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8 11:43:45
序論:在您撰寫大學文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在我國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經過五千年的發展歷史,使得我國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藝術文化體系,給我國文學作品的創作提供了重要的藝術條件支持。文學作品中的藝術性來源于創作者的審美意識,當讀者在品味文學作品時,也是在感悟創作者的藝術審美。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國大學在對文學教學的過程中比較忽略文學鑒賞能力的培養,使得大學文學教學忽視大學生審美教育的重要性,從而影響我國大學生審美意識的形成。
一、當代大學文學教學中的審美教育的現狀
我國歷史悠久,有著豐富多彩的文化,使得我國傳統文學作品呈現出多樣化以及多層次化的優勢特點,繼承和弘揚著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大學教育是我國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培養和輸送著大量的專業性知識人才,給我國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力量。大學文學教學是我國傳統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同時對大學生開展文學教學,可以有效地培養我國大學生的審美意識以及文學素養。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國大學在文學教學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采用傳統固化的教學模式“填鴨式”“灌輸式”等,將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得學生被動地接受文學教學,壓迫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影響大學生對文學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習積極性。從本質上影響著文學教學的根本目的,使得大學生的審美意識沒有得到顯著激發,影響大學生審美能力的形成。同時有些大學教師有著錯誤的教學理念,將自己的教學進度以及教學內容強加給學生,用理論知識規范和約束大學生的藝術思維,在影響學生興趣的同時,制約著學生的審美意識發展。
二、當代大學文學教學中的審美教育的必要性
審美教育對學生的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通過在大學文學教育中對大學生開展審美教育,可以有效地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感染大學生的情感世界,豐富大學生的內心世界,使得大學生在實際學習的環節,能夠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輕松愉快地學習需要掌握的知識,并能夠提升自己的判斷能力以及對事物的識別能力。大學文學教學對學生鑒賞能力的要求較高,通過審美教育,可以使得大學生在文學教學過程中,提升自己的鑒賞能力以及審美能力,從而形成美的道德素質。同時在大學文學教學環節,實施審美教育可以有效促進大學生的智力發展,幫助大學生形成抽象思維,提高大學生的想象能力與觀察能力,優化大學生的智力,使得大學生綜合素質得到發展。
三、當代大學文學教學中的審美教育的展開
(一)挖掘文學教學中的審美因素。大學教學相比較其他教學體系,更具有成熟性和理智性,這就使得大學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尋找合適的平衡點,均衡愉快與嚴肅之間的關系,大學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將枯燥的文學素材進行深加工,吸引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大學生對文學學習的積極性,使得大學生能夠深入認識到我國文學作品的藝術魅力。比如大學教師要從固化的理論教學模式中解脫出來,改變傳統文學教學集中對寫作手法、環境分析以及背景分析的理論教學,通過對文學作品的藝術以及情感刻畫進行深入研究分析,引導大學生進行文學作品藝術鑒賞學習,讓大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中,能夠從發現美的環節里,體會到作者的思想理念,最后能夠感知到該文學作品的整體藝術美。這種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教學模式,使得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集中提升,并且在學生對多種文學作品進行分析鑒賞的時刻,也可以幫助大學生形成美感,提高大學生的審美品位。(二)形象分析塑造心靈美。在實際的大學文學教學課堂中,教師要適時地對文學作品中包含的具體信息進行分析,從而逐步地將文學作品中隱含的形象美展現出來,激發大學生對文學作品中體現出的美感產生一種向往之情,使得大學生注重自身心靈美的塑造。比如教師在講述某文學作品時,可以先將文學作品中涵蓋的文學素養進行提煉,從而引導大學生對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深入研究,幫助大學生走入文學作品中人物角色的內心,最后教師設計作品模擬情境,讓大學生在模擬情境中與人物對話,幫助大學生深入感知作品的情感藝術。(三)培養學生的審美教育興趣。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得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顯著的提高,在興趣的刺激下,提升大學生的學習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趣味性較強烈的文學作品,使得學生的閱讀興趣被顯著地激發出來,讓學生產生主動探索閱讀的興趣,使得教師可以更好地展示作品中的藝術美,引導學生鑒賞文學作品中的藝術魅力,形成較為強烈的閱讀意識,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能力。
四、結語
在大學文學教學中,對大學生加強審美教育,可以顯著地提高大學生的審美意識以及文學素養,使得大學生塑造心靈美,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作者:李靜 單位:遼寧建筑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陳倩.淺談當代大學文學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亞太教育,2016(15):79.
1.充分認識文學教育對培養創造性人才的重要意義。現在大學教育強調培養創造性人才,而“創造性人才必須具有的開闊的視野、獨立的思考、豐富的想象力、強烈的使命感和博大的胸襟和抱負等素質”都可以通過文學教育從不同的層次、不同的層面培養和提高?!八囆g是人類情感符號形式的創造”,解讀經典文學作品,是與偉大心靈的對話,這種交流和對話會感染到后世的對話者,影響對話者的價值觀,凈化對話者的心靈。同時對文學作品的學習還可以提高人的藝術感受力、激發想象力、增強創造力。在文學作品所呈現的是用語言描繪和建構的世界,讀者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才能了解這個世界。因此,對文學作品的學習過程是刺激和鍛煉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的過程。想象力和感受力是培養創造力的基礎。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說:藝術的修養不僅加深我對藝術作品中那些詩情畫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學會藝術上大跨度的宏觀形象思維。這種宏觀形象思維其實就是一種創新能力。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文學教育在高校人才培養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自上而下地轉變重科學輕人文的觀念。長期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存在著重科學教育輕人文教育的傾向,這種觀念影響到高校的學科建設、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也影響到在校生的學習和發展。在當今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競爭空前激烈的時代,學校和學生都更多地表現出實用主義和急功近利的傾向,重理工輕人文、重實用輕修養,很難在高校中形教育應有的氛圍。在這種情況下,文學教育依靠一些政策的支持,雖在高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卻未能真正引起關注,很多時候成了點綴性的課程。要想真正發揮它在人文素質教育中的作用,需要高校體制內自上而下地提高對文學教育的重視,學校提供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如從課時保障、師資配備等方面給予充分的重視,為文學教育提供優厚的環境。在教師層面上,也要轉變觀念。把承擔文學教育課程看作是重要的工作,努力探索適合自己所在學校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在學生層面上,要增強學生學習文學課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
近年來,隨著思想和人才培養觀念的轉變,文學教育課程作為素質教育課程的一部分進入了人才培養計劃,并加以實施。對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就文學課程體系而言,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影響著它功能的最大限度的發揮。除大學語文外,各高校開設的文學課程,一般都采用相關教師申報什么課程就開設什么課程,這樣看起來開設的課程不少,但實際上是雜亂無序的,缺乏體系性和科學性。從教師角度而言,某一學期開不開設自己承擔的文學教育課程視自己完成教學工作量的情況而定,因此,有些培養計劃中的課程,在某一學期卻不能真正開出,影響了課程體系的完整性。從學生角度而言,一般學校規定選修的固定學分,如筆者所在的學校規定文學類選修是6學分,即選修兩門文學類課程即可。這樣學生對文學課程的選擇也是十分有限的,同樣造成了課程體系的不完整。由于上述原因,表面上看起來文學教育課程不少,但對培養學生的文學修養、人文精神、綜合素質卻不能產生應有的作用,所以,要對文學的課程體系進行優化。在考慮課程體系優化問題時,首先要解決缺乏統一性的問題,要求凡承擔文學教育課程的教師,必須保證每學期都會開設課程以供學生選修。在此基礎上,學校根據科學性和需要性的原則,對文學教育類課程進行以下三類課程的優化設計。
1.知識類課程。此類課程以使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培養綜合素質為目的。開設中國文學概論、西方文學概論,輔助開設中西文化比較類課程。讓學生了解中國文學、文化,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時在中西文學文化的對比中,更好地思考中國文化的精神與品格,優長與缺陷,更好地確立自己的文化人格。
2.鑒賞類課程。此類課程開設的目的是使學生感知和體驗文學作品,提升文學鑒賞能力、審美感受能力,培養人文精神。可開設古代詩詞欣賞、古代散文欣賞、現代小說欣賞、現代詩歌欣賞、世界名著導讀等課程。這些經典作品是美的存在、是人文精神蘊含豐沛之所在。學生通過閱讀、欣賞、感知、體驗可以獲得美的熏陶、情感教育以及人文精神的培養。
3.能力訓練類課程。此類課程以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為目標。可以開設寫作課程。在課程中學生可以進行文學寫作、新聞寫作和論文寫作的訓練。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國大學生表達能力整體不高,特別是理工專業的學生。寫作訓練可以強化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同時,寫作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按照上述三類設計具體課程,使高校文學教育課程具有比較科學完善的課程體系。在此基礎上,各院系在課時性質、學時學分等方面進行優化,文學教育類課程會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三、優化文學教育課程教學方法,適當使用現代教育技術
教學不是單向傳播體驗的過程,而是一種雙向傳播交流活動。針對非語言文學類專業開設的文學教育課程,教師要在短時間內向眾多學生傳授大量文學知識,往往采用簡單省時的講授法,成為“填鴨式”教育。這導致師生間缺乏交流和溝通,使學生興趣下降,也未能達到文學教育課程開設的目的。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必須優化教學方法。除講授法外,筆者認為,要在文學教育的課堂上廣泛采用啟發式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并適當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1.啟發式教學法:我國最早的教育家孔子說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其大意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這雖是古老的教學方法,但對目前的文學教育教學而言,它可以改變“以講為主,以講居先”的格局,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積極探索精神。如在講授先秦散文時,經常選的篇章是來自《左傳》的“段于鄢”,其中分析鄭莊公人物形象是重點。梳理完課文后,教師可拋出一個啟發性的問題:母親姜氏想讓共叔段代替莊公為國君,你覺得兩兄弟誰更適合做國君?同學們陷入思考,一會兒,開始踴躍發言,大家共同認為共叔段無才無德不適合做國君。對莊公的認識發生了分歧,有的同學說莊公趕走弟弟、幽禁母親,不仁不孝,不適合做國君。有的同學說莊公行事老到、善于謀劃,具有政治家的素質和風范,適合做國君。針對分歧,教師講述了春秋的諸侯爭霸的時代環境,引導大家分析在這樣的時代作為一國之主應具備怎樣的素質和才能。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變得饒有興味,更好地體會了莊公這個形象。
2.體驗式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是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創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的場景或氛圍,以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他們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展的教學方法。它的本質特征是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感,使原來抽象的知識更加生動有趣。同時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文學課程為體驗式教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要改變自己是文本發言人的觀念,引導學生做文本對話的主角,用自己的心和情感去體驗作者的情感,用自己的生命去體驗作者的生命。由此,學生由生活的世界進入到文本的世界,在文本的世界中體驗、移情、反思,與文本的世界共鳴,撞擊出思想和情感的火花。在講授婉約詞人李清照時,教師一邊講她的人生經歷,一邊引入她各個時期的詩作。引導學生從“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清竹嗅”“、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體會她少女時代天真爛漫的情懷;從“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中體會她的相思愁怨;從“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體會她的雄健豪氣。由此,學生了解了一個多側面的李清照。在此基礎上,學生在深入解讀李清照晚年作品《聲聲慢》時,學生一方面體會到了晚風、暮秋、黑夜、細雨,凄涼的氛圍和心境,另一方面,體會到作者不屈的靈魂在做一次又一次的抵抗,這里有生命的悲哀,更有生命的不屈。沒有體驗的情感是膚淺的,只有調動學生的情緒去體驗、去玩味,才能獲得更多的心靈的啟迪。
設想:文學創作可當論文
在這份改革設想中,并沒有廢除傳統論文形式,“愿意撰寫畢業論文的學生,仍然按照傳統畢業論文的規范進行寫作?!蓖瑫r也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議:取消外文文獻翻譯環節,刪減一部分繁瑣的本科生畢業論文表格。
為豐富畢業論文形式,該問卷提出了6項建議:文學創作、翻譯、讀書報告、教案與參與教學、田野調查報告、社團刊物或公開刊物的。其中,文學創作“作品完成后,在國家正式出版社或正式刊物上出版或發表,可不需要進行自我理論陳述,但需要由學院認可其真實性;作品沒有發表,學生應對作品主題、形式、寫作等環節有一定篇幅的理論陳述?!弊髌沸问桨ㄖ?、長篇小說,長詩或組詩。
有些形式只適用于某些特定方向。
如田野調查報告就適用于文學人類學、漢語言文字方言調查等方向。
學生:根據實際情況操作
胡靈(化名)現在是對外漢語大二的學生。她說:“我們都贊同將論文與實踐相結合,老師們提出的改革設想給了我們很大的發揮空間。我個人考慮選擇教學參與的形式來作為畢業論文?!?/p>
但大四學生張東(化名)則顯得有點無奈了。他說:“我們班很多同學都支持論文形式多樣化,但即將面臨提交畢業論文,目前還是只有傳統形式是比較可行的選擇?!毕鄬Χ裕瑐鹘y論文形式對大四學生來說,操作起來會簡單一些。
關鍵詞:打工文學;文化研究
中圖分類號:120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111(2008)11-023-02
作者:張一文,廣東教育雜志社編輯,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廣東,廣州,510045
寫打工者、或由打工者寫,為打工者所喜聞樂見的文學作品,被稱為打工文學。關于打工者與打工者的文學,有專家指出:“他們是新生活的參與者和塑造者,是此時此地的中國最具活力的一群人。然而,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文學對這群人保持著集體的沉默”(謝有順語)。
不但“文學對這群人保持著集體的沉默”,文壇對這群人的文學也“保持著集體的沉默”!打工文學始終反映打工者的利益和尊嚴,堅持“為承認而斗爭”,卻在不少地域長期為主流文化所漠視和遮蔽,成為文化霸權下被遺忘的“灰姑娘”。
一、研究意義:對打工文學進行條分縷析。有多重價值。
首先是學理創新價值。對打工文學的語境、文本、作者、讀者諸要素做互涉式分析,審視打工文學的緣起、成就、持久性及其對打工者生活態度和精神面貌造成的影響,揭示底層寫作在文學、社會、政治場域中的邊緣化處境,展現體制外文學活動所引發的社會、經濟以及文化后果,這些都具有學理創新價值。
其次是審美價值。通過對打工文學三代作家的優秀打工文學作品的文本研讀,能夠進一步體現和提升打工文學的審美價值;通過對非典型打工文學作品的檢視和賞析,能夠向世人展示改革開放30年來,草根文學創作方面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最后是經世致用的實際意義。研究總是對某個社會系統的干預。通過對打工文學進行系統研究,削弱強勢文化的威嚴,對打工文學施于援手,對打工者等弱勢群體“文化低?!?文化權益的最低保障)設置實踐議題,提出應對策略,激發悲憫情懷和改造意識,這些都是打工文學研究的經世致用的實際意義。
二、研究現狀:打工文學的國內外研究現狀,不容樂觀。
國內研究現狀:打工文學的基礎性研究薄弱,公開出版的圖書文獻太少。在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檢索中,以“打工文學”為“題名”,檢索結果只有8本書,其中研究類著作只有1本。在“CNKI數字圖書館”,以“打工文學”為關鍵詞進行搜索,[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2000-2008)]上有19條記錄:[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的記錄為23條;[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的記錄為5條;[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的記錄為0條。此外,國內尚無關于打工文學的專門學術刊物。
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主流媒介和評論家,對底層寫作的打工文學漠視或語焉不詳,抑制了打工文學的創作、傳播和研究。
國際上,荷蘭、韓國、日本的學者對中國打工文學都有所涉獵。有代表性的是尾崎文昭(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著名的漢學家)的論文《底層敘述――打工文學――新左翼文學》,把打工文學定性為“新左翼文學”(詳見《ァヅフ,(亞洲)游學》月刊94號,日本勉誠出版2006.12)。
三、研究方法:“外部研究”和“內部研究”并行。
研究打工文學,應該在繼承美國學者艾布拉姆斯“文學四要素”理論的基礎上,采用“語境、文本、作者和讀者”分析框架結構,通過文本分析、話語分析和敘事訪談等研究方法,從打工文學的“外部研究”(研究語境)和“內部研究”(研究文本)并行入手,來展開思考,以多個不同的觀察角度,得出有批判意識的、具有新的分析框架和多樣方法的、基于嚴謹學術研究原則的結論。
研究打工文學,不能做簡單的知識羅列與歸納,而是既注重作家作品的個體研究,又有總體把握的恢宏氣勢;不再是直覺認識,而是建立在科學研究基礎上的理性認識。要透過文化的視角,運用文化研究的理論方法,客觀地對打工文學進行基本的梳理與評述,力爭勾勒出打工文學文本與語境互動的多維圖景,促進打工文學與社會的和諧共振,為或許會有的后續研究拋磚引玉。
打工文學研究雖有“前人栽樹”,但應看到,在研究方法、范圍、深度等方面,還存在不足。具有創新意義的研究,應該是彌補現有的不足,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盡量提供新鮮的觀點、命題和文本。
四、研究預設:對于打工文學,有以下基本內容及重要觀點有待進一步檢驗。
(一)從產生背景看,打工文學是生于憂患的文化表達,是在社會矛盾激化、集結、凝聚的關鍵時刻,由開放潮流帶來的社會變遷語境中創造的文本。
(二)從歷史性看,打工文學創造了傳統“憫農文學”的現代版本,和唐朝李紳《憫農》詩為代表的歷代“憫農文學”同構,本性草根。
1.學生、教師、學校、社會都不夠重視
先說文科生,作為學習主體,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因對數學學習唯恐避之不及才選擇的文科,基礎相對較差。進了大學,主觀上甚至認為數學對他們毫無用處,再學高數,似乎只是為了滿足學校對學分的要求,因此沒有學習熱情;再說教師,作為教學主體,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把教學演化成了數學欣賞,停留在表象探討上,淺嘗輒止,不再把功夫下在認真的教學研究上;至于學校,作為管理層從思想上對文科生的數學教學就不是非常重視,在全面壓縮學生總學時的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文科數學課程首當其沖會被優先壓縮學時。不容忽視的還有家長和社會對文科數學課程的漠視,也在很大程度上推波助瀾。
2.文科生數學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濃
我國的應試教育讓多數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在高中階段選擇了文科,因為高考中,文科數學試卷相對理科容易得多,致使文科大學生進入大學后數學基礎普遍偏低。對文科大學生來說,起點更高的高等數學以其高度抽象的概念、嚴密的邏輯和精確的推理,讓許多大學生望而卻步。他們認識不到高數中所蘊含的豐富的人文資源,傳統教學中大量的邏輯推理和計算又讓他們感覺枯燥乏味,厭學情緒嚴重。
3.教師教學手段落后,缺乏教學技巧
第一,多數教師從思想上輕視文科大學數學的教學,他們雖然教學經驗豐富,但對文科大學生的數學基礎、接受能力、抽象思維水平把握不準,同時教學方法上簡單地認為文科大學數學的教學就是理工科高等數學的一種“減”和“簡”,基本上還是采用滿堂灌的注入式教學方法。第二,許多文科大學數學教師為數學專業碩士或博士,他們在學習高等數學的過程中很少關注數學與人文類專業的關聯性,教學僅僅是純粹地傳授數學理論,再加上針對文科大學生,他們缺乏新的授課手段和技巧,使文科生學習負擔加重,自信心減弱,畏難情緒普遍,對大學數學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不夠。
4.文科數學課程建設發展較慢
文科大學數學課程建設雖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成效并不顯著。在教材建設方面,由于我國各高等院校辦學層次與水平的參差不齊,院系結構、學科布局的千差萬別,各種地緣因素引起的諸多差異,以及教學目標、教育理念模糊帶來的諸多問題,雖說目前已陸續出版了一些針對性相對較強的教材,但其使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直接參與教學過程的相關師資人員出于工作考核和職稱評聘等考慮,把主要精力往往放在自身的課題研究方面,對文科大學數學課程建設及相應的教學研究沒有有效關注。
二、大學文科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對策
21世紀的人才應具有的三大能力是自我創造、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備,為此,教育過程不能停留在傳統的知識傳授上,而應轉變為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上。在教與學這一矛盾統一體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則退居為協助者與促進者。因此,只傳授數學知識遠遠不夠,更應關注的是教會文科生“數學的思考”,培養其數學的思維方式,即觀察、歸納、演繹和推理的能力,通過新穎的教學模式與技巧激發文科生的求知欲與創造欲,讓文科生在更高的層次上領悟數學的精神,增強其主動學習的能力。為此,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六方面去著手。
1.轉變教學觀念
在《數學學科專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中講到“數學教育對非數學類專業大學生的作用”時總結了“數學工具”、“理性思維”、“數學文化”、“審美情操”、“終身學習”五個方面的作用。針對文科生感性思維重過理性思維的特點,應重點培養其“理性思維”、“數學文化”、“審美情操”、“終身學習”等方面的能力,而“數學工具”則要放在次要的位置上。目前,由于師資力量的限制,許多高校對文科大學數學教學不夠重視。要提高文科大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必須從文科專業的學科建設和發展的要求上明確文科數學教師的教育職責,更新教育觀念和轉變教育思想。教師要以文理相融、互動發展的寬廣視野去主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滿足現代人文學科創新的要求,塑造高素質的文科創新人才。
2.提高教學水平
在學校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直接面對的是教師,教師自身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精神風貌、治學態度、進取心和責任心等,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生。錢偉長先生認為:在高校里,不搞研究,就不會是個好教師。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教師的知識創新、技術創新以及教學創新是教育創新的根本。一位優秀的文科大學數學教師,不僅應具備淵博的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還要具有令人贊嘆的個人文采以及風趣生動的授課技巧。除了要注重教學方法外,教師還應不斷地加強新知識的學習、新問題的研究,關注新技術的應用,要不斷地以新的知識充實自己,成為熱愛學習、學會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楷模。
3.革新教學內容
目前,文科大學數學內容包括一元微積分、部分線性代數、微分方程和概率統計初步,是最基礎和應用最廣泛的高等數學知識。在教學中,不應只對這些教學內容進行空洞的講授,而應引導文科大學生隨時感悟數學的理性思維方法。同時,要打破傳統數學課程,滿足現代人文學科創新的要求,使數學模型和數學實驗成為革新傳統數學教育的內驅力,并逐步使文科數學課程成為造就“數字化”文科專業人才的課程,塑造高素質的文科創新人才。由于文科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可能根本用不上數學知識,因此文科大學數學的教學目的不是培養他們的運算能力,為后續課程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提供必要的數學工具,而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對數學本質的認識,培養數學思想方法。因此,文科大學數學的教學內容應該包括高等數學理論、數學模型、數學文化和數學思想的內容。
4.更新數學教材
文科數學教材不應簡單地在工科教材上進行刪減。對文科生開設高等數學課從內容和結構上都應體現自身的特點,其中會涉及兩方面內容:一是教材的內容;二是教材如何編寫。筆者認為,內容應該與工科高等數學有別。如果以“T”來代表數學科學的深與廣,那么文科高數題材內容要淺些,沒必要具備理工科數學的深度,但廣度上較理工科要更廣一些。在當前文科數學微積分、微分方程、線性代數、概率統計等傳統內容的基礎上,新教材更應注重以史料為背景,概念、方法發現發展為主線,數學思維、數學哲學的概括為總結,把美學、趣味方法的練習作為補充,可增加諸如運籌學、離散數學、現代邏輯等現代數學及其思想的內容以及數學文化的相關內容。在教學時有所取舍和側重,在數學教學中使學生得到思想的升華,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5.改進教學手段
龐大的數學體系中包含著很多數學方法,既有宏觀的思想方法,也有解決具體問題的技巧性方法。在文科大學數學教學中,要使教學內容更為生動化、立體化、動態化、直觀化,強化教學內容的感染力和表現力,必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充分利用和組合各種學習資源,擴展學習空間,突破單一化的局限,可以圖文并茂、情景交融,彰顯教材的表現力,既增大了信息量,又拓寬了視野。比如,微積分中的求極限、面積、體積等問題,針對文科大學生直覺和形象思維發達的思維優勢,如果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看到變量變化的過程,這樣不只印象深刻難以忘記,還有利于增強他們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習更加有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當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用多媒體。對于一些例題的演算,采用多媒體效果并不理想。如果使用板書,可在講解演算中與學生進行互動,啟發他們的思維,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掌握分析方法和計算技巧,這樣可大大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傊?,教師應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能力的培養者,通過恰當的教學手段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使課堂教學更加輕松有趣。
6.拓寬考試模式
針對數學基礎相對薄弱的文科學生,僅僅一張考卷定乾坤的考試方法顯然是不太科學的,因為文科學生學習數學的目標決定了不能單純以解題的邏輯嚴謹性、方法的靈活性或題目的難度來考查學生的水平。針對這種特殊情況,首先,改革傳統的試卷內容??季砜梢杂酶拍畹乃枷氡磉_和計算的實際應用等比較適合文科學生的方式進行;其次,降低卷面成績的比例,適當增加讀書報告、專題論文、小組討論和簡單建模等考核形式。四、結語文科大學數學的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坝脭祵W的眼光看問題,用數學的思維想問題,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這是大學數學教學之目的所在。如何提高文科大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和效果是一項需要繼續探討的課題,需要教師、學生和學校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三、結語
1.文科生數學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濃。我國的應試教育讓多數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在高中階段選擇了文科,因為高考中,文科數學試卷相對理科容易得多,致使文科大學生進入大學后數學基礎普遍偏低。對文科大學生來說,起點更高的高等數學以其高度抽象的概念、嚴密的邏輯和精確的推理,讓許多大學生望而卻步。他們認識不到高數中所蘊含的豐富的人文資源,傳統教學中大量的邏輯推理和計算又讓他們感覺枯燥乏味,厭學情緒嚴重。
2.教師教學手段落后,缺乏教學技巧。第一,多數教師從思想上輕視文科大學數學的教學,他們雖然教學經驗豐富,但對文科大學生的數學基礎、接受能力、抽象思維水平把握不準,同時教學方法上簡單地認為文科大學數學的教學就是理工科高等數學的一種“減”和“簡”,基本上還是采用滿堂灌的注入式教學方法。第二,許多文科大學數學教師為數學專業碩士或博士,他們在學習高等數學的過程中很少關注數學與人文類專業的關聯性,教學僅僅是純粹地傳授數學理論,再加上針對文科大學生,他們缺乏新的授課手段和技巧,使文科生學習負擔加重,自信心減弱,畏難情緒普遍,對大學數學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不夠。
3.文科數學課程建設發展較慢。文科大學數學課程建設雖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成效并不顯著。在教材建設方面,由于我國各高等院校辦學層次與水平的參差不齊,院系結構、學科布局的千差萬別,各種地緣因素引起的諸多差異,以及教學目標、教育理念模糊帶來的諸多問題,雖說目前已陸續出版了一些針對性相對較強的教材,但其使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直接參與教學過程的相關師資人員出于工作考核和職稱評聘等考慮,把主要精力往往放在自身的課題研究方面,對文科大學數學課程建設及相應的教學研究沒有有效關注。
二、大學文科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對策
21世紀的人才應具有的三大能力是自我創造、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備,為此,教育過程不能停留在傳統的知識傳授上,而應轉變為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上。在教與學這一矛盾統一體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則退居為協助者與促進者。因此,只傳授數學知識遠遠不夠,更應關注的是教會文科生“數學的思考”,培養其數學的思維方式,即觀察、歸納、演繹和推理的能力,通過新穎的教學模式與技巧激發文科生的求知欲與創造欲,讓文科生在更高的層次上領悟數學的精神,增強其主動學習的能力。為此,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六方面去著手。
1.轉變教學觀念。在《數學學科專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中講到“數學教育對非數學類專業大學生的作用”時總結了“數學工具”、“理性思維”、“數學文化”、“審美情操”、“終身學習”五個方面的作用。針對文科生感性思維重過理性思維的特點,應重點培養其“理性思維”、“數學文化”、“審美情操”、“終身學習”等方面的能力,而“數學工具”則要放在次要的位置上。目前,由于師資力量的限制,許多高校對文科大學數學教學不夠重視。要提高文科大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必須從文科專業的學科建設和發展的要求上明確文科數學教師的教育職責,更新教育觀念和轉變教育思想。教師要以文理相融、互動發展的寬廣視野去主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滿足現代人文學科創新的要求,塑造高素質的文科創新人才。
2.提高教學水平。在學校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直接面對的是教師,教師自身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精神風貌、治學態度、進取心和責任心等,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生。錢偉長先生認為:在高校里,不搞研究,就不會是個好教師。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教師的知識創新、技術創新以及教學創新是教育創新的根本。一位優秀的文科大學數學教師,不僅應具備淵博的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還要具有令人贊嘆的個人文采以及風趣生動的授課技巧。除了要注重教學方法外,教師還應不斷地加強新知識的學習、新問題的研究,關注新技術的應用,要不斷地以新的知識充實自己,成為熱愛學習、學會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楷模。
3.革新教學內容。目前,文科大學數學內容包括一元微積分、部分線性代數、微分方程和概率統計初步,是最基礎和應用最廣泛的高等數學知識。在教學中,不應只對這些教學內容進行空洞的講授,而應引導文科大學生隨時感悟數學的理性思維方法。同時,要打破傳統數學課程,滿足現代人文學科創新的要求,使數學模型和數學實驗成為革新傳統數學教育的內驅力,并逐步使文科數學課程成為造就“數字化”文科專業人才的課程,塑造高素質的文科創新人才。由于文科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可能根本用不上數學知識,因此文科大學數學的教學目的不是培養他們的運算能力,為后續課程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提供必要的數學工具,而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對數學本質的認識,培養數學思想方法。因此,文科大學數學的教學內容應該包括高等數學理論、數學模型、數學文化和數學思想的內容。
4.更新數學教材。文科數學教材不應簡單地在工科教材上進行刪減。對文科生開設高等數學課從內容和結構上都應體現自身的特點,其中會涉及兩方面內容:一是教材的內容;二是教材如何編寫。筆者認為,內容應該與工科高等數學有別。如果以“T”來代表數學科學的深與廣,那么文科高數題材內容要淺些,沒必要具備理工科數學的深度,但廣度上較理工科要更廣一些。在當前文科數學微積分、微分方程、線性代數、概率統計等傳統內容的基礎上,新教材更應注重以史料為背景,概念、方法發現發展為主線,數學思維、數學哲學的概括為總結,把美學、趣味方法的練習作為補充,可增加諸如運籌學、離散數學、現代邏輯等現代數學及其思想的內容以及數學文化的相關內容。在教學時有所取舍和側重,在數學教學中使學生得到思想的升華,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5.改進教學手段。龐大的數學體系中包含著很多數學方法,既有宏觀的思想方法,也有解決具體問題的技巧性方法。在文科大學數學教學中,要使教學內容更為生動化、立體化、動態化、直觀化,強化教學內容的感染力和表現力,必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充分利用和組合各種學習資源,擴展學習空間,突破單一化的局限,可以圖文并茂、情景交融,彰顯教材的表現力,既增大了信息量,又拓寬了視野。比如,微積分中的求極限、面積、體積等問題,針對文科大學生直覺和形象思維發達的思維優勢,如果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看到變量變化的過程,這樣不只印象深刻難以忘記,還有利于增強他們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習更加有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當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用多媒體。對于一些例題的演算,采用多媒體效果并不理想。如果使用板書,可在講解演算中與學生進行互動,啟發他們的思維,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掌握分析方法和計算技巧,這樣可大大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傊?,教師應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能力的培養者,通過恰當的教學手段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使課堂教學更加輕松有趣。
6.拓寬考試模式。針對數學基礎相對薄弱的文科學生,僅僅一張考卷定乾坤的考試方法顯然是不太科學的,因為文科學生學習數學的目標決定了不能單純以解題的邏輯嚴謹性、方法的靈活性或題目的難度來考查學生的水平。針對這種特殊情況,首先,改革傳統的試卷內容。考卷可以用概念的思想表達和計算的實際應用等比較適合文科學生的方式進行;其次,降低卷面成績的比例,適當增加讀書報告、專題論文、小組討論和簡單建模等考核形式。
三、結語
(一)行為目標的變化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學生,在古代個別教學的背景下,所謂了解學生就是了解某一個教育對像,其實質是針對個體的個性教育。但這種一一對應的教育方式在現代教育體系中卻有不可操作性,因為現代教育的施教對像已從面對面單個的學生狀態變成了以院校、專業、班級為單位的集體狀態。因材施教之“材”即教育對像可以分為個人和群體,故在規?;l展的高等教育中,今日所因之“材”更具群體性特征,從教育需了解單個學生的出身、智力、性格、氣質、才能志向等方面的差異轉向了面對大規模的群體的普遍的、具有共性的公眾需求的現實層面,這是目前因材施教現代化改革的實質性變化。
(二)行為策略的改變
受教對像的群體化,導致了因材施教原則的踐行策略的存在狀態也會有相應變化,具體說來表現為:
1.師生定位上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必須討論教學活動的主體問題,傳統意義上的因材施教多被認為實施的關鍵在于教師,老師獨具慧眼先明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再因勢利導去授業解惑,強調的是教師個人的教學藝術。但在規模教育的教學舞臺上,受教對像的多層次、群體化的復雜局面決定了教師不能再局限于演獨角戲的教學模式,而是要求教師先了解受教群體大致的來源、基礎、能力、興趣的分布類型,再分類分層,進行分類施教。同時,即使在同一級層與類別受教群體內部,教師也面臨著了解學生中差異的統計分布,不可能作到絕對的整體把握,故在這種復雜群體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只有把“交往”、“對話”、“互動”等因素列入課堂教學,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思考上,調動學生的學習意識和主動精神,所以現代教育的師生主體定位中,教師應牢固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在受教過程中的主體意識的基礎上再去實現創造性的教師主導,構建新型師生互動的教學關系,這才是因材施教教學活動的新的內涵。
2.資源整合上在教學實踐中
因材施教之“材”不僅指不同知識類型的學生群體,還有另一層含義,即不同類型的教學內容及使用何種相應的教學手段。在現代語境下,因材施教不僅意味著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實施教學,還意味著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進行相應的調整。而這種調整又是與周圍諸系統的物質、能量、信息的不斷交流中才能實現的,所以現代的因材施教不再是傳統的師生直接對話,而是一個動態的社會發展系統,是與教育教學相關的各種資源的整合,是在施教者分析受教群體的差異性的基礎上,在課程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中作整體的改革??傊恰爸赶驅W生個體的巨大變化、學習環境的巨大變化、社會的巨大變化等所有與教育有關的物質和非物質因素的總和”。
二、大語改革背景下,因材施教的實施策略與方法
理念上的認識是抽象的,因材施教的教育價值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以體現。如何在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實現大學語文的因材施教?本文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宏觀上明確不同專業大學語文的學科定性與目標定位,微觀上對具體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改革進行探討和實踐。
(一)課程定位上
專業特色基于大學語文課程本身的功能屬性的多義:工具性、人文性、審美性并存,故欲踐行因材施教原則必須以厘清各類型院校自身的辦學定位,結合各專業的培養目標為前提,去有所側重,以此確定各具特色的大學語文課程定位區間。溫儒敏先生于《大學語文教學困擾和改革嘗試》一文中說“大學語文現在最關鍵的是地位和定位沒有弄清楚,特別是定位?!本唧w來說,如理工農醫專業應注重針對性、實用性,突出其社會功能,故此類專業的大語課程應偏重其工具性,注重培養學生科技論文的寫作和綜合文化素質的培養;經濟管理類專業工具性、人文性并重,偏重大語中文學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藝術師范類則是人文性、審美性為主,重點應于大語課堂中去作人文精神與美感美德的培育。在夾縫中找到自身的坐標并準確定位,是各專業開設大學語文課程要思考的首要問題。定位準確后,才有相應的學分設置、教學計劃、教材教法的區別,定位是風向標,定位不同,指向上才會凸顯差異。
(二)教學內容上
多元組合因材施教的“因材”不僅應指根據學生的不同特質和需要而且還應指憑借適當的課程資源,俗語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強調教學上的因材施教,必先保證教學內容、課程資源上既具專業特色又能滿足學生多種需求,概括起來,有如下幾種做法值得借鑒:
1.創建多元組合的課程結構體系所謂多元組合的課程結構體系
是圍繞大學語文課程,學校打破單一的課程設置,根據學生群體和個體發展的需要,為學生開設豐富多彩的、可供選擇的選修課程和活動課程,以便于不同興趣、不同專業的學生自主選擇不同的課程門類組合。如可設置一門《大學語文》必修課程,下設《新聞寫作》、《文學名著鑒賞》、《影視欣賞》、《演講與口才》、《中國傳統思想與文化》……等專項選修課及各種與專業結合的學科寫作課程作為活動課程。這種多元組合的課程設置本質在于不同群體的學生有機會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也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多方面的興趣,從而運用自己的優勢智力,完成大學語文的學習目的。
2.開展專題式講座借鑒《百家講壇》的模式
將教學內容分解成一個個專題,開展文化文學專題的講授模式。在文學史的脈絡下,每個專題以經典篇目為主線,結合不同專業學生的興趣點,開設諸如:文學與音樂、文學與建筑、文學與繪畫、詩歌與藝術等不同的專題講座,讓學生從文學、史學、美學等多方面感受文學文化的魅力。
3.自籌自編體現專業特色的大語教材
同一院校的大學語文教材不一定只依靠其一,只有單一的一種,而是可以嘗試不同專業分別選用不同的大語教材。在編著過程中,盡量選取更多與專業背景、學生專業思維、專業興趣緊密的篇目。如藝術類專業可以適當增加介紹藝術人生與藝術門類的作品、農林業學生可以適當增加反映農業科技領域的科普文章如沈括的《夢溪筆談》節選、理工科類專業可以涉及科幼小說等……保證授課內容貼進專業、與專業有連接與切入點,學生當然會有興趣。
(三)教學方式上
不變與萬變教學方式應包括兩個因素,一是誰來教,二是如何教,即教師與課堂教學方式。從大學語文教學體現專業差異來說,建議教師不變,教法萬變。因材施教是以學生為主體,但最終還是靠教師來實施。由此,我主張同一院校中不同專業的教師應相對固定,一個教師最好只固定教一個專業的大學語文課程,這樣便于教師有更多的時間與機會去積累與自己所教學生的相關專業知識,有更多精力去結合學生的專業進行教學,課堂上更緊密地講授與相關專業有關的文學、文化知識,從而拉緊專業學生與大語教師之間的距離感。在不同專業授課教師相對固定的基礎上,還要做到教學方式的靈活多變,因人而異。如理工科學生對文學藝術其情感體驗、審美能力、想像力相對較弱,但善于推理、長于邏輯,故可以嘗試“創設情境法、”、“啟發式”、“案例分析法”、“問題驅動法”等;藝術類學生審美能力、欣賞能力較強,但思維不深入細致,故可以多采用“實踐體驗法”如“誦讀法”、“視聽法”、“講故事法”等方式??傊?,以不同之“材”的特點為出發點,教無定法,因材施教。
(四)考核方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