義。從事有機化學研究工作特別是藥物研究的都知道,有機化合物的構型不同,其旋光性也是不同的,就意味著同一種化合物的左旋體和右旋體生理特性不一樣,有的可以用來治病,有的對病毫無效果。關于反應引起的構型變化在指導醫藥合成上十分關鍵。介于以上的案例,我們老師就可以利用微課程的特征,來引導學習。制作一節具有左旋體右旋體藥物的應用實例,通過告知學生左旋體右旋體之所以藥物特性不同,主要跟其構型有關,而不同的構型可通過SN2/SN1反應得到。這樣一來,把原本機械接受型的學習方式轉變為意義接受型方式,讓學生覺得這些枯燥無味的反應機理原來是非常有用的。將應用實例制作成微課程,實質是抓住學生好奇和學以致用的心理。專業基礎課是專業方向十分重要的課程,但往往由于課程內容較為深奧,且相對教條枯燥,因此學生厭學。能夠找些知識點對應的應用實例或者相關領域前沿動態,激發學生好奇心并認識其重要性,無疑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3)將與化學本質相關的有趣的現象制作成微課程?;瘜W神秘而有趣,一些化學反應會呈現美麗的色彩,會長出規則的晶體,原本不可見的氣體會出現有色有型的固體,氧化還原反應能夠使燈泡發光。當你把那些有趣的化學現象通過微課程的形式展示給學生時,會極大的刺激他們求知欲望,探索化學本質心里會更加強烈,此時再引入相關的知識點,學生接受起來會容易的多。
3結論
[關鍵詞]大學;傳統文化傳承;不力;課程因素
一
當前我國大學傳統文化傳承不力主要表現在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系統、行為系統、價值系統的內化不足上。而之所以如此,又與當前我國大學課程設置不無關系。由此,本文主要想就當前我國大學傳統文化傳承不力之課程因素做一簡要分析,并就如何改進當前我國大學課程設置,加強民族傳統文化傳承這一問題提出部分不成熟的看法。緣于人們對課程的認識不一、所指不同,特對課程這一范疇做出如下三點限定,以免引生歧義:其一,本文的“課程”主要指“在學校情境中、以靜態方式存在的、除去具體課堂師生教學活動之外的學科、經驗、活動方案等”,它包括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兩類,前者主要指“作為教師與學生教學活動之基本依據的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及教材等”,后者則主要指“物化形態上的校園建筑、活動場所和觀念形態上的校園氛圍、人際關系兩類等”。上述界定是對國內廖哲勛、施良方、吳康寧、董澤芳四位教授關于課程界定的綜合,分別參見:廖哲勛.課程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159;施良方.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和問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272-273;吳康寧.課程社會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14;董澤芳.教育社會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258。其二,課程是學校教育中師生“教”、“學”及二者交互活動的基本依據,在教育業已制度化的今天,課程的教學至少已與教師的教并駕齊驅。其三,課程乃文化之文化,是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根本特性在于其文化傳承的工具性,它“充當著文化傳承的工具角色,并且課程文化的主體地位正是由它作為傳承文化的工具而獲得的”[1]。在簡要表明筆者對課程及其包含內容理解之后,下面就按上述維度來對當前我國大學傳統文化傳承不力之課程因素作別類分析。
二
概而言之,當前我國大學傳統文化傳承不力之課程因素主要有二:
1-顯性課程體現傳統文化的科目比例、課時少
20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大學課程的結構通常以專業為單位,由公共課、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四部分構成,之后進行了改革,開始在大學低年級開設通識教育課程[2]。高等院校的文化傳承與通識課程休戚相關,盡管限于資料收集能力,筆者沒有查閱到國家關于大學課程設置具體統一的課程計劃(或許由于各高校性質、類別、程度不同,國家確實也沒有就此做出明確規定或限制),但綜觀我國大學通識課程的設置,主要特點有二:從結構上看,主要由公共必修課和素質教育類選修課兩部分構成;從內容上看,主要以公共必修課為主。從國內已有學者對大學通識課程問題的研究來看,當前我國高校的傳統文化傳承情況似乎比中小學更為欠缺。一是公共必修課多,素質教育選修課少。在公共必修課中,我國主要以政治、外語、體育、計算機、軍事理論為基本組成部分,其中尤以兩課和外語為最。有研究表明,“北大、武大、廈大、南大、陜師、上交、汕大等八所高校的素質選修課程占通識課程的比例不足30%,并且其兩課和外語占公共課的平均比例高達66%左右”[3],素質教育課程不僅比例小,而且大多還是選修課。二是公共課內容龐雜,真正涉及傳統文化的內容與課時少。那些與傳統文化相關的素質教育課程,除在形式上是“選修”之外,其內容也相當龐雜,幾乎囊括了所有自然、人文、社會、藝術、基本技能等領域,并且各校也沒有統一的標準,關涉傳統文化內容的僅為其中很少一部分。以北京師范大學2005~2006年度下學期的課表為例:該年度本科生公共必修科目共計31門,周總課時數為138節次,關于人文社科的有7門,而7門人文社科中真正關于中國文化的只有《中國近現代史綱要》1門,且課時只有4節次,所占科目和課時比例分別為3%和2%;本科選修科目共計95門,周總課時數為476節次,其中關于中國文化的有14門,周總課時為28節次,所占科目和課時比例分別為14-7%和5%;研究生公共必修科目共計15門,其中關于中國語言文化的為0;研究生選修科目有35門,除長拳、太極拳、乒乓球等體育類項目外,關于中國文化的幾乎沒有[4]。三是國、外語比例嚴重失衡,外語具有超值化傾向。許多高校都十分強調外語的必修性并將其作為公共必修課予以明確安排,而對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大學語文等諸如國語的課程不夠重視或語焉不詳。不僅如此,外語科還在課時上呈上升、在考核上呈從嚴趨勢。這一點,只要隨意查閱一下當下各大學實施的課表及對大學英語四、六級通過率的強調便可一覽無遺。
2-隱性課程體現傳統文化精神的因素、內容少
隱性課程傳統文化的缺失主要表現在物化形態和觀念形態兩方面,由于觀念形態的隱性課程主要與學校中的師生、生生人際交往活動及學校各項制度相關,筆者曾在其它場所已做論述[5],因而,此處主要就物化形態上隱性課程的傳統文化缺失情況作一闡述。概而言之,主要有三:一是校園建筑日益物質化,缺乏傳統學校氣質。大學作為傳遞知識、陶冶性情,鍛造人格的場所,應該具有一種特殊的學校氣質,校園建筑應以一定的辦學理念和人文精神作支撐,要與歷史對話,正如芬蘭建筑師奧爾托所言,“縱然只殘存一座煙囪也應圍繞這個遺跡來重新建設”[6]。但近年來,在市場化的影響下,許多學校不管國家和自身是否具有經濟承受能力,也不問教學與科研的實際需要,把商業性建筑的處理手法照抄照搬到學校建筑中來,日益物質化,遍地透著官僚氣息和銅臭味,給人一種華而不實的感覺。二是校園環境日趨商業化,缺乏傳統文化氛圍。如果說大學的獨特氣質在于其精神而非物質性,那么學校的內涵則體現在其文化上。但現在我們的校園受西方的影響很大,不僅對已有古老建筑的愛惜不夠,隨意拆毀,而且新建校園又不注意采用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風格,卻僅為追求時尚而耗財費力?!耙粋€東方老國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藝術特性,在文化表現及觀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為這是一種明顯地代表著文化衰落、乃至滅亡的現象”[7],因此我們的大學應該注重文化性的生成。三是活動場所日漸機械化,缺乏傳統人文關懷。如今的學校在活動場所方面愈發表現出機械化特征,缺乏傳統的人文關懷。教學場所由于其活動主體更多的是師生或生生之間的“人”,因而,其“機械化”程度還不算明顯,但后兩者就不一樣了。尤其是運動場所,如今的大部分學校都在一系列達標評估中,不斷地圈地,購買設備,受西方的影響,各式各樣的鍛煉器械被源源不斷地充實到大學的各個運動場所,那些所謂的個性化鍛煉設備似乎都是為個體運動所準備的,即一個人面對器材并操作器材,繼而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然而,這種場除了聽到鍛煉者對機器設備“做功”時所發出的刺耳響聲、使肌肉組織變得不一般外,似乎對人的心境陶冶并無多少良效。同時,生活場所諸如食堂、宿舍等也都是為個性化設計的,不斷地強調個體的空間,而相對忽視學生之間的交往,加上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對學生的限制,使得在校學生的生活毫無生機可言。
三
那么,如何通過課程來加強大學教育的傳統文化傳承?筆者以為措施有二:
1-改進課程設置,細心呵護顯性課程中之傳統文化內容
首先,在課程目標上,應充分挖掘并體現傳統文化因子。從縱向上,應將傳統文化傳承的具體要求逐級內化到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當中。課程目標的陳述不能過于寬泛籠統,教學目標的陳述則應越細越好。具體情形我們可以參照美國課程學專家伊勞特(M.R.Eraut)提出的課程目標密度公式。伊氏曾就課程目標密度提出過一個公式,即課程目標的密度的指數=所列舉目標的數目/列舉出來的目標所涵蓋的課時,并認為,一般目標應以不到1/50為好;課程目標應以1/5為適中;教學目標則應在1/2到1/6不等。參見施良方.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和問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97。:課程目標的密度的指數=所列舉目標的數目/列舉出來的目標所涵蓋的課時[8](P97)。特別要注意非人文社會學科傳統文化因子的挖掘與利用,如在教授勾股定理和黃金分割點時,可以結合傳統文化中的“中庸”之美;在講解宇宙萬物現象的物理現象時,也可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天人合一”。當然,這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有待我們的學科教學法專家進一步深入研究。從橫向上,應將傳統文化傳承的具體要求分別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的方式納入到各學科文化傳承之內,將課程目標一分為三地綜合表述之。如國史一科,不僅要明確要求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掌握識記的基本史實,還要培養其對中國歷史的感情以及由此產生的對中國文明的認同。國文一科,不僅要規定在單位時間內古典詩詞美文閱讀、背誦的數量,還要使學生由此認識到中華文明的精深博大,從而培養其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自然科學,除基本的科學知識之外,也應使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精神等有所了解。
其次,在課程結構和類型上,應調整并增加傳統文化的學科和課時比例。在課程結構上,應改變當前我國大學人文社會學科比例偏低的狀況,在平衡自然、人文、社會三類學科科目比例的前提下,確保中國傳統文化內容在通識課程中對半開的比例,將漢語類(如大學語文、古代漢語、現代漢語等)和國史類(如國史大綱、國學概論等)科目作為必修課予以開設,并賦予傳統文化科目一定的課時量。在課程類型上,從總體上遵循以學科、授受、顯性、必修課程為主,以活動、探究、隱性、選修課程為輔的原則,在具體操作上應以選修、活動尤其是探究課程為主,因為大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傳統文化基礎,對傳統文化的某一領域已表現出某種傾向性,并能就傳統文化中某些更深層次的問題做出自己的評價與判斷。
再次,在課程內容和教材編寫上,應拓充并加深傳統文化知識素材。在課程內容上,不僅要將那些最能體現傳統文化精神的知識、道德行為規范和價值取向選入教材,從古代的蒙學教材、儒學的“四書”、“五經”以及先秦諸子的文本中選取出一些經典之作,將其納入國語教材;還要注意內容的社會貼近性,使所選內容與當前國人的日常生活實踐息息相關,如思想政治科應選取那些能夠部分抑制當前過分功利化、個人化的傳統倫理行為規范和價值取向;國史科要選取那些與當今政治、經濟、社會領域重大問題密切相關的史實,等等;更要注意所選內容的可讀性,使篇幅和內容短小精悍。在教材編寫上,應根據不同學科特點采用不同的編制形式,除在總體上堅持傳統文化學科教材的編制以“縱向組織與橫向組織、邏輯順序與心理順序、直線式與螺旋式”[8](P106)三種形式相結合為原則外,還要在具體操作上有所區別,如國文語一科,應采用螺旋式、心理順序編制原則;中國歷史一科,應采用直線式、以歷史發展本身的邏輯順序來組織其內容,特別是在中學開設過的中國歷史,大學階段不能簡單重復,而應予以實質性的拓展;思想政治一科,應采用心理順序,依據學生心理發展的特征,按自身、家庭、他人、國家、社會逐次拓展的方式來進行編制。對此,傳統文化中關于“修齊治平”的倫理規范漸次養成模式應該優于自小學到大學均為清一色的馬克思基本原理內容螺旋擴展模式。
2-完善校園文化環境,養護隱性課程中之傳統文化氛圍
首先,要整體改造學校布局,適度遏制當前各校普遍存在的“非學?;苯ㄖ\動。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而言,不僅要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條例,就各級各類學校的建筑規模、投資預算及相關標準做出明文規定,對各超標學校建筑應給予相應處理,使其明了物質條件的優越給傳統文化傳承帶來的負面效果,還要反思正在或業已進行的各項“學校評估達標”活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及其制定的“達標”細則是否符合現有國家和各地經濟發展實情。就各學校而言,不僅要合理布局,充分體現學校的傳統人文氣息,自覺抵制校園建筑商業化傾向,還要積極采取多種措施,營造靜態的校園環境來賦予學校以傳統人文氣息,如在學校適時之處建立一些樓臺亭閣、花草樹木、雕塑圣像等以精雕細刻具有傳統人文精神的學校“藝術景點”,在圖書館、閱讀欄、各樓廊墻壁等地盡可能鑲嵌上中國傳統格言警句和書法、繪畫等作品,以最大限度地凸顯具有傳統人文精神的學?!叭宋木坝^”,等等。
其次,要全面開展各項活動,克服當前學校只關注學生“認知模式”的文化傳承格局。不僅要在校內組織開展多種文化傳承活動,如利用國旗下的講話、板報、廣播站、班級團隊,結合各種紀念日開展相關主題活動,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心,組織開展古詩文誦讀活動、圍繞傳統文化開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書畫展覽、各類征文競賽等活動,引導學生自己選編并背誦一些傳統名言警句,以警示自己、教育他人等;還要開發地方和校本課程,挖掘周邊自然資源、社會資源、人文資源,組織學生參觀當地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景點,從愉悅中自然浸潤并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形成對民族文化的崇敬感和自豪感,其間最為重要的要對上述活動的具體實施制定出評估方案,切實督促各校開展上述隱性課程文化傳承活動。
再次,要著力傳承優良校風,精心打造學校師生的傳統精神人格。在內容上,可以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孝、忠、信、恕、勤、儉、毅為準繩,來指導學生的日常行為與交往活動;在形式上,則可采取“三段螺旋式”的人格養成模式,即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提升學生的人格養成,第一階段可以《大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基本內容,培養學生作為一名社會公民的基本品質,主要解決做“人”的問題;第二階段可以傳統倫理道德為基本內容,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精神,主要解決如何做一個“中國人”的問題;第三階段可以時代要求的“學會生存、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及與他人一起生活”[10](P76-85)和“培養科學的人道主義、培養創造性、培養培養社會義務的態度、培養完人”[10](P183-192)為基本內容,培養學生兼具傳統人格精神和新時代品質的現代復合型人格,主要解決如何做一個“現代中國人”的問題。在方法上,則應注重教職員工的榜樣示范。教職員工特別是授課教師不僅自身要以傳統文化精神來行為處事,處理好相互之間的關系,為學生做出表率。還要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切實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對那些有悖傳統美德或文化精神的人與事進行
有效監督,在校園內弘揚倡導傳統人格精神。
[參考文獻]
[1]范兆雄.課程文化發展論[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9-45.
[2]王偉廉.中國高校課程體系改造的歷史、現狀及展望[J].有色金屬高教研究,1997,(4):58.
[3]陳曉紅.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研究[D].廈門大學博士畢業學位論文,2006:229-231.
[4]北京師范大學教學服務中心.2005-2006年第2期課程表[Z].北京:北京師范大學教務處,2005.
[5]容中逵.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關于中國傳統“師道”的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科版),2007,(1):88-97.
[6]轉引自張衛宇.淺論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及校園建筑文化[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科版),2000,(4):82.
[7]閻利雅.學校文化的環境:空間文化建設[J].教育科學研究,2005,(8):28-30.
[8]施良方.學習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8.
大學體育教育主要通過大學體育課程和課外活動來實現,但二者存在各自的困局。大學體育課程方面。從大學體育教材與初高中體育教材的對比可以看出,除健康教育知識模塊增加外,教學內容基本重復初高中的技術學練,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以籃球項目為例,許多學生在中學已經掌握了如“三步上籃”等基本技術。進入高校,他們需要運用這些技術,享受籃球帶來的快樂。但是當前高校由于選項教學班學生水平的參差不齊,仍需重復基本技術教學,這就導致部分技能強、喜歡籃球的同學,反而不喜歡籃球課。課外活動方面。大學體育區別于高中的地方在于:各類體育社團、俱樂部組建活躍,學生參與度較高,內容更為豐富和個性化。這類社團和俱樂部,有的具備體育專業人員的指導,有的則較為松散,但總體上講,缺乏有效的組織和管理,無法發揮其潛在的教育、文化價值。針對以上問題,我國大學體育教育已經在嘗試進行改革。世紀之交時,王宗平先生應景于健康理念,發表多篇文章提出增加理論課時的改革思路;同時提倡按體育項目進行教學俱樂部的模式。目前,大學體育課程多數按項目開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時間、項目和教師。這種“三自主”選項的模式,解決了興趣上的差異化,但沒有解決水平上的差異化,即對于同一個項目仍有興趣的同學很難滿足他們更高的需求,這部分學生往往到社團和俱樂部中去尋求滿足,但是社團和俱樂部的組織管理水平不夠,而且參差不齊,差異較大。因此,有學者提出“課內外一體化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但遺憾的是這一理念,并未有實踐與操作層面的具體舉措。更為重要的問題是,教學俱樂部也好,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也罷,都沒有跳出課堂教學的范疇,大學體育系統里,是否有課堂教學之外,具備大學體育教育功能的模式?2012年崔樹林教授在教育改革的實踐中提煉出“三元一體”大學體育課程發展模式。該研究在認清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基礎上,強調發揮社團和體育俱樂部的教育價值。課堂教學是實現體育教育的根基,此無可置疑。但是,課堂教學之外,大學體育俱樂部活動同樣可以實現體育教育的功能。本研究認為,在高校學分制的背景下,既然大學體育俱樂部能夠實現教育功能,學生可以從中學習到更豐富的體育知識,身體可以得到更為充分的鍛煉,還可以培養更為持久的體育興趣,完全可以授予學生學分,進行課程化管理,而且進行課程化管理之后,其潛在的教育價值將能得到更為充分的發揮。在此理念的指導下,聚焦大學體育俱樂部的課程化管理,如何能夠在實踐層面有效推進大學體育俱樂部的管理,從而充分發揮大學體育課堂所不具備的教育價值。
2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
2.2邏輯分析法
2.3專家訪談法
2.4案例分析法:以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體育俱樂部的運作和管理為實踐平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將籃排足乒羽網六個項目,以八個二級學院為單位組建聯賽,每個球隊設有經理,各自的隊名、隊服、隊旗等標志。聯賽貫穿整個學期,由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組織、管理和運營。
3大學體育俱樂部課程化管理的實踐探索
3.1定位大學體育俱樂部的育人目標
以往大學體育俱樂部僅僅定位于學生自組織、自管理、自娛自樂的性質明顯,因而在組織管理上表現為松散性質。但是,作為大學體育系統中的一部分,大學體育俱樂部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較之體育課堂而言,大學體育俱樂部在學生身體健康的促進上更有效果、在體育技能的提升上幅度更大、在體育興趣的滿足上更為徹底。最為重要的是,大學體育教育的目標還有精神層面的培養,大學體育俱樂部在這方面,因其活動的豐富,較之體育課堂更能培養學生如意志、競爭、團隊等層面的精神素養。因而,大學體育俱樂部的目標定位,不能僅僅是自由玩玩而已,其具備課堂教學所不具備的潛在教育價值。只要具備有效的組織管理,學生就能從中得到更為全方位的體育素養提升。大學體育俱樂部的目標應該符合大學體育教育的定位。在一般性鍛煉維護學生身體健康的基礎上,應以強健體魄為目標。重點在于強健方面,即通過強度更大的身體活動來刺激學生身體能力的提升,達到強健的目的。只有在強健目標的指引下,經過長時期的堅持,才能在未來扭轉學生體質下滑,實現增進學生體質的目標。除了身體層面的目標之外,大學體育俱樂部還應通過組織豐富的實踐活動,如競賽等,在實踐中鍛煉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培養學生的精神品質,如敢于挑戰的勇氣;落后時或遇到困難時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為團隊的勝利無私奉獻的合作精神等等。這一目標的實現,必須有專業的體育教師來指導。體育精神是一種在實踐體驗中才能領悟的精神價值,體育教師能夠通過自身的經驗來教育學生,通過類似的實踐體驗來幫助學生提煉總結,反思各種精神價值,達到潛移默化的精神熏陶效果。除了身體層面與精神層面的兩大主目標外,大學體育俱樂部還有課堂教學所不具備的兩種衍生教育價值,即培養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和營造校園體育文化氛圍。此兩種教育價值,需要有主動的目標設置與之對接。因而,大學體育俱樂部還應有兩個衍生目標,一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組織、管理,乃至運營整個賽事。讓大學體育競賽產生市場價值和社會價值,模仿國外的大學聯賽,如NCAA(美國大學生籃球聯賽)等;二是以打造體育文化平臺為目標,體育俱樂部的競賽活動能夠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營造一種校園的體育文化氛圍,濃厚的體育文化氛圍可以帶動更多的學生熱愛體育,參與體育、從而實現大學體育育人的價值和目標。
3.2建立以聯賽為平臺的俱樂部內容體系
大學體育俱樂部在身體與精神層面的目標,需要有實踐活動的平臺與之對接,才能保證目標的實現。體育活動最佳的實踐平臺在于競賽,在競賽中學生的興趣投入最大,身體活動的強度不僅能夠維持健康的需要,更能夠向強健的方向推進。在競賽中,學生要面對競爭、勝負等情境,這是修煉精神素養的最佳平臺。以往常規課堂教學內容體系中,也有競賽的134安排,但因學生水平、課堂時間等因素的限制,無法發揮競賽作為教育平臺的深層價值。另一方面,當前大學體育體系中,也有課外競賽體系。這些競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相對高水平學生對于體育的需求,但這部分校隊層面的受益對象,相對于龐大的體育愛好者來說,比例太小。而且這些競賽設計沒有突出教育目標,加上組織管理相對松散,并未發揮出聯賽平臺的影響力和教育價值。在課程化管理思路下,提出“以聯賽為平臺的俱樂部實踐內容體系”,以期在提升學生綜合體育素養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首先,從鍛煉次數上看。就目前大學體育課程設置而言,所有球類項目,均可以采取聯賽的方式。以籃球項目為例,以校內二級學院為單位組隊,模仿NBA的方式進行常規賽和季后賽。以八支球隊為例,先進行為期7周的單循環常規賽。后用5周時間進行淘汰季后賽,至決出總冠軍。被淘汰的隊伍,轉入一周一次的技戰術學練環節,聯賽貫穿整個學期。平均每支球隊一周一場比賽,次數約等于體育課;其次,從鍛煉效果上看,球員每場比賽的強度遠遠大于體育課程的強度。這種鍛煉效果超越了身體的保健層面,實現了強健體魄的目標。另外,學生為了贏得比賽還會在場外進行鍛煉。因而,在強健的目標上,聯賽平臺的整體效果遠遠優于體育課堂;最后,從學生興趣上看,常規課堂的技術學練,相對枯燥。以聯賽為平臺的實踐內容體系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練興趣,學生為了賽場上的“英姿”,往往會主動請教師長,如何能夠控球更好,突破更快,投籃更準。即使知識性更強的規則、戰術等純理論內容,學生也因為有實戰比賽的需要而更具有主動性。甚至賽場外的同學粉絲也變得更加專業,這種專業也是大學體育教育的成就之一。以聯賽為平臺的內容體系,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效補充,既為教學活動提供了實踐平臺,又在課堂教學以技術為主的基礎上,深化了規則、戰術,甚至文化等理論性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更為全面地理解體育,從而為他們將來的體育活動,或者體育欣賞打下基礎。
3.3認定學時、學分調動學生主體的積極性
學生在大學期間的體育活動,以每周一次的體育課為主,另有興趣的同學可自愿參加各類體育社團或體育俱樂部。體育課程是大學體育教育的主要手段,可授予學分。體育俱樂部、社團等作為課外活動,學校支持開展,但不認定學分。這種教育管理模式有其成功的經驗,且仍需長期執行,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創新的可能。結合實際操作經驗,提出在此模式的基礎上,通過加強對體育俱樂部的管理,認定其學時,并授予學分,以發揮其潛在的教育價值。經過課程化管理的大學體育俱樂部甚至可以彌補部分體育課堂教學在體育教育功能發揮上的局限,實現更為綜合的育人目標。下面從幾個具體的操作性層面,分析其可行性與實踐價值:第一,健身價值層面。以體育俱樂部聯賽平臺對接課程內容,在強健體魄的效果上優于體育課堂。俱樂部聯賽體系平均每周一場比賽,時間上等于體育課,但競賽的強度遠大于課堂學練。加上學生為了比賽自發組織的訓練,無論是質上,還是量上,其效果均優于體育課堂。第二,知識學習層面。俱樂部聯賽也是體育知識學習的過程。以認知性知識而言,聯賽中學生要學習的是各項體育競賽的規則、戰術,體育競爭的精神,甚至儀禮。這些是對常規體育知識的深化和補充。以操作性知識—運動技術而言,俱樂部聯賽對于學生在技術水平和掌握程度上,都要高于常規課堂。第三,精神培養層面。大學體育教育最難也是最寶貴的地方,在于對學生體育精神的熏陶和培養,俱樂部聯賽中,學生會更多地體悟到勝負的概念,尤其是如何面對失敗。還有團隊精神方面,學生始終在進行團隊合作,而且這種合作的效果馬上會通過比賽反饋給他們,加上老師的引導,可以真正幫助他們理解團隊合作的真諦。第四,綜合能力層面。俱樂部聯賽平臺的建立,需要有效能的組織和管理。整個聯賽設有專門的組織管理機構,老師在擔當教練任務之外,只負責整體的設計和監督,具體操作由競選或選的學生負責。每支球隊有專門的經理來管理。學生在管理過程中,綜合能力得到提升,能夠為將來的求職和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從以上四個方面來看,課程化管理的俱樂部聯賽,完全是體育教育的過程,符合授予學分的原則。體育俱樂部學習所獲學分,可等同于常規體育課的學分,納入到大學體育課程計劃中去。學生在大學體育的教育系統中,將會有更大的選擇空間。配合上有效的考核,將會進一步督促學生的體育學習。通過對于學時的認定,教師的積極性也會更高。因而,認定學時、授予學分可以全方位保證俱樂部聯賽教育功能的發揮。
3.4明確指導教師的權利與義務
以往大學體育教師的定位在于—課堂教學和課外指導。但課外指導往往停留于字面上,沒有明確的管理制度和激勵措施,依靠教師的責任感無償付出,并非長久之計。課外的概念本身就意味著可以不給教師記工作量。但事實上,體育社團和俱樂部活動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如果沒有工作量方面的計算和設計,教師必然積極性不高,進而會影響整個教育功能的發揮。因而,體育俱樂部的課程化管理,必須明確教師的權利和義務,把教師指導俱樂部合法化。學生在體育俱樂部的學習可視為學時,相應的,教師指導也可以計入工作量,并進行考核。從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專業能力的發揮上看,都應該給予計算課時量。體育俱樂部的指導教師,其首要的工作任務仍然是教學,只不過教的內容,從技術層面轉向戰術和規則、文化等理論層面,以及如何在實戰(聯賽)中將這些理論實踐化。教學之外的另一個基本任務是在組織管理層面,即對體育俱樂部進行指導。主要包括體育俱樂部的整體設計和監督,聯賽的組織、宣傳、裁判等指導。體育俱樂部的指導,同樣是知識傳授的過程,同時還是培育學生體育精神的過程。每場比賽之后,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比賽所帶給學生的強烈感受,幫助他們分析自身和團隊的問題,建立“勝不驕敗不餒”的拼搏精神,領悟體育精神的真諦。這一教育價值,是其他學科、其他體育教育方式所難以實現的。教師的定位明確之后,可以名正言順地計算工作量。但如果單純給教師增加課時量,學校經濟負擔會加重,學校積極性就不高。這也是眾多課外體育俱樂部面臨的現實難題。通過課程化管理之后,部分學生的課堂學習轉為了俱樂部學習,因而,在總的課時量上沒有變化,學校的負擔不會加重。也就是說,總的蛋糕沒有擴大,只是解放了課堂學生的壓力,轉化為體育俱樂部學習的動力。教師的工作量可以參照常規課堂班級人數來確定。即把整個聯賽的隊員編為一個大班,統一管理。以八支隊伍為例,每隊10人,共80名學生。整個聯賽共47場比賽,平均每周四場,約進行一學期。每場比賽由一名教師指導,計一個學時。如此計算下來,每位教師每周的工作量為四課時,帶80名學生,約等于兩個班的體育課工作量。
4研究結語
具體地說,我?!按髮W物理”課程由必修和選修兩塊教學內容組成,在教學實踐中實現整體優化.由于課時所限,“工科物理”必須在保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精簡學時,為后續選修課程騰出教學時間.我們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效率,課時由128學時調整為112學時.必修課后,同學根據專業需要和自身興趣,必須任選至少一門后續選修課程,同時計入公選課學分.多年來,經過凝練內容,總結經驗,漸進實施,已經形成大學物理Ⅰ(必修課)+X(選修課)課程方案.首先,注重主干課程“工科物理”的建設.1996年起,以“教學內容現代化”和“教學手段改革”為核心,圍繞教材、資源、方法、效果等要素,博采眾長,持續發展.我們整體優化教學內容,出版了適應教改要求的“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工科物理教程》;倡導多媒體綜合教學手段,1998年率先完成的大學物理電子教案在國內有一定的示范影響;加強輔助學習條件建設,組織編寫了《大學物理綜合練習》等資料,建設了內容豐富的網絡學習平臺.總之,對“工科物理”成熟的課程模式,我們博采眾家之所長,以資源建設為先導,教學內容和手段現代化為核心,深化課程內涵建設,成果豐富,分別于2004年和2000年獲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二等獎.其次,2005年以來,以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培養為中心,進一步強化系列課程建設,融合創新,力創自我之特色.新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包含現代物理知識、科學藝術交融、高新技術應用、創新實驗探究等.教學手段廣泛采用多媒體技術,所有課程都開發了多媒體電子教案,建立了網絡學習平臺,教學資源豐富.同時,針對不同課程的教學內容,探索以研究型教學為核心的多樣化教學方法.目前,“物理與藝術”已成為國家精品課程,并于2012年分別被遴選為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和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工科物理”和“近代物理與高新技術”已建設成省級精品課程.系列課程建設成果于2011年獲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2014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2文理交融培養素質
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互融合有利于高素質的人才培養,物理教學在這方面有獨特的優勢,并發揮著重要作用.新的課程體系建設體現了文理交融、科藝相濟的先進教育理念.首先,從2005年開始,經過深入的調研和大量的素材積累,我們在全國率先開設了“物理與藝術”選修課,教學內容主要是以藝術家和物理學家相互平行的視角,闡述人們對宇宙圖像的建立過程和理解;對物質運動的基本形式的認識;分析比較他們在創新意識和思維方法上的共同點,以達到對學生進行科學與人文素質培養和提高創新思維能力之目的.經過近10年的教學實踐,已經構成完整的課程教學體系,主要包括:自然哲學到物理學與繪畫的開端;喬托的“透視”與伽利略的“參照系”;牛頓與達•芬奇;現代科學革命與現代美術革命;光與色彩的意義;空間的意義與立體主義畫派;時間的意義與未來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畫派;量子風云與抽象主義藝術;宇宙與人文;對稱與不對稱;混沌和分形與抽象表現主義畫派;東方的藝術之道與西方的科學之道等.簡而言之,我們追尋著物理和藝術的發展歷史,探討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教學的重點就在于揭示它們發展的每一次重大革命中的創新點.“物理與藝術”課程建設是一個符合現代教育理念,具有重要創新思想,在國內率先完成,并取得優秀教學實踐效果和師生廣泛贊譽的教學成果.由李政道先生親題書名,楊叔子院士作序的“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物理與藝術》(附課件光盤)出版后,在物理教育界產生重要影響,2012年被評為國家級精品教材.其次,開設的“文化物理”面向全校各專業學生(包括文科類),文理兼濟,特色鮮明.課程采取“案例”式教學,追尋物理學歷史發展脈絡,通過分析物理學重大發現的社會背景和深刻影響,凝練出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相融合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對自然世界(宇宙)的情感、科學研究的態度、創新性的思維方式和崇尚人文科學精神的價值取向.國家級“十二五”規劃教材《文化物理》特色鮮明,全書不依靠數學公式,而是以科學意義的圖片代替方程,科學內涵的圖景理解概念.用簡潔的語言和發人深省的科學故事,在科學文化的視野下,鼓勵學生欣賞物理學和體味蘊涵其中的深刻思想.
3聯系前沿激發創新
為了適應科技發展,培養創新精神,進行工科物理教學內容現代化改革成為共識.自2000年起,我們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以近代物理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及其在高新技術中的應用為主線,針對不同專業學生,開設了“近代物理與高新技術”課程.在面向航空主機類專業的“近代物理與高新技術Ⅰ”課程的教學中,我們將激光武器、紅外探測與隱身、巨磁阻材料、清潔能源等方面的發展和成果介紹給學生,并且注意本校學生的專業方向特點.教學中結合航空航天方面的高新技術發展的事例,引起了同學們的極大興趣,如高能激光、激光制導、激光推進,飛機和火箭等飛行器的紅外輻射特征及其隱身技術等,使課程既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又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在面向電子信息技術類“近代物理與高新技術Ⅱ”課程教學中,我們注意加強半導體物理與微電子技術的教學,并將最新的微電子制備技術和測試分析技術介紹給學生.
在開展課程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對象為大二、大三學生的特點,我們認真分析研究了他們已接受的數學、物理等方面課程學習的情況,精心編寫出版了《近代物理與高新技術》教材.全書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實施因材施教,注意不過多地涉及高深理論和技術細節,不強調理論的系統性和完備性,力求采用普通物理學的教學方法(即所謂的“普物化”)完成近代物理的教學.在內容處理上,適當鋪墊一些理論過程,既有一定的深入又不至于太難,又要淺出又不流于膚淺,使課程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使學生初步了解近代物理學和高新技術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近代物理對高新技術的作用、當代高新技術的發展等,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和創新能力,為學生適應科學技術飛速發展打下基礎.在課程現代化建設中,我們認識到近代物理實驗可以培養學生運用近代物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能力,初步掌握近代物理和高新技術中的一些基本實驗方法和技術手段.因此,我校利用“211工程”項目建設了近代物理實驗室,面向工科專業的學生開設了“拓展性近代物理實驗”課程.在原子核物理、原子物理、低溫物理、磁共振技術、微波技術、譜線分析、相對論、光信息處理、光纖通信等方面建立起基本的實驗手段,為適應培養新世紀高科技人才的要求提供了基本的實驗平臺.我們積極探索研究型實驗教學新模式.在形式上,不是要求學生簡單地重復或驗證實驗現象,而是組織若干個圍繞某一專題的物理實驗,比如,“STM實驗與納米技術”“狹義相對論和核物理技術”“光學信息處理技術”等8個專題性實驗,要求學生課前查找資料,自學專題實驗涉及的知識內容,然后自己動手,觀察和驗證現象,以科研訓練方式完成實驗,最終形成論文式的實驗報告.課程教學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形成現代自然觀和提高創新能力有顯著的作用.我們以“特色化、精品化、現代化”的設計思想建設了一個“物理演示與探究實驗室”,并開設“物理演示與探究”選修課程.
一方面,購置各類原理性演示實驗,以配合大學物理課堂教學;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貫徹科研與教學相互融合的先進理念,把本校若干項重要的科研成果中的物理原理提煉出來,在相關專家指導下,設計開發物理與科研相互結合的演示儀器,并通過申請校內“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資助,鼓勵有興趣的學生參與完成.這一過程性、研究型教育的設計思想和實踐,不僅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而且使他們體會到物理知識對他們今后專業發展的重要性.目前,整個實驗室建設和特色演示實驗儀器的研制已經形成一個由學生參與,不斷發展、不斷積累和不斷完善的學習過程.近代物理實驗和演示實驗向所有選課學生開放.近幾年來,學生參與研制的實驗作品60余臺,26次獲國家或省級創新競賽獎.其中,“大場景360°環視動態顯示系統”“數字水墻”分別榮獲十二屆和十一屆“挑戰杯”競賽一等獎;“旋轉磁場演示儀”獲全國高校物理演示教學儀器獎;還有20余項成果在江蘇省高校大學生物理及實驗科技作品創新競賽中獲獎.
4實踐應用影響廣泛
教學內容的拓展和課程模式的變革是我們課程改革的核心內容.首先對選修課的設置和教學內容,根據教學實踐不斷調整、完善,最終形成目前成熟的課程群.其次我們綜合運用課堂教學、探究實驗、網絡平臺、開放課題等不同教學媒介,形成開放的、動態的、個性化的學習過程.針對不同課程特點,實現了由單一的物理知識學習模式向多元化、混合型學習模式的轉變(見圖2).特別強調指出,我們的傳統“工科物理”主干課程,和后續系列課程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促進,協同發展.后續系列課程的建設成果不斷融入到工科物理的教學中,反哺工科物理的教學改革,使得整個大學物理教學充滿活力.這種由單一的物理知識教育向提高素質、培混合型課程群養創新能力轉變的教學體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少同學選修2門以上的課程.
(一)有利于推動大學生的生涯發展
每個人都想要成功,但沒想到成長。成長是艱辛的,但是成長又是每一個人一輩子的任務。這種成長任務的不斷累積與變換就構成了生涯發展。大學生生涯規劃的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2]。
第一,學習如何生活。新形勢下,鑒于“90后”大學生社會意識、公民意識淡薄等問題,各高校有必要加強大學生生涯教育,促使其形成社會人,敢于拼搏、敢于擔當,有一定的責任感和危機感。
第二,學習如何學習。大學生是高校學習的主體,其主要任務是學習。大學生生涯規劃的提出與落實對擴大學習內容、改善教學方法、堅持終生學習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大學生學習的內容既包括理論知識,又包括專業技能,這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大學生學習的范圍;另一方面,大學生的學習需要依賴高效的學習方法,優質的教學方法會發展學生的學習廣度和深度,反之則不然;同時,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理念和學習策略,終生學習已經成為大學生必須具備的重要素養。
第三,學習如何生存。生存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外部環境的適應能力與職業發展?!?0后”大學生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期,父母的過分寵愛、多元文化的雜糅都可能弱化大學生的生存意識[3]。但是生存能力是當今社會衡量大學生的重要標準。大學生應該重視生存能力的發展,注重社會適應能力及職業技能的提高。
第四,學習如何愛。古人云:“愛人者,人恒愛之。”在生涯發展過程中,大學生不僅要學會如何愛他人,還要學會怎么被人愛。愛他人,就是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初步具備正確表達愛的情感;被人愛,就是要自尊、自信、不卑不亢、不驕不躁。
(二)有利于完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
目前,許多高校對什么是人才、如何培養人才存在較大差異[4]。大部分高校沒有將學生知、情、意、行的發展作為培養的重點,而是將學生的認知能力或行為發展作為唯一的發展目標,以致其培養出來的人才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而大學生生涯規劃觀念加速了學生知、情、意、行的整合,有利于完善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
(三)有利于推動大學課程改革
生涯規劃意識有利于推動大學課程改革[5]。一方面,大學生生涯規劃需要師生共同參與,單純以大學生為主,或單純以教師為主的課程設置與教學已經很難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學生生涯規劃的結果是產生一大批與專業課程協同發展的生涯規劃課程,這些課程不僅可以豐富大學生的學習體系,還可以激活高校課程改革,從而健全高校課程體系。
二、大學生生涯規劃課程設計存在的問題
(一)重知識,輕能力
一是高校教師沒有厘清大學生生涯規劃課程的性質與地位,將這一課程等同于其他理論課程[6]。所以,從課程設置到課程教學,大學生生涯規劃課程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以致于這一課程成為專業課程之外的調劑品,其作用沒有得到應有發揮。二是許多高校安排非專業教師進行大學生生涯規劃課程教學,以致課程教學的特色不明顯。由于生涯規劃專業知識有限,再加上實踐經驗的缺乏,非專業教師只能照本宣科,講解一些理論知識,這些講解卻不會對大學生的能力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二)重學習,輕生活
國內高校在大學生生涯規劃課程設計上非常重視學生的學習,而忽視學生的生活。長期以來,高校課程設計還秉承著精英化和專業化原則,突出強調學生在大學期間以專業學習為主,對于生涯規劃課程的重視程度還很不夠。教師在教生涯規劃課程時,也沒有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以致大學生生活規劃與學業發展存在一定的矛盾和沖突[7]。
(三)重職業,輕自我
認識自我是選擇職業、發展職業的先決條件?,F有的生涯規劃課程主要是圍繞大學生的職業發展而展開,突出企事業單位招聘技巧的獲得,過分重視個人與外部世界的融合,而忽視大學生的自我發展。另外,生涯規劃課程在職業發展方面又只關注大學生就業,而忽視大學生的創業。
(四)重規劃,輕管控
許多高校重視生涯發展課程的規劃和設計,但是這種規劃缺乏系統性,這使課程在管理和評估方面存在較大缺陷。一方面,課程評價體系尚未健全,課程量化標準尚未確立,這制約了生涯發展課程建設。另一方面,課程質量意識不強,建設力度不足,教學大綱、教學進度、教學考核等隨意性較大。
三、大學生生涯規劃課程設計思考
(一)轉變課程設計理念
一是將高校生涯規劃課程與大學生成長相結合。生涯規劃課程是教育者引導大學生在求學過程中認識自己、認識外部世界、確定職業目標、學會學習的長期過程。所以,高校不僅要做好針對畢業生的短期生涯輔導,還要引導大學生做好大學四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規劃和管理[8]。二是在設計生涯規劃課程過程中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課程設計的價值導向上看,生涯規劃課程應該體現國家新課程改革的思想,展現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就業取向和生活態度[9]。目前,許多高校在設計生涯規劃課程時,沒有充分注意到課程的思想性,有些教師甚至認為價值觀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兩課所要解決的內容,這種思想觀念不利于扭轉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過分看重行業和就業技巧等不良現象。三是轉變功利主義的課程設計理念。大學生生涯規劃課程是教育者引導大學生認識自己,認識社會,在社會中發展自己、提高就業能力的重要課程體系。然而許多高校在課程設計上存在嚴重的功利主義色彩,即只對畢業班集中開設生涯規劃課程,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傾向于填鴨式教學方法。這種錯誤的理念不僅不利于課程體系建設,還不利于大學生素質的提高和能力的發展。
(二)完善課程設計的方法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大學生生涯發展的需求不斷增強,大學生生涯規劃課程應運而生,但由于這一課程起步晚、發展時間短,許多高校還未能對其加以全面認識,以致生涯規劃課程設計方法陳舊,不能滿足課程在新時期下的發展需求。所以,高校應該本著規范化、科學化的課程設計思路,不斷完善課程設計方法[10]。一是堅持課程設計的本土化和科學化。一方面,應該重點研究生涯規劃課程的理論基礎,健全課程的理論體系;另一方面,在吸收國內外優秀生涯發展理論時,也要注重結合本校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消化和吸收。因此,高校應該努力建立本土化的生涯發展理論以指導學生認知、生活、就業和學習,推動生涯規劃課程的發展。二是在生涯規劃課程設計中要堅持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在課程設計時,應該避免純課程化、純理論化傾向,而應堅持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生涯規劃課程是一門理論課程,其課程理論體系應該全面、系統;生涯規劃課程又是一門實踐課程,其最終目標是促進大學生生涯發展。三是在生涯規劃課程設計中要堅持全程性與階段性相結合。大學生生涯規劃課程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政策性和實用性,但是許多高校將其定位成應急的、臨時性課程,并將授課對象局限于畢業班級的學生,而課程內容則傾向于宣傳就業創業政策。而大學生生涯規劃課程應該是一門貫穿學生入學到畢業,甚至更長時間的課程,課程的內容、方法也應該根據大學生的發展階段做出適當調整。
(三)完善課程設計的各個要素
第一,準確定位大學生生涯規劃課程。高校教育者應該將生涯規劃作為一個專門的學科進行研究,使其同其他必修課程一樣進學時、進學分、進計劃,及時考核和反思,健全課程建設的機制體制[11]。同時,高校應該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課程教學的師資隊伍,使教師在教學時,嚴格按照教學計劃進行教學活動,防止出現講座式、活動式教學形式,以實際行動重新確立生涯規劃課程的主體地位。第二,明確課程目標,更新課程內容,規范課程教學手段和形式,健全課程的評估機制。一方面,我們要深入研究課程的目標體系,將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結合起來,將大學生的自身發展、社會認識、職業選擇與發展、終身學習結合起來,使目標具體化;另一方面,從全局考慮,完善課程內容,減少政策講解、單位介紹、面試技巧的攝入,增加職業技能測試、心理素質、交際交往等內容,讓大學生參與實踐,加強與企業的接觸,增強大學生的實踐經驗。同時,高校應該改革課程教學方法,不斷啟發大學生,使其積極參與課程教學。最后,高校應該建立健全課程評價體系,即突出強調大學生的學習結果和學習過程,促進大學生生涯發展。
關鍵詞:體育文化;體育課程;定位;超越
體育文化是我國文化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體育課程設置的由來和杠桿。大學體育課程通過身體、技能、運動器材、物質等具體存在方式表現出來。大學體育課程反映了大學生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的某個行為特征。體育文化作為一項規范性文化,對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大學體育課程在依托體育文化發展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體育工作者合理定位,并在實踐中不斷超越。
1.體育文化梗概
1.1體育文化的衍生背景
從19世紀歐洲文藝復興開始,體育文化隨著世界整體科學的發展應運而生。寬泛來講,體育科技工作者從文化中汲取了營養,讓人類文明的認識逐步走向理性。體育文化同西方文化的發展一樣悠久,是人類文明逐漸發展的一部分。體育文化作為大學課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愉悅學生身心,激發他們主動學習方面,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2體育文化的傳播
早期的體育文化傳播,是不同地域的人們,通過走、跑、跳、爬、扔等動作來實現,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延續。在體育形態、性質和目的上基本保持一致。這種文化現象的出現,發展到今天,就成了體育文化。
2.體育文化與大學體育課程文化的關系
現今大學體育課程的改革已經深入到教師和學生中去,大學課程的文化理念也日益深入到課堂之上。大學體育課程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在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大學體育娛樂了學生身心,促使學生以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意志品質順利完成學業。體育與體育文化共生發展,大學體育文化與體育文化相互粘合,牢不可破。
3.體育文化在大學體育課程文化的定位和超越
大學體育課程文化立足于體育文化的大環境,并在此基礎上不斷超越。體育教育的目的是,全面發展學生,培養學生成為創新型高素質人才。它以素質教育為原型,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在實施中貫徹“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大學體育文化為實現學校體育教育目標,提高學生體育文化素養,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熱情提供便利。
3.1體育文化在大學體育課程文化中的定位
3.1.1目標定位體育文化作為人類自身的需求反應,是人類在不斷的實踐經驗中總結創造出來的。大學體育課程通過身體、技能、運動器材、物質等具體存在方式表現出來。大學體育課程反映了大學生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的某個行為特征。體育文化規范了它的言行,也不斷地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念。大學體育課堂文化,實質上在遭受著就業難的困境。處于電子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大學的課程價值也引發了人們的思考,體育教學究竟教會學生什么?———知識,技能,人文精神價值觀,還是實用主義價值觀。在一系列現實問題上,大學體育課程教學的出路成為了一項大難題。由于體育課程的競技體育隊身體接觸和規則的理解不到位,致使校園暴力事件頻發。一些學生好勇斗狠的學生,更有可能在課堂上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宣泄出來。體育文化規范了學生的道德行為,提高了學生辨別、應付和化解暴力能力。3.1.2運行機制定位大學體育課程,“以學生為本”的體育文化理念,揭示課程教學。我國教育的體制化、行政化管理根深蒂固。以往的體育課程改貫徹層層實施的原則,通過專家的權威進行定論。在運行上,往往處于一種功利化、浮夸囂張的文化氛圍中。學生在體育的舞臺上公開,創新的表現,并不能為制定者所接受。經過短暫接觸的新課改,很大程度上不能讓教師真正領悟到真諦。在體育文化的氛圍下,根本意識不到課程運行中的問題。大學體育課程改革,必須立足于“以學生為本”,讓設計者親臨學生一線,關注師生之間的互動,及時調整課程,解決課改中出現的問題。3.1.3改革氛圍定位體育文化要求全面參與,深層次剖析問題。體育課程文化要求大學體育課程的設置必須反思體育課程教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尤其是對一線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審查。體育課程設定,首先要創設“以學生為本”的良好氛圍。用理性的眼光分析現代體育改革,吸收借鑒東西方在體育課程教學方面的成功經驗。在體育課程教學理念、方法與手段上,找到適合中國大學體育教學的理論和實踐土壤。改革高校校園體育設施的水準,能激發大學生熱愛運動的熱情。3.1.4教學模式定位大學課程模式并沒有固定的范式可依,應設定為開放的、動態、發展的體育課程環境。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對體育課程教學管理人員、教師及學生進行理性訓練,注重教學過程和教學環境中的人本思考,完善體育課程教學與其他課程教學的有機結合。大學體育課程的教學模式,除了具有鮮明的生命性外,還要具有鮮明的社會性。教學直面人、人的生命、人的生命質量,來體現體育文化的生命關懷。大學課程教學應強調以人本性來完善和發展師生,提高師生的綜合素質。
3.2體育文化在大學體育課程中的超越
在世界杯、世錦賽、NBA、奧運會……凡此種種的跨越式發展,可以看到體育事業的發展蒸蒸日上。由于體育市場的發展,帶來了與之相關的人才的發展,不斷超越創新體育成為大學體育課程設置的立足點。作為未來的朝陽產業,對體育及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成為大學體育課程培養的重中之重。3.2.1體育類專業大熱,國內外對高素質人才需求不斷體育文化理念的滲透,為現今的體育產業撈到了大批資金,這也是他們求賢若渴的原因。在未來的大好前景下,體育已經成為現代生活的重要構成部分。大學體育課程突破了課堂限制,超越了以往體育專業學生畢業無門的枷鎖。在澳洲,體育專業的學生無背景也能申請碩士。國內體育傳統項目如足球、田徑、籃球、健美操,有氧運動等項目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多。3.2.2大學體育課程聯系行業動態,與時俱進隨著體育文化的深入,學生有更多機會實踐。對體育賽事體育俱樂部管理、營銷策略、體育營銷等都有大致了解。大學體育課程要想超越,必須聯系行業設計課程,在大型賽事中實踐學生,為以后在該領域的突破打下基礎。目前國家為推進體育事業發展,逐步取消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審批,國內體育服務行業向市場化、專業化發展。據國務院發《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指出,將全民健身上升到國家戰略發展目標,扶持體育產業為綠色朝陽產業。華泰證券調查顯示,未來的體育產業化發展潛力無窮,市場空間或超萬億,個股如中體產業成為投資標上上漲明顯的個股。目前我國對體育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多,尤其是對體育賽事組織、運營和體育產業開發方面的高級管理人才需求持續增長。我國2020年在北京舉辦的冬奧會將為體育人才專業的人才帶來新的發展契機。3.2.3非體育專業學生的超越體育課程教學,對非體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反而更能激發其參與興趣。體育課程的開展,培養了他們的競爭意識和個人品行,讓他們更好的適應學校環境。學生在課程中,有了更好的合作精神,對社會道德層面的提高起了積極的帶動作用。對非體育專業學生來講,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是保持他們健康體魄的內因,也是促進他們身體素質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大學體育課程是他們在學習進行體育學習的最終階段,也是實現終身體育最重要的階段。大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如果沒有健康的體魄,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根本無法生活生存下去。未來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大學生無疑是高科技人才的主流。3.2.4加大對體育設施及場地的應用創新體育課程的時效性,是體育文化在體育課程教學中主要目的。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管理,也逐漸被提到了日程。在課程教學中,運用體育場地和器材實施教學,必然會提高體育課程的效率。新型器材如:飛盤、輪滑和軟式排球等新型器材的引入,必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創新場地:利用天然資源,打破體育課一定在操場進行的固定思維模式,很容易滿足學生的新鮮感。如學校附近的公園、斜坡、樓梯等,讓學生輕松參與進來。3.2.5創新體育課程設置在不斷地實踐經驗中,體育文化理念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對體育課程的教學任務從增強學生體質到提高學生活力、豐富學生學習內容,全面提高學生體育綜合素質,起到了積極作用。體育課堂教學是大學體育課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體育教學改革的立足點。本著“全民鍛煉、終身鍛煉、健康第一”的體育文化理念,始終把體育課程建設與教學質量作為大學體育課程的工作重心。大學體育課程設置,除了要遵循現代體育就業的發展規律外,還必須要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學校設計的課程,應貫徹體育文化指導思想,將學校體育教育與文化教育、運動能力等相關功能融合在一起。課程體系可以從基礎課程、選修課程、運動和康復鍛煉等著手設計。
4.大學體育課程教學的思考
大學生體質的下降,身心發展的不成熟問題,對未來體育文化的的影響不可忽視。體育教育和體育文化的背離,是造成體育文化的缺失主要原因。大學體育課程教學與體育文化的融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體育課程的開展,短期內還不能將這些理論弊病消除。體育文化影響人們的體育概念和體育實踐,對形成多元的價值觀和學校對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參考。體育課程的設定和開展,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運動知識,而是在“知識、技能、技術”方面有所突破。通過對體育課程的參與了解,讓學生自主選擇運動項目和學習方法的同時,堅持科學的鍛煉方法,運用科學的鍛煉手段,在課程教學方面必然事半功倍。大學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不應是衡量學生一切的參考。在追求全校學生充分得到鍛煉的同時,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先天素質、興趣及領悟能力,造成“體育不公平性”問題,是體育文化教學缺失的一大方面。對于身處環境和評價目標的固定性,是現代體育老師很少思考的問題,值得他們從更多的體育文化人文理念中獲得高效能的教學。大學體育課程教學與體育文化的融合,是逐漸養成良好鍛煉習慣,促進自身健康發展,增強自身體魄的過程。體育課程教學評價,是思考體育文化,超越體育文化的目標評價。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牢固鍛煉關系、鍛煉方法和鍛煉習慣,思考師生本體意義,拓展教育界思考體育教學的思路,成為大學體育文化超越體育文化的過程,值得體育工作者思考體育文化的理念和精髓。
5.結束語
大學體育課程教學與體育文化的融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效的體育課堂教學需要合理定位在體育文化中。體育文化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要求大學體育課程設定必須進行改革。體育課程的設定和開展,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運動知識,而是在“知識、技能、技術”方面有所突破。通過對體育課程的參與了解,讓學生自主選擇運動項目和學習方法的同時,堅持科學的鍛煉方法,運用科學的鍛煉手段,超越以往的體育課程教學,促進體育事業的長足發展。新形式下,體育文化的注入,為大學課程改革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值得廣大體育工作者實施應用。
參考文獻:
[1]楊至剛,張力,王麗娜.上海建設國際體育強市中城市體育文化定位與發展戰略的實證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
[2]劉愛紅.體育:主流文化與大眾文化的正能量———主流文化?大眾文化?體育文化定位之辯[J].搏擊,2013,(4).
[3]劉曉峰.大學體育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滲透淺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10).
[4]李中軍.高校體育文化“美學”觀念的創新與融合[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1).
1.設計題目陳舊,設計內容格式化
多年教學延用同樣的題目,分組進行設計,設計題目內容在化工原理課程設計指導書、網絡或往屆同學存檔贈送的資料中都有較完整的設計模版。因此學生在設計過程中只要按部就班地照葫蘆畫瓢,基本都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由于題目陳舊和設計內容格式化導致設計效果變成紙上談兵,流于形式,大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不夠重視,設計質量差,難以達到教學目標。
2.設計手段單一
設計的初衷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制圖能力、計算能力及相關設備選型等綜合能力,所以要求學生手工繪圖、手工計算。但通過多年設計經驗發現,學生對基本的制圖規范如尺寸標注、比例選定、局部刨面圖及俯視圖相關規范性方面仍不能較好掌握。同時手工計算存在計算量大,計算結果準確度不高的問題,比如,塔板層數計算無論采用逐板計算法還是制圖法,其它如經驗公式、經驗參數選取和試差法的應用等都可能出現以上問題,其計算結果必將影響后續設計內容,嚴重者導致負荷性能圖檢驗不合格。這時按正常設計處理方法應該從尾到頭逆向再檢查一遍,從出現問題處再重新計算設計。但這時學生一般都身心疲憊,失去信心和毅力;另一方面設計時間也難以保證,結果必然導致一部分學生掩蓋問題、私自篡改數據,而不能面對問題靜心思考,實事求是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更不知小小數據的改動可能會給實際生產帶來非常嚴重的后果。
3.考核方式單一
以往教學中一般采取出勤、說明書和圖紙三部分相結合的評價體系。但在執行中發現存在以下問題:比如,圖紙方面,由于上交的是“無聲”的書面成果形式,致使懶惰或制圖技能差的同學有機可乘,私自找別的同學替畫,指導老師卻無法核實;說明書若是電子版,則可以套用本組其他同學的作品,進行簡單的數據、文字修改,這一點從部分說明書中出現錯誤的相同性得到驗證,這時問題雖然發現了,但指導教師仍很難判定是誰套用誰的,是誰替誰畫的,另外還可能是同組同學“分工合作”的結果,所有這些問題的出現,必將對最終成績的評定帶來困難,也易導致該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公正、公平地對學生做出考核的問題,也難以檢驗設計的質量,同時助長了不良的學習風氣。
二、大學化工原理課程設計的教學改革措施
針對本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我校及目前大環境下對應用化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筆者結合近幾年教學實際經驗針對性地試將一些實踐教學手段引入到本課程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設計題目創新化、設計內容多樣化,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針對課程特點及學生知識水平儲備的差異,以“提優、促中、轉差”為原則,設計新穎題目及多樣化的設計內容,重在從多角度、多方面鼓勵學生正確處理獨立完成和團隊合作的關系,提高對課程設計的重視程度。具體采取兩種措施進行:常規設計和參加設計大賽設計,同時針對不同的設計對象,采取不同的設計題目和設計內容進行教學。
(1)選題和內容來源于生產實際。對于參加常規設計的同學,為了克服以往教學中選題的不足進行了慎重科學地選題,題目主要來源于生產實際,比如甲醇工段、甲醛工段、乙炔工段等單元操作,按組制定題目,同組同學分別承擔進料組成、進料狀態、進料量或生產任務不同的設計內容。
(2)選題和內容來源于化工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是由教育部、中國化工學會、中國化工教育學會在企業的贊助下舉辦的全國性競賽,參賽高校遍及全國各省市地區,在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化工工程設計與實踐能力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大賽題目每年均不同,并且與生產實際聯系更加緊密,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勇于挑戰自我的精神,同時,采取積極宣傳和鼓勵的方式來引導同學自愿加入這一部分的課程設計。設計任務依據當年的競賽下達任務條件而定。五人一組為一隊,設隊長一名。小組成員可以根據各自的特長和興趣來分工合作,執行中采取“傳、幫、帶”的形式進行。由于設計任務有一定的難度和復雜性,為了使學生較快“入戲”,請教有參賽經驗的上屆學生“傳”授經驗,主要包括團隊合作的要點、軟件的學習、方案的確定等方面;同組同學之間互相“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及各組同學互相“幫”助解決共性難點問題。小組內自學能力、自主能力強的同學“帶”動稍弱的同學,整體相對較強的隊“帶”動較弱的隊進行設計。采用不同的設計題目和內容,符合了不同學生的“口味”,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自信心和團隊協作能力;另一方面有效地避免了設計抄襲、代做的現象,形成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指導的良好設計氛圍。
2.采用靈活豐富的設計教學手段
由于常規的課程設計時間為兩周,若設計全部采用手工計算、手工制圖進行,很難高質量的完成設計任務。因此,構建靈活豐富的設計教學手段是十分必要的。主要采取以下方式進行教學改革實踐:
(1)提前下達任務讓學生做好早入手準備,比如提前學習化工儀表及自動化和化工制圖等課程的部分內容,能達到理解和會識圖的目的。并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交流,解決問題,引導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增強自信心。
(2)在理論課教學中,注意結合課程設計相關知識采用案例式、啟發式等教學方法教學,適當訓練計算能力,達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在實驗課教學中注重對現場設備儀表及工藝流程的觀察和指導,從而使學生在理性和感性認識上有一定提高,使學生感到題目來源的真實性,增加設計的興趣,而且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工程觀念,為課程設計做好鋪墊。
(3)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關于AutoCAD、Aspenplus等相關計算機軟件的自主學習。布置輔導學生學習AutoCAD,網上下載教學視頻,提供幾個與課程設計有關的網站等。
(4)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身邊地現象,樹立工程意識。比如,教室里供熱的換熱器類型、結構、適用條件、規格、安裝位置等是如何確定的;要保證教學主樓十樓在高峰期正常供水應如何選泵等等。通過引入生活中息息相關的小例子,使學生進一步意識到化工原理課程的重要性及實用性,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通過在課程設計的實踐教學環節中采用靈活豐富的教學手段,削弱學生對設計的恐懼和依賴心理,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大大提高實踐教學的效率,為學生按時完成課程設計提供保障條件。但要注意,要防止學生對軟件產生依賴心理,而忽視了對課本基本知識的掌握和計算基本能力的練習。
3.考核方式多元化,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針對以往考核方式存在的問題,依據過程與結果并重的原則,以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工程”觀念的設計能力培養為主,采用切實可行的多元化考核方案,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能有機結合,提高教學質量。
(1)針對同一題目不同設計任務的同學,實行多方位、立體化綜合評價體系,設計期間定時及不定時地檢查設計進度和內容,達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和及時發現錯誤及時糾正的目的。一方面督促了設計進程,另一方面檢驗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情況。同時,通過當面問答的形式避免了抄襲或替代設計的過程,對答辯成績采用“化整為零”的方式進行評價,以“段段清”的方式進行答辯考核成績評定,即將答辯環節滲透在設計的整個過程。最終結合學生平時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圖紙、說明書情況給出總成績。
(2)針對參加化工競賽的同學,考核方式采用“總分”結合的形式。“總”為小組作為一個整體總得分情況,主要從設計的系統性、完整性、規范性、創新性和最終團隊答辯情況而定。“分”為小組中每個學生獨立完成任務情況、參與積極性和個人答辯情況。答辯過程按照參賽標準進行,小組“總”成績占每個學生總成績的40%,學生獨立設計成績占學生總成績的40%。個人創新占學生總成績的20%,主要包括設計方案的確定、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相關軟件應用、節能環保及經濟性評估等方面有創新或突破。針對不同設計任務,采用的考核方式雖有所差異,但總體上均較合理、公平、公正地反映了學生的綜合成績,同時促進了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通過近四年的教學實踐和改革,教學質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參加大賽同學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得到了校、院領導的肯定,學生整體設計水平明顯提高,具備了一定的化工PID識圖、制圖能力,為后續的專業課學習、生產實習和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