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9 16:52:24
序論:在您撰寫道路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城市道路行道樹養護管理
一、前言
城市道路綠化是北京園林綠化的主要組成部分,能夠分割汽車與汽車、自行車、行人,能防止眩光,誘導視線,和起到遮蔭等多種功能,通過多年來幾代園林工作者的辛勤勞動,目前北京市的城市道路綠化的整體景觀效果已經凸現出來,例如北京的二三環,以及四五環已成為幾條綠色的項鏈,裝點著北京。但是,大面積的城市道路綠化給養護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課題,養護管理好現有的城市道路景觀環境,任重而道遠,與城市道路綠化工程施工有著同等重要的意義。由于北京地區的氣候條件和道路綠化環境的特殊性,通過本人多年的實踐,對城市道路的養護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方法。
二、城市道路綠化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城市道路綠化環境的特殊性:
城市道路綠化苗木的種植環境主要是中央分割帶和行道樹,其特點是:土質堅硬、雜質多、土壤污染嚴重、種植面積相對較小等特點;行道樹的種植成排成行,樹種較為單一,易受氣溫和濕度的影響,易發生病蟲害。
(二)城市道路綠化作業環境的安全問題:
由于城市道路綠化管理作業的場所主要是中央分割帶和路基兩側的綠化帶,作業人員的安全問題尤為突出。
(三)融雪劑對城市道路綠化的影響問題:
每年冬季的融雪劑是造成行道樹大量死亡的一大殺手。通過對融雪劑對行道樹影響的調查,每年至少幾千株植物失去生命。例如長安街沿線、西外大街、二三環等部分路段中心隔離帶和分車帶綠籬,每年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干枝、死亡現象。特別是今年四月道路兩側樹池危害嚴重,造成大量的多年生大樹出現干枯的現象,綠籬明顯出現干枝、死亡。每年都進行大量的補植,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對國家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并造成土質的惡化。
(四)城市道路綠化養護管理存在的其他問題。
近幾年北京的綠化養護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整體的綠化養護水平與國外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過分強調短期效果,不重視生長規律,往往是苗圃搬家式的種植。
2.過分強調當時景觀效果,不考慮苗木成活率及生長,片面注重大量采用山苗、大規格苗木和全樹冠的大樹移植。
3.養護管理沿襲老的養護管理方法,創新不夠。
二、城市道路綠化樹木養護的措施
(一)冬季養護管理
冬季,在北京地區,特別是在道路兩邊一般的地形開闊,空氣對流,加上高速行駛的車輛帶動風速,引起樹木的劇烈搖擺,容易導致樹木根系受到損傷,并加快了樹木水分的損耗,降低樹木御寒防凍、防寒的能力。在冬季可以采用以下的防凍保溫措施:
第一、纏樹干的措施:例如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行道樹對法桐落葉喬木冬季防寒處理用所料布纏裹樹干,把樹干包嚴,再用草繩纏上,即保濕又防寒,再用地膜把樹根部保溫防寒,使次年的法桐成活率達到99%。
第二、搭風障的措施:例如雪松等樹種在北京越冬困難,特別是春季風大使雪松適應能力降低,可以采用搭風障減弱風速,保證樹木的安全越冬。
第四、建保溫棚:對于當年栽植的大葉黃楊,小葉黃楊和鋪地龍柏等苗木,面積較大時,采用一般的防寒措施不太理想,可以根據面積大小,用木條和無紡布搭建保溫棚的方法,即可使苗木安全過冬。對于疏植的大葉黃楊、紅楓等苗木可用無紡布包裹的方法進行防寒。
第五、對根頸培土,蓋地膜:在綠帶內的河南檜、玉蘭等苗木,灌完凍水后在樹木整個樹坑內覆蓋地膜,然后根頸培土20—30cm的土堆。利用細土將四周培實。這樣既能防止凍傷植株根系,同時又能減少水分蒸發。
第六、覆土封壟:對當年新栽植月季,在灌完凍水后覆蓋30—40cm的土堆,一般不做修剪,過早的修剪會導致“燒條”現象,一般待來年開春后再進行修剪,。
第七、樹干涂白防凍:這是行道樹冬季防寒、防病的一項重要工作,特別是新植落葉喬木,涂白時間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涂白的配比度為:水:生石灰:硫磺粉:鹽=40:10:1:0.5。高度一般1.2m。同一路段區域高度一致,可以達到整齊美觀的效果。
(二)春季養護管理
第一、在春季苗木管理,防寒材料不可突然式過早拆除,要采用逐漸過渡的辦法,防止苗木的不適應。保溫棚拆除根據天氣,一般北京的防風障拆除時間在4月初、清明過后。為了以免使樹體遭受風害,提前在保溫棚東南側打孔放風,待樹木適應后在全部拆除。
第二、澆水、施肥:春季管理以增加地溫,適時澆足春水和增施有機肥為主。通過樹木的澆水、施肥,能使樹木增加抵抗病害的能力,還利于生根。實際中,行道樹施肥可采用棒肥,是在樹池四周用釘子打孔,埋入棒肥,可起到追肥的作用。
(三)夏季養護管理
第一、夏季的養護管理,注意水肥管理,同時道路中心隔離帶和綠化帶中色塊的造型修剪,一般結合一年兩次的養護大檢查及五一、十一來進行修剪整理。
第二、夏季的養護主要以病蟲害的防治為主,由于行道樹受小氣候多樣性、人口密集的影響,病蟲害的發生時間不齊,不易防止。同時防治過程中還得考慮對人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對植物天敵的保護。近幾年來,一直在推廣使用生物防治,如:采用新性引誘劑防治葉柄小蛾、蘇云金桿菌防止天蛾,滅幼尿防止尺蠖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秋季養護管理
秋季的養護管理工作,主要是合理澆凍水和施肥。
合理的凍水即能保證植物的地上部分吸收充足的水分又能保護地下根系抵抗干燥多風的冬季,有利于植物安全越冬和來年萌芽。澆冬水要根據天氣變化不可過早澆灌,導致新芽徒長。在十月份減少澆水的次數,增加抗旱性。最后一遍凍水澆到結冰封凍為最佳。
同時,秋季合理進行施肥,有利于促進植物的生長和樹木的木質化,同樣有利于植物的安全越冬和來年的生長,這就要選擇好施肥的時間、種類和施肥量。
三、城市道路綠化草坪養護的措施
冷季型草坪,春季要澆好返青水,并加強施肥,并梳理枯草,把腐爛的草用絲扒梳理干凈,并打孔后施復合肥。然后澆水,刺激草坪的新根萌發和增加肥力。增強抵抗病害的能力,才能安全越夏。
夏季根據要求10—15天修剪草坪一次,修剪后要及時噴藥,或灌根25%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可控制病害的發生。在七月份天氣濕熱時,對草坪的生長不利,也是草坪休眠期,養護最困難的時期,應按及時清除枯草層,因為枯草層往往存在大量的病原物,是新病害的病源來源,同時原來的枯草層減弱了通透性及早清處。另外在高溫、悶熱、連陰雨期間要每周或放晴就開始噴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白菌清等農藥,交替使用可防止褐斑病、腐霉菌枯萎病、和鐮刀菌的枯萎病。
秋季雨水變少后天氣變涼一般病害減輕,草坪銹病發生嚴重。例如可以采用1000—1500倍的粉銹寧進行防治有很好的效果,但要與速保利、甲基托布津交替使用。
四、城市道路綠化色帶養護的措施
綠籬是萌芽力和成枝力強,耐修剪的樹種,密集成帶狀栽植,具有分隔的功能和優美的造型。如大葉黃楊、金葉女貞、紅葉小檗、檜柏蘺、小葉黃楊是常用的綠籬造型樹種。
近兩年隨著彩葉植物的增加,使用彩葉樹種組成的色塊,如:紫葉矮櫻、迎春、連翹、棣棠等,都是大環境綠化常用運用的樹種。但在修剪上有著不同的修剪方法。道路中央分隔帶修剪,以能擋住人的視線1—1.2m高為宜,要修剪的橫平豎直,整齊美觀。為使綠籬生長茂盛,由于植物的生長高度不同,采用不同的修剪方式。
五、城市道路綠化中應注意的其他問題
(一)安全問題
在道路綠化養護作業中,應在200米分別設置防護標志,并設專人疏導車輛,設置車輛閃光器。提示車輛在上下橋施工時,要在上橋的底部開始提前設置,防止司機進入盲區。
養護作業人員要佩戴反光背心,在自行車與機動車分道帶上,如躍過馬路澆水,要把澆水管順直,以免摔傷行人和自行車。
近幾年噴灌的快速發展,中央隔離帶,水車澆水將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將是:滴灌、微噴來取代。既節約水又保證了車輛的安全。
行道樹的修剪易同行人和車輛發生矛盾。要設置警戒線,碼放安全隔離桶。
(二)行道樹的修剪問題
行道樹主要以美化市容,改善城區的小氣候、夏季降低溫度、滯沉、遮蔭為主要功能。
行道樹修剪需擴大樹冠,優美了樹形,調整紙條的伸展方向,調節營養物質的合理分配,抑制徒長等為目的,同時也是老樹復壯,增加了保溫遮蔭的效果,防治病蟲害的發生,增加通風透光主要手段之一。
行道樹的主要修剪時間一般在冬季。冬季修剪的方法主要有:截、疏、除蘗。行道樹修剪是要設有專人維護現場,防止大枝砸傷行人和過往車輛。高壓線附近作業要注意安全,必要時要請供電部門配合。行道樹國槐既有典型的:三叉、六股、十二枝的冠型。分布均勻,夾角的枝條作主枝,其余分期剝芽、或疏枝。冬季對主枝留40—80cm。剪口芽留在側面,經三到五年反復修剪即可形成杯壯樹冠。如國槐大樹對樹木的內膛枝和過密的枝進行疏剪,達到通風透光,防止病蟲害調整整個樹形,并能階梯式。保留上樹枝,方便修剪作業,也使樹形美觀。
在日常的養護生產中,樹木與高壓線的距離、和路口的交通設施的配合直接關系到行人和車輛的安全。每年的春季都將配合供電、交通、通訊進行安全排查。對高壓線15米范圍內的高大樹木進行修剪,同時得對妨礙司機視線的交通標志信號燈位置的樹木進行修剪。修剪過程中要保證安全信號清楚顯現,保護行人和車輛的安全。
(三)融雪劑問題
對于融雪劑的危害,特別是油松、側柏等均怕鹽水的侵害。不得不進行被鹽水侵蝕后的土壤改良和換土。把鹽水侵蝕后的土壤去掉30cm,更換土壤。切不可圖省事亂澆水、補苗。不可用灌水稀釋土壤鹽堿性的方法取代換土。
幾年來,三里河路采用擋鹽板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融雪鹽水對道路兩側現有植物的危害。幾年來的常識我們可以認識到擋鹽板的應用在冬季對行道樹木有著非常理想的功效。實踐表明,每年三月初、四月底三里河道路兩側的油松長勢比使用擋鹽板前更加旺盛,發芽期明顯提前,并減少了干枝、枯叉。連翹等花灌木分蘗多、花期整齊一致。在正常防寒的基礎上,沒有發生凍害和死亡的現象。同時整齊的擋鹽板也成為了冬季三里河路兩側的又一景觀,起到了既美觀又實用的效果。因此作為冬季防寒的一種措施,擋鹽板可以在條件的道路兩側進行推廣使用。
關鍵詞:交通需求;風險因素;安全措施
分析行人和自行車駕駛員的交通需求,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改善他們的交通環境,保障他們的交通安全,是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
1行人和非機動車的交通需求
1.1交通需求呈增長趨勢
出行方式中,雖然行人和自行車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仍占相當大的比例。
行人和非機動車的實際交通活動及將來對交通活動的需求,以及阻止他們實現交通活動的相關因素,是政策制定者在制定切實可行的交通計劃所必需考慮的重要因素。
1.2阻止交通需求增長的因素
隨著經濟建設的加快,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出行的要求也不斷增加。但有些因素也阻止了人們的交通需求。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率居高不下。國外的研究表明,越來越多的行人怕發生交通事故而減少了交通出行。在我國,家長擔心小孩發生交通事故而減少了小孩單獨參與交通活動的機會,這就是為什么一到小學放學,學校門口聚集成群家長的原因。
(2)人口的老齡化。我國目前有60歲以上的老人1.2億。老年人的出行由于年齡的原因受到一定限制,再加上沒有為他們提供足夠安全和方便的交通設施,使他們的交通活動限制在很小的范圍內。而殘疾人這一特殊群體的交通需求,由于自身原因和客觀原因更是難以保證。
(3)道路環境。我國許多城市道路越修越寬,自行車道卻不斷地被侵占。道路修寬的同時,機動車的車速也隨之提高,行人穿過馬路時的風險也越來越大,特別是老年人、兒童和殘疾人過馬路時的風險和難度更是加大。行人天橋和地下通道的修建更是為了保證機動車的暢通,雖然減少了行人、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的沖突,但加大了行人和非機動車駕駛員過馬路的難度。而這些群體在交通活動中活動難度的加大,必然限制他們參與交通活動的范圍。
2影響行人、非機動車安全的風險因素
2.1機動車速
國外的研究表明,機動車以50km/h的速度行駛時,發生行人死亡交通事故的概率是機動車以30km/h行駛發生行人死亡事故概率的8倍。而機動車以30km/h的速度行駛發生行人死亡事故的概率非常小。統計資料顯示,我國2003年因超速行駛導致12107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占全年死亡人數的11.6%。因此機動車的行駛速度是行人和非機動車駕駛員出行安全的主要風險因素。
2.2缺少相互聯系
機動車駕駛員與行人和非機動車駕駛員之間缺少聯系也是引發事故的風險因素之一。在城市,不同的交通參與者參與交通活動的前提是他們能正確認識各自的交通地位,并在活動中有足夠的時間采取適合他們地位的正確行為。因此交通設施的過于復雜、視線不清等因素會影響交通參與者的交通安全。而路邊停車和路邊障礙被認為是造成行人,特別是小孩和殘疾人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
2.3對交通安全期望值不同
不同道路交通參與者之間對交通安全的不同期望值也是造成行人和非機動車駕駛員交通事故的風險因素。例如,按法律規定行人在通過斑馬線時有優先通行權,機動車應停車等行人通過后在安全的情況下再通過。但有的駕駛員并不認可這一法律規定。這樣的機動車駕駛員如果碰到優先意識很強的行人通過斑馬線時就可能發生交通事故。行人想著有優先通行權,機動車會停車讓行,而機動車駕駛員指望行人會讓他先行,不同的期望值很容易造成交通沖突。
3安全措施及對策
3.1政策上平等對待所有交通活動參與者,為行人和非機動車提供安全的交通環境
交通是由于人類活動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的,它應當更好地為人類服務,而不能因為它的發展而限制人類的活動。每一個人在交通活動中都是行人。因此交通政策的制定、道路的建設及交通設施的安排應從每一個人開始考慮,而不是從大眾開始。瑞典之所以交通安全搞得好,就是因為在交通安全的各個環節堅持了這個理念。在制定交通政策、設計道路之前都要聽取不同的交通參與者的意見,特別是行人和自行車駕駛員的意見。并對老年人、兒童和殘疾人的交通需求給予特別關注。只有當交通參與者對制定的交通政策、設計的道路和交通設施有了認同,他們在交通活動中的權益得到保證,他們才能在交通活動中更好地規范自己的行為,交通安全才有保障。
3.2重視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提高行人和非機車駕駛員的安全意識
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是搞好交通安全的根本。我國歷來重視交通安全宣傳,經常開展的交通安全宣傳活動,對普及交通安全常識,提高人們的交通安全意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對交通安全教育重視不夠,特別是對不同交通參與群體的、有針對性的交通安全教育更是做得不好。交通活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活動,僅有一些理論知識是不夠的,應注重對實際技能的培養。比如對在校學生,應注重在怎樣應對交通緊急情況、怎樣在復雜的交通環境中更好地保護自己等方面做一些實際技能方面的培訓。
3.3采用交通工程措施,為行人和非機動車提供安全暢通的道路空間
行人和非機動車駕駛員在交通活動中理應對他們各自的交通行為負責,但他們保護自己的能力實在有限。因此在交通活動中,除了要提高行人和非機動車駕駛員的交通安全意識外,還應采用工程措施,如四通八達的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路網、合理的交通設施布局、平整的路面、清晰的交通標識、供老年人和殘疾人使用的專門的交通設施等等,確保行人和非機動車駕駛員的交通安全。同時應注意各種不同的道路交通使用者之間的聯系,在交通活動中使他們清楚地知道對方的交通意圖,盡量減少行人和非機動車駕駛員在交通活動中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
石排鎮現狀城鎮道路整體指標良好。已經形成由石崇大道、石排大道(鎮區段)、東園大道、龍騰路、石橫-石洲大道(鎮區段)等構成的“一環兩橫兩縱”路網骨架;但是道路建設級配不合理,城鎮次干道建設滯后,導致城鎮開發主要沿主干道進行,馬路經濟特征明顯,城鎮內部聯系不暢通;道路系統建設不完善,存在很多斷頭路;支路直接進入主干道的主車道,干擾嚴重,靜態交通組織較為混亂,對人行交通干擾較大[2]。近年來石排鎮加大路網建設的投入,先后完成了一批道路的升級改造及道路新建,路網的完善對城市面貌的提升產生了積極影響,但道路材質的選用不當,嚴重加劇了鎮財政負擔。
2石排鎮路面材質選擇的原則
道路材質的選擇,不僅關系道路的壽命、資金投入、還關系到日后的養護成本。材質的選擇必須具備長遠眼光,應根據當地的氣候、地質結構、道路的設計標準、財政實力等因素多方面考慮。
2.1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選擇道路材質,就是要結合前期的勘探資料,設計相應的路基工程,根據路基的實際情況,確定道路的材質。對于地基處理種類多,處理方法復雜的路面,由于存在處理不徹底或施工單位偷工減料的情況,往往造成路基的沉降系數較大,道路建成使用后,較容易產生形變,根據對比,此類道路適宜使用瀝青路面。而根據前期勘探資料,路基工程簡單的道路,適宜使用混凝土路面。
2.2景觀結合
城鎮道路不僅具備道路通行的功能,還具有門戶景觀的作用。如果道路工程不注重選材和質量,甚至影響招商引資,從而對地方經濟產生影響。對于城鎮主干道路,由于承擔門戶功能,日常車流量大,道路路面修復對交通影響大,宜采用修復后能快速通車的瀝青路面;至于次干道、村級道路,選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已比較適。
2.3成本核算
政府工程,花的是納稅人的錢,在項目立項開始,就應該考慮成本核算,既要辦實事辦成事,也要節約有限的財政資金。石排鎮目前的財政歷史欠賬比較多,財政壓力非常大。因此道路材質的選擇,一定要要處理好財政資金緊張的矛盾。由于純瀝青路面,雖然施工簡便,但需要鋪設的瀝青量大,而瀝青路面原料的成本是混凝土的2倍,在路基情況允許的情況下,本人因為,應將混凝土與瀝青相結合,先鋪設混凝土路基,在在表層鋪設瀝青,因為鋪設混凝土再鋪設瀝青材質,不但能提升道路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而且能減少鋪設瀝青的厚度,節約瀝青材質的使用量。二者結合,既能達到道路美觀效果,更能很大程度地節約投資成本。要么就盡量選擇混凝土,將道路通行功能放在第一位。使有限的財政資金真正用到“刀刃上”。
3結語
(1)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對混凝土的施工及其重要,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比決定該項工程的工程質量、工程成本?;炷僚浜媳裙綖樗?石子:砂子=1∶X(1+M):Y(1+N),其中M為石子的含水率,N為砂子的含水率?;炷僚浜媳戎饕罁痘炷临|量控制標準》(GB50164–9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G50204–2002)、《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試驗方法》(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11)以及《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T50107–2010)和砂、石、摻合料、外加劑的相關標準進行設計。在對混凝土進行設計時應滿足以下幾點:⑴滿足混凝土應用部位的強度要求;⑵滿足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要求;⑶滿足工程經久耐用的使用要求;⑷盡量節約資金、增加效益。在對特殊條件的工程進行混凝土設計時,必須采用確定配合比進行試驗,以檢驗設計配合比能否滿足工程應用。在試驗時采用工程實際使用原材料,最小攪拌量不得小于25L,混凝土試驗至少采用三個不同配合比進行試驗。對混凝進行攪拌前應檢測粗骨料及細骨料含水率,及時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調整,遇到陰雨天氣,檢測人員應增加檢測次數,保證混凝土質量。如果進行冬季施工混凝土攪拌可對骨料進行加熱處理。水泥禁止直接加熱,需放置于暖棚中。必要時可以用熱水進行攪拌,水溫控制在60-70℃之間。水泥應采用硅酸鹽或硅酸鹽水泥,強度等級不得低于P.O42.5,砂中泥塊含量≤1%、含泥量≤3%,石中的泥塊含量≤0.5%、含泥量≤1%。水泥等原材料要有出廠質量證明書、質量證明文件和復試試驗報告。為了減少混凝土在運輸期間凍害,在攪拌時應降低水含量。對于攪拌摻用防凍劑的混凝土,如果防凍劑是粉末狀,按要求用量直接撒在水泥表層和水泥同時投入。當防凍劑為液態時,應先配制成規定濃度,再根據使用要求,用規定濃度溶液再配制成施工溶液。
(2)在進行混凝土運輸前要規劃好行車路線
盡量避免在運輸途中出現塞車現象,延遲澆筑時間?;炷翉臄嚢柰瓿?、運輸、澆筑要控制一個半小時之間。在運輸途中要保證混凝土質量,禁止產生分層、水泥流失、泌水等現象的發生。在冬季運輸時在運輸過程中混凝土的熱量不能降低過快,要保持一小時在4-5℃之間,保證混凝土的出罐溫度最低在15℃。最好是對混凝土運輸罐車進行保溫處理,其保溫效果不得低于包裹50mm厚保溫被的效果。
2混凝土施工
(1)把施工設計藍圖和施工合同作為施工出發點
工程設計圖紙由專業人員考察施工現場,對施工現場地理位置和施工現場地質條件綜合考慮進行設計。施工時認真研究設計圖紙,了解設計人員設計意圖在施工地段采取合適的施工技術,從而提高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進一步提升進度計劃。施工合同是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就此工程施工達成的協議書,其中包含著施工每一部分,適當了解施工合同有助于選擇合適的技術方案。
(2)市政道路工程常年暴露
在空氣當中,經受風雨的洗禮、日夜溫差、車輛荷載等外力作用,相對比一般使用混凝土修建的工程質量要求高。市政道路混凝土澆筑同樣需要模板的支撐,因為道路施工對同一模板會多次使用,所以一般使用鋼制模板較好。鋼制模板多次優點如下:①重復使用不用吸水形變;②使用周期長不用隨時更換。模板支撐表面必須涂有足量脫模劑。支撐時禁止在基層上挖槽嵌入模板。支撐過程中每間隔一米設置一個支撐裝置,且模板接頭處用膠帶進行密封。模板安裝應順直、平整、穩固、無扭曲。模板支撐完成后要仔細檢查,禁止接頭處存在前后錯茬、漏漿縫隙、高低錯臺等現象。模板支撐完成后要對路面進行鋼筋鋪設。鋪設要嚴格按照圖紙進行,完成后仔細進行核對,保證混凝土澆筑后拉桿鋼筋應垂直中心線與混凝土表面平行。澆筑要保證振搗棒在同一個地點持續振動的時間,且振動時間不宜過長,應以混凝土停止下沉,表面不再有氣泡冒出為振搗合格。振搗棒移動距離禁止大于50cm,到達模板邊緣振動間距不得大于20cm。振動棒要避免和模板、鋼筋網碰撞。振搗完成后進行振動整平。振動梁應垂直路面中線縱向拖行,其兩端要放置于縱向模板,以便控制路線標高。振平應往返進行2—3遍,表面泛漿均勻平整為最佳。整平過程中,多余混凝土要隨著振搗梁前進方向及時清除,缺少的部位要人工補料找平。最后使用葉片式或圓盤式抹面機進行2—3遍壓實整平。整平后及時修補缺邊、掉角、清邊整縫、清除粘漿。施工后的平整度要達到相關規定。澆筑后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養護,但不可以使用圍水養護。晝夜溫差大于10℃的施工條件要保溫養護,養護時間應為14~21d,養護達到設計彎拉強度40%后行人可以通過,達到設計彎拉強度80%后停止養護,完全達到設計彎拉強后,進行正常交通活動。
3結語
筆者作為江西省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考評機構的一名考評員,一年多來,走訪了近20家道路客運企業,初步總結出了目前道路客運企業在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中普遍存在的主要問題。
1.企業負責人安全意識淡薄有的企業負責人只注重抓生產經營,一心追求企業的經濟效益,安全意識薄弱。在與企業有關負責人的訪談中發現,有的企業負責人對“一崗雙責”的認知不夠到位,對事故隱患存在僥幸心理,沒有認真及時地對安全隱患進行排查,有的雖然有排查記錄,但未進行原因分析或分析得不夠深入,且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沒有采取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有的企業在發生事故后,沒有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對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和處理建議,沒有按照安全管理情況進行責任倒查;更有甚者,有的企業對出現事故存在錯誤認識,要么怨天尤人,要么推卸責任。
2.企業安全管理機構不健全有的企業根本沒有設置獨立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有的企業設置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與企業規模不相適應,有的企業安全管理人員數與企業擁有車輛數的比例不符合規定要求。經檢查,有的企業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未取得任職資格、有的沒有定期參加相關管理部門組織的培訓。
3.安全目標分解不夠到位有的企業沒有將安全目標細化到相關部門及基層崗位,并未層層分解落實到全體員工,僅僅停留在紙質的文件中,未能真正實現“一崗雙責”。
4.各項教育培訓工作流于形式部分客運企業沒有定期對駕駛員、乘務員、例檢員、監控員等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培訓的范圍和次數未達到要求;有的還將各種學習培訓混為一談,沒有針對性,學習培訓效果不理想;部分企業無安全目標考核與獎懲制度,有的有罰無獎,有的有獎無罰;一些企業對責任經營車輛沒有開展有效的監督管理工作,有的甚至只是以罰代管。
5.裝備設施配備不到位部分客運企業為了減少支出而沒有按照有關規定定期開展危險源辨識和應急演練工作;車輛安全檢查工作未切實得到有效落實;有些車未按規定配齊安全錘、三角木、警示牌等安全設備,有些車配備的滅火器是無效的。有些車安裝的GPS車載終端不能正常使用,安全隱患十分突出。
二、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建議
1.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強化員工安全意識文化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會直接影響人的思維方法和行為方式。在道路客運企業中,加強安全文化建設是事故預防的一種“軟”力量,是一種人性化的管理手段。通過營造企業的安全文化氛圍,對人的觀念、意識、態度和行為等形成從無形到有形的影響,從而對人的不安全行為產生控制作用,以達到減少人為事故的效果。道路客運企業安全文化不應該只是在墻上掛一些安全標語、寫一些板報宣傳,而應該是按照企業安全文化的形成規律,從員工的思想上、心態上去宣傳、教育、引導員工,讓全體員工深刻認識到“安全就是效益”,形成“人人關注安全、安全責任眾人挑”的良好局面。其具體做法可通過樹立正能量的典范、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以及多渠道增強職工的企業歸屬感等方式進行。要使安全意識印在每一個員工的腦海里、貫穿于每一個員工的行動中、體現在每一個員工的具體操作細節上,形成“條件反射”,由不得不服從的被動執行狀態,轉變為主動遵守的行為。
2.構建一套完整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道路客運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可分為3個層次,分別是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和作業文件。管理手冊是企業的頂層設計,應體現管理者的意圖,成為指導企業全局的、較為長遠的安全規劃。企業在制定各項中長期發展計劃時,應做到安全生產與企業發展的同步,從一定意義上講,安全應優先于生產。在制定各項日常生產工作時,應將安全擺在突出位置,有安全才有生產,有生產才有效益,要確保安全投入和各項安全措施到位。程序文件要求企業中層管理人員領會高層管理人員的意圖,將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整體設想得到正確的理解、貫徹和執行。它規定每一項活動的目的和范圍,規定每一崗位應該做什么事,由誰來做,如何做,如何控制和記錄,具體到在什么時間、地點,以及采用什么材料、設備和文件等。道路客運企業的安全生產標準化程序文件應包括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及考核標準等。程序文件的編寫要完整、簡明、準確、統一、協調、可行。作業文件是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也可以說是作業指導書,是針對各操作崗位的描述,應具體可行,比如駕駛員、乘務員、安全例檢員的操作規程。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文件這3個層次應從高處著眼自上而下層層設計,構建一套完整的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相互印證、相輔相成,保證服務質量,實現企業目標。
3.落實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道路客運企業各類教育培訓應有針對性,按照“需要什么培訓什么,缺少什么補充什么”的原則進行。比如,駕駛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內容應包括安全駕駛方面的法律法規、企業的有關規章制度、駕駛員職業素養、汽車構造原理、駕駛操作規范與技巧、特殊氣候條件下的注意事項,以及發車前、行車中、收車后的車輛檢查項目等;而乘務員的安全教育培訓需包含道路客運相關法規、“三品”檢查與管理方法、發車前的準備、行包的接運,以及發車前、行車中、到站后的安全提醒服務、清車交接等實質內容。
4.提升企業的安全管理執行力對任何企業來說,執行力就是企業的生命力,直接決定著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是否能得到有效落實。道路客運企業安全管理工作是否有成效,其決定因素不是各項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的本身,而是其執行程度,因為再好的制度沒有執行力就無法自動實施。眾所皆知,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因素是人,人是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安全操作規程的操作者、安全生產監督的監督者,安全管理活動本身就是人的活動。道路客運企業要提升安全管理執行力,首先,要強化責任,企業各級管理人員及基層員工的安全職責一定要清晰明確,安全生產責任書一定要層層簽訂,下級對上一級負責,不折不扣地將安全工作落到實處;其次,要不斷修訂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用制度、規章來體現清晰、有效的崗位職責、工作流序、考核標準,使每項工作做到有目標、有措施、有責任人、有督查、有考核,形成管理閉環;再次,要加強安全檢查評比工作,定期考核,獎懲分明,保障執行的效果。
5.加強車輛動態監控管理在企業監控、政府監管、聯網聯控的原則下,道路客運企業應嚴格按照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安監總局聯合下發的《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2014年第5號令)做好車輛動態監控管理工作。即重點做好行車中的管理,特別是限速駕駛、限時加班、限線運行、限點休息的“四限”工作,以及做好惡劣天氣條件下安全駕駛的提醒事項。
公路路面工程的機械管理
機械設備是進行公路路面工程機械化施工的重要物質條件,也是現代化施工當中不可缺少的,對于路面工程的進度、質量與效益等都會產生最直接的影響。中國公路建設機械化施工的能力正在不斷提高,所以,強化對機械設備的管理也就顯得十分重要。在公路路面工程施工當中,一定要堅持“質量第一”之原則,將工程質量視為生命線。為了保障路面工程的質量,一定要實施嚴格的機械管理,因為這和質量管理密切相關,是提升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為了建設高質量的公路路面,就要盡量運用好現代化大型機械用于施工,事實已經證明,對路面工程施工機械的管理是實現施工管理控制目標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因此,在施工機械設備的管理中,應當更加全面地實施全員機械設備管理機制。
這一機制主要是指運用一系列的技術、經濟與組織管理措施,對施工機械設備實行全過程綜合管理之方法。其目的在于努力實現施工機械壽命周期的費用最低化與綜合效能的最高化,強調的是經濟性;其手段在于是綜合應用工程技術、財務、經濟及管理等學科內容及方法,強調的是科學性;其范圍包括了從施工機械的選擇、應用,一直到宣告報廢的整個過程,強調的是全面性;其參與人員主要有施工工人、專業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強調的是全員性。
公路路面工程的質量管理
(1)公路路面施工單位一定要建立健全質量保證機制與質量檢驗機制。要安排專人負責質量管理工作,并做到持續改進施工工藝以及管理的方法。同時,要嚴格實施質量管理自檢制度,將質量控制之重點落實到過程控制當中。
要通過每個月1次的綜合性檢查,并實施內部質量的獎懲措施,并堅持工序的自我控制與自我檢查,從而讓質量問題能夠消除在生產之中,以避免發生質量問題甚至事故,以推動工程質量再上新臺階。同時,在自我控制體系還不夠建全和工作尚不得力的情況下,不能開展路面工序之施工。
(2)要放置路面施工的控制樁。在路面施工開始之前,為了對路面標高與平面位置進行控制,有利于施工放樣與進行檢查驗收,應當注重于提高公路路面的施工精度。在路面開工以前一定要在已經驗收的路基中放置控制樁,具體要求做到以下步驟:首先是將控制樁置于公路的中心線上,每隔100m至少要設置4個。該控制樁不僅能控制平面位置,而且還能控制高程。其次是控制樁一律應采取混凝土預制的方式,預制過程中應在其內設置至少1根鋼筋,且外觀比較好。
再次是要在控制樁埋設的過程,從路槽的標高開始計算,做到下埋30cm和外露30cm,要在控制樁上端的10cm處的路線前進方向正面運用紅漆標寫出樁號,并用紅漆在控制樁之左畫出石灰土的設計標高線,同時在頂端再用紅漆標出中線所在位置。最后是控制樁的設置不管是標高,還是在平面位置上,都必須保證一定的精度。要設置完成之后要加以復測,從而保證定位的準確性,以求真正發揮控制樁之作用。
(3)要硬化路面拌合場。公路路面的基層拌合場需要用到較大面積的材料堆放地點。同時,材料的放置狀況又將直接影響到材料的質量,并且影響到公路路面工程的質量。
為了確保各類材料不受到污染,確保拌合場的整潔,并減少施工材料之損失,應當對路面施工材料存放場地實施硬化,主要要求如下:公路路面拌和場中所存放的各類碎石、石灰與粉煤灰等都不能直接地堆放于原地面之上,而是一定要對場地實施硬化。同時,硬化場地所用到的材料,一般來說可以是石灰土,也可以說二灰穩定風化巖或者石灰土穩定風化巖等,層厚15cm以上,具體應當視當地地面的情況來確定,從而確保備料與施工過程當中的場地不會受到意外破壞,因此要以接觸到地面的材料不會受到污染為主要原則。
論文摘要:園路是園林綠地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園路的規劃,直接影響到園林綠地各功能空間劃分的合理與否,人流交通是否通暢,景觀組織是否合理,對園林綠地整體規劃的合理性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對園林綠地中道路的作用、類型、功能及原則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園路規劃中應注意的問題。
園林道路是園林的組成部分,起著組織空間、引導游覽、交通聯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場所的作用。它象脈絡一樣,把園林的各個景區景點聯成整體。所以,它具有與人行道路相同的交通功能外,還有許多特有的功能和性質,了解這些能和性質,有助于更好的設計。
一、園林道路的作用
(一)劃分園林空間
園路規劃決定了全園的整體布局。各景區、景點看似零散,實以園路為紐帶,通過有意識的布局,有層次、有節奏地展開,使游人充分感受園林藝術之美。中國傳統園林“道莫便于捷,而妙于迂”、路徑盤蹊”、“曲徑通幽”等都道出了園林道路在有限的空間內忌直求曲,以曲為妙,目的在于增加園林的空間層次,使一幅幅畫景不斷地展現在游人面前。
(二)引導游覽
園林無論規模大小,都劃分幾個景區、設置若干景點,布置許多景物,而后用園路把它們聯結起來,構成一座布局嚴謹,景象鮮明,富有節奏和韻律的園林空間。所以,園路的曲折是經過精心設計,合理安排的。使得便布全園的道路網按設計意圖、路線和角度把游人引導輸送到各景區景點的最佳觀賞位置。并利用花、樹、山、石等造景素材來誘導、暗示,促使人們不斷去發現和欣賞令人贊嘆的園林景觀。
(三)豐富園林景觀
園林中的道路是園林風景的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曲線,豐富的寓意,精美的圖案,都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與四周的山水、建筑及植物等景觀緊密結合,形成“因景設路”、“因路得景”的效果,而貫穿所有園內的景物。
二、園路的類型
園路的基本類型有:路塹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在園林綠地規劃中,按其性質功能將園路分為:
(一)主要園路
聯系全園,是羅林內大量游人所要行進的路線,必要時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車,道路兩旁應充分綠化,寬度4-6m。
(二)次要園路
是主要園路的輔助道路,溝通各景點、建筑,寬度2-4m。
(三)游息小路
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導游人更深入地到達園林各個角落,雙人行走1.2-1.5m,單人0.6-1m,如山上、水邊、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
(四)變態路
根據游賞功能的要求,還有很多變態的路,步石、訂步、休息島、礓、礤、踏級、磴道等。
三、功能與特點
(一)組織空間,引導游覽
在公園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園分隔成各種不同功能的景區,同時又通過道路,把各個景區聯系成一個整體。這其中瀏覽程序的安排,對中國園林來講,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將設計者的造景序列傳達給游客。中國園林不僅是“形”的創作,而且由“形”到“神”的一個轉化過程。園林不是設計一個個靜止的“境界”,而是創作一系列運動中的“境界”。游人所獲得的是連續印象所帶來的綜合效果,是由印象的積累,而在思想情感上所帶來的感染力。這正是中國園林的魅力所在。園路正是能擔負起這個組織園林的觀賞程序,自游客展示園林風景畫面的作用。它能通過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鋪砌的圖案,引導游客按照設計者的意圖、路線和角度來游賞景物。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園路是游客的導游者。
(二)組織交通
園路對游客的集散、疏導,滿足園林綠化、建筑維修、養護、管理等工作的運輸工作,對安全、防火、職工電話、公共餐廳、小賣部等園務工作的運輸任務。對于小公園,這些任務可以綜合考慮,過于大型公園,由于園務工作交通量大,有時可以設置專門的路線和入口。
(三)構成園景
園路優美的曲線,豐富多彩的路面鋪裝,可與周圍山、水、建筑花草、樹木、石景等景物緊密結合,不僅是“因景設路”,而且是“因路保景”,所以園路可行可游,行游統一。
除以之外,園路還可為水電工程打下基礎和改善園林小氣候。
四、園路布局設計原則
(一)因地制宜的原則
園路的布局設計,除了依據園林建設的規劃形式外,還必須結合地形地貌設計,一般園路宜曲不宜直,貴在合乎自然,追求自然野趣,依山隨勢,回環曲折;要自然流暢,猶若流水,隨地勢就形。
(二)滿足實用功能,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
在園林中,園路的設計也必須遵循工人行走為先的原則。也就上說設計修筑的園路必須滿足導游和組織交通的作用,要考慮到人總喜歡走潔凈的習慣,所以園路設計必須首先考慮為人服務、滿足人的需求。否則就回導致修筑的園路少人走,而園路的綠地被踩出了園路。
(三)園路的環繞性,切記設計無目的、死胡同的園路
園林工程建設只能感的道路應形成一個換狀道路網絡,四通八達,.道路設計要做到有的防矢,因景設路,因游設路,不能漫無目的,更不能使游人正在游興時“此路不通”,這是園路設計最忌諱的。
(四)綜合園林造景進行布局設計的原則
因路通景。同時也要使路和其他造景要素很好的結合,使整個園林更加和諧,并創造出一定的意境來。比如,為了適宜青少年好立憲的心理,宜在園林中設計羊腸捷徑,在水面上可設計汀步;為了適宜中老年游覽,坡度超過12°就要設計臺階,且每隔不定的距離設計一處平臺以利休息;為了達到曲徑通幽,可以在曲路的曲處設計假山、置石及樹叢,形成和諧的景觀。
五、園路規劃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現代園林中,由于設計師或某些個人主線,將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埋成一馬平川,使園路失去立面上的變化,或將平面堆成“墳堆”強硬的使園路“三步一彎,五步一曲”。
(二)園路布局形成有自然式,規劃式和混和式三種,但不管采用什么園路形式,最忌諱的是斷頭路,回頭路。除非有一個明顯的終點景觀和建筑。
(三)園林綠地規劃中園路所占面積,比例不適應,造成交通不便,造成人們行路擠占綠地現象。如:北京西單廣場是一個繁華的商業區中的廣場,每天人流都很多,但其中設計中綠地草坪戰坪占有很大的面積,園路穿插其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游人難免要踩踏草坪,影響景觀效果。相反,某些規劃設計中,又過多規劃園路,形如蜘蛛網,不僅影響景觀效果,同時給建筑投資也加大了負擔,還于生態不利。
(四)某些園路交叉口設計不合理,夾角太小,未考慮轉彎半徑。人們為了方便,往往踩踏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數量太多(如四、五條),造成人們在路叉處無所適從的現象。
(五)某些園路在與環境的處理上,不是很適宜。如與園形花壇相切,建筑物入口集散廣場處,相交路口偏重量一側,道路與水體駁岸緊貼布置等。
結束語
嚴格執行規劃規范,合理布置園路所占面積,滿足園路功能要求。加強自身藝術素質及業務素質,避免矯揉造作,使道路規劃設計真正體現功能美與藝術美的和諧統一。
參考文獻:
[1]袁海龍《園林工程設計》[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年
[2]梁永基王蓮清《道路廣場園林綠地設計》[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