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8 11:44:09
序論:在您撰寫文化產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要深入理解產業傳播的概念和內涵,首先就要了解產業和傳播的概念。根據經濟學的觀點,產業是介于國民經濟和企業之間的一個中觀概念,指的是具有某種同類屬性的經濟活動的集合或系統。國內外不少學者都對傳播進行過定義,如霍夫蘭認為傳播是某個人(傳播者)傳遞刺激(通常是語言的)以影響另一些人(接受者)行為的過程;邵培仁則認為傳播是人類通過符號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發生相應變化的活動,等等。這些定義均是學者們出于不同研究目的需要而得出的,各有各的側重點。出于本研究的需要,本文采用了郭慶光的定義,即傳播是指社會信息的傳遞或社會信息系統的運行。信息是傳播的內容。傳播的根本目的是傳遞信息,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通過有意義的符號進行信息傳遞、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饋活動的總稱[2]。在綜合了上述學者的觀點以后,本文認為產業傳播是指具有某種同類屬性的經濟活動系統將自身的信息在系統內、外部進行擴散、反饋的過程。產業信息在系統內部擴散及反饋的過程,為系統內各個企業相互學習提供了便利條件,是整個產業的發展與壯大的內部動力。產業信息在系統與社會之間的流動過程,一方面是產業擴大社會影響力、拓展市場的過程,另一方面也是整個產業系統向周邊環境學習的過程,是整個產業發展的外生動力。因此,積極開展產業傳播活動,對于產業的發展尤其是新生產業的發展很有必要。
二、川西北民族文化產業的傳播現狀
(一)川西北地區民族文化產業利用傳統媒體進行傳播的現狀
川西北地區民族文化產業依靠自身獨特的民族資源稟賦和政府的支持,已具備了相對完善的產業體系和一定的產業規模。然而,在產業傳播方面,由于受到傳播意識落后、區域交通條件差、傳播人員素質相對較低等因素的限制,民族文化產業的傳播大多還處于較為原始的人際傳播狀態,產業信息大面積快速擴散的效應還沒有形成。大眾傳媒因其具有傳播范圍廣、速度快的特點,在其誕生后便成為信息傳播的重要工具。也正因為此,大眾傳媒便成為了川西北地區民族文化產業傳播的另一重要途徑。如報紙媒體《阿壩日報》、《甘孜日報》,均同時發行漢文版與藏文版,相關欄目多層次全方位地反映全州的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狀況,傳播產業所需的各類信息。在廣電傳播方面,阿壩州人民廣播電臺節目覆蓋全州43個鄉鎮,覆蓋人口32萬人,人口覆蓋率35%,電視臺節目覆蓋101個鄉鎮,覆蓋人口49萬人,人口覆蓋率54%,把富有阿壩州民族特色的廣播電視節目提供給廣大農牧民,傳承和發展民族文化及產業。甘孜也建成了州級平臺、康定和道孚縣級節目傳輸平臺、30個鄉級無線發射基站和19個村級無線發射基站等,傳播的農牧民人口覆蓋率接近50%。隨著互聯網覆蓋率的進一步提升,川西北地區也開始利用網絡傳播自己的民族文化產業。中國羌族網、羌岷網等網站上,都對當地特色文化進行了分欄展示,囊括羌族音樂、視頻短片、民族學術、人物專欄、組織機構等板塊,詳盡介紹飲食、建筑、歌舞、醫藥、文學、歷史、宗教等內容,展示該地區民族文化產業的發展情況。
(二)川西北地區民族文化產業利用新媒體進行傳播的現狀
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最早出現于美國國CBS(哥倫比亞廣播電視網)技術研究所所長P.Goldmark發表的一份關于開發EVR商品的計劃書[3]。國內一般認為新媒體是指基于互聯網技術及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基礎上產生的媒體新形態,包括在線的網絡媒體和離線的其他數字媒體形式[4]。本文所指的新媒體主要指相關的網站、網頁、微博、論壇等。下表即是目前收集到的有關川西北民族文化產業利用新媒體傳播的狀況。從上表可知看,著重傳播川西北民族文化產業的網站數量不少,但是從這些網頁的微博粉絲數、網頁點擊率看,發現受眾對此的關注度極低。與作為旅游產業傳播的微博代表“九寨溝管理局“的160多萬粉絲數量相比,這些文化產業網站的微博粉絲數目微不足道,微博賬號一般也未能得到“認證”。此類網站作為展示民族文化產業的窗口,理應成為民族文化宣傳與品牌塑造的重要渠道,但并未取得理想的傳播效果。如中國羌族網,它的目標致力于打造全國最大的羌文化交流平臺,其內容豐富,涉及學術交流、社會聚焦、文藝空間等多個板塊,并設有“爾瑪論壇”供羌文化愛好者溝通。但是論壇會員不足400人,帖子更新速度緩慢,部分板塊幾天才能看見新帖。網站同時提供“爾瑪商城”供民族文化產品交易,但打開商城頁面,它只對“珉玉”文化及工藝進行展示,不見其余產品,無疑是對交易平臺的極大浪費。此外,個別網站訪問量嚴重低下,部分板塊文章一個月內點擊量不足20次,甚至也沒開通微博、論壇、貼吧等交流平臺。雖然這些網站在頁面下端設置了友情鏈接,但是所鏈接網站的情況基本與自身無異,少人問津。
三、川西北地區民族文化產業傳播中存在問題分析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找準川西北民族文化產業傳播中存在的問題,是盡快提升民族文化產業傳播水平的關鍵。首先,傳播主體對民族文化產業傳播的重視程度不夠。就政府而言,由于民族文化產業起步晚、企業規模小、集約化程度低、效益相對較差等因素,所以政府更加倚重旅游產業的傳播,不愿意將傳播經費過多地投入到民族文化產業;就民族文化企業而論,自身對于產業傳播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也不愿意從本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經費進行產業傳播。大多數企業或作坊在對外提品或服務時還是在走傳統的銷售路徑,無意通過時下熱門的傳播新渠道來宣傳自身的品牌與形象;就媒體工作者層面講,由于川西北民族地區地勢險峻、交通不便、信息不暢,導致媒體宣傳報道該地民族文化產業發展所需支付的時間成本、經濟成本較高。正是出于成本的考慮,媒體寧可選擇把采訪、報道的目光聚焦于九寨溝、黃龍等少數著名旅游景點,加大受眾對旅游產業的關注度。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眾媒體對民族文化產業的傳播。其次,民族文化產業的信息傳播手段亟待更新。近年,隨著媒介技術的更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移動數字電視、車載電視等一系列新媒體,不斷促進其它產業的傳播。然而,這些新媒體在川西北地區民族文化產業的傳播中卻受到了限制。一方面,由于川西北民族地區熟悉新媒體業務的人員有限,缺乏既懂新聞傳播規律又懂網絡傳播的人才,加上該地主要依靠國家財政支持日常工作,在對新媒體的建設經費投入上自身存在不足,導致新媒體事業發展緩慢。另一方面,當地傳播民族文化產業的紙質媒體發展定位不清晰,還未能與網絡媒體有效整合,電子版、網絡版的新聞稿件更新緩慢,不能用網絡語言、網絡新聞表現產業傳播的中心工作,在發揮新媒體的整合和集聚效應方面做得不夠充分。因此,各傳播主體對民族文化產業的傳播只能停留在地市級的傳統媒體,傳播的范圍也多局限于本地受眾。
四、關于提升川西北地區民族文化產業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一)平臺建設是提升川西北地區民族文化產
業傳播效果的關鍵產業傳播與企業宣傳不同,它更多是在宏觀層面上關注區域范圍內產業整體的傳播狀況,而不僅僅是企業個體的營銷宣傳。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它體現的是地方政府或行業協會的公共服務能力。因此,地方政府和行業協會要承擔起更多的責任,積極構建民族文化產業傳播平臺。民族文化產業傳播平臺應該由以下要素構成:管理要素、信息要素、技術要素。首先是管理要素。在政府指導下,建立相應的民族文化產業的指導和協調機構,負責對民族文化產業傳播平臺及產業發展的規劃、引導和組織工作,為平臺建設提供相應的組織保證;其次是信息要素。由政府專門機構負責為民族文化產業傳播平臺建設及產業發展提供相關的扶持政策、配套政策及全面、細致文化市場信息,產業傳播平臺建設提供政策和信息支撐;最后是技術要素。要利用政府提供的資金、稅收等優惠政策支持,加大引進民族文化產業傳播的高新技術,加快原有的技術更新和設備改造[5]。產業傳播平臺構建以后,通過現代科學技術以及傳播手段,能讓川西北民族文化其相關產業得以有效的傳播,使得整個產業的傳播活動更加整體、統一,更有利于在現代市場中傳播,更能加強對川西北民族文化的繼承及其相關產業的發展。
(二)“人才隊伍建設”是提升川西北地區民族
文化產業傳播效果的保障人才是產業發展的根本。沒有足夠數量的產業傳播人才,川西北地區民族文化產業的傳播狀況就不可能得到改善。要想盡快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努力提高民族文化產業全行業領導干部、員工的傳播意識與媒介素養。特別要重視對企業領導、營銷人員等涉及傳播活動的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職業道德、服務水平和傳播能力。第二,注重培養符合民族文化產業傳播發展需要的復合型人才,讓他們能夠盡快掌握新媒體技術、業務和信息傳播規律,在對外的產業傳播活動中“獨當一面”。第三,與高校的新聞傳播類專業合作,建立一批復合型傳播人才實踐基地,促進高等院校對相關人才的培養。川西北民族文化產業的傳播主體應與高等院校中的新聞傳播類專業以及新聞媒體加強合作,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既可以為自身提供所需的產業傳播人才也可以盡快提升產業對外傳播效果。
(三)“借船出海”是提升川西北地區民族文化產業傳播效果的捷徑
從城鎮居民人均文化消費支出增長速度來看,安徽呈現出較快的增長勢頭,從2008年的526.7元增至2013年的956.03元,年均增長率為16.3%。從文化消費支出占消費性支出的比重來看,也有明顯提升,從2008年的5.53%逐年增加到2013年的7.04%。安徽城鎮居民文化消費水平在中部六省具有一定比較優勢。數據分析顯示:2007—2011年,安徽省城鎮居民年均文化消費年長率為14.2%,僅落后于河南,處在中部地區第二。安徽城鎮居民平均文化娛樂用品支出從2007年的259.91元逐年增至2012年的413.61元,在中部居于第三位,高于河南、湖北和江西。農村居民平均文教娛樂支出從2007年的283.17元逐年增至2013年的376.66元,2011年僅落后山西,處在中部地區第二。
二、安徽省居民文化消費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安徽城鄉居民文化消費雖呈現出增量趨于加速、產品趨于豐富、服務趨于多層等良好態勢,但也存在與全省城鄉居民對文化消費日益增長的期求,以消費拉動文化發展的需求,統籌城鄉發展、推進文化強省建設的要求不相適應等狀況。
(一)在消費總量上,明顯滯后于經濟發展水平
居民人均文化消費支出是反映居民文化消費水平高低和居民文化生活質量的綜合性指標。根據國際經驗,當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時,文化消費會快速增長,人均GDP接近或超過5000美元時,文化消費則會出現“井噴”。據統計,2013年安徽全省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9038.87億元,人均GDP已超過5000美元。理論上分析,居民文化消費應進入快速增長的“井噴”階段,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從統計部門的數據來看,2012年和2013年安徽城鎮居民的文化消費支出占全部消費比重均超過7%。2012年,居民文化消費總體增速為9.24%,小于12.1%的經濟發展速度。
(二)在消費水平上,存在區域間、城鄉間和群體間的不平衡
一是區域間文化消費不平衡。安徽各市間城鎮居民文化消費水平差距較大,從文化消費支出占消費性支出比重來看,2012年占比最高的蕪湖市達到9.02%,比最低的淮北市高3.47個百分點。2013年安徽城鎮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達到2411.16元,最高的馬鞍山市(3719.26)是最低的六安市(1361.57)的2.73倍。在公共文化資源擁有方面,2012年阜陽市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56.46萬冊,居全省第12位,僅相當于全省總藏量的2.49%,約為合肥市的1/10;而其人口數卻占全省總人口數的14.9%(常住人口數約占全省的12.8%)。二是城鄉間文化消費不平衡。農村居民人均文教娛樂消費支出明顯落后于城鎮,2013年蕪湖城鎮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是2456.06元,其農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為610.84元,僅是城鎮的1/4。三是不同群體間文化消費不平衡。需要引起關注的農民工、下崗職工、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文化消費水平堪憂。安徽是農民工輸出大省,農民工能享受的文化服務偏少,業余文化生活總體單調,文化消費能力、消費時間、消費頻率等方面問題較多。
(三)在消費結構上,新興文化消費發展不夠
文化消費結構是指城市居民文化消費支出中各項消費資料的種類和比例關系,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城市居民文化消費狀況的重要標志。文化消費結構一般被分為較低層次和較高層次兩種,前者是指娛樂性、享受性和消遣性的文化消費,后者是指發展性、知識性和智能性的文化消費。從近幾年的文化統計年鑒可看出,安徽居民文化娛樂用品消費遠低于文化娛樂服務消費,具體表現為看電視、聽廣播、閱讀報刊雜志和上網是主流文化休閑娛樂方式,而涉足欣賞藝術演出、創意手工制作、繪畫、收藏等文化活動的居民相對較少。從全省來看,城鄉居民的文化消費品種還比較單一,消費層次整體不高,新興文化消費發展力度有待增強。(四)在消費供需上,有效供給矛盾突出制約安徽居民文化消費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較為嚴重的供需矛盾。從供給來看,近年安徽實施了文化惠民工程,不斷增強文化產品供給能力,但安徽文化消費產品總量供給不足的問題并未根本解決,如一些鄉村文化站、農家書屋、活動中心雖然硬件設施較為齊備,但存在著圖書種類少更新慢、文化產品單一陳舊、文化活動匱乏等問題。目前,安徽縣級電影院屏幕總數較少,全省不到一半的縣有數字影院,遠未滿足縣城及周邊農村消費者的需求。從需求來看,部分文化產品超出了居民文化消費能力,特別是一些高雅的文化消費,如音樂、舞蹈、戲劇、美術、藝術品收藏等,在價格上都高于普通民眾的心理預期。文化產品還存在結構性矛盾。政府推進文化消費的政策大多都集中于廣播電視、書報雜志等傳統文化產品,對新興的文化消費需求呼應不夠,對特殊群體文化需求重視不夠。
三、推動安徽文化消費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增強文化產品供給能力
安徽文化產業發展要堅持以政策引路、用政策激勵、靠政策支持,在認真落實中央政策的同時,借鑒經濟社會改革發展經驗,研究制定具體政策,各市按照省里的規劃,出臺高水準、有特色的地方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和促進服務業發展政策措施,在文化產業政策法規、公共服務平臺、投資融資體系、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增強文化產品的供給能力,要進一步發掘安徽豐厚的文化底蘊,提倡創作體現徽風皖韻的原創性作品,制作既體現安徽特色又適合新媒體傳播的文化精品,分類打造面向市場、面向全國的一流文化產品品牌、文化節慶品牌和文化園區品牌。同時,應加快文化產業園區建設,皖中、皖南等文化產業先發地區,可整合現有文化產業資源,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以實現產業集聚效應,推動產業做大做強。皖北地區城市應根據各自優勢,建好文化產業園區、文化產品基地和文化旅游項目等文化載體,重點打造淮北洪莊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淮南志高動漫基地、亳州老子文化生態園、蚌埠星宇文化創意產業園、宿州神游天下動漫產業園等重點項目。
(二)發展新興文化業態,培育多元文化消費主體
在安徽當前的經濟條件下,擴大文化消費,一是要特別重視適應數字化、網絡化發展的新形勢,培育新型業態。扶持計算機網絡和手機等新型傳播載體帶來的新媒體、新業態,力爭形成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互相融合、共同發展的格局。二是圍繞建設動漫大省的目標,著力發展動漫產業。謀劃并建設以合肥、蕪湖兩個國家級動漫基地為龍頭,輻射帶動馬鞍山、池州、淮南、蚌埠等動漫產業集群點的動漫業發展新格局。三是加快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推動文化產業與工業、農業、旅游、體育、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文化產業產品的附加值。四是通過開展文化課堂講座、藝術鑒賞培訓以及在媒體開辟文藝評論專欄等形式,有效提升百姓的文化品味。五是加大宣傳,尤其要加大對文化品牌的廣告宣傳力度,重視文化形象包裝,激發消費者旅游、購物、經商的熱情,引導人們轉變文化消費觀念,提升生活文化內涵,釋放文化消費新活力。
(三)健全公共服務體系,優化文化產業發展環境
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主要目的是完善文化消費的支撐平臺,滿足人們最基本的文化需求,進而幫助人們提升文化層次。同時,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等原則,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向廣覆蓋、高效能轉變。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務具有公益性,它決定了必須建立起同政府財力相匹配、同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相適應的投入保障機制。同時,還要積極引導社會力量通過資助項目、興辦實體等形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讓服務多元化、社會化。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性,決定了必須堅持向城鄉基層傾斜。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解決城鄉、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同時,要抓住新型城鎮化建設這一契機,把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鎮總體規劃,與土地利用、交通建設等相互銜接,建設布局合理、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
(四)細分文化市場需求,縮小城鄉文化消費差異
旅游景點包括:和順僑鄉、北海濕地、國殤墓園、中國最大的農村圖書館——和順圖書館、滇緬抗戰博物館、彎樓子民居博物館、劉氏宗祠(宗祠文化展覽館)、元龍閣、艾思奇故居;另外還有李氏宗祠、寸氏宗祠、洗衣亭、中天寺、千手觀音樹、魁星閣。2009年縣旅游業呈現較好的發展態勢,1—6月,全縣接待游客155.3萬人次,其中,國外游客3.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6.19億元,同比分別增10.3%和14.6%。火山、熱海、和順、北海、云峰山、疊水河六個景區共接待游客53.5萬人次,同比增61.5%,門票收入1689萬元,同比增75.7%,日均接待游客2956人。出境旅游共組團隊67個,3939人次前往密支那觀光。全縣星級賓館住宿率51%,同比增2.4個百分點,非星賓館住宿率61%,同比增5.4個百分點。機場起降航班1158架次,輸送旅客84494人次,客座率59%。
二、我縣旅游業發展中存在的不足與對策
1、旅游項目品牌化率低,需要發展更多的精品項目創意是品牌的靈魂,良好的創意是品牌成功的關鍵。旅游品牌定位,必須有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形象。旅游品牌的形象絕不能朝令夕改,月月新,年年變。盲目跟風,一哄而上。誠信和品牌是共生體,誠信是品牌內涵的首要內容,品牌是推進誠信的市場工具。中外不分,古今不分,相差無幾,競相“克隆”旅游品牌,既無特色,又缺乏競爭力,永遠產生不了品牌效應。要著力打造旅游精品項目和品牌,著力推進火山溫泉項目,將其打造成更有影響力的旅游拳頭產品。對旅游資源和旅游產品不斷進行創造性的優化組合,推陳出新,提高景點、景區的旅游競爭力。旅游業的競爭,說到底是文化的競爭,文化底蘊深厚,旅游開發潛力大,旅游品牌要接受經濟全球化挑戰,要融入世界潮流,要朝著市場化和國際化方向邁進。
2、加大城市形象宣傳力度,提高知名度
一、建議縣委、縣政府充分發揮的人文和歷史資源,提升的知名度,進而帶動招商引資、旅游開發等產業的發展。
二、利用各種媒介手段充分宣傳的特色,制作車貼廣告、宣傳冊等或者利用省內外電視傳媒等多種形式進行全方位宣傳,將旅游深入人心,提高旅游的知名度。
三、在新修建的高速公路路段上制作醒目標牌,宣傳特色,并制作火山溫泉、和順的指路牌。
四、完善配套設施,包括旅游線路公路修繕、寺廟門店管理、餐飲住宿完善等,設立各種旅游特色紀念品的出售超市,如果經營得好,將帶來很好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能更好地宣傳,實現雙贏。
3、完善旅游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提升旅游整體服務水平,推動旅游支柱產業的形成,結合的“十一五”、“十二五”規劃,實施旅游公路建設項目,擺脫各主要旅游景區和景點路難走、車難行的舊貌。
4、培養高素質的旅游人才隊伍
隨著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場規模的擴大,培訓旅游從業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打造高質量、高水準的旅游,就需要配備一支高素質的旅游人才隊伍,需要政府加大對培訓經費的投入,使得這項工作可以順利進行。
1.基于價值鏈的視角。
邁克爾•波特于1985年首先提出價值鏈的概念:價值鏈就是互相聯系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價值的動態過程。文化產業與制造業可以通過重組融合將原有產業的價值鏈進行分解,打破原有價值鏈各環節形成一種混沌狀態的價值網,之后再將原產業鏈的核心環節提取出來,通過建立新的價值通道,重新整合為一條新的價值鏈。融合過程主要分為兩個階段:
(1)價值鏈分解。
文化產業和制造業同時將在技術上和經濟上可分離的價值活動逐一分解,形成混沌狀態下的價值網。在分離的過程中還要注意競爭優勢的影響,即要將能使企業獲得相對成本優勢和差異性的價值活動分解出來。
(2)價值鏈整合。
進過上一步的分解后,需要根據未來潛在的市場需求和現有產業特征,截取原有價值鏈中需要的核心增值價值活動,進行排序重新整合,形成一條新的價值鏈。在新價值鏈中,不僅包含了制造業價值鏈的核心價值活動,還增加了原有制造業所沒有的文化核心能力和創意體系,從而構建出一個能夠比原有價值鏈創造更大價值的鏈條,而這種變化可能發生在基本活動中,也可能發生在輔助活動中。
2.基于產業集聚視角。
產業集聚是指一些相關互補的產業在某個特定地理區域高度集中,這些產業中的企業通過不斷投入共享要素在這個空間范圍內不斷匯聚的現象。這種融合過程一般需要政府的促進和規劃,通過鼓勵文化類企業與制造業企業在文化創意園區內入駐,形成集聚效應以便利用公共基礎設施、專業化服務和勞動力,來降低生產本和交易成本;同時產業集聚區的創新因子從文化產業中溢出并不斷擴散,制造業企業通過不斷積累“學習效應”克服其在創新過程中的不確定性,獲得內在創新動力。在融合過程中,制造業企業把原由企業自身提供的研發、設計、營銷、咨詢等環節外包給集群內以專業化形式存在的文化企業,制造企業由此提高了資源的全要素生產率,而文化類企業獲得了規模經濟的好處。由于這種好處,集群外一定輻射半徑內的其他企業也會紛紛加入進來,進一步增強區內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
3.基于共生理論視角。
共生理論最早出現在生物學領域,“共生”概念由德國真菌學家德貝里于1879年提出,他將其定義為不同種屬生活在一起的現象。經濟學中產業共生是指彼此具有聯系的業務模塊的不同或相似的產業之間基于分工細化而呈現融合、互動和協調的關系。產業共生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一種自發現象,它與產業融合關注點都是價值增值和產業創新過程中的業務連接關系。這種融合過程遵循以下三個階段:
(1)融合階段。
文化產業與制造業在最初意義上是一對具有業務融合性質的兩類產業,前者的業務融合在后者的價值創造或價值實現過程中,而后者的價值總量又融合了前者的貢獻[5]。此時文化產業以寄生的方式依附于制造業上,其價值的實現是融合在制造業的價值活動之中的。例如,在電子信息產業出現時,并不需要文化產業,但當數字內容產業出現后,它就不可能離開文化產業而獨立存在。
(2)互動階段。
文化產業與制造業間的互動實際上就是在融合過程中為維持共生關系而進行的價值創造過程。當文化產業獨立為制造業提供創意思想和技術支持時,制造業不僅可以獲得來自外部的專業化資源,而且可以將自身資源專用于生產環節提升效率;于此同時,文化產業也可以享受到制造業規模化生產的益處,形成雙贏互動。
(3)協調階段。
文化產業與制造業間的協調實際上就是在互動過程中找到一個數量和質量最優的平衡點。數量的協調通??梢酝ㄟ^產業間投入產出的關系制定出各個產業間應該完成的數值目標。而質量的協調更強調協調效率,這就要考察在產業互動過程中,哪種協調手段最能推動產業技術進步以激發其發展潛力,找出最優共生手段是共生質量高低的關鍵因素。
4.基于專業化分工視角。
專業化分工是以亞當•斯密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的精髓,他在《國富論》一書中開篇就指出“分工是國民財富增進的源泉”。由于文化產業具有與制造業相同的工業屬性,所以文化產業歸根結底是制造業企業將原先由內部提供的服務轉而向外部市場購買而產生的。具體來說,制造業企業出于競爭優勢的考慮,逐步將自身資源集中化,紛紛將原企業內部的研發設計、營銷服務、管理咨詢等職能轉移出來,交給內部獨立運作的職能部門或專業化服務企業執行。制造企業的交易成本隨著專業服務由外部市場提供而降低,從而不僅推進了文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又促進了文化服務企業增強自身專業化水平以提高效率,從而進一步推動分工的深化。由此分工專業化和交易成本降低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二、結語
本土品牌跨國生產、跨國經營、跨國銷售,國際間資本、技術和人才的流動加速,動畫產業呈現出越來越強的國際化趨勢。動畫產品是最沒有國界的文化產品,在經濟全球化、文化產業化的新的環境下,全球動畫業出現了新的契機。日本、美國動畫產業近年來將大量動畫制作外包給中國和韓國,而本土卡通業“空殼化”,同時取材來源也日益國際化。如花木蘭替父從軍是典型的中國故事,美國迪斯尼以此為素材拍攝了動畫影片《花木蘭》,獲得了成功。影片制作中,集合了世界范圍內的技術人才,到中國的天壇、故宮采景,描繪圖樣,再利用電腦技術完成影片合成,是一個動畫制作國際化的典型例子。還有像阿拉丁等故事素材都取自于阿拉伯國家。
二、中國動畫文化產業尷尬處境的實質在于體制困境
中國動畫文化產業尷尬處境的實質在于體制困境。而體制困境源于動畫的產業化問題,而所謂產業化問題中的矛盾實質是體制和創作之間的矛盾。商業動畫不只是一個商品,它首先是一個作品,產業化應該對創作起促進作用,如果只強調動畫業的商業價值,只注重產業化甚至產業化反而對創作起阻礙作用,那么所謂產業化就是盲目的產業化,作品本身沒有質量,盲目的產業化結果只能病態發展出一個扭曲的空殼產業。另一方面,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所有的動畫作品都要投入市場成為商品,不進入市場的流通渠道就沒有可支持整個動畫制作與發行所需的資金鏈,那么,再好的作品也無法生產出來,獲得受眾的認可。首先,體制困境表現在動畫審批體制限制動畫創作內容。體制限制就是對作品題材的限制,什么樣的作品能通過審批?很多人總強調中國盜版問題對文化產業的阻礙,而事實上我認為體制上對創作者的阻礙才是最嚴重的阻礙,由于這種阻礙創作者甚至根本連面臨盜版問題的機會都沒有,簡單的說就是體制直接阻礙創作,沒有創作就沒有作品,連作品都沒有何來盜版?創作者不是為通過審批才作動畫的,我們是因為熱愛動畫,為表達自己的想法才作動畫的。其次,體制困境表現在動畫產業管理體制嚴重與市場經濟環境脫節。中國動畫制作有兩大基地,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和中央電視臺,這些依靠政府資金支持的動畫制作方,往往有著一副官方代言人的高高在上的姿態,完全按計劃經濟運行模式進行操作。再次,體制困境表現在動畫營銷體制與市場鏈條的脫節。在中國,長期以來,動畫僅僅充當對兒童進行教育的工具,講究的是社會效益,很少顧及經濟效益,它的“媒介功能”與“產業功能”被視作同一概念。概念的錯位必將導致實踐的混亂。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動畫業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困擾,從制作到管理均受到很大的束縛。制作方面,需要經過艱難復雜的層層申報、審批,數量、名額、資金等也有種種限制;管理上方面,制定規章、實施管理的部門與接受管理的動畫生產企業沒有脫鉤,造成不充分競爭,市場資源配置機制發揮不了作用。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確立,動畫的產業功能得以凸顯。勿庸諱言,動畫作為一門藝術,一種精神文化產品,確實負有宣揚主流意識形態和社會價值的功能。但它的投入產出、制作播映也是一個產業過程。動畫片的制作成本高昂,一分鐘的動畫節目直接投入資金約為1萬一1.5萬元。一部動畫電影或連續電視短片,投資動輒幾百萬,甚至數億。而同樣長度的電視劇只需要一半的投入。這筆資金由誰來出,從過去來看,資金來源主要是國家撥款。投資渠道的單一制約了國產動畫的發展。
恰恰在這個可以給投資者帶來巨大回報的領域卻用力太少,幾成空白。投人高,回報慢,且投資渠道單一,故無法制作精良的產品,打造成功的動畫形象;進而開發相關產品,培育良好的市場。沒有良好的市場機制作基礎,難以產出需求量相當的好作品。如此惡性循環,對中國動畫產業化進程是極為不利的。HUNDREDSCHO0LSINARTS口總而言之,中國動畫產業體制還未真正完成向市場經濟的轉型,缺乏整體運作規劃。正常的市場狀態應該是,前期宣傳尋求資助,制片人制作動畫片,商銷售,影視系統播放,企業購買動畫形象并開發衍生產品,商家銷售產品。對動畫制作單位的管理,只注重它的事業性質,忽視了經濟實體性質,因此,動畫制作單位的任務僅是制作動畫片,至于能不能收回制作成本能不能賺錢等無需考慮。這種管理方式,不但使制作機構喪失了活力,使動畫制作經費極其依賴上級撥款,更使動畫事業陷入只投入不產出的惡性循環中。制作機構在動畫產業化運營中居于主體地位,激發制作機構的活力對動畫產業化至關重要。國有制作機構有多年的制作經驗,制作水平較高,但市場化程度較低,所以要著重對國有制作機構進行企業化改造,提高動畫機構的制作活力,樹立效益意識,以市場為導向,逐步改變國產動畫依賴撥款的現狀,使其重視市場、面向市場、適應市場,在競爭中提高制作水平,增強經營能力。
三、中國動畫文化產業體制改革的機遇
全球化是指貨物、技術、服務和資本的越境流動,以及相互依存關系。文化的全球化指的是全球化的文化層面,不同于經濟和政治層面的全球化,但這三個層面的全球化是相互緊密聯系的。全球化在文化產業的發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在全球化的環境下,文化產業的發展受到了全球資本力量的很大影響。全球化是二十一世紀最熱門的話題,也是發展文化產業的最重要的條件。當前,全球化指的是我們生活的世界的一體化。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跨國公司的通過全球的廣告宣傳最大化地在世界范圍內推銷產品,滲透本地市場,克服地方保護主義,在全世界促進商業文化。全球化成為了一種營銷策略,但備受爭議的是全球化策略弱化了文化之間的區別和各自獨特性。文化產業的全球化涉及到文化產品生產和消費的全球化。
(一)文化產業生產全球化與本土化的悖論
隨著發達工業經濟中休閑或娛樂活動的興起,文化產業隨之興起和迅速發展。全球化使各國和各地區的文化趨同,但人們需要消費的是富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產品。因此,本土文化既需要滿足出口市場的需求來維持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又需要保持自身特色。發展文化產業需要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間尋求平衡,即全球本土化。全球化所代表的一體化似乎會泯滅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特色,但實際上保存、發展本土文化又離不開全球化。這是因為文化產品的生產和消費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出現的,發展文化產業需要全球化,文化產業全球化的直接結果就是文化商業化。在這一過程中,文化也會被重新定義、解讀。文化產業的特點就是跨國公司和本地中小型企業共存[3](P.87)。在文化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全球與本土如何結合、相互增強的關鍵就在于全球化的資本和文化產品如何本土化。全球化的資本為了使其利潤最大化、占領本土市場,不得不把全球化的文化產品本土化,所用的方法就是對外來的文化產品的內容和形式進行了加工、轉化,適合本土環境、滿足本土人民的喜好,再通過本土的媒體向本地消費者推廣。本土化策略有不同的形式,全球與本土的文化“雜交”是一個趨勢。文化產品在推向出口市場時需要迎合當地的品味和市場需求,本土元素被植入全球化環境下的文化產品的生產之中。在本土和全球在不斷的互動和協調的過程中,文化產品獲得了全球和本土的雙重特征,成為了一種混合體。
(二)全球化的消費在文化產業中的作用
新一代的消費者促進了文化產品的消費,文化產品是藝術、技術和商業的結合?,F代媒體技術如因特網促進了文化產品的傳播,促進了文化產品的出口。為了受到出口市場的歡迎,文化產品必須進行包裝和營銷,成為獨特的、個性化的、帶有鮮明意識形態的產品,才能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文化商品獲得成功需要遵循特定的美學原理———懷舊情結以及充滿異域風情的浪漫主義。文化產品的生產是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密切互動的結果[4](P.107)。在這一互動過程中,生產者需要重新塑造、調整文化產品的內容以適應市場需求,再通過媒體或旅游業進行推廣。海外市場的消費者對外來的文化產品會進行全新的詮釋,這往往會改變文化產品本身的內涵和特征。例如西班牙弗拉明戈舞蹈從誕生之日起就不斷地被國外市場的消費者重新闡釋和改造。對一些消費者來說,這種舞蹈代表著異國的吉普賽文化。另一些人是帶著懷舊情結來消費弗拉明戈舞的,他們懷念邊緣化的、浪漫主義化的、逐漸消失西班牙安達盧西亞文化。西班牙本土和海外的消費者不斷的解讀、重新解讀,塑造并重新塑造弗拉明戈舞,使該舞蹈隨著文化消費市場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與其最初的形式已大相徑庭??梢哉f弗拉明戈舞不是某個民族的文化產物,而是在消費者和生產者不斷互相“對話”的過程中產生的。在這一過程中,弗拉明戈舞蹈逐漸地從一種地區傳統文化發展成為了出口商品,從安達盧西亞的文化遺產發展成了具有異國情調的文化娛樂產品,其發展歷程代表著文化“雜交”與全球化。
二、文化產業的市場化
文化產業的全球化必然推動整個市場化快速發展。文化產業的市場化是一個重新建構的過程,通過改變其運作的法律環境使文化產業的運作能以市場為導向,這需要通過減少國家補助、文化企業管理改制,決策的去中心化和私有化來實現??萍嫉陌l展也與文化產業的市場化有著緊密的聯系。因特網、電信、各種電子產品等的出現使消費者能夠任何時候、在任何地方、以任何他們想要的方式消費文化產品。資本和市場的影響使文化從公共資源轉化為市場商品。新技術的出現,政府的市場政策干預、公司的財政利益都推動了文化產業市場化的進程。當前經濟發展向服務業轉移,廣告業和娛樂商品生產利潤增多。電信業的擴張、因特網的滲透和普及為全球的商業創造了新的商業機會,出現了新的市場需求。文化產業的全球化促進了文化企業的組織結構調整和重構,將業務外包給中小型企業并尋求戰略伙伴來共同分擔研發的高額費用。隨著文化成為產業,文化產品的創造者不得不從藝術家轉變為企業家,文化產業的市場化使娛樂和文化產品的品種和數量史無前例地增長。
(一)政府調控和市場化
文化產業成為有發展潛力的市場,對公共輿論的形成和財政政策的制定有很大的影響。因為文化產業的特殊性及其對文化產業政策的影響,在政策訴求和政策工具方面,文化產業政策體現了其特殊取向。[5](P.19)政府一般以立法、調控和提供補助來干預文化產業,如巴西等國的政府會通過實行文化政策來保護本土的電影市場。但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出現的新自由主義觀點認為經濟的衰退是由于公有制和過度的管控造成的,因此新自由主義倡導公有制企業的私有化和對管控的“松綁”。當今對文化產業的規范架構游移于“松綁”與“再管制”的概念之間?!八山墶睂τ谖幕a業來說意味著政府放棄管控權力,文化企業的發展以市場為導向而不是以政府為導向。市場的競爭會更激烈,而同時政府的管控會減少和消失。而對文化產業的“再管制”則意味著政府的立法和管控不會消失,而是修訂舊的制度和制定新制度,其結果是市場更自由而政府的干預政策也更多。現在的潮流趨勢是文化產業受到了政府的重視,制定政策時把市場自由化和“再管制”相結合。[6](P.230)在發展文化產業的過程中,政府的政策干預是必要的。文化產業具有更靈活的特征,更需要不同部門的合作,而政府能起到協調各部門、行業的作用。文化產業的市場化需要經濟和財政決策去中心化以及決策體系的重新組織。決策從由上到下的模式轉變為政府、文化企業與市場互動的體系。決策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市場因素,文化企業擁有了更大的自,而政府對文化企業的管控從直接的行政命令轉變為宏觀調控。
(二)市場需求分析
企業生產文化產品需要在藝術價值和市場需求之間尋找最佳結合點。[7](P.265)文化產品是反映了消費者的需求還是影響了消費者的需求呢?什么樣的文化產品能在市場上獲得成功。在市場上受歡迎的文化產品往往都是刻意地、或偶然地迎合了此前存在的消費者的喜好,或是能夠影響消費者的品味,使他們接受這樣的產品。實際上,文化產業和其它行業十分相似,都是自己創造了產品的評價標準,然后再根據這些標準進行生產。對音樂產業的研究表明如果改變方法來收集和分析消費者購買模式,得出的市場調研結果有著天壤之別。曾經被認為是“客觀”的市場實際上是該行業使用某種方法主觀建構出來的,就像企業自己制造的反映出市場情況的“鏡子”。企業設計的調查市場的方法和流程本身就包含企業對市場的假設,得出的消費者對產品偏好的調查結果也會受到這些假設的影響,而不是完全客觀的。文化產品的生產者可以使用一定的方法來改變建構市場的標準。例如藝術作品就不能脫離其創作的背景來進行評價,它們的價值來自于推廣和展出這些藝術作品的機構。這些機構為了增強它們在評價藝術作品方面的權威性而大量投入,以使其影響力大到可以決定藝術品能否被選擇來引起公眾的關注還是籍籍無名。例如印象派畫作的興起推使藝術作品評價方式從同行評議的舊體系轉變為專家評議的新體系。這種轉變的關鍵在于對藝術革新價值的重新評價,隨之而來的結果就是印象派重新改變了大眾的藝術品味,并影響了藝術品市場消費者偏好。藝術品市場的變化不僅是美學上的,還與機構有關??梢娢幕a業的市場不僅僅是由消費者決定的,如果文化企業自身的影響力足夠大,可以影響甚至改變消費者的偏好和需求。
三、文化產業的創新
在市場化的競爭中,創新是企業增強競爭力的重要因素,這對于處在快速變化環境之中的文化產業尤其重要。文化產品是滿足消費者精神需求的產品,其需求具有高度不確定性。[8](P.94)與其他行業比,文化產業受到新技術的發展和迅速變化的消費者偏好的影響更大,新的競爭更快地出現,使文化企業很難盈利。日益增加的競爭壓力促使文化產業要不斷創新才能增強市場競爭力,創新成為文化企業競爭優勢的源泉。文化產業關于創新價值來源的爭論由來已久。是個人在文化產業創新中起到關鍵作用,還是整個體制是重要因素?如果個人是創造價值的關鍵因素,那么文化企業取得成功就需要發現人才和發展他們的潛力。從另一方面來講,如果是體制是創新的重要條件,那么文化企業創新的重心就不是人才,而是企業的機制、生產過程和企業文化創造出了成功的文化產品。問題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文化企業機構的創新能力,創新力來自哪里。個人的創新能力盡管很重要,但是僅僅單純地尋求每個員工創新能力的提高,希望對企業的帶來巨大改變的觀點也是目光短淺的。創新是需要環境的,在一定的環境之中新觀點和新思想才能被培育、發展和傳播,最終轉化為產品,創新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良好的環境和機構組織。創新是在一定環境中的個人行為。創新需要個人的性格、知識、認知能力、內在動機等內在因素和社會、企業等外部條件,并受到如個人知識、能力、團隊、組織、機構環境以及市場等諸多因素影響。[9](P.73)工作環境能促進或是阻礙員工的創新能力。
(一)促進創新力的因素
促進創新力的因素主要包括組織和管理者的激勵、團隊的支持、資源的配給、工作的自主性、工作壓力和挑戰性等。企業、領導和團隊以反饋、贊揚形式給予的鼓勵和支持對于創新力的提高是很重要的。領導的支持、鼓勵能增強員工的內在動力。創新常常是團隊成員互動的結果,團隊的支持有很大的作用。工作的自主性對提升創新力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員工在能夠自己選擇如何達到既定目標的方式時更加富有創造力,因為這使得他們能夠完全地發揮自己的創造潛力。過緊或過松的管理都不利于創造力,但工作自主性也不是指放任自流。因為創新工作都很復雜、很難清楚定義,所以創意人員需要明確的目標和機構組織的協調才能集中精力于創作。此外,有形的資源對創新行為也有顯著的影響。辦公地點、辦公設備、工作氛圍對于創新力的提升也是很重要的。適度的資金支持能夠激發創意人員尋找新的、創造性的方式來完成他們的工作。工作壓力包括工作量和工作的挑戰性。過大的工作量會阻礙創新,創意人員會因為過大的工作量而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思考如何創新,但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會激發創造力。創新需要時間,完成工作的時間太緊會對創造力產生不利影響。一項研究將提高和阻礙中國和德國傳媒業創新力的因素進行了對比,該研究對中國和德國女性雜志進行了調查后發現兩國雜志的創意人員都認為工作環境對創新力有很大的影響。中國雜志創意人員提出企業的政策和友好的工作環境對提高創新能力必不可少。德國則認為“公開討論的文化”,即每個新觀點能得到傾聽和重視,鼓勵新創意的產生才能有效地提高創新力。為了促進新創意的產生,德國的雜志社經常組織創意團隊的研討會來營造氛圍。領導對文化企業的創新力的作用也非同小可。兩國的雜志創意人員都認為上級領導的支持、反饋和贊賞對于創新力提升很重要,但德國的創意人員還認為建設性的批評也是提升創新力的關鍵因素。德國的創意人員比較偏好“水平層次結構”管理,認為這種管理方式能培育出公開交流的氛圍。德國的主編們提出鼓勵團隊合作、積極聽取不同意見對于提高團隊創新力更有好處。中國的主編則扮演了編輯團隊的“模范”的角色,對團隊成員提出創新性建議,激發他們的創意靈感。中德兩國關于團隊成員之間的支持在創新中的作用看法不同。德國的創意人員認為團隊成員經常討論能交流和產生新的創意。中國的創意人員很少和同事交流觀點、談論工作,對提高創新力有益的是同事之間友好、和諧的關系與認同。中德兩國的女性雜志主編都認為創意的觀點與文章都不是只能在編輯部辦公室能做得出來。編輯需要外界激發靈感,因此需要必要的自主性來根據個人需要進行創作。因此,雜志社的每個創意人員都會有一定的自主空間,特別是德國的主編認為編輯需要自由支配的時間和空間來寫出有創意的文章。中國也認為工作的自主性對于提升創新力很有必要。德國認為過多的控制對創新力有消極的影響,但是需要適度的監控來促進工作的進行,而年輕化的團隊創新力較強。兩國的創意人員都認為從事過多的雜務會影響創新力,而適度的壓力能促進創新。
(二)阻礙創新力的因素
創新力除了和個人的知識、能力、性格能因素有關,外在的環境因素也有很大的影響。德國的創意人員認為出版社的管理機制過于正式,等級森嚴。這種制度是不利于創新,因為無論創意人員提出什么樣的觀點,最終的決定權卻在主編。長此以往,創意人員的觀點如果得不到主管的肯定,就會大大地挫傷其積極性,不利于創新力的提升。若企業實行“控制性文化”,制定過多的規章制度對員工進行限制,這會造成緊張的工作氛圍,不利于企業內部的溝通、交流,會嚴重地挫傷創新的積極性。中國的雜志編輯不僅提到了公司政策對于創新的限制,還提出政府的政策也對創新有所限制。中國雜志的內容必須符合政府的規定,媒體的政策會受到影響,從而為創意工作設定了框架。盡管被調查的女性雜志出版的內容是娛樂性的,不受到嚴格的控制,但是控制性的氛圍會影響創意人員的思路,使他們無法自由地創作,整個企業的氛圍也因此受到一定影響。
四、結論
一個國家或民族強大與否,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不僅取決于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同時更取決于文化的影響力、凝聚力、感召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亟須通過先進文化建設,將億萬群眾的創造力、向心力凝聚成一種強大的合力,為其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這種巨大的精神需求為文化產業的勃興,提供了無比廣大的發展空間。因為先進文化是文化產業之魂,而文化產業是先進文化的實踐基地和傳播途徑,是它的血肉之軀,二者相互依存,息息相關。面對國際社會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不同民族、國家也紛紛依據新的特點改變自己的文化發展策略。由于我們多年來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人為地把文化產業和意識形態對立起來的傾向,成為了阻礙文化產業發展的瓶頸。黨的十六大報告根據當前的特點,將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統一到社會效益的原則下。文化事業與產業分立,通過提高文化事業的產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程度,雄厚文化事業基礎,重視經濟效益,文化產業又成為經濟基礎的組成部分。這種改變,是根據意識形態新的特點和規律做出的與時俱進的重大理論創新,也為文化產業的勃興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當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迅猛發展,提供了以前人們難以想象的變革世界、開拓世界的嶄新手段和無窮力量,極大地影響了人類生產、生活、消費等諸多方面,也為文化的開發、傳播、消費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國五千年文明史,文化積累深厚,文化類型極其豐富,文化資源難以估價。但由于地域、交通、傳播等多方局限,價值大多沒有完全體現出來,甚至有的瀕于消亡。而以數字技術革命為代表的高科技進步,為激活文化資源實現空前規模的產業整合準備了條件?,F在許多發達國家在完成了通信、傳媒、信息產業的第一次制度創新后,正在進行第,文化內容的填充,發展與信息產業相關的文化產業,正在成為世界各國政府制定知識經濟時代的國家發展戰略,以及進行制度創新的核心內容。在這方面,我國匯入世界潮流也正當其時。我國在“十五”期間擬投入40億元開發軟件產業,傳媒業正在成為我國第四大產業,文化產業與信息產業對接更有了現實可能性。
據有關統計,我國每年文化市場消費可達4800億元,而現在我們的文化產品市場實際份額只有1800億元,國際文化資本看好我國的廣闊市場。2002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500億美元,成為世界引資第一大國。這些資本雖然大多投在加工制造、金融、電信和農業,但隨著資本形式在新時期發生的重大變化,有的已從單一的貨幣資本轉化為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今年我國將在市場經濟和旅游業比較發達的城市,允許美日德三國投資旅游業,上海將和美國某公司合作,共同設計興建和經營國內首家世界級環球影城主題公園等。這些當然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帶來機遇,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通過合資、參股方式大量注入國際文化資本,甚至徹底購買、兼并國內較有實力或前景的文化產業,我們的版權經市場轉換可能為外國所有。另外,他們通過雄厚財力和優越條件,吸引國人為其打工,按照好萊塢等國外模式“包裝”中國題材文化產品,再以本土化打入中國市場,贏得巨額收入的同時,也勢必將國外文化價值觀滲入國內。面對國家文化安全的巨大考驗,我們應在啟動“搶救和保護中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工程”的基礎上,盡快制定中國文化資源保護法。而這些只有通過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來完成。從國內民間投資來看,其份額已接近國有經濟投資。如果將這部分資本吸引轉移到文化產業中來,必將使其能量得以釋放。可見文化產業的確立,也為國內外資本增值開辟了新的渠道,也從根本上消除了文化產業的資本瓶頸制約。
文化資源一旦與科技等產業融合嫁接,就會顯露出巨大經濟意義,成為一種新經濟資源進入經濟開發中心地帶,實現關聯度極高的拉動效應。文化產業在美國已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0%,在英國的平均發展是整個經濟增長率的近兩倍,在日本已達到其汽車工業的產值。這種新經濟資源的轉化和實現過程,就是通過文化作為要素在其它產業的滲入融合,或發生漸變,實現優化升級,或發生質變,成為新的產業形態和產業分支,使產業結構發生重大調整,打破行業界限完成重組。以新的內容和賣點進入以網絡業為主的科技產業市場,誕生了信息文化產業;以新的產品和服務進入旅游市場,形成了旅游文化產業;將游戲與娛樂注入到教育中,改變舊的知識傳播方式,創造了新型的教育娛樂產業;加大體育健身的娛樂開發力度,實現體育娛樂產業質變;以文化品位、設計、策劃進入城市規劃、建筑、裝潢、廣告、環衛環保、標志制作、汽車美容、美容美發、形體塑造、大眾攝影、環藝、工業設計等為主的形象領域,甚至餐飲、花卉等服務業,完成文化與物質的互動。從更深層次說,經濟制度的變更,經濟戰略的提出,經濟結構的調整,經濟發展方向和方式的選擇,都有文化因素在發揮著驅動作用。從這種意義上說,文化產業是經濟的新的增長點,因此,積極發展文化產業具有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