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3 09:56:09
序論:在您撰寫直觀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講”的規范性
閱讀教學無論如何是不能回避“講”的,并且必不可少,但教師的“講”要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范,符合邏輯規律,思想無謬誤,知識無差錯,一字一句必須嚴謹。表達概念、敘述事理力求做到干凈利落,要惜“講”如金,切忌喋喋不休,使學生產生厭惡感。高素質的語文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語言素質,用語言的魅力去“征服”學生、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學《白頭翁的故事》時,學生提出:“小鳥有翅膀,本來就會飛,為什么還要跟大雁學飛行呢”此時,教師非常尊重學生經過獨立思考而提出的問題,隨即講:“是呀,小鳥本來就會飛,為什么還要向大雁學飛行呢”這既藝術地肯定了發問的學生,又很策略地組織了更多學生進一步加以思考。教師的這種高度濃縮性的語言,給學生打下深深的烙印。
二、“講”的情趣性
使“講”富有情趣,必須生動形象,善于描繪和比喻,通過繪聲繪色的“講”,讓抽象的事物產生“視覺效果”,使學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窺其貌,如臨其境,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架起聯想的橋梁。
心理學實驗表明,凡是人們感興趣的東西,就容易在頭腦中扎根。情感是語言的動力,“情動而辭發”,沒有情感的語言怎么也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師生動地“講”,就是千方百計把語言形象化,把深奧道理淺顯化,做到化抽象為形象,變深奧為淺顯,使學生樂學易學。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教師熟悉生活、熟悉學生,這樣才能找到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的生動語言。
三、“講”的節奏感
語言的節奏感是在教學過程中,由教師內心情感引發的口頭語言快慢、高低、斷續的有致變化,語言、語調的剛柔、抑揚的有機結合。
語言、語調的恰當應用,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針對不同的場合,使用不同的風格韻調。課堂教學中,每逢講到重點、難點的內容,聲音要有力度,必要時還應重復講;講到快樂的地方,應自然地流露微笑;講到憤怒的地方,情緒應激昂;講到悲傷的地方,聲音應變得緩慢而低沉。
“講”的語調高低,情感起伏的語音節奏,作用于學生的感官神經,從而導致學生大腦不斷產生興奮,引起豐富的聯想和強烈的情感共鳴,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四、“講”的啟發性
教師的“講”,必須通俗易懂,清晰周密,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安粦嵅粏?,不悱不發”,每篇課文有一個完整的中心思想,教師不能把簡單的問題講得復雜化、模糊化,同時,要把有深度、有難度的問題講得形象化、通俗化。
講得通俗易懂,并非把話說盡,必須留有余地,讓學生去咀嚼、回味,去聯想、思考。有人比喻“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的心里?!闭堊⒁?,教師的“講”,應恰到好處地把握這把語言鑰匙!
五、“講”的幽默性
我的感受是:即使講千遍,不如做實驗。
要成功地做好演示實驗,最起碼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要準備充分。首先要熟悉教材,熟悉實驗內容和實驗步驟,明確實驗的目的,考慮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觀察什么,如何觀察。切莫使演示實驗成了“魔術表演”。演示實驗即使最簡單的實驗,教師在課前都要試做兩次,對于反應溫度、溶液濃度、藥品用量都要做到心中有數。課堂演示要保證萬無一失。演示實驗所需藥品和儀器要列個清單,走進課堂前,一一對照,看是否遺漏,小東小西缺一樣都會影響實驗的進程,從而影響學生的情緒。
二、要操作規范。演示實驗中,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學生獨立操作的依據和榜樣,對學生的實驗技能起著示范作用。教師操作應按規定進行,有條不紊。
演示桌上要整潔,與實驗無關的東西(哪怕是下一步演示要用的),皆不要放在演示桌上。以免影響學生觀察。試劑的取用要適當,多了浪費,少了現象不明顯或造成實驗失敗。
實驗中產生的現象要明顯,必須使全班每個學生,特別是最后一排學生都看得清楚?,F象不明顯,學生看不到,必然影響課堂紀律,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如何使現象明顯,每個學生都能看得見,教師確實需要事先動一番腦筋,如教師可根據產物的顏色選擇放在實驗儀器后面的襯托物,以幫助學生觀察。
我的感受是:即使講千遍,不如做實驗。
要成功地做好演示實驗,最起碼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要準備充分。首先要熟悉教材,熟悉實驗內容和實驗步驟,明確實驗的目的,考慮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觀察什么,如何觀察。切莫使演示實驗成了“魔術表演”。演示實驗即使最簡單的實驗,教師在課前都要試做兩次,對于反應溫度、溶液濃度、藥品用量都要做到心中有數。課堂演示要保證萬無一失。演示實驗所需藥品和儀器要列個清單,走進課堂前,一一對照,看是否遺漏,小東小西缺一樣都會影響實驗的進程,從而影響學生的情緒。
二、要操作規范。演示實驗中,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學生獨立操作的依據和榜樣,對學生的實驗技能起著示范作用。教師操作應按規定進行,有條不紊。
演示桌上要整潔,與實驗無關的東西(哪怕是下一步演示要用的),皆不要放在演示桌上。以免影響學生觀察。試劑的取用要適當,多了浪費,少了現象不明顯或造成實驗失敗。
實驗中產生的現象要明顯,必須使全班每個學生,特別是最后一排學生都看得清楚?,F象不明顯,學生看不到,必然影響課堂紀律,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如何使現象明顯,每個學生都能看得見,教師確實需要事先動一番腦筋,如教師可根據產物的顏色選擇放在實驗儀器后面的襯托物,以幫助學生觀察。
下面談點自己所思考的幾個問題:
一、注重學校的忠誠管理
忠誠管理在學校這層面上的就是校長要引導教師、學生、社區、家長乃至教育行政部門認同自己、認同學校,更主要的是培養他們對學校的價值主張、辦學理念、教育目標、發展規劃的忠誠,使各方力量形成一股管理合力。從實踐中,我們不難體會到一所學校沒有忠誠的教師會就沒有忠誠的學生與家長,缺乏忠誠的學生與家長,學校也就無法留住忠誠的教師,而學校一旦失去教師、學生、家長的忠誠,學校就沒有基礎,就失去發展的后勁。所以學校的忠誠管理就是要從確保教師的忠誠出發,凝聚各種要素的忠誠力量,為學校管理服務,形成一種管理的良性循環,那么它的管理效應也是顯而易見的。
1、人力資本效應
教師,尤其是骨干教師對每一所學校來說都是最主要的人力資本。如果骨干老師認同學校的核心價值理念,他們就會在教學過程中勤勤懇懇,不折不扣地執行并豐富學校辦學策略。因此,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引發他們的忠誠是至關重要的。學校如果形成了濃厚的忠誠氛圍,就會產生巨大的吸引作用,不但能保持并鞏固學校固有的人力資本,而且會吸引外面的優秀教師慕名而來。
2、學校形象與組織氛圍的效應
學校形象是學校教學質量、管理水平、辦學條件、校容、校貌在公眾心目中的綜合反映,它與學校的組織氛圍是密切相關的,有什么樣的學校組織氛圍,就會產生什么樣的學校形象。一所學校如果形成了濃厚的忠誠氛圍,就會有工作的動力,就會有“言傳身教”,就會帶出一支好的隊伍,帶出一個好的校風,就會在工作中有所創造、有所成就、不斷前進,那么它的形象也將是充滿活力而欣欣向榮。
3、教育教學質量效應
學校一旦獲得教師的忠誠,教師就會認同校長及其辦學思想,就會忠于學校的核心價值觀,這會大大激發每位教師的潛能與積極性,使教師工作目標與學校的愿景融為一體,每位教師自覺和不自覺地將自己當前的陣地視為拓展自己事業的陣地,視教學為自己的立身之本,他們會努力學習,千方百計地改正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這樣,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肯定會快速提高,學校的聲望也會隨之獲得提升,教師就會獲得一種成就感,會進一步強化他們對學校的忠誠態度。從而贏得廣大家長學生的信賴和忠誠,這樣就會達到學校、社會、家長教育合力、促進校內外的教育有教之功,提升學校的辦學的品質。
二、注重教育教學質量管理的研究
1、更新教育觀念,探索創新管理
人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主要是后天發展的結果,一些不盡合理、不夠科學,甚至違背科學的教育觀念、方法,會嚴重限制和束縛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應不斷探索、不斷改正自己的教育觀念。作為校長,我們還要不斷幫助教師樹立改革意識和創新意識,確立新穎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引導教師愛教、樂教、善教,不是消極被動地應付,而是按照目標主動地自己管理自己。
2、強化過程管理,提高課堂生活質量
較高的教學質量是我們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所期待的,從某種意義上講“質量是學校的生命”,但高質量的獲得,關鍵在于教學的過程管理,在于教學進行時不斷反思和教學行為的調查。為此,作為校長,在學校教學質量管理過程中要尊重科學、遵循教育規律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向,及時掌握教學一線信息,對過程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分析調控,引導教師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高超的教學藝術和高效的教學效果。要提高教學質量,作為教師必須關注單位時間內課堂教學效率,真正做到求實求活,努力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活動形式,以立體式的現代教學形式出現在教學活動中,建立一種師生共同參與、相互質疑問題,教學相長平臺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3、接受社會評價,提高辦學活動
學校辦學在通過自我評價和教育主管部門的評價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同時,學校自身若能更好地引進社會對學校的評價,我想定能進一步激活學校的辦學活力。社會評價雖然不能決定學校的發展,但能喚醒正沉睡著的學校發展的內驅力,一旦這種內驅力被激活,學校會沿著自己所希望的道路更好地前行。那么社會力量又如何評價學校呢?這社會力量當然不是社會中的個人或幾個人,也不是社會中一般的群眾團體,而是一個能代表廣大師生意愿的有組織的群體,如家長委員會、社區等,讓他們參與學校管理,對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和效益、學校管理水平、學生的質量、師資力量、辦學聲譽等作出合理的評價,提出更好的辦學建議,供學校決策。我想,這樣可以更好地引進社會各界對學校的關心,參與教育評價工作,關心、支持學校教育的發展,有利于學校自身不斷拓寬辦學渠道,增強學校的開放程度,促進學校穩步健康地發展。
三、注重教育教學質量管理諸因素的和諧
1、教師發展與學校發展――實現和諧統一
教師發展與學校發展是緊緊相連的,學校發展是教師發展的動力和保證,只有當學校發展時,才會有教師充分、主動地發展的空間,教師是學校發展的主體,教師的發展會進一步推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作為校長應充分認識到兩者在互動中和諧統一的關系,應該創造條件,營造氛圍,使學校的發展過程,同時也成為教師觀念更新,素質優化、專業成長的過程。教師在充滿生機的校園里辛勤工作,不斷充實自我,發展自我,必定會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教育成果來推動學校不斷地發展。
2、教學競爭與協調――矛盾的統一
競爭是推動現代社會發展的動力,合作是人際關系中的一種形式,也是個體與群體成員為了實現共同目標而同心協力,產生一致行動的過程。就學校而言,校際之間、班際之間、學科與學科、同學科之間無不存在競爭,有競爭就有進步。但是競爭過趨激烈偏離目標,偏離軌道,就會產生負面效應,降低凝聚力,形成知識私有,各自為政,使整體合力削弱,產生1+1<2的效應,因此校長必須十分注重有效地調控,創設競爭氛圍,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使競爭成為學校發展的助動器,成為一種無形的激勵,將這對矛盾有機地分解并和諧地統一,使良好的競爭與合作在學校管理活動,教學活動中形成,從而達到學校系統管理中1+1>2的效應。
3、教學質量――教風、學風、校風共同推進的結果
一所學校的精神面貌無疑會影響學生人格品質的形成,優良的校風必然會使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我認為今天的教育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技術,不是資源,而是教育者的理念,就教育教學質量管轄而言,我們必須狠抓教風、學風,建立良好的校風。因為有了好的教風,教師就會嚴格要求,關愛學生,自覺擔負起主體責任,就會去創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精神氛圍,感染影響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風,形成教風和學風的和諧統一,培植良好的校風,促進教學質量的快速提高。
四、注重學校內在素養培植的實效性
1、樹立現代“學校形象”意識
學校形象猶如一面鮮紅的戰旗,具有鮮明的指向性、感召力,它能促使師生員工對學校奮斗目標和辦學準則達成共識,形成強烈的向心力、內聚力。面對空前激烈的辦學競爭,現代教育發展對學校提出的更高要求,更使我覺得,學校形象是學校的生命之本,是學校的生命立足之點,作為校長應努力構建良好的學校形象,引導學校各種力量,自覺、主動、積極地把學校形象作為學校的生命來抓,象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學校形象。
2、增強“科教興校”意識
面對新課程改革,我們都遇到過許多實踐問題和理論問題,為避免盲目性或少走彎路,我們必須加強教育研究和學科教研工作,實實在在地走科教興校之路,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從某種意義上說,教育科研成果的大小,教育科研的深度和廣度,也是衡量一所學校品位的重要標志。
學校要形成科研網絡,定期開展教科研培訓及實踐活動,以增強教師群體的科研意識,提高其科研能力。并積極開展教學與科研一體化改革,以科研促教改,積極探索科學的教育方法,讓教師把教學中遇到的困惑、疑難問題整理出來,形成專題,讓同學科教師共同研究,集各人智慧,形成共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使教育質量得到全面提高。
3、培養辦現代化學校的思想
(一)語文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
語文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一切素質教育都源于語文學習。因此,學生的語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質水平的體現。在中小學教育階段,從小學啟蒙到高中三年級,語文科貫徹始終,課時最多,位置突出。就學科性質和教學目的來看,對落實素質教育有著“獨當其任的責任”和“分內的責任”。教育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祖國語言文字,這是語文課素質教育的核心。語文又是工具,其它學科的學習,表達和交流都離不開這個工具。怎樣掌握語言這個工具?葉老說得好:“聽說讀寫宜并重”。即是讓學生具有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和良好的語文習慣。培養語文能力,當然是指學生具有口頭和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培養良好習慣,是指學生在理解運用祖國語言時的讀、寫、聽、說的習慣。如普通話的習慣,字體工整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珍惜時間、提高學習效率的習慣等等。這些習慣養成了,語文科的素質教育也就實現了。
既然聽、說、寫都要靠語言,那么,中國語言要塑造“中國心”,就是說,要具有中國人的靈魂。比如:中華民族崇德重義的風尚,要強務實的人生態度,見賢思齊的理想人格,盡忠報國的愛國精神,禮儀之邦的倫理原則等,就是我們的民族精神。在學國語言中,理應接受、培養和發揚光大這種精神,使自己成為具有兩個文明素質的中國人。
(二)語文教育應當是素質教育
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無論從學科性質還是從教學目的看,語文教育就應當是素質教育,通過語文教學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語文素質、心理素質、審美素質。甚至憑借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提高身體素質和其它素質。
撥開片面追求高分數、片面追求升學率的云霧,我們看到的語文教學本來面目就應當是為全體學生打好思想道德和聽說讀寫的基礎,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是語文教育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語文教學的目標和應做的全部工作。
(三)語文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一項奠基工程
1.語文教育為人們接受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提供一種重要的工具和媒介。學會聽話,學會識字寫字,進而學會讀書作文,通過訓練逐步形成用祖國的語言文學來準確地理解和表達,這是接受教育的最基本的條件。
2.語文教育為人們認識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個色彩斑斕的空間。基礎教育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讓受教育者比較準確、比較全面地認識世界、了解人生。有眾多的課程當中有一門課程的內容比較特殊,那就是語文,語文所教授的材料跟其它學科很不一樣。一部語文教材幾乎可以說是青少年認識世界、了解人生的微型“小百科”。這對于充實和完善中小學生的知識結構,形成良好的素質關系極大。
3.語文教育為學生提高認識、豐富情感、激發思維提供一個有血有肉的賃借物。語文學科指導深重閱讀的那些典范的語言作品,往往是作者對于自然、對于社會、對于人生的一些卓越見解和獨特感受的集中體現。學生讀這些作品,不便從“寫什么”方面增長了知識,而且從“怎么寫”這個方面獲得啟迪,逐步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豐富自己情感內涵,激活自己有創造性思維。
二、小語教學要落實素質教育
(一)轉變陳舊教育觀念,增強素質教育的意識轉變觀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要充分認識應試教育這樣一種異化了的教育現象所造成的惡劣后果———把考試的成功等同于教育的成功,成就了少數尖子生,丟掉了大多數學生;抓了智育,丟掉了其它,甚至以損害身心健康為代價。提出素質教育,其目有是使教育的本質回歸,提高素質教育,是力求實現教育發展人的功能,通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以期為國家不斷地大量培養具有較高素質的人才。我們要以歷史的使命感和教育工作的責任感,去戰勝舊的教育觀念,堅決摒棄片面追求高分數的短視行為,不斷增強素質教育的意識。
(二)確立多元化教學目標
1.凸現德育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能的同時,要充分地控掘語文教材中蘊含的德育因素,適時地有機地滲透思想道德教育,使學生從小逐漸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初步形成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科學的人生觀。
2.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語文課必須加強字、詞、名、篇和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把語文課真正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使學生通過努力學習,逐步提高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能力,并能通過掌握和運用語文這個工具去自我獲取信息,拓寬視野,進行思想交流和社會交際,并為將來進入社會、服務社會打下良好基礎。
3.加強審美教育、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三)實行開放性教學開放性小語教學有自己明顯的特征:
1.語文教學從封閉的課堂教學中解脫出來,實行“三溝通”的原則,即課堂教學與課外讀寫活動溝通,課內打好基礎,課外求發展;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溝通:語文教學與火熱的社會生活溝通。
2.實行“四維課程”。“四維課程”指小學語文課由四個塊構成:(1)語文的課堂教學;(2)語文興趣小組活動和興趣課;(3)語文的社會實踐應用;(4)環境語文,包括學校環境、社會環境、家庭環境。這樣,構成了開放性小學語文課程結構。
3.以訓練為主。一是要突出實踐環節,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低年級突出在“讀寫中識字”;中年級“以讀為主———讀通、讀懂、讀熟、從讀到寫,在讀的基礎上落實重點訓練項目”,高年級增加自學份量———采勸四步教學:自學報告———討論深化———總結納———課外擴展”,強化實踐環節,培養自學能力。二是滲透學法指導。三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訓練的歸宿。
(四)學生———現代化語文教學的主體
1.我們語文教師,必須從思想到感情上,尊重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
2.要創造一種民主的、平等的、和諧的課堂氣氛。
在進行建設新式專業時,我們的學校領導首先要做一個詳細的市場調研,廣泛的收集市場和企業的相關資料;其次,高校在建設專業時一定要抓住重點,突出自己院校的重點優勢專業,以吸引更多的報考生;再次,高校在建設重點專業時,一定要有本專業的優勢人才,使其在專業建設上起到帶頭的作用,并且引導本專業的發展,在政策上一定要對帶頭人進行經濟福利的激勵,以使其能更好地發揮帶頭作用。高等職業院校在課程體系建設上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專業技能、個人綜合素質以及畢業以后的就業能力。
2加強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督導建設
在我國的高等院校當中,教學督導是廣泛存在的,它不僅能夠提高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質量,而且能夠使高等院校的管理更加的現代化,它的許多功能在促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面有非常關鍵的作用。所以,在加強各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督導方面,本文有以下幾點意見:第一,現有的許多高等職業院校在教學督導建設方面做得不是很好,而且很不完善,在人員配置方面也是參差不齊,所以各高校必須建立一個高素質的隊伍來保證教育教學工作的進行;第二,我們現有的督導機制不健全,必須進行相應的完善,對教師進行監督考核,教師之間互相監督、互相評審;并且鼓勵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打分審評;第三,教學督導在進行工作時,一定要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教學督導,不能以工作的原由對教師進行個人恩怨的打擊報復,在進行監督舉報時,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據;第四,教學督導隊伍不能僅是對教師教學進行簡簡單單的監督,更要用好的方式方法去引導教師,彌補他們在教育教學上的不足之處。
3加強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以及企業與高等職業院校的合作
在我國,有很多高等校院擁有教學實踐基地,如果說課堂是學生學習理論的重要環節,那么實踐教學基地便是將理論付諸于實際應用的最好場所。所以,實踐教學基地在高校培養高素質學生方面是必不可少的。我國政府對建設教學基地的事情是非常重視的,國家對各省市的高校都撥付了大量的資金用于教學實踐基地建設,高校在建設教學基地時不僅要建設校內的教學基地,而且要與企業聯手建設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在這方面,哈爾濱理工大學就做得非常好,它不僅在校內投入巨資建設了大量的實踐教學基地而且還與長春一汽汽車廠聯手建設了校外基地,讓學生們不僅能夠自己親手操作現代化機器,而且還能見識到當今市場最前沿的高新技術。高校在進行實踐教學基地時,一定要盡量地營造出現代化企業的氛圍,使學生們學習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一個企業的文化;在選擇現代化機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引進當前世界上先進技術設備,讓學生們切身體會到高新技術的魅力;各高校在建設實踐教學基地時一定要考慮到經濟效益,我們都知道,實踐教學基地在購置技術設備上往往需要幾個億甚至幾十個億的資金,而只是簡簡單單地進行教學使用,無疑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所以我們的高校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閑暇之余可以將其轉化為有效的生產力,為高校創造出巨大的經濟利益。
4加強高等職業院校的就業指導
1.教育管理體系不完善,監控體系不健全。傳統中職教育管理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學校層面和系部層面都缺乏一個統一的協調管理機構,以負責管理具體教學工作的全面協調與組織。缺乏專門而系統的教育管理機構,在教育管理的協調性方面比較薄弱。傳統中職教育管理監控體系過于強調結果控制,忽略了過程控制的重要性。中職院校和企業、教師與師傅之間的高度合作與互動的綜合信息反饋體制需要加強完善。中職院校要構建并不斷完善以企業為核心的教育管理監控體系。
2.職業教育總體上缺乏特色。生源規模小、素質差。我國職業教育以學校教育為主,與社會、與企業聯系不夠緊密。這樣的職業教育環境里培養的畢業生,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個性化需求。中職教育則是少數文化知識水平低下的學生及其家長的萬般無奈的選擇。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職教育的生源規模和生源素質。招生難。難招生,成為各職業學校不爭的現實。
3.專業建設存在盲目性和重復性,就業質量不高。有的學校不顧實際條件,盲目上新專業、熱點專業。盲目建設,或投入巨大,學校背負極大的財政包袱,或投人不足,嚴重影響教學質量。二是在一個區域大家都上相同的專業,勢必形成重復建設。勢必有的學校生源不足,從而造成設備閑置,資源浪費。三是影響畢業生就業,現在熱大家競相上馬,三年后可能就冷了。學生在校學習時間極短,技能訓練時間少,技術等級證書含金量不足。
4.教育管理機制靈活性不強,教學評價體制不合理。傳統中職教育管理機制無法有效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實際需求,無法有效根據實際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缺乏應有的靈活性。校企互動型人事制度需要盡快構建起來,不然將會加大中職教育管理難度,無法有效提高教育管理質量和管理效果。中職院校學習評價主要以傳統局面考試為主,導致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脫節,忽略了中職生核心能力實踐能力的考評。這樣的評價體制非常不合理,不利于學生主體性發揮。
5.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不夠。理論上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模糊,實踐上專業內涵建設脫節。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層次性不清晰,高職教育沒能建立在中職教育基礎上,實現所培養的專業人才層次的銜接。高職教育從某種程度上說是終結性教育,更談不上對???、本科、專業碩士等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研究。當前我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理論研究,已不適應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實踐上專業內涵建設脫節。在課程設置上,內容沒有對應關系。政策上中高職招生受制約。
二、中職教育管理問題的解決對策
1.加強管理人員綜合能力培訓。加強管理隊伍的建設。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是構建完善教育管理體系的重要前提。根據實際需要,構建集授權、監管和協調為一體的教育管理體系。
2.構建課程體系。課程體系設置大致概括為:A:文化基礎課是提高學生素質,奠定專業基礎,培養基本技能的基礎課程。它的教學任務:一是傳授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二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學能力。發展學生智力;三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質。B:專業理論課是學習專業理論,提高專業技能、培養職業能力的核心課程,它的教學任務:一是傳授專業理論知識,為專業技能的學習和訓練作好準備;二是擔負著發展學生智力,提高專業技能的教學任務;三是培養職業素質。C:技能訓練課是培養學生操作技能、理論聯系實際、掌握職業技能的重要課程,它在教學活動中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最好形式,也是教師對學生傳授技術進行技能訓練的基本形式,技能訓練課應突出: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統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系統性與銜接性相結合,實用性與適應性相結合的特點。
3.構建教學管理系統,強化教學計劃管理。教學管理系統從組織領導上實行三級管理,分層把關。一級是由校長決策,教導處執行的校級指揮系統。具體制定學年、學期和專項性的教學規劃,組織部署教學常規和實驗實習等工作的開展和落實,指導、協調、檢查和考核教學和教研工作。二級是教研組長或專業組長負責的中層管理系統。負責落實學校的教學規劃,具體制定本組的教學和教研工作計劃,進行教學研究,推廣教學經驗,傳播教學信息。三級是由備課組長負責的基層管理系統,安排落實學校和教研組或專業組的教學計劃,進行集體備課,解決本學科教學和技能訓練中的問題,具體落實教學目標。教學計劃管理方面:一是嚴格執行教學指導計劃。教導處根據國家的教學計劃174和教學大綱,開足開齊課程,科學地編制課表。嚴格按照大綱進行教學。二是制定好教學實施性計劃。教導處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制定教學工作實施性計劃,它既有常規性的工作安排,又有突出教學改革的重點和具體措施。學科教研組必須根據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結合本組具體情況制定實施性工作計劃。提出各單元或章節教材的重點難點,制定落實教學任務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4.強化教學過程管理,強化技能訓練。教師要注重備課,設計教學;認真上課,組織教學;加強輔導,延續教學;重視作業,補充教學;注重考查,檢查教學。學生要注重預習,了解知識;認真聽課,理解知識;搞好復習,鞏固知識;加強練習,運用知識;系統總結,掌握知識;注重實習,形成技能。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全體師生的積極性,組織、指導和督促他們完成教學各環節的任務,并達到最佳狀態,收到最好效果,進而使教學的各環節形成有機序列,獲得教學活動的整體優化,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強化技能訓練方面,先要通過各種方式和措施,教育學生樹立“有一技之長是立身社會的資本”的意識。其次是要全面調整教學計劃。根據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和培養目標制定新的大綱要求,壓縮理論課時,增加實訓課時。第三是實習教學課堂化。實習過程必須體現講解、演示、練習、講評四個環節。第四是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能訓練和競賽活動。評選出“技能訓練標兵生”和“技術能手”進行表彰獎勵。畢業時進行技能鑒定,頒發等級證。第五是建立規范的實習實訓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