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3 17:26:52
序論:在您撰寫中國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隨著中國國力的強大和國際化進程步伐的不斷加快以及經濟的飛速發展,英語作為一種在全世界廣泛使用的語言,已在義務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摘要中提出了中國英語教育的弊端,本文接下來闡述如何克服這些弊端。
一、把思想教育與教學結合
眾所周知,初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并未完全成熟,還沒有完全擺脫兒童的特點,他們剛剛長大,在思想上剛剛有了一定的獨立性,如同一張白紙有待培養。他們興趣廣泛,缺乏定性,然而具有很大可塑性。由于他們心智上并不成熟,還沒有完全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心理和對老師的崇拜心理,由于初中生初次接觸英語,從積極的角度而言,他們會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新鮮感。從消極方面而言,他們會由于對漢語甚至方言的習慣性依賴,對英語產生排斥甚至恐懼心態。剛剛提到初中生在思想上還處在半幼稚狀態,比較容易被外界或好或壞的事物影響,缺乏自己的主見,這時老師若能給予積極的引導和適時的鼓勵,用愛心和耐心來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并向他們灌輸英漢雙語同等重要的思想,就一定能有助于學生的學習,例如在學生不能回答出理由時,要面帶微笑鼓勵其再深思深思,如果多加提示之后還是一語不發,則好言勸導其努力學習,不至于讓他們產生消極沮喪心理。
二、加強訓練,讓學生感受英語的實用性
英語是一種廣泛運用于全世界的語言,但在我國,英語的使用還是有待提高的。語言作為一種交流工具,必然不是孤立存在的,這就是為什么一個人如果處在一個說英語的國家,他的英語水平甚至會在短時間有大幅度提升。因為英語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故而老師不能單純從語法或是理論的角度來照本宣科,反之,應該運用發散性思維,多把課本上的單詞和句型結合實際來學以致用。
舉個簡單例子,例如今天英語課學習的是關于購物方面的句型,例如“How much”(多少錢)或“Howmany(much)do you want”(你要多少)等句型,在訓練時,可以讓學生到講臺前作對話的表演,為了加深學生的影響并且達到雙語同時提高的效果,可以讓學生先用漢語演練一遍,然后再用英語來進行對話,或以兩人小組為單位,讓同桌之間扮演買家和賣家,互相交替詢問,以共同提高。如果學校具有相應的學習條件和學習設施,可以在周末或周五下午給學生組織英語角活動,讓學生聚集在一起,大膽開口。同時,老師也要興致勃勃參與到其中,與學生一起探討一起進步。
學生大膽練習,當老師發現學生發音方面的錯誤和缺陷時,則可以及時糾正,并予以鼓勵學生大膽練習,當老師發現學生發音方面的錯誤和缺陷時,則可以及時糾正,并予以鼓勵,當學生表現得十分優秀時,則嘗試給予贊揚,讓學生建立自信心,從而增強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與熱情。這樣還能讓師生關系更加融洽,更加貼心,老師能更好地發現學生的優缺點、現存理由和潛力,并且及時對學生的潛力進行挖掘。并且,在英語角活動中,老師要多鼓勵學生來與自己對話,面帶微笑,語速不宜過快,當學生出現迷茫的表情或無法對答時,老師就應該用中文予以翻譯和解釋。樹立榜樣,并且號召大家向優秀生學習,起到帶頭作用。在英語角活動結束之后,老師可以為大家的表現做出評價和總結,并且總結一周以來學習的知識點,也可采用半中文半英文的模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從而做到溫故而知新。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后多與家人、同學或朋友練習口語,讓學生能夠更多地熟悉,并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以此提高學生對于英語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加強自學教育,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
1.授之以“漁”。簡而言之,就是讓學生形成學習的自覺性,從“要我學”轉化成“我要學”,這也是目前新課改下素質教育的提倡重點,在此一筆帶過。要做到授之以“漁”,就必須要教給學生自行整理知識的策略,對學生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作逐步培養。學生在下課后,腦子里滿滿的都是今天所學的所有知識和句型,想更好更有層次地吸收知識,就必須對所學知識進行有序梳理,這樣不僅讓學生對教材有更一目了然的了解和認識,也能提高他們的總結概括能力,并有利于他們的考前復習。
時光飛逝,轉眼間,中國成立60年,改革開放也已經30年了,中國也在這幾十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個方面都有了大的發展,下面,就來詳細的說一下吧!
在教育方面,中國人民的教育水平、文化水平已經明顯提高,國家從一開始提出了九年制義務教育,讓教育制度化,使得中國有更多的學生在法律的保護下,有了學習的機會,現在,國家為能讓更多的人上得起學,出臺了一系列更多的便民政策,現在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學雜費也通通免去,學生可以不花一分錢就從小學到初中一口氣給讀完,在上大學方面,學校為了能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去大學學習,在財政上大大的支持:上不起大學的學生可以辦理貸款業務,這樣學生就能夠在讀完大學之后,在自己有能力的情況下再還掉國家的貸款;在鼓勵學生用心學習上面,國家設立了多種獎學金,促進學生能夠更加用功的學習!在教學的硬件設施與軟件上都有了相當高的配置,在硬件上,現在的學校都有了很高的配置,教師在講課時不一定要靠單一的課本,現在學校的教室里都配有電腦,教師要什么材料,就可以利用電腦,上網便可以找到,只要想的到的都有!學生的座椅現在已不是當年的小木椅,而是靠背的椅子,椅子上功能還很多,可以滿足學生的書寫需求。教學樓也不是當年的簡陋的小矮房,已是幾十丈高的寫字教學樓,教室里有空調,冬天冷了可以開暖氣,夏天熱了便可開冷氣,學生是既凍不到,也熱不著。黑板已經換成了技術先進的投影儀,上面的字可以放的足夠大,學生不可能會看不見!在學生的衣食住行方面,學校也是安排的妥妥當當,餓了可以去食堂買吃的,吃的不過癮,學校有便利店,學生可以去那買想吃的任何零食。住的是公寓樓,比三十年前的大官員家里還好!
在軟件方面,學校配備了優秀的師資隊伍,各個學校開設的課程的優秀老師都有。為了學生有一個好的領導老師,學校聘請資深教授、企業老總等成功人士來學校為學生上課,做講座,為了學生能夠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學校開設心理、人生就業等咨詢平臺,幫學生排憂解難;為學生有一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學校聘請國外教授來校教學,開設各種國際接軌班級,能夠讓學生去國外發展!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中國的教育已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學生的素質方面,還有很大的提高,所以,在以后,我們還要加強我國人民的素質教育,為我國進一步全面的發展做貢獻!
新課程改革對我國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素質化的要求,以培養綜合素質較高的學生為目標,帶動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但是部分學校的高中語文教學工作還存在著“三個不到位”現象:一是部分教師課改理念領悟不到位,還是抱著應試教育的陳舊思想,一切工作都是圍繞著應對高考這一終結目標,重結果不重過程,重分數不重能力,重成績不重素質,這樣的觀點制約了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有效進行;二是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推進不到位,部分教師還是習慣于灌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將所有應知應會知識點羅列出來,進行傳授鞏固和記憶,課堂教學舍不得花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思考,沒有能夠創造平臺讓學生進行自主思維,導致課堂教學改革停于表面、流于形式,未能真正體現學生主體地位;三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提升不到位,有些學生雖然應試狀況較好,但是在語文綜合素養方面卻存在著一些短板,普通話發音、朗讀能力、書寫方面、理解能力、構思創作能力等等,并沒有得到協調發展。
二、切實轉變理念,夯實推進措施,有力保障語文教學深入進行
我國每一位高中語文教師都應當牢牢把握新課程改革的精髓與方向,號準教學改革的脈搏,以扎實有效的措施保障語文教學深入開展。重點要抓住三個方面:
一是要始終秉承課改理念不動搖。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將新課程改革精神的學習落實作為重中之重,從思想上轉變認識,將促進學生綜合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第一要事、第一要責,將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精神作為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始終沿著這樣的方向不動搖,并且要廣泛汲取其他老師在語文教學改革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堅定不移地推動教學改革深入發展。只有堅定了這樣的理念,才能夠有效克服片面的應試理念,才能夠將教師的精力從題海戰術、時間戰術、灌注式教學等方面解放出來,為素質化教育的推進拓展空間。
二是要始終推進模式優化不放松。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始終緊扣課堂教學改革這一主陣地,堅定地推進教學改革,首先要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徹底的變化,堅決擯棄灌輸式、單向式的教學方法,不能對學生進行被動灌輸,要引導他們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主動思考,主動探究,善于質疑,善于總結,在這樣的過程中提高綜合學習能力。其次,教師要設置一定的學習線索、學習載體,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能夠充分動起來。無論是對于優秀生還是對于學困生而言,都要設置分層的問題作為引領,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另外,教師還要做到收放自如,在放的環節放得堅決徹底,充分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在收的環節要瞄準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疑難之處進行點撥引導,以及組織學生進行集體交流、共同完善等等。以這樣的有效措施優化課堂模式,使語文課堂成為民主開放的課堂,成為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兼顧的課堂,成為素質化的課堂。
一、家風使主流價值觀
從貴族走向平民最早論述家庭的經典是源于上古時期的被稱為“群經之首”的《易經》。《易經》中有一個專門講述如何治家的卦,叫“家人卦”,其卦象是——風在上,而火在下,意喻著風借火勢,火借風威,即“家和萬事興”。先秦時期孟子在《大學》中提出齊家治國的邏輯,“所謂治國必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弊源思覈閼殉蔀橹袊擞肋h的精神歸宿。南北朝時顏之推的《顏氏家訓》對家庭教育的意義、內容、原則、方法做了全面詳細的論述。此外,《朱柏廬治家格言》、《家書》、《了凡四訓》等諸多家風、家訓都流傳至今,為后人留下了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儒家文化成為官方和民間共同信奉與遵守的意識形態,國就是一個擴大了的家,家中的孝子就是國家的忠臣。《論語》有言,“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大學》中也說,“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國家的精神命脈系于家庭之中,培養一個好的家庭成員成為頭等國家大事,家庭教育成為安邦定國的必經途徑。家國共同體的形成與家風的作用是不可分的。在家庭中,生動具象的日常語言作為家庭成員交往的中介與載體,其內容和形式時時刻刻都在繼承、投射和演化著社會秩序,成為文化濡化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機制。書籍、戲劇等媒介的存在與發展使社會道德、規范、習俗、契約等各種社會秩序得到標準化和規?;难永m和傳播,對于社會的穩定、思想的統一和文化的繁榮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中國傳統社會,傳播技術的發展全面改變了中國社會的面貌和狀態,特別是印刷媒體的發明對教育有著極強的推動作用。在文字和紙張發明之前,家庭教育是一種私人性質的活動,以價值傳承和技能傳承為主要目的的家族教育基本上以父子相傳、口耳相傳的方式進行,以心傳心,不立文字。經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的實踐與研究,在上古時期文字被創造出來,寫在甲骨、簡牘、金石、布帛上,盡管費時費工,但是人的思想得以凝固,從而在時空上具備了傳承的可能;到了漢代,紙張被發明出來,書寫材料更加方便;隋明了雕版印刷術;直至北宋的平民發明家畢升發明了效率更高的活字印刷術。印刷術的普遍應用為文化教育的普及提供了重要而直接的物質條件,家庭教育的思想從廟堂和政治的藩籬中解脫出來,家風在民間得到大規模的傳播推廣,家族教育向平民化方向發展。
二、家風促使國家的科舉取士制度
全面普及在家風的鼓舞下,儒家文化得以下移與普及,全社會形成了以儒家文化為中心的文化向心力,使得國家的文教政策及科舉取士制度得以順利進行。“科舉制的出現,把選士制度和育士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成為實施儒家‘學而優則仕’原則的途徑?!彼倪壿嬍亲尶婆e考試考得好的讀書人掌握話語權,在形式上公平公正地解決了統治權力再分配的問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的發展權,極大刺激了全體民眾學習的積極性。一方面,在科舉制的鼓舞下,家庭非常注重對子女的教育以及家庭倫理的落實。科舉制的公平性使人們對教育抱有絕對的信任,堅信通過教育可以向上流動,從而改變自己和家族的命運,這是中國人共遵共信的信仰。“科舉制有許多優點。在這個制度下,沒有操縱的提名,沒有偽君子卑鄙的爭奪,沒有兩黨可恥的爭霸,沒有混亂或腐化的選舉,沒有僅憑巧言而登上仕途的現象。在最善的本意之下,它是民主的,因為它給人爭取領導和職位的機會是平等的;在最好的形式下,它是貴族的,因為這個政府是由每一代的顯貴中,公平地選出最有能力的人來主持的。在這個制度之下,全國上下一心往著學習的道路上走,而產生的英雄和模范多是有識之士,而非土豪劣紳。一個國家,在社會上和政治上,由有哲學和人文科學涵養的人來治理,實在是令人羨慕的?!闭且驗榭婆e制稟持的是“學而優則仕”的邏輯,讓讀書好的人作官,所以一個品德高尚的讀書人掌握了行政權之后,往往能為民造福;退一步說,讀書人如果沒有能當官,仍在原階層從事各行各業,那么他們也能保持一種高層次的文化追求,成為好的社會成員。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也成為影響社會流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現為家庭教育可以促進個人的向上和水平流動,并保證了全社會思想的純正和社會的穩定。中華文化以儒家思想為主流,儒家倫理的核心是家庭倫理,家庭是形成社會凝聚力的重要組織,是社會群體網絡發展的起點和環節,是維系整個社會的重要政治和文化力量??鬃又鲝垖θw民眾進行道德和禮儀教育,“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家庭教育培養的就是有道德、有禮儀、有學問的社會成員,他們在家庭內部能處理好父子、兄弟、夫婦的關系,在家庭外部也能協調好朋友、君臣的關系;他們遵守社會流動的規則,進則進入廟堂治國平天下,退則回歸家族安份守業,并將向上流動的希望寄托于下一代,所以社會呈現出平和、進取、祥和、有序的文明精神和流動秩序。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等為核心的共同道德規范成為全體人民普遍奉行的價值觀,形成了全社會判斷是非善惡美丑的統一標準,維持了中國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純正和向心力。家風追求的是實現個體對家族和國家的貢獻,“修身、齊學、治國、平天下”是中國讀書人的大情懷與大歸皈,從而實現了小我與大公的統一。
三、家風使家庭道德教化
從宏觀走向微觀被譽為世界教育學雛形的《學記》中這樣說,“發慮憲,求善良,足以搜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币馑际菆陶哒钜郧蟮蒙鐣忌骑L氣的形成,這樣的做法雖能取得小名聲,但還不能觸動眾人;執政者親近賢良之人、體恤偏遠之人,這樣的做法雖能感動眾人,但還不能教化全體民眾。執政者如果要所有民眾都受到教化以形成良好的民俗,只有通過教育這條渠道??梢姡缭趹饑鴷r代社會精英們就發現了這樣的規則,即:從上而下的道德說教和道德感化的作用是極其有限的,只能在一小部分人身上起作用,而真正普及性的教化應體現于老百姓真實具體的“俗事”之中,只有在每個老百姓身上發生的自下而上的改變才是真正長治久安的、不可逆轉的改變。家風、家訓、家規極為有效地促使了社會精英對儒家思想的宣傳從宏觀領域向微觀領域的深入。從內容上看,早期家庭教育的內容與治國的方針相聯系,它高高在上,顯得過于宏大與抽象。但是隨著印刷媒介的發展,文化重心開始下移,尋常的耕讀之家也有了使用文字、記錄文字、傳播文字的機會,這大大豐富了家庭教育的內容,涉及到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方方面面。事實證明,這樣的傳播是有效的,它避免了脫離民眾實際需要談道德教育的抽象與空談,而是從具體的人、具體的家庭的實際出發,從他們的最基本的需求和意識出發開展教育,真正地做到“化民成俗”。于是,在民間自發地創造出家風這種形式并興盛起來。家風是個體在社會生活中的經驗總結,用以勸導和制約本家本族成員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規范。例如,成書于隋代的《顏氏家訓》,就是中國流傳最廣的家訓之一,全書共七卷二十篇:《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風操》、《慕賢》、《勉學》、《文章》、《名實》、《涉務》、《省事》、《止足》、《誡兵》、《養生》、《歸心》、《書證》、《音辭》、《雜藝》、《終制》,全面涉及到當時當地人們的生活方式,如修身、治家、處事、為學、閑暇、宗教、書畫等等,內容之廣、之雜、之細,令人嘆為觀止。在不同歷史時期,人們創造出簡潔、通俗、真實可信的家風家訓,個性化、平民化的家風在其他階層也得以廣泛延伸與重構,自此,家風成為中國人修身、齊家、治國安邦的重要途徑。
四、家風使家庭教育的形式
1.1轉變傳統式的教育理念
在新課標的引導下,推進化學創新教育,首先就要改變教師的傳統理念。教師應該清楚的認識到,教育并不只是一種灌輸知識的工具,它應該是一種發展認識的手段。因此,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平等、自然的教學環境是每一位老師必須要做到的。素質教育的實施,就改變以往封閉式的教學模式。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不再是單向性的交流,而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思維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有利于學生積極的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也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思維,使課堂的效率得到提升。老師在教學中更多的充當著引導和顧問的作用,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在學習的帶路上自信、自主、自強。
1.2課堂教學,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
若是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學習規律,教學就會陷入茫然、被動。新課標的課堂教學要打破“籠統式”的教學方法,通過相關教學信息的反饋,及時的調整教學方案。因此,教師在中教學計劃的時候,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并結合課堂中的每個環節,及時的清楚學生的學習動態,然后對學生針對性的設置教學方案。同時,還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狀況,教學的內容和方法都要呈現出相應的表達方式,從而滿足學生的需要,對于學習化學有濃厚興趣和天賦較高的學生,教師可以積極的引導他們在課余時間繼續專研,從而進一步的挖掘他們的潛能。
2高中化學中創新能例培養的途徑
2.1自主能力的培養
自學能力是建立在觀察、思維、記憶等能力基礎上的一種比較綜合的獨立、主動的學習能力[1]。只有主動的去學習,積極發揮主體的作用,教學才能促使學生更好的發展。
2.1.1為學生創造思維的空間和機會
化學本身就是一門與社會緊密聯系的學科,然后新教材中更多的與實際中的閱讀教材、選學內容以及學生所感興趣的感性材料所聯系,使得學生對化學大大的增加了興趣。通過這些內容的自主學習,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培養了學生運用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分析、應變能力。
2.1.2加強創新能力的訓練
創新教育是要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積極的引導學生,學生積極的參與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動腦筋,找尋問題的答案,并且還要幫助學生進行獨立的探索和思考,從而養成對新知識的好奇心、渴望求知心,使學生既要學會又要會學。
2.2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課堂中往往是教師在上面問,學生在下面答。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階梯式的問題,學生積極的思考,表面上的確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長期這樣,學生就會在被動的學習中漸漸的失去了自主發現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經驗出發,善于設障、立疑,使他們在平常熟悉的生活環境中去感受化學的重要性,了解化學同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讓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化學內容時刻處于有疑問可思,從而促進學生進行聯想,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解決所發現的問題,教師也應該積極的鼓勵。
2.3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
化學教育上是戰士思維的過程,然而這一過程就是對化學基礎知識以及今本理論的一個理性認識的過程。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去參與化學規律的揭示以及概念的形成的過程。學生親自去感受、去揣摩、去體會、去試驗、去模擬這個過程,就能領悟知識在形成的過程中所蘊含的思想方法[2];避免了學生囫圇吞棗和死記硬背的壞習慣。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只是獲得零碎的知識或者是已得出的結論,更重要的還是發展學生的抽象概括思維的能力,從而獲得探索教學的辦法,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和發散思維。所謂發散思維,即是指解決問題時,要思維靈活,從多角度看問題,從多種途徑尋找答案[3]。加強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使學生從一類現象的結論向該現象中的其他現象進行推論,使學生掌握的知識能夠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教育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著幾千年燦爛的文化歷史遺產。傳統文化中蘊含和積淀的教育理念、思維方式、行為準則,一直以來都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也影響著整個民族的世世代代的教育。
一、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內涵
“文化”一詞來源于拉丁語cultura,具有制作、掘墾、居住、動植物培育等于物質生活相關的意義,引申出對人的性格的陶冶及品德的教養之意。而今天的“文化”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文化專指文學藝術,廣義的文化指人類在社會生產、生活過程中所創造的一切,包括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的全部內容。 而“傳統教育”作為一般的日常概念來說,是指歷史上延傳下來的教育現象而言的,相對近代教育而言有封建的傳統教育;相對于現代教育而言有近代的傳統教育。中國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本土創造的文化,具有中國本土特色。從夏、商、周一直延續到清末前,它是中華民族在特定的地理環境、經濟形式、政治結構的作用下,經過世世代代的傳承和積淀,逐漸形成的。
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德育
德育是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的核心。從孔子開始就有:“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的言論。再到后來的孟子又把德育加以發展?!洞髮W》開篇也寫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敝袊鴼v代教育家都非常重視道德教育,逐漸形成了我國傳統文化中以德主教的教育觀。
1、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基礎——仁愛
仁愛的德育思想主要是由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提出的,他認為社會中出現的很多爭斗,不公都是因為缺乏仁愛造成的,因為人與人之間不相愛,彼此之間缺乏同情心。所以,孔子提出了“仁者愛人”的思想,將“愛人”作為正確處理人倫關系的主要手段和最高道德原則。在具體的實踐中,孔子堅持“一貫”和“忠恕”?!耙回灐本褪且獔猿肿?,持之以恒,“忠”就是做對別人有益的事,“恕”就是不做對別人有害的事。自己不愿意做或接受的東西,就不要施加給別人,這是愛人的基礎。自己想要得到的,也要為別人謀之,這是愛人的高層次要求。所以,“仁愛”的思想體現了道德教育的本質和核心,即尊重他人,幫助他人,不加害他人。只有做到“仁愛”,社會才能長治久安,人與人之間才能互相寬恕,社會才會和諧。
2、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核心——孝悌
《孝經》中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悌之所以能在中國傳統教育中處于起點、核心和根本的地位,其在于“仁愛”是德育的基礎,而談仁愛必然先要談孝悌,且孝悌是仁愛之本。試想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親人都不愛,又何談兼愛他人??鬃庸试唬骸靶⒌谝舱?,其為仁之本與!”“孝悌”是仁的基礎,也是“忠”的基礎,從愛父母,到親人,到朋友,到他人,再到國家和民族,只有調整好自己一父母家人的關系,才能進一步調整好與他人、社會和國家的關系。 “孝悌”是“仁”的根本,也是仁的實踐,所以它在中國倫理規范中居于重要核心地位。
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智育
古人在傳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了很多有益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其較多的貫穿在《論語》、《學記》中。
(一)孔子《論語》中的教育教學方法
1、溫故知新
孔子開篇就說到:“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學了,然后能按時復習,這不是很高興的事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習舊的知識,而能在其中獲得新的體會,這樣的人就可以當老師了。這兩句話都表達了學習要按時溫習,并要從就舊的知識中總結提煉,得出新的體會。
2、思考與學習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敝皇菍W習而不思考,就會惘然無知,只是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這說明了思考與學習的辨證關系,即學習時要思考,思考的同時也要學習。
3、因材施教
來自于《論語》中的一個典故,子路問孔子聽到一件事情以后就要馬上去實踐它嗎?孔子說有父親和兄長在世,怎么能夠聽到以后就要去實踐它。冉有又問聽到一件事就要馬上去實踐它嗎?孔子說是的,聽到以后就去實踐它。另外一個學生聽到后很奇怪,為什么同樣的問題卻有不同的答案。孔子就說,冉有退縮不前,我教導他要勇于進取;而子路勇猛過人,我教導他要謙退。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要注意學生在興趣愛好,性格特點方面的區別,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避免盲目性和一刀切。
4、啟發誘導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币簿褪墙虒W生,不到他心中渴望通達而自己不能實現的情況,不去開導;不到他想說卻無法恰當說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不能做到告訴他一個方面,他就能推知其他三個方面的時候,就不再教導他。即教師在進行啟發誘導的時候要注意時機,要讓學生充分的思考,發揮積極的主動性,教師要適時、適當的進行施教。
(二)《學記》中的教育教學方法
1、“預、時、孫、摩”
《學記》中說,:“禁于未發之謂預,當其可之謂時,不凌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本褪钦f要在事情發生之前就加以預防,要抓住適當的時機進行教學,要循序漸進,按照次序進行教學,要相互學習交流,取長補短。這是教學的四大原則,掌握這些原則是教學取得成功的關鍵。
2、教學相長
“學,然后能知不足,教,然后能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边@段話深刻的揭示了教與學之間相互制約,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辨證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得到提高,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3、長善救失
《學記》中說,學習者有四種過錯,教師是必須知道的,即“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本褪钦f有的人學的不好,要么是因為貪多,學的太過繁雜,要么是讀的太少,知識過于狹窄,要么是不夠專注,見異思遷,要么是不能堅持,淺嘗輒止。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學的不好的原因,利用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幫助學生發揚優點,克服缺點。
三、中國傳統教育中的美育
(一)樂
中國古代教育很重視音樂和音律的教育。其教學內容六藝就有“樂”,到了漢朝,董仲舒大力倡導以學校、社會與家庭為場所的樂教,漢朝隨即設立了樂府機構,確立了樂教的重要地位。
(二)詩
詩詞是我國文學藝術的瑰寶,他的出現和繁榮不得不歸功于古代的詩詞教育。《詩》是六經之首,詩教為各教之首位。在太學生的培養中,詩就是不可缺少的美育課程。在漢代還設立了五經博士,自此之后,各朝個代都把五經作為教學內容,詩的學習也作為傳統沿襲了下來。
(三)書
書法可以抒發和表達人的感情和素養,能達到靜心養神的功效。而六藝的教學內容中也有書法。唐代設六學,書學便是其中之一,宋代書學更加完備,有篆、隸、草三體,而歷代帝王多擅長并倡導書法,致使書法成為古代學者必學科目之一。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教育也在這個文化大潮中傳承沿襲了幾千年,其中有太多太多的東西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鑒,我們只有通過不斷的閱讀和學習才能更多的了解中國的文化和教育,從而指導我們更好的實踐。
參考文獻
[1] 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12).
[2丁鼎.禮記解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0).
我們以新世紀以來最重要的高中教育改革即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為例來說明“國際視野”和“本土實踐”之間的張力的樣態和性質。透視這次改革,可以發現它具有更為鮮明的國際視野,能從全球的眼光來審視和勾勒中國高中教育存在的問題和發展的愿景與思路。首先從改革文本來看,改革方案的設計整體上體現了借鑒世界實質來說主要是西方國家高中教育模式的傾向,例如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學分制、課程選修制和模塊課程等。其次從學術話語上來說,伴隨著課程改革,各種各樣的教育理論話語空前繁榮和多元化,盡管各種學術論述流品很雜,但整體來說是與世界教育理論的學術話語聲音更趨一致,更多吸收和借鑒(有些懷有憂慮的人稱之為“移植”)了西方教育學術話語體系。任何教育改革都蘊含著某些教育價值觀以及思想邏輯的轉型,是次普通高中課程改革,較之于以往的改革,更為根本性地觸動了我國現實運作的高中教育文化肌理,并且在思想層面指向批判我國的傳統高中教育實踐模式及與其高度結盟的傳統主流教育教學理論。因此改革在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都引出了較大的反彈。在理論層面的反彈表現為有的學者所歸納的所謂“洋化派”和“國情派”的對立,在實踐層面的反彈則常被人們歸結為“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張力,實際上這兩種對立的本質是一樣的,都體現的是“國際視野”與“本土實踐”之間的張力,所謂“理想主義”的指控其潛臺詞就是過于移植西方經驗而忽視本國教育國情之意。在此我們暫不涉及所謂“洋化派”和“國情派”的對立在理論上的是是非非,而只是想說明,樹立這種對立是沿襲了近代以來我國思想界垂之久遠的中西之爭傳統。在這種傳統中,所謂“國情派”一方總是以警惕或貶抑外來思想與文化以及論證自身思想與文化的的優越性與合理性為特點,并伴隨著一種歷史的情愫,即對所謂西方文化殖民主義的擔憂。從歷史上來看,盡管有中西之爭的傳統,中國社會的進步總體上來說是沿著向西方學習的腳步邁進,尤其在走進全球化的今天,這種腳步不但沒有減緩,相反還有加速之意。回到高中教育改革的問題上來談,在教育走向國際化的今天,我國高中教育改革自然也不能蕭然物外,自得天機,它會持續地面對“國際視野”和“本土實踐”之間的邏輯張力。處在這種張力中,如果我們足夠自信、開放、寬容和智慧,就應該超越傳統的中西之爭中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思維,保持向世界和未來開放的積極心態,用更為理性的思想姿態和更為精致化的學術方式看待和處理改革過程中存在的中西教育學術話語和教育實踐的張力,并在改革過程中確立這樣一個思想前提,即西方教育學術視角和框架的多元化、豐富性和深刻性可以為推動我們反諸自我地發現問題、解釋問題和解決問題提供更為良好的理智啟示,我國的高中教育改革,必須在國際視野內發現一切有助于我們持續地深化改革的理智資源。
二、國際視野下的高中教育及其改革
對國際視域下的高中教育發展和改革特點的把握,可從兩個緯度展開,其一是分析國際組織有關高中教育發展的構想,其二是總結西方發達國家高中教育的發展和改革特點。
(一)國際組織有關高中教育的見解
許多國際組織都有對教育議題的關注,不過在這里我們集中關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和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以下簡稱經合組織)這兩個相對更有影響力的國際組織的有關高中教育的論述。
1.基本的教育發展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教育視為優先事項,并為其設置了總的活動目標,即“實現高質量的全民教育和終身學習”。[1]“高質量”、“全民教育”和“終身學習”這三個關鍵詞共相輔佐,構架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基本教育哲學。其中,“全民教育”的內涵和目標是“滿足全體兒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學習需要”。[2]“終身學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視為核心概念,它運用這個概念來構想受過教育的人的理想素質形象并規范教育的目的?!案哔|量”概念體現著其發展優質全民教育的訴求,不過要清楚的是,該組織的教育質量觀在價值取向上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它超越以認知能力為主的質量認定取向,把生活技能的開發作為重點。經合組織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教育價值觀念上有基本一致性,尤其是終身學習概念在其教育論述中更占主導地位。
2.理想的高中教育形象
兩個國際組織對高中教育的詮釋,體現在它們對高中教育的性質、任務和目的的理解上面。需要結合“全民教育”概念來談高中教育的性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際上是根據全民教育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來界定何謂基礎教育的,質而言之,從內涵上來說,是把滿足基本學習需要的教育理解為基礎教育,從外延上來說,則把全民普及化教育稱為基礎教育。進入21世紀后,全民教育的外延已經從初等教育前推到初級中等教育,相應地“基礎教育的概念已經演變到包括了初級中等教育”。[3]換言之,就此而言,高中教育尚不屬于基礎教育。但是,從內涵上來說,例如在第47屆國際教育大會文件《面向所有青年的優質教育:挑戰、趨勢和優先事項》[4]中,是把小學到高中的教育在整體上進行思考的,要而言之是認為高中教育實質上是在小學和初中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滿足學生的基本學習需要和培養基本能力的基礎教育。不過,在高中階段,對基本學習需要的界定不能僅限于讀、寫、算等基礎能力,而是需要在終身學習的概念下,針對高中學生處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性質加以重新界定。質而言之,它是一種面向升學和就業需要的認知能力和進入生活的能力的統一,具體來說,它包括適應高等教育階段理智學習需要的思維與認知能力、適應就業世界需要的技術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以及適應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公民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等。綜合地具備上述能力,是兩個國際組織所構想的理想的高中生素質形象。但是,許多國家的高中教育設計通常分為普通高中教育和職業高中教育兩途,它們各自領走了一種專屬性的自然任務,前者聚焦升學,后者聚焦就業,由于專守自己的任務領域,兩者往往相互區隔,從而使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目標落空。為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原則性建議是:擴大對普通教育的理解,認為“普通教育的概念必須顯著地加以擴大,使它明確地包括社會經濟方面的、技術方面的和實踐方面的知識”;[5]加強普通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溝通,認為“在整個高中教育階段,應該確保學習者在普通和職業兩個分軌之間自由運動”。[6]經合組織也認為應“平衡普通和職業高中教育……強調終身學習使得職業和普通教育更為緊密地結合起來了……應把職業元素引入傳統的學術性普通教育課程(例如法國、芬蘭、英格蘭和威爾士)”。[7]
3.對高中教育模式變革的呼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我們從現有的中等教育或高中教育模式中看到的“都是一種被肢解成眾多學科(語言、數學、歷史、地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等)的知識王國”,[8]“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知識更新的速度超過了人類代代相替速度的情況。然而,此時的中等教育,仍像它創建時一樣,繼續我行我素,仿佛它是永恒的”。[9]對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經合組織都認為,未來的高中教育改革,應該在整體上改變高中教育的模式,包括改革課程和其它學習材料,改變結構、學校環境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思維方式,不如此就無法真正適應面向21世紀培養終身學習能力的時代需要。
(二)西方發達國家高中教育及其改革的特點
西方發達國家的高中教育及其改革趨勢是我們主要的參照分析對象,這些發達國家的高中教育模式的特點以及改革的方向和創造性對其它國家來說還是具有磁吸效應的。
1.西方國家高中教育的文化特點
西方國家的高中教育各有差異,但是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們有共同或相似的高中教育文化,這種高中教育文化由它們的社會和教育價值觀、教育文化遺產和經濟文化背景共同塑造和支撐??梢园堰@種高中教育文化的精神內核根本地概括為在教育目的上對學生個人化發展的高度重視并相應在制度上體現對多元化的尊重。這種文化精神已經內化為西方人的教育信念,不會隨著改革被輕易動搖和摒棄。它會在課程、教學、評價和管理等學校的各個方面體現和烘托出來,在此我們不一一展開說明,而是切入到大學自主招生制度以及高中課程設計和管理兩個方面略作鋪排。就大學自主招生制度而言,美國是西方國家實施這種制度的典范。美國大學錄取學生的標準是多元化的,主要包括:SAT(學術能力評估測試)成績,類似高考的SAT測試每年舉行7次,學生任選一次或多次參加,從中選取最好成績提交給所申請的大學;其次是高中期間的課程選修情況及平時成績;最后是有實質重要性的綜合素質考察。在這種招生制度和招生標準下,美國的高中并沒有發展出類似我國的高考主義。例如SAT測試對學生升學意義重大,但據在美國某私立高中任教的某位來自中國的老師說,美國高中普遍不開設SAT課程,最多不過是學生自愿報名,課后輔導,在美國的多年教學經驗使他深刻體驗了美國教育的理念,即“反對任何以考試為唯一目的的教學,因為這種行為并沒有教育價值”。[10]就課程設計和管理而言,例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芬蘭等西方國家的高中普遍實行學分制和課程選修制。這種制度體現了西方高中教育重視“選擇性”的課程文化,這種課程文化的基本旨趣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美國高中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其中選修課是興趣取向的,學生在這類課程上的選擇自由自不待言,就是在必修課上學生也有較大的彈性選修空間,它采取分層設置,一般都分為基礎水平、一般水平和高級水平,這種分層設置尊重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芬蘭的高中課程改革創新和高中教育質量一直為世界各國津津樂道。其從1994年開始的課程改革,致力于豐富課程的類別和增加學生的課程選修空間,為達此目的,其在課程與教學管理上多有創新和突破,包括實行彈性學制、短學期制、無年級授課制度和模塊課程等。
2.西方國家高中教育改革的基本態勢
要客觀地把握西方國家高中教育改革的價值取向和趨勢并不輕松,如果僅憑一些不完整的零散信息很可能導致輕率的判斷。例如有的學者就僅僅根據一些美國高中教育改革的片斷性信息就得出了美國教育是在向中國學習的論斷并同時為“應試教育”做合理性辯護。[11]可以把西方國家的高中教育改革歷史總體概括為知識中心取向、興趣中心取向和社會中心取向相互交鋒和融合的過程,并沒有哪種取向始終占據主流或被徹底摒棄。例如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和被時常誤解的杜威教育哲學在美國上世紀50年代走向式微,但是其持守的興趣中心取向或社會中心取向并沒有被打倒,而是作為教育文化遺產和教育精神被傳承下來,并影響著美國及西方現今的高中課程和教學文化。不過,如果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的高中教育改革有一條較為清晰的主線,則這條主線就是對提高教育質量的日益重視,并且它總體上是知識中心取向的。這條主線的形成在宏觀上是由于在全球化時代“競爭”這一元素的推動及基于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形態的分析而對人才規格的定位,在微觀上則是由于一些國際教育測量與評估結果推動的對本國高中教育質量的擔憂與反思,尤其是一些東方國家在這些國際測試結果上的相對優勢更加強化了這種擔憂。作為對策,西方國家普遍在國家層面強化了對高中教育的改革,主要的策略包括制定國家課程標準,強化核心課程,提高學術標準,運用考試手段,等等。但是,這些改革取向并沒有根本上脫離他們的高中教育文化,譬如注重“選擇性”的課程文化并沒有被根本動搖,再譬如即使強化了考試手段的運用,考試也主要還是停留在作為手段的功能上面,并沒有完全異變為高中教育的目的。
三、我國高中教育改革的行動展望
在國際視野的關照下,我們需要持續地對我國高中教育文化反諸自我的進行根本反思,并通過具體的高中教育改革設計,給予素質教育以不斷成長的機會和空間。
(一)對我國高中教育文化的反思
我們吸收自西方的一些具體高中教育改革設計,實施起來往往困難重重。例如類似我國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在美國和加拿大等國被高度認同,并被其高中教育文化自然內化,但是在我國高中實施新課改的過程中,這一課程卻被高度邊緣化。細細考究下來,這恐怕是由于我國30多年來逐步形成的高中文化基因對它產生了某種排異反應。我國高中教育文化的本質,用一句話來概括,恐怕就是現實中高度功利化的應試主義或高考主義邏輯。運用高考手段有其歷史價值和現實基礎,但是當它異變為教育實際目的的時候,我們一顆心念茲在茲的縈繞在其身上,所有高中教育的流弊幾乎都由之相緣而生,并且陳陳相因。以高考主義為核心的高中教育文化,其流弊非止一端,但萬物一馬,我們在此切入到知識至上主義問題上略作展開。需要說明的是,對知識至上主義的反思,并非是要輕視知識或走向反知主義,而是要分析知識在高中教育教學中的實際性質和實際處理方式。我國的知識至上主義的問題關鍵并非僅是過度重視知識,而是在于在應試主義的邏輯下,知識教學是由一種教條主義和功利主義的知識觀主導的。曾有一位美國高中生作為交換生在北京某重點高中就讀,回國后于2009年在《波士頓環球報》撰文稱在中國的課堂上“上課的目的是在盡可能少的時間內向學生灌輸盡可能多的知識,完全是為入學考試做準備……”。[12]在被教條化和功利化處理的知識教學和學習過程中,探究、體驗、行動以及獨立思考和批判等認知元素多付之闕如,從而讓知識淪為杜威所說的偽理智和半觀念的危險,并極大限制了知識之啟迪和培養個體智慧成長的功能。這種知識至上主義在我國獲得了主流教學理論的加持。這種理論的邏輯起點是認為學校教育就是要系統傳授主要是在教科書中被以體系化、理論化和簡約化的方式處理的所謂人類優秀知識遺產。獲得了這種教學理論加持的我國高中教育,30多年來沿著知識至上主義的道路一往無前,并沒有實質性地發展出興趣取向和社會取向的課程文化。
(二)明確高中教育改革的邏輯
我國新世紀的基礎教育改革已經提出了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理念,在筆者看來,這種轉軌的提法也代表了我國高中教育改革的邏輯轉變。但是有的學者卻因把“素質教育”概念重新理解為就是加強教育和重視知識之意,從而否定了這種轉軌提法的合理性并消解了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對立。這種對素質教育內涵的理解,已經離題萬里了。實際上,“素質教育”作為一個概念設計,自其誕生之日起,就是和“應試教育”概念對立的,而“應試教育”概念作為一個貶義詞是對學校教育在價值選擇上把教育的工具價值最大化和狹隘化從而實質上懸置了教育的本體價值這種現實的一種抽象?!八刭|教育”概念則根本上體現的是以實現教育的本體價值為旨趣而做的教育想象,它的立足點是學生的個人化整體人格發展。因此,在概念設計和理論邏輯上,“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在本質上是對立的。不過具體到高中教育的改革設計來說,因為在現實中作為手段的“應試”與變成實際教育目的的“應試教育”是無法像在理論上那樣容易做區分和切割的,因此在改革過程中不得不為應試教育的存在留出妥協空間,也正因為此,“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在改革的過程中將持續存在著邏輯張力。但是,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提法是成立的,改革就是要從國際視野上理解這種轉軌的意義、內涵和思路,從而真正觸動我國傳統高中教育文化的根基,逐步松動“高考主義”的邏輯高唱入云、唯我獨尊的狀態,多從教育的本體價值角度著手調整和改變傳統高中教育的模式。
(三)高中教育改革的行動框架
參照國際高中教育觀及西方國家高中教育及其改革特點,以破解“應試主義”為核心的傳統高中教育文化及實施素質教育為導向,我們可以在三個方面提出我國高中教育改革的行動建議。
1.重建高中教育的基礎教育性質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內涵上實質已把高中教育整體理解為基礎教育。我國的高中教育被嚴格分為普通高中教育和職業高中教育兩途。兩者各自在“高考主義”和“職業主義”的主導下,都不能真正體現高中教育的基礎教育性質,都不能體現整體人格的基礎養成之意,甚至職業高中干脆不被認定為基礎教育。本著重建高中教育的基礎教育性質的目的,需要在終身學習的理念框架下打破普通性和職業性的區隔,就普通高中教育而言,應擴大教育之“普通性”的內涵,把職業性、技術性和社會性等知識包括在內,就職業高中教育而言,也應擺脫“職業主義”的迷思,辦學理念中應體現基礎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性質。
2.變革大學招生制度和高考模式
可能松動“高考主義”的高中教育文化的根本出路還是要落實到大學招生制度和高考模式的改革上。實施大學自主招生是我國教育界多年的呼吁,大學招生的多元化標準會推動高中教育的素質教育方向。不過,大學自主招生必須和高考改革聯系起來。我們的文化智慧在可見的將來還是無法擺脫高考手段的運用,但是我們可以對高考本身做出諸多改良設計,例如可以借鑒美國SAT測試的方式,突破一考定終身的窠臼,嘗試一年舉行多次高考,學生自愿報名參加一次或多次考試,并從中選取最好成績作為大學錄取成績,這樣做或可收松動高考主義之效。
3.突出課程設計和管理上的“選擇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