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1 10:29:48
序論:在您撰寫中學生感恩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中學生自我選擇的非理性在學生的感恩觀形成過程中,自我認同、自我選擇是根本性力量。然而,目前中學生普遍都更重視學習成績,卻忽視自身道德品質的養成。一些學生只關注自身利益,責任感以及使命感缺失,從而影響了他們對感恩的意義的認知與踐行。
2.學校教育中感恩教育的缺位學校是學生感恩品質形成的主陣地,然而,受功利主義教育觀的影響,當前中學政治課教學仍然是圍繞著中考升學指揮棒轉,考試分數成為中學政治課教學評價的唯一標準。學生的感恩教育不被重視,學校的辦學資源嚴重向智育傾斜,德育教育方法簡單,重灌輸、輕啟發,重老師的指揮與組織、輕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忽視學生健全人格以及道德選擇能力的培養,導致一些中學生缺乏感恩之心和人文精神。
3.家庭教育的缺位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但目前,不少家庭在孩子的感恩教育方面存在問題。一方面,許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或兩個孩子,父輩、祖輩容易溺愛孩子,容易助長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感恩;另一方面,許多家長都把孩子教育的重點放在了學習成績方面,對于感恩的德育不重視,這也容易讓孩子變得不懂感恩。
4.社會道德建設的負面效應造成的不利影響一方面,在對外開放過程中,西方一些腐朽的價值觀如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道德觀念涌入中國,影響中學生感恩品質的形成;另一方面,受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影響,目前社會上功利主義價值觀越來越有市場,一些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諸如“知恩圖報”“施恩不圖報”“無私奉獻”等價值觀被沖擊,這些不良現象必然會對涉世未深、缺乏社會經歷的中學生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二、優化初中思想品德課中感恩教育的對策
1.政治老師自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學生,對學生的心理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老師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重要的領航人,應嚴格要求自己,常懷一顆感恩之心,其教育才有說服力,才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學會感恩他人、感恩父母、感恩社會。
2.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因素,突出其情感與價值觀教育價值中學教材的內容有顯性的教育內容和隱性的教育內容之分,隱性的教育內容經常被人忽視。隱性教育內容恰恰是學生態度、方法、情感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憑借。因此,教師要挖掘教科書中的感恩教育資源,滲透感恩教育。如教導學生感謝父母的辛苦付出,感恩老師教授的文化知識,感恩祖國的強大與繁榮帶來的光明前景,感恩自然為我們提供了所有的資源等。
3.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感恩教育實效首先,視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育對象,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如在教授如何孝敬父母時,老師可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滿文軍演唱的《懂你》,讓學生通過感人的歌曲,從中感悟父母的偉大和無私,提高教學效果。其次,教師運用多種手段進行正面教育的同時,還要盡量發揮學生的自我教育。如在課堂教學中,多讓學生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開展探究性教學活動,讓學生憑借其生活經驗,自己感悟感恩的意義和重要性。最后重視實踐教學對于學生感恩教育的價值。感恩教育的社會實踐能讓學生在活動中不斷地反思自己,提升人格境界,培養感恩意識,養成感恩習慣和感恩行為。因此,教師在初中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外,要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如在講授孝敬父母的內容時,可以組織學生回家給父母洗腳,教育學生回家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又如在講授可持續發展戰略時,可以組織學生積極開展保護地球,愛護自然的公益活動,要求學生主動種植樹木花草,愛護每一片綠地,成為愛護環境的志愿者。
三、結語
感恩教育對學生德育品質的培養是多方面的,其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對中學生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有其靈活性、創新性和實效性。感恩教育就是促進德育教育建設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感恩情感的培養,引導學生對情感行為進行思考,在思考過程中樹立優秀的品質、道德觀念,接受德育教育傳遞的道德情懷。
首先,通過作文寫作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通過寫作激發學生心中的情感,讓學生體會愛、理解愛,進而心存感激,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使學生擁有善解人意、孝順乖巧的良好品德。其次,通過詩歌誦讀、講感恩故事等實施感恩教育,以促進學生的德育教育建設。培養學生尊師愛友、孝順仁愛之心。以豐富多彩的感恩故事,打開學生的思路,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體會中華的感恩美德,成長為一個德行高尚的人才。再次,在教學活動中滲入感恩教育,激發學生內心的真、善、美等情感。以感恩之心體會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高尚道德,從而受到熏陶、教育。此外,還可將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推薦給學生閱讀,讓學生從中體會感恩之情,塑造學生高尚的人格、品質。
感恩教育的過程和感恩心理的形成都對德育教育建設有積極的意義。首先,感恩教育的過程是促進學生德育發展的一種手段,學生通過感恩教育體會,提高自身的素養,培養了其良好的道德習慣。例如,學生感恩父母、感恩長輩,就會形成對其的愛護心理,在遇到與長輩年齡相近的人遇到困難時,學生的愛心就自然地發揮出來,會主動地伸出援手對其進行幫助,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其次,通過感恩教育,豐富了學生的情感世界,優化了學生的內心情愫,使學生體會到真摯的、發自內心的情感交流,從而形成了一種廣泛的、淳樸的道德觀念,促進了道德教育的實施。
總之,感恩情懷的培養,使學生的道德教育水到渠成,加深了學生對高尚道德的體會和理解,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有利于中學德育教育的開展。同時,感恩教育又是德育教育建設的重要手段,通過感恩教育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思想認識,有利于學生對我國優秀文化、品質的繼承和發揚,促進學生良好情操及完美的人格形成。
二、結束語
1.研究對象
采用方便取樣在貴陽市某中學八年級選取兩個平行班。一個班為感恩團體輔導組(n=54),其中男生24人,女生30人,平均年齡14.2±0.4歲。另一個班為常規教育組(n=54),其中男生26人,女生28人,平均年齡14.2±0.2歲。
2.研究工具
采用感恩問卷(TheGratitudeQuestionnaire-6,GQ-6)。該問卷包括6個項目,要求被試根據最近的實際感受進行評價,該量表用七點計分,其中項目3和6為反向計分題,計算所有項目的平均分,分數越高表示感恩傾向越強;GQ-6的Cronbach'sα系數為0.81,采用奇偶分組法的分半信度為0.82,重測信度為0.70,信度指標均達到了測量學可接受的水平,GQ-6具有較好的信度。該問卷題量少,不容易使參與測試的中學生產生疲勞效應,從而能收集到更加真實有效的數據。自編團體活動滿意度評價表。主要調查成員對團體活動的滿意程度,團體活動帶來的收獲。采用“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完全同意”5個等級評價參加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的感受。
3.研究方法
本次團體輔導是發展性的團體心理輔導,目的是培養良好的感恩意識、促進感恩行為。此次團體輔導結合感恩三維結構理論,圍繞感恩認知、感恩情感體驗及感恩行動設計團體輔導方案,共開展6次活動,每周1次,每次2小時。團體輔導教師具有國家心理咨詢師資格,團體輔導過程主要采用講授、游戲、討論等形式。每次活動結束后讓成員寫下自己參加活動的感想及建議,合理調整團體輔導活動。常規教育組不進行任何團體心理輔導,也不告知其為常規教育組成員。整個團體輔導活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導入階段。加強成員之間的認識和溝通,使彼此不熟悉的成員相互了解,營造愉悅的氛圍,建立安全、信任的團體環境。第二階段:展開階段。創設感恩情境,引導學生捕捉生活中感受到的恩惠,產生感恩情緒,逐漸形成感恩意識。并從實踐層面引導學生進行感恩,將感恩落實到日常行為。第三階段:結束階段。分享活動感受,回顧成長過程,結束團體輔導。
4.效果評估
干預前后,兩組分別填寫感恩問卷(GQ-6)。感恩團體輔導組在活動結束后填寫團體活動滿意度評價表,進一步評價團體心理輔導的干預效果。
5.統計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對數據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和配對樣本t檢驗。
二、結果
1.干預前后兩組的感恩傾向評分比較
團體輔導前,感恩團體輔導組和常規教育組感恩傾向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團體輔導結束后,感恩團體輔導組感恩傾向得分顯著高于常規教育組。感恩團體輔導組后測得分顯著高于前測得分;常規教育組前后測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干預前后兩組的感恩傾向量表差值比較
感恩團體輔導組感恩傾向得分的差值顯著高于常規教育組。3.團體活動滿意度調查感恩團體輔導組在7個調查項目上持“同意”和“完全同意”態度的百分比分別為96.3%、92.6%、85.2%、88.9%、98.1%、100%、96.3%。
三、討論與建議
關鍵詞:生物教學;感恩教育;滲透方法
當今世界存在一系列令人擔憂的安全問題,安全問題已成為當今社會影響人類生活的重大問題,也成為當今世界關注的一大熱點。當今社會關于關愛生命、珍惜生命的宣傳太少了,尊重生命是人性的基礎。在提高全民安全意識、化解社會矛盾的熱潮中,中學生物教學對青少年一代進行感恩教育,占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當前的生物教學中,對感恩教育方面的滲透,仍普遍做得不夠。針對這一現狀,以“生物圈中的人”為例,談談本人的一些做法。
一、挖掘教材內容,培養感恩意識
教師應依據教學大綱緊扣教材,認真鉆研教材中有關教學內容,使生物學知識與感恩教育緊密聯系起來,明確教材各章節中有關教育的內容,把感恩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去,使學生既獲得了生物學知識,又懂得感恩和珍愛生命的道理,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的感恩意識。1.講述課本知識,樹立學生感恩意識。在“生物圈中的人”這一單元中有許多關于人的生理結構方面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解時,能將這些知識與父母、學生、自然、社會聯系起來,使學生樹立感恩意識。例如,在“人的生殖”這一節中,我首先用“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來描述孕育一個生命的不易,然后再講述懷孕、生產的過程的艱辛、不易,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生命的來之不易,形成感謝父母、珍愛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意識。再如,在講“青春期”一節時,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身,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征,愛護身體,加強鍛煉,為自己一生有個健康的身體打下基礎。我用“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這句話引導學生認識到一個健康的身體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父母給予我們生命的珍惜,是感恩的一種形式。2.介紹生物現象,使學生懂得感恩。在教學中,我向學生介紹在自然界中有羔羊跪乳、烏鴉反哺的現象,說明動物尚且知道感恩,何況我們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呢?有一句話叫“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應知物力維艱”,就是告訴我們吃的、穿的來自自然,來自他人,來自父母,我們應該懂得感恩。我們從家庭到學校、從學校到社會重要的是要有感恩之心。
二、聯系生活實際,培養感恩意識
在學生牢牢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還應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過程中去實踐。例如,我在講“關注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一節時,引導學生分析“什么是合理營養”,再問“在日常的飲食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要求學生運用有關合理營養的知識,為父母或長輩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要完成好這個作業必須對父母或長輩的健康狀況有所了解,這就促成了學生與父母長輩的交流,從而使學生學會關心父母長輩,用實際行動感恩父母。再如,在講“輸血與血型”一節時,在學生掌握了血型和輸血的相關知識后,我講述了一位澳大利亞現年74歲的老人哈里森在獻血長達56年的時間里挽救了200多萬名嬰兒的生命的故事,培養學生珍愛自己和他人生命,懂得感恩,樹立無償獻血回報他人和社會的觀念。
三、豐富課外活動,與現實聯系,強化感恩意識
組織豐富多彩的生物課外活動,不但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而且能加強對學生進行感恩意識的教育,擴大學生的知識面。1.舉辦感恩教育講座是學生課堂所學知識的延伸,可讓學生更加認識到感恩的意義和重要。如學校舉辦的感恩形象大使丘禮飛的“感恩讓我飛得更高”的報告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學生意識到感恩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道德,對于個人來說,感恩是富裕的人生,它是一種深刻的感受,能夠增強個人的魅力,開啟神奇的力量之門,發掘出無窮的智能。2.利用特定節日,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每年的母親節、父親節等都是與感恩教育有密切關系的節日,也是培養學生感恩意識的關鍵時間,在這些節日里,我們開展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如出一期以感恩為主題的墻報,組織學生開展以“感恩”為主題的演講、攝影、小論文、小報比賽等,讓學生懂得感恩的重要意義,時常懷有感恩之心,使感恩成為一種習慣和態度。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搜藏與親人的溫情照片。共同回憶昔日的美好,感受家庭的溫暖與關懷,學習央視春晚的“時間去哪了”感恩節目,孩子們把童年生活中父母對自己關愛的照片收集起來,用文字記錄照片拍攝時間、地點,以及簡要的情節,并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這些一幅幅溫馨的照片,使孩子們瞬間找到了失落的感恩之心。他們逐漸明白父母為他們所付出的不僅僅是金錢,更重要的是愛。我們可以設計這樣一節課,為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可進行游戲導入,引起情感的共鳴,利用大屏幕展示課前學生們準備的小時候的照片,問學生:“你們能猜出來這是班級的哪位同學嗎?”于是出示了相對應的現在學生的照片,并進行對比。說“:同學們,你們現在都長高了,變壯了,長大了,容貌發生了許多的變化,但是,長大僅僅是指身體、容貌的變化嗎?回答是否定的,那么,長大還體現在哪里呢?“”長大要學會幫助爸爸媽媽洗碗;長大就是學會體諒爸爸媽媽……”大家眾說紛紜。“同學們說得很好,長大就意味著懂事了,知道感恩了,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展示你家庭的親情照片,敘說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這樣的設計使小學生們真正地回顧家庭的溫情故事,感恩教育得到升華。
二、觀看感恩影視資料
多媒體圖文并茂,它是感恩教育教學的重要的載體,小學生們喜歡多媒體教學,喜歡看視頻節目,教師要因勢利導,牢牢抓住這個契機,選取感恩類的視頻給小學生們觀看。觀看歷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對于“割腎救母”田世國、“最美媽媽”吳菊萍等這樣的感恩的人物會記憶猶新,并對自己感恩的心有一個對比,決心向之學習。此外,還有《最美女教師張莉莉》專題片、《一個也不能少》等影片、鄒越的感恩教育激情演講等都對學生們的感恩教育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還可以讓小學生們學唱《說句心里話》、《燭光里的媽媽》等感恩教育歌曲。
三、開展感恩實踐活動
教育家陶行知曾說:“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當我們把感恩教育切入實際生活之時,當孩子把感恩之心化為感恩行動之時,我們的教育應該是初見成效了”。所以,為了讓感恩教育深扎根于小學生們的內心世界,成為一種終身的良好道德情操。感恩教育就要落實到行動中去。讓小學生們積極參與感恩教育的綜合實踐活動,這樣以來,小學生才能“知恩于心,感恩于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回報社會。教育者要積極引導,教育學生將感恩意識化為行動,日常生活小事是培育感恩大樹的養料,從小事做起,將感恩之行落實在日常行為之中。
四、總結
具體的說,光合作用除了制造數量巨大的有機物,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并且貯有在光全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以及維持大氣中CO2和O2含量的相對穩定外,還對生物的進化具有重要作用.課堂滲透:我們一刻也離不開空氣,植物在不停地為我們人類和其他動物制造空氣;沒有食物我們就會餓死,植物在不辭辛苦地為我們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我們需要綠茵,植物為我們遮擋陽光;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O2結合形成O3,有效濾去紫外線,防止紫外線對生物的傷害.難道我們不應該感恩養活我們的植物嗎?例3教材內容:結合水是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自由水是化學反應的介質,自由水是許多代謝反應的反應物,如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各種水解反應;自由水在生物體運輸代謝產物,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課堂滲透:(1)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恩對我們有幫助的人;(2)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是生命的組成物質,我國還有成千上萬的人喝不到干凈的水———感恩自然界的水源,珍惜每滴水,愛惜每一滴水,形成節水意識,養成節水習慣.
二、課堂教學中進行感恩教育的實施案例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冊第五章第二節《高等動物的個體發育》———感謝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高等動物的個體發育》一節課的教學內容講解之前,先給每位學生發一個網兜.要求每一位學生將大于七八公斤的書(約20本課本)裝進網兜,然后將網兜系于腰間.(學生非常好奇,并感覺很好玩)老師按照教材安排,先述高等動物從受精卵開始經過卵裂、囊胚、原腸胚、分化各組織和器官,直到發育成一個幼體.在引導學生學習胎兒發育過程時,首先讓學生看胎兒各發育階段圖和胎兒、臍帶、胎盤的關系圖,讓學生思考、討論:“在胎兒的發育過程中,胎兒的營養從哪里來的?胎兒產生的廢物靠誰排出?懷孕對母親造成哪些影響?”問題的思考和交流讓學生感悟到媽媽懷孕的艱辛和無私的付出,激發學生對媽媽的感激之情.隨后,安排學生觀看正式音像出版社出版的有關青春期教育VCD音像資料“母親在分娩時的真實錄像”,有“身臨其境”之感的分娩錄像讓學生體驗到了母親生育的艱難和不易,學生心靈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更進一步激發了學生感恩父母、報答父母之情.隨后讓學生將自己帶著七八公斤的書坐40分鐘的感覺講一講.同學們七嘴八舌,這時他們也明白了老師的用心,并親身體會到母親懷孕的艱辛,自然地產生了對父母的敬重和感激之情.實踐說明,感恩需要感悟,感恩更需要行動.學生在感悟和行動中學會了感恩.
三、在生物科技活動中進行感恩教育
結合各類生物科技活動,開展感恩教育.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的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每年都有許多以生物學為主的科普宣傳和科技活動.如:“愛鳥周”、“植樹節”、“世界環境日”、“世界氣象日”、“世界衛生日”、“艾滋病日”等,各種環境保護、自然生物資源保護的法律法規周年活動日等.課題組、團委和學生處結合,組織學生利用每班的黑板報、櫥窗配合學校的活動進行宣傳,要求在宣傳中加入感恩大自然、感恩親人、感恩生命等的內容.學生通過活動進行了體驗,受到了教育.
四、將生物學科感恩教育向班會和有關活動延伸
【關鍵詞】感恩;感恩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
椐報道:蘭州女子楊麗娟自16歲始,一相情愿地瘋狂追逐男明星已13年。此期間不僅荒廢了學業,而且不找工作不談戀愛,一心癡迷于劉德華,因而陷入走火入魔難以自制的非理智狀態。女兒在追星上的偏執、自私和不可救藥讓她父親徹底絕望了。已心力交瘁、窮困潦倒的他,也沒有能力再幫她二見“偶像”,只能以一死來解脫。這一切包括其父之亡,都是由于楊麗娟失去理智地狂熱追星所造成。父親自殺后,楊麗娟竟然冷漠地不予理睬,棄尸于港而偕母回甘。如何對得起父親對她的愛以及對她追星的無條件支持?為人子者如此不孝和冷血,怎脫得了“”之謂?
一、“感恩”由來
感恩節源自美國。據說,感恩節的設立,最早是用來感謝北美印地安人的。感恩,在西方應該算是有比較長的歷史了。在我國,自古就有“羊跪乳,鴉反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等古訓?!案卸鳌钡慕忉專骸皩e人所施的恩惠表示感激。”人們是因為得到他人的幫助受了恩惠而由衷表示感激,是出自對人類共通的一種本性的感激之心,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是一種自發行動。它既是一個系列的心理過程,又是一個行為過程,就是意識到今天自己獲得的一切,不是憑空而來,除了自己的努力,還有許多人在背后的創造和奉獻。感恩絕非“感恩戴德”的臣民心理,因為從人格上來說,感恩者和被感恩者是平等的,只不過出于各種原因前者產生某種匱缺需要后者援助。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個人應具備的基本品質,天生就是和貪婪,吝嗇,冷漠對立。
“別讓中國現在孩子成為不懂感謝、不愿感激、不會感動,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边@是某政協委員在兩會上的觀點,建議中國設立自己的感恩節?!案卸鹘逃睉獎荻?。這也許算是一個嘗試,也使人們對年輕一代“多點人情味”有了些許希望。這不僅僅要求社會的警惕,也警告包括父母們在內的一群人,別再對孩子們的道德滑坡視而不見,因為他們關系到的是整個民族的未來。
二、學生缺少感恩心的現狀
作為一名職高的教師,,我敬業愛生,每逢農歷“三月三”,都會自掏腰包給我班學生煮雞蛋,但學生中總會有“這蛋不是土雞蛋,不好吃”的說法;“中秋節”到了,給學生精心挑選的月餅,也有同學說:“這月餅不合我的口味”;我班一男生,由于自幼家境困難,父母被迫雙雙外出打工,無法照看他,16年后,父母接他到城里上學,在他父親出差,母親急性闌尾炎住院,需要人照看時,他竟然離家出走20多天,目的是為了報復父母當初沒有照看小時侯的他,他現在就是要讓父母難受等。像頂撞老師,學生不服家長的管教,要離家出走……這些種情況不僅僅存在于現在的職高,類似情況媒體上常有報道。
身邊所見讓我覺得現在的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缺少了最基本的感恩之心,作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和義務來培養學生的感恩心,于是我在班級里布置了一個小任務:讓學生回家洗一次碗,體會一下做家務的辛苦,也讓學生了解家長們的感受。當即就有一部分學生不以為然,更不屑去做這樣的事。第二天,只有小部分家長覺得這樣的作業很有必要,他們難得看到孩子們主動要求勞動,并對他們的勞動加以了肯定。這樣的結果讓我大失所望,也沒有達到我之前想要的基本教育目的。雖然學生的回答可能會有所保留,可在他們的回答和對完成這一任務表現中也不難看出某些事實:他們覺得家務是家長理所應當的事,與他們無關,他們參與家務是額外勞動。
三、學生缺少感恩心的原因
首先,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長輩們把他們當作寶貝,從來不讓他們吃苦,而享受過度寵愛和溺愛的孩子有可能養成掠奪式的生活態度,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得尊重他人、不能接受別人的批評、與他人難以合作等等。而父母如果以民主、理性的方式進行家庭教育,孩子會變得富有愛心、開朗活潑、健康樂觀。從小孩生下來一直到十二三歲,父母是孩子學習的第一榜樣。如今,不少家庭急功近利,在孩子教育上重學習、輕品德,把分數、升學、上重點學校得至高無上,嚴重忽視品德教育、情感教育;加之,一些家長受自身文化素質、道德修養的限制,缺乏對孩子人生觀、價值觀等正確的引導和教育。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不可能站在別人的立場看待問題,也不會考慮別人的利益和感受,自然談不上感恩。
其次,社會感恩教育缺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接觸到的卡通、網絡、新聞媒體等公共媒介中,只注重經濟利益,忽略了對孩子的基礎教育。
再次,學校過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道德教育真正缺乏的是實效。與其先治國平天下,不如先修身齊家,因為直觀的東西比抽象的東西更好理解。而對于中小學生而言,“愛家、愛父母”也遠比“愛祖國、愛人民”實際得多。
此外,孩子們在現實的生活中接觸到的諸如文章開頭所描述的事實,如果沒有得到糾正和正確的教育引導,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對此種現象的認可性,以為原本就該如此。這些不良社會現象或多或少都對孩子們產生著負面影響。
四、學生缺少感恩心的拯救措施
孩子們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道德思想的完善都不是與生俱來的,所以我們沒有權利去責怪現在有道德缺陷的孩子們,但我們有義務去改善和挽救正在漸漸淡化的道德觀念和日益冷漠的心。只有社會的各個部門都行動起來,社會中的每一份子都重視起來,我們的和諧社會關系才能建立起來,我們的未來才有希望。
(一)作為孩子最初教育者的家長們,應該以身作則,從小就培養孩子們的感恩之心
愛孩子,就要習慣讓孩子干一些家務,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要讓孩子了解家里的難處、父母的辛勞,從而珍惜眼前擁有的幸福,對父母產生尊敬、愛戴和感激之情。讓孩子體會到父母是因為愛他才會為他付出這么多,讓孩子了解父母生活、工作的壓力和艱難。
我在家訪、電訪和家長會上特別加入了加強孩子們“感恩教育”的內容,描述了在完成感恩任務后學生的表現,并把班級調查的結果反饋給了家長,當家長們發現自己的孩子最不愿與自己傾訴時甚感失落。并和家長們協商在以后的學習教育中如何融入這方面的教育,家長們也表示會配合學校的活動,更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觀點和措施。如,在家里安排孩子一定量的勞動要求;有機會帶孩子深入貧困山區,體會那里孩子生活的艱辛;暑假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孩子體會生活的辛苦等。愛的規矩,是需要從小訓練的,不要讓孩子覺得,所有的人為他服務,都是理所當然的。愛孩子要讓孩子懂得體驗權利和義務的對等性。
(二)學校和老師要清楚基礎教育固然重要,道德教育更不能松懈
1.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一位合格的班主任,無論在學習上、生活中、思想上都要對學生加以關心和引導,但這并不表示班主任在生活中擔當“保姆”角色。班主任要學會“偷懶”,平時多創造一些機會讓學生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既能鍛煉學生做事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獨立生活能力。學生完成得出色時,班主任要及時鼓勵,予以肯定。讓學生明白“有付出才有收獲”的道理,從中讓學生體會父母的辛勞,老師的苦心。
2.以身作則,做好學生的楷模。愛的傳遞永遠不可能靠說教來實現,榜樣的表率作用是最奏效的。教師的品格對學生構成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這力量絕非教科書、格言和道德說教所能代替的,它不是貼在墻上的豪言壯語,也不是寫在紙上的名言警句,更不是掛在嘴上的信條。它體現在教師的品格之中,由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點一滴注入學生的心靈。教師必須隨時隨地加強自己的修養,以身立教。教育講究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感恩并不是簡單的行為習慣養成,急于讓孩子感恩而進行嚴格要求,急于將責任的擔子壓在孩子身上,都是不切實際的。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效仿的楷模。在品德教育中,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并用實際行動表達對他人和社會的感激。
3.舉行感恩活動,加強感恩意識的宣傳。(1)在班會課中結合社會中的感恩典型事例(這些典型事例都要求由學生自己去尋找)展開討論,在班級中樹立感恩的基本意識。
(2)尋找身邊值得感恩的小事,如班級衛生委員雷康晚自習后,默默無聞為班級關門窗,從無失責,確保班級教室里的財務安全;班里的盛燦煒同學長期負責了教室里黑板的保潔工作,確保老師上課舒心等等。對類似這樣的同學予以肯定,這正是大家值得感恩和學習的鮮活事例。
(3)感恩從身邊小事做起,明確自己在班級中的責任與義務。作為學生履行學生的基本義務,遵守學?;疽幏叮辉诎嗉壌髵叱?,要求學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自己承包打掃任務,并對自己的勞動負責;要對保潔的同學感恩,不隨地亂扔垃圾;要對幫助自己的同學感恩,多說謝謝。
(4)在周記中回顧和記錄自己的感恩心得,發現身邊的感恩事件。從中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過程及對感恩教育的接受程度。
(5)回報父母養育恩,為父母做一件事,如整理房間、洗碗、給父母捶背、為父母倒茶等,從中體驗父母的的艱辛和不易。尋找父母身上讓自己感動的東西,感謝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和付出。
(6)對同學對他人,可以開展“同學的愛”“同學給我的關心或幫助”等系列征文活動、演講比賽;對老師,可以從“難忘師恩”作文比賽、黑板報出版、演講比賽等形式多樣的“感恩”活動。另外班級經常有意識地組織一些集體活動,如籃球、接力等比賽,讓學生懂得要想取得勝利,必須團結合作,齊心協力,克服自私、斤斤計較、不愿合作的缺點,感受愛和團結的力量,感受互相尊重、謙讓、寬容、友好合作的快樂,激發感恩的情感。
同時,我們在開展感恩教育工作時,可以收集一些與感恩教育有關的傳統故事、中外經典故事,在班團活動課、團隊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春風化雨”般的引導,喚起學生心靈深處的“感恩”的善根,使學生在故事中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啟發道德的自覺,促使學生感恩心理的養成;可以用“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等與感恩教育主題相關的古詩詞或中外名人名言,以張貼在教室墻壁上,以朗誦比賽,以寫感想等形式來激發學生的感恩的情結,積極營造出“感恩”的教育氛圍,以氛圍來影響人培養人塑造人;可以創設一些活動情景,用“心理換位”的方式讓學生去積極參與“感恩”活動中,在親身體驗中感悟著“父母的養育恩、老師的苦口婆心教導、他人對自己的關心幫助與友善”,引導學生在相互理解中體驗“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美德。經過一系列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的學生的“感恩”實踐活動,讓學生學會尊重別人,學會感激,學會回報,學會做人。
另外,傳統評價體系也做出適應性調整,在評比優秀的時候,那些雖然學習不優秀,但對父母很有孝心,喜歡幫助同學的學生,也應肯定其閃光的一面。學校在評優時就設立一些肯定品德優秀的獎項,如愛校之星、奉獻之星、團結之星、勤儉之星等等。
(三)社會正面感恩教育必不可少
第一,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賦予感恩教育的內容,比如兒童喜歡的動畫片。
第二,在輿論方面造成正面的宣傳,發揚二十四孝等傳統思想中好的一面的教育,對于社會中出現的過河拆橋,落井下石等與感恩之心背離的行為給予嚴厲的批判和打擊。
中國有句俗話:“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感恩是中國人的美德,懂得感恩是一個人最起碼的道德品質。感恩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感恩教育是培養孩子責任感的重要基礎。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會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會覺得自己有責任去回報社會,對自己所做的事負責。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還是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條件。
五、結語
我們社會、家庭、學校要意識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在積極開展“八榮八恥”教育的今天,我們要把感恩教育作為榮辱觀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以“感恩報德”為榮,以“忘恩負義”為恥,努力營造一種全民知恩圖報的良好社會氛圍,為構建和諧社會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玲.感動,班主任之友[J].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