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1 10:28:23
序論:在您撰寫經濟轉型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海洋經濟
論文正文:
海洋經濟轉型思路
一、發展條件與重大意義
(一)發展條件
1.港口優勢得天獨厚。寧波港口岸線總長為1562公里,占全省的30%以上,其中可用岸線872公里,深水岸線170公里?,F有生產性泊位300多座,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60多座,已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600多個港口通航。2010年完成貨物吞吐量居大陸第2位、全球第4位,完成集裝箱吞吐量居大陸第3位、全球第6位。港口岸線資源既是寧波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龍頭性資源,也是浙江省發展海洋經濟、打造海上浙江最為獨特的優勢和載體。
2.海洋資源十分豐富。擁有豐富的島、涂、漁、景、油等海洋資源,組合優勢明顯,適宜規?;⒒鼗_發。島嶼資源良好,共有500平方米以上海島516個,約占全省的1/5,島嶼面積524平方公里,島嶼岸線長758公里。灘涂資源充裕,擁有可圍灘涂資源約140萬畝,占全省灘涂總面積的34%,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象山港內、大目洋沿岸和三門灣北岸4大片,圍墾開發條件優良。漁業資源優良,緊鄰中國四大漁場之一的舟山漁場,象山港是具有國家級意義的大漁池。海洋旅游資源優越,濱海地區具有灘、巖、島三大特色,主要集中在象山港內和象山縣沿岸。油氣儲量豐富,春曉油氣田總面積22000平方公里,探明天然氣儲量達700多億立方公尺,開發利用潛力巨大。
3.區位優勢非常明顯。寧波位于我國T字形經濟帶和長三角城市群核心區,海域位于長江黃金水道入海口,是長三角地區與海峽兩岸的聯結紐帶。寧波-舟山港口一體化的推進,使沿海港口物流、戰略物資儲運優勢得到了進一步發揮。杭州灣跨海大橋、甬臺溫鐵路的建成,使寧波成為連接上海、江蘇和浙江溫臺乃至福建南部的樞紐城市,成為浙江溫臺和浙西地區接軌大上海的橋頭堡,為發展海洋經濟、打造海上浙江提供了有力支撐。
4.海洋經濟比較發達。2009年全市海洋經濟總產值2500億元以上,是2005年的近2倍,年均遞增15%以上,形成了以臨港工業、港口物流業、海洋漁業為主導,以濱海旅游、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制藥、海洋油氣等新興高新技術海洋產業為引領,以港口貿易、金融為配套的現代海洋經濟產業體系。特別是臨港工業方面,經過幾年發展,初步形成以石化、鋼鐵、汽車、造船和能源等行業為支柱,綿延二十幾公里的沿海臨港產業帶,基本建成華東地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先進制造業基地。
5.海洋科教實力較強。具備比較雄厚的海洋研發實力,形成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涉海專業、重點實驗室,以及企業研發中心等為主體的海洋科研與技術開發體系。建有寧波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寧波市海洋與漁業研究院、寧波海洋開發研究院等一批科研機構,擁有海洋與漁業領域重點實驗室9家,市級企業工程(技術)中心8家,海洋科技工作人員達20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占15%以上。在海洋養殖、海洋生物、海洋環保等領域取得一批關鍵技術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省、部科技進步獎15項,市科技進步獎35項,專利授權30項。
6.海洋經濟腹地廣闊。寧波港張水清夏暉孫立鋒面向廣闊的內陸腹地,主要包括華東、華中、華西地區,其經濟總量占全國的42%。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快速推進,這些地區對于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接受東部地區輻射和產業梯度轉移的要求更為迫切。長三角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居于全國首位;浙江作為我國民營經濟的發祥地,具有靈活的體制機制優勢;寧波作為沿海開放城市,具有較高的開發開放水平,這都為寧波依托港口優勢和海洋資源,發展海洋經濟,加大對華東、華中、華西地區的輻射,促進這些區域的轉型升級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二)重大意義
1.發展海洋經濟,是建設成為上海兩個中心的主要組成部分、打造亞太地區重要國際門戶的客觀需要。國務院關于長三角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把長江三角洲地區建設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上海兩個中心《指導意見》提出把上海建設成為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寧波沿海和海島地區地處我國黃金海岸、黃金水道T字形經濟帶核心區,對內是江海聯運樞紐,對外是遠東國際航線要沖,在我國內外開放扇面中居于舉足輕重的地位。充分發揮寧波區位優勢和港航資源潛力,有利于共同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打造亞太地區重要國際門戶,提高我國對外開放、參與國際經濟競爭和合作的水平。
2.發展海洋經濟,是貫徹實施國家區域發展戰略、輻射帶動內陸地區發展的客觀需要。沿海和海島地區是寧波經濟社會發展和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主平臺,是寧波民營經濟發展的主體區域,更是北承長三角、南接海西區、東瀕太平洋、西連長江流域和內陸地區的紐帶。加快寧波沿海和海島地區建設,有利于服務長三角和海西區,增強輻射長江流域,帶動閩、贛、皖等周邊地區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3.發展海洋經濟,是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保障國家重要戰略物資儲運安全的客觀需要。寧波地處南北海上通道戰略要沖,是海上橋頭堡,在全國沿海戰略物資儲運體系建設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2009年,寧波石油及制品、進出口鐵礦石、煤炭吞吐量分別達5000萬噸、3000萬噸、600萬噸以上,進一步將寧波建設成為我國重要戰略物資的儲運、供應基地和加工、貿易中心,有利于維護國家能源和戰略物資江海聯運和海上運輸安全,為寧波和浙江擴大開放、發展開放型經濟提供戰略保障。
4.發展海洋經濟,是完善沿海區域發展布局,實施海洋強國戰略的客觀需要。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分別提出實施海洋開發、發展海洋產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逐步把我國建設成為海洋強國戰略目標。近年來,遼寧沿海經濟帶、天津濱海新區、江蘇沿海地區、福建海西經濟區、廣東珠三角地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等開發已先后納入國家沿海區域發展戰略。推進建設寧波海洋經濟發展,有利于完善國家沿海區域發展布局,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挖掘海洋開發潛力,加快建設海洋強國。
二、總體思路與功能定位
(一)總體思路
綜合分析國內外發展形勢,并結合寧波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今后一段時期我市海洋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六個加快戰略部署,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海洋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港航服務業、臨港大工業、海島資源開發和清潔能源建設為重點,以創新體制機制為動力,堅持以陸帶海、以海促陸、海陸聯動,統籌陸域經濟和海洋經濟發展,統籌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統籌經濟建設和改善民生,著力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著力完善海洋經濟基礎設施,著力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實現海洋經濟大市向海洋經濟強市的戰略性轉變,為浙江建設國家海洋經濟示范區發揮先行作用。
在實際工作推進中,必須牢牢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推進聯動發展,把海洋的資源優勢、后發優勢與陸域的綜合優勢、先發優勢結合起來,以海帶陸、以陸促海,統籌陸海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治理保護。
二是推進高端發展,緊緊抓住后危機時代科技革命的新動向,跟蹤全球海洋經濟發展最前沿,推進海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提升海洋產業核心競爭力。
三是推進集約發展,深入實施科技興海戰略,著力自主創新,提高科技對海洋經濟發展的貢獻率,推進海洋經濟發展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四是推進持續發展,堅持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妥善處理好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切實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使海洋經濟的發展規模和速度與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相適應,實現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五是推進開放發展,立足于亞太國際門戶城市重要節點區的有利位置,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把寧波沿海海洋經濟產業帶建設成為寧波乃至浙江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戰略大平臺。
(二)功能定位
綜合考慮資源稟賦、現實基礎和發展潛力等因素,寧波海洋經濟發展的功能定位是:浙江省和長三角南翼海洋經濟中心、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的主要組成部分、長三角亞太重要國際門戶城市、全國重要的新型臨港產業基地、我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
(1)浙江省和長三角南翼海洋經濟中心。充分發揮區位、港口和海洋資源及產業基礎等比較優勢,以港口開發為重點,以海洋科技進步為支撐,推進海洋產業高級化,充分發揮寧波對周圍區域的輻射帶動功能,使之發展成為浙江省和長江三角洲南翼的海洋經濟中心。
(2)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主要組成部分。依托寧波舟山港深水良港和區位優勢,拓展和放大梅山保稅港區的功能,完善戰略物資、大宗散貨、外貿集裝箱和江海聯運體系,建設成為我國最大的戰略物資和大宗散雜貨中轉儲運、保稅加工和物流配送基地,使之成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樞紐港;同步推進金融服務業發展,把寧波打造成為立足長三角、面向海內外,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金融后臺服務基地,主動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供服務,承接輻射,錯位發展。
(3)長三角亞太重要國際門戶城市。寧波地處長江經濟帶和沿海經濟帶交匯處,是我國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隨著交通基礎設施完善和經濟社會發展,寧波將進一步發展成為長三角、長江流域和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海上橋頭堡和物流節點城市。
(4)全國重要的新型臨港產業基地。依托港口和寧波區位優勢,優化布局,不斷推進轉型升級,緊緊瞄準產業鏈和價值鏈的高端,大力發展石化、鋼鐵、新材料、新能源等先進制造業,著力發展現代物流、國際貿易、總部經濟、研發設計、旅游休閑等高端臨港服務業,建設成為我國重要的新型臨港產業基地。
(5)我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堅持科學規劃、合理開發、可持續利用的原則,以象山港、三門灣等區域為重點,推進海洋經濟的有序開發、有效利用和嚴格保護,加強重點海域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實施海洋污染海陸聯動防治,探索跨區域海洋環境聯合治理,切實改善海洋生態環境,為我省我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探索新路子。
(三)空間布局
寧波今后重點構建一港、三沿、五平臺和一批產業集聚區的海洋經濟發展格局。一港,即寧波舟山港寧波港區及其依托的腹地,重點是發展成為國家物流節點城市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的主要組成部分。三沿,即沿杭州灣、沿象山灣和沿三門灣,沿杭州灣和三門灣區域將發展成為寧波海洋經濟發展的戰略支撐,是寧波新型產業化和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的重點區域;象山港區域將堅持保護優先、適度開發,將發展成為生態經濟型港灣。五平臺,即杭州灣新區、寧波石化產業基地、梅山春曉六橫保稅物流體系核心區、象山港區域和寧波三門灣區域。一批產業集聚區,即發揮陸海資源優勢,在沿海建設一批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效生態農業集聚區域,推進全市產業轉型升級。
三、戰略重點和主要任務
為實現海洋經濟發展目標,必須加快功能開發和建設,重點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建設大港口。
堅持以延伸港口價值鏈為導向,進一步轉變港口發展方式,推進港口由第二代港口向第三代、第四代轉變,努力建設成為我國深水樞紐港和集裝箱遠洋干線港。
(1)堅持深水深用、淺水淺用,加快整合現有業主的岸線碼頭,推進其向公共岸線碼頭轉化,提高岸線利用效率;
(2)積極推進寧波舟山港口一體化,加快北侖港四期、大榭島五期和金塘大浦口集裝箱碼頭等基礎設施建設。到2015年,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500萬標箱;
(3)增強港口增值服務能力,推進培育船舶交易、船員交流中心,探索開展離岸金融業務。以梅山保稅港區建設為契機,積極爭取自由貿易港通關政策,創新港口增值服務模式和業態。
(4)推進建設浙江港口聯盟,著力建設以寧波港為龍頭,嘉興港、臺州港和溫州港等為支線和喂給港的港口聯盟,強化與國內外港口的跨區域戰略合作。
二是發展大物流。
依托港口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港口國際物流和航運服務業,努力建設成為國家物流節點城市。
(1)進一步推進寧波國際集裝箱海鐵聯運物流樞紐中心、鎮海大宗貨物海鐵聯運物流樞紐港等建設,加快形成貨物吞吐、交易和金融三位一體的現代港口物流體系;
(2)加快物流主體培育,推進第四方物流發展,提升物流服務信息平臺;
(3)以新一輪大規模鐵路建設為契機,大力發展集裝箱海鐵聯運,建設提升金華、上饒、鷹潭、南昌、武漢、成都、重慶等省內外無水港,推進海鐵聯運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
(4)發展現代航運服務業,延伸航運服務產業鏈,探索推進建設國際海運信息平臺;
(5)推進梅山保稅港區建設,大力發展港口國際物流,建立國際性配送中心,積極拓展國際中轉、國際采購等功能,更好地發揮連接國際國內的功能,更好地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
三是培育大產業。
瞄準產業鏈和價值鏈高端,著力構筑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努力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新型臨港產業基地。
(1)進一步做大做強臨港工業。在優化布局、嚴格準入、注重環保的前提下,重點發展市場前景好、環境影響小、產出效益高的臨港制造業。石化產業,以鎮海、北侖、大榭等區塊為依托,最終形成1億噸煉油能力和350萬噸乙烯能力、增加值過千億元的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鋼鐵工業,重點發展世界先進水準的高端產品,打造年產鋼鐵2100萬噸的能力。船舶產業,建成我國新興的先進修造船業基地。汽車(零部件)產業,爭取到2015年整車產量達到80萬輛/年,轎車發動機80萬臺/年。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磁性材料、高性能金屬材料、化工新材料等領域,到2015年新材料產業產值達到2000億元。
(2)發展臨港型現代服務業。在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和航運服務的同時,加快發展國際貿易和金融服務業。國際貿易,建設進出口貿易交易平臺,打造重要的區域性資源配置中心。金融服務,建設成為與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相適應的區域性國際金融結算服務中心和具有全國性影響力的金融后臺服務基地。
(3)扶持發展戰略新興海洋產業。重點發展海洋旅游、海水綜合利用業、海洋生物產業、海洋能產業等戰略新興海洋產業。
四是完善大配套。
統籌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一批涉海重大項目建設,完善公路、鐵路、水運、電力和油氣管網等集疏運體系,提升水水中轉、水陸聯運能力,提高交通、水資源和能源保障水平。
(1)完善綜合交通網絡體系。全面形成一環六射高速公路網絡,規劃建設杭州灣跨海鐵路和甬金鐵路,推進寧波鐵路南客北貨布局調整和鐵路貨運環線的規劃建設;
(2)優化水資源配置。加快浙東寧波段引水工程、慈溪曹娥江引水工程和海涂水庫建設。加快象山10萬噸級海水淡化工程建設,提高海水綜合利用規模和比例。逐步解決海島地區居民飲用水難問題。
(3)完善海洋防災減災體系。建立海洋防災減災檢測與決策體系,健全安全生產和海上船舶應急救助網絡。推進強塘固房和標準漁港工程建設。
五是推進大保護。
牢固樹立生態用海理念,集約節約開放利用深水岸線、航道、錨地等海洋資源。切實加強對無居民海島的分類管理、有效保護、科學開發??茖W劃分岸線、灘涂和海島功能,合理有序利用海域。重視海洋環境影響評價和生態修復,嚴格規范海洋產業項目和涉?;A性項目的管理。加強陸海污染綜合治理,推進跨區域海洋生態環境聯合建設。加強近海沿岸海洋生態修復建設,切實保護利用好象山港資源。
六是打造大平臺。
著力打造五大平臺,即杭州灣新區、寧波石化產業基地、梅山-春曉-六橫保稅物流體系核心區、象山港區域和寧波三門灣區域。
(1)杭州灣新區,位于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慈溪市境內,陸域面積約235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350平方公里。要堅持以新型城市化為方向,以高端現代服務業和新興先進制造業培育為重點,通過20年乃至更長一段時期的努力,把杭州灣新區建設成為具有現代都市氣息與濃郁田園風光的國際化新城區;
(2)寧波石化產業基地,包括鎮海、北侖、大榭三大片,規劃面積約74平方公里。要根據國家石化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要求,以石化工業循環經濟生產理念為指導,依托鎮海煉化等特大型項目,形成比較完善的石化產業鏈,最終形成1億噸煉油能力和350萬噸乙烯能力、增加值過千億元的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
(3)梅山春曉物流產業集聚區,包括我市的梅山、春曉等地,總面積220平方公里。要按照國家海關特殊監管區宏觀發展導向,以自由貿易區為方向,以現有的梅山保稅港區為核心,以北侖春曉、舟山六橫為兩翼,增強保稅港區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建設成國家對外開放的先行區和門戶區、浙江省建設海洋經濟發展帶的先行區和寧波建設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的核心區;
【關鍵詞】:經濟轉型、制度變遷、中國、WTO
不同國家在歷史上的不同績效從根本上說,受到制度變遷方式的影響①。因為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的經濟價值會不斷提高②,從而產生了對制度的新需求,相應于這些需求的政治、經濟制度的調整卻總是滯后。正是這些制度變遷的滯后產生了一系列的重大社會問題,影響了歷史的經濟績效。
本文將分析制度變遷的原因、方式及合法性等問題。試圖通過引入體制外的制度環境與制度安排,將國際社會當作獨立經濟體的一個外生變量,納入制度分析的范圍之內,以探討那些因為誘致性制度變遷缺少動力機制或動力機制不健全,而強制性制度變遷又遇到層層阻撓困難重重的,正處于轉型期的國家與經濟體,結合當代國際關系,可能采用的制度變遷方式。這是當代中國經濟轉型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因此,具有研究的重大現實意義。
一、作為規則人的行為的制度
在舒爾茨把制度定義為一種行為規則以后,這個定義就一直為制度經濟學家們所接受。舒爾茨認為,制度是涉及社會、政治及經濟行為的一種行為規則。舒爾茨為了分析特定的政治法律制度對經濟增長動態的影響方式,列舉了如下四種制度:1)用于降低交易費用的制度(如貨幣,期貨市場);2)用于影響生產要素所有者之間配置風險的制度(如合約,分項制,合作社,公司,保險,公共安全計劃);3)用于提供職能組織與個人收入流之間聯系的制度(如財產、包括遺產法、資助和勞動者的具體權利);4)用于確立公共物品和服務的生產與分配的框架的制度。
因此制度是一系列為社會所認可的非正式約束和政府規定的正式約束所組成的規則網絡,它約束人們的行為,減少專業化和分工發展帶來的交易費用的增加,解決人類面臨的合作問題,創造有效組織運行的條件。制度的功能就是為實現合作創造條件,保證合作的順利進行。在決策各方的初始力量給定時,規則的作用是便利交換。
制度之所以被設計出來,還因為制度經濟學家已經開始注意到個人理性可能導致集體非理性,解決個人理性與集體非理性之間沖突的辦法,不是否認個人理性,而是設計一種機制,在滿足個人理性的前提下,達到集體理性。
制度經濟學家從交易成本分析入手,把制度分析運用到政治經濟學中。交易成本分析理論的分析核心是產生這些成本的經濟交換和制度。如把交易成本分析推廣到政治交換中,由此可探討在政治經濟發展中的政治、經濟制度之間的相互作用。
既然制度起因于解決減少交易成本和理性人與集體理性之間的沖突,那么,當受制度所規制的人隨著經濟發展發生變化時,制度也必須隨之改變。
二、制度變遷內在機制
制度變遷是制度的替代、轉換與交易過程,一種有效率的制度的產生與無效率的制度消亡的交替過程。有效率的組織是制度變遷的關鍵,而社會經濟的發展導致制度不均衡,則是導致制度變遷的根本原因。
要使組織有效率必須采取的措施是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1)競爭機制。競爭可以減少構造性無知,使有用知識得以廣泛的傳播,控制知識的使用以確保錯誤不會長期存在,系統不會陷于癱瘓,刺激和創新和技術創新,而對競爭過程的政治干預則會削弱競爭性爭勝并削弱承受創新成本的需要。
2)分散決策。市場的分散化決策可以降低政府集中決策的風險。
3)有效產權。產權的界定,對一個企業制度的運行至關重要,科思認為:“法律制度的一個目的是對權利進行清晰界定,在此基礎上權利的轉讓和重組能通過市場發生?!保╟oase,1959)
4)破產法。適者生存的進化論要求制度必須有適應效率,破產法對于淘汰僵化組織與制度是一種必要的制度裝置③。
經濟的發展使產品要素相對價格和偏好產生變化,相對價格的變化改變了人們之間的激勵結構,而討價還價能力的變化則導致了重新締約的努力,新的制度不均衡出現使得制度變遷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人力資本要素相對價格的變化。舒爾茨指出,在美國已經出現和正在出現的人的經濟價值的長期顯著提高,是制度在執行其經濟功能時的主要非均衡原因,(他同時還認為,相應于人的經濟價格提高的制度變遷呼喚新的經濟模型,本文將在后面用它分析當前中國的經濟轉型。)主要表現在許多作為適應由人的經濟價值提高所致的制度壓力與限制而作出的滯后調整的立法和法律。因為由于經濟增長進程,這些法律條文與法律決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必要的和可能的。因此,制度是對勞動力市場價格提高的反應;是對人力資本投資報酬提高的反應;是對消費者可支配收入增加的反應。也就是說,制度對經濟增長的促進取決于制度把努力與報酬聯系起來的程度,取決于制度為專業化和貿易所提供的范圍,以及制度允許尋求并把握住經濟機會的自由④。
三、制度變遷方式與無效率
經濟增長導致制度不均衡,是制度變遷的根本原因,而制度變遷的方式卻取決于制度變遷預期收益的大小及參與博奕的談判各方力量對比。
制度變遷的預期收益包括制度變遷后重新分配所得額外收益以及制度變遷主體期望獲取的最大制度外收益。制度外收益由以下幾部分組成:1)規模經濟所帶來的收益;2)外部經濟內在外的收益;3)克服對風險的厭惡所帶來的收益;4)交易費用轉移與降低帶來的收益。
為了潛在收益在制度變遷過程中參與博弈的各談判方主要有:1)體制內的共同體成員;2)對統治者構成威脅的權勢集團;3)作為統治者的政治企業家;4)作為政治企業家人的行政官員。通過談判活動增加個人份額收益的競爭決定了制度變遷的路徑與方式。各方參與談判的動機及談判的立場取決于他從制度變遷中可獲得的預期收益,而無論如何,談判各方都得以最大化自己在總收益中的占份額來影響最終的制度安排。因此制度變遷實際上是一個“非帕累托改善”⑤的過程,必然會伴隨著相應的利益格局的調整。
當作為共同體成員的群體在響應由制度不均衡引致新制度安排所帶來的潛在獲利機會時,且這種新的制度安排并不威脅統治者的統治,也沒有強勢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撓時,誘致性制度變遷將會自發性的發生。
論文經濟轉型與制度變遷選擇來自免費
當政治企業家⑥發現有一個機會,能靠打破停滯和制度僵化循環的改革獲得政治支持,提高歷史與政治威望,他會全力推行新的制度與政策,甚至進行全面的憲法改革,建立新的憲法秩序,強制性制度變遷會自上而下的隨之發生。
但是,當既有的權勢集團認為新制度的推行將使自己的利益受損或者行政官員認為制度變遷將使政府的的稅收減少或者制度變遷會降統治者的效用以至威脅到統治者的生存時,制度變遷將成為不可能,一種無效率的制度就會長期存在。
考察歷史和現實的國際社會我們不難發現,誘致性制度變遷占主導的國家往往是市場比較發達,私有產權和契約自由得到了法律很好保護的國家,而強制性制度變遷占主導的國家政府在經濟中往往起著主導性作用,私有產權和契約自由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并且受到種種限制。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和處于轉型期的國家往往因為無效率的制度長期存在而影響經濟的歷史績效,正如諾思所言,由于缺少進入有效法律約束和其它制度化社會的機會造成了今天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長期停滯不前⑦。
既然現代經濟增長進程被所有作為經濟增長結果的非均衡方式所困擾,我們的分析也只有自經濟均衡入手。上面我們已經提到舒爾茨的的《制度與人的經濟價值的不斷提高》一文,舒爾茨在文中指出,制度變遷是作為對經濟增長動態的反應而發生的結果。制度被視為一種具有經濟價值的服務的供給者,正是經濟增長進程改變了對服務的需求,并且這種需求上的改變又導致了長期成本與收益衡量的供求之間的非均衡。
我們可以把舒勻茨的觀點概括為兩個原理:1)制度變遷理論:對制度所提供的由于經濟增長所致的服務的需求的改變,導致了供求間的非均衡;2)新經濟增長模型理論:由于人的經濟價值的提高,對制度所提供的服務的需求,會被新的經濟增長模型所改變。
由此,我們不難解釋為什么發展中國家經濟會長期停滯不前。正是由于在響應作為經濟增長結果的非均衡方式時制度調整的長期滯后,才導致即有的制度陷于無效率狀態;正是由于新的經濟增長模型遲遲沒有出現導致了無效率的制度長期存在。
四、理論模型---一種制度變遷方式
由于誘致性制度變遷缺少動力機制或動力機制不健全,而強制性度變遷又遇到層層阻撓困難重重,為了使制度變遷在發展中國家成為可能并持續發展,有必要通過引入體制外的制度環境與安排,將國際社會當作獨立經濟體的一個外生變量納入制度分析的范疇,尋找潛在利益空間與獲利機會,為制度變遷設置新的動力機制。而恰好當今國際關系的良好形勢以及大量具有積極意義的國際性政治經濟組織與制度的存在為我們的理論分析提供了前提與基礎,并且在可預見的將來這些國際性組織與制度只會得到健康的發展,而不會退化或消失。
關鍵詞:轉型經濟漸進式演化激進式變革制度變遷
一引言
轉型經濟學是指一種研究如何從方案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經濟學理論。20世紀90年代以來迅速發展的轉型經濟學主要是指具有共同研究主題和追求目標的一些理論文獻以及撰寫這些文獻的經濟學家(盛洪,1996)。目前,關于轉型經濟還沒有完整的理論體系,也很難說誰是轉型經濟學家,因為還沒有專門從事這一理論研究的人。關于其理論體系,我們只能從現在構成這一經濟學流派的一些理論文獻,以及撰寫這些文獻的經濟學家的文獻、研究思路來尋找一條線索,理清其脈絡。本文首先介紹轉型經濟學的內涵,然后簡述一下各個學派關于轉型經濟的理論要點,最后簡要回顧中國經濟奇跡并作以簡要評述。
二轉型內涵
關于轉型概念的懂得,比較經典與廣泛的定義是熱若爾·羅蘭的表述:轉型即一種大規模的制度變遷過程或者說經濟體制模式的轉換。從目前國內的文獻來看,從三個層面上使用轉型的概念:第一種含義是從傳統的社會主義方案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第二種含義是在包含了第一種含義外,還包含那些過去實行廣泛管制的經濟向自由市場經濟轉型;第三鐘含義是在前兩種懂得基礎上還包含了所有發展中國家促進經濟市場化,實現經濟發展的過程。
實際上許多人把轉型經濟學看作制度經濟學的一個分支的原因正是由于把轉型懂得成為一種制度的變遷過程,只是描述了轉型的一般的特點。不錯,轉型的確主要是一個制度變遷的過程,但轉型還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而這些特殊性僅依靠制度變遷是不能夠真實的描述,更別說來解決這些問題。鑒于以上理論實踐中三個層面使用轉型概念的事實,筆者個人比較贊成轉型的第一種含義,即方案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當然,后兩種轉型概念的懂得當然沒錯,但關鍵是其不符合概念提出的歷史與邏輯的一致性,更不合適建立新的獨立的研究學科。對于第二種懂得,放松政府管制,實行經濟自由化,其實這在傳統的主流經濟學框架內可以得到解釋;對于第三種發展經濟學范疇內使用的轉型概念,現有的發展經濟學就有了相應的解答與分析框架。轉型(或者轉軌、過渡)概念的提出應該來說主要發源于二十世紀上半期全球建立的社會主義國家在方案經濟實踐中遇到困難并探索其解決方法的歷史事實。
三幾種轉型理論范式
20世紀80年代末,包含前蘇聯、東歐國家和中國在內的30多個國家開始了從中央方案經濟體制向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將其與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一起稱之為“二十世紀兩項最偉大的經濟實驗”。毫無疑問,這場涉及多達15億人口的重大變革吸引了全世界學者的目光,他們應用新古典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發展經濟學、信息經濟學、演化經濟學以及比較經濟學等最前沿的理論成果從不同側面對這一變革加以研究。在短短的十幾年里,相關文獻數量迅猛增長,從而在主流經濟學中贏得了鞏固的學術地位,并且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催生出了一門新的學科—轉型經濟學,來專門研究如何從方案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
1、主流經濟學的激進主義轉型理論
新古典經濟學是對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理論的系統化。按照新古典理論的懂得,市場機制不過是資源配置的工具,其核心是供求和價格的相互作用。在轉型之初,以新古典經濟學為基礎的華盛頓共鳴在轉型經濟理論和政策研究中占據統治地位。根據華盛頓共鳴:嚴厲的需求緊縮,加上放松管制、貿易自由化和私有化,就可以推動經濟增長。因此,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核心就是“管住貨幣,放開價格”,實行以宏觀經濟穩定化、國有企業私有化和價格自由化為核心的激進式的“休克療法”。采取了一系列諸如:大幅度縮減貨幣供給量,實行高利率;保存少數重要商品的國家定價,絕大多數商品價格全面放開;消除預算赤字,減少價格的國家補貼;取消對企業工資的限制;全面改革財稅體制等措施。
2、演進主義的漸進式轉型理論
隨著俄羅斯等國的激進式改革的受挫和中國經濟改革的宏大成功,演進主義的興起及其影響力的擴大是轉型經濟學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演進主義理論核心思想可概括為:知識和信息是有限和主觀的,并以分散的狀態為個人擁有,因此,人們根本無法認識和把持社會生活,最好的社會就是順其自然。想通過理性設計而進行大規模的社會變革必然造成社會的災難。漸進式改革實際上是社會不斷的積累、加工信息,而且知識與信息是具有連續性的,用一種完全不同的系統來強制使其中斷是不可取的。經濟體制本身是一個具有自我強化機制的復雜系統,在演進過程中會不斷汲取舊制度中的合理因素。因而,漸進式改革更可取。
3、新制度經濟學轉型理論
新制度經濟學把企業制度、產權制度、市場制度以及國家的法律制度和意識形態等制度現象納入經濟學分析的框架之內,擴展了經濟學的視野,對于我們研究制度現象有重要的參考意義。根據這種理論,改革的過程本質上是在一定的條件下通過成本收益分析尋求成本最小的最優改革路徑。經濟學家熱若爾·羅蘭曾指出:“如果轉型的經驗給了我們任何啟示的話,那便是,沒有以適當的制度為基礎的自由化、穩定化和私有化政策,不大可能產生實際的效果”。公共選擇學派代表人物布坎南指出市場制度是自由交易的制度,這些制度結構是長期歷史發展的產物。另外,科爾內、薩克斯都提出了新制度經濟學轉型理論的代表性觀點。
4、凱恩斯主義轉型理論
與新古典主義理論相比,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對于市場經濟的運行過程和內在機理的認識更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的現實,他們對于轉型經濟中產權改革、宏觀經濟、轉軌速度和次序、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等一系列重要問題的認識值得重視。
在《社會主義向何處去》一書中,新凱恩斯主義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對以新古典經濟學為基礎的轉型經濟理論提出批評。認為在決定選擇哪種市場經濟模式時,一定要牢牢記住實際的市場經濟是如何運行的,而不是去記住毫不相干的完全競爭范式;在經濟轉型過程中,競爭遠比私有化重要得多;由于信息的不完全,私有企業和公有企業一樣都會出現鼓勵問題,因此,建立一種集中與分散、公有因素與私有因素相結合的混雜體制才是現代市場經濟的正確選擇。馬克·奈爾(MarkKnell)等人認為激進式改革對自由市場的崇拜是盲目的。市場化和私有化的方案往往忽視了這樣幾個重要因素:人們之間的經濟關系并不是一種單純的交易關系,而是一種生產關系;企業是生產組織,市場是交易機構,企業與市場是相互補充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價格機制不僅是一種解決經濟問題的手段,同時還有金融功效、戰略功效等,在滿足這些功效上越是成功,有效配置資源的功效就越難以實現;私有化對于提高效率并不是必要的;國有企業也可對市場做出積極的反響。因此,政府對經濟的干涉是重要的。
5、市場社會主義
市場社會主義就是以實現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結合為目標的一種理論和主張。社會主義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本質是實現社會主義與市場機制的結合,能否在理論和實踐中解決社會主義與市場機制的結合問題,是決定經濟體制改革前途和命運的關鍵因素。市場社會主義理論的最初模式即蘭格一泰勒一勒納模式,借助于新古典經濟學的分析工具。這一理論假定,市場機制僅僅是一個中性的概念。后來的市場社會主義理論雖然在許多方面超越了新古典的范式,但是中性論的假定卻被接受下來,因而這些理論難免會帶有新古典理論的缺陷。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改革的實踐表明,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的兼容是一項復雜的長期的任務,絕不可能一蹴而就。經過近百年的探索和實踐,市場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獲得宏大的發展,市場社會主義也成為當代社會主義運動的主流和社會主義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之一。
6、比較主義
用比較經濟學理論來分析現實的改革問題是九十年代以前轉型經濟學的主流。這種理論從不同的經濟體制中總結出若干基礎的經濟體制模式,在此基礎上進行比較,做出最優選擇,指導改革的實踐。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幾十年里,從南斯拉夫的自治社會主義,到匈牙利新經濟機制和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再到90年代東亞模式,都曾是人們心目中的理想。有比較才能有鑒別,學習和借鑒其他國家市場經濟模式和市場化道路的經驗教訓,對于中國的經濟轉型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當然比較經濟學的方法也存在著根本的缺陷。一方面,這一理論是經驗的而非規范的,因而無法形成具有廣泛指導意義的理論。另一方面,它把不同社會制度和不同歷史環境下的經濟體制簡單化,因而無法深刻懂得制度變遷的復雜現實。
7、特殊改革方法理論
中國的學者在借鑒國外關于轉型經濟理論的基礎上,把轉型經濟研究放在中國特殊國情和特殊道路選擇上。林毅夫等人認為,經濟改革的核心是經濟發展戰略的轉軌,改革以前中國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行了重工業優先發展的趕超戰略,而改革以來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的關鍵則在于改革“三位一體”的傳統經濟體制,使資源的比較優勢能發揮出來。中國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保證是選擇了漸進式改革道路。張軍指出,由于傳統國有部門的絕對規模使它事實上處于壟斷地位,因而,在改革過程中如果實行完全的價格自由化,就可能給國有企業供給把持市場的機會,造成生產下降和經濟的衰退。相反,在價格雙軌制下,國有部門將比完全的價格自由化條件下生產的產品多且定價更低。以價格雙軌制為特征的“邊界改革”的經驗正在于,國有部門在方案外邊界上通過對價格信號做出反響去捕捉獲利機會,要比突然被私有化的國有部門去對經濟扭曲和短缺做出的反響更迅速。
四中國增長的“奇跡”
自1978年開始,中國開始經濟轉型。10年后,東歐和俄羅斯及其他獨聯體國家也加入轉型的行列。在從方案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中國選擇了與東歐和前蘇聯不同的道路:“摸著石頭過河”的漸進改革,而不是激進的“休克療法”。中國經歷了20年迅速的增長,而俄羅斯和其他獨聯體國家卻經歷了將近10年的下降。改革方法選擇的不同導致了不同的改革結果。以下兩組數據清楚的表明了中國改革與前蘇聯、東歐改革成果的宏大反差:中國改革二十多年的穩定的高速發展,引起全球的矚目,經濟學家也提出了不同的解釋。專家指出中國能在這二十年間迅速發展的原因在于1979-1983年之間中國建立的聯產承包責任制起了非常重要要的作用,在此之后,中國又進行了政治體制改革,還有鄉鎮企業的作用。中國的改革成功的原因是基于保持和建立在社會和組織資本上的這一系列的制度變遷。斯蒂格利茨認為基于社會資本的制度變遷是中國改革成功的基礎,而在很多國家轉型后的社會資本比轉型前要薄弱的多。相對而言中國特別重視創造和改組,特別是新企業和創造新的就業機會,而不僅僅是進行單純的私有化。而在國有企業改革中國采取了漸進型的方法。這對于改革普及到其他企業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中國經濟改革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存在的問題也是明顯的。體制外增量改革對解釋轉型經濟的中國供給了有創建性的解釋,但隨著轉型的完成,對存量的改革也許會成為重點;國企改革還存在諸多困境;城鎮改革與農村改革的沖突;消費需求的拉動力不足;與世界經濟接軌的問題等等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
五簡評
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到,轉型經濟學正在同比較經濟學、制度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相融合,然而以上任何一個學科都不能夠完全取代轉型經濟學,它們只是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反響了轉型經濟學所正在經歷的分化。而對不同的經濟學流派來說,過渡問題的出現既是一個機會,又是一種挑戰,不同理論所具有的解釋能力和預測能力將受到嚴峻考驗。在實踐中形成一種比較科學的價值和邏輯相一致的制度變遷理論,是我國經濟理論發展特別是經濟理論發展中面臨的無法回避的問題,我們應當為此做出努力。
論文摘要:會計國際化已是大勢所趨,是未來財務會計發展的方向,我國必須要參與到會計國際化協調的過程中來,而且要建設一條符合中國的發展,有中國特色的會計國際化道路。
論文關鍵詞:國際協調;會計國際化;會計環境;會計標準
會計國際化是一個國際協調的過程,將來世界各國都要參與到這個協調過程中來,它不僅是發展中國家,經濟轉型國家所面臨的問題,也是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全世界所有的國家所面臨并應予關注的問題。會計國際協調的動力是經濟利益,會計國際化實質上就是各國的利益協調,因此,世界上各個國家都要參與到這個協調中來,中國更要參與到這個協調中來,并且要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發展的會計國際化道路。
1會計國際化已是大勢所趨
世界貿易的飛速發展和全球資本市場的快速流動,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正在迅猛發展,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必須融入到國際經濟潮流中,任何國家如果要脫離世界貿易市場和資本市場而謀求自身較高水準的發展是難以實現的,隨著我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員,我國的經濟大門將向世界敞開。國際貿易的發展,使我國經濟與世界各國經濟在更大程度上相互依賴,相互促進,這樣超越國界的經濟,必然要求作為通用商業語言的會計,要有統一的“文字”和“規格”,以消除語言障礙,為國際經濟交流和國際貿易發展提供便利。
隨著科技革命的突飛猛進,信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和作用,深刻影響著會計信息使用的全過程。可以說,正是因為信息技術革命才為會計國際化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世界經濟的日益全球化,各國際或者區域組織在國際協調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也成為推動會計國際化的一個重要力量。
2從實際出發,確立正確的會計國際化態度
中國要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國際會計協調。促進會計的國際化。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國家發展需要資金,為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開始了引進外資的工作。引進外資需要相應的投資環境能合理保護外商投資者的合法利益,而我國傳統的會計制度,是建立在傳統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基礎上的,外國投資者很難看懂當時的會計報表(三段平衡式的資金平衡表),在一定程度上就阻礙了外國投資者在中國的投資,為此,中國必須走國際化的道路。
盡管我國目前尚沒有完全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但是中國實際上也是國際財務準則的使用者和受益者,為此,中國一直以十分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會計協調,并支持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包括原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在推動全球會計準則協調與趨同方面所做的努力。尤其是在會計改革和會計標準建設過程中,我們認識到推動我國會計的國際協調對于改善我國投資環境,提高信息透明度,吸引外商投資,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在立足于我國國情,立足于我國當前的會計環境下,我們應該積極地與國際會計慣例相協調,除非相關的國際會計慣例與我國的法律法規存在沖突或明顯不切合我國實際。當前,我們需要繼續關注國際國外會計準則的最新發展,必須密切關注國際會計準則建設和國際會計協調的步伐,研究國際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協調的重點問題,緊跟我國經濟發展的進程及其對會計信息的需求,并與我國的實際緊密地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國際會計資源解決我國的現實問題,同時也推進我國的會計國際化進程。
3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會計國際化道路
對處在經濟轉軌時期的我國來說,我們不應被動消極地接受其他國家協調的結果,而應積極地參與會計國際化進程,利用國際會計資源解決我國的實際問題。一方面,我們既要密切關注國際會計協調的發展和動向,充分借鑒吸收有益的技術和經驗又要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不簡單照抄國際會計準則;另一方面,我們更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國際會計協調的進程中,施加我們的影響,使國際會計準則也能解決我們國家所面I臨的一些特殊會計問題。
從市場本身的發展看,我國市場經濟尚處于發育階段,企業間的交易行為不十分規范,市場競爭不充分,公允價值難于形成。特別是國有企業相互之間的交易比較多,且關聯交易較為普遍,交易價格顯失“公允”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也為上市公司粉飾財務報表有了可乘之機。而對這種情況,我國不得不對非貨幣易準則進行修訂,從我國實際出發,要求企業將所有非貨幣易均作為同類非貨幣易處理,同時我國對債務重組等交易的會計處理規定,也存在類似的情況。
從企業監管和業績評價看,根據我國的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對公司進行監管和評價的主要指標是利潤而不是未來的現金流量,強調的是過去的會計信息。我國現行會計準則規范的重點偏向利潤表對利潤指標較為重視,而國際財務報告準確規范的重點是資產負債表,按其提供的會計信息側重于預測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我國現行會計準則側重于規范利潤表與國際會計準則,關注資產負債表是兩種不同的觀點,所遵循的會計原則也不一樣,這就使我國會計準則在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披露等方面難于實現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完全一致。
從法律制度方面看,我國的法律體系屬大陸體系。法律條款規定的內容必須予以遵循,相應地,我國在制定會計準則中也要體現涉及國家法律規定的相關內容。比如,我國(公司法>規定企業應從稅后利潤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和公積金等,這些法律規定必須寫進我們的會計準則和制度中,通過企業的會計核算在企業對外提供的財務報告中予以提示。
從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來看,在中國,國有控股企業居多,國家是企業最大的股東,社會公眾等投資者則是一些較為離散的小股東,機構投資者較少,與西方國家的上市公司有著明顯的區別。
為此,我國現實的選擇必然是既要吸收借鑒國際會計準則,盡量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協調,但又不簡單地照抄國際會計準則,要從中國現實的會計發展實際出發,主動地協調而不是被動的接受。所以在我國的會計國際化過程中要從內容、形式等多方面體現中國特色,不僅考察其技術的可行性,更要考察其產生的環境背景;不僅要重視現在環境下的適應性,也要注重它的前瞻性以及我國會計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對會計國際化可能提出的新要求。轉雖然會計國際化是大勢所趨,但更為重要的是,要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注重解決我國的實際問題,否則,不但問題無法解決,并且可能導致會計信息出現混亂或者失控,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經濟的健康進行,由此帶來的改革成本和風險是巨大的。各國的會計國際化都要有一個過程,不能硬性要求各國直接采用現成的國際會計準則,而是充分尊重各國環境,研究各國存在的特殊問題,不斷調整改進,完善國際準則,使之適合各國的實際情況。我國的會計環境與國際會計準則針對的發達市場經濟環境顯然是存在差別的,因而我國會計標準與相應的國際會計準則所存在的不一致之處是受我國的現實環境所限,也是必然存在的。因此我們應向國際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積極反映我們存在的需要解決的問題。我相信,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與發展,我們將會更廣泛地與國際會計準則保持協調。
充分借鑒發達國家如英國的會計國際化協同進程的方式方法,抓緊研究我國會計國際化的動力、原因和后果,深入探索會計國際化的具體步驟和處理方式,將對推進我國會計國際化進程頗有助益。首先,在會計準則國際化的進程中,最基本的是應達成與國際會計準則基本一致的概念框架。在會計術語和內容都相當準確一致,各個具體準則制定中均可依賴的框架上,就等同于在共同的目標和基礎之上進行具體準則的協調進程,單從會計的角度考慮,這無疑會減少協調中的磨合,加速協調的進程,為中國會計準則最終國際化奠定良好的基礎和開端。其次,加快會計準則國際化制定進程,以適應經濟高速國際化的需要。制定我國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化進程表,深入分析國際化的背景、原因和后果。并著手進行準則間的詳細分析和差異對比,使我們會計國際化走上系統性,實質性議事日程。再次,中國會計的國際化包括會計準則的國際化和會計實務的國際化兩個方面,因此除了力求推動會計準則的國際化之外。如何盡快提高會計實務的質量,實現會計實務操作的國際接軌是會計國際化的又一項重大艱巨的任務。
我們要全面正確認識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機構,以及如何在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新構架下發揮我們的作用。從而使國際會計準則更多地兼顧包括我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情況和需求,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挑戰。一方面,我們應當更加全面、廣泛地參與國際會計準則制定工作,包括積極對征求意見稿提出意見等,另一方面,在積極參與會計國際協調的同時,反映我國的特殊情況,盡可能地在國際協調方面施加我們的影響,以便在國際化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的新格局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我們應該積極地與經濟背景相似、經濟發展水平相當的具有相似特征的國家開展區域間溝通、對話和合作,以提高我國在國際會計協調中的影響力。此時,我國更應當加強與亞洲國家會計機構間的溝通與合作,對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和國際化會計準則提出意見和要求,可以擴大亞洲國家在國際會計準則制定中的影響,使之更多地體現亞洲國家的情況和需求。并確立我國在亞洲國家會計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進行會計改革,實現我國會計的國際協調。需要與之相適應的會計人才隊伍作保障。一方面:我國整個會計人員隊伍素質不能滿足會計改革和進行國際協調的需要,做好會計的培訓工作在當前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不僅財會人員需要學習,單位負責人也應當能夠了解一些會計知識,還有監督、檢查等部門也需要接受新的會計知識。另一方面:面對我國會計的日益國際化,國內的會計人員不有只重視國內,而要將眼光放遠于世界,將自身的知識與國際化的會計潮流相融合,這樣才能夠更加促進我國會計的國際化進程,逐步提高我國會計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
我國會計的國際化并不單單是一個會計領域的努力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其他一些相關領域的共同參與,相互促進,只有這樣才能從整體上形成相互協調的發展,形成發展的統一步伐,使得我國會計在國際化的道路上有更多方面的支持力量,也更有利于我國經濟的快速,健康的發展;反之,如果只有會計發展的“一支獨秀”,那會計的發展就不存在更廣闊的用武之地了??傊?,會計的國際化是世界經濟日益發展的一個表現,而經濟的發展也有更多領域的需求,為此,經濟要平穩,快速的發展下去,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與進步。
(一)加強有機融合,課程設計更為精準繼續教育機構要深入社會的各個階層,各個領域,了解各個領域的發展與人才需求類型的相關性,將教學課程進行精細化的設計,使得學員接受的知識能夠很好地利用到自己向往的企業之中,在企業中做出巨大的貢獻。因此,課程和教學內容要統籌兼顧:一是接受繼續教育的人員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各個領域,他們的能力和專業技術必定會有高低之分,開展繼續教育必須設計具有針對性的課程,讓低水平的學員聽得懂,高水平的學員想聽,使得每個學員的能力都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二是在經濟轉型升級的環境下,大部分勞動者都渴望能夠獲得繼續教育,繼續教育機構不僅需要關注大的群體,還有對于小群體的繼續教育進行不斷地積累,每一條河流都是由無數的水滴聚集而成。三是在對繼續教育的課程進行設計時,既要考慮到當前的產業結構對于人才的需求,又必須展望未來,合理的分析產業經濟的未來發展,使得課程的設計能夠顧及到現在和將來學員的發展,在未來的繼續教育事業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四是繼續教育在課程設計時也要借鑒別人成功經驗,將各種好的資源進行融合,打造獨一無二的屬于自己的品牌,提高自身影響力。
(二)探索互動演進,師資隊伍更為多元面對著繼續教育的巨大市場,單獨的某個繼續教育辦學機構不可能對所有的學員進行全面的專業教育,其中最主要的制約因素就是師資隊伍。因此繼續教育機構必須加強自身的師資隊伍建設,打造一批適應多種需求的全能化師資力量,在這個過程當中,要落實以下幾點:一是優化存量:通過分析繼續教育的特點,鼓勵專業在職教師再次進修,考取更高的資格證書,全面提升教師的綜合能力。同時,也要讓教師到一些企業去進行實習,讓他們了解到這些行業的新理念、新技術、新工藝等等,讓他們知道學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何能讓學生接受教育之后能夠進行企業取得巨大的成功。二是引進增量:為建設一支有特色、學術水平高、教學能力強、結構合理師資隊伍還要多渠道引進人才,要采取一定的優惠政策,在引進人方面,不要只把眼光局限于高校和科研院所,還可以從黨政機關和國有大中型企業中招聘一些優秀符合學歷要求的干部和技術人員,充實普通高校繼續教育教師隊伍。三是專兼互師,以生為師:一般來說,在職的專業老師老師理論知識掌握較為全面,而實踐水平比較差,相反,兼職教師的實踐能力較強,理論知識欠缺。因此,可以讓他們之間相互交流,互為教師,傳授經驗,讓整個師資隊伍的綜合能力得到一個全面的提升。同時,通過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考核,了解學生的具體能力,讓技術水平高的學生指導技術相對較低的學生,這樣不僅充分的利用了教學資源,還能夠讓學員親身體會到自己水平的提升過程,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學員之間的溝通比較方便,沒有任何的約束,自然親切,教學效果可能會更加的明顯。四是建立學校教師與企業技術技能專家雙向交流機制,校企協同培養,切實提高繼續教育的教學有效性和人才培養質量
(三)發揮整體功能,教學實踐基地化在學員的實踐中,盡可能地讓其實踐學習的環境與生產環境相似,貼近實際的工作過程,讓實踐工作對學員起到實際性的幫助。因此,無論是校內還是校外的實踐活動,實踐位置的設備和整體布置都應該與學員具體的工作場地是一致的,不能做到完全一樣,也要盡可能的做到逼真,學員在實踐的過程中就像在自己的單位上班一樣,不會產生陌生的感覺,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學員學到實際性的東西,能夠解決實際問題,讓行業高層滿意,在自己公司的地位自然就會提高,薪水自然也會漲個不停。學校還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辦學優勢,通過向社會開放學校優質教育資源,積極參與推進開放大學建設,與企業共建繼續教育聯盟,參與社區教育等方式,努力為以勞動者職業發展為目標的職業繼續教育提供條件,為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發揮自身應有的作用。
二、結束語
1.是增長和結構調整共同發展國際金融危機時期保持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就是進行結構調整,這也成為我國應對金融危機,提高經濟快速增長的兩個重要調整目標。我國的經濟增長任務需要針對這兩種目標進行統一的努力,在保證經濟增長的同時,極推動結構轉型,使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在關系處理等問題上能夠保持一致,同時針對不同地方出現的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之間的矛盾,要正確看待,要重點研究保持增長速度的因素,并且對其進行最為合理的開發和利用。
2.降低政府行政過程中對經濟發展的干擾國際金融危機帶給了世界經濟十分劇烈的沖擊,這使世界各國的很多政府都針對其進行強有力的調控手段,并且將國際金融為作為主要問題來抓,同時針對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影響進行救助。但是在解決金融危機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對經濟活動影響,包攬了較多的問題。
二、將科技創新作為發展和推動經濟的主體
經濟增長需要有多種生產要素的投入,是主要依靠物質資源要素的消耗還是主要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的提高的管理創新來推動經濟增長,由此就形成了兩種不同的發展路徑。以往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背后,是物質資源、能源和勞動力的巨大消耗,事實已充分證明,這種靠資源消耗的發展不可持續,必須對生產要素的投入結構進行堅決調整和轉型,轉型方向是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由要素投入推動型發展轉變為科技創新推動型發展,這是實現我國經濟整體轉型必由之路。
三、結束語
關鍵詞:鄉村休閑農村轉型經濟發展
休閑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是社會進步的標志。休閑將成為人類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鄉村休閑盡管尚處于自發的萌芽狀態,但其蘊涵的經濟價值與社會效益已展示出強勁的發展趨勢。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的加快,鄉村休閑成為我國目前農村經濟轉型和發展中面臨的新課題和新機遇。本文選擇從鄉村休閑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角度著手,重點闡述鄉村休閑的方式、農村經濟轉型的方向以及鄉村休閑在農村經濟轉型中的積極作用和著力點。以期能夠豐富鄉村休閑產業的理論體系,起到對鄉村休閑發展的指導作用。
農村、鄉村與休閑概念的釋義
(一)農村與鄉村的概念
大多數學者把“農村”和“鄉村”視為城市的相對面,并不區分“農村”和“鄉村”在用詞上的差異。學者袁鏡身先生在《中國鄉村建設》一書中也把“農村”和“鄉村”合二為一進行論述,認為“鄉村,是相對于城市的、包括村莊的集鎮等各種規模不同的居民點的一個總的社會區域概念。由于它主要是農業生產者農民居住和從事農業生產的地方,所以又通稱為農村”。
從字面意思理解,“鄉村”和“農村”的區別可能在于認識的角度不同?!班l村”是從生活和居住的角度來看,表明鄉村中的聚落,帶有濃厚的文化氣息;而“農村”可能更多地是從生產的角度來認識,意為從事“農事活動”的人群聚落?!班l村”聚落的居民未必是農民,而“農村”聚落的居民則一定是農民。很多城里人居住鄉村,他的身份可能依然是城里人;而很多農村居民居住在城里,他們所從事的活動也與農業生產活動無關,可他們依然被視為農民。本文為了論述的方便,將不對鄉村和農村的概念進行嚴格的區分。
(二)休閑的概念
對于什么是“休閑”,理論界已有許多界定: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著名的休閑研究教授杰弗瑞•戈比認為:“休閑是從文化環境和物質環境的外在壓力下解脫出來的一種相對自由的生活,它使個體能夠以自己所喜愛的、本能地感受到有價值的方式,在內心之愛的驅動下行動”。于光遠先生在《論普遍有閑的社會》中指出:“休閑是人們對可以不勞動的時間的一種利用,它是人的行為,是可以自我做主的”。
從語義上講,漢語中的休閑包含兩層含義:休,停止勞作,休假,休息;閑,閑適、悠閑的狀態。本文更傾向于休閑是一種面對生活的狀態與心態,是人們在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內自主選擇地從事某些個人偏好性活動,并從這些活動中獲得慣常生活事務中所不能給予的身心愉快、精神滿足和自我實現與發展。真正的休閑不是消遣,不是打發時間,而是在休閑時間里能夠提高自身的素養??傊?,休閑是人的生命狀態的一種形式,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是人類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是現代人追求精神生活的一種方式,是人類生存狀態的較高目標。
鄉村休閑方式
鄉村休閑產業。鄉村休閑是以旅游業、娛樂業、服務業為龍頭的綜合性產業,當然,這里所說的鄉村休閑,并不一定是在村莊里休閑,也不僅是指已經發展起來的鄉村景點景區,而是一個包羅范圍較廣的環都市鄉村地帶。這個地帶與城市保持有一定的距離,環境主體是生態的,城市化和工業化尚未或很少侵入,大體上保留著山水和田園生態面貌,交通條件一般較好。鄉村休閑以其鄉村性、平民性、參與性和體驗性,適應了人們對原生性和生態性的要求,因而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和喜愛。
鄉村休閑方式。由于鄉村消遣、鄉村旅游、農耕體驗和其它“發生在鄉下”的鄉村休閑活動,是一種社會現象,而非一種生產活動,休閑消費者所獲得的只是一種經歷,一種體驗,遠非傳統意義上的“產業”所指,“經歷”和“體驗”產品供給是相關廠商群的彼此相互協作、有機組合的“共同產品”。因此,鄉村休閑產業至少包括鄉村旅游產業、鄉村娛樂產業、休閑觀光農業、鄉村休閑度假產業等。近年來,不斷增長的鄉村需求強力促進了鄉村休閑的發展,目前鄉村休閑的內容形式主要包括鄉村旅游、采摘農園、農家樂、體驗農園、鄉村娛樂、農家美食等。具體來講,主要表現為:大城市附近的農家樂;高科技農業體驗觀光園;農業新村,特點是經濟發達、鄉村城鎮化,在發展中有意識地使本村成為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古村落的開發,如江西安義的古村群、皖南古村落西遞和宏村等;農業的絕景和勝景,如桂林的龍勝梯田;鄉村娛樂和休閑度假。
事實上,不管是哪一種形式的鄉村休閑方式,在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時代背景下,大力發展鄉村休閑對促進我國農村經濟轉型和農村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
農村經濟轉型方向及問題
所謂經濟轉型指兩個方面的轉變:一是體制轉型,即從高度集中的計劃再分配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二是結構轉型,即從農業的、鄉村的、封閉的傳統社會向工業的、城鎮的、開放的現代社會轉型。經濟轉型是由供給約束向需求約束的經濟運行機制和形態的變化。我國當前的經濟轉型主要表現是:經濟增長由供給約束轉變為需求約束,由資源約束轉變為市場約束。
農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抓好農業和農村工作事關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改革開放30年來,在以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運行機制下,我國農村發生了歷史性巨變。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但也必須看到,農業的發展還主要體現在數量的增長上,質量和效益不高的問題還比較突出,而且農業發展由過去的資源約束變為現在的受資源和市場的雙重約束,可以說當前面臨的挑戰更大。要實現農村經濟轉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戰略目標,就是要千方百計改變農村經濟增長方式,全面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整體素質和效益,促使農業向質量和效益型轉變。在這一轉型過程中,需要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開發高附加值的新型產業,而鄉村休閑則是當前農村經濟中最具附加值的產業之一。加強鄉村休閑的發展將大大促進農村經濟的高效、優質發展,有利于解決“三農”問題,提高農村整體的發展進程。
鄉村休閑在農村經濟轉型中的作用和著力點
作為一項綜合性的產業,鄉村休閑能促進一、三產業的緊密結合,在發展中具有立體式的乘數聯動效應:可以使農民在既不離鄉也不離土的情況下擴大就業;能使農產品直接面對消費者,跨越流通環節適時緩解農業產業化中購銷體制不暢等諸多難題;能有力地推進鄉村第三產業的發展,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改善鄉村環境等。
鄉村休閑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鄉村休閑是農村地區扶貧的重要突破口,而且可以推動廣大農村第三產業的發展,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鄉村休閑能夠充分發揮和挖掘農業資源的價值和作用,發展鄉村休閑能把農業的生態環境、農村民俗文化和空間環境等無形資產轉化為合理的經濟收入。因此,順應時展潮流,強化市場導向功能,擺脫傳統的單一種植業開發模式,運用現代手段和技術,發展鄉村休閑,可以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另外,農業經濟不能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是農業的購銷體制不暢,而產供銷一條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鄉村休閑的發展在促進第三產業中的商業、飲食服務業發展的同時,可打破產業界限,有助于形成產供銷、服工農、科工貿一體化的產業體系和購銷渠道,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鄉村休閑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鄉村休閑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這類產業需要的勞動力多,其基本的服務工作對員工技能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或是經過一定的崗前培訓就可以勝任。而且鄉村休閑產業的關聯度高,它與餐飲、娛樂、交通、建筑、食品、旅游工藝品等產業密切相關,可以為農村地區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這就意味著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轉移,農民的就業問題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緩解。
鄉村休閑加快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鄉村休閑的開發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需要有與之相配套的基礎設施,以提高游客進入旅游目的地的便利性,因此必須完善各種基礎設施建設,譬如道路交通、通訊、醫院、商店等基礎性設施。鄉村休閑的開發將進一步改善當地的基礎設施狀況,逐步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促進農村經濟全面、快速、健康發展。
鄉村休閑有利于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要維持鄉村休閑市場的持久性,就必須注意并保持鄉村生態系統的持久性。鄉村休閑把發展生產、保護自然環境和人文內涵結合起來,它的生產要素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鄉村環境,遵循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可持續發展的準則。通過鄉村休閑的規范開發,可以將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貫徹到農業、農村發展的過程之中,更好地創建清潔、優美的鄉村環境,維護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塑造良好的鄉村,使整個農村成為物產豐富、風景秀麗的生產基地和生活樂園。
鄉村休閑推動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通過發展鄉村休閑,可以將先進的文化和觀念引進農村地區,有利于打破農村地區信息閉塞的狀態。在與外來游客交往的過程中,當地人民的思想進一步解放,視野逐漸開闊,思想道德素質得以提升,這就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契機。鄉村休閑產業是服務產業,又是文化產業。如果沒有視顧客為上帝的服務精神,就難以立足于市場,更難以產生經濟效益。因此,發展鄉村休閑產業還可以培養農民的市場經濟意識和服務顧客的文明意識。
鄉村休閑方式與農村經濟轉型之間的關聯性可見圖1所示。
結論
綜上所述,鄉村休閑的發展緣于旅游者的消費動機所形成的新的類型和休閑市場需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鄉村休閑這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通過發展鄉村休閑,能夠實現農村地區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羅書林.發展我國休閑產業的必然性研究[J].蘇州工職院學報,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