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2 17:49:50
序論:在您撰寫大學哲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哲學大眾化主要說的是將理論以各種形式普及到群眾當中,讓理論與人們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馬克思理論普及的手段有理論宣傳、理論普及等。有很多學者對大眾化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比如說黃明理認為大眾化并不只是簡單地將外在的理論轉化為內在的信仰,而是要深度地挖掘并展示將要大眾化對象的本身魅力;尚慶飛認為哲學大眾化是哲學的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體或由深奧到通俗的過程,它決定了中國未來發展命運??偟膩碚f,哲學大眾化包含幾個層面的含義,即理論層面、理論與群眾的關系層面、理論與實踐關系層面[2]。
2.哲學大眾化的緊迫性和實現路徑、方法
2.1哲學大眾化的緊迫性
我國社會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而且實現經濟全球化也是我國的重要社會目標之一,這些都凸顯了哲學大眾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是由于哲學難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脫離實際,所以哲學大眾化的實現存在一定的挑戰。在國內很多青年不熱愛哲學、普通群眾不懂哲學,這使得中國哲學越來越受冷落,而最終導致越來越多的人不理解哲學,很多人慢慢地出現了信仰危機,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了很多人沒有把哲學看作為真正的哲學;其中也包含了中國的歷史因素。有研究人員對當代理論教育教材進行分析,發現現階段的教材還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這些問題都極大地削弱了的指導意義,所以必須加快哲學大眾化的進程[3]。
2.2哲學大眾化的實現方法和路徑
方法和路徑是推行大眾化的關鍵,而哲學在不同國家推行時所采用的方法是有所區別的。有學者認為,在采用推行哲學大眾化時不能太傳統,可以更好地利用現代傳媒手段,不能只是采用單一的方法來推行哲學大眾化,而要采用綜合的、有效的手段;還有學者認為要想推行哲學大眾化就需要加深對大眾化的了解,這樣可以更好地拓展哲學的包容性;還有學者指出要想更好地實現哲學大眾化就要做好具體的事,比如說用具體的、大眾的、通俗的語言來詮釋抽象理論;同時還要以大眾化的哲學來指導實踐,這樣才能更好地將哲學與實踐更好地結合起來;而且要盡可能地采用多種多樣的哲學普及和宣傳方式。另外,還有學者認為推行哲學大眾化需要以中國國情為基礎??傊?,推行哲學大眾化的途徑和方法歸結為四個方面,即加工理論,讓群眾更好地掌握;調動群眾積極性,讓群眾更多的參與;恰當地選擇宣傳方法,讓理論與群眾更好地融合;建立有效的運轉機制。只有做好這幾方面的工作,才能最終實現哲學大眾化。
3.哲學大眾化應注意的問題
實現哲學大眾化具有很大的難度,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為了能夠更加順利地實現哲學大眾化就需要注意一些問題。很多學者對此都做出了闡述,孫亮認為在推行哲學大眾化時要注意增強哲學的說服力;而且在哲學大眾化推行過程中要更加注重群眾的自覺內化;同時還要注重哲學通俗讀物的建設、深化哲學;郭建寧認為在推行哲學大眾化過程中一定要防止庸俗化,這就需要掌握哲學大眾化發展的邏輯;而且在推行哲學大眾化時要注重其與時代特征和社會現實的緊密結合;同時還需要注意加強哲學的學術質量管理??傊?,在推行哲學大眾化過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問題,只有把握這些問題才能盡快地實現哲學大眾化[3]。
4.結語
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使得社會對大學英語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增加,于是大學英語課程不得不進行全面改革升級。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知識實踐的能力,使學生能夠適應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因此,探索一條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新道路成為了高校迫在眉睫的任務,大學英語改革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這些方面成為了英語教學改革的內在動力[3]。
2大學英語文化哲學中滲入傳統文化元素
隨著全球經濟的深入發展以及先進科學技術的高度應用,國家之間形成了文化傳播以及文化交流的新局面。全球化一體化的發展要求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間更進一步的相互學習交流和借鑒優秀的文化元素,然而在這過程中也帶來了一定的矛盾和沖突。針對不同文化間的矛盾沖突問題,許多學派進行了討論并提出了觀點,從總體來看,大部分研究者都把問題的焦點放在了外語教育的目標文化語上。在大學外語教學的過程中,通常強調的是對英美文化的學習,主要培養學生使用英語時的交際能力以及英美文化敏感度,很少在外語學習中加入本民族語言的文化學習。在跨文化交際方面,主要培養學生分析西方文化在行為規則、價值取向、思維模式等方面的能力,在西方文化模式的認同、適應方面得到了過分的強調。這樣,使得具有深遠歷史的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受到了威脅和挑戰。目前,大多數高校開設的課程中,僅有大學語文等少部分學科與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知識相關,而且都基本上被設置成了輔修的課程,較大程度上忽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4]。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不僅應該把其中的英語綜合能力以及英語跨文化交流作為主要的學習內容,而且還應該注重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對中國文化進行傳承和傳播,從而增加我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3增強學生自主學學英語文化哲學的能力
大學英語在高校課程設置中屬于一門知識面廣、學習量大的基礎公共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師資力量嚴重缺乏以及學生英語水平高低不一等問題,導致教師注重集體同步走的效果。教師忽略了英語優秀學生不能深層次的學習英語知識,而英語基礎知識薄弱的學生則跟不上教學的步伐,從而不能很好的達到教學效果[5]。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推動下,大學英語課程相應的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的人文關懷理念逐步發生了轉變。大學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逐步轉變了傳統的以教學為主、學生被動聽課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科學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教材,并合理選擇學習的方式方法,使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習。同時,當學生在自主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遇到難題和疑問,教師可以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4大學英語教學中創設外國文化學習氛圍
在開展大學英語教學工作時,教師適當創設外國文化學習的氛圍,讓學生更進一步的了解外國文化,有助于學生文化素養的提高。教師在課堂上除了傳授書本上的知識外,還應該結合課本知識收集一些有關的實物信息或視頻資料等,當講解到某一相關的部分時,利用多媒體進行多方面的展示,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從而更為真切全面的了解外國文化。除此以外,大學英語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進行相關資料的搜集和學習,從而開拓英語視角,廣泛認識外國文化。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當培養學生的人文特質,對國際文化中的知識進行傳授,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文化哲學
【中圖分類號】H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100-01
社會生活信息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迅猛發展,使得英語及其英語教學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高。國際交流溝通的質量和對最新信息的獲取能力和一個國家的外語掌握水平存在著很大的關系,對外語尤其是英語的掌握能力直接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的發展狀況和人才培養規格的確立。這這種形式下,高等教育英語教學的作用和地位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
一、大學英語教育教學概述
所謂“大學英語”是指對高等教育非外語專業學生開設的英語教育教學課程,是對“collegeEnglish”的直譯,也就是我們之前經常聽到的公共英語。上世紀80年代,隨著我國公共外語教學研究會名稱的轉變,大學英語的稱謂逐漸取代公共英語稱呼。此后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大學英語”逐漸成為非外語專業大學生學習的英語課程,是一種與專業英語專業學生所學英語相對應的高等教育英語教學課程。由此可見,“大學英語”是一個合成性質的漢語詞匯,第一,學學英語的主體是廣大高校學生,不是小學學習,也不是中學學生,而且,這個主體還必須是學習非外語專業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第二,是“英語”,由于學習非外語專業的學生未必都是學習英語的學生,所以這里的大學英語學生是指非外語專業而且是將英語作為語言科目的學生。因此,本文將大學英語界定為學習非外語專業的普通高校學生所學習的,且以提升人文素養、外語技能和外語應用能力為目的的英語課程。
二、從文化哲學角度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研究的必要性
1.國外教育改革的發展訴求社會主導文化多樣化發展趨勢,使得國外高等教育對教育意義的認識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國外高等教育教學逐漸從文化的角度進行高等教育面臨問題的研究,重視提升廣大高校青年學生的文化素養。世界各國不斷進行高等教育問題探索和改革,逐漸將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潛力,進而讓每個學生在未來社會中都能充分發揮自身的綜合競爭力作為基本的人才培養目的。這就需要不斷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問題發現和思考能力、問題分析和處理能力、持續學習和創造能力;不斷培養他們的誠實、互助、積極、自信、堅韌、批判和創新等優良的個人品質。2.教學文化研究范式變化的基本需要教育教學的發展與變革,使得教育教學研究的取向價值逐漸由追求“技術興趣”向追求“實踐興趣”方向,進而向“解放興趣”方向轉變;相應的教育教學文化研究也由“工具論”向“本體論”的研究范式轉變。交流和溝通是文化生成和文化發展的基本要求,人類文化的融合與交流是進行大學英語教學的基礎和前提,通過大學英語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進行文化交流空間和實踐拓展,因此,在當今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大趨勢下,大學英語教學應從工具論的理論取向不斷向人文性和工具性互相結合的方向進行教育教學轉變。
三、文化哲學視角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思路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跨文化交流領域的持續拓展,社會主導文化逐漸由單純的理性文化與倫理文化,經理性科技文化,向文化多元化發展。國外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普遍相應的進行了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從文化的視角進行教育問題審視,并力求實現大學生社會綜合應用知識存儲的提升。同時,教學文化研究范式的轉變,使得教學研究越來越成為一種實體文化。對于教學的研究不再單純的是為尋求教學規律和教學本質,而是直面教學狀況,進行教學問題處理?;谌宋牡囊暯沁M行教學論問題探究成為當今教學論研究的新趨勢。本文通過文化哲學的視角對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評價等進行審視,對大學英語教學文化的豐富內涵進行探討,探究大學英語教學文化哲學視角下的理論框架構建。對普通高等教育英語教學目標的研究,傳統的教學目標比較重視語言教學的工具性,對語言教學的文化性注重不夠。當前,在教學目標的具體方面,認知目標重視語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共同獲取,技能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強調他們英語思維能力、英語思維習慣和英語語感的培養。而情感方面的教學目標則強調學生英語文化的領悟和英語人文性精神的熏陶,注重學生知識挖掘和邏輯推理人性的培養,使學生具備感悟人性和文化深處所蘊含的人文精神的能力。這對提升大學英語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進而提升大學生在將來的社會中的英語運用和領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哲學視角內的大學英語教學提倡英語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構建,文化哲學視域內的普通高校英語教學研究有助于大學英語教學主體性和教學本質的把握。同時,文化哲學視角內的大學英語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價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觀念的構建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車麗娟.基于體驗哲學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優化的理論與實踐[J].語言教育.2013(01)
[2]楊梅.公共外語教學改革的文化哲學研究[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05)
[3]周童.基于文化哲學的大學英語教學內容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07)
(一)視聽說課程中語音教學的空白本課題組對河南省高校的非英語專業學生進行隨機訪問,發現幾乎沒有高校針對公外學生專門開設語音課程或在視聽說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短期的語音培訓。大學英語語音教學的缺位,并非因為沒有必要。事實上,高校學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廣大農村由于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缺少專業的英語教師,很多英語教師語音不標準導致學生從啟蒙教育階段接受的就是不規范的發音。語音不學好,英語就無法真正入門。首先英語是拼音的語言,而語音又是口頭表達的實體,語音掌握的好壞不僅影響視聽說能力,也會阻礙讀、寫、譯能力的發展。再者語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一個人的語音的好壞就像一個人外貌的美丑,張口就是錯誤的發音,會影響學生用英語交流的自信,從而影響其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四、六級考試的影響下,視聽說課上教師和學生片面地側重聽力和詞匯語法的學習,忽視語音、語調的準確度和學習。這樣做只能是割裂了語言學習的完整性和忽視了對學生個人素養全面的發展的。
(二)視聽說課程中視聽教學流于形式大學英語視聽說課之所以稱為視聽說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采用了視聽的教學方法。視聽教學,顧名思義,強調視聽并用,在設置好的情景中,要求學習者把眼、耳、腦等感官作為整體去感知、學習和應用語言。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中,很多教學者并沒有理解視聽教學的內涵,也沒有認真實施視聽教學法。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極端。第一,教材中的視頻材料簡化為聽力材料。教師在用視頻教學時不重視學生視覺能力的訓練,而學生更是無視視頻畫面只顧埋頭聽和書寫答案。第二,教學中把視聽說的“視”簡化為觀看影視作品。視聽說課堂上老師會在固定或不固定的課時播放英文電影。一般電影都在90至120分鐘之間,一個電影正好占用一次課,在這種每隔幾周才有的電影課上,學生開心、老師省勁卻沒有實際的教學意義。英文電影可以營造真實的情景,好的影片總是留給觀眾以想象和思考的空間,是視聽說課堂絕佳的教學素材。但是單純的觀看,只能讓影視欣賞淪為視覺的沖擊,在教學效果上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這兩種極端的視聽教學,割裂了學習主體感官功能的整體性,忽視了學生人文素養和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視聽說課堂上教師的過度“隱形”目前多數高校已經把視聽說和讀寫譯課程分離開來,使二者課時和學分上占有相同的權重。然而教師對視聽說課的認識并沒能跟上教學改革的步伐。很多老師認為視聽說課程和傳統的聽力課一樣只是放錄音和對答案,因而對教師的技能和專業知識沒有太高要求。再加上現有的教材不僅配有光盤還帶有教學電子課件,很多視聽說教師把自己固定在多媒體操作臺變成了鍵盤手,于是視聽說課就有了固定程序:教師使用統一的電子課件,點鼠標翻頁、放錄音、給正確答案然后展示口語話題,讓學生分組討論、找學生回答、教師簡單評價。每次課都像同一流水線的生產,機械、缺乏個性,學生與教師缺少實際意義的交流。教師只是在完成固定程序,造成其作為學生學習的設計者、組織者、指導者、傳授者等教師職能的不在場。每位教師都是具有獨特個性的個體,必然對課程有獨特的理解和教學方法,而每個學生對每個問題或話題都有不同的認識,簡單而程序化的視聽說課堂只能抹殺兩者的個性和摧毀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
二、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現實問題的文化哲學思考
哲學是每一個時代精神的精華。它關注人的現實生活、關注時代的發展變化。文化哲學是從哲學角度研究文化的本質、特征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科。文化哲學作為一種具有獨特邏輯性和思維方式的方法論,將文化的本質定為人的自我聲明存在及其優化活動,亦即將文化與人的發展關系視為同一整合的。這種方法論,強調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間的連續性,重視人文性取向與工具性取向相結合。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與大學英語教學過度強調其工具性不無關系。中國的外語教育開創以來秉承著“師夷長技以制夷”工具性和功利性,到今天的大學英語教學,雖然幾經改革,學生仍舊把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為畢業后找工作多一份證書為目的學習英語。對教師和各高校而言,雖然取消了四、六級證書與畢業證和學位證的掛鉤,但四、六級成績依然是評價大學英語水平的唯一標桿。視聽說教學的過度追求工具性實際上是對語言工具意義的狹隘誤讀。當我們從文化哲學的視域來審視大學英語教學活動,我們會對大學英語教學有重新的認識。文化哲學把文化理解為人的精神創造活動以及這種創造活動的物質產物,這種創造活動及產物構成了人的存在方式。從人的本質和人的存在方式理解文化,我們會看到文化的巨大價值就是在于對個體人、群體人、社會人的塑造,異彩紛呈的文化塑造了千姿百態的人,形成了具有無限可能和潛力的人類世界。從文化哲學的角度來看,語言是人的精神創造活動的載體,也是精神交往活動的媒介。語言活動及其傳承首先是對精神活動的符號系統的習得,這也是語言學習最基本的功能,但更重要的是對語言符號系統所傳達的精神創造活動及其現實產物的習得,這才是語言學習的最貼近文化本質的真實內涵。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本質是一種言語教學、言語活動,因而其最深刻的內涵應當是其人文性?!坝惺裁礃拥奈幕陀惺裁礃拥恼Z言?!闭Z言學家梅耶的這句話揭示了語言工具性的前提是其文化性。因而在教學中一味地重視、聽、說等單項技能的操練就是學習英語和跨文化,就會由于不了解文化信息和背景而導文化誤讀、誤用等況。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文化日益交融,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應該實現其單純工具性向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的教學蛻變。
三、文化哲學對的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的啟示
從文化哲學的視角來看,人是特定社會的整體文化精神的體現。湖南大學校長章兢曾說“高校校園文化的意義在于把具有灌輸性特征的教育轉化為教育目標明確的校園氛圍,通過文化的熏陶,使人文知識轉化為受教育者一種內在的人文精神”。[4]因此,視聽說教學不應該僅停留在獲取視、聽、說技能的層面,止步于在四、六級考試中學生聽力可以拿多少分,或者滿足于學生交流中能說多少句子。合理利用語言的工具性與培養學生對人文精神的追求理應是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的最終指向。因此,文化哲學視域下的視聽說課程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把語言的工具性教學與教材背后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精神的傳達結合在一起。第二,注重現代文化手段的運用,通過現代文化手段的綜合運用增加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第三,把內容的傳授和品格的培養結合起來。通過各種互動式教學,使英語教學不僅成為傳授知識和學習語言的場所,也成為培養學生品格和能力的場所。
四、結語
1.獨立學院校園文化發展基本情況。作為新機制、新模式辦學的高等教育機構,獨立學院起步較晚,辦學時間短、文化積淀淺、自身特色不足等原因更加迫切需要加強校園特色文化建設,努力使特色校園文化成為獨立學院辦學質量和社會影響力的重要推動力。在深化學風制改革的新形勢下,獨立學院開始加強內涵建設、提高教育質量。目前,各大高校十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以打造特色校園文化品牌為切入點,推動內涵式發展,服務學生成長成長。
2.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校園文化特點。①與時俱進的物質文化,從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很多高校隨著辦學規模的擴大,從一個校區變成了“一校兩區”(新、老校區)或者“一校多區”(一個老校區、幾個新校區)的辦學格局。暨陽學院在遷址諸暨前,就校園建設方案進行了多次論證,組織專家、學者進行探討,認為校園文化的提煉與傳承至關重要。2013年遷址辦學以來,校園環境整齊一新,校園硬件設施走在省內前列,校園整體彰顯出“大氣厚重、傳承文脈、平中現奇、彰顯特色”的理念,環境幽靜、設計新穎,設施齊全先進,明凈舒適,以老校區命名的道路、景觀不在少數,如“天目湖”、“衣錦大道”等。②不斷豐富的精神文化,暨陽學院立足“求真敬業、經世致用”的辦學理念,突出實踐和創業能力的培養,著力于開拓“特色立院、創業興院、創新強院”的發展道路,打造出獨具特色的創業文化。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搭建平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高校校園文化的提煉
1.根據學院的客觀條件進行提煉。以暨陽學院為例,該校創辦于2000年,在衣錦校區的發展受到地域等多種因素的限制。遷址諸暨辦學后,依托母體的同時,有效地開拓了新的發展空間。學院在關鍵時期搶抓機遇,整合資源,增強了學院自身的文化軟實力的,并合理地進行校園文化的輸出。
2.根據學院的項目特色進行提煉。獨立學院的校園文化建設應當立足于學院項目特色和育人方針,以主流的區域文化為向導進行校園文化的提煉,去粗取精,進行校園文化的品牌化建設。暨陽學院圍繞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立足于“活動項目化,項目品牌化,品牌社會化”的工作思路,在日常學生活動中,將眾多的學生活動提煉,整合形成創業文化節、文化藝術節、學生節,社團文化節等系列活動。
3.根據學院的辦學理念進行提煉。高校的辦學方針是一所院校存在發展的根基,暨陽學院始終秉承“求真敬業、經世致用”的辦學理念,切實濃厚和加強了學院的校園文化氛圍,為學院創建省內一流、國內知名創業型獨立學院添磚加瓦。
三、高校校園文化的傳承
1.搶抓機遇,發揮優勢。學院立足遷址諸暨辦學、社會各界寄予厚望的新形勢,著眼于大力發展和繁榮校園文化,發揮大學文化的區域輻射和社會服務功能,推進學院品牌建設與市場推廣,積極通過校地合作、資源整合,以項目為依托,著力打造以“五個一”(一輛“文藝直通車”、一個高端論壇、一支高水平籃球隊、一批特色文藝精品、一系列公益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文化活動和文化產品,不斷提升學院在諸暨的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
2.突出主體,服務成長。學生與教師是校園文化的參與主體,創造和傳承特色校園文化自然離不開以人為伴的原則,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堅持學生的參與主體作用,不僅是高校教育人的需要,也是時代的需要。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遷址諸暨辦學以來,以思想引領和成長服務為重點,打造形成了以牢固樹立“走近學生”的工作理念,建立與學院深化學風制改革相適應的校園文化,為學生成長和發展提供高效、優質的公共服務。
3.創新平臺,積極實踐。校園品牌活動創新是一種創造性的實踐,是在前人實踐基礎上合乎規矩的突破與嘗試,是思想認識的提高和升華。暨陽學院立足校園創業文化打造平臺,豐富廣大學子的文化藝術體驗,堅持校園文化引領,營造敢于冒險、樂于創新、勇于實踐的校園創業文化氛圍,開通大學文化進諸暨——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文藝直通車,相繼舉辦“職場真人秀”、“青年成長講堂”、“古楓杯”競賽、“天目之巔”辯論賽、“寢室文化節”、“閃耀之星”大賽、學院“系系杯”賽、校園“十佳歌手”大賽等活動,獲得了廣泛認可。
四、現階段校園文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1.客觀條件:①新環境的影響。環境是校園文化的物質載體,缺乏文化積淀和底蘊。暨陽學院的新建校區充滿了現代的氣息,設計隨別具一格。但是,新環境缺乏長期積淀形成的辦學歷史傳統,更缺乏可作為高校的文化名片的標志性建筑及植被等高校校園物質文化載體,使得校園文化缺乏母體已有的歷史厚重感和高校校園文化積淀、文化底蘊,發展中缺少人文環境的熏陶。②辦學基礎的影響。獨立學院因其辦學晚,起步晚,存在文化積淀薄弱,校園文化建設缺乏經驗,在文化創新方面經驗尤為不足的劣勢。同時因起步晚,和錄取層次等不同,導致獨立學院與母體學校所享受的辦學條件的不同。在物質條件上,許多優秀的資源都不經相同流入母體學校,使得獨立院校的辦學基礎條件相對較差。
2.主觀條件:不同的創辦背景、學科設置,不同來源和構成的師資隊伍和生源,使得各個高校的文化有所不同,各具特色。獨立學院總體生源情況決定了暨陽學院也存在校園文化參與主體的創造性和創新能力不夠,特色校園文化的提煉與傳承特色尚不強。
五、新時期下校園文化的發展
(一)從高等教育哲學基礎的演變歷史來考察
“贈地大學”把合法性地位建立在為社會和國家的發展服務上。這些高等學校獲得合法性地位的不同途徑出現于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期或不同國家的不同時期[3]。在美國建立早期,從殖民時代繼承下來的學院或大學被看做為培養律師、醫師、牧師和教師的場所,高等教育存在的合法依據也是政治性的。隨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建立,美國大學開始重視研究,逐漸成為一個像德國大學體制一樣按照自身規律發展的獨立的有機體,高等教育開始以認識論作為其合法存在的主要根據。到19世紀末政治論和認識論兩種高等教育哲學在美國大學里面共同存在。實際發生的事情是,貫穿19世紀的不斷加速的工業革命的力量以及知識的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占優勢或主導地位的研究性大學所提供的學術知識催生了工業生產上的奇跡。政治論和認識論的兩種高等教育哲學開始并駕齊驅,政治論的哲學甚至壓倒了認識論的哲學。“威斯康辛思想”的出現被看做是這兩種理論并駕齊驅的最早例證。雖然“威斯康辛思想”獲得了成功,但是政治論和認識論兩種高等教育哲學之間仍然缺乏和諧。政治論哲學以價值影響為核心,而探討高深學問的認識論哲學強調價值無涉并希望擺脫價值影響。這才是兩種高等教育哲學矛盾的根源所在。綜上所述,歷史性是高等教育哲學基礎產生與發展的顯著特點,認識論和哲學論兩種高等教育哲學交替著在美國大學占據統治地位。營利性大學,作為一種新的高等教育組織形式,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蓬勃發展,其哲學基礎也是深深植根于當時的歷史及人們對高等教育資源的巨大需求上的。
(二)從美國營利性大學的發展歷史與教育市場需求來考察
美國營利性大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英國殖民地時期的私立學校,盡管它被排斥在主流的高等教育之外,然而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滿足當時社會對教育的需求。1862年“莫雷爾贈地法”推動了美國職業教育的發展,也正式把職業教育作為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戰后,由于就業結構和產業調整的巨大變化,青少年人口的劇增迅速加大了對高等教育的需求。自1945年后的30年是美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黃金年代,以非營利性大學的迅速增長為表征。20世紀50年代,高等教育被看做是一種公共產品。它的公益性使高校能獲得政府巨額的補助和捐款,使以利潤為動機的社會資本難以參與公平競爭。70年代之前,普通高等學校的營利行為極其罕見,營利性大學并未引起人們的關注。它被不屑一顧地排斥在主流高等教育之外。70年代后市場化理論、服務產品理論、知識經濟理論以及人力資本理論逐漸應用于教育領域,伴隨著傳統非營利性高校的營利行為的出現,營利性大學從90年代開始蓬勃發展,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1996年美國鳳凰城大學公開上市,由私人資本控股的營利性教育集團開始出現,這對于營利性高等教育組織來說具有里程碑式意義,從此大量私人資本開始涌入教育產業。美國教育部公布《高等教育法》(1996)新標準,高校類型被分為三大類,即公立非營利性高校、私立非營利性高校和私立營利性高校。1998~1999年,私立營利性教育類別開始定期出現在國家教育統計中心的報告中“通過對九千所學校的統計,三類高校所占的比例如下:營利性高校47%;公立高校23%;私立非營利性高校29%”[4]。從國家政策與制度上,營利性大學獲得了認可,并且在此領域快速發展?!?012搜狐教育行業白皮書》指出,“美國營利性學院每年的入學人數約為300萬人”[5]。人的教育需求可能才是導致營利性大學產生、存在和發展繁榮的根本。這一需求被商人抓住才產生了營利性大學,才衍生出經濟利益、高等學校的政治影響?!笆袌隽α科仁範I利性教育如雨后春筍般發展,哪里有人需要,哪里就有營利性教育”[6]?!盃I利性教育機構鎖定了大批量的非精英學習者,為他們提供實用性,以就業為導向的學位。營利性教育機構的快速增長,某種程度上,是因為運用技術遠遠強大于他的競爭對手———傳統教育。營利性教育機構的新形式迎合了學習者的需求,技術的廣泛應用既滿足國內又伸向跨境教育”[7]。作為一種新的高等教育組織形式,營利性大學哲學基礎的產生既不是來自于認識論,又不是來自于政治論的哲學觀點。那么,營利性大學產生與存在的哲學基礎是什么呢?
二、營利性大學的哲學基礎
長期以來,人們之所以對營利性大學褒貶不一,主要是因為人們是持認識論立場,還是持政治論立場看待營利性大學這一現象。認識論哲學認為大學是研究高深學問的獨特機構,具有知識的理性價值,政治論哲學重視高等教育應該為國家服務,通過高等教育的機會均等實現社會的公平。如果沒有政治論哲學,高等教育就無法滿足社會的需要,國家發展就失去了發動機。如果沒有認識論哲學,大學就無法成為區分善惡、區別真理和謬誤的偉大仲裁者,成為樹立知識標準和思想標準的精神陣地,成為“社會良心”的代言人[8]。從兩種哲學觀看,營利性大學既不為國家的政治目標作出努力,也不獻身于對價值無涉的真理進行探索,是沒有存在理由的。楊紅霞把哲學的多元化看做為高等教育發展的現實選擇,資本論強調高等教育在創造文化財富時,也直接創造著經濟價值。如果沒有資本論,高等教育就難以脫身于經費的困擾,對其最基本的生存條件構成威脅。對于一個國家高等教育而言,建立在單一的高等教育哲學上也是難以想象的[9]。對于一所普通的高等學校來說,如果沒有一種穩定的主導哲學觀,其發展也必然是盲目的。作為新的高等教育組織形式,營利性大學的哲學基礎究竟是什么呢?
(一)從大學功能上看
無論這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或宗教制度是什么類型的,每一個社會都需要建立一個機構來傳遞高深的知識,整理、分析、批判已有的知識,并創造新的學問。在現代社會中,這個機構就是大學,是人們對知識學問進行分析、鑒別、闡述與深入探究的地方。威斯康辛思想出現之前,大學的主要功能是保存、傳授和發展高深學問,而現代大學又肩負起為公眾和社會服務的功能。營利性大學的基本職能,也是教學、科研、服務社會,或許服務社會占得比重更大一點。因此,從大學功能上看,營利性大學的哲學基礎偏向于政治論。
(二)從國家政策或制度上看
1996年,美國聯邦教育部重新修訂《高等教育法》,對高等教育機構給予新的解釋,對公立學校、私立非營利性學校和營利性學校進行了界定。營利性大學必須開設準學士學位或準學士學位以上課程,課程授課時間在300個學時以上,學校開辦2年以上并和教育部簽署加入協議。1996年前,美國教育部把高等教育機構限定為那些教育部承認的認證機構評估認可的學校。這一規定將大多數營利性學校拒之門外(李麗潔,2009)。重新修訂的《高等教育法》對營利性教育機構與非營利性教育機構分類進行管理,還提供法律保障。這清楚地表明營利性大學獲得教育部所需達到的標準,并在教育領域獲得一定的地位。從國家政策或制度來看,營利性大學的哲學基礎也是偏向于政治論的。
(三)從滿足社會需求的角度考察
伯頓•克拉克曾說過:“如果社會不能從原有機構中獲得它所需要的東西,它將導致其他機構的產生”[10]。傳統高等教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第一,招生的學術性傾向。傳統高等教育重視學生的學術測驗成績(SAT)和高中學業測評(GPA),這使得很多學生因學業成績而無法入學。而營利性大學快速反映市場需求,向學生提供所需求的學位教育。它們所關注的不是學生入學時的學業成績,而是如何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能和實踐應用方面的要求,以及如何實現高就業率。第二,課程設置的靈活度。傳統高校的課程設置以學科為導向,而營利性大學的課程設置面向市場需求,課程快速更新以適應市場需求,讓學生能夠便捷地獲得自己滿意的服務。美國學者詹姆斯(E James)認為,從需求角度看,存在著過度需求和差異需求。所謂過度需求是指政府提供的教育機會不足、學位數量有限;所謂差異需求指學生和家庭根據自己的偏好選擇學校教育資源具有稀缺性。非營利機構不能滿足這兩種需求,在適宜的制度和市場環境中,就有尋利性的資本涌入該領域來填補非營利性高等學校留下的市場空間。James(2010)認為市場力量迫使營利性教育如雨后春筍般發展,哪里有人需要,哪里就有營利性教育。Ann(2004)認為全球化與通信技術是高等教育變革的主要動力,美國成人學習的巨大需求與傳統大學的高費用,推動了營利性大學的產生。營利性大學靈活的現代市場特征也是影響營利性教育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11]。高等教育市場需求不斷增大,傳統的非營利性高等學校不能完全滿足市場的巨大需求,這便為營利性大學留下廣闊的市場空間。作為新的高等教育組織形式的營利性大學,不僅滿足了教育市場的巨大需求,而且通過擴大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均等實現社會的公平,從而實現了大學的政治功能。從這一點看,營利性大學的哲學基礎也是偏向于政治論的。
(四)從營利性大學與非營利性大學的區別性
特征看從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學校的區別性特征看,利潤動機是營利性大學的顯著特征(如表1)。“營利性大學,不需要隱藏追求利潤的動機,它們對使用財務資源負有責任,對追求利潤的動機不需要什么借口。如果高等教育沒有什么利潤可賺,這些機構也不會首先考慮進軍這一產業”[12]。利潤是自由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營利是股東模式企業不可避免的動機。對于營利性大學,利潤動機被詮釋為一種影響整個機構的要點法則。營利性大學營利的一個原因是它們把收費標準定位在能贏利的基礎上,同時在學生市場這一水平上又具有競爭性,能夠被學生接受。市場經濟的存在是營利性教育存在的最根本原因。利潤的吸引也是營利性教育產生的重要原因。而投資收益與利潤動機才是營利性大學產生與發展的內部驅動力。綜述所述,在大學功能、國家政策與制度、滿足社會需求及服務社會功能上看,營利性大學是傾向政治論的哲學基礎,從營利性大學的辦學價值理念與營利行為看,營利性大學傾向于投資收益的經濟論哲學。因此,營利性大學的哲學基礎是政治經濟三、營利性大學哲學基礎的經濟要素教育既是一種消費,更是一種投資。在過去,人們往往只是認識到教育的消費功效,而忽略了其投資的功效,認為教育是非生產性的,不會帶來物質利益。1960年舒爾茨發表了題為《論人力資本投資》的演講,其核心思想為,人力資本應納入經濟學的核心內容,人類的生產能力大于其他形式生產能力之總和。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一樣,體現于勞動者身上,通過投資形成并由勞動者的知識、技能、和體力構成資本,并產生生產性作用。其主要內容為:(1)人力資本需要投資。(2)人力資本對國民經濟增長和國民收入增加的貢獻大于物質資本和勞動者數量。(3)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投資一樣具有成本。(4)人力資本的關鍵在于投資教育[13]。貝克爾于1964年發表《人力資本》,其主要貢獻是對人力資本的微觀分析,其創新點在于家庭生育行為具有經濟決策和成本效用,如孩子培養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家庭的時間價值和時間資源配置,教育與培訓在人力資本形成過程中支出與收入的分析等[14]。以197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舒爾茨為代表的“人力資本理論”認為“教育是對人的投資,教育帶來的結果是人力資本的累積。從高等教育的特點來看,高等教育屬于教育中的中高層次的部分,有利于提高個人收入,進而改善受教育者的福利狀況”。人力資本理論確立了教育既是一種消費,也是一種投資的理念,奠定了教育市場化的基礎。美國經濟學家F•馬克魯普(F.Machlup)首次提出了“知識產業”的概念[15]。1971年,庫茲涅茨(S.Kuznet)提出,現代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知識存量的增長[16]。90年代起,“知識產業”理論逐步完善發展成“知識經濟”理論。知識經濟概念的出現,表明人們對知識和技術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有了更充分的認識。在全球知識產業發展中,教育占主體地位和領頭產業的作用[17]。知識經濟理論確立了知識的經濟價值,知識作為商品,具有投資與消費的價值。服務產品理論為教育成為產業提供了堅實的理論背景。按第三產業經濟學劃分,社會產品分為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消費資料包括實物消費品和服務消費品。服務消費品是指生活消費的服務品,如用于生活消費的教育服務、文娛服務等,亦稱服務消費品。教育的產品是教育服務,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教育服務產品的提供者是知識擁有者,可以是學校、機構或者教師等。教育消費者是需求教育的人,可以是學生或者在職從業者等;如果提供者與消費者之間建立了知識交易關系,營利就這樣產生了。
設置狀況及主要問題大學英語課程設置是指由高等院校公共外語教師承擔的,以非英語專業的本科生為授課對象,集英語課程目標、英語課程內容、英語課程實施與英語課程評價為一體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國家教育政策與方針、學校辦學理念、社會需求、教師與學生的課堂實踐與評價等多方利益相關人的實踐和理念的復雜綜合體。大學英語課程是本科生必修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以外語教學理論為依托,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學習策略和跨文化交際等為重要內容,集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為一體的教學體系。大學英語課程設置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一項內容,可以說,大學英語教學每經歷一次重要的改革,大學英語課程設置都要進行相應的改變與調整。因此,想全面了解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的狀況,必須要從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談起??v觀近20年的大學英語改革,筆者大致把它分為1999-2003年的迷茫期,2003-2014年的探索期,2014年之后的發展期。1999年教育部頒布了《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為大學英語教學的一片迷茫首次提供了全國參考標準,特別是語言功能性參考,如明確學生應該掌握的詞匯量、語法功能等,當時的大學英語多為每周12-16學時。2003年,教育部啟動了“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大學英語教學也緊跟步伐,拉開了改革的序幕。2004年制定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課程要求》)試行稿和2007年頒布的正式稿成了后來全國180多所改革試點院校在設置大學英語課程時的重要參考標準和行動指南,《課程要求》提出盡量保證大學英語課程在本科總學分中占10%,據統計,各院校的大學英語課時數基本為每周12學時。在《課程要求》指導下的大學英語課程設置與過去相比有許多改善,主要表現在:一是鼓勵“學生主體化”,更加重視聽說能力,以前沒有口語課的學校紛紛開設了口語課;二是提倡“個性化”和“自主性”學習,重視了現代化教學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不少學校為大學英語課設置了網絡聽力課,加強了相應的資金投入和硬件建設;三是課程設置注重“工具性”與“人文性”并存,更加關注文化因素的引導和人文精神的培養。綜上可見,在大學英語改革中,各院校積極思變,大學英語課程取得了階段性的提高,但是也存在著很多問題,下面將從課程的各要素方面分別加以探討。第一,大學英語課程目標泛化,定位不清。許多學校依據《課程要求》來設置本校的大學英語課程目標,按照《課程要求》,“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流?!雹僬n程目標是出發點和參照系數,如果各學校不能細化這些能力目標,只是籠統地加以闡述,這勢必會導致課程內容與課程實施等一系列環節出現定位不清,空化和泛化,不具有執行力。這正如有的學者抨擊的那樣“這些目標比較泛化和含糊:今后什么樣的學習?什么樣的工作?進行什么樣的交流?用什么手段去達到?都沒有清晰的界定”。②而實際情況是,由于學校缺乏細化課程目標,這雖然留給教師很大的操作空間,但他們作為課程實施者面對這些模糊的目標常常感覺無的放矢,既不能完全理解上面學校貫徹下來的這些“宏大”目標,也不完全了解下面學生的實際需求,因此只能依靠個人經驗和判斷去實施教學,結果造成與教學目標的偏航或遠離。與此同時,很多學生覺得這些目標特別飄渺,沒有結合他們的利益訴求,還遠遠不能應對目前專業學習和今后職場英語的需求,并不能在英語學習中受益,從而極大地降低了他們對英語課程學習的滿意程度和興趣程度。第二,大學英語課程課型分類趨同,內容單一。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雖然很多院校都進行了分類分級教學,但課型分類趨同,沒有體現校本特色。如分級教學指的是按英語水平,把學生分成ABC三類進行教學。課型雖然從傳統的綜合英語教學變成了“綜合語言類、語言技能類、語言應用類、語言文化類和專業英語類”等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或基礎課和拓展課程,雖然從名稱或形式上看上去很豐富,但實質上內容還是很單一。如語言技能類,無非是將綜合英語變成了聽力、口語、寫作、讀譯等方面的專項訓練,而語言文化類就是“英美概況”等。
我們在課程內容豐富性方面,遠不及香港,僅以香港理工大學“英語教學中心”為例,目前僅為全校非英語專業提供的與職業有關的語言訓練課程(不包括通用英語課和提高課)就多達55門課型,如商業學生的大學英語、工程學生的大學英語、設計學生的大學英語等等。這些課程都是結合專業傳授英語交流技能,如何寫學術論文,如何參加學術研討會,如何寫商業計劃,如何參加商務會議等。我們的大學英語課程內容為什么會顯得如此單調?大致可歸納為三方面原因:其一,受資源所限,如教師資源緊張,無力開設那么多的課程;其二,受英語教師能力所限,語言教師轉化為專業英語教師要進行專業培訓和提升;其三,盲目跟隨試點學校,不了解本校學生的實際需求,沒有開發出具有校本特色、深受學生歡迎的課程,很多學生修讀某一門英語課就是為了拿學分,而不是出于真心喜歡。第三,大學英語課程實施缺乏內涵式發展,教學理念相對滯后?!墩n程要求》強調“各高校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采用新的教學模式,使英語的教與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朝著個性化和自主學習的方向發展。”①在全國一片轟轟烈烈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浪潮中,雖然很多院校都投身其中,他們加大了對信息化網絡平臺和網絡實驗室的投資與建設,為學生開設了網絡英語課,以期改變原來以教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但是,現實的效果是,由于新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差距較大,不少教師還沒有轉換教學理念,如變“教師為主體”為“學生為主體”;變“技能輸入為主”為“技能輸出為主”,再加上教師缺少必要的現代信息技術的培訓,使網絡教學流于形式,沒有實現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依托的英語教學的優勢。在21世紀信息化時代,學生渴望嘗試這種現代化技術帶給他們學習上的便捷、高效與自主,但只有硬件的配備,沒有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沒有發展內涵式的設計,學生對網絡學習熱情降低,疲于應付考試與檢查。第四,大學英語課程評價形式單一,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仍占主流。針對大學英語教學中出現的應試教學傾向,《課程要求》除了提出“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相結合的思想”,同時它并未與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掛鉤,它建議“在完成《課程要求》中的一般要求、較高要求或最高要求層次的教學后,學??梢詥为毭}組織考試”②??稍趯嶋H教學中,大學英語課程評價過于單一,很多院校不強調過程性評價,只重視終結性評價。究其原因,這一方面是由于過程性評價要求緊密結合課程目標與課程實施內容,不斷給學生進展性反饋,在課程目標不清的情況下,要求教師設計科學合理的過程性評價對教師無疑是一種挑戰;另一原因是,由于大學英語四六級是全國標準化水平考試,社會(特別是就業用人單位)認可度高,不少院校還會把通過四六級考試作為英語免修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而學生一旦通過了四六級考試,英語學習就變得懈怠,學習興趣減弱、課堂出勤率低,不再做“最高要求”,在實際與外國人交往的過程中,也還是無法開口自由交流,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未見提高。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大學英語課程設置還面臨著很多困難與挑戰,大學英語課程在目標定位、內容實施、評價方式等方面都與學生的實際需求嚴重脫節,大學英語在歷次大學英語課程改革中,無論是重視讀寫還是注重聽說,學生的整體英語素養并沒有顯著變化;另一方面,大學英語課程并沒有滿足學生希望提高英語水平的需求,“越來越多的學生認為經過大學英語課程的學習后,英語水平與高中相比并沒有顯著提高,甚至有些學生認為英語水平有所下降”③。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脫節現象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各院校教學管理部門在參與、規劃、設置大學英語課程時往往站在自上而下的角度考慮問題,他們在貫徹、參考教育部政策性文件(如《大學英語教學大綱》、《課程要求》)的同時,卻忽視了學生的實際訴求和現實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缺少有針對性的校本研究,盲目跟風,缺少科學依據,導致大學英語課程的古板單調、水土不服與效率低下。那么,校本研究該從哪里著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需求研究到底該怎樣進行呢?學習者對大學英語課程到底有什么樣的需求呢?鑒于此,如何科學合理、從學習者需求角度設置大學英語課程,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國內外學習者需求分析與外語課程設置研究
在國外,把學習者需求分析①應用到外語課程設計里的經典之一,是Hutchinson和Waters等西方學者于20世紀80年代倡導,強調通過內省、訪談、觀察和問卷等手段對學生的需求進行研究,并以此作為課程開發技術手段,成為外語課程設計的重要環節。Hutchinson和Waters界定了“需求”的概念②:必要(necessities),即學習者在目標情境中必須知道的以保證其語言功能的有效性;缺乏(lacks),只有學習者必須知道的知識還不夠,還要知道學習者已有知識,存在于學習者必須具備的與其已有知識之間的“差距”(gap)即為缺乏;主觀需求(wants),即語言教學或課程中學習者的內在需要;學習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Hutchinson等認為要了解兩種學習策略,一種是學習者運用的語言學習策略,其二是教師詮釋的學習策略;限制條件(contains),在需求分析的決策環節要考慮的關于學習情境的限制條件;語言評審(the languageaudit),這是由機構、組織或者國家層面進行的大規模問卷調查,為語言教學政策提供依據。隨著需求分析不斷深入,需求分析模型也不斷發展和創新,西方研究者建構了相應的需求分析模型:1)Munby③的目標情景分析模型(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主要針對學生在將來目標職業或學業情景下語言要求的分析。2)Allwright④的目前情景分析模型(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是指對學習者目前已知的與在目標語言運用環境中所需知之間的欠缺的識別及如何進行針對性施教的分析過程,也稱欠缺分析(Deficiency Analysis)。3)Hutchinson?。aters的模型,將需求分為學習需求(learning needs)和目標需求(target needs)。前者是指學習者為了獲得目標情景下的語言能力、交際能力所需做的;后者是指學習者在目標情景下需要做什么,即必須要學習的(necessities)、欠缺的(lacks)和想要學習的(wants)。4)DudleyEvans&St John⑤的模型,是迄今為止最為全面的需求分析模型,包括學生專業信息、學習者個人信息、語言信息、學生欠缺等七個方面。研究證明,學習者需求分析已成為課程設計的首要環節及主要方法論依據。不難看出,在外語教學領域,需求分析的重要性等同于醫生對病人開處方前的診斷,能夠使學習者與課程建立有意義的關聯,使得語言課程與不同國家、不同水平以及不同目標群體學生的需求相適應成為可能⑥。更重要的是,需求分析可以為制定外語教育政策和設置外語課程提供實證依據。國內學界有關學習者需求分析與英語課程設置的研究,學者夏紀梅和孔憲輝⑦率先把需求分析的理念引入外語課程設計。隨后有研究者余衛華⑧、管春林⑨批判性地考量了需求分析模型對英語課程設置的重要意義,綜合運用需求分析模型以達到不同的研究目的。
在需求分析的實際運用層面,有研究者王紅瑏瑠調查一年級大學生對英語選修課的需求,發現大學英語選修課程設置不均衡現象十分突出,不受學生重視。另有研究對畢業生的英語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發現60%受試者在工作中很少使用英語,閱讀為他們使用頻率最高的技能,聽說則最低。此外,研究者曾建彬等①指出,相當一部大學生亟需得到學術英語的系統訓練,以便能夠撰寫和發表符合國際標準的學術英語論文。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國外的需求研究模型雖然結合了外語課程設計,給我們提供了參考,但是卻無法滿足調查在不同語言學習環境下、不同社會背景下學習者的外語需求。國內研究者雖然從不同角度對需求分析與外語課程進行思辨或實證考量,從理論本身而言,忽視了需求分析理論的邊界,也就是沒有區分需求的具體類別或指向,導致所得的結論缺乏系統性;其次,簡化了課程設置過程,認為課程設置就是開設課型、教學模式等線性疊加,如一些院校僅針對學生對課型或教學模式的需求,就對其課程設置進行改革,缺乏整體性;另外,實證研究的樣本量較小,僅限于某一年級或專業的學生群體,不能體現需求分析理論客體的多樣化,不具代表性。在政策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制訂和實施大學英語課程改革方案過程中,研究者、政府管理部門多從宏觀角度,強調從學校、教師層面開展工作,用自上而下(top-down)的方式制訂教學目標、改進教學方法等,忽視了大學生主體的學習需求,沒有從課程的本源上去解決課程效果問題②,從而導致大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不高。鑒于此,依據已有的需求分析理論,筆者以某985高校非英語專業在校本科生為研究對象,隨機抽取大一至大三非英語專業的2000余名學生進行課程需求問卷調查,通過統計分析,我們發現雖然不同學習者對大學英語的需求有著明顯的復雜性、個性化與多樣性,但是,從整體趨勢來看,他們的需求卻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實施和評價方式等大學英語課程主要素方面有明顯的趨同性,這為校本課程設置提供了可借鑒性的參考,調查的重點及結論圍繞以下四方面展開。其一,課程目標是對一門課程學習結束后應達到的學習結果的預期,具體表現為學生學習目的和個體愿望。調查發現,學生學習英語的目標呈多樣化趨勢,需求由多到少依次為:為了“掌握一門語言”、“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向國外介紹中國文化”、通過四六級等其他等級考試”、“找到好工作”等。其中,以通過考試為英語課程學習目的的學生不到56%,這一結論與楊小彬③的研究結論并不一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所調查的院校及學生層次的差異,從側面說明課程設置有校本特點,重點院校學生對出國等需求大于對通過四六級考試的需求。另外,學習目標趨同集中體現在77%的學生希望通過英語課程提高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其二,在信息化的21世紀,傳統的紙質教材將融合于電子化的外語教學系統中,那么目前的課程內容是否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調查發現,內容需求具有復雜性特點。學生對英語電子資源需求略高于傳統紙質媒介教材需求,這說明英語課程內容需要迎合當前大眾媒體的發展趨勢,拓寬學生的學習途徑,提供多樣化、多渠道的課程內容資源。分析發現,學生對聽、說、讀、寫、譯及英語文化等綜合知識的學習資料需求較大,均占60%以上,喜歡開設“多樣化的聽力練習(情景對話、新聞報道等)”、“口語練習”、“漢譯英、英譯漢翻譯”等。學生對于課外媒體資源的需求集中在英語廣播、影視、歌曲及英文網站等方面。上述課外媒體資源相對課內教材而言,學習過程更輕松、內容可選擇性更強,因此學生英語學習情趣及參與度更高,需求也更大,這無疑對當前的教材設計者提出更大挑戰。其三,課程實施主要是指把課程計劃付諸實踐的過程,它是實現預期的課程目標的基本途徑。課程是否有助于教育目標的實現,是否被學習者所接受,都必須通過課程實施來實現。本調查顯示,學生對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方式、教學環境和課型有不同程度的個性化需求。63.5%的學生需要“多樣化教學”,與常規課程講授法相比,多樣化教學具有較大的自主性、靈活性和實踐性,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參與度。在教學環境需求中,55%以上的學生需要參加英文報告和英文講座等與他們專業相關的學術性活動,說明在現有“基礎課+高級選修課”課程體系中,還應著力建設“專業英語課程”。在課型需求層面,學生的需求集中于“英語選修課”,希望能夠開設“技能類英語選修課程”(68.5%)、“文化類英語選修課”(65.4%)、“學術類英語選修課程”(56.3%)。其四,課程評價,即通過對學生知識、能力等方面的考察,評價課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主要分為結果評價(終結性評價)、過程評價(形成性評價)。調查顯示學生對評價非常重視,他們的需求呈多元化。如65.8%學生認為課程評價應“側重考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64.1%認為評價應“采取平時成績+期末考試的形式”,52.2%的學生認為應“加大平時成績的比例”。
三、完善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的建議
通過對大學英語課程的回顧與需求分析的討論,我們得出如下結論:課程設置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動態循環系統,學習者需求的復雜性、多元性和個性化在課程設置體系中通過課程目標、課程實施、課程內容及課程評價得以顯現;學生對課程的具體需求表現在,學生需要大學英語課程目標能夠更加重視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課程內容應增加課外英語輔助練習資料以及網絡媒體英語資源;課程實施需要多樣化教學活動,增設英語選修課種類;課程評價以過程性評價為主,終結性評價為輔。基于問卷分析反映的學生現實需求,我們提出以下建議:第一,各院校應立足于校本需求研究,規劃出適合本校特點的課程目標。首先,各院校要處理好課程目標與國家指導性文件的關系。《課程要求》是一份指導性文件,不是指令性文件,因此,各院校應該在參考《課程要求》的同時,充分考慮本學校定位(研究型、教學研究型、教學型)、學科類型、專業需求和學生水平等因素。其次,課程目標的規劃除了要邀請管理人員、學科專家等參加,還要考慮一線教師的意見,結合實際的教學需求。再次,要展開校本研究調查,基于本校學生現有英語水平及發展趨向,制定多層次多維度英語課程目標,更好地體現校本特色。如重點院校學生學習英語可能是為了“出國留學”或“向外國介紹中國文化”;醫學類院校學習英語可能是為了“看懂英文醫學書籍”;理工類院校學習英語可能是為了“找到好工作”等等,而同類院校中又可能因層次不同(本一、本二、本三)而定位不同的課程目標。所以,大學英語課程設置也是一個系統工程,各校的大學英語課程應細化課程目標,針對不同的學生結構和需求,制定多層次多維度目標,為課程內容和課程實施確定明確的方向。第二,合理設置課程內容,處理好課堂教學資源和網絡媒體資源的關系,豐富學生英語課程學習資源。課程內容應充分考慮不同的學生主體,體現內容的層次性與多元性。多層次和多渠道的學習資源不僅可以用來傳授語言知識,還能夠傳授文化,符合英語學科的工具屬性和文化屬性要求。因此,我們應以“分類指導,因材施教”為原則,在基礎課階段使用材(如教育部推薦的重點教材),學習的快慢和學習難度應視不同層次的班級來定;同時,還應在現有教材的基礎上,教師集體備課,針對學生主體特點,共同開發多樣化的教學材料,如提供多樣化的聽力(情景對話、新聞報道等)、口語(口語話題更具時代感,如討論‘啃老族’和‘月光族’等現象),及閱讀材料(時文報道、科技知識、文學作品)等。在提高課階段,教師可采用自選模式,即根據課程特點和目標,自主選擇更適合學生需求的材料,如提供“漢譯英、英譯漢翻譯相關的學習資料”,“英美文化的背景知識”、課外媒體資源等。第三,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優化學習環境,全面發展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大學英語課程實施的重要環節是教師的教學方式,更新教學理念,促進教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教師而言,最成功的教學在于激發學習興趣、教給學生相關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應該通過安排靈活、自主的課堂活動,提高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參與度。另外,教師在運用多樣化教學方式的同時,不能完全摒棄傳統的授課形式。教師應根據課程及學生特點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如在寫作技巧的講解方面,傳統教學就比較有優勢。這在客觀上要求教師要不斷推陳出新,跟上時代形勢,發揚傳統教學方法的優勢,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達到教學的最優化。大學英語課程在鼓勵和提倡通過網絡進行“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的同時,教師也應該對必要的隱性課程提供支持、輔導與反饋,克服英語網絡學習課程的盲目性和重復性。我們可以借鑒當前國際上成功的MOOCs范例,鼓勵教師開展微課教學,提高大學英語的學習效率。第四,建立科學的課程評價體系,加強形成性評價的促進作用,發揮終結性評價的導向作用,提高學生英語課程學習效率??茖W的評價體系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英語課程的評價應根據課程標準的目標和要求,實施對教學全過程和結果的有效監控,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