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30 11:35:30
序論:在您撰寫指導方法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的集體指導主要在畢業論文著手寫作前以講座的形式進行。集體指導有以下幾種方式,即以年級為單位的指導,以班級為單位的指導,以小組(論文答辯分組)為單位的指導和以指導老師為單位的指導等。其中,以年級和班級為單位的指導可由教研室選派科研能力強、指導經驗豐富的老師主講;以小組為單位的指導主要由答辯小組內部安排個別指導老師來完成;以指導老師為單位的指導主要由指導老師本人對所帶的學生進行集體指導。在指導內容上,主講教師可結合自己的經驗,就學術論文的性質、功能、寫作的意義、選題、材料的收集、論文的寫作規范等方面向學生予以解釋說明。具體而言,集體指導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認識指導
盡管畢業論文寫作是本科教學計劃中的一個重要實踐環節,但仍有部分學生對其重視不夠。許多同學不了解畢業論文寫作的性質和意義,認為其可由可無,此外,由于就業壓力增大,學生忙于求職,也忽略了論文的寫作。所以,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應首先端正學生對畢業論文寫作的認識,使其能意識到畢業論文寫作的重要性,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畢業論文寫作中來。
(2)過程指導
畢業論文寫作是個系統工程,涉及寫前、寫中和寫后三個階段。在寫前準備中,教師應就材料的收集與整理以及文獻檢索的方法進行指導;在寫中階段,應就論文寫作的謀篇構思、正文的常用結構、引文的規范、參考文獻的格式等予以解釋說明;在寫后階段應強調論文的修改和潤色,使文章更加銜接與連貫,以適應本校的論文寫作規范。
(3)寫作方法指導
學生畢業論文的選題可謂多種多樣,會包括諸如語言學類、文學類、教學法類、翻譯類和應用類等選題.在集體指導的過程中,教師應就不同類別畢業論文的寫作方法予以簡單介紹,使學生對所屬類別論文的寫作方法有初步認識。
2、個別指導
個別指導主要是指導老師對自己所指導的學生一對一的、有重點的指導。如果說集體指導主要是宏觀指導的話,那么個別指導主要是微觀方面的指導。教師給予學生的,只能是方向、方法和寫作技巧上的指導,而不是有關選題的全部資料、知識和論點⑥。個別指導也可以涉及集體指導的內容,但更應強調對學生論文框架、語言、格式和規范等方面的指導。
(1)選題指導
我們倡導學生自主選題,但并非自由選題,學生選題的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指導。選題是否合適決定了最后的論文是否能夠寫好,因此,要加強學生選題時的主體意識,要求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而且有能力完成的題目,提倡“小題大做”,老師既要當好參謀,又要尊重學生的選擇。
(2)資料選擇指導
資料是完成論文的基礎。指導教師應對學生搜集資料提供指導和幫助,應根據學生的選題提出搜集材料的具體要求和方法。學生搜集的材料應做到“全”和“新”,應在占有資料的基礎上著手論文的寫作。只有掌握大量的資料,了解所選題目的研究現狀,才能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觀點,做到有所創新。
(3)開題指導
開題報告中學生必須提出論文的基本框架,論文的層次和結構是否合理取決于論文的架構是否恰當。在寫開題報告前,指導教師必須要求學生廣泛、深入地查閱與選題相關的資料。通過查閱資料,學生可以了解學術界對自己所要論證的問題都有哪些觀點,已經得出了什么結論,自己從中發現了什么問題,對這些問題有什么看法等等。這樣做,一方面可以了解自己選題的背景,避免了重復勞動;另一方面,在占有材料的過程中,也能做到有所發現,為創新提供了可能。指導教師要確認論文結構的合理性、論證方法的可行性、完成論文的可能性,在確定不存在任何問題的情況下,指導老師可以和學生進行討論,力求達到論文的結構合理,論點突出,論據詳實,邏輯性強。
(4)初稿審查
學生在完成初稿后,指導教師要進行審查。在審查之前,教師必須清楚了解與選題相關的已有的研究,以便確認學生是否有抄襲、重復的行為。如有,則要求學生重寫,絕不能姑息;若沒有,指導老師要認真審查,大到觀點是否正確、論據是否充足,小到遣詞造句是否準確、行文是否銜接與連貫。還要重點審查文章的規范性,包括格式、引文和參考文獻等。英語專業的畢業論文在內容上應該包括封面、原創聲明及版權協議、致謝、英文摘要及關鍵詞、中文摘要及關鍵詞、目錄、正文和參考文獻。論文封面要寫明學校、中英文題目、作者、學院、專業、指導老師和完成日期.封面中論文題目中文在前、英文在后,要注意簡約精煉,字數控制在20以內。致謝(Acknowledgements):致謝頁放在摘要前,應用英文撰寫。主要內容為感謝導師和在論文寫作中,對自己有過幫助的人士和單位,以示尊重他人的勞動。摘要(Abstract):在英語專業畢業論文中,英文摘要在前,中文摘要在后。摘要的語言要精煉;摘要概括了研究的整體狀況,主要包含六個結構要素:主題闡述(topicspecification)、背景信息(backgroundinformation)、目的陳述(purposestate-ment)、方法論和語料(methodologyanddata)、研究結果或發現(resultsorfindings)和研究所帶來的啟示或結論(implicationsorconclusions)⑦。關鍵詞(Keywords):關鍵詞是為了文獻索引便于從論文中選取出用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的單詞或術語。每篇論文選取3-5個詞作為關鍵詞,按詞條的外延層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關鍵詞另立一行排在摘要下面。目錄(Contents):目錄按三級標題編寫,要求標題層次清晰.目錄中的標題要與正文中標題一致。目錄中應包括致謝、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前言、論文主體、結論、參考文獻等。論文正文(Body):正文是畢業論文的主體和核心部分,—般應包括前言、論文主體及結論等部分。論文正文部分字數在4000-5000字。前言用中文書寫,應說明本選題的意義、目的、研究范圍及要達到的要求;簡述本選題在國內外的發展概況及存在的問題;說明本選題的指導思想;闡述本選題應解決的主要問題。論文主體是畢業論文的主要部分,應該結構合理,層次清楚,重點突出,文字簡練、通順.結論是畢業論文的總結,是整篇論文的歸宿。要求精煉、準確地闡述自己的創造性工作或新的見解及其意義和作用,還可進一步提出需要討論的問題和建議。在正文中,引用別人的觀點要注明出處。引用分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直接引用的文字要加引號,引文采取夾注的方式,夾注內容包括引文作者的姓和出版年份以及其它能幫助檢索引文出處的信息。這三項內容可以根據行文需要或融入論文的句子中,或另列在括號里。參考文獻(References):參考文獻為論文正文引用的文獻,是畢業論文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反映畢業論文的取材來源、材料的廣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它不僅能反映一種治學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作者的水平。從參考文獻中大致可看出作者研究的范圍、重點、方法、知識結構、挖掘的深與淺以及論文的質量。英語專業學生畢業論文中的英文參考文獻和中文參考文獻應分別歸類排列,英文在前,中文在后.英文的參考文獻按作者姓名的英文字母順序排列;中文的按照作者姓名的拼音字母數序排列。在論文寫作中,確切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準確引用別人的話是同等重要的。因此,一定要恪守學術論文的文體與格式規范.Slade⑧認為,文體規范包括詞匯、語調、語氣、簡潔、時態、句型、排比、邏輯、連貫和無偏見的語言等方面;格式規范包括拼寫、縮寫、斜體、大寫規則、標題、數字和符號等。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應予以注意和重視。關于引文和參考文獻的規范化問題反映了學生的寫作態度,也是論文評價的一個重要方面。指導老師在具體的指導過程中,要使學生明確和重視引文出處的標注方式、文獻的排序、標點符號、文獻標識、大小寫、期刊頁碼表示等。為使學生少走彎路,在論文寫作之初就應該加強這方面的教育。教師最好與學生面對面交流,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指導學生對文章進行修改與潤色。在初稿審查后,還應對二稿、三稿等進行再檢查??茖W的指導可以幫助學生排除在論文寫作程中的模糊認識、克服焦慮和浮躁的情緒,提高指導工作的效率,避免事倍功半,從而切實可行地一步一步地改進和完成論文。
(5)答辯指導
學生是否能通過答辯,論文的質量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當然,這也與學生的心理素質有很大的關系。心理素質好的學生,臨場應變能力和融會貫通能力都會強一些。在論文答辯階段,教師的指導作用也很重要。在答辯前,指導教師要幫助學生做好答辯前的準備工作。教師可以就論文內涵及外延等提出一些相關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必要時可以幫助學生分析。要讓學生充分掌握論文的內涵問題,了解論文的外延問題,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應答能力。論文答辯實質上也是檢驗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環節,指導教師應給予重視??傊?論文寫作是個過程,教師的指導也蘊含于寫作過程之中,并與論文寫作相輔相成。當然,教師的指導只是影響論文質量的其中一個因素。
3、結語
關鍵詞:語言材料聽讀領先篇章閱讀
近年來,語言學習與語言教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外語界對第二語言及學習過程的本質的認識發生了質的飛躍,語言是交際工具,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交際。但是不能因此而簡單地說高中階段的外語教學最重要的教學目的就是能使學生運用所學到的語言素材進行交際活動。高中階段外語教學的最重要目的,應該是為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外語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個基礎的含義,除包括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外,最主要的是使學生積累一些對今后的學習最有用的語言素材。
目前在筆者所在學校外語課堂教學實踐中,存在著兩種片面做法:一種是在語言教學實踐中只重視對語言知識的傳授,忽視對語言技能的訓練以及對語言的實際接觸和運用;另一種是只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應當進行大量的交際性語言實踐,但不重視語言習得過程的循序漸進性,忽視了學生對語言的感受性學習。上述這兩種做法從表面上看起來是相互對立的,可實際上兩者具有一個共同點,即都未能重視學生對所學語言素材的有意識積累。
怎樣使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不斷、穩固地積累語言素材呢?讓我們先對外語教學的過程做一番分析。
語言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活動方式亦無外乎聽、說、讀、寫這四種方式,通過這四種方式接觸語言并試著運用語言。其中聽和讀是以向學習者輸入信息為形式,達到輸入語言材料的目的,說和寫是以讓學習者用所學語言輸出信息為形式,達到訓練和強化語言材料的目的。因此,課堂上針對一定語言材料的教學過程包含著語言材料(教學內容)的輸入和輸出兩個過程。
那么,在外語教學過程中,聽說讀寫四者之間的關系,即語言材料的輸入和輸出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呢?陳賢純同志指出,在聽說讀寫這四種能力中,流行的看法認為“說”是首要的,可是這種看法不對,作為外語教學首先應該培養的能力是理解,尤其是閱讀理解。這是陳賢純同志所指出的“現行外語教學體系中存在的三大問題”之中的一個。她所指出的“三大問題”中還有一個問題,也值得在這里提出來,那就是現行的外語教學中常常是要求學生語言輸出的量大于輸入的量,然而正確的做法應該恰恰相反,外語學習過程中語言輸入的量一定要大大多于輸出的量。
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認為,語言輸出的前提,首先是輸入。輸入在整個語言習得過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用的。教學法家馬塞勒(ClaudeV.A.Marcel)指出,外語教學應該把感受放在表達之前。胡春洞教授說:在人類學習或習得語言的實踐中,吸收總是領先于表達,也可以說輸入總是領先于輸出。這是一條普遍的規律,本族語和外語的學習都是如此。在通常所說的“四會”中,聽和讀屬于吸收性的、輸入性的;說和寫屬于表達性的、輸出性的。因此,高中英語教學路子應該體現“聽讀領先,說寫跟上”的規律,在處理“四會”關系上吸取自然教學途徑的合理內核。
理解是表達的基礎,教學過程中應當強調足量的理解性輸入。在教學過程中狠抓語言材料的輸入和鞏固,其意義是巨大的。首先,語言材料是語言知識、語言技能、語言運用能力和文化背景知識的載體,因此對語言材料的認識、記憶和復習,是認識和記憶上述所有知識、技能的前提和保證;同時,對語言材料的認識、記憶、復習過程,也是對上述所有知識、技能的認識、記憶和復習的過程。其次,在語言教學過程中強化聽和讀的訓練,有利于對學生語感的培養,而“語感是英語學習和使用的核心,教學的成敗最終要落實到語感的強弱”。有的同志可能提出,學習外語的目的是為了交際,如果教學過程中不強調對所學語言材料進行交際性、創造性的運用,怎樣體現語言教學的交際性呢?這個問題應當從這樣幾方面來看:(1)運用語言是語言學習的目的,或者說是語言學習的結果,而更重要的是從教學過程中挖掘交際因素。(2)不光說和寫是交際,聽和讀也是交際。(3)在語言教學過程中,最重用的交際因素是語境,只有課文或語篇才構成一個完整的交際單位,上下文是最根本的交際情景之一。
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提出了語言習得的假設:情感過濾假設。國外語言學界對語言材料假設已接受??死暾J為,英語學習者通過略高于他們現有水平的語言材料,即i+1(i為現有水平,1為略高于i的水平),而習得語言?,F以筆者所承擔的英語閱讀教學為例,談談在閱讀教學中語言材料輸入的方法。
詞匯的掌握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教單詞時,應避免因為怕學生記不住單詞而急于將單詞的音、形、意一齊教給學生這一做法。雖然從表面上看,這樣做學生會先把單詞記住,實際上,因為是脫離課文和語境學習單詞,這樣做的成效是很低的。實驗證明,人們在感知和記憶語句時,不是把孤立的詞作為感知和記憶的基本單位,而是常常傾向于把若干個單詞組成的一個短語結構或者片語作為基本單位。多數學生都有一個不好的閱讀習慣,即要把遇到的每一個生詞都查清,才肯往下讀。結果閱讀速度慢得驚人,常常是讀到后面,前面的內容已忘記?!罢w閱讀”法要求閱讀者集中注意力于整個篇章內容,而不是個別詞語。在閱讀過程中,閱讀者辨認出篇章開頭的某些關鍵性詞語時,頭腦立刻開始了對篇章內容的預測;接著在繼續閱讀的過程中,通過對部分詞語的辨認而不斷證實、修正、擴展開始時的預測,或者對它否定而產生新的預測,最后達到對篇章內容的全面理解。通過“整體閱讀”訓練,多數學生都能放棄原來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逐詞逐句閱讀法,采用新的方法。掌握“整體閱讀”法后,學生閱讀水平提高很快,在對篇章內容的把握方面進步尤為明顯。
英語閱讀教學切忌把分析性學習放在了語言教學的首要位置,忘記了語言輸入“整體領先、綜合先行”的原則。心理學家馮特(WilhelmWundt)指出,語言心理中起主導作用的不是思維,而是感覺。因此,引入意識中的概念和表象所伴隨的刺激,應當盡可能具有感覺的成分。而教師在英語講授中要讓學生感知語言材料,首先就是在特定的語境下感知整體的語言材料,然后才注意到其中的某一局部重點。
參考文獻:
[1]中國中學英語教育百科全書.東北大學出版社,1995.121-176.
【摘要】健全學生人格,培育學習自主性,樹立主體意識是學生學會學習的前提;積累經驗,擴大知識背景,是學生學會學習的基礎;在廣泛的不同教學內容中,進行遷移教學,是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培養創新精神,開發創造能力,是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的核心;學會應用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是學會學習的歸宿。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知識的學習過程都包含著一系列復雜的心理活動,學習效果如何,與這些心理活動的發展水平有關。師生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只有符合教育心理規律,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那么,化學教學中如何依據教育心理規律,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呢?
一、為自主而育——學生學會學習的前提
教育心理學指出,“學習處于被動狀態,依賴性強,還是主動積極、獨立性強,它在較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習的成效?!笨梢姡∪珜W生人格,培育學習自主性,樹立主體意識是學生學習的前提。
1、激發主動性,消除被動狀態。學習主動性是學習動機的外部表現,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部動力,是學習的首要條件。激發主動性,可以側重于下面幾點:強化學習目的教育,把學好化學與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結合起來,激發間接動機;講究導語藝術,巧設懸念,組織討論,開放實驗室,激發探究興趣;采用目標教學,在講新課前提出學習目標,并闡明將要學習的內容在本章甚至本冊教材中的地位乃至對將來學習的影響及其用途,激發求知欲。
2、培養獨立性,消除依賴習慣。獨立性是學生主體地位的核心特征,從個性發展來說,學習是一個從依賴走向獨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能引導而不能代替學生由依賴向獨立轉化。因此,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勤于思考,勇于質疑,養成遇到問題要先思后問,問后多思的良好習慣,教學過程中,做到精講精練,善于啟發,注重培養學生遷移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后輔導要得法,對學生自主校對或互相校對作業,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讓學生自主地完成轉化過程。
3、鍛煉堅韌性,消除脆弱心態。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處處充滿困難和挫折,意志薄弱的人往往一遇到困難就畏懼、沮喪、退縮、逃避,學習也就半途而廢?;瘜W教學中應注意遇到困難的時候(如化學用語的記憶及運用),及時鼓勵學生克服畏難情緒,并指導學生運用適當方法,采用分散記憶,聯想記憶,做到符號、名稱、實物及現象等的相互同一,賦予抽象符號一些生動形象內容,多寫多用,直到完成任務為止,從而鍛煉學生的堅韌性,消除脆弱心態,為自主學習鋪平道路。
二、為積累而讀——學生學會學習的基礎
教育心理學指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遷移與應用,而遷移與應用是以經驗為基礎的,“如果學生的經驗不足以掌握某一原則,他的經驗背景就必須擴大?!敝挥蟹e累的經驗越豐富,遷移和應用才越有可能實現,而閱讀、實驗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因此,引導學生多閱讀課本及參考資料,多做實驗,多做多練,讀中悟法,練中鞏固,實驗中驗證,積累解題經驗,擴大知識背景,是學生學會學習的基礎。
1、抽象,使知識概括化。只有一個人對他的經驗進行了概括,才可以完成從一種情景到另一種情景的遷移,才能做到活學活用,融會貫通。化學教學應在學生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引導他們用比較法、歸納推理法、聯想法、從實驗中認識問題等方法。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抽象概括出基本的規律和解題方法。如學了氧氣、氫氣的實驗室制法后,引導學生對比制取兩中氣體的反應原理,反應裝置及收集方法,可概括出如下規律:凡固體與固體在加熱條件下反應制氣體,都可用制氧氣的反應裝置;固體與液體在常溫下反應制氣體,都可用制氫氣的反應裝置,進一步總結出:反應原理決定反應裝置,氣體性質決定收集方法這一原則,為學習實驗室制取其他氣體作好了知識遷移準備。
2、例證,使知識具體化。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只用一個例子來解釋原則本身,學生就可能認為只有這個例子適用于這個原則,其他結果就只有很少的遷移效果。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有些同學只知道空氣是混合物,當問到由金剛石和石墨組成的物質是否混合物時就不知道了。這除了沒有理解或不完全理解概念的原因外,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用來解釋“混合物”這一概念的例子太少的緣故。因此,化學教學應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聯系新知識去印證已學的概念或一概括出來的規律與方法,使概括化的知識返回到具體實踐中去,以求加深、加寬對各種事物的認識,為遷移奠定基礎。值得一提的是,為積累而讀不應機械重復,應根據保持與遺忘規律,采用科學合理的記憶方式(集中記憶與分散記憶相結合、部分記憶與整體記憶相結合、形象記憶與抽象記憶相結合),在“正確理解”與“高效保持”的前提下,實現知識經驗的厚積。
三、為遷移而教——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
學生的學習不應僅僅是個別精選出來的教材,而是學習如何把它更有效地遷移到其他有關的學習中去。然而遷移不是自動的,所獲得的知識、方法和技能本身,并不能保證它們在任何時候都能得到遷移。只有在廣泛的不同內容的教學中,慎重地進行遷移教學,學生才會使已理解掌握的知識與方法得到廣泛的遷移。這是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
1、分析,使知識類化。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論指出:“只有當兩個機能的因素中有相同的要素時,一個機能的改變才能改變另一種機能?!钡牵词箖煞N情境之間有同一性,還不能保證遷移的出現。只有這個同一性被學生所感知,對他有清楚的認識,遷移才能有可能實現。因此,化學教學中(不管是新授課還是復習課、練習課)應引導學生對新出現的知識或習題進行分析,再與已有的知識或經驗進行比較,找出新舊知識的相同點(如二氧化碳與氫氣的實驗室制法的相同點在反應原理上都是固體與液體反應,所以反應裝置相同)以便找到相應知識的關聯點,把新知識納入已有的知識系統中,使新知識類化,使知識遷移。
2、聯想,使舊知識再現。聯想是在頭腦中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動。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學生通過接近聯想、類似聯想、對比聯想、因果聯想和類屬聯想,找出事物之間的聯系和關系,再現同類事物的有關知識,使在某一情景中學到的知識能遷移到新的情景中。比如,教學氫氣的物理性質要讓學生回憶氧氣的物理性質,教學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要讓學生回憶氫氣和炭單質的化學性質……,由舊促新,促進遷移。
3、頓悟,使舊知識遷移。格式塔關系理論指出:“頓悟關系是獲得遷移的一般訓練的真正手段?!苯虒W中應注意訓練學生憑借著經驗去捕捉瞬間即逝的“靈感”,選擇某一概念或原理去解釋某一現象,或解決某一問題,使已學知識遷移到新學內容或新的問題中。
四、為創造而導——學生學會學習的核心
學生的學習雖然說主要是通過模仿來掌握前人積累起來的知識經驗,但是這些人類發現的成果,對于學生來說畢竟是新穎生疏的。學生每獲得點滴知識,都必須在模仿中經歷前人的創造之路,而且只有創造性高、創造力強的人,才會高效地遷移應用有關知識去解決新問題。因此,培養創造精神,開發創造能力,是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的核心。
1、提問指導法,練思維廣度?;瘜W教學中,僅是單純的教師精心設計問題學生圍繞問題尋找所謂的正確答案的做法是不夠的,應注意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模仿課文的練習題目,抓住重點知識,多方面、多角度提出問題并相互質疑問難,訓練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2、導思考方法,練思維靈活性。如:指導學生從不同層次、不同側面去認識同一物質及其屬性,訓練發散思維;指導學生從多種物質及其屬性可能具有的相似性的思考進行思維集中訓練,指導學生從結論出發思考解決問題,訓練逆向思維,訓練思維的靈活性等等。
3、導提要方法,練邏輯思維。化學教學可以引導學生編擬實驗步驟、實驗方案等方法,訓練思維的邏輯性。
4、導評價方法,練思維批判性。化學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對實驗方案的優劣、解題方法的繁間以及學生答題的正誤進行評價,訓練學生思維的批判性。
5、導想象方法,練思維的獨創性。如:針對有些學生易把氧氣具有助燃性誤記為可燃性,引導學生想象如果氧氣可以燃燒,將會出現怎樣的后果?又如,在實驗過程中,針對某一裝置引導學生想象,如果不要這一裝置將會出現什么結果?或加上某一裝置是否更合理等,啟發學生大膽想象,訓練思維的獨創性。
注意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必將使學生由模仿走向創造,學會自主學習。
一、要使學生認識到方法的重要性
1.學習方法是方法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的科學發展史既是記錄成果的歷史,也是研究方法、學習方法的歷史。物理學是一門很成熟的學科,特別是中學生學習的經典物理學部分。它所闡述的概念和規律是完整、深刻、系統的。充分體現了研究思想和方法的完善與正確。著名科學家們對自己方法論的評價遠比對科學成果的評價高得多。巴甫洛夫認為:“重要的是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的總結,認識一個科學家的方法遠比認識他的成果價值更大。”
我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反復強調學生學習知識的兩重意義:一方面掌握知識本身,這是學習更高深知識的基礎。另一方面是要訓練自己的思考方法,這是繼續探求新知識的能力。在許多重要的概念和規律的教學中,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沿著科學家已用過的正確思維方法,自己去思考,得出規律,以加強科學思想方法的訓練。
2.科學的方法是科學成果獲得的重要條件。要用實例使學生認識科學成果的獲得常與方法的突破有著密切的關系。著名的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發現之前,安培和科拉頓都做了與法拉第相同的實驗。只是科拉頓將電流計放在另一間,結果將磁鐵插入線圈后再去觀察電流計,沒有看到感生電流的產生,錯過了一個重要現象發現的時機。
3.要使學生認識正確的學習方法、科學的思維方法是科學世界觀的體現。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科學的思維方法的形成過程是辯證唯物世界觀形成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對自己近期學習效果和未來成才都是極為重要的。
二、物理學習方法的指導
(一)掌握研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方法
1.掌握觀察實驗的方法。要在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中注意引導學生掌握有意觀察。并養成綜合分析觀察習慣。
在觀察實驗現象時善于根據觀察的目的發現現象的特征,這才是有意觀察,然而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會有意觀察。測試表明,未經過訓練的學生中能夠有意觀察實驗現象的約占10%—15%。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做了一個試管裝水燒小金魚的實驗,讓同學們觀察,學生們看到水開了,小金魚還活著。然后教師發給學生每人一只試管,讓學生自己做這個實驗,結果85%—90%的學生將小金魚燒死了。這說明只有少數學生觀察中有意識地發現了現象的特征,火在試管上端燒上端的水開了,試管下端水溫度不高,所以魚才能活。此實驗證明水是熱的不良導體??梢娪幸庥^察是需要培養訓練的。每次觀察實驗現象均要求學生說出看到了什么,說明什么,引導學生逐步養成有意觀察的習慣。同時又要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的全過程,不僅看結果,還要注意觀察現象如何隨時間變化,注意現象出現的條件,邊看邊想,養成綜合分析的觀察習慣。
2.掌握實驗方法,提高實驗的技能技巧。
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方法,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實驗設計思路和實驗技能技巧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學物理教材中,實驗可分為物理量測量和規律的探索與驗證兩類。無論對科學家做過的但現在不能再現的探索性實驗,還是現在可做的演示實驗、分組實驗,我在教學中都注意實驗原理的分析和實驗設計思路的剖析,以便加強對學生進行設計思路和方法的訓練。盡量創造條件讓學生根據研究課題的需要獨立設計實驗,上好實驗設計方案討論答辯課。在分組實驗中,注意總結有獨到見解和實驗操作巧妙的學生的經驗,用以啟發提高其他學生的實驗技能技巧。
我將設計實驗的基本方法歸納為下面幾種:(1)平衡法。用于設計測量儀器。用已知量去檢驗測量另一些物理量。例如天平、彈簧秤、溫度計、比重計等。(2)轉換法。借助于力、熱、光、電現象的相互轉換實行間接測量,例如打點計時器的設計,電磁儀表、光電管的設計等。(3)放大法。利用迭加,反射等原理將微小量放大為可測量,例如游標尺、螺旋測微器、庫侖扭秤、油膜法測分子直徑等。
3.掌握理想化模型法。將復雜的物理過程、物理現象中最本質具有共性的東西抽象出來,將其理想化、模型化,略去其次要因素和條件,研究其基本規律,這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思想方法。在中學物理中應用的理想化模型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
①實體物理模型:質點、系統、理想氣體、點電荷、勻強電場、勻強磁場。
②過程模型:等溫、等容、等壓過程;勻速、勻變速直線運動;拋體運動;簡諧振動;穩恒電流等等。
③結構模型:分子電流、原子模式結構、磁力線、電力線。
指導學生掌握此研究方法時要特別注意指出理想化模型不是實際存在的事物,是有條件、有范圍、有局限性的抽象,所以在運用時就要十分注意其規律的適用范圍和運用條件。
4.掌握等效思想方法。等效方法是研究物理問題的又一重要方法。中學物理教材中體現出的等效思想方法有下面幾種:
①作用效果等效:力的合成與分解,速度、加速度的合成與分解;功與能量變化關系;電阻、電容的串、并聯計算。
②過程等效:將變速直線運動通過平均速度等效為勻速直線運動;將變加速直線運動通過平均加速度等效為勻變速直線運動;交流電有效值的定義;拋體運動等效為兩個直線運動的合成等等
總之,在學生學習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時候,還要將研究問題的重要思想方法揭示出來,以幫助指導學生掌握這些正確的思考方法。
5.掌握數學方法的應用。研究物理問題離不開數學工具,數學方法在物理上的應用很多,如比例,一次、二次函數方程,三角函數、指數、對數及正、負號,數學歸納法,求極值等等。
值得突出提出的是函數圖像在物理上的應用,用圖象描述物理過程和物理規律,在力學中有:S-t圖,V-t圖,振動圖象。熱學中有:P-V圖,P-T圖。電學中有:I-V圖??梢杂脠D象處理實驗數據,導出表示物理規律的函數式;可依據物理圖象求解物理量,對物理問題進行判斷論證。
以上所述為研究處理問題的五種基本方法。在平時章節教學中分散訓練,貫徹始終,總復習時可分專題總結歸納,以達到使學生條理清晰的目的。
(二)物理學習過程中的具體方法指導
掌握學習物理的正確方法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我在平時教學中采用“單元自學研討式”教學法。力圖使課堂教學結構的設計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法的訓練。“單元自學研討式”教學方法在下面四個環節上下功夫,對學生進行有計劃的訓練和指導,使學生掌握正確學習方法,不斷提高自學能力。
1.自學質疑課。按照老師下發的單元教學計劃,在指定的課堂時間內進行自學,將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寫在質疑小本上交給老師。初期為了幫助學生質疑,在課堂上專門安排提問題競賽,促進思考。
2.討論研究課。由教師依據學生的疑點及大綱要求確定適當的討論題目,引導學生各抒己見,通過互相爭辯加強對基本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對于可以通過實驗研究的課題,引導學生根據研究課題設計實驗方案(方案中包括原理、器材選擇、實驗步驟、記錄表格和數據處理方法),經過討論和完善后,學生按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動手實驗,并分析實驗記錄,處理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這不僅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而且對學生進行了科學研究方法的訓練。
3.教師精講課。此課將引導學生按照知識的邏輯關系整理單元知識(其中包括:概念、規律、方法),指導學生理解重點、難點知識,歸納總結掌握規律概念需要注意的問題。
4.習題課。針對分析解答各部分習題的關鍵,精選例題,用小組競賽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技巧的訓練。
(三)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的指導
準確的自我評價,可以不斷增強自我完善的自覺性,對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有明顯作用。
1.促使學生養成自我評價的習慣,如組織小型競賽,課堂討論,問題答辯及單元測驗總結等。對學生提出正確了解評價自己的標準和要求。
醫學院每學期以學院所承擔課程為主,選取其中幾門公認難度較大的醫學基礎課程,利用2周的時間,以“教師講”、“老生談”“、新生問”三結合的形式開展講座。首先,由學院選派1名教學效果好、教研能力強的任課教師,針對1門課程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約1小時);隨后,由學院選派1名該門課程學習效果好、表達能力強的老生,針對該門課程的學習進行交流(約30分鐘);最后,到場師生互動答疑(約30分鐘)。
二、學習方法指導講座方案實施
在三年的時間里,基礎醫學院共舉辦學習方法指導講座6次,課程包括分子生物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遺傳學、病理學、細胞生物學、醫學免疫學、系統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病理生理學、生理學、藥理學、局部解剖學等12門課程。
1.優秀任課教師根據課程內容特點講授學習方法
學生主動學習的關鍵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聘請優秀教師開設學習方法指導講座,嘗試用以下途徑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及學習能力:一是講授該門課程的學科特點,展現該門課程的獨特性,重要性,同時介紹該門課程與前沿醫學的緊密關系,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往研究表明,臨床專業學生對醫學前沿的內容興趣更大。二是以課程大綱為主,幫助學生理清本門課程的脈絡結構,掌握課程的重難點,培養學生能夠根據課程的知識結構,全面深入地自主學習學習該門課程。三是通過一些學習案例,教授學生一些學習的小方法和小技巧,比如通過口訣的方式,記憶系統解剖學課程中人體骨骼結構位置等。
2.高年級優秀老生傳授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指導講座中,每門課程選取了一名成績比較優秀的高年級老生給新生傳授自己在學習該門課程時的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優秀老生以學生的學習視角入手,根據自己以往的學習經驗,將課程的重點難點,學習的方法方式及小技巧一一展現給新生,強調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應該更加重視自己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幫助學生加強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多做習題,注重課堂學習時的聽讀、筆記和聯想等。
3.講座現場師生互動答疑
該環節強調教師和學生針對課程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由到場學生針對課程難點進行提問,教師由淺入深、層層剖析進行解答。課堂講解時教師主要以知識點講解為主,而講座上的答疑解惑則更突出引導學生針對問題去尋找一個突破口和切入點,強調解決問題的方法方式,使得學生可以舉一反三,以此類推,做到真正學習能力的培養。
三、學習方法指導講座的效果
為了解基礎醫學院學習方法指導講座的效果和學生的反饋意見,我們在第三期學習方法指導講座的同時對其研制了相應的調查問卷,主要從參加講座目的、講座開設時間、講座形式、感興趣環節、講座感受等方面設計10個結構性問題和2個開放性問題。(你對自主學習方面的內容有何建議和意見?關于學習方法指導講座,你有什么寶貴建議和意見?)針對參加學習方法指導講座的同學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351份,收回問卷338份,回收率96.3%。
(一)數據統計分析結果
1.講座效果明顯
大部分學生表示對自己的學習幫助很大,有利于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問卷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認為學習方法講座的開設非常有必要,希望多舉辦比較難課程的講座,并可以根據教學進度設置專題,使同學們學習本課程更加有利。
2.在自主學習方面
教師的指導對學生意義重大。調查表明,學生希望教師可以加強對自主學習方面的指導。希望教師在三方面發揮指導作用:一是講解一下難以理解的重點知識,多提供一些有關自主學習的資料。二是老師應有一定的引導,列出知識主干、重點難點,并適當開展興趣小組。三是在記憶方面給予技巧、方法指導。
3.學生對學習方法指導講座滿意度較高。學生建議多開設難學課程的講座,增加場次,多講解重點內容;講座中應多增加交流機會,增加師生互動和現場答辯;講座中注重醫學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激發學生興趣;多舉實例以引出學習方法,以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四、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思考及討論學習方法指導
講座的圓滿舉辦及問卷調查表明,培養醫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要從課堂上加強對課程知識的傳授,更應該從課外角度,積極創設支持環境與條件,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把握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
1.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醫學生由于平時課程繁多,對專業基礎課程難免產生疲倦和應付心態。教師應根據自己的學科特點,將課程的豐富性、獨特性展現出來,使學生對該門課程產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在教學過程中,應由傳統的知識授予型方式向問題引導型方式轉變,通過案例展現等手段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入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
2.自主學習方法的養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學生自己掌握一定的自主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進一步掌握課程的核心內容和學科的知識架構。
(1)課前預習。每次上課前應提前預習本次課程章節的主要內容,做好相關學習準備。
(2)學習專注。在上課期間應跟著任課教師的思路走,注重理解和融會貫通任課教師本次授課的重難點內容。
(3)技巧記憶。醫學課程內容繁多,學生應根據學科和課程特點把握多種記憶方法。
(4)知識強化。課下應積極復習,反思、總結和評價自己本階段的學習進程及效果。
(5)溝通交流。遇到知識難點,應積極向任課教師請教,請求答疑解惑。同學間可根據某一知識點進一步溝通交流,以達到強化記憶的效果。
3.創設自主性學習的環境與氛圍
隨著社會、經濟、科技的高速發展,數學的應用越來越廣,地位越來越高,作用越來越大。不僅如此,數學教育的實踐和歷史還表明,數學作為一種文化,對人的全面素質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影響。因此,提高基礎教育中的數學教學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赡壳坝捎谑堋皯嚱逃钡挠绊?,數學教學中違背教育規律的現象和做法時有發生,為此更新數學教學思想、完善數學教學方法就顯得更加迫切。在數學教學中,開展學法指導,正是改革數學教學的一個突破口。
一
對數學教學如何實施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人們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和實驗。首先是通過觀察、調查,歸納總結了中學生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如“學習懶散,不肯動腦;不訂計劃,慣性運轉;忽視預習,坐等上課;不會聽課,事倍功半;死記硬背,機械模仿;不懂不問,一知半解;不重基礎,好高騖遠;趕做作業,不會自學;不重總結,輕視復習”[1]等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數學學法指導的途徑和方法,如數學全程滲透式(將學法指導滲透于制訂計劃、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獨立作業、學結、課外學習等各個學習環節之中)[2];建立數學學習常規(課堂常規———情境美,參與高,求卓越,求效率;課后常規———認真讀書,整理筆記,深思熟慮,勇于質疑;作業常規———先復習,后作業,字跡清楚,表述規范,計算正確,填好《作業檢測表》,重做錯題)[3]等等。誠然,這對于端正學習態度、養成學習習慣、提高學業成績、優化學習品質,采勸對癥下藥”的策略,開展對學習常規的指導,無疑會收到較好的效果。但是,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決不能忽視數學所特有的學習方法的指導??梢哉f,這才是數學學法指導之內核和要害。也就是說,數學學法指導應該著重指導學生學會理解數學知識、學會解決數學問題、學會數學地思維、學會數學交流、學會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等。有鑒于此,筆者主要從“數學”、“數學學習”出發,來闡釋數學學習方法,論述數學學法指導。
二
從數學的角度出發,就是要考察數學的特點。關于數學的特點,雖仍有爭議,但傳統或者說比較科學的提法仍是3條:高度的抽象性、邏輯的嚴謹性和應用的廣泛性。
1.數學研究的對象本來是現實的,但由于數學僅從空間形式與數量關系方面來反映客觀現實,所以數學是逐級抽象的產物。比如三角形形狀的實物模型隨處可見,多種多樣,名目繁多,但數學中的“三角形”卻是一種抽象的思維形式(概念),撇開了人們常見的各種三角形形狀實物的諸多性質(如天然屬性、物理性質等)。因此,學習數學首當其沖的是要學習抽象。而抽象又離不開概括,也離不開比較和分類,可以說比較、分類、概括是抽象的基礎和前提。比如,要從已經過抽象得出的物體運動速度v=v0+at、產品的成本m=m0+at、金屬加熱引起的長度變化l=l0+at中再次抽象出一次函數f(x)=ax+b,顯然要經過比較(它們的異同)和概括(它們的共同特征)。根據數學高度抽象性的特點,數學學法指導要強調比較、分類、概括、抽象等思維方法的指導。
2.數學結論的可靠性有其嚴格的要求,觀察和實驗不能作為論證的依據和方法,而是要經過邏輯推理(表現為證明或計算),方能得以承認。比如,“三角形內角和為180°”這個結論,通過測量的方法是不能確立的,唯有在歐氏幾何體系中經過數學證明才能肯定其正確性(確定性)。在數學中,只有通過邏輯證明和符合邏輯的計算而得到的結論,才是可靠的。事實上,任何數學研究都離不開證明和計算,證明和計算是極其主要的數學活動,而通常所說的“數學思想方法往往是數學中證明和計算的方法。探求數學問題的解法也就是尋找相應的證明或計算的具體方法。從這一點上來說,證明或計算是任何一種數學思想方法的組成部分,又是任何一種數學思想方法的目標和表述形式”[4]。又由于證明和計算主要依靠的是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所以根據數學邏輯的嚴謹性特點,數學學法指導要重視歸納法、演繹法、分析法、綜合法的指導。
3.由于任何客觀對象都有其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因而從理論上說以空間形式與數量關系為研究對象的數學可以應用于客觀世界的一切領域,即可謂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應用數學解決問題,不但首先要提出問題,并用明確的語言加以表述,而且要建立數學模型,還要對數學模型進行數學推導和論證,對數學結果進行檢驗和評價。也就是說,數學之應用,它不僅表現為一種工具,一種語言,而且是一種方法,是一種思維模式。根據數學應用的廣泛性特點,數學學法指導還要指導學生建立和操作數學模型,以及進行檢驗和評價。
三
從數學學習的角度出發,就是要通過對數學學習過程的考察,引申出數學學法指導的內容和策略。關于數學學習的過程,比較新穎的觀點是:“在原有行為結構與認知結構的基礎上,或是將環境對象納入其間(同化),或是因環境作用而引起原有結構的改變(順應),于是形成新的行為結構與認知結構,如此不斷往復,直到達成相對的適應性平衡”[5]。通過對這一認識的分析和理解,就數學學法指導而言,可概括出以下3點:
1.行為結構既是學習新知的目的和結果,又是學習新知的基礎,因而在數學教學中亦需注重外部行為結構形成的指導。由于這種外部行為主要包括外部實物操作和外部符號(主要是語言)活動,所以在數學學法指導中,一要重視學具的操作(可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制作學具,操作學具);二要重視學生的言語表達(給學生盡可能多地提供言語交流的機會,可以是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也可以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2.認知結構同樣既是學習新知的目的和結果,也是學習新知的基礎,故而數學教學要加強數學認知結構形成的指導。所謂數學認知結構,是指學生頭腦中的知識結構按自己的理解深度、廣度,結合自己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等認知特點,組合成的一個具有內部規律的整體結構。因此,對于學生形成數學認知結構的指導,關鍵在于不斷地提高所呈現的數學知識和經驗的結構化程度。在數學學法指導中,須注意如下幾點:①加強數學知識間聯系的教學。無論是新知識的引入和理解,還是鞏固和應用,尤其是知識的復習和整理,都要從知識間的聯系出發。②重視數學思想的挖掘和滲透。由于數學思想是對數學的本質的認識,因而數學思想是數學知識結構建立的基礎。常見的數學思想有:符號思想、對應思想、數形結合思想、歸納思想、公理化思想、模型化思想等等。③注重數學方法的明晰教學。數學方法作為解決問題的手段,是建立數學知識結構的橋梁。常見的數學方法有:化歸法、構造法、參數法、變換法、換元法、配方法、反證法、數學歸納法等。
3.在原有行為結構與認知結構的基礎上,無論是通過同化,還是通過順應來獲得新知,必須是在一種學習機制的作用下方能實現。而這種學習機
制主要就是對學習新知過程的監控和調節,即所謂的元學習。實質上,能否會學,關鍵就在于這種學習是否建立起來。于是,元學習的指導又成為數學方法指導的重要內容。為此,在數學學法指導中,需要注意:①要傳授程序性知識和情境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即是對數學活動方式的概括,如遇到一個數學證明題該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再干什么,就是所謂的程序性知識。情境性知識即是對具體數學理論或技能的應用背景和條件的概括,如掌握換元法的具體步驟,獲得換元技能,懂得在什么條件下應用換元法更有效,就是一種情境性知識。②盡可能讓學生了解影響數學學習(數學認知)的各種因素。比如,學習材料的呈現方式是文字的、字母的,還是圖形的;學習任務是計算、證明,還是解決問題,等等。這些學習材料和學習任務方面的因素,都對數學學習產生影響。③要充分揭示數學思維的過程。比如,揭示知識的形成過程、思路的產生過程、嘗試探索過程和偏差糾正過程。④幫助學生進行自我診斷,明確其自身數學學習的特征。比如:有的學生擅長代數,而認知幾何較差;有的學生記憶力較強而理解力較弱;還有的學生口頭表達不如書面表達等。⑤指導學生對學習活動進行評價。如評價問題理解的正確性、學習計劃的可行性、解題程序的簡捷性、解題方法的有效性等諸多方面。⑥幫助學生形成自我監控的意識。如監控認知方向意識、認知過程意識和調節認知策略意識等等。
四
根據數學內容的性質,數學教學一般可分為概念教學、命題(主要有定理、公式、法則、性質)教學、例題教學、習題教學、總結與復習等5類。相應地,數學學法指導的實施亦需分別落實到這5類教學之中。這里僅就例題教學中如何實施數學學法指導談談自己的認識。
1.根據學生的學情安排例題。如前所述,學習新知必須建立在已有的基礎之上,從內容上講,這個基礎既包括知識基礎,又包括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還包括學習興趣、認知意識,乃至學習態度等有關學習動力系統方面的準備。因此,無論是選配例題,還是安排例題,都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尤其是要考慮激發學生認知興趣和認知需求的原則(稱之為動機原則)。在例題選配和安排中,可采取增、刪、調的策略,力求既突出重點,又符合學生的學情。所謂增,即根據學生的認知缺陷增補鋪墊性例題,或者為突破某個難點增加過渡性例題。所謂刪,即根據學生情況,刪去比較簡單的例題或要求過高的難題。所謂調,即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將后面的例題調至前面先教,或者將前面的例題調到后面后教。
2.根據學習目標和任務精選例題。例題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最基本的莫過于理解知識,應用知識,鞏固知識;莫過于訓練數學技能,培養數學能力,發展數學觀念。為發揮例題的這些基本作用,就要根據學習目標和任務選配例題。具體的策略是:增、刪、并。這里的增,即為突出某個知識點、某項數學技能、某種數學能力等重點內容而增補強化性例題,或者根據聯系社會發展的需要,增加補充性例題。這里的刪,即指刪去那些作用不大或者過時的例題。所謂并,即為突出某項內容把單元內前后的幾個例題合并為一個例題,或者為突出知識間的聯系打破單元界限而把不同內容的例題綜合在一起。
3.根據解題的心理過程設計例題教學程序。按照波利亞的解題理論,一般把解題過程分為弄清問題、擬定計劃、實現計劃、回顧等4個階段。這是針對解題過程本身而言的。但就解題教學來說,還應當增加一個步驟,也是首要環節,即要使學生“進入問題情境”,讓學生產生一種認知的需要。對于“進入問題情境”環節,要求教師用簡短的語言,在承上啟下中,提出學習目標,明確學習任務,激起認知沖突。而對其余4個環節,教師的行為可按波利亞的“怎樣解題表”中的要求去構思。一般教師和學生都能夠注意做到做好前3個環節,卻容易忽視“回顧”環節。
嚴格說來,回顧環節對解題能力的提高,對例題教學目的的實現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回顧環節來講,除波利亞提出的幾條以外,更為主要的是對解題方法的概括和反思,并使其能遷移到其它問題的解決之中。
從發展機遇來看,目前服務外包是國際產業轉移的一個發展趨勢,發達國家的一些企業為了節約成本,紛紛將服務外包給人力資本價格更低的發展中國家,由此導致服務外包的行業規模越來越大,這對于江蘇省而言是一個巨大的發展機遇。另外一方面自從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江蘇省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經貿往來日益頻繁,這對于江蘇省服務外包的發展也是一個巨大的利好。
從外部挑戰來看,目前服務外包行業競爭激烈,不僅僅是一些國家憑借先發優勢或者技術優勢已經形成了品牌優勢,舉例而言,印度的服務外包行業就比中國要發達的多,同時中國北京、上海等地區的服務外包也比較發達,而隨著服務外包行業規模的不斷膨脹必然會有更多的發展中國家以及中國其它地區介入這一行業,從而給江蘇省的服務外包的發展帶來極大的沖擊。另外一方面就是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蔓延,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紛紛削減了服務外包的數量,加上國內企業之間開展了惡性的價格競爭損害到了江蘇省服務外包行業的健康發展。
從內部優勢來看,目前江蘇省發展服務外包的軟件以及硬件環境良好,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優勢:一是江蘇省具有豐富的高素質人力資源,對于服務外包而言,最重要的是人力資源,沒有人力資源,服務外包也就無從談起,江蘇省這些年高等教育發展迅猛,目前高校在讀人數在中國數一數二,尤其是計算機、軟件等IT行業的高素質人才比較充足,這就為江蘇省服務外包的有效開展夯實了人力資源基礎。與此同時,江蘇省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價格相對廉價,與其它國家相比具有人力成本方面的優勢,這也是發展服務外包的一個優勢;二是良好的信息基礎環境,這些年來江蘇省信息基礎設置建設一直保持了一個較快的增長態勢,服務外包對于網絡的依賴性很強,江蘇省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尤其是一些大城市,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已經達到或者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依賴于這些信息基礎設施,給江蘇省開展服務外包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三是國家以及江蘇省政府對于服務外包產業的政策支持,江蘇省對于服務外包非常重視,寄希望于通過大力發展服務外包產業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改變目前第三產業發展滯后的問題,江蘇省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扶持政策來支持服務外包的發展。