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3 09:55:38
序論:在您撰寫工商管理研究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規模的急劇擴張1991年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開始試點,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招生對象主要是行業內的在職人員。一直到2009年,“全日制專業型碩士”作為一種全新的研究生形式出現,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招生規模開始擴大。近年來,研究生招生政策全面向專業碩士傾斜,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更是迅猛發展。2010年,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招生占整個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比例已達到24.67%。2011年全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規模將近13萬人,其增幅超過了16%。2013年專業碩士招生比例已達到40.3%。2014年專業碩士招生規模占整個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的42%,預計很快我國的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比例將達1:1。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單位近幾年也有大幅增加。目前,我國專業學位培養單位共有509個,占我國博、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總數的60%以上。其中,普通高校49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679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70余個。如工程碩士在2010年有128個招生單位,2011年就達到了361個,是2010年的2.8倍多。
2.專業學位類別迅猛增多199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9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設置和試辦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幾點意見》,開啟了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先河。同年10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批準在我國設置和試辦法律碩士、教育碩士、工程碩士、工商管理碩士等六種專業學位。十年后,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印發金融碩士等19種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的通知》,通過金融碩士等19種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2011年2月13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28次會議審議通過我國第39種專業碩士——審計碩士。目前這39種碩士層次的專業學位設置,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領域。
3.制度化、規范化在近十年的時間里,國家對于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力度是清晰可見的,相關政策文本的出臺,使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發展更為制度化和規范化。比如在《關于構建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就業服務體系有關工作的通知》中,將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就業工作納入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總體工作,專業學位研究生畢業合格者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執行普通高校畢業生的有關管理和就業政策。這就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就業問題提供了制度化規定,有了保障。
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發展背后的困境
1.社會認同度低一方面,傳統的“學術至上”的觀念認為高校是培養學術研究型精英的地方,一直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家長、社會公眾大多不知道什么叫專業學位研究生,很多人把專業學位定義為“次等”的學位,缺乏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的正確的理解。由此,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一直不被認可。另一方面,用人單位往往會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產生歧視,在升值或者評級的過程中因為專業學位而受到限制。由于大規模的專業碩士教育,其含金量與認可度在社會上還有一個檢驗認定的過程,還有一個認識接受的過程。
2.照搬學術學位模式現階段,我國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特別是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幾乎照搬學術學位的培養模式,弱化了職業性、實踐性。在課程設置體系上,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有52.9%的同學認為只有一到兩門課與學位專業不同,有4.18%的同學認為課程設置完全相同??梢?,多數高校專業學位與全日制的學術學位課程設置接近90%的相同,相當多高校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培養方案是對學術型研究生教育的培養方案的“復制粘貼”,只是調整、刪減部分課程,增加實驗課,或是給基礎理論課增加配套的實驗模塊,沒有體現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自身獨特的價值導向和教育規律。在專業實踐環節上,由于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濃重學術性,多數高校忽略了實踐環節的建設。以傳授知識為主,不能充分體現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所特有的實用性、技術性、實踐性,從而導致人才培養缺乏靈活性、多樣化和針對性,無法適應不同地區對人才規格的需要。
3.考核方式單一目前高校對于學生評價方式還是停留在基本的畢業論文和平時的情況。這對于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不合理的,純理論分析過于學術,缺乏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實踐知識的創新和對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所以,單一傳統的評價方式不能客觀評價專業學位研究生。
4.培養質量有待提高⑴生源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的基礎。一方面,考生在選擇考研報考方向時,大多數都是以學術型學位作為第一志愿。表2就反映了2011年到2015年的報考情況,雖然報考人數在增多,但是2015年并未達到報考趨勢1:1的理想比例。另一方面,在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的過程中,很多報考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考生不是第一志愿,而是在沒有被原報考的學術型學位錄取后或是在學術型學位復試淘汰后調劑到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中??梢姡床患岩婚_始就制約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培養質量。⑵導師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培養質量。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對導師的專業訓練提出了相應的要求。目前,高校導師的學歷層次和學術能力大幅提高,但他們缺乏社會歷練,社會實務經驗不足。高校導師在進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過程中不自覺偏向理論知識,滿足不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2009年,教育部在《關于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建立健全校內外雙導師制,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課程與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吸收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實踐領域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員,共同承擔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工作”。目前,有些專業學位研究生并沒有落實“雙導師”,落實了“雙導師”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中,校內和校外導師的職責不夠清晰明確,校內導師幾乎不參與學生實踐,校外導師作用發揮甚少,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的教育相互分離。通過對某高校2014屆550篇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論文進行調查,真正實施“雙導師制”,共同指導研究生論文的僅有15篇,占該類論文總數的2.7%。師資隊伍缺乏經驗,“雙導師”在實際中流于形式,不利于培養出滿足社會要求的高質量人才。⑶質量監控體系不完善。現階段,我國尚未建立起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相適宜的質量評價標準,表現為論文指導和答辯中的學術型傾向和實習的敷衍塞責,多數高校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與學術型研究生教育趨同,特別是對于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職業性、實踐性指標缺乏有效的監控手段和保障機制,以至于有些學生沒有經過嚴格、規范的實習及生產實踐,只是完成了畢業論文,或者同學術型研究生一樣在校內實驗室完成專業實踐。正是由于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質量評價標準尚不明晰,質量保障機制尚未建立,專業學位與職業資格不具有實質性的銜接,以至于很多畢業生在完成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之后,尚不能直接進入和勝任職業崗位。
三、走出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困境的路徑
1.從政策和宣傳上,提高社會認可度⑴國家政策及時跟進。一方面,相對于學術型研究生,專業學位起步晚,國家的相關政策欠缺,政策的制定內容不夠及時和完善。在這種情況下,群眾感受不到國家政策對于專業學位的重視,自然對其認可度不高,報考存在相當大的顧慮。另一方面,社會需求在不斷改變,國家的政策不能一錘定音,需要隨實際情況而變更。每年的專業學位報考人數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考生及其家長對于相關政策的研究和就業扶持的分析。⑵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宣傳工作。利用媒體、網絡等渠道大力宣傳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優勢,促使社會各界人士全面認識專業學位,顛覆學術學位能力優于專業學位能力的傳統觀念,加強社會各界對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在觀念上的重視程度。學校在招生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發放資料、招生視頻等介紹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考生、家長和社會大眾全面了解專業學位的過程中產生認同感。
2.創新培養模式高校應緊密圍繞培養目標,優化課程體系框架,優選教學內容,突出課程實用性和綜合性,增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系。創新教學方法,加強案例教學、模擬訓練等教學方法的運用。完善課程教學評價標準,轉變課程考核方式,注重培養過程考核和能力考核,著重考察研究生運用所學基本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同時,加強實踐基地建設。高校應積極聯合相關企業,建立穩定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實踐基地。共同建立健全實踐基地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明晰各方責任權利。明確研究生實踐內容和要求,健全實踐管理辦法,加強實踐考核評價,保證實踐質量。促進實踐與課程教學和學位論文工作的緊密結合,注重在實踐中培養研究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改革考核方式,強化學位論文應用導向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要求的是學術知識與經驗知識的統一,所以仿效學術學位的考核方式是行不通的。在考核方式上要有專業學位的獨特性,考核過程中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對專業學位研究生進行考核,建議適當地增加實踐技能考核的比例,將理論成績與實踐成績相結合。目前以學位論文或者畢業設計的考核中,專業學位論文選題應來源于應用課題或現實問題,要有明確的職業背景和行業應用價值。專業學位論文應反映研究生綜合運用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可將研究報告、規劃設計、產品開發、案例分析、管理方案、發明專利、文學藝術作品等作為主要內容,以論文形式表現。專業學位論文應與學術學位論文分類評閱。在學位論文評閱人和答辯委員會成員中,應有相關行業實踐領域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
論文摘要: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是我國當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以武漢大學的相關實踐為例進行研究,認為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必須緊扣社會需要,按照當前社會需求,推進高校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改革。具體而言,就是學科點設置及培養模式要適應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對人才的需求;研究生培養過程要重視教育創新和科技創新的有機結合;研究生指導方式要適應知識經濟的跨越發展的緊迫要求。
近幾年,我國研究生教育迅速發展,教育部推出“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推動“211工程”、“985”工程的高校積極探索研究生教育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國進行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試點的高校由2004年的17所發展到2008年的56所,這些高校陸續公布了改革方案。但教育界和學術界對改革的思考和探索處于初級階段,部分想法仍然停留在學校內部,就事論事。武漢大學也進行了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2004年率先實行2年制碩士,通過彈性培養的機制實施“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逐步建立了科學研究以導師為主導的責任制和與科研緊密聯系的導師資助制、導師責任制,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提升研究生創新能力是改革的核心。筆者對武漢大學各培養單位研究生教育情況進行了較深入地調研,一個深切感受就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必須密切聯系社會、緊密結合市場經濟發展的宏觀背景。
一、學科點設置和培養模式要適應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對人才的需求
教育部在頒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研究生培養工作的幾點意見》中明確指出,“推進素質教育,突出對研究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創業精神的培養。增進研究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強化全面質量觀,把保證和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國家和省級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門,培養單位應采取措施,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的質量保證體系,確保并進一步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在研究生教育中,學科點設置、招生規模、培養模式等方面,都要考慮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對人才的要求,要與社會經濟結構、職業結構、人才需求結構相適應。在就業形式日趨嚴峻的今天,研究生培養的水平和規模,主要取決于社會市場的需求狀況。社會經濟結構、職業結構是復雜多樣的,研究生教育也應該是多樣的。所以,碩士生學制改革必然導致培養模式的變革,培養目標從單一的學術型向應用型為主轉變。
學校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門應該根據相關政策,做到:一,及時調整招生政策,優先推薦推免生進行國際聯合培養和碩博連讀,打破過去不接受校外調劑生的慣例;二,培養部門積極制定有關培養機制改革等方面的文件及政策。加強課程與教材建設,增設學科通開科200多門;三,由名師、國外專家進行專題講(授)座,進行思維訓練和方法熏陶。為了實現培養的目標,學校搭建起跨學科研究生培養平臺,組建跨學科學位點科研機構,開設跨學科學位點推進跨學科人才的培養。例如:中部發展研究院、中國邊界研究院、國際問題研究院等跨學科科研機構不僅使跨學科研究上了一個新臺階,而且帶動了新一輪跨學科高層人才培養的。培養模式要根據社會需求,適應社會對高層次人才需求多樣化,必須注重培養通才型的(即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專業應用性人才)專才,以呈現多層次、多方式、靈活多樣的培養方式。當然,以市場為導向并不等同于只看重眼前利益,忽視長遠利益,而是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相結合的。香港各高校的就業輔導內容豐富、深人、實用,形式新穎,貼近學生,適應社會要求,必然受到學生和雇主的歡迎。各種輔導活動大膽引入工商管理和市場營銷的理念,具有時代進步性和創新性。
目前,武漢大學的研究生依招生情況的不同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大類,按培養目標的不同而分為學術型與應用(職業)型兩類。以前,在學科點的設置方面,以純粹理論科學探索為主、從學科自身發展需要的角度考慮得較多,從社會需要的角度考慮得較少。學校力圖改革這種不能反映社會需要的學科點設置和管理方式。社會經濟結構、職業結構是多樣的,對高級人才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多形式的、多層次的。一般情況下,社會需要人才:如科學研究、工程(IT)技術、管理企業、管理社會。這四種人才大體可以歸為理論研究型、實踐應用型兩類。這兩類人才中,實踐應用型人才的社會需求大大高于理論研究型人才的社會需求。在我國研究生教育中,特別是有些學科博士生教育中,注重理論研究型人才培養,忽視實踐應用型人才培養;注重學術型博士學位,忽視專業博士學位。這個問題不解決,研究生教育改革很難深入進行下去。
武漢大學就很重視實踐應用型人才培養。1981年11月,國家批準了文科第一批哲學(西方哲學)、法學(國際私法)博士專業學科點,為高校及各領域培養、提供了一批理論人才和部分專業實踐人員,如社會科學研究員、高校教師、學校管理人員、政府官員、政府政策研究人員等高級專門人才。到2003:年,我校已有36個培養單位建立了博士專業學科點,涵:蓋了哲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十大學科門類。目前一級學科點達到28個,有203個學科專業獲博士學位授予權,285個學科專業獲碩士學位授予權,博士后流動站29個?,F在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萬6千多人,而且多數學科中的(理工醫類)研究生,2008年,選擇(1+4)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約占研究生總數的8—10%,生物學科占60%左右,文科類研究生也有少量選擇(1+4)攻讀博士學位。醫學部分(臨床、口腔)專業實行專業博士學位,至今其它學科只有科學學術博士學位,沒有專業博士學位。現在學校有專業碩士(EMBA、MBA、MPAce、MPM、MPA、JM、EDM、MFA、MPH、MAIBA、MDE、MM、IdSM、MTCSOL)學位14類,國家工程碩士設立40個領域,我校工程(MDE)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僅有21個領域。而這些專業碩士學位只能招收社會在職(非全日制)人員,法律碩士(JM)、工商管理碩士(MBA)、軟件工程碩士(MSE)、建筑學碩士(MA)、漢語國際教育碩士(NTCSOL)招收雙證學歷碩士,畢業后到工作崗位不需重新培訓馬上就適應工作環境,很受社會歡迎。但也有些學科點設置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多數研究生畢業以后學非所用,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研究生招生規模、人才培養目標,同樣要根據社會需求來定。研究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研究生人數過多,就會形成“教育過?!?,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對社會發展會造成一定負面影響。培養創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關鍵,這是十分正確的。但我們應該看到,各類人才、各專業人才,創新對象不一,對創新思維、創新方法的要求也不一樣,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不同,科學學位和專業學位不同。我們要進行具體深入的分析和研討,不能泛泛而論。
二、研究生培養過程要重視教育創新和科技創新的有機結合
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撰寫學位論文是關鍵環節。撰寫學位論文的目的,首先是培養研究生的創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其次是為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貢獻。因而,在這一過程中要實現教育創新和科技創新的有機結合。撰寫研究生論文,首先要確立有意義的研究問題。如文、史、哲、經、管、法等基礎學科,應關注世界范圍內的研究狀況;數、理、化、工、醫等基礎學科應從自然科學、跨前沿邊緣學科、世界先進科學研究中去尋找問題。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工程學科應到工業企業的實踐中去尋找問題;社會學科面向社會,則要到社會發展實踐中去尋找問題,醫學學科更要到社會醫院臨床實踐中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同樣離不開社會實踐。發展研究生教育是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戰略措施之一,也是科技創新的重要陣地之一。因此,研究生論文還需要直接為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貢獻。例如,近十多年來,我國的大批研究生論文中,有一些對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過很大貢獻,這是很值得肯定的。但也必須看到,少數研究生論文未能起到應有的作用。答辯以后,論文便束之高閣(放入學校圖書館和國家科技資料中心),利用、索引率較低,鮮有人問津。究其原因,主要是論文脫離社會實際,對問題研究把握不準,泛泛而談,缺乏深入探討和研究。因此,必須改變培養方式,將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有機結合。
現在,國內許多高校都在探索,有些好的培養方式值得我們借鑒。例如,北京××大學采用建立大學研究院制度的方式,改革研究生培養。這種研究院由學校牽頭,在全國設立多個研究院,研究院屬非法人實體,牽頭大學以其法人資格代表研究院對外簽約。××大學可以有多個研究院,每個研究院都以該校最優勢學科專業所在學院為主。研究院的任務是實施研究生教學,這種教學主要圍繞科研項目進行。高?;蜓芯繖C構的研究生,一般都被要求進入本學科專業的研究院學習一學年,第二學年或第三學年回校。研究生向研究院遞交研究工作計劃,通過研究院組織專家評審委員會的評審才能進入。研究院開設提高研究生各方面能力的課程,經常性地舉辦研討班、專題講座班、研究實習班,幫助研究生向科學院及工業、科技、IT行業界等方面申請科研項目。這種研究院集中優勢學科力量人力資源,綜合科研力量和資源優勢,取長補短,信息資源共享,與學校聯合爭取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提升競爭力和研究水平,有利于研究生的培養。武漢大學也開始探索研究生培養方式的改革,如在深圳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廣東惠州研究院、上海校友會、浙江溫州(寧波)企業集團、華東地區蘇州研究院、湖北宜昌研究院等建立創新實踐基地,采用漸進式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實踐課程選修、研發實驗、研發實踐、自主研發、自主創業等五個層次,逐步拓寬研究生視野,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提升研究生綜合素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僅這些還遠遠不夠,只有從重視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的有機結合出發,探索新的培養方式,改進培養過程,才能從根本上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和水平。
三、研究生指導方式要適應知識經濟的跨越發展的緊迫要求
現在,人類已經步人知識經濟社會,信息資源、高尖端技術、新材料能源、生物工程的跨越發展,很多深層次的延伸及變革,只有在科學研究、工程教育、工業生產等緊密結合中才能實現。因而,教育方式也需要采用個人指導、班級授課、小組研討、參與科學研究和試驗等多種形式。另外,從知識增長速度來看,現代社會知識呈現不斷更新增長,新知識結構層出不窮,教師和研究生往往同步接受新知識、新信息。水平最高的導師電往往難以圓滿解答研究生提出的問題。從實際上看,由于生源來自四面八方,相同專業的研究生在入學時知識結構不盡相同,有的甚至存在不合理的現象。入學后,研究生從師的研究方向不同,必要知識準備的要求也存在較大差異,有些問題就要通過開設選修課來解決。為此,選修課的設置要有靈活性,根據研究生的不同需要來設置,因材施教。另外,當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其中一種普遍的需求就是具有寬廣的知識面和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生產、生活問題的能力④。因此,研究生指導方式不能僅僅停留在“師傅帶徒弟”的階段,也應隨之改革。研究生教育,其培養的目標指向,雖然要求研究生具有研究的合作意識和品格,并提倡形成研究生合作的學術氣氛,但研究生教育并不是以培養共性化的研究生為旨歸,而是使研究生在接受研究生教育階段,形成具有個性化的研究品格、個性化的研究定向、個性化的研究視野和獨立的思考,以獲得獨創的研究成果,從這一意義上講,個性化是研究生教育培養目標的構成主體。這就要求研究生課程體系的設置應該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依據研究生不同的知識基礎和研究定向,設置具有彈性化的課程,使研究生的個性化得以凸顯。
事實上,從培養范圍來看,研究生指導方式隨著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和變化,大致有三個方面培養模式:第一,“導師培養為主制”。這是在我國研究生教育實踐中形成的獨特的以導師培養為主制研究生教育模式——學生以科研助手的形式跟著導師在研究機構從事獨立的研究工作,以取得有創見性的學術成果和標志學術水平的博(碩)士學位;第二,“學科本位制”。這種模式將國外研究生教育模式加工整合使之本土化,使研究生教育開始走出校門,聆聽社會對大學的呼聲,結合社會的需要和學科發展規律,形成了學科和專業組織教學的研究生教育新模式,采用班級分組授課的形式培養研究生,提高了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和辦學效(率)益;第三,“學校本位制”。這種研究生教育模式,也可簡單表述為“教、科、產、學、研”模式。大學、科學研究院、企業集團的建立有力地推動了這種模式的發展。
關鍵詞: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評估報告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610(2012)03―0093―08
一、研究背景
研究型大學是以創新性的知識傳播、生產和應用為中心,以產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養高層次精英人才為目標,在社會發展、經濟建設、科技進步、文化繁榮、國家安全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大學。研究型大學除了承擔發展科學技術和促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任務外,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仍然是其基本的、最本質的職能。目前,我國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分為兩種類型――科學(學術型)學位和專業學位,兩者最重要的區別在于培養目標不同。學術型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可以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專門人才,專業型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則是培養具有一定理論基礎,主要從事實踐工作的專門人才。從層次結構看,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包括碩士和博士兩個層次?,F有的專業學位中碩士專業學位39種,博士專業學位5種(教育、口腔醫學、獸醫、臨床醫學和工程博士)。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發展重點,也是本研究所關注的焦點。從類型結構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分為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兩種類型。自1991年開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以來,主要以非全日制在職教育為主,僅有少數專業實施全日制培養。2009年開始實施面向應屆本科畢業生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2010年起實行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攻讀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制度,逐步增加專業學位推免生的數量和比例,鼓勵、引導優秀生源攻讀專業學位研究生。近年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收比例持續增加,預計2012年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比例將達到30%,2015年將逐步提高到50%。從學科結構來看,截止到2011年3月,我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學科門類涉及管理學、法學、工學、農學、醫學、教育學、軍事學、文學、經濟學、歷史學、藝術學等十一大學科門類,除理學和哲學外,基本涵蓋所有學科領域。研究生教育政策的重大調整標志著我國碩士研究生教育從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戰略轉變。因此提高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質量、突出其培養特色成為擺在各專業學位培養單位面前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
二、問卷設計
發展研究報告以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作為切入點。關于教育質量評價的研究,國內外學者引入了滿意度的概念。馮伯麟對教師職業的滿意度進行了研究,認為教師職業滿意度是教師對其所從事職業以及工作條件與狀況的總體帶有情緒色彩的感受與看法。朱新秤和卓義周對高校青年教師的職業滿意度進行了分析與調查,認為職業滿意度是個人背景因素、個人內在因素和個人外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個綜合概念。林杰對全國普通高校的現行制度安排滿意度進行了調研,認為高校教師對工作的滿意度取決于工作環境,而他們對工作環境,尤其是對各項制度安排的滿意度,則是反映高校現行制度合理性與科學性的重要尺度。布魯斯和布萊克本認為教師職業滿意度是衡量學校效能的一個重要指標。由于評估目的、主體和對象等不同,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滿意度評估指標的選取維度不盡相同。概括起來其質量滿意度評估指標維度選取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考察:第一,從投入一過程一產出環節來考察;第二,從外適-內適一個適環節考察。鑒于“投入-過程-產出”環節及“外適-內適一個適”環節的視角,我們設計了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質量滿意度評估指標,將“質量”概念分解成可以實際測量的具體指標,具體包括8個方面:基礎和專業知識水平、外語應用能力、組織協調與管理能力、科學實踐與學以致用能力、學術道德水平、創新和科研能力、學位論文質量及學習投入程度等。研究采用《華南地區研究型大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質量調查問卷》進行了調查分析。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主要是通過其培養過程來實現的,培養過程大致分解為課程設置、課堂教學、導師指導、專業實踐、學位論文等方面。問卷通過設置相關問題來了解學生對這些方面的看法與感受,進而推測培養過程各環節對教育質量可能帶來的影響。問卷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對專業學位的認知,內容包括研究生選擇就讀專業學位的動機、對全日制專業學位教育的了解程度及對專業學位地位的認識等;第三部分是對課程與教學的認識,涉及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學習投入、導師指導、專業實踐等;第四部分是學習收獲與滿意度的認識,即學生對其專業理論素養、專業實踐能力、科研創新能力等方面提高的自我評價。研究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對華南地區多所研究型大學各年級不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進行問卷調查?;厥諉柧?45份,剔除無效問卷36份,有效問卷309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9.56%。各備選項按照由低到高的等級設計并采用五點式計分法,依次記分“1-2-3-4-5”,各維度得分越高表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質量滿意度越高。為確保問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我們對問卷進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通過對調查結果數據的初步處理,我們使用克龍巴赫儀系數(Cronbaeh’s Alpha)對問卷進行信度檢驗,α系數為0.861,表明問卷有較好信度。問卷效度檢驗較適合采用結構效度,即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來檢驗問卷結構效度,我們提取出了8個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他們的累積方差解釋率為58.648%,表明問卷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調查樣本分布具有多樣性特點。從性別構成看,男生172名,占樣本中人數的55.63%;女生137名,占樣本總人數的44.37%。從學習形式看,全日制碩士生73人,占總人數的23.62%;非全日制碩士生236人,占總人數的76.38%。從所學專業類別看,文科221人,占總人數的71.52%;理工科66人,占總人數的21.36%;醫學等其他23人,占總人數的7.12%。從工齡情況看,沒有工作經驗,即本科畢業直接讀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63人,占20.3%;有工作經驗的246人,占79.7%。從專業構成看,MPA人數133人,占總人數的43.3%;軟件工程人數35人,占總人數的11.3%;MBA人數33人,占總人數的1 0.7%;計算機技術工程人數25人,占總人數的8.1%;教育碩士人數是19人,占總人數6.1%,其余專業人數64人,占樣本總人數的20.5%。
三、評估報告
(一)總體評估
調查發現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質量各項得分(學生主觀感受)均在中等(3分)以上,總體滿意度處于中等偏上良好水平。說明從整體上看研究型大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教育質量較好、滿意度較高。從表1可以看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質量最高的是組織協調與管理能力(3.83分),其次為學習投入程度和學術道德水平(均為3.80分),再次為科學實踐和學以致用能力(3.79分),基礎和專業知識水平(3.75分),得分較低分別為外語應用能力(3.42分)、創新與科學研究能力(3.50分)、學位論文質量(3.67分)。說明在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中,最欠缺的是外語應用能力、創新與科學研究能力、學位論文質量的提高,這些是今后進一步提高的方向。
(二)差異分析
為了檢驗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質量在不同評價樣本之間否存在顯著差異,研究采用單因素分析方法進行分析。在單因素方差分析中,我們將教育質量總分記為總分40分(Total=8*5)。單因素方差分析的結果見表2。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顯著性水平P值為0.042
第一,科學實踐與學以致用能力差異。表4顯示在存在顯著差異的5個專業中,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科學實踐與學以致用能力平均得分最高4.20分。而臨床醫學、化學工程等專業研究生的科學實踐與學以致用能力得分較低,均低于3.2分。公共管理碩士、社會工作、工商管理碩士等三個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科學實踐與學以致用能力評分較高,在3.8分至4分之間。法律碩士、計算機技術工程碩士、軟件工程等專業學生平均分相對較低,學生實踐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第二,外語應用能力差異。從表5可以看出,法律碩士、會計碩士、漢語國際教育、臨床醫學碩士的外語應用能力平均得分較高,在3.6分至3.8分之間?;瘜W工程類的外語應用能力平均分僅為2.8分左右,外語應用能力最差。其他專業如公共管理碩士、社會工作碩士、工商管理碩士、軟件工程、教育碩士等專業碩士生外語運用能力處于3.2分至3.4分之間,外語應用能力有待提高。
第三,組織協調與管理能力差異。表6表明公共管理碩士、工商管理碩士、社會工作碩士、法律碩士、會計碩士等專業的組織協調與管理能力的平均得分較高,在3.92分與4.4分之間,體現出這些專業的學生良好的溝通能力。漢語國際教育、教育碩士等專業的碩士生的組織協調與管理能力的平均得分處于中間狀態,但有待進一步加強。而理工科類的化學工程、計算機工程技術、軟件工程等專業學生組織協調與管理能力普遍較低,亟待進一步提高。
第四,學術道德水平差異。表7顯示公共管理碩士、工商管理碩士、法律碩士、會計碩士、計算機工程碩士、教育碩士、軟件工程碩士等專業在學術道德水平上的平均分較高,位于3.75至4.4分之間;而社會工作碩士、漢語國際碩士、化學工程碩士、臨床醫學碩士等專業學術道德水平平均分的相對較低,處于平均分以下。
第五,學位論文質量差異。從表8可以看到,專業學位碩士生學位論文的總體質量的差異較小,普遍得分較低,說明總體質量都得進一步提高。但相對來說,公共管理碩士、工商管理碩士、法律碩士、會計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教育碩士和臨床醫學碩士學位論文質量略勝一籌,理工科碩士學位論文普遍較差,應采取更加嚴格的質量控制措施。
總之,經過十幾年發展,華南地區研究型大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總體質量滿意度良好,有效地促進了社會經濟文化建設發展。但是各專業類別培養質量參差不齊,仍然存在許多突出問題。學科門類齊全、結構布局合理、特色優勢明顯、質量品牌效應突出的專業學位教育體系尚未形成。
(三)問題分析
調查顯示,處于前十位的問題分別是:缺乏實踐l生教學(17.6%)、擴招太多(10%)、學習時間(8.6%)、導師指導(7.8%)、管理松散(7.8%)、課程設置(5.9%)、教師水平(5.5%)、學生質量(5.5%)、社會認可低(3.1%)、差別對待(3.1%)等。其主要原因是:
首先,專業學位社會認可程度不高。調查發現社會對專業學位了解不多、認識不深,社會認可程度不高。從國家層面來看,專業學位教育缺乏權威的國家定位。2001年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專業學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該意見指出:“專業學位人才培養與學術性學位人才培養是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兩個重要方面,在高等院校人才培養工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钡吨腥A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并沒有明確劃分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同時國家沒有出臺相應的在學生取得學位后的政策待遇,也沒有將專業學位與行業任職資格認證緊密聯系起來,導致考生報考積極性不高。整個社會甚至受教育者本人對專業學位的認可度不高,用人單位的招聘及人事制度中更沒有體現出對專業學位教育的足夠重視。學校管理者對專業學位教育培養重視程度不高,對其管理明顯存在邊緣化、培訓化及營利化等傾向。
其次,研究型大學專業學位教育還沒有建立一個完善、科學、合理的培養制度。目前我國還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導標準和教學保障制度。調查中發現有些培養單位在專業學位管理上配備的力量單薄,只在研究生院設立一個辦公室,配備幾名工作人員,而他們要負責數千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教育與質量保障工作。
再次,研究型大學專業學位教育尚沒有建立具有差異性、實踐性與前沿性的課程體系。調查顯示研究型大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大多以科學學位培養模式為藍本,未能充分體現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具體表現在實踐性不強、創新性不足、未能很好地體現差異性和靈活性。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部分教材建設不足、教學用書內容陳舊等問題。調查發現學生認為教材非常符合和比較符合實際需求的只占到55.7%,認為參考書對學習幫助非常大和比較大的只占到了58.9%。
第四,研究型大學專業學位導師實踐經驗與責任心比較缺乏。大學教師大都是在重理論輕實踐、重科學輕技術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術研究型人才。這些導師長期在高校工作,很少接觸到社會實際的管理與工作,難以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盡管目前這些大學采用了雙導師制,聘請了來自實踐領域的高級專業技術專家參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但是受到諸如工作時間、待遇和制度等因素影響,往往是象征性地出現在論文答辯會上,很難起到實質性指導作用。調查結果顯示:有近1/3的學生認為任課老師教學和實踐聯系不夠。目前研究型大學的導師帶的學生數量普遍比較多,導師自己面臨著學術科研的壓力、教學壓力,因此給予學生實質性的指導的時間相對較少。在主觀題調查中,專業學位研究生提到兩種類型學位的學生待遇不一,部分導師責任心不強。
第五,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學習投入不夠。攻讀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既有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又有行政人員、企業員工;既有本科畢業生,又有??飘厴I生;既有所學領域與從事行業或大學所學專業相一致的,也有與從事行業或所學專業相差甚遠的。因此生源成分十分復雜,生源素質參差不齊,這對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更有甚者,由于大部分專業碩士受到工學矛盾影響,學習投入遠遠不夠。調查結果顯示1.9%的學生課程學習時間占整個學習時間的比例少于10%,14%的在10%-20%之間,19.1%的在20%-30%之間,21%的在30%-40%之間,18.8%的在40%-50%之間,25.2%的學生課程學習時間占整個學習時間比例大于50%,說明學生在課程學習時間以外,很少花時間進行自主學習。
四、對策建議
(一)健全研究型大學內部質量保障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整個過程都需要培養單位的管理工作來維系和發展。因此,培養單位必須制訂完善、健全的規章制度以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進行規范管理,這是確保專業學位研究生質量的重要條件。要不斷地修改和完善各專業學位研究生行為準則、入學和選拔制度、課程與學習制度、考試與成績管理制度、導師與科研制度、操作與實踐制度、學位論文與學位答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培養單位要進一步明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在整個研究生教育系統中的重要地位,將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培養作為學校研究生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建立健全校院兩級管理工作隊伍,挑選責任心強、業務素質精湛的干部承擔管理任務,不斷加強培養,提高綜合素質和管理水平,促進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的不斷提升。
提高生源質量。根據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特點,建立公開、公正、透明的招生制度和科學合理的選拔標準――學術標準和行業標準。在對考生資格審查時,嚴格按照國務院學位辦的文件要求,逐一核對考生的學位證、畢業證和職稱證等原件,對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堅決不同意報考??荚嚭弯浫」ぷ饕獔猿帧肮健⒐?、擇優、差額”原則,確保質量,寧缺毋濫。不斷進行招生考試錄取環節改革,推進有利于選擇優秀考生的選拔方式。加大學位型研究生和學術型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區別力度,學術型研究生考試注重考生的專業知識和研究潛能,專業碩士在考察專業基礎的同時,應更加注重實踐能力和實際操作考察,以選拔更適合專業型碩士培養要求和培養目標的優秀考生。
強化師資隊伍。首先,強化導師遴選、考核公平競爭機制。實行導師遴選和考核動態管理方式,優勝劣汰,競爭上崗,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明確導師責、權、利,提高導師責任心,加強導師對學生的培養。在培養計劃,課程設置,教學方法上都應該加強導師對專業碩士指導的針對性、個性化和差異化。在對導師考核方面,除了參照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考核標準和考核要求外,加強考核導師對培養專業碩士實踐應用能力提升程度。其次,進一步落實“雙導師”制。參照國外培養模式,在專業碩士導師遴選和導師對專業碩士的培養方式上進行深化改革,聘請行業部門實踐經驗豐富和理論水平扎實的專業人士參與教學,促進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學生的教學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實施“雙導師制”。“雙導師制”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培養質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社會對專業型研究生的認可程度。學校應參照全日制研究生學位點領銜人的待遇和職責,出臺相關政策,明確領域領銜人待遇并加強考核。
突出課程特色。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是提高教育質量的核心,根據國外較好的培養方式和我國實際及各研究型大學現實條件,我們認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課程要突出基礎性、差異性、實踐性、選擇性、先進性和創新性。課程設置貫徹“少而精”原則,精簡專業課程,更新教學內容,構建合理知識體系。合理的知識體系應包括職業領域知識、一般性社會科學知識及科學思維知識。專業學位教育歸根到底就是為某一職業領域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檢驗合格與否的惟一標準就是其“任職資格”是否達到。因此應按職業背景差異對知識的不同需求來組織授課內容,構建起合理的職業領域知識體系,如行業領域基礎知識、最新進展、存在問題、發展前景、最新技術手段等。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在實際工作中,不僅要面對本專業領域,還要面對經濟、社會、技術、產業、市場和資源環境等多個領域,因此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培養應充分體現出“復合型人才”特點,在職業領域知識縱向加深更新的同時拓寬橫向領域相關知識,構筑起“職業社會科學知識體系”,體現出專業學位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要根據不同學科專業的特點,打通課程學習與課題研究之間的界限,把學習與做課題結合起來,把研究和應用貫穿于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全過程。加強課程建設,實施課程主講教師負責制,鼓勵各領域根據在職人員、各自的行業特點、地域特點自編具有實用性強的教材,對于成熟的自編教材,學校和學院應資助出版,推進網絡課程和精品課程建設。
優化教學模式。專業學位教學模式的改革應從課堂教學改革人手,以課程內容應用化、課堂教學實踐化為起點,逐步摸索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充分發揮研究型大學多學科優勢,堅持以學員為中心,注重學員與教師雙向互動,靈活采用課堂講授、案例教學、專題講座、課堂討論、主題報告、學術沙龍、模擬訓練、觀看影象、實地考察等多樣教學方式,著力提高面授效果。大力開展專業學位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與開發,編制相應的案例庫,開發現場研究、模擬訓練等教學方法的操作程序。加強實踐基地的建設,確保每一位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都能深入行業第一線接受實踐訓練。
加強專業實踐。提高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心所在。研究生教育是以研究為主的教育,是培養少而精的理論型與研究型的高級專門人才的教育。因此研究能力培養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應有之義。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針對特定職業領域需要而設置的學位教育,因此特定職業領域的實踐能力也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重心所在。在教育部專業學位培養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保證不少于半年的實踐教學,為學生實踐提供條件,建立實踐基地,聯合社會資源共同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因此在今后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計劃修改完善時,培養單位應充分考慮到實踐環節的學時和學分要求,建立校內外實習實踐基地,聯合校外導師,整合資源,建立研究生工作站或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開拓社會實踐的思路和視野,為專業學位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要指導學生帶著問題與課題深入實踐,從實踐中遴選課題,加以研究,切實解決企事業及行業上的技術難題,從而收到理論聯系實際的效果。
重視學位論文。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論文質量管理是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歸宿。專業學位研究生論文是衡量專業學位研究生知識水平、實踐技能、研究能力和培養質量高低的重要標志。學位論文是全面檢查專業學位研究生知識結構和綜合分析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所研究問題、分析問題能力以及組織協調、表達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實行目標管理的最后一關。專業型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在文體選擇上擁有更為廣闊的空間,以突出實用性和職業背景為指導思想,學生可以選擇調研報告、應用基礎研究、規劃設計、產品開發、案例分析、項目管理、文學藝術作品等多種形式,主要體現專業型研究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學位論文評價上,一方面,強調學位論文的質量和水平,考核專業碩士的理論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對于研究范式的掌控能力。另一方面,要借鑒國外先進培養方式對專業碩士的專業能力、實踐能力進行考核。
(二)完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相關政策
其一,國家政策的保障措施。在國家層面上,制訂完善健全的規章制度是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進行規范管理的重要保障。國家法律對專業學位教育的定位、專業學位的質量評價標準和體系,專業學位培養應用型和復合型高層次人才的定性分析都還遠不清晰和成熟。因此,國家和省級部門要準確把握教育發展的趨勢,積極開展學位教育研究,進一步完善專業學位教育制度和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加大專業學位教育的支持和投入,從制度上規范專業學位教育行為。
其二,人才市場的配套體系。《專業學位設置審批暫行辦法》第十條規定:“各專業學位所涉及的有關行業部門應逐步把專業學位作為相應職業崗位(職位)任職資格優先考慮的條件之一?!币虼诵枰M行專業學位與勞動力市場及人才市場的相應配套改革,將專業學位教育與行業準入制度銜接落到實處。在美國,參加一些行業執業資格考試必須以獲得經認證的專業學位為前提,絕大多數州的律師資格考試委員會都規定,參加律師執業資格考試必須獲得經認可的法學院所授予的法律專業博士學位(J.D.)或法律學士學位(LL.B),自學、律師事務所的實習均不能替代法學院的教育。執業資格考試與專業學位教育的銜接使專業學位教育擁有較高的社會認同度,也使美國專業學位教育享譽世界。我國行業執業資格考試與專業學位教育之間尚未建立有效銜接,相應專業學位教育經歷未成為行業執業資格的必要條件,很難避免專業學位教育社會地位受到影響。因此,加強專業學位教育與相應行業執業資格考試銜接,必將促進公眾對專業學位的認可,提高專業學位教育的社會認同度,促進專業學位質量提高和健康發展。
其三,社會中介的評價監督。完善的外部質量監控體系是專業學位教育質量保障的必要和有益補充。當前我國專業學位教育質量監控體系的主體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專業學位全國教育指導委員會和研究生院院長聯席會等為代表的專業學位教育方面的社會中介機構。各種專業學位都成立了相應的教育指導委員會,對各個培養單位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培養和碩士論文在政策上進行宏觀管理,同時各種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下又成立了領域協作組,對各個培養單位的培養方案和課程建設等進行指導。要充分發揮各個準政府組織等中介組織的作用,由各中介機構從不同層次和側面通過不同方式進行專業學位教育的質量監控,保障專業學位的教育質量。要發揮行業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的作用,讓他們參與到專業學位教學中來,保障專業碩士教育質量。在美國,行業協會介入相關專業學位的申請者條件規定、培養計劃的制定等環節。行業協會還以專業認證為主要手段來監控專業學位的培養質量,而行業協會同時也是執業資格考試的主管部門,他們與相應專業的教育機構協會聯合管理專業學位教育。因此,設計一種合理的體制使執業資格考試主管部門能夠參與到專業學位教育中來,架設執業資格考試與專業學位教育培養之間的橋梁,中介機構與研究型大學共同提高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顯得非常重要,專業學位培養單位可以嘗試性地開展專業學位與執業資格考試掛鉤的培養機制,以培養適用人才。
參考文獻
[1]趙沁平.與時俱進適應需要逐步在我國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學[J].中國高等教育,2002(21):3.
[2]馬德秀.研究生教育要更加注重適應需求[N].中國青年報,2012―03―14(T03).
[3]馮伯麟.教師工作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1996(9):23―25.
關鍵詞: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職業需求;職業角色;擬合度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7)03-0006-03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基礎之上的專業教育,肩負著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繼承和推動科學文化技術發展的重任。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生教育注重知識的創新、生產和應用,通過產出高層次的科研成果、培養高水平的人才,為社會的發展和經濟、文化的繁榮提供有力支撐。目前,中國的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可以分為學術型學位和專業學位兩大類型。相比于學術型學位教育,專業學位教育側重從實際出發,通過掌握地方、行業和企業的需求,針對國家有關領域的特殊需求,以聯合招生、培養或聯合攻關等校企合作模式進行的專業性教育。“十二五”期間,中國的研究生教育已經取得了重大進步,因此,在“十三五”時期,應找準發展需求,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創新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促進研究生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一、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需求
(一)知識結構需求
目前,中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包括碩士和博士兩個層次,主要在碩士層次設置專業學位,包括工商管理、教育、法律等十多個學科,基本覆蓋了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領域。分析特定行業領域對特定專業學位研究生高級人才的知識結構需求,重點分析其在基礎知識、專業知識、交叉學科知識和其它相關知識等方面的需求,發展專業學位知識結構的多樣性,調整各專業科類的比例,培養滿足經濟和社會多元化發展需求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
(二)能力素質需求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整個培養環節都必須以培養研究生技術應用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為導向。不同學科、層次的專業學位教育對學生的基礎和素質要求也存在差異。分析特定行業對特定專業學位研究生高級人才的能力素質需求與需求結構,具體包括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實際復雜工程問題的解決能力、科技創新潛力提升能力、人際交往與團隊協作能力等,注重對學生學業進行全面考核和評估,從而建立起學校與合作機構之間的聯合培養機制。
(三)實踐經歷需求
專業學位研究生定制化培養模式的一大特色是培養的人才有很大的柔性和自適應性,有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順利實現教育需求和企業用人需求的無縫對接,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分析特定行業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實踐經歷需求的側重點,具體包括實踐技能經歷、實踐流程經歷、實踐背景經歷、實踐感知經歷等,具體內容見圖1。
二、專業學位研究生職業的角色定位
在分析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需求的基礎上,如何根據需求分析現狀為專業學位研究生進行職業角色定位尤為重要。筆者從專業學位研究生自我評價、家長評價、學生互評價、輔導員/班主任評價、授課教師評價和導師評價等多個維度出發,進行了專業學位研究生個性特征的多維度評價。通過多維度評價結果,對不同類型專業學位研究生進行了職業角色化定位。
(一)專業學位研究生個性化特征識別與聚類分析
在專業學位研究生個性化特征多維度評價的基礎上,通過應用對比分析與專家論證,從不同的個性特征出發,識別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個性化特征。
其函數式為:V=fr1,r2,...r7,k。ri分別代表不同的個性特征:r1=“研究生愛好”;r2=“研究生志向”;r3=“研究生性格”;r4=“研究生學習特長”;r5=“研究生心理素質”;r6=“研究生性別”;r7=“研究生組織能力”;K=“研究生所學專業”。在專業學位研究生個性化特征識別基礎上,實現不同類型專業學位研究生個性化特征的聚類分析。
(二)職業角色需求與研究生特征擬合測度
測度不同類型職業角色專業學位研究生多元能力需求m與不同類型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個性化特征v之間的蝸钅夂隙s,確定各項個性特征的擬合權重i,實現個性特征的綜合擬合度測度S,進行專業學位研究生職業角色化定位。其公式表達式為:si=vim。其中,si為單項擬合度;vi為某一個性化特征;m為能力需求。
S=∑ni=1si?i。其中,S為綜合擬合度;n為單項擬合度數量;i為各項個性特征擬合度權重。
以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為例,測度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某一學生對于工程造價師的職業角色定位的特征擬合度。
假設,不同的個性化特征滿足ri∈[1,7],工程造價對于各個性化特征的需求能力滿足m∈[1,7],各項個性特征擬合度權重滿足i∈[1,7]。
根據測定,該學生的個性化特征V=f2,4,5,3,1,7,6,工程造價師;該專業的能力需m=(5,4,3,7,6,1,2)。對于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來說,“研究生愛好”“研究生志向”“研究生性格”“研究生學習特長”“研究生心理素質”“研究生性別”和“研究生組織能力”的單項擬合度si=0.40,1.00,1.67,0.43, 0.17,7.00,3.00。通過綜合評定,得到各項個性特征擬合度權重i∈[4,5,3,7,6,2,1]。經測算得到綜合擬合度S=32.6。同樣的方法測度該學生從事工程監理師的綜合擬合度S=28.4。通過比較得出該生更適宜從事工程造價職業。
運用案例推理,測度出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不同類型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個性特征與工程造價師、工程監理師、工程咨詢師、房地產估價師等職業角色需求特征之間的擬合度,從而實現不同類型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職業角色化定位。
三、對策建議
(一)加強導師隊伍建設
大部分高校教師都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但由于缺乏實際的管理與工作經歷,難以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從而出現重理論而輕實踐、重科學而輕技術的現象。目前,許多導師面臨著自身的科研和教學壓力,投入在學生指導方面的精力較少。高校需要聘請理論知識水平扎實、實踐經驗豐富且責任心強的專業人士參與教學。
(二)提高生源質量
攻讀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既有本科畢業生,也有??飘厴I生;既有教育、科技工作者,又有企業或施工單位員工;既有與所學領域相關的從業者,也有與所學專業差異很大的人員。復雜的人員組成給教學計劃的安排帶來困難,因此,在資格審查和招生考試錄取環節,應擇優選拔,挑選出更適合本專業學習,且綜合素質過硬的學生。
(三)突出課程特色
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課程安排中,要突出知識結構的基礎性、選擇性和實踐性。進一步明確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培B方案,建立健全校企兩級管理的工作隊伍,注重教師和學生的雙向互動。要充分發揮各學科的優勢,靈活采用案例教學、專題講座、學術沙龍和實地考察等創新教學方法,加強專業實踐教育,加強實踐基地建設,整合校內外資源,開拓實踐培訓的視野和思路。
(四)重視學位論文
專業學位研究生論文應注重和強調綜合運用理論和方法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在論文撰寫過程中應突出論文的實用性和操作性,應結合職業背景,通過調研、案例分析和實驗操作等途徑,提高學位論文的質量。同時,還應借鑒國外先進理念,考核專業學位研究生對先進技術的掌握程度,以及對所學領域的實際操控能力。
四、結語
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是基于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和職業定位情況進行的定制化培養。在教育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并日益受到重視的大背景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已逐漸被重視。一方面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為企業切實提供了符合企業要求的人才,另一方面也為受教育者提供了良好的職業發展機會。在高端人才緊缺的今天,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實施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能夠切實有效緩解人才供需矛盾,解決就業難題。隨著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深入,依托先進的信息技術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
參考文獻:
[1]曹潔,張小玲,武文潔. 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與培養模式的思考與探索[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5(1):60-63.
[2]黃曉明.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體制改革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3(1):52-55.
[3]李賢,呂恒林,吳元周.全日制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3-56.
[4]白培瑞,安,畢麗君.提升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思考與建議[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2):109-113.
[5]王筱靜.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對師資隊伍結構的挑戰及對策研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4(3):9-13.
[6]吳瑾,趙新銘.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體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2):23-25.
關鍵詞:專業資料室;學科發展;文獻信息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9-0279-02
隨著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許多新的學科應運而生。作為最新知識的專業傳授載體,高等院校在新學科的研究發展上走在最前沿。而新學科的分布地――高校各具體院系,其專業資料室是院系學科發展的文獻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專業資料室的建設應發揮自己所具有的專、精、深等的獨特性,圍繞教學科研搞好自身建設,進而為本學科發展提供優質服務。本文以河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為例淺析如何圍繞學科發展搞好專業資料室的建設。
一、我院經濟管理學科發展
河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前身是河南師范大學的政教系,于2001年合并市場營銷系而建院。現發展為七個專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市場營銷、工商管理、財務管理、會計學、金融學。有制度經濟學研究中心、a企業策劃與咨詢中心、金融工程研究中心、現代應用經濟研究所、區域經濟研究所。學院還擁有河南省唯一的省級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碩士學位授權點也由原來的兩個發展為現在的四個:政治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國民經濟學、企業管理。政治經濟學為河南省重點學科、產業經濟學為校級重點學科?,F從兩個方面討論一下我院學科發展的情況及今后的發展方向。
1.從研究生論文選題調查看經濟管理學科發展。院(系)專業資料室的一個特色收藏就是本學院的碩士畢業生學位論文。學位論文是導師和學生幾年來的學習和思考的成果,撰寫過程中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特別是研究生導師一般都是所在學院學科建設的帶頭人或是學術骨干,在他們的指導下完成的論文也有許多是他們正在研究的課題,代表了學科發展的方向。
經濟與管理學院從有碩士點以來一直不間斷地收藏本院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從研究生的論文選題變化就可看出當前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科發展的動向。經濟與管理相關專業的發展同社會發展是密不可分,結合點很多,隨著中國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經濟管理類的學科發展也從原來的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這一點從碩士生的論文選題上可見一斑。過去研究生大多撰寫研究政治經濟學理論,產業經濟學理論,宏觀經濟理論等方面的論文。發展到現在選題則廣泛得多,研究內容更加實際,更注重解決經濟生活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如以前從未涉及的銀行、證券、保險、財政、國際貿易、房地產、企業管理、企業兼并等文章方面已占相當的比重。調查顯示,現在的研究生以經濟理論,經濟思想史,經濟史,資本論等的選題是越來越少,而對當前經濟熱點和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的經濟熱點的分析研究呈上升趨勢。一些在職研究生的論文選題更是緊密結合當前的經濟生活和經濟發展的熱點,這些變化正是順應了國家經濟發展的改革的需要。
2.從師資建設看經濟管理學科發展。學科建設是師資隊伍建設的根本,師資隊伍是學科發展的核心。經濟與管理學院在2002年以前的教師大部分是從事政治經濟學專業研究的教師,所開專業也大都是政治經濟學、資本論研究等。隨著學校發展和學科發展的需求,引進和自我培養多學科碩士、博士越來越多,學科發展也越來越快,經濟學管理學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帶來了學科建設的大發展。這些在重點大學和國家重點科研院所學成歸來的博士很多都是行業內大家的弟子,感知著學科最前沿的發展動向,有的還參與了導師的國家級經濟學管理學的重大課題研究,他們的學成歸來為我院的學科發展注入了活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同時他們對專業文獻資料服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圍繞學科發展,加強院(系)專業資料室建設
專業資料室因其所收藏文獻資料及服務和地理位置的獨特性,使其在學科發展中充當著重要的文獻信息提供角色。在學科發展和教學科研提供文獻信息保障和優質的服務是其責任,它的建設應圍繞學科建設和學科帶頭人展開。
1.圍繞學科發展需要進行文獻資源的建設。資料室的建設與圖書館不同,其收藏的文獻資料具有專業性、學科性的特點,在資料的收集和開發上要根據本學科的設置和發展,形成有本專業學科特色的研究級的文獻資源。隨著新課程的增加,學院的文獻保障體系需要針對學科發展的教學與研究變化及時調整文獻信息資料的采編計劃。如,從2002年后,針對學院新開的課程,如金融、證券、跨國公司、企業兼并、產業鏈、物流管理等,資料室采納相關專業教師意見,調整了期刊征訂和圖書采編計劃,并形成制度,每年的期刊征訂及每次的圖書采編都會充分征求教師意見,作出相應的調整。學院新引進的年輕教師及學者,開設的一些新的課程,學院專業資料室由于經常接觸他們,了解他們的文獻需求,就可以反映他們的問題,在采編文獻的過程中與教師保持暢通的渠道,增加新學科需要的圖書期刊等文獻資料。資料室還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及時將最新的書目和期刊與教師見面,為滿足學科發展研究的需要,提供全新的有價值的文獻資料,做好學科發展的文獻保障。
2.加強現代化建設,提高人員服務素質。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各類期刊專著畢業論文、電子刊物等文獻逐年增加,建立現代化管理系統已迫在眉睫,而目前院系資料室雖然配備了計算機及一般的基礎設施,但也只是將它的功能定位在目錄編制、統計等基礎性管理上,缺乏綜合處理技術和必要的數據庫,導致檢索困難,利用率低下。這種落后的技術手段不僅不利于文獻的綜合利用,更難以適應網絡時代的服務要求。所以,文獻保障體系必須適應當前信息化這種飛速發展的形勢,建立現代化的服務設施,積極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進行服務,如我們經濟與管理學院對于在2010年中的通貨膨脹、新會計準則等問題的專題研究中就采用了網上訂閱。并與校圖書館共同對室藏文獻進行了回溯建庫,利用校園網進行了資源共享。人是一切工作的前提保障。目前,資料室人員計算機知識的運用能力普遍缺乏,外語水平普遍不高,這些都影響了資料室作用的發揮。所以資料室的管理人員應明確自己的職責,不斷適應這種深刻的變革,提高自身素質,以保持資料室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為本學科的發展做好信息保障。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知識創新日益頻繁,學科發展不斷加快,院系資料室作為高校開展教學科研活動重要信息的保障陣地,不僅要向客戶提供一般性的參考、咨詢服務,還應提供更加專業性、深層性的學科信息服務。這就對資料室的工作人員的素質提出了較高的崗位要求:一是要優化知識結構,不僅要有圖書情報知識,而且要有一定的學科專業知識;二是要增加職業意識,要堅持甘為人梯的服務理念,加強與學科用戶的交流和溝通,圍繞學科用戶的需求積極開展工作;三是要緊緊圍繞學科建設和發展,積極為學科用戶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服務,既要為學科用戶主動提供各類信息資源,又要通過多種方式向學科用戶提供咨詢服務;既要積極開展信息的收集工作,又要主動對信息資源進行深層次的研究和分析,編織成二三次文獻,針對學科用戶的信息需求,充分調動各種資源來保障學科用戶的需要,為學科的發展提供優質服務。
3.克服經費難題,為學科發展開拓服務?,F在由于文獻資料的價格上漲,直接導致院系資料室的購買力下降。由于現在許多高校的圖書購置的費用都直接撥付給校圖書館,而圖書館又因為與教研一線的專業人員很少直接交流,不了解學科發展對文獻信息的需求,使得服務與需求之間脫節嚴重,而院系專業資料室又由于經費所限,使得一些需要較大量資金支持的又是學科建設所需要的文獻無力收藏,而資料室人員及時的聯系雙方進行溝通,使資源利益最大化地利用。如本人所在的經濟與管理學院,在進行學科建設做一些課題時,學科帶頭人提出需購置專業數據庫,幾十萬的資金對院系來說有些困難,通過資料室進行反映聯系,雙方聯合購置,解決了這一問題,現在共同購置的中宏數據庫和國研網正在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一聯合對解決文獻購置經費的來源上提供了新思路。校系文獻共建共享是高校信息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一個好辦法。
參考文獻:
[1]王曉萍.學科發展與專業資料室服務[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3,(6).
[2]李霞.關于高校院系資料室建立學科館員制度的思考[J].湖南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5).
[3]龔軍慧.論提高高校院系資料室這學科建設的服務水平[J].圖書館,2007,(5).
[4]劉芬.高校院系資料室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0,(4).
Building the Departmental Reference Room Surrou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s
――Taking the EMC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HAN Hui
(Economics & Management College,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China)
關鍵詞:外商直接投資;區域差異;成因
作者簡介:張發民(1978-),男,河南財經學院工商管理系助教,管理學碩士,研究方向:資本運營。
中圖分類號:F1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309(2009)05-0033-03
我國外商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簡稱FDI)在數量迅猛增長的同時,并沒有均衡地進入到我國各個地區,從東、中、西三大區域帶來看,東部地區占據絕對優勢;從各個具體省份來看,FDI的區域分布差異也是非常懸殊。外商直接投資在地理空間上的這種非均衡分布狀況對我國區域經濟的不平衡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一、外商直接投資區域分布差異的現狀
(一)絕對差異
從表1可以看出,河南明顯落后于山東,在差距較大的2003年達到了20.1倍;和四川相比,差距也較明顯。2004年,河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總量為全國的1.4%,同是中部,卻是江西省的42.7%,湖北省的50%,湖南省的61.6%。這表明,河南利用外資的規模相比于全省的經濟總量和經濟發展需要而言還比較小,這種狀況與其在中部地區的地位是不相稱的,總體上來說還需要大力吸引外資。
(二)增長率差異
從變動速度看(見表2),三地區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增長率差異也是比較明顯的,而且波動的幅度較大。2000~2005年,山東省外商直接投資增長率基本上是一直增加的,2003年達到了最高點72.7%,但2004年卻跌到了最低點-12.8%。而河南和四川的增長率都表現得不很穩定,特別是四川??偟膩碚f,近兩年河南出現引資增速較快的趨勢,這對縮小與東部地區差距有一定推動作用。
(三)相對規模差異
從相對規模來看,3個省份的外商直接投資水平的差異更為明顯。如表3所示:
“相對規模”是衡量一個地區吸收FDI水平的重要指標,表示的是該地區FDI與當年GDP的比值。2000年,FDI/GDP的全國平均水平為2.41%,3個省份中只有山東超過了平均水平,河南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更大。此外,在全國來看,“相對規?!弊畹偷氖∈?,FDI/GDP比例均低于1%,河南就在其中,河南省的外商直接投資與其國內生產總值相比,表現出更大的差距,明顯的表現為引資不足。
(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業績與潛力差異
FDI的業績指數,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般指一個統計年度),該地區FDI流入量占全國FDI流入量的比例除以該地區GDP占全國GDP總量的比例。根據這種方法,選取2000、2005年作為分析的樣本,計算得出這兩年河南省利用FDI的業績指數分別為0.245和0.166。由于樣本年的業績指數值都小于1,可見河南省吸收的FDI與其GDP規模不相稱,或者說,相對于其GDP規模而言,河南省吸引了較少的FDI。
FDI的潛力指數,是指該地區未來吸引FDI的國際競爭力和潛力。依據UNCTAD所采用的方法,選擇7個主要變量作為評價各省市吸引FDI的潛力指標。7個變量分別是:(1)人均GDP;(2)過去10年實際GDP的增長;(3)出口占GDP的比例;(4)人均基礎設施投入;(5)人均商業能源消耗;(6)R&D支出占GDP的比例;(7)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數占總人口的比例。通過計算得出,在2000年和2005年,河南省都屬于落后省份,表明這期間,河南省在利用FDI方面業績變化不大,潛力也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河南省利用FDI的潛力逐漸增強,而業績卻是趨于下降的。
以上從不同角度反映出,我國外商直接投資在3個省份的區域分布差異是顯著的,不僅反映在外資規模的絕對差距上,同時更多地表現為增長速度、相對規模等方面。外商直接投資在我國地域分布上的差異,在我國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這種差異的形成有它的客觀原因,是各種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二、外商直接投資區域差異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性因素的差異
從全國各個區域來看,我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具有明顯的地域分布差異。簡單地說,中央政府漸進性的對外開放政策導致了外商直接投資的地區差異分布的格局。最早得到這種政策的地區一旦獲得政策上的優勢,對其發揮潛在的區位優勢將是有很大推動作用的,并且還會形成一種非均衡發展模式下的自我強化力量,這些都使外資傾斜政策的影響更加重要而且持久。
在此方面,東部的山東省率先享受到了國家優先開放沿海城市的優惠政策,對其大量引進外資有很大的帶動作用,這也是山東拉大和河南省等內陸省份差距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處于西部的四川省也在國家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后,享受到了一些優惠政策,對該地區經濟的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目前,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戰略,這一戰略的提出對中部地區發展經濟來說有一些政策方面的優惠,具體對于河南省來說,可以利用這一政策上的有利因素,發揮自身的區位優勢,根據自身的特點,更大、更高質量地吸引外資,以彌補吸引外資方面的不足。
(二)區位因素的差異
宏觀意義上的區位因素對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的區域分布差異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就單從狹義的角度來理解區位因素――自然地理位置的差異,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的區域分布差異問題也和區位因素具有很高的關聯性。比如:山東省的區位優勢可以被具體化為接近港口和對外聯系的便捷運輸條件等。由于我國在吸引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初期,主要是發展外向型的直接投資,在這種政策的指引下,投資者的理性選擇是在有利于對外經濟貿易的地區進行投資。而地處中部地區的河南在這方面卻不具有任何的優勢。外商直接投資企業大多是“兩頭在外”的出口加工型企業,正是這種區位因素的作用,使得外商直接投資在注重一般性規律的前提下,表現出自身集聚與擴散的規律,并因此也導致了我國在地區分布上吸引外資的差異狀況。
(三)要素稟賦的差異
地區要素稟賦主要包含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本和技術等方面的內容。具體來說,我國各地區自然資源呈現由東至西優勢度遞增的特點。如果對能源、礦產資源、耕地和氣候資源進行綜合比較和測算,3個地區自然資源綜合優勢度的排序應該是四川居于前列,其次是河南和山東。但是,從目前我國外商直接投資區域狀況來看,自然資源稟賦的影響作用不是很明顯。
要素稟賦的另一個指標是勞動力資源。從效率工資的角度來看,全國最低的省區都集中在中、西部地區;若從勞動力的絕對數量來考察,基本來說東部地區的人口密度遠遠高于中、西部地區,根據2006年數據,目前高于5000萬人口以上的省區中河南位于第一位,其次是山東,四川居后;若從勞動力的教育水平而論,則山東居于全國的前列,河南和四川都較為落后。相對來說,勞動力資源是山東地區所具有的比較優勢。
反映技術資源優勢度的各地區綜合科技水平居于前列的地區有四川、山東,河南較為落后,可見從這方面來說山東仍然占據優勢。這說明要素稟賦差異和我國外資分布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四)資源配置效率的差異
要素稟賦反映了各地區經濟發展的初始條件的差別,是反映各地區靜態差異的一個重要的指標。如果從動態的經濟運行效率角度來看,不同地區要素的投入產出效率的差異必定對外商直接投資的形成產生一定的作用。也就是說,各地區資源配置效率的差異與外商直接投資也有著相關性。因為,從任何一個投資者的角度來說,總是希望投資于投資回報率較高的地區。具體就資金這一資源來說,東部地區的山東由于其在吸引投資過程別注重引進產業鏈條長的資金,其吸引的投資企業基本包含有一個行業的上、中、下游企業,因此其投資效率相對較高;而河南省在這方面存在不足,據了解,其產業園區內吸引的投資企業關聯性很小,產業鏈很短,在吸引投資之初,較少考慮投資企業之間的關聯性。這也是造成地區之間引資差異的一個明顯因素。
四、結論
通過分析三省份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現狀,我們發現,不管是從絕對量、相對量上還是從增長率、業績與潛力上來說,河南都落后于山東和四川。導致外資在3個省份區域分布差異的原因主要有政策方面的差異、區位差異、要素稟賦差異、資源配置效率的高低等等。
利用外資的差異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因為FDI不僅僅表現為資本變量,它更多地體現為知識、技術以及經驗的載體。因此,FDI對于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就不是單純的某個方面,它可以滲透到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并發揮作用,其中既有直接效應也有間接效應。
當前,正值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戰略實施之際,中部地區各省市紛紛出臺各項優惠政策加大吸引外資力度。在中部六省市中,河南具有明顯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市場優勢和后發優勢,基礎條件較好,但是,河南還有人均占有量少、改革滯后、經濟開放度低、高層次人才缺乏、就業壓力大等許多薄弱環節,因此,積極有效地引進FDI對解決上述問題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為此,建議河南在今后引進外資的過程中可以考慮從自身優勢出發并為吸引外資構建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責任編輯:郭金宇)
參考文獻:
[1] 楊特.論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收入差距的影響[D].復旦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2008.
[2] 甄文富.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產業結構優化的效應分析[D]. 沈陽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2008.
我國自1991年設立工商管理碩士以來,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專業學位教育取得了顯著成績,目前設置了38種專業學位,己基本形成了以碩士學位為主,博士、碩士、學士三個學位層次并舉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專業學位體系。但是,由于我國開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歷史不長,還沒有充分把握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規律,以致依然存在許多制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更快更好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更有一種誤區,認為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僅僅是本科教育加技能培養,將其矮化為緩解就業難問題的一種途徑。
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是大學研究生教育的永恒主題。作為我國研究生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專業研究生教育,保證其高質量的關鍵更是在于不斷的創新。如何有針對性地解決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中這些問題,從而探索多元化創新性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新體系,對于搞好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我校材料工程專業研究生為研究對象,結合當前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形勢和教學實踐,分析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現狀,提出多元化、多層次的“理論支撐—科研實踐—生產強化”培養模式該培養模式在材料工程專業研究生培養中效果顯著,可供其他專業的工科研究生培養借鑒。
一材料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現狀
專業學位研究生的來源。材料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由兩部分生源組成:應屆本科畢業生、工作一定年限的材料相關專業的企業技術人員,通過國家研究生統一考試入學。
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具有科學嚴謹和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積極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培養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的高級技術或管理人才,具有創新意識,能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及相關的技術手段,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夠從事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等的研發、新材料應用、生產技術管理等方面工作。能熟練運用一門外語閱讀本專業的文獻資料并進行交流。能熟練運用計算機及相關軟件開展工作。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
培養方式及學習年限采用課程學習、實踐教學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培養方式。攻讀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學制一般為兩年,因特殊原因學習年限可延長,最長不超過四年。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存在的問題:
1課程設置缺乏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特色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課程設置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其培養目標的實現。以我校2011級全日制材料工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和2011級材料科學與工程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比較為例。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和學術型研究生課程差別不太明顯。各類課程學習(包括公共必修課、基礎理論課程、專業技術類課程、選修及其他課程)所占學分在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體系中占81.8%,而實踐環節只占總學分的12.1%。而為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所開設的各門課程均與學術型研究生的課程要求完全相同,也沒有完全針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獨立開設的課程。因此,從全日制專業學位的課程設置上看,未體現出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綜合素養和應用知識與能力的提高為核心的目標要求。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設置的合理性較一般,應進一步加強實踐類課程建設以及適當增加課程量,加快構建具有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特色的課程體系。
2校內、外雙導師制缺乏有力保障
根據《教育部關于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要求: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要求建立健全校內外雙導師制,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課程與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而《意見》規定必須實行校內、外雙導師制,而各種專業學位導師選聘的不同要求,有的要求雙導師制、有的要求成立導師組,有的則明確企事業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也可以選聘到導師隊伍中來,標準不一,各有側重,不能像校內研究生導師的遴選統一標準,從而給校外研究生導師的遴選帶來困難。然而,隨著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招生規模在不斷擴大,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校外導師的需求數量將急速增加,如何在短時間內選聘出足夠數量的合格的校外導師參與教學實踐工作也是制約雙導師制實施的重要因素。
高校研究生導師擔負著學科建設和培養研究生的責任,對學科建設和研究生培養起著決定性作用。同樣,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有一定規模的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校內、外導師隊伍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提高研究生實踐水平和就業能力的根本保證。
3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缺乏職業性培養目標
目前,專業學位的授予標準目前仍然以1981年制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為依據。因而,一方面,各高校在努力探索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另一方面,許多高校卻沿用了學術型學位的質量評價體系。由于沿用了學術型學位的質量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使得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目前普遍存在著“同化、矮化、弱化”的弊端。例如,在我校2011級全日制材料工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論文評審應審核要求中指出:論文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論文工作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其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進展;其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計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其創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
從中不難看出,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論文審核要求幾乎都集中在學術要求及學校教育體系內部評價方面。這也清楚地表明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迫切需要建立適合自己的質量評價體系和評價標準。專業學位因立足于為社會特定職業領域培養人才的研究生教育類型,因而對專業學位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需要來自社會,特別是行業或企業用人單位的評價,而不僅僅是教育系統內部的評價。
4缺乏實踐教學環節的監督評價體系
教育部在《關于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中,要求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期間須完成至少半年的實踐,攻讀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應屆本科畢業生的實踐教學時間原則上不少于1年。
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存在一系列的問題。例如,作為校內導師很難了解學生在外實習期間的具體動向,所能起到指導把關的就是研究生的實結報告。而校外導師也存在對研究生的實習內容、考核方式等缺乏足夠的了解,以及本身工作的繁忙,對研究生的實踐教學也缺乏真正的指導。研究生自身也存在實習內容與所學專業或研究課題不對稱性的問題。從而造成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實踐教學環節流于形式,研究生往往感到花了時間,但沒有學到真正的東西。
實踐性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研究生教育人才培養能否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構建起一套科學、規范、有效的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性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是實現研究生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實踐性教學能達到預期教學目的的重要保證,同時也為研究生培養單位提升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性教學質量提供了科學分析的依據。
業技術類課程、選修課的方式組織,在總體結構上具有明顯的學科化特征,研究生能自主選修的課程所占比例很小,較少考慮社會的需求和研究生的個體差異,無法實現研究生培養目標的多元化。因此,需進一步改革課程體系結構。第一,專業學位課針對學科基礎,要體現基礎性與綜合性,鼓勵多個教師共同授課,保證課程內容的系統性、完整性和先進性,同時要求課程授課教師具有相關研究基礎,從而保證每個學科研究生培養的基本素質和質量。第二,課程設置要充分體現“選”字,研究生充分擁有選修自,能夠根據個人學術背景和發展需求,選擇適當課程,以增強碩士生對未來工作和研究的廣泛適應性。
2評價體系多元化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涉及高校、政府、學生、企業等多個利益相關者,從各自立場和利益出發,不同主體對于研究生教育質量的取向和標準取舍必然不同。任何單一的評估制度都難以全面反映研究生教育質量這一復雜的問題。因此,建立多元化分類的質量標準、滿足不同主體的多樣化需求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建設和質量保障的基點。
針對我國目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存在的現狀,應積極構建政府引導、企業參評與高校自評多元一體的評價體系。政府通過政策法規來規范評估主體的行為,從宏觀上監督和規范評價行為。企業等社會用人單位作為專業學位研究生畢業后工作的直接服務對象,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外部質量評價體系中是一個重要的、特殊的角色。企業既擔負著檢驗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任務,也擔負著提出具體培養要求并協助高等學校完成對專業學位研究生職業技能實習實踐環節的培養任務。這就要求企業要樹立“使用和培養相結合”的人才觀,主動與對口的高等學校合作,根據自身需求提出明確的人才培養和評價要求。高校作為對企業及學生的一種責任,必須建立健全一整套的高校內部研究生培養評價規章制度和措施,使研究生培養評價與培養模式中的其他要素有機結合起來,建立一個常態的研究生培養質量信息數據庫。
3“雙導師制”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