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3 09:55:39
序論:在您撰寫大學生消費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大學生的個性消費行為表現
所謂個性消費,通俗點說,就是人們要求自己所使用的產品能體現自己獨特的個性、志趣和心情。個性消費的出現可以基于以下幾方面的因素:一是消費者需求層次的不斷提高,使得對個性、差異化的表現更加明顯和復雜,消費者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形式的有形產品和附加產品,更希望擁有產品之外的個性部分;二是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培育了個性市場,消費者能在品種繁多的產品中做個性選擇;三是個性消費環境特別是網絡的普及,為個性消費提供了更多的條件。
作為社會特殊群體的大學生,面對著社會結構的改革,利益分配的調整,信息膨脹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快,其思想、價值觀、心理和行為等方面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也必然帶來個性消費行為的變化:
首先,主體化的價值觀導致自我消費意識的增強。大學生主體化主要表現為主體意識、個人拼搏、自我表現、自我價值等思想觀念更強,他們崇尚自立,追求獨立的人格,從依附走向獨立,從被動到主動,從退避到進取,從自我壓抑到自我表現。在消費行為上則表現為自我消費意識增強:(1)消費觀念的時尚和新潮。據調查,有12%的同學非常認同、35%的同學比較認同“只要喜歡,再貴的東西也會想法買下來”,換言之,近5成的同學在消費時強調個人喜好。當被問到是否會體驗超前消費時,19%的同學選擇會,45%的同學選擇不會,36%的視情況而定。而現實中,有26.6%的同學已經有過超前消費。(2)個性品牌消費占主流。調查中,大學生零花錢主要用在運動服裝、電腦游戲軟件、社會交往等,而對于購買服裝,52%的學生選擇在專賣店購買。
其次,世俗化的價值取向導致消費的務實性。大學生的價值觀已逐漸從理想向世俗化轉變,以往易沖動浮躁的心態漸趨理性化、成熟化,大部分大學生基于現實經濟條件以及務實性的態度,在消費決策上以求實、求廉為主,另有一部分大學生,由于家庭經濟狀況較好,加上沒有自己創業艱辛的體會,在消費決策上則多表現為求新和求名。調查中,75.3%的人在衣食住行的標準上選擇“以經濟實惠為主”,59%的人選擇的是“兼顧實惠和高標準”,僅有5.3%的人“盡量追求高標準”。此外,在購買物品時,54.6%的人首選“質量”,27.7%的人首選“價格”,還有18.8%的人首選“時尚”。
第三,多元化價值觀帶來多元化的消費。多元化的一個重要表現,是價值主體的個人方面和社會方面的兼顧化。大學生已不再被傳統觀念所約束,社會的多元化給了他們個性拓展的空間,消費上亦呈現出更為多元化:(1)更為理性的金錢觀。一方面,大學生渴望擁有金錢,在對金錢觀念上,48%的人認為“金錢是人生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另一方面,又表現出較強的經濟獨立意識。在被問到希望通過什么途徑獲得消費的收入時,77.8%的人選擇“打工”,但還是有 10%的人選擇其他的方式或不清楚??梢姡^大多數大學生已經有一定的經濟獨立意識,他們選擇了更積極主動的方式來滿足自己對金錢的要求。(2)社會人際消費表現突出。當代大學生多為20世紀80年代出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狹小和封閉的成長環境以及從小到大緊張的學習壓力使得他們的個性表現較復雜,一方面,自我意識強,責任意識淡薄,團結協作能力弱,另一方面,競爭激烈的社會現實以及年輕人特有的個性又迫使他們有社會交往的愿望,在消費表現上突出表現在社會和人情消費逐漸增多。調查中,有85.2%的同學有“人情消費”,而“人情消費”則集中體現在“為朋友/同學過生日”、“請同學/朋友吃飯”等。(3)多樣化的閑暇形式。大學生閑暇時間的運用更為多樣化,面對媒體和市場的誘惑,他們表現出多樣的閑暇形式。
二、品牌個性塑造及其必要性
品牌和人一樣都是有個性的,所謂品牌個性,其實質就是消費者真實個性在某種商品上的一種再現。品牌個性的塑造就是企業通過對動態市場的準確認知和把握,把目標市場的共同特征提煉出來,并加以強化。同時持續不斷地向目標市場消費者進行這種概念的傳達,以取得目標消費者的認知與共性。對大學生這個目標市場來說,品牌塑造的思路就是將品牌個性與大學生的個性(尤其是其消費個性)相匹配,則品牌成功的概率將會大大增加。本文在分析大學生消費個性的前提下,認為塑造品牌個性是:
1.當前大學生市場所要求
根據國家教育部的教育年鑒統計,2003年全國普通本??圃谛W生1108.56萬人,這幾年招生數量仍在不斷上升,可見大學生市場潛力之巨大,產品需求之旺盛,是各路商家的爭奪之地。生活在這個繽紛的世界里,每天大量的影像、聲音、形象和想法都在沖擊著大學生們,廣告的喧鬧,品牌的眾多,讓他們無從選擇,越來越多的企業家認識到:品牌的靈魂是個性。一個沒有個性的品牌,不可能有真正持久的生命力。自己的產品要在蕓蕓眾生中凸現出來,被大學生接受,并具備相當的競爭力,必須使品牌體現出差異性。用產品屬性、功能等來展示差異性是很難保持的,而由品牌個性建立起來的差異性則最牢固,很容易在消費者腦海里扎根。此外,當前大學生市場以日用、百貨這種差異化較小的產品居多,企業或商家要展示本身品牌的差異性,必須建立個性化品牌。
2.大學生個性特征所決定
大學生是個特殊的群體,有著較典型的個性特征。一是思維方式已從經驗型向理論型轉移,其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和創造性都在增強。表現在有主見、不盲目服從、不人云亦云。他們的思維具有較好的變通性和靈活性,對新事物容易接受和理解,對新環境也有較強的適應能力。二是感情奔放,好強、好勝、好沖動,敏感好奇,追求時尚。一方面,能相對克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但由于其在生理和心理等的不成熟,又使得他們的情緒和情感具有不穩定因素。三是具有叛逆性。在不斷的成長中,大學生的自由和獨立的愿望更強,他們極力想擺脫外界的束縛和干擾,有時喜歡表現得特立獨行。
品牌的個性塑造不能離開大學生群體的個性心理,一般來說,消費者都喜歡和他個性相符合的品牌,因此,要更好地抓住這個目標群體的的心,必須塑造出自己品牌的差異性,而這種差異性的充分體現就在于品牌的個性。
3.品牌忠誠度的培養所必需
品牌忠誠度應包括兩方面的內容: 行為忠誠度和情感忠誠度。行為忠誠度是指消費者在實際行動上能夠持續購買某一品牌的產品?, 這種行為的產生可能源于消費者對這種品牌內在的好感?, 也可能是由于購買沖動、促銷活動、消費慣性、轉換成本或者市場覆蓋率高于競爭品牌等其他與情感無關的因素促成的。情感忠誠度是指某一品牌的個性與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相吻合?, 消費者對該品牌已產生了感情?, 甚至引以為豪?, 并將此作為自己的朋友和精神寄托?,進而表現出持續購買的欲望和行為。
品牌個性大部分來自情感,只有少部分來自邏輯思維。這是因為品牌個性反映的是消費者對品牌的感覺,或者說是品牌傳遞給消費者的感覺,它具有強烈的情感感染力,這種品牌的感染力必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強大的品牌動力,最終形成情感忠誠度。對大學生來說,他們的認知中,情感多于理性,現在的很多消費會留下很多情感因素,比如可口可樂、耐克、NBA等等都帶給大學生們對學生時代生活的懷念。而這種情感感染力不僅僅體現在現在,它還將產生空間和時間上的輻射性、延展性,隨著大學生們走入社會,品牌忠誠尤其是品牌情感忠誠將極易在他們未來的中高消費階層中產生。 三、品牌個性塑造的策略
品牌個性的塑造必須借助一系列的因素來積極驅動,大衛·艾克把這些因素分為與產品相關的因素和與產品不相關的因素?;谝陨洗髮W生消費行為特征及對品牌塑造必要性的敘述,品牌個性的塑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產品品牌個性化
體現產品個性的因素有產品類別、屬性、包裝、價格等。因此,產品品牌的個性塑造也即圍繞著這幾個因素進行。首先,在產品的類別和屬性上,為應對日益激烈的大學生市場,“差異化”和“創新”是首選。當前進入大學生市場的產品主要是生活基本用品和IT電信產品,事實上,大學生本身特性就決定了他們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東西。任何能體現其價值、形象、個性的產品和服務都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如現在大學女生中盛行的美容、美甲、耳飾等能充分表現大學生的自我形象和個性,但這些產品和服務幾乎都來自于日本和韓國。其次,產品的包裝猶如人的衣服,它不僅可以美化產品,同時也是品牌個性的體現。面對大學生的產品包裝要符合他們的口味,太俗太華麗的都不適合,而有著獨特“氣質”的包裝一定受歡迎。如有的企業把“酷文化”融入在包裝中,以宣揚其特立獨行的個性。第三,價格。由前分析可知,大學生的消費行為是多元化的,月消費額從幾百到幾千的都有,但大部分學生的消費都比較務實,如果一味追求高價策略,不僅會帶來校園的過高消費,而且會帶來一些社會問題,但如果都實行低價策略則會略顯落伍,從調查中可以看出,5成左右的大學生購買服裝類產品還是選擇專賣和超市,而這些地方的價位都比較適中,能被大學生所接受。
2.品牌傳播的個性化
品牌的個性,常常通過廣告的溝通及傳播策略得以清晰明朗,進而形成一個鮮明的形象。
以大學生為目標市場的廣告策略可集中選擇為:一是品牌形象代言人的使用。品牌形象代言人最能代表品牌個性及詮釋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感情、關系,它實際上是將品牌的個性特征展現在消費者面前。換言之,消費者的每一次消費行為實際上都是對某一特定角色形象的自我心理體驗,而這種角色的自我感受和體驗也正是消費者采取消費行為的目的之一。對大學生市場來說,名人,尤其是當期明星,毫無疑問是最好的代言人。二是訴求方法的創新。以大學生為訴求對象的廣告,應當以情感訴求為主要手段,打造時尚、溫馨、青春、簡潔等廣告風格。為滿足大學生的求新、求變、求名的消費動機,廣告內容應力求新奇、形式多樣、信息快捷。三是傳播媒體的使用。平面廣告以時尚雜志為主,空間廣告則以熱門電視節目、校園戶外廣告等為主。此外,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的一個重要工具,通過網絡廣告來傳播品牌個性也已經成為品牌傳播的新的途徑。
3.品牌個性定位的與眾不同
品牌個性定位是指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個性風格與市場定位。品牌個性的定位不是宣傳產品。關鍵是發掘出兼容具體產品的獨特風格與經營理念。品牌個性定位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品牌競爭力的強弱。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大學生的品牌定位,不僅要滿足大學生的當前意識要求——以新潮 、時尚、休閑、個性為主,還得滿足大學生未來的意識要求。很多定位于中產階層的產品在大學生中也有一定市場。以信用卡為例,前不久,在上海各大高校的食堂周圍及校園要道,招商銀行的專職人員向高校大學生宣傳信用卡的各項優惠政策,場面之熱烈,形式之多樣,一時間,辦卡攤位前被大學生圍得水泄不通。繼招行之后,建設銀行、浦東發展銀行在隨后的一周內也相繼在上海高校搶灘。顯然,銀行已經看到信用卡在校園的市場潛力。幾年后,大學生就將踏上工作崗位,成為社會的中高收入人群,銀行只要先讓大學生成為其客戶,然后通過加強售后服務等措施,使之成為自己的忠誠客戶,就可為將來拓展業務空間。
此外,定位于白領階層的,能彰顯成熟或成功男性(女性)魅力的服裝、高級化妝品,也同樣能滿足大學生對未來自我的一種渴求。因此,在品牌個性定位上不應拘泥于現在的一些表象的東西,更要看到大學生們對未來自我深層次的渴求。
4.品牌文化的獨特性
品牌,是一種文化,是文化的載體,而文化是品牌的靈魂,是凝結在品牌上的企業精華。
品牌文化就是結晶在品牌中的經營觀、價值觀、審美觀等形態以及經營行為的總和。
面對大學生市場,在塑造品牌個性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培育獨特的品牌文化。一旦某種品牌文化在大學生心目中建立起來,選用該品牌就會成為大學生們終生理解、接近該種文化的一種途徑。以索尼為例,索尼的校園營銷戰略是“放長線,釣大魚”,即以文化為線,大魚則是現在的大學生——未來的中高層消費者。面對目前尚未飽和的DV市場,作為中國DV市場的霸主,索尼把視角瞄準高校,在2011年9月-11月,索尼公司通過舉辦全國DV大獎賽、全國高校 DV巡回講座、邀請知名人士做各種演講和互動體驗等一系列活動,在培養學生對DV文化的熱愛,追求高品質的DV文化的同時,建立了大學生對索尼的品牌忠誠。同出一轍的還有飛利浦的歷時五屆的“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事實上,跨國公司在大學生中的這些超前品牌經營,目的是在大學生們還在讀書期間,就讓他們對本公司產生好感,而這種好感來自于兩者:一是產品,二是對公司文化的認可!
參考文獻:
藏旭恒,等.居民資產與消費選擇行為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周朝琦,等.品牌文化[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
隨著社會的發展,旅游業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勢頭最快的產業,旅游業對城市經濟的拉動性、社會就業的帶動力、以及對文化與環境的促進作用日益顯現。調查顯示,2007年1-11月,中國主要城市接待旅游人數為近四千萬人次,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3.37%。其中接待外國游客23330404人次,接待香港同胞11176899人次,接待澳門同胞722831人次,接待臺灣同胞4740206人次。入境游客中外國人人數為23938139人。其中,入境舉行會議或商務活動的為6434616人,入境觀光旅游的為12049859人,探親訪友的為72866人,入境的服務員工為2122858人,其他入境人數為3257940人。預計到2010年,中國旅游業總收入將達到1226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10%左右,相當于GDP的7%。很顯然,旅游業將會成為我國第三產業的支柱產業。近幾年來文化旅游產業有了蓬勃的發展,據世界旅游組織調查報告,文化旅游在世界旅游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參加文化旅游的國際旅游者每年有兩億四千多萬。文化旅游因其獨具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文化氛圍而受到廣大游客的青睞,它以多樣的形式、深刻的內涵表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又因它具有的文化性、變化性、可持續性和季節性不明顯等特點和優點而受到各國人民的普遍關注,可以說文化旅游己經成為當前世界旅游的一種潮流和趨勢,并將成為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全球旅游發展的亮點和主流。深層次、高品位的文化旅游因而成為個性化、知識化時代背景下最具有持續發展前景的一項旅游產品,可以說文化是旅游的靈魂和支柱。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旅游消費群體也在不斷的擴大中。傳統的旅游項目是針對一些城市白領以及有一定經濟基礎的退休人員。這群人的特點是有工作或者生活壓力,他們需要一種方式來釋放自己,而且他們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來支付旅游費用。傳統的旅游模式是由旅行社組團出游,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觀念的改變,類似于自助游等旅游新模式逐漸出現。針對不同的旅游消費群體,制定不同的消費計劃,已經成為各個旅行社提高業績的重要手段。
大學生這一類群體在未來的十年內存在一個很大的旅游消費市場。他們所需要的旅游模式是打破傳統模式的。研究大學生旅游消費營銷策略是進一步發展我國旅游業的重要方面,也是旅行社存在與發展的關鍵。相對比上班族來說,大學生的空余時間要多出很多。也就是說大學生存在旅游時間的可能性。傳統的旅游消費群體又的僅是在假期或者是黃金周出游,除去這一周期,很多旅行社和景點都處在不飽和的狀態,而大學生這一消費群體恰好來填補這一不足。避開旅游高峰出游已經慢慢的成為大學生旅游新觀念。所以,開發大學生旅游市場,制定大學生旅游營銷策略,不僅可以給旅游產業帶來新的發展空間,增加新的盈利模式,而且也能緩解目前旅游業出現的假期爆滿,平時無人的現狀。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研究的基本內容:
本篇論文研究的主要問題是針對大學生這一旅游消費群體,制定符合他們自身特點的旅游消費模式。對這一模式的推廣和運用制定一個營銷策略。基本內容分為以下幾點:
(1)從我國旅游事業和旅游政策入手,分析傳統模式的旅游消費模式成功的因素和不適應時展的原因;
(2)分析我們旅行社的營銷模式,尋找新的盈利模式;
(3)研究當代大學生特點,作為一個新的消費群體存在的商機和挑戰;
(4)綜合各方面的研究,提出一個以大學生為旅游消費群體的新的營銷策略。
2、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是針對大學生這一旅游消費群體制定的營銷策略。通過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的研究,作出具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打開大學生旅游消費這一道大門,促進我國旅游事業的全面發展。擬解決的主要問題是:
(1)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研究,了解大學生旅游存在的問題和優勢;
(2)通過對旅行社的調查分析,結合國家旅游政策,深入探究旅行社生存環境;
(3)通過調查研究,制定大學生旅游消費營銷策略。
三、研究的方法與技術路線:
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問卷調查法。針對大學生,作出一份調查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問卷調查,主要在在杭高校中做一次普遍的調查,了解大學生消費心理,可以給研究提供一份可靠的數據。
(2)文獻分析法。收集相關研究文獻、期刊、報紙,對文獻進行分類分析。
(3)案例分析法。尋找營銷成功和失敗的案例來證明研究的可行性和不可行性。作出正確的且具有創新性的營銷策略。
四、研究的總體安排和進度:
總時間:本屆畢業論文從2009年10月--2010年6月.
第一階段:確定選題階段
第二階段:畢業論文實施(2009年11月—2010年5月)
1.2009年11月20日(第12周周五)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畢業設計工作要求下達畢業論文任務書。
2.2009年12月8日(第14周周二)前根據學院有關畢業論文的格式要求,完成任務書、開題報告撰寫等工作。
3.2009年12月8日(第14周周二)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答辯。
4.2009年12月22日(第16周周二)根據開題論證小組修改意見,將完善后的任務書、開題報告修改后交指導教師。
5.2010年1月中旬,上交經指導老師審核的論文提綱,提綱詳細至三級目錄。
6.2010年3月初(第二學期),學生完成畢業論文初稿;
7.2010年5月初(第二學期),完成畢業論文,將畢業論文提交指導老師。
第三階段:畢業論文答辯(2010年5月—2010年6月)
五、主要參考文獻:
[1]柴松,王洪武.大學生野外生存生活指南[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9:31.
[2]王婉飛.浙江鄉村旅游發展與創新[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46.
[3]劉丹平.旅游凝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87.
[4]張文.旅游影響[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56.
[5]陶虎.旅游廣告——遠離與創新[M].??冢汉D铣霭嫔?,2006:68.
[6]羅明義.旅游經濟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21.
[7](澳)賴辛格(Reisinger,Y.),托納(Torner,L.W.).旅游跨文化行為研究[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65.
[8]耿步?。敶髮W生心理學[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8:12.
[9]李浪.心理學從書-旅游心理學[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67.
[10]高舜禮.中國旅游業對外開放戰略研究[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4:25.
[11](英)摩根(Morgan,N.),安妮特•普里查德(Pritchard,A.).旅游休閑業的廣告創意與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43
[12]張小紅,陳全.當代大學生旅游消費心理探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24,9
[13]洪燕,當代大學生旅游消費分析[J].南昌高專學報,2005,3.23
論文摘要:采用文獻資料、社會調查和數理統計等研究方法,對西部地區大學生體育消費的特點及影響消費的因素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普遍具有正確的體育消費理念,對體育健身作用的理解較為深刻。建議高校改善體育環境與場館器材,促進高校體育健康發展。
體育消費是指人們購買或使用體育有形產品與無形的體育勞務用品以滿足自身體育需求的活動。大學生體育消費是指在校的大學生為了滿足自身的生活和健身需要而耗費的體育物質產品、體育勞務產品和體育信息產品。
一、西部大學生體育消費意識
調查表明西部大學生對體育消費這種社會文化現象具有廣泛的認同性,有89%的大學生認為健康投資有必要其中有56%的大學生認為非常必要這說明大學生對體育參與、體育鍛煉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體育消費觀念有所增強。總體而言大學生體育消費行為的動機比較單純。大學生對體育消費功能的認識基本正確在體育消費過程中除了滿足健身需求,還注重追求快樂的心理體驗。這也與一直以來學校對學生傳統體育知識的傳授有關,大學生體育消費的最大動機是消遣娛樂與大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價值理念相對應反映了大學生體育消費的主流方向。
二、西部大學生體育消費的水平
體育消費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體育實物或勞務消費資料的消費數額是用消費的貨幣數額來衡量。從調查的情況看西部地區大學生2009年參加過體育消費的人數占被調查總人數的90%這說明絕大多數西部大學生在日常生活費中存在著體育消費的支出體育消費觀念已普遍被當代大學生所接受。調查顯示西部大學生每年體育消費支出多在10。元一30。元之間其中男大學生每年體育消費在100元以下的占8%,100元一20。元的占42%,200元一300元的占26%,300元以上的占24%;西部女大學生每年體育消費支出在10。元以下的占20%,10元一20。元的占58%,200元一300元的占12%,300元以上的占10%。
通過調查得知在西部地區有94%的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費用是由其父母或家庭提供,大學生生活費用的依賴性就決定了其體育消費行為的非獨立性。隨著大學生家庭提供的生活費金額數且的增加和自身在校期間創業能力的增強體育消費支出的比重會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但支出總量基本上保持穩中有升的趨勢。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體育消費水平還不高,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但大學生一個純粹的“消費者”還沒有什么經濟基礎.所以也就沒有那么多的錢用在除了生活外的其他的消費上。由于經濟原因目前大學生的體育消費能力還比較有限.但相對已經發生的消費水平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三、西部大學生體育消費的結構
所謂體育消費結構.是一定體育意識和消費層面的具體反映。體育消費結構的劃分方式是將其劃分為物質性消費和勞務消費。實物型體育消費主要是指大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中所消耗的實物產品運動參與型體育消費主要是指大學生為了增強體質、增進健康、休閑娛樂、提升自我綜合素質而參加體育協會、體育俱樂部、體育培訓班等各種體育實踐活動所支付的費用;休閑觀賞型體育消費主要是指大學生為了觀看、欣賞體育比賽、體育表演、電視轉播等而支付的門票費用閱讀型體育消費主要是指大學生為了學習與掌握體育知識或獲取體育賽事、體育明星、知名球隊等背景材料或信息所購買的體育書刊、報紙、雜志及音像制品等消費。從調查結果顯示西部大學生體育實物消費所占比例最高,達到so%,與收入成正相關;健身消費和體育信息消費比例相對較低分別為12%和9%。
四、影響西部大學生體育消費的主要因素
1.經濟因素。經濟是消費的基礎經濟水平決定消費水平。大學生的經濟收入來源主要靠家庭供給,消費承受力亦隨著家庭的供給的變化而變化。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受其可支配收入決定西部地區大學生的支出主要由其家庭提供,所以大學生的體育消費獨立性差整體水平偏低。
2.興趣愛好。消費者在體育消費需求形成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差異反映了消費者對體育不同的價值取向而消費者的價值取向除受到不同個體差異影響外,還受到社會文化背景的影響,從而影響到體育消費結構的選擇。調查了解到普通大學生中對某些體育運動有濃厚興趣和運動技術水平高的大學生的體育消費意識較強品牌要求相對較高消費水平明顯高于其他大學生,消費結構趨于合理體育專業大學生的體育消費意識、品牌要求最強,消費水平也最高,消費結構合理。體育鍛煉習慣是影響體育消費結構的顯著因素。:
3.缺乏體育消費的環境。體育設施對大學生提供的體育項目、服務價格、服務環境、服務質量等是影響大學生進行體育消費不可忽視的因素。選擇該因素的男大學生為40%女大學生為45%體育場地器材設備和指導力量等條件不足、體育消費價格過高、也是制約西部大學生參與體育消費;受傳統文化的影響雖然可支配收入增加了,但體育消費的資金比重仍然很少。
五、結束語
[論文摘要]大學生是當代青年中的特殊消費群體,把握大學生消費行為的特點,研究其消費趨勢,對指導大學生進行理性消費,提高企業營銷的針對性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大學生是當代青年中的特殊消費群體,有著不同其他社會消費群體的消費行為,多數大學生是從進入大學開始,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消費自,其消費行為對家庭、學校、企業、社會都有一定的影響。把握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內容、特點,研究其趨勢,對指導大學生進行理性消費,提高企業營銷的針對性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大學生消費內容的特點
大學生的消費,主要分為基本生活消費、學習消費、休閑及娛樂消費、人際交往消費等幾個方面。
1.基本生活消費
由于學校所在的各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大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不一,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費需要也不一樣,大學生消費在靜態上可以劃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而在動態上呈逐年遞增趨勢。
2.學習消費
學習消費主要包括學費、書雜費、考證消費和電腦消費等。大學生學費因學校所處的地域、類別、專業等的不同也有所區別。
(1)大學生除了購買基本的專業教材外,其學習消費主要集中在購買教學參考書、英語和計算機等級考試等書目上。
(2)考證消費。近年“考證熱”在高校悄然興起,大學生參加各種英語等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出國考試和國家公務員考試等等,名目繁多,相應的報名費、資料費、培訓費等自然不菲。不少大學生甘心對考證進行高額投資,以增加職場競爭中的籌碼。
(3)電腦消費。好多大學生以宿舍為單位,采取集體所有,分擔成本的方式購買電腦;有些經濟條件比較寬裕的大學生自己擁有電腦。隨著網絡的普及,信息的溝通方式也多了起來。QQ、MSN、BOLOGE因其互動性,成為了當代大學生交流經驗、增長知識的新途徑。同時,計算機網絡已覆蓋了許多大學生的宿舍,在宿舍上網業已成為時尚,大學生的網絡消費也成為日常消費開支的一部分。
3.休閑及娛樂消費
(1)休閑消費。大學生閑暇生活中,最經常做的事情是上網、自習自修、讀消遣雜志、讀文學作品、書法、音樂、繪畫等,這些活動都具有較強的獨立性;而諸如參加課題研究,文體活動、義務勞動、聽名師講座等需要集體參與的交往性活動,卻較少參加。
(2)娛樂消費。大學生的娛樂消費數額也相當可觀。進迪廳,打臺球,遛旱冰,去練歌房,開PARTY等。另外,大學生不同程度的追星熱潮影響著他們的娛樂消費。
(3)時尚信息消費。大學生中手機的普及率較高。為了找工作方便和交友,很多大學生都購買了手機用于與外界聯系,還有的大學生用手機進行娛樂活動,如點歌、照相、彩鈴訂購、發短信等。手機已經成為他們一個重要的通訊工具,價廉實用的手機是大部分大學生的首選,但手機費在逐步提高。
(4)旅游消費。隨著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假期的增多,大學生熱衷于出外旅游者也不在少數。
4.人際交往消費
(1)人情消費。同學過生日、當選大學生干部、入黨,得獎學金、比賽獲獎等都要請客。否則,便被視為不夠交情,不上路。請客者檔次越高,赴宴者的隨禮也就越高。人情風的蔓延,給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經濟負擔,也給大學生帶來了精神壓力。
(2)戀愛消費。而戀愛費用的來源,有的是由家里“特別提供”的;有的是從生活費中“摳”出來的;有的是來自“勤工儉學”的;有的是來自“獎學金”的,這與大學生的社會角色有關,更與家庭對大學生戀愛的看法有關。
根據我院兩年來對學生消費情況的調查,05級06級學生一年的消費總額有明顯增加趨勢,05級學生在校一年的消費總額在6000元~9000元之間,06級學生升為7000元~13000元。
二、大學生消費方式的特點
大學生消費內容表明,他們正朝著追求現實、重視自我,要求個人和社會并重,并呈現出如下特點:
1.講究實用性:從相關統計數據中看出,大學生認同率最高的三個選項是知識、事業和健康,其次是友誼、愛情、家庭和金錢,而后才是理想、權力、地位和名譽。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學習消費、休閑及娛樂消費、人際交往消費,都帶有濃厚的實用色彩。大學生對實用技術類書籍、文學類書籍、娛樂、消遣類報刊雜志的選擇率較高,而對科普讀物、人文社科類理論書籍的選擇率較低。
2.崇尚個性化:大學生消費個性化的表現,是當代新青年表現出的時尚化和風格化,表明青年大學生心理的成熟和獨立意識的增強。大學生對個性和自我的刻意追求和表現,反映出當前新知識的爆炸式增長、新技術的迅速推廣和新的信息傳播媒介對大學生的影響,例如,手機、銀行卡、電腦、MP3等物品已成為當今大學生的必備之物,他們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有著自己獨有的消費現象和觀念。
3.追求前衛性:大學生消費“前衛”的特征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追求品牌,崇尚權威;二是追求新穎、時尚;三是理性消費。
大學生正處于追求個性發展,自我意識增強,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的年齡階段。對于品牌商品,青年大學生不太注重的產品的功能,而是追求品牌商品的文化價值,更多的傾向于心理感受,而不是從直觀上判斷某種商品的優劣。品牌所代表的“質量”、“價格”以及“文化”的權威性,以顯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增強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時,大學生的消費心理更趨理性化,如大學生在購買像電腦這樣昂貴的商品時,往往表現出購買前的冷靜,大部分大學生要查閱價格、性能等有關資料后再決定是否購買。
4.差異性:在市場經濟背景下,高等教育屬于非義務教育,較高的學費和其他教育費用,對年收入人均才數百元的農村家庭、下崗職工家庭,盡管國家充分給予考慮和支持仍然不堪重負,在校園內產生了一個龐大的貧困生群體。來自貧困家庭的大學生的消費水平較低,有些人甚至連基本生活費都難以保障,心理承受著經濟困難的巨大壓力,不少人因此產生自卑心理。同時,社會上的高消費現象已波及高等院校,有些家庭條件好的大學生倡導高消費和超前消費,他們的虛榮心態和炫耀行為造成了一種示范效應,導致校園平均消費水平水漲船高,同校特別是同專業、同班、同宿舍同學間消費水平的明顯反差。三、大學生的消費趨勢
1.基本生活消費向營養型、質量型發展:從90年代開始,我國的消費水平逐漸由“生存型”向“享受型”發展,大學生也不例外。他們用于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費比重大大降低,而用于改善學習條件,滿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消費開始上升,而傳統的吃穿住用行等物質消費或生存型消費正逐步向有營養講質量方面發展。
2.學習消費的比值將大幅度上升:知識經濟時代帶來的學習觀念的變化,使廣大學生日益認識到學習不再是一件階段性的事,而將伴隨人的終身。特別是網絡教育的開展給人們提供了學習的機會,用于繼續學習的費用也將日益增大。
3.健康、健身消費增加,休閑及娛樂消費呈現多樣:大學生日益重視健康消費,用于進行體育鍛煉和購買保健品的支出也在逐步上升,健康消費將成為主要的消費內容;體育健身消費在校園中漸成時尚,“花錢出汗”不再被視為可笑的事,大學生對各種美容與健康產品的需求,已超越基本的預防疾病的需求,進入更高層次。
休閑及娛樂消費方面,大學生群體有著比其他年齡群體更為旺盛的需求,他們越來越不滿足于看電視、進影劇院這樣一些靜止的休閑方式,而是追求新穎、出奇、刺激和有品位的活動:迪廳、游戲機,臺球和保齡球將更為普及;蹦極、攀巖、速降、滑翔、漂流、潛水、探險、探幽這類刺激的活動,今后會吸引眾多的青年大學生。
4.人際交往消費成本昂貴:在校大學生渴望理解,喜歡交友,用于請客吃飯的費用日益增多。特別是在信息發達的今天,信息消費的最大群體是青年大學生群體。網民年齡分布的高分值在20歲~30間歲,手機、電腦等產品由商務消費轉向生活消費,大學生上網率的增長,個人電腦的暢銷,也使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由實用至上轉向感受為本。
5.模仿性的消費情結日趨明顯:大學生消費有著強烈的模仿性特征,有著很深的“白領情結”:名牌服裝著身,手提電腦隨身,信息把握在手,創造未來人生。這已成為眾多大學生所羨慕、仿效的社會形象。一方面希望擁有舒適的物質生活,一方面希望擁有高雅的精神享受。他們有著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對消費的選擇,他們注重講求生活的品味和質量,他們追求的是一種既有物質享受,又講求精神生活的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四、幾點啟示
1.針對大學生中存在的過度消費、高消費、超前消費的特點和趨勢,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消費觀教育,提倡健康理性的消費,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
2.營銷企業應把握大學生注重個性、時尚性、模仿性的消費行為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策略,運用不同的銷售方式,滿足不同大學生的需求,獲得最大的利益;同時也要肩負起引導大學生正確消費的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張志祥:當代大學生消費的特征及趨勢.《中國青年研究》2002.5
論文關鍵詞:現代性現性主義個體主義
論文摘要:現代性是一個當今國內外學術界廣泛關注的概念,涉及到社會、政治、生活和文化的各個方面?,F代性思潮研究的日益深入,必然會對當代大學生消費方式產生影響。
現代性這個多義的、具有極大理論穿透力的概念,無疑緣起于歐洲文化的歷史進程中,從11世紀拉丁語中到18世紀法語中的“modernite",其含義不斷發生變化。但到現在為止,何謂現代性仍然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
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對“現代”概念的看法有多少分歧,其核心的意涵是指一種新的時代意識,也無論其被看作是一個貶義詞還是褒義詞,所蘊含的價值意味是鮮明的?!艾F代概念的起源就是“現代性”這個術語的緣起。現代性首先是對現代意識的覺悟,既包含著對歷史事實的陳述,又具有價值追求和規范意味,也就是說現代性就是一種新的意識。
一、現代性及其基本理念
一般認為,現代性概念描述的是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的差異。這種差異是現代社會和現代人在經濟、政治、科學、技術、思想、文化諸方面與傳統社會和傳統人不同的各種特性的總和。誠如有的學者所言,“凡表征現代社會或現代人特征的屬性,如商品性、競爭性、民主性、科學性、世俗性、開放性,等等,都包含在現代性的涵義之中”。在這種意義上,現代性是衡量一個社會現代化程度的尺度,現代化是一種事實,現代性是一種對事實的反思。
現代性是一種啟蒙理性,即怎樣運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一切并運用理性對一切作出審查。從以上對現代性的解釋中可以看出,理性主義和個體主義是現代性的基本理念。
(一)理性主義
現代性的序曲階段,是以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為標志的,正是在這個階段,人們開始了自我發現,教會受到了置疑,社會的宗教色彩開始淡化,世俗生活逐步獲得了認同。在這個意義上,現代性的過程,用韋伯的說法就是除魔化的過程,也是一個理性化的過程,此時的“理性”就是人的代名詞?,F代性強調人的理性高于宗教神性,強調現代文明的一切是理性化思維的產物。以韋伯為代表的西方思想家概括了理性主義思維的要點,即明確意識到行為的目的,對所追求的具體目標進行價值大小的比較;根據預料的結果權衡行動的必要性;根據目的選擇手段,用最小代價獲得最大利益作為選擇標準;在行動中遵循嚴格的首尾一貫性,使一切行動合理而有序。
作為一種文化觀念,理性主義引起了西方社會各個領域的一系列變化,在認識領域,理性主義造就了現代科學的基本精神?!艾F代性”要求在知識領域應用一種科學理性的思維方式,這種理性化的思維方式產生了邏輯推理證明的數學和實驗證明的實證科學,科學成了理性主義的表征。在日常生活領域,理性主義恢復了人的尊嚴;在經濟生活領域,理性主義建立了科學的工業生產體系和創新的市場經濟體制;在社會關系領域,理性主義導致了以效率為中心的管理制度和合乎理性的現代法律制度??傊?,以創新、合理、績效、合作為核心的理性文化精神反映了社會普遍的價值取向的轉變??茖W化、人性化、民主化、法制化等都是社會理性化過程中的產物和表現,而科學和民主則構成了理性主義精神的核心內容。
(二)個體主義
個體主義的興起被認為是現代性最大的成就。一方面,個體主義帶來了個人的解放,另一方面,個體主義憑借理性,通過自主、自律的觀念倡導一種理性的、更為自我負責的生活方式。理性使人成為一個有尊嚴,獨立的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理性主義和個體主義是相通的?!艾F代性”意味著對自我的理解上從群體主義向個體主義(individualism)的重大轉變。把個人放在了首位,強調個人獨立與他人的重要性。這種個體主義的實質是高揚主體性。哈貝馬斯指出,黑格爾將現代性的核心原則界定為主體性,并追溯了其在西方哲學史上的根源,認為笛卡爾是主體性話語的始作俑者??档掳l展了主體性話語的典型形態,但康德沒有看到現代性帶來的科學、道德、藝術的分裂的實質實際上是沖突與不和。西方意義上的個體主義是一個容易引起歧義的概念,本意是指一種人本位的理念,也就是上邊所說的,但是在中文中沒有準確的表述詞。這對于中國人而言是一個最容易被誤解,最需要澄清的概念。在中國,迄今為止存在過的意識形態中,它都是與“私”這個字聯系在一起的,一提到個體主義就將它與以自我為中心,講求個人利益,忽略乃至不顧集體利益、社會利益這類東西聯系在一起。不過對于西方文化而言,平時所誤解的“個體主義”的這些東西,是用另一個概念“egoism",即“自我主義”來表示的。在西方文化傳統中,個體主義是一種建設性的、積極的個人本位理念。
理性主義和個體主義是“現代性”的主要理念,但是除了理性與個體主義之外,進步的觀念也是現代性的意識形態,這些在西方社會進程中都具體地演繹了出來?!艾F代性”在現代社會中可以具體歸結為社會領域的世俗化,社會關系的制度化、法制化,經濟領域的工業化、市場化,政治領域的民主化,人類生存狀態的都市化,文化的個性化,等等。
二、現代性思潮對當代大學生消費方式的影響
消費方式是指人們為滿足生活需要而消費各類消費資料的方式和途徑,它可以通過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以及消費行為取向得到大致的說明,是消費觀念和行為的統一體。在現代社會理論中,消費方式大致分為傳統消費、現代消費和后現代消費三種。但是在本文中我主要講的是現代性思潮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也就是現代消費方式。作為現代社會青年精英的當代大學生,他們既是當前消費的主體之一,又是未來中國消費的主力軍和消費時尚的引導者,他們的消費方式將可能影響未來中國的整體消費方式。而現代性思潮對當代大學生消費方式的影響就是消費方式的科學性和他們個人選擇消費的理性。在此特別借助大連海事大學進行的問卷調查,具體分析如下。
(一)消費開支的合理計劃
關于大學生消費的計劃性,本文所采用的評價指標是每學期的費用是否有計劃消費。結果顯示:在自己的費用開支上,有7.5%的大學生有嚴格的計劃,50%的學生有計劃,23%的大學生是稍有計劃,只有19.2%的學生選擇沒有計劃,總體上來說,大學生在每一個學期的開始都會給自己一個大概的計劃,也說明他們在消費的時候也是在精打細算的,這種計劃也可稱作韋伯意義上的算計,是合理的重要特征,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闡述了大學生消費的現代性意蘊。匆忙地用消費的盲目性來定義這一切是不合理的,我們要看到他們的主流,看到他們消費的主要方向和方式,不要自以為強調個別現象,這就是現代性思潮的理性主義給我們當代大學生消費方式的第一個影響。
(二)消費過程中的理性購物
合理性的消費是一個全面的行動過程,它包括了解商品信息,最后才會實施購買這一手段。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了解商品的信息只是第一步,也是理性消費的開始。數據結果顯示:當代大學生在購買貴重商品前進行詳細了解的有45.6%,進行大致了解的有50.1%,這兩者之和就是95.7%,而選擇直接購買的只有4.3%。這就有力地證明了當代大學生是一個具有較高智力和自主能力的消費群體,在消費過程中他們能夠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主觀判斷力,對消費品做出合理的決策。消費者在購物時對于消費品的質量、價格、品牌和時尚等選擇體現了消費者的消費傾向。質量和價格,品牌和時尚是影響當代大學生選擇消費對象的主要因素。消費品的質量和價格反映的是消費品本身的使用價值,被看作是當代大學生合理消費的一個關鍵。而品牌和時尚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身份和形象,其魅力就在于象征意義,帶有較多的感性色彩,對于這兩個方面的選擇分別體現了理性和非理性的價值取向。但是當前的數據就表明了質量、用途、性價比是吸引他們消費的主要因素,講求實效、理性消費是當前大學生消費的主流。這種消費觀念在現行的條件下分析起來是合理的,大學生沒有自己的固定經濟收入,他們的主要生活來源是父母,通過自己兼職掙錢并不多,這就使他們每月可以支配的錢是固定的,而這筆錢的主要用在日常生活用品和伙食開銷。在長時間的大學生活中,他們逐漸形成了一種理性的消費觀念,在消費能力有限的情況下,盡量謹慎消費,他們在購買商品時會盡量選擇那些物美價廉的東西。
(三)消費資料注重個人發展
在本項研究中,筆者對北京林業大學2008年在校本科生進行了抽樣調查,所用方法為隨機抽樣,樣本從大一到大四各年級分布比較均勻,男女比例適中。在調查中,將大學生消費分為食物消費,學習用品消費,手機話費消費,上網消費,服裝和化妝品消費,數碼產品消費,娛樂消費和其他消費類。共發放調查問卷100份,回收98份,問卷回收率達到98%,通過篩選剔除一些不合格問卷,最終得到有效問卷88份。在問卷調查的同時,與部分同學進行訪談,最合結合統計分析方法對調查結果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因此,本項研究能較為真實地反映當代大學生消費現狀及行為特征,對引導大學生正確消費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消費依附性很高。大學生自身缺乏穩定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父母供給。在消費收入調查中,90.9%的大學生選擇父母供給,3.4%選擇獎學金,3.4%選擇勤工助學,另外2.3%的同學選擇了其他途徑。由此可見大學生消費的依附性很高,這種依附性一方面表現在消費水平會受家庭條件制約,另一方面表現為消費行為受家庭消費觀念的影響。
(2)趨同性與兩級分化并存。在月消費額調查中,54.5%的月消費額在500元-1000元,28.5%在300元-500元,12.5%在1000元以上,4人的月消費額在300元以下,占總人數的4.5%。因此大學生消費水平比較接近,83%的大學生月消費額都集中在300元-1000元的中間水平,具有很高的趨同性。但也存在兩級分化現象,一些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月消費可達1000元以上,而家庭條件較差的甚至低于300元。這些差距主要體現在娛樂、數碼產品及服裝和化妝品的消費上。
(3)傳統消費逐漸減少,時尚消費成為潮流。隨著電腦、電子詞典和其他電子產品的普及,大學生在傳統學習用品上的消費逐漸減少。55%的大學生月消費在50元以下,32%在50元——100元,13%在100元——200元。同時與上世紀相比,食物已經不再是大學生消費的主體,消費金額也不大。調查發現,17%的月食物消費在150元以下,36%在150元——350元,28%在350元——550元,另外17人的月消費額在550元以上,占總人數的19%。然而服裝和化妝品消費卻在上升,41%的月消費額在100元以上。另外數碼產品和消費娛樂消費在大學生消費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
2大學生消費存在的問題分析
大學生有著廣博的學識和敏銳的洞察力,然而有些方面思想尚未成熟,消費過程中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通過對調查問卷的統計分析,筆者總結出以下幾點。
(1)消費無計劃。多數家長按月給孩子匯生活費,但很多大學生并不是按計劃消費,花錢時也不考慮生活費能不能堅持到月底。當問及理財狀況時超過60%的大學生表示不能合理地規劃每月消費,因此大學生中出現了很多“月光族”,一到月底生活費就沒了,有的甚至沒到月底就將生活費花光,只好向周圍同學借錢。另外,大學生儲蓄率很低,只有23.9%的同學會在每個月存點錢,大部分學生的儲蓄意識十分淡薄。
(2)從眾消費。從眾性是指大學生的自主意識不足、缺乏判斷力,容易“隨大流”,形成“班級效應”和“宿舍效應”。他們在形成自己的消費特點的同時,在某些方面也不同程度地與班級、宿舍大多數人保持一致。就拿我們宿舍來說,大家日常飲食和服裝就有著高度的相似性,當其中一個同學吃什么或穿什么時,其他同學也會相應的跟著去做。(3)攀比和炫耀消費較為普遍。大學生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十分重視自己的形象,在消費上也比較注意商品的樣式與檔次。50%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月消費額應該在500元以上,16%則希望月消費額在1000元以上。多數大學生認為自己消費水平偏低,這主要是同學間相互攀比和炫耀所造成的心理不平衡。炫耀心理實際上是一種超越客觀價值的自我虛構,表現在生活消費領域,就是對物質生活的高欲望。尤其是一些家庭條件好而學習成績不甚理想的學生更想以此來塑造自己的形象,通過物質上的優越來填補自己學習上的不足。
(4)超前消費日漸明顯。大學生站在時代前沿,敏銳地把握時尚潮流,希望用新異的形象展示自己的青春活力與激情。他們是新商品、新的消費方式的追求者、嘗試者和推廣者,他們喜歡擁有獨特風格的商品,引領著青年消費潮流。受社會風氣和環境的影響,一些大學生不惜代價,利用借記卡進行超前消費,這個月就把后幾個月的生活費花完了。然而超前消費與大學生自身條件是極不相符的,不僅會帶來過重的經濟負擔,也會形成精神壓力,不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3引導大學生正確消費的合理化建議
解決當代大學生消費過程中存在的攀比消費和無計劃消費等突出問題,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理性消費,不僅與大學生自身的認識和修養有關,與政府和社會的關注有關,更與家長和學校的教育引導密不可分。
(1)加強大學生理財教育。當代大學生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每月的消費金額逐漸增多。然而多數大學生的理財能力很低,不知道怎樣合理地規劃自己每月的消費,因此加強大學生的理財教育就顯得十分重要。學校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大學生的理財教育,開設專門課程如證券投資,財務管理等。一方面提倡大學生發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節儉消費;另一方面向大學生傳播現代的消費理念,增強大學生的理財能力?!凹议L是孩子最早的老師”,更要以身作則,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的教育引導,使大學生對金錢有正確的認識,樹立節約、合理的消費觀念,養成有計劃消費的良好習慣。
(2)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大學生受社會上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影響,消費上追求時髦和高檔次商品,過分的注重享受生活。一些商家為了增加銷量,擴大市場份額,請當紅的影視明星進行廣告宣傳,誘導大學生不理性消費。而且大學生往往得到不公平待遇,一些銷售商人為地提高商品價格或者以次充好,特別是價格相對昂貴的數碼產品,如果大學生對產品沒有足夠的了解,很容易受商家蒙騙。因此要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外部環境,商家和媒體要本著對大學生負責的態度,加強健康消費和合理消費宣傳,不能為了一時的經濟利益而誤導大學生。
(3)完善信用卡管理制度。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繁榮發展,信用卡在大學生中已經比較普遍,一些商業銀行紛紛前往各大高校進行宣傳推廣,派發各種各樣的信用卡,然而信用卡的相關管理制度卻不夠完善。一些大學生為了滿足一時的消費需求,利用信用卡借錢進行超前消費,養成不好的消費習慣。因此政府管理部門要完善信用卡管理制度,加強對商業銀行信用卡的監督管理。同時加強大學生信用卡管理,對大學生使用頻率和金額做出相應的規定,幫助大學生理性消費。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消費行為消費習慣
論文摘要: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不僅消費能力逐步提高,消費結構和消費行為也呈現個性化、多元化和超前化的特點。大學生消費直接影響到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進而影響其一生的發展。因此研究大學生消費行為,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對于大學生成長和高校的德育工作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馬永耀.淺談大學生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1998,(3):138-139.
[2]余展洪.關注大學生的健康消費[J].思想理論教育,2002,(11):42-45.
通過實地調查及利用SPSS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處理,得出三線城市大學生消費的特征:主流消費狀況合理有序,但個別消費問題突出.
1.1主流消費狀況合理有序
1.1.1消費水平基本合理
由調查可知,衡水學院大學生的月消費額集中在500~700元和900~1200元兩檔上,選擇900~1200的學生數量最多,占28.6%;選擇500~700的學生占26.8%;之后是選擇700~900的學生,占23.6%;最后是500元以下和1200元以上的,各占約10%的比例.為判定消費水平狀況,特與同類城市聊城高校在2011年的統計,以及不同類城市上海高校在2013年的統計進行對比.聊城高校學生的月消費水平集中在500~1000元區間,占比42.67%;上海高校學生的月消費水平集中在800~1200元區間,占比73.6%;而衡水學院統計結果顯示有50.4%的學生月消費水平集中在500~900元區間,79%的學生月消費水平集中在500~1200元區間.從消費兩極分布上看,聊城高校500元以下消費水平者占總體比重的43.8%,1000元以上者占13.52%;上海高校800元以下者占8.2%,1200元以上者占18.2%;而衡水學院500元以下者占10%,1200元以上者占10%.由此也可以看出,衡水學院消費水平略高于聊城高校,遠低于上海高校.對比可知,三線城市大學生消費水平逐年遞增,但仍遠低于大中城市.當然,考慮到不同調查問卷的問題設置區間不同,調查時間不同,因此得出消費水平基本合理的結論.
1.1.2消費結構較合理
據調查可知,衡水學院大多數學生月消費支出項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飲食、衣著、學習、日用品、通訊、娛樂.有研究顯示,大學生生活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生活費用和學習消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消費又是重中之重.本調查印證了這一結果.一般認為學生消費內容較多元,尤其是娛樂項目多種多樣,但實際調查顯示,衡水學院學生在娛樂上的支出相對較少,人際交往和戀愛支出也多以吃飯為主,較少選擇外出娛樂.
1.1.3經濟獨立性較大中城市院校更強
由調查可知,衡水學院大學生收入來源主要是父母供給,但勤工儉學也占很大比例,正在勤工儉學的學生能占到全部學生的24.4%,此外還有3.5%完全脫離了父母供給.據上海高校的統計,約有91.6%的學生全部費用來自于家庭,而衡水學院統計顯示只有70%的學生全部依靠父母供給,很多學生選擇勤工儉學或獎學金或助學貸款.衡水學院學生經濟獨立性相對較強.此外從26題“當您想要買某樣東西時,卻發現錢不夠”的答案分布上也可看出,僅有5.4%的學生選擇向父母要錢,大部分選擇的是自己攢錢或者放棄購買,可見衡水學院學生保持經濟獨立的愿望也很強烈.
1.2個別消費問題突出
1.2.1不同生源地學生消費水平差異明顯,導致兩極分化
家庭所在地與家庭年收入有很大關系,不同生源地的月消費水平呈現明顯差異,來自大中城市的學生月消費額最高,集中在900~1200左右;來自城鎮的學生呈現“駝峰”分布,500~700檔和700~900檔都分布較多;而來自農村的學生月消費額多集中在500~700檔.總體而言來自大中城市的學生與來自農村的學生的月消費額呈現明顯的反向分布,月消費額達到1200以上的學生絕大多數來自大中城市和城鎮.隨著高校的不斷發展和聲望的累積,越來越多的來自大中城市的學生涌入三線城市高校,這給學校的多數農村生源地的學生帶來消費壓力,影響城鎮生源地的學生提高其消費水平,這種兩極分化現象很容易引起攀比現象和校園不和諧現象.
1.2.2低年級學生、音體美專業學生月消費水平偏高
大一、大二學生的月消費水平明顯高于大四學生,音體美專業學生的月消費水平明顯高于其它專業學生.據調查得知,大四學生最為節儉,多集中在500~700左右;大三學生多集中在700~900左右;大一、大二多集中在900~1200左右.專業分布上看,音體美的月消費水平集中在900~1200左右;居中的是文史類專業;理科類月消費水平最低,集中在500~700左右.出現這種狀況可能是由于大學生剛進入大學校門,脫離了家長的束縛,在花費方面沒有節制,但是隨著年級的增長,在經歷兼職、找工作、實習后,大四學生的消費更加趨于理性.而音體美專業由于其專業特點,需要更多高價值的輔助工具,如數碼相機、樂器等,使得其月消費水平高于其它專業,調查數據顯示,音體美專業在數碼相機和自行車上的擁有數都遠大于其他專業學生.
1.2.3學習消費盲目性很大
不少大學生不惜血本對考研、考證等學習項進行高額投資,在訪問調查中有學生提到自己一學期在各種輔導班上的支出高達2300元.但是,調查數據卻顯示學生用于學習方面的支出與自身月消費水平沒有顯著相關性,即無論學生家庭是否富裕,手里是否有結余,都會投入一定資金在自身發展的學習上.調查數據和訪問結果均表明,學生在學習支出上具有從眾心理,無論自己經濟情況好壞,只要別人報了什么班,自己也要去報,非常盲目,根本不考慮自身需求.而且從家庭供給角度,一般學習上的支出,哪怕是額外支出家長也會全力支持,學生不考慮經濟制約,更加重了這種消費的盲目性.
1.2.4理財意識薄弱,計劃性消費較少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系,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大學生每月用于自己支配的錢是有限的,這正是鍛煉其個人理財能力和理財習慣的重要階段,這是學生“財商”高低的重要考量環節.調查結果顯示,只有9.5%的學生一直有記賬的習慣,這表明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費缺乏計劃性,消費過于隨意,缺乏理財觀念.此外,從月收支平衡角度,也可以反映學生的消費計劃性.由調查數據可知,衡水學院大學生中,有46.3%的人收支平衡,沒有結余;而嚴重不夠,借錢度日的人占到4.1%,即每個月能有結余的人僅占總數的38.7%,“月光族”占到總體比例的六成多,這從另一方面反映出學生的消費無計劃性.
1.2.5校外就餐現象普遍,飲食安全存在隱患
對學生就餐地點的調查結果顯示,衡水學院學生中以學校食堂為主要就餐地點的僅占總數的47.8%,有兩成多的學生根本不去學校食堂吃飯.有27.9%的學生傾向于購買校外快餐,這種就餐習慣既不衛生,又影響城市面貌和交通,每到就餐時間校外快餐的餐車所在地都格外擁堵,嚴重影響交通.
2加強高校財商教育的對策和建議
大學生財商素養的提升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而高校是大學生學習財商知識的重要基地.本次實地調查顯示多數大學生理財意識淡薄,財商知識匱乏,加強高校財商教育刻不容緩.高校財商教育的主要內容是提升大學生的理財素養和樹立合理的消費觀.
2.1開放思想,引導正確的消費觀
當前大學校園普遍存在大學生無計劃消費、攀比、奢侈浪費等問題.針對此現狀,校方也積極開展各類“加強大學生節儉意識教育”的主題活動,可是許多大學生都普遍接受并認可了當前社會流行的一些如“面子消費”“超前消費”等消費觀念,使得校方開展的主題教育活動往往效果不佳.大學生本身思維活躍,易接受外來思想與文化,但往往在接受外來觀念時又缺乏自我思考能力,人云亦云,導致攀比浪費的現象.對此,高校應一方面利用課堂、校內宣傳等渠道開闊學生眼界,使其接觸到更多更豐富全面的消費觀(而不是一味打壓),一方面在引入觀念時以正確、合理的消費觀為主導,同時加強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讓學生在多方觀念的爭辯中思考,找到正確的消費觀.
2.2停止說教,采取多渠道、靈活的教育方法
近年來,高校對學生的財商教育多停留在講座、平面宣傳、班會等形式,并不能起到較好的效果.我們應擺脫這種說教、灌輸為主的傳統教育方式,充分利用課堂、學生活動、各種社團組織等渠道,選擇引起學生共鳴和興趣的內容與形式,增強教育效果.大學生更歡迎游戲、互動活動等形式的教育,如真人大富翁游戲、財商桌游等,此外還可以舉辦如小品、辯論賽等學生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體會金錢的來之不易并增長賺錢的能力.
2.3利用財經類教育資源,提升學生的理財素養
綜合類高校一般都有財經類專業,應充分利用其教育資源,引進財商教育的相關課程,舉辦全校公選課或專題講座,或組織學生社團等,具體教學內容設置主要包括: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消費觀和理財觀,以及理財、投資知識的普及和應用.使全校不僅財經專業的學生具有理財能力,其它專業的學生也可提升其理財素養.訪問調查顯示,多數非財經專業學生不了解理財工具,從不關心財經信息,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應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靈活的財商教育,來解決當前大學生普遍存在的理財缺陷問題.
2.4有的放矢,重點關注處于兩極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