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8 11:44:24
序論:在您撰寫教育技術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1專業實驗課程
除了公共課實驗及實踐內容如計算機文化基礎、體育、畢業見習實習、畢業設計或論文等外,各院校確定的現代教育技術專業的實驗課與實踐內容。
1.2實驗課的比重
各院校確定的現代教育技術專業的實驗課共計100門,占整個課程的65%,即有65%的課程設置了相應的實驗,但各院校不盡一致。大部分院校現代教育技術專業含有實驗的課程中理論講授學時所占比重較大,而實驗學時較少,只有武威職業學院和鄖陽師專的培養方案中實驗學時超過了理論講授學時;相對于整個專業的總學時,含有實驗的課程學時(理論講授學時+實驗學時)所占比重較小,即大部分院?,F代教育技術專業課程大部分還是理論講授為主。
1.3實驗課程類型
從上述各院校確定的現代教育技術專業實驗課程,作者將其分為以下幾類:基礎類試驗、視聽類實驗、計算機類實驗、教育技術類實驗。各院校確定的現代教育技術專業實驗課程共計100門,但從表2可以看出,所有實驗課程計算機類實驗課程比例超多了50%,有些計算機專業不開設的課程現代教育技術專業開設,有些課程重復開設(如編程課程就有8門:C程序設計、VB程序設計、ASP編程、PHP編程、JSP編程、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JAVA技術)、高級語言程序設計、Vb-script);而真正屬于教育技術類實驗并不成熟,像教育傳播學、現代教育技術理論、學與教的基本原理等課程本來是純將理論基礎的課程,偏偏加上了實驗學時。
2現代教育技術專業實驗課程存在的問題
2.1“失重”的實驗課程
無論是作者所調查的全國部分院校現代教育技術專業,還是通訊作者所在的學校———甘肅民族師范學院現代教育技術專業,它們的實驗課程可以用“失重”來形容,這種“失重”現象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相對于理論課程來說,實驗課程比重較小,并且大多依附于理論課程;二是從實驗課程類型、實踐內容來看,計算機類實驗課程明顯偏多,真正屬于教育技術類的實驗并不成熟。根據教育部對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實踐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并在教學計劃中占有較大比重”、“實踐教學要改變過分依附理論教學的狀況,探索建立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現代教育技術專業的實驗課程體系的改革,特別是實驗課程教材的建設勢在必行。
2.2“依附”、“演示”的實踐教學
在作者所調查的全國部分院?,F代教育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中,相對于整個專業的總學時,含有實驗的課程學時(理論講授學時+實驗學時)所占比重較小,大部分院?,F代教育技術專業課程大部分還是理論講授為主。在甘肅民族師范學院進行實地調研時,作者發現,由于專業教學人員缺乏、設備及實驗室面積較小等諸多原因,只能開展一些設備操作、演示的項目,真正綜合的實驗項目無法開展,所以實踐教學效果較差。從所有課程設置的實驗項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設備使用項目,學生學完這些項目之后很少安排進一步進行綜合運用、教學應用的實驗項目,個別設置了的課程恰恰又沒有開設,以《教育電聲系統》為例,該課程實驗開出率為80%,實際開出的實習項目是“話筒、錄音卡座、數碼錄音筆等電聲器件的操作使用;調音臺構造及操作使用;聲音素材采錄;錄音節目的編制”等設備操作、演示型的項目,該課程設置了“利用語言學習系統進行教學”的項目,通過對該課程任課老師的訪談發現:全校有一套語言學習系統在外語系,現代教育技術專業所在系沒有電聲系統相關設備,該實驗項目并沒有開展。
3現代教育技術專業實驗實踐課程設計
3.1設計原則
3.1.1豐富的實踐教學體系
培養學生的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技術應用能力,不能單靠實驗實訓課程,所以必須豐富現代教育技術的實踐教學體系,包括實驗課程體系、校內外實訓體系、分散見習與集中實習體系等,形成了完整的培養體系。
3.1.2“依附”“獨立”并存,分方向設置的實驗實踐課程體系
與以往實驗課程比重較小、實驗課程依附于理論課程的情況相比,作者提出“依附”“獨立”并存,分方向設置的實驗實踐課程體系的設想,即個別演示型實驗依附于理論課程外,需要學生親自動手的實驗均安排為獨立的實驗課程,并且除公共性質的實驗實踐課程如實習、計算機基礎上機實驗外,專業實驗實踐課程除基礎實驗外,按不同的專業方向單獨設置。上述實驗實踐課程體系,使得實踐教學在教學計劃中占有較大比重,形成了基本實踐能力與操作技能、專業技術應用能力與專業技能、綜合實踐能力與綜合技能有機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有利于及時吸收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最新成果,有利于培養實用型、應用型專門人才。
3.2實驗實踐課程設計
現代教育技術專業的實驗實踐課程除個別演示型實驗依附于理論課程外,需要學生親自動手的實驗均安排為獨立的實驗課程,整個課程體系可分公共實驗實踐課程、專業實驗實踐課程和見習實習等模塊,不包含公共選修課中含有的實驗實踐課程。
3.2.1公共實驗實踐課程主要包括信息技術實驗、大學體育、軍事訓練等。
3.2.2專業實驗實踐課程
1.1研究方法和目的
此次的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獻分析法、內容研究法。文獻分析法著手于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通過對現狀和問題的收集和分析,提出改革課程相應的策略。內容研究法主要是為了弄清此課程在教學方面的研究情況,包括了研究結論的幾個方面:when,where和who。具體來說是指發表的時間、在哪兒發表的及研究的對象與如何遵守。
1.2研究樣本
此次的研究主要通過中國知網的期刊論文,進行關鍵詞等多種方式的搜集和搜索。由于搜集的時間范圍是從2009到2013年。使用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篩選后符合研究主題的有125篇。
1.3研究結果分析
1.3.1發表時間分析
總體來說研究比較積極,但是在近幾年論文的數量有所減少,說明理論的研究比較成熟,而對策和實踐的研究比較少,這是今后的重要方面。
1.3.2發表期刊分析
發表的期刊主要指論文在2009到2013年發表的期刊中的數量關系。從是否發表在重要期刊加以分析,發表在核心和重要期刊的總體較少,而且很不穩,波動較大。
1.3.3研究的對象
可以將這些研究的對象按不同學校分為??萍耙韵?,本科,211及985大學和其他。從圖3中可以看出研究的對象主要是在本科的學校,而??坪?11以上的學校很少。因此此公共課的教學研究主要集中在本科階段,我們應該加大對其他方面的研究和重視。
2高校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現狀中存在的問題
在對125篇論文進行分析匯總后,拿出其中34篇提及到公共課現狀問題方面的論文進行研究,并對其中的問題進行分類,分為以下5類:
2.1教學培養與目標
課程培養途徑單一,課程定位與目標不清楚并且與社會脫軌。絕大多數高校的師范生的教育技術能力的培養都是以公共課的形式進行的,其統一課程內容的設置忽略了師范生各專業的差異。同時教師很少聯系實際,大部分學生甚至有些代課教師都不清楚學校對于教育技術課程的培養目標。
2.2教學內容
通過對以上論文及對各高校和市面上教材的考察和翻閱,發現教材內容存在著很大的缺陷,比如實踐與理論的脫節,沒有照顧到各個專業師范生的學業背景等等,總體來說有很大的局限性,無法真正促進學生能力提高。具體來說表現為:內容很多,但沒有重點;未兼顧各專業學生的學科背景;教材編寫不成熟;課程內容和講授的不足;沒有充分體現出教學設計方面的知識。
2.3教學評價
評價理念落后,不重評價反饋,評價標準不合理這三點是通過對論文進行統計、分析后得出的結果。許多高校對課程的評價基本都是些比較輕松的筆試。并且筆試中主觀題居多,只需簡單記憶即可。同時教師和高校教學方面的緊張,如班級容量大,學生多,難以進行有效評價。
2.4教學觀念和手段
2.4.1教學觀念落后
在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就要運用現代的教學觀念,及時更新和學會新的教學理論,剔除過時的不適合學生發展的理論,但在多媒體技術不斷普及的今天,大多數的教師僅僅把所講的內容搬到了課件中,實質沒有多大變化。而且代課教師對當今教育思想、進步的教育方面的技術理論、時新的數字媒體等缺少了解。
2.4.2教學手段和方法過于傳統
基本還是老師說,學生聽。學生大多數只能看看圖片視頻等,甚至只能通過文字自己想象,結果造成學生沒有興趣聽,教師往往也失去動力繼續講下去。
2.5其他方面
除以上幾大問題以外,還發現了許多和本課程開設密切相關的一些問題:
2.5.1教學環境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及作者對教學環境的理解,現代教學環境是指在教與學的實踐活動中,為優化和提升教學效率、效果而建立的系統化的現代教育技術設施與條件,建立學?,F代教學環境,是推動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條件,包括現代硬件和軟件環境。很多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教學環境的問題,尤其同學們對教學環境存在的很多缺陷有很多感觸:①學校軟硬件條件落后,限制了課程實施;②校園網建設緩慢,功能不完善,網絡資源匱乏;③多媒體網絡教室設備陳舊,網絡接入問題百出;④缺少與硬件相關的配套應用軟件,多媒體的數字資源滿足不了日常的教學活動等等。
2.5.2學校教職員工和領導的不重視
大多數的教職員工和領導都認為這是可有可無的課程,缺乏對該門課程的清楚的認識,對于培養新型教師的缺乏信心,同時也不重視現代教育技術在如今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監管力度不夠,管理松弛。
2.5.3實驗課開設的問題
實驗課能把所學到的知識和實踐緊密地結合到一起,但是在對此課程的實驗課的調查中發現:開設課時數少;學生紀律差;缺乏必要的評價;實驗課時使用設備媒體落后,有的無法進行實時操作。
3教學對策探究
3.1教學目標
通過對教學培養和目標方面的現狀的分析,再結合《中國教育技術標準(試行)》、《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兩個標準對現今中小學教師以后的專業化發展提出的目標,教學目標可以從以下方面做出努力:(1)能夠理解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理論,具備較強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2)能夠有效利用教育技術;(3)能夠進行各種管理和設計等工作;(4)能夠從社會責任角度促進學生在利用技術、資源方面能夠全面、公平、健康、安全、規范地成長。
3.2教材內容
可以從以下著手改進:(1)適當增多課時數;(2)開設相關課程以便為現代教育技術課程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援。比如開設PS、FLASH等軟件課程,或者在必修課“計算機基礎”中增加相關內容,使得學生有相應的實踐基礎;(3)針對各專業學生設置不同的內容分類;(4)在教學內容中,應該體現出學生為主的先進觀念。
3.3教學評價
科學、正確、合理的教學評價在教學的作用毋庸置疑,對于學生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梢酝ㄟ^多元化的評價方式,給學生各種展示的機會,另外加強學生互評和自評。本課程的考核可采取總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過程性評價采取電子檔案袋、作品評價等形式進行考核。期末考試占30%,平時成績占70%。期末考試中筆試占70%,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簡答題、論述題,分值分別是30分、10分、10分、20分、30分。實驗操作成績占30%,筆試和實驗成績各為100分。
3.4教學觀念和手段
3.4.1教學觀念
首先代課教師要對當今先進的教育理論有所了解,其次應該結合現代教育發展趨勢,樹立培養適應網絡多媒體等的信息化新型教師的教學新觀念。在教學中,應該把學生放在主導的地位,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特點等等,運用教學新觀念指導教學。同時,教師還應該考慮到學生們的不同學科背景的問題,這種觀念的確立對于更好地促進教學很有幫助。比如英語專業的師范生在現實中需要多練習文字編輯軟件和英語學習軟件的應用,而對數據處理軟件的掌握則不需要太精通等。
3.4.2教學手段
此課屬于公共課,課時數比較少,但師范生較多,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教學:①抓住重點。教師在課前應該制定切實的教學目標,通過對學生的風格特點等的分析,設計出適合的教學方案,運用適當的教法,提升教學效率;②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應準備詳細的例子并運用多媒體模擬真實場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③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通過使用系統的設計方法,充分發揮創造性,設計出高水平的作品,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總之,教學方法的變革,除了需要學生積極自主的參與和探究,還需要他們之間的相互配合和協作,享受學習、探究、配合的過程,真正提高他們對知識的綜合利用和實踐動手能力。
3.5其他方面
3.5.1教學環境
高校應加大加快網絡信息環境的建設進程,使學生能用上新型的網絡或者計算機軟件各種軟硬件資源,加強校園網的構建和應用工作,幫助學生能在短時間內提高信息的收集、處理能力,切實增強學生的教育技術能力。但還應認識到教學環境的維護和管理的重要性,如果管理和維護不到位,學生就不能有效地使用軟硬件資源,教學過程和實踐中的珍貴資料就不能及時地更新和上傳,無法保證學生能持續不斷地獲取最新的資料。
3.5.2教學隊伍
(1)邀請學科內權威的學者參與教學實踐研究。通過之前的統計分析,鮮有教育技術領域的學者關注和進行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的教學研究。教育技術學是教育教學理論和網絡計算機及多媒體等技術結合的一門科學,這種結合不只是融合和簡單的加法,相當于乘法甚至超過乘法的一種結合,會在教育領域和技術領域發揮出巨大的能量。因此應該鼓勵或者督促業界學者和專家關注和參與課程的教學實踐研究,把教育技術的精髓注入此課程中,使其真正能承擔起培養新型教師的重任。(2)構建穩定、高水平的教學研究團隊。通過背靠高校中的電教中心或者教育技術專業這個大樹,充分利用學校有限的資源,建立一支穩定的、高水平的教學研究團隊。由于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具有非常強的綜合性,集理論和實踐于一體,并且突出實踐性,可以根據教師的不同優勢,分成各個小組,比如,編程能力較強的教師分在編程組,善于教學系統設計的教師分為一組,教師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更快更好地完成研究和教學任務。
3.5.3實驗課
在每次實驗課前,除去在課堂中講解的理論知識外,還要進行實驗前的指導,做出自己滿意的作品。教師還應及時收集他們的作品,給予正確積極的評價。還可以結合校園網和論壇等形式及時進行交流和評價。
4結束語
小學教育技術學論文
一、小學德育的現狀分析
多渠道的傳播媒體,小學生獲取的信息來自四面八方,紛繁復雜,這勢必對學校德育產生激烈的沖擊。而家長往往只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獲得技能的多少,而對于受到學校重視的德育不感興趣?,F在的孩子普遍都是獨生子女,相當一部分家長對子女溺愛,使他們養成了養尊處優的態度;同時社會受各種文化的影響和沖擊,賭博游戲機、打斗音像片到處泛濫,這直接給學校德育帶來了嚴重的負面沖擊?,F代社會里,我們的小學德育工作如何才能適應時展的要求,跟上時代的腳步,已經成為小學德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個問題。與現代教育技術相整合無疑是適應了時代要求的?,F代教育技術手段的介入,可以使得學校德育工作教育效果更加顯著。
二、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整合小學德育
(1)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充分發揮輿論導向作用。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營造校園文化氛圍,拓展德育渠道,充分發揮其育人功能,是進行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可行之道。我們可以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設紅領巾廣播站和校園電視臺,以班為單位,輪流制作節目,節目內容讓學生自己決定,學生撰稿、拍攝,錄制校園新聞、校園動態,利用班隊活動,通過學校閉路廣播電視系統向全校師生播放。學生在觀察、采訪、拍攝、觀看節目過程中,能受到正面教育,接受反面鞭策。如可拍攝學生保護花草樹木、撿拾垃圾等文明行動的鏡頭,也可拍攝學生進到花壇里玩耍、隨手亂丟紙屑的鏡頭,配上解說詞在學校播放,使學生明白保護環境要從身邊做起。
(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實現班級管理現代化。
學校是由一個個班級構成的,有好的班風,才能有好的校風。在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中,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管理班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學生的學籍網上管理,各種通知通告、活動方案安排網上,班級考核情況及整改意見措施網上反饋,各種報表網上傳遞,班級管理和班隊活動紀實網上交流等,這樣會使信息傳遞快,管理規范,效率高。另外,學生、班級的先進事跡和各種成績榮譽網上宣傳,學生的各類作品網上欣賞等,能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網上德育。
現代教育技術積極地反映了科學技術的進步,本身具有強烈的時代科技特色。21世紀互聯網網絡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是我們看到有少數學生卻沉溺于網絡游戲中不能自拔。我們可以建立網絡興趣班開設網絡活動課,指導學生處理好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關系、休閑娛樂與學習生活的關系,引導學生將時間和精力用到學習和創造當中去,讓學生從被動地沉溺網吧接受各種信息轉為主動地學習和利用網絡學習文化知識上來。另外,還可通過網頁制作比賽、電腦報比賽,為學生提供舞臺,讓他們有展示自己的機會獲得成就感。
(4)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德育課堂教學效。
贊可夫說:“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就會變得高度有效?!眱灮虒W過程,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身臨其境,可以多角度地撥動學生的心弦,多方面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多渠道地獲得信息,從而提高德育課堂教學效果。品德課上我們可以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把一些抽象枯燥的理論,變為生動形象的畫面,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自覺接受品德教育。如“我身邊的環境”一課,課前把學校的環境和本班學生愛護環境的照片配上聲音制作成課件,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效果很不錯。
(5)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架設家校溝通的橋。
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素質教育已經深入人心。為了學校、教師、家長及時溝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動孩子的全面發展,我市很多學校建立了“家校通”系統,為學校德育和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新途徑,也為教師、學校與家長的溝通提供了快捷、方便、經濟的方式。我們還通過校園網站,與家長在網上交流,形成家校聯手、齊抓共管的局面,達到育人的目的。
1.有目的地完成教學
初中的升中考就是中學體育教學中的一個大目標,面對升學的壓力,我們并不能到了初三要畢業的時候才去強化訓練,這樣有可能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體力和身心上承受不了,導致對體育完全失去興趣,我們采取的策略是,在初一的時候就開始有針對性地把升中考的體育項目滲透到日常教學中,讓學生早早明白這就是要考試的東西。比如200米短跑,中考必考科目,而且新課標就有明確要求,起跑方式、怎樣呼吸、動作要領等都有要求和指導。我們除了平時加強掌握動作技術之外,還可以組織一些短跑比賽,田徑運動會等,這樣既普及了短跑,又突出運動能力好的同學,激發學生的潛力,以點帶面,短跑這個項目就能得到全面提高。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從而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心態,有了正確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目的,學生才能在教學活動中,以堅強的意志品質克服種種困難,積極主動地完成體育鍛煉任務。
2.多管齊下的教學方法
(1)鼓勵法。在我們日常體育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第一要素,因為如果學生不夠主動,教了也是白教,那還不如給他們自己玩。只有在平時多了解了每一位學生,發現他們的優點和閃光點,并多加以表揚,多肯定和承認他們,這樣對學生也是一種良性刺激。學生有信心了,上課的興趣也就來了,那對于教學任務的完成就沒有什么問題了。(2)游戲法。我們可以在體育教學中把教學目標和游戲結合起來,以游戲的形式來完成教學任務,我想,學生對于“玩”來說,就是發揮他們的天性,這樣加強游戲的趣味性,也增加了體育的趣味性,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得到了鍛煉,也加強了情操的陶冶。體育教學的游戲化,直接推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使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既“玩”到了,又得到了鍛煉,不知不覺就完成教學任務。
3.調整教學及課程結構和內容,利用各種各種資源為體育教學改革服務
現階段如何加強農村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筆者結合工作實際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提高認識是前提
加強農村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是推進農村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需要。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中小學的實驗課就是通過學生動手做實驗,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求實創新的科學精神;現代語文教學要求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如果學校不建圖書室,不配備相關圖書資料,語文教學的要求就不可能達到目的;現代社會要求每個成員熟悉并掌握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如果學校不配備相應的設備,不學習相關的信息知識,同樣達不到目的。從某種程度上說,加強農村中小學裝備工作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條件和保障。其次,加強農村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是教育發展的需要。時代在發展,教育也在發展。特別是落后農村中小學和城區或發達地區學校相比,各方面條件相對較差,要逐步縮小城鄉差別,使青少年享有同等的教育,我們必須樹立發展才是硬道理的觀念,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開展好教育技術裝備工作。對于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重要意義,要廣泛宣傳,逐步達到領導重視、群眾理解、師生配合,形成認識一致、齊抓共管的格局。2000年,我鎮6所中小學通過借、貸等辦法自籌資金70萬元建起了微機室,2003年,5所小學自籌資金購置電腦、打印機等辦公設備。到目前為止,全鎮11所中小學均實行了電腦辦公。
二、整合資源是基礎
由于農村中小學實行布局調整,一部分村小或教學點被撤并,一部分村小實行聯村辦學或高年級集中到中心完小,原有的實驗儀器閑置或發揮效益不夠。對此,我們確定被撤銷的學校的裝備原則上調配到中心完小,已經沒有高年級的村小的裝備除保留簡易教具箱外,原則上調配到中心完小。通過調配、重組,中心完小的實驗儀器、圖書、電教設備等都得到了較好的充實和完善,這樣既便于管理,又便于集中發揮裝備的使用效益。根據學校布局調整的論文格式需要,我們對相關裝備進行再調配。2002年又籌資3萬多元為三所初中添置了儀器、藥品,同時對全鎮17個校點的地面衛星接收站進行全面維護,并鎖定中國教育電視臺等教育頻道,充分發揮其電化教學的作用。
三、保證師資是關鍵
要提高師資水平,必須狠抓培訓學習。培訓教育技術裝備師資應包括兩類人員,一類是管理人員,一類是操作人員。培訓形式多樣化:如外出參觀學習;參加相應培訓班;組織優質實驗課、優質電教室評選活動;組織教師撰寫相關論文;征訂相關學習資料,如訂閱《中小學實驗與裝備》期刊;開展相關教學研究等等。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培訓培養教育技術裝備人員,從師資上保障了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開展又反過來促進了師資水平的提高。如加強實驗教學,促進了教師實驗能力的提高;建立了微機室,培養了一大批懂電腦、會用多媒體教學的教師。
四、管理常規是保障
一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要將裝備工作納入綜合考評或專題督導內容,并形成制度。實行定期不定期檢查相結合,對教育裝備的“建”、“配”、“管”、“用”等方面進行督導檢查,以檢查督導工作,以檢查促發展。二是進一步完善中考理科實驗操作考試制度。這對于加強農村初中理科實驗教學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三是建立健全各類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應包括三個方面的制度:儀器、圖書、電教設備的使用管理制度;實驗員、圖書管理員、微機教學人員職責制度;各種安全制度等。在實踐中完善這些制度,并堅持執行,形成各類裝備管理與使用常規,促使各項裝備長期、有效地發揮作用,為教育教學服務,為素質教育服務。四是建立獎勵機制。在建立健全各類裝備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實行獎勤罰懶,對工作認真,有突出貢獻者予以肯定、表揚和獎勵;對那些工作失職,造成不利影響的給予批評教育和責任追究。這是促進裝備工作正常有序開展的必要手段。
[1]王曉云。解析現代教育技術下的計算機教學模式[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4(12):207.
[2]郭新寧?;诂F代教育技術的計算機教學模式探索分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36):8708-8709.
[3]張擁華?;诂F代教育體制下計算機教學模式的思考[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10):60-61.
[4]周云鵬。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的計算機教學模式探析[J].科技經濟市場,2015(11):229.
[1]羅占瑞.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 2015.
[2]鄭黎.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 2012.
[1]劉晉雄.教育技術的現代化與教師隊伍的現代化[J].亞太教育, 2016, (17) .
[2]胡素梅.區域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教師隊伍建設[J].時代教育, 2014, (05) .
[3]丁雪.淺論現代教育技術對教師的素質及地位[J].好家長, 2016, (16) .
[4]杜一寧.教育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的不斷發展[J].軟件 (教育現代化) , 2014, (12) .
[1]王炳堃.基于現代教育技術下高校創新教育的方法和策略[J].隴東學院學報, 2014, (1) :82-84.
[2]李圣宏.淺談現代教育技術對高校創新教育的支持[J].科技廣場, 2005, (11) :92-94.
[3]左楊.芻議創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J].教育現代化, 2016, 3 (34) :31-32+45.
[4]董全德.淺談現代教育技術在高校創新教育中的作用[J].宿州學院學報, 2006, 21 (1) :118-119.
摘要現代教育技術在推廣應用過程中,存在等待觀望、缺乏理解、患得患失等社會心理障礙為了加快其推廣應用,促進教育質童的提高,應采取心理的管理等措施,努力改善環境、提高認識、增強動力、促進運用、加強管理。
一、現代教育技術的涵義
教育技術是教育科學的一門分支,我國教育界人士多引用美國教育協會于年提出的定義,即“為了促進學習,對有關的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和實踐”。現代教育技術就是要把當今先進的技術應用于教育。促進學習是目的,過程和資源是對象,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是教育技術的范圍。通過優化教育過程和教學模式,來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出高素質人才。它的定位在技術,但不是一種純技術的概念,雖然脫離不了工具,卻不能簡單地看成是工具,它是智能性的系統技術。它包括與計算機技術相關聯的多種傳媒技術、網絡技術、數字通訊技術、信息技術、遠程教育技術、教育資源采集技術、教育軟件制作技術、虛擬現實技術〔〕。還包括新的教育思想、觀念、方法?,F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基本思想是以學習者為中心,使學生充分利用現代教育媒體進行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是學生視聽、思考、創造的過程,教師則通過設計、主持、示范和評價履行主導的職責。這種技術應用于教育,必然帶來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教育過程的深刻變革,必然會對傳統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教學方法產生沖擊,這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大趨勢。不難理解,“現代教育技術”的定義包含兩大方面一方面明確了教育技術不單是現代傳媒技術的使用,也包括傳統的教具、模型、掛圖、幻燈的使用,以能否達到應有的效果為標準另一方面是對‘教’與‘學’過程和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評價和管理。二者缺一不可。教育事業要發展,必須不斷引人新思想、新技術、新方法。因此,“現代教育技術”概念的提出具有促進作用。
二、現代教育技術推廣應用的主要社會心理障礙
現代教育技術的恰當運用,能有效地發揮教育資源的作用,甚至能跨越式地提高教學效果。因此,即使是在硬件設施不太完善的條件下,也應該挖掘潛力,努力增加現代教育技術在提高教學質量中的份額。然而,在實踐活動中,人們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推廣運用,存在不同的心理狀態,其中消極、落后的部分正日益成為一種社會心理障礙,制約現代教育技術的順利推廣應用。其一,等待觀望。主要表現在對實施新教育技術的現實可能性方面,認為新技術與傳統方法之間相距甚遠,從教育觀念、目標、程序、方法,到設備、技術,都存在著難以逾越的鴻溝。當前難以把握改革的分寸,難以確定跨步大小,擔心若不盡快到位就會擾亂教學秩序,得不償失論文格式川。鑒于現在條件還不充分,觀念有待轉變,師生的主導與自主關系尚須調整,技術尚待普及,而形勢并不逼人,不如等等再說。其二,患得患失。認為一個課時的工作量,根本完不成改革、調整、制作的任務。既費時間還費精力。對教師要求提高了,待遇并沒有按實施改革所耗費的工作量而確定,不如簡單一點,多抓學時合算。其三,存在誤解?,F代教育技術是以‘學’為重心,力求達到使學生理解思考、自主學習的目的。但有人認為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與教師對學生的啟發、指導存在明顯沖突,這無疑會削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從而背離了現代教育技術的精髓。例如,有的多媒體課件本來是可以突破時空界限,再現某些景物或過程的,結果制作成了如同傳統板書的提綱式的干巴巴的電腦幻燈片,運用現代技術只是節省了課堂上板書的時間,加快授課進度,其結果是導致新的“滿堂灌’心〕。這實在是一種誤解,因為問題并不在于技術,而在于運用技術的人。其四,觀念落后。缺乏現代心理意識,觀念落后,是一個主要障礙。如果單位領導和管理人員自己的心態不到位,對現代教育技術推廣應用的意義、關鍵程序、具體操作等了解不深,就不可能制定出明細規則及相應政策,也就不可能調動人的積極性,加速現代教育技術推廣應用的進程。
三、對策探討
推廣應用教育技術,必須從管理入手?,F代管理思想強調溝通叫,也就是強調人的管理,將管理的重心由傳統的以物為本轉向以人為本,以人的心理狀態為重心。如果充分調動了人的積極性,其潛力就可能發揮到不可忽視的一個大數字〕。變“重要”為“需要”—目標管理心理學理論明確指出,人的一切活動的基本動力,都產生于“需要”。就其原始狀態而言,推廣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并不能等于個人的需要,因為這種“重要”是社會的、組織的需要,而“需要”是自己的。馬斯洛很早就將人的需要劃分為五個層次。不同的個體,對各層次的需要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其中,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要”是高校中知識分子視為最重要的,往往帶有很強的自我追求意識,有人稱它為“成就需要”。
現行政策使高校團體的成就需要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這種精神需要,在某些時候對有些個人可能上升為支配地位,強烈時會掩蓋社會需要在個人行為中的成份—自己的需要是硬的,而學校教學和教改的需要是軟的。有的人往往將個人自學、深造、研究、開發、撰文等成就需要,甚至娛樂,放在組織需要之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當然不會銳意改革??梢?重要仍是組織的,未變成個人的需要。因此,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要采用恰當的辦法,包括恰當的政策、措施、思想工作,以及必要的宣傳、研討、培訓等措施,有效地調動教職員工進行教學改革的積極性。應先了解教職工的需要,并進行具體分析,然后有針對性地設置教學質量目標非過程,將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規定為從教的條件,設置為教學質量的構成因素進一步將現代教育技術的有關內涵,融人相應的教學環節,確立恰當的質量標準和相應的學生考核標準。如前沿性內容、直觀啟發式教育、學生自主學習、綜合能力培養等,盡量把組織目標與個人的合理需要科學地結合起來。對學生的質量考核,往往是對教職工工作的檢驗在此基礎上,對兩者有沖突的部分,作適當的調整,以協調個人需要包括思想工作、調整制度和創造條件,掃清障礙,實現目標,促使個人逐步把社會需要教學需要化為個人的需要。變“需要”為“行為”—定向激勵有了某種需要,并不一定有那種行為,尤其是有幾個不同需要時,其行為往往取決于各種需要的強烈程度。各種需要都可能產生相應動機,由最強的需要引發的動機占有一定優勢,就會由它激勵相應的行為。因此,變需要為行為要經歷激勵過程,使需要產生的動機激發為行為。需要有很強烈的客觀性,而動機則是主觀的。動機受社會、組織、文化、道德、個人品質的影響,經過了更深層的思維加工。因此,管理工作就是要充分了解教師的各種需要,了解他的動機結構,并從中分析出主導需要產生的優勢動機,以及眾多動機之間的相關程度和突出矛盾。然后因勢利導進行定向激勵,激發社會組織所期望的行為,即激發新教育技術改革的行為提出了一個心理動力場模型,模型顯示被激勵強化了的心理動力場,能克服困難、障礙,或繞過不利因素,迂回地達到預定的目的困。如計算機制作的動感課件,其功能效果遠比舊式幻燈片強,但停留在一般號召是推不動的。有的單位結合實際情況,除作好大量宣傳發動的思想工作外,一方面制定了課程質量標準和達標后的成果評定、獎勵、交流辦法以及超負荷工作量的報酬制度。另一方面設法解決起碼的設備和技術難題。這些就成為激勵因素,將個人的“自尊需要”、“成就需要”變為克服困難做好課件的行為,與組織的“重要”需要統一到提高教學質量的大前提下了。這就是定方向的激勵策略。諸如“啟發學生思維”、“學生自主學習”、“加強系統實踐教育”等等改革,都要采取相宜的組織措施,通過定方向、定位點的激勵,強化心理動力場,從而形成有效的改革行為?!凹睢笔墙M織管理的重要手段,其方式多種多樣〔。在高校教師中,應主要采用鼓勵性激勵,尤其是多用目標性激勵,使他們的行為既有連續性,又可發揮他們隨復雜的教學過程采用恰當方式的機敏能力。在眾多的激勵手段中,必須使物質性激勵與精神性激勵相結合,且隨著具體情況又有所側重,才能事半功倍。變“以物為本”為“以人為本”—團隊協作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僅教育思想、教育目標有了重大變革,而且高科技滲透到各個領域,使教學從嘴巴加粉筆的方式,向形象多變、生動再現、演繹發展的信息化模式轉變。因此,擁有新理念的人,是教育技術改革的中心,再不是添置一點設備就能達到改革目的的。因為沒有掌握新技術思想的人,設備只是一堆擺設。在步人知識經濟、信息社會的今天,社會發展中的許多極嚴重的問題不在于“物”而在于“人”。所以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其重心必須由以物為本轉向以人為本。再從思想導向看,我國長期有做人的思想轉化工作的經驗,有在艱難的條件下完成高難度工作的優良傳統,都是強調“以人為本”,以思想導向、溝通為主要內容的思想轉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