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6 18:46:45
序論:在您撰寫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建筑工程技術為普通高職高專土建大類專業目錄下設的一門專業,屬于土建施工類專業。該專業為普通高等學校??茖哟危瑢W制三年,接受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土建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學的研究、指導、咨詢、服務等工作。
2、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主要包括土建、采暖衛生與煤氣工程、電梯和消防四個方面,主要開設于土建類專業為特色的院校。
3、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掌握建筑工程識圖、房屋構造、建筑力學與結構基本知識,具備建筑施工、質量監督、安全管理能力,從事建筑施工技術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來源:文章屋網 )
1.就業崗位群
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主要培養從事建筑工程施工一線技術與管理等工作相關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就業方向為施工員、質量員、安全員、材料員、測量員、資料員、預算員、監理、項目經理、質檢員等。
2.職業能力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崗位職業能力主要包括:
(1)建筑施工能力能夠熟練的進行施工圖的識讀和施工測量放線,掌握施工技術,建筑材料的性能及應用,了解施工機械的選擇、施工組織與管理。
(2)工程技術資料編制能力能夠熟練的進行施工識讀,掌握土建工程預算、技術標的編制方法,熟練運用相關造價軟件。
(3)工程項目管理能力掌握施工進度控制、質量控制、成本控制、現場管理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合同管理和工程監理的能力。
(4)工程設計和檢測能力熟練掌握工程制圖軟件,了解結構設計軟件,具備初步的建筑設計和結構設計的能力,掌握一些材料檢測的方法,具備一定工程質量檢測和加固的能力。
二、實訓基地建設目標
1.總體目標
突出職業綜合能力培養,服務地方經濟,建成集學、研、培于一體的生產性實訓基地?;貙崿F功能系列化、環境真實化、人員職業化、設備生產化、管理企業化,為專業教學實訓、教學改革、師資培養、技能培訓、技術服務與研發的開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2.具體目標
(1)硬件方面達到以下目標:建成土工與地基基礎實訓中心、工程測量實訓中心、建筑材料實訓中心、建筑工程專業機房、建筑結構與施工技術實訓中心、綠色低碳建筑材料研發中心。
(2)軟件方面達到以下目標:①有效的利用實訓基地這一平臺,與行業、企業專家合作,提升日常教學實訓的質量,進行項目教學改革,開發實訓教材,形成一流的師資隊伍。②面向社會開展行業企業技能培訓,考核鑒定,以及新標準、新規范的推廣和示范。③借助實訓基地的場地、設備和師資,為企業提供相關技術服務,與企業共同開展產品推廣和技術研發工作。
三、實訓基地建設的基本思路
按照“學校與企業相結合、新建與挖潛相結合、特色與共享相結合、硬件與軟件相結合、理論與實訓相結合、近期與未來相結合”的原則進行建設,其實訓分區、項目設置與儀器設備的配置按以下思路實施:
(1)整個實訓基地的儀器設備配置既涵蓋當前建筑施工中采用的常規技術、主流技術的相關內容(如建筑施工工藝與方法、基本工種的操作工藝、工程測量、建筑材料檢測等);又要展示現代建筑施工先進技術水平內容(如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新技術、建筑節能與環境監測等)。
(2)實訓分區以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主干課程及核心技術課程內容為構建主線,將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主要反映《建筑材料》、《建筑識圖與房屋構造》、《土力學與地基基礎》、《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鋼結構》、《工程制圖與CAD》、《工程測量》、《鋼筋混凝土平法識圖》、《建筑力學》、《建筑施工技術》、《工程項目管理》等課程中核心知識點和能力訓練的要求。
(3)實訓項目設置融合建筑工程施工現場一線相關職業崗位當前及未來五~十年內的能力培養要求,既能適應建筑工程相關職業崗位當前工作的實際需要,又有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其能力培養主要包含施工技術應用能力、建筑材料、工程質量的檢測與監控能力(含現場檢測及室內測試)、建筑施工機械操作能力等,同時又為培養學生具有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技術方案及工程造價、建筑工程識圖與制圖、工程項目現場管理以及建筑施工創新思維等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學生畢業后即能從事施工員、質檢員、預算員、資料員、材料員、測量員、監理員等職業崗位工作。
(4)根據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職業崗位群所應具備的技術應用與現場管理能力的要求,整合出所應包含的能力與技能模塊,分解出各能力與技能模塊的要素內容,落實相應的實訓項目,再根據實訓項目內容配置相應的儀器設備及硬軟件等,從而確保實訓儀器設備的實用性、系統性、完整性與先進性。
(5)依據建筑行業工程質量檢測與試驗的有關最新文件、標準及規范等要求,在今后的發展中,結合校內現有的建筑工程方面的儀器設備配置情況對原有的實驗實訓儀器設備作進一步的配套、更新與添置,并對其中使用年代較久、技術標準已落后的儀器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升級。通過該實訓基地的建設,不僅要為本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提供實習實訓場所,并能夠面向建筑市場為本地區及周邊地區行業企業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崗位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和技術應用服務等,形成集教學、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和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實訓基地。
四、實訓基地建設內容
1.土工與地基基礎實訓中心
(1)土工實訓室主要進行土的含水量、剪切、液塑限、壓縮、滲透、擊實、地基承載力及抗剪強度等實訓。主要儀器有:三軸儀、電熱恒溫干燥箱、固結儀、擊實儀、十字板剪力儀、靜力觸探儀、地基承載力檢測儀。
(2)樁基工程檢測實訓室主要進行樁基低應變、高應變、超聲波測試及靜載荷實驗;灌注樁鉆孔質量監控與檢測;基坑支護檢測;錨桿抗拔力實驗等實訓。主要儀器有:灌注樁鉆孔測井系統、樁基超聲波檢測儀、樁基低應變動測儀、樁基高應變動測儀、靜載自動記錄系統、液壓千斤頂、反力梁等。該實訓中心經過發展,可開展校企合作,進行對外營業,承接一些土工、地基基礎的檢測任務。
2.工程測量中心
(1)工程測量實訓室主要進行高程、角度、水平距離、導線、點的測量儀器的認知實訓。主要儀器有:光學水準儀、電子水準儀、光學經緯儀、電子經緯儀、全站儀、紅外線測距儀、GPS等。
(2)地形測繪及工程放樣實訓區主要進行平面圖測繪、地形測繪、工程放樣實訓等。主要儀器有:光學水準儀、電子水準儀、光學經緯儀、電子經緯儀、全站儀、紅外線測距儀、GPS等。該實訓中心經過發展,可開展校企合作,進行對外營業,承接一些工程測量和地形測繪的任務。
3.建筑材料實訓中心
(1)建筑材料實訓室主要進行水泥、混凝土、砂漿等物理力學性能實驗;建筑用砂、石性能試驗;砂漿的抗凍性能、收縮性能、抗滲性能試驗;瀝青的針入度、延伸度、軟化點及瀝青混合料馬歇爾穩定度試驗等實訓。主要儀器有:混凝土滲透儀、水泥流動度測定儀、混凝土貫入阻力儀、瀝青針入度儀、馬歇爾穩定度試驗儀、瀝青延伸儀、薄膜加熱烘箱、砼攪拌機、水泥負壓篩析儀等。
(2)建筑材料檢測室主要進行鋼筋力學性能、混凝土試塊的抗壓強度、抗折強度、砂漿試塊的抗壓強度及水泥膠砂強度等測試實訓。主要儀器有:液壓萬能試驗機、鋼筋彎曲試驗機、水泥膠砂抗折抗壓試驗機、混凝土壓力機等。
(3)材料試配實訓室主要進行混凝土、砂漿配合比實驗。主要儀器有:混凝土攪拌機、振動臺、塌落度筒、容積升、電子秤、電子天平、量筒、試模、導棒等。
(4)材料養護室主要進行試塊的養護。主要儀器設備有:空調、貨架等。該實訓中心經過發展,可開展校企合作,進行對外營業,承接一些建筑材料檢測的任務。
4.建筑工程專業機房
(1)工程制圖與CAD實訓室主要進行工程制圖實訓。主要設備有:計算機、服務器、交換機、繪圖儀、天正CAD軟件、CAD軟件、PKPM結構設計軟件。
(2)工程造價實訓室主要進行工程算量與計價實訓。主要設備有:計算機、服務器、交換機、打印機、廣聯達軟件、魯班工程算量軟件、PKPM造價軟件、BIM、招投標實驗教學模擬仿真系統等。
(3)工程項目管理與施工方案編制實訓室主要進行項目管理實訓和施工方案編制實訓。主要設備有:計算機、服務器、交換機、打印機、PKPM施工管理與方案編制軟件。
5.建筑結構與施工技術實訓中心
(1)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實訓室主要進行鋼筋混凝土結構與砌體結構認知。主要設備有:鋼筋混凝土結構與砌體結構實體模型和仿真模型。
(2)鋼結構實訓室主要進行鋼結構認知、鋼結構加工制作與安裝實訓、鋼結構工程質量檢測以及主體結構工程測試等實訓。主要儀器設備有:鋼結構實體與仿真模型、全自動擺錘沖擊試驗機、高精度裂紋測探儀、高級數字超聲波探傷儀、便攜式X射線探傷機、高強螺栓檢測儀、數據采集裝置、超聲波測厚儀、自動埋弧焊機、等離子弧切割機、原位壓力機、鋼筋定位儀、保護層厚度測定儀等。
(3)基本技能實訓區主要進行木工、鋼筋工、瓦工施工操作技能實訓。主要儀器設備有:鋼筋彎曲機、鋼筋調直機、對焊機、電焊機、電圓鋸、電刨、抹光機及各類小型工具等。
(4)常規施工技術實訓區主要進行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支架工程的加工制作與安裝以及磚墻砌筑施工等實訓。主要儀器設備有:鋼筋混凝土梁、板、柱、樓梯、雨棚、基礎、砌體、鋼管腳手架、模板等常規施工實物。
(5)預應力混凝土及高層施工技術實訓區主要進行預應力混凝土后張梁施工技術及操作技能實訓,高層建筑滑模、爬模與桁架組合系統施工技術實訓。主要儀器設備有:穿心式液壓千斤頂、高壓油泵、壓漿機、攪拌機、后張試驗梁、群錨、波紋管、鋼絞線、高層建筑滑模、爬模與桁架組合系統成套設備,含液壓系統、滑升千斤頂、爬升千斤頂、控制臺、操作平臺、桁架模板等。該實訓中心經過發展,可開展一些面向社會和企業的崗位培訓和技能鑒定工作。
6.綠色低碳建筑材料研發中心
(1)綠色低碳建筑材料展示研發室主要進行綠色低碳建筑材料、建筑結構的認知和研發。主要設備有:展示柜、材料樣品、建筑模型、電腦。
(2)建筑節能與環境檢測室主要進行建筑節能和環境檢測。主要儀器設備有:建筑熱能能耗監測系統、建筑日照強度模擬系統、氧氣檢測儀、甲醛測試儀、平板導熱系統測定儀、中空玻璃露點儀、室內空氣中苯及TVOC專用檢測包、石材r輻射儀、石材放射性檢測儀、建筑涂料耐洗刷儀等。該實訓中心經過發展,可與企業開展技術交流、共同進行培訓和研發工作,同時還可作為企業對外展示的平臺。
五、建設舉措
(1)成立實訓基地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管理、制訂規章,督促、檢查本基地的正常運行,做到“凡事有章程,凡事有人管,凡事有記錄”。
(2)找到行業、企業和教學領域的專家,對建設方案進行充分的論證,提出建設意見和建議。隨著建設的推進,還分階段對建設內容進行審查,提出修改意見。
(3)保障校企合作的正常運行。
(4)建設高素質的專任教師隊伍和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form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lternation of study and work and dual-card combination, construct the course system oriented by work tasks and work process, create double capability teacher, construct construction training base integrating teaching, training, development and identification, improve socio-technical service.
關鍵詞: 建筑工程;工學;課程;實訓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engineering;courses;practical training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10-0226-02
0 引言
我國十六大明確提出,到2025年城市化率要達到55%左右,全國城市人口將達到8.2-8.7億。隨著我國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大量現代化的工業與民用工程項目的建設,迫切需要大量既具有實際動手和操作能力并經過職業技能訓練的從業人員,而通過高職技術教育培養人才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我院自2000年開始設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并在建筑工程企業調研的專業崗位群分析基礎上,確定了建筑工程建筑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掌握一定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具有較強實踐技能和良好職業道德,適應現代化生產和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主要具備繪制與識讀施工圖的能力、常用建筑材料的應用能力、建筑施工測量的能力、施工管理能力(安全、質量、施工技術)、編制和計算建筑工程造價的能力、監理能力等,畢業生主要面向建設單位、施工企業、監理單位,從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計量計價及監理等工作等。在專業建設中,我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專業建設。
1 形成良性互動的“校企合作、工學交替、雙證融通”的人才培養模式
按照“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進行專業建設,實現實踐性、先進性和職業性的教學過程,分解從“閱讀圖紙工程開工基礎工程主體結構裝飾工程工程竣工驗收交付使用”各個施工階段的崗位技能,將職業崗位標準融入教學內容之中,實現專業理論知識、專業實踐與職業崗位標準有機融合,使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保持一致性。學生邊學習邊實踐,以“學”指導“做”,以“做”促進“學”,更好地體現“工學結合”的要求。將職業技能培養融入到操作性實驗應用性實訓頂崗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中,實現學習與工作崗位對接,以期最大限度與市場無接縫接軌。所培養的學生以建筑施工企業一線的項目施工員為主要就業崗位,以項目造價員、質檢員、資料員為就業崗位群。
下表為根據施工員崗位的工作任務,經綜合分析確定施工員的崗位能力。
注:帶的崗位能力核心崗位能力.
2 構建以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
課程是專業的支點,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的主要方面。我院積極探索和創新課程建設模式,構建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體系,以建設專業優質核心課程、精品課程為重點,以改革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為基礎,以構建課程標準和考評體系為保障,融“教、學、做”為一體,全面提高專業課程教學質量。我們大幅度修改各專業主要課程的教學大綱,組織教師和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共同編寫教材,建立相應的試題庫,將職業資格認證、工種技能鑒定等內容納入教學,在高職畢業生中推行“雙證書”或“多證書”,在滿足學生考證、就業需要的同時也相應提升了社會服務能力。我們的課程建設目標是建成達到國家級精品課程標準的課程1門、達到上海市精品課程標準的課程2門、院級精品課程6門,自編教材6門,125規劃教材2門。
3 打造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教師隊伍
3.1 完善師資隊伍結構,培養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
加強現有師資的培養,提高教師素質,鼓勵教師在職學習、進修培訓,提高學歷水平和業務能力,并有計劃有步驟地選派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到德國、加拿大等國進修培訓,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的職業教育經驗,與國際接軌。加強教師技能培訓,提高教師的實踐經驗。拓寬師資引進渠道,加大對高學歷、高技能人才的引進力度,面向社會招聘優秀碩士研究生以及有實踐經驗的技術骨干。
3.2 雙師型隊伍建設 加強現有教師的培養和培訓,使之盡快具備“雙師”素質。有計劃地組織專業課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鼓勵教師參加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造價工程師、注冊建造師、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掌握最新的技術和管理規范,把行業和技術領域中的最新成果不斷引入課堂。
在復合型教師缺乏的情況下,理論教學由理論能力強的教師擔任,實踐教學由實踐能力強的教師擔任,或通過引進經驗豐富的現場技術人員到學院任教,聘請校外實訓基地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加強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發揮“傳、幫、帶”作用,促進現有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的提高,促進師資隊伍整體素質的優化。
3.2.1 專業理論課教師 專業理論課教師應掌握本專業及相關專業完整的理論知識以及工藝知識,在教學中要處理好與相關課程的配合關系、主輔關系,掌握好相近課程的內容和教學進度、深淺度,要做到這點,要求教師具備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便從不同角度完成對某一教學內容概念、原理及計算方法的講解,并熟練地用以解決生產實際中的計算問題,做到各種教學內容的密切協調與滲透。
3.2.2 實訓指導教師 實訓指導教師要有較高的生產實習教學水平,準確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最優化的實訓方案。實訓指導教師既要有較高的問題感知能力與實施最佳教育方案的能力,又要有遵循學生思想品德與知識、技能、能力形成的規律,善于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積極性的能力。
4 建設完善集教學、實(培)訓、開發、鑒定為一體的建筑實訓基地
為盡早將我校建成發展定位準確、辦學特色鮮明、品牌效應突出的職業教育基地,在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教材建設、課程設置、培養模式和內部管理制度改革的同時,全面提升學校實訓基地建設。實現以建筑類專業為重點,兼顧相關專業的設施齊全先進、功能多樣并集教學、實訓、職業技能等級鑒定為一體,具備社會技術培訓與服務的區域資源共享,且在我校乃至上海市相關專業職業群的教學和技能培訓中發揮骨干和示范作用的實訓基地。
5 結束語
經過十年的努力,目前我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已成為上海市“重點”專業(085工程),已畢業學生千余人,在校學生三百多人,每年培養在職學生千余人,培養的學生深受企業歡迎,部分學生工作后在短短的時間內即成為就業單位的骨干。我們還將一如既往地努力,力爭將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建成特色鮮明、效果顯著、在全國高職類院校處于領先地位的重點專業。
參考文獻:
[1]曹曄,邵建強.職業教育工學結合制度的宏觀探究[J].職教論壇,2006(17).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建筑工程;實踐教育;轉型發展
一、緒論
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也為了提高學生的社會職業素養、加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已逐漸被高教界認同。而“應用型本科”是四川省對新型的本科教育和新層次的高職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模式的探索。成都工業學院作為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在完成使命、實踐高等教育的道路上,敢于創新,不拘泥于已有的體制和方法,充分發揮教師以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集思廣益,大膽地采用新方法、新理念、新模式等,開創性地建設一類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這是成工院創辦應用型本科學校的一個辦學特色。應用型本科院校不同于傳統的學術型大學和各類職業技術院校,應面向行業,服務地方,明確“為地方培養人才”的目標,來培養社會需要的專用人才,此類型人才的專業知識、工作能力都有鮮明的特點,有較好的理論基礎、較強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其對科技的運用、轉換和推廣能力都比較強。所以該類人才的培養要求更高,不僅要有傳統本科院校學生扎實的基礎知識、良好的自學能力、較高的綜合素質以及一定的研究創新能力,還要有高職高專院校學生通過多實踐、多操作而掌握的面向生產、服務、建設、管理一線技術工作的實際動手能力。最后通過產學研結合的方式,培養服務地方的應用型創新人才。
二、轉型發展分析
根據應用型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分析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轉型發展,而專業的轉型發展最終落在人才的培養過程。如何使得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更好地適應當地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考慮。
1.課程體系的設置
課程體系的設置在參考其他學術型本科院校的設置的基礎上,密切關注該建筑工程行業的發展動態,辦出自己的特色。(1)普通課程設置的完善為了培養建筑工程專業應用型創新人才,我們需要制定新的課程體系,以適應社會需求,滿足地方和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構建應用型課程體系特別是建筑工程技術這種實際操作性較強的專業我們不僅要強化基礎理論教學,加大學生的專業知識面,同時還要重點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并使其相互融合,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既要把握課程體系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又要避免出現只重視應用不重視基礎理論知識而導致學科的發展后勁不足。所以在教學計劃的安排上應先慢后快,在大多數學生達到基本要求和具備雄厚的專業基礎知識后,再進行專業課程學習。其中專業課程的理論教學內容上除了常規建筑工程的專業知識外,還應加入具有前瞻性、國際化、信息化方面的內容。(2)人才培養的職業適應性——職業性課程設置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養要體現職業的適應性。建筑行業職業適應性是指從事某項建筑工作所必需的素質特征,而這些素質特征可以是創新能力,也可以是某種技能或者某種技術等。因此新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主要指向就是培養具有職業適應性的人才。以建筑工程為例,就是根據建筑專業崗位的需要以及市場的導向,來引導人才的定位,使學生在學習實踐能力、交流創新能力以及社會適應能力上更加突出。總體來說,人才培養定位就是以職業能力的綜合要求為指向,所以可以加入一些建筑工程方面的職業性課程在教學計劃中。但是隨著課程體系中職業性課程的逐漸增多,課程知識碎片“拼盤化”的現象可能會越來越嚴重,最終會影響專業教育課程功能的發揮。因此應注意職業性課程在教學中的比重。針對以上課程體系方面,要想辦出特色,可以針對本專業學生工作內容設置特色課程。首先明確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服務的區域、行業類型,及在這些主要行業中本專業學生主要從事的工作內容。土木工程中,有工民建方向、道路橋梁方向、巖土方向等,而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的是工民建方向。工民建方向的學生畢業主要去向有:施工企業、監理單位、設計單位、房地產公司等。用施工企業進行舉例說明,在施工企業的初級工作內容有:①讀懂設計意圖——看懂建筑、結構圖紙;②測量放線;③施工組織設計及各個施工方案的編寫策劃;④給施工班組做好技術交底;⑤資料的收集整理;⑥進場材料驗收,送檢。因此應該在職業性課程設計中,加入針對這些具體工作內容的課程。再如,在施工企業需要項目經理一職,而項目經理有ABCD四個級別,不同的級別有不同的要求,除了學歷的要求外,還要求取得注冊建造師執業資格。針對具體的標準,可以開設職業性課程,如一建、二建考試內容的學習和加強普通課程,如英語的學習,以此來滿足學生的職業適應性。以上是以施工企業詳細舉例,其余工作類似。
2.校企合作
應用型本科院校要通過“產學研”結合的方式培養應用型人才,校企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對于建筑工程行業,學校把學生送到施工企業,存在很多的現實問題,很多施工企業不愿意接收。近兩年其他專業成立的“卓越工程師班”就是通過克服多種困難,開始嘗試把學生全部送到企業學習的這種校企合作模式,通過產學研結合方式培養應用型人才。除了把學生送到企業這種方式外,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真題化”教學,其實踐教學與企業生產緊密結合的同時,還可以保持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同步。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中的實驗項目、課程設計、畢業設計或論文都可以來自施工企業、房地產公司或其他相關單位,使其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性。也就是說真題化教學的內容是真實的課題,即取自于在建工程中一些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真題化”教學類似于目前地鐵公司采取的一種“校企合作”模式。近年來地鐵發展迅速,單位大量擴招,這么多人不可能都到公司進行實地培訓,那么地鐵公司就提前到學校選好學生,根據每個月學生在校學習專業課程的情況,出與企業實際問題有關的每周一題和每月一文,讓學生學習,然后再定期到學校進行交流。這種校企合作方式對于培養應用型人才也有異曲同工的效果。深入開展校企合作教育,必然會使教學管理的理念、方式和方法發生變化,從而推動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轉型發展。
3.師資隊伍建設
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工程專業師資的要求,應該是熟悉業務和專業知識的“雙師”型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是同時具備專業知識和實際運用能力。那教師也應同時具有理論知識和現場經驗,作為雙師型教師不僅要能傳授專業知識,更要了解現場情況和熟悉崗位操作,并且能通過恰當的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方法培養建筑工程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工程專業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①聘請具有豐富建筑工程現場經驗的人才作為兼職教師;②培養在校缺乏工程經驗的教師,通過在職培訓或企業兼職的方式到施工企業、設計單位等承擔具體的工作任務。這樣做的好處是增加在校教師工程經驗,增加與社會各部門和相關企業的合作,同時也能掌握建筑行業的發展形勢和方向。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建筑工程行業應用型創新人才,“雙師型”教師是關鍵。
三、總結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職業能力培養
我國當前對人才的需求不僅是高學歷人才,更需要具有較強實踐性、操作性的職業性人才,而現代學徒制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充分結合實踐,能夠為行業提供更多高技能人才,從而滿足行業對人才的特殊需求,下文將結合自身工作實踐,提出提高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關鍵點。
1現代學徒制與專業職業能力概述
1.1現代學徒制
現代學徒制是基于學校、企業與行業實現深度合作,借助于教師、師傅聯合教學模式組成的現代人才培養策略。從客觀上來看,現代學徒制是基于中國古代的學徒制度以及西方的初期現代學徒制度發展轉變而來的。英國早在20世紀的70年代就開始推廣現代學徒制,該制度主要包括技術與職業教育計劃、統一職業準備計劃等等,在1994年,英國政府正式推出現代學徒計劃試運行,并在2000年作為國家培訓制度的主體制度類型,這個階段現代學徒制也得到了全球化的推廣與應用。在現代學徒制體系框架下,不但實現了教育體系與勞動力市場的巧妙匹配,同時也使得更多的勞動力有機會獲得高等教育,滿足了社會發展的需求與個人成長的需要,更是解決了長期以來技術型工人短缺的問題,使得社會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該體制當中,培養的目標是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通常采取學校直接與企業簽訂合同的方式來進行連接,充分調用資金、技術,滿足人職匹配的問題。由于該制度的構建既可以滿足招聘者的崗位需要與職業價值需求,又可以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幫助新勞動者快速融入工作崗位,所以有效推進了行業的發展進程。以現代學徒制作為人才培養的核心,突出了教育的實踐性,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更是體現了以師傅言傳身教為目標的教育科學體系,滿足了新型育人的要求。
1.2專業職業能力
專業職業能力是指人們從事某種工作時所表現出的綜合能力,該過程需要學習者能夠將自己已經掌握的各種知識、技能與態度融入情境中,通過遷移與整合實現職業工作目標。一般來說,專業職業能力主要依靠職業能力測試來進行綜合判斷,可以確定某個人是否能夠勝任某項工作。職業能力測試在日常管理中又被稱之為實操技術測試、職能傾向性測試等等。目前,國外針對專業職業能力的培養主要以職業能力培訓機制為主,這些機制的應用使得勞動力綜合技能水平獲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很好地解決了勞動力素質不高、高等教育覆蓋不全面的問題,這些都為我國的高職院校教育引導工作提供良好的指導依據。在充分借鑒西方專業職業能力培養機制的同時,我國的一些高職院校開始嘗試案例教學、實訓教學融入日常教學活動當中,借助于社會調查、社會實踐活動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視野,增長才干,滿足教學的全過程控制需要。除此之外,專業職業能力的培養還需要突出多元考核評價的內容,以此來突出學生的職業能力與業績考核水平,指導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知識與技能,滿足職業規劃與發展的需要?,F階段有關于專業職業能力的研究眾多,除了有關于學生職業能力內涵與特征的研究之外,一些學者也從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過程等方面進行研究,無論是何種研究結論,都明確指向一個結果,那就是只有解決學生專業職業能力培養問題,才能夠確保高職院校課程教學體系的效果,才能夠真正培養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發展需求的人才。
2現代學徒制背景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現代學徒制背景下,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實施職業能力培養,對于學生、院校以及社會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2.1院校發展的需求
從院校發展的角度上來看,現代學徒制背景下開展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職業能力培養工作,能夠更好地滿足院校定位。高職院校在現代教育培訓體系中的定位是為社會輸出大量、高質量的優秀技術、技能型人才,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人才的綜合素質、業務能力與技能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高職院校,要想提高教學質量,突出辦學特色,就必須要積極轉變教學模式,更好地適應社會用人單位的發展需求,改善學生的就業質量與市場競爭力。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需要做好行業與企業的內容融合,更要推進校企聯合辦學模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借助于現代學徒制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出道德水準高、綜合職業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更好地滿足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的培養要求。
2.2學生自身的需求
從學生自身發展的角度上來看,近些年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高等院校擴張規模持續增加,每年大量的畢業生涌入市場當中尋求就業的機會。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畢業生要想找到高質量的工作,就必須不斷打磨自己的本領,提升就業能力,否則將會面臨更為復雜的外部競爭壓力,甚至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屬于熱門就業崗位,但是正是由于市場容量大,對于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要求才會更高。在日常學習中,借助于現代學徒制度,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角色,了解自己未來的工作模式,做好職業認同與準備,不但可以提升就業的效率,同時也能夠指導個人的職業規劃與長遠發展,提升個人價值,進而達到回報社會、奉獻社會的層次。
2.3社會發展的需求
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我們不但需要鞏固已經取得的建設成果,還需要一大批具有生產技術能力與操作管理能力的復合型技術人才。高職院校在我國的定位是培養專門技術型人才,通過在高職院校的日常教學中推廣現代學徒制,能夠很好地解決辦學理念與特色的問題,通過積極轉變辦學模式,也有助于適應社會發展的階段,推動歷史的進程。另外,伴隨著職業教育的社會關注度不斷提升,傳統的教學模式也不在適應于學生自身成長與發展的需要,這樣的條件下需要盡可能避免課程教學體系與企業崗位需求脫離的問題,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熟悉各種專業技能,從而滿足人才培養的各方面需要,具備一定的職業能力后,才能夠更好地融入本職工作當中,確保就業質量與就業率,降低失業率也有助于改善社會環境,維持社會穩定與長治久安。
3基于現代學徒制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職業能力的培養策略
3.1在工作實踐中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對于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所以在日常教學中除了需要突出理論知識的教育與引導,還需要強調實踐教育,這也是現階段高職教育中存在不足的部分。高職院校針對學生實施實踐教育,主要包括技能、實訓、實驗等多個方面,在現代學徒制的基本框架下實施教學改革,則需要結合實踐教學的流程與特征來進行整體規劃、設計,滿足教學實踐的要求。在現代學徒制度的模式下,許多實踐活動需要借助于校企合作的方式來完成,在實踐過程中要求學生扮演學徒的身份,借助師傅帶領徒弟的一對一學習模式提升教學實踐效果。除此之外,在學生安排頂崗實習模式時,則需要制定更為詳細周密的教育方案與考核管理模式,這樣就可以滿足實訓教學的適應性要求,讓學生能夠滿足學徒制度的自我成長需要,進而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變化。
3.2確立人才培養目標,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
高職院校的課程培養一個很重要的培養目標就是學生的綜合能力,而學徒制培養模式也正是突出了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所以兩者具有很強的相關性。通過團隊協作、溝通能力等多種技巧的培養,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快速適應陌生的環境,也有助于滿足勞動者的專業技能培訓與操作能力客觀要求。針對高職院校的學生實施綜合職業能力培訓教學,才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企業內對于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的定位需求。推廣現代學徒制度,能夠在學生培養的過程中突出教學目的與行業的特色,針對性的配置好師資力量與課程資源。從學校的角度上來看,則主要側重了專業理論的額培養與專業知識的培養工作,確保實踐教學的成果?,F代學徒制的應用可以滿足學生言傳身教的發展模式需求,解決了人際交往、團隊協作兩個十分關鍵的技能因素,切實改善了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滿足了個人職業規劃與發展的要求。教學實踐環節中通過一線操作人員參與到課程教育引導當中,能夠滿足學生對于一線操作的直觀認識,不但可以提升人際交往的能力,也有助于改善團隊協作綜合素質,幫助學生適應了外部環境,提升了生活質量。在教育學習過程中,基礎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提升卻更為關鍵,要求做好實踐教學各方面工作,切實處理好管理實踐與工作技能的學習關聯,不斷提升個人綜合職業素質,一方面能夠更好地發揮校企合作的規劃發展定位與需求,另外一方面則能夠突出實踐教學的功能,滿足基礎知識定位與社會發展的需要,推進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建設,為社會輸出大量專業技術人才創造良好的條件。
3.3充分結合理論與實踐,為學生發展奠定基礎
伴隨著時代的發展,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培養工作開始嘗試理論、實踐相結合的途徑,而多種嘗試中,現代學徒制度是匹配度最高、適應性最好的模式之一。將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才能夠滿足學生學以致用的發展要求。作為企業,則可以結合學校制定的培養方案來為學生量身定做教學模式與策略,同時處理好各方面的內容,強化引導工作。企業加入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與實施環節后,才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職業環境,在真實、高效的工作環境當中,學生的技能才能夠得到錘煉。除此之外,由于更加關注綜合能力的訓練與改善,同樣也解決了學生崗位控制與技能發展方面的問題,從而促進專業技能知識的養成訓練,滿足了實踐操作與綜合素質的提升要求,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個人的發展規劃,為其提升就業質量創造了條件。
一、建筑工程技術高級工程師(教授級)資格專業名稱參照表
建筑
專業
城鄉規劃、建筑學、建筑電氣設計、給水排水設計、暖通空調設計、風景園林設計、城市燃氣設計、建筑裝飾設計、建筑結構設計、市政路橋設計、巖土工程、建筑工程地質勘察、建筑工程測量、建筑施工、建筑裝飾施工、建筑機械施工、建筑機電設備安裝、給水排水施工、建筑電氣安裝、暖通與空調設備安裝、市政路橋施工、城市燃氣施工、風景園林施工、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檢測、建筑工程造價、樁基檢測、建筑材料、 水泥制品、建筑陶瓷、建筑防護設計、建筑防化設計
二、建筑工程技術高級工程師資格專業名稱參照表
勘察
設計類
城鄉規劃、建筑學、建筑電氣設計、給水排水設計、暖通空調設計、風景園林設計、城市燃氣設計、建筑裝飾設計、建筑結構設計、市政路橋設計、巖土工程、建筑工程地質勘察、建筑工程測量、建筑防護設計、建筑防化設計
建筑
施工類
建筑施工、建筑裝飾施工、建筑機械施工、建筑機電設備安裝、建筑給水排水施工、建筑電氣安裝、暖通與空調設備安裝、市政路橋施工、城市燃氣施工、風景園林施工
建筑
管理類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檢測、建筑工程造價
建筑
建材類
建筑材料、水泥制品、建筑陶瓷
三、建筑工程技術工程師資格專業名稱參照表
勘察
設計類
城鄉規劃、建筑學、建筑電氣設計、給水排水設計、暖通空調設計、風景園林設計、城市燃氣設計、建筑裝飾設計、建筑結構設計、市政路橋設計、巖土工程、建筑工程地質勘察、建筑工程測量 、建筑防護設計、建筑防化設計
建筑工程管理類
建筑施工、建筑裝飾施工、建筑機械施工、風景園林施工、建筑機電設備安裝、給水排水施工、建筑電氣安裝、暖通與空調設備安裝、市政路橋施工、城市燃氣施工、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檢測、建筑工程造價、樁基檢測
建筑
建材類
一、能力培養存在不足
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主要培養從事工程現場施工與管理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核心就業崗位是施工員。在人才培養體系中構建了“模型化展示、項目化教學、視頻化助學、個性化實訓”的四化教學體系,以培養“操作能力與設計能力并重”的創新型技能人才為目標,并構建了與專業技能培養相配套的實踐教學體系。圖紙是工程技術界的語言,建筑設計人員所有的思想、意圖都通過圖紙來傳達給建筑施工人員,建筑施工人員也要通過圖紙來理解設計人員的意圖。凡是從事建筑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的技術人員都離不開施工圖紙,圖紙是建筑工程項目施工與管理的主要依據。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不足,學生在施工圖識圖過程中,從平面施工圖建立三維立體感的認識過程中比較困難,學生的識圖能力不足。
二、專業人才培養操作實踐
鑒于建筑模型制作課程是一門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表現能力的課程,對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有積極作用。我們在學生專業學習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增加模型制作項目,學生通過模型設計與制作培養空間思維能力,同時提高學生設計創作能力。在培養過程中,以項目引導學生進行模型制作,其最顯著的特點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教學模式,創造了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教學模式。項目式教學是近多年國內高職院校經常采用的教學方法,非常適合于喜歡動手實踐的高職類學生教育。
1.理論課程教學。
我們在《建筑識圖與構造》課程的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建筑細部構造模型制作。在學習三面投影的知識時,讓學生利用紙板制作各種形體,輔助學生對點、線、面的空間感知;在學習建筑構造時,讓學生利用塑料板等制作樓梯、墻身等大樣構件,以更好理解并掌握所學構造知識。學生通過制作細部的結構或者形體的模型,能夠更好地理解建筑施工圖識圖教學的內容,同時更好地理解建筑構件的具體施工工藝過程,掌握建筑構造的基本知識。原本模型展示的理論教學,學生理解困難,效果一般,通過改變教學方法讓學生動手操作,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實訓課程教學。
在《房屋建筑設計實訓》教學過程中,學生設計并繪制滿足教學要求的建筑施工圖后,讓其利用塑料板材、泡沫塑料、膠合板、涂料等材料按一定比例制作其所設計的小型建筑模型。模型的制作過程正好是由二維圖紙轉換為三維立體的過程,與施工圖識圖理解的過程不謀而合。在實訓教學中引入模型,將施工圖中的實際尺寸按比例縮小,從而實現將二維施工圖中需要對照識圖的第三個尺寸在實體模型中展示,實現建筑施工圖紙的識讀及模擬應用過程。本法作為提高施工圖識圖能力的輔助手段,發揮了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了學生對專業實踐的興趣,寓學于樂、融學于做中,尤其是在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上,省去了煩瑣的空間想象思維引導過程。
3.綜合素質與能力培養項目。
“大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培養項目”是紹興職業技術學院一項有經費資助人才培養特色項目。項目的實施喚醒了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自主意識,提升了人才培養的質量,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提升了大學生的領導力,全面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專業教師作為指導教師每年均組織學生申請項目,如2012—2013年度“校園建筑模型的設計與制作”,2013—2014年度“建筑構造教學模型制作”,2014—2015年度“紹興橋梁文化的探尋與模型制作”和“學院二期工程實訓比例建筑教學小模型制作”,通過項目引導學生進行各類模型制作,增強動手能力,擴寬知識面。通過建筑模型制作,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在各種模型材料的選取與制作過程中,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相比于建筑模型制作本身,學生在設計方法上的收獲更大,學生綜合素質有所提高。
4.新苗人才計劃。
為鼓勵大學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浙江省科技廳、共青團浙江省委、省教育廳組織實施了“新苗人才計劃”,每年在省內高等院校中擇優選擇約300個項目進行資助。我們通過發掘模型制作方面優秀的學生,指導其申請項目,其中“新農村住宅模型設計與制作”(2013R458002)項目組織實施較好,團隊學生設計并制作多套符合新農村需求的住宅建筑模型。
5.學生社團。
高校學生社團是學生自愿組織,活躍學校學習氛圍,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的活動。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在引導下,成立專業學生社團“建筑模型社”,社團組織興趣相投的同學,制作了眾多經典的建筑模型及建筑小品,“建筑模型社”在2014年度被學校評為三星級社團。社團活動活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專業課程的授課同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為了制作好模型,大部分學生都能投入到專業知識的學習中去,形成互動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也更扎實。通過以上的手段,我們將建筑模型制作慢慢糅合進了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的培養過程中去,通過統計《建筑識圖與構造》這門課程11級至14級年學生的平均成績,我們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效果有了顯著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明顯感到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得到明顯的提升。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