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1 10:28:41
序論:在您撰寫新聞傳播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內蒙古大學新聞學專業是經教育部和人民政府批準的全區第一個新聞傳播類本科專業,2008年,被評為自治區品牌專業。在多年的實踐教學中形成了較為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即根據傳媒技術的發展和現代傳媒的人才需求取向,確定新聞傳播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培養具有現代傳播理念,具備較強“全媒體意識和技能”,具有較為寬厚的人文與社會知識及科學知識,熟悉我國新聞、編輯出版行業的法規與政策,熟練各種現代新聞傳播手段與技術,能在政府部門、新聞與出版單位、宣傳以及企事業單位、軍隊等行業與部門,從事新聞宣傳、采編策劃、書刊編輯、網絡策劃、管理等工作的全媒體復合型專門人才。由此,確定新聞傳播學專業實踐教學的重點為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即始終關注本學科前沿成就和發展趨勢,培養學生現代新聞理念與全媒體新聞報道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與修養,實事求是的作風,不斷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熟練地運用現代數字傳播技術,掌握全媒體新聞采編技術,全面提高學生就業市場的競爭力。
二、搭建完善的全媒體實踐教學平臺
內蒙古大學新聞傳播實驗中心是自治區級新聞傳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擁有良好的實驗、實踐設備。以此為依托,在突出傳統新聞傳播學與網絡技術融合的教學特色的基礎上,立足于新媒體發展方向,建成了完善的全媒體實習平臺。包括網站平臺:內蒙古文化(www.nmgwh.com);電子雜志實習平臺:支持數字出版專業學生編輯出版全媒體電子雜志《渴望》,現已連續出刊30期;IPad版電子期刊實驗平臺:由學生分組制作;電子紙閱讀器出版實驗平臺:由學生分組制作電子書。通過全媒體實驗平臺的建設,實現了培養出集采、寫、編、錄、攝互聯網運用和現代設備使用于一體的復合型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2013年6月26日,組織學生外出到禾華農牧林綜合開發有限公司進行移動采編訓練,歷時三天,全面訓練學生移動采編技能。這次采訪通過微博、微信、網絡即時上傳新聞稿件20條,采寫編新聞稿件50篇,拍攝圖片200余張,拍攝的電視新聞片《希望》,制作圖片展板《走在希望的田野上》。這次采訪活動讓學生走進生活,充分感受到現代企業的發展狀貌,同時,也領略了全媒體新聞采訪的特點,強化了學生的社會責任與意識。2010年,以新聞學系學生社團“鑫源報社”創辦的刊物,并獲校學聯“優秀社團”稱號。馬強老師指導的“內蒙古大學新聞學官方微博”,編輯出版專業學生制作的電子雜志《渴望》、新聞學專業學生主辦的“內蒙古文化”網站、拍攝的電視新聞專題節目《內蒙古大學漢語系建系五十周年專題片》(2009年)、《國旗班的故事》(2012年)、《流流狗的訴說》(2012年)、《深視滿洲里》(2013年)在校內外產生了較為廣泛的社會影響。
三、建立系統的全媒體實驗教學模塊
新聞實踐教學中要加強全媒體技術和理念訓練,依托新聞實驗平臺,逐步建成全媒體實驗教學模塊,培養學生全媒體新聞采制編播能力。
1.報紙模塊。
提高學生紙質媒介新聞編輯與策劃能力。主要用于培養學生應用方正飛騰軟件處理數碼報刊編輯等業務,利用Photoshop軟件加工處理圖片,培養學生掌握新聞采訪、寫作、編輯、評論、專業圖像處理等業務流程、步驟以及實踐層面應采取的關鍵技術。
2.廣播電視模塊。
學生通過了解和掌握先進的影視高清影視多媒體制作手段,培養從事電視新聞節目和訪談節目采制、演播、視音頻節目編輯、主持、網絡直播等工作的能力。
3.數字出版模塊。
建立符合專業特色的數字出版教學、實習與科研系統。培養學生較強的數字出版物編輯、設計和制作、能力;熟悉國內外先進數字出版業務系統的運行流程。
4.數碼攝影模塊。
以室外拍攝、攝影用光布光、彩色膠片掃描等實驗為基礎,培養學生系統的影像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熟悉國內影像后期制作業務系統的運行流程。應用設備及常用配套軟件的安裝使用,具備影視多媒體前期采集到后期編輯的相關知識技能。建立符合專業特色的攝影課程的教學、實習與科研系統。培養具備專業攝影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技能,能在新聞媒體企事業單位從事影像制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5移動采編模塊。
學習突發事件新聞報道快速反應機制的關鍵技術,了解第一時間報道,現場報道,動態追蹤報道,深度報道和預警報道的步驟、作用,理解危機管理視域中新聞報道快速反應機制的功能和作用,開展全媒體技術演練。
全媒體實驗教學模塊實施以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獲得了極大提高,特別是學生網絡數字傳播技術的掌握獲得了較大提高,在網絡媒體及相關機構就業的學生逐年增加,包括:國際在線、新華網、人民網(英文版)、搜狐、新浪、CCTV內蒙古電視臺、公安部網絡宣傳處等。2009年至今,學生在《光明日報》、《中國經濟時報》、《海峽都市報》、中央電視臺、搜狐、新浪、《內蒙古日報》、《內蒙古電視臺》、《內蒙古晨報》、《北方新報》等區內外百余家新聞媒體上發表新聞報道作品近1000余篇,其中報紙260篇,廣播電視120余篇,網絡編輯稿件近500余篇。2009級新聞學生拍攝的《那年》、《一種念想》、《校園面對面》、《水壺終極轉》《止戰之殤》、《屌絲男生》在網絡傳播中引起了較大反響,點擊率達到5000以上,2009級新聞班為學院新聞實驗中心制作的4部專題片風格迥異,上傳至在國內外比較有影響力的視頻網站,如優酷、土豆、YouTube等,供網民分享。
四、建立穩定的多媒體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是實現教育、教學目標,全面貫徹新聞傳播學專業教學計劃,培養復合型、應用型新聞傳播專業人才的重要環節,自1987年新聞學專業創辦以來,內蒙古大學新聞學專業始終十分重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經過20多年的發展與建設,先后與內蒙古地區十多家媒體簽訂了實踐教學合作協議,建立起涵蓋內蒙級新聞媒體、盟市級新聞媒體、行業媒體、中央級新聞媒體駐記者站,覆蓋平面媒體(報紙、期刊、圖書)、電子媒體(電視、廣播)、網絡媒體(蒙漢文網站)、新媒體(手機報)的立體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體系。2012年,與內蒙古電視臺合作建成了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內蒙古大學新聞傳播學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013年在呼和浩特市綠籬攝影沙龍影視公司建立了攝影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新聞傳播學專業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保障。新聞傳播學專業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為近百名實習生提供新聞采編的真實環境,讓學生們在新聞實戰中了解并掌握新聞媒體運行的基本流程,掌握真實情景下新聞實地采訪、寫作、編輯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非智力方面的素養、創新意識和職業精神。2010年以來,新聞學專業學生多次參與內蒙古電視臺《蔚藍的故鄉》、《百姓熱線》、《都市全接觸》、《新聞天天看》等欄目的節目錄制。2013年11月13號內蒙古日報社與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合作到包鋼集團采訪。學生采寫消息、通訊、人物專訪52篇,拍攝新聞圖片近千張。11月22日《內蒙古日報》5版發表教師與學生合作采寫的消息《包鋼稀土:今年年底將實現稀土工業廢水“零排放”》(郭志菊李婧曹敏);12月11日《內蒙古日報》以整版的篇幅,圖文并茂的形式,發表《我們眼中的包鋼》(視覺版),集中了近10位師生的文字、圖片新聞。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在強化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增強學生專業技能和綜合思維能力,激發了學生開展創新型實踐活動的積極性,有效提升了每個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增強了學生就業競爭能力。近四年來新聞傳播學專業學生的一次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在內蒙古日報傳媒集團、內蒙古電視臺兩大媒體的人員招聘中,幾乎每次都招聘了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相關專業的學生,招聘比例達到30%—40%。這些畢業生經過歷練很快成長為媒體中的業務骨干。
五、提升專業品牌效應
內蒙古大學實踐教學的探索與實踐在本地區范圍內起到了示范作用,且有一定的輻射作用。自治區高校范圍內同類專業紛紛來我校觀摩,交流經驗。20多年來新聞學專業學生的一次就業率達始終保持在80%—90%以上。2010年至2013年本科生整體就業率為92.9%,2009年至2013年本科生專業對口率為51.6%。適應現代傳媒需求的全媒體人才培養目標,加之系統扎實全面的專業實踐能力培養方式,使學生在就業中才顯示出獨特的優勢。2009級數字出版專業學生王超,大三在搜狐視頻實習,因經全媒體實踐教學培訓,很快適應崗位,面試一周后即確定正式錄用。2007級新聞班的遠輝帶著他發表的新聞作品,成功考入大型上市媒體公司光線傳媒股份公司工作,并于2013年進入搜狐網總部工作;2006級新聞班的李文明,則憑借他的獲獎作品專題片《來時,我們還年輕》在報考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生時獲得了考官的好評,并考入《內蒙古日報》要聞部,成為一名自治區級的主流媒體記者;2011年新聞系學生的就業范圍不斷拓寬,2007級新聞班的孟穎靠著優秀的業務能力和大學作品微電影《鹿城故事》的加分,考入光線傳媒有限公司,現已成為光線傳媒王牌節目《最佳現場》的主要負責人。還有一批學生進入國家、自治區黨政網絡管理機關和企事業網絡宣傳部門。
六、結語
關鍵詞: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現狀
英國作為主要的西方主要發達國家之一,是現代高等教育發源地之一,新聞學起步較早,在新聞傳播學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優勢,值得我們進行學習、研究與借鑒。
一、中國新聞傳播學發展趨勢
隨著新聞裝備、人們思想觀念、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提高,新聞傳播學得以飛速發展,并呈現出一些新的趨勢與特點。
(一)、新聞學與傳播學的相互交叉融合。傳統的新聞學研究突出實用性質,淡化理論性。傳播學被引入新聞學界以后,新聞學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研究領域,它包括廣播、電視、網絡媒體等多種傳播媒體或形態,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聞類的媒體傳播的內容。這種融合不僅是原來兩個學科的融合,而且與傳媒活動相關的各個學科的研究成果,也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到新聞傳播學的基礎理論研究中。這就要求必須創新現有的課程設置以及教材內容的劃分方式,重新構建一種適合新的環境條件的新聞傳播理論。
(二)、新聞傳播學的研究領域正在不斷擴張。近年來,中國的傳媒處于大整合的時期,傳播業急速膨脹,傳媒每日每時與社會發生互動,矛盾沖突的頻率上升,新聞官司增加,社會對傳媒職業道德不規范的指責增多。因此,傳媒業自身的法治建設和職業行為的規范化,越來越成為學界關注的問題。傳媒經營、新聞法治與職業道德成為新聞傳播學研究的新領域。
(三)、新聞傳播學的內涵不斷拓展。20世紀90年代以后,中國廣播電視特別是電視的發展速度和規模空前。從行政、綜合市場、專業市場三個角度看中國電視產業的市場格局,中國電視產業呈現三大發展趨勢:政府導向讓位于市場導向;民營電視業將成為市場上的一支重要力量;電視資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時進行,形成區域性傳播中心。
二、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發展歷史淵源
英國作為主要的西方發達國家之一,在近現代新聞傳媒的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聞傳播學教育源遠流長。
(一)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起步較早。
英國最早的日報《每日新聞》創辦于1702年,是世界上較早采用雙面印刷并分欄、較早形成近代日報形式的報紙;1851年出現在倫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誕生的新聞通訊社之一;1922年以民營形式組建的英國廣播公司于1927年改組為公立(BBC)以來,已成為西方最大的公共廣播電視機構;1936英國廣播公司(BBC)建立的電視臺是世界上第一座電視臺,英國的新聞傳播教育也伴隨著新聞媒介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在英國人的觀念中,掌握實際本領的最好辦法就是實踐,從實際接觸中學習其中的技巧,新聞傳播教育也不例外。這種理念影響著早期的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奠定了英國新聞傳播學的地位。
(二)傳播學發展先于新聞學。英國的傳播學出現在新聞學之前。早在上世紀30年代,一些社會科學家便開始對媒體效果研究產生興趣,傳播研究與傳媒研究院系應運而生。西方新聞學的研究領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傳播學,范圍更加寬泛,設計大量的非新聞類的媒體傳播內容,以及廣告研究,公共關系研究,媒體經營研究等。在英國傳媒教育領域頗具盛名的城市大學新聞系被規劃入該校的藝術學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維斯敏斯特大學新聞和大眾傳播卻在同一個學院,還有一些院校的傳播學被劃入英語學院和商學院。
(三)新聞學專業研究生教育起始較晚。在新聞與傳播學教育方面,倫敦大學曾率先開設新聞學專業本科教育(非學位教育);最早開設新聞學專業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學,于1971年開始進行新聞學專業研究生教育;倫敦城市大學于1976年開始辨新聞學專業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學位教育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英國的新聞與(大眾)傳播學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較晚,但英國以其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學教育傳統和發達的傳媒業等基礎,在新聞與傳播教育/媒介教育與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點。
三、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現狀
英國高校的新聞與傳播學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層面的教育,新聞學教育與傳播學教育區別較明顯,而且整個學科領域的教育總體上也形成了幾種不同類型的學位點,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聞傳播學強調專業實踐性。從新聞學與傳播學教育的區別角度來講,英國新聞學教育領域的學位點,雖然提供寬厚的理論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強化專業新聞實踐。無論是倫敦大學戈德斯密斯學院媒介與傳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實務細分的專業方向設置,還是威斯敏斯特大學媒介、藝術與設計學院研究生教育中劃分較寬的專業方向設置,均要求學生深入某種媒介領域進行大量練習。而傳播學領域的研究生課程設置,則側重于傳播學、文化學和相關學科的理論視角、爭議點、研究方法等,以便為研究生選擇課題進行研究,奠定寬廣的理論基礎。
(二)新聞傳播學教學要求嚴格。關于整個學科領域形成不同類型的學位點,英國高校的新聞與傳播學科的研究生教育,不僅有歐美較為常見的研究型、課程(教學)型之分,而且還有研究與課程(教學)型,而且對課程學習的數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來說,不但該專業的博士學位點在時間分配上以研究為主,并對開題報告、研究項目和博士學位論文有嚴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論文達到8~10萬,并強調博士論文對于專業的獨創性貢獻,而且該專業的哲學碩士點(A型)也要求學生聚焦于選定的研究領域并撰寫4萬詞的學位論文。而該專業屬于教學(“TaughtProgrammes”)的碩士學位點,則要求研究生修滿4門課,撰寫1萬詞的學位論文。
(三)社會科學特征明顯。英國站在社會科學的視點上研究新聞和傳播活動的規律,表現出較強的社會科學特點。從理論課授課內容也可以看出其較強的社會科學特點,比如《新聞理論》,涉及戰爭與新聞、新聞業市場結構與新聞實踐、新聞從業者為誰而工作、新聞與政治、國際新聞流與通訊社等專題。與英國相比,中國的新聞與傳播學教育尤其是新聞學教育表現出較強的人文學科特點,新聞學更多地“體現出政治與文學雜揉的特點”,“更具人文學科的特點”。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這種新聞學教育視角與社會對新聞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但是,“當新聞活動越來越表現為一種文化消費活動時,以社會科學的態度對待新聞學已是一種必然選擇?!闭驹谏鐣茖W的視點上把握新聞傳播活動的規律,可以讓新聞學教育更貼近現實操作。:
(四)學校教育國際化特色突出。此類學校師資構成較為國際化,不少教師來自國外;其學生結構更呈現出國際化特征,約50%的研究生是外國留學生。這種師、生構成的國際化特點帶來的文化間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間了解不同文化的機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國際化視野,以及對于新聞與傳播學領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同時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帶著其對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學習而給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社會傳播現象和傳播學科的跨學科性質,在當今時代傳媒的傳播活動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這種跨學科、個性特色突出的專業方向,有利于培養寬口徑、復合型的傳媒人才,也有利于對于傳媒實踐的深刻理解。
1982年開始,藉由施拉姆先生訪華帶來的研究熱潮,新聞傳播學科快速發展起來,召開全國性的傳播學研討會,大眾傳播研究占據傳播學研究的主流。1986年,量化分析在我國新聞傳播學界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運用。陳力丹1986年在《新聞理論研究的現狀及歷史的探討》中總結1979年來,我國新聞傳播學科發展中的40個研究話題時,有13個話題涉及到量化分析方法的應用。1987年,《新聞學論集》第11輯發表祝建華的文章《傳播學定量研究方法的科學來源》,這可能是目前可以追溯到的我國新聞傳播學范圍內較早的、鮮明的以“科學方法論”為論證對象的文章。逐漸的,在傳播學界,量化研究不再飽受質疑,而是作為一種新的研究思路和工具運用起來。同時,也不僅僅局限于頻率統計一類較為基礎的數學和統計學手段,更多樣的分析手段被引入學科研究中。例如岳南在1987年第3期《新聞學刊》上刊登了《新聞價值及其數學描述》一文,文中使用數學模型(二元一次方程)構建新聞價值這一因變量與讀者需求、信息量這兩個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在這之后,在新聞傳播研究過程中,數學模型的應用逐漸多了起來。如《新聞學刊》1987年第4期刊登的洪穎的文章《深度報道——黨報報道結構的再次調整》,運用了模糊數學中的“隸屬度”概念。在這一時期,我國新聞傳播學研究人員的眼界開闊了,研究也邁向了新的、更高的臺階。上世紀90年代中末期,傳播學量化研究趨于多樣化和多元化的發展態勢。這其中,也不乏優秀的研究調查,如柯惠新、陳崇山、喻國明等人進行的亞運宣傳效果調查研究。在研究中,不僅對數據進行了頻率統計處理,更對數據間的相關系數、顯著性進行了考量。通過路徑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的方式處理數據,避免了以往采取推斷式的研究方式可能產生的誤差,以科學的方法對受眾態度成因進行測度。這在我國新聞傳播學研究中,是比較新穎的研究方式。在這一階段中,新聞傳播學的研究課題更加豐富和廣泛,但大都停留在理論的引用和單純借鑒上。原創性的理論體系和研究方法比較少。如張瑩、申凡等對1994年至2003年10年間《現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上發表的學術論文的研究方法進行了統計,發現在這十年研究中,定量研究相較于定性研究方法而言,數量很少,依賴性較強,創造性不足。
二、高速發展時期
邁入新世紀的新聞傳播學本身,迎來了自學科引入國內后最蓬勃發展的一段時期。依據王海龍,沈翠婷的《我國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的量化分析》對我國2000—2009年間,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統計顯示:這10年間,新聞傳播學科立項數量增長幅度達到了驚人的331%。在這一形勢下,量化研究方法在新聞傳播學中的運用也變得更加的普遍和廣泛。2004年,有學者以上海和昆明市民對于四種報紙的閱讀情況考察為基礎,考察了受眾對于議程設置的敏感程度。這是一次將統計學中顯著性水平測定在新聞傳播領域中的成功運用。譚天對2007—2009年間,刊載在《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現代傳播》這三本核心期刊上學術論文的研究方法進行統計分析。最終得出結論,這三本期刊上,采用量化研究的論文數占實證研究總論文數的比例分別達到45.8%、43.6%和60.6%,量化方法呈現出單調遞增的趨勢。說明量化研究,在新聞傳播中越來越受到大多數研究學者們的青睞和信任。
三、展望與未來
其實,早在20世紀20年代,源于西方的社會調查和統計的思想就已經傳入我國。隨著這么多年社會學科和新聞傳播學自身的發展,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已經得到了研究者們的普遍認同。
1、統計方法應用多樣化
對數字處理更加精確隨著量化研究方法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統計學和數學方法被引入新聞傳播學的研究中。如李春成,張少臣等對上海五所高校學生對于政府信任度進行調查,對調查數據進行多元回歸方程分析和建立結構方程模型。媒介接觸習慣和媒介評價作為重要變量,出現在最后的結構方程中。尤薇佳等對受眾在面對突發狀況時如何選擇媒介和對媒介信任度的研究中使用了偏最小二乘法對數據進行處理,從正直信任、能力信任、善意信任、交互關聯度和個人信任傾向五個維度出發,進行路徑分析,建立結構方程模型。有效通過對于外部媒介接觸條件的測量,揭示了媒介信任度這一隱變量是如何隨著媒介渠道選擇變化而變化。對于突發事件者如何選擇媒介通道和優化信息效果提供了較好的建議。此文中使用的偏最小二乘回歸(PLS),研究的焦點是多因變量對多因變量回歸建模,能在自變量之間存在多重共線性的條件下進行建模,更易于辨識系統信息與噪聲,對因變量也有較強的解釋能力。
2、量化與質化研究之爭仍未平息
1982年開始,藉由施拉姆先生訪華帶來的研究熱潮,新聞傳播學科快速發展起來,召開全國性的傳播學研討會,大眾傳播研究占據傳播學研究的主流。1986年,量化分析在我國新聞傳播學界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運用。陳力丹1986年在《新聞理論研究的現狀及歷史的探討》中總結1979年來,我國新聞傳播學科發展中的40個研究話題時,有13個話題涉及到量化分析方法的應用。1987年,《新聞學論集》第11輯發表祝建華的文章《傳播學定量研究方法的科學來源》,這可能是目前可以追溯到的我國新聞傳播學范圍內較早的、鮮明的以“科學方法論”為論證對象的文章。逐漸的,在傳播學界,量化研究不再飽受質疑,而是作為一種新的研究思路和工具運用起來。同時,也不僅僅局限于頻率統計一類較為基礎的數學和統計學手段,更多樣的分析手段被引入學科研究中。例如岳南在1987年第3期《新聞學刊》上刊登了《新聞價值及其數學描述》一文,文中使用數學模型(二元一次方程)構建新聞價值這一因變量與讀者需求、信息量這兩個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在這之后,在新聞傳播研究過程中,數學模型的應用逐漸多了起來。如《新聞學刊》1987年第4期刊登的洪穎的文章《深度報道——黨報報道結構的再次調整》,運用了模糊數學中的“隸屬度”概念。在這一時期,我國新聞傳播學研究人員的眼界開闊了,研究也邁向了新的、更高的臺階。上世紀90年代中末期,傳播學量化研究趨于多樣化和多元化的發展態勢。這其中,也不乏優秀的研究調查,如柯惠新、陳崇山、喻國明等人進行的亞運宣傳效果調查研究。在研究中,不僅對數據進行了頻率統計處理,更對數據間的相關系數、顯著性進行了考量。通過路徑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的方式處理數據,避免了以往采取推斷式的研究方式可能產生的誤差,以科學的方法對受眾態度成因進行測度。這在我國新聞傳播學研究中,是比較新穎的研究方式。在這一階段中,新聞傳播學的研究課題更加豐富和廣泛,但大都停留在理論的引用和單純借鑒上。原創性的理論體系和研究方法比較少。如張瑩、申凡等對1994年至2003年10年間《現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上發表的學術論文的研究方法進行了統計,發現在這十年研究中,定量研究相較于定性研究方法而言,數量很少,依賴性較強,創造性不足。
二、高速發展時期
邁入新世紀的新聞傳播學本身,迎來了自學科引入國內后最蓬勃發展的一段時期。依據王海龍,沈翠婷的《我國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的量化分析》對我國2000—2009年間,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統計顯示:這10年間,新聞傳播學科立項數量增長幅度達到了驚人的331%。在這一形勢下,量化研究方法在新聞傳播學中的運用也變得更加的普遍和廣泛。2004年,有學者以上海和昆明市民對于四種報紙的閱讀情況考察為基礎,考察了受眾對于議程設置的敏感程度。這是一次將統計學中顯著性水平測定在新聞傳播領域中的成功運用。譚天對2007—2009年間,刊載在《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現代傳播》這三本核心期刊上學術論文的研究方法進行統計分析。最終得出結論,這三本期刊上,采用量化研究的論文數占實證研究總論文數的比例分別達到45.8%、43.6%和60.6%,量化方法呈現出單調遞增的趨勢。說明量化研究,在新聞傳播中越來越受到大多數研究學者們的青睞和信任。
三、展望與未來
其實,早在20世紀20年代,源于西方的社會調查和統計的思想就已經傳入我國。隨著這么多年社會學科和新聞傳播學自身的發展,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已經得到了研究者們的普遍認同。
1、統計方法應用多樣化
對數字處理更加精確隨著量化研究方法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統計學和數學方法被引入新聞傳播學的研究中。如李春成,張少臣等對上海五所高校學生對于政府信任度進行調查,對調查數據進行多元回歸方程分析和建立結構方程模型。媒介接觸習慣和媒介評價作為重要變量,出現在最后的結構方程中。尤薇佳等對受眾在面對突發狀況時如何選擇媒介和對媒介信任度的研究中使用了偏最小二乘法對數據進行處理,從正直信任、能力信任、善意信任、交互關聯度和個人信任傾向五個維度出發,進行路徑分析,建立結構方程模型。有效通過對于外部媒介接觸條件的測量,揭示了媒介信任度這一隱變量是如何隨著媒介渠道選擇變化而變化。對于突發事件者如何選擇媒介通道和優化信息效果提供了較好的建議。此文中使用的偏最小二乘回歸(PLS),研究的焦點是多因變量對多因變量回歸建模,能在自變量之間存在多重共線性的條件下進行建模,更易于辨識系統信息與噪聲,對因變量也有較強的解釋能力。
2、量化與質化研究之爭仍未平息
一、媒介社會化研究的兩條路徑和問題
在中國知網數據庫(CNKI)中檢索關鍵詞“媒介化社會”,可以搜集到的相關論文達兩百多篇。其中,發表于2006年的《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會》一文已經被引用兩百多次,在學界的影響力可見一斑。這也間接地說明了“媒介化社會”在學界的研究熱度。但是這篇論文重點介紹的是互聯網所帶來的媒介融合浪潮,媒介社會化只是作為媒介融合的一個結果被簡單提及,并未對其特征進行詳細描述。不過其中關于“媒介人”和“擬態環境”的理論闡釋,開拓了媒介化社會研究的理論視野,成為許多后續研究的起點。不過,學界早在2004年舉行的“2004中國傳播學論壇”上已經把“媒介化社會:現狀與趨勢”作為論壇主題,積聚了一批頗具開創性的研究成果。在李雙龍、王婷婷對論壇所做的綜述中可以看到,在“媒介社會化”這一主題之下,大會研討的內容涉及到了包括傳者、內容、媒介、受眾、效果等傳播學研究的各個領域。12]這也顯示了“媒介化社會”這一概念對新聞傳播學研究問題的包容性和概括力。國內對于媒介化社會的研究文章從2006年開始大量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和互聯網的發展程度、媒介融合的推進切實影響到了人們的生活體驗。有學者提出社會的媒介化是與大眾傳媒的發展同步的,只不過“其突破性進展卻是在電視普及之后”,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使這一過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過一些研究者仍然習慣將媒介視為媒介化社會研究的中心,通過實證調查研究當前我國社會的媒介化程度,即受眾的媒介依賴程度、受眾對媒體的角色認知等。有的則將研究的中心轉移到社會中的特定群體(如少數民族、“農民工”等)身上,從媒體的“賦權”功能分析社會媒介化所帶來的權力格局變化。[51有學者從輿論學的角度關注媒介化社會中的輿論表達特點,實際上是闡述網絡自媒體的出現所帶來輿論生成過程的變化。這些研究大多以媒介建構社會的功能為出發點,遵循行政研究的路徑,旨在通過研究媒介建構社會的特點,來推動社會的發展進步。但在媒介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仍然以媒介為中心和出發點研究媒介與社會的關系,已經不足以理解兩者之間的復雜關系。正如有學者提出的,傳統想象空間已經不能解釋媒介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我們要想更好地理解媒介、理解社會并進而創新和完善社會管理,~個必要的前提就是重新思考媒介的定位。[71應該看到,在社會媒介化的過程當中,媒介自身也在經歷著社會化的過程。從傳統媒體的中心輻射式大眾傳播到社會化媒體的病毒裂變式傳播,媒體已經不是天然地站在社會信息流通的中心。位置結構的改變也必然要求學術研究范式的轉換。同時,也有一些不多的研究在關注社會的媒介化有可能帶來諸多弊端。這種研究批判的路徑其實也是“媒介化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技術的過度發展和對人類的技術控制一直是潛伏于現代社會的深層憂慮。著名的反烏托邦小說《1984}/就描繪了一個統治者依靠大眾媒介重寫歷史、改造語言、清理思想、重構社會的恐怖場景。因此有學者認為,“媒介化社會”的概念“越過了和比較中性的信息化與國家發展的關聯,而進入到與柏拉圖的‘洞穴寓言’、李普曼的‘偽環境’(即擬態環境)、甚至所謂媒介‘妖魔化’的關聯之中”。正是在這樣的警醒和反思基礎上,有研究者指出在媒介化社會中語境進行媒介素養的研究有了更加顯著的意義,即使人們對現代傳媒擁有一種批判的能力(即素養),幫助人們解構媒介的“編碼”,避免淪為媒介的奴隸。對媒介化社會的批判、對“媒介經驗”的不信任,在邏輯上也必然走向對人類“直接經驗”的強調。有學者就認為,“人類只能靠自己與生俱來的溝通本能,去訴說,去傾聽,去建立并實施新的關系或交往規則,幫助自己和自己關心的人找回人生在世的立足之地”。[101總的來看,媒介化社會的行政研究路徑較為細致地分析了媒介化社會的一些規律和特點,從社會建構、話語抗爭、輿論生成等方面揭示了社會媒介化所帶來的具體變化,其缺點則在于對媒介社會化的意識形態色彩缺乏必要的警覺,對媒介技術帶給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過于樂觀,容易陷入媒介控制社會的傾向之中。媒介化社會的批評研究路徑對上述問題有著高度的警覺,但如何從此路徑進一步增加人們對于媒介化社會的認識和洞見,當前的研究似乎還缺乏有力的回應。實際上,我們所需要的是一個全新的媒介化社會研究路徑,它既應該是有經驗的支撐、實證的力度,也應該擁有批判的視野、思辨的深度。
二、諸多新聞傳播學理論的邏輯起點
不過,讓我們暫時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媒介化社會”本身來,因為它似乎讓我們看到了一條理解諸多新聞傳播學命題和理論的路徑。19世紀30年代,大眾媒體的出現標志著社會媒介化進程的開始。隨著電視這種更加直觀化、娛樂化、大眾化的媒介的普及,人們對于大眾媒介的依賴程度大大地提高了,大眾媒介對于社會的控制力和影響力也與日俱增。而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繁榮發展,在提供方便快捷的資訊服務的同時,也大大地加重了人們的媒介依賴癥。社會的媒介化過程實質上是媒介不斷獲得建構現實的能力和權力的過程,而新聞傳播學的研究始終是與社會的媒介化過程同步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社會的媒介化是開展新聞傳播學研究的客觀對象,而媒介化社會可以看作是眾多新聞傳播學理論的邏輯起點。廈門大學陳賊如教授在其專著《心傳——傳播學理論的新探索》中曾對許多傳播學理論作過類似的總結。她認為,如學術前沿“框架”、“議程設置”、“把關人”等美國傳播學經驗學派的很多紅火的理論都有一個共同的預設,即“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現實——有選擇地反映?!倍澳敲炊嗟目蚣芊治?、把關研究、議程設置,其目的都是為了推斷這些隱藏在傳媒內容背后的(選擇的)‘標準’?!倍陉惤淌谒凑摷暗脑S多新聞學理論的背后,也同樣是以社會的媒介化為邏輯起點的。對新聞所作的定義“對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已經將新聞的事實屬性和建構屬藏其中。社會媒介化所帶來的現實與鏡像之間的緊張關系是一切新聞學研究的學術起點,所有的新聞理論無不指向于如何讓媒體更好地反映現實?,F代媒體以向讀者提供信息,幫助讀者觀察外部世界為基本職能,這也是公眾對于大眾媒體的最低期待。這種功能和期待也是隨著現代新聞業職業倫理的發展而形成的。包括新聞專業主義、精確新聞學、新新聞主義等在內的西方眾多關注新聞實踐活動的新聞學理論,從根本上都是希望從認識論、方法論、價值觀角度出發,探索如何拉近“擬態環境”與真實環境之間的距離。網絡媒體的巨大繁榮對新聞傳播學的理論研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集中表現在新的媒體環境極大地改變了作為邏輯起點的媒介化社會的內涵:大眾媒體的傳播中心地位被極大地削弱。一方面,媒介化社會作為新聞傳播學理論的邏輯起點,仍然有著頑強的學術生命力。例如,以大眾媒體為中心的傳統研究需要應對網絡媒體對媒體建構新聞事實的挑戰,研究如何利用網絡媒體采寫、傳播新聞。另一方面,更多的研究不得不放棄原來的中心,跟隨著媒介化社會的新內涵,轉向更加廣闊的傳播領域。而這種轉向將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豐富的社會實踐、大量的研究課題、廣闊的學術空間,還有來自理論刨新和研究方法的挑戰?,F在,我們可以把上一節結束時所希望探尋的全新的研究路徑拿來一起思考了。美國傳播學者詹姆斯•W•凱瑞曾經說過,“學術上的事往往起點決定終點”。因此,我們探尋新的研究路徑,也必須要對研究的邏輯起點(即媒介化社會)進行重新的認識和改造。而凱瑞所帶給我們的啟示,遠不止上面引用的這個判斷。他提出的儀式傳播理論,對我們完成研究起點的重建有很多啟發。
三、凱瑞的傳播儀式觀
詹姆斯•w•凱瑞在《作為文化的傳播》一書中提出了兩種不同的傳播觀,即傳播的傳遞觀(atransmissionviewofcommunication)和傳播的儀式觀(aritualviewofcommu—nication),開拓了傳播學研究的新視野,推動了美國傳播學研究的文化轉向。”。凱瑞提出的傳播的儀式觀,或儀式傳播理論,來源于杜威對傳播的洞見。他提出傳播“是人類共處的基礎所在”,“由于分享信息的凝聚力在一個有機的系統內循環,社會便成為可能”。他以充滿宗教色彩的“儀式”一詞來指稱人們分享意義、傳播共識的行為,并將它所涵蓋的范圍擴大到了大眾媒體的傳播活動。人們被邀約進入新聞的閱讀儀式或收看儀式,目的就在于通過某種戲劇性的行為改變讀者作為旁觀者的身份,進而卷入到權力紛爭的媒介世界之中,而非僅僅從中獲得有用的信息?!皞鞑サ钠鹪醇白罡呔辰?,并不是指智力信息的傳遞,而是建構并維系一個有秩序、有意義、能夠用來支配和容納人類行為的文化世界?!薄?,司詹姆斯•W.凱瑞的儀式傳播理論是對人類所有傳播活動的整體性反思,遠遠超越了新聞傳播學的傳統范疇。但是他對于社會的媒介化過程所引發的深刻變化,卻有著非常卓越的洞見和描述。他曾以電報為例闡釋了技術的出現對日常觀念的影響,包括新聞客觀性觀念的產生和簡約文風的形成、全球時區的劃分和標準時間的確定、空間套利模式的衰落和期貨交易的出現等。;或許,類似這樣的對媒介化社會的研究才符合我們的學術期待,而這就要求我們把整個媒介化社會納入到新聞傳播學的研究視野之中,而不再僅僅盯著新聞報道做文章。這種研究范式的轉換,或許也可以借用文化轉向來稱呼。
四、對文化轉向的思考
文化研究學派是西方新聞傳播學界中的重要組成。但因為西方經驗主義傳播學的巨大影響,國內文化研究學派理論的引介不多,在國內的影響力也比較有限。實證的定量研究把論得非常精致,但也使我們的學術“匠氣”十足,缺少思想的靈動;研究的問題具體而微,得出的結論也經得起科學的證實和證偽,但是許多問題的解決既不能拓展我們的認識,也缺乏理論的縱深。倡導新聞傳播學研究的文化轉向,正是為了擺脫這種困境,煥發學科發展的新活力。這種倡導,還源自于網絡媒體的發展所帶來的傳播革命。一方面,網絡媒體的出現導致了媒體環境的重新洗牌,大眾媒介的中心地位正在日漸喪失,以大眾媒體的新聞生產為主要對象的傳統研究盡管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有價值的研究課題,但它的中心位置也正在逐漸削弱。另一方面,社會在媒介化的同時,媒介也在朝著社會化方向大步邁進。社會化媒體的出現重新結構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信息途徑、思維習慣,重新定義了什么是交往、什么是傳播,而新聞傳播學目前卻一直沒能從理論上系統地解答這些問題,只是在某些細節上有所突破。
事實上,一種更加寬廣的研究視野正在學界形成。復旦大學李良榮教授提出了‘’小新聞”走向“‘大傳播”的學科建設和科研的新取向,既要突破以采寫編評、媒介經營管理為主的傳統教學與研究,也突破以“受眾為重點、效果為目的”的大眾傳播學領域,走向以互動、溝通為重點,在更廣闊的視野中探索信息傳播與社會治理、國家治理、全球治理之間關系的宏觀研究。這種設想和提倡,與凱瑞的文化轉向也有相似之處,他們都在著力避免“‘傳播’把我們引向某個孤立的生存片段”的傾向,試圖“把我們引向生活總體方式的研究”。這也是新聞傳播學研究的文化轉向的主要內涵。深圳大學丁未教授即將出版的新著(流動的家園:“飲縣的哥村”社區傳播與身份共同體研究》即是以田野調查的方法對湖南依縣籍在深圳開出租車司機群體的傳播行為所進行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丁未正是《作為文化的傳播》一書的譯者。
1.1充分發揮實驗室教學、科研、服務的三大功能與學術型研究生相比,專業碩士生更重視實驗課程。雖然學術型研究生也有一些類似的實驗課程,但教學效果的優劣往往不會引起教師和學生的足夠重視(重視程度甚至低于本科生),有些甚至流于形式。原因在于其更重視理論和學理性的探究,技能性的課程只是了解一下而已。專業碩士生則不同,學會技能是其就業的“看家本領”之一,因而學生和教師都格外重視。實驗室精良的設備、完善的服務、科學規范的管理為教師課堂演示、操作和學生實際模擬、操作提供了客觀條件。實事求是地說,良好的實驗教學是培養新聞傳播學專業型碩士的重要硬件之一。實驗室也是完成科研成果的重要場所。專業型研究生可以承擔或參與媒體或導師的部分課題,并在實驗室完成。教師的涉及實驗的課題也可以在實驗室完成,甚至本科生的有關傳媒的課題絕大多數也是在實驗室完成的,傳媒實驗室是學生和教師科研成果的重要出產地和科研的基本場所,為學生和教師的科研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實驗室也同樣很好地發揮了服務的功能。除了服務師生的教學科研以外,至少還包括對內和對外兩個服務。對內,專業型研究生可以在本校的新聞中心兼職做主持人、編輯、記者,通過策劃、采訪、攝像、剪輯、制作、播出等環節,展示了學校的風貌,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服務了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對外,專業型研究生可以把實習崗位的部分工作轉移到實驗室來做,或是承擔的媒體的課題也拿到實驗室來完成,這既緩解了社會媒體的資源緊張狀況,又使社會媒體受益,同時也達到了服務社會的目的。
1.2專業碩士生有研究成果,增加了學生就業前自信心相對于學術型的碩士來講,專業碩士生似乎更容易在媒體找到工作。這是因為媒體固然需要學有專長的研究人員,但更需要上手快、會操作的復合型人才,且這部分人占媒體聘用人的大部,如編輯、記者等。專業型研究生在實驗室制作的作品,可以參加省里組織的“DV作品大賽”、“專題片大賽”、“圖書裝幀設計大賽”、“雜志封面大賽”、“廣告創意大賽”、“網頁制作大賽”等,獲獎作品可以作為就業求職的成果,用人單位自然愿意錄用有成果的應聘者。也就是說,在學校就實現了由“校園傳媒人”向“社會傳媒人”的轉變。專業碩士生有自己的獲獎成果,就為求職增加了自信心,增加了“命中”的可能,從而緩解了以往許多研究生由于手里沒有“過硬的成果”,面對用人單位的種種提問,倍加忐忑的尷尬狀況。
1.3倒逼了導師的實踐能力專業型研究生的實驗課一部分由校外實踐型導師來上,但大部分實驗課是由校內理論型導師和一部分非導師來上。校內導師一般理論水平較高,但媒體實踐經驗、操作技能相對缺乏,帶學術型的研究生還能湊合過關,帶專業型的研究生就明顯地表現出自己的缺陷和短板。因此導師必須適應專業碩士生的培養要求,強化技能。新聞類的實驗課要掌握電視片的拍攝、剪輯、配音、制作等全部技能。傳播類的實驗課要掌握廣告的設計和制作,圖書的裝幀設計、排版和印刷等技能,報紙、雜志的排版,雜志的封面設計,網頁的制作等相關技能,這對學術型的導師來說并非輕而易舉的事情,需要虛心學習并付出艱苦的努力才能達到。專業碩士生的培養目標倒逼理論型導師強化自己的實踐技能,使導師自身實現了理論和實踐的雙贏。
2新聞傳播學實驗室在專業碩士生培養中的實施方案
2.1實驗室的配備要實現全媒體模擬培養職業型、復合型、應用型的人才,沒有裝備精良的實驗室是難于奏效的,實驗室必須達到一定的規模和水平。一是從規模上看,實驗室要實現全媒體模擬。也就是說媒體有什么設備,實驗室也要有什么設備。媒體大體有哪些工作流程、工作環節,實驗室也需要具備同樣的工作流程、工作環節,只是程度、精準度不同而已。二是從水平上說,實驗室設備的型號、參數、配置要與現代媒體同步,至少要不低于當下媒體的水平。具備了這2個要件,學生才能把媒體的工作拿到實驗室來做,才能實現媒體與實驗室的“兼容”。實驗室的全媒體模擬,為相關高校提出了硬性要求,相關高校要高度重視,舍得投入,要像建設工科實驗室一樣建設新聞傳播學實驗室。如果仍然沿用培養學術型研究生的方法來建實驗室,專業碩士生的培養目標便無法實現。
2.2完成平時作業、結課成果和社會實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對專業碩士生考查的重點,因而教師在布置平時作業和結課成果時,一般是選一些實踐性較強的題目供學生選擇,既可以是媒體或導師課題的一部分,也可以自擬題目完成一項應用性的成果,而這些都是在實驗室完成的。實驗室又為專業碩士生進行社會實踐提供了重要平臺和必備條件。學術型研究生的社會實踐往往流于形式,甚至個別研究生找個單位開個證明蒙混過關。專業型研究生的社會實踐就不能敷衍了事,必須扎扎實實做好。依托實驗室這個平臺可以很好地完成社會實踐的任務。實驗室既是學校的一部分,也是社會的一部分,專業型研究生可以在學校的新聞中心兼職,擔任主持人、編輯、記者,通過在實驗室拍攝制作節目,為校報、雜志社排版,承擔校報和雜志社的部分編輯任務,設計、校園公益廣告等社會實踐活動,使研究生親身感受校園傳媒的實際情況,增長見識,積累經驗,為進入社會媒體崗位實習打下基礎。
2.3完成畢業論文專業碩士生的畢業論文大致分為畢業設計和調研報告2類。其中畢業設計可以采取“作品+報告”的形式,如新聞學專業的可以是“新聞調查片+報告”,廣播電視學專業的可以是“專題片+報告”,廣告專業的可以是“廣告設計+報告”,編輯專業的可以是“圖書裝幀設計+報告”等,這些離開了實驗室是難于完成的[9]。調研報告可以以媒體在工作中或管理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作為選題,重點考查研究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調研報告不僅要有調研采訪,更要有相關數據資料的統計分析,這些內容也離不開實驗室。實驗室是畢業論文的出產地和加工廠。
2.4吸納社會資源,建立聯合培養基地為保障新聞傳播學實驗室在專業碩士生培養過程中的長遠發展,學校要樹立服務意識,切實加大投入,提供和保障開展實踐的條件。如實驗室與社會媒體建立聯合培養基地,為學生學習、實踐、創業等提供良好條件;吸納和使用社會資源,建立“實驗室+媒體”聯合培養基地,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這是實驗室在專業碩士生培養過程中需持之以恒的長效機制[11]。另外,聯合培養基地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文章上,應該在掛牌之后切實發揮基地的培養作用。導師在平時作業、崗位實習以及畢業論文等多個環節要加強和社會媒體培養基地的合作,多吸納先進的社會經驗,與時俱進。
3結束語
1.1為專業碩士生的“實踐性”要求提供了平臺實驗室對于新聞傳播類專業碩士生的重要性,是由其培養目標決定的。學術型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強調“理論性”,重點培養其認識世界、探究規律的能力,為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培養教學、科研的理論研究人才;專業型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強調“實踐性”、“應用性”,重點培養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改造世界的能力,為新聞傳播媒體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應用型、操作型人才。這樣,僅僅有高深的理論教學是不夠的,必須有足夠的現代化的實驗室才能滿足培養目標的實踐性要求。實驗室為學生提供了動手操作的環境和平臺,專業型研究生可以進行廣播電視節目的拍攝和剪輯、網頁的編輯與制作、平面與視頻廣告的設計與制作等。
1.2完善實習機制,彌補媒體實習資源的緊缺狀況專業型研究生實行“雙導師”制,一名校內的理論型導師,一名校外媒體實際部門的實踐型導師。校外實踐型導師大多是資深的編輯、記者和管理人員,雖然其在本單位人脈廣泛、“控制力”較強,能夠為自己所帶的研究生提供實習機會,但媒體的容納量畢竟有限,再加上權威媒體“喉舌”的“特別重要性”,實習學生也只是看得多,做得少,很少能真正上手,對實習崗位只起一個輔助的作用,學生實習回來后多有一知半解之感。新聞傳播學實驗室可以“模擬”并“重現”媒體工作的過程,從而使學生消化實習中的問題,化解困惑,彌補媒體實習的不足。
1.3充分發揮實驗室教學、科研、服務的三大功能與學術型研究生相比,專業碩士生更重視實驗課程。雖然學術型研究生也有一些類似的實驗課程,但教學效果的優劣往往不會引起教師和學生的足夠重視(重視程度甚至低于本科生),有些甚至流于形式。原因在于其更重視理論和學理性的探究,技能性的課程只是了解一下而已。專業碩士生則不同,學會技能是其就業的“看家本領”之一,因而學生和教師都格外重視。實驗室精良的設備、完善的服務、科學規范的管理為教師課堂演示、操作和學生實際模擬、操作提供了客觀條件。實事求是地說,良好的實驗教學是培養新聞傳播學專業型碩士的重要硬件之一。實驗室也是完成科研成果的重要場所。專業型研究生可以承擔或參與媒體或導師的部分課題,并在實驗室完成。教師的涉及實驗的課題也可以在實驗室完成,甚至本科生的有關傳媒的課題絕大多數也是在實驗室完成的,傳媒實驗室是學生和教師科研成果的重要出產地和科研的基本場所,為學生和教師的科研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實驗室也同樣很好地發揮了服務的功能。除了服務師生的教學科研以外,至少還包括對內和對外兩個服務。對內,專業型研究生可以在本校的新聞中心兼職做主持人、編輯、記者,通過策劃、采訪、攝像、剪輯、制作、播出等環節,展示了學校的風貌,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服務了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對外,專業型研究生可以把實習崗位的部分工作轉移到實驗室來做,或是承擔的媒體的課題也拿到實驗室來完成,這既緩解了社會媒體的資源緊張狀況,又使社會媒體受益,同時也達到了服務社會的目的。
1.4專業碩士生有研究成果,增加了學生就業前自信心相對于學術型的碩士來講,專業碩士生似乎更容易在媒體找到工作。這是因為媒體固然需要學有專長的研究人員,但更需要上手快、會操作的復合型人才,且這部分人占媒體聘用人的大部,如編輯、記者等。專業型研究生在實驗室制作的作品,可以參加省里組織的“DV作品大賽”、“專題片大賽”、“圖書裝幀設計大賽”、“雜志封面大賽”、“廣告創意大賽”、“網頁制作大賽”等,獲獎作品可以作為就業求職的成果,用人單位自然愿意錄用有成果的應聘者。也就是說,在學校就實現了由“校園傳媒人”向“社會傳媒人”的轉變。專業碩士生有自己的獲獎成果,就為求職增加了自信心,增加了“命中”的可能,從而緩解了以往許多研究生由于手里沒有“過硬的成果”,面對用人單位的種種提問,倍加忐忑的尷尬狀況。
1.5倒逼了導師的實踐能力專業型研究生的實驗課一部分由校外實踐型導師來上,但大部分實驗課是由校內理論型導師和一部分非導師來上。校內導師一般理論水平較高,但媒體實踐經驗、操作技能相對缺乏,帶學術型的研究生還能湊合過關,帶專業型的研究生就明顯地表現出自己的缺陷和短板。因此導師必須適應專業碩士生的培養要求,強化技能。新聞類的實驗課要掌握電視片的拍攝、剪輯、配音、制作等全部技能。傳播類的實驗課要掌握廣告的設計和制作,圖書的裝幀設計、排版和印刷等技能,報紙、雜志的排版,雜志的封面設計,網頁的制作等相關技能,這對學術型的導師來說并非輕而易舉的事情,需要虛心學習并付出艱苦的努力才能達到。專業碩士生的培養目標倒逼理論型導師強化自己的實踐技能,使導師自身實現了理論和實踐的雙贏。
2新聞傳播學實驗室在專業碩士生培養中的實施方案
2.1實驗室的配備要實現全媒體模擬培養職業型、復合型、應用型的人才,沒有裝備精良的實驗室是難于奏效的,實驗室必須達到一定的規模和水平。一是從規模上看,實驗室要實現全媒體模擬。也就是說媒體有什么設備,實驗室也要有什么設備。媒體大體有哪些工作流程、工作環節,實驗室也需要具備同樣的工作流程、工作環節,只是程度、精準度不同而已。二是從水平上說,實驗室設備的型號、參數、配置要與現代媒體同步,至少要不低于當下媒體的水平。具備了這2個要件,學生才能把媒體的工作拿到實驗室來做,才能實現媒體與實驗室的“兼容”。實驗室的全媒體模擬,為相關高校提出了硬性要求,相關高校要高度重視,舍得投入,要像建設工科實驗室一樣建設新聞傳播學實驗室。如果仍然沿用培養學術型研究生的方法來建實驗室,專業碩士生的培養目標便無法實現。
2.2完成平時作業、結課成果和社會實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對專業碩士生考查的重點,因而教師在布置平時作業和結課成果時,一般是選一些實踐性較強的題目供學生選擇,既可以是媒體或導師課題的一部分,也可以自擬題目完成一項應用性的成果,而這些都是在實驗室完成的。實驗室又為專業碩士生進行社會實踐提供了重要平臺和必備條件。學術型研究生的社會實踐往往流于形式,甚至個別研究生找個單位開個證明蒙混過關。專業型研究生的社會實踐就不能敷衍了事,必須扎扎實實做好。依托實驗室這個平臺可以很好地完成社會實踐的任務。實驗室既是學校的一部分,也是社會的一部分,專業型研究生可以在學校的新聞中心兼職,擔任主持人、編輯、記者,通過在實驗室拍攝制作節目,為校報、雜志社排版,承擔校報和雜志社的部分編輯任務,設計、校園公益廣告等社會實踐活動,使研究生親身感受校園傳媒的實際情況,增長見識,積累經驗,為進入社會媒體崗位實習打下基礎。
2.3完成畢業論文專業碩士生的畢業論文大致分為畢業設計和調研報告2類。其中畢業設計可以采取“作品+報告”的形式,如新聞學專業的可以是“新聞調查片+報告”,廣播電視學專業的可以是“專題片+報告”,廣告專業的可以是“廣告設計+報告”,編輯專業的可以是“圖書裝幀設計+報告”等,這些離開了實驗室是難于完成的。調研報告可以以媒體在工作中或管理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作為選題,重點考查研究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調研報告不僅要有調研采訪,更要有相關數據資料的統計分析,這些內容也離不開實驗室。實驗室是畢業論文的出產地和加工廠。
2.4吸納社會資源,建立聯合培養基地為保障新聞傳播學實驗室在專業碩士生培養過程中的長遠發展,學校要樹立服務意識,切實加大投入,提供和保障開展實踐的條件。如實驗室與社會媒體建立聯合培養基地,為學生學習、實踐、創業等提供良好條件;吸納和使用社會資源,建立“實驗室+媒體”聯合培養基地,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這是實驗室在專業碩士生培養過程中需持之以恒的長效機制。另外,聯合培養基地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文章上,應該在掛牌之后切實發揮基地的培養作用。導師在平時作業、崗位實習以及畢業論文等多個環節要加強和社會媒體培養基地的合作,多吸納先進的社會經驗,與時俱進。
3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