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3 09:55:31
序論:在您撰寫企業并購風險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摘要:企業并購對其財務產生直接影響,相應帶來了較大的財務風險,尤其是最佳資本結構的偏離,造成企業價值下降,財務風險高漲。財務風險的產生和增大影響了企業正常的發展和運營,在企業并購的過程中,如何了解、掌控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認真分析并有效防范和控制財務風險,關系到并購的成功與否。
作為企業間的一項產權交易的并購行為在資本市場上日益增多。20世紀90年代初,全球企業并購金額約4000億美元,而到21世紀初,就上升到3.5萬億美元左右,企業并購迅速發展。國內企業間的并購發展也比較快,并購作為資本運營方式日益增多,其中出現了許多讓人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其中存在的財務風險顯得尤為突出。因此,分析企業并購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研究相應的措施以防患于未然,對于國有企業并購將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
一、并購的含義和動因
企業并購,即企業之間的合并與收購行為。企業合并是指兩家或更多的獨立企業合并組成一家公司,常由一家占優勢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其他公司m。收購是企業通過現金或股權方式收購其他企業產權的交易行為。合并與收購兩者密不可分,它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界定了企業產權交易行為。合并以導致一方或雙方喪失法人資格為特征。收購以用產權交易行為的方式取得對目標公司的控制權力為特征。企業并購一般以獲取被并購企業一定數量的產權和主要控制權為目的。
企業并購的動因:一是謀求未來發展機會。如果一個企業打算擴大其在特定行業的生產經營時,常采用的方法是并購行業中的其他企業。這樣,可以直接獲得正在經營的優勢,避免投資建廠延誤的時間,而且并購后企業采用統一價格政策,可以使他們得到的收益高于競爭時的收益。在生產領域,由于規模的擴大,可產生規模經濟性,利用新技術,減少供給短缺的可能性,充分利用未使用生產能力。在市場及分配領域,進人新市場,擴展現存分布網,增強產品市場控制力。
二是提高管理效率。企業現在的管理者以非標準方式經營,當其被更有效率的企業收購后,可以進一步提高管理效率?;蛘弋敼芾碚咦陨砝媾c現有股東的利益更好地協調時,也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企業的發展注重規模經濟,規模經濟是由生產規模經濟和管理規模經濟兩個層次組成的,在管理規模經濟上,由于管理費用可以在更大范圍內分攤,使單位產品的管理費用大為減少??梢约腥肆?、物力和財力致力于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
三是達到合理避稅的目的。在稅法中規定了虧損遞延的條款,擁有較大盈利的企業往往考慮把那些擁有相當數量累積虧損的企業作為并購對象,納稅收益作為企業現金流人的增加可以增加企業的價值。在換股并購中,收購公司既未收到現金也未收到資本收益,因而這一過程是免稅的。企業通過資產流動和轉移使資產所有者實現追加投資和資產多樣化的目的,并購方通過發行可轉換債券換取目標企業的股票,之后再轉換成股票。債券的利息可先從收人中扣除,然后再計算所得稅。
四是迅速籌集資金的需要。并購擁有大量資金盈余但股票市價偏低的企業,可以同時獲得其資金以彌補自身資金不足。因為籌集資金是發展迅速的企業面臨的一個難題,并購一家資金盈余的企業是一種有效的解決辦法。由于資產的重置成本通常高于其市價,在并購中企業熱衷于并購其他企業而不是重置資產。有效市場條件下,反映企業經濟價值的是以企業盈利能力為基礎的市場價值而非賬面價值,被兼并方企業資產的賣出價值往往出價較低,兼并后企業管理效率提高,職能部門改組降低有關費用,這些都是并購籌資的有利條件。而且,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和國際經濟一體化增強,使籌資渠道擴展到國際金融市場,許多業績良好的企業出于壯大規模的考慮往往會采取并購的方法。
二、企業并購過程中的財務風險
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是指由于并購定價、融資、支付等各項財務決策所引起的企業財務狀況惡化或財務成果損失的不確定性,是并購價值預期與價值實現嚴重負偏離而導致的企業財務困境和財務危機。它存在于企業并購的整個流程中。
(一)計劃決策階段的財務風險。在計劃決策階段,企業對并購環境進行考察,對本企業和目標企業的資金、管理等進行合理的評價。在此過程中存在系統風險和價值評估風險。
1.系統風險。是指影響企業并購的財務成果和財務狀況的不確定外部因素所帶來的財務風險,包括:利率風險、外匯風險、通貨膨脹風險,等等。
2.價值評估風險。價值評估風險包括對自身和目標企業價值的評估風險。企業在做出并購決策時,必須判斷自身是否有足夠的實力去實施并購,其風險主要體現在過高地估計了企業的實力或沒有充分地發掘企業的潛力;對目標企業價值的評估風險主要體現在對未來收益的大小和時間的預期,如果因信息真實或者在并購過程中存在腐敗行為,則都會導致并購企業的財務風險和財務危機。
(二)并購交易執行階段的財務風險。在并購實施階段,企業要決定并購的融資策略和支付方式,從而產生融資風險和支付風險。
1.融資風險。融資方式有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雖然內部融資無須償還,無籌資成本,但會產生新的財務風險。因為大量占用企業寶貴的流動資金,會降低企業對外部環境變化的快速反應和適應能力。外部融資包括權益融資、債務融資和混合性證券融資三種。權益融資可以迅速籌到大量資金,但企業的股權結構改變可能出現并購企業大股東喪失控股權的風險。債務融資具有資金成本低,能帶來節稅利益和財務杠桿利益,但過高的負債會使資本結構惡化,導致較高的償債風險?;旌闲宰C券融資是指兼具債務和權益融資雙重特征的長期融資方式,通常包括可轉換債券、可轉換優先股。發行可轉換債券融資,企業不能自主調整資本結構,轉換權的行使會帶來股權的分散,放棄行使權則又使企業面臨再融資的風險。發行可轉換優先股,企業可以使用較低的股息率,但會使公司面臨減少取得資金和增加財務負擔的風險。
2.支付風險。并購主要有四種支付方式:現金支付、股權支付、混合支付和杠桿收購。其風險主要表現在現金支付產生的資金流動性風險、匯率風險、稅務風險,股權支付的股權稀釋風險,杠桿收購的償債風險。不同支付方式選擇帶來的支付風險最終表現為支付結構不合理、現金支付過多從而使得整合運營期間的資金壓力過大。
(三)并購運營整合階段的財務風險
1.流動性風險。是指企業并購后由于債務負擔過重,缺乏短期融資,導致出現支付困難的可能性。并購活動會占用企業大量的流動性資源,從而降低企業對外部環境變化的快速反應和調節能力,增加了企業經營風險。
2.運營風險。是指并購企業在整合期內由于相關企業財務組織管理制度及財務運營過程和財務行為及財務管理人員財務失誤和財務波動等因素的影響,使并購企業實現財務收益與預期財務收益發生背離,有遭受損失的機會和可能性。
三、防范企業并購產生財務風險的對策
(一)聘請經驗豐富的中介機構以合理確定目標企業的價值
由于并購雙方信息不對稱狀況是產生財務風險的根本原因,為了降低并購過程中的財務風險,并購企業應聘請中介機構,包括經紀人、CPA事務所、資產評估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在并購前對目標公司進行詳盡的審查和評價,對信息加以證實并擴大調查取證的范圍。正確地對資產進行評估,為并購雙方提供一個協商作價的基礎。并購方可以聘請投資銀行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進行全面策劃,對目標企業的產業環境、財務狀況和經營能力進行全面分析,采用合理的價值評估方法對同一目標企業進行評估,從而對目標企業的未來自由現金流量作出合理預測,降低財務風險。
(二)統籌安排資金以降低融資風險
并購企業應確定并籌集并購所需要的資金。資金的籌措方式及數量大小與并購方采用的支付方式相關,而并購支付方式又是由并購企業的融資能力所決定的。并購企業應該結合自身能獲得的流動性資源、股權結構的變動、目標企業的稅收情況,對并購支付方式進行設計,合理安排現金、債務、股權各方式的組合,以滿足收購雙方的需要。通常情況下,應考慮買方支付現金能力的限度,力爭達到一個較合理的資本結構,減輕收購后的巨大還貸壓力。
(三)加強營運資金管理,提高支付能力
支付能力是企業資產流動性的外在表現,而流動性的強弱源于資產負債結構的合理安排,所以必須通過資產負債相匹配,加強營運資金的管理來降低財務風險。其中較為有效的途徑是建立流動資產組合,在流動資產中,合理搭配現金、有價證券、應收賬款、存貨等,使資產的流動性與收益性同時兼顧,滿足并購企業支付能力的同時也降低財務風險。
(四)通過法律保護降低財務風險
在并購過程中,簽訂相關的法律協議是必要的,協議中應該包括相關的文件、義務、治理、保密、非競爭、陳述和保證及賠償等。因為在調查中往往不可能深人到每個細節,因此為了確保企業在并購中的正確性簽定法律協議是非常必要的。并購中,經常存在被并購方刻意隱瞞或不主動披露相關信息的情況,財務風險在每一起的并購中都是存在的。這就要求企業在實際操作中穩健、審慎,用準確的財務數據來保證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合理、完備的財務運作和細致、充分的產業判斷相結合,才能成功地降低并購過程中的財務風險。
【論文摘要】并購審計風險貫穿于并購活動的整個過程,審計部門應從并購前、并購中、并購后各環節進行有效的防范和管理。
企業并購作為資本運營的一種方式,是我國當前經濟結構調整、深化企業改革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一項高風險的經濟活動。審計貫穿并購活動的整個過程,一般將其分為三個階段:簽訂并購協議前進行的審計(并購前的審計)、并購實施中進行的審計(并購中審計)、對并購完成后有關事項進行的審計(并購后審計)。并購審計對各利益單位有著重大影響,這也決定了企業并購審計的高風險性和審計責任的重要性,如何認識企業并購交易中各個環節的審計風險并進行有效的防范和管理,是審計人員和審計部門必須關注的問題。
一、并購前審計風險
企業并購前主要是并購意向的形成,尋找目標企業,進行初步調查,商討并購決策等。在這一階段,企業并購參與者能否收集到充分的信息,能否采取有效的驗證措施保證信息的可靠性,能否采用適當的方法評價和分析這些信息,是企業并購決策成功與否的關鍵,也是企業并購準備階段審計的關注點,此階段主要存在以下審計風險。
(一)與并購環境相關的審計風險
與并購環境相關的審計風險主要指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引發的審計風險。外部環境主要是指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所處的宏觀環境,包括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法律環境、政策環境、行業環境等;內部環境主要是指企業擁有和控制的有形與無形資源的存在狀態和運作情況,包括企業組織結構、企業管理水平、企業文化、企業控制監督系統等。
(二)與價值評估相關的審計風險
與價值評估相關的審計風險主要指對目標企業、主并企業的經濟實力、發展戰略的評估、企業并購的收益與成本評估及其相關的審計風險。對經濟實力的評估審查包括企業資產負債狀況、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業務水平及未決訴訟等。由于企業披露信息可能存在質量不高而產生企業價值評估結果的不準確。發展戰略審查的主要內容有主并方未來發展戰略,確定并購對象,選擇并購類型的基礎,若目標企業與主并企業的戰略方向吻合程度不高,甚至相反,則并購風險加大,相應的審計風險加大;并購過程必然帶來相應的并購收益和并購成本,這是并購決策最基本的財務依據。并購收益是對未來收益預測的貼現,確定貼現率時不僅要考慮并購之前企業的資本結構、資本成本和風險水平,而且還要考慮并購融資對企業資本結構的影響,并購行為本身所引起的風險變化以及企業期望得到的風險回報等因素。
二、并購中審計風險
審計人員的職責是協助企業管理人員認識和評估并購風險,并且運用會計、審計、稅務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來判斷并購過程為審計人員帶來哪些審計風險,以努力消除和化解這些風險,努力將并購的審計風險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確保企業并購活動的順利進行和企業并購目標的圓滿實現。在這一階段,并購審計的風險主要存在于換股比例的確定。為了節省現金,很多企業采用換股方式進行合并。在企業采用換股合并的情況下,正確確定換股比例是決定企業合并能否成功的關鍵一環。確定換股比例有多種方法:每股市價之比、每股收益之比、每股凈資產之比等。這些方法各有優劣,適用范圍也各不相同。正確確定換股比例應合理選擇目標企業,綜合考慮合并雙方的賬面價值、市場價值、發展機會、未來成長性、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合并雙方的互補性、協同性等因素,全面評估雙方企業的實際價值。
三、并購后審計風險
企業并購實施后,進行有效的整合對于實現并購目的是至關重要的。因此,企業并購后的審計應該圍繞企業內部新舊業務串聯運行的組織情況、與原有客戶關系的處理情況、企業內部組織結構的設置情況、各職能部門和分支機構職權的限定情況、各部門人員的分配情況及各部門間關系的協調情況等方面進行。并購整合階段就是要讓協同效應發揮出來,包括生產協同、經營協同、財務協同、人才協同、技術協同及管理協同等各個方面。
(一)與人事有關的審計風險與管理
主并企業在完成企業并購后,首先要解決被并購企業人員的問題。如果企業并購實施后,被并購企業關鍵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紛紛離去,則會使原有客戶和資金、原材料供應商等重要資源與被并購企業斷絕業務關系,致使并購失敗。因此,審計人員在此階段應協助主并企業做好人員選派、人員溝通、人事調整等工作,以達到穩定人心、降低審計風險的目的。
(二)與經營有關的審計風險與管理
生產經營的整合不僅包括產品生產線的整合,還包括生產設備在重復設置上的整合、生產技術和研究開發費用投入的整合、銷售渠道和銷售網絡的整合等。因此在整合的初期,應當適當保留被并購企業某些特定業務活動的相對獨立性,逐步實施整合,降低和化解整合阻力,保證整合效益。降低與整合經營相關的審計風險的關鍵在于根據并購的目的,確定需要整合的內容、程度和方式并密切關注其具體實施過程和協同效應的實現程度。
(三)與財務有關的審計風險與管理
對并購各方來說,常常涉及大筆資產轉移,為此需要相應的理財手段相配合,尤其是對主并企業,更應該制定與資產重組計劃和企業發展戰略等配合的理財手段,以避免財務危機的出現,尤其是現金流量短缺問題。為化解財務風險,審計人員應幫助主并企業設計一些理財策略。常用的手段有套利出售、撤資等,以抵銷籌資所引起的債務,減少財務風險。:
1.1合理避稅
稅金支出是企業很重要的一項支出,出于引導產業發展、區域發展的目的,稅法對特殊的企業、行業給予了一定的政策傾斜,所以企業可以通過并購的手段,達到享受稅收優惠的目的。一種常見的途徑是盈利的企業并購同一控制下的虧損企業,按照會計準則的規定,同一控制下被合并企業的虧損都可以納入合并企業的范圍,并購方可以以此進行納稅籌劃。
1.2獲取低估值的資產
目前我們的資本市場還屬于低效的狀態,信息不對稱的情況較為嚴重,此外有部分企業由于管理的原因,導致其盈利能力相比行業平均水平較弱,由于上述這些原因,市場中存在著大量的市場價值低于內在價值的企業,并購方可以尋找這樣的企業進行并購就可以獲利。
1.3借殼上市
相比其他企業,上市公司更容易獲得低成本的融資機會,所以上市公司的資格成為一種優質的稀缺資源。在我國由于歷史原因,上市之初的很多國有企業并非一定完全符合上市的條件,加之上市后管理不規范,經營效率低,很多企業面臨著退市的風險,也就成了眾多企業追逐的“殼資源”。
2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
成功的并購可以給企業帶來諸多的利好,但并購并不直接等同于企業創造價值能力的提升,現實中并購失敗的案例也比比皆是,個人認為未能充分考慮并購中的財務風險是導致并購失敗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按照并購的時間性,并購中的財務風險大致可以分為并購前期的風險、并購實施的風險以及并購后期的整合風險三類。
2.1并購前期的風險
并購前期的風險主要源于并購雙方信息的不對稱以及前期盡職調查的疏漏。實際并購中有時會因為過于關注企業的財務數據,導致錯誤地評估企業的潛在價值。在前期盡調過程中,由于被并購方的有意隱瞞或者調查者的疏忽,一些或有負債或者潛在訴訟以及政策風險可能會被忽略。
2.2并購實施的風險
并購實施中的風險主要是融資風險,首先并購方必須能承受并購所需支付的資金規模,不能因為并購影響自身的正常運營。其次必須要滿足并購資金的時間進度要求。最后要選擇最合理的資金籌集方式,債務融資時要考慮長期債務資金和短期債務資金的搭配,股權融資時還必須考慮老股東是否可以承受股權稀釋的風險。
2.3并購后期的整合風險
并購后的整合是并購是否能真正提高企業競爭力的一個關鍵因素。合并之初,財務運行機制、財務部門及其職能的設計等都會影響并購的效果。重復的部門和人員設置、職能的交叉、運行機制不順,甚至管理制度的差異等都會降低并購后企業的競爭力。
3并購中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
前文所述,成功的企業并購需要防范諸多的財務風險,風險就是結果的不確定性,這些風險的來源大致歸結為兩個方面:過程中各類要素的不確定性以及并購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企業并購中需要考慮的不確定性可以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宏觀層面,主要包括國家整體的經濟運行周期變化,利率、匯率以及產業布局等國家經濟調控政策的變化;第二個層面是中觀層面,也即行業層面,主要是企業所處行業情況、經營環境、生產技術更新等,這些因素的變化都會使并購的最終結果與預期發生偏離;第三個層面是微觀層面,也就是企業自身的因素,比如并購后企業現金流量出現的變化,并購雙方企業運行機制的不適應,重要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變動等。信息不對稱是很多企業并購失敗的一個關鍵因素。首先,當前我國很多企業的信息披露體系并不完善,甚至是財務報表的真實性都不能保證,判斷企業未來價值需要用的很多關鍵指標都不對外披露,這些因素都很容易導致對企業價值的誤判。其次,對企業的了解和價值的判斷是需要一定的專業技術和專業判斷能力作保證,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前期盡職調查工作不到位也是信息不對稱的一個成因。此外,在一些特殊的收購中,企業高管為了自身的利益,很可能會故意隱瞞一些已經存在的事實,比如潛在的負債、可能面對的訴訟等,決策者基于這些錯誤信息做出的決策,往往也是失敗的。
4企業并購風險的應對措施
4.1提高并購前期的信息質量
高質量的信息收集工作,并購成功的基礎性條件,實際并購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信息的質量,減少信息的不對稱。(1)在并購前期要對企業的行業環境、財務、經營以及資產權屬等進行全面的了解,還需要聘請有經驗和專業水平合格的中介機構對關鍵的信息進行調查取證;實務中還可以通過簽署關于所提供信息真實與完整性的法律文件,或者留存一定的保證等手段來控制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預期風險。(2)重新審查財務報表信息。財務報表是并購最重要的一個參考信息,在獲得并購企業的財務報表后首先要取證確定所有資產的權屬是否明確,其次是關注是否有遺漏的負債,最后還要關注企業的各項準備是否充足計提,利潤是否真實。(3)重新評估表外資源。目標企業存在的擔保、抵押以及特許經營權、專利技術等表外資源是并購前期需要關注的重點。
4.2綜合考慮不同評估辦法的評估結果
資產價值基礎法、未來收益法、未來股利法以及未來現金流量貼現法是當前評估采用的幾類主要辦法,幾種評估辦法各有優缺點,適用的評估對象不同。針對處于破產期的企業一般采用資產法,預計持續經營的企業多采用未來現金流折現法,針對有穩定股利政策的企業還可以考慮股利折現法,在實務中多是綜合考慮多種評估辦法的結果,從不同的角度評判企業的價值。需要強調的是,評估有一定的主觀性,并不能完全消除財務風險。
4.3融資與支付環節的風險防范
(1)企業在并購準備階段就應該深入了解資本市場,主動關注各類企業可以采用的融資方式,積極開拓和維護各類融資渠道,降低企業的綜合資金成本。(2)成功的并購離不開一個成功的融資方案。企業的融資方案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全面考慮各類融資方式的成本、企業債務資金與權益資金的比例、不同期限負債的匹配、企業未來現金流入的情況甚至是稅收政策的情況。(3)針對并購資金支付環節的風險,首先是要制定嚴格的支付預算,對資金支付的節點和數量進行嚴格監控。其次是根據資產負債的期限結構,利用分期支付、主動與債權人達成償債協議等方式來防范支付風險。此外還可以采用效益補償式并購、先破產后并購、拆股分紅式并購等方式靈活減少現金支出,降低流動性風險。
4.4并購整合期的風險防控
(一)企業并購行為面臨的財務風險的內涵。
企業可以通過并購行為進行快速的擴張,從而促進自身的發展。市場經濟的深入和全球一體化的影響下,我國的企業也紛紛采取并購的策略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首先,企業并購是為了投資收益,同時它還有融資的作用,并購后的結果是由投資決策與融資決策共同決定的;其次,企業并購作為投資行為具有其特殊性,從策劃到最后完成短期財務狀況并不能充分反映所有價值因素,必須通過一段時間的整合與運行,這些價值因素才能通過財務指標體現出來;再次,企業并購的最終目標不是沒有負債風險,而是要取得價值的增值。所以,如果將并購風險的衡量標準單純認定為融資風險,則錯誤估計了企業進行并購行為最初的價值動機。企業并購行為包括更為豐富廣泛的內容,比如并購行為導致的財務問題或損失。具體說來就是,企業并購行為涉及的目標企業定價、企業融資和支付等環節造成了財務的損失,所以說企業并購行為造成的財務風險具有價值屬性,風險不是由并購行為中單純哪個因素造成的,是各種風險價值形態的體現,是會影響企業價值的伴隨在并購行為中的所有因素的總和。
(二)企業并購行為財務方面風險的特點
1、企業并購行為財務風險的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是并購行為財務風險的本質特點,環境瞬息萬變,人們無法了解未來發展情況,所以不能掌握實情發展的結果,所以就有風險存在。并購行為財務風險是伴隨一些不定性因素出現的,所以風險的存在是預估性的,風險從可能到成為現實還有一段過程,需要一些必要條件促成。
2、企業并購行為財務風險的概率可測性。
風險是所有不定性因素作用的結果,企業并非對風險所在一無所知,通過歸納經驗、總結教訓,人們可以對風險發生的概率做大致的預估。因為概率的可測性,企業并購行為的財務風險具有一定的可控制性。
3、企業并購行為財務風險的可控制性。
在企業并購過程中風險具有不確定性,這并不說明在風險防范方面我們只能消極應付,通過提高并購活動過程中的信息分析以及處理的質量和水平、通過企業管理層科學的決策以及防范措施,可以對財務風險實施有效管理和控制,從而實現企業并購的價值目標。
4、企業并購行為財務風險具有決策相關性。
風險出現的概率和企業行為和決策有巨大關聯性。在實際操作中,并購企業和被并購企業之間常出現信息上的不對稱,這樣就會給并購企業估價的過程造成誤導,導致價值預期和實際情況不符。其中,容易造成這種預期與結果偏離的環節有三個:定價、融資與支付決策。所以說,并購行為伴隨的財務風險有價值性、同性特點以及動態特點。
5、企業并購行為財務風險的特殊屬性。
價值屬性:并購行為伴隨的財務風險具有價值性特征,利用價值方式來衡量評價風險的效果,比如利用金錢、價值進行直接反映。同性特點:并購行為財務風險最后是通過價值反映出來的,但是企業并購行為全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有可能帶來風險,財務風險本質是價值的偏離,而且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是以價值量體現的所有并購行為風險。動態特點:財務風險是一系列的因素組成的整體系統,所以有系統性,系統性特征決定了其動態性特征,企業并購進行到任何一步都有伴生的風險。
二、控制企業并購行為財務風險的措施
(一)充分利用財務報表的作用,提高信息質量。
目標企業財務報表是其信息的核心,是評估目標企業價值的重要依據,只有對切合實際的財務報表進行詳細的分析研究,才能得出真實的信息與結論,所以獲得目標企業的詳細財務報表可以對未來收益做出比較符合實際的預期,同時也是并購行為信息必須履行的信息收集環節。在并購行為信息分析與實際操作中,要仔細分辨被并購企業提供的財務報表中的問題。因為會計手段的可選擇性,導致財務報表具有人為操縱的可能性。如果并購開始企業得到的是不完整、不真實的報表,里面沒有如實反映被并購企業所有的財務事項,那么這種信息的不真實性和偏差會誤導企業的價值預期,干擾企業的定價行為。
(二)確定合理的評估指標,準確估計企業價值。
信息的偏差讓企業并購行為伴隨巨大風險和隱患,所以在并購活動前對目標企業進行嚴格審查和評估顯得尤為重要。在并購前,企業可以委托專業單位對并購行為進行專業策劃,詳細調查分析被并購單位經營情況、財力情況等方面,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確保對并購行為價值預期更接近實際情況,從而降低了價值評估過程中的風險。
(三)企業支付風險的控制策略。
首先,可以通過股權支付的形式進行防范,股權支付可以避免現金流出的巨大壓力,同時可以消除并購整合活動中對企業運營的影響;其次,可以通過可轉換債券進行支付,可轉換債券既有增值性又具備債券的安全性,公司并購的時候可以參考市場預期和財務指標利用可轉換債券支付,以減少并購過程中的財務風險;再次,通過權證發行降低風險,發行被并購公司的備兌權證可以獲得部分資金。權證規定其持有者可以在一定時間以相應的價格買售證劵,所以這樣做不會改變被并購公司股本股東結構。并購公司可以結合并購進度以及收益預測選擇權證支付的方式;最后,對于降低財務風險,通過混合支付是很有效的手段?;旌现Ц妒抢脙煞N或多種支付方式得到其他公司的經營權和控制權的方式。并購的時候多選擇幾種支付方式組合使用,可以將每種支付方式優勢發揮到最大,同時有效克服其缺點?;旌现Ц兜木薮髢瀯輰⑹蛊湓谖磥聿①徥袌霭l揮巨大作用。
(四)并購行為融資過程的風險控制
1、制定合理的融資策略。
首先,可以采用債務融資的方式。債務融資會加大企業負債,增加企業權益資本的風險,可能導致股票價格下跌,所以企業要通過債務融資的方式實現并購行為,最重要的是找到利益和負債比例的平衡點;其次,權益融資的模式。權益融資導致股權數量增加,有稀釋股權價值的可能,這種結果是否出現取決于支付的股票數量和并購后盈利增加的價值對比。另外,進行權益融資的時候除了要重視EPS和市場率的影響,同時要考慮到企業控制權被分散的程度,對放棄的股權數額要做出合理限制,避免丟失企業的控制權。
2、拓展豐富的融資渠道,合理組合融資方式。
首先,企業在并購活動中進行融資策劃時要開闊視野,豐富融資的渠道和方式,利用多元化的融資方式,內外兼顧保證目標企業在評估后可以立即進行并購,從而實現資源的重組與整合。政府要營造良好的經濟環境,幫助企業找到多種融資渠道,比如建立投資銀行并完善資本市場等;其次,合理安排企業融資的結構。所謂融資結構,就是指企業資本、權益以及債務間的比例,同時包括企業短期債務以及長期債務二者間的比例,確保融資結構合理性以全面考慮融資風險和成本為基礎,選擇適合企業并購行為的融資渠道和形式。
(五)并購行為完成后企業整合運營中的風險控制。
并購完成后運營過程中的風險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并購前期財務存在問題導致的風險;二是并購完成后資產進行重組過程中導致的風險。首先,針對并購行為前期財務遺留問題方面的風險要做好控制防范。如果為了并購企業支付得過多,多在后期運營的時候并購企業會因為過多的負債帶來的巨大壓力導致財務結構惡化,股票支付的企業會承擔因為股權稀釋導致股價損失的后果;另外,所有并購活動都涉及到大量資金運動,所有資金來源的方式都具有一定的風險,企業通過不同的融資方式實現了并購過程,將承擔自己并購活動帶來的問題。如果對此企業沒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控制,會造成并購后企業財務整合重組的失敗,從而造成企業并購行為的全面失敗。其次,很多時候并購行為中沒有出現大的問題,但是在事后經營過程中進行資產重組的時候出現了風險,如果要有效避免資產整合和重組的風險需要企業及時處置好被并購企業的運營和負債,如果被并購企業在并購前期經營狀況就不是很好的話,如果企業沒有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其運營效果的話,沒有及時的將其不良資產處置好,被并購企業很可能繼續虧損,然后給并購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壓力,帶來巨大的負債問題,最終造成并購項目的失敗。
三、結束語
一、企業并購風險審計
風險基礎審計作為現代審計方法,在發達國家的審計實踐中得到日益普遍的應用,方法本身也隨之不斷地完善。在我國,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頒布的《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準則》也提出了運用風險基礎審計方法的要求。風險基礎審計是指審計人員以風險的分析、評價和控制為基礎,綜合運用各種審計技術、收集審計證據,形成審計意見的一種審計方法。風險基礎審計的基本模型為:
審計風險:固有風險×內控風險X檢查風險
企業并購審計是一個風險較高的審計領域,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審計風險,是審計人員都在認真思索的問題,充分重視并積極介入并購企業的并購過程,則是減少審計風險的有效途徑中之一。
二、企業并購過程中的審計風險分析
審計人員的職責是協助企業管理人員認識和評估并購風險,并且運用會計、審計、稅務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來判斷并購過程為審計人員帶來哪些審計風險,以努力消除和化解這些風險,努力將并購的審計風險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并購過程中的審計風險領域包括以下方面:
1、并購環境引發的審計風險。
企業并購行為與國際、國內的經濟宏觀運行狀態密切相關,同時敢與經濟發展周期、行業和產品的生命周期密不可分;從微觀上去考察,企業的經驗是否豐富、組織文化是否成熟、資本結構是否合理也對企業并購戰略的確定產生重大影響。一般而言,在經濟處于上升期開展并購活動,并選擇那些與本企業產品關聯度高的企業作為并購對象,可以減少并購風險。
2、并購雙方的優劣分析。
要確定合理的并購策略,主并購企業必須首先正確衡量自身的優勢和劣勢,然后全面分析目標企業的優勢和不足,認真評價并購雙方經濟資源的互補性、關聯性以及互補、關聯的程度,并要研究主并購企業的優勢資源能否將目標企業具有盈利潛力的資源利用潛能充分發掘出來等。無論主并購企業擁有多少優勢資源,也無論目標企業具有多大的盈利潛力,如果并購雙方的資源缺乏互補性、關聯性,就不可能通過并購產生協同效應。
一是對主并方的分析。分析內容與相應審計風險包括:①經濟實力。審查的主要內容有獎金實力、業務水平、市場上本企業主導產品占有率、盈利能力、公眾形象和信用級別、市盈率等。②發展戰略。主并方未來發展戰略是確定并購對象、選擇并購類型基礎,若目標企業與主并企業的戰略方向吻合程度不高,甚至相反,則并購風險加大,相應的審計風險加大。
二是對目標企業的分析。分析內容與相應審計風險包括:①目標企業面臨的行業環境、國內競爭狀況;②目標企業的市場份額與實力強弱;③目標企業的利潤水平與發展前景;④目標企業的所有制性質、隸屬關系,以及政府對該企業或該企業所處的行業現狀與所處行業與發展前景的態度;⑤目標企業的財務狀況;⑥目標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以及管理人員整體素質水平;⑦目標企業產品市場狀況。
三是企業并購的聯合風險。①資源互補性。資源互補程度越強,雙方并購后的效益增長就越明顯,在流動資金、固定資產、利潤分配各方面都能夠取長補短。資源互補性差的企業進行并購有較高的審計風險。②產品關聯性。產品關聯度高的企業,經營上的緊密程度強,能夠很快實現一體化。產品關聯度低,則并購容易失敗。③股權結構。股權結構決定了公司的控制權分配,直接影響到分司的高層對并購的態度和采取的措施。④員工狀況。員工的素質、結構直接影響并購后的成本與效益。⑤無形資產狀況。無形資產的遞延效應能夠覆蓋并購后的新企業。⑥未決訴訟。未決訴訟對并購是很大的威脅。⑦抵押擔保。抵押擔保常常形成潛在或有負債或未決訴訟。
三、企業并購中的審計風險的防范
1、恰當的確定并購的換股比例。
為了節省現金,很多企業采用換股方式進行合并。在企業采用換股合并的情況下,正確確定換股比例是決定企業合并能否成功的關鍵一環。確定換股比例有多種方法:每股市場之比、每股收益之比、每股凈資產之比等。這些方法各有優劣,適用范圍也各不相同。正確確定換股比例應合理選擇目標企業,綜合考慮合并雙方的賬面價值、市場價值、發展機會、未來成長性、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合并雙方的互補性、協同性等因素,全面評估雙方企業的實際價值。
2、恰當的選擇并購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方法。
價值評估方法包括:收益現值法、市盈率法、清算價格法、重置成本法。由于企業并購的并不是目標企業的現有資產價值,而是目標企業資產的使用價值以及所能帶來的收益能力,也就是目標企業的未來價值。因此,并購方實際上是在選擇與并購目標和動機相應的估價方法。當企業并購的目的是利用目標企業的資源進行長期經營,則適合使用收益現值法;當證券市場功能健全、上市公司的市價比較公允時,可以采用市盈率法;當企業并購的動機是為了將目標企業分拆出售,則適應使用清算價格法;如果企業作為單一資產的獨立組合,則可以使用重置成本法。
審計人員在選擇評估方法時期,要注意區分不同的方法的特征與適用性。一般而言,貼現價格法把企業未來收益或現金流量反映到當前的決策時點,能夠反映目標企業現有的資源的未來盈利潛力,理論上的合理性易于為并購雙方所接受,但是預測未來收益的主觀性太強,有時難以保證公平。貼現價格法需要估計由并購引起的期望的增量現金流量和貼現率(或獎金成本),即企業進行新投資,市場所要求的最低的可接受的報酬率,程序包括預測自由現金流量、估計貼現率或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以及計算現金流量現值、估計購買價格,主觀判斷的因素很強。市盈率法操作簡便,但需要以發達、成熟和有效的證券市場為前提,而且涉及大量的職業判斷和會計選擇,比如應用市盈率法對目標企業估值時,需要選擇、計算目標企業估價收益指標,重置成本沒有對企業進行全盤統一考慮,不適用于企業無形資產規模較大或品牌資源豐富的情況。
3、適當選擇并購會計處理方法。
吸收合并的會計處理有兩種方法:購買合并通常用購買法,換股合并通常采用權益聯營法。采用權益聯營法編制的合并會計報表,被并公司的資產和負債均按原賬面價值人賬,股東權益總額不變,被并公司本年度實現的利潤全部并入主并公司當年的合并利潤表,而不論換股合并在年初還是年末完成。與購買法相比,權益聯營法容易導致較高的凈資產收益率,進而有可能對公司的配股申請產生有利影響。另外,主并公司還可以將被并公司再度出售,只要售價高于賬面價值,就可獲得一筆可觀的投資收益或營業外收益。而購買法由于主并公司要按照評估后的公允價值而非賬面價值紀錄被并公司的資產與負債,評估價值又通常因通貨膨脹等周素而高于賬面價值,因此,購買法將產生較低的凈資產收益率很難獲得再出售收益因此,審計人員必須留心并購公司是否利用會計處理方法進行利潤操縱。
4、對企業并購過程進行監控,全面降低審計風險。
企業并購審計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對并購過程進行嚴密的監控,這種監控應隨并購活動的進行而隨時展開,并在并購過程中的各個階段工作結束之后進行分階段的總結性審查。
論文摘要:企業并購對其財務產生直接影響,相應帶來了較大的財務風險,尤其是最佳資本結構的偏離,造成企業價值下降,財務風險高漲。財務風險的產生和增大影響了企業正常的發展和運營,在企業并購的過程中,如何了解、掌控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認真分析并有效防范和控制財務風險,關系到并購的成功與否。
作為企業間的一項產權交易的并購行為在資本市場上日益增多。20世紀90年代初,全球企業并購金額約4000億美元,而到21世紀初,就上升到3.5萬億美元左右,企業并購迅速發展。國內企業間的并購發展也比較快,并購作為資本運營方式日益增多,其中出現了許多讓人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其中存在的財務風險顯得尤為突出。因此,分析企業并購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研究相應的措施以防患于未然,對于國有企業并購將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
一、并購的含義和動因
企業并購,即企業之間的合并與收購行為。企業合并是指兩家或更多的獨立企業合并組成一家公司,常由一家占優勢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其他公司m。收購是企業通過現金或股權方式收購其他企業產權的交易行為。合并與收購兩者密不可分,它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界定了企業產權交易行為。合并以導致一方或雙方喪失法人資格為特征。收購以用產權交易行為的方式取得對目標公司的控制權力為特征。企業并購一般以獲取被并購企業一定數量的產權和主要控制權為目的。
企業并購的動因:一是謀求未來發展機會。如果一個企業打算擴大其在特定行業的生產經營時,常采用的方法是并購行業中的其他企業。這樣,可以直接獲得正在經營的優勢,避免投資建廠延誤的時間,而且并購后企業采用統一價格政策,可以使他們得到的收益高于競爭時的收益。在生產領域,由于規模的擴大,可產生規模經濟性,利用新技術,減少供給短缺的可能性,充分利用未使用生產能力。在市場及分配領域,進人新市場,擴展現存分布網,增強產品市場控制力。
二是提高管理效率。企業現在的管理者以非標準方式經營,當其被更有效率的企業收購后,可以進一步提高管理效率?;蛘弋敼芾碚咦陨砝媾c現有股東的利益更好地協調時,也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企業的發展注重規模經濟,規模經濟是由生產規模經濟和管理規模經濟兩個層次組成的,在管理規模經濟上,由于管理費用可以在更大范圍內分攤,使單位產品的管理費用大為減少??梢约腥肆?、物力和財力致力于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
三是達到合理避稅的目的。在稅法中規定了虧損遞延的條款,擁有較大盈利的企業往往考慮把那些擁有相當數量累積虧損的企業作為并購對象,納稅收益作為企業現金流人的增加可以增加企業的價值。在換股并購中,收購公司既未收到現金也未收到資本收益,因而這一過程是免稅的。企業通過資產流動和轉移使資產所有者實現追加投資和資產多樣化的目的,并購方通過發行可轉換債券換取目標企業的股票,之后再轉換成股票。債券的利息可先從收人中扣除,然后再計算所得稅。
四是迅速籌集資金的需要。并購擁有大量資金盈余但股票市價偏低的企業,可以同時獲得其資金以彌補自身資金不足。因為籌集資金是發展迅速的企業面臨的一個難題,并購一家資金盈余的企業是一種有效的解決辦法。由于資產的重置成本通常高于其市價,在并購中企業熱衷于并購其他企業而不是重置資產。有效市場條件下,反映企業經濟價值的是以企業盈利能力為基礎的市場價值而非賬面價值,被兼并方企業資產的賣出價值往往出價較低,兼并后企業管理效率提高,職能部門改組降低有關費用,這些都是并購籌資的有利條件。而且,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和國際經濟一體化增強,使籌資渠道擴展到國際金融市場,許多業績良好的企業出于壯大規模的考慮往往會采取并購的方法。
二、企業并購過程中的財務風險
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是指由于并購定價、融資、支付等各項財務決策所引起的企業財務狀況惡化或財務成果損失的不確定性,是并購價值預期與價值實現嚴重負偏離而導致的企業財務困境和財務危機。它存在于企業并購的整個流程中。
(一)計劃決策階段的財務風險
在計劃決策階段,企業對并購環境進行考察,對本企業和目標企業的資金、管理等進行合理的評價。在此過程中存在系統風險和價值評估風險。
1.系統風險。是指影響企業并購的財務成果和財務狀況的不確定外部因素所帶來的財務風險,包括:利率風險、外匯風險、通貨膨脹風險,等等。
2.價值評估風險。價值評估風險包括對自身和目標企業價值的評估風險。企業在做出并購決策時,必須判斷自身是否有足夠的實力去實施并購,其風險主要體現在過高地估計了企業的實力或沒有充分地發掘企業的潛力;對目標企業價值的評估風險主要體現在對未來收益的大小和時間的預期,如果因信息真實或者在并購過程中存在腐敗行為,則都會導致并購企業的財務風險和財務危機。
(二)并購交易執行階段的財務風險
在并購實施階段,企業要決定并購的融資策略和支付方式,從而產生融資風險和支付風險。
1.融資風險。融資方式有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雖然內部融資無須償還,無籌資成本,但會產生新的財務風險。因為大量占用企業寶貴的流動資金,會降低企業對外部環境變化的快速反應和適應能力。外部融資包括權益融資、債務融資和混合性證券融資三種。權益融資可以迅速籌到大量資金,但企業的股權結構改變可能出現并購企業大股東喪失控股權的風險。債務融資具有資金成本低,能帶來節稅利益和財務杠桿利益,但過高的負債會使資本結構惡化,導致較高的償債風險。混合性證券融資是指兼具債務和權益融資雙重特征的長期融資方式,通常包括可轉換債券、可轉換優先股。發行可轉換債券融資,企業不能自主調整資本結構,轉換權的行使會帶來股權的分散,放棄行使權則又使企業面臨再融資的風險。發行可轉換優先股,企業可以使用較低的股息率,但會使公司面臨減少取得資金和增加財務負擔的風險。2.支付風險。并購主要有四種支付方式:現金支付、股權支付、混合支付和杠桿收購。其風險主要表現在現金支付產生的資金流動性風險、匯率風險、稅務風險,股權支付的股權稀釋風險,杠桿收購的償債風險。不同支付方式選擇帶來的支付風險最終表現為支付結構不合理、現金支付過多從而使得整合運營期間的資金壓力過大。
(三)并購運營整合階段的財務風險
1.流動性風險。是指企業并購后由于債務負擔過重,缺乏短期融資,導致出現支付困難的可能性。并購活動會占用企業大量的流動性資源,從而降低企業對外部環境變化的快速反應和調節能力,增加了企業經營風險。
2.運營風險。是指并購企業在整合期內由于相關企業財務組織管理制度及財務運營過程和財務行為及財務管理人員財務失誤和財務波動等因素的影響,使并購企業實現財務收益與預期財務收益發生背離,有遭受損失的機會和可能性。
三、防范企業并購產生財務風險的對策
(一)聘請經驗豐富的中介機構以合理確定目標企業的價值
由于并購雙方信息不對稱狀況是產生財務風險的根本原因,為了降低并購過程中的財務風險,并購企業應聘請中介機構,包括經紀人、CPA事務所、資產評估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在并購前對目標公司進行詳盡的審查和評價,對信息加以證實并擴大調查取證的范圍。正確地對資產進行評估,為并購雙方提供一個協商作價的基礎。并購方可以聘請投資銀行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進行全面策劃,對目標企業的產業環境、財務狀況和經營能力進行全面分析,采用合理的價值評估方法對同一目標企業進行評估,從而對目標企業的未來自由現金流量作出合理預測,降低財務風險。
(二)統籌安排資金以降低融資風險
并購企業應確定并籌集并購所需要的資金。資金的籌措方式及數量大小與并購方采用的支付方式相關,而并購支付方式又是由并購企業的融資能力所決定的。并購企業應該結合自身能獲得的流動性資源、股權結構的變動、目標企業的稅收情況,對并購支付方式進行設計,合理安排現金、債務、股權各方式的組合,以滿足收購雙方的需要。通常情況下,應考慮買方支付現金能力的限度,力爭達到一個較合理的資本結構,減輕收購后的巨大還貸壓力。
(三)加強營運資金管理,提高支付能力
支付能力是企業資產流動性的外在表現,而流動性的強弱源于資產負債結構的合理安排,所以必須通過資產負債相匹配,加強營運資金的管理來降低財務風險。其中較為有效的途徑是建立流動資產組合,在流動資產中,合理搭配現金、有價證券、應收賬款、存貨等,使資產的流動性與收益性同時兼顧,滿足并購企業支付能力的同時也降低財務風險。
(四)通過法律保護降低財務風險
在并購過程中,簽訂相關的法律協議是必要的,協議中應該包括相關的文件、義務、治理、保密、非競爭、陳述和保證及賠償等。因為在調查中往往不可能深人到每個細節,因此為了確保企業在并購中的正確性簽定法律協議是非常必要的。并購中,經常存在被并購方刻意隱瞞或不主動披露相關信息的情況,財務風險在每一起的并購中都是存在的。這就要求企業在實際操作中穩健、審慎,用準確的財務數據來保證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合理、完備的財務運作和細致、充分的產業判斷相結合,才能成功地降低并購過程中的財務風險。
論文關鍵詞:企業并購財務風險分析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企業并購也已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較為鮮明的主題。企業并購作為一項實現企業戰略、促進企業資源優化配置的方法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積極作用。由于各種原因,在并購過程中存在著大量風險,其中又以財務風險最為突出.財務風險貫穿于整個并購活動的始終,是決定并購是否成功的重要影響因素。
1 企業并購財務風險概述
1.1 企業并購的概念
企業并購是企業兼并或收購的統稱,是并購企業實現自身擴張和增長的一種方式,一般以企業產權作為交易對象,并以取得被并購企業的控制權作為目的。以現金、有價證券或者其他形式購買被并購企業的全部或者部分產權或者資產作為實現方式。
1.2 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的概念
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是指在并購活動的過程中所存在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導致企業發生財務狀況惡化或財務成果損失的可能性,是并購價值預期與價值實際嚴重負偏離而導致企業財務困境和財務危機。
在某種意義上,企業并購財務風險是一種價值風險,是各種并購風險在價值量上的綜合反映,是貫穿企業并購全過程的不確定因素對預期價值產生的負面作用和影響。
2 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的分類
2.1 目標企業價值評估風險
所謂目標企業價值評估風險是指在并購過程中,由于對目標企業價值的評估而導致并購企業財務狀況出現損失的可能性。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是并購交易的精髓,目標企業的估價取決于并購企業對目標企業未來收益的大小和時間預期。
導致目標企業價值評估風險的因素主要包括:
第一,財務報表風險。財務報表是企業價值評估的重要依據,如果目標企業的財務報表本身不夠真實或者經過粉飾美化,那么計算出來的目標企業的價值就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
第二企業管理論文,利潤預測風險。目標企業以前年度的財務數據對了解該企業的經營狀況有很重要的借鑒作用,但是,并購企業真正關注的是目標企業的未來收益能力,并以此為主來對目標企業進行價值評估。
第三,貼現系數風險。通過預測企業未來價值增值的方法來評估企業價值,貼現率的估計就是一個關鍵問題,而這種估計由于存在很強的主觀性,往往會造成結果的不正確。
2.2 流動性風險
并購占用并購企業大量的流動性資源,將導致并購企業資產的流動性降低。并購后,并購企業可能由于債務負擔過重,缺乏短期融資,導致出現支付困難。當并購企業采取現金收購時,首先考慮的是資產的流動性。流動資產和速動資產的質量越高,變現能力越強,并購企業越能順利、迅速地獲取收購資金論文開題報告范例。這同時也說明,并購活動占用了企業大量的流動性資源,從而降低了并購企業對外部環境變化的快速反應和調節能力,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
2.3 融資風險
并購的融資風險主要是指能否按時足額地籌集到資金,保證并購的順利進行,如何利用企業內部和外部的資金渠道在短期內籌集到所需的資金是關系到并購活動能否成功的關鍵。并購對資金的需要決定了企業必須綜合考慮各種融資渠道。
如果企業進行并購只是暫時持有,待適當改造后重新出售,這就需要投入相當數量的短期資金才能達到此目的。這時可以選擇資本成本相對較低的短期借款方式,但還本付息的負擔較重,可能會陷入財務危機。如果買方是為了長期持有目標公司,就要根據目標企業的資本結構及其持續經營的資金需求,來確定收購資金的具體籌集方式。并購企業應針對目標企業負債償還期限的長短,維持正常的營運資金,使投資回收期與借款種類相配合,合理安排資本結構。
2.4 整合風險
在整合期間,財務風險的形成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根據其表現形式可分為:
第一,企業財務組織機制風險。是指并購企業在整合期內由于相關的企業財務機構設置、財務職能、財務管理制度、財務組織更新、財務協力效應等因素的影響,使并購企業實現的財務收益與預期財務收益發生背離,因而有遭受損失的可能性。
第二,資本運營風險。并購完成后企業在進行資產經營過程中,要對企業的資產、成本、財務運作、負債、盈利等財務職能按照協同效益最大化的原則實施財務整合和科學監控,以實現企業的并購目的。但由于宏觀環境和具體環境的不可確定性,以及企業內部財務行為的管理失誤企業管理論文,而使企業并購后未能實現預期的并購目的,會導致財務風險和財務危機。
第三,盈利能力風險。實施并購后企業資本是否能實現保值增值、能否帶來預期的投資回報是并購企業最為關心的問題。企業并購后的盈利能力風險,不僅關系到企業的持續生存問題,同時也關系到管理者和其他股東的未來收益與債權人長期債權的風險程度。
3 企業并購中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
3.1 盡量獲取目標企業全面準確的信息,降低企業估價風險
中小企業對并購前財務風險的防范,應采取以下對策:
3.1.1 對目標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審查。
目標企業的財務報表是并購過程中首要信息來源與重要價值評估依據。其數據的真實性對評估結果有著重要作用。因此,為了防范價值評估風險,首先就要對目標企業的財務報表審查。對目標企業的各項資產、負債進行清理。評價目標企業的會計計量和確認及會計處理方法是否符合相關準則和規定,財務狀況、財務比率是否恰當,是否有人為操縱利潤的情況。
3.1.2 采用恰當的估價方法合理確定目標企業的價值。
目標企業的估值定價是非常復雜的.一般需要各種估價方法進行綜合運用,采用不同的價值評估方法對同一目標企業進行評估,可能會得到不同的并購價格。并購企業可根據并購動機、并購后目標企業掌握資料信息的充分與否等因素來決定采用合適的評估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清算價值法、市場價值法、現金流量法??傊?,對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應當根據并購的特點,選擇較為恰當的并購估價模型。
3.2 合理確定融資結構
在企業并購中,合理確定融資結構,應當將風險控制放在首位,然后考慮成本最小化。因為一旦融資失敗,將會導致企業并購的財務危機,這樣成本最小化也就失去了意義。并購融資結構中的自有資本、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要保持適當的比例,但在選擇融資方式時要考慮擇優順序。
具體而言:(1)測算企業可利用自有資金的數量和時間。準確預測企業可以利用的自有資金的數量和時間,對于合理使用自有資金,優化企業并購融資結構至關重要。(2)推算企業償債的能力和負債融資的風險臨界規模。準確測算企業的償債能力,并根據償債能力確定融資的風險臨界規模,對于合理確定負債融資規模和避免財務風險具有重要作用。(3)確定并購的股權融資規模。
3.3 增強杠桿收購中目標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穩定性杠桿
收購的特征決定了償還債務的主要來源是整合后目標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首先,目標企業必須是經營風險小,產品有較為穩固的需求和市場,發展前景較好,才能保證收購以后有穩定的現金流來源。其次,收購前并購企業與目標企業的長期債務都不宜過多,這樣才能保證預期較穩定的現金流量能夠支付經常性的利息支出論文開題報告范例。最后,并購企業最好在日常經營中能提取一定的現金作為償債基金以應付債務高峰的現金需要,避免出現技術性破產而導致杠桿收購的失敗。
3.4.整合期財務風險的防范
企業實施并購后,財務必須實施一體化管理。目標企業必須按并購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進行整合。中小企業并購后財務整合的必要性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財務整合的必要性來自于財務管理在公司運營中的重要作用。任何企業如果沒有一套健全高效的財務管理體系,就不可能健康成長。許多中小企業之所以被并購,正是由于財務管理不善企業管理論文,成本費用居高不下,資產結構不合理,反映到產品成本上便是無競爭優勢。
其次,財務整合是發揮企業并購所具有的財務協同效應保證。財務協同效應主要是指并購給企業財務方面帶來的各種效益。一般表現在:通過并購實現合理避稅,預期效應對并購的巨大刺激作用。這些都需要在財務整合的基礎上得以實現。
最后,財務整合是實現并購企業對目標企業有效控制的途徑,更是實現并購戰略的重要保障。并購企業對目標企業的生產經營實施有效控制,并做出及時、準確的決策,重要的前提是具有充分的信息。一般而言,并購雙方的會計核算體系、定額體系、考核體系、財務制度等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并購企業客觀要求統一會計口徑,才能實施有效控制。
4 結論
并購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擴張的一個重要工具。對大多數企業來說,并購比內部擴張更能有效地促進企業成長。在并購中,企業財務管理是整個并購過程中重要且關鍵的一環。在并購中,企業應該重視財務管理環節,要意識到財務風險,并采取相應措施來盡量減少風險。這樣,才能為成功的并購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政府與企業都應樹立憂患意識,通過促進優勢企業并購快速提高我國的整體競爭能力,并在未來開放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包麗瓊,淺談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及其防范企業管理2008.9
[2]陶學偉,企業并購融資風險控制探討財會通訊2009.1
[3]王宗光,常文芳,企業并購財務風險及其度量模型探析財會通訊2009.02
[4]游婉瑜,淺析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及其規避財會研究2008:186-187
[5]王會恒,高偉,并購財務風險分析及控制財會通訊學術版2007:78-80
[6]施金影,企業并購中財務風險問題的思考財會通訊2008.12: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