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3 17:26:48
序論:在您撰寫農業技術與管理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農業機械;保養;維修
農業機械是一種技術含量高、結構相對復雜的專門化生產工具,一般進行作業的工作條件比較惡劣,操作人員的使用技術水平和專業知識素質差別較大。同時,作為一種生產工具,隨著使用期限的延長,機械零部件也會因正常磨損而引起使用性能下降,影響到正常使用。所以,農業機械的使用管理中缺少不了維修保養這個環節。本文就農業機械維修保養中過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一、農業機械的保養
農業機械的保養要按照“防重于治、養重于修”的原則,切實執行技術保養規程,動力機械要按主燃油消耗量確定保養周期,按時、按號、按項、按技術要求進行保養,達到技術保養標準,確保機具處于完好的技術狀態。
農業機械的保養要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及當地農機管理部門規定的內容進行。機車的高級保養應在機務管理人員指導下在室內進行。燃油動力機械要做到四小漏(小漏油、小漏水、小漏氣、小漏電)、五凈(油、水、氣、機器、工具)、六封閉(柴油箱口、汽油箱口、機油加注口、機油檢視口、汽化器、磁電機)、一完好(技術狀態完好);配套農具要實行常年修理,做到三靈活(操作、轉動、升降靈活)、五不(不曠、不鈍、不變形、不銹蝕、小不件)、一完好(技術狀態完好)。
二、農業機械的維修
1、從農業機械維修的技術方面,無維修設計是其理想的目標,即使需要維修也是很簡單的,基本上不花費時間費用。但現實情況不能兼備理想的設計制造工藝、理想的工作環境、理想的操作使用程序以及理想的使用者。因此無維修設計只能是在一定范圍內的。這就對農業機械的故障診斷技術及維修技術提出了更深更廣的要求。以前由于農業機械基本是由各級國營農機站掌握和使用的,維修體制基本沿襲前蘇聯計劃維修體制,也就是預防維修制,即按一定的時間周期進行大修或更換部件,而維修周期都是基于過去的統計數據確定下來的,所以又叫定期維修。
隨著農業機械的發展,設備診斷技術也隨之發展,且診斷的技術及設備日益全面和簡單。如以前測試拖拉機功率用水力測功率,隨后又發展到簡易機械式測功儀到便攜式電子測功儀,使很多只能定性不能定量、定部位的故障得到了更明確的結論,減少了維修的盲目性和材料、人力的浪費。這種根據狀態進行維修的方法叫預知維修,它取代了過去的定期維修和事后維修,它與定期維修所不同的是:一個是以時間決定維修活動的維修,一個是以現狀決定維修活動的維修。預知維修較預防維修有以下4個優點:一是減少了機械引起的災害;二是增加了運轉時間;三是減少了維修時間;四是提高了生產率。但是,如果缺乏用以確定缺陷的檢知方法,或者設備診斷所需的費用大于設備診斷所得到的收益,則不宜采用預知維修的方法。
2、從農業機械維修的經濟方面看,即設備的使用、維修、更新只能以經濟壽命為依據。經濟壽命是指設備還具有一定的生產能力,但由于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使設備的使用經濟性下降,如果繼續使用這種設備,將會造成經濟損失。也就是設備運行到一定時間由于費用急劇上升,就必須進行修理,這樣才能在合理費用支出下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設備每進行一次這樣的循環,費用就較前一次上升一些,運轉周期就短一些。經過數次循環后,就必須考慮更新設備。
3、從農業機械維修系統的經營管理方面看,經濟效益是一切經營管理活動追求的目標,農業機械維修的經營管理同樣是圍繞著經濟效益這一中心目標來開展活動的。這就需要用經濟理論價值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維修技術政策方針措施的經濟效益,建立評價經濟效果的指標體系,預測設備的剩余壽命和確定其最佳使用壽命,進行設備一生壽命周期費用分析,對設備的修理、改造和更新進行分析評價,選擇技術和經濟相結合的最優方案,為維修決策提供依據。
當前隨著農機向著小型化的發展,及農機保有量的迅速增加,農機維修市場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負面影響,維修過程中頻繁出現質量糾紛和質量事故,侵害了農民的權益。為了避免和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除了有關部門對農機維修市場加強管理外,農民在對農機進行維修時也要做到理性和理智,切實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增強維權意識。常見事故如下:
1、調試、修理或排除故障不切斷電源動力
這類事故占維修事故總數的25%,未切斷動力而進行維修作業,實際上是一種嚴重違反農機操作規程的行為,出事故也是必然的。雖然農機監理部門反復強調,但是不少機手仍我行我素,導致此類事故不斷出現。比如有的機手在收割作業中,因碰到割刀纏繞雜草、輸送或脫粒等部件堵塞、皮帶脫落等小故障時,為了搶時間,在未切斷動力的情況下,自接排除故障或安裝,常常造成傷亡事故。
2、維修技術不熟練
機修工由于維修技術不熟練,未弄清機械部件結構,不懂拆裝竅門,盲目硬拆硬裝,憑力氣蠻干,其后果一是會損壞零部件,二是一旦扳手等工具由于用力過猛滑脫,常會造成修理工受傷。如某一修理工在安裝一臺拖拉機電機時,由于擰螺絲時用力過猛,螺絲擰斷,造成人從發動機上掉下,臉部被摔壞出血。
現在農村的拖拉機都是私人所有,不少機手貪圖眼前利益,修理時能省則省,平時不注意檢查、保養,農忙時一旦出現故障,維修時只求快,采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造成維修事故多發。
4、修理工沒駕駛經驗
拖拉機經修理后,通常需要駕駛一下,有的車要試一下剎車等部件是否調整到位。有的車由于更換了活塞、缸套,需要牽引磨介。有的修理工修理技術還可以,但駕駛技術不一定行。如一臺泰山-25型拖拉機牽引磨合時,開車的修理工無證駕駛,制動不及時,致使后車撞前車,造成拖拉機前橋、水箱等嚴重損壞事故。
5、維修設備不完好
完好的修理設備是維修質量的重要保證。有的鄉村維修網點,沒有起碼的維修設備,照樣進行大修業務,形成修理事故隱患。如某鄉農機站修理一臺農用運輸車,用小千斤頂和麻繩將485型柴油機抬上駕駛室,還未等固定,千斤頂滑脫,整個發動機向后倒去,麻繩根本拉不住,正砸在后面一修理工的手上,手指被砸斷。深刻教訓告訴我們,條件不具備不應接收大修理的業務。
結語:從以上農機修理事故分析可以看出,農業機械出現了故障要及時進行排除和修理,絕不能怕花錢而讓機器帶病作業。要機手記住,這樣做是很危險的,若等事故發生了后悔也來不及了。所以,機具使用中發現異常后要立即停機,查明原因并確認已排除后方能重新投入生產進行作業。遇到自己排除不了的故障,要找專業人員幫忙解決和修理。因此,應加強對農機維修人員的技術培訓,提高維修人員的業務素質,使設備的完好率、出勤率均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充分發揮其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促進農業的增產增收。
參考文獻:
論文關鍵詞:金融危機,就業問題,農民工,全球化
起源于美國的國際金融危機已爆發兩周年,國內外各種有關研究和反思這場危機的著作和文章鋪天蓋地般不斷涌現。從中國的角度考察,這場金融危機正在深刻影響著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形勢。一方面,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初,我國沿海地區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出口下降曾帶來農民工大規模失業返鄉的問題;另一方面,當前我國沿海地區某些出口行業的產業結構偏低和工資待遇偏低又使得很多企業出現了“民工荒”和“招工難”的問題。
國內關于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的研究和討論非常多,由于觀察問題的角度各不相同,最后得出的研究結論也千差萬別。當今的世界已經是一個全球化的共同體,從國際經濟政治大背景演變的角度來研究此次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的影響并找出應對之策,應成為今后我們重點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一、農民工返鄉和“民工荒”現象都是“開倒車”
20世紀的幾次全球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都是西方國家金融政策的失誤和金融市場管制的失靈,而發達國家總是試圖把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轉移給發展中國家。對中國而言,這次全球性金融危機的直接后果就是歐美國家消費中國產品的能力銳減,直接影響到我國的外貿出口。金融危機發生后,南方許多出口加工型企業大量減少員工雇傭數量。據農業部的統計測算,全國離開本鄉鎮外出就業的農民工總量約為1.3億人,2008年,其中約有15.3%的農民工失去了工作或者沒有找到工作,人數達2000萬人力資源管理論文,致使大批來自中西部省份的農民工不得不從沿海地區返鄉。這種農民工返鄉的“倒流”現象是極不正常的,將大大減緩我國正在迅速推進的工業化進程,大大減緩我國的城市化速度。而且我們知道,我國政府出臺農村土地流轉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鼓勵農村地區開展大規模機械化農業,使留在農村的農民能夠迅速富裕起來,實現中國農村的現代化。農民工返鄉的新情況,導致我國農村地區剩余勞動力的數量重新擴大,使未來的農業規模經營變得很困難。這種現象非常不利于我國正在進行的農村土地流轉和規模農業的發展,將給我國農村的現代化進程帶來巨大的阻力論文參考文獻格式。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有效的處理方式,這種“開倒車”的形勢在短期內將得不到扭轉,將給我國的現代化進程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
2009年下半年開始我國出口形勢出現復蘇增長的較好局面,然而又出現了新的“民工荒”問題,東南沿海很多出口加工型企業的勞動力嚴重不足。以用工大省浙江省為例,浙江省人力資源市場2009年7月的供求報告顯示,企業需求總人數為60.3萬人,求職總人數為35.4 萬人,用工缺口達25萬人!用工需求無法滿足使出口企業不得不放棄大量海外訂單,企業生產設備大量閑置。“民工荒”問題的根源在于我國沿海地區原來的很多出口企業生產的產品附加價值很低,產業結構升級的速度非常慢,以致工人的工資水平普遍偏低,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吸引力越來越小。隨著西方發達國家對我國低附加值產品需求的減少,加上未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民工荒”問題可能會愈演愈烈,并將對我國的出口貿易產生更大的負面影響。從宏觀經濟層面考察,我國現階段在農村人口比例依然較高的背景下就過早出現了“民工荒”問題,實際上減緩了我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速度,也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開倒車”,應引起國家決策部門的高度重視。
二、資本和勞動力要結合起來“走出去”
當前,隨著我國企業資金實力的逐步增強,“走出去”投資的企業越來越多,對外投資的總量和投資的產業也越來越多。但是,由于企業本身屬于贏利性組織,其投資決策的目標主要還是在國際市場上追逐更高的利潤率,因而有可能忽略國內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最終的情況可能是大規模的海外投資將打造更多的中國跨國企業財團,使更多的中國企業進入世界500強企業行列人力資源管理論文,同時卻又導致大量的工作機會流失到海外,而我國國內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數量依然居高不下。
資本和勞動力在經濟學上被認為是必不可少的兩大生產要素。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過程中同時出現了資本過剩和農村勞動力過剩的現象。一方面,國內的過剩資本找不到合適的投資機會,大量涌入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有可能造成股市泡沫和樓市泡沫,為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帶來較大的金融風險;另一方面,國內的農村剩余勞動力總數依然較高,“民工荒”現象反映出的不是我國就業機會過多,而是能夠提供給農村剩余勞動力預期工資水平的就業機會嚴重不足,并且使得我國農民收入水平總體上還比較低。筆者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現在的國際投資戰略,也應該緊密結合當前的國內就業問題,尤其是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必須以對外投資為依托,在國內就業市場的基礎上去開辟一個更為廣闊的國際就業市場,把握國際國內兩個就業市場,為農民工出國就業、創業提供服務,將國內的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引向國際就業市場。
三、在“全球化”視野下解決國內就業問題的若干政策建議
從國際金融危機之后我國采取的若干應對措施來看,主要側重于保就業、保增長、保穩定,如果從國內層面分析,這些措施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積極效果,我國的出口行業也出現了企穩回升的勢頭,中國經濟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但我們有必要打開視野,從全球化的角度來進一步研究探討我國企業的“走出去”戰略和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全球就業問題,讓資本和勞動力結合起來“走出去”變得切實可行。在具體操作層面上,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一)通過海外直接投資,為農村剩余勞動力“走出去”創造機會
當前,我國的主權財富基金和外匯儲備資金主要都是通過國外資本市場進行投資。主權財富基金操作的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中司對美國黑石基金的投資,但投資的效果并沒有我們設想的明顯,投資的風險卻又大大超過我們的想象;我國龐大的政府外匯儲備主要投資美國國債,雖然能避免較高的投資風險,但這種投資的收益率又比較低。在西方國家資本市場遭受金融危機重創的背景下,我們應該更加注重對發展中國家的農業、輕工業、礦產資源開采、服務業等方面的直接投資,這種海外直接投資不僅能夠開辟外匯儲備對外投資的新渠道,更重要的是能夠將我國國內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引向國際就業市場。
在以上的海外直接投資中人力資源管理論文,必將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很大的國際壓力。堅持商業化、市場化運作,將有利于降低我國海外投資面臨的種種國際政治阻力。例如,我國很多省份都有一整套完整的農墾系統,都是由政府部門具體管理,可以考慮將這些機構逐步改制為大型的農業公司或農業投資公司,通過股份制改造來優化資本結構并同時改善公司治理結構,然后重點考慮對海外地區進行農業投資,與非洲、拉美等發展中國家開展農業技術合作,承租大片的可耕種土地,再招聘國內的農民工去發展規模農業,進而帶動我國農民工出國打工、種地、定居、創業。這種投資以市場化為導向,以股東財富最大化為目標,獨立經營、自負盈虧,可以很好地解決深層次的經濟體制問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國際政治阻力,順利實現對外直接投資,幫助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實現海外就業。而且,這種對農業技術項目的投資,有利于吸引廣大農民工在海外長期扎根工作,可避免以往海外工程建設項目勞務輸出中普遍存在的用工短期化、不穩定、臨時性等問題。
(二)提供全方位服務支持,鼓勵國內企業與勞動力結合起來“走出去”
從發達國家的國際投資發展路徑來看,來自大型企業的國際投資是主體。目前我們要鼓勵我國企業走出去,同時對于大型國有控股企業而言,其資本結構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必然要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尤其是在解決我國國內就業問題方面。因而,在指導思想上,我國企業尤其是大型國有控股企業對外投資戰略的目標定位之一應是為國內失去就業機會的農民工開辟一條全球性的就業道路,將資本與勞動力結合起來“走出去”進行海外投資。
目前,我國很多企業都有強烈的海外投資意愿,但在海外投資實施方面又存在種種顧慮,包括不熟悉海外的經濟法律制度、缺乏國際投資經驗、擔心海外投資中遭遇政治障礙等等論文參考文獻格式。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在法律法規制度、金融資本支持、外交外事服務、信息系統管理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和支持。我國企業尤其是大型國有控股企業的對外投資應以企業為獨立主體,以市場化運營為基本手段,以各級政府部門的支持為背景,統籌考慮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帶動我國的商品、資本、勞動力等同步走向世界人力資源管理論文,這其中,勞動力這一生產要素的全球化尤其要關注考慮,為國內出現的農民工返鄉問題提供一條新的解決方式。
(三)提供培訓、外交協調、護照辦理等系列服務,切實幫助農民工“走出去”
由于經濟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局限,國內農村剩余勞動力對國際經濟政治知識缺乏了解,在出國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面臨許多現實困難。國內各級政府部門應積極做好信息支持、技術、語言培訓等方面的保障工作,為中國勞動力進入世界就業市場提供全方位服務,同時要在海外使館設立專門的部門,協助解決我國農民工在海外遇到的種種困難,幫助中國農村的剩余勞動力能“出得去”,出去后能“站得穩”,并盡快在海外取得較高的預期經濟收入。
由于中國現在具有比較充沛的外匯儲備、數量龐大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日益增強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中國人走向世界的夢想正在逐步變為現實,但這一趨勢是歐美等發達國家不愿意看到的?,F在西方國家在宣傳“人權高于主權”等意識形態的同時,又同時利用簽證護照等國家行為限制中國人走向世界,這些都客觀上限制了我國農民工順利走向國際勞務市場。為此,國內外交部門應盡量協調解決農民工去非洲、拉美等國家的簽證問題,爭取更多的非洲、拉美國家給予中國“免簽證”政策或“落地簽”政策,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也應盡量配合簡化農民工的護照辦理手續和其他出國手續。
(四)提供貸款資金支持與保險保障服務,切實支持農民工“走出去”
目前一個農民工要出國就業,辦理包括體檢、培訓、簽證、機票等各項手續的費用,至少要花費1-2萬元,高的甚至可達3-5萬,這筆錢對許多農村勞務工人來說,無疑是非常沉重的經濟負擔。我們建議,為鼓勵更多的農民工“走出去”,自籌資金不足的出國打工農民工,可申請不超過1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并由政府財政予以全額貼息,將小額信貸作為出國務工的啟動資金,鼓勵返鄉農民工借助貸款方式“走出去”。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這項鼓勵政策具有非同尋常的重要意義。同時在鼓勵更多的農民工“走出去”的同時,還必須向農民工提供必要的保險保障,結合海外勞務輸出現狀,開發在海外推廣適用的保險產品,為外出農民工提供包括意外險、醫療險等在內的綜合保險服務。保險服務的提供人力資源管理論文,建議采取“政府資助引導、商業保險運作”的方式,由政府對出國務工農民購買保險給予一定比例的財政補貼,讓農民工以更少的保費支出獲得更高程度的保障,引導農民工積極購買保險,為農民工“走出去”提供有效的“保駕護航”;同時還應鼓勵出國務工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對于出國務工期間按時繳納養老保險金的農民工,返鄉后可享受養老保險待遇,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外出務工者的后顧之憂。
既然西方國家把金融危機的影響帶到了中國,那我們也應該在全球視野下考察中國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為減緩我國國內因為農民工返鄉問題帶來的壓力,確保我國國內的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村現代化的進程不被中斷,解決我國人口多資源少的矛盾,我們必須統籌安排,從戰略角度和中華民族長遠發展的高度考察國內剩余勞動力走向國際就業市場的問題,扎扎實實做好“走出去”戰略的引導工作,將國際投資戰略與“走出去”戰略結合,為農村剩余勞動力走向國際市場服務,確保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同時,中國農村剩余勞動力也要“走出去”,在“全球化”視野下解決國內就業問題。
參考文獻
[1]黃婧、紀志耿.后金融危機時代的“民工荒”問題探析——基于小農“生存倫理”的視角[J].經濟問題探索,2010,(2).
[2]簡新華,黃錕等.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的農民工問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蒯鵬州.后金融危機下的“民工荒”問題研究[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
論文關鍵詞: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影響因素
1 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及其界定與測量
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是指采用新技術而形成的相同或相近高新技術企業群體,或者是圍繞高新技術而生成的新興的企業群體,其中所采用的新技術是一種根本性創新。國內外文獻研究創新較早,但將原始創新與高新技術產業結合起來分析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的文獻很少,缺乏系統的研究。
我國的高新技術范圍共11項,涉及電子與信息技術、生物工程和新醫藥技術、新材料及應用技術、先進制造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現代農業技術、新能源與高效節能技術、環境保護新技術、海洋工程技術、核應用技術及其他在傳統產業改造中應用的新工藝、新技術。在高新技術產業中要確定哪些是屬于原創性的,有一定難度。筆者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和相關學者的研究主要認為有四大主要衡量指標: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和成長性指標管理論文,并且占有的權重應分別是0.3、0.3、0.2和0.2.
其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主要是指產業內企業擁有的專利、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不含商標);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主要是最近3年內科技成果轉化的年平均數;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包括:(1)制定了研究開發項目立項報告;(2)建立了研發投入核算體系;(3)開展了產學研合作的研發活動;(4)設有研發機構并具備相應的設施和設備;(5)建立了研發人員的績效考核獎勵制度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成長性指標主要有總資產增長率和銷售增長率,具體計算方法如下:總資產增長率=1/2(第二年總資產額÷第一年總資產額+第三年總資產額÷第二年總資產額)-1;銷售增長率=1/2(第二年銷售額÷第一年銷售額+第三年銷售額÷第二年銷售額)-1。經過上述篩選,本文選擇了醫藥、航空航天、通信設備制造、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5個行業的樣本。
2 原創性高技術產業成長影響因素模型
對原創性高技術產業成長演化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的第一步是建立模型。本文認為原創性高技術產業成長主要受創新資本投入和人力資本投入的影響,據此將主導性高技術產業成長的評價模型表示如下:
Y=LαKβ
其中Y表示產業成長,L表示創新的人力資本投入,K表示投入的創新資本,α和β表示人力投入和資本投入對產業成長的影響。
對上式兩邊先取對數后求導,得出:
(dy/dt)/Y=α(dL/dt)/L+β(dK/dt)/K
α——人力投入的影響系數;
β——創新資本投入的影響系數;
三、原創新高新技術產業成長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一)數據來源與處理
1.數據來源及處理
實證分析的一項前提性基礎工作就是數據的分析與整理。根據中國現有統計資料的情況,在己經公開出版的文獻資料中,幾乎沒有完整的適合我們要求的數據資料。因此,現有的統計資料的實際情況決定了模型所需要的數據只有通過適當的數據處理的方式才能獲得。本文所取原始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中國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和科技部網站。
(二)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的描述性統計數據
原創性高技術產業的新產品銷售收入保持持續增長趨勢,1995年一2009年高技術產業的新產品銷售收入均基本處于上升趨勢管理論文,新產品銷售收入的提升說明產業附加值、產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產業不斷成長,見下表1。
表 1 原創新高新技術產業新產品銷售收入(單位:億元)
年份
行業
1995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醫藥
61.53
170.26
469.36
569.92
712.69
948.91
1248.32
航空航天
59.01
81.33
337.35
305.04
379.13
472.98
272.17
通信設備制造
350.18
1630.81
3852.04
4173.48
6013.02
6759.08
8232.77
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
36.64
537.00
2070.09
2963.11
2814.74
4227.74
2253.12
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
31.00
64.42
185.82
237.31
383.65
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我國基本上已經進入了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階段,國家正在重點進行傳統農業的改造,走中國特色的現代化農業的重要時期,形成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關鍵時刻。而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專業是為促進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的目標下建立的,為服務三農為己任。
二、農業經濟管理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經濟管理的人才培養特色不鮮明
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專業是為促進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的目標下建立的,為服務三農為己任。當前我國處于改造傳統農業和建設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階段,但是農業經濟管理專業還不能與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目標相匹配,如課程內容陳舊,課程結構體系未與農業現代化相調整。在各個大中院校中,人才培養目標趨同,農業經濟管理缺乏學校特色和專業特色,畢業生的知識結構類似,技能特長與現代農業發展和需求相距較大。
(二)輕實踐重理論
另一方面在農業經濟管理專業中還存在著“輕實踐、重理論”的教育理念,最明顯的就是農業試驗課程只是理論課程的從屬地位,另一方面農業經管類專業的實習基地少,實踐教學難落實,如生產實習、社會實踐和生產勞動等難以有效落實。在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設置中畢業實習一般設置在最后一期,學生忙于擇業求職,導致實習內容流于形式,實習論文缺乏實地調查,實習報告參差不齊,缺乏嚴謹、規范的實踐教學和實習監督,造成學生難以掌握農業的專業技能和實際動手能力,無法掌握農業經濟管理的基本方法,也不利于培養農業經管類專業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畢業生競爭力不強
在農業的大中院校培養出的農業經管類畢業生競爭力不強,主要表現在一些學生自身缺乏愛農、興農和強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再加上學生家長對學生就業意愿的影響力,更使得他們不愿意從事涉農領域。在學校方面,缺乏對學生進行引導正確的就業和從業觀念,也使得農業經管類專業的就業率在各專業的排名靠后,就業率低下和畢業生整體素質不高反過來也影響了招生質量,形成了農業專業招生和畢業的惡性循環。
三、農業經濟管理專業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一)重新定位培養目標
農業的大中院校應該根據自身的學科優勢和所處區域優勢,并結合社會市場需求和學生就業期望,突出高校的自身農業特色和人才培養的特點。如浙江大學的農業經濟管理重點是培養熟悉食品國際商務流程、具有全球視野、食品企業運作管理的高級涉農商務人才。除了學校角度的人才培養目標的創新,還要專業層面和專業內容兩個方面的創新和重新定位培養目標。在農業專業層面上制定針對傳統農業、新興農業、農業應用和農業經濟管理的基礎理論等方面的培養目標,不斷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在農業專業內容上制定各類課程的培養目標,農業經濟管理的課程體系、內容設計和培養方案都要適應農業發展和社會需要的要求。在學校、專業、課程這三個層次的農業經管類人才的培養目標相輔相成,無論哪個層面,都能夠順應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不僅掌握社會、人文、農村經濟、農業管理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還能夠運用先進的農業管理理念解決和發現農業問題,獨到的創新能力和思維方式去服務和建設“三農”,成為農業現代化的推動者和農業方面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二)不斷優化課程體系
在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培養模式中,要從整體上對農業經理管理的專業課程進行改革優化。堅持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實用化、綜合化、精簡化、多樣化,使得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完整。一是注重農業科技與生物技術、經濟管理的有機結合,注重多學科間的知識交叉,將農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斷滲透到農業課程中;二是合理安排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農業公共課程的比例,在擴大學生農業專業的知識面的基礎上,也要避免課程內容的重復、交叉和脫節的情況;三是加強農業經管類的核心課程建設,不斷凝練和更新農業課程內容,增設能夠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課程,精簡教學內容,在核心課程上增加學分占比。
(三)完善教學方法
大學生最佳職業生涯規劃的時間是第一學年,而不是像很多大中院校第二學年或者第三學年學生自行選擇專業的方向,因此應盡早為學生創造選擇適合自身的發展模式。在第一學年的下學期就開始讓學生自主選擇專業方向,如農業經營與管理,農村發展與管理、農村經濟產業化等農業經管類的專業方向,并整合專業課程體系,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滿足學生職業發展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一是根據學生自身知識、能力和素質的特點,適當增加案例、分組討論,改變單一的教授方式,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在分組討論中形成師生互動的氛圍,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和探索意識。二是,定期邀請校內外專家、學者開展講座,并加強與農業企事業單位的合作,提高實習基地的質量,增加學生實踐調研的機會,將農業經濟管理的理論知識運用于社會實踐,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四)強化實踐教學
對于農業經管類的學生而言,實踐能力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理論應用實踐的有效途徑之一。一是創新開展“班村共建”模式的第二課堂,農業經管專業的學生與基層組織的村級對接,學生科擔任村主任助理,為村委推廣農業技術、擴展農村產品銷售、籌建農村網站等多種形式開展社會實踐,逐步使得學生愛農、并愿意扎根農村,培養強農意識的有效途徑,也從很大程度上加強了學生實踐能力,使得他們發揮一技之長,在農村事務中也注入了新鮮血液。二是可適時開展農業科技的學術競賽,通過對農業專業課程設計實踐教學內容,強化實踐教學的效果,任課教師引導學生參與社會調查報告、創業設計大賽、農業管理論文比賽、農業技術科研立項等活動,在實踐和競賽活動中強化農業理論知識和合作意識,發揮學生高效積極性和創造性。
作者:張永康 單位:銅仁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郊翔宇,崔寧波,龐金波.農業高校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M].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0(5).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 人才培養模式 農業
一、引言
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我國基本上已經進入了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階段,國家正在重點進行傳統農業的改造,走中國特色的現代化農業的重要時期,形成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關鍵時刻。而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專業是為促進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的目標下建立的,為服務三農為己任。
二、農業經濟管理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經濟管理的人才培養特色不鮮明
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專業是為促進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的目標下建立的,為服務三農為己任。當前我國處于改造傳統農業和建設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階段,但是農業經濟管理專業還不能與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目標相匹配,如課程內容陳舊,課程結構體系未與農業現代化相調整。在各個大中院校中,人才培養目標趨同,農業經濟管理缺乏學校特色和專業特色,畢業生的知識結構類似,技能特長與現代農業發展和需求相距較大。
(二)輕實踐重理論
另一方面在農業經濟管理專業中還存在著“輕實踐、重理論”的教育理念,最明顯的就是農業試驗課程只是理論課程的從屬地位,另一方面農業經管類專業的實習基地少,實踐教學難落實,如生產實習、社會實踐和生產勞動等難以有效落實。在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設置中畢業實習一般設置在最后一期,學生忙于擇業求職,導致實習內容流于形式,實習論文缺乏實地調查,實習報告參差不齊,缺乏嚴謹、規范的實踐教學和實習監督,造成學生難以掌握農業的專業技能和實際動手能力,無法掌握農業經濟管理的基本方法,也不利于培養農業經管類專業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畢業生競爭力不強
在農業的大中院校培養出的農業經管類畢業生競爭力不強,主要表現在一些學生自身缺乏愛農、興農和強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再加上學生家長對學生就業意愿的影響力,更使得他們不愿意從事涉農領域。在學校方面,缺乏對學生進行引導正確的就業和從業觀念,也使得農業經管類專業的就業率在各專業的排名靠后,就業率低下和畢業生整體素質不高反過來也影響了招生質量,形成了農業專業招生和畢業的惡性循環。
三、農業經濟管理專業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一)重新定位培養目標
農業的大中院校應該根據自身的學科優勢和所處區域優勢,并結合社會市場需求和學生就業期望,突出高校的自身農業特色和人才培養的特點。如浙江大學的農業經濟管理重點是培養熟悉食品國際商務流程、具有全球視野、食品企業運作管理的高級涉農商務人才。除了學校角度的人才培養目標的創新,還要專業層面和專業內容兩個方面的創新和重新定位培養目標。在農業專業層面上制定針對傳統農業、新興農業、農業應用和農業經濟管理的基礎理論等方面的培養目標,不斷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在農業專業內容上制定各類課程的培養目標,農業經濟管理的課程體系、內容設計和培養方案都要適應農業發展和社會需要的要求。在學校、專業、課程這三個層次的農業經管類人才的培養目標相輔相成,無論哪個層面,都能夠順應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不僅掌握社會、人文、農村經濟、農業管理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還能夠運用先進的農業管理理念解決和發現農業問題,獨到的創新能力和思維方式去服務和建設“三農”,成為農業現代化的推動者和農業方面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二)不斷優化課程體系
在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培養模式中,要從整體上對農業經理管理的專業課程進行改革優化。堅持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實用化、綜合化、精簡化、多樣化,使得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完整。一是注重農業科技與生物技術、經濟管理的有機結合,注重多學科間的知識交叉,將農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斷滲透到農業課程中;二是合理安排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農業公共課程的比例,在擴大學生農業專業的知識面的基礎上,也要避免課程內容的重復、交叉和脫節的情況;三是加強農業經管類的核心課程建設,不斷凝練和更新農業課程內容,增設能夠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課程,精簡教學內容,在核心課程上增加學分占比。
(三)完善教學方法
大學生最佳職業生涯規劃的時間是第一學年,而不是像很多大中院校第二學年或者第三學年學生自行選擇專業的方向,因此應盡早為學生創造選擇適合自身的發展模式。在第一學年的下學期就開始讓學生自主選擇專業方向,如農業經營與管理,農村發展與管理、農村經濟產業化等農業經管類的專業方向,并整合專業課程體系,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滿足學生職業發展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一是根據學生自身知識、能力和素質的特點,適當增加案例、分組討論,改變單一的教授方式,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在分組討論中形成師生互動的氛圍,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和探索意識。二是,定期邀請校內外專家、學者開展講座,并加強與農業企事業單位的合作,提高實習基地的質量,增加學生實踐調研的機會,將農業經濟管理的理論知識運用于社會實踐,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四)強化實踐教學
對于農業經管類的學生而言,實踐能力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理論應用實踐的有效途徑之一。一是創新開展“班村共建”模式的第二課堂,農業經管專業的學生與基層組織的村級對接,學生科擔任村主任助理,為村委推廣農業技術、擴展農村產品銷售、籌建農村網站等多種形式開展社會實踐,逐步使得學生愛農、并愿意扎根農村,培養強農意識的有效途徑,也從很大程度上加強了學生實踐能力,使得他們發揮一技之長,在農村事務中也注入了新鮮血液。二是可適時開展農業科技的學術競賽,通過對農業專業課程設計實踐教學內容,強化實踐教學的效果,任課教師引導學生參與社會調查報告、創業設計大賽、農業管理論文比賽、農業技術科研立項等活動,在實踐和競賽活動中強化農業理論知識和合作意識,發揮學生高效積極性和創造性。
參考文獻
[1]郊翔宇,崔寧波,龐金波.農業高校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M].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0(5).
[2]聶洪臣,張季中,姜桂娟,李國政,高建新.農業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J].現代企業教育-學術?理論,2013.5(下).
關鍵詞:居民儲蓄率;劉易斯拐點;VAR模型;脈沖相應分析
中圖分類號:F830.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0017-2016(9)-0026-06
一、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顯示,20世紀70年代至今我國國民儲蓄率一直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居民儲蓄率仍處于上升趨勢。2005年全球平均儲蓄率為19.7%,我國儲蓄率則高達51%。2014年12月,我國居民儲蓄達到了49.9萬億元,人均儲蓄超過3.5萬元,為全球儲蓄金額最多的國家。
同時,我國在2000年老齡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和勞動人口與老齡人口的贍養比分別達到7%和10:1,已進入老齡社會;2013年底我國老年人口已達到2.02億,老齡化水平達到14.8%,據預測,約在2025年老齡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和勞動人口與老齡人口的贍養比將分別達到14%和5:1,進入深度老齡社會;約在2040年將分別達到21%和2:1,進入超級老齡社會。
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優勢,源于中國改革開放的制度紅利和人口結構變化特有的人口紅利帶來的高儲蓄,以及高儲蓄支撐下的高投資造就的經濟高增長奇跡,形成了中國特有的“三高優勢”。中國經濟增長的優勢并未消失,中國經濟仍有較快增長的潛力。一是體制紅利仍有潛力可挖掘,二是人口紅利仍有從總量轉向結構和質量的空間,三是中國經濟的市場潛力巨大,四是目前還有相當部分的儲蓄資源在閑置或低效使用的狀態。
因此,我國的人口數量紅利可能已經結束,已經出了“劉易斯拐點”。人口結構的變化將通過勞動力供應、儲蓄和技術進步三條渠道對經濟增長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研究人口結構變化對居民儲蓄的影響,可以盡早掌握儲蓄變化趨勢及可能的影響,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依據。
本文在對劉易斯拐點和影響居民儲蓄率的因素分析基礎上,對居民儲蓄率的影響因素進行綜述,在經濟增長速度、人口年齡結構、宏觀經濟制度(養老保險制度)等影響因素基礎上,結合劉易斯拐點理論,加入人口紅利(農業從業人員數量大)因素,進行定量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議。
二、文獻綜述及理論依據
(一)關于劉易斯拐點與人口紅利
1.劉易斯拐點概念的提出
經濟學家阿瑟劉易斯(w.Arthur Lewis)于1954年在題為《勞動無限供給條件下的經濟發展》中提出了“二元經濟發展”模式。這個模式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勞動力無限供給階段,此時勞動力過剩,工資取決于維持生活所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二是勞動力短缺階段,此時傳統農業部門中的剩余勞動力被現代工業部門吸收完畢,工資取決于勞動的邊際生產力。由第一階段轉變到第二階段,勞動力由剩余變槎倘保相應的勞動力供給曲線開始向上傾斜,勞動力工資水平也開始不斷提高。經濟學把聯接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的交點稱為“劉易斯轉折點”。
1972年,劉易斯又發表了題為《對無限勞動力的反思》的論文。在這篇論文中,劉易斯提出了兩個轉折點的論述。當二元經濟發展由第一階段轉變到第二階段,勞動力由無限供給變為短缺,此時由于傳統農業部門的壓力,現代工業部門的工資開始上升,第一個轉折點,即“劉易斯第一拐點”開始到來;在“劉易斯第一拐點”開始到來,二元經濟發展到勞動力開始出現短缺的第二階段后,隨著農業的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農業剩余進一步增加,農村剩余勞動力得到進一步釋放,現代工業部門的迅速發展足以超過人口的增長,該部門的工資最終將會上升。
當傳統農業部門與現代工業部門的邊際產品相等時,也就是說傳統農業部門與現代工業部門的工資水平大體相當時,意味著一個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力市場已經形成,整個經濟――包括勞動力的配置――完全商品化了,經濟發展將結束二元經濟的勞動力剩余狀態,開始轉化為新古典學派所說的一元經濟狀態,此時,第二個轉折點,即“劉易斯第二拐點”開始到來。關于我國劉易斯拐點的界定,據蔡P(2007)估計,我國大約在2009年達到“第一個劉易斯拐點”,在2015年達到“第二個劉易斯拐點”,日本學者田島俊雄(2008)同意蔡P的“第一拐點”的判斷,但其估計2013年左右達到“第二個劉易斯拐點”。
2.人口紅利
與“劉易斯拐點”相對應的是“人口紅利”,由于年輕人口數量增多形成的廉價勞動力,提供給經濟發展相對便宜的要素價格。對于很多發展中國家而言,廉價勞動力是發展的一個重要要素,這一點,在我國的經濟增長模式中也表現得較為明顯。而“劉易斯拐點”與“人口紅利”之間似乎有一種正相關的關系,前者的顯現,往往是“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一個前兆。
3.人口紅利與儲蓄
人口結構影響儲蓄率是人口轉變影響經濟增長的重要渠道,撫養負擔低的人口結構通過提高儲蓄率來促進經濟增長。高路易(2005)用固定資產形成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計算得出,改革開放24年,我國人口紅利期的儲蓄率始終在30%以上。王德文等(2004)采用列夫模型進行研究,得出少兒撫養比、老年撫養比上升將減少儲蓄率,且結果均較顯著。
(二)我國高儲蓄率成因
目前對我國高儲蓄率成因分析,除了從高經濟增長率、高人口增長率外,學者們也從人均收入因素、收入分配因素、人口年齡結構、預防性儲蓄動機和宏觀經濟政策等因素進行了分析。
經濟增長速度。汪偉(2008)考慮到我國特殊的二元經濟環境,利用1952-2006年省級動態面板樣本數據,通過向量自回歸模型,分析了經濟增長率、投資率和儲蓄率之間的動態相關性。結果顯示:經濟增長率對儲蓄率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但反向因果關系不成立。
目前對我國高儲蓄率成因分析,除了從高經濟增長率、高人口增長率外,學者們也從人均收入因素、收入分配因素、人口年齡結構、預防性儲蓄動機和宏觀經濟政策等因素進行了分析。
人均收入因素。殷興由、孫景德和張超群(2007)對1978年以來我國居民高儲蓄率成因進行研究時,采用了寧波市400戶家庭數據,在分析出居民不斷上升主要原因的基礎上,給出了量化比例。結果顯示:不確定因子、制度因子與收入因子中,收入因子是影響居民總儲蓄率上升的主要推動力。杭斌、郭香?。?009)認為,收入不確定性是我國城鎮居民高儲蓄率現象的主要推動力。
收入分配因素。有些學者從我國總儲蓄結構特征出發,運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國資金流量表進行分析。李揚、殷劍峰(2007),翁媛媛、饒文軍、高汝熹(2010),徐忠、張雪春、丁志杰、唐天(2010)等通過建立計量模型對儲蓄率變化的原因分部門做了實證檢驗。一致認為,造成我國高儲蓄率的兩個重要原因是政府部門和企業部門儲蓄的不斷增加。汪偉、郭興強(2011)認為,目標性儲蓄可能是連接儲蓄率與收入不平等之間的一個重要理論渠道,收入不平等和居民的目標性儲蓄可能是造成我國居民高儲蓄率的重要原因。
人口年齡結構。袁志剛、宋錚(2000)分析表明,人口老齡化會激勵居民增加儲蓄,我國居民高儲蓄率的一個主要推動力可能是人口老齡化。鄭長德(2007),鐘水映、李魁(2009)基于生命周期理論,運用我國省級動態面板數據,對各地區人口轉變及撫養負擔變化對儲蓄率的影響進行了估計,結果均認為少兒撫養比下降會導致居民儲蓄率的上升。
宏觀經濟政策。何立進、封進、佐藤宏(2008)采用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城鎮住戶調查數據,基于生命周期模型分析了中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對居民對家庭儲蓄率的影響。養老金財富變化的外生性,可以作為財政因素來分析其對家庭儲蓄率的影響。研究認為,養老金財富對于家庭儲蓄率存在不同的替代性,但不同的家庭替代效應有明顯差異。
以上研究居民儲蓄率的影響因素,大部分都是從單方面進行分析的,很少考慮綜合因素,本文將在綜合以上影響因素的基礎上,結合劉易斯拐點理論,加入勞動力變化因素,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一:人口撫養比上升會導致居民儲蓄率上升。
假設二:農村勞動力比重減少將導致儲蓄率上升。
三、人口結構效應的實證分析
(一)變量定義及來源
對于影響居民儲蓄率的因素,本文結合以前研究以及數據的可得性,考慮了經濟增長(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人口撫養比、農業就業人口比重、養老保險人口比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視為宏觀經濟因素,用GDP表示;養老保險人口比重視為宏觀經濟政策因素,用EI表示;撫養比視為人口年齡結構因素,用TR表示;農業就業人口比重視為勞動力結構變化(人口紅利)因素,用RP表示;儲蓄率用RS表示。數據均為年度數據,考慮到養老保險制度從1989年才開始,故樣本數據區間為1989年到2014年共26個樣本。居民儲蓄率、撫養比數據來源于“世界銀行”網站、農業就業人口比重、養老保險人口比重來源于“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網站。
(二)模型的構建
理論和學者的研究均表明,人口結構變化會對居民儲蓄率產生影響。這可以初步判斷人口結構與居民儲蓄率之間可能存在相關關系,但不能確定兩者是否存在明確的關系,以及人口結構變化對居民儲蓄率的影響程度如何。因此,建立以下計量模型進一步研究:
RS=C0+C1*GDP+C2*EI+C3*TR+C4*RP+et
其中,C0為常數項,et為隨機誤差項。
在建立上述模型的基礎上,采用向量自回歸模型(VAR模型,是由Smis在1980年提出來的,目前各內部變量的沖擊主要是采用VAR模型)分析人口結構變化對居民儲蓄率的沖擊影響,模型具體方法不再贅述。
(三)數據的檢驗及模型的建立
1.數據平穩性檢驗
本文以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實證分析。在時間序列關系檢驗前,先要確定時序是否平穩。首先對各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單位根檢驗,來判斷序列的平穩性,本文采用ADF檢驗方法檢驗時間序列是否平穩,檢驗過程中采用SIC準則確定滯后項,結果見表1。其中,D表示變量的差分,ADF檢測類別為(c,t,f),依次表示截距項、趨勢項和滯后項。通過SCI準則為序列選取合理的滯后階數進行單位根檢驗,可選用不帶任何項、截距項和趨勢項的方式進行選擇。
ADF單位根檢驗結果表明,在5%的顯著水平下,RS、GDP、RP、TR和EI都是不平穩的,RS、和GDP經過一階差分后是平穩的,RP、TR和EI經過二階差分后是平穩的。根據檢驗結果,數據不是同階單整的,需要進行協整檢驗,檢驗顯示可以建立RS、GDP、D(RP)、D(TR)、D(EI)的VAR模型。
2.VAR模型的建立及檢驗
通過平穩性檢驗,滿足建VAR模型的必要條件。首先,需要確定滯后階數,考慮到模型的解釋能力和保證模型的解釋能力,根據SIC準則,將VAR模型的滯后階數選擇為2階。參數估計結果如表2所示。
從表2的結果看,RS方程擬合優度較好,R-squared達到了0.933651,說明VAR模型估計效果較好。
為了更好的分析人口結構對居民儲蓄率的影響以及影響的貢獻度,需采用脈沖響應函數和方差分解進行分析,這需要檢驗VAR模型的穩定性,圖1表明VAR(2)模型的所有逆根都在單位內,說明VAR(2)模型是穩定的。
(四)脈沖響應函數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和檢驗可以得出本文構建的VAR模型是一個穩定的向量自回歸模型,在此基礎上可以使用脈沖響應函數分析模型中的變量居民儲蓄率在受到其他變量殘差沖擊時的短期反應。脈沖響應結果見圖2。
通過圖2,我們可以看出經濟增長、宏觀經濟制度、人口年齡結構和人口勞動力結構對居民儲蓄率的沖擊效果。從圖2的脈沖響應函數的分析結果看,當經濟增長率GDP產生一個正向沖擊時,短期內會產生一個負向的反應,然后在第3期產生正向反應并在第4期達到最大后一直波動,到第12期基本產生負向影響并在第19期趨于穩定,說明經濟增長率在中長期的影響還存在。當養老保險人口比重波動EI產生一個正向沖擊時,短期內會產生一個正向沖擊,到第10期轉向負向影響并趨于平衡,說明養老保險人口比重波動DEI產生的影響主要是短期的。撫養比TR產生一個正向沖擊后,在前8期為正向沖擊,轉為負向并在20期趨近于0,說明撫養比TR對儲蓄率的沖擊是短期的。農業從業人口比重波動DRP產生一個正向沖擊時,短期內由負向到正向沖擊波動,并在負向沖擊逐漸平穩,但中長期影響較小。
(五)方差分解
榱爍好的分析經濟增長、宏觀經濟制度、人口年齡結構和人口勞動力結構對居民儲蓄率的影響程度,并區分影響居民儲蓄率的短期、長期決定因素,本文在VAR(2)模型的基礎上,利用方差分解方法分解出經濟增長、宏觀經濟制度、人口年齡結構和人口勞動力結構的波動對居民儲蓄率變化的貢獻度,方差分析結果見圖3。
從表3可以看出,居民儲蓄率的變化主要受自身、宏觀經濟和人口結構變化的影響。自身影響在前3期仍然比較大,為58.1%,這說明居民儲蓄率有慣性特征。同時,經濟增長率對居儲蓄率的影響一直很明顯,并隨著時間逐步增加,這說明居民儲蓄率受經濟增長率明顯,并且隨著時間推移會增加。養老保險人口比重雖然對儲蓄率也有影響,但比重一直很小。撫養比對儲蓄率的影響在第7期增大到最大后,貢獻度在下降,這也說明了撫養比的影響是短期的。農村人口比重在初期對儲蓄率的影響貢獻度很小,但也有逐步增加的趨勢,這說明勞動力結構的變化將長期影響儲蓄率。
四、結果及建議
(一)經濟增長對儲蓄率的影響是明顯的
從理論分析看,經濟增長會增加財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儲蓄,這與我們在VAR模型基礎上的脈沖響應分析一致。實證分析表明,在短期內,人均GDP增長率與居民儲蓄率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但長期的關系是負相關,而且影響關系是長期的。這與以前研究結果有所不同,這可能與我國經濟增長長期以來是投資帶動,但部分投資是無效的,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儲蓄資源。
(二)宏觀經濟因素和人口年齡結構因素的影響是短期的
從分析結果看,養老保險的人口比重和撫養比對居民儲蓄率的影響在短期都是正向的,但有所不同。撫養比對居民儲蓄率的影響明顯要比養老保險的人口比重的影響大,這也是符合我國社會現實的,我國傳統文化的“養兒防老”的觀念根深蒂固,反而對社會養老不是很重視。而撫養比對居民儲蓄率的影響是正向的,也與以前研究成果不一致,主要是因為居民在少兒撫養的觀念改變,更注重教育投資,這需要進行儲蓄,少兒撫養比在總撫養比例較大,從而出現在短期內對儲蓄率的影響是正向的。
(三)農業勞動人口比重變化對儲蓄率變動的沖擊不容忽視
根據劉易斯拐點理論,勞動力剩余到勞動力短缺會導致工資上升。而我國農業從業人口比重一直在下降,隨著我國勞動人口結構的變化,已經出現了部分地區和部門勞動力短缺,工資出現上漲。這與我們研究的農業人口比重對儲蓄率變動的影響是負向的沖擊基本一致,說明我國農業勞動力的轉移導致工資上漲,從而引起儲蓄率上升。
鑒于此,提出以下建議。一是要保持經濟的合理增長速度。經濟增長與儲蓄率的關系是相互的。高儲蓄率伴隨著高投資率,對我國的經濟增長貢獻巨大,而經濟的快速增長也推動了儲蓄率的上升。在短期內,我國經濟的增長動力很難改變,于此同時儲蓄率上升也是必然的,要形成兩者的良性互動,經濟增長需要保持一個合理的速度,新常態下7%的增長率是合理的。二是通過新型城鎮化促進農業人口的轉移。我國新增就業人口減少的大趨勢不可避免,于此同時,農業從業人口比重過高還將存在,這將對我國經濟的發展產生較大影響,需要通過產業升級、加快第三產業特別是服務業等行業來吸納大量農業就業人口的轉移。新型城鎮化將是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應加快新型城鎮發展,促進產業升級和人口市民化。三是拓展投資渠道,促進儲蓄分流。較高的儲蓄率導致高投資率,影響消費;同時也導致我國銀行等間接融資比例過高,金融風險集中到銀行體系。因此,應通過金融市場、貨幣市場等多渠道創新,分流高儲蓄,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沖.人口結構變動與農村居民消費――基于生命周期假說理論[J].農業技術經濟,2011,(4):25-32。
[2]康建英.人口年齡結構對我國消費的影響[J].人口與經濟,2009,(2):60-64。
[3]李文星,徐長生.中國人口變化對居民消費的影響[J].人口科學,2008,(3):29-37。
[4]鞏芳,陳寶新.中國居民消費支出與經濟增長關系實證研究[J].西部經濟管理論壇,2016,(3):61-69。
[5]汪偉.經濟增長、人口結構變化與中國高儲蓄[J].經濟學,2009,(4):29-52。
The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Change of Demographic Structure on the
Residents Savings Rate in Chin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Lewis Turning Point
Research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