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1 10:29:51
序論:在您撰寫心理學職稱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社會發展目標
社會發展目標是社會期望在課程目標中的具體體現?!八枷胝谓逃?a href="http://www.xuefeng.info/haowen/35800.html" target="_blank">心理學”課程的社會發展目標是與思想政治教育碩士專業的培養目標相一致的。其培養目標為:培養黨政工作管理干部和學生工作管理干部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因此,要求學生不僅要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本專業系統的專業知識,能夠運用的立場、觀點較好地解決實際問題,還要在理論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講授與傳播方面具備獨立工作的能力和較強的社會實踐基礎,成為能夠在高校從事科研、教學工作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二)學科知識目標
學科知識目標是課程目標實現的載體。學科知識目標會體現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的課程要求上,具體表現為:要求研究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有較為全面、系統的了解,能夠基本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的理論知識,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的歷史經驗,比較系統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研究方法,充分認識心理學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義,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發展動態,提高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的理論認識。
(三)心理發展目標
心理發展目標是課程目標的核心。具體表現為:在認知發展領域,能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的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運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的理論、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運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理論方法從事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教學和實際工作的能力;在情感領域,能夠具有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強烈的事業心,形成較高水平的專業態度和專業價值觀;在行為領域,具備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能夠運用心理學原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運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理論與方法解決現實問題。
二、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課程內容的思考
課程內容是課程改革的載體,課程內容的選擇直接影響著課程改革的質量。以往我國研究生教育的課程內容常常難以處理好研究生課程與本科生課程的差異,過于關注課程內容的知識完整性與學科基礎性,導致研究生課程成為本科生課程的簡單延續,在注重知識傳授的過程中,弱化了研究生課程的學科探索與科研訓練的功能;與此相反,有些學校則忽視研究生課程建設,以和科研立項代替課程學習,或以協助導師完成課題研究、翻譯外文資料等作為課程內容,忽視了研究生課程的學科理論深化的作用。針對當前研究生教育在課程內容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根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生培養目標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的課程特點,我們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課程內容的建構,一要充分反映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成果,特別是國內外最新的相關研究成果;二要堅持科學性、系統性的原則。圍繞這一指導思想,在確定具體課程內容時,要有針對性地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課程內容既要突出理論研究的重點問題,又要遵循學科知識結構的內在邏輯性;其次,課程內容的選擇要體現專業培養目標,突出學科特色;最后,教學大綱和教材的編寫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態度和精神。
三、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方式的思考
論文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學生素質綜合評價;科學評價體系
隨著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不斷深人,對學且的評價方法也隨之發生根本性的變革。因此,對學且進行素質綜合評價就成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通過科學的評價,可U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睡我,完善自我,建立自信,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郎全面發展。而且,通過對學生實施素質綜合評價,百以促進教師素質和品德的提高,促使教師更加適垃素質教育。在對學生進行素質綜合評價的過程中,彩不斷地嘗試和探索,積累了幾點經驗。
一、轉變教師觀念
教師是學生素質綜合評價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實施學生素質綜合評價,關鍵是轉變教師的觀念。教師只有認清了素質教育及課程改革的形勢,更新評價觀念,認識到素質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是堅持彰育機會的人人平等,是對每個學生寄予成才希望,咳起他們的自信心和進取心,才能更好地去組織及實施素質教育綜合評價,才能徹底丟掉以成績論高低、以師生的主觀印象為評價內容的評價方式,才能使素質教育綜合評價之路越走越寬,不斷完善和提高。
二、轉變家長觀念
實施素質教育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是基礎教育全方位的整體性改革。作為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家長歷來所認可及重視的就是以學習的分數來衡量孩子的好壞,因此,要實行素質教育綜合評價,取消對學習成績的百分制而變為等級制,取消一次性評價而變為“形成性評價+綜合性評價”,使家長轉變觀念。只有這樣,家長才能夠理解、支持、全面配合,我們的素質教育綜合評價才能順利進行。
我曾經教過這樣一個女學生,她上課聽講認真,回答問題積極,各方面表現都非常積極,但由于她父親傳統思想根深蒂固,總認為只有考試成績高才能證明自己孩子學習好,所以她背上了很重的思想包袱,以至于只要一有測試她就緊張,成績總不太好。家長看到這種成績總是怒不可遏,就暴打孩子,于是孩子就更加緊張,結果造成了惡性循環。針對這種情況,我找來了家長,先把孩子的優點給家長做了詳細介紹,家長聽了以后非常高興,自然容易接受了我的建議,于是,我借機指出他的觀念是造成孩子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家長聽了我的分析,心悅誠服,認識到了自己觀念的錯誤,轉變了思想,改變了自己評價孩子的方法。孩子的思想負擔減輕了,測試的成績很快提高了。
評價實踐中成功的案例讓我看到了轉變家長評價觀念的實效性,因此,我更加努力探索轉變家長觀念的有效途徑。為了轉變學生家長的觀念,我采取了開家長會、座談會、輔導等形式引導家長學習、認識綜合評價,并且注意正確、合理地使用家長評價,使家長支持、配合教師工作。實踐證明,在學生素質綜合評價中,轉變家長觀念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家長觀念的變革,使素質教育綜合評價得以順利進行。
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那么,在評價中,學生也應該成為主體,成為積極的參與者和合作者。
素質教育綜合評價的各項指標都要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的發展為前提,又為學生的發展而服務。學生參與綜合評價,能夠使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及自信心,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在實際的評價過程中,我努力使學生參與進來。
1.師生共同制定評價方案,選擇貼近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行之有效的方案。只有學生積極參與制定的方案,才能更符合學生的發展特點,更能針對學生的各個方面。
2.采取學生自評、互評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的成績與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我制定了學生自我評價表,要求學生每周及時對自己進行等級評價,以使學生能夠對自己一周來的學習、行為等方面及時進行反思,進行自我調整;對于自我約束力差的學生,則由教師及同學幫助他進行自評。
總之,通過學生為主的方案制定、自評、互評,使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及時反思并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從而促進了其各方面能力的不斷發展。
四、采用激勵性語言
英國教育家羅素說過:“一切學科本質上應該從心智啟迪開始。教育語言應當是導火線、沖擊波、興奮劑,要有啟人心智、激人思維的功效。”學生的素質綜合評價,如果用富有情感、充滿美和激勵性的語言撥動學生的心弦,可起到為學生助跑、加油的作用。飽含真情,切中關鍵又恰到好處的評價,是滋潤學生心田的春雨,是指引學生前進的航向燈,其潛在的功效不容低估。
有人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我班的孫月同學性格木吶,不善于表達。針對這種情況,我總是通過在她本子上寫批語對她進行鼓勵,說她的字寫得漂亮,作業完成有進步,她就很高興,便更加認真地聽講,成績也有上升;于是,我又借此在班會課上夸她有了進步。在這種不斷的鼓勵表揚下,該同學不斷努力學習,期末時她步人了班級前列。
的確,每個孩子都希望被人認可,一句積極性、賞識性的評價,會有效地改變學生自我認識的傾向性和自主行為的調控力,甚至可能改變人的一生。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難發現這樣的事,今天,我們夸這個孩子的手洗的干凈,明天他的手會更干凈。因此,日常我總是隨時注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和進步之處,及時地進行鼓勵、表揚。從而使學生的進步越來越多,自我約束力也越來越強。
五、注重學生評價的縱向性和發展性
學生之間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別,讓學生和比他優秀的人相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的進取心,但同時也會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因此,教師對學生的綜合評價應以學生自身的縱向比較為主,以學生之間的橫向比較為輔,以充分關注學生自身的發展進步,讓學生體驗到“只要和自己比,每天都有新的進步,就很了不起”。讓學生通過綜合評價看到自身的成長、進步,看到老師的寬容和鼓勵,找到自信心,從而不斷進步,拉近與優秀學生之間的差距。
隨著學生的年齡變化、知識水平的提高,對評價方案、方式的需要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我們應根據學生的各個時期的不同需要,隨時改變我們的評價方式,使評價更為全面,更貼近學生的實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六、加強與學生、家長、科任老師的溝通
論文摘要:高中政治新課程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生活、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生活中發展自我。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科素質和在社會中的競爭能力。
長期以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只注重從知、情、意、行四方面人手,力圖使學生在短短的一堂課上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培養正確的品德行為。一堂課的教學都是從外到內,自上而下地灌輸.教師成為“知識的搬運工”。但是由于教師的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發生嚴重脫節.導致課程內容脫離了學生的生活體驗和生活需要而變得抽象、空洞和蒼白無力,從而使學生感到厭倦,無法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造就出來的學生往往是在課堂上和生活中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兩個人。因此,讓思想政治課回歸生活是使課堂喚發生命力的首要前提。
構建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的課程模塊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課標》明確提出:本課程要立足于學生現實的生活經驗,著眼于學生的發展需求,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構建學科知識與生活現象、理論邏輯與生活邏輯有機結合的課程模塊??梢?,思想政治課生活化教學是貫徹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在這一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以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題為基礎設置三個課程模塊,并與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為主導的生活和哲學并列,將思想政治課的內容設計為四大模塊。這反映了新課程整體改革的理念、設計和要求,體現了思想政治課的獨特性質和內在價值,符合高中階段學生的個性特征。同時也為思想政治課教學走向生活化奠定了基石、指明了方向。那么,怎樣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落實“生活化”的理念,以滿足學生對生活的關切,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讓政治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呢?
一、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基本涵義
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是指在政治課教學中,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生活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政治,把生活問題政治化。政治問題生活化。體現“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為生活服務”的思想。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運用政治經濟哲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的社會問題,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生活化”實施策略”
(一)課前準備生活化
1.教師:立足生活,改造教材
創設生活化的學習內容是實施生活化教學的前提。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對于他們理解政治書本知識十分重要。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有意識地在生活中尋找與課本中的知識有聯系的、學生熟悉的場景、事例,用以溝通已有的生活經驗與政治學科知識的聯系.瞄準課堂教學與學生生活的最佳聯結點.以此來誘發學生已有的真切體驗,感受其境。但由于教材中呈現的案例有的與本地區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及原有知識背景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就要求教師在充分理解和領會教材編者意圖的基礎上.從學生的現有經驗和本地區的實際出發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例如在高二《文化生活》模塊的學習中,筆者大量地加入了本土的“寧村抬佛”湯和文化、“張璁文化”、“永昌堡抗倭精神”、“溫州鼓詞”等內容,與課本的相關內容有機整合。
2.學生:體驗生活.積累經驗
學生的生活經驗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寶貴的教學資源,是學生學習的出發點。如果教學中學生缺乏相應的生活經驗,就無法建構起知識與生活的聯系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前要有目的地收集相關資料,體驗生活,積累經驗,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可以在教《經濟生活》模塊“股票、債券、保險”一框內容的前兩天給學生布置任務:到本區的證券交易所、銀行、保險公司收集有關資料;豐富了與課文相關的知識;通過觀察與采訪,學生體會到了這些投資品種的特點,同時也初步感受到金融市場的風險。上課時,學生帶著課前收集的資料,帶著自己的情感體驗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從而使課堂生活味濃、趣味性強。
(二)課堂教學“生活化”
“生活化”教學的關鍵是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根據多年來政治學科教學實踐,筆者總結了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的“三環節教學模式”。
1.激活生活經驗,置疑導入
教師將教學知識與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并設計成富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借助課前收集的資料和以往的生活經驗加以解決。由于學生只能找到一些簡單的辦法,不能將問題徹底解決,從而進入一種“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不能”的悱憤狀態。例如:在學習高二年級《生活與哲學》模塊“意識的作用”一節時.教師提出問題:通過上一節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不管是正確的意識還是錯誤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物質要決定意識。那么大家思考我們學?,F在正在建造的校友樓,在建造前要先有圖紙,然后根據圖紙去建造,那是否意味著先有意識后有物質呢,在造樓的過程中,圖紙(意識)究竟起什么作用呢?教師順勢提出: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意識的作用”。這樣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思考的空間,激活了他們的生活經驗,使他們的思維泛起漣漪,從而拉開了教學的帷幕。
2.創設生活情境,探究新知
置疑導入使學生感受到已有的知識經驗不能解決眼前的問題,從而產生學習新知識的緊迫感。這時,教師可以通過提供相應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探究知識的發生、發展.感受知識的本來面目.最終達到既學習新知識又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根據知識的具體特點和實際的教學條件,教師可以創設如下生活情境作為學生探索新知識的平臺。
第一,創設直觀化的生活情境。教師利用看得見、摸得著的身邊事物創設探索問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活動中提出問題——合作探究——交流結論——體驗成功,學習終身發展所需的知識、技能、方法。在學習《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一課時,我要求學生課前調查龍灣區的經濟發展情況,主要包括皮革、不銹鋼、電器等發展狀況。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社會調查等方法,寫出調查報告。在課堂上我向學生展示一些直觀的材料,通過提出問題、合作交流使他們對自己的知識、能力上升到更高的層次。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體驗成功的喜悅,分享合作的快樂。第二、創設體驗性的生活情境。教師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通過現場體驗.有話可說.有情可感,深刻理解知識。例如:在學習“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時,教師可帶領學生“小記者”走出課堂,采訪龍灣區相關企業、領導干部和村民,調查本地環境變差的真正原因?!靶∮浾摺睜幹蛴嘘P企業負責人和相關人員提問.比如:你們認為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們認為實行什么措施才能有效制止環境進一步不受污染?環保局或政府來此調查并采取相應措施嗎?有沒有試著改變環境,等等?采訪回來后,在課堂上大家又對自己的所提問題進行分析評論,評出“最有價值”“最有深度”的問題獎項。接著,教師趁勢提出問題,運用調查資料,并結合有關內容,分析局部經濟利益與社會全面發展的關系,給學生以無限的情趣。
3.總結升華知識,服務生活
總結能使所學的知識系統化和條理化、思維方法科學化,使情感體驗逐步升華為價值觀、人生觀。教師要指導學生及時地總結學習過的知識、使用的思維方法以及涉及到的人生道理。因此,在學習新知識后.教師要為各層次的學生設計鞏固練習題,同時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樣可以使學生在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發展情感體驗,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共同發展。例如在學習了《經濟生活》中“價值規律的作用”這一框以后,在同學生共同總結了課堂的內容以后.讓學生去分析龍灣當地養殖業的實際問題:為什么前幾年價格很高的文蛤,今年價格比較低,為什么前幾年收益豐厚的養殖戶,今年卻陷入困境,有的瀕臨破產?如何才能使養殖戶盡快地走出困境?這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明白了價值規律就存在于我們的身邊。生活化教學要把抽象的學科知識還原于生活,使知識在實踐中得以驗證和完善。學生通過學用結合還可以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享受學以致用的快樂。
(三)課后延伸生活化
關鍵詞:新課標、化學教學、質疑技巧。
翻開新課本,躍入你眼簾的是,新課本比以往課本多了許多彩圖,多了許多思考與交流,多了許多學與問,多了許多實驗,多了許多資料卡片;少了習題。這許多的不同,給我們做教師的啟發是什么?它告訴我們,再不能用課內灌輸、課外習題強化來教學生,再不能用大量的練習來換取學生的高分;而應非常注重學生的科學素養、可持續學習能力的培養。凝視那些彩圖、思考與交流、學與問、資料卡片、以及有關化學用語的中英文對照,想想自己多年的化學教學歷程,新課程要求我們要更新教學理念,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如何讓學生學得歡喜,學得有余味,積極主動的學。要達到這種教學效果,就要注重師生的雙向交流,科學質疑是加強雙向交流的重要技巧。下面我就在新課標要求下,怎樣培養和激發學生質疑談談我的做法。
一、引導學生課前自我質疑。
心理學認為:激發質疑是使個體在某種內部和外部刺激的影響下,始終維持興奮狀態的心理過程。質疑即提出疑難問題,激發學生質疑可以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可以啟發思維、發展智力,也可以引導學生的思考方向、擴大思維廣度、提高思維層次。所以,我在一節課結束時,有意留出一些時間,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新課。例如準備學習“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時,可布置學生在課前做些準備工作,比如把課本中“物質的量、摩爾、摩爾質量、物質的量濃度”這些化學用語的英文單詞注上音標,有條件的同學可到醫院要一張象教材圖1—14的體檢單,假如是自己的體檢單更好,先研究體檢單中的單位符號。這樣學生可能會有一種文理交融的感覺,有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化學的感覺。多多少少都能帶著好奇與希望得到解釋的心態走進我們的課堂。這樣就為我們創設一節漂亮的課堂提供了好的學習氛圍。
二、課堂中及時設疑。
課本中提供的思考與交流,學與問就是質疑,新課本在內容上與生活和社會發展緊密相聯,這為我們在課堂上使化學與生活、化學與社會提供了雙向互動的條件,也是我們在課堂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好土壤。例如在進行“物質的量”教學時,可要求學生把課前準備的血液化驗單中的有關數據與單位符號進行研究,第7項中的白蛋白43.9g/L,第13項總膽固醇4.27mmol/L。白蛋白與人體的免疫力有關,膽固醇多了人就不健康,這是許多同學都知道的。這時我們可以提出問題:為什么一張化驗單中會有幾種濃度單位符號?你知道4.27mmol/L的含義嗎?這種學好單位符號與人體健康掛上鉤的及時質疑,當然會促使學生專心聽講,教學效果也確實不錯。
及時設疑要選擇好的設疑時機,在最佳處設疑,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及時反饋學生信息。教學的最佳處可以是以下幾種情況:即當學生的思想囿于一個小天地無法"突圍"時;當學生疑惑不解,厭倦困頓時;當學生各執己見,莫衷一是時;當學生受舊知識影響無法順利實現知識遷移時。例如在講授金屬氫氧化物中的氫氧化鋁時,我們特別強調在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在引導學生做完Al(OH)3分別和HCl、NaOH反應的實驗后,設疑:1、能否用NaOH溶液代替氨水制Al(OH)3?2、從酸和堿的定義出發Al(OH)3究竟是酸還是堿呢?接下來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去解決問題。這樣,學生的興趣能較好地得到激發,并促使學生去認真地研讀教材。
三、不刻意追求課堂的完成性。
課堂上注重質疑教學,需要更多的時空,因為探討一個疑問,有時可能會派生出若干個相關的疑問,這樣可能會出現預先備好的課完不成,有些老師也許要拖堂了,這實際上涉及到我們在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評估理念更新的問題。以往我們評價一節課成功與否,我們非常注意教師對教學各個環節的處理,要求既要有引人入勝的開頭,又要有迭起的中場,還要有畫龍點睛的結尾,少了哪一個環節都不行。過去不少人在評價一堂課的好壞時,看的往往也是這節課各個環節是否具備,“起承轉合”是否連貫,因此,許多教師在上示范課時,往往會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上精雕細琢。為了貫徹新的課程標準,我們要敢于大膽地轉變教學觀念,重新定好一堂好課的標準,靈活運用教學環節,不同的教學內容應有不同的評價標準,只要我們在課堂教學的某一方面有所創新,就應該算是成功的課,而不應該面面俱到。允許現在的課堂中“教學環節不完整”,那么我們的自主創造的空間就會更大,拖堂等現象也會大大減少。
四、質疑教學要樹立互動教學觀,把課堂還給學生。
新課程標準這樣闡述課程資源:教科書不是惟一的課程資源,師生要成為課程資源的參與者、操作者和開發者。這就是說我們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從課程資源的參與者、操作者和開發者這個角度說,教師與自己的學生間除了師生關系外也是伙伴關系,教師既是學生的導師又是學生的學伴,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要求我們要注意淡化自己以往的中心位置,突出以學生為本,質疑提問要多樣化,打破傳統教學中質疑提問由教師牽著學生走的思維定勢。運用“你需要請教的問題”、“你想知道什么”、“值得思考和討論的問題”等多樣化的提問方式,激勵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思考,主動探索。例如:進行Na與H2O反應的教學時,在強調安全問題后,讓學生先做實驗,再質疑學生在實驗中看到的現象和得到的信息?學生七嘴八舌的把話說開,你一點、他一點、Na與H2O反應的現象就歸納出來了。互動教學把課堂還給學生,還要求我們不要把自己神化,要允許學生向老師提問題,學生的問題可能五花八門,有與當堂所學無關的,也有超過我們設定的教學難度的,還會有我們老師自己也一時無法回答的,所有這些,我們不能責怪學生,要以微笑從容應對學生,課堂沒時間回答的課后回答,無法回答的可與學生共同探究、或共同上網查詢,或請教他人后再給學生一個滿意的回答。我們沒有必要擔心學生會看不起自己,學生對勤奮好學的老師永遠都是敬佩的,與學生在課后的共同學習,既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進師生情誼;又能激發學生更加主動地探究問題,拉近學生與社會、與生活的距離,也許還能開發出新的教學資源。
五、質疑教學要求我們進行作業設計的改革。
新課本安排的習題數量不多,我們不必擔心學生課后空閑太多,而刻意拼湊一些課外練習給學生做,這樣會違反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仔細研究課本,我發現課本上設計的習題是非常豐富的,為我們開展質疑教學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例如人教版《化學1》必修第45面的第7題:鋁是地殼中儲量最豐富的金屬,但它的價格比鐵的價格高。為什么?如果你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請調查這兩種金屬的相關信息,如存在、開采和冶煉等,然后回答。
再例如:第54面第8題:銅鹽有毒,但在生命體中,銅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請你上網查一查金屬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并與同學交流。
這樣的習題不同以往的填空、選擇、簡答、實驗設計、推斷、計算等,我們千萬不能冷落了它,因為這是最高層次的習題,,它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我們進行質疑教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好資源。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它們,讓學生自動去查、去問、去討論。當然,我們評價學生完成這種習題的的方法也要改革,從鼓勵學生學習的高度去評價學生的作業質量。
最后我想說的是:我們重視質疑教學,要嚴格控制質疑的深廣度,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施質疑教學要注重質疑的階梯,同一個問題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難度,或對同一學生在不同的學段有不同的認知水平,所以有些質疑要避免一步到位,不要對學生問到底,也不要讓學生回答到底,給學生留出深入學習的空間。例如:學習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中的鹽時,課本介紹了明礬與硫酸鐵能凈水,并安排了探究實驗,實驗結束時,我們就可以學生問:你知道為什么明礬與硫酸鐵能凈水?讓學生思考一會兒后,我告訴學生: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必須在選學了六個模塊中的《化學反應原理》之后才能得到解釋。當然也有學生問我:是不是所有的硫酸鹽都能凈水?回答的方式是一樣的。
參考文獻
1、慕菊主編的《走進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2003年7月第8次印刷
第四點:質疑教學要樹立互動教學觀,把課堂還給學生。參考《走進新課程》第9面第三自然段。
2、宋心琦主編的《化學1》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第五點:質疑教學要求我們進行作業設計的改革。參考人教版〈〈化學1〉〉必修第45面及第54面。
論文摘要:高職大學生的心理障礙主要受應試教育、人際交往、貧富差距、戀愛受挫、焦慮、自信心不足等方面困擾,針對高職大學生心理障礙的形成原因,通過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開設心理健康課程,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等方面來培養高職大學生的心理調節能力,使之克服心理陣礙,擁有健康的生活心態。
一、高職大學生心理障礙的成因
心理障礙,通常指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功能失調,主要反映一個人在發展和適應上的困難,包括多種適應不良的心理與行為表現。產生心理障礙的原因非常復雜,有遺傳因素、身體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它們互相影響,互為因果。高職大學生出現的心理障礙主要有以下類型:
(一)自信心不足
許多高職學生在中學時曾是佼佼者,是令人關注的中心,心中充滿著考取名牌大學的憧憬。他們經過高考拼搏最終進人高職學生行列后,發現高職院校無論是校園環境還是辦學條件,都比不上許多歷史悠久的高等院校,那種盲目的自豪感、自信感、優越感,也就隨之消失。同時他們認為,高職就是比普通大專低一等,上高職不是上大學。從而產生失落感和抵觸情緒,引起學習主動性下降,成績下跌。這種困惑和受打擊的心態調整不好,就容易導致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增強。
(二)目標實現后產生的茫然感
目標是個人活動的方向與動力,當失去了目標也就失去了行動的方向和動力。許多高職生在讀中學時,唯一的目標就是考上大學,隨著這一目標的實現,一些同學沒有及時確立下一階段的新目標,往往導致目標、理想、方向的迷失,從而也失去了前進的動力,不知道上大學后該干什么、怎么辦。相當部分學生人學后感到無所事事、迷茫,被動學習、被動生活。剛開學幾周內,一些學生就出現了嚴重的遲到、曠課、上課不帶書、不帶筆等思想紀律松散現象。特別是一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學生。他們把較多的時間花在上網、玩游戲、交朋友和談戀愛上,甚至去賭博、打架斗毆,有的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嚴重焦慮
高職教育是以培養專業實踐技能強,具有一定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生產、建設和管理第一線的高級應用人才為目標。高職教學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要求等方面都不同于中學,學習上要求學生必須學會自主學習,重實踐、重技能。每學期,每個專業除了安排理論課程學習外還有實驗、實訓等教學活動,要求學生有更快、更強的學習適應能力。加上部分高職教師應用能力差,無法很好地教學生掌握應用技術和技能;再者,就業壓力也是學生產生焦慮的一個重要原因。很多高職生自視與普通本科生相比競爭力弱,沒有足夠的信心坦然面對,由此產生對未來的焦慮和不安情緒,誘發了就業焦慮癥。
(四)經濟困難產生的心理壓力
高職院校收費一般比普通大學要高,同時貧困學生占了較大比例,有些學生的學費和生活費都是借的。生活困難對這些學生思想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有的學生擔心學習不好對不起家人,思想負擔過重,嚴重影響生活和學習,甚至想退學;有的不敢面對貧困,總覺得窮是沒面子的事,產生自卑或焦慮;有的無力面對經濟困難,從而喪失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產生了很多的心理障礙。
(五)交往障礙
高職學生處于青年時期,大多數都渴望友誼,迫切希望有良好的人際關系。但由于來自不同地方,受到區域傳統習慣的影響,缺乏社會生活閱歷和人際交往的經驗,加上個性差異,使得部分學生在人際交往上存在很多煩惱和憂慮。有的學生想與異往,但與異性講話就臉紅,到三年級還叫不出本班異性同學的姓名;有的學生過分關心個人的需要,在人際交往中表現為目中無人,與同學相聚,不高興時不分場合地亂發脾氣,高興時則海闊天空、手舞足蹈講個痛快,全然不考慮別人的情緒和感受;有的既驕傲又嬌氣,造成同學關系緊張,以至情緒低落、壓抑。
(六)戀愛困擾
高職學生生理發育已進人成熟期,加上社會文化的影響,他們的性心理很快發展,開始追求異往,談戀愛。但是由于他們的戀愛觀尚欠成熟,以至不能正確對待和處理異性之間的關系。有的學生在談戀愛時出現因單相思而困惑;因熱戀影響學習而煩惱;因失戀而精神萎靡,感到羞愧難當,陷人自卑、心灰意冷之中,甚至走上絕路。
二、解決高職生心理障礙的途徑
對高職生的心理障礙既要治標,又要治本。治本是從根源上對高職學生做心理上的徹底清洗,治標則利用學校、教師和社會組織所在位置的優越性對學生的思想進行適當的疏導,尤其是充分利用好“兩課”在大學先開的優勢,積極占領這一對學生進行“心理按摩”的陣地,培養學生在心理上的自我調整的能力。
(一)借鑒經驗,健全高職院校心理健康工程系統
十幾年來,我國教育工作者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障礙防治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理論上取得豐碩的成果,實踐上獲得豐富的經驗,我們應借鑒過來,結合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高職院校心理健康工程系統。
1.應對高職生的心理和行為特征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深人細致的調查分析,建立起高職生的心理健康預警系統,為做好有心理障礙高職生的安全防范工作提供信息依據。
2.著重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培養高職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其心理機能,促進高職生整體素質的提高與個性的和諧發展。
首先,認真抓好“兩課”教育,充分發揮這一對學生心理按摩陣地的作用,幫助高職生樹立遠大理想和精神支柱,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建立起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精神意志。
其次,充分利用校園網和多媒體等現代化教育手段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教育的時效性,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3.對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應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個別心理指導,幫助他們矯正不良心理狀態,消除思想上的顧慮和情感上的郁悶,重新揚起理想的風帆。當前要進行心理教育的全員師資培訓,加緊培養培訓一支專兼結合、素質較高的心理教育師資隊伍,健全心理咨詢機構,提高心理咨詢工作水平。
(二)突顯特色,創建高職生心理障礙防治工作的基本模式
1.正確認識高職,準確定位。
加強宣傳我國改革和經濟發展的大好形勢以及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政策,重點介紹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歷史、地位、作用及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在今天國家建設和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意義,使學生正確認識職業教育,深刻理解“職業技術教育是經濟騰飛的基石,是民族躍升的階梯,是每個社會成員走向職業世界的必經之路”。積極宣傳國家在這方面的政策,使高職學生消除自卑心理,盡快走出高考挫敗的心理陰影。
2.開展“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活動,激發學生成才創業的激情
“請進來”是請一些高職畢業后工作業績突出的校友,回母校暢談奮斗的經歷和創業的感受,進一步破除一部分學生的“高職將來只能做工難以成才”的消極思想,使之增強自信心,激發成才意識?!白叱鋈ァ笔墙M織學生到與專業相關的工廠企業參觀調研考察,使他們對自己的專業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對自己將來的事業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從而煥發學習專業知識技能的興趣熱晴和動力支柱。在此基礎上,引進學習的競爭機制,采用學分制,設置不同等級的獎學金,評比學習標兵,激發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奮發學習,立志成才。及時反饋和獎懲激勵。要不斷激勵高職學生鉆研學習應用技術、技能和管理知識,要充分肯定,表揚、獎勵他們,使其看到成長的意義和價值,從而產生一種成就感,并形成積極的心理態勢。
(三)排除心理障礙,學會悅納自己
1.正確評價自己
正確評價自我,學會悅納自我,善待自己。大學生應該把今天的自己與昨天的自己相比,看到自己的進步,善于捕捉自己身上的閃光點,有時甚至有必要適當地挑一挑自己崇拜對象的缺點和不足,從而提高自信心。
2.正確對待貧窮
把貧困當作最好的大學,高職生應對自己目前的經濟狀況要有正確的認識和合理分析,貧窮并不可怕,它可以磨煉一個人的意志。作為貧困大學生,應該更感激自己的父母,是他們在極度困難情況下,含辛茹苦地供自己讀書。他們是父母中的偉大者。貧困生應該為自己擁有這樣的父母感到自豪和驕傲。應該把貧窮當作一筆財富,它可以更加激勵人奮進。大學生在為自己生活費辛苦奔波的同時,更加深刻領會到大學生活的來之不易,更加珍惜這難得的學習機會為改變困境而不懈拼搏,培養自己頑強的毅力。
3.掌握交往的技巧和藝術
高職生應當充分認識到人際交往是一門藝術,把它當作一門知識來學習,虛心學習別人成功的交往經驗,在人際交往中,不能消極的告誡自己:我不行!我能行嗎?失敗了怎么辦?而是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勵:我行!我一定能行!從而增強必勝的信心,爭取交往的主動。樹立合作意識,樂于幫助別人。高職生應該正確對待社會中的競爭和合作,牢固樹立合作意識。積極主動與別人交往,主動尋求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從別人那里得到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使自己更快、更好地進步。在為他人、為集體的服務和奉獻中體現自身的價值,贏得他人贊譽,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政治課教學策略
在新的課程理念的指引下,我們21世紀的主人,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應該做出應有的思考和總結,尤其是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領導者,引路者,都應積極應對。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如何才能有效促進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呢?以下是我在這一方面的淺談:
一、以學生為中心,把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有機結合起來
1、以學生為中心,優化政治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今天,在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倡導下,現代的課堂教學要求以“和諧課堂”為目標,教材、教學條件等物的因素被歸置回本來的位置——即教師和學生達成教學目標的運用對象,“圍繞著目標的達成,學生是直接的決定性因素,教師是非直接的、非決定性的因素。因此,優化課堂結構,必須充分利用教學條件和教材,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
2、有效整合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鼓勵者、促進者、組織者、設計者和指導者的作用
(1)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情境設計和模擬以及“活動化”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感受并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用處,從而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2)強化學法的指導,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在此,我介紹兩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對之進行強化的學法指導,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種是基于“知識框架”的學習法?!爸R框架”法需要明確四大基本原則:第一,主題在中央;第二,每個分主題都有一個主要的分支:第三,每個概念用一個詞來表達;第四,如果可能的話,給每個畫幅畫。有一句名詩是這樣寫的:“領新標異二月花,刪繁就簡三秋樹”。我對“知識框架”法的要求就是這樣:一是知識重構,二是簡潔明了。
另一種是“點線面一體化”的分解綜合學習法。點,即是知識要點、知識基本點:面,即是知識網絡、知識“大廈”;線,即是點與面之間知識的內在聯系。
(3)指導學生掌握思維規律,培養創新能力。
第一,注重對書本知識、人生知識和實踐知識的觀察。
第二,注重對書本知識、人生知識和實踐知識的反思。
二、養成分析綜合、辯證思考、合作交流的學風和習慣
哲學政治探究性教學圍繞目標與情境,以“探究共享”為價值理念,注重思考、表達和交流,形成正確的觀念、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為此,教師應該多采用“問題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教學法”等適宜探究的教學法。
1、問題教學法
問題教學法以問題探究為主要線索和鏈條來展開教學活動的教學方法。實施基于問題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注重教學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關注問題、引發問題、探討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和生成新問題的問題探究中生成教學過程。
2、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也稱為“情景教學法”,是一種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內課外相結合,圍繞實際案例進行探究共享,綜合運用自學、討論、啟發、講授和談話等手段的教學方法。通過對案例的探究共享,有利于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術與方法,活躍學生的辯證思維,養成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探本索源、合作交流的學風和習慣。實施基于案例的教學方法重在組織、堅持和有效的教學評價,所以教師要成為教學的“組織者”。
3、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劃分成一系列的教學任務,引導學生帶著一定的任務去發現、探討和解決實際問題,并能夠對任務進行反恩。實施基于任務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也有利于學生在實踐情境中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形成一定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三、對建構學習、探究教學策略進行有機整合
信息技術背景下“問題、探究、實踐”教學模式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借助計算機、多媒體和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整合課程資源和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作出有益的反思、探究與實踐。在這個教學模式中要以人為本,互動合作,實踐創新,使師生雙方有效應用信息技術,充分實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促進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和諧發展,從而達到探究性教學的“整合效應”與“和諧價值”。:
論文摘要: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要想有效的促進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把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有機結合起來;要養成學生分析綜合、辯證思考、合作交流的學風和習慣;對建構學習、探究教學策略進行有機整合。
在新的課程理念的指引下,我們21世紀的主人,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應該做出應有的思考和總結,尤其是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領導者,引路者,都應積極應對。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如何才能有效促進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呢?以下是我在這一方面的淺談:
一、以學生為中心,把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有機結合起來
1、以學生為中心,優化政治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今天,在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倡導下,現代的課堂教學要求以“和諧課堂”為目標,教材、教學條件等物的因素被歸置回本來的位置——即教師和學生達成教學目標的運用對象,“圍繞著目標的達成,學生是直接的決定性因素,教師是非直接的、非決定性的因素。因此,優化課堂結構,必須充分利用教學條件和教材,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
2、有效整合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鼓勵者、促進者、組織者、設計者和指導者的作用
(1)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情境設計和模擬以及“活動化”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感受并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用處,從而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2)強化學法的指導,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在此,我介紹兩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對之進行強化的學法指導,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種是基于“知識框架”的學習法?!爸R框架”法需要明確四大基本原則:第一,主題在中央;第二,每個分主題都有一個主要的分支:第三,每個概念用一個詞來表達;第四,如果可能的話,給每個畫幅畫。有一句名詩是這樣寫的:“領新標異二月花,刪繁就簡三秋樹”。我對“知識框架”法的要求就是這樣:一是知識重構,二是簡潔明了。
另一種是“點線面一體化”的分解綜合學習法。點,即是知識要點、知識基本點:面,即是知識網絡、知識“大廈”;線,即是點與面之間知識的內在聯系。
(3)指導學生掌握思維規律,培養創新能力。
第一,注重對書本知識、人生知識和實踐知識的觀察。
第二,注重對書本知識、人生知識和實踐知識的反思。
二、養成分析綜合、辯證思考、合作交流的學風和習慣。
哲學政治探究性教學圍繞目標與情境,以“探究共享”為價值理念,注重思考、表達和交流,形成正確的觀念、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為此,教師應該多采用“問題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教學法”等適宜探究的教學法。
1、問題教學法
問題教學法以問題探究為主要線索和鏈條來展開教學活動的教學方法。實施基于問題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注重教學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關注問題、引發問題、探討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和生成新問題的問題探究中生成教學過程。
2、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也稱為“情景教學法”,是一種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內課外相結合,圍繞實際案例進行探究共享,綜合運用自學、討論、啟發、講授和談話等手段的教學方法。通過對案例的探究共享,有利于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術與方法,活躍學生的辯證思維,養成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探本索源、合作交流的學風和習慣。實施基于案例的教學方法重在組織、堅持和有效的教學評價,所以教師要成為教學的“組織者”
3、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劃分成一系列的教學任務,引導學生帶著一定的任務去發現、探討和解決實際問題,并能夠對任務進行反恩。實施基于任務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也有利于學生在實踐情境中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形成一定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三、對建構學習、探究教學策略進行有機整合
信息技術背景下“問題、探究、實踐”教學模式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借助計算機、多媒體和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整合課程資源和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作出有益的反思、探究與實踐。在這個教學模式中要以人為本,互動合作,實踐創新,使師生雙方有效應用信息技術,充分實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促進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和諧發展,從而達到探究性教學的“整合效應”與“和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