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3 09:55:49
序論:在您撰寫教師年度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教師職業的成功建立在教師教育能力的建構和完善過程中,在此過程中,需要創造什么樣的環境和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以促進教師教育能力發展,尤其是獨立學院這樣的環境下基于學生的需求如何促進教師教育能力發展已成我們必須關注的一個問題。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我國一直以來都對教師教育能力有所研究,一般多以普通高校教師作為研究對象,對獨立學院青年教師教育能力的發展研究較少,尤其是對于獨立學院所培養的應用型學生基于對教師教育能力的需求研究更少。基于上述背景本人將以“獨立學院青年教師教育能力的發展研究”為課題。試圖通過課題研究從獨立學院青年教師教育能力發展面臨的問題入手,分析目前獨立學院教師已有的教育能力為參考,分析獨立學院青年教師教育能力發展的內涵、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促進獨立學院青年教師教育能力發展提出相關的對策。獨立學院順應了我國高校擴招發展的需要,滿足廣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隊伍不斷壯大起來,逐漸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獨立學院辦學規模不斷擴大,但對于獨立學院發展的研究相對滯后。外部環境來說,人們對獨立學院以及教師能力缺乏信任,開展獨立學院青年教師教育能力發展研究有利于獨立學院實現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人們的廣泛認同。
二、基于學生需求的獨立學院青年教師教育能力現存問題
1.獨立學院青年教師教育能力。
1.1教育能力的界定。教育能力是指教師所應該具備的能夠進行成功教育教學活動的能力,是教師是否能夠勝任教育工作的關鍵。關于對教師教育能力的論述學術界有各方觀點??偟膩砜?,教師的教育能力就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活動中形成的,能夠促進學生的能力以及素質得以提高的品質和能力。
1.2獨立學院青年教師教育能力的結構。教師教育能力由多因素構成的教育實踐能力,而教師教育能力的結構,就是構成教師教育能力的各種因素的集合。獨立學院式近幾年迅速發展起來的,核心力量大多為青年教師,研究青年教師的教育能力結構問題,是研究如何提高青年教師教育能力問題的前提和基礎。一般而言,教育能力被劃分為動力因素、效能因素和個性因素三個部分。獨立學院青年教師教育能力的構成、發展和培養問題是本課題研究的重點。課題中將從獨立學院這個高校發展過程中的新興產物中青年教師的特點以及教育能力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
2.當前獨立學院青年教師的優勢與問題。
當前作為獨立學院教學主體的青年教師具有一定的優勢不同于中老年教師。比如,他們具有較高的學歷層次基本都有碩士學位,有些還有博士學位。具有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接受新知識快的特點。大多是直接從學校進入學校具有與大學生很多共同點的特征,善于與學生交流溝通,容易得到學生認同。同時,由于他們大多都是剛從碩士或者博士畢業直接參加工作,沒有受過系統的師范培養,教學實踐能力和教育能力都缺乏,具體變現如下:
2.1沒有完全進行角色轉換,并未適應從學生轉換為教師。由于大多數青年教師直接從學校畢業就參加工作。思維模式還是以學生的思維模式處事,有的工作一兩年還沒有完全角色轉換。
2.2業務素質不高,各獨立學院的絕大多數青年教師都沒有經過系統的師范教育,對于青年教師的崗前培訓對于提高其教育理論實踐水平收益甚淺。他們缺乏教學實踐經驗,如何育人的認識體會不深,教學水平不高。
2.3輕科研的現象。獨立學院青年教師收入普遍偏低,教學任務量較大,使得青年教師沒有精力做科研。科研和教學是相互相長的一個關系,最終也會導致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的停滯不前。
2.4敬業精神有待提升。獨立學院青年教師普遍存在帶課門數太多,部分教師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情緒浮躁缺乏責任心。
3.當前獨立學院雙師型教師發展困惑。
獨立學院旨在培養應用型人才,要求教師不但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還要求教師應該具備與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經驗。以此在課堂教學以及實踐教學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雙師型教師就是教師具有扎實的理論素養,并且具有專業實踐工作經歷。獨立學院需要雙師型教師,但是在其發展上出現了一些困惑:
3.1獨立學院入職教育的缺乏。獨立學院大多是青年教師直接從學校畢業進入高校缺乏基本的教育理念,也沒有教學技能方面的培訓,因為缺乏課堂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技能培訓,產生教學壓力。
3.2企業實踐缺乏有效途徑。作為青年教師要成為一名雙師型教師就必須走出校門,走進企業,學校應該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師的企業實踐活動中來,起主導作用,要花費經費及精力鼓勵青年教師外出實踐。
三、獨立學院青年教師教育能力發展對策
1.注重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能力。
從人才培養的角度看,作為青年教師其思想狀況直接關系到科研與教學質量,當然也會影響到學生的思想狀況。因此,加強青年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提高其思想覺悟政治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對獨立學院來說加強青年教師德風建設應做到以下幾點:
1.1提高青年教師素養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作為學校應該不斷完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1.2理論學習尤其政治理論學習,使其端正觀點、立場和方法分析當前的社會問題。
1.3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年教師懂得分析大學生的思想行為,提高學生教育的能力。
2.樹立現代教育思想理念。
牢固樹立現代教育思想理念對青年教師來說可以提高其教育水平,促進其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進步。對于現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楊德傳在《關于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之探索》中指出現代教育思想和理念,在教育觀上要由“知識本位”向“素質本位”轉變。在質量觀上要樹立“質量第一”的理念,培養創新型人才。在教學觀賞向整體化知識教育轉變,把注重教師的“教”轉為注重學生的“學”。
3.獨立學院重視構建青年教師發展平臺。
據調查,有近四分之一的教師認為其所在的學校不太重視青年教師的教育能力培養。獨立學院對青年教師教育能力的培養無論從意識上還是經費設備支持上都沒有足夠的重視,也沒有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提升青年教師的教育能力。我們知道青年教師作為獨立學院的主力而獨立學院又是高等教育發展中的重要促成部分,他們的教育能力直接關系著國家科教興國和人才培養戰略的實現。所以獨立學院必須得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特別是教育能力的培養。
4.獨立學院青年教師自身學習與修養。
要加強獨立學院青年教師的教育能力,一方面主管部門要重視,采取有效措施搭建平臺,比如經費支持,培訓支持,硬件設備支持等等。另一方面還需要青年教師自己樹立現代教育理念加強自身學習完善自身知識結構,并且不斷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反思、提升,提高其教育教學能力與水平,真正從學生的需求出發不斷提升自己挖掘自己的潛力。
5.獨立學院青年教師雙師素質的培養與提高。
獨立學院需要雙師型教師,在教師隊伍尤其青年教師隊伍建設中應該遵循教師發展規律,針對雙師型教師的專業教學和職業實踐兩方面采取有效行動。
5.1推動企業和社會行業主動參與。行業企業作為獨立學院培養人才的接受者和受益者,應該全方位參與進來,與獨立學院合作共同進行專業建設,保證實踐教學的真實性,能讓專業教師掌握一線最先進的技術和實踐經驗,運用所學知識知道一線人員的操作。
5.2發揮獨立學院校主體的作用。嚴格獨立學院雙師資格證書制度以及強化教師職業的專業性。對于獨立學院教師而言,不僅要求他們具有一定的學科知識與教育教學知識,而且必須達到一定的實踐水平,要有指導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能力,因此就得具備不但只有學歷資格的證書還需要有雙師型職教的資格,反應其職業資格的證書。
5.3建立教師評聘制度。當前最急需解決的就是研究開發教師的職稱評審標準以及晉升制度,并且與相應的工資級別掛鉤,引導教師朝著專業化發展的方向努力。
沒有廣泛閱讀,就沒有研究方向;沒有廣泛閱讀,就沒有真正的課題研究。廣泛閱讀,是課題研究的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環節。一旦課題研究的內容確定下來后,那么,廣泛閱讀也就毫無疑問地成為了進行課題研究的第一要義和必經環節。就筆者來說,因為當時研究的課題任務是莎士比亞及其悲劇(跟教材的結合點是高中語文教材《必修4》中《哈姆萊特》第五幕第二場),這是跟中學生閱讀實際距離較遠并且非常陌生的外國文學。為此,我首先必須要做的就是廣泛閱讀。為了準確深入地了解作者,我從莎士比亞人物傳記讀起。在這方面,我閱讀了童一秋主編的《世界十大文豪———莎士比亞》,李政主編的《與名人有約》(莎士比亞部分),張可、元華翻譯的《讀莎士比亞》等。為了精準把握整個莎士比亞悲劇的魅力,我在對比了兩三個翻譯版本后,選取了相對最能保持原著特色的朱生豪譯本《莎士比亞戲劇集》。為了研究戲劇語言尤其莎翁“莎化語言”的獨特魅力,我還廣泛地閱讀了謝倫浩主編的《世界著名臺詞鑒賞》,劉孝通主編的《外國文學藝術發展史》等。有了廣泛閱讀,我對莎士比亞及其“四大悲劇”就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為做這個課題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使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文學視野有了一定的拓展。青年教師做課題研究,最有意義的地方,就在于閱讀范圍的擴展和閱讀能力的提升。廣泛閱讀會使青年教師從閱讀中汲取養分和智慧,從閱讀中完善知識結構、延伸閱歷、開闊視野。
二、課堂實踐
如果說,廣泛閱讀是青年教師做課題研究的基礎,那么做課題研究的另外一個有價值的地方,就在于青年教師能夠把其研究的成果應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即課堂實踐中。筆者從自己開設選修講堂的課堂實踐過程中,得到啟示:課題研究對于一個青年教師快速成長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一是鍛煉了青年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因為選修講堂的開設針對的對象跟平時課堂教學有所不同,所以,我必須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掌握他們對外國文學、對莎士比亞、對悲劇的已有認知程度等情況。經過對參加這門選修課的學生實際情況的真實了解,我才能根據他們的所需和我所掌握的資源進行梳理、歸類、整合。找出跟學生實際相結合比較緊密的地方進行講解。這樣才能有的放矢,讓課堂既能扣住學生的興趣愛好,又能讓學生最大限度掌握我的課題研究的精髓所在。二是鍛煉了青年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通過課前的精心篩選和準備,并對課題研究的各個方面進行了總結和提煉,這正好能提高自己搜集材料、組織材料、應用材料的能力。從而讓自己的各種零散的知識,更加系統、更加完備。對于教學設計,也能從自己的知識體系中,提煉出最精準最恰當的素材,整個的教學流程當然也會得心應手、游刃有余。通過課堂實踐這個環節,青年教師必將能在教學設計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課堂駕馭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教研提升
教研是青年教師成長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如果說能教書只是“匠”的話,那么,做研究就是從“匠”走向“家”最好途徑了。因為有了廣泛的閱讀作為積淀,有了課堂的實踐作為實戰。就具備了使青年教師從“匠”走向“家”的重要條件了。如果對課題研究中某一個問題產生困惑,抑或產生興趣,千萬不要放手,多個心眼、多點思考,勤于動手、善于總結,就有可能會有自己獨特的認識和見解。如果能盡量形成文字的形式,這也就將會成為以后教研論文的基本雛形了。就筆者自身而言,我對莎士比亞的戲劇語言進行了重點分析與思考,已經形成了近四千字的單獨小論文。
低年級閱讀需要一定的識字量為基礎,教師要在閱讀中,做好生詞生字的教學。讓學生前期盡量少受詞匯不足的干擾,慢慢積累詞匯量。低年級閱讀中生字詞的教學要注意:一是不能把生字詞教學取代文本分析,這種枯燥的生字教學會影響學生對文本的興趣與感受。二生字教學要采用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學生快樂學習。三要激發學生自主發現與合作學習。
例如:《識字3》中,針對“木字旁”、“禾字旁”,教師通過圖片或者實物,讓學生觀察并理解偏旁的本意。
(1)“木”的古文字像什么?(像棵樹?!澳尽惫盼淖窒窨脴洌袠涔?、樹干和樹根)
(2)學習“木字旁”的生字。
(3)“禾”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株禾苗?!昂獭钡墓盼淖窒褚恢旰堂?,有穗、葉、莖與根。)
(4)學習“禾字旁”的生字。
(5)(出示圖卡松柏、楊柳)這些是什么樹?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 (出示詞卡:桌椅)
(6)(出示圖片與詞卡:秧苗、稻谷)這些地里長的農作物叫什么呢?(莊稼)
教學結合圖片,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識字的興趣。但是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還要善于把文本背后的思想通過一些詞語發掘出來,例如:《梅蘭芳學藝》教學中,教師要抓住“神兒、料子、魚兒”等教授兒化音的讀法;通過“讓學生緊盯多媒體屏幕上的一個運動的圓點”,讓學生感受“注視、緊盯”等詞義,體驗梅蘭芳勤學苦練的艱辛;通過“終于”等詞在句子中的作用,理解語言內涵。這樣的閱讀能夠把字詞理解與文章思想結合起來,效果非常好。
2.注重閱讀興趣的培養
在教學中要把興趣激發作為教學的基礎。例如:在《梅蘭芳學藝》教學中,學生對于京劇以及梅蘭芳本人都缺乏興趣,而且這篇文章的內容缺乏趣味性,教師在上課后通過多媒體播放視頻《貴妃醉酒》,讓學生對京劇與這個表演者產生興趣,然后理解背景,切入教學?;蛘咄ㄟ^課文文本旁邊的插圖,讓學生研究一下這個穿著京劇服裝的演員,從好奇心中激發興趣。
學生都喜歡活動,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對活動中游戲性一面非常感到興奮。教學中要善于采取活動的方式,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學會閱讀的方法。例如在《狐貍和烏鴉》的教學中,教師這樣安排:
師:“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比缓笤佥o以多媒體課件,老師用富有感情的語氣講述故事(課文內容)。聽完故事后,教師問:你聽懂了些什么?有什么問題想問嗎?引導學生對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
故事的演示創設了輕松、愉悅的氛圍,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為閱讀創造了鮮活的空間,將學生自然地帶入了學習情境?;顒拥男问胶芏?,在課堂中還可以開展比賽、講演等各種形式激發學生的閱讀激情。
3.強調閱讀中隊學生個性的尊重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所以,在自主閱讀過程中,對學生個性的尊重,讓學生去體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
低年級學生雖然知識經驗少,但他們具有非常強的想象力與大膽的創造力。在教學中要提供寬松的氛圍,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對于學生想象中一些荒誕的成分或者一些不合理創作要抱著寬容態度,保護與激勵學生把想象與創造結合到閱讀中,一旦形成學生個人的閱讀習慣,對于學生閱讀質量提升極有幫助。例如:在《夕陽真美》的教學中,教材把太陽擬人化為一張圓圓的臉,“它那張圓圓的臉漲紅了,把身邊的云染成了黃色、紅色、紫色……”可以讓學生想象“太陽為什么臉紅了?高興了還是生氣了?還是害羞了?”“太陽是什么性格?你能夠為它遍一個小故事嗎?”這樣能夠在文本閱讀中,結合文本特點開展定向想象,同時訓練學生的寫話能力。
個性化的閱讀不僅需要寬容,而且需要讓學生展示。在教學中可以激勵學生把自己的想法、看法、做法說出來,給學生展示個性與訓練表達的機會,這樣的交流對全體學生閱讀思維的開發非常有意義。
4.要重視教師的科學指導
《語文課程標準》也提醒我們:“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這告訴我們:閱讀不僅是字詞的把握,更是人文性的滲透。我們要善于對學生進行引導,發掘文本背后的人文性要素,“提高”為哲理性的思想,“下沉”為生活化的情感體驗,這樣的教學促進人生價值觀的發展。例如:《狐假虎威》的教學中,一方面帶領學生理解本課文隱含的哲理——表面的假象與真實的關系,另一方面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發現生活中的類似現象等,這樣可以把文本進行哲理及生活化的概括與延伸,做到上下通透,引領學生發展。
教師要善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思維的參與是閱讀中非常重要的素質,而問題是思維的動力、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在問題中不斷提出新的問題,不斷激發學生思維向深度與廣度發展。例如在《臺灣的蝴蝶谷》中讓學生閱讀第三段中“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種黃顏色的蝴蝶,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燦燦,十分壯觀?!辈⑺伎紗栴}:
①在讀這一句的時候,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樣的畫面?課文中什么地方帶給了你這樣的感受?
②你還想像到了什么樣的畫面?你是從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③誰再來讀一讀這句話?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金光燦燦的東西呢?
關鍵詞:情境;興趣;形式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16-260-01
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離不開“讀”“寫”“練”三字;這所謂“語文三字教學”方法,針對不同階段不同年級的學生,利用“三字教學”應該采取相應的方法和重點,在小學語文教學教研多年工作中,我認為“讀”是低年級語文教學與學習的重中之重。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得熟則不待解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笨梢钥闯觥白x”的重要性所在。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趣,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庇纱丝梢娫谡Z文的教學中閱讀的重要性,老師能夠恰當地,充分地運用朗讀教學手段從事語文教學工作,可以極大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發展思維和陶冶情感。
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最容易避開周圍環境干擾,全身心投入在課文上,能身臨其境,融入文章意境;同時朗讀也是一種藝術的再創造。它在使無聲的書面語言變成有聲有色的口頭語言的過程中,眼、口、耳、腦等多種感官并用。既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匯和句子,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一、范讀領讀
感染學生要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的范讀十分重要,心理學研究表明:初入學的兒童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維持時間不長,老師的朗讀形式如果單一的話容易使學生犯困和厭倦而失去興趣。所以老師要根據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有針對性的采用相應靈活的方法,比如說自由讀、個別讀、小組讀、集體讀、分角色讀、老師范讀、領讀等,力求學生百讀不厭,在朗讀中體驗讀書的樂趣。
二、以讀帶說
一年級的學生,語言能力正處在發展初級階段,他們所掌握的語言材料不夠,不易完整地表達他們的意思,更難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先引導學生讀出課文中的語句,在反復熟讀的基礎上,再教給他們按照回答問題的形式用文中的語句引導回答。這樣學生回答問題表達得確切,說得流利,暢通,幫助學生在讀流利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又在理解課文內容基礎上進行說的訓練,做到朗讀與理解課文內容有機結合,以讀帶說,讀說相得益彰。
三、多讀少講
一節課將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讀書,借助漢語拼音讓學生自己讀出漢字的讀音,然后個別檢查,看是否讀得準確,對比較容易讀錯字正音。做到教師少講,讓學生多朗讀讀,以朗讀為訓練的主要形式,整堂課都聽到瑯瑯的讀書聲。我要求學生在讀書時要讀準每一個字音,做到“精準、流利”。
四、突出重點
有些詞語很準確,有些句子含義很深刻,但是對表現中心思想作用較大。指導學生讀好這些詞語、句段,可以幫助學生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師通過對重點語句和段落的朗讀指導,突出關鍵詞關鍵字,既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進對重點段中含義深刻的理解。從而達到訓練語感,為真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目標清晰
朗讀不能一味的、盲目地讀,要有意識地注重朗讀訓練語文的清晰目標,新課標提出:要加強學生朗讀訓練的指導,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基本功,課上一定要有瑯瑯的讀書聲。要多讀,把更多的時間用于朗讀;要體現讀通、讀熟和讀出感情這樣的朗讀層次;指導朗讀,不要單純從朗讀技巧上指導,重在引導學生入境入情,用朗讀表達出思想感情。然而,在許多的課堂上,卻少有瑯瑯的讀書聲,很少聽見飽含感情的朗讀,不少學生的朗讀水平實在不敢恭維。
六、激發創造
朗讀是言志傳神,負載思想的一種語言表達藝術,是文學作品轉化為有聲語言的再創造。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語文誦讀;教學實施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 。那么,如何讓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呢?《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有些課文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語感” 。
然而當下的高中語文課堂,誦讀教學日漸式微,現在的高中語文教學重抽象思維,輕形象思維;重理解分析,輕整體識記;重應試能力培養,輕知識素養傳授。語文老師在課堂上只顧滔滔不絕的講解分析,卻忽視了對學生誦讀能力的培養,課堂上失去了學生瑯瑯的誦讀之聲。教師不抓誦讀,學生不愿讀書。認為誦讀那是小學和初中的事,高中語文教學就可以不注重了。這種理解有些偏頗?!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中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眾的,是與九年義務教育相銜接的基礎教育”,“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語文素養”的提高,誦讀應是有效的途徑之一。
作為傳統教學方法的誦讀教學,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我國古代的語文教育,無論是蒙學教育還是經學教育,都極為重視誦讀。要求學生反復誦讀,整體地感受、品味文章。南宋理學家朱熹就認為誦讀,“要讀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清代古文家的誦讀體會是,“非高聲朗讀則不能展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韻”,他對讀出氣概、誦出神韻的方法的有效性,體會是很真切的。教育家葉圣陶認為,學生通過親切體會的誦讀,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將誦讀內容內化為學生自己的東西并終生受用不盡。因此說語文課應該高度重視學生誦讀,老師帶領學生誦讀,學生自己誦讀,誦讀的過程不僅是學生含英咀華的過程,同時也是把經典語言“化”入個人身心的過程。人們也常說“好書不厭百回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這些講的都是誦讀的好處。尤其是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最佳載體的古詩文,處世為人的哲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都蘊含其中。多誦讀能讓學生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對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文素養能起到重要作用。
那么如何激發學生語文誦讀的欲望,讓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在誦讀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的鍛煉,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有效地提高呢?
一、 高度重視,理念引領
誦讀,是語文教學的優秀傳統和寶貴經驗。語文老師要高度重視誦讀在語文教學中的獨特作用,語文教學要改革,但語文教學中的誦讀什么時候都不能丟棄。誦讀在幫助學生疏通文字、體會感情、理解內容、培養語感、積累語言材料、訓練讀書技巧、增強語言的感受力和記憶力,提高語文素養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新課程的理念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上,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體,避免一味的說教。講誦結合,以誦讀帶動講解,以講解促進誦讀。使教學相得益彰,活躍課堂氣氛,誦讀之聲才能“聲聲入耳”,課本上的知識才能內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尤其是古詩文、散文這些適合學生自己誦讀的文體,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誦讀。
二、營造氛圍,激發興趣
“營造氛圍,激發興趣”,即在誦讀教學中營造人性化的特定氛圍,激發學生誦讀文章的興趣。如果學生對誦讀感興趣并且真切感受到其不可或缺的實踐作用,那么他就會積極地投入所誦讀的東西。要讓學生愉快、有效的誦讀,關鍵在于激發學生誦讀的興趣。而多種形式的教學氛圍的營造,不僅可以激發學生誦讀的熱情,還能夠作用于學生的學習心理過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把自己的心理和情景融合為一體,真正地感悟,從而激發和改善學生的學習心態與學習行為,讓學生獲得生命的體驗,以愉悅的學習促成學習的愉悅??鬃泳驮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在誦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充分借助語言描述、音樂渲染、視頻演示等媒體手段將學生帶入誦讀的情境中,提起學生誦讀的興致,增強學習的實效性。如在《雨霖鈴》的誦讀教學上,教師可以播放了一段舒緩低沉的音樂營造氛圍,再播放示范誦讀。引導學生在充分感受體味中投入誦讀。
三、培養語感,傳授方法
葉圣陶認為,“文字語言的訓練,最緊要的是訓練語感”,“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文字” 。王尚文也認為,“語感居于語文素質的核心,語感的培養是語文學科人文性的著眼點和歸宿處,語文教師的偉大之處在于他是學生高品位語感的創造者,語文教學的困難之處也在于它必須創造學生高品味的語感”。
要想創造學生高品味的語感,就要求教師要有熟練的朗讀技巧,能夠傳授給學生一定的朗讀知識和朗讀技巧。因為教師的誦讀示范對學生影響很大。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在帶領學生賞析課文的過程中,如果能夠給學生提供飽含感情的示范誦讀,不僅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語感,避免讀錯字句,更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產生情感共鳴,從而激發學生誦讀的欲望,引導學生透過語言獲得美的熏陶。
學生有了誦讀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誦讀中來,這僅僅是開始,要想“展其雄偉之概”“探其深遠之韻”,學生必須養成良好的誦讀習慣,掌握正確的誦讀方法。要求學生在誦讀時首先精神飽滿,眼到心到。讀書應該全身心的投入,朱熹強調讀書應“整頓幾案,正身體”等,正是這個道理。其次在誦讀時要排除方言等社會影響,根據文本思想感情的需要,以適當的速度誦讀。
誦讀過程主要包括:初讀,以讀準字音,讀清文句為主,可稱之為“音讀”;再讀,指在通過與文本對話,聯系背景,理解了文本形象和作者情感后,帶著理解來讀,可稱之為“意讀”;三讀指運用各種誦讀技巧(抑揚、頓挫、輕重、疾徐等),讀出韻味,讀出意境,讀出情感的“以聲傳情”,可稱之為“情讀”。當然在誦讀時可采用齊讀、小組讀、分角色讀、個性化誦讀等多種形式,充分彰顯誦讀的魅力。
閱讀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小學生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徑之一。目前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急需加強,關于如何強化高年級小學生的閱讀教學,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使閱讀能力得到提升,我們將在下文慢慢探討。
【關鍵詞】
小學教學 高年級 語文教學 閱讀教學
當今小學生不僅需要面臨沉重的學習壓力,每天還要背著重量不輕的書包去學校上學,就如何減輕小學生的學業負擔已成為中國的公眾焦點話題之一,不過因為應試教育的硬傷,目前關于高年級小學生的教學依然忽視了對于閱讀能力的培養。傳統的應試教育體制使人們學習的重點一直局限在對書本內容的死記硬背上,或者是在題海世界中盲目掙扎,許多人都放棄了課本外的閱讀,或是緊促的學習時間安排使他們不得不放棄閱讀。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小學生思維力、想象力的重要途徑,不僅有利于開闊小學生的視野,還能擴大詞匯量,提升寫作水平。所以重視閱讀教學不會是對小學生的繼續加壓,而應當成為小學生在經過忙碌的學習后對精神上的減壓。
一、促進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古往今來,教育家都強調對兒童讀寫算三大能力的培養,不僅將這三大能力作為進行其他學習活動的基礎,更將其作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須具備的技能基礎。而閱讀在所倡導的三大能力中更是位居首位,讀寫算三大能力以讀為首,以閱讀能力為人們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一門基本能力。小學教育屬于國家教育步程中的第一階段,剛邁入此階段的小學生應以培養高尚的思想道德與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行為習慣為主要任務,其次為掌握一些基本知識,如在語文這一學科中學習對三千多個常用漢字的熟練運用。此項要求看似艱難,數千個漢字雖然數量龐大,但若通過廣泛的閱讀,學生對漢字的識記數量不僅能得到迅速提升,還能增長見識,為寫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二、提升閱讀教學的方法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被很多人贊揚過,流傳到今日依然能作為我們對學生進行教育時的最佳原則之一。兒童大多都能對未知的世界產生很強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動下孩子們會主動對未知的謎題進行探索,而此時書本便是孩子們尋找答案、認識真理的最佳途徑之一,孩子們將在書本中暢游知識的海洋,完成對已有知識的探索,豐富自身對于世界的認識,提高閱讀的能力,更能從中體味閱讀的無限樂趣。因此,當學生對閱讀產生真正興趣時,閱讀對于學生便成為了一件快樂的事,一件能使學生擺脫乏味的被動閱讀,形成主動閱讀的閱讀習慣,更能從中獲得無窮好處的益事。
(二)學習不同的閱讀方法
針對不同的閱讀材料,我們需要學習不同的閱讀方法以提高我們的閱讀效率,如魯迅先生的跳讀法,遇到疑惑不解的地方不會固步糾結,而是會直接跳過這部分,繼續下邊的閱讀內容,不僅能節約閱讀時間,也不會對重要內容造成無法及時閱讀的遺憾。陶淵明前輩的“好讀書,不求甚解”亦與其相似,只求領會全文大意,不倡導在字句上糾結,不會影響同學們的“每有會意”與“欣然忘食”。華羅庚也有另一種讀書方法,他主張同學們把一本書認認真真的從薄讀到厚,再從厚讀到薄,簡單幾句話中蘊含著許多深刻的含義。雖然擺在眼前的只是一本薄薄的書,但若對書中的每句話、每個概念、每行字句都追根究底,對他們的意義、用法、來源都認真斟酌、研究透徹,這本書所包含的內容便不止于此了,這便是由薄到厚的過程。但若能從這些繁復的知識中抓住中心要點,找到精華所在,便能把握住本質,這本從薄到厚的書便又變薄了,不過你的知識卻只會變得越來越厚。這個世界上有多種多樣的閱讀方法,我們只能教授學生最簡單最常用的幾種方法,如略讀法、精讀法等,學生們一定能從實踐中找到最適合他們自己的那幾種方法,使閱讀變得更加簡單,更加有效率、有意義。
(三)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環境對于一個人成長的重要影響是不可忽視的,曾經有學者提出過“環境決定論”,雖然該說法太絕對化難以認同,但我們依然能從中窺見環境對于人類的影響力非同一般。教師應當在班級創造一個眾人讀書的良好氛圍,不但可以要求學生每天進行最少30分鐘的課外閱讀,還能要求學生們互相推薦自己喜歡的書籍,并交換讀書筆記。學生閱讀的書籍類型可包括各種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兒童文學讀物,如兒童繪本、睡前故事等,或中外文學名著,如中國的四大名著《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以及外國經典名著《小王子》《魯濱孫漂流記》《湯姆?索亞歷險記》《海底兩萬里》等,還有科普讀物《十萬個為什么》等。我們還能在學校里開放閱覽室,方便學生閱讀,并在走廊上張貼名言名句,增加學生的閱讀面。
【結 語】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關于如何促進閱讀教學有效開展的措施多種多樣,只要我們能對高年級小學生的閱讀教學再多一點點重視,從他們繁重的課業、習題中釋放出一點點空間,給學生再多一點點的自由閱讀時間,我們便能幫助學生從閱讀中發現另一個更為浩瀚,更加精彩的書中世界,為學生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插上絢麗的翅膀!
【參考文獻】
關鍵詞:嘗試教學;語文教學;閱讀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40-0224-01
語文閱讀教學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主動探究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除了要對課本上的知識進行講解之外,還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嘗試教學對教師的教學來說是一個新的創新,需要教師在教學時靈活運用。教師需要先明確嘗試教學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才能將嘗試教學結合到課堂教學中。
一、嘗試教學的含義
傳統的語文教學,通常是教師先講解,然后學生去做練習。嘗試教學打破了原有教學的死板性和被動型,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先讓學生做一定的嘗試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由教師去引導學生學習,互相討論,教師再進行詳細講解。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它的主要目標就是達到教學規定的教學目標,主要形式就是解決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所提出的問題。嘗試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先由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提出問題,讓學生在之前所學知識的基礎上,自學課程和相互交流討論,依靠自己的思考去初步解決問題,教師根據學生的思考結果和練習中的難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嘗試教學可以將學生的主體學習和教師的引導教學很好地結合起來,從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教師的教學效果。
二、嘗試教學的重要性
在新課標的教學改革下,語文教學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課本知識外,還強調了學生在學習上的主動性和獨立性,主張學生在閱讀時獲得自己的主觀思考,培養學生閱讀的創造性思維。在嘗試教學中,其淡化了教師對文章復雜的分析,取而代之的是學生閱讀的過程而不是一味地強調結果。嘗試教學很好地彌補了傳統語文教學的不足之處,不是重復課本上的教學步驟而是讓學生自主地用自己的方法去思考,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占據主動性的地位。嘗試教學很好地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和創新思維,培養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欣賞水平,這樣可以更好地去理解所閱讀的文章的思想底蘊。
三、嘗試教學在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1.利用嘗試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在嘗試教學中,強調的是學生是否能夠主動學習,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的講課模式,讓師生之間可以互動,形成一種輕松的、和諧的民主教學氛圍,把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還給學生,教師去引導學生學習。
例如在學習《桃花源記》這一課時,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去了解作者陶淵明的實例,讓學生根據課文的標注解釋自行去理解文章的大意,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然后闡述自己的見解。教師要充分調動起學生討論的熱情和積極性,在課堂上與學生平等對話,用輕松、疑問的語氣去提問學生,讓學生帶著好奇去思考。在學生思考之后進行教學,既能有針對性地讓學生掌握知識,又能加深學生的印象。
2.嘗試準備,進行有目標的引導。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首先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的準備,例如在學習《桃花源記》時,教師要對作者生平經歷充分地了解、掌握。教師要通讀文章,結合文章的重點、難點去確定教學方法,準備好嘗試題目。教師也要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要讓學生對作者進行簡單的了解,能夠通讀全文,讓學生自己去查詢一些陌生詞語,如“阡陌”、“郡下”等發音,讓學生在預習時發現自己的疑難之處,有利于教師在課上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
3.提出問題,討論解決。在學生已經進行過預習的前提下,教師提出與課程相關的嘗試性問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有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嘗試教學中的課堂活動都是以嘗試題目為中心,讓學生進行討論。
例如課文《云南的歌會》,作者在這篇文章中介紹了一云南少數民族的民俗文化,教師在預習時可以讓學生嘗試著去搜集一些民歌民謠,按照書上作者所描寫的方式去整理分類,在進行分組討論時,教師讓學生去模仿,去演唱這些民歌民謠,讓學生在表演中加深對作者所描述的文化進行體會。經過了這樣的思考和經歷,學生會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思想,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在討論中學生可以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可以知道自己哪里有優勢,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學生之間的交流比教師傳授更容易被接受,也能增進彼此的友誼。
四、結語
嘗試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不同的挑戰,嘗試教學強調在學習中學生應該是主動學習,而不是教師去一味地灌輸教學內容。學生的自主學習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任何教學模式都有一定的優缺點,因此教師在進行嘗試性教學時,要進行充分的準備,要尊重學生的個性,有目標地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在閱讀中提升自己的欣賞能力和自學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嘗試教學的作用,提升教學水平,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陳仕彬.談“沉思教學”與“任務驅動”在教學中的運用[J].成功,2009,(1).
[2]趙繼洲.新課改下語文教學的幾點嘗試[J].才智,2008,(12).
[3]張顯友.淺談嘗試教學法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