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6 18:46:31
序論:在您撰寫雕塑造型藝術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兩漢時期的雕塑藝術主要集中在陵墓美術的范疇之內,其中最為典型的有霍去病石刻、楊家灣兵馬俑、漢陽陵兵馬俑、徐州獅子山兵馬俑等。這時期的雕塑有著一個共同的藝術形式,而這種形式實際上是對藝術審美的一種非寫實性的具象表達。這種非寫實性的具象表達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整體造型中追求氣韻生動的象征性和意象性的審美特點追求氣韻生動的象征性、意象性是構成非寫實性具象表達的主要形式,同時也是傳統雕塑藝術中審美精神的主要追求。象征性的表達是藝術表現形式及目的,這時期人們更多利用雕塑的形式來傳達對死者的告慰之情和對神靈信念的理解,同時又通過這種方式自然而然地表現出審美的情感,雕塑造型中充滿了強烈的運動感和內在的力量感。從兵馬俑到陵墓石刻,所有的造型藝術都以象征性入手,追求大氣沉雄的意象表達,以其重復的美學特征來象征氣吞萬里的氣象,以期達到鏡像現實生活的特點,以圓雕和浮雕及線刻相結合的處理手法來表達漢代所特有的非寫實性表達的意象美學。
(二)“隨遇而安”的整體具象而局部寫實的特點整體具象而局部寫實是從兩漢時期開始延續下來的一種傳統的表現形式,這種形式源于雕塑的象征性,作品往往流露出一種強烈的“點到為止”“隨遇而安”的特點,對細節的變化不做過多的考究,有很強的隨意性,后人往往又覺得這是一種情趣。整體的具象往往根據需要而任意選擇表現形式,如漢陽陵兵馬俑以及楊家灣兵馬俑的共同特點就是人物的頭部高度寫實而身體只是做了簡單的結構處理,對結構和解剖不做細致的描繪,把細膩性和寫實性用繪畫的特點來代替。雖然能從單個俑的造型中分辨出人物的形象特征,但是這種特征只是對人物形體的概括,同真正的解剖結構相差太遠;雖然整體上符合比例,但也只是符合視覺上的比例,絕非是按照人的真正比例和結構,同寫實有很大差距。這種形象是輪廓式的“像”,而絕非寫實風格體系中生理解剖的“像”,是象征性的、意象的表現,并非是真正寫實性的。
(三)“做人不如做動物”形體之上的差異性在雕塑造型中對人和動物的形體處理,對人物的表現遠遠落后于對動物的表現,流露出在形體之上自我矛盾的差異性。無論石刻還是各種俑的造型,先民們對動物的塑造投入了更多的熱情,使動物的表現更加生動形象,這一點和長期以來人們對于生活的觀察和理解有很大的關系,同時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愿望的一種表達。而相對于動物的塑造,人物雕塑顯得粗糙而缺乏生動性,流露出人們對自我的認識缺乏一種嚴謹的態度,表現出藝術對人體的自我封閉的狀態與心理。如楊家灣兵馬俑中的人物造型,只是通過模擬對象來象征現實生活,盡管為了避免雷同對人物形象做了區別性的刻畫,但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刻畫,對于結構的組成、形體的組合與穿插并沒有進行過多的塑造,但是同一坑中的馬俑卻不同,進行了形體與結構的處理,加進去制作者對馬的理解和思考,形體上方圓并用,運用“弧線”和“S”形線來強調動感,更好地解決了形體的穿插關系,并且在對解剖和結構理解的基礎上進行了概括,減少不必要的光影效果對整體影像的分割,使單個形體塑造充滿著渾厚的感覺,動靜結合,整體上達到一種氣勢上的追求。兵馬俑的這種處理手法迅速擴展到所有動物造型的身上,造型的形體感越發強烈,語言上進行繪塑結合,線與雕刻相結合,并且這種形式與語言也在地上石刻的造型上運用,逐漸成熟,最終形成傳統石刻的非寫實性的表現語言。
(四)“做人重面子”及“察顏觀色”的特點“重面子”是指在整個人物雕塑的塑造上往往只注重面部的刻畫;而“察顏觀色”是指用繪畫的特性來彌補雕塑的不足,尤其是對色彩的需要。從寫實的風格來看,雕塑的寫實性在某種程度上被色彩代替,與其說雕塑和現實之間的“像”,倒不如說是繪畫色彩和對象的接近,是色彩的寫實?!爸孛孀印倍p身體,在臉的表現上比較細膩,往往不重視身體的表現,完全是為了需要才象征性地處理一下,對解剖和結構不做深刻的處理,只是表現出輪廓影像中的基本結構和比例關系,追求整體氣勢而突出個性特點,如西漢楊家灣兵馬俑中將軍俑的表現手法就是如此,微微隆起的“將軍肚”配以略顯盛氣張揚的面部表情,腹部與面部相比較,腹部往往是象征性地傳達其存在的觀念,而面部的表現反倒顯得謹慎,在處理上通常略為細致寫實,發型、胡須和其他形象特征都表現得非常細致,配以接近客觀真實對象的彩繪,為制作兵馬俑的再現現實目的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形成了兩漢時期特有的風格。
(五)現實性與單一性的對象表達表現的對象有著強烈現實性,缺乏豐富多彩的表現內容,既沒有出現神像也沒有出現希臘式的人體,目的極其單純,就是鏡像生活。雖然其中也有一些神話題材及通俗信仰的題材,墓葬雕塑幾乎完全是對現實生活的鏡像,所有的雕塑沒有出現對神像的崇拜,也沒有出現對人體的描寫,這也是非寫實性表達中非常明顯的特征,從某種角度上顯露出對神的敬畏和無知及對人自身的認識缺少一種自信的精神。盡管墓葬總體上的設計意圖是為了滿足先民們的通俗信仰,雕塑與壁畫等充滿著神話迷離的色彩,表達了先民們幻想著死者在另一個鏡像的世界中得到永生的觀念,但是在雕塑的造型中始終沒有出現對于各種神像的表現,而把對神的理解與表達交給了兩漢時期的文學和繪畫,神性的表達只是斑駁的幾點,并不是雕塑藝術的主要任務,反映生活鏡像現實才是終極目的沒,因此對物質上的滿足最終成了最急切的表現形式。
二、形成非寫實性表達的主要原因
中國古代雕塑的發展到兩漢時期形成了非寫實性表達的形式和語言,這有著深層次的原因。從歷史發展和社會發展的條件來看,兩漢時期尚不具備走向寫實的條件,因為寫實雕塑的產生是需要哲學觀念、意識形態及社會文化等各種條件的長期積累而產生的,這種非寫實性的表達是復雜的社會哲學對審美取向的制約,以及人們生活中自我約束、自我表達的一種結果。往往有何種社會意識形態就會產生何種藝術形態。非寫實性的表達是復雜的社會哲學及人們自我約束、自我表達的一種結果。
首先,秦漢時期哲學觀念對雕塑非寫實性表達產生了重要影響。雕塑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美的需求或者為了人們欣賞。出現雕塑造型藝術往往不是單純為了創作而產生的作品,而是以功能性為目的,滿足通俗信仰上的需要。包括各種明器或者陪葬器在內的雕塑造型藝術品,單純為了觀賞性的作品幾乎就不存在,因此好看與否已經不是主要的,而是附加到其制作過程中去的次要的意義。雕塑的制作完全是按照墓葬的禮儀觀念和陰陽觀念來進行,包括造型和著色?!霸跐h代社會的通俗信仰,包括陰陽五行觀念、神仙方術、讖緯觀念。在漢人日常生活領域所有方面,這些因素以其潛在的力量,規范和調節著人們的行為方式,對漢人的造型活動和審美觀念也具有深刻的導向、規范和調節的促成作用,它直接影響了漢代造型藝術的面貌。”因此,在這一過程中直接放棄了純粹的美的形式,連繪色也并非是因為美,而是各種禮儀及通俗信仰的需要,長此以往,在功能信仰的觀念上慢慢揉進了一些審美的單純性,在制作過程中制作者開始講究造型的生動性和視覺美感,逐漸形成了一種非寫實性的表現語言。其次,整個社會審美取向對雕塑造型藝術的引導和制約,使雕塑的制作從一開始就用中國繪畫中的隨意性代替了解剖學的嚴謹性,追求繪畫中的審美氣質而放棄了一些解剖學中的幾何、數學、對稱等審美原則。
再次,社會發展的現狀對其審美的制約。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農耕社會,日常生活中關注最多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表達最多的是對自然生活的理解和愿望,而缺少對人自身的肯定。人們在審美表達時總是去和自身的現狀相吻合,總是和自身所受的某種情形相背離,表達自己對不能達到的某種目的的向往,表達自己的理想,這種愿望在藝術作品上往往顯露無遺。最后,人不能充分認識自我,缺少自信與激情。對于藝術創作而言,兩漢時期雕塑的創作缺少一個出現人體藝術所需要的特有的環境和開放的氣氛,這個條件雖然并非是主要的,但卻是不能忽視的。倫理道德觀往往是藝術家的枷鎖,藝術作品往往只能表現一些沒有地位的和遠遠不可能觸及安全的角色,如樂舞俑、奴隸,以及一些動物等,雖然是人物但絕非是人體形式的人物,都是以著裝等形式出現的。通俗信仰和禁欲主義導致漢代雕塑缺少人體表現形式。因此也就造就了先民們對動物的生動表現。無論從空間形體還是從人性倫理上,對動物的表現遠遠要比對人的表現要輕松許多。而對動物的表達永遠都是自由的,因此,兩漢時期雕塑藝術中的動物造型生動而充滿活力。
三、非寫實性表達豐富了藝術的表現形式
冰雪雕塑是大學校園中是高校校園文化和藝術的重要載體,擁有著無與倫比的魅力。雕塑藝術具有很多做勇敢,如:加強審美教育、利于校園文化氣氛的形成、加快文化之間的溝通,具體表現如下:
1.引導作用
雕塑藝術能夠滿足師生們感官和感覺上的追求,它作為一種存在于校園文化中的內涵豐富的立體藝術形式,通過視覺上的影響對校園空間文化的產生和發展,對師生的心靈追求和思想追求做出了引導,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向也會得到更好的塑造,能夠體現出時代的特征。
2.文化溝通作用與親近感
師生的藝術欣賞能力受到雕塑藝術獨特魅力的影響,師生之間以及學生給之間的文化交流和文化溝通都會得到促進。
3.審美教育功能
性格的培養和塑造以及陶冶作用就是所謂的審美教育功能。好的冰雪雕塑是激發學生進取精神和凝聚力量的基本,是大學文化的有形的物質載體,可以在無言中對學生的審美情趣進行培養和陶冶,可以讓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高尚人格的塑造得到升華。校園軟實力的物化是通過冰雪雕塑來表現的,它能夠對校園環境進行美化和裝飾,利于校園學習氣氛的營造,提升了校園品位,豐富了師生們的精神內涵。
二、校園冰雪雕塑作品設計的方法和原則
1.設計原則
(1)生態化原則
生態化設計最理想的理念就是我們都知道的“天人合一”,這也就成為了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利用已有的環境為基礎,根據地形地貌并且按照該地生長的綠色植被,進行合理的設計,通過合理的植物色彩配合,提升作品的美觀度,這也是高校校園的冰雪雕塑設計中必備的,可以保護自然環境,給人以沒的享受。
(2)人性化原則
雕塑和人之間的交流關系是現代校園之中的冰雪雕塑的重中之重,所以冰雪雕塑也不僅僅只有觀賞作用。優秀的藝術作品不會受到地域、文化、時間、文化的影響,他們可以穿越國界讓人們進行過跨越時空和實踐的對話,這樣的對話的形成能夠讓人們對學校的歷史還有作者情懷的感知更加深刻,學生們的藝術欣賞能力、審美能力都會得到提高,還能引發思考,陶冶情操。
(3)整體性原則
為了讓雕塑作品和空間、地域、人文以及環境很好的融為一體,就要實現校園冰雪雕塑在設計時與校園環境中的建筑、山水以及植物等景觀元素之間的對應和結合。同樣的,對環境問題和歷史文化等問題的重視是校園冰雪雕塑設計的時代的反映。
(4)空間性原則
就空間來講,校園冰雪的雕塑使用的都是公共的空間,就導致了空間的有限性,不同于其他的空間,它的范圍比之公共空間還要小上許多,所以在雕塑數量的尺度上更需要注意。在主題、尺度、手法的選擇是設計藝術雕塑時最要注意的,要完美地和環境相協調。
(5)文化性原則
冰雪雕塑的設計充分體現出了不同的文化內涵,它更是大學校園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要盡善盡美地體現出這一大學的民族傳統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科技先進文化。
(6)創新性原則
不斷地取長補短、查缺補漏,是現代冰雪雕塑設計的精髓,它學習了以往的設計精華,還進行了持續的創新和發展,各種藝術流派的風格都經過了不同程度的揚棄,新成果的現代的具有創新性的冰雪雕塑,這樣促進了理論的發展和思想成果的提高。運用了“洋為中用”和“古為今用”方法,對此進行創新,使校園環境更有美感。
2.設計方法
(1)設計調研
受眾心理審美、校園文化和環境、行為方式等都是調研的主要內容,在更加細致的方面還包括了雕塑的位置、主題、形狀的選擇,以及處理細節等等。點煙的方法主要包括了問卷調查法、觀察法、訪談法等等,進行詳細的調查利于對數據和資料的統計。
(2)題材選擇
大學校園冰雪雕塑的題材選擇主要依靠相關的地域文化、科技文化、歷史文化、世界文化、傳統文化這些方面著眼,選擇如圖形雕塑、人物雕塑、內涵豐富的實物雕塑、自然雕塑等為原型,對校園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底蘊進行體現。
(3)位置選擇
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性是選擇雕塑位置的重要因素,要特別注意雕塑的空間朝向和視角方向,達到光影良好的效果。
(4)體量設計
作品的內涵完全可以通過雕塑的尺寸設計和體量來影響,相比于城市來講,校園的空間畢竟是十分有限的,大多數的校園雕塑盡量參考真人,達到尺度的統一,人和雕塑之間的距離也就縮小了,產生一種親近感,讓藝術與生活之間的距離縮小。
(5)造型設計
公眾們都可以接受的形象是在校園雕塑設計時最主要的,也就體現出了造型在冰雪雕塑中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運用夸張的方法把生活中常見的形象和常見物品擴大化,人們的好奇和興趣也會隨著超大尺度的雕塑的出現而提高。
(6)色彩設計
一、雕塑的城市價值
雕塑承載著人們強大的精神力量,它與城市的人文精神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雕塑是一個特定時期城市發展的結果,它隨著歷史變遷和城市的發展進步而不斷地變化,它是一個城市文明發展的不可磨滅的標志。另外,每個城市都具有地方文化屬性,而雕塑藝術也具有自身的獨立特性和地方屬性。無論城市如何發展,作為城市文化空間載體都應當符合地方文化屬性。
二、雕塑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運用體現
雕塑藝術在城市未來的發展和城市文化形象建設中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記錄了城市發展的各個階段。另外,城市的發展需要充分的文化積累。城市的形象是城市文化不斷積累的結果,文化環境也可以決定人們的生活方式。雕塑藝術與建筑藝術共同構成城市文化形象的時代特性。
(一)城市雕塑的分類
根據雕塑在城市形象塑造中所起作用不同分為五類,即紀念性雕塑、主題性雕塑、裝飾雕塑、功能性雕塑、陳列雕塑。第一,紀念性雕塑是用雕塑的形式來紀念某些人或事,比如紀念碑就是用來紀念某些具有紀念意義的人和事跡,但不是所有的紀念碑都有雕塑,而紀念性雕塑中雕塑要占主導地位,與雕塑結合的其他要素放在次要位置。第二,主題雕塑指的是雕塑要與建筑相結合,補充了建筑物本身的缺陷,主題雕塑的雕塑要求比較高,要通過雕塑來展示某一個主題。第三,裝飾雕塑所占的比例是比較大的,它可以作為一個城市的標志。第四,功能性雕塑,這是一類具有特定目的的裝飾雕塑。第五是陳列雕塑,指的是具有特定位置的一類雕塑。
(二)雕塑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應用
城市是人類的重要生存空間,人們對城市文化的認識是從城市的公共空間開始的。公共雕塑在城市文化建設和發展中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城市的發展是城市文化發展的綜合體現,雕塑藝術作為城市景觀藝術的體現,需要有自己的特性。城市雕塑在一定程度上間接地反映了民眾的精神面貌,它是城市精神文化的濃縮。隨著城市文化的發展雕塑藝術也在不斷地發展,公共雕塑是城市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雕塑的運用要根據雕塑本身的特征,再結合城市特定的地點和環境來確定。它在城市形象塑造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很好的藝術效果。城市雕塑通常立于一些大的公共場所,城市雕塑的應用使得城市因為建筑物集中的擁擠、單一、呆板得以緩解,同時增加了城市空曠場地的平衡感。
三、結語
(1)陶瓷雕塑造型單純。
因為陶瓷雕塑所采用的原材料的可塑性受到限制,所以在陶瓷雕塑的設計中藝術品的造型比較單一,都是采用簡單的造型構造,雕塑造型的一個動作、一個表情都是可以直觀地觀察到的,形成之后是靜止的。同時,這種陶瓷雕塑不是隨意進行雕塑的,而是在原材料的形態的基礎上所雕塑的。陶瓷雕塑在人物雕塑、動作雕塑、內涵雕塑等各個方面的造型都具有明顯的單純的特質,在人物雕塑方面都是以單一的人物形象或者物品為主,如在對武松打虎的造型進行構造的時候,多是采用著重描述打虎時英勇的形象,對于老虎采取簡略的手法。在動作雕塑方面,無論所要雕塑的作品是什么類型,都是靜止的單純畫面,沒有動態的連續動作。在內涵情感上的雕塑也是采用單純的情節和單純的情感表達,注重某一時刻的狀態表達。
(2)陶瓷雕塑造型完整。
陶瓷雕塑藝術成品都是非常完整的,它不僅包括人物形態、動作,也包括陶瓷雕塑本身所具有內涵。所有的陶瓷雕塑的內涵的表達都是通過陶瓷雕塑的整體所顯示出來的,而并非陶瓷雕塑的一部分所表達的。同時,陶瓷雕塑整體中的各個部分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協調的,看上去給人的總體感覺是非常的和諧,恰到好處。例如,在進行雄雞打鳴的作品造型的創作時,只著重雕塑雄雞的身子和腦袋部分,忽略了公雞的雙腿,將公雞的腦袋和脖子通過整體的造型的呈現出高昂的狀態。
(3)陶瓷雕塑造型具有藝術美感。
陶瓷雕塑的藝術品不想書法繪畫等傳統文化,它具有鮮明的立體效果,給人們一直觀的感受,讓人們可以從各個角度對陶瓷雕塑的造型進行審美,不僅能夠實現視覺上的美感價值,還能夠充分體現藝術家的內在情感,將藝術家的心理素質、審美情況充分地體現在作品上。
2陶瓷雕塑的造型思想
(1)陶瓷雕塑造型美學思想。
自古以來,人們在對待陶瓷雕塑的造型上都是非常注重紋樣和顏色的搭配,而對陶瓷雕塑的造型的選擇卻往往不太重視。然而陶瓷雕塑中最重要的就是造型的設計,一個陶瓷雕塑的價值與否,與陶瓷雕塑的造型有著密切的聯系,這就需要在進行陶瓷雕塑造型創作的時候注意它的視覺效果,充分的利用美學的思想。中國的陶瓷雕塑藝術與美學的思想是分不開的,在進行陶瓷雕塑造型設計的時候通常是采用中國式委婉的線條設計,表現出中國人追求自然和諧的美感,注重通過陶瓷雕塑的造型所表達出來的形式美。這樣才能夠保證中國的陶瓷雕塑流傳久遠,并具有一定的韻味。
(2)陶瓷雕塑造型與社會生活相結合思想。
不同的陶瓷雕塑會給人以不同的感受,但是所有的陶瓷雕塑都會表現出的一種氛圍就是和諧。想要將陶瓷雕塑發揚光大,就要注重陶瓷雕塑與人們現實生活的結合,讓陶瓷雕塑的成品能夠與社會的生活狀態相協調。所有的陶瓷雕塑的藝術作品都是來源藝術家們的生活體驗,正因為如此,陶瓷雕塑才受到人們的欣賞與青睞。不同時代的陶瓷雕塑可以反映不同時代的生活狀態,人文精神以及物質水平,也是源于所有的陶瓷雕塑都在追求與社會生活相協調的造型思想。作為中國的傳統藝術文化,他不僅昭示著我國藝術文化水平的發展,也充分體現了人們在生活中情感的凝聚。
(3)陶瓷雕塑造型與文化底蘊相結合的思想。
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陶瓷雕塑更能透徹地反映出我國的藝術文化精髓。因為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背景所具備的文化內涵也各有不同,不同時代的陶瓷雕塑所反映出的文化內涵也是各具特點。例如宋代的文化風格較為大氣,所以當時的陶瓷雕塑作品造型都是比較大方典雅,透露渾厚的文化氣息;而明朝時期則多數以素雅的造型為主,到了現代,陶瓷雕塑造型則多了幾分現代的藝術特點,顯得時尚簡潔大方。陶瓷雕塑的造型將中國的傳統思想與文化底蘊很好地結合并表達,顯示了中國的古樸致雅,產生了別有深意的作品。
3陶瓷雕塑的表現手法
(1)藝術美感表現手法。
藝術美感也就是利用中國畫的表現手法,采用中國畫的筆法,對陶瓷雕塑造型進行線條的勾勒,制造出想要表達的意境,突出想要表達的情感形象。所謂的中國畫手法也分為許多種表現形式,不同的手法對陶瓷雕塑的造型也起著很大的作用?,F在的陶瓷雕塑造型中許多都采用中國畫線條勾勒,以直接的方法對陶瓷雕塑作品進行整理,將陶瓷雕塑的造型表現出流暢的感覺。同時還可利用中國畫意境表現手法,使陶瓷雕塑更具內涵性魅力,具有鑒賞的價值。
(2)真實性表現手法。
真實性的表現手法就是講中方古典的美感與西方的文化相互融合,進行真實寫照的藝術表現形式。它最大的特點在于能夠將作品真實地表達出來,對作品的造型進行客觀細致的設計。這一表現手法可以從陶瓷雕塑的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再陶瓷雕塑的釉色的選擇中表現,另一方面可以從陶瓷雕塑的色彩搭配中表現。釉色的選擇方面,源于陶瓷雕塑的釉色不同所表現出的質感也有所差距,運用真實性的表現手法,則注重選用逼真的釉色作為陶瓷雕塑的基本材料用以實現以假亂真的目的。非常成功的例子就是著名的“皮夾克”陶瓷,可以做到無法辨別真假的境界。而色彩搭配方面,為了展現真實性的表現手法,可以再對陶瓷雕塑進行彩繪時候著重進行色彩的復原,是真實的場景設置于陶瓷雕塑的造型相一致,取得無法辨認的成就。不僅這兩方面,在陶瓷雕塑的造型構造、陶瓷雕塑的裝飾方面也是需要進行真實性表現手法的應用的。這種手法的應用,不僅可以實現逼真的效果,對于陶瓷雕塑的發揚也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4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