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8 11:43:40
序論:在您撰寫栽培技術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塑料大棚應建在背風向陽、有灌溉條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塊,以東西走向為宜,長60m,寬9m,高2.7m。兩端建三墻長9m,底寬1.2m,頂寬0.8m,中點高2.7m,兩端高1.2m。預制水泥中柱長3.1m(埋深40cm),需用水泥中柱19道,水泥拱架長6.3m(埋深40cm),需用水泥拱架19道,水泥拱架每3m栽1道,拱架頂端與中柱頂端用Φ14﹟鐵絲捆綁連接牢固。在水泥拱架兩側距地面1.4m處,用Φ14﹟鋼絲拉第1道橫拉筋,從第1道橫拉筋向上每隔0.5m拉1道橫拉筋,共拉19道。2道水泥拱架之間架設3道竹竿拱架,間距0.75m,每道竹竿拱架用3根竹竿孔扎成拱形,需用竹竿180根,竹竿接頭處要用布條綁扎不能露出竹竿頭,防止刮破棚膜。在塑料大棚東西的山墻外側距墻30cm處挖長7m、深80cm、寬30cm的地錨坑,埋入直徑12~15cm的水泥預制件或檁條,預埋件上綁6根長1m的Φ8﹟鉛絲作為橫拉筋固定端點(要求端點高出地面10cm),預埋件放好后填土時每20cm夯筑1次。在塑料大棚兩側每隔3m挖一地錨坑(長50cm×寬30cm×深50cm),共挖40個,在坑里埋入直徑8~10cm的木棒,將長60cm的Φ8﹟鉛絲綁扎在木棒上,鉛絲露出地面10cm,作為地錨線固定端點,地錨線用Φ14﹟鋼絲分別固定在每個地錨端點上。選擇晴天無風的中午扣膜,先將寬幅10m的棚膜扣在拱架上鋪展,用長1.5~2.0m的木椽5~6根,把棚膜兩端卷起拉緊,固定在東西兩端的山墻上,最后將大棚北側棚膜壓在土槽內,埋土壓實,再將窄幅2.5m的棚膜扣在大棚的南側,上邊摻入寬幅膜之下,下邊壓在土槽內,埋土夯實??酆媚ず?,在膜上每隔2m系1道壓膜線,共拉29根,壓膜線的兩端固定在大棚南北兩側的地錨線上,拉緊壓膜線防止大風揭膜。
2控制適宜溫濕度
草莓果實發育的適溫為18~25℃,要在冬季和早春達到這一溫度,可在大棚內套中棚并蓋地膜,力爭棚溫白天達到25~28℃,夜間5℃以上,最低溫度0℃以上。但出現30℃以上高溫時要及時通風降溫。土壤濕度以保持40%~60%為宜,過大過小均會影響草莓根系活力和果實正常的生長發育。
3肥水管理
塑料大棚草莓結果期長,為防止脫肥早衰,要重施基肥,及時進行追肥和經常噴施葉面肥。在施肥上要掌握適氮增磷鉀(生長弱時增施氮肥,結果多時增施鉀肥)。一般基施腐熟欄肥30t/hm2,配施復合肥450kg/hm2,鈣鎂磷肥1500kg/hm2。中后期結合噴藥,可噴葉面肥(200倍綠威18),以促進中后期果實的發育,提高果重及含糖量。草莓在整個生長過程中要求水分充足,開花期土壤可稍干些,在草莓生長旺盛期和漿果膨大期需水就較多。灌水可結合施肥進行,將肥溶于水中配成1000倍左右溶液施用。在土壤濕度大不必灌水時,可將肥液直接通過管道施入土壤,在土壤干燥時,可將肥料稀釋到4000倍,也采用管道灌水的方法,既省工又方便。翌年開春后隨著氣溫回升,生產速度加快,為避免草莓果實酸化,應增施鉀肥,施0.3%硫酸鉀75kg/hm2左右。
4摘葉疏果
結果期及時摘除下部衰老葉,并及早去除匍匐莖。另外,在開花前后疏除一定的高級次花果,不僅可降低畸形果率,也有利于集中養分供應低級次花果發育,使果個增大,提高整齊度。
5綜合防治病蟲害
防治大棚草莓病蟲害要以農業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為輔。即通過采用脫毒壯苗、高壟栽植、地膜覆蓋、水旱輪作及避免干旱、高濕等措施預防病果、爛果的發生。田間發現病爛株葉和果實要及時清除,嚴防擴展蔓延。藥劑防治要注意開花前后不用藥,以免影響授粉,使畸形果增多。采果期要盡量少用藥,必須用藥時應選擇殘毒低的藥劑,并且噴藥后2~3d內停止采果,防止果實殘毒影響人體健康。6適時采收
塑料大棚草莓果實以鮮食為主,必須在70%以上果面呈紅色時方可采收。冬季和早春溫度低,要在果實8~9成熟時采收。早春過后溫度回升,采收期可適當提前。采摘應在上午8~10時或下午4~6時進行。不摘露水果和曬熱果,以免腐爛變質。采摘時要輕拿、輕摘、輕放,不要損傷花萼,同時要分級盛放并包裝。
論文關鍵詞:塑料大棚;草莓;栽培技術
論文摘要:從大棚建造、溫濕度控制、肥水管理、摘葉疏果、病蟲害防治、適時采收等方面總結了塑料大棚草莓栽培技術,以供草莓種植戶參考。
參考文獻
[1]馮琳,韓彩娥.大棚草莓高效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8(15):62,64.
論文摘要高山茭白栽培技術包括茭種選擇、田塊選擇、整地施肥、挖苗、定苗、栽植、疏苗、補苗、追肥、灌水、除草、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內容,通過高山茭白栽培技術的詳細介紹,為茭白的反季節栽培獲得成功提供參考。
1茭種選擇
應選擇生長健壯、抗逆性強、產量高、不易發青、產茭大而嫩的茭墩為種苗。
2選地
雙季茭選擇海拔700m以上,單季茭選擇海拔500m以上,且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有冷水流動、通風的田塊種植。
3整地施肥
茭白生長期長,生長量大,要求土壤肥沃。整地時,先加固田埂,以利保水。冬季栽植施腐熟豬、牛欄糞37.5~50t/hm2或雞糞15t/hm2、磷肥750kg/hm2、鋅肥22.5kg/hm2,生石灰1500~2250kg/hm2;春季栽植另增施45%復合肥750kg/hm2,耕耙平整,灌水深2~3cm,達到田平、泥爛、肥足,以滿足茭白生長發育的需要。
4挖苗、分苗
確定好種茭后,在挖茭苗前,先去除田間雄茭,灰茭墩,留10~20cm割去茭墩上部老葉,將老茭墩挖起,用利刀劈開,以一根帶根的老莖為1株,劈口要直,不能歪斜,不傷芽,隨挖、隨分、隨栽。
5栽植
高山茭白單季茭以10~11月栽植為主,也可在第二年的3月中旬前栽植,行距寬行1.1m、窄行60cm,株距40cm。雙季茭為了提高夏茭的孕茭率,栽種時間以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為好。行距寬行90cm、窄行60cm,株距50cm,栽植2.7萬株/hm2,栽植深度以不歪苗、不浮苗、秧苗的白色部分埋入土中即可。
6田間管理
6.1疏苗、補苗
在苗高15~20cm時進行疏苗,疏除密、弱茭苗,同時在茭墩中間壓一塊泥,使茭墩分蘗向四周均勻生長,以利通風透光。單季茭每墩留苗7~10根,雙季茭每墩留苗10~15根。6.2灌水
茭白在整個生長期間不能斷水,水位要隨著不同生育階段進行調節。茭白栽植后田間保持水深3~4cm越冬;春季茭白開始生長時,水位宜淺,保持3cm左右,以利地溫升高,促發棵;4月下旬前后,可視茭白分蘗情況進行一次烤田,后灌10~15cm深水控制分蘗。孕茭期可加深到20cm的水位,但不能超過茭白眼。夏茭孕茭時天氣漸熱,茭白要勤換水,或活水灌溉,有利延長夏茭孕茭。秋茭收獲后要落淺到3~4cm的水位。地上部枯死后的休眠期保持1cm的淺水,水位深會使薹管腐爛,影響次年的萌發。
6.3追肥
高山茭白追肥宜早不宜遲,以促苗早發,早孕茭。結合水層管理,促進前期有效分蘗,控制后期無效分蘗,促進孕茭。茭白生長期長,除施足基肥外,必須適時追肥。第一次可在萌芽時追施尿素150kg/hm2、氯化鉀225kg/hm2;第二次在分蘗時施45%復合肥750kg/hm2;第三次雙季茭在谷雨前、單季茭在立夏前,施45%復合肥450~750kg/hm2。夏茭采收過程中,可根據茭苗生長情況適量追肥。夏茭采收后可施45%復合肥450~750kg/hm2,以利秋茭生長。
6.4耘田除草
茭白耘田可在茭白株行間用鐵耙翻動土壤,達到中耕、松土、除草的目的,并可提高土溫,加速肥料的吸收利用。一般耘田進行2~3次,第一次在植株開始返青時進行,以后隔15d進行1次。
6.5清除雄茭、灰茭
雄茭和灰茭不能結茭,應隨時加以去除。去除的空位,可用分蘗多的正常茭墩上的苗補上。
6.6剝枯葉、拉黃葉
剝枯葉、拉黃葉是清除枯老的葉片,增加植株間的通風透光條件。一般在夏茭采收后期開始,根據植株生長情況,把枯老的葉片剝清拉光,要求是拉清不拉傷,把拉下的黃葉踩入田間作為肥料。
6.7病蟲害防治
茭白病蟲害防治要以預防為主、化學防治為輔。在搞好農業防治的同時,大力推廣物理防治,合理使用藥劑。主要病蟲害有胡麻葉斑病、銹病、飛虱、螟蟲等。胡麻葉斑?。涸?月份發病初期用50%撲海因懸浮劑600倍液,或20%三環唑500倍液噴霧。銹病:發病初期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67%敵銹鈉可濕性粉劑200倍液噴霧,隔7~10d噴1次,交替用藥,連防2~3次。孕茭期慎用。飛虱:可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螟蟲:用5%銳勁特膠懸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
選擇土層疏松、肥沃、深厚、富含有機質、通氣性好、滲水好和保水力理想的砂壤土為宜,于pH值在6.0~7.5、地形開闊、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排灌方便、交通便捷的田塊建園。
2栽前準備
2.1整地施肥
藤稔葡萄是多年生果樹,根深葉茂才能達到早果、豐產、大粒、優質。因此,在栽植前要平整土地,開溝施肥。最好南北向開溝,挖深60~80cm、寬60~80cm的條狀定植溝,溝與溝之間的距離依行距確定。開溝時,上層表土與下層底土分開堆放在溝兩邊,入冬后凍垡。開春后將表土和腐熟的雞糞、羊糞、豬糞或廄肥等有機肥攪拌,填到溝的下層,拌腐熟有機肥37.5t/hm2,然后填入底土,做成“牛背式”壟,以備定植。隔2行定植溝挖1條深30cm、寬30cm的排水溝。
2.2苗木處理
定植前對根系進行修剪,剪去枯根、霉爛根及過長的根,用5°Bé石硫合劑溶液速蘸晾干。嫁接口以上3~5個芽,用多菌靈加呋喃丹溶液速蘸晾干。處理時先處理根系,待根系晾干后再處理地上部分并倒置晾干,以免藥劑流至根部。
3栽植
以春栽為主,南通地區2月下旬至3月上旬為最佳栽植時間,宜早不宜遲。栽植行向的確定應考慮光照條件,一般以南北向為佳。株行距的大小應根據立地條件和架式來確定,土壤瘠薄可密些,土壤肥沃可稀些,對藤稔葡萄而言,一般籬架栽植的株行距為1.0m×(2.5~3.0)m,棚架栽植的株行距為(1.0~1.5)m×(5~6)m。為了增加土溫,保持土壤濕潤,抑制雜草生長,在壟上鋪設地膜,挖好定植穴,選擇根系發達、主側根齊全、芽眼飽滿、枝條粗壯、生長充實、無病蟲害的壯苗進行定植,定植時手握苗木放入坑內,使根系均勻舒展分布,將土層層填
入坑內踏實,并把苗木向上提一下,澆水、覆土。
4整形上架
葡萄是攀緣植物,枝蔓柔軟,當年定植的小苗只留1個壯芽,其余全部抹去。當長到30cm時,應將竹竿插在葡萄苗附近,用塑料布條將枝蔓綁于支架上,引蔓向上生長,切不可讓幼苗臥地生長。在每行葡萄間立1排水泥支柱,一般相距5~7m,支柱規格10cm×10cm,高2.5m,埋入地下50cm,在其離地面60~70cm處拉設第1道鐵絲,并將插在葡萄苗附近的竹竿上部系在鐵絲上,以防風吹搖動影響葡萄苗生長,距第1道鐵絲以上每隔50cm拉第2道和第3道鐵絲。當定植當年的葡萄苗長到50~60cm時(距第1道鐵絲5~10cm)進行摘心,摘心口以下保留頂端2~3個副梢,其余的全部抹去。當第1、第2副梢長到50cm時,將其分左右兩邊綁在鐵絲上,并進行摘心,摘心口以下頂端副梢抽生后留3~4片葉反復摘心,其余副梢留1片葉反復摘心。第3副梢留2~3片葉反復摘心,作為培養枝,在摘心去副梢的同時應及時除去卷須。
5肥水管理
在4月20日前后普施1次0.3%的尿素溶液,每株1.5~2.5kg,當幼苗長到5~6片葉時追肥,7月底前以氮肥、磷肥、薄水尿為主,8~9月以磷肥、鉀肥為主。結果樹,春季開花前進行第1次追肥,以氮肥為主,適量配施磷肥,促進枝葉生長及花序分化;落花后幼果開始生長期進行第2次追肥,也以氮肥為主,適當配以磷、鉀肥,促進幼果膨大;漿果開始著色進行第3次追肥,以磷、鉀肥為主,促進果實和枝蔓成熟。9月下旬至10月初重施1次秋肥,施有機肥37.5t/hm2,復合肥750kg/hm2,在距葡萄根頸部50cm處順行開溝(溝深、寬均約30cm)施入土中,充分灌水后覆土。另外,在花前對地上部分噴0.05%~0.10%的硼酸溶液或0.2%~0.5%硼砂溶液,有利于提高坐果率;若生長期較弱,葉色較淡,還可噴0.1%~0.3%尿素或0.3%磷酸二氫鉀。進入結果盛期的樹全年應著重施好5次肥。9月底至10月初秋施基肥。2月中下旬施萌芽肥,施薄糞水15t/hm2加尿素75kg/hm2。4月上中旬施新梢旺長肥,施復合肥300kg/hm2,尿素75kg/hm2,或者餅肥1500kg/hm2加薄糞水7500kg/hm2。果實膨大肥施復合肥225kg/hm2,硫酸鉀300kg/hm2,過磷酸鈣300kg/hm2。8月底施采果肥,施復合肥225~300kg/hm2,以恢復樹勢。在6~7月黃梅季節大雨過后應及時清溝理墑排除田間積水,做到雨止田干。6疏花疏果
藤稔葡萄俗稱“乒乓”葡萄,若長出乒乓球大的葡萄,必須嚴格控制產量,一般產量為22.5t/hm2左右,并進行花果管理?;ㄇ?~4d在花穗以上正常葉片1/3大小葉片處留3~4片葉摘心,頂端副梢留3~4片葉反復摘心,其余副梢留1片葉反復摘心,每個強枝只能留1~2個花穗,弱枝不留穗,花前7d先疏去過多的花穗,始花期再掐除副穗和1~2cm的穗尖?;ㄇ?d和花后20d各噴1次果樹促控劑PBO50~200倍液,盛花后15d用25mg/kg的GA3浸蘸花序3~5s,可促進果實果粒增大,改善品質。當果實長到黃豆大小時疏除畸形果、小粒果和過密果,用抑快凈2000倍液混配40%福星6000倍液噴藥后套袋。
7防治裂果
一是漿果生長期,久旱遇雨或灌大水,土壤含水量急劇變化,果肉細胞迅速吸水膨脹而果皮膨脹緩慢,從而導致裂果;二是偏施氮肥,造成碳氮比例失調,使樹體營養供求不平衡,使果皮細嫩薄弱,缺乏彈性,導致裂果;三是盲目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如膨大劑、催熟劑等;四是病蟲害,如白腐病、黑痘病、霜霉病、紅蜘蛛的危害,導致裂果。防治對策:一是覆蓋地膜,能防止降雨后園內積水,在干旱天氣可抑制土壤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水分處于充足而穩定的狀態。特別是漿果生長期要注意排水,干旱時澆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60%左右。二是果實套袋,套袋前噴1次殺蟲殺菌劑。一方面防止果皮吸水,降低裂果率,另一方面還可減少病蟲的侵入。采前7d除袋,以增加光照,促使果實著色成熟。三是加強栽培管理,基肥以有機肥為主,花前追施氮肥;結果后,氮磷鉀配合施用,并適當補施微肥。加強夏季修剪,使果穗合理分布,減少病菌侵染,及時綁蔓、摘心、打副梢和適當疏葉疏果,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四是合理用藥,綜合防治病蟲害。嚴格控制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時期、濃度和次
數。
8病蟲害綜合防治
夏季高溫多濕,易發生病蟲害。危害葡萄的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黑痘病、灰霉病、白腐病等,應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措施。一是冬季清園。秋后徹底清除田間病枝、枯葉、落葉和雜草以消滅越冬病原菌,冬季清園用5°Bé石硫合劑加1%五氯酚鈉噴灑枝干、架材和地面。二是加強栽培管理,合理施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三是藥物防治。花前以防治黑痘病為主,7~10d用1次藥,主要藥劑有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5%的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750倍液,以上藥劑應交替使用。梅雨季節低溫多濕,最易發生霜霉病,可用72%杜幫克露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78%科博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750倍液進行防治,用藥后如遇大雨,天晴后要及時補噴。果實成熟期以防治白腐病、炭疽病為主,可選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采果后為了保護葉片可噴1∶(0.5~0.7)∶200.0倍的波爾多液,同時注意對霜霉病的防治。
論文關鍵詞:葡萄;優質豐產栽培;高標準建園;栽植;肥水管理;疏花疏果
論文摘要:總結了藤稔葡萄優質豐產栽培技術,包括高標準建園、栽前準備、栽植、整形上架、肥水管理、疏花疏果、防治裂果、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內容,以供葡萄種植者參考。
參考文獻
選用熟期早、單株結薯多、薯塊大小均勻、薯形美觀、表皮光滑、食味好的品種,如紅紅1號、心香、浙薯13號等。①浙薯13:薯塊外型美觀,商品性好,口感粉,食味甜,鮮薯可溶性糖8.00%,薯塊烘干率35.80%,出粉率21.96%,可作為食用、淀粉加工和烤薯加工用品種。②心香:薯塊干物率34.50%,淀粉率20.00%,可溶性總糖6.22%,粗纖維含量6.22%,鮮薯蒸煮食味佳。③紅紅1號:薯塊外型美觀,商品性好,食味香甜可口,鮮薯可溶性糖10.0%,薯塊烘干率33.50%,出粉率18.90%,可作為食用、淀粉加工和烤薯加工用品種。
2地塊選擇與整地
宜選擇土質疏松肥沃的壤土,或土層厚、土壤疏松、通氣性好的沙、壤土進行深耕曬白。采用高畦栽培,擴大根系活動范圍,增大晝夜溫差,為番薯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一般要求畦寬(連溝)70~110cm,畦高35cm。
3育苗管理
3.1種薯選擇
選擇無病種薯,種薯種前用2000倍80%402溶液浸種5min。
3.2苗床準備
選擇避風向陽、肥力較好、管理方便的地塊作苗床,畦寬150cm,畦高16~25cm,用腐熟欄肥作基肥,平整床面,四周開好排水溝。
3.3育苗
一般在3月中下旬開始育苗,也可適時早育。排種時,要求薯塊斜放,頂部向上,尾部向下,相鄰薯塊間隔3~5cm,排好后澆稀糞水再覆土3cm,然后搭棚蓋膜。
出苗前,保持床土濕潤,床溫28~30℃;出苗后,控制床溫在25℃左右。如膜內溫度超過35℃,要通風散熱。種薯萌發后澆施人糞尿;苗高10~13cm時,再用人糞尿或復合肥加水澆施;苗長15cm以上、有5~7張大葉時,可以剪苗扦插,每剪1次苗,澆水施肥1次。
4大田栽培及管理
4.1整地
要求在晴天深耕整地。采用寬壟雙行或窄壟單行栽培,寬壟距110~120cm,窄壟距75~80cm,壟高25~35cm。作壟時,用腐熟有機肥15t/hm2條施于壟心,然后做直、做平壟面,便于扦插。
4.2扦插
永嘉縣山區以5月中旬至6月上旬扦插為佳,地膜覆蓋的可適當提前。采用淺平插或斜插法,最好采用斜插法,扦插時種苗與地面成35~45°,斜插入土3~4節,有利于早生快發,結大薯。6月上旬扦插,寬壟雙行株距25~30cm,窄壟單行株距20~25cm,扦插4.5萬株/hm2左右。根據永嘉縣山區易旱的氣候特點和種植習慣,結合本品種個體長勢旺的特點,5月中旬扦插,單行株距扦插適宜密度3.45~4.20萬株/hm2,即株距28~33cm。扦插成活后立即查苗補苗。
4.3施肥與除草
施肥要少施氮肥,宜增施磷鉀肥和腐熟有機肥。一般用有機肥22.5t/hm2+45%~48%復合肥150~225kg/hm2穴施作基肥,第1次在薯苗延藤時進行,以后每隔10~15d進行1次,共2~3次。扦插15~20d后,施硫酸鉀型復合肥450~600kg/hm2。在生長中后期,選晴天露水干后提蔓,次數和間隔時間以防止不定根發生為準。宜在插后40~50d,結合提藤和中耕,施磷鉀肥為主的復合肥300kg/hm2,為塊根膨大期提供足夠的養分。
5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黑斑病、紫紋羽病。防治方法:選擇無病種薯,育苗排種前用80%的402藥劑2000倍液浸5min,扦插苗可用25%多菌靈1500倍液或50%托布津2000倍液浸10min。蟲害主要有斜紋夜蛾、番薯葉甲。斜紋夜蛾可在6月下旬用10%除盡1000倍液、5%抑太保800~1000倍液或48%樂斯本1000倍液噴霧。番薯葉甲可在薯苗扦插30d后,用20%三唑磷乳油600倍液或2.5%敵殺死4000倍液噴霧。
6收獲與貯存
早中熟品種8月底9月初開始收獲,遲熟品種10月中旬開始收獲,最遲收獲期在降霜之前。禁止雨天收獲。收獲時要輕挖、輕裝、輕運、輕卸,防止薯皮和薯塊碰傷。貯存要求溫度在10~15℃,空氣相對濕度在85%~90%。貯存場所應清潔衛生,做好防鼠、防毒工作。同時要有保溫措施,防止凍傷和擠壓,并注意通風散熱。
論文摘要詳細闡述單季晚稻直播技術研究實施概況,簡單介紹直播晚稻技術試驗研究結果,并從選用良種、精細整地、適期播種、合理運籌肥料、水漿管理、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等方面介紹與之配套的高產栽培技術。
海鹽縣地處杭嘉湖平原,是一個糧、棉、油、畜等多種經營全面發展的農業縣。全縣單季晚稻面積約1.69萬公頃,水稻直播輕型栽培技術在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經過了縣鄉(鎮)農技推廣部門的共同努力,已超額完成了農業豐收項目計劃指標,全縣直播稻面積約1.47萬公頃,其中免耕直播8020hm2,翻耕直播6673.33hm2,項目達標面積7686.67hm2,比計劃指標超了1020hm2,平均省工節本增產增效1566.9元/hm2,推廣直播輕型栽培技術,全縣共增收1204.42萬元,超額完成了項目計劃指標。
1單季晚稻直播技術實施概況
1.1氣象與苗情
直播單晚生育期(6月1日至10月底)積溫3937.2℃,比2006年多107℃,日照時數1006.3h,比2006年多46.8h,雨量468.5mm,比2006年多46.8mm,雨日47d,比2006年多1d,直播單晚大部分田塊出苗較好,苗數充足,雖受臺風影響,單晚仍獲得豐收。據縣苗情點10塊田調查,最高苗峰出現在7月20日左右,最高苗峰834萬叢/hm2,比2006年高217.5萬叢/hm2,葉齡8.9張與2006年相同。
1.2起發快,分蘗早,根系活力強
據苗情點定點調查,單晚免耕直播在播后20d,平均葉齡為5.38張,苗數505.5萬叢/hm2,平均單株帶蘗2.1個,比翻耕直播稻多1.8個;播后30d,平均葉齡為8.05張,苗數873萬叢/hm2,單株帶蘗4.6個,比翻耕直播多0.9個。成熟期根系考查,免耕直播白根數比翻耕直播高1.8個百分點,黑根系數比例則比翻耕直播少3.4個百分點,平均單株根數比翻耕直播多13.8根,增幅27.4%,平均根系增加0.6cm,增幅3.2%,平均單株根系鮮重增0.21g,增幅22.2%。
1.3經濟性狀表現好
據全縣8個鄉鎮、40塊田6.14hm2調查匯總,平均播種量51kg/hm2,播期6月14~20日,始穗期9月3~9日,齊穗期9月6~11日,最高苗峰784.5萬叢/hm2,有效穗數396萬穗/hm2,株高89.24cm,穗總粒數113.5粒,穗實粒數99.7粒,結實率87.8%,千粒重23.6g,理論產量9318kg/hm2,實際產量8520kg/hm2。根據16塊田調查匯總情況看,直播稻平均產量8505kg/hm2,比移栽稻的8310kg/hm2增加195kg/hm2,增幅2.4%。直播稻增產主要靠增穗增產,同時可以適當控制最高苗,提高成穗率。
1.4涌現了一批中心示范方和高產攻關田
我縣根據省級項目積極開展優質高產示范競賽活動,各鄉鎮建立了一批直播高產示范方和高產攻關田。中心示范方中如西塘橋青蓮寺村7.07hm2直播秀水110,平均產量8430kg/hm2,比常規水稻高705kg/hm2,增幅9.1%;縣級百畝示范方武原鎮金星村涇塘10組7.012hm2直播稻,平均產量8265kg/hm2,比常規水稻高540kg/hm2,增幅7.0%。高產攻關田如秦山鎮長川壩村萬建生1133.34m2免耕直播秀水03,產量8580kg/hm2;百步鎮萬勝村嚴德方1200m2秀水110直播稻,平均產量8400kg/hm2;沈蕩鎮沈蕩村二組陳福忠1400m2直播秀水09,產量8730kg/hm2。
1.5省工節本增產增效
水稻直播栽培法,達到了省工、省種、省秧田、省成本和增產的目的。據8個鄉鎮調查匯總,全縣7686.67hm2直播晚稻達到了項目計劃指標,省工節本增產增效1566.9元/hm2,推廣直播輕型栽培技術共增產增收1204.42萬元,超額完成了項目計劃指標。
2直播晚稻技術試驗研究結果
為了進一步研究直播技術,更好地指導生產,我縣進行了單晚直播粳稻不同播種量、不同播期試驗。不同播量試驗,品種為秀水110,4個處理分別為播種量15kg/hm2、45kg/hm2、75kg/hm2、105kg/hm2,隨機排列,重復3次,共12個小區。試驗結果表明,播量為45kg/hm2產量最高,播量15kg/hm2由于苗數不足,產量為最低,播量75kg/hm2、105kg/hm2由于苗數過足,但成穗率不高而導致產量不高,所以播量45kg/hm2群體比較適中,成穗率、產量都較理想。不同播期試驗:品種為秀水03,3個處理播期分別為5月30日、6月10日、6月20日,3次重復,共9個小區。試驗結果表明,早播比遲播的在經濟性狀上表現千粒重高、產量高。前茬為冬閑田的田塊可以適當早播,其他茬口的田塊能早播的盡早播種。我縣的直播稻播種期定在6月10日左右為宜。
3直播稻高產配套栽培技術
3.1選用矮稈抗倒的優質高產良種
我縣推廣應用的適合直播單晚品種有秀水03、秀水09、嘉花1號、秀水110等。
3.2精細整地
大田整地做到“四要”:一要早翻耕,使雜草、樁頭等腐
爛;二要田面平整,不留水漬害;三要畦面軟硬適中;四要溝渠配套。
3.3適期播種,精量勻播
常規粳稻用種量在45~60kg/hm2,雜交粳稻18.75~22.50kg/hm2。播種期因品種而異,一般以5月底至6月上旬為宜,最遲不超過6月20日。播前種子要經曬種、浸種、催芽,后期做好疏密補稀的工作。
3.4合理運籌肥料,促進平衡生長
采用氮、磷、鉀配套,用腐熟有機肥7.50~11.25t/hm2結合基肥施入。分蘗肥用尿素112.5kg/hm2,鉀肥112.5~150.0kg/hm2,長粗肥用尿素112.5kg/hm2,穗肥在8月10日前后,施尿素45~90kg/hm2,后期苗色明顯落黃的田塊,可酌情補施尿素30~45kg/hm2。
3.5水漿管理
采用濕潤好氣灌溉,中期以淺水濕潤灌溉為主,當苗數達到有效穗數的80%時及時擱田。采取多次輕擱、露擱相結合的方法,后期干濕交替,保持田板濕潤至收割前3~5d,防止斷水過早。
論文摘要闡述單季稻強化栽培的好處,并介紹其技術措施,主要包括品種選擇、育秧、大田管理、綜合防治病蟲草害等內容,從而為水稻種植戶提供參考。
水稻強化栽培技術是一種高產高效新技術,其核心內容是通過采取選擇分蘗力強的大穗型品種、小苗移栽、單本(或少本)稀植、淺濕灌溉、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注重平衡施肥和穗肥的施用等技術措施,以強化稻株個體生長環境,充分挖掘(或強化)稻株個體生產潛能。
1單季稻強化栽培的好處
1.1高產穩產高效益
單季稻實行強化栽培能顯著增產增效。如2006年我市示范單季稻強化栽培技術約33.3hm2,普遍獲得了高產豐收。根據對壽昌鎮劉家村、航頭鎮南八村、玨塘村5位農戶的實割實收產量調查,16塊強化栽培的單季稻田共2.06hm2,平均產量達到9928.5kg/hm2,比采用傳統種植技術的同一單季稻品種產量增加1125kg/hm2左右,增產幅度達到13%左右,直接增收1800元/hm2左右。其中壽昌鎮劉家村施國才和航頭鎮玨塘村孫根土、孫水林等農戶的產量都超過10.5t/hm2,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2007年全市示范種植強化栽培單季稻346hm2,普遍獲得高產豐收,根據14個鎮鄉119戶15.47hm2強化栽培的單季稻實產調查,平均產量9168kg/hm2,比相鄰農戶常規栽培的單季稻增產1471.5kg/hm2,增產19.1%,平均增收2648.7元/hm2。
1.2省種子
單季稻實行強化栽培,采用旱育秧短秧齡(10~15d)移栽,一般大田只需要種子6kg/hm2,比傳統半旱育秧長秧齡(30d左右)移栽,大田要節約雜交種子3.75kg/hm2左右,可以節省種子款105~120元/hm2。采用半旱育秧短秧齡(12~18d)移栽,一般大田只需種子7.5kg/hm2,比傳統半旱育秧長秧齡(30d左右)大田可節省種子2.25kg/hm2,可以節省種子款75元/hm2左右。
1.3省秧田,節省育秧和拔秧用工
單季稻實行強化栽培,采用旱育秧短秧齡(10~15d)移栽,大田只需要秧田90m2/hm2,與傳統半旱育秧長秧齡(30d左右)移栽相比,要節省秧田900m2/hm2以上。因此,大大節省了秧田整理、播種、施肥、灌水和拔秧的用工,一般大田可以節省育秧和拔秧用工15d/hm2左右,節省費用600元/hm2以上。采用水育秧短秧齡(12~18d)移栽,大田只需要秧田300~450m2/hm2,與長秧齡(30d左右)半旱育秧相比,要節省秧田450~600m2/hm2。因此,大田可以節省秧田整理、播種、施肥、灌水和拔秧的用工7.5d/hm2左右,節省費用300元/hm2以上。
1.4節省插秧用工
單季稻實行強化栽培,采用旱育秧短秧齡移栽的,每個勞動日可以插秧933.8m2左右,采用半旱育短秧齡移栽的,每個勞動日也可以插秧733.7m2左右,與傳統半旱育秧長秧齡移栽相比(每個勞動日插秧466.9m2左右),可以大大提高勞動工效,節省一半左右的插秧時間。大田至少可以節省插秧用工費用375元/hm2以上。同時,還可以減輕挑秧和插秧的勞動強度。
1.5節約稻田灌溉用水
單季稻實行強化栽培,大田水分管理以濕潤灌溉為主,改變了長時間深水層灌溉的老習慣,可以大大節約稻田用水,能夠節約提水用電和放水用工,達到節省灌水成本的目的。特別是在缺水地區,能大大緩解農田爭水的矛盾和糾紛。
1.6方便防病治蟲田間噴藥
由于強化栽培要求做到挖溝起畦栽培,對防病治蟲田間噴藥等操作十分方便和有利。
2單季稻強化栽培技術
2.1品種選擇
選擇穗大粒多、分蘗能力強、后期轉色好、增產潛力大、米質較優的品種,如中浙優1號、兩優培九等,積極試驗示范川香8號、內香優18等新品種。
2.2育秧
2.2.1旱育秧技術。①選好旱育秧田,施足基肥。選擇菜園地、油菜田或臨近單季稻大田的其他肥沃疏松的邊角地,大田需要秧田90m2/hm2,苗床施三元復合肥(含量45%)750g/m2加過磷酸鈣750g/m2作基肥,施肥后細耙苗床畦面。②藥劑浸種,適時播種。大田用種子6kg/hm2,采用2000倍的“402”藥劑浸種,浸后洗凈,并催芽露白后,在5月20日前均勻地播種在苗床上,用木板壓實,澆水后,覆蓋焦泥灰或細土。天氣下雨和陰天還可以覆蓋一層小拱棚地膜,以起到防雀防鼠的作用。天晴時,小拱棚兩頭要及時通風,防止高溫傷苗,晚上要蓋好通風口,既保暖又防鼠。齊苗后,要及時揭膜通風煉苗,先日揭夜蓋,拔秧前3d完全揭膜。③適時起苗,適齡移栽。強化栽培旱育秧適宜秧齡為10~12d,最長不超過15d。由于播種較密,秧齡太長(超過15d)將嚴重影響秧苗質量,最終影響單季稻產量的提高和增產潛力的發揮。
2.2.2半旱育秧技術。①施足基肥,適時播種。單季稻大田需要準備半旱秧田300~450m2/hm2,施碳銨50g/m2拌過磷酸鈣25g/m2作耙面肥,并且挖溝起畦做成秧板,然后以滿溝水為基準,整平畦面。第2天將經“402”2000倍液浸過種、浸后洗凈催過芽的露白種子播下,大田用種子7.5kg/hm2,播后塌谷防止雀鼠危害。②適時拔秧,適齡移栽。強化栽培半旱育秧適宜秧齡為12~15d,秧齡最長不能超過18d。由于秧田面積較小,播種密度較高,應避免秧齡過長,防止秧苗徒長,影響產量。
改過去一壟二犁成壟為三犁成壟,即按行距先用大耳鏵帶草把深開溝,而后用三叉齒再深松8.5cm,施肥合壟作成67cm“高胖”大壟。加厚活土層,從而達到保水、保肥、增產的目的。
2增施農家肥,配方施肥
采取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控氮、穩磷、補鉀的施肥原則。一般施優質農肥45t/hm2,甘薯專用肥(N∶P2O5∶K2O∶B為9∶6∶17∶1)750kg/hm2或氮磷鉀復合肥750kg/hm2。
3品種選擇
選擇抗逆性強、品質優良、色澤美觀、耐貯耐運、產量高、市場暢銷的品種,如豫薯10、北京紅、煙薯16;大力推廣脫毒種苗栽植。①豫薯10號:由河南省商丘市農科所選育。1998年引入瓦房店市,紅皮淺紅肉,薯形紡錘或下膨。葉、葉脈綠色,三角形,深缺刻,特短蔓,一般長50~80cm,最長120cm,終生不用翻秧。結薯特早,多而勻,產量:春薯一般75t/hm2,最高105t/hm2;夏薯52.5t/hm2,最高75t/hm2。在同一地塊1年可種2季,春薯地膜覆蓋80~90d,產量45t/hm2左右,可供市場淡季,效益很高。種植密度:春薯6.0萬株/hm2,夏薯7.5萬株/hm2。②北京紅:由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選育。2000年引入瓦房店市。葉、葉脈綠色,皮紫白瓤,薯形紡錘形,結薯集中整齊,蔓長1.7m左右,一般產量52.5t/hm2左右。該品種適應性廣,抗病性強,耐貯藏,適宜在山區丘陵平原地種植。③煙薯16:由山東省煙臺市農科院選育。2001年引入瓦房店市。葉、葉脈均為綠色,葉尖心臟形,蔓綠色,短
蔓,分枝較多,蔓粗中等,薯塊下膨紡錘形,紅皮淺黃肉。該品種淀粉含量高,食味好,結薯集中,薯塊大而整齊,抗病性較強,且耐貯藏性好。
4培育壯苗
4.1育苗時間
種薯上床需≥10℃的有效積溫110℃,即苗齡30~35d。因此,種薯一般在3月末開始育苗。
4.2催芽
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浸種消毒后,再用32℃高溫催芽,以利多出苗。
4.3苗床溫度管理
堅持“前高、中平、后低”的原則,即上床前3~5d,苗床澆足水,床上溫度控制在32~33℃左右,6~20d土溫控制在20~25℃,20d后溫度控制在15~20℃,并適當控制澆水。
4.4壯苗標準
節短,莖粗,苗長25cm,保證有5節,百株苗重不少于500g。
5適時早栽
5月初開始栽植,5月30日栽完,適時移栽期為5月10~20日。先栽背風向陽地塊,薄地宜密,肥地宜稀。一般株行距以85~90cm×20cm為宜,栽植4.95~6.00萬株/hm2。栽植前,種苗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蘸根部消毒以防病害。栽植時,甘薯苗一定斜臥栽,有2~3節在土中,土中每一節都能發根形成根系及分化塊根,以促進根系發達,增加地下塊根分化數量,控制食用品種特大塊根形成,提高商品性,增加產值。6加強田間管理
栽后1周及時補苗,做到苗齊苗壯。早鏟早趟做到二鏟二趟,達到松土保墑。秧苗伸蔓達33.3cm,結束趟地改翻蔓為提蔓,甘薯莖蔓不易翻動,尤其生長中后期更需注意,對平肥地生長中期可提蔓1~2次。生長中后期出現雜草要及時人工拔除。化控防徒長,甘薯豐產長相為苗期健壯,中期生長旺盛,但莖蔓封行不易過早,以防后期早衰。對旺長的田塊可在7月20日左右,噴施多效唑150倍液,控制旺長。中、上等肥力地塊一般用多效唑化控4~5次,肥力較差的地塊化控2~3次。8月20日至9月10日可連續噴施磷酸二氫鉀300倍液。
7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蟲害有甘薯莖線蟲病、甘薯黑斑病、甘薯軟腐病、甘薯小象甲、小地老虎、蠐螬等,可采取綜合防治措施,以有效控制田間病蟲害發生。
8適時收獲
準備貯藏的甘薯應在10月1~5日收完,待干后進行窖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