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6 18:47:29
序論:在您撰寫會計實訓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課程改革以來,有人提出:既然中職學校是為社會培養初、中級專業技術人才,中職學校財會專業的教學是否能放棄會計原理的傳統課堂教學而直接實施會計模擬實訓呢?我們認為這樣不妥。因為中職學校財會專業的學習不能簡單地等同于職業技能訓練。作為一門專業學科,會計學有自身的理論體系及其科學的核算方法。職業學校的財會專業教育不但要使學生具備較為完整的會計理論知識,更要具備豐富的會計實踐能力。學生需要先通過課堂教學來掌握會計專業基本原理,并在初步掌握了現代會計核算方法的基礎上,而后才能進行實訓操練。會計知識的學習建立在課堂理論教學的基礎上,不能簡單地由會計模擬實訓所能取而代之。開展會計模擬實訓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會計軟件運用能力及網絡操作能力)。提高學生對會計工作的適應性,鞏固與加深學生對會計理論學習的理解與感悟。同其他學科的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一樣,會計課程的理論教學與模擬實訓二者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共同構成了會計學科教學的有效形式。可以這么說,會計模擬實訓教學是會計理論和實踐二者結合的最有效的途徑。
會計手工操作與電算化的關系
記賬與報賬等是會計最基本的工作職能。而文字及數字的書寫則是會計從業人員最基本的工作技能。隨著時代的發展,會計工作也與時俱進,電腦的運用已相當普及,各單位的會計核算基本告別了賬務手工操作,普遍采用財務軟件進行電算化處理。會計模擬實訓還要不要有手工操作呢?答案是肯定的。雖然會計電算化全面普及,在經濟管理中發揮出日益重要的作用。會計核算工作由傳統的“珠算”基本為現在的“電算”所替代。但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手工會計憑證、賬簿等許多原始資料仍然存在??梢灶A計,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會計從業人員的手工記賬仍然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這也是會計工作人員業務素質的展示窗口。所以職業學校從會計模擬實訓的第一天起,就要對學生進行手工操作訓練。會計工作要求耐心嚴謹、細致認真,書寫文字與數字要求規范;賬簿、憑證、票據等要求頁面清晰整潔、易于辨認。特別是阿拉伯數字的書寫,更是要求規范嚴格。我們常在銀行見到一些票據因書寫不規范而被工作人員退回重寫便是證明。但是,現實生活中手機、電腦的普及,使一代人喪失了了手寫能力的鍛煉機會。不管是實訓操作還是日常書寫,許多學生下筆隨意,歪斜潦草。文字與數字或寫得很大超出格子,或寫得很小偏居一隅,又難認又難看?,F在會計工作電腦的普及背景下,可以將手工模擬實訓與會計電算化模擬實訓結合起來。在手工操作訓練中,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規范書寫,一絲不茍地進行文字、數字書寫訓練。手工操作模式與計算機操作模式可以采用同一套訓練資料,讓學生先進行手工會計操作,然后進行會計電算化操作。二者得出的結果,對照驗證,取得一致結果。如先提供一套會計憑證、賬本、報表等實訓內容讓學生在手工會計模擬實訓室中進行實訓,然后把所得到的會計信息,再在電算化模擬實訓室中,利用財務軟件重新演算處理一遍。藉此對比手工操作與電算化兩種方式的差異。加深對會計基本理論與實際業務處理程序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會計校內實訓與校外實習的關系
由于企業對會計資料的保密要求較高,學生頂崗實習時都是安排比較簡單的工作,學生難于從校外實習中學到相應專業崗位技能,所以校內的模擬教學就比較重要。會計專業的教學資源配置不合理,在很多民辦高校,會計類的專業學生是最多的,但專業性的教學資源相對比較少。導致實驗教學存在一定的難度,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主要體現在:一是實驗設備跟不上。目前部分高校的會計實驗室建設相對滯后,滿足不了基礎會計教學的需要。會計專業的學生比較多,但實驗室數量少,設備陳舊;實驗軟件也不能根據行業需要及時升級更新。二是案例模擬實踐教學的條件不足,有效的實施案例模擬教學必須有合適的教學案例,但目前會計模擬實訓仿真性不高,脫離企業的實際操作,此外課時有限,案例教學也難以深入開展,案例教學成了一種形式,難以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三是師資水平有待于提高,基礎會計的教師不但要有專業理論知識,而且要有專業實踐經驗,很多年輕教師都是畢業后就直接進入教師崗位,缺乏會計實踐經驗,由于自身理論與實踐的脫節,也會給會計教學帶來一定的影響。
2《基礎會計》教學手段和教學方面的探索
2.1《基礎會計》的教學手段改革
(l)教學內容形式多變。容講授全部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增加教學內容的直觀性,以彌補學生感性知識不足之缺欠。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嚴把課件內容關。通過大量實物展示、圖表列示、FLASH動畫、視頻等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生動、直觀。如會計基本理論講授可以通過實物展示、會計方法講授可以通過FLASH動畫,會計技能培養可以通過視頻教學等。(2)重視教學資源的收集。教材內容相對滯后,如會計準則的變化,知識更新比較快,教材的理論知識與企業的實際賬務處理有一樣的差異等情況下,任課教師應及時充電,從多方面收集教學資源,如深入企業實踐、進行市場調研、參加研討班學習等形式,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面和授課內容,讓課堂傳授最新的知識和最實用的操作方法。(3)有效利用網絡交流平臺。建立基礎會計教學信息網、實行網上答疑、交流,網上作業與批改,網上模擬實訓等。還可以建立學科或任課教師的QQ群、郵箱、微信、微博等,學生可隨時隨地提問、老師也能及時地解答,這樣更有效進行溝通。充分利用新媒體,進行非課室時間教學。(4)充分利用實習基地。學校與會計師事務所、財務咨詢公司、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有助于解決學生的實習和見習問題。在一個階段的理論后,帶學生到實習基地去見習,通過參觀企業的實際財務處理流程,向學生解釋每一個流程所涉及的知識點,并且分析實際操作和理論學習的差異等問題。這樣學生對相關的知識點的理解會更深刻,并且能與實際操作結合。
2.2《基礎會計》的教學方法的探討
(1)會計實訓教學體系不夠完善
如果會計課程體系與實踐環節聯系不密切,整體安排不周全、系統性差,難以及時進行實訓,這樣就很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目前,很多中專學校的會計實訓教學體系不夠完善,只是單單停留在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上。
(2)教師理論知識掌握較好,實踐經驗不足
“雙師型”的教師較少,很多教師缺乏實踐實操經驗,重理論輕實訓,再加上會計教材的枯燥乏味,學生學習積極性低,必然上課就達不到預期效果。另外,教師以從事會計理論教學工作為主,出外培訓機會少,每年的會計繼續教育流于形式,實踐知識更新慢。特別是一些年輕教師,剛畢業就走上了講臺,更是缺乏實踐。
(3)教材內容抽象枯燥,學生學習積極性低
中專會計教學沿用的教材理論多、內容抽象,邏輯性強,學生一般只可以通過字面來揣摩。比如在學習長期投資等會計賬務處理內容時,由于賬務處理過程牽涉內容過多,總分類賬下又細分明細賬,學生學習時經常水過鴨背,沒有真正弄清知識點的含義,更沒有能夠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所以,學生在學習教材內容時,積極性不高。
(4)學生實習機會有限,校內實訓環節與實踐差距大
由于會計工作崗位的特殊性,學生到單位財務部門實習,只能參加一些輔助工作,如幫助會計人員進行一些明細賬登記或賬目核對工作,很難了解企業一整套會計核算流程。
二、如何開展實訓教學
(1)建設仿真會計模擬實訓室
雖然理論可以指導實踐,但一味灌輸會計理論,不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學生很難短期內學有所成,滿足用人單位的需要。強化學生的實習實訓是必須的,這樣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的動手操作能力。中專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比較有限,畢業前花部分時間到企業去頂崗實習不太現實。因此,建立多功能、仿真的會計模擬實訓室,為學生提供系統、規范實習場所是很有必要的。把企業搬到學校來,把企業的業務活動濃縮到實訓中,開展直觀教學。讓學生接觸一些比較真實的會計資料以及會計用品,并運用已學過的知識,通過獨立操作,對進一步理解所學知識,提高動手能力和實踐操作水平是很有幫助的。
(2)實訓資料要做到真實充分
為了使得學生實訓中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應該盡可能在實訓過程中模擬實際,這也就要求實訓資料要做到真實充分。實訓時,內容安排要盡心籌劃,準備的模擬實訓資料充分、完整。并且根據每學期的課程設置及會計教學內容,提供包括經濟業務資料和學生實習用品資料所需要的模擬實習材料。盡可能讓學生接近實際,采用真實的記賬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等會計資料貼近生活,使得學生可以進行系統化、規范化的操作實踐。
(3)將會計實踐教學納入整個教學計劃
根據會計行業標準,適時調整會計專業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積極開展課程和教學方法改革,會計專業要形成以職業崗位作業流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學校在安排會計專業教學計劃的時候,適當加大實踐教學的課時,可能的情況下加大到35%-40%的比例。因為很明顯的是,實訓實踐課程,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學生參加工作以后實際操作能力差的問題。
(4)安排有實踐經驗的老師負責實訓工作
由于會計專業的特殊性,學生在實際的實踐中要是不接觸真正的會計主體,根本無法體會會計技能的特點,傳統的校內實踐就成了紙上談兵,沒有實際的效果。會計實訓教學、要達到預期效果,就要安排有實踐經驗的老師負責實訓工作,手把手地教,這樣學生的基礎才夠扎實,帶出來的學生才會更能融入社會,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5)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做好專業實習
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普及,一些并不是會計專業人員在進行集中培訓之后,對于一些常用的會計操作了解后,也是可以進行簡單的會計操作的,非專業會計人員從事會計行業,在當今社會此種現象非常普遍,此種現象造成社會對專業會計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此種現象的出現也就相應的需要培訓學校的教學和實踐要和社會的需求相吻合。社會需求的增高,為了應對此需求,需要培訓學校建立起仿真實訓實驗室。讓學生在仿真實驗過程中,把在實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都能夠實踐到,把各個環節都了如指掌,爭取實現即使不在社會中實習也能達到全面實踐的效果。會計電算化仿真實訓實驗室的建設會涉及到各個方面的建設,分別介紹如下:
1.實驗室人員建設。
會計電算化仿真實訓實驗室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人員建設。通常情況下,一個實驗室里是要有兩到三人的,分別負責日常的工作,分工明確,這些人員并不需要非得是會計專業的,與之相關的計算機專業也是可以的。在此過程中,還要給學生配備實驗指導教師,為了能夠達到理想效果,實驗指導教師也必須要定期進行進修。
2.軟件方面。
就軟件方面來講,會計電算化仿真實訓實驗室內所具備軟件是較全的,要有用友軟件、金蝶軟件、office系統、windows系統、電子商務系統、會計綜合模擬實驗室系統、會計電算化考試、遠程教育軟件等等。在仿真教育環境下,實驗指導教師需要結合各個崗位實際工作所需,根據學生對于書本知識掌握程度,指引學生去學習新的實際性操作。這樣學生能夠體會到不同崗位工作流程,通過不同崗位的實訓,能夠熟練的掌握所學知識。崗位所涉及到的資料,指導教書需要到企業去收集相關數據,不單單需要有會計用品印章、原始憑證,在收集資料過程中需要用心去選取,選擇較強代表性資料,將重復性的去掉。所收集到資料最好是包含原始憑證。就比如說,使用假發票,能夠增強學生審查假錯賬的能力。
3.硬件方面。
會計電算化仿真實訓實驗室建構基礎為硬件建設。此方面要求計算機配置能夠符合實踐教學要求所需,但是對于建構類別以及建構場地也是有著相對嚴格的要求。就會計電算化仿真實訓實驗室地理位置來講,需要選擇地址寬敞、明亮的。需要有專用的服務器以及多媒體職能工作站,要具備多媒體投影儀、穩壓電源、教師筆記本、掃描儀、網絡設備、遠程教育設備、除塵設備、防靜電接地設備、局域網、校園網等等輔助設施。電算化系統需要有升級以及擴展備用容量空間,電壓設定在180到240伏之間。需要安裝UPS電源。需要合理性的安排機房內電力負荷。但是需要將UPS電源和主機分開放置。會計電算化仿真實驗室工作環境要和真實環境相同,需要設置工商局、稅務局等相關機構窗口,學生在實訓過程中能夠按崗位分工,這樣能夠掌握每一個工作環節,能夠真實性的掌握不同崗位工作性質。學生在后期進入企業之后能夠很好的融入到各個的崗位中。
4.制度方面。
仿真實訓實驗室建設過程管理過程中需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此項標準也是實驗室正常運行的基礎點。會計電算化仿真實訓實驗室制度建設要將理工科計算機實驗室管理作為參考基礎,針對不同對象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最終創建一個整潔干凈有序的仿真實驗室。
二、結語
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課程設計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與方法是校內外實踐教學有效開展的重要保障。陳兆芳(2010)提出構建高職會計專業“三段雙軌遞進式”的實踐教學模式,主張按照項目課程的開設,實現從“單項實訓崗位實訓綜合模擬實訓”的階段性實訓,在實訓過程中要將手工賬務處理與電算化操作相結合,實現“一體化”。同時,還強調將校內實訓與校外實習緊密結合,逐漸完成由學校到企業的角色轉變。王曉雪(2013)等在《高職會計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一文中提出構建“雙線遞進式”實踐教學模式。學校應將仿真模擬實訓和以會計服務公司為載體的真賬實操相結合,二者相輔相成、互促互進。在實訓和實操內容方面,從簡單到復雜,單一到綜合的順序,逐層遞進,直至達到崗位要求、能勝任崗位工作,順利完成從學校到企業的角色轉變。金婉珍(2014)闡述了“三段雙軌雙平臺”的高職會計實踐教學模式,在陳兆芳觀點的基礎上,增加了校內實訓和校外實習這兩個平臺,確保學生的角色轉變,將“需要工作的人”打造成“工作需要的人”。此外,陳安(2012)強調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導向,從會計課程體系、實訓項目體系、實訓項目教學設計三個方面重構實踐教學體系,按“一個核心、兩方合作、三個貼近、四個目標”的要求建設實訓資源。提出了采取“1+N”課程包的方式(即“1”是專業核心能力,“N”是資源整合能力)設置課程體系、根據“411”人才培養模式設計實訓項目體系、以“職業活動為導向,項目驅動課程”來設計會計實訓項目等措施。王素珍(2014)提出了將課堂實訓(包括單項實訓、綜合實訓等)、課外活動(包括社團活動、技能競賽等)和校外實訓(包括頂崗實習、畢業設計)“三課堂聯動”的會計實踐教學模式,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漸增強學生的實務操作能力。綜述所述,我國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已日漸呈現出由點到面不斷完善的過程,許多學者也在不斷構想一些新穎的形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職會計專業要構建相對科學、系統、可操作性強的實踐教學模式,還需在培養目標的明確、教學目標的確定、課程體系、教學手段、教材建設、教學團隊、教學評價、實施保障等具體問題上進一步細化。
二、“校企合一,產學一體”會計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質和量都有所提高。但很多用人單位特別是中小企業并不愿意錄用剛畢業的大學生。據調查發現,中小企業更傾向于招來就能上崗,上崗就能勝任的會計人才,而不愿意再花時間和精力去培養剛畢業的學生。這一現象說明高職會計教育仍然存在著供需不符、理實脫節、實踐教學滯后等狀況。從各高職院?,F有的會計實踐教學模式來看,大家基本都采用了課內實訓、校內綜合實訓、校外頂崗實習等一系列實踐教學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起到了促進作用。但由于會計的專業特性,實踐教學效果并不很理想,仍未很好地解決畢業生不能迅速適應職業崗位工作的問題。為解決會計實踐教學所面臨的困境,高職院校應改革并創新實踐教學模式,積極開展真賬實訓教學,構建“校企合一,產學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使“工學結合”真正落到實處。
(一)真賬實訓的意義
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校企合作不順暢,學生實踐機會不多等問題。如何使學生有機會接觸真賬,掌握真實企業賬務處理,是高職會計教育必須思考的問題。真賬實訓是把各類企業發生的真實經濟業務作為學生實訓的資料,讓學生在身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按照實際工作崗位進行完全的真賬操作。與仿真模擬實訓不同的是,真賬實訓讓學生面對真實的會計資料,他們必須以認真的態度來應對該工作,并承擔相應的工作責任,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同時,它還將考驗學生及時解決真賬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的能力,讓他們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進行查漏補缺。因此,真賬實訓是全面提升學生會計職業技能非常必要的環節,能大大提高學生的會計賬務處理、納稅申報等能力,縮短學生就業適應崗位的時間,實現了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共贏。
(二)“校企合一,產學一體”會計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
要真正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技術、高技能人才,就必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高職院校應轉變觀念,將計劃經濟時“企業辦學?!弊優槭袌鼋洕鷹l件下的“學校辦企業”,創新性地構建“校企合一、產學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具體可從以下方面進行:
1.構建“崗位導向,課崗交替”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基于“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不斷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內涵,是當前形勢下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高職院校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但由于會計職業的特殊性,工學結合大多只是在課程體系中通過“頂崗實習”等課程來完成,沒有實現學校教學和企業培養的相互交替與融合,實踐教學效果收效甚微。高職會計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一線所需的高技能型財會人才。而會計職業能力的培養須在實際工作崗位中才能獲得,這就要求學校必須把學生安排到真實的工作崗位上去,使學生通過真實的業務操作明確未來上崗所必須具備的能力,真正做到校企的無縫對接。因此,高職院校首先應根據會計職業崗位的能力結構與素質要求,提煉出各工作崗位的所需知識和技能。其次,再以工作崗位為導向,對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進行整合,以確定各崗位的課程模塊,形成模塊化課程知識結構與各會計崗位技能的“映射式”關系。最后,在此基礎上,以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和專兼結合的“雙師”教學團隊等為依托,形成“崗位導向,課崗交替”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所謂“課崗交替”指的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以校內實訓室、“校中企”——記賬公司和校外實訓基地為依托,按照會計崗位認知、會計崗位實習和頂崗實習這一循序漸進的方式,將實踐教學融入到理論知識學習的各階段,真正做到“學、訓、做”一體化。學生通過市場化運作的記賬公司,能以各類企業真實的會計資料作為實踐操作的教學內容,這樣不僅能全面掌握會計核算技能,還能為公司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真正將產學融為一體。
2.構建“逐階遞升、角色漸變”的實踐教學體系傳統的會計實踐教學模式已不能培養出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人才,因此,在“工學結合”與“教、學、做”一體化模式的要求下,應不斷加強實踐教學內涵建設,構建多元化實踐教學體系。在“課崗交替”模式下,按“必備知識夠用,專業知識適用,實操技能過硬”的原則,通過“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這一方式,使學生完成從“崗位認知課程實訓真賬實操頂崗實習”的專業實踐,最終實現從“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的角色漸變與塑造。在角色形成的過程中還同步實現學生的崗位認知與體驗到行業基本技能,再到崗位核心技能,最后到職業綜合能力的提升,形成“逐階遞升、角色漸變”的實踐教學體系。這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會計實操技能和職業能力,有效地保障學生的就業質量該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思路是:第一學期利用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讓學生進行崗位認知實習和體驗,加強學生的崗位感性認知和專業認同感;第二學期依托校內仿真實訓基地進行會計專業的課程實訓,同步進行分崗實訓和綜合輪崗實訓,使學生從“學生”角色漸變為“學徒”角色;第三、四學期,依托“校中企——記賬公司”進行真賬實訓,同時還可依托校外實訓基地,讓學生進行學期中崗位實習,加強學生真賬實操的技能水平,完成從“學徒”角色向“準員工”角色的漸變;第五、六學期,依托校外實訓基地,進行校外頂崗實習,在真實崗位環境中邊干邊學,頂崗實習完成后與實習企業或就業企業簽訂勞動合同,最終完成“準員工”向“企業員工”的漸變。該體系能充分體現“分崗位、重操作、養角色”的實踐教學特點,有利于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真正做到會計技能的訓練有計劃、有基礎、有層次、有提升。3.建立“校中企”、“企中?!保晟菩韧鈱嵺`教學基地實訓基地是實踐教學的一個重要平臺,為實踐教學提供一定的硬件支撐。因此,必須加強和完善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目前,雖然高職院校通過與企業合作普遍建有校外實習基地,但數量有限,且每個基地能容納的專業對口學生人數更為有限,有一部分學生只能從事非會計專業的崗位實習,從而導致專業對口實踐程度不高,總體實踐效果受到影響。高職會計專業應創新校企合作模式,借助學校的資金、政策等支持,在校內注冊成立財稅記賬公司,即“校中企”,對社會開展服務、公開承攬業務,如公司注冊、公司賬務、納稅申報等。學生只需要在校內的記賬公司,就可以對不同類型企業的經濟業務與會計事項進行記賬、算賬、報稅、抄稅以及購買發票、辦理各種證照等工作。由于公司是獨立的經濟組織,須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因此,全部業務可交由能勝任此工作的部分學生完成,通過長期頂崗的方式來完成真賬實操,專業教師適當進行指導。這樣一來,還有大部分學生無法進入記賬公司工作,考慮到會計資料保密性等問題,教師可將公司的上一年或更早期的真實財務資料作為這部分學生的實訓內容,依托校內仿真實訓室,安排學生通過多次反復地輪崗來完成實操。此外,還可按照“合作、互贏”的原則,引進一些其他的會計服務公司,全面開展真賬實訓,實現職業教育與產業的結合。通過“校中企”、“企中?!钡慕ⅲ€能引入企業文化,有利于加強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學校在建設校內實踐基地的同時,還應合理開發并利用校外實訓基地??裳埰髽I專家或經驗豐富的高級人才參與專業建設、實踐教學等,例如:將合作企業的會計業務應用于課堂教學,開設針對性強、實用性強的“學、訓、做”一體化專業課程;與企業合作選取有代表性的行業和典型的會計工作任務,共同開發并出版“工學結合”教材;安排學生去企業參加頂崗實習前的崗前培訓等。
三、結語
綜觀中職學校各種教育資源的應用,除社會資源,僅校內資源就普遍存在資源浪費問題。而這一問題的根源多是由于會計實訓教學資源缺乏有效整合,沒有很好地將教育資源進行整體優化,會計實訓教學未能突破拼盤式課程結構。對此,我將中職學生認知發展規律與自己多年會計教學體驗相結合,嘗試將教育資源在會計仿真實訓模式下進行整合,進而使之更有效地應用于中職會計實訓教學。
第一,精心做好理論準備。剛升入中職學校的學生沒有任何的會計專業知識和經驗,在第一學年中,其學習重點還是對會計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教師應該在理論學習中逐漸引導學生對財務人員工作內容形成初步構想,了解認識財務相關的工作崗位職能,為仿真會計實訓教學做啟蒙。這一階段中,只能先開設一些操作性較強而知識運用要求不高的會計實訓課程,如:點鈔、珠算、傳票翻打、原始單據填制等。這類實訓課程由于其可操作性強,學生得到正確技巧指導后,只要保證足夠的練習時間都會看到技能水平明顯提升。從第一學年就開設此類課程,不僅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在校時間練習,而且技能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激發學生對專業課程學習的興趣。
第二,潛心進行模擬應用。實際工作中最常見的會計崗位有:出納崗位、存貨核算崗位、固定資產核算崗位、成本核算崗位、利潤核算崗位等。實訓課教師可以先對這些崗位逐一進行實訓練習,而后再進行仿真的綜合應用操作。實訓課程的教學不如理論課程教學見效快,這要經過幾個環節:模仿——嘗試——糾錯——熟練。學生要真正掌握好一個崗位的實際工作內容需要經過反復地體驗總結,只有在遇過幾個難題、犯過幾次錯誤后才能真正體會到崗位工作的關鍵所在,進而真正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該學習階段專業實訓內容豐富多變,因此,采用的教學手段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在出納崗位的仿真實訓中,首先,教師可采用行為引導型教學方法讓學生來模擬一位出納員一系列的工作內容,這能較全面地學習出納崗位的各種工作內容;其次,學生了解了出納員的基本工作內容后,可采用項目教學法,讓學生仿真模擬出納員的某一項工作的具體操作;最后,當學生對這一崗位較為熟悉后,則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讓大家對某個實際工作中的問題通過討論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培養學生參與意識及團隊合作精神。這一階段的綜合仿真實訓練習,實際就是將各個財務崗位的工作內容進行有效地結合,這也是會計仿真實訓模式最全面的一種教學方式。此時,練習的主要目的不是提高學生對于困難的解決應對能力,而是要考查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系統掌握情況,以及對各種職業能力的綜合應用。學生可以分組進行崗位輪換,如果能夠結合沙盤模擬教學就能通過這類練習從多個角度把握企業整體會計職務工作流程。
第三,用心推進總結提升。不少中職類學校都安排學生在第三學年進行了專業實習,這一階段可以說是學生用實踐來檢驗理論的時候,也是對學校實訓教學效果好壞進行評判的重要環節。雖然平時學生并不在學校,但是老師仍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由于每個單位對財務人員的需求人數并不多,所以一個班級幾十位學生常常分布在很多不同的企業見習。其中就包含了屬不同行業的各類企業,多保持與學生的聯系,收集見習單位的相關信息及意見,這對修正實訓課的教學方向,提高實際教學效果有極大的幫助。初入社會的學生們在工作中常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這些都是在學校實訓室中無法模擬的,其中也包括各種非專業技能,而是有關職業素質的問題。為需要幫助的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仍是教師義不容辭的工作。同時,也可以了解學生的薄弱環節,為實訓課程的改進提供參考。同齡人在交流時會產生更多的共鳴,老師可以在學生定期返校時組織一次交流會,讓大家談談對見習的感受,或是討論一些遇到的難題來共同解決。通過大家經驗教訓的交流,可以使學生更快增長見識,提高職業能力。也可以借助網絡這一平臺來實現這一目的。
作者:孫弋程
1.將日常生活用品穿插到課堂中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但要熟悉它們的分類和用途,同時還要清楚它們的外觀和特點。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記憶,可以將生活中的物品引入教學活動中,更真實更具體地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知識。比如,在原始憑證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搜集平時購物時的發票,上學時的汽車票,出遠門時的火車票等等。讓學生通過觀察,直觀地了解它們,以生動具體而形象的實訓活動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識要點。
2.將實際的參觀穿插到課堂中
會計理論知識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枯燥乏味且不易理解。因此,教師在對理論知識講解的同時,可以根據相關知識內容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外出參觀,來幫助學生理解。比如,在講到資產概念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深入工廠進行實地參觀,參觀的同時讓學生理解機器設備、廠房、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現金都是資產,除此之外,企業商標同樣也是資產。
3.將會計工作穿插到課堂中
在會計教學中,教師應該將學生放入主動位置。在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時,注重會計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可以將會計工作的整個流程穿插到課堂教學中,不斷讓學生填寫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同時還讓學生做會計分錄,會計明細等等,在訓練的過程中,可以將真實的憑證和賬頁發放給學生,讓學生親自動手登記,幫助學生真實的去感受和體驗。
4.將實踐活動穿插到教學中
會計是一門具有極強實踐性的學科,因此,它需要長時間的實踐訓練來作為教學的輔助,而訓練基地可以為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場所。在學校建立會計模擬實訓基地,一方面,可以針對會計內容,讓學生進行模擬實驗,另一方面,可以仿真企業實際情況,使學生產生置身于企業本身的感覺,身臨其境地去感受財會業務,加強學生實際操作的效果。此外,可以加深學生對會計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提升,將理論更好地聯系實際。
二、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