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5 00:30:28
序論:在您撰寫本科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新生入校后不分專業,只分文科和理工科二大類。一年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專業。對于不受學生歡迎和社會歡迎的專業,應給予調整。根據我們多年的教學及與學生的交流發現,有些學生當初選擇專業時對專業不了解,學習一段時間后,發現不喜歡所學專業,學校規定又不能換專業,造成對課程學習不感興趣,產生厭學、逃課等現象;即使有學生不喜歡本專業,并在努力學習,但很難成為優秀人才,畢業后尋找的是與專業不相干的工作,浪費大學大好時光。
2本科生實行導師制
學生選好專業后,學院應及時為每個大學生配備導師。負責對大學生的專業課程的學習和指導工作。導師制由15世紀初英國“新學院”的創辦者溫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所首創。新生一入校學院就根據其所選專業為他指定一位導師,負責指導他的學習和品行。導師和學生每周必須進行談話,由導師指定閱讀書目,學生匯報讀書心得,師生一起進行研討。在導學時,主要是在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方面幫助學生實現從中學到大學的轉變,使他們的學習具有更多的自主性、主動性和獨立性,并為學生的選課提供建議。同時,導師應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對他們的生活、交友、做人、個性健康發展等方面給予關心和指導。通過朝夕相處、言傳身教、耳提面命,促進大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真正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學校、學院制定政策,鼓勵廣大教師,特別是博導、碩導、教授擔任大學生導師。每年學院和學校對大學生導師進行評選,對培養出優秀人才者,給予獎勵和表彰。
3教學計劃的修訂
目前大學的教學計劃按照課程性質,劃分為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三大部分。在總學時沒有增加的情況下,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課時越來越少,大多數專業課在30學時左右。造成了學生專業基礎不扎實,專業知識沒有掌握。為此建議:各專業根據需要,減少基礎課時,如《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直接刪除,增加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基礎專業課在70—80學時左右,專業課在50—60學時左右。由于基礎課程的減少,有些是考研的基礎課,如《數學》和《英語》,建議學校對有需要的學生開設強化班,幫助其考研。
4建立科學的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教師教學質量評價主要針對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包括:教學態度、教學過程、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等四個方面。教師教學質量評價,堅持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堅持公開、公平、公正評價的原則;堅持按不同學科分類指導的原則;堅持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原則;堅持學生、教學督導和同行以及教學委員會共同評價的原則;堅持激勵和引導的原則,促進教師教學水平不斷提高。教師教學質量評價主要通過網上教學效果評價、聽課、問卷、座談會和集中評議的方式進行,可分學生評價、教學督導與同行評價、教學委員會評價等三個方面。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
(1)為調動教師主動提高教學效果,學院以學年為單位,可將學院教學業績津貼總額的20%用于對教學效果優秀教師的獎勵。
(2)對教學質量不合格的教師提出整改要求,并繼續追蹤考察,若連續兩學期不合格,則停止教學一學期,限期整改并參加培訓。培訓結束經學院評價合格后,方可重新承擔授課任務,否則調離教學崗位。
(3)教學質量評價結果作為教師工作業績考核、晉升職務以及優秀教學獎評選的基本依據。
(4)在教師職務評聘中實行教學考核一票否決制。教學質量評價成績不合格者,不能參加當年一切評優和專業技術職務晉升。
(5)對于教學質量評價優秀的教師,推薦參加學校及省部級的“優秀教學質量獎”評選。
5鼓勵開展教學改革和教學法
研究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一所真正優秀的學校,并不是把某一教學模式做到了極致,而是每位教師都尋找到了適合的教學模式。只要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即使在同一門課程,允許課堂教學有多種模式。鼓勵廣大教師積極開展課程教學法研究,大膽探索課堂教學的改革。教學改革有無限可能,學校需要勇敢嘗試和科學創新。教學改革的成敗與否,既決定著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更決定著課程改革是否在課堂中能夠生根發芽。
6大力開展各類競賽和大學生創新活動
民間文學教學教法的改革與實踐
1讓學生在課堂中進入民間語境
只有讓學生在課堂中進入的民間語境,才能讓他們初步體會民間文學的魅力。具體而言,我們可以通過兩個方式來達到這個效果--教師具體相關理論的講述和學生對家鄉故事傳說的講述。教師具體相關理論的講述是指教師應該對民間文學中“民間”(folk)進行詳細的梳理,讓學生了解民間文學中的“民間”是誰、在哪。在這方面,筆者直接繼承了北京大學陳連山先生的相關論述,讓學生明白“民間是一種日常的生活狀態”④,民間文學--曾經是先輩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在作為一種獨特的“遺留物”多少仍遺存在他們身上--就在他們身邊,。讓學生講述家鄉故事傳說的目的在于讓學生置身于自己熟悉的家鄉文化傳統中來理解那些他們貌似非常熟悉、事實上又有些陌生的民間文學傳統。講述的過程是對其家鄉民間文學知識的回憶,更重要是對學生自身對民間態度的一次檢視。筆者希望學生能夠通過這些講述,在重新理解家鄉民間文學傳統的同時,能對更多民間文學文本保持一種敏感的感悟力。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學生如果不僅能夠在課堂上具備這種對民間文本的感悟力,在課間、在他們的業余生活中也能夠保持著這種敏感;那么筆者讓學生在課堂中進入民間語境的課堂實踐就算成功了。事實證明,大部分認真的同學確實做到了。
2讓學生自己體驗豐富、真實的民間文學場
“作為民間文學工作者,不能只在字里行間把握和認識民間文學。”⑤作為民間文學的學習者,更不能停留在民間文學的記錄本上,雖不能像專業研究者那樣“浸潤”(deepimmersion)在民間文學場中,但至少可以自己來體驗豐富真實的民間文學場。但在體驗之前,教師的理論闡釋和經驗介紹也是必要的。正如馬林若夫斯基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導論中所言:“……我必須學著如何行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我有了何謂舉止好壞的‘感覺’……我開始感到我確實是與土著人接觸上了。這當然正是田野作業得以成功的初始條件?!雹薇M管讓學生體驗民間文學場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民間文學田野作業,但是無論作為研究者還是體驗者,學生先行了解這些“初始條件”畢竟沒有壞處。學生以正確的視角觀察日常民間文學場域中的傳承人或普通民眾,才會深入認識和理解這個豐富真實的民間文學場。從根本上,筆者的這種嘗試還是源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民間文學教學傳統的實踐,或者說得更遠些是對北大歌謠運動精神的一種繼承。學生“到民間去”是對自身所掌握的民間文學理論知識的實踐,同時也是民間文學課堂的延伸--課堂與民間的對話。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民間去搜集民間文學文本的活動或許是一個開啟通徑的有益嘗試。
3讓學生自己反思“民間理性”
讓學生自己反思“民間理性”是指讓學生正確認識民間文學的價值,尤其是那些與歷史相關的民間文學文本。筆者之所以重點強調這一點,緣于課堂上與學生的一次對話討論,討論的主題是關于一個同學講述的歷史傳說的真實性問題。當時討論很熱烈,學生分成了兩派:一方認為傳說是虛構的,一方認為傳說是真實的。這次堂課討論卻讓筆者一直在思考學生的一句話“民間傳說是沒有理性的,沒什么價值”。這種觀點代表了一部分同學的真實想法,因此如何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正確認識“民間傳說的理性”的問題變得十分重要。一方面,筆者通過理論闡述,辨明神話、史詩、傳說中的歷史真實與虛構是有理性的,這種“民間理性”實質上就是民間的歷史觀;另一方面,筆者通過讓學生梳理自己調查所得的傳說文本對“民間理性”進行反思,從而正確認識不同種類的民間文學文本的價值。
4讓學生自己參與到當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語境
前文所述,本課程的設置的大背景是國家掀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運動浪潮,因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也會不時關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問題。筆者的理念是要讓學生自己參與到當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語境。漢文07級的兩個學生跟隨筆者在阜康、吉木薩爾、奇臺、木壘、巴里坤、瑪納斯等縣市做了一個月的田野調查,對自治區非遺項目阜康天池西王母神話傳說有了深入的了解,其中一個學生的畢業論文便以阜康天池西王母神話傳說為題進行了深入的闡述。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文學)的切身參與調查永遠要比課堂講述來得豐富、真實。筆者贊同長江大學“非遺”社團的家鄉調查,這是一個參與“非遺”保護的好方式。如果在各方面條件成熟的前提下,學生完全可以深入了解一個“非遺”傳統的歷史變遷,通過對那些非書面的傳統如何被激活、被創造的觀察和思考,來反思那些“非遺”傳統與當下社會經濟、文化生態發生的種種關聯及其隱含的內在意義?;蛟S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學生客觀地觀察和認識當下這個變動的繽紛世界。
民間文學教學手段的改革與實踐
1傳統教學手段的運用
充分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進行教學固然十分必要,但傳統的教學手段亦不能丟;這對高校民間文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故事講述能力,或者說良好的“口頭表演”的能力。無論講述神話、史詩,還是講述傳說或民間故事,教師都應該把學生的帶入民間文學文本的“天空”,正如美國學者麥地娜•薩麗芭所言:“據說,不論在什么時候,只要開始講故事,夜幕就會降臨。帶著特定的意圖,用特定的方式講述某種特定的故事,可以召喚出那繁星點綴的夜空,還會有皎潔的月亮從黃昏或從天邊升起,懸掛在聽故事的人們的頭頂上方?!雹呷绻處熌軌颉罢賳境瞿欠毙屈c綴的夜空”,我們說他已經具備了較高水平的“頭口表演”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會運用或了解更多民間文學類別,特別是民歌、民間說唱和民間小戲。教師在課堂中的現場展演要比相關的理論講述豐富、生動得多,還會激發更多學生對民間文化傳統的興趣。因此,傳統的教學手段不僅丟不得,還應該提高、加強。
2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
多媒體手段可以更加生動形象地講述、闡明民間文學的理論知識,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對民間文學課程的興趣和熱情。首先,適度、恰當地利用多媒體手段。多媒體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對民間文學教學而言更是如此。其次,要盡可能多地使用教師原創性的多媒體素材,教師可以把自己田野作業的圖片、音頻和視頻靈活地運用于教學過程,讓學生切身感受民間文學的魅力;因為教師自己的田野材料更客觀、更可靠,對學生也更具有說服力。最后,教師要慎重地使用影視中的視頻片段,因為影視中的敘事往往與真實的民間文學敘事有差距和隔閡;即使要使用一些影視片段,也要給予深入的辨析。
授課教師在挑選案例的時候,往往以典型性為先,希望以典型性案例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們更好地理解理論內容。筆者認為在案例選取中,應該兼顧趣味性和典型性,其中以趣味性更為重要。當課堂上討論的案例是充滿趣味性的時候,學生們不由自主地全身心投入到案例的思考中去,在歡笑聲中主動思考。這種全情投入的狀態,對于學生們的主動思考和學習是至關重要和難能可貴的。上課往往出現的情況是,即使授課教師自己賣力地講述案例,聲情并茂,竭力啟發學生們思考,然而臺下的學生們卻神情呆滯,或是低頭看教材、玩手機,又或者是竊竊私語,完全沒有融入授課教師想要營造的學習氛圍,沒有進入到教師想要引入的問題的思考中去。因此授課教師應該重視關心學生,了解學生,與學生們利用課下充分溝通,了解其生活、所思、所想,興趣和愛好,在結合學生們的實際的基礎上,進行案例的選取,那么學生們就會不由自主地為案例所吸引,從而深深地把知識記到腦海里。
2掌握課堂節奏,讓學生們在興奮和緊張思考中完成學習任務
授課教師要掌握課堂節奏,有張有弛,既有輕松愉快的案例討論,學生投入參與,又有教師較為嚴肅的理論講解。課堂教學需要師生共同參與,這樣才能讓學生們一直對該次的課堂教學保持較高的精神投入和較高的興奮度,而不是抱著無所謂、可有可無的態度。一節課有45分鐘,學生們很難一直保持精神的集中,那么這個時候,授課教師就需要考慮調整課堂的節奏,幫助學生們集中精神。提問是一個很好的促進思考的方式。每當教師說要提問的時候,學生們總會不由自主地繃緊神經,凝神地聽教師提出問題。這個時候的學生也是專注度很高的。結合課堂正在講授的內容,結合學生們的實際學習生活,說一些好玩有趣的內容,就能夠提起學生們的興趣,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師的授課內容上來。在課堂上,有時是因為興趣,有時是因為緊張,學生們可以很好地集中精神。因此,授課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課堂上學生們的反應,如果學生們的精神不是很集中,有點松懈的話,那么適時提出問題,提問學生,造成適度的緊張,或是結合課堂內容,說一些輕松好玩的事情把學生們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這樣上課的效果會更好。
3以興趣為導向,抓住學生們感興趣的熱點展開參與式教學
《品牌管理》是一門與實際聯系緊密的,實操性非常強的課程,教師在有限的課時內,運用生動有趣的案例引出問題,讓學生們圍繞案例,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學生們相互交流,說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樣能夠充分有效地激發起學生們強烈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學習,主動探索,而不是一味接受信息的信息接收器,更不是課堂教學的旁觀者。在參與式教學中,教師在學生們提出問題進行討論之前,可以先提出理論框架,進行相關問題的限定,讓學生們能夠較好地在理論課程學習的范圍內展開討論,讓問題的提出和討論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率。同時,教師應掌握問題討論的深入性和廣泛性,對學生們加強引導,避免問題過分集中在某一方面,或是過度延伸,這樣才能讓學生們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學科的關鍵點和精髓。參與式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因而能夠取得較好的授課效果。
4通過播放內容豐富多彩的視頻材料,拓寬學生們的視野和思維
(一)專業培養方向設定模糊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很多高等院校開設法學專業教學,但是對于法學專業設置及畢業生今后的發展方向并沒有更多的思考和設置,并沒有針對自身特點確定培養的發展方向、確定今后畢業生的就業可能,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體現出培養的側重點,造成了很多普通高校法學專業畢業生在尋求工作的過程中既沒有科研能力、不能開展法學理論研究,同時也不具備法律實踐能力。這一點在如我校一樣的普通本科院校中普遍存在。沒有對自身培養方式、就業方向的思考和定位,使得專業培養的方向設定不夠明確,沒有形成結合學校及學生特點的層次分化。
(二)教學理念方法缺乏創新教學中仍然延續以往的講授型教學,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缺乏與學生的互動以及對學生主動分析能力的引導和培養,學生自身缺乏對專業理論研究的能力;教學內容也多為知識理論講解,注重學科自身理論體系的完整和知識的系統性,授課中也缺少對實踐能力的培養內容;運用教學手段比較傳統,方式方法單一,改革進度遲緩,缺乏創新精神,很難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對專業內容的興趣。
(三)實踐教學過少,法律從業技能不足課堂教學內容與法律實踐聯系不緊密,課堂教學立足于書本教學,學習的知識也不過是應用于書本案例,“從書本中來,到書本中去”,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不夠重視,沒有真正的接觸到法律實踐的環節;同時在課程設計上實踐課課時較少,而且實踐課教學也往往流于形式,學生沒有切實的動手動腦,缺失了對從業技能的鍛煉。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技能訓練不足,很難從根本上真正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二、設計法學本科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立足點
(一)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改變傳統教學中灌輸式教學,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開展自主性分析,加強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良好理念習慣,改變以往重理論輕實踐,重成績輕能力,重固有輕創新的舊有理念,在各方面積極做出轉變。
(二)完善課程培養方案,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使課程設計比例更加科學合理,加大實踐課、討論課等培養學生法律實踐能力的基礎課程比例,并力求實現實踐教學的切實有效性,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強化實踐教學管理,建立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及監管體系,提高學生實踐教學的質量,為學生適用所學知識提供適合的實踐平臺和機會。
(三)適應地方和區域經濟建設的切實需要立足于學校自身的辦學宗旨和人才培養方向,結合區域經濟和地方經濟建設發展的特點,及時對培養方案進行調整,完善相關課程設置,加強學生從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較好的掌握從業中要求的說、寫、及獨立思考分析的能力,培養基礎知識扎實、實踐能力出色、具備專業素質、具有創新精神的法學專業應用性人才。
三、法學本科教學質量監控的實施方法
(一)完善教學內容設計,豐富教學手段,強化創新思維對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量化,使不夠明確的教學相關過程具體化,杜絕教師的隨意性,同時加大實踐課程的教學比例,切實完善實踐課程內容,使學生真正得到鍛煉和實踐的機會,加強學生實際的書寫、語言、分析等能力的培養和運用,并以考核的方式對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各種活動加以管理,細化相關考核細則和規定。在授課來源上邀請知名學者、教授、初高中知名教師、執業律師、法官、檢察官等來校,以授課、演講、報告及座談等不同的形式,開闊學生的視野和思維,同時加強教師及學生同外界的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加大任課教師對實踐活動的參與,或者任用兼職法律實踐事物的教師任課,保證教學質量。
(二)制定完善合理的教學質量評判體系,加強科學有效的教學管理針對學科特點,制定法學專業各門課程相對應的課程改革計劃及進度監察體系,對計劃中各個環節加以實時監控和管理,制定個環節完成設定指標參數,細化各個進程中每個步驟的要求和作用,及時發現計劃中的疏漏和錯誤并作出實時改動。嚴格實施合理的考評制度,實現有計劃的完善過程,逐步形成量化體系。同時加強監控教學、服務教學等工作,在教學管理環節運用科學有效的手段,細化相關規定和實際操作規程,杜絕人為意志的判斷和決定,從教學工作的各方面入手進行全方位監控,同時運用人性化的規章制度實現對教學工作的支持和對正常教學工作的保障,實現管理的切實有效性。加強管理的同時加強服務理念及實際行為的運作。
(三)做好畢業生情況總結工作,加強實際跟蹤和信息反饋對學生在校的考試成績及參與各種活動情況及時記錄,對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及時匯總,對學生畢業后3年內的就業、工作情況實施跟蹤調查,形成從新生到畢業生的一條龍持續存在的檔案管理,對畢業生考研、通過司法考試、考公務員、社會就業等各數字進行總結,分析本專業畢業生就業面臨問題及如何快速解決并及早適應工作需要,掌握社會需求,并對培養方案進行有必要的實時修改,使之更為合理和科學,增強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和競爭力。
討論式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與傳統的教師專講的模式不同,討論式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由學生積極思考和提出問題,并在同學之間進行廣泛地交流和討論,對學生不解和錯誤之處教師則重點講解或再次組織討論直至完全理解的一種教學方法。討論式教學摒棄了填鴨式、灌輸式的做法,激勵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增加了師生間的互動,是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所獲得的教學效果無法比擬的。數學教育家波利亞在《數學的發現》一書中指出:教師在課堂上講了些什么并不重要,而學生想了些什么更重要千萬倍。討論式教學可以使教師最大程度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對課程持有的態度,并根據教學過程中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整課程計劃,制定新的策略以適應教學需求來獲得最大的教學效果。另外,討論式教學最大程度地激勵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思考和解決問題,增加了各章節之間的聯系,溫故而知新,有利于知識體系的構建。因此討論式教學在本科教學中顯得非常重要,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國外一些著名的高校非常注重討論教學的實施。如斯坦福大學從1997年開始開設了175個研討班課程。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等都在推行研討班課程的教學模式。討論式教學采取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概括起來有‘隨機式’、‘問題式’、‘實驗式’、和‘習題式’等四種。就藥理學而言建議多采用‘隨機式’討論,教師根據授課時學生的情緒反應和認知反饋控制好教學節奏和進程,隨時就一些疑難問題,展開積極地交流和討論,更利于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掌握。各章節講授內容和特點不樣,討論可再采用其它一種或多種形式輔助展開,值得一提的是‘實驗式’往往是‘隨機式’的必要補充,針對一些過于理論和抽象的問題,教師可以適當選擇一些實驗進行必要的演示,通過實驗現象和結果引發討論,使問題得到解決。但無論采用何種討論形式都要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并盡可能激勵學生多思考多提問多交流;教師根據信息反饋應適時適當地運用一些教學方法如:‘設問’、‘反問’、‘引導’和‘解釋’等,使討論得以進行,使過程充滿趣味性,充分調動學生的討論熱情,注重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二、實踐教學模式
實踐教學是根據一定的教學任務,組織學生深入現實社會,感知事物的存在或參與具體的生產勞動,使式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一種教學形式。實踐教學一般是在大學高年級進行,而這里所強調的實踐教學實際是為賦予學生對事物存在形式的形象認識而進行的一種短期社會實踐活動,是為增加教學效果促進記憶而設置的一種記憶性的實踐。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去感受基本理論的具體應用,事物存在的形式,從而加深印象,其記憶效果要比空洞的記憶更牢固、長久。多年的教學經驗表明,記憶實踐是培養學生對事物認知能力的核心環節,尤其對于藥學院校的本科生培養,僅僅依靠學校的實驗設施和實驗場地進行學習和實踐,是不能滿足本科生對信息的獲取需求。而造成學生藥理學學習困難的原因之一是因為藥理學信息量大,內容牽涉面廣,治療藥物分門別類,品種繁多,理論又與實踐脫節,造成學生理解和記憶困難。因此,在教學期間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入醫院、藥廠、藥店等醫藥單位中去熟悉藥品、藥品分類、藥品管理、藥品的臨床應用和藥物的毒副作用,對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基本理論的理解,獲得直觀的形象感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然,這種短期實踐教學目前在國內各大院校并不多見,施行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安全性。為確保實踐教學的效果和穩定性,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并采取應對措施確保實踐過程的安全性。首選應取得接待方的理解和支持,建立互信和長期的合作關系;實踐期間應組織好學生,強化秩序、嚴肅紀律、落實責任。實踐按小組進行,指定負責人,做到不損壞藥品,不亂拿亂放藥品,保證實踐場所工作的正常運行和整潔??傊瑢嵺`教學是一項牽涉面廣、復雜而繁瑣的工作,應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和完善。
三、開放藥理學
1.1認識課程設置和教學模式的特殊性
在很多學校的預防醫學專業教學中都使要和當地比較知名的一些醫療機構共同合作的,當前的教學活動中衛生毒理學和流行病學以及兒童少年衛生學和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等都需要相應的醫療機構來承擔,環境衛生學通常是學校自己來承擔,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對人力資源進行了合理的分配,同時也為培養現如今仍需要的預防醫學專業的人員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
1.2摸清基本現狀以找準改革方向
很多學校在前幾年就應經進行了預防醫學專業教學改革,而且改革之后有很多學生已經走進了工作崗位,為了更好的掌握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學校也對從事預防醫學教學的教師和已經畢業的學生進行了調查,調查中還采取了電話網絡和座談等方式進行了相關問題的討論,很多人都認為,當今進行預防醫學專業教學改革是非常必要大的,在當前的教學體系當中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課程設置得不是十分合理,通常都會出現中斷的現象,同時也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教學體系,這也對教學效果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其次是開設課程的順序存在著非常強的不合理性,在很多專業課進行的過程中,相應的專業基礎課的學習還沒有展開,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也無法起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最后是臨床教學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在臨床課程的學習中,教師講解的內容并不是非常的細致,學生實習的時間也相對較短,而且在實習的過程中所涉及的內容也非常的多,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也很難得到非常細致的教導,這也會嚴重影響到學生實習過程中的積極性,這樣實習結束后效果也并不是十分的明顯。
1.3鞏固深化和提高前期課程體系的改革成果
學校在預防專業改革之后已經收到了一定成效,在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的過程中已經收貨了很好的效果,所以為了能夠讓這次改革的成果得到有效的傳承和鞏固,以便更好的對突發的事件進行有效的處理,培養出更加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還需要在前期改革的基礎上進行更加深入的改革,這樣才能充分的體現出新的教學體系的優勢,同時也促進了我國預防醫學事業的發展。
2新的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的特點
2.1合理調整和設置
相關課程和教學階段新一輪教學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是在前期改革的基礎上的繼續和深化,參考《本科醫學教育全球標準》,對現行的預防醫學專業課程體系進行研究分析,對于培養目標和要求進行新的定位,對于課程和教學階段進行新的組合和論證,根據社會需求增加相關的課程,精簡或濃縮部分傳統課程,從而形成了新的預防醫學專業課程體系。除了傳統的必修課程外,大量開設選修課程,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大力加強對學生的公共衛生教育;大量開設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綜合性課程,既包括公共衛生領域的交叉,也包括預防醫學與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交叉。專業課程雖然在學院開設,但有2/5的教學任務南疾控中心的教師承擔;理順授課順序,如衛生毒理學提前開設;開設科研方法學類課程,如醫學科研方法學、衛生經濟學等;臨床課程和實習更具針對性,現場實習時間從第期的11月提前到9月且增加2周時間;進一步改革畢業設計實施方案,并在專業課程學習階段確定導師。
2.2強調專業理論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和多樣化
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按照教學規律修定教學計劃,同時優化專業教學內容,制定與之相適應的、配套的教學大綱,強調專業理論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要求所有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方法學類課程增加軟件實習比例。多媒體等現代化教育技術圖文并茂、形象直觀,既突出重點又融人大量信息,既便于課堂學習又便于課后復習和整理筆記,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3突出應用性實驗教學
開設綜合性實驗預防醫學本身屬于應用性學科,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應用技能至關重要。新課程體系的課程安排基于社會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和實際的工作需要,并與學科的發展緊密結合。教學采用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相結合、以選修課程為主的方式。借助學院實驗中心整合不同學科教學資源,開設綜合性實驗,突出現代先進技術和學科前沿技術,教會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綜合分析實驗結果、撰寫實驗論文。拓展學生的實驗技能,重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2.4加強畢業設計
(一)法商學院學生群體的特殊性概括來說,法商學院的學生身上既具有當代普通高校大學生所具有的共同特點,更有該群體本身鮮明的特點。
1.家庭經濟環境較好,但學習基礎薄弱獨立學院的學生具備了兩個明顯的特點:第一,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優越,家庭收入能夠承擔比普通高校高兩三倍的學費。大多數學生的家境是比較好的,其中部分學生甚至自小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有的學生還開著跑車上學,選擇上大學對于他們來說,父母的意愿更多于自己的意愿,從而造成學生缺乏足夠的學習動力。第二,學習基礎薄弱。由于部分學生基礎弱,缺乏自信,加上學習動機不明,動力不足,這類學生容易出現得過且過、松懈厭學等情緒。
2.社會能力較強,并渴望得到認同法商學院的學生雖然在高考成績上不如一本、二本的學生,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優勢。很多學生從小家境較好,生活優越、見多識廣,因此他們興趣廣泛,多才多藝,而且頭腦靈活,善于走出校園,社會交往和適應能力很強。在學校的各項比賽、晚會等活動中,許多學生能自主聯系贊助商,成功解決活動經費的問題,并且擅長駕馭型的組織活動,從中表現出較強的社會實踐能力。在這些活動中,他們經常主動邀請老師以評委或嘉賓身份參加活動,以肯定他們的能力。
(二)法商學院教師群體的特殊性
1.教師教學任務重隨著高校的擴招,法商學院在校學生的數量逐年增多。但是,與學生數量的逐年增加相比,法商學院師資的數量卻沒有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法商學院師資的數量增長與獨立學院學生數量的增長不同步,師資數量的增長遠遠滯后于學生數量的增長,使得法商學院的師資數量日益呈現緊缺狀態。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法商學院教師教學任務的加重。法商學院教師的超負荷工作,難以保證獨立學院的教學質量,不利于獨立教學改革的進行。
2.師資的年齡結構不盡合理法商學院青年教師年齡大部分在35歲以下,母體高校委派的教師年齡一般在50歲以上,導致獨立學院師資的年齡結構呈現“兩頭大、中間小”的現狀。其中,法商學院的青年教師大都來自高校應屆畢業生,為法商學院增添了新鮮的血液和活力。但是,由于青年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大都是在從書本到書本,在書本中探討教學內容,缺乏生產、管理、服務的實踐,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較差。此外,由于青年教師在高校的學習過程中,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其整個學習過程與現實生活相脫離,不利于獨立學院青年教師與周圍環境之間的物質、信息和能量交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容易導致其教學重點傾向于理論知識的講授而忽視學生實踐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不利于獨立學院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三)法商學院教學管理的特殊性
1.教學管理重點與教學改革的不一致性法商學院作為獨立學院在教學管理上十分重視教學秩序的管理,具體來說對于課堂的形式、時間、課時、紀律都有明確的規定,這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師進行教學方式方法改革的空間與自由。
2.教學評價與教學改革的不一致性針對教學管理的重點,在教學評價上更多的以教學秩序的正常運行為首要的評價因素,也即是以上課時間,課堂管理,教學任務的完成為評價重點,教學效果更多的以學生的主觀評價為主,這樣無形中給教師進行教學方式方法改革中增添了極大風險與壓力。
二、法商學院金融學本科教學方式方法轉變過程中的主要困難
一方面,從教師角度來看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觀念滯后、能力不足和精力有限。具體表現為:
(1)陳舊教學觀念根深蒂固,觀念滯后。相當部分老師對教學方式方法改革的認識停留在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上,認為只是教學手段、教學技術問題,沒有認識到教學方式方法關系到新型人才培養的戰略問題。
(2)教師實際能力提升空間小,能力不濟。相當部分老師接受培訓、實踐以及科學研究等提升機會少,在合理、正確組織實施新的教學方式方法上存在能力不足。
(3)教師精力有限,不愿意投入。近年來,隨著法商學院招生規模的擴大,教師普遍承擔著繁重的教學科研及教務工作,導致部分教師或無心或不力嘗試教學方式方法上的改革。
另一方面,從學院管理的角度來看存在的難題是僵化的教學管理不利于教師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具體表現為:
(1)對教學方法的創新大多停留在會議和文件上,在實踐上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激勵機制。目前教師面臨的狀況主要是開展教學研究回報率低,開展教學方式方法創新風險大,這使得教學方式方法創新研究并未形成一種氛圍。
(2)對教師教學方式方法應用能力的培養不足。教務管理的重點在于保持教學秩序,強調教師準點上下課、學生到課率、課程作業、課堂管理等,缺少系統化的教師教學方式方法應用能力的培養,最終是否掌握基本教學方式方法,主要靠教師的自行摸索。
三、對法商學院金融學本科教學方式方法轉變的幾點建議
(一)轉變教學方式方法應該以學生為本
1.教學方式方法應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引導法商學院的大學生思想活潑,價值選擇多樣,教師的當務之急是和他們平等討論,以全新的教學方式方法去吸引學生,引導他們從多種選擇中整理出一個核心價值觀,而不是“灌輸”什么觀念。
2.教學方式方法改革不能回避學生反映的問題任何改革都無法保證一定成功,只有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更好的保證改革的效果,教學方式方法改革作為教學改革的一種嘗試必須直面學生在改革過程中提出的問題,這樣才能保證教學方式方法改革有好的效果。
(二)轉變教學方法方法應該以教師為主體完成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就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充分信任、緊密依靠廣大教師,努力營造出教師大膽創新,積極轉變的態勢。
1.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學觀念。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教學方式方法對教學的重要影響。教師只是起到引導和輔助作用,采用良好的教學方式方法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得到生動活潑、創造性的發展才是教學的最終目標。
2.把握好學生學習的認知能力,注重學科融合互補,加強通識教育。教無定法,教無定規??梢圆捎谩皩胧健薄ⅰ皩W式”、“參與式”、“討論式”、“互動式”等多種教學方法,靈活處理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安排好課堂結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做到上下呼應,使課堂生動活潑,激發學生的思維和創造性。同時,要從學科的整體發展與綜合化出發,合理構建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整合、重組課程無疑是構建培養方案時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則。要做到將人文精神的培養滲透到所有課程和實踐環節的教學中去,完成通識教育的基本目標。
(三)教學方式方法改革應該以教學管理改革為保障
1.轉變思想觀念與管理理念、提升教育管理思想教學管理沒有統一的模式可以照搬,這就要求教學管理人員在思想上由傳統的管理理念向現代的管理理念轉變。教學管理部門應充分發揮政策指導、檢查監督的職能,逐步將教學管理的中心工作由教學過程轉移到教學目標管理、教學質量管理、教學制度管理和教學結果管理為主的體制上來。教學管理人員要樹立新的管理意識,要由過去的約束型管理轉變為引導型管理,由指揮轉變為服務,樹立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現代教學管理意識。
2.建立激勵與約束檢查機制,促進教學方式方法改革的積極性
(1)建立激勵制度,增加教師進行教學方式方法改革的積極性。例如,實行教學改革評估與獎勵,培養、選拔創新課程帶頭人,實行課程建設獎勵、教學成果獎勵等。
(2)建立約束檢查機制,調動教師進行教學方式方法改革的積極性。例如對教師進行教學方式方法的運用堅持進行檢查制度,堅持領導聽課制度,開展督導組聽課制度,教學方式方法工作評價考核、獎勵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