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9 16:52:18
序論:在您撰寫醫學中級職稱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中職學?!∮⒄Z 課堂教學 評價
近年來,隨著職業學校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中職英語課程教學在觀念、教材、教法、學法等方面的改革也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堵殬I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職業英語課程要建立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多元化評價體系。評價體系要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使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和諧統一。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淺談一下自己的觀點。
一、中職英語教學評價的現狀調查
中職學生由于英語基礎相對薄弱,部分學生厭倦英語學習。英語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評價方法,導致英語教學評價呈現以下的基本特征。
1.評價主客體單一。整個課堂中的評價活動幾乎都限于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沒有學生對學生、學生對教師、學生自我、教師自我的評價。
2.評價方式傳統。通過課堂上教師提問讓學生或集體或個別回答完成。
3.評價內容淺顯。在評價中,教師對學生陳述性知識的評價占絕大部分。
4.評價層次較低。教師對學生評價主要強調陳述性知識的回憶。
5.評價作用甚微。教師通過提問所進行的對陳述性知識的評價對于促進學生發展是表面化的、膚淺的。
二、中職英語教學評價的理論基礎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發展心理學家加德納于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論認為人的智力由七種緊密關聯但又相互獨立的智力組成,它們是言語、音樂、邏輯、視覺、身體、自知和交往。加德納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多維地看待人的智力的視野和方法。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師在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終極關懷的目的下,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層面去看待每一個學生。
三、中職英語教學評價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學生在教學評價中的主體化。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評價應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展為出發點。評價應有利于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應有助于學生反思和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從而促進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不斷發展。同時,教師應使學生認識到自我評價對學生能力發展的意義,不斷提高學習的自主性。
2.評價形式多樣化。在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評價形式應是多種多樣的。根據中職生的基礎和學習特點,在課堂中可舉行“課堂學習活動評比”“課堂觀察檢查表”“學習效果自評”“平時檢驗”。課后可進行“問卷調查”“訪談”“家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與評價”。還可舉辦英語詞匯、歌曲大賽、演講比賽和故事大賽等。在各種形式的活動中,體現學生參與評價的主題過程,實現自我選擇、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3.評價方法靈活化。在日常的形成性評價中,應建立開放寬松的評價氛圍,應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優勢選擇適合自己的評價方式,給予學生多次評價的機會,允許學生在更充分的準備之后,再次參加評價。評價的目的重在促進評價對象的轉變、發展和提高。因此,應注意評價的正面鼓勵和激勵作用,引導學生表現自我、增強自信、體驗成功的喜悅。
4.評價內容表格化。在教學評價的內容方面,應以各種表格的形式,將評價的內容分類歸納,逐步、按時地完成。例如學期初或單元教學開始的問卷調查表,課堂內的學生自評表、小組互評表、課堂表現積分表、單元測試評價表、學習進步曲線表、課堂外的英語小組活動測評表、家長評議表、作業完成情況自評表,教師課前、課中、課后評價表、測試評價表等等。這樣,學生學習的課堂氣氛形成了,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總之,職業學校英語教學評價是英語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無論我們采取何種評價方式,都應注意評價的正面鼓勵和激勵作用,科學合理地進行評價。通過評價的過程與結果,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幫助學生查漏補缺,鼓勵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及時總結,要讓學生感到教師施行的評價是積極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
參考文獻:
[1]劉道義,等.新高中英語教與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3-125.
[2
關鍵詞:中職學校 英語 課堂教學 評價
近年來,隨著職業學校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中職英語課程教學在觀念、教材、教法、學法等方面的改革也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堵殬I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職業英語課程要建立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多元化評價體系。評價體系要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使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和諧統一。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淺談一下自己的觀點。
一、中職英語教學評價的現狀調查
中職學生由于英語基礎相對薄弱,部分學生厭倦英語學習。英語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評價方法,導致英語教學評價呈現以下的基本特征。
1.評價主客體單一。整個課堂中的評價活動幾乎都限于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沒有學生對學生、學生對教師、學生自我、教師自我的評價。
2.評價方式傳統。通過課堂上教師提問讓學生或集體或個別回答完成。
3.評價內容淺顯。在評價中,教師對學生陳述性知識的評價占絕大部分。WwW.133229.COm
4.評價層次較低。教師對學生評價主要強調陳述性知識的回憶。
5.評價作用甚微。教師通過提問所進行的對陳述性知識的評價對于促進學生發展是表面化的、膚淺的。
二、中職英語教學評價的理論基礎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發展心理學家加德納于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論認為人的智力由七種緊密關聯但又相互獨立的智力組成,它們是言語、音樂、邏輯、視覺、身體、自知和交往。加德納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多維地看待人的智力的視野和方法。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師在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終極關懷的目的下,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層面去看待每一個學生。
三、中職英語教學評價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學生在教學評價中的主體化。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評價應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展為出發點。評價應有利于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應有助于學生反思和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從而促進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不斷發展。同時,教師應使學生認識到自我評價對學生能力發展的意義,不斷提高學習的自主性。
2.評價形式多樣化。在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評價形式應是多種多樣的。根據中職生的基礎和學習特點,在課堂中可舉行“課堂學習活動評比”“課堂觀察檢查表”“學習效果自評”“平時檢驗”。課后可進行“問卷調查”“訪談”“家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與評價”。還可舉辦英語詞匯、歌曲大賽、演講比賽和故事大賽等。在各種形式的活動中,體現學生參與評價的主題過程,實現自我選擇、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3.評價方法靈活化。在日常的形成性評價中,應建立開放寬松的評價氛圍,應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優勢選擇適合自己的評價方式,給予學生多次評價的機會,允許學生在更充分的準備之后,再次參加評價。評價的目的重在促進評價對象的轉變、發展和提高。因此,應注意評價的正面鼓勵和激勵作用,引導學生表現自我、增強自信、體驗成功的喜悅。
4.評價內容表格化。在教學評價的內容方面,應以各種表格的形式,將評價的內容分類歸納,逐步、按時地完成。例如學期初或單元教學開始的問卷調查表,課堂內的學生自評表、小組互評表、課堂表現積分表、單元測試評價表、學習進步曲線表、課堂外的英語小組活動測評表、家長評議表、作業完成情況自評表,教師課前、課中、課后評價表、測試評價表等等。這樣,學生學習的課堂氣氛形成了,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總之,職業學校英語教學評價是英語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無論我們采取何種評價方式,都應注意評價的正面鼓勵和激勵作用,科學合理地進行評價。通過評價的過程與結果,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幫助學生查漏補缺,鼓勵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及時總結,要讓學生感到教師施行的評價是積極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
參考文獻:
[1]劉道義,等.新高中英語教與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3-125.
[2
——略論文學閱讀在醫學生溝通課程中的應用優勢
周喬木 谷昕 車志遠 吳海燕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
項目基金:本文為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1-2012年度教育教學研究項目《文學閱讀在醫學生溝通課程中的應用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摘要:面對日益復雜緊張的醫患關系,國內醫藥院校普遍加強了溝通課程的建設力度。然而,另一個傾向也值得警惕,即過分強
調溝通技巧的傳授,而忽視了醫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多年的教學改革實踐證明,文學閱讀在這方面或許能發揮獨到的優勢。
關鍵詞:文學閱讀;溝通課程;醫患溝通
近年來,社會上日趨緊張的醫患關系促使國內許多醫藥院校
都開設了針對醫學生的溝通課程,也陸續出版了結合臨床實際的
溝通教材,其中多數偏于講授具體的溝通技巧。比如,處理患者
投訴的技巧,應對媒體質詢的技巧,與各類特殊病人的溝通技巧
等。 在近期衛生部批準的全國高等院校中醫藥類專業 (本科) “十
二五”規劃教材中,提到溝通,列出的題目仍然是《醫患溝通技
巧》。但強調技巧就足夠了嗎?
一、教學中的挑戰
自 2006 年至今,課題組教師在國內醫藥院校中較早地開出
了《溝通藝術》、《商務溝通》、《跨文化溝通》等公選課和專
業限選課。隨著教學經驗的積累和相關科研的深入,我們越來越
認識到片面強調溝通技巧的膚淺和局限性。溝通的本質是什么?
顯然,稍有人生閱歷的人都知道,溝通是我們與他人共同經歷的
過程,其關鍵在于人際之間的相互信任。而比起一般強調技巧,
尊重而主動的態度更有利于建立信任的關系。如果我們只是教會
學生熟練地運用一些倫理原則和法律條款來進行自我保護,或者
僅僅實現了“對病人和顏悅色”,那是遠遠不夠的。另外,具體
的技巧總是有局限的,而臨床的工作情境又往往是復雜而多變
的。在此情況下,就可能出現實際操作中的各種問題。從黑龍江
“哈醫大一院血案”到浙江“溫嶺殺醫案”,每一幕慘劇的發生
過程中,都暗藏著種種醫患溝通的深層次問題,絕非簡單的“技
巧”二字能夠涵蓋的。因此,我們認為,醫學生的溝通課程還是
應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為基本要義。這就是要切實培養學生
“換位思考”的能力:真正地理解病人的處境和痛苦,尊重病人
(及家屬)在生命的重要時刻所作出的決定。
在教學中,我們面對的挑戰是:多數年輕健康、沒有經歷過
巨大的病痛折磨、更沒有經受人生重大挫折、乃至至親好友死亡
的醫學生,如何能體會這些人類原始而神秘的感情和身體經歷
呢?在對未來職業生涯尚處于朦朧想象的過程中,他們如何能體
會做醫生的艱難險阻呢?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逐漸發現:借助優
秀的涉醫題材文學作品的閱讀,學生可以達到學習一般溝通技巧
所難以企及的深度。
二、文學閱讀的優勢
當我們從簡單地在課堂上舉一些像《扁鵲見蔡桓公》這樣的
小案例,到指定學生課下閱讀部分文學作品來討論“性別與溝
通”、“語言與溝通”等議題時,發現許多學生逐步有了對溝通
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種種人生、社會問題的深入思考,從中不同程
度地獲得了批判性思維、分析能力以及移情的能力。
周國平《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曾被國外醫學院校列
入醫學倫理學參考書目,也是最受學生們歡迎的一部紀實文學作
品。一位學生在上交的讀書報告中寫道“死神并沒有停下兇殘的
腳步,妞妞終于還是死了。我仍記得她死前掙扎那一瞬,自己仿
佛也感同身受。那是生命最后的謝幕,永遠沒有所謂的完美,也
沒有所謂的遺憾,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樣的,在盡頭,你只能認
輸。于是,我不禁開始嘆惋每一個人,每一個終會成為‘妞妞’
的人。
活在當下,每個人都不得不隨波逐流,然而,我們的一生究
竟是為了什么?我們從呱呱墜地開始,就背負了莫名的責任,踏
上了莫名的人生旅程。我們在父母的催促下學習,在不斷的競爭
中渡過漫漫歲月,而到頭來呢?唯有面對同一歸宿?;蛟S你可能
會說諸如實現人生目標之類的話,但請看一看妞妞,這個可憐的
小女孩,在她的生命中最快樂的事就是有爸爸媽媽陪在身邊。她
的一生都在與病魔斗爭,抒寫了一個又一個奇跡。而我們呢?是
否在父母、學校亦或是社會的鼓勵下丟掉了快樂,反倒背上了不
必要的負擔。若是那樣,到頭來只會兩手空空,也許還不如妞妞,
在臨終前,或許會后悔,而不是像妞妞一樣毫無牽掛地走完這一
生。”
美國米奇•阿爾博姆的《相約星期二》,則教給醫學生們關于
“寬容”的一課。一位女生在討論課上反思說“我時常陷入到溝
通苦惱的陷阱。原因很簡單,因為性格問題,制造出許多煩惱。
內向的秉性,長此以往的糾纏在身邊,最終形成一種特殊標志,
融入到自我意識當中。我不知道該去關心別人還是該關心自己的
內心世界。所以當輾轉反側難以成眠的時候,我只能去對著一臺
冷冰冰的電腦發泄情緒。生活中應該有許多的擁抱、交談、歡笑
和道別, 可我們的話語卻越來越少, 整天面對著一堆堆的書發呆。
因此,我記下來這本書中最打動我的一些話:
“‘什么是人生最困難的事,學生問。與生命講和。一個平
靜而有震撼力的結論。’‘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于人,
并去接受愛。在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產生一種愛的關系是十分
重要的,因為我們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沒有給予你這種東西。
要有同同情心,要有責任感。只要我們學會了這兩點,這個世界
就會美好得多?!?/p>
而陳蔚文的報告文學《陰性之痛》,則引發了醫學生們對婦
科診療環境和來自醫患雙方不同立場的爭論。多數學生表示了對
女性患者弱勢處境的同情,特別是一些女生認為“文章揭示的真
相讓人不堪忍受”、“醫生的冷漠刺的人難受”,確應改善婦科
的就診環境和加強對病人的人文關懷;但一些參加了學校教學實
習的學生也懷疑文章的表述有所夸張,個別同學甚至認為,病人
是過分敏感了,來醫院治病不應計較過多其他的東西。
應該說,在溝通課堂上聽到這些熱烈的討論是令人欣慰的,
因為正是閱讀的過程,使學生們受到了文學作品“熏、浸、刺、
提”不同審美功能刺激,才自然而然地超越了“技巧”層面,進入更深層次的思考和感悟。而我們相信,這些源自主動思考和積
極感悟獲得的、對病人和醫者自身真誠的人文關懷的種子,會被
他們帶到將來長久的臨床實踐中,在合適的時機下,會萌芽、生
根、生長、開花和結果。
三、文學教育之補充
將文學閱讀引入醫學生的溝通課程,實際上是文學教育在醫
學院校課程建設中的一種具體應用。“文學與醫學”結緣在國外
并不是一件新鮮事,自 20 世紀 60 年代以來,美國的學者就開始
多方面探討文學與醫學的關系。國內學者郭麗萍在《美國醫學院
的“文學與醫學課程”》 一文中介紹說:“通過文學作品的閱
讀,可以培養醫學生的想象力、批判性思維、分析能力以及移情
能力;通過閱讀病人敘事,可以增加對病人的理解,理解病人感
受的‘illness’(對疾病的主觀感受)和醫生所認識的‘disease’
(作為獨立客體存在的疾病)是不一樣的。病人對疾病的感受與
其經歷有關,受其文化、經濟、宗教和種族背景影響。未來的醫
生因此可以對醫療界、病人的態度、疾病的治療等進行反思;文
學和文學技巧可以讓醫生學會對醫學中的道德問題進行思考,如
關于醫生輔助死亡、使用醫學技術延長生命、稀缺醫療資源的分
配等倫理問題。使這些未來的醫生在面對真實的病人、需要做決
定時,能夠做出人道的、尊重病人價值觀的決定,能夠把病人看
作一個完整的人,而非僅對疾病或患病部位進行治療。”
在西方,文學越來越被認為是醫學生職業教育中一門重要的
學科。有學者指出,目前美國有超過 1/3 的醫學院開設了文學課,
主要用來深度研究醫患關系、女性、艾滋病、衰老、死亡和瀕死
等內容。在我國,盡管一些學者已開始關注文學與醫學的密切關
系,但當前醫學院校對學生所進行的文學教育主要局限在部分專
業之中。如醫古文、大學語文等課程主要針對語言文字等方面,
在醫學課程中加入文學藝術知識仍僅限于起到活躍課堂氣氛、賦
予授課以“優雅的氣息”的功用。國內醫藥院校尚未形成對“文
學與醫學”這個醫學人文學科群中非常有特點的學科的廣泛關注
與深入研究。
在醫學生的溝通課程中適度引入文學閱讀,是我們試圖超越
傳統“技巧”講授的一種嘗試,而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尚需每位
從業教師深入思考、精心設計和積極實踐,本文不過是拋磚引玉
之論了。
參考文獻:
[1]郭麗萍.美國醫學院的“文學與醫學課程”[A].見:張大慶.
中國醫學人文評論(第二卷)[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08:80-86.
[2][美]羅納德•阿德勒, 拉塞爾•普羅克特.溝通的藝術[M].北
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
[3]申逸彬.醫學院校中的文學教育[J].國外醫學(醫學教育分
冊),1996.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