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8 11:43:54
序論:在您撰寫優秀博士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博士論文致謝一:
本論文是在導師張英教授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從論文的選題、試驗設計、結果分析到論文的撰寫,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張老師的心血和辛勤汗水。張老師深厚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實踐經驗、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以及樂觀、豁達、獨特的人格魅力讓我受益匪淺,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將始終謹記恩師的諄諄教誨。在此,向導師致以最誠摯的敬意!
本論文的大部分試驗內容是在福建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食品所色譜室進行的,特別感謝林欽高工的精心指導,尤其感謝他在高效液相色譜、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聯用等分析技術方面的培訓和指導,感謝他在分析檢測領域提供的寶貴經驗和在研究思路方面給予的珍貴啟迪。同時也衷心感謝他在生活上給予的關懷!
感謝導師組成員吳曉琴副教授、蔣益虹副教授、陸柏益副教授和章宇副教授在論文進行過程中給予的關心、幫助和支持!
特別感謝福建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食品所色譜室游飛明、戴明、歐陽立群、黃永輝、梁敏、李華鵬、楊旺火、周鵬、潘城、吳少明、陳言凱、李燕平、江慧蘭、邱桂英等在試驗過程中給予的幫助。
特別感謝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任佳萍同學在動力學算法方面給予的幫助。
感謝參與本課題研究的各位師弟師妹金成、劉零怡、程璐、齊睿婷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課題組其他成員龔凌霄師姐、黃菊青、唐偉敏、黃駱鐮、姜文進、龐美容、熊麗娜、方芳、吳聰俊、陳湄沁對我的關心與支持。感謝我的好友何曉敏、徐靜、任春鳳在我讀博期間給予的大力支持與鼓勵。感謝蔡芳博士、部建雯博士和曹玉敏博士在學習和生活中給予的幫助。
特別感謝我的丈夫葉瑞松,在生活上給予的關心和照顧,在精神上給予的鼓勵與支持,煩惱時給予的安慰與體諒,快樂時給予的微笑與分享!你對我的支持、鼓勵、理解和包容支撐著我一路走來,給予我前進的勇氣和動力!特別感謝我的父母及家人,在我成長的道路上付出的心血,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與支持,你們對我的鼓勵和期盼是我前進的動力,是我順利完成學業的保證!
衷心感謝參與評閱、評審本論文和出席答辯會的各位專家!
謹此向所有關心、支持與幫助我的老師同學、親人和朋友們致以最誠摯的敬意和感謝!
博士論文致謝二:
二十五歲,是一個女性最好的時光。而我,在這最好的時光里,來到了浙大,開始了一段全新的路程。三年半的博士求學生涯逐漸接近尾聲,而剛來到實驗室的情景卻依然歷歷在目!
感謝我的導師張英教授,不僅在科研道路上為我們保駕護航,也從生活中對我們給予深切的關懷,教給我們待人處事的道理。導師的鼓勵讓我們在遇到困難時不輕言放棄,學會以一顆樂觀、積極的心去迎接挑戰。導師的教導是我在浙大求學期間最寶貴的財富!
感謝課題組吳曉琴老師對我實驗上提出的寶貴意見和指導,感謝章宇老師、陸柏益老師、蔣益虹老師、沈建福老師對我的關心和幫助。感謝同門師兄弟、師姐妹在此期間對我給予的關心和幫助,你們為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陽光!
感謝我最親愛的父母,謝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我的包容、理解和支持,能夠做你們的女兒,真是一種幸福!感謝我所有的家人,你們讓我領悟到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在這艱難的人生旅途中學會知足、寬容并保持一顆不斷進取的漢子心。
僅以此論文向所有幫助過我的朋友、老師和親人們表示謝意!
博士論文致謝三:
站在畢業的尾巴上回頭看,讀博期間經歷了高低起伏,酸甜苦辣,心里卻滿了感恩。
感謝恩師鄭曉冬教授。在鄭老師的悉心設計、指導下,我完成了這個博士課題。鄭老師學識淵博,治學嚴謹,工作勤勉,對科研有獨到的見解和洞察力?!敖虝恕?,鄭老師不僅在課堂上傳授知識,在實驗室里著重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在生活中也關心學生的需要,重視學生的個人發展。感謝鄭老師在我讀博期間如慈母般的幫助、支持和鼓勵。博士生涯雖然即將終止,但師生情誼歷久彌香。
感謝余挺副教授在課題上提供的幫助和指導。感謝周文文副教授、陳衛副教授在我實驗過程中提出的寶貴建議。感謝博士生指導小組成員何國慶教授、馮鳳琴教授等對我課題設計提供的建議。感謝實驗室的王一非、王慧倒、任雪艷、盧黃娉、劉燕、吳濤、郭峻、路來風、徐仕翔、熱米拉、胡浩、宋海昭、倪庚、唐飛、沙莎、沈金兒、馮勁淞、齊學明、陳倩茹、高梓淳、余辰、李瑋、唐瓊、俞卓萍、曾麗珍、閻笑潔、沈潔、郭雙歡、邵靈尚等同學在我讀博期間給予我的支持、幫助和陪伴。
感謝PetrKarlovsky教授在課題設計和實驗開展工作上提供的悉心幫助和指導。感謝KuangYi、RichardSplivallo、RuthPilot、DanielRretzschmar等實驗室同事,在我德國學習期間給予我在研究開展上的幫助和生活中的關懷。
1.日語測試與日語教學的相互作用關系——由大學日語四級考試和國際日語能力考試談起
2.轉型期的中國高校日語專業教育的幾點思考
3.日語學習者多樣化背景下的日語教育
4.日語教學與文化導入
5.日語教育、學習、評估的參考標準《JF日語教育Standard 2010》與中國的日語教育
6.淺析影響日語聽力理解的因素
7.論商務日語人才培養模式與目標實施
8.對現行日語基礎語法教學體系的反思及改革設想
9.教學理念的變遷對中國大學日語教育的影響
10.大學非專業學生日語學習動機類型與動機強度的定量研究
11.商務日語專業學生日語會話能力培養實證研究
12.試論商務日語的能力界定
13.日語外來語與日語語言文化特點
14.動感教學 動態管理——基礎日語教學改革探微
15.“中國式日語”的類型及成因探析
16.漢-日雙語者在日語短語理解中對日語量詞的通達
17.論商務日語課程教學改革
18.商務日語學習中日企文化理解的重要性
19.中國商務日語教育的歷史、現狀及未來展望
20.中國人日語學習者日語結構歧義句的韻律特征
21.日本漫畫在日語教育中的運用研究
22.商務日語寫作課程教學模式探索
23.近10年國內日語教學研究的現狀考察
24.淺談源于英語的日語外來語詞匯的構成和意義轉變
25.2012-2013年中國的日語語言學研究
26.近年日語外來詞對中文的影響
27.關于日語復合動詞習得意識的調查與分析
28.面向大學本科教育的日語教學語法建設——理念、內容、方法的更新與發展
29.跨文化交際與日語教育
30.2011年中國日語研究綜述
31.關于高等學校外語教育理念的研究與探索——以《高等院校日語專業基礎階段教學大綱》為對象
32.日語方位詞“上”的語法化考察
33.商務日語教育的指導理論、教材編寫方針及內容
34.現代日語中的音譯漢語借詞
35.二外日語教學的實用性和娛樂性研究——以“快樂日語教學”為主旨的二外日語教學方法探討
36.回顧與前瞻 日語借詞的研究
37.淺談高校大學日語教學改革與實踐
38.高職院校日語公選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39.關于應用型日語本科翻譯教學的思考
40.中國日語學習者的會話分析研究
41.中國近十年日語測試研究述評
42.雨的擬聲擬態詞與日語語感
43.關于高校日語專業學生就業問題的調查與思考
44.基礎日語教學設計與實施——以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日語教育實習為例
45.探討大學日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46.大學日語專業四級考試語法試題的內容效度分析
47.日語教材中的復合動詞及其教學方略研究——基于語料庫的調查與對比
48.從日語的句末表達看日本人交際時的心理特征
49.中國高等學校日語教育的現狀與展望——以專業日語教學為中心
50.商務日語的語用特征分析
51.綜合大學二外日語教育研究
52.淺談現代日語中的外來語
53.論“日語綜合課程”的教學與測試
54.關于企業所需日語專業人才能力的實證研究
55.關于漢語的韻母與日語漢字音讀
56.淺談日語的曖昧表達及其形成的原因
57.高校日語教學方法探究
58.日語授受表現中的恩惠意識與文化原則
59.基于話語禮貌理論的日語請求行為研究
60.關于專業學生日語學習動機的調查分析
61.關于大學日語專業教育學情調查報告――以日語“學習意識”為中心
62.日語曖昧語言文化特征研究
63.日語漢字的演變
64.日語能力考試改革后教學與學習方法探討
65.日語學習者學習策略與口語能力關系的研究
66.日語中的拒絕表達形式研究
67.高職院校商務日語專業課程整合及教學模式改革探析
68.日語網絡課程的開發及其特點——以《日本語初級教程》為例
69.二外日語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70.關于現代日語最新流行詞的考察
71.淺析日語擬聲擬態詞詞類的轉移及其活用
72.2001~2010年間日語借詞研究
73.日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寫作指導對策
74.漢日語中副詞的意義分類與比較
75.試析日語的曖昧性及其表達方式
76.日語學習中母語的正遷移現象
77.日語專業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清華大學日語專業教學改革的案例分析
78.影視教學法在初級階段日語語體教學中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研究
79.三語習得理論對英語專業第二外語(日語)教學影響的探析
80.模因論在模仿式日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81.對二外日語課堂教學改革的探討
82.當代商務日語教學創新的研究
83.企業對商務日語專業人才的需求情況分析
84.近代中國人的日語觀——以黃遵憲為中心
85.從日語人才市場需求談高校的日語教學改革
86.日語漢字音讀中的吳音與漢音
87.日語中家庭成員稱呼的規則和應用
88.日漢間接指稱類自稱詞的對比研究——以日語“人”和漢語“人”“人家”“別人”為例
89.關于開設旅游日語課程的思考
90.英日雙語專業日語精讀課課堂教學探索
91.從日語外來語泛濫談外來語的功與過
92.視頻語料庫應用于日語同聲傳譯教學的可行性研究——以西部高校日語翻譯專業碩士教學為對象
93.試論動漫愛好與日語學習動力的轉化措施——以“動漫日語”的創新實踐為線索
94.日語會話中間接言語行為——運用利奇的禮貌原則的研究
95.論日語的系詞
96.從就業視角看高校日語教學改革
97.從高校日語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方案的落實中探求日語專業課程改革的途徑
98.關于國內日語教育研究現狀之考察——以全國主要外語類期刊為例
99.論日語借詞對現代漢語及日語教學的影響
100.我國日語教育現狀及前景分析
101.日語中的外來語及日語語言文化特點分析
102.日語助詞“は”和“が”的用法辨析——從中國人學習者的角度談起
103.中國日語學習者的日語“體”習得的實證研究
104.淺析日語存在句現象
105.二外日語的教學探討
106.2009、2010年日語語言研究綜述
107.日語語料庫建設的現狀綜述
108.高校二外日語教學改革方法研究
109.從漢語的新詞語看日語的影響——說“人脈”
110.新“日語能力考試”對我國日語教學的啟示
111.國內日語教育研究的發展與不足——基于十九種外語類主要期刊十年(1999-2008)的統計分析
112.認知風格對日語學習者口語能力的影響
113.論漢語網絡流行語中的日語借詞
114.日語專業低年級精讀課教材分析
115.創新型人才培養與日語專業教學改革探索——兼論中央民族大學日語專業今后發展方向
116.關于高校日語專業改革課程設置的思考
117.漢語中的日語借詞
118.日語被動句學習難點解析
119.試析日語借詞對漢語的影響
120.現代日語中的漢語古音
121.日語重音規律初探
122.高校二外日語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
123.淺析日語外來語的特點
124.使動態中譯日的用例分析——“使·叫·讓”與日語形容詞
125.中國文獻對古代日語的影響——《漢語抄》及其所收詞匯研究
126.中國基礎教育日語課程改革發展綜述——課程標準及教科書的研制
127.《清議報》中的四字日語借詞
128.日語漢語詞匯讀音中的促音變化研究
129.日本高校日語教育對湖南高校日語教育的啟示——日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研究
130.復合型日語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兼論寧波大學之做法
131.社會變遷中的日語外來語與語言政策
1.定容重條件下生物炭對半干旱區土壤水分入滲特征的影響
2.1990-2010年中國土地利用變化對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區域的擾動
3.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對氮、磷添加的響應
4.新疆連作棉田施用生物炭對土壤養分及微生物群落多樣性的影響
5.荒漠草地4種灌木生物量分配特征
6.旱地土壤施用生物炭減少土壤氮損失及提高氮素利用率
7.生物肥部分替代化肥對花椰菜產量、品質、光合特性及肥料利用率的影響
8.不同秸稈生物炭對紅壤性水稻土養分及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
9.生物炭對土壤生境及植物生長影響的研究進展
10.沙質草地不同生活史植物的生物量分配對氮素和水分添加的響應
11.大興安嶺5種典型林型森林生物碳儲量
12.水稻秸稈生物炭對耕地土壤有機碳及其CO_2釋放的影響
13.土壤重金屬鈍化修復劑生物炭對鎘的吸附特性研究
14.生物炭對不同土壤化學性質、小麥和糜子產量的影響
15.生物炭施用對礦區污染農田土壤上油菜生長和重金屬富集的影響
16.準噶爾荒漠6種類短命植物生物量分配與異速生長關系
17.生物炭對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結構及其生物地球化學功能的影響
18.生物炭對水中五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
19.生物炭和有機肥處理對平邑甜茶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樣性的影響
20.生物炭對旱作農田土壤理化性質及作物產量的影響
21.中國南方3種主要人工林生物量和生產力的動態變化
22.南海北部邊緣盆地生物氣/亞生物氣資源與天然氣水合物成礦成藏
23.基于多源遙感數據的草地生物量估算方法
24.生物炭對農田土壤微生物生態的影響研究進展
25.生物炭對土壤理化性質影響的研究進展
26.生物擾動對沉積物中污染物環境行為的影響研究進展
27.生物炭與秸稈添加對砂姜黑土團聚體組成和有機碳分布的影響
28.近十年中國生物入侵研究進展
29.荒漠灌木生物量多尺度估測——以梭梭為例
30.土壤有機污染物生物修復技術研究進展
31.生物醫學大數據的現狀與展望
32.黑河中游荒漠草地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格局
33.生物大滅絕研究三十年
34.不同熱解溫度生物炭對Cd(Ⅱ)的吸附特性
35.農用生物炭研究進展與前景
36.生物炭對水稻根系形態與生理特性及產量的影響
37.施用生物炭對旱作農田土壤有機碳、氮及其組分的影響
38.不同生物質來源和熱解溫度條件下制備的生物炭對菲的吸附行為
39.城市生物多樣性分布格局研究進展
40.生物炭的土壤環境效應及其機制研究
41.遼河源不同齡組油松天然次生林生物量及空間分配特征
42.稻殼基生物炭對生菜Cd吸收及土壤養分的影響
43.小興安嶺7種典型林型林分生物量碳密度與固碳能力
44.東北林區4個天然針葉樹種單木生物量模型誤差結構及可加性模型
45.指數施肥對楸樹無性系生物量分配和根系形態的影響
46.牛糞生物炭對水中氨氮的吸附特性
47.黃土丘陵區生物結皮對土壤物理屬性的影響
48.半干旱沙地生境變化對植物地上生物量及其碳、氮儲量的影響
49.青藏高原東緣野生暗紫貝母生物量分配格局對高山生態環境的適應
50.長江口及東海春季底棲硅藻、原生動物和小型底棲生物的生態特點
51.全球生物多樣性評估方法及研究進展
52.中國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的研究與實踐
53.溫度與降水協同作用對短花針茅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響
54.環境質量評價中的生物指示與生物監測
55.土壤生物多樣性研究:歷史、現狀與挑戰
56.轉錄因子對木質素生物合成調控的研究進展
57.太赫茲科學技術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研究
58.玉米秸稈生物炭對Cd2+的吸附特性及影響因素
59.中國糧食作物秸稈焚燒排碳量及轉化生物炭固碳量的估算
60.生物炭對我國南方紅壤和黃棕壤理化性質的影響
61.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森林生物量空間格局及其影響因素
62.不同生物質原料水熱生物炭特性的研究
63.鳳眼蓮、稻草和污泥制備生物炭的特性表征與環境影響解析
64.東北地區兩個主要樹種地上生物量通用方程構建
65.不同來源生物炭對砷在土壤中吸附與解吸的影響
66.生物炭生產與農用的意義及國內外動態
67.秸稈生物反應堆與菌肥對溫室番茄土壤微環境的影響
68.生物炭對土壤肥料的作用及未來研究
69.玉米秸稈生物炭對土壤無機氮素淋失風險的影響研究
70.黃土丘陵區生物結皮對土壤可蝕性的影響
71.內蒙古草甸草原與典型草原地下生物量與生產力季節動態及其碳庫潛力
72.生物炭添加對黃土高原典型土壤田間持水量的影響
73.生物炭對黃土區土壤水分入滲、蒸發及硝態氮淋溶的影響
74.生物炭及其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應用研究進展
75.生物炭及炭基硝酸銨肥料對土壤化學性質及作物產量的影響
76.臭冷杉生物量分配格局及異速生長模型
77.施用生物炭后塿土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變化特征
78.寧夏荒漠草原不同群落生物多樣性與生物量關系及影響因子分析
79.中國生物多樣性調查與保護研究進展
80.三種小球藻生物柴油品質指標評價
81.AM真菌對重金屬污染土壤生物修復的應用與機理
82.含度量誤差的黑龍江省主要樹種生物量相容性模型
83.生物炭與農業環境研究回顧與展望
84.氮磷添加對巨桉幼苗生物量分配和C:N:P化學計量特征的影響
85.生物炭對土壤肥力與環境質量的影響機制與風險解析
86.東北林區天然白樺相容性生物量模型
87.氮肥與生物炭施用對稻麥輪作系統甲烷和氧化亞氮排放的影響
88.黃土高原丘陵區生物結皮土壤的斥水性
89.檢測食品沙門氏菌的生物傳感器持久性研究
90.生物炭對砂壤土節水保肥及番茄產量的影響研究
91.土壤碳收支對秸稈與秸稈生物炭還田的響應及其機制
92.抑制煙草青枯病型生物有機肥的田間防效研究
93.生物炭對塿土土壤含水量、有機碳及速效養分含量的影響
94.生物炭對寧夏引黃灌區水稻產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響
95.茶葉生物化學研究進展
96.鄂爾多斯盆地西緣奧陶紀生物礁基本特征、分布規律及成礁模式
97.中國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二十年:行動、進展與展望
98.不同時期施用生物炭對稻田N_2O和CH_4排放的影響
99.生物炭對設施連作黃瓜根域基質酶活性和微生物的調節
100.生物有機肥對連作蕉園香蕉生產和土壤可培養微生物區系的影響
101.柴達木盆地幾種荒漠灌叢植被的生物量分配格局
102.牛糞生物炭對磷的吸附特性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103.紅樹林植物生物量研究進展
104.農業活動及轉基因作物對農田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105.煤矸石場植被自然恢復初期草本植物生物量研究
106.鐵改性生物炭對磷的吸附及磷形態的變化特征
107.青藏高原草地地下生物量與環境因子的關系
108.蔬菜種植農戶施用生物農藥意愿研究
109 生物炭對夏玉米生長和產量的影響
110.不同生物炭添加量下植煙土壤養分的淋失
111.生物DNA條形碼:十年發展歷程、研究尺度和功能
112.生物炭和生物炭基氮肥的理化特征及其作物肥效評價
113.木質素與生物燃料生產:降低含量或解除束縛?
114.生物炭添加對半干旱地區土壤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
115.磷回收對厭氧/好氧交替式生物濾池蓄磷/除磷的影響
116.天山林區六種灌木生物量的建模及其器官分配的適應性
117.非模式生物轉錄組研究
118.添加生物炭對灌淤土土壤養分含量和氮素淋失的影響
119.生物炭和腐植酸類對豬糞堆肥重金屬的鈍化效果
120.間伐對川西亞高山粗枝云杉人工林細根生物量及碳儲量的影響
121.生物多樣性信息學研究進展
122.長白落葉松林齡序列上的生物量及碳儲量分配規律
123.不同燒制溫度下玉米秸稈生物炭的性質及對萘的吸附性能
124.利用農業生物多樣性持續控制有害生物
125.騰格里沙漠東南緣4種灌木的生物量預測模型
126.生物炭碳封存技術研究進展
127.豬糞制備的生物炭對西維因的吸附與催化水解作用
128.生物炭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研究進展
129.古爾班通古特沙漠4種荒漠草本植物不同生長期的生物量分配與葉片化學計量特征
130.生物炭覆蓋對底泥污染物釋放的影響
131.閩楠幼樹光合特性及生物量分配對光環境的響應
1.曹順慶先生如何培養比較文學博士生
2.全球化時代海峽兩岸比較文學的對話——"2007年復旦-輔仁比較文學博士論文學術交流論壇"綜述
3.第三屆“北大-復旦比較文學學術論壇”筆談——關于比較文學博士養成的淺見
4.關于比較文學博士養成的淺見
5.中國比較文學教學的新篇章──熱烈祝賀北京大學設立比較文學博士點
6.臺大比較文學博士班簡介
7.“一帶一路”語境下的比較文學和中國當代文學
8.中國比較文學泰斗季羨林——季羨林比較文學思想論略
9.博士論文的選題與就業的關系
10.第三屆“北大-復旦比較文學學術論壇”筆談——博士論文的選題與就業的關系
11.關于比較文學:約書亞·司哥德爾教授訪談(英文)
12.上海高校比較文學專業創設"博士沙龍"
13.比較文學的中國學派——兼論第四種比較文學觀
14 論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的關系
15 比較文學形象學
16 跨文明比較文學研究——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轉折與建構
17 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發展的三個階段
18 移動的邊界:比較文學的百年學科發展定位
19 學科調整與理論重構——從“外國文學”到“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20 比較文學與第三種文學批評——兼論比較文學介入當代文學研究的可能性
21 近年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概述
22 比較文學美國學派的理論視域及文學理論研究性質
23 比較文學“危機說”辨
24 比較文學研究的目的論向度分析
25 比較文學的訴求:全球文學史觀與學科理論體系的構建
26 重新規范比較文學學科領域
27 跨越性、可比性、文學性——論比較文學的研究對象
28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學科命意及發展趨向
29 二十一世紀比較文學反思
30 外國文學就是比較文學
31 “譯文學”之于比較文學的作用與功能
32 中國比較文學百年史整體觀
33 中國學派:比較文學第三階段學科理論的建構
34 從現代文學到比較文學
35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建構建設性的跨學科關系
36 比較文學研究方法及其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和價值
37 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的“全球本土化”歷程及其走向
38 作為學科的比較文學之精神基礎——論勒內·艾田伯的“比較文學是人文主義”
39 跨學科:比較文學成功的對策之一
40 比較文學可比性的再探討——對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反思
41 第二屆“北大—復旦比較文學學術論壇”推薦書目
42 比較文學變異學的學術背景與理論構想
43 比較文學學術系譜中的三個階段與三種形態
44 國際比較文學發展的新理論與新格局
45 比什么?不比什么?——比較文學的差異性研究范式通論
46 比較文學的互文性與創造性文本的生成
47 比較文學危機及出路之我見
48 比較文學:在退守中求得生機
49 比較文學研究在中國的發展及其意識形態功能
50 中國比較文學30年的主題學研究
51 論比較文學翻譯研究
52 比較文學、傳統與創新:馬歇爾·布朗訪談錄(英文)
53 中國比較文學學科建設的三種運行模式
54 比較文學研究的現狀和前瞻
55 海外華文文學的比較文學意義
56 比較文學中國學派三十年
57 對“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名稱的質疑與再論“比較文學”的定位
58 比較文學:影響研究、平行研究與文化研究之爭——論20世紀比較文學方法論的危機及其化解
59 比較文學學科的“死亡”與“再生”
60 比較文學跨學科研究:紛紛擾擾30年
61 比較文學研究方法論上的五大難題
62 文學間性:比較文學學科存在的前提
63 關于比較文學研究的九個命題和三條建議
64 全球化時代背景下比較文學的“再生”與發展
65 比較文學和比較美學生態范式的發展
66 比較文學:再次處于十字路口
67 跨族群對話:中國比較文學的雙重路徑
68 比較文學視野中文學傳播模式的歷史嬗變與當下態勢
69 修辭學與比較文學研究(上)——一個現代方法論的考察與古代“哲學對話”的實例分析
70 “世界文學”的命運與比較文學的前景
71 中國比較文學研究存在的問題及其發展前景
72 中日比較文學研究之現狀與未來
73 當代美國比較文學的反思
74 變異學: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重大突破
75 對中國比較文學教材觀的反思——兼及王向遠與夏景之爭
76 當代文化研究對比較文學的挑戰與彼此的互補
77 比較文學的人文主義傳統
78 論比較文學研究中自我和他者的關系
79 當前比較文學的危機與出路
80 全球化語境下比較文學學科定位的再思考
81 比較文學的教學與比較視域的培養——評楊乃喬主編的教材《比較文學概論》
82 互動認知(Reciprocal Cognition):比較文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83 比較文學的立場問題——以榮格與衛禮賢的立場為例
84 超越“國別文學”的“世界文學”:比較文學的理論形態和學科變遷
85 戴望舒翻譯梵·第根《比較文學論》的緣由及意義
86 對比較文學跨學科研究的再探討
87 比較文學學科中的影響變異學研究
88 比較文學作為文學批評:學理、范例和批評
89 “宏觀比較文學”與本科生比較文學課程內容的全面更新
90 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體系化與本土化
91 比較文學未來發展之路——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變異學
92 譯介學:淵源、性質、內容與方法——兼評比較文學論著、教材中有關"譯介學"的論述
93 比較文學·比較詩學·人文之道
94 建構比較文學學科研究新范式
95 比較文學視野下的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回顧與瞻望
96 再論楊周翰的比較文學和世界文學研究
97 論高校本科比較文學課程教學內容的“文學史化”
98 全球化、文化研究和中西比較文學研究
99 比較文學平行研究中的變異問題
100 網絡時代的比較文學·世界文學的理念(筆談)
101 比較文學變異學學科理論體系的新建構
102 “比較”的超越性與比較文學的可比性
103 比較文學在當代中國的復興與發展(1978-2008)——在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第九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學術總結報告
104 喪鐘為誰而鳴——比較文學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105 全球化時代的比較文學——中國視野——在17屆國際比較文學年會上的發言
106 流散文學與比較文學:機理及聯結
107 文化經典、文論話語與比較文學
108 樂黛云教授在比較文學學科重建中的貢獻
109 中國當代比較文學三十年——尋找文學性原點
110 比較文學概念的語言分析及五種相關學科概念的界分
111 四川比較文學三十年
112 試論比較文學的“超文學研究”
113 學科交叉與比較文學學科建設
114 全球化語境下比較文學教學改革的可行性芻議——兼論比較文學學科的生存空間
115 從方法論看中國比較文學百年史
116 跨越性與比較文學學科定義的界定
117 變異學——世界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研究的突破
118 從“比較文學”定義之爭看比較文學的學科特征
119 比較文學學科的“死亡”與“再生”
120 “漣漪式”發展的比較文學研究之路——曹順慶先生的比較文學研究
121 跨類還是在分類系統中言說——對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另一種陳述
122 比較文學:理論、界限和研究方法
123 2013年中美比較文學學術期刊評介
當今社會,傳媒對于文化功能傳承的承載性越來越重要,所以,作為當前電視傳媒節目的主持人,其在主持節目時,必須要遵從當今傳媒的規律。在電視節目傳播的過程中,節目的播音主持人應該要考慮到在節目中對聲畫和時代語言的應用,在敘述節目時,保持緊湊的敘述節奏,使得畫面整體都能夠具有較強的協調性,從而讓觀眾能夠從中感到一定的新鮮感,進而使得節目的語言與畫面協調一致。與其他類型的文化載體相比,現代傳媒對于文化特性的把握更加多樣化,是一種帶有綜合性特質的藝術審美的表現形式。在現代化的傳媒形勢下,藝術同非藝術之間互相交融,其形式也愈發的多變,并且,加上播音主持人在語言上對于節目的藝術性渲染,使得觀眾的感官可以在同一時間能夠得到不同的體驗。同時,從播音主持人員在電視節目中開展的具體性實踐活動上看,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節目播音主持人,還必須要具有擅于發現社會中潛在話題的觀察力,對生活能夠有自己的一份思考和感悟,并結合自己的語言特色,形成具有自己特點的藝術性主持風格。
二、強化播音主持中聲音和語言具有的藝術性內涵
作為傳媒視角下的播音主持人,其應該具備的一項重要的職業技能以及藝術表象形式,就是對聲音和語言藝術內涵的展現,這也是成為一個優秀主持人的必要條件。在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的身上都有自己的特性,這種特性就是個體差異性,所以,它也包括了每個人發音的能力,以及其嗓音具有的特性,這種特性主要是指每個人發音的粗細、快慢和剛柔等說話效果的不同。因此,在現代傳媒視角下的播音主持人不僅要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和內在涵養,還需要加強自己有聲藝術的培養,使得觀眾在享受完美的視覺體驗時,還能感受到美好的聽覺盛宴,從而使得觀眾能夠對播音主持行業的藝術性得到直接的認識和評價。同時,播音主持人在傳播電視節目信息的過程時,要學會妥善的利用自身具有的藝術性條件,并結合電視節目整體的風格和節目特性,以此來形成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帶有自身個性的語言藝術。另外,現代傳媒視角下的播音主持人還可以利用自身的資源創造出一個專題性的報道,并在此報道中充分的發揮自身主持優勢,從而加強對整個電視節目的控制程度。并且,在發揮自身控制力的同時,播音主持人還要在節目中激發觀眾參與節目的熱情,加強與觀眾的交流和互動,從而使節目的藝術效果和主題都能夠充分的傳播出來,進而使得播音主持具有的藝術性能夠在現代傳媒的視角下完美展現。
關鍵詞:博士學位論文;優博;計量分析;洛特卡分布;相關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C9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85831(2014)02009207
一、引言
作為“高層次創造性人才工程”重要組成部分的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以下簡稱優博論文)的評選工作,已納入教育部《面向2 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第一項啟動項目,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是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組織開展的一項工作,旨在加強高層次創造性人才的培養,鼓勵創新精神,提高研究生教育特別是博士生教育的質量。中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是對博士培養質量進行監督和激勵的一項重要舉措,對培養和激勵創新精神,促進博士生培養質量提高具有積極的作用[1]。
根據《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辦法》,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入選名單經過推薦、初選和復評后產生。參評論文由學位授予單位向其所在?。ㄗ灾螀^、直轄市)學位委員會推薦;省級學位委員會對推薦學位論文進行初選。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負責組織對初選出的論文進行復評,復評工作包括同行專家通訊評議和專家審定會審定。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受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委托,承擔同行專家通訊評議工作。
二、歷年中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結果數據統計分析
自1999年首次進行中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以來,至2011年共進行了13次,共評選出中國156個高校/科研單位的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 279篇,提名論文1 902篇,如表1所示[2]。根據《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辦法》中的說明,評選工作每年進行一次,每次評選出的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不超過100篇。評選工作進行13年來,評選結果平均為每年98.4篇,說明評選工作符合“科學公正、注重創新、嚴格篩選、寧缺毋濫”的原則。
2010年全國畢業博士生4.90萬人,評選出97篇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僅占總數的0.2%。在評選第一年1999年,參評論文基數僅為8 957篇,評選出的100篇優秀論文占總數的1.1%??梢?,雖然隨著國家博士生的逐漸擴招,每年的博士畢業論文數量急劇增加,2011年全國博士生招生達到6.38萬人,然而,論文評選依然不超過100篇,使得獲評難度急劇增大,獲評幾率大幅降低。
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的初衷在于加強高層次創造性人才的培養工作,鼓勵創新精神,然而可以預見,未來每年的參評論文基數將大幅上升,獲評論文將低于總數的0.2%,顯然這將大大降低參評博士生的熱情,無法起到鼓勵人才的作用。因此,建議能夠隨著博士生畢業人數的增長,將獲獎論文的數量控制在1%左右,保持與評選初年持平的水平。
三、歷年獲獎論文學位授予單位分析
(一)學位授予單位分析
中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的參評單位包括全國所有具有博士學位授權資格的單位,即高校、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及其他部委所屬科研院所等。截止2010年底,全國共有培養研究生單位797個,其中高等學校481個,科研機構316個。至2011年,1 279篇獲獎論文共來自156個高校/科研單位,對其中“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獲獎論文數進行比較分析,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國高等教育政策對高校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的影響效果。獲獎總數排在前十位的單位如表2所示。
中國科學院共有44個下屬科研院所獲評優博論文,總數達184篇,占獲獎論文總數的14.39%,并且相比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其獲獎總數都在2倍左右。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因為中國科學院博士生培養規模龐大,2011年共有4 832人獲得博士學位,相比其他高校和科研單位,評選基數較大;另一方面,中國科學院擁有320余位兩院院士、4 200余名博士生導師,其以研究所為基礎的高水平導師隊伍和一流科研實踐條件,為培養優秀博士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在排名前十位的單位中,除中國科學院外,全部
是國家“985工程”一期大學。這一方面說明“985工程”一期建設高校都是國內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另一方面,也體現了“985工程”大學依托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為國家高精尖人才培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在156個學位授予單位中,包含了 39個“985工程”高校(共39所),和89個“211工程”高校(共113所),也就是說,包括了全部“985工程”高校以及78.76%的“211工程”高校,39所“985工程”高校共產出優博論文768篇,加上中國科學院的184篇,這40所高校/科研單位共產出952篇優博論文,相當于25.64%的學位授予單位產出了74.43%,大致符合“二八率”的分布,說明中國優秀博士生的培養已經形成了由“985工程”高校和中國科學院共同組成的核心群體。
(二)學位授予單位的洛特卡分布統計
(四)各一級學科歷年獲獎論文導師與學位辦評議組成員相關性分析
將歷年獲獎論文的數據,按照一級學科進行統計,統計出各一級學科獲獎論文的總篇數,以及其中指導老師是學位評議組成員的文章數量。同樣將數據導入Excel軟件,選擇Pearson(皮爾生)函數對兩組數據進行相關性分析,得到相關系數r為0.836,大于0.8,說明各一級學科歷年獲獎論文導師與學位辦評議組成員同樣呈現出高度的相關性。
將其中指導教師是學位評議組成員的文章數量與總篇數進行比重分析,按照所占比重降序排列,比重大于等于50%的學科如表6所示。
在85個獲得優博論文的一級學科中,歷年獲獎論文導師與學位辦評議組成員相關性平均為32.74%,也就是說,對于所有一級學科而言,將近1/3的獲獎論文來自評議組成員指導的博士。并且,超過50%的一級學科有20個,有4個一級學科相關性達到100%,分別為公共管理、軍制學、社會學和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相比按照學科門類統計得到的相關性,以一級學科進行分類統計得到的相關性更加明顯。顯示出一些學科獲獎論文成果高度集中在評議組成員指導的博士中。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無論是對于學科門類或者一級學科,歷年獲獎論文導師與學位辦評議組成員都呈現出高度的相關性。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中國博士培養的學科發展的不均衡性。尤其是對于學位辦評議組成員占獲獎論文導師比重超過50%的一級學科,杰出的研究人員呈現出高度的集中性,形成了該領域的核心團體。然而,指導教師與評議組成員的高度相關性也反映出優勢資源的高度集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百家爭鳴的良好學術發展氛圍。另一方面,中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的評選結果已經普遍作為高校對博士生培養單位以及指導教師績效評價的重要指標,那么如果能夠建立更加有效的評選機制,避免指導教師與評議組成員高度的相關性,將能夠大大增強評選的信度。
六、結論與思考
中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的初衷在于建立有效的監督和激勵機制,提高博士生教育的整體質量,鼓勵創新,促進高層次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然而通過以上統計和分析結果,反映出中國學科發展不均衡、資源配置不合理,以及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機制存在的問題,值得廣泛的關注和思考。參考文獻:
[1]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項目簡介[EB/OL].[2012-05-22]. http:///xwyyjsjyxx/zlpj/yblwpm/257695.shtml.
[2]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歷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結果 [EB/OL].[2012-05-22]. http:///xwyyjsjyxx/zlpj/yblwpm/.
[3]邱均平.信息計量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161.
[4]中國工程院.工程科技界的杰出人才――曹雪濤[EB/OL].[2012-05-22]. http:///cae/jsp/jump.jsp?oid=20111231115415843674246.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National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s
QIU Junping, ZHAO Yuehua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P. R. China)
Abstract:
本報訊(記者謝湘)1月30日,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長、我國著名計算機科學專家李國杰院士,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百寧博士向10位博士頒發了中國計算機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獲獎的10位博士分別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季向陽、羅平,清華大學的徐昆、朱軍,中山大學的謝逸、李綠周,南京大學的黎銘,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王宏志,復旦大學的陳海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孫海龍。李斌、任開軍、嚴俊、涂旭平、鄒磊5名博士獲提名獎。
為激勵計算機領域的博士研究生潛心鉆研,著力解決計算機領域中需要解決的理論和實際問題,中國計算機學會自2006年開始設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每年評選一次。該獎已在博士研究生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吸引著來自全國各高等院校博士的積極申報。迄今已有30名博士獲得論文獎,他們大多留校任教繼續自己的研究和教學。今年獲獎的10名博士,有8名已經從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