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6 18:46:53
序論:在您撰寫精神醫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醫學哲學;醫學哲學思想史;醫學人文精神
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于戰國至秦漢時期。在“諸子蜂起,百家爭鳴”的時代,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得到長足的發展,當時盛行的精氣學說、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產生深刻的影響。中醫學將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作為一種思維方法引入中醫學,與中醫學自身固有的理論和經驗相融合,以說明人體的形態結構、生命過程,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機、診斷和治療。因而形成了古代哲學思想和方法與中醫學固有理論和知識相融合的獨特醫學理論體系。挖掘和研究傳統醫學哲學思想,對于我國現代醫學人文精神的研究和重塑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
1《易經》、《黃帝內經》為中醫學的形成奠定哲學基礎
中醫學的形成不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是有理論準備和積淀的。學術界普遍認為,春秋時期的扁鵲秦越人所提出的“信巫不信醫”為“六不治”之一,標志巫醫相混的時代結束,不科學的巫術開始從醫學剝離出去。古人還認為疾病產生于人類“逐欲之道方滋,而五味或爽,時昧甘辛之節;六氣斯,易愆寒燠之宜?!庇谑恰帮嬍乘裴?,成腸胃之眚,風濕候隙,遘手足之災”[1]。還認為“暨炎暉紀物,識藥石之功;云瑞名官,窮診候之術”[1],才有了中醫中藥?!搬尶`脫艱,全真導氣,拯黎元于仁壽,濟羸劣以獲安者,非三圣道,則不能致之矣”[2],即只有伏羲、神農、黃帝的書才能救助病人,而且許多醫學史書籍也都普遍認為“醫之始,本岐黃。靈樞作,素問詳。難經出,更洋洋”[3]。而《黃帝內經》問世前,醫學理論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哪些人充當醫生,許多文獻所談都過于粗疏。筆者認為在這個時期奠定中國醫學的哲學基礎主要是來自于“六經”之一的《易經》,其充當醫生的人也多來自于早期“儒”的社會職業之中。
“六經”之一的《易經》不僅奠定了中醫學的哲學內容,如陰陽學說、天人合一的理論等,而且在思維模式、方法上也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而后者比前者在支配這一醫學的行為上則更為重要。例如:在思維模式上,《易經》提出了"形而上為之道,形而下為之器"的道器論,在由“器”(物)升華為“道”(意)的過程中,《易經》主張要經過“觀物取像”、“立像盡意”、“以像喻意”的過程,這里的“像”應該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一個特色之處,作為哲學體系,在取譬中,它也成為醫學的思維模式。在方法上,取像類比是典型的《易經》,也是中醫學被廣泛應用的方法?!疤烊撕弦弧痹臼侵袊让竦闹匾季S方式,并被《易經》中的每一卦相包含。在中醫學形成的過程中,吸納了這一重大命題,以人取譬于自然,因此就有了“天有陰陽,人有十二節;天有寒暑,人有虛實”的對應關系[4]。古人把物質世界的陰陽五行學說運用到醫學的領域,借以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并指導著臨床的診斷和治療,成為中醫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2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是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最有影響的哲學思想和方法
精氣學說,是古代先哲們探求宇宙本原和闡釋宇宙變化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精氣學說認為,精氣(氣)是宇宙萬物的共同本原,精氣自身的運動變化,推動和調控著宇宙萬物的發生、發展和變化。此學說作為一種思維方法滲透到中醫學中,促使中醫學建立了精為人體生命的產生本原,氣為推動和調控生命活動的動力的精氣理論,并對中醫學的整體觀念、藏象經絡理論、病因病機理論、養生防治理論的構建具有方法學方面的重要意義。
陰陽學說,是建立在唯物論基石之上的樸素的辨證法思想,是古人認識宇宙本原和闡釋宇宙變化的一種宇宙觀和方法論。陰陽學說以“一分為二”的觀點,來說明相對事物或一事物的兩個方面存在著相互對立、制約、排斥、互根、互用、互藏、交感、消長、轉化、自和等運動規律和形式,宇宙萬物之間存在著普遍的聯系,世界本身就是陰陽對立統一的結果。中醫學將陰陽學說用于解釋人體,認為人體是由各種既對立制約又協調統一的組織結構、生理機能所構成的有機整體,“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學說幫助中醫學構筑了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并貫穿于其中的各個方面,指導著歷代醫家的理論思維和臨床實踐。
五行學說,既是古代樸素的唯物辨證的宇宙觀和方法論,又是一種原始而質樸的系統論。五行學說認為,宇宙萬物可在不同層次上分為木、火、土、金、水5類,整個宇宙是由此5類不同層次的事物和現象之間的生克制化運動所構成的整體。中醫學以五行學說解釋人體,將人體的五臟、六腑、五體、五官、五志等分歸于五行之中,構筑以五臟為中心的5個生理病理系統,并以五行的生克規律闡釋此5個生理病理系統的相互關系。五行學說幫助中醫學建立了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和人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的整體思想,構筑了人體臟腑經絡的系統模型,并用于解釋疾病的病理傳變和指導對疾病的診斷和防治。
精氣、陰陽、五行諸學說,雖是我國古代富含唯物辨證法的哲學思想,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確實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歷史的限制,仍存在著較多的局限性。人體的生命活動是非常復雜的,尚有許多深層次的規律和機制需要去探索、去揭示,用古代哲學的精氣、陰陽、五行諸學說尚不能全面和從深層次來闡釋人體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規律和機制。因此,我們對精氣、陰陽和五行諸哲學思想的研究,不能僅停留在原始樸素的階段,應該結合現代自然辨證法的研究成果,提高一個層次;對人體復雜的生命過程的研究,也不能僅用古代哲學思想和方法來闡釋,而應該在中醫學整體思想的指導下,一方面吸收中國古代人文學科的精華,一方面運用現代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進行細微層次的研究,以逐漸揭示人體生命活動的本質和規律。
3天人相應、心身統一、臨床診治整體觀與氣血變化恒動觀是哲學思想的具體應用
3.1天人相應整體觀人與自然界有著相類相通的關系;人與天地相參,與自然界息息相通,生命的根本在于人之陰陽與天之陰陽的相通相應:“生之本,本于陰陽”(《素問》)。自然界陰陽五形之氣的運動,貫通于人的生命活動之中:“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藏、十二節,皆通乎于天氣”(《素問》)。
3.2心身統一整體觀人的生理功能具有整體性,人體的各種臟器,并不是雜亂無章的堆砌而是相互協調、相互聯系地維持著生命活動;生理與心理是一個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統一體,生理狀態決定著心理狀態:“黃帝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歧伯對曰: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素問》)。心理狀態影響著人的生理狀態和病理狀態:“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
3.3臨床診治整體觀《內經》在對病因、病機、局部病變和整體狀況的關系、各種治療方法的關系等方面的論述,鮮明地表達了整體思維的特征。如認為局部病變是臟腑病變的整體反映,因此在診治局部病癥時,要:“謹守病機,各司其屬”(《素問》);強調將各種治病方法綜合起來,根據具體情況,隨機應變,靈活運用,使病人得到適宜治療:“古圣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素問》)。
3.4疾病轉化恒動觀《內經》借用哲學“恒動觀”的概念﹑原理,認識人體生命過程的永恒運動及其伴隨發生的物質、能量和信息轉換過程。它認為世界是運動的,生命在于運動。事物與現象運動的化與變,以及事物和現象量與質的狀態為基本內容。正如《素問·六微旨大論篇》曰:“夫物之生從于化,物之極由乎變,變化之相搏,成敗之所由也……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薄端貑枴れ`蘭秘典論篇》在論述臟腑功能之后總結謂:“恍惚之數,生之毫厘,毫厘之數,起于度量,千之萬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此外《素問·上古天真論篇》、《靈樞·天年》篇關于人體生長發育的論述,《素問·熱論篇》關于熱病傳變過程的記載,都是以恒動觀為思想基礎的。
4傳統醫學哲學思想的現實人文意義
醫學人文精神是醫學哲學研究的重要內容?!兑捉洝贰ⅰ饵S帝內經》闡述了醫學人文觀念、醫生思維素質和醫學職業品格等方面寶貴思想。為醫學人文思想教育提供具體要求。
4.1醫學人文觀念第一,以生命為本的醫學本質觀?!秲冉洝分赋觯骸疤旄驳剌d,萬物悉備,莫貴于人”(《素問》),病人的生命高于一切,醫家當以病人的生命為本。因此,在為病人診治的時候,如同面臨萬丈深淵,極其謹慎;同時要象手擒猛虎一般堅定有力,全神貫注,決無分心:“如臨深淵,手如握虎,神無營于眾物”(《素問》)。第二,以人文關懷為本的醫學目的觀?!秲冉洝氛J為,醫學的目的不僅是療病救傷,更重要的是對人的關愛:“使百姓無病,上下和親,德澤下流,子孫無憂,傳于后世,無有終時”(《內經·靈樞》)。《內經》認為,醫者應關愛病人的生命,對病人滿懷同情和仁愛之心,以尊重和珍愛病人的生命為出發點考慮問題:“人之情,莫不惡死而樂生。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雖有無道之人,惡有不聽者乎?”(《靈樞》)
4.2醫者思維素質第一,完善的知識結構?!秲冉洝窂恼w論的觀點和醫學的復雜性出發,對醫者的知識結構有著獨特的見解:醫者不僅要具有醫學知識,而且應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內經·素問》),這樣的醫者,《內經》稱之為“上工”。第二,主觀與客觀相一致。醫者的診斷屬于主觀認識,病人病情屬于客觀事實?!秲冉洝氛J為病人的病情是第一性的,“病為本”,醫者的診斷是第二性的,“工為標”。醫者的主觀與客觀相一致,才能作出正確的診斷;而主觀背離客觀,治療就將失敗。第三,理論聯系實際?!秲冉洝氛J為,理論聯系實際的醫者才能掌握醫學的規律而不迷惑;對事物的要領了解極其透徹,才是所謂明事達理的人。
4.3醫生的職業品格第一,接診療病有方?!秲冉洝氛J為,醫生是一個特殊的職業,需要從業者具有特殊的職業品格。在接診的時候,醫生應該注意起坐有常,舉止得體,思維敏捷,頭腦清醒:“是以診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轉神明,必清必凈”。《內經》要求醫者診病時要具有高度負責的精神,全面觀察,全面分析:“故診之,或視息視意,故不失條理,道甚明察,故能長久;不知此道,失經絕理,亡言妄期,此謂失道”(《素問》),《內經》對“粗工嘻嘻,以為可知,言熱未已,寒病復始”(《素問》)的不良職業作風予以了嚴肅的批評。第二,醫患交往有禮?!秲冉洝穼︶t患交往的的方法和禮節作了首創性的闡述,首先提出“入國問俗,入家問諱,上堂問禮”的醫患交往的一般禮節,突出強調了“臨病人問所便”的重要性(《靈樞》)。超級秘書網:
【參考文獻】
[1]唐·孔志約.新修本草序[A].唐·蘇敬等撰,尚志鈞輯校.新修本草輯復本[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1:11.
[2]唐·王冰.黃帝內經素問[M].沈陽:遼寧科技出版社,1997:3.
1.1神經外科問題為基礎教學法的應用及問題
20世紀末,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在醫學教育改革實踐中獲得廣泛認可,作者所在院校的神經外科較早的引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強調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學習者的合作來解決真正的問題,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在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自導學習和獲得結論方面都具有積極作用。然而,隨著大量研究客觀證據的,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傳統教學方法日現弊端,需要轉變醫學教學模式,通過更好的應用科學證據來指導臨床實踐,在這種模式下,如何收集、評價證據并為我所用成為面臨的問題。
1.2神經外科循證醫學教育的應用及問題
1992年David Sackett教授首先提出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模式,其后歐美等國開展的循證醫學教育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有效途徑,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循證醫學以設計嚴謹、方法科學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系統性評價或Meta分析,特別是大規模、多中心、前瞻性、雙盲RCT的客觀證據為基礎,研究結論更具可靠性和可信性,使眾多臨床治療決策發生了根本的觀念性改變。循證醫學教學模式在傳統醫學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通過上述循證醫學手段和方法,對其優缺點有所揚棄,在教學中引入循證醫學的批判性思維和科學的方法論,尤其是注重實證,以臨床證據為行動依據,注重依靠證據評價解決實際臨床問題。但目前神經外科問題為基礎教學模式中的循證醫學教學內容相對缺乏,神經外科學特別是近年來涉及顱腦外傷、腦血管病和腫瘤學的理論與技術日新月異,許多治療方法、方案大量出現,所以出現文獻報道結果不一甚至相反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教學依靠教師個人臨床經驗積累、觀點缺乏共識甚至矛盾等,較易令學生重主觀,重師承,輕客觀,輕實證,難以達到預期教學效果。因此,在神經外科問題為基礎的教學計劃過程中,引入循證醫學教學模式,通過對文獻進行二次加工并綜合分析,最后獲得合理的循證醫學結論,可有效引導學生獲得正確結論,據此指導神經外科臨床實踐,對神經外科臨床教學大有裨益。
2結合問題為基礎教學法的循證醫學培訓體系的內容和評價
2.1培訓體系的建立及具體授課內容
循證醫學相關課程培訓:①循證醫學課程理論授課。介紹文獻檢索、證據獲得及評價方法;②循證醫學專題講座。Meta分析在神經外科疾病診療過程中的應用實例;③神經外科案例分析。重點選取腦腫瘤目前診療進展及治療方案薈萃分析評價。舉辦循證醫學雜志沙龍(Journal club):①選擇相關的新發表的論著作為Journal club交流文獻。文獻質量由主講教員把關,以提高學生的關注程度和討論熱情。②組織學生提前查閱相關背景材料,準備多媒體資料、幻燈片、手術錄像等,提出待解決的臨床問題并匯報文獻。③組織提問和討論,討論內容多集中在文中研究方法、統計方法是否得當,文中對研究數據的解釋是否合理,文中的研究結果是否有臨床應用價值等方面。問題為基礎教學結合循證醫學教學具體授課內容:由1名主講教員和3名見習課、討論課授課教員組成教學團隊,主要由7個學時完成。具體授課內容:①選取神經腫瘤典型病例,引導學生提出有關疾病診斷、治療等需要解決的問題;②組織學生根據所需解決的問題通過EBM網站及其他文獻檢索途徑,查尋最新、最佳證據;③根據循證醫學評價文獻的原則,以小組為單位對研究證據的真實性和實用性進行嚴格評價,并結合病例具體情況,闡述自己的診斷和治療;④指導教師進行點評和小結,最后提出臨床處理方案;⑤密切觀察和隨訪,總結臨床經驗,對已進行的臨床實踐作后效評價;⑥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循證醫學理念指導下教學的評價。問卷內容包括循證醫學教學是否能夠強化基礎理論知識,是否有利于臨床技能的掌握、擴大視野、開拓思維、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是否有利于提高自學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以及是否贊成該教學方式等問題。
2.2教學效果的評價
在神經外科??埔娏暭芭嘤柦Y束后,增加循證醫學案例分析考核評價內容,使其成為醫學生綜合能力考核評價系統的一部分。通過循證醫學案例分析考核評價的結果,反饋到教學各環節,進一步改善教學質量,提高醫學生應用循證醫學證據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在作者所在校2009級軍醫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學員中,共發出不記名評價表60份,全部收回,并有效。80%以上學生們認為通過引入循證醫學的教學法能提高學習技能,激發學習興趣,很有必要開展PBL結合EBM教學。
1.1ESP課程安排與設置
語言學習有著循序漸進的自身特點,在醫學院校也不例外。語言首先為通用語言(EGP),日?;窘涣鞯恼Z言,然后才是某一領域的專門用語。我們培養的是專業人員,但必須具有基本的社會交流能力,其次才是專門領域的英語應用能力。所以,在課程設置上,在學生入校之初,我們要引入大學公共英語的內容。由于醫學院校的特點,大多數醫學院校都是精英教育,以培養高端人才為主,學生的英語基礎都是經過選拔的,在普通高等院校學生英語水平之上,通過一年的公共英語提高,可以過渡到ESP的層面上來。在第三學期的英語課程設置中,首先引入醫學英語常識性質的內容作為輔助。使學生在掌握一定的英語能力和醫學專業知識的同時,逐漸培養對醫學英語的興趣和敏感性。學生在學習過程總能不斷摸索,循序漸進地向ESP專業英語的方向發展。
1.2ESP教師教育ESP教學設計
對教師有專業與語言的雙重要求,需要ESP教師利用計算機網絡對大量的文本、音頻和視頻信息進行搜索、篩選、編輯和加工。許多醫學高校的專業教師,由于他們基本都是英語專業畢業,在校期間并未涉及醫學專業知識,對醫學英語知之甚少,選擇的教學模式主要是講解單詞和課文分析,很少涉及語言綜合技能的全面訓練,在授課過程中,仍然遵循傳統課堂的教學方式。同樣,由語言教師擔任ESP課程教學,由于不懂相應的專業知識和ESP教學之于EGP的特殊性,也難以勝任。如何為ESP教師進行及時、有效的信息技術培訓是ESP教學設計今后有待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為了彌補這一缺憾,很多醫學院校為英語老師開設醫學課程的培訓,并積極鼓勵英語老師跨專業攻讀醫學博士學位,并加大擴充國外訪問學者的力度和名額,創造條件為醫學院校英語老師爭取出國深造的機會,各種醫學英語研討會也逐漸走入各個醫學高校的外語部。
1.3結語ESP
作為一種高級的專業語言教學,要將語言技能教育和專業知識有機的結合,使ESP成為高級專業人才整體素質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掌握醫學英語教育動態,借鑒有益經驗,將先進的醫學英語教育內容納入ESP課程體系之中。在醫學院校,英語教學以ESP教學理論為指導,培養社會需要的精英型醫務工作者為目的,改革英語教學模式與方法,合理調整ESP教師培養體系,完善醫學院校英語教學的教學體系,從而培養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的、真正適應社會需要的合格的醫務人才。理,匯報人的綜合表現能力(包括專業態度、自信度、著裝、肢體語言)。3 神經外科CBL教學體會和存在的問題
二、CBL教學更具趣味性
2.1CBL教學不會增加學生學習負擔,學習過程輕松而且有趣,學生自評結果顯示:①CBL改變了學生被動學習的態度,使其以更積極的態度參與學習中,并愿意去探索學習中的問題;②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鍛煉,并在準備討論的過程中進一步學習;③鍛煉討論和演講的能力,培養合作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
2.2培養醫學生的軍隊實戰思維能力不同于傳統方式的教學模式,也不同于平時臨床的教學內容,由開放性顱腦戰創傷清創改編來的討論病例更貼近戰時自然在貼近臨床方面有獨特的優勢。討論現場僅提供詳盡創傷史、X片以及基本的實驗室檢查結果等輔助資料,不提供頭顱CT、MRI、DS等,充分模擬戰時醫療條件,訓練學生的迅速診斷、鑒別診斷、提供診療策略能力,并且結合戰時環境考慮可能存在的并發癥,多學科的相關知識點得到了延伸和擴展,將以往的課本知識轉變為戰時的實用解決問題能力,提高了學生分析病情的能力,有助于培養其良好的臨床思維,使其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2.3有助于醫學生對神經外科學的學習與其它臨床學科相比,神經外科專業性強、概念抽象,且常涉及其他學科知識,如神經解剖、生理、病理、急救、耳科、眼科等學科,知識點散且臨床病例復雜多變。傳統教學中理論授課多而實踐機會少,醫學生學習方法多為死記硬背,待到真正臨床實習時知識點常常已經忘記,而且臨床病例千差萬別,與課本上描述的典型癥狀和體征往往不完全相符,面對真正的病人,學生容易束手無策。以開放性顱腦戰創傷清創改編來的病例既能夠鍛煉學生戰時實際解決問題能力,更可以通過其對案例的學習指導學生學習神經外科,覆蓋面更為廣闊,解決更為實際的問題,助于軍隊醫學生將書本的知識融會貫通,提高臨床思維能力。
2.4培養醫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鑒于戰時特殊的環境,軍隊醫學生必須迅速從海量的醫學知識中掌握軍隊醫學的精髓,以適應未來之需要,所以學生的學習模式變被動為主動,訓練和加強臨床技能的培養是首要的問題。CBL教學模式改變過去灌輸式教學方法,以病例為中心,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的學生往往具備自我更新知識的能力。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提高了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自我學習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對其以后的醫療工作有重要的意義。戰時環境嚴峻,任務艱巨,要求軍醫高效而迅捷地將傷者分類、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包括手術),而個體難以獨立這整個過程。在CBL教學過程中,以組為單位,各成員負責查閱和分析各部分的資料,尋找答案,解決問題,最后匯總各方面資料,完成分析討論。在此過程中,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與交流,互補互進,既鞏固醫學生的專業知識,又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
2.5CBL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CBL所選病例不是課本內容的重復。CBL是對新知識的自主學習、對基礎知識的拓展和延伸。CBL案例最好根據實際戰創傷病例改編,并有相應的影像學資料和實驗室檢查資料,讓病例看起來更真實,否則會降低學生學習興趣,并縮小學習范圍。軍隊醫學生應當訓練自己提煉重點、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將所獲得的信息迅速轉化為診斷和治療的依據,并且可以目光長遠地看到疾病的并發癥和預后。在討論時,將查到的信息未經加工即展示的做法不僅占用寶貴的討論時間,而且容易使討論方向偏斜。應該將所查內容化為己用,用自己的方式將其表達出來。
三、總結
[關鍵詞] 醫學;人文精神;培養
[中圖分類號] R197.32[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7210(2010)04(b)-122-02
以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確立為標志的現代醫學是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有機統一,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的有機統一的綜合性知識體系和實踐活動?,F代醫學不僅關注人的自然屬性,而且關注人的意識屬性和社會屬性,這就要求醫護人員除了解除患者的肉體病痛,還需要了解患者的社會處境和心理需求,關注心理、社會因素對疾病的作用,培養醫護人員的醫學人文精神,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1 醫學人文精神的培養意義
1.1 醫學人文精神是醫學科學的平衡砝碼
醫學科學精神強調遵循醫學規律、實證方法和規范的程序,以求真為目的。醫學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敬畏生命、關愛生命、善待生命,從人與社會的整體性出發,強調人的尊嚴和價值,強調人性化、感受性、價值觀,以求善、求美為目的[1]。醫學科學與人文精神是共生互動、相同互通、相異互補的關系,實現醫學科學精神與醫學人文精神的有機融合是現代醫學發展的要求,也是現代醫學精神的核心價值。目前許多醫院的醫療設備和技術力量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技術方面沒有很大區別但醫療質量卻相差甚遠,其主要原因就是忽略了醫護人員人文精神的培養,不能把握“以人為本”這個道德實踐和職業活動的基本準則。
1.2 醫學人文精神是和諧醫患關系的重要內容
醫療技術和人文關懷是醫療服務缺一不可的兩個方面。如果醫護人員缺乏人文精神,缺少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勢必加劇醫患關系不和諧的情況。從醫院辦公室受理患者的投訴來看,其中由于個別醫護人員與患者溝通不夠,醫患關系不和諧導致醫療糾紛占總量的絕大多數。在全體醫護人員中樹立起醫學人文精神是預防醫療糾紛,改善醫患關系的重要環節,更是調整醫患關系的杠桿,它可以引導醫護人員尊重、關心、體貼患者,從而增加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主動配合治療,在醫療護理中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
2 醫學人文精神的培養途徑
2.1以人為本,在服務理念中融入人文關懷
中國傳統醫學十分重視醫療實踐的倫理價值,在診療過程中始終貫穿著對患者的尊重、關懷,主張與患者進行情感的溝通,充分體現了“醫乃仁術”的基本原則[2]。醫院應向醫護人員倡導“向白求恩學習,全心全意為病員服務”、“敬業愛崗,做合格的醫護人員”等理念,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樹立典型人物和典型群體,深入宣傳優秀醫護人員的先進事跡,持續深入開展向華益慰等優秀醫生學習活動。通過這些引導,在醫護人員心里真正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堅持以人為本以及忠誠的服務精神和服務文化,重塑“懸壺濟世、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形象,為醫院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和影響。
2.2強化人文學科教育,提高綜合性人文素養
一個完整的醫護職業形象是技術精湛和人文素養豐富的完美組合。醫院應將醫學人文科學繼續教育納入職工素質培訓計劃中,要求醫護人員深造醫學業務知識的同時,擴大人文視野,通過人文知識的積累和道德內化的修煉,提高綜合性人文素養,并通過臨床實踐,對患者的細心體察、精心治療、悉心關懷來施展醫術,提高關愛患者的人文水平和自身的社會、心理、文化素質。另外,醫學教育作為培養醫學人才的基礎和重要路徑,必須正確處理好醫學專業課、公共教育課與人文關懷課程的關系,建立各類課程相互滲透、相互支持、相互協調的教育模式,將發揚醫學人文精神視為醫學生的知識架構中的重要部分,成為將來醫療實踐中發揮知識力量和智慧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從而在臨床上彰顯醫學與醫學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特點和品格[3-4]。具體可以在課程設置上增加與醫學交叉的邊緣學科課程,如醫學哲學、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醫學社會學、行為醫學等課程,逐步建立起系統的具有醫學特色的人文社會科學課程體系。通過行之有效的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把人文精神內化為學生的人文品格和人文素養,外化為一種人生態度和一種能力,使學生成為既具有專業技術能力,又體現人文精神,具有健全人格的現代醫學人才。
2.3 創新醫療衛生服務模式,形成良好的醫患關系
良好的醫患關系對衛生服務人員和患者都有巨大的作用和影響,現代醫學模式給醫護人員提出新的醫德要求:高度弘揚醫學人文精神,尊重患者的生命價值、尊嚴、選擇權和知情權,平等對待每一位患者,塑造并維護醫患之間的平衡、平等的關系,實現醫學技術與人文關懷相結合,才能提高服務質量,才能使醫療衛生服務煥發勃勃生機。醫院應制定規范化語言,定期召開患者座談會,促使醫護人員學習溝通技巧,讓他們更加了解患者的需要,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對患者就醫心理給予充分理解。組織科普講座和義診咨詢,在這樣的文化氛圍的熏陶下形成對患者無私的愛和對衛生事業的不懈追求。優化服務流程,如計價、收費一條龍,電話預約掛號等,點點滴滴都從患者利益出發,讓患者在醫院的每個角落都感受到醫院的人性化工作,體驗到醫護人員所特有的愛心,從而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參考文獻]
[1]時統君,陸召軍.醫學人文精神探析[J].衛生軟科學,2008,22(2):122-123.
[2]馬靜松,孫福川.醫學人文精神:失落探源與回歸求解[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9,22(1):70-71.
[3]金鑫.論臨床醫學中的醫學人文精神[J].醫學與社會,2009,22(7):37-39.
自古以來,醫學就一直被認為是最具人文傳統的一門學科,醫生是最富含人情味的職業。在中國古代,醫生被譽為“仁愛之士”行醫治病、施藥濟人是懸壺濟世,是施仁愛于他人。醫學被稱為“仁術”十分重視醫療實踐的倫理價值,強調醫療活動以病人而不是以疾病為中心,在診斷治療過程中貫穿尊重病人、關懷病人的思想,主張建立醫患之間的合作關系等等。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開宗明義地說:“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求含靈之苦……勿避險希、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盵1]在非典危機中、在汶川大地震中,這些寶貴的醫學人文精神遺產在現代社會仍閃耀著驕人的光芒。當代中國醫務工作者以自己的行動,實踐了“大醫精誠”的優良傳統,奏響了中華民族昂揚向上、不屈不撓的時代最強音。他們無私無畏、頑強拼搏的精神,將永遠為人民所銘記,為歷史所銘記。
強調人體的整體性、人體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是古代東西方醫學思想的共同特征,古代醫生在治病過程中并不囿于有病部位的治療,而駐張機體的整體髓復。中國傳統醫學"天人合一,,的思想和整體觀念,更是集中地反映了這一點。中醫學非常重視人體本身的統一性、完整性及其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一是認為人體與自然界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變化隨時影響著人體,人類在能動地適應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維持著正常的生命活動。二是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構獻體的各個誠部分之間在結構上不可分割,在功會吐相互協調、互為補充,在病理上則相互m這里當然也包含著人體與情志、人體臟器與情志之間的關系。情志,即“七情’、“五志”古人認為,人有五臟化五氣,喜、怒、悲、憂、恐,叫作五志。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情志的改變可能使人發病,祖國醫學早在2000多年前《黃帝內經》一書中就有詳細記載。情志的變化也和臟腑密切關聯,中醫認為一定的臟腑由一定的情志所主。它們的關系是,心主喜、肝主怒、脾主思、肺主憂、腎主恐。過喜則傷心;過怒則傷肝;過思則傷脾;過憂則傷肺;過恐則傷腎。人又是一個有機整體,且五臟六腑相互縣、相互影響,故某1情志對某一臟的影響也不是絕對的,或者可以這樣說,以本臟為主,同時也可能傷及他臟。因此,如果病人軀本上有不適,往往會導致精神上的問題,而精神上的問題往往會導致疾病的產生或加重,從而使人遭受軀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折磨。這種機體自身整體性和環境統一性的思想貫穿于中醫的生理、病理、診法、辨證、治療等整個理論體系之中。所以,治病不僅應當注意有病部位,而且也應當關注整體上的反映,包括情志對臟腑,乃至對整個人體的影響,并注意對整體上的(包括對情志上的)調節。因為醫生通過舒緩病人的精神壓力和對其精神情志上的調節,將有益于疾病的治療和康復。所以在竭力為病人尋求治療和緩解疾病措施的同時,更注重X對待病人的態度和行為方式,通過對病人的同情、關心、安慰等人文關懷,給予病人情感的關照和疾病的治療。
2醫學人文精神是臨床醫學發展至今的應有之義醫學的目的是診斷、治療、預防和控制疾病,維持人的身體及心理健康。要實現這一點,就不僅要在個體、系統、器官、組織、細胞、分子等微觀層面上,而且要從家庭、社會、生物界、地球等宏觀環境上,去揭示和把握生命、健康、疾病、衰老、死亡等基本現象的本質和相互聯系。臨床醫學的目的和對象具有人文取向性,因此,臨床醫學將不可避免地包含著哲學的精神思維、文學的心靈情感、經濟學的利益權衡、法學的權利維護和倫理學的道德培養等人文社會科學內容。醫學的對象是人,是社會的人。因此,這就決定了醫生不但要了解疾病,了解健康,了解患病的人,了解和認識社會,而且要做到正確了解疾病(醫學知識)、人(人文知識)、社會(社會知識)之間的關系,這既是醫學社會性、藝術性、知識性的體現,更是完整地把握疾病的必然要求。因此,重技術輕人文既不利于整體把握病情,也不利于對患者的治療。所謂“見病不見人”是醫之大忌。遺憾的是,長期以來,在西方醫學技術的影響下,我國醫學界重技術輕人文的現象日益嚴重。此種現象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技術化,把病人只看作疾病的載體、醫療技術施與的對象,醫患之間很少交流,對病人的體驗毫不關心。二是商業化,把病人只看作消費的主體,導致醫學邊界無限擴張,醫療腐敗現象屢見不鮮。這也從反面告訴我們:必須十分重視醫學人文精神在醫療衛生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否則付出的代價將是沉重的。
目前,醫學的發展己使醫學人文精神的傳統在臨床醫學中由迷失到被急切地呼喚到回歸。一是醫學發展使醫學人文精神的傳統在臨床醫學中產生迷失和斷裂。20世紀,醫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F代化醫院里裝備了各種診斷儀器和設備:從X射線、心電圖、電鏡、內窺鏡、示蹤儀、超聲診斷儀,到自動生化分析儀、CT掃描、正電子攝影(PET)、核磁共振成象(MRI)。憑借這些儀器設備,醫生們能準確、動態、自動地診斷、分析疾病原因和機體的功能變化。腎透析機、心肺機、起搏器、人工臟器等在臨床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化學藥物、器官移植、生殖技術、介入性治療等提供了多種有效治療手段。不斷涌現的現代化診斷、治療技術,將醫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尋找致病原因、分析數據、發現細胞或分子的結構和功能變化上。而為了更準確、有效地診治疾病,按疾病的不同位置或類型分類的臨床專科和亞??埔布娂娊ⅲ共∪嗽絹碓奖缓喕癁橐驒C體的某一部位損傷或功能失常需要修理和更換零件的生命機器。醫學專業化的發展同樣也導致了醫療保健程序的分解,病人被分解為病因、病原、癥狀、體征等單個的詞素,病人受疾病的痛苦也紛紛被轉化為檢驗單上的數值和各類影像圖片。這樣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作為一個病人為病所代替,作為一個病人的整體,在現代醫學診療過程中被逐漸消解了。醫學中傳統的人文精神在現代科學技術洪流的沖刷下發生了迷失和斷裂,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而更為嚴重的是由于技術上出現的至善主義,使醫學發生了異化現象。這就是診斷治療的機械化、自動化、計算機化使醫生遠離病人的非技術接觸,導致醫療程序的非人格化、裝配線化、超市化。不斷更新的診療技術導致醫生花費更多的時間研究技術、追逐結果,而不是在病人床邊聆聽病人的陳述和増加與病人交談,醫生更加愿意關注的是軀體問題而不是病人的情感。疾病被看作是細胞或分子結構和功能的異常,死亡被看作是分子的瓦解。在提高效率的名義下,給予個體病人的時間被壓縮到最少。面對候診室外排滿的病人,醫務人員精疲力竭,即使主觀上有強烈愿望也沒有多少時間給患者以人文關懷。隨著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形成的“技術至善論”又將人們鎖定在醫學的幻想中:即人類可以消除一切病痛、人的所有器官都象機器的零件一樣損壞后可以更換。但在具體的醫療實踐中卻出現了醫學發展本身未料到的后果:出現了以藥物保障健康的現代迷信;醫源性和藥源性疾病的増加;臨床醫學昂貴的治療挽救了某些危重病人的生命,但并不能根本解決其健康問題等。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醫學的異化越來越為人們所認識,“??苹饬苏w性的人,技術化忽略了人的心理,市場化漠視人的情感,,的現象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批評。
中醫理論體系中原本沒有建立起獨立的精神醫學理論,不存在現代意義上的精神醫學。但從現存各類史料中可以知道中國古代不僅存在許多關于精神疾病的記載,而且對精神疾病也有著較為系統的認識,只是這種認識不同于西方和現代醫學。中醫精神醫學的基本觀點確立于《內經》時期,“五臟藏神”和“七情致病”是其理論的核心內容。《內經》強調整體觀念,建立了唯物的形神一體觀,認為精神活動與五臟功能密切相關,將神志活動歸屬于五臟,將“心”確立為精神活動的主體。《內經》還確立了以氣血為生理基礎的唯物論,《靈樞·平人絕谷》篇曰:“血脈和利,精神乃居?!贝撕?中醫對精神疾病的治療無不以陰陽五行等理論、學說來辨證論治,判斷氣血、臟腑的病理變化對形與神的影響。
2傳統文化對中國人心理的影響
人的心理具有生物與社會雙重特性,精神疾病不僅是生物學上的異常表現,而且是其所處時代與環境的社會文化的折射,患者的感知、行為、幻覺、妄想與民族文化、社會風俗、等社會因素關系密切[1]。文化甚至是形成人心理的決定性條件,在相同的環境中受相同文化影響的社會成員有著某種共同的心理特征,形成了獨特的民族心理。哲學是文化傳統之源泉和靈魂,其思想能最集中地表現出各民族文化特征。儒道釋思想滲透進中華民族的意識形態領域之中,成為中國人自覺或不自覺中理解世界、處理社會矛盾的方式方法。中國文化中的哲學思想不僅給出了對人內心生活的理論說明,而且給出了提升精神境界的修養方式[2]。在這種哲學思想指引下,中國人對挫折、逆境有著天然的承受力和消化力。但文化本身也可以成為應激源,導致各種心理障礙,譬如儒學中一些壓抑、束縛人性及苛求完美的東西又是導致精神疾病的病因。本文僅討論儒道佛對心理世界的積極影響。
3中國古代哲學對精神醫學體系的兩點影響
3.1中國古代哲學語境下的“心主神明”論中國哲學中的心有多重意義,或以心為思維器官,或指思想、性情、本性。而西方人所謂之心,與靈魂離為兩物,只指肉體心之一種機能而言。西方人認為超肉體者只有靈魂,中國人所謂之心,則已包容西方人靈魂觀念之一部分。中國人舍棄人的靈魂而直言心,便舍棄了人生之前世與來生,而就此現實世界,從人類心理之本原與終極的大同處來建立一切人生觀與宇宙觀[3]。戰國時期的哲學家模擬社會政治禮制秩序建構了“心主神明”的特殊理論,《荀子》曰:“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這一觀點被中醫學吸納并發展,如《靈樞·邪客》云:“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類經·藏象類》中說:“心為一身之主,稟虛靈而含造化,具一理而應萬機,臟腑百骸,唯所是命,聰明智慧,莫不由是,故曰神明出焉”。
3.2中國哲學一元人生觀對心身觀的影響東方人認為心身不對立,對世界并無精神界與物質界之分。中國的人生觀是“人心”本位的一元人生觀。心雖為人身肉體之一機能,而其境界則可以超乎肉體。中醫理論認為心與身是相互影響的,是統一的,從未對精神疾病與軀體疾病進行嚴格區分,自《黃帝內經》以降的中國古代醫學,其生理上的五臟五志說、病理上的內傷七情說等都表現了心身一元觀。這種相沿至今的中醫學的心身理論,并沒有經過二元的分裂,而是由對早期心身樸素同一的認識直接深化而來,因而也就不可能完成對心身混沌同一的徹底分化[4]。中國古代哲學及醫學傳統中始終貫穿著形神合一、形質神用的心身一元論思想,沒有以二元論的思想把生理同心理的東西區別開來。而西方人對世界和人生的認識總體說是二元的,即認為在肉體生命之外另有一個靈魂生命,因此有所謂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之分別。盡管古典二元論帶有貶低肉體、抬高心靈的錯誤傾向,但卻因為有了二元分立的思想基礎,才有了對精神疾病與軀體疾病明確的區別對待,于是西方漸漸產生了現代心理學和精神醫學,而中醫對心理及精神疾病始終沒有產生區別于臟腑病證的系統認識。
4儒道釋—安撫心靈的良藥
傳統文化的主干儒、道、釋學說中蘊藏著豐富的調節心身的方法。馮友蘭認為中國哲學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為根本任務,在《三松堂自序》中將其稱之為“意義”哲學。儒家通過發揮個人主體性來正面應對心理沖突或困惑,用“命”來化解重大挫折和不利的人生境遇;道家采用退讓、棄智守樸來處理遇到的困境;佛教則把生存困惑化解為其他方面,以超脫輪回來解決人的困境和問題[5]。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銘》中有句詩說得好:“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釋道治其心。”
4.1儒家的修身正心之道和諧的人際關系是社會人保持心態平和、避免心理沖突的必要條件?!凹核挥?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是人與人和諧相處的關鍵原則。儒家提倡的中庸是一種在嚴酷現實中的安身立命之道,要求把握住自己的內心世界,使心理平衡、適中,做人不狂不狷,處事無過亦無不及,態度溫而不厲,情緒樂而不,哀而不傷。儒家還賦予“心”以倫理和道德的色彩,孔子把心看作主體的道德修養,說:“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氨M心知性”是儒家的重要修養方法。孟子的“存心、養性”、《大學》的“正心”、《中庸》的“慎獨”以及宋明時期理學家們的“懲忿窒欲”等,無不強調在道德修養過程中對情感的調節[6]。理學思想被宋以后醫家用以討論養生學,朱丹溪主張養生要正心、收心、養心。張介賓認為養生必寡欲保精,才能氣盛神全。李認為“心靜則萬病息,心動則萬病生,延年不老,心靜而已”。這些養生法則往往與養德并論,可見中國古代醫學中之倫理色調,正如《醫源》所說:“如能清心寡欲,則情不妄發,致中致和,不但可卻病延年,而圣賢正心,誠意,修身俟命亦在于此。”
4.2道家的修心養性之術道家崇尚幽居的田園生活,以求拋棄一切俗念和爭執,超曠出世、知足保和等思想提供了在命運多舛的現實中自我調節的方法。林語堂說過:“道家學說給中國人心靈一條安全的退路”“,是用來慰藉中國人受傷心靈的止痛藥膏”?!袄缓?為而不爭;少思寡欲,知足知止;知和處下,以柔克剛;清靜無為,順其自然”是道家的養生處世之道[7]。不爭就要知足,莊子反對心為物役,《金丹大要》也提出寡欲的養心之術:“夫圣人之養心,莫善于寡欲。”道家追求心靈的安靜、祥和,《莊子·天道》說過:“萬物無足以鐃心者,故靜也。”道家哲學提倡的“清靜無為,順其自然”力圖把情感從現實束縛中解放出來,使人超脫世俗之糾纏。《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道教醫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三十七·道林養性》中指出:“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志昏……多愁則心攝,多樂則意溢,多喜則志錯昏亂”,均是對道家追求心靈寧靜的踐行。極私多欲會給人造成精神壓力與軀體勞累,使人的精神高度緊張,甚者導致精神崩潰,而儒道思想倡導的清心寡欲就是保持平穩的心態,使內心不受外界干擾的精神疾病防范術。
4.3禪宗對塵世困惑的超越禪學是一門修身養性、立身處世的人生藝術,它始終不渝追求完整的個性化人格,可以說是一門近乎心理分析和治療的學問[8]。禪學是生命哲學、心靈超越法。精神病學者貝諾瓦說:“禪非宗教,而是一種為實踐而成立的睿智,一種當代文明可用作范例,以擺脫焦慮而達到和諧平靜生活的體系?!狈鸾趟枷爰靶蕹址椒ǖ男睦碇委熥饔弥饕衅莆覉?除妄念,破法執,空世界。我執即對我的執著,佛教認為我執是萬惡之本,痛苦之源。只有破除我執,人才能消除煩惱,達到解脫。佛教宣揚“三界唯心”,“一切皆空”。佛教認為,只有認識空性,達成空觀,才不會產生種種貪愛執著情感,才能超越生死輪回,得到解脫[9]。禪宗亦重視心的修持,提出“平常心是道”和“明心見性”的心性修養命題。佛家教人們面對大千世界,做到心凈、心空、目空一切,從而得到心靈的平靜。解脫與超越是禪學的最高境界和終極果報。佛教認為苦是人生的本質,人的生命過程就是苦,生存就是苦。因此,佛教的人生理想就在于斷除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痛苦,以求得解脫,即所謂成佛。盡管它是虛妄的,但填補了人們的精神空虛,構筑了對來世的企盼?!独鋸]醫話·卷一·慎疾》記載了一個以佛家“靜”、“空”治愈心病的例子:“真空寺僧能治鄺子元心疾,令獨處一室,掃空萬緣,靜坐月余,諸病如失?!^此知保身卻病之方,莫要于怡養性真,慎調飲食,不得僅乞靈于藥餌也?!?/p>
5小結
中醫學將神志活動歸屬于五臟,將“心”確立為精神活動的主體。受心身一元哲學觀的影響,“心身合一”及“形神合一”論成為中醫心理學的核心思想。打著中國傳統文化烙印的“心”的概念在中醫心理學和精神醫學中幾乎無處不在,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生存觀和疾病觀。中醫養生學即強調養心、養性、修身,在臨床治療上也體現了以心治身和身心兼治的思想。中國傳統文化對國民的心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思維模式和處事方式。中國本土傳統心理學以其特有的內省方式來引導人的內心生活,促進人的心靈成長,提升人的心靈境界。心理治療的目的是改變患者的認知和生活態度,而傳統文化強調的內省即指出了個體內求超越的心靈發展道路及個體與世界相和諧的心理生活道路[10]。楊德森等創立的精神超脫心理治療即以道家處世養生原則為指導思想,日本森田正馬受中國禪宗文化理論影響,開創了“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的治療方法??梢哉f,中國傳統文化模塑下的本土心理學在現代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中醫精神醫學雖然先天薄弱,但其對疾病的認識和治療有著鮮明的特殊性,其與文化的相關性也值得人們去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張慰豐1開展醫學文化史的研究[J]1中華醫史雜志,1997,27(4):193~194
[2]葛魯嘉,周寧1從文化與人格到文化與自我[J]1求是學刊,1996,1:27~31
[3]錢穆1靈魂與心[M]1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8~19
[4]張福利,車離1古典二元論與心身分立[J]1醫學與哲學,1992,2:34~35
[5]景懷斌1傳統中國文化處理心理健康問題的三種思路[J]1心理學報,2002,34(3):327~332
[6]周天慶1論儒家倫理中的情感因素[J]1求索,2007,5:142~144
[7]楊德森1中國人的傳統心理與中國特色的心理治療[J]1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1:2~8
關鍵詞:中醫精神醫學中國哲學
一、對中醫精神醫學的基本認識
中醫理論體系中原本沒有建立起獨立的精神醫學理論,不存在現代意義上的精神醫學。但從現存各類史料中可以知道中國古代不僅存在許多關于精神疾病的記載,而且對精神疾病也有著較為系統的認識,只是這種認識不同于西方和現代醫學。中醫精神醫學的基本觀點確立于《內經》時期,“五臟藏神”和“七情致病”是其理論的核心內容?!秲冉洝窂娬{整體觀念,建立了唯物的形神一體觀,認為精神活動與五臟功能密切相關,將神志活動歸屬于五臟,將“心”確立為精神活動的主體?!秲冉洝愤€確立了以氣血為生理基礎的唯物論,《靈樞·平人絕谷》篇曰:“血脈和利,精神乃居?!贝撕螅嗅t對精神疾病的治療無不以陰陽五行等理論、學說來辨證論治,判斷氣血、臟腑的病理變化對形與神的影響。
二、傳統文化對中國人心理的影響
人的心理具有生物與社會雙重特性,精神疾病不僅是生物學上的異常表現,而且是其所處時代與環境的社會文化的折射,患者的感知、行為、幻覺、妄想與民族文化、社會風俗、等社會因素關系密切。文化甚至是形成人心理的決定性條件,在相同的環境中受相同文化影響的社會成員有著某種共同的心理特征,形成了獨特的民族心理。哲學是文化傳統之源泉和靈魂,其思想能最集中地表現出各民族文化特征。儒道釋思想滲透進中華民族的意識形態領域之中,成為中國人自覺或不自覺中理解世界、處理社會矛盾的方式方法。中國文化中的哲學思想不僅給出了對人內心生活的理論說明,而且給出了提升精神境界的修養方式。在這種哲學思想指引下,中國人對挫折、逆境有著天然的承受力和消化力。但文化本身也可以成為應激源,導致各種心理障礙,譬如儒學中一些壓抑、束縛人性及苛求完美的東西又是導致精神疾病的病因。本文僅討論儒道佛對心理世界的積極影響。
三、中國古代哲學對精神醫學體系的兩點影響
3.1中國古代哲學語境下的“心主神明”論中國哲學中的心有多重意義,或以心為思維器官,或指思想、性情、本性。而西方人所謂之心,與靈魂離為兩物,只指肉體心之一種機能而言。西方人認為超肉體者只有靈魂,中國人所謂之心,則已包容西方人靈魂觀念之一部分。中國人舍棄人的靈魂而直言心,便舍棄了人生之前世與來生,而就此現實世界,從人類心理之本原與終極的大同處來建立一切人生觀與宇宙觀。戰國時期的哲學家模擬社會政治禮制秩序建構了“心主神明”的特殊理論,《荀子》曰:“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這一觀點被中醫學吸納并發展,如《靈樞·邪客》云:“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類經·藏象類》中說:“心為一身之主,稟虛靈而含造化,具一理而應萬機,臟腑百骸,唯所是命,聰明智慧,莫不由是,故曰神明出焉”。
3.2中國哲學一元人生觀對心身觀的影響東方人認為心身不對立,對世界并無精神界與物質界之分。中國的人生觀是“人心”本位的一元人生觀。心雖為人身肉體之一機能,而其境界則可以超乎肉體。中醫理論認為心與身是相互影響的,是統一的,從未對精神疾病與軀體疾病進行嚴格區分,自《黃帝內經》以降的中國古代醫學,其生理上的五臟五志說、病理上的內傷七情說等都表現了心身一元觀。這種相沿至今的中醫學的心身理論,并沒有經過二元的分裂,而是由對早期心身樸素同一的認識直接深化而來,因而也就不可能完成對心身混沌同一的徹底分化。中國古代哲學及醫學傳統中始終貫穿著形神合一、形質神用的心身一元論思想,沒有以二元論的思想把生理同心理的東西區別開來。而西方人對世界和人生的認識總體說是二元的,即認為在肉體生命之外另有一個靈魂生命,因此有所謂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之分別。盡管古典二元論帶有貶低肉體、抬高心靈的錯誤傾向,但卻因為有了二元分立的思想基礎,才有了對精神疾病與軀體疾病明確的區別對待,于是西方漸漸產生了現代心理學和精神醫學,而中醫對心理及精神疾病始終沒有產生區別于臟腑病證的系統認識。
四、儒道釋—安撫心靈的良藥
傳統文化的主干儒、道、釋學說中蘊藏著豐富的調節心身的方法。馮友蘭認為中國哲學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為根本任務,在《三松堂自序》中將其稱之為“意義”哲學。儒家通過發揮個人主體性來正面應對心理沖突或困惑,用“命”來化解重大挫折和不利的人生境遇;道家采用退讓、棄智守樸來處理遇到的困境;佛教則把生存困惑化解為其他方面,以超脫輪回來解決人的困境和問題。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銘》中有句詩說得好:“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釋道治其心?!?/p>
4.1儒家的修身正心之道和諧的人際關系是社會人保持心態平和、避免心理沖突的必要條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是人與人和諧相處的關鍵原則。儒家提倡的中庸是一種在嚴酷現實中的安身立命之道,要求把握住自己的內心世界,使心理平衡、適中,做人不狂不狷,處事無過亦無不及,態度溫而不厲,情緒樂而不,哀而不傷。儒家還賦予“心”以倫理和道德的色彩,孔子把心看作主體的道德修養,說:“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氨M心知性”是儒家的重要修養方法。孟子的“存心、養性”、《大學》的“正心”、《中庸》的“慎獨”以及宋明時期理學家們的“懲忿窒欲”等,無不強調在道德修養過程中對情感的調節。理學思想被宋以后醫家用以討論養生學,朱丹溪主張養生要正心、收心、養心。張介賓認為養生必寡欲保精,才能氣盛神全。李認為“心靜則萬病息,心動則萬病生,延年不老,心靜而已”。這些養生法則往往與養德并論,可見中國古代醫學中之倫理色調,正如《醫源》所說:“如能清心寡欲,則情不妄發,致中致和,不但可卻病延年,而圣賢正心,誠意,修身俟命亦在于此?!?/p>
4.2道家的修心養性之術道家崇尚幽居的田園生活,以求拋棄一切俗念和爭執,超曠出世、知足保和等思想提供了在命運多舛的現實中自我調節的方法。林語堂說過:“道家學說給中國人心靈一條安全的退路”“,是用來慰藉中國人受傷心靈的止痛藥膏”?!袄缓Γ瑸槎粻?少思寡欲,知足知止;知和處下,以柔克剛;清靜無為,順其自然”是道家的養生處世之道。不爭就要知足,莊子反對心為物役,《金丹大要》也提出寡欲的養心之術:“夫圣人之養心,莫善于寡欲?!钡兰易非笮撵`的安靜、祥和,《莊子·天道》說過:“萬物無足以鐃心者,故靜也。”道家哲學提倡的“清靜無為,順其自然”力圖把情感從現實束縛中解放出來,使人超脫世俗之糾纏?!端貑枴ど瞎盘煺嬲摗分姓f:“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道教醫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三十七·道林養性》中指出:“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志昏……多愁則心攝,多樂則意溢,多喜則志錯昏亂”,均是對道家追求心靈寧靜的踐行。極私多欲會給人造成精神壓力與軀體勞累,使人的精神高度緊張,甚者導致精神崩潰,而儒道思想倡導的清心寡欲就是保持平穩的心態,使內心不受外界干擾的精神疾病防范術。
4.3禪宗對塵世困惑的超越禪學是一門修身養性、立身處世的人生藝術,它始終不渝追求完整的個性化人格,可以說是一門近乎心理分析和治療的學問。禪學是生命哲學、心靈超越法。精神病學者貝諾瓦說:“禪非宗教,而是一種為實踐而成立的睿智,一種當代文明可用作范例,以擺脫焦慮而達到和諧平靜生活的體系?!狈鸾趟枷爰靶蕹址椒ǖ男睦碇委熥饔弥饕衅莆覉蹋?,破法執,空世界。我執即對我的執著,佛教認為我執是萬惡之本,痛苦之源。只有破除我執,人才能消除煩惱,達到解脫。佛教宣揚“三界唯心”,“一切皆空”。佛教認為,只有認識空性,達成空觀,才不會產生種種貪愛執著情感,才能超越生死輪回,得到解脫。禪宗亦重視心的修持,提出“平常心是道”和“明心見性”的心性修養命題。佛家教人們面對大千世界,做到心凈、心空、目空一切,從而得到心靈的平靜。解脫與超越是禪學的最高境界和終極果報。佛教認為苦是人生的本質,人的生命過程就是苦,生存就是苦。因此,佛教的人生理想就在于斷除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痛苦,以求得解脫,即所謂成佛。盡管它是虛妄的,但填補了人們的精神空虛,構筑了對來世的企盼?!独鋸]醫話·卷一·慎疾》記載了一個以佛家“靜”、“空”治愈心病的例子:“真空寺僧能治鄺子元心疾,令獨處一室,掃空萬緣,靜坐月余,諸病如失?!^此知保身卻病之方,莫要于怡養性真,慎調飲食,不得僅乞靈于藥餌也?!?
五、小結
中醫學將神志活動歸屬于五臟,將“心”確立為精神活動的主體。受心身一元哲學觀的影響,“心身合一”及“形神合一”論成為中醫心理學的核心思想。打著中國傳統文化烙印的“心”的概念在中醫心理學和精神醫學中幾乎無處不在,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生存觀和疾病觀。中醫養生學即強調養心、養性、修身,在臨床治療上也體現了以心治身和身心兼治的思想。中國傳統文化對國民的心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思維模式和處事方式。中國本土傳統心理學以其特有的內省方式來引導人的內心生活,促進人的心靈成長,提升人的心靈境界。心理治療的目的是改變患者的認知和生活態度,而傳統文化強調的內省即指出了個體內求超越的心靈發展道路及個體與世界相和諧的心理生活道路。楊德森等創立的精神超脫心理治療即以道家處世養生原則為指導思想,日本森田正馬受中國禪宗文化理論影響,開創了“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的治療方法。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模塑下的本土心理學在現代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中醫精神醫學雖然先天薄弱,但其對疾病的認識和治療有著鮮明的特殊性,其與文化的相關性也值得人們去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張慰豐1開展醫學文化史的研究[J]1中華醫史雜志,1997,27(4):193~194
[2]葛魯嘉,周寧1從文化與人格到文化與自我[J]1求是學刊,1996,1:27~31
[3]錢穆1靈魂與心[M]1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8~19
[4]張福利,車離1古典二元論與心身分立[J]1醫學與哲學,1992,2:34~35
[5]景懷斌1傳統中國文化處理心理健康問題的三種思路[J]1心理學報,2002,34(3):327~332
[6]周天慶1論儒家倫理中的情感因素[J]1求索,2007,5:142~144
[7]楊德森1中國人的傳統心理與中國特色的心理治療[J]1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1:2~8
[8]徐光興1心理禪—東方人的心理療法[M]1上海:文匯出版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