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1 19:05:44
序論:在您撰寫林業專業性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課程目標:通過1~2個月的林業生產性(綜合)實訓,讓學生實際參加林木種苗生產、森林資源調查等工作過程,使學生掌握從事林業生產的主要技術,鞏固和加深對“必需”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培養學生積極的工作態度,提高其文明操作與安全意識,養成“愛林、護林、興林”的職業精神和團隊協作精神;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加深對林區、林業以及林業生產技術的了解。
2.課程設計:中職二年級利用4~5月份,集中派遣學生到相關校企合作企業實訓1~2個月。以小組為單位,安排一名企業技術人員作為指導教師,根據企業要求完成種苗生產、森林資源調查、野生動植物保護等相關工作任務,學生在學校委派指導教師的帶領下全面參與林業實際工作,利用山區下雨時間由企業技術人員講授林業生產的技術要點和相關理論知識,真正做到“做中學、學中做”,實現課程與崗位的對接,專業與行業的對接。
3.成績考核:實訓結束后,由學生填寫《實習指導手冊》,獨立撰寫2000字以內的實訓總結。由本人、小組、校內委派的實習指導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共同參與考核評價。以知識目標、素質目標和能力目標并重的原則,注重過程考核,側重綜合素質和實踐操作能力的考核。態度和技能各占55%和45%,其中,每項中考勤占10%,自我評分、小組評分各占5%,實習報告、教師評分各占10%,企業評分占15%,綜合后最終形成學生的生產(綜合)實習成績。
二、調查樣本和方法
采用自編調查問卷分別對2012級現代林業生產專業、實施實訓的區內林業企業進行抽樣問卷調查。2012級共3個班100人、企業共11個110人,分別回收有效問卷共100份(2012級)、110份(林業企業)。調查分為學生版和企業版,問卷的項目也有所區別。項目包括:“開展生產(綜合)實習的季節”、“生產(綜合)實習的內容”、“是否有收獲、增強了實踐動手能力”“、對學校委派的教師評價”等20個項目。
三、結果分析
1.企業對我專業參加實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工作態度、文明操作與安全意識、團隊協作精神等職業能力的滿意程度。就企業而言,通過實習,對我專業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工作態度、文明操作與安全意識、團隊協作精神給出的選擇分別為:“滿意”64%、“基本滿意”36%“、滿意”73%“、基本滿意”27%、“滿意”64%、“基本滿意”36%(見圖1)。企業對我專業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都表示滿意,說明我專業在平時的日常教學中對職業能力在專業、專業基礎課的滲透教學比較成功。
2.企業對我專業教學內容是否貼近企業生產崗位技能需求、學生是否具備了在企業工作的綜合能力的選擇。就企業而言“,對我專業教學內容是否貼近企業生產崗位技能需求”的選項,認為“是”、“還可以”的人數比例分別為90%、10%;“學生是否具備了在企業工作的綜合能力”的選項,認為“是”、“還可以”的人數比例分別為80%、20%(見圖2)。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多數企業認為我專業教學內容貼近企業生產崗位技能需求,同時,也認為我專業學生具備了在企業工作的綜合能力。
3.學生對我專業選擇的生產(綜合)實習企業、企業對我專業學生掌握的實踐技能的滿意程度。就學生而言,“對我專業選擇的生產(綜合)實習企業是否能滿足實習需要”的選項,認為“能滿足”、“基本滿足”、“不滿足”的人數比例分別為71%、24%、5%;就企業而言,對“我專業學生掌握的實踐技能是否能滿足企業生產需要”的選項,認為“能滿足”、“基本滿足”的人數比例分別為73%、27%(見圖3)。
4.學生、企業對我專業生產性(綜合)實習整體的滿意程度。學生對“我專業生產性(綜合)實習整體是否滿意”的選項,認為“滿意”、“基本滿意”的分別為99%、1%,說明絕大多數學生對開展生產性(綜合)的認同度較高;企業對該選項認為“滿意”、“基本滿意”的分別為82%、18%,說明我專業安排的生產(綜合)實習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校內實踐操作與現場實訓的差距,學校、企業對學生期望值過高與學生本身存在問題的差距等。
四、結論與討論
綜上所述,通過開展學生生產性(綜合)實訓對增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積極的工作態度和團隊協作精神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大多數學生對現代林業專業實施的生產性(綜合)實訓感到滿意。但是,對有些選項,如:“學生認為生產(綜合)實習的成績評定方式是否合適”的選項,有選擇“不合適”的學生;“企業認為生產(綜合)實習的成績評定方式是否合適”的選項,有27%的企業選擇了“基本合適”,說明現代林業技術專業生產性(綜合)實訓在成績評定方式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總結和完善。
1.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林業實訓。林業行業屬于艱苦行業,掌握林業技術離不開實踐經驗和時間的累積,這是林業的特性所決定的?,F在的中職學生,雖然絕大多數來自林場或林區,他們很少有從事林業勞動的經歷,對他們來說,高質量地完成林業實訓,積累“實踐性知識”就更有必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林業生產性(綜合)實訓除了增強其實踐動手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培養學生積極的工作態度、團隊協作精神等現代職業能力。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學校安排的指導教師的總體評價較高,但是有少部分學生認為企業技術指導缺乏教學經驗,其所講授的實踐操作與校內指導教師之間有些差異。使學生認為“技術含量低”,甚至認為是“勞動課”或者不知道是按照技術指導還是按照老師的講授去操作。由于林業行業標準的不同,必須有實踐經驗非常豐富的、下過企業鍛煉的、熟悉企業業務的教師作保障。一是加強校內教師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實踐指導能力;二是提高下派企業實踐鍛煉教師的數量,以滿足校內和企業的對接,滿足學生“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要求,不僅讓學生知道“怎么做”,還要知道“怎么樣會做的更好”。
關鍵詞:林業資源型城市;轉型戰略;根河市
據統計,我國共有資源型城市118個。其中,東北地區35個,占29.7%,林業資源型城市18座,占51.4%。根河市是典型的林業資源型城市,地處大興安嶺腹地,是聯系大興安嶺南北與東西的樞紐城市。根河市是一座因林而建、因林而興的典型純國有林區城市,森林覆蓋率為87.2%,林業人口12萬人,占總人口的72.8%。但該市接續產業發展乏力,資源型城市積累的問題在這里比較集中,失業、基礎設施落后、社會保障明顯不足等問題比較嚴重,加之生態環境的約束,城市的發展步履維艱。根河市面臨的社會經濟發展問題集中了我國資源枯竭型城市、生態功能重要地區、生態脆弱地區及作為國家“限制開發區”的眾多矛盾,問題十分典型。研究根河城市轉型問題,對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一、根河市城市發展現狀
根河市是純國有林區,是典型的資源城市。市內駐有大興安嶺森林集團所屬的五大森工公司和板業集團,森工企業歷史欠賬多、負擔重,下崗分流人員比重大,社會保障體系脆弱。1998年國家對大興安嶺地區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簡稱“天保工程”),“天保工程”的實施,使根河市木材采伐量大幅削減,木材采伐量由1998年的184.3萬立方米削減為2007年的86.7萬立方米,木材加工企業原材料供應不足,企業效益下降甚至虧損,直接導致大批林業工人下崗或轉崗,給林區經濟發展帶來極大困難。林區就業也趨于停滯狀態,大量人員失業。2007年,全市享受低保人口2.17萬人(占總人口的13.2%)。其中,林業人口占60%,這還不包括已買斷工齡超過五年而應享受低保的5000多林業工人。據呼倫貝爾市市政協調研組2006年的調研報告,林區百戶職工家庭中,溫飽線以上的有39戶,達不到溫飽線的有61戶。
(一)主導產業“斷裂”,經濟結構失衡
長期以來,根河市一直把主要力量用在林木資源的開發上,其它產業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根河市現有的主要產業為礦產開發、旅游業、特色種植、養殖業,但由于基礎設施比較差,配套能力不強,主體功能區政策及環境治理水平與資金的缺乏、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相對較弱等一系列因素,使替代產業發展乏力。經過50多年的采伐,森林資源蓄積量大幅度減少。隨著“天保工程”的實施,建立在原木采伐基礎上的經濟體系面臨著資源供給的嚴重制約。五個森工公司產值平均下降7.06%,以林業經濟為主體的地方經濟增速下滑,1998~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3.7%,遠低于同期全國的平均水平。資源依賴型經濟的衰退,對根河市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二)經濟發展水平落后,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水平低
根河市經濟發展水平落后,自身積累能力差,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和公共物品的能力低下。主要經濟發展指標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有較大差距,嚴重依賴資源開采,經濟結構單一,特別是實施“天保工程”后,地方財政非常困難,積累能力差,致使政府無力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務和公共物品。地方政府財政收支缺口不斷加大,2007年財政收入不足1億元,而財政支出達4億元以上,更無力達到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等財政兜底的要求。給、排水設施建設落后,大多數居民不能安全飲水。根河市區給水工程現有供水能力為1.5萬立方米/日,用水戶數為3300戶,用水人口為2.85萬人,用水普及率為36%。市區排水設施趨于空白,沒有完整的污水排放系統。大量污水未經處理,勢必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三)體制性矛盾突出
根河市因林設市,是典型的“林業挺進——以場定居——地方政府跟進”的模式,形成林(林業)地(地方政府)兩套系統并存的狀況,地區資源難以整合。一方面,林場歸部門所有,各城鎮處于地方政府與林業管理部門兩層皮的狀態,形成地方政府與林業企業分割的局面。另一方面,在林業企業內部政企不分,企業辦社會現象十分突出,巨大的社會負擔使企業難以按照現代企業制度深化改革和發展。國有林區的體制是一大難題,林權是矛盾的焦點。林業企業不僅擁有城市絕大多數的人口,而且擁有絕大部分的林地空間。這樣,一方面地方政府沒有林權,也就沒有土地使用權,也沒有林地之下礦物資源的探礦采礦權,地方政府可以使用的自然資源非常有限,地方經濟發展是無米之炊,因此十分乏力。另一方面,企業“辦社會”的負擔極其沉重。
二、根河市城市轉型的基礎和困境
(一)城市轉型的基礎
根河市產業資源豐富,替代產業具有較強的發展潛力。一是礦產資源豐富,處于得耳布爾與大興安嶺兩大成礦帶交錯地區,蘊藏著豐富的有色金屬等礦產資源。二是根河市大陸性寒溫帶濕潤氣候具有“長冬無夏,春秋相連”的特點,獨具特色的冷資源使特色種植、養殖業資源豐富,在發展狐、貂、獺兔、馴鹿為主的特色養殖業和以野生漿果藍莓、卜留克、食用菌、山野菜、中草藥等為主的特色種植業方面具有較強的潛力,并且根河市特色養殖業和特色種植業已具備一定的基礎,根河市已初步形成了以貂、狐養殖為主的特色養殖基地(主要分布在金河鎮、阿龍山鎮)和以食用菌栽培為主的特色種植基地(主要分布在好里堡鎮、滿歸鎮)。三是生態旅游資源豐富,境內有汗瑪自然保護區、奧科里堆山、根河斷橋碧波山風景區、鹿鳴山風景區、伊克薩瑪風光、第二北極村滿歸、潮查原始森林景觀區等諸多自然景觀,獨具特色的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風情、森工文化等構成了引人注目的人文景觀。近幾年,根河市旅游業發展較好,根河市已成為呼倫貝爾市旅游資源的核心地帶。四是木材精深加工潛力仍較大。盡管自1998年國家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以來,根河市木材采伐量銳減,但至今仍保持了86.7萬立方米的采伐量,全市森林覆蓋率為87.2%,活立木蓄積量15272萬立方米,人均占有林木922立方米,未來可利用林業資源的稀有性、獨特性等比較優勢,發展木材的深加工、細加工,延長產業鏈條。(二)城市轉型困境
根河市城市轉型面臨以下困境:一是根河市本身沒有能力支付轉型的社會成本。城市轉型的社會成本主要包括五個部分,即崗位創造成本、隱性失業顯性化成本、社會救濟成本、人力資本投入及制度節約成本。而根河市經濟發展水平落后,自身積累能力差,主要經濟發展指標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有較大差距,地方財政非常困難,根河市每年財政收入不足1億元,而財政支出要達4億元以上。財政收入中,剔除用于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的支出,能用來解決社會問題的投入很少,根河市自身脆弱的經濟供給能力無法滿足城市轉型社會成本的需求。二是地理條件上的比較劣勢。根河市處于邊緣區位,與內蒙古經濟中心城市距離較遠,而且也不在東北區經濟中心的輻射范圍內,增加了生產過程中的運輸成本。同時,也難以接受發達地區流出的資金、人才和技術等生產要素,屬于市場的邊緣地區。交通條件較差、經濟社會發展的外部推動力量不足,給資源型城市轉型造成一定困難。三是體制難以逾越。由于根河市與多數資源型城市相似,企業體制仍然是政企不分的計劃經濟體制,導致企業機構臃腫,冗員負擔沉重,與地方政府常常發生矛盾,發展無序,無法形成區域經濟發展的合力,制約了資源型城市的順利轉型。
三、根河市實現城市轉型的戰略
根河市的城市轉型要遵照國家“主體功能區劃”和“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總體部署,借鑒生態經濟發展的一般模式,同時充分挖掘自身的生態資源優勢,在制度創新、重點產業選擇、空間管制模式、生態移民和環境治理等方面制定城市轉型戰略:
(一)制度創新戰略
根河市面臨的經濟社會發展問題集中了我國資源枯竭型城市、生態功能重要地區及作為國家“限制開發區域”的眾多矛盾,解決問題的過程是長期的,所以制度建設非常重要。可在根河市進行下列制度建設的試點:第一,進行國有林區的林權試點改革,培育林權市場,完成對國有林業企業的現代企業制度改造,發揮政府的職能,最終在體制上實現轉軌,在發展方式上實現從粗放到科學發展的根本性轉變。第二,建立針對資源開發(利用)企業的生態補償機制,通過制定進入林權市場的門檻,通過征收資源稅、生態恢復準備金等制度使企業切實承擔起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第三,探索建立地區之間的“生態交易”制度,鼓勵經濟發達地區(“優化開發區域”和“重點開發區域”)向生態功能區投資,換取本地“生態(或土地)份額”,同時實現對限制開發區域的“生態服務”提供補償。
(二)培育接續產業戰略
產業發展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沒有產業做支撐,經濟發展就成為無本之木,要解決根河市城市面臨的諸多問題,必須以產業發展作為支撐。強化綠色接續產業開發,提高城鎮就業吸納能力。依托區域內豐富的生態資源,加強環境友好型產業的開發力度,為人口向中心城鎮遷移提供保障。在接續產業選擇上要秉持生態經濟的理念,堅持生態、環境和經濟等綜合效益最大化原則,在開發過程中通過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等技術手段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贏,并使當地居民在產業開發中得到實惠。依據根河市的現狀,重點培育旅游業、有色金屬采選業、特色種植和養殖業、林產加工等接續產業,發展木材深加工、細加工,提升木材加工業的質量和效益,形成以開發和轉化當地豐富生態資源為基礎的生態經濟型產業體系,加快根河市經濟轉型的步伐。
(三)借助外力戰略
落實國家提出的“衰退產業援助機制”和“資源開發補償機制”是資源型城市實現社會經濟轉型的根本條件之一。在自身積極努力的同時,爭取國家、省給予的財政轉移支付。積極爭取生態補償和生態援助等外部推動。依托根河市的實際情況,以資源型城市轉型、生態補償、生態經濟援助、限制開發區域等名義,通過多種渠道爭取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的扶持。同時,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并在宣傳方式上進行創新,吸引域外資本支持根河市的經濟轉型和生態經濟開發建設。
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通常定位于具有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其園林專業主要以培養工作在園林工程第一線的高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使學生既要熟悉園林植物的種類、形態特征與培養習性,又要具有園林藝術修養和制圖功底;既可從事園林植物的栽培管理、生產流通、經營應用,又能進行景觀園林設計、施工和養護等。強化實踐性教學和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為城市建設、區域規劃、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生態修復工程以及各類景觀園林綠地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服務。隨著園林行業的快速發展,現有園林植物類實踐教學顯露出一些問題,如教學模式陳舊,基礎設施薄弱,師資水平欠缺,實踐基地不完善等,使園林植物類課程實踐性教學成為薄弱環節。同時,園林企業等用人單位對高校園林專業培養重實踐的廣適性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探索應用型高校園林專業植物類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模式,已成為高校園林專業教學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2園林專業植物類課程體系
2.1園林專業培養目標園林專業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交流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具備植物學、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施工與管理知識體系和能力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從事園林工程施工與管理、園林工程監理、園林工程招投標、園林綠地規劃與設計、各類景觀綠地的養護管理及風景區、森林公園、各組團綠地、城市相關管理部門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同時具備一定的研究能力。
2.2園林專業植物類課程設置植物類課程是園林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是引導學生從中學的應試教育到大學素質教育的專業入門課程,幫助學生培養學習興趣,形成專業概念。主要涉及植物學、園林生態學、園林樹木學、園林花卉學、園林植物栽培學、園林苗圃學、草坪學以及園林植物病蟲防治等。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主干課程與后繼課程的設置邏輯性好,每門課程之間既有各自的獨特作用,又有緊密的有機聯系,相互滲透,相互深化,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和實用性??梢哉f,植物類課程教學質量的高低,對園林專業人才的培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3園林專業植物類課程實踐教學改革
3.1改變實踐教學模式
3.1.1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植物類課程是季節性很強的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為目的,可針對不同季節,采取分散、分段教學,分別在春、秋季學期(夏、冬)安排2~3周實踐教學,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己現場觀察、記錄、總結和完成實驗報告??梢圆捎谩白叱鋈ァ焙汀罢堖M來”的辦法,即走出課堂將現場問題再帶回課堂加以討論,讓學生根據植物的生長規律在不同時期觀察植物的不同季相表現。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也讓學生避免了“反季節”的枯燥,在過程中增加動手操作的機會。針對不同課程、不同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變單一的課程實習為綜合實習,把園林樹木學、園林花卉學、園林苗圃學、園林植物栽培學等相關課程的實習結合起來,讓學生接受完整的分類學和生產管理知識和技能的全面訓練,熟悉園林工程的整個流程。結合植物標本、多媒體課件、圖文結合的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使實驗教學和實習效果得到很大提高。不僅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培養學生理論應用于實際生產的實踐能力。
3.1.2增強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園林專業植物類課程是感知性很強的課程,需要經常去現場認知和領悟,在實踐教學環節中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改變學生遇到不懂的習慣問老師獲得答案的做法,培養學生的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由接受客體真正轉變成了實踐教學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能動性。園林植物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而且因植物季相變化而呈現的美景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踐教學中,無論是室內實驗還是課外實習,當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梢岳谜n余時間,組織學生進行校內外植物認知、植物生產管理等比賽,通過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熟悉的校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1.3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相結合。將課程論文、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畢業論文、大學生創新基金項目研究等實踐性教學環節充分應用起來,對學生進行良好的科研訓練,有效地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誠實的研究作風,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自學能力、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園林專業是一個多學科綜合化的行業,高校人才培養應立足社會并給予各相關企業做一些技術指導??梢岳脤W生不同階段的生產實習,幫助生產單位完成調查、設計或生產任務,培養學生的現場認知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同時高年級學生也可分層次培養。
3.2靈活培養師資隊伍應用型高校培養人才應與市場接軌,園林專業實踐教學應當順應時代的變化,適應就業的需求。近年來,園林行業飛速發展,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走進課堂,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踐教學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動手能力,更需要不斷吸收新鮮資訊更新知識。培養應用型人才,園林專業植物類課程實踐教學的師資隊伍可以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白叱鋈ァ本褪亲尳處熖貏e是青年教師到園林公司一線進行實踐鍛煉,通過為社會服務來提高教師的實踐技能;鼓勵教師考取園林專業相關職業資格等級證書,通過考證的嚴格訓練提高其職業技能;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學術活動,及時了解領域內最新發展動態,開闊視野,提高其學術水平。“請進來”就是可聘請園林企事業單位實踐經驗豐富的資深工程師走進課堂講授新技術、新設備與新的管理方法。也可以聘請植物學、生態學、植物保護、環境科學等專業的教師指導實踐教學。既可以解決學校師資不足的問題,又充分做到人才資源共享,更重要的是發揮了不同導師的知識長處和智慧,做到導師知識的互補。從多角度給學生以全面、系統的指導,在有限的時間里學到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學到第一手的實踐經驗,學到導師的思維方法和解決技術難題的創新點,保證了人才培養的質量。
3.3完善實踐教學基地實踐教學基地是實現園林專業實踐教學的根本保證,實踐基地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只有根據課程實踐教學的要求,建立結構合理、功能配套齊全的實踐教學基地,才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應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得以實現和實施。實踐基地包括校內實踐基地和校外實踐基地兩大類。在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方面,應建設一定規模的植物苗圃、溫室大棚、苗木基地等,聘請實踐經驗豐富的人員參與校內實習基地的管理。根據課程需要,每組學生5~10m2試驗地,2~3個品種,從采種做起,播種、育苗、苗期管理全部由學生負責,教師指導學生不但從實踐環節學會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能,而且通過實踐教學增強了勞動觀念和團結協作理念。另外一方面,亦可要求學生參與大學校園的綠化和養護管理,在其熟悉的周邊環境觀察校園植物的生長規律和特點,并參與日常管理,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培養其管理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協作精神,這對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是聯系學校和社會的橋梁,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紐帶,要與校外實力較強的園林單位建立教學與實習的友好協作關系,安排師生走出校門,到相關單位學習、實習,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協助生產單位進行科技攻關,解決生產單位的某些技術難題。亦可聯系不同高校相關專業和一些企事業單位共建大型綜合性實踐教學基地,真正走出“產、學、研”、“教、學、練”相結合的好路子,豐富學生實踐訓練內容,促進人才培養與生產的有機結合,使培養出的人才不僅實際操作能力強,而且能夠很快適應工作。
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通常定位于具有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其園林專業主要以培養工作在園林工程第一線的高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使學生既要熟悉園林植物的種類、形態特征與培養習性,又要具有園林藝術修養和制圖功底;既可從事園林植物的栽培管理、生產流通、經營應用,又能進行景觀園林設計、施工和養護等。強化實踐性教學和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為城市建設、區域規劃、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生態修復工程以及各類景觀園林綠地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服務。隨著園林行業的快速發展,現有園林植物類實踐教學顯露出一些問題,如教學模式陳舊,基礎設施薄弱,師資水平欠缺,實踐基地不完善等,使園林植物類課程實踐性教學成為薄弱環節。同時,園林企業等用人單位對高校園林專業培養重實踐的廣適性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探索應用型高校園林專業植物類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模式,已成為高校園林專業教學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2園林專業植物類課程體系
2.1園林專業培養目標園林專業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交流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具備植物學、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施工與管理知識體系和能力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從事園林工程施工與管理、園林工程監理、園林工程招投標、園林綠地規劃與設計、各類景觀綠地的養護管理及風景區、森林公園、各組團綠地、城市相關管理部門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同時具備一定的研究能力。
2.2園林專業植物類課程設置植物類課程是園林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是引導學生從中學的應試教育到大學素質教育的專業入門課程,幫助學生培養學習興趣,形成專業概念。主要涉及植物學、園林生態學、園林樹木學、園林花卉學、園林植物栽培學、園林苗圃學、草坪學以及園林植物病蟲防治等。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主干課程與后繼課程的設置邏輯性好,每門課程之間既有各自的獨特作用,又有緊密的有機聯系,相互滲透,相互深化,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和實用性??梢哉f,植物類課程教學質量的高低,對園林專業人才的培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3園林專業植物類課程實踐教學改革
3.1改變實踐教學模式
3.1.1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植物類課程是季節性很強的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為目的,可針對不同季節,采取分散、分段教學,分別在春、秋季學期(夏、冬)安排2~3周實踐教學,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己現場觀察、記錄、總結和完成實驗報告??梢圆捎谩白叱鋈ァ焙汀罢堖M來”的辦法,即走出課堂將現場問題再帶回課堂加以討論,讓學生根據植物的生長規律在不同時期觀察植物的不同季相表現。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也讓學生避免了“反季節”的枯燥,在過程中增加動手操作的機會。針對不同課程、不同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變單一的課程實習為綜合實習,把園林樹木學、園林花卉學、園林苗圃學、園林植物栽培學等相關課程的實習結合起來,讓學生接受完整的分類學和生產管理知識和技能的全面訓練,熟悉園林工程的整個流程。結合植物標本、多媒體課件、圖文結合的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使實驗教學和實習效果得到很大提高。不僅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培養學生理論應用于實際生產的實踐能力。
3.1.2增強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園林專業植物類課程是感知性很強的課程,需要經常去現場認知和領悟,在實踐教學環節中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改變學生遇到不懂的習慣問老師獲得答案的做法,培養學生的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由接受客體真正轉變成了實踐教學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能動性。園林植物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而且因植物季相變化而呈現的美景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踐教學中,無論是室內實驗還是課外實習,當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梢岳谜n余時間,組織學生進行校內外植物認知、植物生產管理等比賽,通過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熟悉的校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1.3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相結合。將課程論文、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畢業論文、大學生創新基金項目研究等實踐性教學環節充分應用起來,對學生進行良好的科研訓練,有效地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誠實的研究作風,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自學能力、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園林專業是一個多學科綜合化的行業,高校人才培養應立足社會并給予各相關企業做一些技術指導??梢岳脤W生不同階段的生產實習,幫助生產單位完成調查、設計或生產任務,培養學生的現場認知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同時高年級學生也可分層次培養。
3.2靈活培養師資隊伍應用型高校培養人才應與市場接軌,園林專業實踐教學應當順應時代的變化,適應就業的需求。近年來,園林行業飛速發展,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走進課堂,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踐教學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動手能力,更需要不斷吸收新鮮資訊更新知識。培養應用型人才,園林專業植物類課程實踐教學的師資隊伍可以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白叱鋈ァ本褪亲尳處熖貏e是青年教師到園林公司一線進行實踐鍛煉,通過為社會服務來提高教師的實踐技能;鼓勵教師考取園林專業相關職業資格等級證書,通過考證的嚴格訓練提高其職業技能;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學術活動,及時了解領域內最新發展動態,開闊視野,提高其學術水平。“請進來”就是可聘請園林企事業單位實踐經驗豐富的資深工程師走進課堂講授新技術、新設備與新的管理方法。也可以聘請植物學、生態學、植物保護、環境科學等專業的教師指導實踐教學。既可以解決學校師資不足的問題,又充分做到人才資源共享,更重要的是發揮了不同導師的知識長處和智慧,做到導師知識的互補。從多角度給學生以全面、系統的指導,在有限的時間里學到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學到第一手的實踐經驗,學到導師的思維方法和解決技術難題的創新點,保證了人才培養的質量。
3.3完善實踐教學基地實踐教學基地是實現園林專業實踐教學的根本保證,實踐基地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只有根據課程實踐教學的要求,建立結構合理、功能配套齊全的實踐教學基地,才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應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得以實現和實施。實踐基地包括校內實踐基地和校外實踐基地兩大類。在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方面,應建設一定規模的植物苗圃、溫室大棚、苗木基地等,聘請實踐經驗豐富的人員參與校內實習基地的管理。根據課程需要,每組學生5~10m2試驗地,2~3個品種,從采種做起,播種、育苗、苗期管理全部由學生負責,教師指導學生不但從實踐環節學會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能,而且通過實踐教學增強了勞動觀念和團結協作理念。另外一方面,亦可要求學生參與大學校園的綠化和養護管理,在其熟悉的周邊環境觀察校園植物的生長規律和特點,并參與日常管理,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培養其管理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協作精神,這對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是聯系學校和社會的橋梁,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紐帶,要與校外實力較強的園林單位建立教學與實習的友好協作關系,安排師生走出校門,到相關單位學習、實習,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協助生產單位進行科技攻關,解決生產單位的某些技術難題。亦可聯系不同高校相關專業和一些企事業單位共建大型綜合性實踐教學基地,真正走出“產、學、研”、“教、學、練”相結合的好路子,豐富學生實踐訓練內容,促進人才培養與生產的有機結合,使培養出的人才不僅實際操作能力強,而且能夠很快適應工作。
4結語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是以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為目標,旨在提高其臨床診療和操作水平。因此,新生入校后,應加強入學教育,讓其認識到醫學科學學位與專業學位培養的區別,做好自身定位,避免因認識不夠、安排不合理而造成臨床能力和科研能力“兩失誤”。新生應盡早接觸臨床,盡快熟悉醫院環境、操作流程,了解醫學研究、醫療服務以及對整個醫學職業有一個全面而深刻的認識。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應用知識,在實踐中感悟,從而激發其熱愛醫學事業、獻身醫學事業的精神。傳統上,醫學院校研究生第一學期主要時間用在理論課程的學習,這樣會縮短臨床實踐實踐時間,不利于專業型研究生培養。為解決這一矛盾,作者所在院校開始試行新的培養模式:新生報到后便安排進入本專業臨床科室,跟隨導師或導師組成員管理病人,周末集中學習理論課程。這樣時間得到優化,使其快速適應醫院環境,熟悉各種操作流程,迅速由醫學生轉變到臨床醫生的角色,培養重點轉移到臨床實踐能力上。新生入學后,根據專業要求,結合培養目標及個人實際情況制定出培養計劃,并認真填寫培養手冊。導師是培養計劃的責任人,需要做出培養總體安排,如熟悉本專業臨床工作時間,輪轉科室及時間,本專業定向學習時間,論文預答辯、答辯時間等,然后統一送教研室、科研處審查,確保輪轉科室、輪轉時間得到充分合理安排。
2培養方式與實踐
2.1突出臨床能力,強化“三基三嚴”訓練
美國國家醫學考試委員會認為,臨床能力包括如下9方面:①病史采集;②體格檢查;③應用診斷性輔助檢查;④臨床診斷;⑤醫療決策;⑥執行醫療決策;⑦繼續治療護理;⑧正確處理醫患關系;⑨職業態度。臨床醫學專業學位本質是職業型學位,臨床能力訓練是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培養的核心。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三基三嚴”培訓是改善醫務人員基本素養,加強基本技能,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保障,是臨床綜合能力培養的基礎。“三基”即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三嚴”即嚴格要求、嚴肅作風、嚴謹態度。把“三基三嚴”貫穿到培訓始終,建立研究生“三基三嚴”培訓檔案,可以幫助研究生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熟悉各種技能操作。
2.2制定全面、規范的考核制度
臨床專業型研究生考核制度是培養過程中重要環節,也是研究生質量的保證。目前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單位采取多種考核方法,如自我總結,理論考試,帶教教師、導師組評論,專家考評意見等。評分有百分制法,主觀判斷法(優、良、中、差)等。主要采取如下考核內容:①研究生階段理論考試。成績以百分制,大于或等于70分為合格,若1門低于70分,可申請下一年補考,若2門不及格延緩畢業或退學處理。②臨床能力評價。每個輪轉科室結束后,科研處統一時間,統一地點舉行考試,內容包括:理論基礎(筆試)、臨床操作、輔助檢查、病例書寫及分析??荚囆〗M專家成員一般3-5人,提供一份本學科常見病例的現成病史資料,或準備一位常見病病人(研究生未參加治療),由研究生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分析資料、作出診斷、鑒別診斷、提出處理意見。在此過程中,考試小組提問,研究生答辯。考試小組提問應注意了解研究生對本學科常見病、多發病的有關基礎知識和臨床診療知識的掌握程度,注意考察其臨床分析及思維能力,以及對學科發展動向和新知識、新方法的掌握與應用情況。診斷治療技術操作考試,內科系統主要考輔助診斷方法或有關特殊檢查,如心電圖檢查、骨穿、胸穿、腰穿、骨髓涂片、X線讀片等。外科系統各專業,主要考手術操作,無菌操作規范。醫療技術學科及專業(如影像、核醫學)則以考有關儀器的使用、操作和診斷為主。③階段考核。研究生應認真填寫《臨床碩士研究生培養手冊》及《臨床能力訓練手冊》,如實作好平時收治病人記錄,如門、急診就診病人數、病房分管床位數、所進行的診療操作、手術類型、術后并發癥、病例討論及參加學術活動次數等。輪轉結束時認真填寫統一制訂的輪轉小結表,對照培養方案的要求進行自我小結,業績記錄,然后由病房負責帶教的主治醫師審核研究生的自我小結,根據研究生在該科室的學習、工作情況,寫出評語,并由科室考核小組,進行臨床考核、評分。④畢業論文答辯。第六學期,培養科室及科研處組織學生統一答辯。
2.3培養臨床思維與創新型思維能力
臨床思維是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關鍵。在臨床上認真對學生進行臨床思維的訓練和培養,達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獨立工作的能力。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臨床思維是在臨床實踐中通過不斷積累得來的,因此,在臨床訓練中,如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基本操作、病例分析等,讓學生處于主體地位,主動分析解決問題,具備較強的分析、綜合、判斷、鑒別等臨床思維能力,這是今后在臨床工作中正確診療的根本保證。哈佛大學校長普西曾說過:一流人才與三流人才之間的分水嶺在于是否具有創新能力。創新型思維是創新能力的關鍵,具有創新能力的人必需具有創新思維。創新型思維需在廣泛積累知識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實踐逐漸養成的。由于研究生整天忙碌臨床瑣碎的工作,憑借個人經驗,機械地接受上級醫生意見,依葫蘆畫瓢,不善于獨立思考,缺乏臨床思維,更談不上創新思維,這樣使得其思維變的狹隘、固化,難以達到高層次人才要求。在培養過程中不僅要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加強“三基三嚴”訓練,更應引導學生從被動中接受變為主動求索的學習方式,在掌握相關疾病診治的同時加強臨床思維鍛煉。
2.4增加人文素質和醫德醫風教育
醫學教育,德育為先。要將德育和職業素質培養列為醫學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當前,患者對自身權利意識逐漸增強,對醫生的期望和要求也越來越高。醫生的服務對象是人,直接面對患者及家屬,在利益與道德選擇上難免不會受到環境影響,稍有不慎便容易引發醫患糾紛。因此,醫學生不但要注重醫技水平的提高,同時要加強人文素養及醫德醫風培養。除在本科階段接觸醫學倫理學、思想品德教育外,在研究生階段很少把人文學科納入培訓計劃內,形成一種重知識、技能,而偏廢人文素質教育。吳孟超曾說過:“醫德比醫術更重要,醫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做人”,做人先立德,只有德才兼備的醫生才能盡心盡責為病人服務,才會不斷提高自己的醫技水平。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應加設倫理學、醫療法規、心理學等人文學科,把專業型研究生培養成臨床過硬,溝通能力強,具有高尚醫德、較強人格魅力的合格醫生。啟發學生設身處地替病人著想,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一切為病人。只有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才能贏得病人的信賴,獲得第一手臨床資料,做出符合病人實際情況的診斷,制訂出合理的治療方案。
3加強導師隊伍建設
導師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角色,是培養高質量專業型研究生的關鍵。一支優秀的德才兼備的研究生導師隊伍才能培養出優秀的研究生。在研究生培養諸多因素中,導師是最基本的,最具有能動作用的因素,始終起著引路、督促、指導作用。導師的人生態度、學術作風以及思維方式,時刻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在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中考慮如下幾點:①研究生導師遴選與考核。研究生導師不僅要具有較高學術水平、較強科研能力,還要具備較高的道德境界,對自己品行嚴格要求,恪守學術道德和教育規范。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培養出高層次、高水平的研究生。一但成為研究生導師并不是一勞永逸,還應加強考核,如:科研項目、學術水平、論文質量、研究生實踐與培養情況,對于責任心不強,自身素質差的導師,相關部門應給予停招或取消資格等處理。②培養研究生導師后備力量。把優秀青年教師吸納入研究生導師后備隊伍中,加強對他們的培養,提供更多的深造機會,從而形成較強研究生導師人才梯隊,為培養高素質專業型研究生奠定良好的基礎。
4加強培養過程中的日常管理
4.1關心研究生身心健康
如今就業壓力大,學習科研任務重,研究生內心脆弱,人生目標不明確、人際關系不協調等問題仍較突出。研究生導師及科研處工作人員應在研究生入學后全面了解其思想政治、身心健康等狀況,每學期應與研究生直面交流,對其學習生活、思想動態及個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實際困難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生活上應給予關心和照顧,使其順利完成學業。
4.2規范培養過程中的管理
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強化院級對培養環節、教學環節的監控及規范化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有力保障。醫學專業型研究生除其導師直接管理外,每個輪轉科室應配有教學秘書并與科研處相關人員共同執行培養計劃、監督,使學生順利完成學業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①做好考勤、考核登記管理制度。認真填寫臨床培訓手冊及訓練手冊。研究生入學后根據培養計劃進入各個臨床學習,教學秘書應對研究生認真做好考勤、考核工作,如實登記,并監督研究生。②加強輪轉管理及階段檢查。據研究生培養計劃有12-18個月輪轉時間,須嚴格按照輪轉培養要求進行,加強輪轉期間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順利完成培養計劃。
5結語
[關鍵詞]臨床醫學 畢業病歷 重要環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明確規定:“高等學校本科學生完成教學計劃的各項要求,經審核準予畢業,其課程學習和畢業論文(畢業設計或其他畢業實踐環節)的成績,表明確已較好地掌握本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初步能力的,授予學士學位?!?/p>
一般而言,畢業論文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理論特長在教師指導下獨立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它分為論文準備、課題研究和論文完成三個階段,具體包括查閱資料、選定題目、撰寫提綱、實驗研究、論文撰寫等幾個主要環節,因此,它并不是一蹴而就之事,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還必須有團結協作和刻苦鉆研的精神。但從目前的效果來看,隨著近年來高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招生規模的迅速擴大,在大量的精品課程不斷涌現的同時,畢業論文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畢業論文的結構體系和完成模式上基本沿用以往的民族院校的模式,故在畢業論文的實踐中逐漸暴露了一些問題和不足。畢業論文的質量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滑坡,如何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已成為高校目前急需研究解決的課題。
一、當前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因素:
我院有計劃內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1500余人,擴招后的招生對象雖然面向全國,但生源主要來自西北各個少數民族地區,分別為回、藏、蒙、滿、東鄉、裕古、土族、維吾爾族等,由于生源地的不同,民族習慣、生活習慣的特點、使它們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實踐能力方面,甚至語言方面等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另外在大學期間,幾乎所有的大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保證英語四、六級等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等,而忽視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提高,特別是在做畢業論文時,許多學生的文獻檢索能力、基本實踐技能、獨立思維能力、論文的寫作能力等諸多方面存在能力偏低或參差不齊的現象,同時由于畢業論文完成時間有限,所以大多數學生只是臨時抱佛腳,畢業論文的質量自然難以得到保證。
2.教師的因素:
近年來,由于我院校畢業生數量每年都有大幅增長,因此指導教師在指導畢業論文方面的工作量也隨之增加,加之教師還要承擔其他教學、科研等任務,勢必造成指導教師短期內教學工作量的洪峰,面對繁重的工作壓力,畢業論文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小題大做,研究內容雷同的現象,以至于有的教師在畢業論文的指導上仍不夠認真,投入不足,從而影響了畢業論文的質量。
盡管院校為了確保畢業論文質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成立由中級職稱以上教師負責的指導小組等,但由于畢業論文時間過于集中,由于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對學生畢業論文指導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不能放開選題外,還表現在指導教師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而是要求學生按照他的思路去研究、構思。這種指導方法是理論教學中的以教師中心的思想在實踐教學中的延續,從而抹殺了學生的創造熱情,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造成學生不敢獨自涉獵新的研究領域,這也是畢業論文質量難以提高的一個原因[1-2]。
3.其他的因素:
近年來由于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學生人數連續增加,而教學資源的投入又相對滯后,因此學生在做畢業論文的時候,一些實驗室的場地和設施明顯不到位,從而限制了本科畢業論文的進行和質量。
最近幾年學生考研和就業壓力對畢業論文造成不小的沖擊。據調查,有些班級考研人數比例達到一半以上,競爭日益激烈,考研學生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精力。畢業生擇業在時間上正好與畢業論文重合,學生為了在限定的時間內找好工作, 有些就把畢業論文放到了從屬位置,對論文的實驗工作投入明顯不足。有些用人單位要求學生提前上崗,致使這些學生無暇顧及畢業論文[3-4]。
二、民族院校臨床醫學專業畢業論文新形式探索
畢業論文是本科教學計劃規定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三基)”進行初步的科學研究訓練,提高獨立工作能力,達到培養我院醫學生臨床綜合實踐能力目標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畢業論文工作,學生應掌握檢索文獻、撰寫綜述、課題設計、收集資料和撰寫論文的基本程序與臨床綜合實踐能力,具備從事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根據我校的具體特點以及少數民族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院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生畢業論文的具體表現形式是畢業病歷,其基本內容按順序包括《任務書》《指導教師評閱書》《誠信聲明》《畢業病歷正文》《評閱教師評閱書》《答辯書》;
1.為了加強管理,提高我院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生畢業病歷的質量,根據我校的有關規定,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訂《臨床醫學本科畢業病歷工作管理暫行相關要求》;
2.為了使我院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生畢業病歷的運行過程程序化、規范化、常規化,依據實際情況制定《西北民族大學醫學院畢業病歷流程圖》;
3.依據選題指南在指導教師的監督下完成《任務書》的填寫:
同學們可在實習醫院指導教師的幫助下,根據自己的興趣、專長,同時參考我院提供的“選題指南”確定畢業病歷題目,畢業病歷的選題一般從教學計劃和培養目標出發,滿足大學生的基本能力和要求,選題確定后原則上不得更改,確需更改的,需經指導教師認可。學生根據指導教師下達的《任務書》,認真查閱文獻資料,制定研究、實踐方案,收集臨床病例,進行畢業病歷的撰寫準備工作。
4.指導教師完成《指導教師評閱書》的填寫:
指導教師定期檢查學生畢業病歷進展情況,進行個別指導,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實際困難,及時調整,以確保畢業病歷的質量,畢業病歷完成后,指導教師或指導醫師對學生寫好的畢業病歷應仔細審閱,認真寫出初稿評語,做出恰當評價,提出優點和不足,提出評分意見,然后指導教師畢業病歷應與學生一起,充分討論修改和總結工作。
5.學生認真撰寫《畢業病歷正文》:
按照教學計劃的要求,充分利用畢業病歷這一重要的教學實踐環節,要求學生運用所掌握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對所選定的某個疾病進行系統問診、收集病史、體格檢查、初步診斷、鑒別診斷和診療計劃等,讓學生通過畢業病歷撰寫,在上述基本程序與方法等諸方面得到全面訓練和提高。
同時學生應積極、主動、獨立自主地完成畢業病歷,要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嚴禁抄襲、剽竊他人成果。學生要簽署誠信聲明,文責自負。
6.評閱教師完成《評閱教師評閱書》的填寫:
答辯委員會指派具有資格的教師評閱學生的畢業病歷,評閱教師依據“畢業病歷的基本內容和格式要求”評閱畢業病歷內容是否“正確、完整、全面、嚴密”,同時評閱教師依據“評閱教師評閱書”基本要求評閱畢業病歷學術水平和撰寫質量如何,文字表達、專業術語及綜合分析的水平。
7.答辯委員會完成對該畢業病歷的答辯程序:
在主管教學院長負責之下,成立答辯委員會,同時要組成答辯小組,答辯小組按照專業分為內科組、外科組、兒科組和婦產科組,每組有3-5名副高級以上職稱的教師和1名答辯秘書組成。畢業病歷答辯要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其他教師、學生均可自愿出席。答辯程序主要包括:學生陳述答辯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答辯秘書負責記錄答辯小組評定等級答辯小組組長作簡短的答辯評價,上述答辯的主要過程原則上應在30分鐘內完成,通過答辯以觀察和掌握學生對答辯委員所提問題的理解是否透徹、專業知識掌握情況、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等諸方面的情況。
通過對臨床醫學畢業論文的方式、方法及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建立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在畢業病歷的實踐過程中逐步培養臨床綜合實踐能力的新方法、新途徑和新模式,充分利用畢業病歷這一重要的教學實踐環節,讓學生通過畢業病歷的撰寫,在病歷書寫、查閱文獻資料、收集臨床病例、改善醫患溝通、制定實踐方案、增加對該疾病的見解及認識等諸方面得到全面訓練和提高。因此做好畢業病歷的理論和實踐工作,對提高和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臨床工作作風和實際臨床工作能力,對全面提高我校醫學院臨床醫學人才培養質量、保證學士學位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畢業病歷的質量也是衡量教學水平的重要依據。
[參考文獻]
[1]韓玉志。高校本科畢業論文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對策。中國高教研究,2012,(9):78-79;
[2]鄒吉高,嚴贊開。關于提高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的若干思考?;じ叩冉逃?,2011,(3):57-59;
[3]陳彥凡,黃曉潔。臨床醫學生畢業論文選題和實踐的探討。醫學教育探索,2012,7(3):329-330;
關鍵詞:園林專業;畢業論文(設計);典型模式
1.產學研互動式教學模式
該模式的特征在于園林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的選題即是導師的科研項目,有具體的實際工程應用背景,形成教學、科研、生產相互促進,教學質量有保證,又能促進科技進步、服務生產第一線,創造實際效益的教學模式。其主要特點為:該模式園林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選題具有前沿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型,有利于保證園林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成果的先進性。在教學經費上相對充足,有利于安排學生到工程實際現場進行調研實習,以進行充分的文獻檢索,實際科研能力和工程綜合能力訓練比較充分。實施該模式的導師大多有立項的科研項目,一般教學科研能力較強,層次較高,能夠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在布置畢業論文(設計)任務和內容時,使學生了解科研項目全貌的同時,將項目進行合理的分解,形成獨立的研究小組,使每個學生承擔各自畢業設計的任務和內容,分工協作。對于理論基礎好、綜合能力強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模式,可以充分發掘學生的潛力。
2.面向市場的短、平、快課題教學模式
此種園林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教學模式的特點是,題目內容的真實性和實用性強,一般面向市場和社會需求選擇一些小的、較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設計項目,尋求與中小型企業合作,開發橫向課題,將其作為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選題,通過此類訓練,學生全過程參與項目的完成,并取得有效成果。
該模式可以從企業處獲得一定的經費支持,同時需要指導教師做大量的準備工作,組織好學生與公司企業間的技術交流溝通。由于要求產生實用性成果,指導教師對學生的研究設計更要嚴格把關,甚至親自參與研究設計,做到心中有數。而學生實習調研充分,項目全過程參與和具體研究成果的取得,會促使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得到培養和提升。該模式通常工作量飽滿,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畢業論文(設計)質量較高。
3.“雙導師制”教學模式
由于科技的飛速發展,完成一個課題需要多學科專業知識的參與,采取“雙導師制”教學模式,改變學生只有一名教師單獨指導的情況,可以彌補單個指導教師知識和能力結構的不足,尤其是老教師與年輕教師、校內教師與校外導師優勢互補,對學生的指導更為有利,可以使學生得到更多的收獲。
這種模式不局限于同一學科、同一專業有助于形成一個很好的互動局面,客觀上每位學生更容易隨時隨地得到不同教師的指導,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更為有利。此外,該模式還有利于學校指導教師水平的提高,也確保了每名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質量。
4.學生自選課題教學模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園林專業高等教育愈加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愈加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這些年來學生自選畢業論文(設計)課題的想法比以往更加強烈,人數逐年增多,目前已成為主流趨勢。該模式的特點是:
學生自選課題,更容易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特別是與實習工作相結合,興趣高,投入精力大,容易出成果。但是學生自選的課題需要進行嚴格的把關和篩選。教師與學生間需要進行充分的交流和溝通。
學生自選課題模式更應注重指導教師與學生間的雙向選擇;指導教師對學生的創新精神應該給予充分肯定和支持。但也正是由于學生自選課題,指導教師缺乏一定的準備,因此,指導教師除指導學生拓寬工作思路和提供方法引導外,也應該親自參與課題的研究,充分掌握學生研究設計進展和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