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8 11:44:16
序論:在您撰寫審計心理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1觀察指標①以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價患者的抑郁狀況,該量表包括24個條目,大部分條目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對條目進行評分,評分標準如下。0分:無;1分:輕度;2分:中度;3分:重度;4分:很重。小部分條目采用Likert3級評分法對條目進行評分,其評分標準如下。0分:無;1分:輕度~中度;2分:重度;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情況越嚴重。②以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價患者的心理狀態,該量表包括90個項目,每個項目的癥狀從無到極嚴重分為5個等級進行評分,評分越高代表癥狀越嚴重?;颊咭缽男苑旨墐热萑缦拢孩偻耆缽?;②1周內拒絕服藥,但次數<5次為部分依從;③1周內拒絕服藥次數>5次為不依從。
1.2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HAMD評分的比較觀察組干預后的HAMD評分顯著低于干預前及對照組干預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SCL-90評分的比較觀察組干預后的SCL-90各項評分顯著高于干預前及對照組干預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治療依從率的比較觀察組的治療依從率為86.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張麗的研究顯示,精神病患者其發病誘因一般為心理上受到超過其忍受程度的創傷。張培芳的研究顯示,在精神病患者診治過程中,心理護理尤為重要。心理護理為護理人員通過與患者有效溝通,發現患者精神上的異常,然后有效應用醫學心理學等方法幫助患者排除負性情緒,使患者心理上達到最佳的心理狀態。
精神病患者產生抑郁等負性情緒,其原因一般為:①治療精神病的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②負性情緒為患病的一部分誘因;③隨著患者自知力的恢復,對前途感到絕望等。
1.1觀察指標實驗室檢查:在整個醫治過程中在2、4、8、12周的周末對所有患者進行抽血來檢測ALT和AST。B超檢查:在醫治前后進行B超檢查,察看其肝臟的變化情況。不良反應觀察:醫治過程中采用作用量表來評估相關藥物造成的不良反應。
1.2療效判斷標準痊愈:肝功能恢復正常;好轉:肝功能與醫治之前對比變好,并未完全恢復正常;無效:與進藥之前相比該器官的功能無明顯的改善。總有效率為痊愈與好轉兩項之和。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軟件分析資料。正態分布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成組資料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間療效比較治療后,甘利欣膠囊組總有效率為94.6%,護肝片組總有效率為50.0%。甘利欣膠囊組的總有效率高于護肝片組(P<0.05,見表1)。
2.2血清生化酶學指標變化對照2組患者治療前ALT和AST兩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經過藥物治療之后,甘利欣膠囊組的兩指標下降程度皆比護肝片組更加顯著,從第4周開始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2組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甘利欣膠囊組中有1例出現不良反應,癥狀是嘔吐、頭痛,但程度比較輕,經過一段時間患者自行緩解;護肝片組中有2例出現了不良反應,癥狀是嘔吐、食欲缺乏、頭痛,同樣未作特殊處理。2組不良發生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3討論
抗精神病藥廣泛應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躁狂發作及其他精神病性精神障礙。由于得有精神障礙的患者一般都要進行長期的服藥,這就會對藥物代謝的重要部位肝臟產生一定的傷害,該類藥物往往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肝損傷。肝損害的機制一般認為是由于藥物對肝細胞產生了毒性作用或者是肝臟對藥物產生了變態反應造成的。一般采用減小藥量、增服保護肝臟的藥物或者換藥的手段來醫治肝損傷。據報道抗精神病藥物引起肝損害,以氯丙嗪為多,主要引起血清谷丙轉氨酶升高,少數人發生黃疸。
1.1評價指標入組時對患者家屬采用自編問卷進行調查,由患者家屬自填,采用無記名問卷方式,要求陪護家屬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獨立評定,當場填寫當場收回,總計發放70份,回收有效率100%。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在患者入院后3天內對其家屬進行第1次評定,第2次評定是在實施護理干預2周后進行。問卷內容:①自制的一般資料問卷調查,包括受試者的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陪護家屬與患者的關系、對患者病情了解的程度、家庭經濟狀況以及家屬的各種心理狀態等項目。②應用SAS、SDS量表各由20個項目,將20個項目的各項得分相加得總粗分,用粗分乘以1.25得到標準分,用于評定受試者有無焦慮或抑郁以及焦慮和抑郁的程度。評分標準為4級,≤40分為無焦慮、41分~59分為輕度、60分~79分為中度、≥80分為重度。受試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填寫并標明產生負性心理的相關因素,統計各項例數及百分比。
1.2統計學方法將干預前后調查所得數據應用SPSS10.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干預前后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干預前后患者家屬SAS及SDS評分比較(表1)。
2.2家屬產生負性心理的相關因素排序(表2)
3討論
上述評定結果顯示:綜合干預后患者家屬的SAS、SDS評分較干預前有明顯降低且有非常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1)。影響患者家屬產生負性心理的主要因素有:精神衛生知識缺乏;患者的病態表現;陌生的住院環境等共6項,針對患者家屬產生負性心理的不同原因實施相應的心理干預后,其焦慮、抑郁表現明顯下降,干預前后比較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說明通過實施心理干預,制定詳細的護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家屬的心理狀況。因此,護士應重視家庭、社會因素對患者的影響,主動與患者家屬溝通[4],同時進一步加強精神衛生知識的宣傳力度,普及精神衛生知識,使社會能給予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屬更多的理解、支持和關愛,鼓勵患者家屬在面對可能獲得的社會支持時,積極爭取,勇敢接納,以提高社會支持的利用度。通過針對性的護理干預,為患者家屬普及了精神疾病的相關知識,使其掌握了對精神病患者相應的應對方式,增強了家屬幫助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有效降低了患者家屬的心理緊張,減少了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的發生。
4小結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娛樂治療,娛樂治療的方式主要為下棋、打牌,對觀察組患者采用心理療法進行治療,具體步驟如下。
1.1針對精神分裂患者,在進行娛樂治療的基礎上進行認知行為干預,并進行一些適當的輔的治療,例如認知康復、家庭治療等,在使患者獲得一些認知行為的同時,逐漸減輕患者的精神病癥狀。
1.2采用心理教育與藥物治療相結合的方法。心理教育主要是對患者進行心理上的溝通,同時加強人際關系和家庭的治療,有效的降低了疾病的復發率,緩解了患者的緊張情緒,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藥物治療采用臨床上使用較為廣泛的利培酮和奧氮平,一日兩次,一次0.35mg。這兩種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對精神分裂的癥狀有著非常好的療效,且鎮靜作用較弱,椎體外系反應較少。
1.3放松治療。對于精神病患者來說,放松治療有著積極作用。精神病患者的精神處在一個不穩定的狀態,稍微出現一點差錯對患者的健康會產生巨大影響。放松治療的主要目的就是舒緩患者的情緒。具體操作為讓精神病患者以輕松的方式坐下來,同時將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手上,通過這種方式來減輕患者的緊張心理。同時進行深呼吸訓練,上手平伸,每天進行10分鐘的深呼吸訓練,護理人員要在患者身邊進行積極的引導,讓患者在這樣反復的訓練下自然的形成一種放松的心理,從而舒緩患者的情緒。
1.4心理療法。對患者的健康有著積極的作用。在本院精神病患者中,其所表現出來的精神程度不一樣,有輕度的,有中度的,有重型的,因此在進行心理治療時,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全面整體的心理教育,使患者對醫囑可嚴格遵守,配合相應治療,按量、按時服藥。心理治療可采用專門的治療方法及技術,對患者行隨時的、經常性的教育,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1.5統計學分析:處理本次研究的數據我們采用的是SPSS17.0軟件,計量資料用(x±s)來表示,采用t檢驗,技術采用x2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對比發現,對觀察組患者采用心理療法在患者的心理以及情緒方面的改善明顯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摘 要】在我們這個紛繁陳雜的社會里,孩子更有一種可貴的清澈精神,小學時代的學生更是生命力蓬勃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如茁壯的小苗正在吸取著知識的養分,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讓這些孩子在起跑線上任務加劇,背負沉重的學習包袱,出現了不同表現的心理問題。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把心理健康的教育理念滲透到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來,也成了學校教育發展里程的新問題。本文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做出探討。
關鍵詞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語文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關于心理健康目前有多個解釋,英格里士認為:“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的心理情況,當事者在此種狀態下能作良好適應,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發展其身心的潛能;這乃是一種積極的豐富情況,不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麥靈格爾認為:“心理健康是指人們對于環境及與環境之間具有最高效率及快樂的適應情況。不僅是要有效率,也不僅是要有滿足之感,或是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規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備。心理健康的人應能保持平靜的情緒,敏銳的智能,適于社會環境的行為和愉快的氣質”。
一、當前小學高年級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
(一)小學生的學習壓力大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家長都強調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再者獨生子女人數較多,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也特別大,現在節假日小學生的各種培訓班讓這些小學生的壓力倍增,早早的就面臨擇校問題和升學問題,在心理形式上屬于過早的告別童年階段,這樣就對小學生的學習、人際交往、情緒和道德素質培養上需要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教學上的高度重視成績
在學校和家長的要求上,教學老師也相應的緊抓小學生的成績,可能就忽視了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在語文教學上往往更加注重書本知識和對對詞句的掌握,同時死讀書的形式讓語文課堂也變的枯燥乏味,這個可能導致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老師就會為了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學習,而采取強硬的命令措施,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上沒找到有效的手段,小學生的心理健康上就容易產生不良的后果,在營造以學生為中心,創造充滿興趣的小學課堂還需要老師的更加努力。
(三)小學高年級開始進入青春期
小學高年級是一個孩童向青春期轉變的重要階段,也是我們人生發展的重要根基階段,在這個階段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都會較以前增強,那么關于這個世界的大課題,在這個階段是會開始逐漸對小學生滲透的,他們因為心理的不成熟對這些都顯得困惑和焦躁,學業的壓力、同學之間的關系、和老師的關系,人際關系的處理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幸福感,這個階段他們的內心世界開始更加的豐富,在自我意識上變得不斷的增強,對老師和家長不在言聽計從,甚至開始產生了逆反心理,這些早熟的現象,讓一些小學生甚至出現了迷戀游戲、明星、和談戀愛的情況,這個不但影響了小學生高年級的學習成績,也影響著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
(四)當今社會的影響
現在的電子設備對小學生的影響也越來越巨大,在家長使用的時候孩子也會跟著看或者使用,這對小學生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他們缺乏辨別信息的能力,外界的信息對他們的價值觀塑造尤其重要,電視等電子設備對兒童生活的滲透,也會讓他們過早的成熟,在教學目的上家長也會讓孩子過早的接受一些學習輔助工具,這個工具的長期使用也會讓孩子在這個渠道獲得大量的外界信息,甚至娛樂信息,對孩子的未來造成一些負面影響。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的心理健康教育還比較少,應該對語文老師進行培訓豐富的心理健康知識,從而應用到教育理念當中,營造和諧的教室氛圍、提高教育質量的觀念。小學高年級語文在小學生心理健康上扮演重要角色,在心理教學方面有其自身的獨特優勢,語文獨特的豐富內容知識,可以調動學生積極學習的興趣,對學生的后續學習有奠定的作用,因此需要借助語文教學來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生活觀念,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方面也會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三、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學的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學氛圍
在教師的教學中,注意學生的認知能力、在情緒樂觀、意志健全、價值觀念,人際和諧、適應能力等問題上進行重點探究,比如老師的親切程度,學生在遇到困難時,老師是否激勵學生增強自信心,而不是敷衍了事。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中,學生是能學的更輕松和愉快的,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會更加主動學習主動思考?,F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涵蓋的內容更加的廣泛,有語言訓練也有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還有許多心理因素的信息,教師的充分挖掘有利于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塑造潛移默化的功能,只有以教材為載體,把心理健康融入其中,才能讓孩子明白怎么客觀的去評價別人和自己,把孩子心靈的保護保持下去,讓每個小學生都能勇敢自信的展現自我,能充分恰當的表現自己。
(二)充分利用小學生語文素材
小學生的高年級語文教材在多個方面有具體的廣泛涉及,比如自然、科學、情感等,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十分的豐富,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文化情操,在積極正面的品德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教材作為知識和意識的載體,是小學生了解這個世界的重要窗口之一,教材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對學生起到直接的引導,比如高年級小學語文課本講述的偉大人物的生平事跡,都是正面形象的榜樣作用。這些可以潛移默化的對學生人格塑造形成深刻的印象。在發展促進積極健康教學中,用積極樂觀的方式引導學生解讀生活中的各類現象,及時糾正學生學習上的障礙和自信心的問題,讓學生在學習中理解文章中的思想感情,也是形成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徑。課堂作為傳播文化的有效陣地,在傳統的授課中,怎么來把握心理健康授課的傳播,課堂的教學時間有限,就需要教師結合教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機。
(三)豐富語文學習活動
對于小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認識的困惑,這些困惑也會帶有心理上的困惑,在小學高年級里,需要面對升學擇校的問題,讓很多學生產生了自卑的心理,表現為焦躁不安等,這個時候心理健康的發展尤為關鍵,老師可以通過語文活動帶動學生的樂觀情緒,讓孩子的發展能夠更加的積極向上,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現實情況,來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也可以實行情境再現,開展語文活動,把課本中的內容在實際中情境再現,讓小學生能更好的理解課本所要表達的知識和情感,積極的引導學生發現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我國傳統的優良美德。擴展學生的學習層面,做到積極的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問題,把學生的個性優化,通過課堂活動的開展,盡量張揚學生的性格,通過實踐消除學生情緒的不利因素,老師也要把握住機會,在語文教學中,見縫插針的進行教育滲透,爭取讓心理素質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確立學生品格塑造
許多學生可能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中,有一些畏懼心理、還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問題,比如在課堂上不敢積極踴躍的發言,應在日常教學中多多的鼓勵學生,給與學生信心,在批評上也爭取做到善意的批評,維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尊。在學生的創新問題上,鼓勵學生發展個性,在課本上樹立學習的榜樣,在文章上縱深拓展,得出一些有益的研究,把小學生的心理發育問題分為類別,做到具體問題具體解決,可以結合時代和經濟的發展找到有效的心理干預手段,讓心理健康的教學功能越來越凸顯。作文也是小學生宣泄情感的一種方式,在這種師生互動上多聽取學生的心理想法,準許和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加強學生培養和品格塑造,為孩子未來的發展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結束語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正是社會發展深化素質教育的新要求,希望通過本文能夠對讓小學生的教育更加的“以人為本”,學校更關心學生的心理發展,總之是讓學生學會得正確看待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夠越走越開闊。
參考文獻
[1]許文珍.滲透培養.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劑良方——淺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J].新課程導學.2011.(17):9-10
[2]周曉夏.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揚州大學.2014
[3]王麗.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16):355-355
沈德立教授是我國著名的心理學家?,F任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天津師范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心理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心理學科評審組組長、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先后承擔國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重點科研項目,出版專著、教材16部,叢書6套,70余篇;主持研制第一代國產心理學儀器10種。為中國實驗兒童心理學進行了開創性工作。先后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國家級優秀教材獎”、“全國優秀圖書獎”、“中國圖書獎”、“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全國高等師范院校優秀教師一等獎”、“全國模范教師”、“國家級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以及天津市“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立功獎章和“天津市勞動模范”、“天津市特等勞動模范”等24項國家和省市部委級獎勵。
該書共50萬字,分為序言、祝辭、論文選粹、學術年表、媒體報道摘編等五部分,集中反映了沈德立先生50年學術生涯的具體成就。
已故著名心理學家、中國心理學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長、北京大學王教授和天津師范大學靳潤成校長分別作序。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朱祖祥、車文博、楊治良、林崇德、歐陽侖等先生分別寫了祝辭。
這本論文選集著重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沈先生為中國心理學發展所做的三件重要工作:
第一,為了解決高校心理學教材內容陳舊和脫離中國實際的問題,他與他的老師張述祖先生接受了國家教委下達的編寫全國統編教材的任務,于1987年出版《基礎心理學》一書。該書受到同行專家的高度評價,認為具有“時代氣息”和“中國特色”,并于1992年獲得“國家級優秀教材獎”。1995年,他們又出版了《基礎心理學新編》,對《基礎心理學》予以豐富和發展。
第二,為了心理學教學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并使心理學研究工作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他主持研制并生產了第一代國產10種認知系列心理學儀器和第二代國產心理學儀器――心理實驗臺,供應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高校和科研單位使用,并于1989年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
第三,他在一所心理學基礎非常薄弱的地方高校,創建了一個高水平的心理學科。具體表現為:培養了一批年輕人;爭取了世界銀行貸款,從國外引進了一批大型的先進心理學儀器設備,率先在國內建立現代化的心理學實驗室;爭取成為天津市重點學科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承擔大量國家和省市部委級重點課題;發表了一批有學術價值的論文和出版了一系列學術專著;先后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博士點和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以及被國家人事部批準為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這些在教育部重點院校或許算不上什么,但對于一個普通地方院校來說,確實是非常不容易的。這對我國許多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沈先生以“愛國、尊師、勤奮、認真”這八個字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按照“人以德立”的行為規范在心理學這塊沃土上默默耕耘了五十年,反映出他對心理學事業執著追求的精神。
書中精選沈先生從1957年到2003年間在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的40余篇論文。
該書收集資料內容翔實、全面,圖文并茂,從另一側面反映了中國老中青三代心理學工作者為發展中國心理學事業的艱苦歷程和所取得的成就。書中還介紹了沈先生先輩的愛國事跡,這些都是他一生成長及其半個世紀學術生涯的堅實思想基礎。
該書之所以能順利付梓,得益于沈德立先生至今所完好保存的全部資料。由于他在上大學學習心理學時,就曾下決心要為中國心理學事業添磚加瓦,而且形成一種習慣:凡做一件專業性工作,必須要有結果,并且盡量用文字記載下來。這樣就為我們這次編輯出版工作提供了一大批非常有價值的材料。
小學數學學習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因為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理念指導下的新課程,學生學習的數學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它們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因此,數學教育也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那么,如何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中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呢?筆者認為,課堂的鼓勵性評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鼓勵性評價的效應
新課標明確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數學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我曾以兩組學生進行實驗,對第一組學生只告訴他們盡量做好;對第二組學生則不斷地對他們做的結果作出鼓勵性評價。結果表明第二組比第一組正確率高了15.3%,完成作業速度也相對快些。這個例子告訴我們:鼓勵性評價信息反饋,對學生的行為活動有著重要的激勵作用??梢?,在教學中教師要多創設讓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對學生反饋過來的信息不失時機地給予引導、肯定和鼓勵,使之不斷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和力量去獲得不斷的成功,而成功又能使人愉悅、自信、具有強烈的激勵作用。這就是"鼓勵"所產生的良性循環效應。
2.鼓勵性評價的的時機
鼓勵性評價的的時機的掌握是決定鼓勵在教學中的作用和效果的關鍵,它的要求是:
2.1 在發問中鼓勵。課堂教學中,應多鼓勵發問,因為學生的發問是思考了的結果,而教師的提問只是為了使學生思考。所以,學生的發問比學生的答問更值得教師們的重視和表揚。如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讓三位學生上臺按老師要求去分"月餅"。甲生分去13,乙生分去26,丙生分去39。不等"月餅"分完,下面已是一片"分得一樣多"、"相等"的聲音。這時有學生發問:"老師!怎么會一樣多呢?這三個分數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呀?"我抓住這一極好的鼓勵時機對學生的發問予以積極鼓勵的評價,進而促使這位學生進一步去思維去探索新知識。
2.2 在創造中鼓勵。創造性是課堂教學的精髓。我們不但要提倡創造性地教,而且更要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學,重視首創精神的培養,要及時肯定創新苗頭。創造教育指出:要促進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可采取激勵辦法來促使學生思維靈活地從各種不同角度,去觀察分析認識客觀事物,積極主動地去尋找最佳的獨創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我曾用"9+9+9+9+9+5=?"這道題來測試學生的解題策略。我把學生列的算式都一一地板書出來并及時地給予評價:①9×5+5; ②9×6-4;③ 10×5;④5 ×6+4×5。 我特別表揚了持第3種算法的同學。這樣及時予發鼓勵性評價,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2.3 在挫折中鼓勵。教學實踐證明:當學生學習有困難時,就會出現某種失誤的挫折,此時教師所要講究的接觸方式就是及時鼓勵。只有鼓勵才能幫助學生轉化"失敗者"的心態,使之盡快在克服挫折中獲得重新成功的勇氣和力量。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時,課前讓全班學生與教師進行口頭判斷比賽,由于學生受"能被2和5整除的數"特征負遷移影響,把個位上是3、6、9的數誤判為能被3整除。這樣有意讓學生判斷失誤,在學習挫折中產生疑問,此時老師的鼓勵不但激起學生探求新知的熱情,而且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不斷開發以至學習的成功。
3.鼓勵性評價的方式
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的學生,即不同的對象,教師采用恰當的鼓勵性評價至關重要。鼓勵性評價應注意從正面肯定學生知道什么,掌握了什么,善于發現學生的每一點變化,使其感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不斷增強自信心,要注意從學生的現實背景出發,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去發現問題,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陳述自己的觀點,教師鼓勵要恰當,指導應到位,但不能越位,要防止"過濫夸獎","過頭夸獎"。 鼓勵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下面就以常用的語言鼓勵法、體態鼓勵法和評語激勵法為例,加以略述。
3.1 語言鼓勵法:即針對不同學生不同的問題情境,通過口頭給予肯定和表揚。鼓勵語言應明確、靈活有層次性。對一般性問題解答正確,可用"對!""不錯!"等肯定語言;對稍難問題,報之以"很不錯!"、"很棒!"面對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或有創新的解答,則以"非常好!""真聰明!""真了不起!"等溢于言表的語言給以夸獎。語言鼓勵評價必須嚴防隨意生、過獎性,要注意多變的激勵語言與體勢語言協同,以提高激勵的感召力和穿透力。
3.2 體勢鼓勵法。即運用教師的體勢語言對學生的解題、課堂表現、作業……予以肯定和表揚、獎勵。常用的方法是:一般性肯定激勵(輕輕地點點頭,微微地"笑一笑,或走近學生身邊,親妮地摸摸頭……"和突出懷激勵(伸出大拇指夸獎,在全班同學面前,帶頭鼓掌……)。由于體勢鼓勵常有從內心發出之感,往往比語言激勵更有感召力和表現力,教師應很好掌握,但無論是面部表情還是手勢語言,體勢語言,都應注意自然、真誠、和諧,恰如其分,切忌虛偽、造作。
3.3 評語激勵法。即在學生的作業"成長袋"作品及期末評語上,用等字方式,因人而異,予以評點、肯定、激勵。在作業上可用短語、獨詞句等方工,如:"棒!""有創意!"這種解法新鮮、有獨到這處!"如果你都能這樣思考,你的數學必定有個飛躍進步!"……而在階段性,尤其是在學期、學年的學生學習數學的評價上,則不僅要注意學生的知識、技能的掌握,還要注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上的肯定和激勵,一句話,必須充分肯定學生在學習數學上的點滴進步,使其增強信心,嘗到成功的快樂,激勵他從"學數學"、"做數學"到"愛數學",進而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