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1 10:28:30
序論:在您撰寫思政教育管理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大學生思政教育管理是學校的重要工作,信息技術發展和微博的和出現,既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挑戰,同時也帶來新的機遇。在這樣的背景下,應該尋找微博文化與大學生思政教育管理的契合點,創新工作方法,合理有效利用微博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增強工作效率,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1微博文化對提高大學生思政教育管理水平的意義
微博文化是隨著微博的應用和信息技術發展而出現的,它能擴展信息傳播范圍,為思政教育管理提供新思路,對具體工作開展也具有積極作用。
(1)為大學生思政教育管理提供新思路。
作為一種新媒體形式,微博與大學生日常生活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微博不僅覆蓋面廣,而且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生活聯系緊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時,應該轉變思想觀念,順應時代潮流,發揮微博的教育功能和引導作用,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對他們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創新思政教育管理思路。
(2)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實效性。
微博的傳播及時、迅速,所包含的信息豐富,可以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豐富的資料。因此,具體工作開展時應該注重微博文化的利用,發揮其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效果和優勢突出、明顯的特點,有效輔導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時效性。
(3)推動管理工作的創新與發展。
利用微博文化開展思政教育管理,本身就是工作的創新,順應時展和需求。微博文化能吸引年輕學生的注意,為學生所接受和認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抓住這一載體,創造環境,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滿足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需要,推動該項工作的創新與發展。
2利用微博文化,提高大學生思政教育管理水平的策略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些工作者未能認識微博文化的重要作用,思想觀念落后,教育管理方式單一,影響工作效率提升。今后應改變這種情況,合理和有效利用微博文化,促進思政教育管理水平提高。
(1)構建大學生思政教育管理微博平臺。
注重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微博平臺,為思政教育管理工作開展提供有利條件??梢猿闪⑽⑽幕ぷ魇遥晟聘黜椈A設施建設,有效利用新媒體技術,加強微博制度和人才隊伍建設,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技術和人才保障。構建官方微博,將學院、班團支部、社團協會等納入組織體系當中,并打造思想政治理論課堂品牌欄目,例如“學習兩會精神”、“中國夢學子夢”等,為思政管理工作開展創建平臺。加強微博平臺建設,更新和完善相關內容,提高關注度和訂閱量,并且學校和學院開通運行微博平臺,增進與學生的聯系與互動,對學生進行指引,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促進教育管理效果提升。
(2)挖掘大學生思政教育管理的微博文化內涵。
要求專業任課老師和專家為學生講解新媒體專業知識,加強微博建設,校園微博運行報告,推動微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到有效應用。通過微博平臺,能為學生與學習、生活、情感、人際交往、就業等方面的信息,幫助他們排解困惑,促進學生健康全面成長??梢蚤_辦心理咨詢工作室、小微在線等欄目,通過微博私信互動方式,咨詢、指導和幫助廣大學生,個性化和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輔導。還可以出版校園微博文化思想建設指導叢書,挖掘微博文化內涵,為思政教育管理提供依據和指導。
(3)建設大學生思政教育管理輿論陣地。
利用微博的溝通和信息傳播優勢,加強與學生的聯系與互動,更全面了解學生動態,發揮微博成為掌握校園輿論的工具作用,增進師生聯系,提高管理水平。注重對微博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工作,有意識地將研究成果用于指導思政教育管理。發揮微博傳播速度便捷的特性,引導輿論,傳播正能量,指導各院系、黨團支部、輔導員、班委開通微博,舉辦特色教育活動,豐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形式,創新主題和形式,促進思政教育管理效果提升。
3結束語
(一)讓學生學習傳統文化,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讓同學們去學習傳統文化中的精髓,使其受到古人優秀傳統道德的熏陶,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可以在學校組建傳統道德文化的學習小組或者是開設傳統道德文化選修課程,讓學生去了解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同時學生可以學習傳統文化中優秀的學習方法、孝悌理論和道德修養等等,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在喧鬧繁華的現代,通過與古代圣人的對話,沉淀自己的思想、凈化學生的心靈世界。以此對我國傳統文化知識有一個概況的了解,使學生明白“以史為鑒”的道理。教師教授傳統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最終達到實現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的。
(二)通過思政教育的途徑,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體制
學校要想實現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效果,就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在開展教育教學的工作之前,首先了解當代學生的基本思想政治觀,然后根據實際的學情,制定適合學生健康發展的教育方案。而這也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提升學生管理水平的關鍵所在,要想不斷地完善思想教育模式,也需要教師充分發揮“為人師表”的作用,不斷提高教師的個人素質,選取其中表現較好的作為其他教師學習的榜樣,樹立模范意識。組織其中的部分教育工作者去先進的教育院校進行實地考察與經驗學習,為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供優秀的教師資源,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逐漸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利用正確的思政教育模式,不斷地提高學生的管理水平。
二、創新思政教育模式,不斷提升學生管理水平的原因
(一)學生群體在不斷地變化發展
如今,大部分學校都從傳統的教育模式中解脫出來,實現了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突破以往教育教學制度中存在的弊端以及傳統教學中不適合現代教學管理的部分。我國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對教育的投入也在逐年的增加,當今世界各種競爭日益激烈,但究其根本,實質就是人才的競爭。國家也越來越重視人才的培養,如何為祖國明天的發展培養出綜合能力強和綜合素質高的優秀人才,更好地完善人才培養的管理模式,是目前學校教育工作的初衷,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探索與研究的一個全新的課題。所以,當今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工作,就是找出一個適合當今思想政治發展的有效機制。
(二)社會政治環境的不斷變化
目前,我國社會正處在一個關鍵的轉折時期,當今的學生處在社會發展多元化的大環境中,會受到許多外來因素的影響,一旦學生自控能力較低,就存在著會被錯誤的文化思想所誤導的危險,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全面考慮到學生可能會遇到的各種社會化思政導向、思想問題,及時對學生做出正確的引導,并使他們懂得該如何去正確判斷和選擇,以免受到復雜的社會環境弊端的影響。
三、當代學生思政教育模式不斷提升學生管理水平的措施
首先,提升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目前學校普遍使用的教育模式是以班集體為主要形式的,一個班集體一般只有一個班主任老師或者是輔導員,實行一對多的管理體制。但是又由于班主任工作任務比較繁重,沒有辦法時時刻刻對所屬班級的每一個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日常學習管理,所以難免會有疏漏的地方。能夠解決這一問題的最有效且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從而將學校整個學生的思政教育模式變得逐漸完善,不斷地創新學生的管理方式。其次,加強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里度過,所以說學校在學生的成長和學習過程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學校教育的整體理念也會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人生理念產生很大的影響。除此以外,家庭教育也是對學生教育管理的關鍵組成部分,要想實現學生的科學發展,就必須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緊密聯系在一起,為學生的成長之路搭建一個溝通的橋梁,給學生創造出一個優雅舒適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做好引導,這樣更加有益于學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進行,利于對學生的管理。最后,提高學生的自我服務能力。在倡導和平發展的當今世界,施善于人,助人為樂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擔負著這樣的教育責任。加強學生社會主人翁的意識,提高學生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的思政觀念,將學生從“小我”的精神層次提升到“大我”的精神層面。比如,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公益活動,如去敬老院幫助老人打掃衛生或者是為他們帶去自編自導的精彩節目等,多讓學生參加這種積極向上的活動,有益于學生建立正確的思政觀。通過這種思政教育的方式,來實現學生自我服務能力的提高,使學校的管理體制充分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四、結束語
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學校教書育人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提高學生管理工作質量的重要途徑。在教育的活動中,學校要時刻把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切實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正確地對待學生的各種訴求,培養新時代要求的學生新面貌。
1.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導學生自主發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學生自身的各方面發展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去引導,幫助學生實現由自發發展向自主發展的轉變,讓學生又自主意識,發揮主觀的能動性。時代要求學生要根據社會發展的長遠目標來確立學生自身的理想和信念,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的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作用,最后形成自主的發展。
2.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導學生全方面發展學生的全面發展是相當于片面發展而言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學生要想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要遵行一些科學的思想觀念。如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八榮八恥”的主要內容,這些都使學生根據現有的科學思想觀,去實施自身各方面的發展。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結合了開放的環境和現實影響的實際,用科學的思想觀政治觀作為指導,聯系學校學生的實際,這樣思想政治教育就能按照學生的全面需要進行。
3.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際能力,培養創新型人才是我國教育的重點內容。時代性的“可持續發展”要求學生在生活上學習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并指導學生怎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學校是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場所,所以學校的一切思想政治觀都是同社會的、科學的思想政治觀相吻合的,它要求學校在對學生實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必須發揮它的最大導向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上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可以看出,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來管理學生,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學生發展的導向標,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管理的作用是值得實踐的事情。
二、如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學生管理質量
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管理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如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學生管理的質量,如何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向作用,如何發揮其在學生管理中的凝聚作用,以下對如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學生管理質量給出了幾點方法和建議:
1.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管理工作的導向性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管理工作的導向性作用影響深淵,在學校內部,以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學生各項活動的導航標,為學生建立明確的思想道德觀,使學生自覺服從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導,自主的約束自身的各種行為和思想,為管理者減少不必要出現的管理問題和麻煩,從而提升學生管理的質量。
2.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為藍本,健全學生管理工作機制學生管理是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工作機制來支撐的。制度建設使得學生的規范性增強,日常的管理目的更明確了,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藍本作用也能得到更加明顯的體現了。學生管理的工作機制的制定是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為藍本的,它為管理的各項工作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支撐。如按照“八榮八恥”內容建立的學生道德行為規范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
3.完善學生實際需求的保障體系,提升管理質量學生的實際需求是教育的目的,同時學生的日常生活需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關心的重點問題。在對學生進行管理工作的時候,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開展各項工作,為學生建立起基本的需求保障體系,這樣管理工作更容易實施,管理的質量相應也得到提升。
4.圍繞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積極開展各項有特色的互動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課單板的教授,利用新媒體的科學性和趣味性去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增強學生的德育工作,為更好的管理學生創造一個最優環境。
5.加強學風建設,增強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學校的學風建設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體現,也是建立優良校風的關鍵,同時更是管理學生的中心內容。提升學生的學風建設工作水平,健全和完善學風建設的管理機制,增強教育和管理的針對性,加強學生日常教育工作的各項管理工作,為提升學生管理質量做出努力。
6.管理人員利用科學的思想政治觀管理學生科學的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觀才能正確的管理學生,才能做好各項管理工作。學校的管理人員就是教師,教師在管理學生的時候需要用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觀看待學生的問題,并解決各類問題,這樣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才能得到保證。如教師利用“以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思想教育理念建立了“以學生為中心,自立自理”的學生管理工作觀。
三、總結
人類所從事的一切社會活動都是由需求引起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引導著人們的行為,需求激勵是所有管理激勵的起始點。對大學生群體而言,他們在學校里的各類實踐,包括課程考試、社團參與、戀愛、入黨、考研、找工作等等都是他們作為需求的主體(激勵客體)在這一時期需要得到滿足的,當諸如此類的訴求愈來愈強烈,他們就會努力使之成為現實。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激勵主體如果可以予以他們恰如其分的關心,了解其內心真正的合情合理的需求,并努力創造條件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愿望,就能夠有效地起到激勵的作用。只有當管理者充分了解人們的真實需要的基礎上,施發行之有效的激勵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管理對象的積極性。那么,高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激勵主要就是以滿足學生某種需求而構建的,它相對于其他組織的激勵構成更為單一、直接,主要包括兩方面: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
1.1物質激勵
管理學中對物質激勵的定義為:管理者對為組織做出顯著或重大貢獻的個體(或群體)給予的物質上的獎勵。獎賞,主要包括物質獎勵等在內的經濟手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物質激勵,通常體現在譬如獎學金制度或類似的物資鼓勵制度,通過物質獎勵的方法來引導和激發大學生們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習的積極性。
1.2精神激勵
精神激勵即內在鼓勵,是指精神方面的無形激勵,有時,精神激勵比物質激勵更重要,效果也更明顯。它包括對被管理者的信任、部分放權、公平的晉升制度或是自我提升的機會等等。精神激勵在高校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有著重要的意義:讓學生們切實感受到思想的外化于行對自身道德修養、政治素養的提升,為他們帶來的來自小團體乃至社會的尊重,會更有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2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
2.1鼓勵與懲罰的不平衡
這里主要是指不同的激勵手段間的平衡。激勵制度中的平衡,并不是折中的意思,而是一種“恰到好處”的狀態。激勵一詞實際上是個多義詞,其在管理學中的解釋與我們日常用語中的詞義是不同的。許多人長期以來對管理學中激勵一詞容易望文生義,與詞語中的“激勵”混淆,認為激勵僅僅限于正面的獎勵或表揚,并沒有對激勵的范疇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而事實上,批評與懲罰是另一種激勵的手段。在以往的高校管理中亦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即更多地注重使用正面獎勵的手段,而忽視了懲罰的作用。據一些調查發現,連同高校中的一些老師與學生都不認為懲罰也是激勵手段的一種,他們也認為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習的積極性是依靠獎賞的方式得以實現的,而懲罰學生只會挫傷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并沒有認識到懲罰同樣也具有激勵的一面。這說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們對于激勵理論的實踐還不夠深入。一個良好的激勵機制環境,一定存在著與組織主體的目標期望不相符的個體行為,激勵機制對這一集合也應有著負強化或懲罰措施。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而言,應具備能找準該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組織中各個體的真實所需之能,輔以激勵助長,將滿足他們所需要的與教育目標有機結合起來。
2.2偏物質獎勵,輕精神獎勵
當今社會,對物質享受的強調已經影響了人們的物質利益觀念。由此衍生出的一些觀念,比如金錢萬能論已經影響著這個時代的一大批人,而這種影響也已經滲透到大學生群體中,主要體現在凡事過分強調物質化和功利性。正如,我們常常談論到,高校如同一個個小社會一般,象牙塔的寧靜正在被一點一點打破,社會上的許多風氣都在或多或少地影響著尚未踏入社會的大學生。如果高校在管理過程中過多強調物質利益,片面地強調物質激勵,容易讓學生走入拜金主義、個人主義和享樂主義的誤區,那么本應宣傳、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品質修養的凈地則會變為大家追名逐利的名利場,甚至成為培養一代善于偽裝的高智商功利主義者的地方,影響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這樣不僅不利于調動、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消解了激勵機制的積極作用,同時還會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甚至社會帶來不可估量的危害。
2.3激勵的對象缺乏針對性
激勵對象的針對性較弱,是指在面對各個激勵客體時,激勵主體在實施激勵的過程中套用舊的管理方式與理念,空泛的對激勵對象采用相似的甚至統一的激勵手段,在這一過程中忽視了他們在需求上的差異性,不僅使管理流于形式,還會導致激勵效果的弱化。許多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實施者對當代大學生的個體特征缺乏了解和把握,已然以過去對待大學生的方式對待當代大學生,循規蹈矩地對他們使用過去類似于空喊口號的方法進行廣泛宣傳,缺乏針對性,這樣會大大減弱激勵的效能。雖然大學生群體有著相似的教育背景和實踐經驗累積,但由于個體的性格特征、家庭情況、思想觀念等的差異,每個人所追求的目標和需求也就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激勵主體在實施激勵的過程中必須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另一方面,授獎面過窄也是影響激勵效果的原因之一。激勵主體總是關注表現突出的學生,忽視了其他學生的進步,容易打消其他學生的積極性,長此以往,激勵機制也就無法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3優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
3.1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的平衡
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中,對物質鼓勵與精神鼓勵平衡的把握,是激勵得以有效實施的關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的實施就需要同時兼顧學生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若二種手段既可達到優勢互補,又能滿足學生的合理需要,那么激勵效果則是顯而易見的了。
3.2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的針對性
要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的針對性,就要加強激勵的廣度與深度。以激勵的廣度而言,要求調動大多數人的積極性。激勵主體要確保激勵客體和各種激勵因素都能夠參與其中,并且要兼顧、有重點地對個體進行激勵,使每個參與在內的激勵客體都能感受到被激勵。但在此過程中,要把握好“面”的范圍。如強化理論中將激勵分為兩類:積極激勵與消極激勵??梢詫⑦@兩類具體地表述為:在一個班集體中,以每個學年為單位對少數思想政治教育學習的積極分子給予獎勵,那么此時的獎勵便是正強化物;但如果廣泛地對所有參與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習的個體進行鼓勵,但對每次評估不合格的學生,其所得到的獎勵會被扣除,彼時的“被拿走的獎勵”就是一種負強化物。所以,如何把握激勵的“度”,是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激勵機制在內的所有激勵機制中均需把握好的要素。若激勵的面過窄,則容易使大部分人覺得激勵目標過高,并且關注點都在少數人身上,容易打擊到人們的信心;若激勵的面過于寬泛,則會消解了激勵的差異性,使個體們感覺不到自己的特殊性從而也會打消了積極性,所以這要求管理者根據現實情況靈活把握。以激勵的深度(即強度)而言,也要求適度地把握激勵的強度。如果激勵的強度過低,不但不容易調動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反而容易使其產生消極懈怠的心理。誠然,激勵的強度也不是越大越好,把握其中的平衡,不僅是對管理者能力水平的衡量,也能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帶來事半功倍的成效。
3.3重視大學生個體需求差異性
1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立法不足
我國的《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作為宣言性立法,缺乏實踐性和可訴性;而《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又給高校過于廣闊的空間,導致在對學生進行處理時偏向于主觀判斷而缺乏法律依據。同時高校中存在的法制不統一的情況也嚴重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規范性,這種隨意既會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動的不規范,同時也浪費了管理資源。
2在違紀學生的處理中未能保證全程法制化
首先是一些管理者沒有充分重視起事前預警的作用,對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教育做的不到位,以至于出現了違法違紀事件。其次是在處理違紀的學生時,沒有接受監督并且及時聽取申辯,導致處理結果不夠公正,很多高校的思政管理者在觀念上仍然未能轉變,沒有傾聽學生的聲音,調查事件中不能保證證據確鑿、事實清楚,處理的過程也沒有公開并接受監督,所以很難保證公正和公平。并且在處理結束后也沒有及時地對學生進行疏導、教育和關懷,可能會導致部分被處分的學生產生消極心理,變得自卑甚至產生厭世情緒或者報復心理,使得事態進一步擴大化。
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制化的對策
1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制建設
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領域,在管理規章制度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例如內容違法、制定程序不規范、解釋混亂等。想要真正建立健全教育法制就要從以下四個原則出發:保持教育法制內部的一致性、穩定性、統一性以及實體和程序并重的原則。首先是完善教育法體系,符合立法的規律以及時代的要求,保持內容和形式的一致,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有法可依,同時做好教育立法的協調和領導工作。對于學校內部的各種規范性文件,不符合法律規范的堅決修改或廢除,合法的可以作為法律法規的延伸而存在;這些規范性文件要秉承科學嚴謹的態度,嚴肅執行,不可朝令夕改,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行動制定一個規范。其次是完善教育法的監督,來消除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情況,包括人民法院的法律監督以及社會組織、社會輿論和人民群眾的社會監督,使其真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2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法制
環境良好的社會環境可以幫助我們形成健康的思想政治品德,高校的法制環境對于學生的影響也是巨大的,一個強調公平與秩序的法治環境可以更好地保障學生健康成長并發揮出自身的創造性;而健全的制度可以更好的樹立起法律的權威,通過依法管理學生來營造出一種“法律至上”的氛圍,當學生對法治有了肯定的態度后,自然就會信任法律、遵守法律,這在無形中增強了大學生的法制觀念,提升了其法律意識。這就要求高校從客觀環境和精神環境兩方面積極建設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客觀環境來說是要提高管理以及綜合治理的科學性和規范性,來保持校園環境的安全、穩定以及和諧;從精神環境來說就是要建設良好的校風,提升校園文化品位,更好地維護大學生的權益并且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管理教育工作順利進行下去,只有這兩方面都做好了,才能真正建立起適合國家未來人才培養的育人環境。同時高校還應該積極的加強法治的宣傳與教育,對教師進行法律法規方面的崗前培訓,通過講解學生管理案例來提高教師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對于學生可以通過開設選修課程,例如《教育法概論》或是《教育行政法》,還可以通過校園網或者報紙、宣傳欄等進行宣傳;還可以采用座談會或者知識競賽等形式來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與學習。
3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隊伍進行管理法治理念方、面的教育教育者自身也是需要教育的,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法律意識都影響了其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法制化水平。首先,要讓管理者對各項學生管理的法律法規都有所了解并且熟練運用。其次,是讓管理者認識到法律不僅是一種制度和工具,更是一種理想信念和文化力量;再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管理者需要轉變管理理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真正做到依法管理。最后,是在工作中要嚴格依法管理,不能因為自己的主觀情感而侵犯學生的權利,在對學生進行各種評選中要保持公平、公正、公開,對于學生的管理要以教育為先,嚴格管理的同時慎用處分。學生不僅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動中的教育管理對象,更是整個高校的主體,學校應該改變以往重管理而輕服務的模式,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而學生也不應該繼續沉默下去,當自身權力受到侵害時,應該主動拿起法律武器進行維權。高等學校作為行政主體,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為他們提供高質量的教育和服務,將教育管理的重心向學生主體方向進行轉移,從而更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進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耙詫W生為本”這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則,既是時代的進步所要求的,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治化的必然結果。
4加強大學生法紀方面的教育
時展推動了素質教育的深化和改革,這是一種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受到良好素質教育的大學生也應該擁有法律素質,守法、懂法并且可以利用法律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就人才培養方面來說,加強學生的法律素質也會對其道德素質和政治素質產生積極影響。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但是在大學時期很可能會因為受到社會上一些不正確的觀念的誤導而影響價值觀和人生觀,這時候如果高校因勢利導,及時對大學生進行法律教育,就能更好地保證他們健康成才。同時很多學生法律知識的嚴重匱乏也會讓他們受到了侵害卻無法解決,我們對大學生進行各種知識教育的同時,也必須加強法律素質的培養,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和依法辦事能力。
三結束語
(一)校內行政人員對思想教育缺乏認識
當前國內高校的行政人員普遍存在對思想教育認識不足的問題。受高校行政體制的影響,校園中從事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員,往往更傾向于對學校的科研教學工作進行重點管理,而很少對思想教育進行思考和研究。甚至有部分行政人員認為,思想教育工作欠缺實質性意義,沒有嚴格執行的必要。由于許多高等院校的行政人員不重視推行思想教育工作,因此許多院校的思想政治建設難以取得明顯成效。
(二)學校管理中的各個部門缺乏交流
基于我國國情,當前國內院校的行政機制中往往存在兩個管理組織,一個是學校教職人員組成的管理組織,另一個是基層黨委組織。在學校的行政體系中,黨員組織通常占據主導地位。在落實政府出臺的教育方案、安排思想教育工作章程時,黨委組織和校方的行政組織有時無法達成共識,導致推行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案被迫擱置。同時,在執行與監督思想教育工作時,黨委部門與校內行政部門沒有進行協商交流,雙方各施各法,導致思想教育工作無法建立起有序的系統。此外,教職人員不但要負責課堂講學,還要進行思想教育工作,是落實思想教育的主體,而管理部門與教職人員之間缺乏溝通,致使行政人員與教職人員無法協調合作,影響思想教育的推行進度。
(三)校園行政機制缺乏對職員的保障措施
為加強學校行政隊伍建設,為思想教育工作的具體實施提供保障,當前不少高等院校制定了教職人員培養計劃。一些院校為了增加輔導員人數,提升輔導員的職業素質,都實行了許多激勵政策,對愿意擔任輔導員的工作人員開出了優厚的條件。比如,一些院校提出,教育專業的應屆畢業生畢業后在校內擔任三年輔導員即可以獲得優先保研資格。推行鼓勵政策后,大量年輕有為的教職人員的加入了輔導員的行列。但從本質來看,這種“先要求輔導員付出努力,再兌現校方承諾”的做法是一種不尊重輔導員的政策。筆者通過總結實踐經驗發現,我國高等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之所以難以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許多高校都尚未建立專門負責思想教育工作的行政組織。當前,社會各界衡量高等院校發展水平的首要指標是教學質量和學生成績,而對于思想教育則缺乏關注。因此,許多高校并未給行政人員提出優渥的福利待遇,而將一些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提高教學質量上。
二、加強學校行政控制力度提高思想教育效果的措施
(一)加強學校行政工作的服務意識樹立服務理念
1.提高服務意識是推行人性化思想教育的基礎
推行以人文本的行政管理機制,是現代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高等院校的行政控制系統中,實施人本管理、提高行政人員的服務意識,可以使CENTURY思想教育工作事半功倍。服務意識與管理理念之間并無沖突,相反,該管理與服務可以通過相互協調實現相互促進。在傳統的行政管理中,推行思想教育,往往是通過上級分配、下級執行的模式實現的。這種模式雖然可以取得較高的工作效率,但過于僵硬呆板缺乏人性化,不利于落實思想教育。而服務性的行政管理模式將協調合作,交流溝通作為推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手法,在服務理念的指導下,各級行政人員能夠從人本角度出發,全面貫徹思想政治教育,大幅提升了思想教育的效果。
2.在服務理念的指導下進行思想教育工作更為人性
將服務意識作為校園行政管理的首要工作理念,乍看之下有可能會削弱內部管控的力度,影響工作的實施效率。但將服務意識加入到行政理念中,能夠使學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更具有人性化色彩,從而提高行政人員投身思想教育工作的積極性,讓行政人員能夠更大程度地施展出自己的專業能力。
(二)強化校園思想教育班底建設提高行政人員的管理水平
為了保障校園推行思想教育的效果,校方必須對現行的人員管理制度進行優化改良,創建高素質的思想教育行政班底。在高等院校從事思想教育工作的行政人員和教職人員不但要熟悉馬哲原理、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還要具備較高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行政管理能力。同時,擔任思想教育職務的人員還要有嚴謹的紀律意識和良好的人格素質,對自己擔任的職務要有深刻的認識,了解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并秉持堅定不移的態度落實高校思想教育。具體來說,優秀高校行政人員必須具備端正的價值觀和良好的行政素質,不但要精通行政管理的原理和技巧,還要掌握豐富的文化知識。同時,行政人員必須擁有較高的自學能力、團隊組織能力和口頭表述能力,能夠勝任校園中的各個崗位。將高素質的行政人員組織起來,形成一支專門的思想教育隊伍,能夠大幅提高學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實施效果。
(三)學校應結合實際適當調整行政人員的待遇水平
在高等院校中,行政人員是負責落實校內思想教育任務的主體。為了保障思想教育的實施效果,校方應盡可能幫助行政人員處理好生活與工作中與遇到的問題,這樣行政人員才能無所顧忌地全心投入到思想教育工作中。目前,我國各大高等院校連年增加招生指標,致使內部行政管理的工作量越來越大。為了滿足校內管理工作的需求,行政部門工作人員的隊伍也日益擴大。為了讓行政人員能夠同心協力、全心全意地落實思想教育工作,校方應結合實際,適當調整行政人員的待遇水平,讓更多優質的行政人才能夠加入到學校的思想教育班底中。比如,學??梢詫π姓藛T推行思想教育的情況進行定期考察,考察評價優異的行政人員可以獲得相應的獎金或福利。同時,學??梢灾贫ㄒ惶咨w機制,提拔工作表現良好的員工。推行鼓勵機制不但可以激發行政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讓行政人員能夠充分發揮出自身的管理能力,全心全意地服務于本職崗位,為學校的思想教育建設貢獻力量。
(四)強化學校的思想教育力度關心師生的需求和想法
十會議提出:“要進一步實現社會主義的人文關懷,對廣大群眾進行心理疏導……”會議提倡的“人文關懷”,給我國高等院校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啟示,而“心理疏導”則是學校實現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徑?!叭宋年P懷”的含義是,關心人們的生存狀況和生活環境,充分考慮人們內心的想法,維護他人的主觀意志,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當前,我國度許多院校內部的制度建設尚未盡善盡美,因此經常會出現工作安排不當、勞動成果分配不均等情況,這些問題會使行政人員和教職人員感到自己被校方忽視,因此內心會產生負面想法和消極情緒。同時,由于校園的管理與教育工作十分繁忙,不少工作人員會感到工作壓力較大。這些情況都會對行政人員和教職人員的工作效率造成負面影響。如果工作人員的負面情緒長時間無法消解,就會為學校的日常工作埋下隱患。因此看,高等院校必須加強思想教育力度,關心行政人員和教職人員的想法和感受,經求工作人員的意見,讓每個職員都能感覺到校方對自己的重視。具體來說,高等院校應將“人文關懷”作為開展思想教育的指導理念,關懷師生、員工的心理狀況。比如,學??梢栽诨ヂ摼W中創建一個專門的意見交流社區或微博,讓師生和行政人員能夠在網絡上盡情發表自己的想法、疏解內心的負面情緒。
三、結語
【關鍵詞】高校思政教育;人文管理;措施
一、人文管理在思政教育中存在的內涵
人文管理,即為人性化管理、人本管理,即充分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充分體現人文關懷。而在思政教育中貫徹落實人文管理,就是指將人放在思政教育管理的中心位置,在管理過程中,重視學生的思想動態,通過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來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文管理在思政教育中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涵。(1)思政教育中的人文管理是對人的管理。人作為社會的主體具有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任何社會活動、行為都必須通過人才能得到實現。因此,只有做到通過以人為中心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激發人的積極主動性,才能確保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及實施。(2)思政教育中的人文管理是為了人的以符合人性的方式所進行的管理。在思政教育的過程中,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身份總是隨著地點、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所以,人文管理實質上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管理。只有通過管理來實現人們自身的價值,通過合理的、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來積極調動人們的創造性,才能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率。
二、人文管理在思政教育中所起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素質教育的提高及發展。思政教育中的人文管理對提高人們的道德素質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首先,人文管理注重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性,給予學生真正地人文關懷,使得學生從內心深處激發了自身的主動性以及創造性,加快了平等、自愛、競爭等健康思想環境的建立。其次,人文管理還注重學生的道德修養,為學生設立的諸多積極、崇高的思想政治向導,為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道德素養的建立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2)是中有關人的本質論斷的實現。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自由以及全面發展是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必須實現的。思政教育的工作對象是人,工作目標也是為了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但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中,我們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因此,思政教育人文化管理的展開,就從本質上實現了以人為本,為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目標提供了保障與支持。
三、人文管理的基本原則
(1)滿足需要。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尊重個人需要,是社會發展,人類生存的必然規律。而在傳統的思政教育中,我們僅僅是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視了人的需要,從而導致了思想教育的目標化,阻礙了人主動性、創造性的形成及發展。人文管理則充分重視了人的需求,以人為本,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障。(2)重視個人價值。人的價值包含社會價值以及個人價值兩種,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二者都不能作為單獨的個體存在。因為無論在任何社會環境下,只有滿足了大多數的個體價值,才能提高人們的積極性,才能確保社會價值的實現。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我們過分強調了社會價值的地位,正確的向導固然重要,但與此同時就忽視了個人價值的意義及作用,否定了個人的作用、發揮,導致人和社會形成對立,人不不能積極主動的投身到社會的建設中來,抑制了人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創造性的發揮,導致思政教育管理的效率滯后。(3)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人作為社會的主體,具有其主管能動性,而思政教育的教育主體也是圍繞人來進行的,傳統的教育只注重了政治的教育,重視對社會發展的意義,而忽視了對其個人發展方面的功能,從而阻礙了人的積極主動性的形成,使的全面發展受到阻礙。人文管理的確立,確保了以人為中心,尊重人、關心人,充分發揮了人的創造力、進取心,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支持與保障。
四、高校思政教育實現人文管理的基本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