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21 18:53:59
序論:在您撰寫小學德育教育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教學質量是評價教師的教學業績,是教師課堂教學能力一個體現,教學質量的提升,要經過全體師生共同努力才能實現。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為教學目標,要發揮教學管理有效作用,調動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教育教學管理中去。要做好教學管理工作,一方面,加強學校領導對教學管理的重視,積極調動各種力量,包括學生家長、社會力量等,及時聯系,讓他們參與到學生的管理和發展中,開門納言,建言獻策,將家長和群眾集中反映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歸納整理,并結合實際,將好的建議納入學校的管理中。另一方面,要鼓勵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現將教學質量的評鑒標準進行改革,取消學生排名評比,轉變傳統的“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和縱身發展的教學目標,為教學改革提供有效的、具有可行性的改進意見。
二、大力加強德育教育,打造和諧健康的校園
重視德育工作是適應新課標教學要求的一個發展方向,德育教育工作能直接影響著人才素質的培養。小學階段的教育,學校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外,應該進一步重視德育工作,將德育工作開展放在重要位置。在小學階段開展德育教育主要是通過以下幾種形式展開:一是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確定班集體的奮斗目標;二是通過少先隊組織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在活動中慢慢把德育內化為自身的東西;三是建立校內、校外的德育規則,開展德育規范活動,讓學生能從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四是堅持正面教育,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五是通過課堂開展德育教育,培養學生樹立起信心和勇氣,培養學生毅力;六是加強家庭德育教育,實現家庭與學校相結合,這樣才能在德育工作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績。
三、結語
論文關鍵詞:從《弟子規》中悟教與學的方法
在《弟子規》總敘里有一句話是:“有余力,則學文”。這就是說古人是從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這些基本德行的修習開始的。也就是說古人是從先修身,再修學的。這與我們現今推行的以德育為首,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如今重學《弟子規》是有很深厚的現實意義的。
在《弟子規》重視德育教育的同時,也沒有忘記智育在孩子一生中的巨大作用。今天,我就《弟子規》中的《余力學文》中有關我們教與學的方法進行交流,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一、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這句話是說:我們在讀書時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避免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的不良讀書方法。然而,我們很多的學生在讀書時往往會心不在焉,結果造成收效甚微。于是,每當我要求學生讀課文時,都要讓學生先誦讀“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這句話。不知不覺中,學生就會自覺地自我調節到最佳的讀書狀態。從而大大地提高我們的讀書效果。
二、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
小學生讀書往往會剛把課文讀了一兩遍就自以為全會了。于是,在老師講課時就會心不在焉,甚至就會把書放在課桌上,而眼睛卻在看后面未學的課文內容。因為他以為自己早就知道課文的內容了,學不學、聽不聽無所謂。以前,我總會在課堂上當眾批評他一頓,使他下次再也不敢這樣??墒牵@個學生不這樣做了,另一個同學還會濤聲依舊,治標不治本。為了更有效地制止這種不良習慣的蔓延。每當再出現這種現象時,我就會讓學生誦讀“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通過幾次集體誦讀,慢慢地學生不再看其它的課文了,讀書、聽講都專心了。
三、寬為限小學語文教學論文集,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
每當遇到需要背誦的課文時,我都會很發愁。因為班里總會有一部分學生在規定的時間里無法背誦下來。如果再增加一課時,時間往往又不允許。以至于造成“緊為限,寬用功”的后果。學了《弟子規》以后,我將背誦的任務進行了分解,每天利用學生站隊前、吃飯后、等候排隊的點滴時間讓學生背誦一兩遍,經過幾天,甚至一周的時間不斷反復背誦,學生就差不多背下來了,而且學生背得輕松、愉悅,效果又好。這樣就真的做到了:“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了。
四、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
這一句在我們的教學中應用也很廣泛。也就是我們在課堂中大力提倡和鼓勵學生學會的質疑問難的能力。比如:在語文教學中,第一課時,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同時,鼓勵學生邊讀邊思考:這一段中,我哪些地方不懂,或者哪個詞,哪個字不知道什么意思,都要標出來,打上“?”。對于不懂的字詞要鼓勵學生查字詞典解決;對于段落中的疑問,要通過多讀或聯系上下文來解決,對于實在不明白的疑難,要留到第二課時解決。第二課時,我們就可以讓同學們帶者自己的疑問在小組內進行合作討論探究,直到徹底解決疑難。此外,對于平時遇到的難題也可以向自己的同學、老師詢問解答,以求達到“知確義”的目的。
(一)德育滲透過程停留在表面
通過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觀察,能夠充分體會到這樣一個問題:很多教師對于課堂教學進行德育滲透的思想能夠明確,但是內心的重視程度還只停留在表面,導致教學過程中德育教學內容不足,深度不夠,沒有對學生思想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反而使學生對這種道德說教逐漸厭倦。學生對于這樣的教學過程并不能夠將自身的素質進行充分提高,而對于學生語文教學基礎知識的掌握也會產生一定的負面作用。對于這樣的現象,廣大教師還應充分予以重視,將這樣的教學現狀進行積極轉變。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傳統思想束縛較為嚴重
教師傳統的教學思想束縛了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滲透過程的發展,對學生課堂教學中養成良好的道德素質沒有起到推動作用。教師的教學思想是決定課堂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方向的關鍵,很多教師認為課堂教學應圍繞教學內容展開,德育滲透過程應該在課外進行,所以課堂教學中很難對學生開展有效的德育教學過程,學生的德育素質并沒有得到正確的指引,很難提高。這也是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學工作難以開展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
二、新課程標準背景下小學語文德育教學發展新方向
(一)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對其進行德育滲透
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開展有效德育教育活動的前提在于教學內容應與德育教育緊密結合,同時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引導,通過語文教學內容讓學生認識到什么是正確,什么是錯誤,自身的素質應該怎樣提高。教師通過教學內容給學生樹立榜樣,這樣的德育引導與滲透過程才更加具有說服力,而學生在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與掌握過程中才能夠積極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使得學生從內心能夠接受德育教育。這一過程是保證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教育活動開展的關鍵,同時也是小學語文德育教育發展的主要方向所在。
(二)深入研究德育教育發展趨勢從而展開深入教育過程
在進行小學語文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內心進行積極觀察與總結,從而對其德育教育的發展方向進行準確判斷。這樣的德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時也會具有相應的“科學性”。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學生基本素質的提高具有極為重要的積極作用,同時對于學生自身道德修養的形成可產生較為重要的影響。在教學中對學生內心的發展特點進行普遍觀察,同時結合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有效劃分,對于學生通過語文教學實施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也是保證德育教育活動深入研究以及發展的關鍵性因素。
(三)轉變傳統教學思想以及教學觀念,加強德育教育力度
傳統教學思想在于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單方面的“灌輸”,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兩者之間相脫離,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沒有將自身的素質進行積極提高,而教師對學生道德素質以及意志品質沒有得到積極引導。從這一方面對其思想進行轉變,在教學中教師之間展開積極的溝通與交流,將自身的觀點與其他教師進行分享,同時對其思想存在的不足能夠得到相應的補充,這是轉變語文教師傳統教學思想的重要因素,也是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教育有效開展的前提,需要得到廣大教師的充分重視。
三、總結
一、利用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愛科學教育
在數學教材中有許多情境圖片、應用題等資料,在實施德育教育時,我便根據其內容來滲透德育。如:在教學方向與位置時,我告訴學生: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針是司南。而司南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在課程的不同時刻,滲透文化教育,以此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為之奮斗的動力,進而實現雙重教育的目的。再如:回收10噸廢紙能生產再生紙800千克,這就相當于少砍18棵大樹。如果我們學生每人每個月回收2千克廢紙,那么一年每人可以回收廢紙多少千克?照這樣計算,我們全班同學一年回收的廢紙大約有1噸嗎?如果按我們一個班級的同學一年回收一噸的廢紙來計算,我們全校30個班一年回收的廢紙大約相當于砍多少棵大樹?通過啟發、感悟、計算,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這樣不僅生動了課堂教學,還在理性的教學中實現德育的浸染。
二、利用教材與生活實際更好結合
數學在我們生活中常常會用到,它與我們的衣食住行聯系非常緊密。它甚至在科學、建筑、醫學等方面也廣泛應用。在數學課上我請同學們結合實際來說一說數學的作用,這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從而更加積極地加入到課堂學習中,順利達到了教學目標。比如通過一年級的元角分知識學習,學生明白了人民幣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
三、利用榜樣的力量,培養學生學習習慣
數學的學習需要具有一絲不茍、認真仔細的良好品質。所以在學習新知識時,學生要積極思考,分析理解,發表自己的見解。在鞏固練習時,需要認真審題,仔細計算,小心驗算。時間久了就能培養學生做事有條理、嚴謹的態度,從而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而這些和課堂上教師和優秀學生的示范及老師嚴格要求是分不開的。教師的示范要多方面體現,一言一行,每一個細微之處都會彰顯教師的榜樣作用和力量。所以,身為教師要時刻牢記這一點,通過嚴謹的教學和健全的人格魅力去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為人處世的態度,真正彰顯榜樣的力量。
四、利用學科的特點,培養學生優秀品質
數學這一門學科本身有很強的嚴謹性,而這一理念應貫徹在整個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在對數學教學中的概念進行講解時,要盡量運用專業的數學語言進行準確描述;對公式的具體作用,要進行確切的講解;板書的書寫要有一定的條理,一定要在小學生中做好嚴謹認真的帶頭作用。其次,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進行啟發式教學,在教師的啟發下讓學生親身實踐和探索,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出答案,得出結論,這樣學生記憶牢固深刻。在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中,間接培養了學生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涵養了學生勇于探索、開拓的精神。
五、利用數學中的實踐過程,來涵養師生共同
合作的價值和意識社會競爭日趨激烈,除了人才競爭外,還有品質、精神競爭,人事模式不再是單打獨斗,而是更需要大家精誠合作,才能成功。所以合作意識和合作模式的訓練,尤其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應有意強化學生的合作觀念,通過團體合作探索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和途徑,使他們認識到集體和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如小組合作的方式,比較適用。
六、利用數學課后廣闊空間,強化德育教育
任何教育都要分成課上和課下兩部分,德育教育也不例外,課上固然重要,但也離不開課下。課下教育的形式有很多種,空間廣闊而自由,可以充分利用這個優勢,實現育人的目標。比如,可以改變以往傳統的批改作業的方式,變簡單的對錯判斷為寬松的交流體會,使作業成為師生隱性溝通的方式和空間。實踐證明,這樣的方式非常受用,反響效果好。在這里,孩子們向我敞開心扉,在我的精心呵護下我們的園地五彩繽紛、生機勃勃。
小學體育教學中所用的體育教材與其他教材不同,它是保證體育教學活動理論聯系實踐的一種教材,教材內容所具有的理論部分有著較為鮮明的思想特征。通過這種理論部分,教師能夠對小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思想教育,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各種體育活動,樹立不斷鍛煉的良好心態;還能夠幫助小學生形成科學穩定的鍛煉原則、方法,不斷提升他們對各種自然以及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對各種體育教材進行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屬于教學內容的范疇。每個體育活動都具有自己的特點,體育教師要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有目的的德育。例如,通過排球、籃球等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維護集體利益、團結合作等優良品質,通過跳躍或者機械體操等活動,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利用體育教學內容進行滲透
體育教學具有其他教學所不具備的特點,例如,范圍廣、內容多、思想性強等,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給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開展德育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體育教學項目所具有的不同特點,讓教師開展的各種教學項目所達到的效果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師要能夠不斷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挖掘,從而保證德育的順利進行。例如,各種球類活動不僅能夠讓小學生養成團結友愛、互幫互助、頑強勇敢的精神,還能夠讓他們在實際比賽中發揮自己的優勢,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田徑活動則可以培養學生堅忍不拔、頑強拼搏的精神。教師可以選擇一個固定的主題來開展各種體育游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得到教育。
三、利用體育教學課堂進行德育
教師在體育教學課堂的各個環節都可以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活動,通過課堂各種常規類的教育活動,能夠保證整個教學課堂朝著規范化、制度化的方向發展,通過教學課堂向小學生貫徹文明禮貌、組織紀律、安全教育以及思想作風等德育。在體育教學開始之前,就要提出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在結束之后,還要進行相應的總結和評價。通過隊形隊列等相關的練習活動,能夠培養小學生的朝氣蓬勃以及組織紀律,從根本上提升他們動作的協調度以及準確度,讓他們在較短的時間內對各種動作做出反應。
四、通過創設游戲情境來進行德育
(一)確立學校德育目標
1.將高遠的志向作為德育培養的目標。
志向主要指的是一個人內心對某一事物或者目標的向往,并為這一向往而付諸努力的過程,能夠突出展現學生對未來美好生活不斷追求的一種積極昂揚的精神。高遠的志向,不僅能夠體現現代社會的內在層次性,同時還能夠體現時代具有的前瞻性特征。因此在德育教育理論發展中,要將自強不息、不懈努力、奉獻祖國等作為培養學生高遠志向的主要內容,使得學生能夠懷有遠大抱負。
2.將高雅的情趣作為德育培養的目標。
情趣是一個人擁有的情調趣味,或者是這個人內在的情意、志趣,高雅的情趣和低俗的情趣對于一個人道德影響巨大。高雅的情趣是積極的、文明的、健康的,與現代社會發展的科學性和文明性相得益彰,同時也與法律規范和道德要求相符合[2]。因此,在德育教育理論發展中,要明確地將培養學生高雅情趣作為辦學目標之一,積極開辦學校禮儀教育、文化藝術節、讀書節、志愿服務活動等人文娛樂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健康審美觀,增強學生對美的理解和欣賞能力,從而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創造美的能力,使他們能夠養成高雅的情趣,擁有一顆美麗的心靈的同時,也能將未來的世界創造得更加美好。
(二)明確學校德育內容
學校德育內容的明確要求學校能夠充分利用學校的物質文化資源和精神文化資源,促進其在教育理論中的發展。
1.物質文化資源層面的利用。
物質文化主要指的是學校的建筑設計、空間設計、人文景觀設計以及園林綠化情況等所展現的風格形態。一個學校的文化水平和文化樣式主要通過物質文化資源呈現出來,因此可以說,物質文化資源是學校文化存在的基礎。只有對學校的自然環境及人文環境進行科學的規劃和設計,才能夠充分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狀態,凸顯出學校本身及學生的自身道德價值取向。由此可見,學校德育的建設離不開物質文化資源的建設,學校應從各個場館、校舍、廣場、雕塑等文化建筑開始,豐富學校精神內涵,營造良好的學校文化氛圍,使學校德育能夠充分融于教育理論發展之中[3]。首先,在建設學校場館及校舍等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將古典因素與現代元素結合起來的方式,展示學校濃郁的人文教學氛圍,更新陳舊的配套設施,營造出新的教學精神風貌。通過建立學校博物館、陳列館、紀念園等能夠展現學校發展歷程的館區、園區,充分凸顯學校長久以來積淀下來的優秀文化傳統,同時有效促進學校文明的繼續傳承。同時,學校還可以在本土文化資源的基礎上,結合當地文化的優秀內涵,進一步豐富學校的文化底蘊。學校廣場的建設也是有講究的,可以在廣場的適當位置設置一些與學校校訓、校風等密切相關的雕塑,凸顯學校文化主元素,營造良好的辦學氛圍。另外,還可以通過積極成立心理咨詢室、網絡實驗室、自動錄播室、演奏廳、體育館、創作室等能夠充實文化內涵的專用教室,立足于培養學生的德育情操,為學生的德育健康發展創造條件。其次,還可以對校園內的植物種類、園林廣場、道路建筑等命名,充分展現出學校辦學的“生態文明”、“和諧開放”、“開拓創新”等價值追求,例如可以將學校的主要道路命名為“致遠路”、“求實路”、“思源路”等,將學校的主要建筑物命名為“格物樓”、“育才樓”、“知行樓”等。另外還可以在學校辦公樓、行政樓以及宿舍樓等樓梯間的墻面上張貼一些能夠展現學校校訓、學校精神的名人格言以及學校美術班學生的畢業創作作品等,同時也可以在教學樓的樓梯間墻面以及教室墻面上將一些能夠體現學校優良學風的人生格言、勵志格言等張貼上去,通過營造良好的辦學氛圍,時刻陶冶學生以及教師的情操,從無形中幫助學生塑造高尚的人格,樹立高遠的志向[4]。最后,學??梢酝ㄟ^提倡學生對校園環境進行自主設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將學校的德育辦學理念很好地灌輸到學生的思想理念中,形成學校與學生在道德精神層面上的統一和融合。
2.精神文化資源層面的利用。
精神文化資源層面主要包括學校發展歷史文化的沉淀、學校校訓以及學校先進的辦學理念。首先,一個學校可以將其辦學的理念濃縮在校訓之中。校訓能夠很好地將一個學校的辦學傳統體現出來。校訓不僅是一個學校文化與歷史的積淀、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練,更是校園文化與教學理念的體現。校訓作為校園核心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在制定校訓時應該結合校園文化突出校園特色。以某高校的校訓為例,“飲水思源,寧靜致遠”。[5]該校訓主要蘊涵三重含義,自強不息、精忠愛國、勇于承擔。這種校訓不僅能夠激勵師生的愛國情懷,更他們讓對未來懷一種積極寧靜的心態去創造。這對于學校、對于師生都是有積極的作用的。其次,歷史是學校的根,文化是學校的魂,學校應該傳承歷史,豐富文化。將學校的歷史文化價值不斷地挖掘出來,建設以校友名人榜、校史課等為重點的課程,打造具有校園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牌,突出體現老校的文化韻味,扎根文化基礎,進一步發揮出文化的勵志、繼承作用。另外,還可以通過建設校史陳列室,將校園風云史、傳奇故事以及名人校友提詞等呈現出來,同時還可設置貴賓接待室,接待一些外賓或是歷史研究人員。再者,還可以修建一些名人墻磚,將對學校有貢獻、捐助者、優秀師生以及杰出校友的名字刻在墻磚上,介紹其光榮事跡,表彰其精神,讓師生以此為榜樣。除此之外,還可以開設相關的校史教育課程。把校史中經典的故事、人物事跡提煉出來,編排整合,作為教育新生的入學課程,為新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激勵學生傳承優秀的文化。最后,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理念是一個學校辦學的核心和信念所在,體現了一個學校的辦學方針及靈魂,是一個學校持續發展的精神動力。以某高校的辦學理念為例,“發展教育”,該教育理念總的來說,囊括了四個發展觀。即以學生為中心的發展觀、綜合且可持續的發展觀以及增長極限觀。從理念的操作層面來講,可以將學生的發展過程劃分為三個大的階段,即嘗試發展、自覺發展以及超越發展階段[6]。但就學生個體而言,“發展教育”的理念應該重點以學生為核心,讓學生做到不斷地挖掘自我、超越自我。從一個新的起點出發,去嘗試、去發展、最后超越自我,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發展,創新發展,達到學校教書育人的目的。
二、學校德育在教學實踐中的發展途徑
(一)構建學校德育教育體系
首先,聯合學校、家庭和社會的三種力量,建立起開放的德育體系。在學校方面,要成立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來統籌領導學校的德育工作,小組應當由校長擔任組長,組員包括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長、德育處領導、團委領導和年級部主任等。在社會方面,學校應該充分利用政治資源、法律資源、科技資源、環保資源、軍隊資源等,促進各種社會資源協調發揮作用,如可以聘請法律專家擔任學校的法制副校長等。在家庭方面,學校應該加強與家長的聯系,通過學校開放日、家長會、家訪等途徑加強與家長的互動,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到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中來。其次,將團委、學生會和社團聯合會三股學生自治力量聯合起來,建立起學生德育管理的自主體系。依靠團委、學生會和社團委員會的力量,充分發揮三者對學生事務的管理協調作用,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德育教育工作中來,通過自主策劃、組織和實施一些大型活動,如讀書會、人文沙龍、體育競技、藝術展覽、志愿服務、科技大賽、暑期實踐等活動,將德育教育的理念融入日常學生活動中。此外,在學生自主組織的學生活動中,要注意發揮學校行政人員的管理協調作用和教師的指導作用,要鼓勵家長和其他社會成員參與到活動中來,以形成全員參與德育教育的局面,將德育精神普及到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各個角落,促進德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構建學校德育辦學模式
1.架構學校德育教育管理平臺。
學校德育教育要發揮學校德育教育管理平臺的作用,就要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在教師管理層面上要建立起三級平臺的管理架構。第一級平臺以班主任為核心進行班級管理,第二級平臺以年級部為核心進行年級管理,第三級平臺以學校德育處為核心進行全校范圍的管理。三級平臺協調發揮作用,有利于促進學生進行自我德育管理。要盡量避免包辦式德育教育,重視激發學生自我德育管理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其次,在學生管理層面上要建立起由團委、學生會、社團聯合會聯合管理的學生自我德育管理委員會,委員會以學校中學生自治的各個組織,如學生會、團委、學生社團、學生協會等為主力,立足于學生的利益,在學校的指導下和教師的協助下,進行德育教育工作的自我管理。教師管理和學生管理相結合,共同促進、共同進步,有利于學校德育教育的成功開展。
2.營造學校德育教育資源網絡。
德育網絡營造的關鍵在于資源的整合和優化配置,學校、家庭、社會等都是德育資源的重要來源。首先,在校內資源方面,要充分重視校訓的作用,注重校訓的內涵,將勇于承擔、自強自立、精忠愛國等理念融入校訓之中,通過校訓感染學生;此外,編寫相關讀本,講述校訓精神、學校歷史等等,作為學生德育課程的必讀書目。選拔德育骨干對校訓進行專題研究,開展校訓解讀課堂講解研究成果也是發揮校訓作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次,在學校推進德育主題教育,可包含多個主題,如責任意識教育、法制知識教育、公民意識教育、感恩父母教育、愛護環境教育、公德意識教育等等。最后,將家庭和社會的德育資源與學校的德育資源相結合,建立起德育資源網絡,讓德育工作在家庭和社會中持續開展。
3.鑄造學校德育教育特色品牌。
首先,要重視學校師生的心理健康,定期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心理輔導活動和心理知識培訓活動。依靠學校負責心理教育的專職教師,建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打造有學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次,要重視學校師生的身體素質,規范體育鍛煉活動和課間操活動,在體育鍛煉活動中鍛煉學生的紀律意識和團隊意識,增強他們的體質,打造有學校特色的陽光體育;最后,注重學校德育主題教育的針對性,增強其時效性,打造有學校特色的德育教育。
三、結束語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教學
小學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階段,由于學生年齡小,知識面有限,要想在教學中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須一步一步的引導學生走,切勿急躁。特別是語文教學中,由于都是文字,更加的使學生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導致語文教學質量差,還關系到其他學科的學習,所以我們要加大對語文的教學教育,更要積極努力的去探索有效的教學方式,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壞境,讓教學更加有效的進行。
一、激發學習興趣
學好知識的第一步就是培養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和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這方面,老師要學會靈活的轉變教學方法,找出適合這一階段學生學習的路,讓他們自己主動樂意的去學習。下面就培養興趣來說,主要從三個大點出發:
(1)寫作是整個語文教學的重中之中,它所占到的分值和知識點來說都比較高,我們的老師在這一塊上要花點功夫,老師可以以寫日記的方式來加強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日記而言,老師可以不作任何的寫作要求,讓學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可以寫自己的生活,可以寫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只要可以寫成文字,什么都可以寫。這種無壓力的要求,可以讓學生沒有負擔,可以自由的去發揮,因為題材自己定,所以對于提高學生的興趣來說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這個方法不但可以從側面上激發學生的興趣點,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更使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拓展。
(2)閱讀既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又可以陶冶人的性情。那么小學階段中,什么樣的閱讀更適合學生,更能幫助到學生的學習呢?我們都知道,小學生的想法都比較單一,對于童話之類的文章他們比較喜歡,從這點出發,老師可以收集很多思想健康積極的、有教育意義的童話寓言文章給學生閱讀,并不一定要求是課本上的?,F代教育要求是圍繞課本展開教學,而不是一切以課本為重,所以老師要學會靈活變通,從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出發,把教學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對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都有很大的幫助。
(3)小學朗誦的意義在于學生的識字量,老師可以把課文都注上拼音,然后再叫學生去誦讀,這既減少了單獨文字的枯燥性,更讓學生的發音得到有力的鍛煉,對于學習字詞來說從間接面來說加大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更增加了字的準確性。
二、提高課堂教學
課堂四十五分鐘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關鍵看老師如何的利用這一段時間。傳統的有效課堂是在通過老師問,學生答的過程中完成的?,F代教育中,更注重了學生的問,主要是通過學生提問,再由師生的相互探討作用,促進學生的思維,鞏固知識,從而達到教學的一種新方式,它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和學習興趣,更能讓學生想問題更加的深入到本質,提出一個問題到解決一個問題,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創造。小學生更加的需要這一種轉變,讓他們從小就培養出主動提問的習慣,在今后的學習中,將更加有效的幫助到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三、做好學生的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作為教學中的一個有效方法,我們的老師一定要兼顧課堂內外,不僅要搞好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而且還要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它既可以鞏固和擴大課堂教學的成果,又可以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對于激發和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發揮他們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對于學生的視野、思想、智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幫助。所以課外活動在教學中也要重視,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老師要根據具體的發展情況來制定計劃,把課內課外的教學都做好,那么學生的學習自然而然就會得到提高,教學的效果也會更好。
四、加強師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