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8 11:44:25
序論:在您撰寫自然科學基礎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起步甚晚的自然科學研究工作又受到急功近利、科技混談的政策影響,多次在似曾相識的壓力下掙扎。其實,不同時期政策要求的相似性,跨越了意識形態和政權更迭的差異,反映了歷史文化傳統的沉重束縛。
1953年朝鮮停戰之后,中國第一次有可能在較穩定的環境中全力從事經濟建設,當時工業部門的研究力量幾乎等于零,中國科學院的許多研究所為工業部門解決過大量實際問題,以物理研究所(50年代初曾經稱為應用物理研究所)為例,它承擔過的任務包括:為黑龍江阿城儀表廠解決鋁鎳鈷永磁合金澆鑄余料的再利用問題,為鞍山鋼鐵公司解決延長耐火材料壽命問題,為建筑部門研究加速水泥凝固的方法,為飛機制造工業研究鋁合金相圖,為電機業研制單取向和雙取向硅鋼片等等,這些工作多數都沒有總結成學術論文,留下來的完整記錄很少。前輩理論物理學家彭桓武為冶金提出的連續軋鋼中的鋼錠冷卻速度,專門解決了一個熱傳導問題。這篇文章30多年以后才發表在慶祝周培源先生80壽辰的文集中,可算是一個特例??傊?,當時科學工作者們投身思想改造和經濟建設,并沒有十分強調自然科學基礎研究的意義。1956年制定的12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也沒有把基礎研究置于特別地位。這是符合當時的國情、國力的。
在1956年1月的知識分子工作會議上說:“在過去幾年中間,我國的各種工作都在開始,我們在目前需要和技術工作方面多投一些力量,而對于長遠需要和理論工作方面注意得比較少,這是難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到了現在,如果我們還不及時地加強對于長遠需要和理論工作的注意,那么,我們就要犯很大的錯誤。沒有一定的理論科學的研究作基礎,技術上就不可能有根本性質的進步和革新。但是理論力量的生長,總是要比技術力量的生長慢一些,而理論工作的效果一般也是間接的,不容易一下就看出來。正因為這樣,有許多同志現在還有一種近視的傾向,他們不肯在科學研究方面拿出必要的力量,并且經常要求科學家給他們解決比較簡單的技術應用和生產操作方面的問題。當然,理論決不可脫離實際,但是目前的主要傾向,卻是對于理論研究的忽視?!痹呛蔚惹逍寻?!然而,此后46年間,近視的傾向、簡單的要求,何曾稍減。從積極的方面回顧,三年(1957~1960年)中發生的許多事情,在外國人和后人看來,近乎荒唐,卻也反映著我們對于工業化、現代化的強烈愿望。畢竟中國科學院的規模是在那些年代奠定的,電子學、半導體、自動化、計算機的發展是從那時開始的。
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經歷了支持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我國自然科學,確實到了應當作加大縱深的戰備調整的時刻。然而,十年“”(1966~1976年)不僅耽誤了時機,還對本來就很薄弱的自然科學基礎研究進行了全面沖擊??匆豢催@后面的“社會輿論”,是頗富教益的。我國理論物理研究在“”期間的經歷,正好用以典型地說明傳統的理論實踐觀的作用。理論物理研究可以粗略地劃分為四個領域,粒子和場、原子核理論、凝聚態和統計物理、天體和引力。粒子物理研究由于主席1964年同坂田昌一談話中所表現的重視以及與“一分為二”哲學命題的關系,得以保存隊伍,并以70年代初楊振寧、李政道相繼訪華和1973年高能物理代表團訪美為契機,有所復蘇。核物理因為有國際背景和“核參數”任務的要求,基本維持原狀,還得以在“工農兵大學生”中要求一定的培養數目。凝聚態和統計物理是四個領域中最接近實際的,卻從哈爾濱到廣州,全部解散改行。正是因為接近實際,自認為有發言權的批評家也多。中國科學院軍代表向越南科委主任介紹物理所情況時說,“從前有一個理論研究室,理論脫離實際的典型,解散了!”與此成為鮮明對照,最為“好高騖遠”、“不食人間煙火”的天體和引力理論,在此期間有所壯大。那原因卻也是理論聯系實際。我國一些優秀的數學家轉入這一領域,對“軍宣隊”這是聯系物理實際,他們仍然可以作一點現代微分幾何,同時訓練了一些年輕人。工廠技術員到車間當工人,實驗物理工作者下廠做技術員,理論物理人員去做實驗,數學家來搞理論物理。這發生在“彎曲時空”中的“平移”,使許多人聯系了“實際”。
我國目前經濟繁榮的背后,存在著不少深層次的問題,其中一部分就涉及到自然科學基礎研究。完成人類基因組1%和水稻全基因組的測序,確是值得稱道的成績;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所用的自動測序機器全系舶來,還不必提及所用原理。研制出每秒萬億次以上浮點運算的大型并行處理系統,當然是重大科研成果;然而,也不要忘記關鍵芯片仍靠進口。技術引進,可以加速起步;然而,邯鄲學步、履人后塵,總難以真正技超群雄,“領導世界新潮流”。只有濃厚、廣泛而持續的基礎研究才能孕育出異軍突起的技術革命,建立起自己的支柱產業。像中國這樣的大國,更不能靠別人的基礎研究來實現自己的技術創新。
“基礎研究要有國家目標”是堂皇而正確的提法,問題在于由誰來規定這個“國家目標”。一位年輕的管理干部曾對我說,你現在從事理論生命科學研究就是符合“國家目標”的。他不知道,我早在1985年在非線性科學和復雜性問題中干得正歡時,參加了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關于生物學發展戰略的常委擴大會,此后就開始思考和準備向更為非線性、更為復雜的生命系統作戰備進軍。從1991年以來,我所在的研究組就不斷學習生物學基本知識,全力以赴做生物問題,現在其實還沒有入門。怎么能做到一旦“國家目標”下達,三年之內就出成果呢?
“管理出效益”是搬到自然科學基礎研究領域的另一種錯誤概念。生產企業、工程項目、技術攻關,理應加強管理。而不恰當的“管理”,正在妨礙我國自然科學基礎研究的根本進步。應當撤銷一批管理和評估機構,解放生產力。特別要讓大批年輕有為的學者“沉”下去做事,而不是“浮”起來當“官”,去妨礙別人安心鉆研。
科學管理部門忙于改組機構、評議課題,卻很少對科學研究的支撐體系下功夫。僅以中國科學院圖書館為例,它的讀者范圍遠遠超出基礎研究。1980年訂閱原版期刊5377種,買原版書7245種。到1991年,原版期刊數量砍到1277種,購入原版書降到642種,幾年間期刊平均訂閱價上漲8.6倍,平均書價上漲14.4倍,而該館圖書經費只增加了82%。多少高等學校圖書館停書???,還越保越少。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影印書刊全面停止,究竟增加了多少圖書撥款以茲補償?有些領導強調國際互聯網上有大量在線期刊資料,卻不提大多數有用信息乃有償服務。全球同行中,很少有人像不少中國教授那樣,不敢放手讓學生上網,就是因為計算機網絡收費不在高處統一解決,而是往下層層加碼。學界多次呼吁,陋規至今未改。目前廣泛存在于學術界中的浮躁情緒、泡沫科學乃至學術風氣問題,在相當程度上是由急功近利的政策所引發的。一些管理科學技術事業的負責人士,總希望在自己的任期之內見到成績;掌管經濟預算的部門要聽見金元寶落水的“響聲”。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要有隊伍、有物質條件,還要有時間積累,才能“于無聲處聽驚雷”。共和國成立50多年了,從生孩子、抓教育做起,足以培育出兩三代基礎研究人才。提法不斷更新,實質上總不敢在基礎研究領域旗幟鮮明地放開步伐的科學政策,已經使我們浪費了太多的時間。
還應當指出,我國自然科學基礎研究的許多方面,還未能擺脫一種半殖民地的心理狀態。某些已經作了大教授的人士,開口閉口“我的老板”如何如何;還沒有跳出原來所學課題,卻學會了美國“老板”作風,經費多了花錢雇人為自己出文章。有些研究情況對內保密、對外開放,國內同行只能偶爾從國外訪問者中了解一二。許多課題論證實際上也是引用外國已有的論據和“權威”言論。
我國在SCI收錄的論文總數世界排名,已經由1995年的第十五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八位。然而,這里面有多少高影響力的文章呢?2000年,SCI的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做了一項統計。它把1981年到1998年發表的論文分為22個領域,每個領域內部比較,用計算機挑選出200篇“高影響論文”??鄢貜秃?,總計有76998篇文章入圍。這些文章中213篇至少有一個作者的工作單位在中國大陸,占0.27%,即不到千分之三。有47篇論文的全部作者的工作單位都在中國大陸,占0.061%,即略高于萬分之六。這些數字同論文總數呈尖銳對照。其實,大量發表低質量的論文乃是人力和物力的浪費,卻給某些科技界領導帶來良好的自我感覺。
“形而上學”(metaphysics)的原義是關于世界本原或事物發生發展的原因的學說,即關于世界本體論的學說。公元前1世紀亞里士多德呂克昂學園的第11代傳人安德羅尼柯在編輯亞里士多德著作時,把亞里士多德的有關研究第一原因本身,即永恒的、非物質的、靜止不動的存在的著作,放在研究世界運動變化的著作(physics)之后,取名為meta-physics,直譯應為“后物理學”。由于在metaphysics中,亞里士多德研究討論的是事物的終極原因,世界為何存在和如何存在本身的問題(亞里士多德自己把它稱為“第一哲學”),而這些問題在人類的經驗范圍內是無法感知的、超驗的,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所以我們中國人就借用《易經》上“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一語,把metaphysics譯為“形而上學”。值得指出的是,按照中國《易經》中的意思把metaphysics翻譯成形而上學,并且按《易經》中的思想理解“形而上學”,其實與西方人自己對meta-physics的理解是有較大差異的。差異之一是,中國人認為“形而上”的東西是虛無縹緲和難以捉摸的,比如說“道”、“太極”、“元氣”等,所以人們也無法用語言把它們的真實含義明確地表達出來,要想真正把握它們,只有通過直覺、內省、覺悟,即通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方法去體會;但西方人認為,盡管事物的本原、原理和事物背后的原因(柏拉圖稱為“理念”世界)是人類的感官無法感知的,但人類可以用理性思維去把握它、認識它(這也是古希臘人崇尚理性主義的重要原因)。差異之二是,中國人既然認為“形而上”的東西是難以把握的,因此就把“形而上學”看成是“玄學”(20世紀初有相當長一段時間metaphysics就譯為“玄學”),看成是一種“天道”,而“天道淵微,非人力所能窺測”(阮元《疇人傳》卷46);但西方人認為,“形而上學”實質就是關于世界為何存在原因的學說,是世界存在本身或“第一存在”的學說,這種存在是其他所有存在的原因、前提或基礎,因此,這種學說比其他任何學說都更高級、更基本、更實在、更富有智慧??傊?,所謂“形而上學”本質上就是關于世界為什么存在、如何存在的原因的學說,這種學說盡管沒有什么實用價值,也不討論有關現象世界或感性范圍內的認識,因而在人類的經驗范圍內也不可能得到檢驗,但它卻是現象世界或感性認識的基礎,一點也不“玄”,甚至比看得到摸得著的客觀事物更實在。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有一門學問,它研究‘實是之所以為實是’,以及‘實是’由于本性所應有的秉賦。”〔1〕56而“為這門學術本身而探求的知識總是較之為其應用而探求的知識更近于智慧,高級學術也較之次級學術更近于智慧;哲人應該施為,不應被施為,他不應聽從他人,智慧較少的人應該聽從他。”〔1〕4那么,究竟什么是智慧呢?“智慧就是有關某些原理與原因的知識?!薄?〕5因此,形而上學知識是最有智慧的學問,是最高級的學術。
二、自然科學為什么必須以形而上學為基礎
亞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學》中曾明確指出:“凡為每一個有些理解的人所理解的原理必不是一個假設;凡為有些知識的人所必知的原理當是在進行專門進行研究前所該預知的原理。”〔1〕62他還進一步指出:“一切事物悉加證明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樣將作無窮的追溯,而最后還是有所未證明的);假如承認不必求證的原理應該是有的,那么人們當不能另舉出別的原理比現在這一原理<矛盾律>更是不證自明了。”〔1〕63很明顯,亞里士多德在這里所說的“在進行專門研究前所該預知的原理”或“更是不證自明、不必求證的原理”正是探索宇宙奧秘的基礎或指南。而康德說得更清楚、更直接:“按其本義來稱謂的自然科學首先是以自然的形而上學為前提的。”〔2〕5不用說,在亞里士多德和康德看來,進行科學研究或探索宇宙奧秘必須要以“形而上學”為基礎、為前提。那么,究竟什么是自然科學的形而上學前提或基礎呢?它們在自然科學中究竟居于何種地位或起何種作用呢?這當然是非常值得我們認真討論的重要問題?!拔鞣娇茖W的本質在于,它是對自然現象產生原因的一種猜測或解釋?!薄?〕比如說,地球上所有人憑感官或憑經驗都知道“天冷的時候,水會結成冰”;都知道“天熱的時候,食物容易變質,不能再吃,吃了變質的食物,人就會生病”;都知道“月有陰晴圓缺”等等。但古希臘哲學家認為,人類不能以獲得這些感性知識為滿足,而應探究它們背后的原因。亞里士多德就明確指出:“研究原因的學術較之不問原因的學術更為有益;只有那些能識萬物原因的人能教誨我們?!薄?〕4然而問題是,人類可以憑感官感知到現象,但現象背后的原因卻無法通過感官感知到,它只有通過猜測才能知道,這種猜測所依靠的就是“理性思維”,而理性思維的核心就是“合邏輯地推理”。所以說,對現象背后原因猜測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合邏輯推理的過程。康德之所以提出“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的口號,之所以把“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看作是“自然科學成為可能”的基礎,正是這個意思。接下來的問題是,人類根據其理智法則進行合邏輯推理必須有一定的前提或基礎,如果沒有這些前提或基礎,“合邏輯地推理”根本就無法進行。我們以阿基米德推導液體的浮力原理的過程為例進行分析說明?!澳绢^、樹葉等物體肯定有重量,但在河里它們都浮在水面上,并沒有沉到水底”,這顯然是鐵打的事實,是所有人都知道的自然現象或經驗。但這一現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阿基米德通過猜測或合邏輯地推理,認為最好、最合理的解釋是,“木頭、樹葉這些物體肯定受到向上的托力(或浮力),而且這一托力或浮力必定是由水產生的”,這是猜測或推理的第一步。既然木頭、樹葉這些物體在水中受到水對之向上的浮力,那么其他所有物體在水中必定會受到同樣的浮力,否則是不合邏輯的,是不可思議的,這是猜測或推理的第二步。既然水對浸沒在其中的物體有向上的浮力,那么所有液體,象水銀、酒、油等,對浸沒在其中的物體必定也有向上的浮力,否則同樣是不可思議的,是不符合人類理智法則的,這是猜測或推理的第三步。這樣一來,阿基米德在看到或觀察到“木頭、樹葉等物體浮在水面上”的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一步步邏輯推理(即猜測),最終推導出了關于液體的浮力原理。筆者通過合邏輯地推理猜測,阿基米德當年“必定”是如此推演出浮力原理的。其實,普朗克也是在黑體輻射的所謂“紫外災難”的實驗結果的基礎上,通過邏輯推理推導出“能量子”理論的;等等。這充分說明,西方科學知識其實都是人類根據自己的理智法則,通過邏輯推理(包括數學推理,因為數學本質上也是邏輯)獲得的。不過,在這一系列嚴密的邏輯推理過程中,自始至終都必須有一個基本前提作為推理的基礎,這就是“世界是統一的”:同一類事物的屬性必然是相同的或一致的。而這一前提正是推導浮力原理的形而上學基礎,沒有這一基礎,浮力原理將成為空中樓閣。阿基米德認為,如果木頭、樹葉這些物體受到水對之向上的浮力,那么其他物體在水中必定也要受到同樣的浮力,這從何說起?有何根據呢?假如自然界中水只對木頭、樹葉有向上的浮力,而對鐵塊、石頭就沒有向上的浮力,咋辦?阿基米德憑什么就認定水對木頭、樹葉如果有浮力,那么對鐵塊、石頭必定也有浮力?這基于什么理由?(其實,這一問題與“休謨問題”密切相關)很顯然,這一推理過程必須隱含一個前提:“世界是統一的”。這一形而上學前提對于浮力原理的推理過程而言,是絕對不可或缺的。如果沒有這一前提,推理一步也不能進行,這樣一來,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也就永遠只能依賴于經驗(這正是休謨所認為的)。實際上,西方科學的任何理論都有其相應的形而上學基礎,正如康德自己所說,“只有那些其確定性是無可置辯的科學才能成為本義上的科學;僅僅只是具有經驗性上的確定性的知識只能在非本義上稱之為學問。”〔2〕3或者說,“一切本義上的自然科學都需要一個純粹的部分,在它上面可以建立起理性在其中所尋求的無可置辯的確定性?!薄?〕4不言而喻,這個具有無可置辯確定性的純粹部分正是自然的形而上學。大哲學家雅斯貝爾斯也明確指出:“一種純粹的科學需要一種純粹的哲學。”〔4〕德布羅意之所以提出“物質波”理論,愛因斯坦之所以提出光量子論、統一場論,摩爾根之所以把關于果蠅的遺傳規律推廣到一切生物物種等等,同樣也都是以“世界是統一的”這一形而上學命題為前提的;哥白尼之所以大膽否定“地心說”,提出“日心說”,愛因斯坦之所以提出相對論,是基于“世界是簡單的”這一形而上學前提;西方科學所有學科之所以都熱中于尋找現象背后的原因,是因為西方人堅信,客觀世界中的任何事物或現象都是作為原因的結果而存在的。為此,亞里士多德提出“四因說”對之進行解釋。作為中國人,我們通過學習對西方科學的內容幾乎都能夠掌握,但遺憾的是我們對西方科學從何而來,西方人為什么會提出近乎“荒唐”的大爆炸宇宙理論、能量子理論、物質波理論,為什么熱衷于用數學、實驗、分析、類比等方法研究探索自然界,尤其是對西方科學的形而上學基礎等等,都知之甚少。
三、對《自然科學的形而上學基礎》的深層理解
通過以上分析討論我們終于搞清楚了,西方自然科學知識僅僅是人類理性思維的產物,這正是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所闡述的核心思想:自然科學之所以成為可能,是因為“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而人類在進行合邏輯推理的時候,必須以“自然的形而上學為前提、為基礎”,而這正是康德的《自然科學的形而上學基礎》的核心內容;那么“形而上學”又是什么呢?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對之進行了詳細闡述。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設想,如果有人問哥白尼,“我們大家(包括你自己)都感覺不到地球在動,你哥白尼卻說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圍繞太陽轉,而且速度那么快,這從何說起?有什么證據?你是怎么知道或你憑什么說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是圍繞太陽轉的?”哥白尼的回答必定是,“柏拉圖早就指出,可感的現象世界是變幻莫測的、是不真實、不可靠的,我們不能相信,而‘地心說’用80多個本輪和均輪來解釋有關天文現象,顯然不符合‘世界是簡單的’這一基本原則,是不可思議的,上帝也絕不可能動用80多個本輪和均輪來創造宇宙。用‘日心說’取代‘地心說’解釋有關天文現象,最符合‘世界是簡單的、和諧的、在數上是成比例的’這一原則,因此宇宙必定如此。”無獨有偶,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說得更清楚:“溫和的形而上學者相信:邏輯上簡單的東西不一定都在經驗到的實在中體現出來,但是,根據一個建立在一些具有最大簡單性的前提之上的概念體系,能夠‘理解’所有感覺經驗的綜合?!薄?〕672這意味著,科學家在進行科學探索時,幾乎一刻也離不開某種信念,而這一信念正是“自然的形而上學基礎或前提”。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相信世界在本質上是有序的和可認識的這一信念,是一切科學工作的基礎。這種信念是建筑在宗教感情上的。”〔5〕409他還說,“理論家的方法,在于應用那些作為基礎的普遍假設或者‘原理’,從而導出結論?!薄?〕111愛因斯坦在這里所說的“作為基礎的普遍假設或者原理”顯然就是指科學的形而上學基礎。
四、從形而上學到實證科學
荊楚網消息 (湖北日報)(記者謝斌)武漢將向優秀的自然科學學術論文頒發政府獎和獎金,以表彰在自然科學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
記者昨從武漢市政府辦公廳獲悉,《武漢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評選獎勵辦法》近日頒發。該市將每2年評選一次優秀學術論文獎,每屆授獎210篇,其中,一等獎10篇、二等獎50篇、三等獎150篇。
武漢地區科技工作者公開出版、發表或在學術會議上全文宣讀交流的自然科學基礎理論、應用科學、工程技術、交叉科學方面的學術論文;以及科技發展戰略研究、科技規劃、科技管理、科技咨詢論證和科技建議等軟科學方面的論文均可參評。
英文名稱:自然科學進展(英文版)
主管單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雜志部
主辦單位:中國材料研究學會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語
種:英語
開
本:16開
國際刊號:1002-0071
國內刊號:11-3853/N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90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SCI 科學引文索引(美)(2009)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1)生物學、化學、物理學占據上海自然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的主導地位。
上海自然科學領域中生物學、化學、物理學分別名列前三位,占據上海自然科學領域學科發展的主導地位。排在后面的依次為信息與系統科學、地學、數學、天文學和力學。除生物學、化學、物理學三個學科科技發展的主成分得分為正外,其他五個學科科技發展的主成分得分均小于零,表明上海自然科學領域的多數學科的科技發展低于整體水平(見表1)。
表1 上海自然科學領域學科發展的綜合評價
投入
產出
綜合
排序
生物學
1.7461
0.98206
1.79619
1
化學
0.87113
1.18576
0.83031
2
物理學
0.81642
1.32005
0.76775
3
信息與系統科學 -0.41952 -0.77932 -0.37558 4
地學
-0.54201 -0.6447
-0.52783 5
數學
-0.71232 -0.20092 -0.7645
6
天文學
-0.88765 -1.14172 -0.84543 7
力學
-0.87214 -0.7212
-0.8809
8
2)上海自然科學領域的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在全國具有明顯優勢,但與北京差距明顯。
在自然科學學科中,上海除地學外,其他學科國際科技論文數均進入前三名,其中數學、力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生物學六個學科在大陸排名第二(僅次于北京),信息與系統科學國際科技論文數排在北京、湖南之后,名列第三(見表2)。雖然上海自然科學領域各學科國際科技論文數均位居前列,但與北京相比,差距明顯,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除天文學外,上海其他學科國際科技論文數均不足北京的1/2。在國內科技論文方面,上海自然科學領域中的力學、物理學、化學、信息與系統科學、天文學和生物學有明顯優勢,數學與地學國內科技論文未能進入前三名(見表2)。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除數學外,上海其他學科國內科技論文均不足北京的1/2。
表2 2001年自然科學領域各學科國際國內前三名地區
國際論文
國內論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數學
北京 上海 江蘇
北京 江蘇 湖北
力學
北京 上海 陜西
北京 上海 陜西
信息與系統科學 北京 湖南 上海
北京 湖北 上海
物理學
北京 上海 江蘇
北京 上海 安徽
化學
北京 上海 江蘇
北京 上海 江蘇
天文學
北京 上海 江蘇
北京 江蘇 上海
地學
北京 湖北 江蘇
北京 江蘇 湖北
生物學
北京 上海 湖北
北京 廣東 上海
資料來源:2001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年度研究報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02,23-24。
3)知識流動不足、系統失靈是制約上海自然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的瓶頸。
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的效率,就其實質而言,是新的知識在一個系統中創造、流動和利用的效率。它取決于諸創新要素的創新動力、能力和互相之間相互作用的效率。而決定創新要素的創新動力、能力和互相作用則取決于經濟科技制度的安排,政策體系的設計,基礎設施建設的水平和創新文化的氛圍。建設知識創新體系,提升學科建設與科技發展能力的關鍵是通過制度、政策和環境的作用,提高創新各要素的創新動力、能力和達到創新目標的要素間的互動。從本質上看,創新體系是由存在于企業、政府和學術界的關于科技發展方面的相互關系與交流所構成的。在這個系統中,相互之間的互動作用直接影響著創新的成效和整個經濟體系。創新體系的核心內容是科學技術知識的循環流轉。表3所示上海自然科學領域R&D項目按項目合作單位分組情況,2/3左右的項目為獨立完成,表明知識流動不足、系統失靈成為制約上海自然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的瓶頸,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速知識流轉、戰勝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中的系統失靈是上海自然科學領域知識創新體系建設面臨的長期任務。
表3 上海自然科學領域R&D項目按項目合作單位分組情況
項目數 項目參加人員全時當量 科學家和工程師 項目經費支出
與境外機構合作
114
343
275
5122
與國內高校合作
127
305
221
7258
與國內獨立研究院所合作
107
243
177
2526
與境內注冊外商獨資企業合作 38
127
118
2360
與境內注冊其他企業合作
915
2103
1895
25427
獨立完成
2545
4408
2707
32311
其他
26
124
102
1384
資料來源:上海市全社會R&D資源清查工作小組。上海市R&D清查數據匯編,2001,72。
2 上海工程與技術領域科技發展的學科結構與績效評價
1)學科在國內的比較優勢。
在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20個學科的國際科技論文排名中,北京包攬了20個學科的第一名,上海只有材料科學、冶金與金屬學、機械與儀表、動力與電氣、電子通訊與自動控制、計算技術、化工、土木建筑、交通運輸9個學科排名第二(僅次于北京),上海能源科學技術和環境工程兩個學科國際論文排名第三(見表4)。
表4 2001年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各學科國際國內前三名地區
國際論文
國內論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工程與技術基礎學科 北京 河北 山西
北京 陜西 江蘇
測繪科學技術
北京 四川 陜西
北京 湖北 江蘇
材料科學
北京 上海 遼寧
北京 上海 陜西
礦山工程技術
北京 江蘇 湖南
北京 湖南 江蘇
冶金、金屬學
北京 上海 遼寧
北京 遼寧 上海
機械、儀表
北京 上海 陜西
北京 江蘇 陜西
動力與電氣
北京 上海 江蘇
北京 湖北 陜西
能源科學技術
北京 湖北 上海
北京 山東 黑龍江
核科學技術
北京 安徽 四川
北京 四川 甘肅
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 北京 上海 陜西
北京 陜西 上海
計算技術
北京 上海 江蘇
北京 江蘇 上海
化工
北京 上海 湖北
北京 江蘇 上海
輕工、紡織
上海 北京 四川
北京 廣東 上海
食品
北京 江蘇 廣東
廣東 浙江 江蘇
土木建筑
北京 上海 江蘇
北京 上海 江蘇
水利
北京 湖北 江蘇
湖北 北京 江蘇
交通運輸
北京 上海 江蘇
北京 上海 湖南
航空航天
北京 陜西 黑龍江
北京 陜西 江蘇
環境
北京 江蘇 上海
北京 江蘇 上海
安全科學技術
北京 湖南 安徽
北京 湖南 江蘇
資料來源:2001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年度研究報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02,23-24。
在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20個學科國內科技論文排名中,北京有18個學科排名第一,只有食品和水利分別由廣東和湖北名列第一,而上海只有9個學科進入前3名,其中材料科學、土木建筑、交通運輸3個學科名列第二,冶金與金屬學、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計算技術、化工、輕工與紡織、環境工程名列第三(見表3)。
2)上海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占主導地位的學科。
上海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中占據科技發展主導地位的8個學科依次是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機械與儀表、航空航天、材料科學、化工、計算技術、動力與電氣、交通運輸。上海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科技發展最為薄弱的5個學科是測繪科學與技術、水利、礦山工程技術、安全科學技術和食品。特別值得注意的是2/3的學科科技發展的主成分得分小于零,表明上海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60%的學科科技發展低于平均水平(見表5)。
表5 上海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學科發展的綜合評價
投入
產出
綜合
排序
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
2.93105
2.48946
2.96681 1
機械、儀表
1.38674
0.06872
1.29458 2
航空航天
1.16586
-0.81414 0.98384 3
材料科學
0.57576
1.29195
0.67626 4
化工
0.61197
0.94682
0.66216 5
計算技術
0.35117
1.86971
0.51358 6
動力與電氣
0.49477
0.42028
0.50252 7
交通運輸
0.45473
-0.19787 0.40005 8
土木建筑
-0.32659 0.6906
-0.23377 9
工程與技術基礎學科
-0.26822 -0.66067 -0.31811 10
冶金、金屬學
-0.46472 0.25968
-0.40773 11
輕工、紡織
-0.46716 -0.475
-0.47954 12
環境
-0.69617 -0.31043 -0.67619 13
核科學技術
-0.72349 -0.79265 -0.75082 14
能源科學技術
-0.79072 -0.50098 -0.78198 15
食品
-0.76882 -0.90066 -0.80184 16
安全科學技術
-0.81005 -0.84276 -0.83462 17
礦山工程技術
-0.8642
-0.85314 -0.88633 18
水利
-0.89218 -0.8347
-0.91028 19
測繪科學技術
-0.89975 -0.85423 -0.91858 20
3)上海工程技術領域科技論文產出與北京差距懸殊。
在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國際科技論文方面,上海排在前3名的11個學科中,除材料科學與土木建筑兩個學科外,冶金與金屬學、機械與儀表、動力與電氣、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計算技術、化工、交通運輸、能源科學技術和環境工程9個學科的國際科技論文數均不足北京的1/2。
在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國內科技論文方面,上海進入前3名的9個學科,除材料科學、輕工與紡織兩個學科外,土木建筑、交通運輸、冶金與金屬學、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計算技術、化工、環境工程等7個學科國內科技論文均不足北京的1/2。
4)加強產學研合作、戰勝系統失靈是上海工程技術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面臨的基本任務。
表6所示上海工程技術領域R&D項目按項目合作單位分組情況,70%左右的項目為獨立完成,表明知識流動不足、系統失靈成為制約上海工程技術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的瓶頸,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產學研合作、戰勝系統失靈是上海工程技術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面臨的基本任務。
表6 上海市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R&D項目按項目合作單位分組情況
項目參加人
項目數 員全時當量 科學家和工程師 項目經費支出
與境外機構合作
201
3341
2169
74523
與國內高校合作
437
1762
1415
21865
與國內獨立研究院所合作
644
3021
1745
24587
與境內注冊外商獨資企業合作 94
854
608
19073
與境內注冊其他企業合作
1431
4551
3454
52744
獨立完成
6934
22836
15879
219665
其他
293
1592
1198
10703
資料來源:上海市全社會R&D資源清查工作小組。上海市R&D清查數據匯編,2001,75。
3 上海農業科學領域科技發展的學科結構與績效評價
1)農學和水產學占據上海農業科學領域中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的主導地位。
上海農業科學領域中占據科技發展主導地位的學科是農學和水產學,林學、畜牧與獸醫科學相對薄弱(見表7)。
表7 上海農業科學領域學科發展的綜合評價
投入
產出
綜合
排名
農學
1.21943
1.45978
1.26327
1
水產學
0.28854
-0.26992
0.2164
2
畜牧、獸醫科學 -0.3714
-0.38479
-0.37749 3
林學
-1.13657
-0.80507
-1.10218 4
2)上海農業科學領域各學科與國內先進地區有相當差距。
在農業科學領域4個學科國際科技論文排名中,北京的農學和林學、甘肅的畜牧獸醫、湖北的水產學國際科技論文排名第一,上海在農業科學領域各學科國際科技論文無一進入前3名(見表8)。在農業科學領域4個學科國內科技論文排名中,北京的農學、浙江的林學,江蘇的畜牧獸醫、山東的水產學國內科技論文排名第一,上海在農業科學領域各學科國內科技論文無一進入前3名(見表8)。無論是國際科技論文、還是國內科技論文,上海農業科學領域各學科與國內先進地區都有相當大的差距。
表8 2001年農業科學領域各學科國際國內科技前三名地區
國際論文
國內論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農學
北京
浙江
江蘇
北京 江蘇 浙江
林學
北京
黑龍江 安徽、福建、 浙江 北京 福建
廣東、陜西
畜牧、獸醫科學 甘肅
云南
北京
江蘇 北京 甘肅
水產學
湖北
山東
廣東
山東 廣東 福建
資料來源:2001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年度研究報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02,23-24。
4)知識流動不足是上海農業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相對薄弱的重要原因。
表9所示上海農業科學領域R&D項目按項目合作單位分組情況,64%的項目為獨立完成,表明知識流動不足是上海農業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相對薄弱的重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產學研合作、戰勝系統失靈是加強上海農業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面臨的重要任務。
表9 上海農業科學領域R&D項目按項目合作單位分組情況
項目數 項目參加人員全時當量 科學家和工程師 項目經費支出
與境外機構合作
24
46
38
229
與國內高校合作
25
72
45
613
與國內獨立研究院所合作
48
86
68
442
與境內注冊外商獨資企業合作 2
5
4
18
與境內注冊其他企業合作
69
124
99
506
獨立完成
312
420
269
3716
其他
9
8
3
25
資料來源:上海市全社會R&D資源清查工作小組。上海市R&D清查數據匯編,2001,73。
4 上海醫藥科學領域科技發展的學科結構與績效評價
1)上海醫藥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在全國具有明顯優勢,但與北京仍有相當差距。
在醫藥科學領域6個學科國際科技論文排名中,北京的預防醫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醫學四個學科排名第一,上海的藥物學和特種醫學兩個學科排名第一。此外,上海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排名第二,中醫學排名第三(見表10)。在醫藥科學領域國際科技論文方面,上海除藥物學和特種醫學外其他4個學科與北京均有一定的差距。
表10 2001年醫藥科學領域各學科國際國內前三名地區
國際論文
國內論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預防醫學 北京 浙江、廣東
北京 廣東 上海
基礎醫學 北京
上海
廣東
北京 廣東 上海
藥物學
上海
北京
江蘇
北京 廣東 上海
臨床醫學 北京
上海
廣東
北京 廣東 上海
中醫學
北京
云南
上海、江蘇 北京 廣東 江蘇
特種醫學 上海
北京
廣東
北京 陜西 上海
資料來源:2001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年度研究報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02,23-24。
國內科技論文排名中,北京包攬了6個學科國內科技論文的第一,上海除中醫學國內科技論文未進入前三名外,預防醫學、基礎醫學、藥物學、臨床醫學和特種醫學國內科技論文均排名全國第三(見表11)。在醫藥科學領域國內科技論文方面,上海6個學科與北京均有一定的差距,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中醫學和特種醫學國內科技論文不足北京的1/2。
表11 上海醫藥科學領域學科發展的綜合評價
投入
產出
綜合
排名
臨床醫學
1.495
1.583
1.56579 1
藥學
0.89727
-0.15227 0.79183 2
基礎醫學
-0.33507 0.84777
-0.246
3
中醫學與中藥學
-0.21555 -0.8431
-0.27284 4
預防醫學與衛生學
-0.69136 -0.64275 -0.70052 5
軍事醫學與特種醫學 -1.1503
-0.79264 -1.13826 6
2)上海醫藥科學領域中占據科技發展主導地位的學科是臨床醫學和藥學。
上海醫藥科學領域中占據科技發展主導地位的學科是臨床醫學和藥學,中醫學與中藥學、基礎醫學、預防醫學與衛生學、軍事醫學與特種醫學科技發展相對薄弱。
3)知識流動不足是影響上海醫藥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的制約因素。
表12所示上海醫藥科學領域R&D項目按項目合作單位分組情況,85%的項目為獨立完成,表明知識流動不足是上海醫藥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相對薄弱的重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產學研合作、戰勝系統失靈是加強上海醫藥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面臨的重要任務。
表12 上海醫藥科學領域R&D項目按項目合作單位分組情況
項目參加人
項目數 員全時當量 科學家和工程師 項目經費支出
與境外機構合作
37
124
114
7510
與國內高校合作
142
258
170
1607
與國內獨立研究院所合作
113
234
171
1921
與境內注冊外商獨資企業合作 6
10
7
119
與境內注冊其他企業合作
97
195
166
2343
獨立完成
3074
4857
3192
20038
其他
139
125
我國的專業技術評價制度(職稱制度)始于計劃經濟時期,經歷了任命制、評定制、職務聘任制三個階段,實現了兩次飛躍。第一次是由技術職稱評定制度,改革為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第二次是由評聘合一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過渡為專業技術資格社會化、專業技術職務社會化的平行運行制度。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及各行各業改革的深化,人事管理逐步由過去的身份管理,轉變為崗位管理,而作為專業技術隊伍建設重要基礎的職稱評審工作,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基本上按著一套方法、標準等在實施。綜合來看,我國專業技術評價條件體系一直在進行改進,也對我國主業技術隊伍建設和科技進步發揮了歷史性的重要作用。但已與現代政治制度、經濟體制和管理體制不相適應。在知識經濟時代,人才、特別是專業技術人才,已經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決定性因素。相比較而言,專業技術人才在自我發展、公平公正,尊重與參與等方面的需求,更加強烈,而且專業技術資格評定條件體系具有強烈的導向作用。針對新形勢新要求,現有的專業技術資格評定條件體系存在不少問題亟待解決,如:對科研成果的要求更多的是講“量”,而對“質”重視不夠;不同系統使用同一個量化標準可比性不強;不少量化標準難以細化,不易操作;教學工作的量化標準不好把握等等。隨著我國行政管理改革的不斷深化,構建科學合理有效的專業技術資格評定條件體系,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
2我國部分省份構建自然科學研究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評價條件體系的探索
作為我國自然科學研究人員的職稱評價法律依據,中央職稱改革辦公室于1986年的《自然科學研究人員職務試行條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對建立科研人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造就一批素質優良的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建立規范工作制度,促進科研院所職稱工作規范化、制度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現有的評價方法,已經無法適應科學技術發展對自然科學系列專業技術隊伍建設的要求,也無法對自然科學系列專業技術人員的能力和水平,做出相對客觀公正的評價。為了進一步規范自然科學研究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評價工作,更好地發揮專業技術資格評價條件體系的導向作用,我國各省基于自身的省情及國家的相關規定,對自然科學研究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評價條件體系,不斷進行改進和優化。江蘇省出臺了《江蘇省自然科學研究員資格條件(試行)》、《江蘇省自然科學副研究員資格條件(試行)》、《江蘇省自然科學助理研究員資格條件(試行)》,對從事自然科學研究人員的專業理論知識、專業技術工作經歷、業績與成果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評價的標準主要為科技獎項、科研項目、科研成果效益、技術成果、學術水平等方面。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強調研究的內容要有創新性,二是承擔項目要求高,三是將發明專利等指標作為評價條件之一,四是關注科研開發的社會與經濟效益,五是不采取分類評價。安徽省出臺了《安徽省自然科研系列專業技術資格標準條件(試行)》,主要從基本條件、申報條件和業績條件三個方面入手。主要內容與特點是:一是采取分類評價。將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專業技術人員分為從事科研及科研管理工作,從事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從事科技情報、信息查新、文獻咨詢及軟科學研究三類人群。二是不把論文作為必備條件。三是突出科技成果轉化的實際經濟收益。湖北省出臺了《湖北省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系列高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條件》,主要從申報條件、評審條件兩個方面入手。主要內容與特點為:一是把論文論著作為必備條件,二是不采取分類評價,三是突出國家級科技獎勵的重要地位,四是突出科研成果的應用開發價值,以及取得的社會經濟效益。
3構建浙江省自然科學研究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評價條件體系的建議
目前浙江省自然科學研究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評價工作,主要依據《自然科學研究人員職務試行條例》、《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管理工作的意見》、《浙江省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實施細則(試行)》等文件實施。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這些評價標準與條件已不能滿足自然科學研究專業技術人員自我評價訴求,條件的設置可操作性弱,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導向性不強,在專家評審時不利于進行科學全面的評價。針對上述問題,筆者通過對自然科學科研人員發放問卷的方式,進行調研。在調研分析的基礎上,組織召開座談會,聽取專家對完善職稱評價體系的意見。針對現有浙江省自然科學研究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評價條件體系存在的問題,以構建以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科學的社會化的分類人才評價機制為目標,根據調研結果,借鑒國內職稱評定的實踐,結合職稱評定的發展趨勢,提出如下建議:第一,科學確定評價思路。專業資格評價反映的是一個人的工作水平、能力、業績、職業道德、接受繼續教育的程度等。按照科學人才觀的要求,相應的評價條件體系要堅持重業績、重能力、重貢獻的導向,強調以人為本,重視潛力的發展。通過分類評價的方式,不唯論文、不唯獎項,突出產學研所獲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在綜合考慮獎項、論文、專利等成果的同時,兼顧過程性指標,對科研活動進行全方位考量。第二,進行分類評價。分類評價,有利于明確不同類別人員的評價條件和重點,更好地發揮評價條件體系的導向作用。
浙江省自然科學研究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評價條件評價對象,為省內企事業單位和其它社會組織中,從事自然科學研究專業技術工作的在職在崗人員,應根據其研究內容不同,將專業技術工作分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科技咨詢與科技推廣、專利服務四大類,明確各個類別的評價條件和要求。第三,內容涵蓋要全面。目前,浙江省已出臺的文件多以高級職稱評價為主,無法對各市和省級主要部門,開展中級職稱評審起到較強的指導作用。浙江省自然科學研究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評價體系應該涵蓋中高級職稱的評審,評價對象為自然科學研究系列的助理研究員(中級)、副研究員(副高級)、研究員(正高級)。第四,要重視基本條件。浙江省自然科學研究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評價體,系應對申報各級職稱的基本條件,作出具體規定,包括思想道德條件、學歷資歷條件、破格申報條件、外語要求、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年度考核等級要求、繼續教育要求等。如思想道德條件,要強調職業道德及學術道德,繼續教育,要依據省里實施的細則進行規范管理。第五,評價條件要以認可度作為依據。筆者向主要省屬、市屬科研院所中的中級、副高級、正高級從事農業、林業、醫學、藥學、科技管理、化工、生物等專業的科研人員發放問卷,進行調查。將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一設定為100分,其它打分項目以此為標準進行賦值。要求填寫人根據所從事的專業工作領域,認真、負責、客觀地對表格內各項目進行打分,由此,分析科研人員對科技成果的客觀評價與認可度。通過求平均、看頻率,確定科技成果及其不同排名的影響力,這種分析方法,可以成為確定浙江省自然科學研究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評價體系中,具體評價條件的依據。
一、文獻搜理是起點
文獻“是記錄人類科學文化知識的一切載體的總稱”④。因此,對于撰寫音樂論文來說,確定一個選題后,首要任務便是搜集相關音樂文獻,并通過案頭整理、分析和研究進行適當的取舍。因此,在針對音樂專業學生開設的《論文寫作》課程中,還應講授有關文獻與文獻學的相關知識。音樂文獻相較于其他學科的文獻雖有共通性但更具其學科的特殊性。音樂文獻不但包括以書面文字記錄下來的文本類資料,還包括與音樂有關的各類實物樂器、樂譜、圖像以及錄音、錄像等,上述種種都應納入文獻搜理的范圍之內。
目前音樂專業學生在撰寫論文時搜集文獻的途徑一般以圖書館藏書和網絡資源為主。相對于圖書館中書籍類的文獻來說,網絡上的文獻資源更加多元多樣,但其中也不乏謬誤和糟粕之說,因此鑒別網絡文獻真偽以及針對選題篩選可用材料也是音樂專業《論文寫作》課程中應當授予學生的重要內容。目前常用之網絡文獻資料較多,如CNKI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即中國知網)、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即維普資訊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超星數字圖書館等等,皆可從中獲得相關學術期刊論文、碩博論文、會議紀要、年鑒等作為可靠的文獻參考。
二、歷史研究奠基礎
恩格斯曾說過“我們根本沒想到要懷疑或輕視‘歷史的啟示’;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了解任何事物之基礎,就是想要明了其歷史,音樂也不例外。對于音樂專業的本科生來說,在其必修課程里安排的中國音樂史、西方音樂史(或歐洲音樂史)等史學類課程都是與歷史音樂學密切相關的,是音樂學學科中關涉歷史研究領域的重要基礎內容。在音樂專業畢業論文中單純的闡述某一音樂現象或某一樂種歷史的研究算是最初級的追源溯流,對于學生來說掌握一定程度的相關歷史便可完成。然而,若上升至對某一音樂歷史的研究,則不但需要熟悉歷史,更要掌握音樂史學的基本研究方法與步驟,包括對前人已有研究的分析與總結;對史料搜集整理與辨析使用的能力;對史學研究狀況的通達與展望等。
此外,與音樂歷史有關的音樂考古學、音樂圖像學等也對研究歷史有極大的幫助。利用考古學的學科知識對與音樂相關的實物史料進行研究這是音樂考古學和音樂圖像學的基礎工作,可以認為是歷史音樂學中的一個范疇。東方音樂也好,西方音樂也罷,乃至世界其他地區、國家、民族的音樂,都或多或少留存下相關的實物材料,即經歷了歷史淘滌留存至今的一切與音樂有關的遺物或者遺跡。這些埋藏在地下若干年的古物,經過考古學家的發現與挖掘,在音樂學家的辨析與整理后得以重見天日,像當代世人展現出古代人類社會中音樂的面貌,比如墓穴中挖掘出來的古代樂器、棺槨中的生活用具,再比如石壁上繪述音樂的壁畫、雕刻,亦或是圖書館、博物館中收藏的樂譜等,對于歷史音樂學的研究來說皆是重要的實物史料。
三、學科交叉助認知
在音樂學學科分支中有不少是與其他學科領域交叉授粉的。其中有的涉及自然科學,有的涉及人文科學;有的涉及社會科學,有的涉及精神科學。
一般認為自然科學是增加人們對所生活的整個自然界的認知、總結眾多自然規律從而引導人們更好的認識世界本質的學科知識。當自然科學類學科與音樂學交叉授粉后,就形成了諸如音樂音響學、音樂心理學、音樂生理學等分支學科。作為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在選題時關注與自然科學相關的內容是有一定難度的。若要展開此類研究,必須要具備一定程度的相關自然科學的學科知識,比如物理學、解剖學、數學等,這也是較少有音樂學本科畢業生傾向此類選題的主要原因。但是這些有關音樂的自然科學基礎和原理知識也有助于音樂專業的學生更好的認知音樂的本質。比如音樂音響學有助于音樂專業學生從本質上了解體鳴樂器、氣鳴樂器、弦鳴樂器、膜鳴樂器甚至電鳴樂器的發聲原理,從而在演奏時有更好的感受和領悟。再如音樂生理學、音樂心理學則有利于學生認識人體發聲的原理以及大腦接受音樂的感知過程。這些自然科學的學科知識對于音樂專業學生不但在實踐中起到引導的作用,在論文寫作中也會有所幫助。
音樂學學科中還有一些是與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精神科學密切相關的分支學科。這些邊緣學科有的是從哲學角度探究音樂的內容和本質,如音樂美學;有的是研究社會與音樂關系的,如音樂社會學;還有的是以實地的田野調查為基礎,挖掘世界各民族傳統音樂存在與發展的,如民族音樂學等等。這些交叉學科的學科知識是音樂專業學生撰寫論文時極大的理論支柱。不但引導了學生的選題方向,更促進了學生理論研究的深度。在思考和撰寫論文時,若能準確結合這些學科的知識,則更有助于學生把握論點,充實論據,提高論證的說服力。
四、結語
音樂專業教學中的《論文寫作》課程是專門針對各院校音樂專業學生開設的,因此在傳授基礎寫作技巧的同時,更應當緊密的結合音樂學各學科知識,突出該專業特色與亮點,引導學生選題和撰寫。音樂學學科范疇極寬泛,在實際的理論研究中與其他學科交叉的情況也較多,這也是音樂學理論研究不斷拓展和創新的體現。
作為音樂專業的學生,除了學習相關的音樂表演或實踐能力,也不能忽視自身的專業理論研究能力。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和指導體驗,嘗試性的提出在音樂專業《論文寫作》課程中糅合音樂學各學科知識,其目的在于構建完善的專業知識體系,以期學生在該課程中形成健全的學科理念,在進行選題和撰寫論文時能充分的體現音樂學的學科特征。同時,愿以此文作拋磚引玉之效,與諸多教授本門課程的教師共探音樂專業《論文寫作》課程的改革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