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11 00:32:51
序論:在您撰寫化驗員職稱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AT89C51單片機語音芯片通信DTMF
1、概述
隨著通訊產業的發展,電話機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利用電話機進行遠程控制的技術也日益用于生活中。本文介紹了一種電話遠程控制技術。該系統用于具有單片機控制的家用電器的電話遙控,用戶可通過任意一部雙音多頻電話(包括手機,電話分機)對自己家庭安裝的各種、電器(如電飯鍋,微波爐,電視機等)進行開機,停機等操作。
2、系統結構
本系統主要包括電話振鈴檢測電路,電話自動摘機和掛機電路,DTMF信號解碼電路,語音提示急電路,音頻放大電路,以及控制心臟CPU電路,系統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
當有電話打入時,電話振鈴檢測電路檢測到有振鈴并等待系統默認的振鈴次數后,控制器自動摘機,并在語音電路的提示下依次輸入用戶的操作密碼和操作指令。DTMF解碼電路將接受到的DTMF解碼后的數字信號送入CPU,若密碼有誤,系統自動掛斷電話;當密碼正確時,只需按語音提示依次完成一系列操作。當操作完成時,單片機根據返回的確認信息去控制家用電器,至此,整過操作過程完成。
3、系統硬件設計
3.1振鈴檢測電路
當電話振鈴信號到來時,電話線路上的90伏振鈴信號,經過整流及濾波后,驅動光電耦合器,如圖2所示。有振鈴信號時,輸出為高電平,無振鈴時為低電平,CPU以此來來判斷有無振鈴及振鈴次數。
3.2電話自動摘機和掛機電路
電話打入并等待默認的振鈴次數后,從CPU的P1.7送出的摘機信號驅動光藕導通使假負載接入,進入摘機狀態。當整個設定過程完成后或輸入密碼錯誤時,CPU使摘機信號恢復為高電平以斷開假負載,進入掛機狀態,如圖3所示。
關鍵詞:AT89C2051MC145436ISD33060電話遙控
1主要芯片簡介
(1)AT89C2051
AT89C2051是Atmel公司生產的與MCS-51系列兼容的單片機。內含:2K字節FlashEEPROM、128字節RAM、15根I/O引線、2個16位定時器/計數器、1個五向量兩級中斷結構,1個全雙工串行口、1個精密模擬比較器等,其引腳如圖1所示。
(2)MC15436
MC145436是Motorola公司生產的DTMF(雙音多頻)解碼器,負責將DTMF信號轉變為二進制數字信號,其引腳如圖2所示。7腳(AIN)為信號輸入端;2、1、14、13腳D1、D2、D3、D4為解碼輸出端;12腳(DV)為輸出數據有效端,當輸入的DTMF信號經IC解碼成功后該腳轉變為高電平;3腳(EN)為解碼輸出控制端;6腳(XEN)為CLK信號控制端。
(3)ISD33060
ISD33060是ISD公司的第3代3V的單片語音IC,其引腳如圖3所示。
該芯片總存儲時間達60s,其與外部微處理器的接口采用SPI(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串行外設接口或MSI(MircowireSerialInterface)微傳輸線串行接口,ISD33060的錄放音時間可任意進行分段,每段最短長度為150ms。
使用SPI接口協議時,主要用到5條控制線:
①1腳(SS)--芯片選擇輸入端,低電平有效;
②2腳(MOSI)--串行數據輸入端,ISD芯片從該腳接收來自單片機的控制命令數據;
③3腳(MISO)--串行數據輸出端,單片機從該腳獲得ISO的返回數據;
④28腳(SCLk)--SPI接口串行時鐘輸入,用于同步數據的傳送;
⑤25腳(INT)--當語音放結束或錄放音溢出時,該腳變低電平,在下一個SPI周期開始時,該信號被清除并返回高電平。
2硬件原理圖
硬件原理如圖4所示。上電后單片機在不斷查詢P1.4腳。無來電時,P1.4呈高電平,當有鈴流來到時,光電耦合器PC817導通,P1.4呈現低電平。單片機檢測到P1.4的低電平后,為了防止正常來電話本裝置過快動作,先延時一段時間(這里初定為7s),然后再查詢有無鈴流存在,如沒有,繼續進入查詢狀態;如還有,則P3.7輸出高電平,驅動9012導通,繼電器J動作,接通線路。這時P1.5、P1.6、P1.7、P3.0、P3.1發出配合信號,啟動語音電路ISD33060,通過13腳AUDOUT端發出語音提示:"請輸入密碼,以#字結束"。用戶聽到提示后,通過電話發出DTMF密碼信號,此信號通過C1進入MC145436的AIN腳,經內部解碼得到4位二進制信號從D1~D4腳輸出;同時DV端輸出高電平,單片機不斷查詢P3.2腳,將密碼信號從P1.0~P1.3端輸入,檢測到"#"字信號即0CH后說明已輸入完密碼,然后判斷密碼是否正確。不正確,可輸入3次,3次再不正確就結束。如正確,則ISD33060再發語音提示:"請選擇:1開燈,2關燈,3開空調,4關空調,5開總閘,6關總閘,7改密碼,8退出"(這里初定只對燈具、空調和總閘進行控制,也可改為控制其它電器)。單片機再通過MC145436接收控制選擇,如想開空調,則用戶發出信號3,單片機P3.4送出高電平,控制固態繼電器SSR2動態,使空調運轉;如想退出,則用戶通過電話按8,單片機P3.7送出低電平,9012截止,J切斷線路。每次可進行多個電器的控制。
圖4
3軟件設計
主程序框圖如圖5所示。
圖5
一、園本文化建設要突出“園本性”
幼兒園因其自身師資、幼兒和家長來源的不同,以及所處地域文化特色和自然資源的差異,形成了自身的整體特色,即“園本性”。它是確立幼兒園園本文化建設目標、內容、途徑的首要依據。因此,幼兒園的園本文化建設務必要突出“園本性”,在了解、認知本地域的文化背景、傳統特色的前提下,在傳承和發展本地區、本園的歷史文化的基礎上,結合幼兒園的現時文化和特色,建構出融合自身歷史文化、周邊文化資源以及具有創新學前教育理念的園本文化。
二、領悟和理解幼兒園園本文化建設的內涵
優秀的幼兒園園本文化孕育著團隊精神,它能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它熏陶浸染,潤物無聲,是幼兒成長、教師發展、園所發展的基石;更是幼兒園的一種內在氣質,一種獨特個性,一種教育品牌。
我們在構建幼兒園園本文化建設之前,有必要對幼兒園園本文化建設的認識誤區進行一下梳理:將幼兒園園本文化建設片面理解為幼兒園文藝活動的組織;將幼兒園園本文化建設片面等同于標語、口號的張貼;將幼兒園園本文化建設視為幼兒園的形象設計;將幼兒園園本文化建設僅僅等同于幼兒園的規章制度建設;將幼兒園園本文化建設與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割裂開來。幼兒園的園本文化建設脫離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其后果不言而喻。
三、園本文化建設要以“精神文化建設研究”為突破口
幼兒園的“精神文化”建設風貌,是它有別于其他幼兒園的重要標志,它能集中體現一所幼兒園獨特的底蘊和品質,具有隱性的、深層次的“品牌效應”,是幼兒園園本文化建設的精髓所在。
1. 關注幼兒教師人文精神的培養。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也就是說,要尊重人的價值。幼兒園可以從弘揚“健康向上、淡泊名利、關愛和諧”的園本精神入手,培養教師的“職業情感和態度”及“對幼兒的情感和態度”,尊重幼兒的人格和需求,對幼兒傾注“母親”般的情感,讀懂幼兒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
2. 提升幼兒教師的人文素養。教師的人文素養應該是全方位的。教師的人格魅力無時無刻、無處不在地影響和教育著幼兒。幼兒園可從“加強教師的品德修養”、“培養教師的審美情趣”、“關注教師的儀表行為”、“激發教師的潛在能力”、“提升教師的文化素養”等方面來培養和提升幼兒教師的人文素養,使教師的人格魅力成為無聲的教育手段,使幼兒園成為行為教育的典范。
3. 對幼兒教師體現人文關懷。用“尊重、關愛、賞識”去喚醒幼兒教師內心的情感,激發他們的潛能,使教師對幼兒園產生認同感。這樣,才能真正打造出一支與幼兒園榮辱與共的教師隊伍。這也是我們最期望和最難得的效果。幼兒園可以從“尊重和理解教師”入手,關注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關注幼兒教師的職業感受、關注教師的生活、關注教師的需要、關注教師的發展等等。
(1)關注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幼兒教師的心理感受、心理體驗等心理因素,是影響幼兒教師自我提升最主要的內在因素。幼兒教師擁有積極、陽光的心態,勢必會讓她們奮發向上,有愛心、責任心和創造力。這也是幼兒園課程建設取得成效的保證。
[關鍵詞]遠程教育學習支持服務人性化
一、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突出服務的個性化特征
遠程教育教學的對象主要是成人,且來自不同的職業和不同的年齡段。教育背景以及基礎知識的差異性較大,參加學習的動機和目的不同。有一部分學員專業基礎較扎實,希望通過繼續教育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希望充實自己,豐富生活。有一部分學員基礎較差,學習的功利性目的很強。也有一些較特殊行業如航空服務員、記者等,學習欲望很強,但苦于職業特點而無法參加正常學習。尤其是一部分來自中小學的教師,既擔任班主任工作又承擔教學任務,再加上家務負擔過重,同時還要應付各種測評和考試。所以這些學員來參加學習很不容易,如何關注每個學生,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不同條件,不同要求制定學習計劃,針對性地優化學習支持服務,是教學點輔導員的責任,也是專業任課教師的任務。
輔導員是學生入校后接觸的第一個學校形象代表,也是和學生關系最密切的人。輔導員的工作態度和是否具有親和力決定著學生對學校的第一印象。輔導員不僅代表校方向學生傳達最基本的要求和各種學習規范,還要熟悉每一個學生,關懷每一個學生,掌握每一個學生的聯系方式,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目的,為什么來學習,對參加這種學習有何期待等問題。為了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落實,輔導員首先要幫助學生做好入學前的準備和開放教育、入學教育,然后針對學生的不同要求,幫助他們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幫助他們根據自己的情況選課。根據學生的工作性質,安排上面授課的時間,根據家庭住址和學校的距離組織各種各樣的學習小組。幫助學生選擇適合個人學習習慣的方式,進行最有效的學習。還要督促學生完成課程實踐和集中實踐環節,領各種學習資料,保證任何人只要有學習需求,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得學習材料。有一些學生因為經濟原因過去沒有條件接觸計算機,而參加開放教育的學習又必須利用網絡和各種資源,針對這樣的學生,輔導員要手把手的教,從最基本的計算機操作開始,逐步教他們查找資源,利用資源。所以輔導員的工作是最具個性化的,針對每一個不同個體,采用不同的服務方式。很多基層教學點的輔導員切實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從學生的利益出發,把服務工作做到了學生心里。
二、多給學生以人文關懷,突出服務的情感化特征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理論家羅杰斯認為,教育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情意活動,教師能夠通過一定的媒介和渠道,把自己的情感因素轉移到學生身上。他認為,教師的作用是通過情意因素促進學生自覺樂意地積極學習,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和條件,要重視情感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們的學生都是成年人,年齡從20多歲到40多歲,每個學生都是會思考、有感情、能活動的具有獨立人格的有機體,他們有自己的職業范圍,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有自己的觀念意識,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利用業余時間來參加開放教育的學習,對這種全新學習方式的接受是有一個過程的。有些學生對面授課的減少,對遠距離教學的效果持懷疑態度,也有的學生對網絡實名注冊,資源的查找利用以及參加網上的教學活動有畏難情緒和厭倦心理。最普遍的問題就是工學矛盾,為業余學習帶來各種各樣的困難。所以在與學生的接觸過程中多一些情感投入,維系學校和學生良好的人際關系是非常重要的。
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在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落實過程中,都要以真誠的態度對待學生,要坦誠相待,表露自己的真情實感,給學生以充分的信任,要尊重和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輔導員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要求,學習中的困難,并幫助制訂解決困難的具體措施,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任務順利完成,才能保證與學生的密切關系,保證生源。在這些年的試點工作實踐中,有些教學點配備了許多專職的輔導員,他們用自己的愛心溫暖每個學生,關愛每個學生,與學生建立起了良好的師生關系。他們建立起班級信箱,記錄下所有學生的電話號碼,不厭其煩地與學生聯系,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有所了解,甚至對學生的家庭情況也了如指掌。另外通過其他方式加強與學生的情感聯系,如組織校外課堂,組織校外集體活動和參觀等等。因為業余學習的學生很難組織活動,有些學生同學幾年卻不相識,有些學生將要畢業但沒見過任課老師,而活動有利于師生情感的交流,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協作精神。或者在畢業論文答辯的時候給每位同學拍一張照片,畢業的時候制作紀念冊、通訊錄和紀念品,用各種各樣的投入來加強情感溝通,增加學校和學生的凝聚力。
三、盡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突出服務的人性化特征
隨著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育理念的發展,教育的人性化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教育的人性化,是指教育活動的主體——學生對教育的需求的滿足程度。這種需求,既有學習上的愿望,也有心理上的感受。我們在滿足學生對學習的期待和愿望時,同時也要注意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感受。所以應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盡量滿足學生的各種學習要求,在服務的方式上突出人性化的特征。
比如在教育技術的支持服務中,要注重資源的建設、選擇、組織等環節上實現人性化。教師從事資源建設時注意形式要具有親和力,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要自然而恰到好處,內容要富于美感、充滿情趣和活力。同時資源要易于運用,進入、打開、返回都比較清晰明了,使用方便,簡單便捷容易掌握,這樣才能讓那些過去不熟悉資源利用的學生能夠欣然接受。而輔導員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對學習資源的整合利用,因為學生學習時間有限,對學習資源的了解和占有也有限,所以輔導員應該搜集本專業的所有相關教育信息,不管是中央電大的,省級電大的還是市級電大的資源,然后進行整合,給學生一個相對完整的資源包,以便學習。我們有些教學點的輔導員就是這樣把有關課程的作業題、答案、各種復習指導集中起來進行資源整合,然后放到班級信箱里,給學生提供快捷化的人性化的服務。
在現代遠程教育迅速發展的今天,激烈的教育競爭促使我們不得不去思考更多的問題。只有不斷的完善學習支持服務體系,強化教育的服務意識,以學生為本,為學生創設更好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更具人性化的服務,多一些人文關懷,盡量把學習支持服務做得盡善盡美,達到學生的最高滿意度,我們才能在激烈的教育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職教育 職業素質 職業技能 校園文化
1.問題的提出
就業是民生之本。當前,大學生就業難是一個現實的社會問題。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與知識經濟的沖擊,大學生初次與持續就業所需的能力門坎逐年提高,而現有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職業教育常常缺乏清晰的就業市場需求導向,培養出來的大學生在知識和技能結構上與人才市場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脫節現象,大學生就業的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是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日益增大,苦于找不到中意的單位和崗位;另一方面是用人單位頻繁奔走于各類招聘市場,苦于找不到中意的所需人才。人才供需雙方不對接的現狀已經成為近年來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日益加大的突出問題之一。
能力是就業的基礎。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一種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就業導向教育,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強弱作為一項綜合性的考核指標,基本上能夠反映出一個大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的高低。
職業能力大體上可以分為通用能力和特殊能力兩個層面。通用能力是指一個人的職業態度、行為習慣、自我管理能力(自行安排吃穿住行)以及正確處理與周圍的人和工作環境的關系的能力,它是一個大學生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需要具備的能力。特殊能力是指從事某個職業、某個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如會計必須能夠做賬、用賬,記者應該知道如何采寫新聞,秘書應該能夠從事辦公室事務管理,具有辦文、辦會、辦事能力等等。
目前高等職業教育所傳授的專業知識和進行的技能訓練,大都針對的是特殊能力。但在現實生活中,通用能力也許更為重要。當前大學生頻繁跳槽或失去工作,往往并不是因為不具備工作所需要的特殊技能,而是缺乏通用能力:或者不能與同事、上司友好相處,或者經常遲到,工作散漫,得過且過,等等。
高職教育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終極目標,從知識本位轉向能力本位,是高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路徑上的最大不同。因此,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育人功能,把對學生非專業技能的培養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對于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具有現實意義。
2.職業素質與職業能力的內涵分析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既然是一種就業導向教育,那么企業需要什么樣的員工,企業管理者對大學畢業生的職業素質、職場行為評價如何,怎樣縮短學校教育與就業需求之間的距離,是需要作為人才培養方的高職院校必須高度關注的問題。
《人力資源管理》雜志2008年第4期公布了一個針對大學畢業入職新員工職業素質、職場行為評價分析的調查報告《企業需要什么樣的新員工——企業管理者對大學畢業入職新員工職業素質、職場行為評價分析的調查研究》。該報告的調查結果顯示,企業管理者認為大學生最重要的素質和能力按照“非常重要”選擇比例排序(%)為:思想道德素質、價值傾向(77.4)、勤懇踏實、敬業奉獻精神(70.8)、獲取知識的學習能力(61.9)、發現和解決問題的探索能力(61.7)、心理素質(60.1)、創新意識和能力(55.3)、團隊合作能力(52.0)、積極追求進步的熱情(47.6)、動手操作能力(46.0)、文明禮貌,親和力強(39.9)、人際交往能力(37.3)、身體素質(36.7)、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水平(35.3)、組織管理能力(27.1)。[1]
素質是一個人的內在因素而外化的適應和滿足社會的質量。企業管理者看重的員工素質包括:文明禮貌、尊敬師長、謙虛自省、勤懇踏實,能夠經受挫折和壓力,具有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較強的親和力和積極追求進步的熱情。企業希望并要求大學畢業生把選擇的“職業”當作長期追求的“事業”,而不僅僅是賺錢謀生的“工作”和臨時落腳點;要求大學畢業生與企業同甘苦、共患難,反對隨意毀約、違背誠信,反對不求上進、得過且過,反對急功近利、好高騖遠。一個具有較高思想道德素質的大學畢業生,不能一味只關注企業能夠為自己提供什么,而要考慮自己能夠為企業帶來什么價值。
能力是一個人依靠自身的知識和技能去認識和改造世界所表現出來的心身能量。企業管理者所看重的員工能力,依次是:獲取知識的持續學習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探索能力和操作能力、創新意識和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適應環境變化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
麥可思公司的《高等職業院校2009屆畢業生就業狀況與就業能力分析報告》中有關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分析表明:在35項基本工作能力中,積極聆聽和有效的口頭溝通這兩項能力對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最有幫助;而畢業生認為教學中最應該改進的地方為“實習或實踐環節不夠”(41%),其次為“課程內容不實用或陳舊”(15%)和“培養主動學習能力不夠”(14%)。[2]
肖云等人對重慶市1618名大學生和272家用人單位進行調查,結果顯示:87.9%的用人單位要求大學生具備溝通協調能力,而大學生對自身的實踐能力評價不高,學生認為最欠缺的是組織管理能力,其次是人際交往能力、表達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另外,61.5%的用人單位要求大學生應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而40.7%的大學生感到自己的創新能力很欠缺。他們建議學校應組織形式多樣、層次不同的社會實踐活動,擴充實踐內容,增強實效性。[3]
上述調查比較全面地反映了一個合格大學畢業生應該具備的職業素質與職業能力的內涵。
3.職業素質培養與職業能力提升的基本路徑
校園文化是指校園活動的主體(師生員工)在校園內所形成的特定生活方式以及所體現出來的精神狀態的總和。校園文化具有強烈的教育導向功能,它對于大學生價值取向、思想品德、情感信仰的形成以及生活方式的選擇和日常行為習慣的形成,具有巨大影響。
為深入了解當代高職學生對校園文化活動的態度、參與度與滿意度,我們于2008年11月至12月對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學生開展了一次有關“對校園文化活動滿意度”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75.35%的學生認為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很有必要”,61.51%的同學表示對參加校園文化活動“很感興趣”。在“最感興趣的校園文化活動”這一問題的回答上,所占比例從高到低依次排位是: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科技學術與創新創業、社團活動與社會工作、文體藝術與身心發展、技能培訓,顯示出當代高職學生對實踐性、創新性、主動體驗式的校園文化活動有所偏好。對于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的收獲,67.42%的同學認為最大收獲是“提高了綜合素質”、“鍛煉了能力”,24.03%的同學認為是“認識了新朋友”,“學會了做人的道理”、“開闊了眼界”。
校園文化是高校實現傳授知識、培養人才、服務社會功能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障,是維系全體師生員工歸屬感、責任感和榮譽感的精神力量,也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創新能力、加強人際溝通、完善人格塑造的第二課堂。
第二課堂是指相對于第一課堂(即課堂教學)而言的具有素質教育內涵、學生自愿參加的學習實踐活動。它以學生為主體,通過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富有特色的課余活動,為學生提供自由而廣闊的發展空間,引導學生培養創新精神、提高自主意識、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的素質獲得充分的展示與鍛煉。
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區分,是社會分工條件下學科專業市場化的必然結果。因此,以課堂教學為主要載體的專業教育始終是高校育人的主渠道,是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培養專業技能的主要途徑。但第二課堂在內容的豐富性、時空的自由性、參與的主動性、方式的多樣性等方面具有第一課堂無法比擬的優勢,對學生非專業素質與能力的培養具有顯而易見的重要作用,第二課堂活動中的科技創新、文藝體育、技能競賽、志愿服務以及社會實踐等等,都是第一課堂無法完全涵蓋的。這些活動所涉及到的知識與技能,很多與課堂中的專業學習沒有必然或直接的聯系,但是有助于學生促進個性發展、豐富個人閱歷、增強組織能力、加強人際溝通、改善身心健康、完善人格塑造,這些綜合素質是學生就業和日后發展所必需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既需要第一課堂的教育,也需要第二課堂的鍛煉。因此,必須以人才培養為核心,牢固樹立第二課堂也是課堂的思想觀念,明確校園文化建設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明確校園文化活動的目標、內容和方式。
3.1把第二課堂的相關內容納入學校人才培養總體規劃
大學作為社會的人才庫,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是其三大功能。長期以來,以教學為中心,始終是高校辦學的指導思想。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教學工作被認為是人才培養的中心環節,在學校各項工作中始終處于不可動搖的中心地位。在這種思想指導下,課堂或實驗室被當作人才培養的唯一教學場所,專業知識的傳授與學習被當作人才培養的唯一途徑,專業課程考試成績被當作學生能力考核的最重要標準甚至是唯一標準,教師只把教學和科研作為自己的本分,而把參加學生的課余文化活動看作是份外之事。作為第二課堂重要載體的校園文化活動,僅僅被當作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缺乏科學規劃,缺乏專業指導。學生是否參加校園文化活動、參加什么樣的校園文化活動全憑自己的興趣,對學生素質與技能的培養和提高收效甚微。
當前,各高校制定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傳統教學計劃的翻版。人才培養目標、知識能力分解、主干課程介紹、教學實踐安排、教學計劃進度,成為人才培養方案必選內容。而作為第二課堂的校園文化活動,沒有得到絲毫反映。這樣的人才培養方案,就是“以教學為中心”的思想觀念的必然產物。
我們認為,高等院校特別是高職院校,必須把以教學為中心的傳統觀念轉變到以人才培養為中心軌道上來?!芭囵B什么人,怎樣培養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就是要彰顯“第二課堂”教育功能,把第二課堂作為與第一課堂并行的教學資源,把對學生非專業技能的培訓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使學生學會知識技能,學會動手動腦,學會做人做事,學會生存生活,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因此,必須將第二課堂的相關內容納入學校人才培養總體規劃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明確大學生在校期間,應該至少參加哪些校園文化活動和職業技能競賽活動,這些活動在何時進行、怎樣進行、由誰組織,如何評價,以保證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合理銜接。
3.2建立激發教師參與學生校園文化活動熱情的激勵機制
在高校,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學和科研,很少或者從不參與學生的課外活動,已經成為高校的普遍現象。在中國古代書院,教師既是學生的學業導師,也是學生的精神導師和行為導師,這個優良傳統隨著現代科學知識體系的日益復雜化和精細化而早已被拋棄,教師的教學科研活動與學生的科技文化活動被嚴格地區分開來,教師對參與學生文化活動完全失去興趣與熱情。加之教師自身的課堂教學和科研任務相當繁重,而第二課堂教學的工作量又存在難以確認和量化問題,使得教師很難把指導學生參與第二課堂活動作為自己的主要工作內容。
相對于本科院校來說,職業技術院校更應該把第二課堂看作是第一課堂的自然延伸,因為實踐能力的培養不能僅僅依靠課堂教學,而應該在實踐活動包括校園文化活動中得到鍛煉,而這一切離不開專業教師的指導。因此,高校必須建立一種激勵機制,從制度層面激發教師參與學生文化活動的熱情,使教師把指導學生第二課堂活動作為自己教學科研的工作內容之一。為此,必須保證教師對專業性學生社團活動的指導能夠納入正常的教學工作量計算;必須保證教師對學生職業技能競賽的指導,等同于對學生畢業論文的指導,納入正常的教學工作量計算。
3.3改革學生學習成績考核體系
校園文化活動作為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第二課堂,在人格塑造和技能培養上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在我們所進行的調查中,我們發現部分學生的思想傾向和行為習慣令人擔憂。11.41%的學生在業余時間“無所事事,經常在寢室睡覺或上網,覺得生活很無聊”,21.59%的學生的業余時間是在“談戀愛、娛樂、逛街”中度過的。對于參加校園文化活動,36.25%的同學表示“興趣一般”,2.23%的同學“沒有興趣”。在“你認為校園文化活動的必要性”問題上,22.20%的學生認為校園文化活動“可有可無”,甚至還有2.45%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即使在參加校園文化活動的學生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只是為了“打發時間”,還有少數人是為了交朋友或純粹跟風。
造成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各高校對學生的評價始終以學生的第一課堂學習成績為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標準,學生參與第二課堂所取得的成績不能得到很好的評價與考核,導致第二課堂缺乏對學生的激勵機制。因此,改革學生的學習成績考核體系,使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所取得的成績能夠得到很好的評價與考核,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與技能的必由之路。
為提高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激勵學生全面發展,并為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畢業生以及獎學金的評定提供依據,有必要建立一套學生綜合素質考評體系,把德育、智育和綜合素質發展作為考核項,對學生的專業考試成績以及道德修養、組織紀律性、集體主義觀念、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其他活動等方面獲得的成績進行全面的量化考核。
3.4全面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
2002年3月25日,、教育部、全國學聯聯合發文(中青聯發[2002]14號文件),提出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其主要內容就是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證書”的認證工作,以用于記載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在課堂教學成績之外的對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產生積極作用的重要經歷及取得的主要成績。
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具體包括六方面的內容:“思想政治與道德素養”主要反映學生參加黨團組織的重要活動及加強思想道德素養方面的表現;“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主要反映學生組織和參加的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活動以及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取得的成果;“學術科技與創新創業”主要反映學生課外從事的創新創業活動以及在參加各級各類科技、創業等比賽中取得的成績;“文化藝術與身心發展”主要反映學生參與的文體藝術活動和取得的成績;“社團活動與社會工作”主要反映學生組織或參與的社團活動,所擔任的學生干部職務及在組織、管理能力方面的鍛煉;“技能培訓及其它”主要反映學生參加各類技能培訓及取得的成績。
素質拓展計劃的重點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心,讓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認識社會、感受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提高實踐能力,同時通過讓大學生在參加活動中營造出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的氛圍來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進而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根據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對校園文化活動進行梳理,明確每一項活動的目標與類別,根據學生在不同階段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培養的不同需求,確定每屆學生在不同學期的工作重點,科學規劃并合理安排活動,讓每個學生在不同的學期有所側重地參與不同的校園文化活動,逐步提升綜合素質,穩固職業能力。
3.5積極開展創業教育
創業教育是一種以開發和增強大學生的創業基本素質、培養創新性人才為目的的教育。創業教育是職業教育和就業教育的高級形式,是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拓展與深化。其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對具有一定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青年學生進行創業教育,培養他們的開拓精神、創業意識、創業品質和創業技能,使其最終走上創業之路。
大學生創業服務體系應該由相互關聯的四個層次構成:開設“創業論壇”以激發創業意識,培育創業精神;開展“創業培訓”以培養創業技能,分享創業經驗;參加“創業競賽”以鼓勵創業實踐,展示創業成果;設立大學生創業基金,完善學生創業孵化園,積極幫助學生吸引風險投資,適時推出比較成熟的創業團隊和創業項目,完成學生創業從學校到社會的順利轉化。
4.結語
基于我們對校園文化活動在大學生職業素質養成與職業技能延伸培育過程中的意義、途徑和方法的認識與分析,我們得出的基本結論是:
第一,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把應用型高技術人才作為培育目標,因此,相較于普通高等學校,更應強調人才的“實用價值”,更應重視人才的實踐能力、應用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而這些能力不可能完全依靠第一課堂來解決,它既需要第一課堂的教育,也需要第二課堂的培養。
第二,校園科技文化活動是高職院校提升學生職業能力、實現高校育人功能的重要載體,是學生職業素質養成與職業技能培養的第二課堂。必須以人才培養為核心,牢固樹立第二課堂也是課堂的思想觀念,把第二課堂作為與第一課堂并行的教學資源,把對學生非專業技能的培訓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為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服務。
第三,實現大學生職業素質養成與職業技能延伸培育的基本路徑,一是把第二課堂的相關內容納入學校人才培養總體規劃,二是建立激發教師參與學生校園文化活動熱情的激勵機制,三是改革學生學習成績考核體系,四是全面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五是積極開展創業教育。
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在人才培養中與課堂教學具有同等重要性。通過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無縫銜接,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與職業技能,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歷史使命,也是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使學生更好就業、更快成才的必由之路。
附注:
[1]http:///article/200804/200804290226.shtml。
[2]《麥可思研究》2010年9月下旬刊(第55期)
[3]《大學生就業能力與社會需求差異研究——基于對重慶市1618名大學生和272家用人單位的調查》,《高教探索》,2007年第6期
1 發熱量測定原理
現在大多數電廠化驗室都采用自動熱量計測定煤的發熱量,其原理是將一定量的試樣置于密封的氧彈中,在充足的氧氣條件下,令試樣完全燃燒,燃燒所放出的熱量被氧彈周圍的水(即內筒水)和量熱系統所吸收,其水的溫升與試樣燃燒放出的熱量成正比。量熱系統:指發熱量測定過程中,試樣放出的熱量所能達到的各個部件,除了內筒水外,還包括內筒、氧彈及攪拌器、感溫探頭浸于水中的部分。用恒溫式熱量計測定發熱量的過程中,它的內外筒水溫總是存在一定的溫差。為了消除內外筒的熱交換對溫升的影響,須對內筒溫升加上一校正值,稱為冷卻校正值,用符號C表示。彈筒發熱量的計算公式為:
Qb=(E(tn-to+C)-q1-q2)/m(1)
式中:Qb——彈筒發熱量(J/g);m——試樣質量;to——量熱系統的起始溫度(℃);tn——量熱系統吸收試樣放出的熱量后的最終溫度(℃);E——量熱系統的熱容量(J/K);q1——點火絲熱值(J);q2——添加物熱值(J)。
2 影響熱量計測定準確性的因素及解決辦法
影響熱量計測定準確性的因素有很多,現以自動熱量計為例,依據國標GB/T213-2008,結合實際工作中積累的工作經驗,著重分析以下主要影響因素。
2.1 環境溫度不穩
國標GB/T213-2008煤的發熱量測定方法[1]中對發熱量測定試驗室規定要滿足以下條件:
(1)進行發熱量測定的試驗室,應為單獨房間,不應在同一房間內同時進行其他試驗項目;
(2)室溫要保持相對穩定,每次測定室溫不應超過1℃,室溫以在(15-30)℃范圍為宜;
(3)室內應無強烈的空氣對流,因此不應有強烈的熱源、冷源和風扇等,試驗過程中應避免開啟門窗;
(4)試驗室最好朝北,以避免陽光照射,否則熱量計應放在不受陽光直射的地方。
大多數試驗室都能保證(1)、(3)、(4)條,但對(2)條中的室溫要求卻沒有嚴格執行,造成測量誤差。具體分析:熱量計是通過測量內筒水溫來計算出被測物質熱值的,環境溫度不穩定,會給測試結果帶來明顯的影響。如果室溫越來越高,比如第二次試驗時的室溫比第一次高(超出規定范圍),則第二次的內筒水溫要比第一次多吸收外界熱量,測得的發熱量會越來越大。反之,如果室溫越來越低,測得的發熱量會越來越小。如果室溫上下擺動較大的話測試結果也會擺動比較大。國標GB/T213-2008中規定標定熱容量和測試發熱量時的內筒溫度相差超過5℃就要重新標定熱容量,我們以室溫相差5℃分別測量同一煤樣的發熱量,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室溫下同一煤樣的發熱量
從表1看出,同一煤樣的發熱量隨著室溫的升高而增大。因此要嚴格控制發熱量測定房間的室溫,保證每次測定室溫變化不應超過1℃,并且和標定熱容量時的室溫盡量接近,兩者相差越小越好。
解決辦法:在很多試驗室,測定發熱量房間的室溫是靠空調調節的,如果剛打開空調,室溫還未穩定,要嚴禁開始測定發熱量,最好是測定發熱量房間的空調不關或者是頭天晚上就把空調打開,保證室溫穩定。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有時會碰到這樣的情況,用熱量計測定標煤的發熱量在其不確定范圍內,是合格的,但測得的煤樣發熱量再現性卻不合格,這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在試驗室的室溫還未穩定時就開始測定煤樣,使得測定標煤時和測定煤樣時的室溫相差較大,造成測量不準確。所以化驗員在測定發熱量時,要嚴格控制室溫符合國標要求,最好記錄發熱量測定前后的室溫,時時提醒自己關注室溫,并檢查外筒溫度與室溫相差不得超過1.5℃。
2.2 熱容量
在測定發熱量時,熱量計的熱容量是通過熱容量標定得出的,這就要求在進行熱容量標定時,要對試驗條件和操作技術仔細認真檢查,確認無問題后再進行標定,并且在使用新型熱量計前,要按國標要求確定其熱容量的有效工作范圍。如果熱容量值與溫升無相關性,則熱量計的熱容量可視為常數,如果熱容量值與溫升有明顯的相關性,則要用一元線性回歸的方法求得熱容量E和溫升Δt的關系式:E=a+b*Δt——(2).在測定試樣的發熱量時,要根據實際的溫升Δt用公式(2)確定所用的熱容量值。
在保證熱容量標定的準確性后,還要保證熱容量的變化在允許范圍內。國標GB/T213-2008[1]中規定:熱容量標定值的有效期為3個月,超過此期限應重新標定。如果熱量計的量熱系統沒有顯著改變,重新標定的熱容量值與前一次標定的熱容量值不應大于0.25%。對于熱容量約10000 J/K 的熱量計來講,兩次標定熱容量的值不應大于25J/K.即使熱量計的硬件、軟件都沒有任何改變,但環境條件是不可能保持不變的。例如上次室溫高于外筒水溫1K,這次室溫低于外筒水溫1K,又如上次室溫與水溫相差1.5K,這次室溫與水溫相差0.5K等條件的變化都會引起熱容量的變化。而我們在測定發熱量時,計算公式中所用的系統設置中所設置的熱容量值是一個固定值,它實際上不是該次測定發熱量時熱量計的真實熱容量。如果這兩個值差20J/K,則對發熱量產生明顯的影響,見表2
表2 不同熱容量時的發熱量比較
從表2可看出,兩次彈筒發熱量相差60 J/K,可見,當熱容量變化時,發熱量的變化值約等于熱容量變化值乘以溫升再除以試樣質量,誤差是顯而易見的。
解決辦法:化驗員要做的就是要嚴格按照國標GB/T213-2008的要求標定熱容量,使熱容量值盡量接近理論真值,并且保證測定發熱量時的溫度與標定熱容量時的溫度在小于5K的情況下盡量接近。
2.3 試樣的水分未測準
試樣的水分,將直接影響到干基高位發熱量的計算。如果試樣水分測得比真值大,則會使干基高位發熱量結果偏大;反之,則會使干基高位發熱量結果偏小。國標GB/T213-2008中發熱量的再現性臨界差是以干基高位發熱量進行 比較的,規定發熱量測定的再現性臨界差為300J/g.如果試樣水分未測準,則在抽查煤樣時,再現性臨界差容易超差。
例如:某日測得某試樣Mad=2.00%,Qgr,ad=25000J/g,則Qgr,d=25000*100/(100-2.00)=25510 J/g,改日抽查該樣品測得,Qgr,ad=24880J/g,若水分未測準,測Mad=1.30%,則Qgr,d=24880*100/(100-1.30)=25208J/g,兩者相差25510-25208=302J/g,,再現性臨界性超差。正確水分為Mad=1.80%,則Qgr,d=24880*100/(100-1.,8 0)=25336J/g,兩者相差25510-25336=174J/g,符合再現性臨界差??梢娝值恼_測定是保證高位發熱量準確的前提。
解決辦法:對電廠煤化驗室來說,要保證水分的正確測定,除了要嚴格按照國標GB/T212-2008[2]的規定操作外,可以采用兩人同時測定水分,或采用工業分析儀與烘箱同時測定水分來形成數據比對,保證水分數據的正確。
2.4 試樣質量不準
化驗員在使用天平時未進行天平校準或未正確讀數都會帶來測量誤差,造成試樣質量不準。試樣質量不準會引起熱容量的誤差:設苯甲酸熱值Q=26450J/g,點火絲熱量q1=50J,+C=2.6125K
下面是同一片苯甲酸,由于稱量不準而引起的后果:
當稱得苯甲酸質量m=1g時,
E=■=10158.7272J/g
當稱得苯甲酸質量m=1.0005g時,
E1=■=10163.7971 J/g
當稱得苯甲酸質量m=0.9995g時,
E1=■=10153.6575 J/g
E1-E=10163.7971J/k-10158.7272J/k=5.0699J/k≈5J/K
E-E2=10159.7272J/k-10153.6575J/k=5.0697J/k≈5J/K
結論:試樣質量若差0.0005g,將使熱容量大約相差5J/K。
解決辦法:化驗員在進行試樣稱量時,要正確使用天平。天平要定期進行檢定,天平移動后要重新校正,每次使用前要檢查天平水平,在開啟和關閉天平門時要動作輕緩,待天平數據穩定后再讀數,保證試樣質量稱量準確。
2.5 高灰分、高揮發分、高硫、低熱值的煤樣容易引起較大的誤差
高灰分的煤樣在坩堝中燃燒時,上層開始燃燒產生的灰會影響下層煤樣的充分燃燒,使得測試結果偏低,解決辦法是:
(1)提高充氧壓力至3.2MPa,延長充氧時間30s以上;
(2)在坩堝底部墊一層經800℃灼燒后的酸洗石棉絨;
(3)用擦鏡紙包(結果要減去擦鏡紙的熱量);
(4)減少試樣的質量(熱量不要低于18000J,否則要加苯甲酸作為添加物);
(5)選用薄壁、開口較大的淺坩堝。
化驗員可根據試驗室的條件和試樣情況選用上述的某一種方法。
高揮發分的煤樣在燃燒過程中容易濺出,掉入氧彈底部水中的那一部分就不會燃燒,因而使結果偏低,解決辦法:
(1)點火絲不接觸煤樣,離開(1~2)mm;
(2)在煤樣上面蓋一薄層經800℃灼燒后的酸洗石棉絨;
(3)用擦鏡紙包(結果減去擦鏡紙的熱量);
(4)選用開口較小的深坩堝;
(5)氧彈中不放10ml水,但計算彈筒發熱量時要將熱容量值減去42J/K;
(6)可以壓成餅來測。
高硫的煤樣在氧彈中燃燒時,有一部分SO2與CaCO3中分解出來的CaO化合生成CaSO4,而沒有生成硫酸,這部分硫酸生成熱就沒有得到,而在計算高位發熱量時,是按全硫來減去硫酸生成熱的(減94.1×St.ad),生成的少,減去的多,結果當然偏低。解決的辦法是:減少試樣質量(熱量不要少于18000J),以減少在氧彈中硫的絕對量,因而減少CaSO4生成的機會,對結果會有改善。
低熱值的試樣在氧彈中燃燒后產生的熱量較少,使主期溫升較小,可能終點時內筒水溫沒有高于外筒水溫1.5K以上,因此難以出現明顯的水溫下降趨勢,往往容易出現拖尾現象,即主期時間會超過10min,有時更長,直接影響冷卻校正值的大小,因而結果不好,解決辦法是:
(1)加添加物(最好是苯甲酸),增加放入氧彈中的總熱量;
(2)如果是可以調內筒水溫的量熱儀,可將內筒水溫調到使終點的內筒水溫高于外筒水溫1.5K以上。
2.6 氧彈漏氣
氧彈漏氣是發熱量測定中的常見故障,若不及時消除,則會導致試樣燃燒不完全,使發熱量測定值偏低,或發生點火失敗。因為測定發熱量,氧彈中都要求有過量氧氣才能保證結果準確,如果氧彈漏氣則氧彈內的氧氣不足,碳將不會全部生成CO2,而有一部分生成CO,就會少產生熱量,硫酸生成熱、硝酸生成熱也會減少,因此會使試驗結果偏低。
解決辦法:國標中規定氧彈裝好試樣并充好氧氣后,要進行氣密性檢查:把氧彈放入裝好水的內筒中,如氧彈中無氣泡漏出,則表明氣密性良好,如有氣泡出現,則表明漏氣,應找出原因,加以糾正,重新充氧。這里就存在一個情況,現在電廠化驗室一般都采用自動量熱計,在水進入內筒之后再進行氧彈氣密性檢查,若氧彈漏氣,就要拿出氧彈檢查原因,還要停掉發熱量測試程序,會很耽誤很多時間,尤其對來煤量很多的化驗室,其工作壓力非常大。我們可以在發熱量測試試驗前就進行氧彈氣密性檢查,或者準備一個裝滿水的水桶,在氧彈充氧后進行氣密性檢查,這樣就很方便工作。
氧彈漏氣后,正確的做法可以按照《燃料分析技術問答》[3]中的要求,將氧彈充氧后浸沒在水中,如發現彈蓋與彈體結合處漏氣,可能是墊圈干澀或存有物屑,應用水潤濕或剔除。氧彈進出口閥漏氣,多數是因該閥 [本文轉自DylW.Net專業提供寫作本科畢業論文和職稱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Www. DylW.NEt點擊進入DyLw.NeT 第一 論 文網]墊圈不合適或老化造成的,應更換合適的墊圈。針型閥漏氣,通常是由于針型閥受含硫氣體的腐蝕、磨損造成的,應更換新針型閥。所以氧彈要很好地維護,以延長使用壽命,保證安全,每次測定發熱量后,務必將氧彈各部件仔細用水沖洗并擦凈。
3 結語
影響熱量計測定準確性的因素有很多,任何一個很小的細節都會造成測定不準確。上述分析的影響因素及解決辦法是我化驗室在長期的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并經過實踐切實可行的辦法,對各電煤化驗室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作為火力發電廠燃煤化驗室,要保證熱量計測定的準確性,不光要注意本文列舉的幾點,化驗員要在日常操作中嚴格按照國標要求,規范自己的操作,并且要提高工作責任心,不斷加強自身專業學習,提高素養,在發熱量試驗中保證熱量計測定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