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23 15:37:35
序論:在您撰寫公共政策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上世紀50年代一些英國社會學方面的專家在第三世界一些國家進行國際援研究過程中,所總結出來的一套社會學培訓方法,這種方法強調受訓者的主動參與,上世紀90年代以來,這種方法在西方國家的高等教育機構中逐漸普及。隨后,這種方法在被引入到我國的高校教學中,并逐漸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視。目前,參與式教學,包括標準的參與式教學與在傳統教學方法中增加參與式元素兩種方式。標準的參與式教學法,通過一套標準化的操作流程,促使教師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充分地溝通和互動,這種教學過程通常是:在開始時學習者配對互相介紹;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者經常要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在每節小講課后,學生要進行分組活動,活動形式靈活多樣,可以采用繪畫、編故事、戲劇小品表演、辯論賽以及按照教學者要求制訂研究計劃或實施計劃等生動活潑且形象直觀的形式。這種參與式教學法,比較適合《公共政策學》等理論因素較少而更注重實際操作經驗的課程。相比較而言,大多數大學教育課程中需有較多的理論學習內容,因此,不便也不必采用標準的參與式教學模式,但可以在課堂教學基礎上加入一些參與式教學元素來提高教學效果,如基于網絡的個別化教學、分組活動、基于行動研究的參與式教學、以問題為中心的參與式教學以及多種形式的靈活運用。
二、《公共政策學》課程參與式教學的活動形式
遺忘是大學生知識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自然現象,如何及時地回顧和總結有助于大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與提高,教師在每一章節講解結束后,通常會安排一定的時間對本章節的內容進行復習回顧。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這一任務主要是由教師來完成的,包括課程課件的準備和講解等。筆者在《公共政策學》課程教學中為了能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公共政策學》課程的教學活動,將《公共政策學》課程每一章節的總結任務交給學生完成?!豆舱邔W》課程進行之初,在緒論中對《公共政策學》課程主要內容進行簡介,然后再要求學生根自己的興趣自愿報名,對某一章節的課程進行總結,每一章節只安排一名學生。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期末評定成績時,根據學生完成情況給予一定的加分。在具體進行時,總結的內容由學生自己完成,但由教師把關。《公共政策學》課程每一章節內容授課完成后,學生上講臺以教師身份對本章內容的進行總結。進行總結的學生講述課程進行情況,可向其他學生提問及要求其他學生上講臺互動等。教師則站在旁邊進行觀察,對學生總結過程中出現的知識點遺漏或誤解等進行及時更正。學生總結結束后,教師要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和指導,包括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和講演技巧等。在學生總結活動進行過程中,得到總結機會的學生大都表現非常積極,也對課程內容進行了較好的回顧。學生制作的課件,內容生動有趣,反映了同齡人的思考和認識模式,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說優于教師自己制作的課件。得到總結機會的學生還對《公共政策學》課程教學內容進行適當擴展,啟發了其他同學甚至教師的思路,促進了學生進行課外自我延伸式學習。在得到總結機會的學生進行課程總結時,課堂氣氛相對于老師主講時,更為活躍。臺上臺下的互動比較多,講者與聽者都在這種互動中收獲了不少??傊?,通過參與式教學形式,確實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地汲取《公共政策學》課程知識,能夠深入認真地思考和總結《公共政策學》課程,并在此過程中體會到學習《公共政策學》課程的樂趣。此外,學生在如何面對公眾進行演講等方面也得到了較好的鍛煉。應該說,學生是參與式教學活動形式中受益最大的群體。對于其他沒有機會參與總結的學生而言,由于有機會參與總結的學生總結時體現了同齡人的思維,所舉的例子也比較貼近他們的生活,因此也加深和鞏固了他們對《公共政策學》課程內容的認識和理解。同時,教師的點評也有助于學生從別人的講演中學習,從而提高自己的講演能力。教師通過參與式教學可以了解學生的思維特點和感興趣的內容,從而在安排《公共政策學》課程內容和調整講課方式時能更好地適應學生的特點。
三、《公共政策學》課程參與式教學的效果調查
為了更科學地評價《公共政策學》課程參與式教學形式的優劣,筆者在課程結束時就學生在經歷《公共政策學》課程參與式教學過程中的感受對他們進行了匿名問卷調查。問卷調查表內容分為客觀選擇和主觀判斷兩個部分。與《公共政策學》課程參與式教學形式相關的主要是客觀選擇部分,從多個不同側面請學生們對《公共政策學》課程參與式教學形式進行客觀評價,包括教師與學生總結的區別、總的評價、活動中的心理變化等;主觀判斷主要用于收集學生對《公共政策學》課程參與式教學的總體評價和建議,但在主觀判斷中,學生們對《公共政策學》課程參與式教學形式也談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從115名學生中回收有效調查表共98份,對其中的客觀評價結果進行了統計,得到學生對每個方面問題的選擇比例。對于“如何看待老師安排同學在每章結束后進行小結的這種教學方法”,有56.7%的同學選擇“很好”。由數據可知,大多數同學對于這種教學形式是認可和喜愛的。這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總體上,有57.7%的同學認為這種教學方法很好;其次,有73.6%的同學認為如果上臺總結,自己的收獲會很大;最后,認為這種方法對解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疑問與不足有幫助的學生比例達88.3%。但結果也表明,這種方式對于上臺總結的同學會有更多收獲,但對于未作總結的同學來說,收獲則不夠大。這反映出學生總結時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把握不夠,需要經過更多鍛煉,也說明在活動形式上還要進行改進和完善,以便坐在臺下的學生也能有更多的收獲。從老師和學生講解的區別來看,大多數學生聽講時的心理狀態不受學生和教師身份變換的影響;而聽講狀態的改變則因人而異,呈現出均衡分布??偟膩砜?,這些數據說明上述教學形式值得肯定,但還需進一步完善,這在后面的主觀判斷題中也有體現。在主觀判斷題中,很多參與總結的同學談出了自己對總結的看法,一致的意見是總結花時間多,但對于課程知識的掌握、自己的心理素質、演講能力等都大有裨益。因此,也有學生建議應讓更多的同學得到鍛煉,比如讓多人同時準備總結,在實際講解之前從中選擇最好的上臺去講。
四、結語
公共政策學產生于美國,因此其理論體系都貫穿著西方國家的問題,并體現在主流的公共政策學教科書中。例如,戴伊的《理解公共政策》的宗旨是“政策分析與探求美國問題的方案”,并用理性主義決策理論、團體決策理論、漸進主義決策理論等理論分析了美國的刑事司法、健康福利、教育、經濟等領域的政策。反觀我國公共政策學的教學,盡管也有形式上的“中國公共政策學”的教學體系,但本土化的程度很低,表現為教學內容安排的仿西方化以及教學方法上的“灌輸式”講解和“牽強式”舉例。教學內容安排的仿西方化通過國內出版的公共政策學教科書直接體現出來。截至2011年,國內學者出版的公共政策學教材達到106部[3]。盡管數量不少,但其內容構成基本都是西方的公共政策學知識體系框架,有的甚至是西方教材的“翻版”。國內教材的核心內容是“政策系統”、“政策過程”、“政策分析”三個板塊。如果將這些教材與國外的經典教材對照,就會發現每個部分都有明顯的西方“藍本”:政策系統的“藍本”是查爾斯•E•林德布洛姆的《政策制定過程》和邁克爾•好利特、M•拉米什的《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環與政策子系統》,政策過程的“藍本”是安德森的《公共政策制定》,政策分析的“藍本”是威廉•鄧恩的《公共政策分析導論》以及卡爾•帕頓和大衛•沙維奇的《政策分析和規劃的初步方法》。教材的編著者抽取這些內容中的理論部分,隱去西方的背景和案例,用中國式的思維和語言重新編排起來,就成為公共政策學教材的主體框架。可以說,到目前為止,國內公共政策學的教材都沒有跳出上述西方教材“藍本”的三大板塊,再加上一個必要的“公共政策學學科發展”導論,就成為標準的國內公共政策學教材“四部曲”。
以政策過程理論為例,國內公共政策學教材對政策過程的講述完全以安德森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所作的政策問題、政策議程、政策方案形成、政策決策、政策執行、政策評估和政策變遷的邏輯劃分為“藍本”,基本是一個邏輯環節一章的內容篇幅,不同的只是對這些邏輯環節的具體劃分和取舍有所差異。這些對公共政策過程邏輯環節的講述往往占據一本教材的很大比例,有的甚至占到所有章節的80%以上。按照這種框架給學生講述公共政策過程,學生的常見反映是“過于理想化”,與政策運行的現實過程不符。實際上,西方學者后來將這種方法稱為“階段啟發法”,也稱為“教科書法”。從這個稱呼中就可以看出他們對這種理論的批評態度。這種邏輯劃分不僅與政策過程的復雜現實不相符,也無法解釋階段與階段之間的因果關系。因此,西方公共政策學者全面改革公共政策學教材的內容體例安排,例如戴伊的《理解公共政策》就完全拋棄了“階段啟發法”的內容體例,而是按照不同領域政策專題的形式進行講解。然而,國內的教材在講述公共政策過程的時候,依舊在西方早期的“階段啟發法”后面亦步亦趨。中國公共政策學教學的本土化嚴重不足還表現為教學方法上的缺陷。一方面,大部分任課教師采用的主要教學方式是“灌輸式”講解,即使不是“照本宣科”,也只是在西方的理論內容上隨機添加一些自己的個人觀點甚至是經驗感悟來作為補充。另一方面,為了彌補“灌輸式”講解西方理論的教學缺陷,近年來很多任課教師嘗試學習和引進案例教學,但這些所謂的案例大部分更多地只是“牽強式”的舉例說明,還遠未達到案例教學的規范。
二、公共政策學教學本土化的途徑
從社會科學知識“地方性”(Parochial)的基本屬性來看,公共政策學教學本土化的根本途徑是公共政策學理論研究的本土化。因為只有公共政策學的理論研究本土化了,才能提供本土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盡管當前我國公共政策學的基本理論體系依然是西方的,但近年來也出現了一些不同程度本土化的研究成果,然而這些成果并沒有很好地反映在公共政策學的教科書和課堂教學中。因此,公共政策學教學的本土化有兩個途經:首先是鑒于絕大部分理論知識沒有本土化,要求任課教師必須辨識并講述其在中國的適用性,稱之為“西方理論——適用辨明”式教學;其次,緊密追蹤公共政策學理論研究的動態進展,及時將那些某種程度能夠修正西方理論甚至嘗試提出本土理論的成果設計在教學內容中,稱之為“西方理論——本土修正”式教學和“本土實踐——本土理論”式教學。下面以政策過程理論為例,對這三種本土化教學策略進行分析。
(一)“西方理論——適用辨明”式教學在我國公共政策學發展過程中引介西方的理論是無可厚非的,問題是無論是公共政策學的教科書,還是課堂教學,都習慣于機械地講述西方理論內容,而對理論產的背景脈絡及其在中國的適用性不作任何介紹和分析,其結果是教師對理論的講述和學生對理論的學習只能“生吞活剝”。對西方理論的教學,在講述內容之前,應該著重介紹其產生的背景和條件,在講述完內容之后則引導學生思考其在中國的適用性。例如政策過程理論中的政策網絡理論。政策網絡理論的基本內容是,政策活動中的行動者及其互動關系構成政策網絡,而政策網絡的結構和網絡中行動者的策略影響政策產出。但是教科書中對這個理論的講述都是介紹政策網絡的概念、類型及其對政策產出的影響。于是學生在學習之后就開始在課程作業中大量直接套用,但在很多情況下錯誤地使用了。典型的代表就是將我國政府之間的縱向關系也直接理解為政策網絡。雖然西方理論中對政策網絡的分類包括“府際網絡”,但在我國并非凡是政府之間的關系都能形成政策網絡。在這里,必須要向學生講述西方政策網絡理論的背景和來源。政策網絡理論產生于西方國家的分權體制,即政府結構內部在橫向和縱向上的分權和制衡。即使是不同層級的政府之間也是分權的,例如在美國聯邦政府與州政府之間是分權的,而州以下的地方政府是自治的,在聯邦憲法和州憲法規定范圍內行使自治權,聯邦政府和州政府與無權直接干涉地方政府的事務。因此在分權體制的西方國家是存在縱向上政策主張完全相反的“府際網絡”。但是我國的政府架構是權力集中體制,上級政府對于下級政府擁有法律賦予的權威和行政權力,上下級政府之間無法各自成為獨立的博弈主體。即使存在下級政府消極抵制或拖延執行上級政府政策的現象,但難以出現下級政府或政府部門聯合形成政策網絡提出與上級政府相反政策主張的情況,也就不會出現相互公開對抗的政策網絡。因而,必須要注意到中國政府體制的等級制約和權力集中的特點,由于政府間關系在政治、法律和文化方面與西方國家完全不同,必須要辨識垂直的“府際網絡”的適用性。如果這樣給學生講述政策網絡理論在中國政治體制下哪些情況下適用,哪些情況下不宜適用或根本不適用,不僅可以使學生在比較中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政策網絡及其功能,也可以提高學生實際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西方理論——本土修正”式教學在辨識和講述西方公共政策學理論在中國的適用性的基礎上,任課教師或者自己發現,或者通過其他人的研究發現本土的政策“案例”與已有理論不符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僅僅停留在講述適用性的層面上,而是要將這些發現及時吸納進教學內容,展示本土“案例”對西方理論的修正和擴充作用,逐漸引導學生思考本土“修正版”的西方理論。例如政策過程理論中的“多源流”理論?!岸嘣戳鳌崩碚撚擅绹舱邔W家金登提出,其基本內容是:政策議程的開啟和政策變遷取決于政治系統中的問題流、政策流和政治流,當三種源流符合特定的條件并交匯時就會開啟“政策之窗”,議題就會提上政策議程從而政策就會發生變遷。其中,政策流中的政策建議需要具備“技術上可行”和“價值(政治)上可接受”兩個基本條件?!凹夹g上可行”是指政策方案在法律、行政、財政和具體操作上可實施;“價值(政治)上可可接受”是指政策方案符合既定的意識形態和政治文化。只有符合這兩個條件的“政策流”才能與其它源流交匯并促進“政策之窗”的開啟。但中國本土的案例反駁了“政策流”的標準要求,證明在中國政治體制下即使“技術不可行”也可以開啟“政策之窗”。典型的案例是2003年“孫志剛”事件中的《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的廢除[4]。法學學者提出十分激進的“憲法審查”政策方案當時在“技術上”是“不可行”的。如果按照金登的“多源流”理論,“政策流”中的政策方案“技術不可行”就不符合“政策之窗”開啟的基本條件。然而,2003年6月,國務院很快就以《城市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取代了實施20多年的《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不僅開啟了“政策之窗”,而且實現政策的重大變遷。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多源流”理論源于美國的分權制衡和“否決”體制,政策要出臺必須要闖過重重“否決點”,這就要求任何政策方案必須在各種“技術”細節上具有高度的實施可行性,才能通過法律規定的程序成為正式政策或改革政策。但是我國是黨領導下的權力集中體制,越是重大問題和“棘手”的問題,越可能從常規程處理序“轉移”到高層或頂層決策機構中去“特殊”處理,也就越有可能實現重大變遷。“孫志剛”事件中法學學者提出的“憲法審查”的“技術不可行”的政策方案就是一個重大而又“棘手”的問題,因而問題迅速進入了黨和國家的最高決策層。很快,國務院就“自行”宣布廢止“收容遣送”制度,并出臺“救助”制度。這說明在我國政治體制下,如果是“價值(政治)上可接受”但“技術上不可行”的政策方案,反而可能會開啟“政策之窗”。對于這種方式的教學,首先要向學生客觀地講述“多源流”理論的背景和基本內容,然后讓學生思考并舉例說明在中國是否適用,接著詳細地向學生講述“孫志剛”事件和“收容遣送”制度廢除的來龍去脈,引導學生對照“多源流”理論思考這個案例中的差異及其原因,最后進行總結和點評。這種教學不僅不至于讓學生將“多源流”理論生搬硬套在中國的政策實踐上,而且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政治體制的特點。
(三)“本土實踐——本土理論”式教學近年來,還有一些研究嘗試完全基于中國本土的政策實踐和政策案例提出本土化的政策理論。任課教師要充分吸收這些成果,將其設計成“本土實踐——本土理論”式教學。典型的代表是陳玲提出的“制度——精英”雙層決策模型和王紹光提出的“共識型”決策模型,這兩個政策決策模型都是基于本土的重大政策案例而提出的。陳玲基于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政策變遷與重大決策過程的分析,提出我國公共政策決策是在“制度”和“精英”兩個渠道交互影響下達成“共識”的過程。正式制度層面上形成“政策舞臺”,政策問題自下而上按既定程序進入決策層;同時由“人際關系”構成的非正式制度則形成“協商網絡”,政策問題自上而下在各類精英之間尋求“共識”;“政策舞臺”和“協商網絡”兩個渠道相互作用,達成并擴散“共識”,就可以完成公共政策的制定。同樣,王紹光和樊鵬基于我國“新醫改”政策決策過程的分析提出中國式“共識型”決策模式,這種決策模式由“開門”型參與結構和“磨合”型互動機制兩個維度構成,多元主體參與和多渠道協商溝通形成中國公共政策決策的基本過程。這兩個理論不僅是本土的,而且所依據的事實是學生有所了解的。在講述的時候可以完全拋棄教材上充斥的西方政策過程理論,首先細致地向學生介紹案例,之后讓學生討論并從中自己概括案例中所蘊含的政策制定方式,然后再完整講述研究者提出的理論本身,加深學生對中國政策制定過程特征的理解。最后,還可以鼓勵和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人際關系”、“協商政治”等標志性的本土元素是如何體現在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問題,激發學生以此去觀察和分析其它的政策制定事件。除此之外,還有關于中國“政策試驗”的研究,其獨特的政策過程直接挑戰了“階段啟發法”,這也是政策過程理論教學本土化的可用內容。
從上述本土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可以看出,教學內容的本土化和教學方法的本土化是“一體之兩面”。教學內容的本土化離不開案例教學和討論啟發式教學方法的運用,而無論是案例式教學還是啟發討論式教學方法的本土化,如果沒有本土化的教學內容作為理論主線,要么是天馬行空式的“花邊新聞”課堂娛樂,要么是牽強附會地“舉例說明”應付了事,難以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和提高其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結語
近年來,許多學者都探討了公共政策學的教學方法改革,但研究較為籠統,對公共政策學教學的特點缺乏針對性,忽視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實際效果也不如人意。下面探討PBL教學法與公共政策學教學特點的契合。
(一)PBL教學法的內涵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1969年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霍華德•白瑞斯在加拿大多倫多的麥克馬斯大學首創。它是一種讓學生通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來理解并掌握知識的新型教學法。PBL教學法提倡讓學生通過自學、討論、研究和合作解決問題,著重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的作用是及時提供知識上的幫助和研究方法的指導。
(二)PBL教學法與公共政策學教學的契合
由于PBL教學法比傳統的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法等更能適應公共政策學的教學需要,因此與公共政策學的學科特點有很多契合之處。
1.有利于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
在公共政策學教學中,學生對政策問題的認識往往停留在表面,難以深入,原因在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夠,而公共政策問題的交叉性和綜合性則要求學生必須在課后主動學習相關背景知識,這在課堂有限的課時內是無法完成的。PBL教學法突出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學生圍繞問題查資料、開展小組討論等學習活動,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尋找問題答案,使課上與課下有機結合,從而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2.有利于構建循環學習模式
公共政策學各章節具有較強的連貫性,一個公共政策問題可以在不同章節從不同角度予以闡釋和理解,這就決定了公共政策學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PBL教學法以問題為基礎,以問題的解決過程為核心,很好地契合了公共政策學教學的延續性和主觀性特點。從提出問題開始,學生通過查資料,補充相關理論知識開始基礎學習;然后通過研究、討論等學習活動,進入深入剖析問題階段;最后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或政策建議。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帶動學生進入“提出問題—學習—思考問題—學習—解決問題”的循環學習模式中,有利于提高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應用能力。
3.有利于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在以往的公共政策學教學中,常常會發生教師的作用與課程要求不相適應的情況,要么“滿堂灌”,要么“蜻蜓點水”,難以真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采用PBL教學法,教師在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給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并營造有利于開放性探究學習的氛圍,遵循自主性和探索性原則,把自己的一切教育行為定位于支持和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解決問題。從而有效轉變教師的角色,發揮教師在課程理論與實踐教學全過程中的指導作用。
二、PBL教學法在公共政策教學中的應用
(一)教學內容體系的梳理與問題引導
在應用PBL教學法過程中,首先要向學生介紹課程的理論淵源和框架體系,使學生對公共政策學的內容體系和教學目標有宏觀的認識,在此基礎上解決以下問題。
1.課程總體認識要準確
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準確把握課程的內容體系,對各章節的內在邏輯關系有清晰的認識。首先,在政策科學理論的演變上,學生要能準確理解,并與政策實踐的發展相聯系;其次,對政策的制定、執行、評估、調整、監控和終結等各章節的內在聯系和相互銜接要進行詳細介紹,使學生樹立公共政策是一個動態發展過程的概念;最后,要對公共政策學科的發展方向和理論進展有初步了解,從而促進學生把現實問題與政策學科發展聯系起來,有利于深入掌握課程內容。
2.公共政策問題的引導
在對整體教學內容體系和理論框架的講授過程中,按照PBL教學法的原則,應該對學科的理論問題和政策實踐問題進行相關引導:一要引導學生對身邊的公共政策從理論的視角去理解和認識;二要引導學生學會從政策過程角度發現和分析現實中存在的政策問題,從而在宏觀層面使學生逐步養成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中發現政策問題。
(二)教學章節的內容設計與問題研究
1.精心設計教學章節的內容與傳統教學方法不同
PBL教學法不僅要實現知識和技能在師生之間的位移,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在構建知識體系的基礎上發展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學生自我學習、自我培養的目的。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從理論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著眼,精心設計每一章節的問題體系,構建規范的問題鏈條,把學生對問題的研究由淺入深,不斷拓展,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對政策問題研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培養學生研究問題的興趣
PBL教學法的關鍵是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核心,培養學生研究問題的興趣。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按男女生比例以10人為一組,每章結束時安排一次案例討論,讓學生互相交流所思所想,然后每組匯報討論結果;在課程結束后,每組進行案例匯報,其他同學現場提問,組員進行補充。因此,創設了研究問題的教學情景,縮短了教學內容與學生之間的時空距離,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調動了研究問題的積極性。
(三)教學內容的引申與問題探討
公共政策學教學局限于課本是不夠的,必須把課本內容與現實社會問題緊密結合,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引申,從而提高學生對課程相關公共政策問題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通過問題探討有機串聯課本各章節的內容,加深學生對現實問題的理解。筆者把公共政策理論學習與專題研究相結合,結合課程的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現象探討、推進中國政策評估事業的思考、21世紀中國政策體制改革等專題研究,彌補了西方公共政策學理論與我國政策現實相脫節的不足,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PBL教學法在公共政策學教學中的完善
(一)找準課程定位行政管理專業人才的知識結構
必須由傳統的理論型向應用型及創新型轉變,以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復合型、應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要求。因此,公共政策學課程的定位應圍繞培養學生分析政策問題的能力,緊密結合現實問題,將理論問題通過現實案例表現出來,通過研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應用能力,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把公共政策學課程從偏重理論教學轉化為側重知識的運用、能力的提高和思維的訓練。
(二)轉變師生角色應用
PBL教學法必須轉變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這樣才能保證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的連貫性和有效性,避免教學雙方產生越位、錯位和失位問題。教師的角色應該定位為指導者、合作者和設計者,在教學中圍繞對問題的認識和研究給予學生全過程的指導,并與學生形成合作關系,彼此交流意見,幫助學生探索問題,從而提高對問題的理解。學生的角色也發生了根本轉變,由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化為知識的自學者和問題的研究者,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適應新角色,師生雙方都要盡快進入并適應新角色。
(三)完善問題結構
一、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切實提高服務質量
把具有一定理論基礎的學生塑造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技能的社會需求人才是學校的根本任務,要完成合格人才的培養任務,就要做好管理、教學等各項工作,做好各項服務工作。作為學校一員,筆者既承擔教學任務,又承擔辦公室日常事務。如何協調好教學與行政工作,提高服務質量,是筆者個人努力的方向和關注的重點。
(1)牢固樹立服務意識?,F代教育強調:教育為人民服務,學校為學生著想。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是在提示我們,應確立和形成服務意識和服務理念,并最大限度地為社會、家長、學生提供優質、周到的服務。作為一名現代教師,要清楚自身定位,自覺摒棄傳統的“教師至上”的觀念,樹立“學生至上”的觀念,自覺把自己定位為“保姆”“服務者”的角色,牢固樹立服務意識,熱心、誠心對待廣大師生。教師在關注學生學業的同時,應更為熱切地關注學生的精神成長,從細節入手,從小處抓起,真正去理解和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切實為人的全面發展服務,讓每一位學生都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到成長的快樂。急家長之所急,想學生之所想,把我們的工作切實做到學生、家長的心坎上,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2)扎實做好服務工作。如何協調好教學與行政工作?筆者覺得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一是要以教學工作為重心,切實提高教學服務質量。作為一名青年教師,要認識到自身在教學經驗、駕馭課堂能力、專業素質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努力查找自身問題,花大力氣、下真功夫做好備課、上課、輔導等教學工作。同時,主動向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教學技能突出的中青年教師學習,善于總結經驗,勤于查找不足,精于提升素質,嚴于教導學生,切實提高講課水平,提高育人質量。二是要做好行政工作。對于承擔的行政管理工作,除精心、務實、嚴謹地做好工作以外,還要經常向自己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施加壓力,自我提高,盡善盡美地完成工作任務。比如,遇到教學任務和行政工作沖突時,筆者總是給自己鼓勁,要求自己不能懈怠,抽時間,找空當,加班加點地完成工作任務。三是要協調好教學與行政事務。工作無大小,無輕重、貴賤之分,說到底,都是為了搞好服務,為了發展好學校事業。既要重視教學,又要重視行政事務。要在教學工作完成之余,保質保量地完成行政工作,做到工作中不怠工,不扯皮,不干與工作無關的事情,把有限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中去,做到教學與行政事務“兩不誤”,切實提高服務質量。
二、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要干好工作,不僅要有能力,更要有工作熱情。為此,筆者認為,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教師要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才能始終保持較高的工作熱情。一是加強理論學習。要充分利用全體會、科室會、支部會、自學等多種途徑,學習和貫徹黨的關于教育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提高政治素質和思想覺悟。同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的有關要求,加強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理論的學習,努力提高職業道德修養。二是加強業務學習。當今的時代,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學習化的時代,教師要想傳道授業解惑,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進步,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向學生傳授新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時代在發展,教育學和心理學也有很大的發展,教師要適應教育新形勢的需要,了解學生的成長規律,不斷更新和豐富教學內容。三是樹立正確的榮辱觀。要牢固樹立“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的意識,樹立“以德治教,以德服人”的意識,發揚人梯精神,樹立主人翁意識以及以校為家、以教為業、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榮辱觀。
關鍵詞:高校 貧困生認定 問題 完善
一、高校助學政策中貧困生認定工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貧困生認定工作是各高等院校助學政策體系中的基礎性工作,是確保資助政策體系各扶持幫助政策能否順利落實到位的重要依據和依賴,因而也是高校資助工作開展的一個前提。近些年來,國家資助力度在不斷擴大,資助的對象也不斷調整,對貧困生的認定規則和標準自然不斷發生變化。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長期以來,作為貫穿這一工作主線的貧困生認定標準一直缺乏較為詳細的規定,對現實的操作指導性不強。這就導致在貧困生的認定過程中,出現主觀性、隨意性和不科學性的現象和情況。下面,我們就從目前貧困生認定工作的三個環節的現狀來進行分析:
首先,從確定貧困生的認定標準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孤兒、殘疾學生以及殘疾家庭子女、見義勇為人員子女以及見義勇為學生、烈士子女,以及其他優撫對象子女且家庭經濟困難;單親家庭、父母年事已高或患病、喪失勞動能力等,家庭無固定經濟來源的學生;學生家庭或本人突遭不幸(如家庭遭遇自然災害,學生本人突發疾病或意外事故),超越家庭經濟承受能力的;享受城鎮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響應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農村家庭中只有一個子女或兩個女孩且經濟困難;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經濟困難。
其次,從困難生認定的程序來看,一般為:首先由個人提出書面申請,并在申請書后附上盡可能提供的貧困證明;二是班級調查、測評、摸底;三是輔導員組織班委評議、排隊、預審;四是系部或學院認定工作組審核、公示;最后由學校貧困生資助中心審核并建立貧困生檔案。
最后,從貧困生等級的確定條件來看,一般是:一是只要學生提供家庭所在地政府部門加蓋公章的任一形式的貧困證明或在家庭經濟調查表中有政府部門加蓋公章的低收入家庭,可初步認定為“一般困難”;在此基礎上,如果能提供三級貧困證明原件,戶口薄及其他貧困證明材料,可初步認定為“比較困難”;在此基礎上如果還能提供其他困難證明者,如監護人喪失勞動能力證明,無經濟收入證明,孤兒證明或受災證明等,可初步認定“特殊困難”。與此同時,還綜合考慮學生的表現和日常消費行為等。
二、對高校助學政策中貧困生認定工作存在的問題之完善
貧困生認定是高校做好資助工作的前提,是確保國家惠民政策落到實處的切實保障。因此,完善高校助學政策中貧困生認定工作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針對上述所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可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是建章立制,從宏觀的角度完善相關政策法規。這需要從二個層面來進行。一是從政府層面來講,應該制定并完善有關法律法規,為貧困證明的真實性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生源地開具的貧困證明對于認定高校貧困生工作來說應該是最可行、最準確、最有效的方法。但地方民政部門沒有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家庭收入、人口、日常開支等詳細情況就蓋章,使得高等院校貧困生認定工作變得異常艱難。這就需要國家制定法律法規,約束生源地行政部門工作人員不負責任地開具貧困生證明的行為。對胡亂開貧困證明的行為進行相應的處罰和追究。同時要求責任人在每一份貧困證明上簽署自己的姓名并留下聯系方式,以便學校進行調查與核實,這也對責任人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從而保證所開出的“貧困證明”真正起到證明的作用,從而從源頭上杜絕“假貧困生”的出現。二是從高校層面來講,應該要建立和完善高校在貧困生資助工作中的相關法律法規,使高校在貧困生資助工作中真正做到法律化、制度化。對處在一線的輔導員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和師德建設。提高政治覺悟和道德水平,率先垂范,嚴于律己。因為輔導員的失職而造成“假貧困生”的出現,要追究其輔導員的責任,情節嚴重者應給予紀律處分。對于參加評議小組的學生干部,清楚明白地向學生傳達國家、學校的相關資助政策,使他們按章辦事,真正做到公正公平,絕不能因為怕得罪人而讓非貧困學生“混水摸魚”。對在此項工作表現不稱職的學生干部,在評獎評優中實行一票否決制。
第二,依托信息社會的資源平臺建設,構建全國性的貧困生信息網絡。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借鑒網上學歷認證和銀行管理系統的成功經驗,建立全國貧困生信息共享平臺。此信息平臺應包含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的主要內容(家庭成員及健康狀況、工作單位、年收入、家庭所在地的人均收入、生活水平)、高等院校名稱、高等院校所在地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學生在校期間基本情況(貧困生所接受過的所有資助、在學校的表現、交費情況、校園卡的消費情況等信息)。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的主要內容,由生源地民政部門的專職工作人員負責對符合要求的貧困家庭的家庭成員經濟收人等數據輸入、上傳,做動態的更新與維護,時刻保證這些資料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關鍵詞:碩士論文;論文選題;中國知網
碩士教育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礎上培養高級人才的教育,而碩士學位論文是繼學科課程教育和科學研究之后又一核心環節,并且被認為是最重要的環節、碩士項目的重點①。在撰寫碩士論文的過程中,如何選題也成為了重中之重。
伴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進行,中國上市公司股權政策受到了更多學者的關注,碩士研究生是其研究的生力軍。本文通過對中國知網刊登的碩士學位論文中對中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選題分析,分析股利政策在碩士論文中的選題走向,旨在為下一步該課題的研究方向提供借鑒。
一、樣本的選取和分析方法
1.樣本的選取。本文以“中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為主題,在中國知網的碩博論文中進行了精確篩選,從而選出了2000年-2013年相關碩博論文55篇,考慮到碩博論文的選題差異,本文特剔除5篇博士論文,其余50篇碩士論文均選作研究樣本。樣本所在的年份分布如表1所示:
2.分析方法。本文采用描述性統計的方法,以了解碩士學位論文針對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選題方向。運用EXCEL軟件,對選題視角和研究方法兩個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最后在調查分析的情況下,得出對該研究課題下的碩士學位論文撰寫的相關建議。
二、樣本的的數據分析
1.選題視角分析。從搜索的結果看到,碩士研究生對于上市公司股權政策的研究是從2000年以后開始的,而選題的視角也主要集中在政策研究、影響因素等,具體分布見表2:
從上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從2005年起,碩士論文對股利政策的研究視角開始呈現多元化發展,不再單純的局限于股利政策研究和與相關傳統理論的關系研究,而更多地考慮到管理者及市場行為對股利政策的影響。同時,開始出現了將中美企業進行對比的分析研究。
2.研究方法分析。通常,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實證研究和規范研究,但是經過對中國知網2000年-2013年的有關中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碩士論文的題目調查后發現,比較研究的方法在我國碩士學位論文中比較普遍。具體分布如表3(有些論文不只使用一種研究方法):
在比例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到,盡管理論分析研究是研究的基礎,是最基本和最傳統的研究方式,但在當今碩士論文的題目中,單純的理論分析命題方式已逐漸退出范圍,取而代之的是更具有創新亮點的比較研究和實證研究。當然,樣本研究作為一種新興研究方法,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三、評價及建議
1.選題內容方面。從2000年到2013年14年的檢索數據來看,我國碩士圍繞《中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這一主題的論文選題呈現多元化發展的趨勢。但是,依舊集中在與相關經典理論的關系中。同時,與期刊論文相比,多元化的趨勢仍舊有待加強。
2.研究方法方面。由于時間有限,本文探討的研究方法僅僅是從論文題目中看到的,并未深層探究文章內容。但就題目而言,能夠看出除了理論分析之外,許多論文采用經濟學和管理學的相關理論分析公司股利政策的選擇。比如“管理防御對中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行為財務學的上市公司現金股利政策研究”、“管理層激勵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響研究”等,在這些文章中,管理者對公司股利政策選擇的作用被放置在一個重要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樣本或者個案研究的研究方法在碩士論文中也有所體現,雖然所占比例不高,但依舊可以反映出未來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的趨勢。
3.建議。綜上所述,我國碩士論文在該課題的論文撰寫中呈現著選題較集中,且重復性強的特點,涉及面相比其他課題而言較窄。但是近幾年,碩士論文的選題范圍開始擴展、科學性不斷提高,研究方法也已經表現出實證研究、案例分析不斷增多。
通過以上研究,本文建議:第一,中國的碩士論文選題應廣泛參考國外文獻資料,瞄準國際前沿,而不能僅僅把視角放在國內市場;第二,在選題方面,碩士論文應該注重研究具體的問題,避免大范圍的泛泛研究。同時,應鼓勵進行多學科交叉研究,特別是運用相關學科領域的原理、理論解決問題;最后在研究方法方面,碩士論文應考慮使用更多、更加創新的研究方法,如實證研究、經驗研究、案例研究、調查研究等,以便使我國碩士論文能夠與國際接軌。(作者單位:民族學院)
注解:
① 段洪波,張雙才,劉甜甜:《2001~2010年會計學碩士論文選題內容與方法分析》
參考文獻:
關鍵詞:新時期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大學時期,是一個人處在成長、成才過程中劇烈變化的時期,在大學時期的受教育者,他們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可塑性很強。因此,大學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對象,我們必須針對大學生做好切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時期,全面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動力支持和智力保障,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素質教育發展欠平衡
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困境較多,各高校雖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上認識深刻,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存在各種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收到的效果甚微。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素質教育發展欠平衡,在把學生培養成符合時展的專業化人才上有明確的要求,但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要求不能很清楚的表現出來。另外,高校中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課程教學和管理有時脫節,不能很好地與學生的思想實際情況相聯系,例如,有些高校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有效的重視,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很少開設或基本沒有,心理輔導機構不夠健全,手段較為落后,方法較為陳舊,不能很好的適應學生的要求,學生一旦有了心理問題往往得不到及時有效地疏導,嚴重影響了自身的健康成長。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建設發展有待完善
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建設發展較為緩慢,對大學生關心的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熱點問題不能及時、準確的回答,在某些方面所給出的現有回答說服力不強,導致一部分大學生在一些原則性的問題上產生了模糊不清的認識,不能夠充分理解問題的實質。對于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靠機械的說教方式,填鴨式教育,而不能使其對象得到啟發,學生紛紛在學習過程中感覺所學的理論單調乏味,在指導實踐方面,作用也不是太明顯。而學生們所學的哲學社會科學的教材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滯后性,不能緊跟時代的發展進步和環境形勢的瞬息萬變,以最新最快的速度反映的中國化成果,致使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有所降低。
(三)思想政治教育氛圍欠佳,相應配套設施有待改善
思想政治教育氛圍決定著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效果,常常在以下兩方面表現欠佳,一方面是在學校的內部組織上,大學校園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平臺,然而,當下大學校園雖然很重視活動的舉行,卻常常忽視了活動的質量,出現了能參加的學生不能很好的展現,得不到充分的發揮,不能參加的學生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局面;另一方面是學校的外部運作上,學校在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不能有效的發掘校外資源,外聯工作力度較小,例如邀請名家講座,邀請知名校友給在校學生作報告等類似活動。同時,相應的配套設施不足,硬件和軟件建設不能適應學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發展程度而實現相得益彰,主要表現在下撥學生工作經費方面不能及時有效,預算費用也較低,不能很好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推進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策
(一)國家、社會、高校更加緊密協調,發揮更大作用
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事關為國家民族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偉大工程,使命重大,任重道遠。國家應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社會應給予更多關注,高校應高度重視,三者通力協調,形成關心和支持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強大合力,共同為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謀劃策,獻智獻力,讓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點上,落到實處,真正讓當代大學生受到教育,受到啟發,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二)抓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線,創造良好教育氛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是主流意識形態的教育,高校是傳播主流意識形態的最佳場所,對大學生繼承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發揚中國精神的優良作風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高校學生管理者應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課堂上教育,課下組織學生參加一系列有意義的活動的形式,例如讓學生們參加社團活動或社會實踐,在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創新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創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引導當代大學生積極樂觀向上。
(三)建立專業化的師資隊伍,提高教育水平
高等學校在對大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高度重視建設一支專業化的教育隊伍,提高教育隊伍的整體教育水平。大力推進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和專家化建設,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的比例配備思想政治輔導員,在引導政工干部隊伍自覺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同時,要提供給輔導員應有的進修和提升機會,以便其增長本領,增加才干,更好的滿足學生對更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求。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進步,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現了許多新問題,為了滿足新時期對人才的需要,我們必須以嚴謹科學的態度,求真務實的精神,不斷提高和創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變被動為主動,積極探索各種行之有效的解決途徑,富于創新的采取相應對策,為培養出一流的社會有用人才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連.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訴求[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9.
[2] 李長春.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思想政治教育,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