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3 09:55:55
序論:在您撰寫關愛留守兒童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意見》要求,到2020年,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更加健全,全社會關愛保護兒童的意識普遍增強,兒童成長環境更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兒童留守現象明顯減少。
父母要與留守未成年子女常聯系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指出,在當前我國城鎮化的大背景下,農民工的頻繁流動導致很多留守兒童處于缺乏父母關愛甚至有效監護的狀態。
“父母要依法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即使父母外出務工,也不能逃避這種法律責任?!辟←惾A說,《意見》具體提出了三種方案:一是攜帶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二是一方留家照料;三是暫不具備條件的應當委托有監護能力的親屬或其他成年人代為監護。同時,依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規定,《意見》明確要求不得讓不滿十六周歲的兒童脫離監護單獨居住生活。
父母作為孩子的監護人,還要承擔管理、照顧、保護、教育等職責,所以《意見》要求,“外出務工人員要與留守未成年子女常聯系、多見面,及時了解掌握他們的生活、學習和心理狀況,給予更多親情關愛。”
居委會發現家暴要立刻報警
以往很多留守兒童的案件,事發以后經媒體廣泛報道社會才知曉。佟麗華認為,《意見》強化了基層鄉鎮政府和村居委會的監護監督職責。如提出村(居)民委員會要定期走訪、全面排查,及時掌握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監護情況、就學情況等基本信息,并向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報告;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建立詳實完備的農村留守兒童信息臺賬,一人一檔案,實行動態管理;村(居)民委員會,在工作中發現農村留守兒童脫離監護單獨居住或失蹤、監護人喪失監護能力或不履行監護責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或虐待、疑似遭受意外傷害或不法侵害等情況的,應當在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告。
《意見》還明確要求農民工流入地政府為農民工家庭在落戶、住房保障、照料、就學等方面提供更多幫扶支持。
確保留守兒童不因貧困失學
利用電話、家訪、家長會等方式加強與家長、受委托監護人的溝通交流,了解幫助監護人掌握農村留守兒童學習情況,提升監護人責任意識和教育管理能力;及時了解無故曠課農村留守兒童情況,落實輟學學生登記、勸返復學和書面報告制度,勸返無效的,應書面報告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依法采取措施勸返復學;幫助農村留守兒童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加強與父母的情感聯系和親情交流;中小學校、幼兒園等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發現農村留守兒童脫離監護單獨居住或失蹤、監護人喪失監護能力或不履行監護責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或虐待、疑似遭受意外傷害或不法侵害等情況的,應當在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告——這是《意見》對中小學提出的工作要求。
為了保障學校有效落實上述要求,《意見》對教育行政部門也明確提出具體要求,包括落實免費義務教育和教育資助政策,確保農村留守兒童不因貧困而失學。
依照“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家庭自覺”的方針,六市因地制宜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關愛工作。上饒市德興占才中學以自然村為單位組織留守兒童的活動,在村留守學生中選出留守兒童村村長,負責召集和組織假期時間的學習,組織同學一起幫助留守兒童解決生活中的困難。九江市德安縣彭山林場張十八村農民自籌資金創辦托兒所,解決周邊學齡前留守兒童入托問題,并進一步成立了“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課題研究基地”。吉安市遂川縣2011年率先在全市成立了統一授牌的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活動場所“麥田陽光家園”,動員志愿者開展長期結對幫扶,并定期開展親子溝通。宜春市委、市政府下達《關愛留守兒童目標任務書》,明確了“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增建鄉級幼兒園、加強監護人培訓力度、加強衛生保健服務、安排專項工作經費”等10項重點任務,按照留守兒童人均一元的標準安排留守兒童工作專項經費并納入財政預算。袁州區積極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幫助外出務工人員實現家門口就業,從源頭上減少留守兒童的數量。南昌市婦聯在全市普遍成立“三八留守家庭教育指導中心”,開通親情熱線或視頻800個,建立留守兒童之家765個,留守兒童家長學校524個,留守兒童托管中心50個,寄宿制中小學校47所。
南昌市婦聯還建立了一批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示范之家,組織“愛心媽媽”“家長”和“大學生志愿者”與留守兒童結對子,不斷完善關愛幫扶機制。贛州市瑞金、于都、興國、石城等老區縣也把關注留守兒童納入官員下基層的考核內容。六市針對留守兒童開展的關愛工作各有千秋,現將調查結果進行匯總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為留守兒童建立檔案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上饒市德興縣十分重視農村留守兒童的建檔工作。學校在建檔工作過程中,針對五個內容對留守兒童進行了解:清楚留守學生姓名、年齡及家庭基本情況;清楚留守學生性格和愛好;清楚留守學生病史狀況;清楚留守學生父母的務工地、聯系方式;清楚留守學生第二監護人姓名、地址及聯系方式。婺源縣思口鎮西沖小學則在建檔工作的基礎上,制作了留守兒童名冊以便聯絡。
2.發揮家長的作用。吉安市吉安縣人口計生委和計生辦開展了“大手拉小手、愛心1+1”活動,組織計生干部、黨員作為家長與農村貧困家庭的留守兒童結成幫扶對子,在積極捐款捐物的同時對留守兒童進行“一對一”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工作。宜春市宜豐縣則由縣委組織部和縣婦聯開展了“心手相牽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活動,按照就近、就便、對口的原則,安排條件較好的黨員擔任家長,形成了以黨員干部為主體的家長幫扶體系。目前,宜豐全縣已有600多名黨員干部與千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了結對幫扶,全縣210個村全部掛牌建立了“留守兒童之家”。
3.組建留守兒童托管中心和活動中心。江西省首家村級留守兒童托管中心位于吉安市青原區天玉鎮流坊村。該托管中心由青原區婦聯牽頭成立,以農村留守兒童的托管、校外教育、娛樂為主要內容,承擔周邊9個自然村留守兒童的管理、監護、學習輔導等工作。中心內設有圖書閱覽室、學習室及戶外活動場地,并配備了電視機、DVD等。吉安市吉安縣在寒假期間以村為單位為留守兒童成立了免費的書法、繪畫、舞蹈等培訓班,并在各村黨員電教活動室和農家書屋配置了電腦、電視,組織留守兒童與外出務工的家長視頻聊天,為留守兒童播放安全知識教育片。
4.開展形式多樣的慈善活動和志愿者活動。2007年,由全國婦聯、江西省政府、中央電視臺主辦的大型電視公益晚會《“春暖2007”愛心總動員———關愛留守兒童》以話劇的形式演繹留守兒童的真實故事,喚起了全社會的關注,眾多愛心企業為“春暖留守兒童關愛基金”慷慨解囊。袁州區留守兒童的“一天一枚愛心雞蛋”活動在西村鎮中心小學啟動后,先后收到社會各界人士捐助的專項基金13萬余元。依托共青團江西省委和江西社會公益組織,新浪江西微生活發起了“尋找身邊的留守兒童”公益行動,尋求社會力量資助,一個月內“關愛留守兒童”公益行動微博被轉發82000多條,“關愛留守兒童”慈善晚會順利舉辦。江西農業大學的學生們每年到吉安縣大沖鄉小學支教,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文化基礎課程、文藝課程、課外知識拓展等系列輔導。江西理工大學材料學院為贛州市贛縣沙地鎮留守兒童管理中心的兒童建立檔案,進行一對一幫扶,組織活動200余次,服務“留守兒童”600多名。
二、六市農村留守兒童關愛行動中存在的問題
1.受益群體碎片化嚴重。留守兒童的關愛工作既要有廣泛的受益群體,又要有系統的工作內容,還要兼顧不同留守兒童群體的差異性,關愛行動的實施有著一定的復雜性。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發現受益群體的碎片化現象非常嚴重。例如:采用“家長”制度對留守兒童展開關愛工作的地區,受益對象多數為學前兒童和低年級兒童;大學生志愿者行動的受益對象多為中小學在讀兒童;兒童托管中心的受益對象多為居住地點相對集中地留守兒童;民間自助組織的受益對象多為能負擔一定費用的留守兒童家庭。在未開展關愛工作的地區和居住,地相對分散的地區,留守兒童很難成為關愛工作的受益群體;在關愛工作積極開展的地區,部分留守兒童又重復地成為政府部門工作的重點對象、大學生下鄉實踐的主要人群、慈善活動的幫扶目標。
2.行動主體缺乏協同機制。各個行動主體分別開展著有特色的留守兒童關愛工作,但各個主體之間缺乏協同機制。“家長”“一對一幫扶”等關愛工作的主體多為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干部,特別是計生、婦聯等部門的工作人員;留守兒童的建檔工作主要由學校、婦聯等主體開展進行;志愿者關愛行動的主要參與者多為高校大學生;慈善活動的貢獻者多為企業或個人。以上關愛行動使留守兒童感受到了來自不同群體的情感和物質支持。然而,因各行動主體之間缺少協同機制,活動開展缺少聯動意識,難以實現人力和財力資源的合理配置,不能實現規模效應。
3.資金困難是主要障礙。首先,絕大多數關愛工作需要依靠地方政府的財政支持,然而專項資金的投入卻并不充足,資金短缺是目前留守兒童關愛工作的主要障礙。江西省各項留守兒童關愛工作起步較晚,出臺的許多相關政策還停留在文件上,計生、婦聯等部門經常面臨職能范疇和資金能力有限的尷尬境地。其次,對留守兒童關愛工作的專項資金投入還僅限于市、縣級撥付,未做到省級統籌,省內各市、縣之間的差距也比較顯著。另外,社會其他資金來源渠道并未進行良好的補充。走訪贛州市贛縣時我們發現,許多兒童之家沒有政府資金和設備上的支持,也沒有其他社會渠道的資金來源,因為資金的限制,致使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工作難以進一步發展。
4.關愛工作的可持續性不強。調查中我們發現許多留守兒童關愛工作缺乏可持續性。比如:一次性完成留守兒童的建檔后未能進行動態管理和及時更新;“家長”出現工作調動等原因不能繼續進行幫扶時,未能進行有序交接;親情活動室建立之后未能常年高效使用或運營;社會公益活動多為一次性捐助;志愿者活動僅僅集中在寒暑假;等等。
三、完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行動的對策建議
1.在全面覆蓋的基礎上開展留守兒童關愛工作。首先,要將關愛工作實施的地域范圍進一步擴大,推廣先進地區的成熟經驗,使所有的留守兒童都能在關愛工作的“保護網”中獲得一定幫助。其次,應對留守兒童的狀況進行全面摸底,為留守兒童逐一建立成長檔案和聯系卡,實時動態管理。再次,要以不同的關愛方式對待集中居住兒童和分散居住兒童。在留守兒童相對集中的地區,完善兒童活動中心的機能;在留守兒童相對分散的地區,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
2.以政府為主導加強各個主體之間的協同行動。為避免關愛工作的缺位或重復,實現人力、財力和物資的合理配置,留守兒童關愛行動的主體之間要加強配合、協同行動。在明確政府職能和責任的前提下,由政府負責協調企業、社會個人、大學生群體、民間自助組織、媒體等進行各項關愛工作,促進社會力量對留守兒童工作形成合力。加強參與主體的聯動性,避免各個主體工作的盲目性,使關愛行動從單一性走向綜合化,讓留守兒童得到全面的關心和愛護。
3.拓寬關愛行動物資來源的渠道。首先,政府應安排留守兒童工作的專項經費,并納入財政預算,為留守兒童完善托管中心、添加活動器材等給予資金保證。其次,大力激發企業的參與熱情,鼓勵企業與留守兒童結成長期幫扶對子,設立專項基金,拓寬資金來源的渠道。最后,充分挖掘各類資金來源渠道,廣泛發動社會各界為留守兒童捐贈校車、電話、視頻設備、學習用具等物資。
論文關鍵詞:營造留守兒童溫馨心靈家園
“離開家鄉爹和娘,背上行李走遠方??崾詈啾V匕。蚬ぢ飞献约宏J。”鄭源的《打工行》這首歌唱出了無數農民工背井離鄉、出外打工的堅韌和辛酸,他們本希望通過自己的艱辛努力,讓孩子能有條件上好學,讀好書,日后有出息。但大部分人是事與愿違,結果是“掙了票子誤了孩子”。他們把孩子留在家里,孩子由夫妻一方撫養或由祖輩、親戚代管,他們的孩子成了留守兒童,這樣造成了一個家庭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這些父母一年到頭在外忙于打工,沒有時間和精力過問孩子,對孩子內心的困惑、需求、興趣無法關注、教育、引導,造成孩子思想道德滑坡、行為習慣欠佳、學習成績低下、安全隱患多等諸多問題。而這些問題都與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有關。他們渴望得到關愛,渴望溝通理解,渴望幫助指導,但現實讓他們苦悶迷茫,憂郁焦慮,孤獨無助,內向自閉,他們的心靈是一片孤寂的荒原。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認為班主任大有作為。班主任與留守兒童朝夕相處,最了解他們,又與留守兒童的家長能保持很好的聯系,可以在關愛留守兒童起到橋梁紐帶作用。
關愛留守兒童,首先要了解他們的基本情況,這是走進他們心靈的前提。班主任先讓他們自己填表或寫自我介紹,然后通過家訪等形式,全面、深入了解留守兒童。
其次,班主任要深入了解留守兒童的心理需求。班主任通過談心、調查,了解留守兒童的心愿。如果學生不便向父母傾訴,班主任代為轉達;如果是不當的心愿,班主任引導他們正確認識。還引導他們樹立遠大理想,讓他們有追求,有奮斗的動力。還引導他們學會傾訴,有了委曲和困惑可以向老師、朋友、父母傾訴,也可利用作文和日記傾訴論文的格式。
留守兒童長期遠離父母,常常孤僻、膽小幼兒教育論文,自卑心理嚴重。班主任應引導班級學生關愛留守兒童,組織“關愛留守兒童的幫扶小組”,開展“我和留守兒童交朋友”等活動,讓他們感受到班級如家一樣的溫暖。另外還要讓他們為班級做貢獻,讓他們能力得到發揮,心理有歸屬感。
培養留守兒童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及人際關系。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避免留守兒童心理孤獨,可以滿足兒童歸屬和愛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對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班主任要了解關注留守兒童的交友問題,發現交友不當,應引導他們及時處理。
留守兒童最缺少的是父母的關愛和呵護,長期缺乏父母的陪伴。為了留守兒童能夠像其他兒童一樣健康快樂的成長,班主任應要求他們的父母與留守兒童進行密切溝通,每周至少通話一次,每學期至少回來探親一次,或者孩子到父母工作地去探親一次。并教會家長通話時多聽孩子傾聽,多引導,少教訓,少說教。
留守兒童常常由單親、祖輩、親戚做留守監護人,由于他們忙于家務與農活,與孩子溝通少,疏于對孩子的關愛,加之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所以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很多。班主任要多和留守監護人聯系,了解學生情況,并和他們討論教育管理方法,并為他們出謀劃策,提高他們的教育管理水平。
引導留守兒童提高自我調控能力。留守兒童自我調控能力的程度對其心理健康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首先,對留守兒童進行適當的情緒調節,幫助留守兒童抑制或削弱其不良的情緒,使其正確面對現實,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提高對社會的適應性,重建自信心,克服自卑、疑慮等不良心理使其身心能夠健康發展。其次加強留守兒童的自控能力,提高意志力。鼓勵留守兒童正確面對眼前的挫折,敢于挑戰。
留守兒童這個弱勢群體,太需要社會的關愛,而班主任能給予留守兒童愛的補償,能給予他們心靈的溝通和至誠的呵護。讓每一個班主任給留守兒童營造一個溫馨的心靈家園,讓他們的心靈之花在陽光下絢麗綻放吧!
一、指導思想
根據縣有關關愛留守兒童的文件精神,結合我村留守兒童成長狀況及實際需求,更好地發揮村兩委等組織的功能,更好地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計劃。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基本情況及普遍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工作檔案,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我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使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
2、留守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
3、關愛留守兒童,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從學習、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幫助留守兒童,促進留守兒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長,樂于學習。
三、主要措施
第一步、建立關愛檔案。通過三個月的走訪串戶,我對本村“留守兒童”情況進行摸底調查,詳細了解留守兒童學習成績、愛好、家庭情況、家長務工地點、聯系電話、監護人等情況,建立留守兒童信息庫。在爭取到了縣、鄉兩級政府的大力幫助下,制定具體幫扶方案,對“問題留守兒童”、“困難留守兒童”作為重點幫扶對象進行關愛。
第二步、構建關愛網絡。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積極發揮自身示范帶動作用,組織村兩委、黨員、以村民組為單位,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初步形成以鄉黨委政府為帶頭,大學生村官為主體,村干部、黨員群眾主動參與的結對幫扶關愛網絡。
第三步、搭建關愛平臺。一是以村級網絡為平臺,做一名“聯絡員”,開通“親情視頻”,讓留守兒童與父母每周進行一次視頻交流,接受親情關愛;二是以遠程教育終端站點為平臺,做一名“播放員”,每月組織一次留守兒童觀看勵志教育專題片,引導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三是以農家書屋為平臺,做一名“管理員”,全天候為留守兒童開放,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四是以留守兒童活動室為平臺,做一名“組織員”,利用節假日,組織各種有益留守兒童身心健康和成長的文體娛樂活動。
第四步、開展關愛活動。通過縣、鄉黨委政府的大力資助,積極開展“家長”、“愛心媽媽”、“臨時爸爸”等關愛活動,由婦聯、共青團牽頭,為留守兒童購買書包、文具、衣服、食品等學習生活用品,盡力為留守兒童解決實際困難,讓留守兒童在幫扶和關愛下快樂健康成長。
四、工作安排
八月份:
1、成立村級領導組、對全村留守兒童基本情況摸底。
2、建立留守兒童基本檔案。
3、開展“愛心媽媽”等結對活動。
九月份:
1、留守兒童信息更新
2、與學校配合開展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專班。
十月份:
1、開展留守兒童慶國慶活動
2、完善結對活動、檔案信息更新。
3、開通留守兒童親情電話、有條件開展親情視頻。
十一月份:
1、召開一次留守兒童家長會。
2、繼續開展結對活動。
十二月份:
1、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1.問題分析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學校教育而沒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沒有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艱巨而復雜的任務?!庇纱思议L在小學生教育中的角色應是至關重要的,而并非無關緊要,甚至有觀點認為,在小學階段,學校教育應是家庭教育的延續。但實際情況是,隨著近年來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大量進城,正是身為小學生父母年齡的青壯年通常把孩子放在農村由爺爺奶奶照顧,造就了大量留守兒童。據全國婦聯統計,目前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6100多萬,占農村兒童的37.7%,占全國兒童的21.88%。部分留守兒童面臨情感慰藉缺失、家庭監護缺位、安全保障缺乏、心理健康缺護等突出問題,教育過程中缺乏家長參與,令“家庭教育”在農村小學教育中嚴重缺失,已成為我國農村教育的一大難題。面對農村留守小學適齡兒童缺乏家庭教育和監管,已引起嚴重社會問題的現狀,部分地區嘗試全寄宿制,以預防留守兒童被社會不良因素侵害,但在大部分農村小學師資力量較為匱乏的情況下,完成教學任務已十分緊張,幾乎不具備多余的人力物力照顧小學生課堂外的生活,從而實施效果不佳。在當前農村小學家長普遍無法直接參與小學生教育,同時教師資源不足,硬件條件有限和教學投入不均衡的客觀情況下,如何盡量做到“家長教育”不至過度缺失亟待解決。
2.對策探討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應從加強學校管理、建立有效的學校和家長溝通機制、實施幫扶結對制度,以及豐富校園生活等多方面入手,才能從根本解決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問題,真正實現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則。
2.1強化學校教師的關愛在留守兒童生活中的地位
與城市小學適齡兒童通常能夠得到家長足夠關愛不同的是,農村留守兒童家長大都不在身邊,從而普遍缺乏家庭溫暖,甚至造成學生具有強烈的自卑心理,不利于未來的健康成長。在家庭教育無法發揮正常功能的情況下,學校就變成了留守兒童獲得關愛和溫暖的重要場所,也即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外,農村小學教師應利用課余時間對留守兒童給予更多關懷,例如對成績不好的學生課外輔導,提高其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對生活困難的學生給予力所能及的關心和幫助等。事實證明,對于嚴重缺乏安全感和家庭溫暖的留守兒童,一點點關懷或者一句溫暖的話,可能帶給其巨大的鼓舞和促進,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教學質量提升。為了促進教師課外時間關愛學生的意識,學??山⑾鄳贫?,必要時刻出臺相應激勵政策,以促進教師多關愛留守兒童學生。
2.2建立暢通的家長和學校溝通機制
雖然大部分留守兒童父母均不在身邊,無法通過“家長會”或“家訪”的形式溝通學生在校的表現。但在通信工具已極為發達的今天,充分利用電話、網絡等現代化工具,建立暢通的家長和學校溝通機制是可行的。QQ或微信目前已在農村中青年群體中較為流行,從而可考慮建立家長QQ群或微信群,通過群聊的方式及時反饋學生在學校的情況。此外,可通過私聊與個別家長單獨溝通,達到實時交流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想動態的目的,并為及時解決學生在校存在的問題提供了良好途徑。筆者通過建立QQ群的方式,將所在班級家長聯系在了一起,收到了良好效果。
2.3實施結對幫扶制度
結對幫扶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家長之間的結對幫扶,二是同學之間的幫扶。目前大部分留守兒童學生由爺爺奶奶看管,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會遇到一定困難,可有效利用建立的QQ或微信群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比如班上有一個學生感冒發燒,但是爺爺奶奶由于農忙沒有時間帶他去看病,群里另外一個學生家長看到后,主動要求帶他看病。此外,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也相當重要。雖然尚未形成成熟的人生觀,但小學生同樣具有較強的集體意識,如果引導得當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針對此,筆者有意識地讓成績好的學生輔導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安排品學兼優的學生與成績差的學生同桌,多組織課外活動,多給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的機會,這次措施大大加強了班級團隊意識,讓留守兒童獲得了自信,學習成績也明顯提升。
2.4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農村小學硬件條件有限,沒有鋼琴、專業運動場等體育設施,需要教師因地制宜開發娛樂項目,盡可能豐富留守兒童的校園文化生活。比如農村小學具有的寬闊的田野和豐富的野外教學資源,可充分利用野外場地開展體育活動,比如跑步、跳繩、踢沙包等,野外的樹木、花草、動物也可以為豐富語文、常識課等教學內容提供條件。此外,多活動,讓留守兒童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從缺乏家庭關愛的陰影中走出來。
3.結語
留守兒童問題已經成為困擾農村小學教育的重大難題,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參與度,在農村學校教學資源相對匱乏的情況下,留守兒童在學習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均與城市小學適齡兒童存在較大差距,并因此嚴重影響我國的教育公平基本原則。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針對目前農村留以供同仁參考。
作者:王洪靈 單位:鳳臺縣尚塘鄉南李小學
參考文獻:
[1]趙霞.小學家長學校問題的成因及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2]高宇婷.農村家長參與對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學業成績的影響[D].內蒙古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3]馮仕成.新時期農村小學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之管窺[J].吉林教育,2015,2.
[4]董曉玲.農村家長參與中小學子女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新課程研究,2016,6.
[5]湯嵐.農村小學家長委員會參與學校教育管理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為了更好地促進留守兒童健康、全面地成長,認真落實上級領導部門對留守兒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確保我校留守兒童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多渠道、全方位地開展下去,依據我校我班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年度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對我班留守兒童基本情況及普遍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工作檔案,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本班學生組織關愛小組,要加強關愛,形成合力,大力宣傳,不斷提高我班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使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
2、關愛留守兒童,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從學習、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幫助留守兒童,促進留守兒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長,樂于學習。
三、主要措施
㈠健全機制,加強關愛。
首先成長關愛留守兒童小組,明確工作任務,制訂具體工作計劃,并努力實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計劃,逐步使關愛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經?;?。充分發揮班集體作用,使班級真正成為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主渠道。
1、成立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成立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系卡制度
要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系卡。其基本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系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系電話,監護人或其委托監護人的職業、詳細地址、聯系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通過聯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強教師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系,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學校設立留守兒童親情電話。
3、真情關愛,“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班級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教師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食堂要注意營養搭配均衡,有益身體發育。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寄宿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高度重視并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悅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4、實施教師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
在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并配備幫扶教師和其他學生家長。配對幫扶教師和學生家長要經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師關愛留守兒童成長日記,促使更多的幫扶老師成為“家長”。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兒童,教師要經常與留守兒童互相交流、溝通,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生活和學習情況;非寄宿的兒童,教師要定期走訪與臨時監護人交流,及時反饋兒童在校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郁的陰影,讓留守兒童和其他在校兒童一樣,在老師和同學的關心和愛護下健康成長。
5、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學校要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托監護人座談會。要求教師每月至少與留守兒童談心兩次,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不認真、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失范的“問題”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著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開展人文關愛活動。
通過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團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各種競賽活動等,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7、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班級要著重開設心理教育課,大力開展心理咨詢、心理矯正活動,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留守學生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溫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
四、工作安排
三月份:
1、討論并制定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2.開展教師家訪和學生談心活動。
3、留守兒童信息更新。
四月份:
1.開展師生結對活動。
2.檔案信息更新。
3.開通留守兒童親情電話。
五月份:
1、召開一次留守兒童家長會。
2.繼續開展師生結對活動。
3、留守兒童“五一”聯歡會。
六月份:
1.留守兒童主題班會活動。
2.留守兒童減免落實情況
檢查。3.留守兒童工作經驗交流及論文撰寫。
關鍵詞:留守兒童;親情化;產品設計;關愛;陪伴
一、留守兒童親情化產品設計理念的概述
留守兒童,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工作,而自己留在農村生活的兒童,由于缺乏親情的滋養,這些兒童少有依靠,內心的寂寞與憂傷使這些幼小的心靈有的走向消極、孤僻,有的變得任性、暴躁。親情化產品設計,即設計具有親情特征的產品,是一種新的設計理念,尤其適用于長期缺少親情和關愛的留守兒童產品設計。留守兒童親情化產品設計是指產品設計在造型、功能上,運用以親情作為紐帶的各種元素,如父母的關心、問候等。留守兒童親情化產品是父母和留守兒童相互溝通交流的媒介,能使留守兒童在使用產品時感受父母的關愛,體會親情的溫暖。親情是有血緣關系的人之間存在的感情,是所有愛的起點,是人類最基本、最重要的情感。狄更斯說:“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备改傅膼?,不僅需要物質的供應,更需要心靈的陪伴。一件好的產品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為留守兒童設計親情化產品,增加父母和留守兒童之間的互動和情感交流,補充殘缺的親情,幫助他們度過艱難的留守時期,是解決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心理發展問題的新探索,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二、留守兒童親情化產品設計的需求趨勢
2013年全國婦聯的《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指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有6102.55萬。其中不乏有心理健康問題者,且父母打工年限越長,兒童的心理問題往往越嚴重,這不僅對留守兒童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還給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帶來不利的影響,這無疑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另外,兒童產品市場是一個富有生機、極具商機的巨大市場。特別在我國國情下,留守兒童是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他們的父母未來的希望。父母外出工作,希望給孩子最好的生活,他們往往自己省吃儉用,卻在兒童用品的花費上毫不吝嗇。優秀的設計不該只是為了獲取商業利潤,更要關注被忽視的弱勢群體,如偏遠山區的失學兒童、殘疾人、缺失親情的留守兒童等。然而,國內市場上少有針對留守兒童心理特點設計的人性化的、關注人文情懷的、重視親情交流的產品,我國兒童產品市場的未來發展尚不全面。留守兒童區別于一般兒童,在心理發展上有其特殊性,他們容易自卑、內向、孤僻,這些都是留守兒童產品設計中必須注意的。兒童產品是兒童成長中重要的輔助工具,它對兒童的性格塑造、智力成長、心理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留守兒童親情化產品設計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將兒童的親情需求賦予產品,讓留守兒童能夠感受到父母的陪伴,以滿足其情感的需求,增進留守兒童和父母之間的感情,幫助留守兒童健康快樂地成長。留守兒童雖然隅居農村,看似與城市生活毫不相干,可是我們不能無視他們的存在及其將來對社會的影響,他們的成長與中國的未來息息相關。
三、留守兒童親情化產品設計方法
1.可遠距離互動的設計方法
對于留守兒童而言,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交流溝通渠道單一,造成感情缺失,使留守兒童與父母不僅在空間上的距離遙遠,而且形成心靈隔膜。能與父母溝通和交流,成了他們樸素卻又遙不可及的愿望??蛇h距離互動的設計方法,即為留守兒童與父母搭建遠距離交流的通道,提供情感溝通的平臺,使他們即便是分隔兩地,也能輕松、便捷地進行溝通交流。如,可以設計具有語音對講、短信互動、定位檢測等功能,并能與手機APP互動的兒童手表,緩解留守兒童思念父母之苦,讓留守兒童和父母彼此更貼近,讓其感受到父母的關愛,也讓父母見證孩子的成長。另外,一款名為Frebble的模擬牽手觸感產品,它能在視頻聊天中模擬與對方牽手的感覺,通過藍牙無線連接到電腦,它能檢測擠壓并把壓力傳送到另一端,實現模擬牽手的感覺??蛇h距離互動的設計,通過運用聽覺、視覺、觸覺等多感覺、多維度的設計手段,為留守兒童與其父母提供遠距離的情感交流體驗,有效解決他們難以互動、渴望互動以及對親情的需求問題,這也與留守兒童親情化產品設計的理念不謀而合。
2.可陪伴兒童成長的設計方法
對于產品設計而言,人們在產品的使用過程中所獲得的情感價值與產品的功能是同樣重要的。尤其對于留守兒童而言,產品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其功能,其背后的情感價值顯得更為重要。可陪伴兒童成長的設計方法,是指產品在造型和功能上根據留守兒童的成長發育、娛樂、學習認知過程,通過加減、替換零件的方式進行升級和變換,滿足各年齡段留守兒童的使用需求,從而有效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使產品陪伴兒童成長。留守兒童對產品的情感寄托,在于父母是產品的共同使用者或購買者。在兒童快速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所使用的產品的功能不斷快速地轉變,但很多產品由于功能單調,很快就因為滿足不了留守兒童的使用需求而遭到淘汰,而其父母又因為不在孩子身邊,不能及時為他們更換產品。陪伴兒童成長的設計方法,讓父母只需購買一件產品,便可適應留守兒童各個年齡段的需求,這樣的產品能伴隨他們成長,充當父母派來的小伙伴的角色,可以創造寶貴的親情價值。
3.可寄托父母關愛的設計方法
可寄托父母關愛的設計方法,就是以產品作為寄托父母關愛的載體,在設計產品時,先預留一部分空白的空間,待父母購買產品后,再“填充”關愛,把產品補充完整。如,可以植入聲音的電子產品,父母可以將“寶寶,今天期末考要加油哦,爸媽永遠支持你”“寶寶,天冷要注意多穿衣服,不要著涼了”“寶寶,別復習太晚,該睡覺了”等話語錄入,再設置播放時間。除了聲音,還可以將照片、視頻等進行填充,滿足留守兒童與父母實際的、個性化的需求。留守兒童缺乏父母的關愛,有的甚至記不清父母的模樣和聲音,通過設計可寄托父母關愛的產品,可以用關愛溫暖留守兒童的時光,讓他們留守卻不孤單,隨時感受到父母在身邊的幸福。
四、結語
讓設計真正符合人們的需求和期望,尤其是設計出能給予弱勢群體更多愛與關懷的產品,是設計師的責任。留守兒童親情化產品設計,以親情作為切入點,運用可遠距離互動的設計方法,架起留守兒童與父母溝通的橋梁,打破心靈的隔閡,使交流不再是奢望;運用可陪伴兒童成長的設計方法,賦予產品生命力,也能使留守兒童獲得不可估量的親情價值;運用可寄托父母關愛的設計方法,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父母的關愛,家庭的溫暖,將是推動兒童樂觀、積極地面對生活,重拾自信,不斷前進的強大動力。關注弱勢群體的暖心設計是產品設計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留守兒童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是社會的責任,也是構建和諧社會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文章通過對留守兒童親情化產品設計的研究,傳達關愛留守兒童的理念,并為今后留守兒童產品設計提供了理論參考和借鑒,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和指導作用。
作者:李晶晶 單位:廣州大學
參考文獻:
[1]趙愛麗.基于情感化設計理論的兒童產品設計研究.大眾文藝(學術版),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