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30 11:35:34
序論:在您撰寫經濟預測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1以全過程經濟效益為主,結合階段性經濟效益預測建筑工程有效地開展,需要進行以下幾個工作環節,分別是:對項目目標的確定、技術方案的提出、方案的篩選、工程的實施以及經濟效益的分析等等。每一個工作環節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然這些流程中也有所重點,經濟預測要突出全過程的經濟效益。然而,在以前的建筑工程經濟預測中,往往忽視了工程技術的經濟效益,只重視施工階段,從而導致主次不分,很難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技術經濟效益。所以,建筑工程技術經濟預測的首要原則就是立足于全過程經濟效益的預測。
1.2最優化預測與滿意度預測的結合在進行建筑工程技術經濟預測的過程中,要遵守原則最優化的處理方案,這種思想由美國經濟學家西蒙所創造,其中關鍵詞匯為“滿意程度”,因為人們在對建筑工程技術問題進行分析、解決環節時自身處理問題的容量與問題本比較十分渺小,所以要想在實際生活中做到科學、有效的實施途徑十分困難。為此該經濟學家提出滿意程度一詞,用滿足度來替換最優化,在預測建筑工程技術經濟效益期間合理的結合最優化與滿意度,這樣便能夠降低盲目追求高效率,卻事倍功半發生的幾率。
1.3以主動預測為主,結合被動分析建筑工程技術的經濟預測就是要將系統處理問題時即將面臨的狀況進行評估,從而確保工程實施的高效性。以往的操作方式是將實際值與預期值進行對比,倘若實際值較預期值相差甚遠,便分析其內部因素,并采取進一步的改進措施。這種預測方式被稱之為被動分析,只能對已經出現問題的系統評估和改進,無法達到預測的效果。如今,建筑工程技術人員已經將控制理論與體系理論融入到經濟預測的內容中,事前主動的分析施工狀況,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以主動預測為主,結合被動分析將成為今后實施途中的主要原則之一。
2建筑工程技術經濟預測的方法
2.1定量預測方法定量預測方法主要包含以下三種具體方法,分別是:平均移動法、平均簡單法和平均加權移動法。平均移動法對實際發生的數據信息進行求平均值,一般在時間周期方面要移動一個周期左右,所得數值即作為下一個周期的經濟預測值。平均簡單法通過對以往的數據信息分析來預測未來的經濟效益值,這種方法的操作較為簡單,適合處理短期的經濟預測情況。第三種平均加權移動法利用加權來反應數據信息之間存在的區別,該方法的經濟預測平均值比較準確。
2.2定性預期方法定影預期方法主要由專家分析法與德爾菲法組成。專家分析法的經濟預測評估對象為專家所提出的建議,專家通過自身的豐富經驗和所掌握的建筑工程技術知識,來從以往的項目中尋求規律,并對未來的發展走向做出判斷。判斷提出之后,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整理以及歸納環節。專家分析法還分為個人分析與集體分析,個人分析的優勢在于可以充分調動專家的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集體分析的優勢在于專家能夠提出大量的數據信息,所涉及到的影響因素較為全面,有利于專家之間的溝通交流,經濟預測結果精準程度較高。德爾菲法通過匿名的形式對專家的建議進行分析、整理,可以算作專家分析法的一種延續。
3建筑工程技術中的決策方法
3.1非確定性決策非確定性決策主要包含以下幾種決策方法:第一,最大最小后悔值法,首先需要選定一種建筑工程技術的施工方法,從而其最優化方法便得到確定,倘若一開始決策方法并不是最優化方案,實施人員便可能會后悔,為了避免這中現象的發生,在作抉擇時便應該采用最大最小后悔值法,后悔數值即為所應用方案的效益值與最大化效益值的差值。第二,最小最大效益值法,首先尋找出各個決策方案的最小效益值,然后在這其中選擇出效益值最大的方案,并將其作為最優化方案,這種方法在實施過程中一般不會出現操作失誤等問題。第三,最大最大效益法,顧名思義,該方法與最小最大小效益法正好相反,選取效益值最大的決策方案,即各個方案中處于自然狀況下收益值最大的方案。
3.2風險性決策風險性決策也包含兩種決策方法,第一種決策方法為等概率方法,又稱之為合理性標準,該方法的實施條件一般是在統計數據資料不足或是參考資料缺失的情況,該方法假設正常狀態下的自然概率均相等。第二種決策方法為標準期望值法,通過對每個方案進行期望值的計算,選擇出損失最小或是效益最大的方案。期望值即某種方案在自然條件下所出現的損失值。由于該數值無法獲得準確性的數據,便將其稱之為期望值。
4結論
1.1以全過程經濟效益為主,結合階段性經濟效益預測
建筑工程有效地開展,需要進行以下幾個工作環節,分別是:對項目目標的確定、技術方案的提出、方案的篩選、工程的實施以及經濟效益的分析等等。每一個工作環節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然這些流程中也有所重點,經濟預測要突出全過程的經濟效益。然而,在以前的建筑工程經濟預測中,往往忽視了工程技術的經濟效益,只重視施工階段,從而導致主次不分,很難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技術經濟效益。所以,建筑工程技術經濟預測的首要原則就是立足于全過程經濟效益的預測。
1.2最優化預測與滿意度預測的結合
在進行建筑工程技術經濟預測的過程中,要遵守原則最優化的處理方案,這種思想由美國經濟學家西蒙所創造,其中關鍵詞匯為“滿意程度”,因為人們在對建筑工程技術問題進行分析、解決環節時自身處理問題的容量與問題本比較十分渺小,所以要想在實際生活中做到科學、有效的實施途徑十分困難。為此該經濟學家提出滿意程度一詞,用滿足度來替換最優化,在預測建筑工程技術經濟效益期間合理的結合最優化與滿意度,這樣便能夠降低盲目追求高效率,卻事倍功半發生的幾率。
1.3以主動預測為主,結合被動分析
建筑工程技術的經濟預測就是要將系統處理問題時即將面臨的狀況進行評估,從而確保工程實施的高效性。以往的操作方式是將實際值與預期值進行對比,倘若實際值較預期值相差甚遠,便分析其內部因素,并采取進一步的改進措施。這種預測方式被稱之為被動分析,只能對已經出現問題的系統評估和改進,無法達到預測的效果。如今,建筑工程技術人員已經將控制理論與體系理論融入到經濟預測的內容中,事前主動的分析施工狀況,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以主動預測為主,結合被動分析將成為今后實施途中的主要原則之一。
2建筑工程技術經濟預測的方法
2.1定量預測方法
定量預測方法主要包含以下三種具體方法,分別是:平均移動法、平均簡單法和平均加權移動法。平均移動法對實際發生的數據信息進行求平均值,一般在時間周期方面要移動一個周期左右,所得數值即作為下一個周期的經濟預測值。平均簡單法通過對以往的數據信息分析來預測未來的經濟效益值,這種方法的操作較為簡單,適合處理短期的經濟預測情況。第三種平均加權移動法利用加權來反應數據信息之間存在的區別,該方法的經濟預測平均值比較準確。
2.2定性預期方法
定影預期方法主要由專家分析法與德爾菲法組成。專家分析法的經濟預測評估對象為專家所提出的建議,專家通過自身的豐富經驗和所掌握的建筑工程技術知識,來從以往的項目中尋求規律,并對未來的發展走向做出判斷。判斷提出之后,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整理以及歸納環節。專家分析法還分為個人分析與集體分析,個人分析的優勢在于可以充分調動專家的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集體分析的優勢在于專家能夠提出大量的數據信息,所涉及到的影響因素較為全面,有利于專家之間的溝通交流,經濟預測結果精準程度較高。德爾菲法通過匿名的形式對專家的建議進行分析、整理,可以算作專家分析法的一種延續。
3建筑工程技術中的決策方法
3.1非確定性決策
非確定性決策主要包含以下幾種決策方法:第一,最大最小后悔值法,首先需要選定一種建筑工程技術的施工方法,從而其最優化方法便得到確定,倘若一開始決策方法并不是最優化方案,實施人員便可能會后悔,為了避免這中現象的發生,在作抉擇時便應該采用最大最小后悔值法,后悔數值即為所應用方案的效益值與最大化效益值的差值。第二,最小最大效益值法,首先尋找出各個決策方案的最小效益值,然后在這其中選擇出效益值最大的方案,并將其作為最優化方案,這種方法在實施過程中一般不會出現操作失誤等問題。第三,最大最大效益法,顧名思義,該方法與最小最大小效益法正好相反,選取效益值最大的決策方案,即各個方案中處于自然狀況下收益值最大的方案。
3.2風險性決策
風險性決策也包含兩種決策方法,第一種決策方法為等概率方法,又稱之為合理性標準,該方法的實施條件一般是在統計數據資料不足或是參考資料缺失的情況,該方法假設正常狀態下的自然概率均相等。第二種決策方法為標準期望值法,通過對每個方案進行期望值的計算,選擇出損失最小或是效益最大的方案。期望值即某種方案在自然條件下所出現的損失值。由于該數值無法獲得準確性的數據,便將其稱之為期望值。
4結論
關鍵詞:經濟預測方法定量研究回歸預測模型
經濟預測方法分類
經濟預測是一門邊緣性科學,它依據經濟學原理,應用數理統計學以及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的方法對客觀經濟過程及其要素的變動趨勢作出描述,從而達到預測未來的目的。它所提供的方法,對于我們制定各種經濟、管理計劃、政策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應用得比較廣泛的經濟預測方法主要有如下幾類:專家評估法、回歸分析預測法、時間序列平滑預測法、模型法、馬爾柯夫預測法。
經濟預測方法的應用
經濟預測的方法多種多樣,在具體應用過程中,必須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根據所研究問題的具體特點和性質,采取多種較為適合的方法,進行綜合比較,才能夠得出比較準確的結論。
在預測過程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兩者之間相互補充。下面具體舉例說明經濟預測方法在經濟管理中的應用。要求用回歸分析預測法預測2001年的凈利潤(1992-2000年民營科技企業凈利潤及上繳稅金增長情況統計表略)。
試配合適當的回歸模型并進行顯著性檢驗;若2001年民營科技企業上繳稅金是1100億元,當顯著性水平а=0.05時,試估計2001年民營科技企業的凈利潤。
繪制散點圖
設凈利潤為y,上繳稅金為x,根據公式要求先算出xy、x2、y2,如表1示:
分別以x、y為橫、縱坐標,繪制散點圖(圖略),由散點圖看出兩者大致為線形關系,可以配合一元線形回歸模型。
建立一元線形回歸模型
計算回歸系數。由上表計算有關數據的結果以及利用MicrosoftExcel中的粘貼函數功能可直接求得b=1.2085,a=50.0384
所以所求回歸預測模型為:=50.0384+1.2085x
檢驗線性關系的顯著性
當顯著性水平а=0.05,自由度=n-m=9-2=7時,查相關系數臨界值表,得
R0.05(7)=0.666因為R=0.7994>0.666=
R0.05(7),所以在а=0.05顯著性水平上,檢驗通過,說明兩變量之間相關關系顯著。
預測。計算y的估計標準誤差
由MicrosoftExcel中的粘貼函數功能可得Sy=46.4166;當顯著性水平а=0.05,自由度=n-m=9-2=7時,查t分布表得t0.025(7)=2.36;由已知得x0=1100億元,所以y的點估計值為:=50.0384+1.2085x0=1379.3884(億元)
所以預測區間為
即:當2001年民營科技企業上繳稅金是1100億元時,在а=0.05的顯著性水平上,2001年民營科技企業的凈利潤的預測區間為:1209.8703——1548.9065億元之間。從《中華工商時報》上查得2001年民營科技企業的凈利潤為1450億元,屬于上述預測區間。
應該看到,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大增多了社會運行中的不確定性,這為經濟預測方法的大量應用提供了廣闊的舞臺。而經濟、科技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又為經濟預測方法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可以預見,預測的蓬勃發展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將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暴奉賢,陳宏立.經濟預測與決策方法.暨南大學出版社,2003
[關鍵詞]美國對日本貿易統計數據實證分析經濟演化模型經濟預測
一、引言
利用美國對日本進出口貿易額歷史統計數據(歷年《美國總統經濟報告》),借助計量經濟學軟件進行回歸分析,找出美國對日本進出口貿易額演化規律的形式的某些方面,建立美國經濟演化的一個計算機仿真模型,是一個有意義的工作。以此模型為基礎,根據經濟學原理,可以解釋這個模型各個參數的經濟學意義,從而通過對各種參數的調節或變動所導致的美國對日本進出口貿易額路徑的偏移進行計算機仿真展示,把握住美國對日本進出口貿易額演化的某些客觀必然趨勢,以及對我國與美國和我國與日本進出口貿易額的影響,預先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從而增強我國的經濟安全保障。
本文研究進行這一工作。
二、美國對日本進出口貿易額歷史數據的實證分析和經濟演化模型
美國經濟在建國200年所打下的堅實基礎之上,借助其科技優勢、美元的支配地位等有利因素而高速發展。用計量經濟學軟件,我們對其1974年1月~2006年2月的對日本進出口貿易數據進行回歸分析。
1.先進行數據截取:19741月年至2006年2月的美國對日本進出口貿易額演化數據作為模型創建樣本;用以預測2008年至2020年的美國對日本進出口貿易額主要指標取值。所用數據來自歷年《美國總統經濟報告》中美國對日本進出口貿易額指標數據。
2.然后對主要經濟指標系例數據作出散點圖(圖1中的圓圈表示)。
3.據數據散點圖進行回歸分析。函數形式設定:因為經濟系統常態發展具有最大可能值(經濟系統的最大負荷)和對負荷的一定的占據速率(經濟增長速率),因而有可能具有如下的函數形式:
首先確定各參數的粗略估計值。L是曲線最大極限值即經濟系統的負荷,b是曲線的增長速率因子即經濟系統對其負荷的本征侵占速率,a近似是曲線的縮小因子即經濟系統內在的交易費用等耗散因素的作用強度,據這三個參數的意義其估計值可近似由統計數據的演化態勢進行估計。我們取為:L=6000,a=7,b=0.8。
在此基礎上,借助計量經濟學軟件,對統計數據回歸函數的參數進行優化估計,得出精確的統計數據回歸函數完備表達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一步驟可能進行多次,以便使殘差最小。最后得出的優化參數值是:L=6546,a=6.7,b=0.9899,殘差值為151093044。
于是我們得到美國對日本進出口貿易額演化的數學模型(百萬美元):
圖1美國對日本出口貿易額演化模型(據1974年1月~2006年2月樣本數據)
4.據回歸曲線進行主要經濟指標在未來20年~30年(取2008年至2030年作為預測區間)的取值預測(圖1中的加號表示)。
5.據回歸曲線進行經濟系統演化態勢分析:由仿真曲線可以看出,美國經濟加速增長期目前已經越過其相變點(仿真曲線的拐點即經濟增長相變點);但是,仿真曲線顯示,緩慢增長漸漸接近其飽和值還有著巨大的區間(一直延伸到2025年以后);在接近極限點附近(6546百萬美元),就是美-日經濟結構的變革期。
同樣地,美國對日本進口貿易額演化模型為:
殘差為:354647648。相應地,美國對日本進口貿易額模型曲線圖如圖2。
圖2美國對進口貿易額演化模型圖
三、結論與政策建議
美-日貿易作為一個大的復雜自適應演化的經濟系統,在美國科技優勢、美元支配地位等有利條件下,各種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得以充分開發,各種比較優勢得以充分利用,各種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得以充分溝通,科技創新借助于因大量引進各國優秀人材而使美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優勢突飛猛進,制度創新隨著主動或被動地接受人類文明的各個方面而日新月異,各種生產要素通過市場機制和政策機制不斷趨于最優配置,使得美國對日本進出口貿易額總體態勢在經過高速增長長達20多年后,目前處于漸漸接近飽和值的穩定發展的時期。認清這一基本態勢,從各個方面規劃和協調我國對美國和日本的經濟貿易和科技合作等各方面的關系,促進我國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高速發展,應該是未來二十年我國對美經濟政策的重要參考。
四、結論
美-日經濟貿易系統是一個紊亂的、以邏輯斯蒂模型為主線演化的、進出口差額越來越大的復雜自適應演化系統,它的演化值將在不發生世界大戰或或嚴重自然災害的條件下,緩慢接近其飽和值14686和6545(百萬美元),經過20年左右的穩定期和一個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再進入新一輪的邏輯斯蒂演化。
瓦爾拉所建立的完善的一般均衡模型實質是由個量集合成的總量,這一點由均衡條件附圖可見。(注:所有的i都滿足均衡條件。)由單一產出活動集合成為總量生產模型,那么由每一個不同生產者或經濟行為者所決定的不同的產出活動如何集合成統一的生產活動,其一般均衡理論假定所有經濟行為者子集都處于均衡,也就是說,所有各個經濟行為者行為都處于均衡。即每個商品i集合為所有i均滿足附圖。由此,所有經濟行為者的活動可以集合為總量關系,而各個生產部門的生產活動也就此簡化為總量關系。
一般均衡理論優點是將復雜問題簡單化,實質假設社會經濟活動只存在能代表所有經濟行為者的一個經濟人。(注:這一個經濟人的概念是集合概念,不是個體概念,他應該以類作為單位。)但實際上,一是一般均衡過于理想化的假定條件,近似完美的假設在現實經濟活動中是不可能達到的;二是一般均衡產生于每一個經濟行為者均衡的集合,其中如果有一個經濟行為者行為處于非均衡,均衡即被打破。反之,將集合的經濟行為者行為還原為本來獨立身份,一般均衡只作為非均衡的特殊形式存在于經濟體系之中。一般存在于特殊中,非均衡具有一般性。
首先,每個獨立的經濟行為者追求自身利益(效用)最大化的目標并非一致,就是說,每個經濟行為者有可能對利益最大化的理解不同。前提不同,結果自然不同。每個經濟行為者追求利益最大的結果很可能是非均衡的。
其次,一般均衡理論假定前提是所有經濟行為者子集都處于均衡,則其行為可以集合形成統一行為。那么,其行為范式必然是所有的經濟行為者需要接受同一的價格信號,即假定他們都會在那種想要進行交易的價格上,與他們想要進行交易的對象展開交易活動。因為如果經濟行為者在不同的價格參照系數下實現自身目標,就達不到均衡。當然,這里實現均衡的價格系數是一個價格集。瓦爾拉認為均衡價格是以拍賣方式實現的。但現實中拍賣達到的均衡價格只可能在局部實現,根本無法在總體上實現,由此,經濟行為者遵循的價格信號不可能是同一的,均衡也僅是理論的負抽象。
第三,一般均衡理論范式中強調的,一是所有經濟行為者都接受價格同一信號;二是他們都是按照價格信號來作出有理性的數量決策。這里勢必存在邏輯問題,即一是沒有一個行為者運用市場給予的數量信號;二是沒有一個行為者會實際地決定價格。價格決定是“看不見的手”或是瓦爾拉“隱蔽的喊價者”的事。那么,在一般均衡理論中,“在價格上不像在數量上那樣作出理性的決策”,并且“每一個參與該經濟的個人都被假定為是接受給定的價格,然后相應地按照這些給定的價格來決定自己關于購買與銷售的選擇;沒有一個人來掌管價格決策”(Arrow,1951)。一般均衡理論這一邏輯漏洞表明,一是價格信號并非是唯一的市場信號,數量信號也會發生作用;二是每個經濟行為者都是給定價格的接受者而非價格的決定者,在此情況下,均衡得以實現,反之,經濟行為者如果對價格決定負起責任,市場出現的則是非均衡。所以,經濟行為者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獨立行為,不可能完全依據市場均衡要求的平均化行為行事。也就是說,一般均衡理論存在反邏輯的表述,表面看,理論是由個體經濟行為者行為集合為總量關系。而實質上,它是首先確定總量關系后,推理出個體經濟行為者行為必須服從于達到總量均衡的條件。(注:關于這一點一般均衡條件實際已經明白無誤的表明,即對所有i有附圖;每個商品i的生產均滿足等式。邏輯關系為所有i滿足均衡條件,則每個商品i也滿足均衡條件。)
第四,由于市場經濟中處于子集的經濟行為者會同時是價格和數量信號的影響者,又會是價格的決策者。受不同因素影響的個體經濟行為者的行為自然會呈現出非均衡而不可能達到均衡。那么,非均衡的個體行為不可能加總也不可能形成集合的總體均衡。標有不同單位的數字可以相乘除,但不能相加減,而這里似乎在將標有不同單位的數字在加減。(注:比如說,5斤白菜每斤價格為0.1元,兩者相乘為白菜的總價格,而兩者絕不能相加。)結果,作為一個i有可能滿足附圖,對于所有的i有附圖這一通過子集均衡達到集合均衡顯然不現實。存在于子集的均衡并非會形成集合均衡。
由此可見,一般均衡理論側重研究總量及宏觀層面問題。在一般均衡理論框架下創建的增長模型更多地強調的是均衡而非增長。(注:因為一般均衡增長理論強調的增長只表現為實現充分就業的均衡增長,而發展中國家工業化時期需要的增長是高迅增長。增長可能帶不來發展,但無增長甚至高速增長,發展就僅僅只是一句口號。)它只將經濟作為一個大系統研究,不考慮其內部子系統差異。這一研究方法應該說更適應發達國家成熟經濟,對于發展中國家不成熟經濟不一定適應。因為在發達經濟條件下,經濟行為者行為趨于一致的程度大大高于發展中國家。發展表明經濟存在差異,存在機會,而經濟行為者是否能從其間獲取收益取決于他自己的選擇能力。這一選擇能力既與教育、知識、經驗有關,也與個人的性格、生活背景有關,是一個復雜的綜合能力。結果,經濟行為者行為趨同性十分弱。由此,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與其用解釋發達國家總量關系的宏觀經濟理論解決發展中國家問題,還不如著力從微觀層次解決發展中的增長問題更有效、更實際。因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不是達到總量平衡就能實現的,資源的重新配置、結構調整這些微觀行為才是擴大經濟規模的前提。
二、非均衡:從微觀層面上解決增長問題
一般均衡增長理論不適應解決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問題是因為它只注重總量關系使之存在兩個嚴重缺陷,一是它忽略了過程中出現的不均衡性質和特點,再就是它忽略了經濟行為者在處理這些不均衡時所做貢獻的經濟價值(舒爾茨,1987)(注:發展經濟學的新格局—進步與展望[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87.)非均衡“一個能夠分析導致收益遞增期間的各種變化的增長理論”,解決了這些問題。
1.非均衡強調增長來源于資源重新配置,獲取收益之中。資源重新配置且能從中獲取利潤意味著經濟系統中存在許多新的投資機會,這些投資機會導致新的生產領域不斷應運而生,它是這一潛在過程的反映。因為新的生產領域存在的盈利差額會為生產者提供新的增長機會。這類新的領域總是作為企業創新活動和企業之間相互競爭作用不斷發展的結果而被開拓,并且它的經濟增長速度要比現有部門的增長迅速,原有的經濟部門的相對位置下降,新的經濟部門崛起與發展,這樣非均衡使經濟系統中總會有資源重新配置取得收益的機會,而同時這一機會又帶來增長。
非均衡增長是由新經濟領域出現、崛起、壯大、衰落,然后新的經濟部門再出現,不斷循環往復的生命周期實現的,那么,非均衡增長會呈現出這樣的序列過程:(1)某一新經濟部門的個別增長;(2)先前存在的部門的增長。當然,每一部門的經濟增長速度,取決于它們所達到的各自的生命周期的特定階段;(3)由于新產品的不斷引進,一些新部門不斷增大和加入到國民經濟中來。在這種情況下,非均衡經濟增長應該是動態的。新的部門產生,原有的積累格局和生產者持續不斷的活動,以及它們進入新產品的生命周期的特定時間的選擇表明,非均衡增長速度中包含著資源重新配置、結構變化帶來的增長速度。(注:要特別強調的是這里資源重新配置和結構調整不只是指在原有經濟或產業領域,更多地是指新的經濟或產業領域的誕生和發展。它是社會經濟分工擴大,專業化程度提高的過程,最終使發展中國家簡單的經濟結構逐步趨于達到發達國家復雜的經濟結構,以實現資源配置的優化。)
中國改革三十多年最大的成就就是消滅貧困,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區域性貧困的現實還廣泛存在,地區間在收入分配、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方面差距明顯,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因地域偏遠、交通閉塞、環境惡劣、資源匱乏等因素成為貧困人口密集區。黨的十之所以做出“將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基本形成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的重大部署,就是要正視區域貧富差距的客觀存在并下大力氣積極解決。
二、以財政政策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對策
(一)充分發揮資源配置功能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因自然壟斷和市場缺陷等原因導致資源配置失效時,國家必須通過適當財政政策手段予以干預和彌補。公共財政勢必要對這種干預和調控支付應有的費用,比如實行最高限價制度和強制拆分,這時政府就要從財政提供補助或彌補虧損。其他很多諸如城市公共道路、橋梁、防洪大堤等不能由市場方式解決的公共投資項目等就需要財政予以投資和補貼。
(二)充分發揮宏觀調控功能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當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不合理的分配現象,影響了社會公平時,財政政策的宏觀調控作用就要發揮:調解社會分配關系,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培訓市場體系,健全市場網絡,維護社會公平。財政政策主要運用法律手段和經濟手段制定實施發展規劃,完善和監督市場機制,協調利益關系,并為市場提供必要的服務。
(三)充分發揮經濟穩定器功能促區域經濟發展
財政政策的穩定功能指在經濟發展的不同時期采取相應的財政政策模式來影響社會總供求。當供求趨于平衡時采取中性財政政策,以鞏固和促進經濟增長及社會穩定;當供小于求時則采取緊縮性財政政策,以控制支出,力爭結余,減少資金損失;當供大于求時,就要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以促進市場繁榮和發展。在結構調整功能上主要是通過稅收調整、財政補助等,誘導企業和部門將資源往適合經濟發展平衡穩定的方向投入。
(四)通過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財政政策的調整一定要為某一時期的發展戰略和社會發展形勢服務,是優化產業結構的有力杠桿。根據當前的問題和矛盾,首先要解決的是財政支出的“缺位”和“越位”問題。對于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發展,財政政策要加大調控力度,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強化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淘汰落后產能,發展環保產業。
(五)充分運用稅收宏觀調控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國民收入增加和消費增加時會相應提高稅收,當經濟出現衰退時,又要減少稅收,以此防止經濟過渡膨脹或走向蕭條。更重要的是要在經濟發展的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產業制定和實施不同的稅收政策,從而引導資源配置和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發展。
(六)通過完善轉移支付制度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財力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是中央扶持和平衡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對于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急需國家進一步規范專項轉移支付辦法,優化專項轉移支付結構,加大轉移支付規模,尤其對老工業基地、革命老區、邊遠貧困地區、糧食礦產主產區、生態保護區等加大專項轉移支付力度,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減少地域經濟發展差距和城鄉差距。
低碳經濟發展狀況綜合評價體系是一個復雜的體系。環境與經濟的變化無疑會直接影響低碳經濟情況;技術發展可促進生產力改革及對“碳污染”的治理,進而影響低碳經濟情況;社會變化則間接影響著低碳經濟情況。依據整體性與層次性原則、相關性原則及可操作性原則,進確立吉林省低碳經濟情況綜合評價體系指標。首先利用多層次因子分析法進行指標賦權。分別對環境、技術、經濟、社會四方面指標進行因子分析,在此基礎上再次進行因子分析。通過貢獻率加權法為各指標賦權,得到因子得分?;诩质〉吞冀洕u價體系各指標數值,可得到因子得分。借助功效系數法將因子得分調整為百分制得分以求直觀體現因子分析結果。
二、吉林省低碳經濟發展趨勢分析
(一)灰色預測概述
灰色系統理論認為,對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未知信息或不確定信息的系統進行預測,就是在一定方位內變化的、與時間有關的灰色過程進行的預測。盡管這一過程中所顯示的現象是隨機的,但畢竟是有序的,因此這一數據集合具有潛在的規律性。
(二)吉林省低碳經濟情況預測分析
基于前文多層次因子分析所得到的吉林省2001-2012年低碳經濟得分情況,可利用灰色預測模型對吉林省低碳經濟發展狀況進行預測。根據預測模型公式,對未來五年低碳經濟進行預測,得到具體值依次為:89.037分, 91.747分, 94.540分,97.419分,100分。同理可對環境發展、技術發展、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指標建立模型,求解并檢驗。利用檢驗合格后的模型對未來五年環境發展、技術發展、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指標得分進行預測。分析得出,在預測的五年中,低碳經濟整體情況良好。但仍可看出一些存在的問題,經濟發展速度明顯高于其他方面,且最先達到滿分狀態,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整體的發展起著正向制動的作用。社會發展中發展速度逐年減緩,將成為阻礙低碳經濟發展的最大問題。若能持續此發展趨勢,吉林省將于2015年達到安全狀態,但在預測中我們很難考慮周全,未來吉林省低碳經濟會遇到什么樣的阻礙更是不可預知的,發展越到瓶頸越是困難,建議相關部門堅持一貫作風,堅持經濟與環境的均衡關系,適當加大力度建設吉林省低碳經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三、結論建議
根據灰色預測結果顯示若能持續過去發展趨勢,吉林省將于2015年達到安全狀態,但發展越到瓶頸越是困難,如何改進經濟與環境的均衡關系,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值得我們探索。針對前文結論,提出建議如下。
(一)化石能源低碳化,提高能源利用率
在上述分析中看到,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過多是低碳經濟的第一殺手,從源頭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要開發并有效利用新能源,改變以化石能源為主要能源的現狀,開發利用核能、生物質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
(二)調整升級產業結構,發展低碳產業
一方面要推進第三產業發展,平衡產業結構,逐漸降低高碳產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從而使產業結構符合低碳經濟的標準。另一方面要將高碳產業低碳化,全面開發低碳技術,并將低碳技術引入高碳產業,利用科學技術這一第一生產力推進吉林省低碳經濟發展進程。
(三)提高公民低碳意識,鼓勵公民踐行低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