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8 11:44:23
序論:在您撰寫企業經濟效益審計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會計審計工作影響企業會計信息的準確性企業發展建設最重要的就是資金,資金管理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情況。提高會計審計工作的精確性,有助于找到財務工作中的漏洞,避免信息失真現象,并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幫助企業實現正確決策。
2.會計審計工作影響企業資金的利用效率審計工作是對企業資金管理狀況實施的審核,通過有效的審計能夠為企業提供準確的數據,幫助企業領導者明確企業建設實際,從而根據審計數據做出準確的決策,減少浪費,提升資金的利用效率。
3.會計審計工作影響企業的整體實力會計審計工作是經濟監管的重要環節,能夠有效彌補企業財務工作存在的漏洞,完善管理措施。隨著企業形式的不斷豐富以及企業經濟行為的多樣化發展,其經濟活動涉及的內容越來越多,加強審計效率能夠從企業采購、生產、經營等各個環節入手,為企業決策提供科學數據,從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經濟損失,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二、加強會計審計工作精確性的有效對策
1.提高企業職工對會計審計工作的認識想要從根本上提高會計審計工作的精確性,就要完善企業全體職工對審計工作的認識。具體而言,企業要加大宣傳力度,幫助企業職工了解審計工作的重要意義及其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做好教育。企業領導者更是要積極了解審計工作的情況,做好上行下效的工作,讓企業所有人員對審計行為和會計行為進行監督,發揮全體員工的功效.
2.拓寬會計審計工作的工作范圍由于企業工作內容的逐步增多以及管理事項的多樣性,企業的財務管理和會計工作需要管理的項目愈加多樣,以往的會計審計工作不夠全面,審計內容不健全。對此,企業審計部門一定要不斷擴寬審計工作的內容,完善監管環節,細化審計的各個方面,從而細化責任制,提高工作效率。
3.加大資金投入,構建單獨的審計部門眾所周知,審計工作是企業經濟管理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是約束企業經濟行為的主要手段。為了切實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企業一定要加大資金投入數量,建立單獨的會計審計部門,不能將審計工作與財務管理工作分開進行,形成嚴格的監管。與此同時,企業還要完善設備建設情況,加大資金投入,引進現代化的審計設施,發揮科學審計。
4.提升會計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會計審計職工是提高企業審計精確性,減少資金浪費的基礎。企業一定要做好員工選拔工作,選取具有較好審計能力的職工進入企業,制定完善的審計工作體系,定期組織員工進行培訓,加強他們的職業素養和技術能力,能夠利用現代化手段實施監管。在此基礎上,企業還要做好會計審計人員道德的培訓,提高他們的職業道德素養和對崗位的熱愛之情,為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作保障。
三、結束語
經濟效益審計是指由審計機構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收支或經濟活動的效益性所進行的審計。其目的在于對經濟活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對實現經濟效益的程度和途徑做出評價,借以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需要指出的是,經濟效益審計與由統計、財會或其他管理部門所進行的分析與檢查,在性質上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一種具有獨立性的經濟監督、評價活動,而后者則是有關部門結合各自業務工作所進行的一種管理活動,二者存在著明顯的區別。
二、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特征
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是一種新的相對獨立的審計形式,它具有獨特的外延和內涵,與真實性、合法性審計有著必然的聯系,但也不等同于傳統的財務審計和財經法紀審計。歸納起來,經濟效益審計主要特征有以下七個方面:
一是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主體具有獨立性。必須具有法定資格的專業審計機構和人員,這些機構和人員在審計中必須保持獨立的地位和身份,保持客觀公正的工作態度。
二是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客體具有廣泛性。包括企業各種資金及使用資金的部門,甚至使用資金的計劃、管理等各個環節。
三是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依據具有規范性。包括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和制度、計算、預算、方案,業務規范、各種標準、技術經濟指標及本單位和國內外同類行業歷史水平。
四是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程序具有獨特性。主要表現為審計工作結束后只出具經濟效益評價審計報告及審計建議書,一般不需作出審計決定。
五是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方法具有多樣性。除常規審計方法外,還包括一些現代經濟管理技術。如經濟活動分析、管理會計、統計分析、管理咨詢、經濟預測等領域內所使用的方法和技術。
六是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作用具有建設性。主要是核實公共資金的效益,評價經濟運行過程及其結果,明確其經濟責任,提出審計建議。
七是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目的具有宏觀性。主要是通過對企業資金使用的經濟、效率、效益性的評價,以促進企業資金支出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高。
三、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基本程序
與其他審計程序一樣,企業經濟效益審計也包括準備、實施和結束三個階段。但是,在這三個階段中,經濟效益審計所進行的具體活動,與財務審計和財經法紀審計是有所不同的。首先,企業經濟效益審計在準備階段要搜集更為全面和內容比其他審計更多、更復雜。其次,企業經濟效益審計需要編制更具體和細致的審計計劃及其實施方案。因此經濟效益審計工作實際操作難度更大。第三,企業經濟效益審計不采取突擊審計的方式,在實施審計工作前,要給被審計單位下達審計通知書。第四,企業經濟效益審計報告采取詳式報告,審計報告所反映的內容與其他審計有較大的區別。審計報告中要對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效益狀況進行系統分析,指出制約經濟效益提高的因素,提出具體的建議和措施。
企業經濟效益審計除了要運用財務審計和財經審計的方法外,還要運用其他方法。專門運用于企業經濟效益審計工作中的方法包括經濟活動分析方法、經濟預測方法、現代管理方法等等。經濟活動分析方法是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定量分析和評價的一種方法,它運用運籌學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企業經濟活動的數量和質量指標,并透過各項指標及其關系,分析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及各環節之間的內在聯系,評價企業的經濟管理狀況,擬定挖掘企業內部潛力和改善經營管理的措施。經濟預測方法是運用統計分析的方法,分析預測經濟效益的狀況。此外,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所運用的現代管理方法還有決策管理法、統籌法、價值工程等。
四、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主要內容
1、總體經濟效益評價
總體經濟效益評價主要是考察被審計單位是否取得了預期的經營成果、完成了計劃任務等??傮w評價主要審查內容:(1)確定已實現的經營成果水平。主要是確定所實現的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利潤總額、社會貢獻總額、上繳利稅總額、資金利潤率等各項經濟指標水平。(2)審查計劃目標的完成情況。主要是將被審計單位實際數與計劃數、目標數相比較,確定完成程度。(3)與相關指標進行比較,進而總結其成績并揭示其存在的差距。通過與被審計單位不同歷史時期經濟指標的比較,或者與其它單位、同行業先進水平等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存在的差距與不足和取得的成績,為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明確方向。
2、主要業務經營活動審計
業務經營活動直接影響經濟效益。業務經營活動的審計主要是將有關指標的實際水平與計劃、定額、先進水平等進行比較,作出評價。具體包括:常規經營活動的審計,即對采購、存儲、生產和銷售等業務的審查。(1)采購業務審計。主要審查采購計劃制定的正確性,采購計劃的完成情況,采購方式的合理性,采購批量確定的科學性,采購成本水平的變化以及采購費用水平的高低等。(2)存儲業務審計。主要審查儲備定額制定的科學性,儲備計劃的完成情況,儲備場地的利用情況,倉庫管理制度的健全與有效性,材料物資的保證程度等。(3)生產業務審計。主要審查生產計劃制定的科學性及其完成情況,生產任務與生產能力的平衡狀況,生產過程的組織與管理水平,產品質量水平,生產成本水平等。(4)銷售業務審計。主要審查銷售計劃制定的科學性及其完成情況,銷售方式的合理性,銷售費用的高低,銷售收入水平等。
3、專項經濟活動的審計
專項經濟活動的審計包括對外投資、固定資產購建與改造、新產品開發、市場開發等活動的審查。
4、主要經濟資源利用的審計
企業經濟效益是指投入與產出的比例關系??疾煨б嫠降母叩停纫串a出的多少,也要看投入的高低,而經濟活動中的投入主要是指企業所占用和耗用的經濟資源。所以資源利用效益的高低也是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重要內容。審查資源利用效益主要是分析各種經濟活動中所消耗資源的大小,計算資源利用效益的指標并與相關標準進行對照,從中找出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利用資源及提高資源利用效益的措施。經濟資源利用效益審查的內容主要有:原材料利用效益、勞動力利用效益、固定資產利用效益、資金利用效益、能源利用效益等。
五、企業經濟效益評價
一是要選擇適當的評價標準,確立評價指標體系。確定審計項目后,應結合對被審計單位的審前調查,了解主要業務的特征、生產工藝和技術特點、管理方式等,在遵循科學、有效、相關、可操作性原則基礎上,確立審計評價的指標體系。評價指標的設置應該簡略、清晰,便于操作和考核。指標內容和計算,均力求簡單,易于使用。
二是針對不同的效益審計項目,靈活運用審計指標體系。在實施經濟效益審計的評價活動時,可能采用某一項標準,如當期的經營計劃;也可能在同一項目或對其中不同的審計事實采用幾個不同的標準,如既采用當期的經營計劃,又依據歷史最好水平,并考慮國內外同行業的先進水平等,來評價企業經濟活動體現的效益優劣,并由此找出差距,發掘潛力,提高效益。
由于各企業的具體情況不同,在考核企業經濟效益時,所運用的考核指標也不同。就某一項具體的指標而言,其運用過程和要求也是有區別的。在考核企業經濟效益時,應注意將上述指標作為一個完整的指標體系來運用,防止片面地、僵化地運用這些指標。否則,便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為了使評價標準更適合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和便于將來審計建議的落實,在確立審計評價標準時應與被審計單位溝通,聽取被審計單位的意見,認真分析研究評價標準對被審計單位的適用程度。在指標的使用上要考慮所使用的指標是否與被審計單位的業務活動緊密相關,要選取那些確實能反映其經濟效益水平的指標來進行評價。在數量水平的選擇上要具有先進性,同時也要具有可行性。
評價標準的建立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需要審計人員作大量細致的工作。企業內部審計人員要注意經驗的積累,積極收集有關經濟活動資料,必要時要開展專項審計調查,努力把經濟效益審計的基礎資料搞扎實。有條件的內審機構可以指定專門人員負責評價標準的測算和建立工作。
三是做出恰當評價結論。根據審計項目所取得的審計證據進行歸集、整理、綜合分析之后,就需要對照選定的評價標準,做出各個審計重點或分項目乃至整個項目的評價結論。
審計評價中凡涉及審計結論的重大問題,都要具體說明相關的標準、結果及原因,對審計報告中的審計建議,也應詳細列明理由,便于與被審單位交換意見和部門領導審閱。審計結果是對履行經濟責任的證實或是涉及對事、對人的處理,必須保持職業謹慎,充分聽取被審計單位意見,對不當之處進行修改。但是被審計單位提出的意見不合理、不符合事實的,審計人員應堅持原則,維持原有的審計結論。必要時可將被審計單位的意見與有關審計證據作為審計報告的附件,以供審核該報告和做出處理決定時參考。
六、企業效益審計成果的利用
1.會計審計工作影響企業會計信息的準確性
企業發展建設最重要的就是資金,資金管理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情況。提高會計審計工作的精確性,有助于找到財務工作中的漏洞,避免信息失真現象,并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幫助企業實現正確決策。
2.會計審計工作影響企業資金的利用效率
審計工作是對企業資金管理狀況實施的審核,通過有效的審計能夠為企業提供準確的數據,幫助企業領導者明確企業建設實際,從而根據審計數據做出準確的決策,減少浪費,提升資金的利用效率。3.會計審計工作影響企業的整體實力會計審計工作是經濟監管的重要環節,能夠有效彌補企業財務工作存在的漏洞,完善管理措施。隨著企業形式的不斷豐富以及企業經濟行為的多樣化發展,其經濟活動涉及的內容越來越多,加強審計效率能夠從企業采購、生產、經營等各個環節入手,為企業決策提供科學數據,從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經濟損失,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二、加強會計審計工作精確性的有效對策
在上述內容中,我們已經清晰直觀的看到了企業的會計審計工作對經濟效益的重要影響,它對企業經濟管理以及資金有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我們就來簡單闡述一下,如何通過切實可行的對策加強會計審計工作的有效性,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1.提高企業職工對會計審計工作的認識
想要從根本上提高會計審計工作的精確性,就要完善企業全體職工對審計工作的認識。具體而言,企業要加大宣傳力度,幫助企業職工了解審計工作的重要意義及其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做好教育。企業領導者更是要積極了解審計工作的情況,做好上行下效的工作,讓企業所有人員對審計行為和會計行為進行監督,發揮全體員工的功效。
2.拓寬會計審計工作的工作范圍
由于企業工作內容的逐步增多以及管理事項的多樣性,企業的財務管理和會計工作需要管理的項目愈加多樣,以往的會計審計工作不夠全面,審計內容不健全。對此,企業審計部門一定要不斷擴寬審計工作的內容,完善監管環節,細化審計的各個方面,從而細化責任制,提高工作效率。3.加大資金投入,構建單獨的審計部門眾所周知,審計工作是企業經濟管理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是約束企業經濟行為的主要手段。為了切實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企業一定要加大資金投入數量,建立單獨的會計審計部門,不能將審計工作與財務管理工作分開進行,形成嚴格的監管。與此同時,企業還要完善設備建設情況,加大資金投入,引進現代化的審計設施,發揮科學審計。
4.提升會計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會計審計職工是提高企業審計精確性,減少資金浪費的基礎。企業一定要做好員工選拔工作,選取具有較好審計能力的職工進入企業,制定完善的審計工作體系,定期組織員工進行培訓,加強他們的職業素養和技術能力,能夠利用現代化手段實施監管。在此基礎上,企業還要做好會計審計人員道德的培訓,提高他們的職業道德素養和對崗位的熱愛之情,為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作保障。
三、結束語
一、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審計存在的問題
1.經濟效益審計意識淡薄。國有企業內部大部分審計人員都是專業知識出生,因此對于財務會計以及內控都掌握得較為透徹。然而當前全球已經進入了網絡信息化時代,審計工作也與網絡信息技術接軌,但很多審計工作人員并不能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對審計工作進行處理,并且相關意識不強。另外部分人員特別是管理層領導自身的經濟效益審計意識較為淡薄,并未認識到經濟效益審計的重要性,這種意識的缺失給企業的正常運營帶來了制約。
2.缺乏經濟效益審計的統一評價標準。我國經濟效益審計自發展以來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相關法律法規的影響,正是由于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使得目前并未形成一個統一化的標準評價體系,同時評價體系出現了一定的滯后,這就讓評價體系表現出了一定的局限性[2]。首先評價指標并不能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達成一致,兩者貼合程度不夠,因此不能準確地將企業的實際競爭能力凸顯出來。其次評價指標未將企業與客戶的關系以及企業的創新能力完整地體現出來。另外評價指標未突出現金流量的作用。
3.缺乏科學的審計方法和程序。盡管國有企業在經濟效益審計的過程中具有較為豐富的時間方法,例如審閱法、觀察法以及基本審計法等,但在實際審計過程當中并未將這些方法整合起來,換句話說上述方法過于零散化,并未構成一個方法體系,同時缺乏相應的理論支持。上述情況無疑加大了審計的實際風險。而在審計程序上并未按照相關規范進行也給審計工作的具體實施帶來了一定程度的阻礙。
4.缺乏審計人才。從國有企業內部情況來看專業審計人才的缺乏給審計工作的落實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審計具有較高的復雜性與綜合性,它除了承載了普通的財務工作同時還要根據審計對深層次問題進行剖析,這就對相關人才提出了極高的專業性要求。但是相關人才整體水平還有待提升,其綜合素質有待加強。
二、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審計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強化經濟效益審計觀念意識。若要充分發揮經濟效益審計的作用首先應該對企業內部的經濟效益審計觀念意識進行強化。通過加大宣傳讓工作人員認識到經濟效益審計觀念的重要性,同時將這種意識貫徹到企業文化建設當中,以企業文化為導向讓經濟效益審計觀念意識得以擴散。在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下讓工作人員將這種經濟效益審計觀念意識帶入到平時工作中并構建出一個良好的審計環境及氛圍從而推動相關審計工作有序進行[3]。
2.建立統一的經濟效益審計評價標準。從經濟效益審計評價標準形式來看主要分為國家標準、地區標準、行業標準以及企業標準。在進行實際審計評價時部分國企可能會以私企標準作為參考,但事實上私企標準并不見得能與國企需求匹配,易出現偏差。因此國有企業應適當參考國際標準或結合客戶需求構建出一些特殊標準來適用于實際工作。從宏觀上來看企業標準與國家標準、地區標準以及行業標準應當統一化,同時相關管理部門以及政府部門應對標準進行宏觀調控從而構建出一個完善的評價標準體系。
3.制定科學的經濟效益審計方法和程序。為了讓國企在經濟效益審計過程中取得成效應當遵循以適應性、創新性、經濟性以及系統性的等原則,讓方法可與工作人員及其能力匹配并逐漸形成一個有規律性的方法體系,讓各方法彼此間可相互穿插,產生互相作用。對于傳統審計方法需進一步完善從而突破其局限性,這就要求加強財務數據管理,進一步提升財務數據的真實性以及合法性。要充分發掘計算機技術在審計當中的應用,通過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來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善于借鑒國內外優秀審計方法。在審計程序方面對監管給予強化,嚴格按照審計規范步驟進行并落實,讓審計工作可有條不紊的實施。
4.提高審計人員綜合素質。對內部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進行優化,企業內部應該善于吸收各類人才并招攬部分復合型人才,另外可聘請相關專家組織成一個咨詢委員會來優化人力資源。對相關工作人員的素質進行強化,規范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通過針對性培訓加強其專業性知識,多組織交流會議讓工作人員可相互吸收經驗。通過加大培訓力度來增強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以此構建出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隊伍讓審計工作水平可達到更高層次。
會計審計論文3950字(一):提高會計審計質量和會計監督的探討論文
摘要:企業各項經濟行為的發生,都涉及到不同規模的資金,要想做到資金的利用高效化,就需要對其使用進行有效監督,會計審計工作的作用就在于此,即保證企業經濟信息的準確,以及經濟行為的高效。高質量的會計信息,也能夠優化現有的資產結構,有利于更好地投資。但是,部分企業卻出現了“短視”行為,想要借助會計人員來做假賬,讓賬本上的信息看起來“好看”,卻不知這會加速企業的失敗,而且損害國家整體經濟的健康發展,是企業不承擔經濟和社會責任的表現。基于此,就企業如何進行會計監督以及提升會計審計質量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會計審計質量;會計監督;建議
中圖分類號:F23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20)18-0097-02
企業發展必然要進行經濟活動,產生資金流,會計部門和人員存在的意義是保證這些資金流可以安全、有效地流通,并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在企業的會計工作中,涉及到的業務范圍很廣,工作重要且繁雜,其中的會計審計就是很重要的內容,在進行這項工作時,需要工作人員及時獲取真實且完整的經濟信息,從而能夠保證領導層獲知企業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況,做出科學的決策。會計審計工作的重點不在于簡單的完成,而在于質量的高低,這與負責人員的素質高低,以及企業會計審計制度是否完善密切相關。那么如何來提升一個企業的會計審計質量,需要考慮上面兩個因素。另外,提到會計監督,顧名思義,是對企業會計工作的一系列監督行為,關系到制度層面,即企業監督機制的設置,需要有專門的會計監督部門,企業內部會計監督體系是否完善,又直接關系到會計審計質量,兩者是具有密切聯系的,可以結合起來一起討論。因此,本文將分別就如何提升這兩項工作的質量進行探討。
一、會計審計與會計監督概述
對于企業負責會計審計工作的人來說,獲取到的經濟信息是否準確、真實、完整,直接關系到這項工作完成的質量高低,即會計審計質量。另外,還需要考慮獲取的過程和獲取的信息是否在法律允許范圍之內?;跁嫻ぷ鞣秶浅V,那么在進行這項工作時,就需要從多個方面考慮,來保障最終的質量。一方面,負責人員的專業素質高低有直接影響,需要專業出身,或有職業資格證書。另一方面,國內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程度,只有各方面法律健全,才能使這項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影響會計監督工作質量的因素也有很多,比較重要的有工作人員和企業的監督體系,這兩者共同決定會計監督工作能夠高效高質量完成。綜上,雖然影響會計審計和會計監督工作質量的因素不一,但這兩者卻有共通之處,若能做好會計監督工作,無疑可以大力提升會計審計工作的質量。
二、提升會計監督的措施建議
通過前文分析可得,會計監督是會計審計工作的重要一環,因此,我們先來探討如何做好企業的會計監督工作,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挑選高素質的工作人員,會計工作專業性強,自然需要有專業素養的人來負責,在招聘時就需要明確入職門檻,包括專業、資格證書、從業經歷等,尤其需要具備相關證書,保證招進來的人能夠快速上崗,準確處理工作中的問題,減少失誤。另外,還需要職業忠誠度,會計工作涉及到企業的經濟信息,會計監督人員必須要對企業忠誠,并知法、守法。除了招聘,還需要定期對企業現有的會計人員進行培訓,不僅要學習最新的會計法律法規和理論知識,還要與時俱進,掌握新興的會計軟件操作方法以及審計技術,提升工作效率。第二,從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入手,完善會計相關制度,為會計監督人員提供明確的職業發展方向和渠道,同時完善薪酬福利體系,刺激員工工作積極性,多組織團建,讓員工從枯燥的會計工作中得到放松。
三、提升會計審計質量的對策建議
1.建立高素質、強有力的會計審計從業人員隊伍。不管是會計審計工作,還是單純的會計監督工作,要想保證質量,其關鍵都是在于提升負責人員的專業素質,因此企業首先要考慮的是建立起一支高素質、強有力的會計審計從業人員隊伍。為達成這一目的,需要做的工作有以下幾個:首先,嚴格控制招聘門檻,企業的會計人員都是需要專業出身,在招聘簡章上明確崗位的工作內容、任職要求、資格證書以及從業經歷等,尤其要注重招聘人員的操作能力,以及是否通過注冊會計師等考試。為了保證入職人員能夠順利上崗,企業還需要對其進行專業培訓,讓他們了解企業的基本運作情況?;跁嫻ぷ鞯谋C苄?,企業還需要重要考察面試人員的責任心和職業素養,人品不過關,是不適合從事會計審計工作的,當然,這一素質需要時間來驗證,可以在入職后著重考察,并納入考核體系。其次,針對會計審計工作人員的培訓是要一直進行的,因為市場上的會計準則千變萬化,要想讓企業的運作緊隨市場腳步,就必須讓從業人員接受培訓,來掌握國家變化了的政策法規,才能在實際操作時有章可循,不觸犯法律。另外,為激發員工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舉辦會計審計能力競賽,對表現好的員工進行獎勵。最后,為會計審計從業人員提供完善的發展機制和保障機制,也是提升這一工作質量的重要內容,只有明確了職業發展路徑,才能更好地留住高素質員工,減少用人成本。而且會計人員的素質較高,他們對自己價值實現的需求更多,企業要從職業發展上滿足他們的需求。
2.利用目標管理,通過會計監督來提升會計審計質量。從會計監督和會計審計工作的內容和目的來看,兩者是有重合部分的,因此可以利用目標管理的手段,通過會計監督來提升會計審計的質量。因為會計監督的成果是時刻保證所獲取經濟信息的合法、準確、完整,屬于會計審計重要環節。具體來說,根據時間長度,企業目標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在不同的目標要求下,企業在銷售、發展等方面的目標也會有所不同,比如短期目標的側重點在于經濟利益,而長期目標轉移到企業的品牌建設。在不同目標背景下,企業所進行的經濟行為、產生的經濟信息是不同的,而會計審計工作質量的提升,需要結合實際,也是工作的對象和目標,會計審計工作內容包括審核原始單據和會計憑證以及賬簿的記錄。另外,檢查財務報表、是否在會計準則要求下也是重點。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想實現預定的目標,從一開始生產計劃的制定,到中期的投入生產,都需要落實責任到個人,那么,在進行會計審計工作時,也要明確責任到個人身上,并結合企業目標來制訂會計審計工作計劃。為保證這一過程準確高效的進行,需要企業對從業人員進行激勵,將完成的程度細化成指標,并與薪酬、福利掛鉤。目標管理的實質其實是使會計審計工作更精準,減少資源浪費,同時又能促進企業內部會計監督體系的完善。
3.利用內部監督控制體系來提升會計審計水平。在前期,通過組建一支高素質的從業人員隊伍,以及目標管理,來提升后期會計審計,以及會計監督的質量,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以往經濟信息混亂的問題。但要想在真正實踐過程中保證目的的實現,還需要常態化的監督控制體系來進行跟進和約束。在構建的這一內部監督控制體系中,所有會計審計從業人員的行為都受到了監督與約束,減少偏離正軌的可能性,實質上是通過制度的完善,利用監督手段,來倒逼從業人員可以保持初心和責任感,準確完善企業的會計審計工作,而不是做假賬等,若出現違規行為,則要受到處罰,這形成了一種震懾作用。同時,監督體系的作用還在于改善企業財務部門的工作,設置一系列具有操作性的制度,來讓每個工作人員都能堅守在自己崗位上,做好每一項工作,讓企業的財務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對于企業領導來說,還需要看到這一體系作用的發揮,需要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為此,領導要真正提升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并且通過動員和宣傳,來讓全體員工認識到財務工作的重要性和嚴謹性。首先,領導的重視,給員工傳遞了重要信息:自己的所作所為是透明的,沒有暗箱操作的空間。領導除了在制度上進行完善之外,還需要將目標落實到財務部門的每個成員,做到賞罰分明。其次,企業的凝聚力,這有利于增強會計人員的企業忠誠度,通過企業形象的塑造以及價值觀的傳遞,讓員工感受到工作是輕松、快樂的,自己的付出會得到相應的匯報。那么,在這一工作氛圍中,大家都朝著一個方向努力,好處是不同部門在進行工作溝通時可以更加順暢,對于負責會計審計工作的人員來說,更加保證了他們在收集企業經濟信息時的效率,提升工作的高效性和準確性。
4.借助外部監督,提高內部會計審計監督質量。要想減少企業內部監督控制體系帶來的隨機性,以及部門之間相互勾結的問題,可以引入外部會計監督,其手段主要是與其他企業進行合作,定期交換會計審計人員,互相學習對方的有效做法,從而發現自身不足,并進行改進。另外,找到業界權威的審計轉接,以及事務所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再次核對企業的會計審計信息,都是非常有效的措施。若企業對目前內部的監督控制體系不滿意,還可以有償征求上述專業人士的意見,進行完善。
另外,在企業會計審計工作和會計監督工作中,政府的角色也至關重要。要不定期檢查企業在這一方面工作質量,倒逼企業加強日常監督。為此,政府部門要有專業負責這一工作的崗位,需要會計從業人員來任職,并且也要遵循法律法規,接受社會監督,讓抽檢在陽關底下進行。
企業要想長遠發展,就不能“耍小聰明”,做好會計審計工作,監測好各項經濟信息,保證經濟行為要正軌上進行,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把握好會計審計與會計監督之間的關系,通過強化從業人員素質和完善內部控制體系,推動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這是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這對于企業以及國民經濟的整體健康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會計審計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會計審計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分析論文
摘要:此文簡單介紹了會計審計與企業經濟效益的內在關系,詳細分析了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性與會計審計職能,并研究了企業會計審計對企業經濟效益具有的影響。
關鍵詞:會計審計;企業經濟效益;影響分析
如今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發展日益成熟,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愈發多變,經濟活動也愈發復雜,為更好地應對經營管理風險,需要企業提高對會計審計的重視程度,了解其在企業經濟效益提升中發揮的作用,并認識到會計審計對企業經濟效益帶來的影響,從而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會計審計工作開展的規范性,充分發揮會計審計工作作用價值,這對于提升企業經濟效益,推動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會計審計與企業經濟效益的內在關系
(一)了解會計審計工作的特點
對于會計審計而言,在其工作的主要內容當中最能夠體現工作職責的就是在對會計的管理和會計核算這兩項工作當中能夠充分的體現會計審計的工作職責。就會計核算來說,是會計工作當中的一項基礎,也是相關的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審計工作當中必須要具備的專業技術和信息操作能力等相關方面的要求。從而在相關會計操作人員具備這些過硬的專業技術和信息操作能力,才能夠保障對大型國有企業之間的會計審計核算,達到數字信息的準確,相關內容的完整[1]。
(二)掌握企業經濟效益概念
從企業的角度出發來看,對于企業自身的發展道路,一定要看清形勢和發展趨勢準確的把握企業在發展當中的最好機會。雖然國有企業是能夠在國家的扶持和幫助之下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前景,但是也要具有對機會的把握能力。通過對網絡等相關數字信息化的技術使用,在其生產和經營環節降低成本,減少對勞動力的超額使用,基于這些措施工要目的是為了給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在企業的經濟效益發展之中,會計審計的工作管理模式能夠對企業的經濟效益起到一個決定性的作用。而會計審計的管理和運營能夠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一個更好的發展,因為在會計審計的管理和運營當中,會對企業的整個經濟往來進行一個監督和計算,保障其經濟效益的穩步提升。
二、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性與會計審計職能
(一)經濟效益對企業的重要性
就企業來說,相關的經濟效益和利潤以及投資成本等相關方面的經濟來往,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很大的促進意義,而且在這些國有企業的發展為我國公民提供了許多的就業機會,使得他們能夠有一個更好的經濟來源來維持他們的日常生活,而且在國有企業當中相關的產品生產也能夠給我國外貿經濟上帶來很大的增收,產品對外出口一方面能夠提升國家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能夠向世界展現我國的實力提高中國在國際當中的地位[2]。
(二)會計審計職能
在會計審計當中,其主要表現的職責和能力就是對于相關的企業在經濟方面有一個更好的監督,和通過對這些經濟方面進行核算得出的數據信息進行評價,以及見證這些經濟收入的合法性。就拿會計的核算部分來說,其主要就是通過會計操作人員使用相關的會計工具以及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對企業當中的經濟往來等各方面進行整理和歸納,然后再有效地計算這些信息,使這些信息能夠準確、完整的將企業的經濟部分展現出來,反映出企業在發展和運營當中真實的經濟效益情況,從而為企業在相關的發展和生產當中提供一個更加準確有效的信息。促進企業經濟的管理避免出現虧損,保證企業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當中穩步提升。而會計監督也就是對在核算過程和評價之中進行一個有效的監控,保證這些數據信息的準確和有效,以及它的真實性和可靠性[3]。
三、企業會計審計對企業經濟效益所產生的影響
(一)科學管理會計審計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在相關的企業發展的情況之中來看,對于其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最核心的想法就是追求企業經濟效益的完整和提高,而要想保障企業經濟的效益能夠穩步上升,對于會計審計的管理工作就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應對措施,從而能夠促進企業的經濟向前邁進。通過利用一些科學的方法對企業當中的會計審計進行管理和相關工作的運營,能夠保障企業在對經濟方面做出一個準確的評價和判斷,以及在企業運營當中的決策有一個更加明確的目標,使得會計審計在企業當中充分的發揮作用和價值[4]。
(二)企業會計審計可確保經濟活動的順利進行
在企業的經濟效益當中,對會計審計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能夠保證其企業在一個相對穩定且良好的狀態下發展,促進企業經濟的穩步提升。在實際當中,對于企業的經濟效益活動,應該保證企業在其中對于人力物力的使用盡量控制,保證在審計過程中能夠客觀的評價和計算相關的企業經濟信息,為相關的企業管理人員能夠做出一個更加準確有效的判斷和決定,從而推動企業經濟的發展,保證我國大中型企業的經濟效益能夠在企業的發展中做到精準、可靠、有效。
(三)會計審計管理能夠使企業資金合理利用
會計審計的管理能夠讓企業之間的經濟發揮最大的作用,對于企業來說,在會計審計管理工作中能夠有效的將企業經濟效益發揮到最大。而且有效的會計審計能夠使企業的生產等各方面的實力得到提升。而且會計審計可以很直觀的將企業整體的經濟效益和財務狀況通過相應工作的結果呈現給相關的企業管理負責人。企業在整體的生產和運營當中,都離不開經濟的運轉,所以說在財務管理方面,相關的負責人以及操作人員要及時發現當中的問題,然后有效地解決問題,避免在企業生產當中的經濟效益數據信息不夠可靠、不真實,導致企業出現虧損[5]。
【關鍵詞】經濟效益 效益審計 體系構建
不同的國家,對于經濟效益審計有不同的提法,在英國經濟效益審計被稱為貨幣價值審計,在澳大利亞則被稱為效果性審計,在美國,經濟效益審計就是績效審計,雖然不同國度提法不同,且稱謂多種多樣,但歸納來說,經濟效益審計都表現了三方面內容,即經濟性、效果、效益,通俗來說,少花錢是經濟,花很少的錢把事辦好是效果,事情辦得又多又好是效益。我國審計界對于經濟效益審計也有概念的界定,管理審計論的審計對象是經濟管理行為,目的是對企業管理工作的質量進行檢測,對企業人力、物力、財力的使用情況進行有效評價,針對其管理問題,提出改進措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效益審計論是由一個獨立的審計人員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綜合審查,是一種分析企業經濟現狀,提出改善經營管理,促進效益提高的一種經濟活動。經濟效益是評價一個企業優劣的重要方面,改善經營,促進效益提升是企業的目標之一,開展經濟效益審計便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
一、經濟效益審計理論體系
(一)經濟效益審計的內容
企業所進行的任何經濟活動都是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范疇,現階段,我國經濟效益審計包含以下內容,真實合法審計、經營戰略審計、管理效能審計經營業務審計,真實合法審計是建立在審計內容真實合法的基礎之上的,是針對當前會計信息失真、諸多違法造假現象頻發事件的一種有效審計方式,此種審計方式主要審計會計資料,評判會計資料是否合理合法。
經營戰略審計的審計對象是企業的發展方向、發展規劃與發展潛能等,避免出現決策失誤,造成企業投資浪費。經營戰略審計對企業現有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有效評判,對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最終實現企業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此種審計方式的包括對企業的采購、生產、銷售三方面業務進行審計,采購審計要保證企業采購的材料質量與數量都符合有關規定,且價格合理,銷售審計即包括銷售是否合理,收入是否能及時收回等內容,生產審計是審查生產過程是否科學合理,有無資源浪費現象,生產效率高低等。企業的管理與企業經濟效益好壞密切相關,所以,管理效能審計自然而然成為經濟效益審計的重要內容,管理審計對管理人員的素質與管理職能進行有效審計,找出管理之中的薄弱環節,不斷提高現代化的管理水平。
(二)經濟效益審計的特點
經濟效益審計有以下特點,經濟效益審計的審計對象是企業所有的經濟活動,因此,具有復雜性、涉及范圍廣泛性的特點,經濟效益審計對被審計單位經濟活動的經濟性、效果性、效益性進行綜合評判,給出建議,其建議不帶有強制性,目的是促進企業發展,改善企業經營。其次,經濟效益審計的標準比較靈活,沒有定性規定,效益審計方法也很多,運用大量價值分析法、技術經濟分析法等。
二、經濟效益指標體系的建立
(一)建立經濟效益指標體系的原則
建立經濟效益評價指標時應遵循一定的原則,這些原則包含的是對企業經濟效益的評價,因為只有對企業經濟效益評價準確,才能真實有效反映企業的經營現狀,具體的評價指標體系建設應滿足下列幾個要求,評價的內容應全面而合理,包含各個方面的經濟指標,這些經濟指標能促成企業宏觀效益與微觀效益的統一,能實現企業當前效益與長遠效益共同發展。這些效益指標體系能及時反映企業的經營現狀以及效益增減狀況,能及時發現影響經濟效益的各種因素,從而能快速找到解決企業經濟效益問題的方法,促使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其次,隨著市場競爭的愈演愈烈,企業的經濟效益評價指標不僅局限于財務方面,像顧客滿意度、市場占有率等非財務性指標也得到很多青睞。
(二)建立經濟效益指標體系的具體方式
在經濟快速發展,觀念急劇變化的今天,單純的以財務指標作為衡量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已不能對企業的經濟效益做綜合評判,經濟效益指標體系不僅要考慮財務指標,更要考慮非財務指標。
財務指標涵蓋的內容較為廣闊,包括企業盈利能力分析指標、企業經營能力分析指標、企業債務風險分析指標和企業經營增長分析指標,對企業的盈利能力分析,要獲取銷售凈利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經營凈現金流量與凈利潤比率等相關數據,這些數據獲取的方式必須科學有效,計算要精準,依據公式進行準確計算,才能得出有效結論,以計算總資產報酬率為例,必須依據公式總資產報酬率=(凈利潤+利息支出)/[(資產年初數與年末數之和)/2]×100%進行計算。企業經營能力分析指標建立在對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等數據了解的基礎之上進行評定。企業債務風險分析指標則要考慮利息保障倍數、資產負債率和速動比率等。企業經營增長分析指標要對企業資本保值增值率、總資產增長率與銷售增長率等相關要素進行分析評定。
非財務指標避開了傳統的財務指標,考慮了一些看似與經濟無關,其實關系密切的指標,這些指標包括顧客滿意度、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公司潛在發展能力、創新能力等,顧客滿意度是顧客對于企業提供的服務的滿意程度,這種滿意程度關乎企業的生存發展,進顧客滿意度的評定,可將顧客的滿意程度劃分等級,每個等級設置相應分值,最終采用問卷、訪談等形式獲取有效信息。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可用殘次品率、顧客投訴率進行評判,如殘次品率=殘次品數/產成品數。公司潛在發展能力與員工的積極性密切相關,觀察員工積極性了解企業潛在發展能力。
三、結語
企業經濟效益與企業的生存發展密切聯系,經濟效益審計指標體系的建立也是企業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內容,本文從經濟效益審計的內容出發,最終提出如何讓建立有效的經濟效益審計指標體系,希望對公司的經營、發展起到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徐臣濤.淺析經濟效益審計評價標準[J].財會通訊,2007(3):62-63.
[2]彭華彰,周鐵銳,賀明明.國外效益審計的啟示與開展中國特色效益審計的探索[J].審計研究,2005(1):25-29.
[摘要]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是企業內部審計對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各種經濟活動進行審查和評價的審計活動,目的是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本文從企業內部審計實務需要出發,重點對審計的模式和方法進行探討,以推動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深入開展。
[關鍵詞]企業經濟效益審計
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日益完善,企業的經濟效益狀況已成為企業各方面利益相關者的關注重點,坐在受托責任位置上的企業經營管理者更是時時感到維持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巨大壓力。面對這種形勢,企業內部審計實現全面轉型和發展,通過積極開展經濟效益審計,促進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水平,不僅成為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方向,而且也是企業經營管理的客觀要求和企業內部審計責無旁貸的工作使命。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是企業內部審計在授權審計范圍內,以促進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目的,對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各種經濟活動進行檢查評價的審計行為。國家審計署和中國內部審計協會高度重視經濟效益審計工作,在審計工作發展規劃、2006年審計工作安排及審計理論研討等方面都把經濟效益審計擺在了重要位置。本文從企業內部審計實務需要出發,重點對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模式和方法進行研究,以求獲取開啟企業經濟效益審計大門的鑰匙,推動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有效深入的開展。
一、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模式
研究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模式離不開對企業經濟效益內涵及企業內部審計一般模式的認識。企業經濟效益結果的直接表現形式是一系列財務數據,如利潤額、投資回報率、資產回報率等等,但是財務結果是企業進行戰略和投資決策,完成生產經營循環后產生的,因此企業經濟效益的產生過程覆蓋了企業運作管理的全過程,與企業的各個層級、各個部門均有直接和間接的關系。國外對經濟效益審計的定義普遍表述為“檢查被審計單位在履行其職責過程中,使用資源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奔赐ǔKf的3E審計。而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只是對使用資源的效益情況從不側面的觀察結果,三者即有區別又是相互聯系的,其總體的本質與我們所說的經濟效益并無區別。
企業經濟效益審計不同于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經濟效益審計所涉及的范圍是廣泛的,不同管理層次的經濟活動都同經濟效益有關;經濟效益審計需要關注的信息是動態的是相互關聯并具有傳遞性、循環性的,需要把事前、事中、事后審計有機結合起來;經濟效益審計需要審核分析的數據不僅僅是財務數據,而且還需要綜合業務數據、管理數據等非財務數據進行相關性分析,才能洞察經濟效益變化的內在原因;經濟效益審計有時是直接的,突出經濟效益的主題,有時又是間接的,通過完善公司治理,優化管理流程,最終達到促進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因此,只有深入了解企業經濟效益審計在以上諸多方面的特點,才能對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模式有全面的認識。
(一)不同管理層次的經濟效益審計
現代企業公司治理結構建立在委托理論基礎上,實現了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盡管不同的公司治理結構模式對權責、利益的劃分、制衡存在差別,但從企業運作的全過程看,都可以劃分為決策、管理、作業三個管理層次。不同的管理層次職能不同,在實現經濟效益過程中的作用、貢獻不同,經濟效益審計把不同的管理層次作為審計對象,自然在審計內容和方法上有所區別。
1、決策層次
現代企業的決策包括企業戰略發展方向、生產經營規模、公司管理體制、管理制度以及生產經營規劃、計劃、預算等等。重大戰略決策權控制在股東、董事會及經營管理班子手中。實踐證明,企業的經濟效益好壞同企業的重大決策是否正確有著至關重要的深遠聯系,也是企業經濟效益審計不應避開的領域。雖然理論上、法規上沒有作出限制,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直接對決策層次進行審計的環境和條件還不夠成熟。內部審計同企業決策過程還存在較大的距離,掌握的決策層次信息也是滯后和不對稱的,這種狀態自然成為開展決策層次經濟效益審計的重要障礙。然而,也不是說決策層次的經濟效益審計就無所作為了,事實上企業內部審計也可以在檢查決策是否遵循既定的決策程序等方面發揮作用。而且在決策實施過程中,審計如果發現屬于決策錯誤產生的不良后果,也可以提出建議引起決策層的重視,研究有關決策的適當調整。此外,在多層級的大型企業組織中,內部審計對下屬企業是否存在違規決策事項及授權范圍內的經營決策對經濟效益產生的影響是完全可以審計的。
2、管理層次
管理層次是把企業戰略決策和制度、計劃變為現實的紐帶和橋梁。在大型企業組織中,管理層次的經濟活動主要包括總部各職能部門的經營管控和下屬企業管理者的經營管理活動。企業經濟活動中的人、財、物等資源系統和信息系統主要是由管理層次掌握的,企業經濟效益的實現離不開各級管理層的智慧和艱辛、精細的日常管理。企業經濟效益審計在對管理層次的審計中會涉及檢查公司規章制度是否有效執行;資源配置和經營決策是否體現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影響經濟效益結果的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和管理風險是否存在和有效防范。
3、作業層次
企業經常性經濟效益必須經過生產經營作業循環后才能產生。作業層次體現了廣大勞動者創造經濟效益的重要貢獻。作業層次的活動同樣具有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考量,并且會直接影響增加收入、降低成本的經濟效益結果。企業通過實施精細化管理,優化業務管理流程達到增加效益的目標也主要是優化作業層次實現的。因此,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許多深入細致的檢查都同作業層次相關。通過對作業層次的經濟效益審計去發現存在的資源浪費、效率低下和內部控制的薄弱漏洞問題,促進完善企業的作業流程,降低作業的資源消耗,提高作業的質量和效率,經濟效益狀況就會得到明顯改善。
(二)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的經濟效益審計
既然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因素是多方面和全過程的,那么對它的審計也是必須涉及多方面和全過程的,僅有事后審計是不夠的,還必須有事中審計和事前審計。
企業經濟活動在事前、事中、事后表現的內容各不相同,對經濟效益的影響也具有不同的形態。以企業的生產經營性基建投資項目為例:這種基建項目的立項,規模控制是否基于生產經營發展需要和市場需求的預測,基建項目的具體設計和投資計劃是否具有經濟性,是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應當關注的重點。在基建項目實施過程中,經濟效益審計應當檢查基建項目招投標程序是否合規,是否有效降低控制了基建成本,尤其是在基建項目實施、結算過程中,對工程變更項目造成的基建投資增減變化更需要嚴格審查,幫助企業在基建結算中核減投資成本;在基建項目完工投產后,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應跟蹤審計基建投資的經濟效益,檢查項目投產后實際的市場反映和具體產出效果,看看項目的投入產出是否和計劃的預期一致,具體分析影響效益結果主要因素變化,提出改善經濟效益的建議。
在企業經濟效益審計實踐中,一些企業已經開始邁向全過程的審計。例如交通運輸行業中,一些企業積極開展了修造船項目、倉儲、房地產基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審計,有效核減了工程造價、項目投資;有的直接開展了基建項目的營運效益審計,有的把基建項目完工后的效果審計稱為“項目后評估,”作為制度性安排進行例行的基建項目事后審計。
當然,企業經濟效益的全過程審計并不局限于基建項目,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更是具有普遍性,一項生產經營業務的計劃、實施,一個業務流程的改造、調整,都會有一個資源是否合理配置,預期效果能否實現的問題。生產經營全過程中的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傳遞影響到下一個環節的有效運作,最終會影響到經濟效益結果。即使是事后的經濟效益審計也同傳統的事后審計有很大區別。事后的經濟效益審計可以鑒定評價業績效果,可以對經濟效益變化的各相關因素進行深入分析,與歷史水平、先進水平及本期計劃進行比較,尋找挖掘進一步改進的關鍵環節,使下一輪作業循環時有針對性地改善薄弱環節,達到提高經濟效益水平的目的。
(三)財務數據與非財務數據結合的經濟效益審計
傳統的財務審計主要以財務數據為審計證據,以規章制度為衡量準繩,即人們通常所說的合規性審計模式。企業經濟效益審計不僅需要財務數據作為審計證據,而且也需要大量非財務數據作為審計證據。非財務數據來源于市場客戶情況,產品質量情況,生產技術情況,人力資源情況及生產銷售過程。這些非財務情況,會直接間接地影響財務數據的變化,影響經濟效益的結果。經濟效益審計不可忽視非財務數據的意義,而應該研究哪些非財務數據與財務數據具有密切關系及其影響趨勢和影響程度。例如:企業要獲得更多的經營收入,一般都需要擴大業務量,業務量的擴大同穩定、增長的客戶群相關,而客戶的增長又同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質量分不開,產品服務質量又同員工的素質、生產技術關系密切等等,如此相關性的因果分析會發現許多非財務性因素??梢粤炕姆秦攧找蛩禺a生的非財務數據會提供更多的分析便利,方便經濟效益審計研究非財務數據與財務數據之間的變量關系。充分重視和大量使用非財務數據進行企業經濟效益分析評價,是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模式的顯著特征之一。審計應當不斷探索不同行業、不同環境下如何選取非財務數據的規律,逐步建立企業經濟效益審計中財務數據與非財務數據相結合的系統規范。
對于難以量化的非財務因素,只要能證明與經濟效益有著重要的密切關系,也應在經濟效益審計得到重視,因為這些因素的改善,最終能夠幫助企業提高經濟效益。
(四)直接與間接的經濟效益審計
雖然說企業的所有經濟活動都同經濟效益有關,但畢竟還有重要、次要之分,有直接、間接之分。相應,企業經濟效益審計也存在直接的經濟效益審計和間接的經濟效益審計。
在企業經濟效益審計實踐中,我們通常把冠以“經濟效益審計”名稱的審計項目及通過審計可以直接量化促進經濟效益改善的審計項目歸類為直接的經濟效益審計;其他同改善的經濟效益有關,但不直接產生作用或難以量化影響經濟效益結果的審計項目可以作為間接的經濟效益審計。例如,我們對虧損企業或利潤出現大幅下滑的企業可以直接進行分析,幫助企業尋找扭虧增盈的措施;投資項目在進入正常經營階段后也應當進行營運經濟效益的審計,評價新增投資的效益性;對基建項目成本的審計,對營運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審計,對營銷收入的審計等等可以有明確的量化評價,會直接對經濟效益產生影響,也應當被看作是直接的經濟效益審計。反之,我們對企業內部控制系統,對業務管理流程進行的審計,雖然最終會有利于經濟效益,但直接的審計結果還是加強和完善內控管理,可以作為間接的經濟效益審計。
開展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應當以直接的經濟效益審計為主,達到主題突出,重點突出,對經濟效益產生直接影響的效果,這對內部審計發揮增值作用具有重要意義。間接的經濟效益審計也不容忽視,通過審計促進企業加強基礎管理,對企業持續穩定保持良好經濟效益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以上幾方面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特點的討論,我們對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模式可以引出幾點結論:
1、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模式是在公司治理結構框架下,根據內部審計授權范圍對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各種經濟活動進行檢查評價。
2、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模式是對企業多層次、全方位、全過程的,高度關聯性的審計。
3、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模式以直接經濟效益審計為主,間接經濟效益審計為輔,保持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全面關注。
二、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方法
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模式與傳統的內部審計模式不同,其審計方法也必須與經濟效益審計的內容、特點相適應。沒有適應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方法,就象河上沒有橋和船,光有過河的愿望也是無法成功到達彼岸的。在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方法研究中,我們認為企業經濟效益審計項目如何立項,傳統審計方法如何改革創新,一些現代管理工具如何運用等問題是值得重點研究關注的。
(一)企業經濟效益審計項目的立項方法
開展企業經濟效益審計,如何選擇確定經濟效益審計項目,是審計實務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在年度中實施的審計項目絕大部分是年度審計工作計劃中安排的,是經企業權力機構或管理層批準后執行的。經濟效益審計項目的安排也不能例外,也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納入到常規的審計工作計劃中安排。
在年度審計計劃中考慮安排經濟效益審計項目需要綜合平衡三方面因素:其一是現有企業中經濟效益的突出問題是什么?尤其要抓住本企業核心業務發展過程中對經濟效益影響大的薄弱環節;其二是企業年度重點工作中需要審計工作配合的內容;其三是可用于經濟效益審計的資源,即能夠勝任經濟效益審計任務的審計人員力量。經濟效益審計需要較高的專業素質,有時還需要相關的工程技術專業力量參與。因此量力而行,注重審計效果,結合企業迫切需要選擇的經濟效益審計項目才有利達到切實幫助企業改善經濟效益的目的。
經濟效益審計立項時還應注意突出重點。影響經濟效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次審計不宜面面俱到,可以選擇當前最重要的某一方面,某一環節,這樣審計也會更加深入細致。經濟效益審計具有一定基礎的企業,可以逐步實現經濟效益審計制度化,即對常規性經濟效益審計作出制度安排,如基建決算審計、投資效益審計、利潤異常狀況審計等等。
(二)企業經濟效益審計中創新審計方法的運用
經濟效益審計是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中具有成長性的業務之一,目前,缺乏系統成熟的經驗和方法是現實。但人們普遍認識到傳統的財務數據審核審計方法已不能滿足經濟效益審計的需要,必須運用創新的審計方法才能完成經濟效益審計的重任。圍繞企業經濟效益審計需要,運用創新審計方法是多方面的艱苦細致的工作,也需要長時間審計實踐的摸索和積累,我們僅從大的方面強調以下幾點:
1、注重風險導向審計方法的運用
由于經濟效益審計涉及面寬,時時處于動態的復雜多變的環境下,有限的審計資源如按部就班,事無巨細地檢查每一個細節,不僅難以操作而且事倍功半。現代審計倡導的風險審計方法正適用于經濟效益審計的特點。首先,審計應在了解企業基本業務和管理狀況的基礎上,把企業管理薄弱環節和對經濟效益產生重要影響的環節作為查找風險的重點范圍;其次要善于捕捉市場變化,政策變化以及企業內部重大人事、管理體制、制度變化可能給經濟效益帶來的不利影響,使經濟效益面臨的風險及時受到重視和應對,經濟效益審計也就更具有風險防范的預見性和預警性。例如,運輸行業中由于燃油價格的大幅上漲,會大大增加運營成本,縮小原有的利潤空間,如何節約燃油消耗,控制成本上升就成為突出的經營風險。審計不僅要掌握分析相關的財務數據,而且應了解業務經營策略、生產管理、降低油耗的技術手段等方面可能采取的措施,提出改進建議幫助企業控制油價上漲帶來的經營風險。
2、廣泛使用經濟效益相關因素分析方法
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相關因素是紛繁復雜的,但是就像枝葉和樹干的相關、魚刺魚骨的相關一樣,也是有脈絡可尋。
審計通常采用逆向檢查分析的方法,先從經濟效益的最終財務結果檢查分析入手。影響經濟效益結果的財務因素是從收入與成本兩大類,收入中又有產品價格、產品結構、客戶結構、營銷方式等關鍵因素的影響,成本也可劃分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每類成本又有許多明細項目。審計可以從財務因素的變化中找出主要矛盾,然后順藤摸瓜去了解財務信息背后的業務和管理情況變化,找出影響經濟效益的內在原因。
對于當前企業內部審計隊伍的一般素質而言,相關因素分析中最具挑戰的還是能否了解和熟悉企業業務運作的流程,商業模式的特點以及各方面管理的細節。只有充分了解認識企業經營管理狀況,正確把握其內在的關系,真正成為“內行”,才能準確地把財務數據和非財務數據聯系起來進行合理的分析評價。相對而言,內部審計又比一般外部審計更容易了解企業的經營管理情況,長期在企業中耳濡目染,內部審計與經營管理有天然的聯系,而相關因素的分析是需要在一般了解的基礎上更加精細化,達到可計量、可推算的程度。
3、探索現代企業管理工具的運用
近年來,在企業管理學術界和實務中引進了一些先進的現代管理工具,這些管理工具的運用對推動企業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發揮了作用。內部審計也應積極探索適應企業經濟效益審計需要的現代管理工具的運用。
平衡記分卡是一種績效管理工具。它根據學習與成長,內部業務流程、客戶關系、財務結果四方面因果關系,及為企業增值的貢獻路徑,制定各層面的工作目標和考核指標,推動企業各層級協同努力,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平衡記分卡的理念,尤其是其各關鍵因素的相互關系與經濟效益審計的相關因素分析是相通的,如果企業實施了平衡記分卡管理系統,就會為經濟效益審計提供更好的檢查評價平臺,針對既定的各關鍵因素指標,檢查實際完成的效果,分析成功與失敗的原因,并為制定新一輪的各層級工作目標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